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安全法制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安全法制教育

第1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安全 素质教育

一、我国大学安全工作现状

通过对学生安全基本素质的现状分析,发现现阶段的学校安全还只是停留在语言教育,口号宣传等方面,并没有从深层次加强学生的安全素质,只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并没有将安全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学生懂得的安全知识少,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二、怎样进行安全素质教育

(一)让学生自我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和管理:

学生自我管理,给安全工作宣传提供了最好的途径。学生通过活动、海报、或是座谈会等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开展,其作用比老师直接宣传要有效的多。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一系列针对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宿舍安全等的宣传活动和会议。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一是学习制度,学习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将上级的有关要求转化为全体学生的行动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监督、检查制度与约束机制,将学校监督与学生自律相结合:三是信息畅通制度,建立以学生宿舍长、班长为基层信息员,及时搜集内部性、预警性情报,掌握工作主动权。积极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非法宗教势力针对学校的渗透破坏活动,尽可能使学校的每个角落、每段时间发生的事件都能及时反馈到有关组织和人员,使事件得到及时的处理。

(三)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体系

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体系。(1)进行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加强法制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促使学生学法、知法,最终达到守法。(2)加强理想信念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通过网上课堂、专题讲座、留言版等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网络监督工作,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和影响;

三、学生安全素质教育能为学校带来哪些优势

(一)加强了学校的安全管理

完善了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界定安全监管范围,锁定安全教育对象,签订各类“安全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人。建立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明确了班主任在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职责。及时总结和改进安全工作,建立了安全工作及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明确了校内、外安全防范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采取切实的安全防范措施,促进安全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减低了校园内、外的安全隐患。

(二)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

加强了教师自身的法制观念,要求教师多看法律刊物,吸取法律知识,加强法律观念,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挂在嘴上,处处讲安全。

(三)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各方面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学生能随时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提醒自己身边的人注意安全。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应把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放在首位。通过一系列的模拟活动,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为了尽量避免一些不可预料的不安全因素事故的发生,只有提高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让学生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学会处理突发事故,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安全。

(六)形成适应高校发展与本校特点的安全防控体系。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并结合本校地域、文化等自身特点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本校安全教育防控的体系。这套体系从几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能很好地利用我们有限的资源使学生在时间、教育方式等方面全方位的有序地接受安全教育,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种网络结构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管理体系。

四、安全素质教育的反思

安全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大学生学安全意识的增强,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安全教育过程之中。

1.加强法律、卫生常识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自护能力,有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成长。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既要注意保护好孩子,又要教会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技能。

第2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关键词: 青少年 法制教育 英语学科渗透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于种种问题,我认为有必要改变教学观念,务实教学,给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东西。在设计每堂课时,有必要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法制是一个国家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充分考虑学生要实现什么样的思想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等各个教育目标。用现实的说教捕获他们的思想,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因此,加强中小学的法制教育迫在眉睫。同时,在校实施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延伸。课堂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然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遵纪守法。

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认真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法律知识渗透点。

新目标英语教材是渗透法制教育的载体,根据教材挖掘法律因素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潜在的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对学生因势利导,使英语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现行英语教材的内容编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和可操作性,为实施法制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平台。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上Starter Unit3“What color is it?”中对颜色的识别,可以渗透对红绿灯的认识延伸《道路交通安全法》,教育学生“红灯停,绿灯行”,培养“珍爱生命,不闯红灯”的良好交通安全意识;Unit1“My name’s Gina.”中可以渗透《姓名权》,Unit2“This is my sister.”中可渗透《肖像权》;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中的《食品安全法》,Unit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4“Don’t eat in class.(校规)”的内容,贯穿初中英语教材始终,其目的都在于强化青少年遵循学校、家庭秩序的意识,Unit12“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可教育孩子们周末不要做对自己身心健康不好的事,比如:周末上网吧、打牌、抽烟、喝酒等。新目标英语教材涉及的法律法规因素是很丰富的,我们应该做有心人,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出更多的法律知识。

