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活动规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园本课程建设中,园长如果重视课程顶层设计,可以在原有课程蓝本与幼儿现有经验之间架设一个沟通的桥梁,更好地实现课程蓝本在幼儿园层面的适宜性转化,真正适合幼儿发展需要,使课程“落地”“接地气”。那么,园本课程的顶层设计到底设计什么?应该怎么来设计呢?
1.规划幼儿园课程愿景。课程愿景规划包括确定幼儿园培养目标、课程核心素养及办园定位等。课程因为人的培养而存在,为此园长首先要确定的是培养目标,目标的确定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为基础,结合幼儿园办园历史、特色来进行,阐述一般都是用健康活泼、文明乐群、乐于创新等词汇。核心素养是对培养目标的细化,园长需要根据国家的课程要求,兼顾地方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系统的思考,使培养目标更具内涵。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后,办园定位也便清晰了。幼儿园课程愿景规划直接影响园本课程的建设,因此不能忽视而且要定位准确。
2.优化幼儿园课程结构。园长在充分理解课程指导思想和理念的基础上,要对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教育任务、内容、手段、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这三组要素进行深入思考,合理处理好影响课程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课程结构更合理。
二、诊断现有课程
幼儿园必须定期对原有课程进行诊断,为此园长要经常带领教师通过对课程文本的审阅及幼儿园现有课程的现场审视,全面剖析幼儿园现有课程的适宜性,进一步明确本园课程建设的方向。
课程诊断的主体是多元的,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即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组长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幼儿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教师和专家之间。其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组长与教师之间多以非正式的谈话以及定期的年级组审议进行;教师与幼儿之间则是通过教师对于课程实施与效果的反思以及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进行;教师和家长之间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定期的书面评价量表反馈进行;教师与专家之间通过定期的专家来园观摩活动、现场审议进行。诊断中的课程评价主要围绕课程是否体现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是否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否为幼儿创造多种感官体验的条件,是否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等方面来进行。具体可分为:课程目标,包括目标的价值恰当性、适切度、可操作性、均衡性。课程设计,包括课程体系与目标的一致性、课程内容的恰当性、课程组织的逻辑性、课程设置的承受性。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教辅资源(教材选择和玩教具配置)、园外资源(家庭资源和地方资源)。课程效果,包括教师的发展、幼儿的发展。
三、编制课程方案
园长在组织编制具体课程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引领教师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编写方案时重点要考虑的是目标下的内容取舍。活动内容的开发和创新,在于活动是否能真正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是否真正符合幼儿的需要,是否能引发幼儿操作、探究和体验,是否能与幼儿已有经验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不在于名称的新奇及材料的花哨。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儿童在活动中的发现。例如:教师们以往开展“虫儿大世界”主题活动时,更多地注重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给予幼儿关于各种昆虫的知识,在偶然的一次远足捕虫活动中,教师发现了幼儿的兴趣,大自然中的昆虫更是幼儿学习的活教材。在与真实的昆虫“打交道”后,幼儿认识了昆虫,知道了辨别各种昆虫的方法。在徒手无法捕捉昆虫的问题情境中,课程中原有的“认识捕虫工具”变为“幼儿制作捕虫工具”,一次捕虫活动演变成几种活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被融入了课程的重新审议及编制,使课程进一步成为儿童的课程。
2.关注幼儿的发展与成长。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l展打好基础。因此我们的课程关注的不仅是幼儿目前学到的知识,更要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课程方案编制的过程中,把知识呈现给儿童或简单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不是目的之所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注重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给予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支持,帮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习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品质是课程方案编制所要考虑的。教师的作用并不是要使儿童的学习变得更容易或更平坦,而是要使问题变得更复杂与更广泛,以刺激儿童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发展。
另外,关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也是课程方案编制需传递的一种文化理念。例如,在“虫儿大世界”主题活动中,幼儿因捕到昆虫而欣喜,这种成就感引发了幼儿进一步观察的兴趣,为幼儿带来了即时发展。同时,我们也鼓励、肯定幼儿观察完毕后把昆虫放回自然的做法。作为园长要时刻提醒教师在关注知识的过程中更要关注幼儿的情感,在关注幼儿现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更要关注其长远发展。
3.关注幼儿学习经验获得的系统性。幼儿园的课程需要帮助幼儿掌握五大领域的基础知识,并以此为同化点来完成对知识结构的更新,促使幼儿运用新的认知结构来完成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使幼儿智慧生长。因此,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儿童的兴趣与发展,还需要关注课程结构本身。在这个统整过程中,园长需要进行正确的决策,以保证课程本身逻辑关系的合理性。
4.关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幼儿园的课程是动态的,是基于本园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的。因此,在编制课程方案时园长要提醒教师不能简单凭经验来判断,而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以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