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结合现实生活,扩充英语课堂法制教育的信息量,找到恰当的切入点。

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做社会的合格公民。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法制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渗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然受到法律熏陶,学法知法懂法,遵法用法。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Starter Unit3“What color is it?”的教学活动中,在学生掌握所有颜色名称后,我让学生说出身边的色彩,学生说出很多物体色彩,其中有学生说出红绿灯,我就顺势启发学生说:Can we go when the light is red?并出示红灯的图片,用立正停下来的姿势示意同学们回答“No”。接着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让学生表演过马路的场景,向同学们渗透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接着用PPT出示闯红灯引发悲惨交通事故的图片,通过活动的方式和真实图片,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八年级英语下册课本中编制连环画故事,讲述一个小女孩丢失新自行车和一个偷车男孩在警察局受审的过程,课文中提供大量的词汇。课堂上,我尝试添加如下内容:小男孩Tom沉迷网络游戏,无钱进入网吧,又不敢向父母要钱,同学那儿借不到,于是产生偷盗的念头,最终沦落为小偷……我让学生以小组方式编小品“A policeman and a thief”和布置书面表达作业“Tom’s...day”。学生讨论很激烈,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和求知欲,不仅小品表演精彩,作文也显示出最高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经历了一场法制的洗礼,进一步懂得学法、知法、守法,我也感受到一节成功的英语课的快乐。

三、结合课外活动渗透法制观念,教师做表率。

第3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法制教育;班级管理;作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道德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主要价值标准。当今社会,“有能无得”已成为社会所淘汰的“低级”人才。所以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重学生的情感,制定相应的纪律规章,以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为途径,来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而约束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下文笔者就针对班级管理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当前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的现状

1.看重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很多学生依然以学习成绩为终极目的,各学科的教师都以学科成绩论英雄,谁的班级在年级组成绩排上名次,才算是最好的班级。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的比较少。在班会上谈的最多的是学习成绩,对学生很少渗透和贯彻如何对安全、法制知识的学习。学生法制观念、生命意识比较淡薄。

2.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开展甚少

作为教育未来人才的专门机构——学校,关注的更多的是学校的发展前景,学校的升学率,以及生源的多与少,而很少用心思组织一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相关的活动,明显的对学生法律法规知识的传授和教育,让学生意识不到法律、安全、生命、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和注重,遇到问题,却后悔莫及。

3.教师法律意识淡薄

当代教师,不但能够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要做一个守法知法的社会公民和建设祖国的未来花朵。但是,很多教师自己对法律知识都孤陋寡闻或者不感兴趣,觉得“教好书”就是履行教师职责的全部,缺乏时代感,缺少对当前学生所思所想的真正了解,又如何能够面对他们。

三、如何发挥班级管理对法制教育的作用

1.利用班会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和定型的重要阶段。因此,每位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都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然后借助学习德育工作思路,利用每周的班会,要求学生从严律己,强化法制意识,有效防止事故、事件的发生,激发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做守法的公民。

2.凭借思想品德课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

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单单只靠班主任的教育和影响,还要依靠其他各科的任课教师通过德育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法制教育可以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内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与光盘,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校可以规定每个班级的第几周为法制教育周,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初中生地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培养他们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

3.通过教师来引导学生认识法律

立法律意识是班级法制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能够知道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法规,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将学到的基本法律知识通过班会和其他方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当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开展班级活动来丰富法制教育的手段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等为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主体班会、唱爱国主义歌曲、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做一次交警”、 “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演讲”、“学雷锋,树新风”读书演讲等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把一些枯燥的法制教育通过具体的班级活动达到寓于感化的目的。

四、小结

班级管理在初中生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班主任及其各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鼓励他们珍惜今天,把握好明天,做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放心,力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通过班级法制教育,启发学生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也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一、安全教育工作

1、制度建设和队伍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根据《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重新整理安全档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安全工作制度。全面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全体师生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落实工作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好师生的交通、食品卫生、消防、大型活动等各项安全工作。继续做好各主校安全员和班级安全委员的培训工作,安全委员统一佩带标识。

2、做好“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10月,各村小要开展好以“学习‘两法一例’,争做懂法守法小公民”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月活动。组织各主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认真开展好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走路、文明骑车、文明乘车。

3、开展好宣传大检查工作:本学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三次以上大型的安全大检查和抽查,各主校要配备必要的一定数的消防器材,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安全检查不留盲点和死角。各校还应加强自检力度。实现隐患排查整改由运动向规范化迈进。

4、做好安全法制教育进课堂工作:将安全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现课时、教材、教师三落实,要认真开展“一日常规教育”,即利用学生上下学前的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计划请民警周景峰同志为全校学生上二节大型法制教育课,并将其作为一项安全工作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5、做好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积极做好学生乘车摸底调查工作,要掌握乘车学生数、乘车路线、所乘车辆,建立乘车学生档案,实行实名制管理,充分调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乘车协议签订工作,严禁学生乘坐“三无”车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二、综合治理工作

1、开展法制教育工作“以遵纪守法为荣,违法犯罪为耻”为主题开展专题法制教育活动,做好“两法一例”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开展“崇尚科学,抵制xx”活动,组织“争做守法小主人”征文评选活动,各校要通过报告会、参观、板报、广播、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的宣传和教育,继续办好校园法制报。

2、强化帮教转化工作:各主校要建立违纪学生档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贴近学生、关爱学生,让每一位违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同学老师和学校的温暖,中心校将对帮教转化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第5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关键词】 法制教育 英语教学 渗透

现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居高不下,透视出学校与家庭对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这对幼师生尤其重要。作为今后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幼师生应具备相应的法制知识,从而才能将我国的普法教育带进幼儿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让幼师生学法、懂法,从而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法制教育。中职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因此我们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必须创造性地利用课程,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那如何在幼师学校里有效的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呢?

一、法制渗透与实际生活结合,揭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幼师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才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因此法制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生了解它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如果没有“法”的治理是缺乏公平、公正的。2l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青少年朋友们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另外,法制教育还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教材中Education单元中,教师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渗透进来,让学生了解了自己拥有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二、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找准法制渗透点

作为英语教师,应依据英语课程的特点认真钻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直接或潜在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使英语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统一。就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采用的英语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英语》系列教材。教材一册Unit 1 Healthy (健康)主题的单元教学中,listening部分有一幅“No Smoking”的图片。在给学生讲解健康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就国内外颁布的“禁烟令”――《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与学生共同探讨遵守《细则》的必要性。“醉酒驾驶”是我们最近经常听到的关键词。在这个单元中,健康话题也涉及到了关于过量饮酒的问题。在此,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将《道路交通安全法》融入到这一章节中。在Unit 4 Plants和Unit 9 Animals中在宣扬爱护动物,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同时,还可以向同学们宣传《环境保护法》和《珍惜动物保护法》,提升同学们的法制意识,改变学生们的法制观念。

三、实施法制的有机渗透,体会法律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好处

在英语课堂上渗透法制教育,应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内容,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既不能让法制教育喧宾夺主,又要让法制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有机渗透,潜移默化。这样才能达到科学、法制的双重教育目的。单纯的法制渗透,枯燥的法律宣读,学生的体会与感悟不会很深。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渗透法制教育的同时,应多从法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方面入手。例如,在学习Traffic Lights(交通灯)时,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如果没有红绿灯,那在十字路口的车辆在过路口时就会乱成一团,会引发一系列交通事故。但如果我们过马路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严格遵守“红灯停,绿灯行”,那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负责态度。

四、在英语的实操课堂上实施渗透

语言的功能在于交流。除去语法、句法等知识的学习外,还应该注重语言交际功能的运用。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要求她们按特定的环境和人物角色使用相应得体的语言和合法的行为。例如:Traffic Lights这个单元里,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Can I do it?我能这样做吗?”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十字路口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交通信号灯做出相应的行为,讨论一下能否这样做。掌握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更好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结束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幼师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社会所必须的。只要适时地加以渗透,并持之以恒,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师生必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才能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

[1] 杨君燕. 浅谈法制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J]. 新闻天地, 2010(11).