一是对幼儿现状的分析。幼儿的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学习,所以课程实施取决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学习品质等诸多因素。幼儿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接受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此一定要对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估。
二是对资源利用的分析。每一个幼儿园都有它独特的课程资源,包括人力的和物力的资源,信息的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实际上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于资源的梳理和利用是园本课程建设的起点和方向。例如,可将幼儿园所处的社区资源(公园、特色建筑等)融入幼儿园课程;可将一些有特长的家长资源进行吸纳。
当然对资源的利用除了开发,还要进行相应的知识管理,形成幼儿园自身的知识库。知识库中包括课程的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形成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知识库是课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长远保证。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不合理现状 课程结构 有效管理
多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已经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课程经验和课程资源。我园在尝试改革本园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过程中,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寻找我园课程设置不合理因素及原因,适应当今时代要求,开设环保课程、生成课程等,整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程结构雏形。
一、审视本园课程设置不合理现状的原因
我园以省编综合课程为主,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整合《纲要》中的五大领域,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将主题活动与生活活动、环境创设融为一体。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及时总结课程实施成果做得还不够。他们认为课程的设置是专家的事,他们只是一个课程或计划的执行者。至于课程是否真正适合他们的教育对象,他们不十分关注。因此出现了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影响了教育效果。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拿来”的东西太多,幼儿园缺乏系统的课程规划,没有真正结合本园的办园思想和幼儿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整合,因此课程设计缺少本园的个性。
二、规划本园发展愿景和有效的课程结构
一所幼儿园是否真正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取决于它的目标定位。幼儿园的发展规划依赖于园长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我园的办园目标是“建构真、善、美的正规园”,培养目标是“用爱和美培育儿童”,特色目标是“艺术引领,全面发展,塑造未来”。这是全园教职员工对本园发展的共同愿望和设想,而课程设置则是实现这一发展前景的具体步骤。
我们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定位,对幼儿园多年来所积累的课程经验、资源、理念进行了系统的整合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运作系统和管理方案。我们的课程内容包括:
1.主题课程:选择省编教材或其他教材中适合我园活动主题的,对具体活动方案进行筛选,保留孩子感兴趣的优秀活动,去除不适合本园幼儿学习的内容,增加适合本园孩子的活动内容,并且把一些本园课题研究成果融入到主题课程中,吸收一些当今先进的课程活动方案,注重课程的整合性。
2.环保课程:每学期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制订适合孩子学习的环保课程,让孩子从小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孩子终生受用的良好课程。
3.特色课程:每个班级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孩子的兴趣,确立适合本年级的特色课程,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特色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
4.游戏课程:注重区域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5.生成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给教师一些弹性课程时间,当发现幼儿真正感兴趣而且较有教育价值的事物时,就大胆打破原来的课程活动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让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活课程”。
6.研究课程: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我们打破以前每个班级一个子课题的局面,把同年级的教师分成两组,进行两个子课题的研究,同课题的教师在制订计划时反复讨论,确立课题研究的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发挥集体力量,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制订活动方案,在执行方案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记录自己的研究历程,这样教师们在互相碰撞的过程中获得了研究能力的发展,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加强课程实施有效管理,探索幼儿园园本化课程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管理者在增强幼儿园硬件资源配置的同时,要加强幼儿园软件资源的建设。社区、家庭等一切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都是可利用资源。为了使这些资源能充分地利用在课程设计中,幼儿园管理者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和力量,使之为幼儿园教育服务。幼儿园课程管理者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幼儿园课程管理者要加强幼儿园课程计划实施的执行力度,加强听课、评析、反思等资料的检查和反馈。一个年龄段课程实施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教师交流本学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好的经验和方法及时总结,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失败的教训进行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调整改进的措施。每个教师将所有资料按规定的要求整理成主题课程文本资料,供其他年级组参考和创造性使用。当教师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年龄段的幼儿教学中,不需要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只要把本园实施过的计划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进行少量的调整就可以实施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关注孩子的成长。