第6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十”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校普法、学法、守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加强领导、整合力量,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长效保障机制,务求宣传教育活动取得时效。促进我校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育内容:

此次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日的主要宣传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三、活动时间:

从11月24日开始到12月4日结束。

四、活动原则: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治本之策,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强调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施教的原则,重点加强在校特殊家庭学生,问题学生的法制教育。因为据统计,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处于家庭生活不完整的状态中,而且据调查有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法律知识的来源与家庭教育无关,也就是说,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没有涉及法律的知识。家风不正、父母行为不轨、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暴力等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五、具体工作安排:

1.法制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

时间:2020年11月24日

地点:学校操场

范围:全校师生

形式:升旗仪式中学生会主席宣读普法倡议书

2.主题班会:法制教育讲座

时间:2014年12月1日

地点:图书馆三楼会议室

范围:全校师生

形式:知识讲座

3.图案展、宣传资料发放、设立法制教育专栏、校园广播站宣传

4.法制教育宣传日总结

时间:2020年12月4日

地点:学校操场

范围:全校师生

形式: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

第7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中国现行法律近三百部,如果组织学生学习这些条文,从宪法到刑法、治安管理法,再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等,就是一个法学本科生也不可能熟练掌握。可见,中学法制教育最终只能流于形式:上了课、考了试、面上是应付过去了,但不该忘的还是忘了、不该做的还是做。这种离开了主体对法的直接心理体验和理性加工,仅通过课堂记忆所形成的法律知识只能是简单存储于学生的法律知识之中,很难形成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理想,更难树立起法律的信仰。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了,但事实上,中学法制教育地位十分尴尬:首先,负责法制教育的课任老师多为政治教师。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法律专业相差甚远。这就导致他们多数照本宣科,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其次,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大多以升学率为指标,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一路为考试科目开“绿灯”,尽可能地挤压非考试科目的授课时间,同时在培训经费上也很难倾斜到法制教育。

中学法制教育的对策探索

我们在感受“五五”普法带来喜人成果的同时,反思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一些缺憾后,更期待“六五”普法教育能从以下方面落实,为构建法治校园、和谐校园保驾护航。以其说法制教育从性质上从属于德育教育,不如说校园法制教育更是素质教育。可见,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同属于社会价值教育范畴,它们的相同点是两者目标的同一性———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不同点是道德教育以净化人的内心世界为主,法制教育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为主。要想提升人的品格,就必须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同时来进行塑造,即采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结合的方式,而不存在二者之间具有从属性的问题。所以,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都需要建构一个属于本身的完整并且地位独立的体系。

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运用案例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是提高法制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必要保证。其次,在实践教育方面,通过第二课堂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和启迪。例如组织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审判,参观监狱,观看法制宣传教育影片,举办和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的辩论活动等等。这样,在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便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体验中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形成了立体的教育模式,切实增强了法制教育的实效。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引发了民主、人权、法治等理性精神的张扬,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对人的关怀、尊重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权利和自由是法治理念的精神底蕴,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法治理念的价值取向。法治理念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为人们的行动注入规则意识,当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能够把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社会公认的规则作为一条准则来衡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帮助他们养成一种自发的意识,事事都要在头脑中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否合乎规则?如果不合规则去做某件事情是一种很羞耻的行为,要受到良心的强烈谴责。