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为总体目标,按照《*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市教育体育工作要点》的要求,以提升中心幼儿园内涵与品质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托幼园所的管理,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继续优化幼教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事业规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城区幼儿园办园品位。创新办园机制,采取名园带民园、公办园办分园等形式拓展城南、城北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力争城区托幼园所分层、合理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教育需求;按“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分层分类指导城区幼儿园提升内涵品质,形成办园特色,争创高层次的示范幼儿园。
2、拓展中心幼儿园优质资源。继续理顺1-2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公办体制,继续公派园长、幼教专干、幼教辅导员到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任职;争取投入800万元左右易地新建汤浦镇、崧厦镇中心幼儿园;投入125万元左右改建陈溪乡、盖北镇中心幼儿园;争创1-2所左右*市农村示范幼儿园,1所省示范幼儿园。
3、加快农村幼儿园规范发展。继续加大网点调整力度,撤并20所左右小而散的村级幼儿园;加大投入,新建或修建、改建10左右所左右中心村幼儿园,争创15左右所*市农村合格幼儿园;落实农村幼儿教师养老保险、职称评定政策,加大继续教育、园本培训力度,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提高专业素质。
三、重点工作及主要措施
(一)强化“文化立园,特色引领,内涵发展”的意识,推进城区幼儿园的精品化建设。引导城区幼儿园坚定特色目标,整合力量,聚焦特色,持之以恒,不断固化、亮化、深化特色,加强与特色相匹配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先导,建设学习型幼儿园,提升城区幼儿园的办园品位。计划在城区幼儿园层面,组织一次“特色幼儿园与校园文化”的专题研讨活动,并利用幼教宣传月向社会展示城区幼儿园的特色建设成果。
(二)按“六个一”工程的要求,切实加强中心幼儿园优质化建设与管理。
1、利用考核机制、专项督查、幼教宣传月等手段,继续理顺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公办体制,健全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发展氛围。
2、完善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与奖励制度,实施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五年建设规划,积极改善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
3、通过政策引导和奖励机制,继续公派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干(辅导员),实施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优化从业队伍素质。召开乡镇中心幼儿园、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现场会,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
4、通过示范辐射,分层培训,个别指导,区域推进等方式,改变农村幼教的教育模式,优化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加强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功能。
(三)以争创为契机,推进农村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1、按照《*市教育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实施新一轮中心村幼儿园建设规划。依托“*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以及“*市农村合格幼儿园”的争创载体,出台《*市农村幼儿园建设经费奖励方案》,努力争取评选表彰关心支持农村幼教的好村官,多元化推进中心村幼儿园的建设,改变农村幼儿园无证办园及“小、散、差”的状况。
2、加强*市农村合格幼儿园的引导和发展。成立“*市农村合格幼儿园教研中心”,利用教研中心这一平台,交流经验,相互研习,进一步提升办园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农村幼儿园的带头示范作用。召开*市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现场会,及时总结推广我市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推动农村幼儿园的均衡化发展。
3、深入调研,加强指导,抓住契机,完成新一轮*市农村合格幼儿园的争创任务。
(四)启动0-3岁早教工作,构筑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运行机制。
1、实施正规教育机构托幼一体化管理和教育的探索,包括托幼园所的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城乡托幼一体化发展和托幼课程的一体化构建。
2、以社区为依托,对0-2岁散居婴幼儿实施“亲子园”及入户指导,提高家长或看护人科学育儿能力。
(五)继续抓好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安全及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1、开展以安全制度建设、接送车管理、日常安全管理为重点的安全工作专项检查,消除问题隐患,确保师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2、进一步完善年度工作考核制度,修订奖励细则,更好地引导各幼儿园在规范的基础上谋求发展。
3、扎实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规范使用与《纲要》要求和新课程培训配套的指定教材,探索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区域活动研究,转变农村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倾向。
四、*年工作行事历
一月份:1、评选幼儿教育各级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2005年工作总结、*年工作思路
3、幼儿园结束工作视导、档案资料整理
二月份:1、开学工作视导
2、幼儿园年度工作考核情况通报
3、幼儿园接送车情况专项检查
4、幼儿园一物多玩创新游戏调研
三月份:1、下发*年幼儿园工作指导意见
2、制订*年岗位目标责任制
3、*年度省级、市级、示范幼儿园及农村合格幼儿园争创工作调研及实施规划
4、*年幼儿园建设维修项目调查及实施规划
5、接待诸暨市幼儿园园长考察团来我市考察学习