第8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渗透 法制教育

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家庭生活有规则,学校生活有制度,社会生活有法律法规。我们的社会是在一定的约束下运转的。然而,我们身边的青少年学生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较为严重。所以,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施法制教育可以通过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课,各种法制教育活动,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等。然而,课堂教学则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各科教学中要加大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让法制知识充分的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物理教学则是渗透法制知识的良好途径。

一、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知识的记忆,学生不能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道德意识。如果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注意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往往能形成良好的学法气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法律法规问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有机的渗透法制意识是法制教育很有效的一条途近,也是培养学生法制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物理教师应具备的法制素养

1、提高思想意识,增强法制进课堂的紧迫感

物理教师要不断地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深刻地意识到法制教育是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素质教育、德育的必然要求,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具体贯彻;物理教师要深入实际,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动向,法制知识的缺乏,增强法制知识进课堂的紧迫感;结合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把法制知识贯穿于物理教学课堂中。

2、物理教师要形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

法制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过程。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增强责任心,增强法制教育的主动性,把物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变成自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每次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法制知识,在教学有“机”可乘时,融入适当的法律法规。久而久之,便会习惯的把法制知识和物理学科教学融入一体。

三、物理学科渗透法制知识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教材,准确渗透

物理学科中渗透法制知识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要求物理教师把法制教育写入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出发,挖掘发现教材中法制知识,并将其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不断提炼升华,使渗透的内容与学生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相吻合。例如,教学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拟出法制目标:结合实例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根据学生的举例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的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八条。让学生知道有下列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在声的利用的教学中,当学生知道声音可传递信息,并举例B超机可探测人体的健康状况、胎儿的发育情况时,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五条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第十六条,违法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于罚款;在光的色散与教学中,通过案例穿插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部分内容等。

物理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探寻到物理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准确的渗透法制知识,让法制知识扎根学生心中。

2、尊重教学、科学引入

物理知识的教学是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知识时也要依据这个观点,循序渐进。法制知识的渗透要尊重教材安排、教学活动的进行,不能破坏教材的原意,不能打乱物理学科教学秩序,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

法制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要因势利导、科学巧妙地引入,使法制内容顺其自然的融入教学内容中,且合情合理、贴近自然。如:教学《透镜》时,在学生理解了透镜的作用后,出示案例:18世纪一个寒冷的冬天,某国一森林发生火灾,当地政府出动大量人力,经过十余天才扑灭大火。事后调查中,让调查人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场大火中既没有人纵火,也没有外界火种。一位学者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原来是大自然和人类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问题(1)请讨论大自然和人类开了什么玩笑会导致森林失火?(学生分组讨论)寒泠的冬天让树叶上结了厚厚的冰,有的形成了凸透镜,使阳光会聚,正巧点燃了位于焦点的枯叶,从而引发了这场火灾。(教师介绍冰透镜和水透镜)问题(2)进入森林,除不准带火种外,现在看来,还有那些物品要引起重视?问题(3)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等物品放置、保管时要注意什么?在学生知道进入森林要注意那些问题时,顺势引入《森林防火条例》。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有顺利的渗透了法制内容。

3、结合实际,有“度”渗透

物理课是以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不是法律常识课,不能让法制知识抢尽风头、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法制知识的联系,结合学生实际将物理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例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中,在讲到冬季气温降到0摄氏度或0摄氏度以下时,道路上水凝固成冰,导致行人或车辆行走不安全。此时,可提出问题“凝冻的天气应注意些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渗透法制知识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

4、贴近生活、渗透法制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接近生活,实践性较强。所以,便于渗透法制知识。如:在学习了摩擦力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个老年人脚踩香蕉皮,而被摔伤,送进医院的片段。引导学生讨论,老年人为什么会摔跤?原来是鞋踩在香蕉皮上后与地面间的摩檫力减小,人容易摔倒而造成伤害。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也知道随意仍果皮,不仅没有环保意识,还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紧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为了防止摩擦力带来的危害,下雨天,应川有凹痕的鞋,冰冻天气,在公路上撒煤渣等。这样,学生对摩擦力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有学习了相应的法规。又如:当同学们了解了电的产生和作用后,适当地介绍我国的“电力法”,让学生懂得电视商品,电力设施是国家财产。偷电、破坏电力设施都是违法的,从中教育学生不能破坏公共电力设备,并能行动起来,宣传监督。