6、幼儿园区域活动观摩、教育案例评优、角色游戏调研
四月份:1、出台《*市农村幼儿园建设经费奖励方案》
2、修订《*市幼儿园年度工作考核奖励细则》
3、中心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干、辅导员任职情况调查
4、整顿、规范全市幼儿园教材使用情况
5、幼儿园托班区域活动观摩研讨活动
五月份:1、第二届*市幼儿教育宣传月活动准备及实施(城区幼儿园特色办园研讨、成果展示、校园文化沙龙;各乡镇按区域划片深入农村进行幼儿教育宣传和活动展示;各宣传区活动及成果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
2、中心幼儿园优质化管理和农村幼儿园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现场会
3、幼儿园优质课活动评比
六月份:1、幼儿教育专项督查(中心幼儿园公办体制理顺情况、乡镇政府履行学前教育职责情况等)
2、继续协助做好中心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干、辅导员的公开选拔、任命工作
3、幼儿园办园水平等级评估
4、幼儿园一物多玩游戏评优活动
七、八月份:1、成立“*市农村合格幼儿园教研中心”,制定教研中心学习制度、实施计划并进行第一次活动。
2、幼儿园建设维修项目进展情况调查
3、各级各类示范、合格幼儿园争创情况督查及指导
4、组织农村幼儿教师专题培训
5、组织论文、教学叙事评比
九月份:1、幼儿园学年度工作会议
2、幼儿园年报统计工作
3、中心幼儿园园长培训暨考察学习活动
4、争创省、市示范幼儿园,农村合格幼儿园申报工作
5、*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争创乡镇幼教工作指导
6、出刊《*课改》幼教专集
7、名优教师送教下乡
十月份:1、省、市示范幼儿园、合格幼儿园争创工作指导
2、托幼一体化教育观摩及研讨
3、以社区为依托的亲子园教育经验交流研讨会
4、*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争创乡镇幼教部分档案资料检查指导
5、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游戏化评比活动
6、“一物多玩”创新游戏展示暨研讨会
十一月份:1、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研讨活动
2、迎接各类争创活动(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省、市示范幼儿园,农村合格幼儿园等)评估验收
3、参加省幼教干部、教研员培训班
4、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观摩暨研讨会
5、名优教师“走近孩子的世界”教学风采展
十二月份:1、幼儿园年度工作考核评比
2、幼儿园年度经费运行情况调研及专项经费奖励补助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家校联动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多个教学领域,家园共育模式便是这种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的体现。在信息化时代,家校沟通更加便捷,因此,当下构建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具有充分的创新发展基础。
一、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稳步进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特别是2010年后,国家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不断明确学前教育的任务,提升学前教育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国家大量的优秀幼教专业人才投入到学前教育改革中,此外还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这些都是构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有利条件。所以,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基础。
(二)互联网技术为家园联动提供了便利信息化技术带来了先进的沟通平台和多途径的信息分享渠道,让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获得了更好的联动性。其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4.5%,在线教育用户数量达到了1.44亿。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的开展已经有了足够的基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进行信息化交流已有技术保障。其二,信息化技术将会为家园联动带来更高的便利性。比如说,家庭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将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学校,由此达成协同育人的目的。
二、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原则
(一)持续性原则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发展家园共育模式,要以幼儿的持续发展为根本立足点,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要求,同样也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方针。幼儿园和家庭进行共同教育时,要时刻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的持续发展作为联动教育时要遵循的原则,让幼儿在家园共育模式的影响下获得持续性的发展。此外,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本身也要具备持续性原则,即根据社会变革不断进行改进,以便持续性地发挥作用。
(二)公平性原则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深入合作,大部分幼儿园的条件差别不是太大,而家庭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了公平性问题。作为幼儿园来说,在与家庭进行协同教育时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幼儿的家庭环境较差而对家园共育产生敷衍或者放弃心理。学校只有一视同仁,将所有家庭放在同一条线上,使不同家庭的学生享受相同的教学资源如教师队伍、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这样才能让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育人模式取得最大化的成效。
(三)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应当做到教育信息的开放。其一,家庭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不能提到幼儿的教育问题就想到幼儿园,要意识到家庭也是幼儿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家庭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地与幼儿园进行沟通。其二,幼儿园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家庭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总之,互联网环境下,家庭和幼儿园都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自己的开放度,这样才能让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获得创新发展。
(四)差异性原则从实际的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看,不同的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校情和每位幼儿家庭的整体情况,规划和研究家园共育模式的具体内容,可以学习其他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模式,但不能盲目复制。
三、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正视网络环境,转变家园共育实施理念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的第一步是要对家园共育模式的实施理念进行深化改革。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现代教育模式。学前教育将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而幼儿园的教育也会在“互联网+”的潮流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在“互联网+”视域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中的幼儿园主体和家庭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正视网络环境,重视网络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可以积极开展“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主题大会,让幼儿教师与家长共济一堂,引导家长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并将互联网思想传达给幼儿教师与家长。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课程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2-0009-03
【作者简介】姚慧(1970-),女,江苏如东人,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规划研究室主任。
长期以来,农村幼儿教育一直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洼地,而课程对幼儿园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笔者借助南京市农村中心幼儿园园长培训班的机会,围绕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问题对参加培训的46位农村中心园的园长进行了访谈。期望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现状,以探求突破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瓶颈的路径。访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幼儿园现在使用的课程是什么?如何组成?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实施的效果如何?家长是怎么评价课程的?提高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的路径有哪些?经过集中访谈与有选择的深度交流,我们形成了对南京市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一)课程的选择与设计
【声音回放】
“我们用的是省编教材(注:《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毛曙阳主编,江苏少儿出版社,2010.6),是区里统一规定的……”
“我们用的是南师大的五大领域(注:《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赵寄石,唐淑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但是我们那儿有一些特色的地方资源,如温泉、苗木栽培等,我们会组织孩子参观,也会组织一些其他的活动……”
“我们用南师大的整合教材(注:《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但是我们觉得数学活动很难归到主题里面,所以我们的数学是用学科教学的单独体系,跟主题活动穿插起来……”
……
【问题分析】
对于课程的内涵以及什么是幼儿园课程等问题,学术界有多元化的解读。但对于农村幼儿园,这一问题远没有专家们争论得那么复杂,他们往往会将幼儿园课程选择理解为教材的选择。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农村幼儿园中,无论是幼儿园自主选择,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他们所选择的教材基本上限于以上三种。绝大多数幼儿园直接选用其中一种作为唯一使用的教材,近半数幼儿园会在选用其中1~2套教材的基础上将数学活动单列,少部分幼儿园会选用两套以上教材供年级组在制定学期计划时选择使用,仅有不足10%的农村幼儿园基于乡土资源进行了园本教材的开发。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将课程仅仅理解为教材,缺乏对幼儿园课程的整体设计,加之目前可选用的教材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使得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来源比较单一。
(二)课程的实施过程
【声音回放】
“有很多内容离我们的孩子比较远,实施起来有难度,特别是有些内容涉及到让孩子去参观什么的,无法开展。”
“主题活动的实施需要家长的配合,特别需要家长帮助孩子积累、总结相关前期经验,但农村很多孩子是爷爷奶奶管,做不到……”
“老师们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基本还是重视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开展的不太正常,老师们不知道该怎么组织……”
“中心园基本还能正常开展,但村办园、村办点教师不能保证……”
……
【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对市面上现有幼儿园教材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幼儿园活动用书的“城市性”特征非常突出,教材往往由出版部门或教研部门、名师等牵头组织,城市幼儿教师参与编写,因而教学活动体现出浓厚的“基于城市”的特点。无论是目标、内容还是实施途径,教材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与农村孩子的生活、农村幼儿园的资源特点不相符合的情况,这给农村幼儿园在课程实施时带来了很多困难。
“城市化”的教育内容远离农村幼儿的生活,在开展活动时多以观看图片、影像资料等形式完成,很难与农村幼儿的生活建立有机联系。因而在活动过程中往往缺乏幼儿的自身体验,使得幼儿的学习变为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老师讲、幼儿听”成了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农村幼儿园在使用现有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比较注重认知性的学习内容。而对于游戏活动等低结构、多元化的学习方法,虽然有些教师能够意识得到,但能将这些方法真正落实到一日活动中的仍然不多,这意味着教师忽视了幼儿的兴趣与探究性学习。
(三)对于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声音回放】
“农村的家长经常会有意见,认为我们不如私人办的幼儿园,孩子学到的知识太少。”
“有时候我们觉得家长的想法也有道理,毕竟我们的孩子如果不学拼音、不学数学,上了小学以后会跟不上别的孩子。”