物理学科与生活密切联系,很多内容都与法制教育有关。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处处留心,积累资料,便能结合教材内容,巧妙运用物理案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课外科技活动等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既掌握了物理知识,又增强了法制意识。从而,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并且能在不同场合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

总之,实践证明,在物理教学中系统地、科学地渗透法治知识,学生很容易接受,不会影响学科教学,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增强了学科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物理学科渗透法制知识,既传授了物理知识,又完成了普法任务,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第9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渗透 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82-01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缺乏完全判断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和思想的腐蚀。特别是在农村,有的家长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家庭教育不到位,学生就无法治意识而言。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法律法规问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有机的渗透法制意识是法制教育很有效的一条途径。为此,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物理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下面谈谈我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想法:

一、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主阵地。物理教材中与法制教育的结合点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就能找到大量的适于法制教育渗透的好素材。物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硬性化的形式主义,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仅以环境污染为例,物理性污染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噪声、电磁辐射、热辐射、光辐射等,是由声、电、热、光等在环境中的过量引起的。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为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要将“法制教育渗于课内、寓于课外”, 尊重教学、科学引入以教材为蓝本,补充一些新内容,增加法制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要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法制教育目标有联系的因素,引入与法制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对法制教育所涉及的问题有所理解,在此基础上变为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动。

1.结合教材准确渗透。

物理学科中渗透法制知识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渗透法制教育必须依托教材。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例如,在声的利用的教学中,当学生知道声音可传递信息后,可列举B超机可探测人体的健康状况、胎儿的发育情况时,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五条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因此,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准确的渗透法制知识,让法制知识牢记学生心中。

2.尊重教学、科学引入。

法制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要因势利导、科学巧妙地引入,使法制内容顺其自然的融入教学内容中,且合情合理、贴近自然。如:教学《透镜》时,在学生知道了透镜的作用后,出示案例:18世纪一个寒冷的冬天,某国一处森林发生火灾,当地政府出动大量人力,经过十余天才扑灭大火。事后调查中,让调查人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场大火中既没有人纵火,也没有外界火种。一位学者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原来是大自然和人类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天让树叶上结了厚厚的冰,有的形成了凸透镜,使阳光会聚,正巧点燃了位于焦点的枯叶,从而引发了这场火灾。因此,进入森林,除不准带火种外,现在看来,还有那些物品要引起重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等物品放置、保管时要注意什么?在学生知道进入森林要注意那些问题时,顺势引入《森林防火条例》。既让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又顺利的渗透了法制内容。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3.结合实际,有“度”渗透。

物理课是以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不是法律常识课,不能让法制知识抢尽风头、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法制知识的联系,结合学生实际将物理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例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中,在讲到冬季气温降到0℃或0℃以下时,道路上水凝固成冰,导致行人或车辆行走不安全。此时,可提出问题“凝冻的天气应注意些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4.贴近生活、渗透法制。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接近生活,实践性较强。所以,便于渗透法制知识。如:在学习了摩擦力后。可以利用课件播放生活中一位老年人走路时脚踩香蕉皮,而被摔伤,被送进医院的片段。引导学生讨论,老年人为什么会摔跤?原来是鞋踩在香蕉皮上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减小,人容易摔倒而造成伤害。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也知道随意扔果皮,不仅没有环保意识,还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紧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如何防止摩擦力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对摩擦力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又学习了相应的法规。

物理学科与生活密切联系,很多内容都与法制教育有关。只要我们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勇于探索,把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就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渐培养出深厚的法制意识,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映波.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M]. 2011年5月第一版. 贵阳市中华北路289号:贵州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5月: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