“我们还是觉得,从我们幼儿园走出去的孩子,比周边幼儿园的孩子更活泼,懂的东西也比较多……”
“我们会定期对儿童发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围绕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内容,采用逐一测查的方式。”
【问题分析】
在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包括园长)和家长。基于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大多数幼儿园会围绕教学内容对幼儿发展进行定期评估,但评估的内容与形式“小学化”倾向比较突出。家长层面的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家长自发进行的,他们更为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
由此可见,农村幼儿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对课程实施评价的理解比较狭隘,仅限于知识经验的层面,拘泥于对知识学习效果的检测,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幼儿的学习特点不符合。另外,家长对幼儿园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课程实施。
(四)关于课程质量提升的诉求
【声音回放】
“与城市幼儿园相比,我们的教师特别缺乏专业的培训与引领,要是能有专家定期进行指导就好了……”
“我们希望有适合农村幼儿园的教材可供我们使用,或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特别是在课程内容以及资源的选择应用上能符合农村幼儿的生活经验,老师们就不用那么累了。”
“我们还需要开发园本特色活动,把周边一些具有地域特点的资源整合进幼儿园活动内容……”
“家长工作比较重要,但我们面对很多祖辈的家长,不知道该怎么让他们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
【问题分析】
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影响农村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以课程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素养缺乏。由于农村幼儿教师相对起点较低,职前教育以培养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技能技巧(包括钢琴、声乐、绘画、手工等)为主,与课程相关的教育内容缺乏,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理解以及课程建构能力先天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与品质。二是农村幼儿教师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与支撑。农村幼儿园由于地处偏远,无论是“走出去”培训或是“请进来”指导都不太方便,这使得农村幼儿园在课程选择、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比较缺乏专业的引领。三是农村幼儿园中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合作尚未形成。由于农村幼儿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加之祖辈照料孩子的情况比较常见,因而从整体来看,农村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对课程实施的支持等方面不太尽如人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由此可见,农村幼儿园对于课程品质提升的诉求,主要集中在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供专家指导等方面。
二、分析与思考
基于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制约性因素的分析,以突破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瓶颈为目标,本着外部支撑与内部发展相互促进、立足于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我们拟对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主导设计课程方案,为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
农村幼儿园由于自身课程能力不足,仅仅依靠幼儿园自身的力量很难保证幼儿园课程的选择、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规范性与适宜性。因此,为农村幼儿园提供适宜的课程方案是提升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品质的基础。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可以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地域、资源特点,分析区域内幼儿的发展需求,组织专业人员从课程的价值、目标、内容及实施体系出发,推荐教师使用的教材、幼儿操作的材料以及可选择的课程资源,为区域内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提供适宜的预成方案,架构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础与依据。在此基础上,鼓励课程建设基础较好、有一定课程能力的农村幼儿园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特色课程或开发特色活动,并对特色课程或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如何与基础课程保持一致性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加强区域性的课程审议与指导,为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过程性保障
理想的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并非是由研究者、开发者到教师线性的、直接的、强制的过程,而是研究者、开发者与教师不断协商、理解、转化的过程。在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由于资源的限制,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基本上是分离的,很难形成协商、理解、转化的渠道。因此,往往容易出现教师要么不理解课程方案或教材之中的理念、技术,要么不认同课程方案中的理念、架构、内容及预成的手段和方法等问题。因此,市、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能满足于将区域性的课程方案开发出来,交给幼儿园使用就行了,而应在充分考虑农村幼儿园课程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定期开展区域性的课程审议与指导。通过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审议,一方面引领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好地理解共同性基础课程的开发内涵与设计精髓;另一方面,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
(三)开展提升课程能力的培训,为农村幼儿园课程品质的稳步提升提供保障
当前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历培训,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幼儿教师的学历提升有一定的要求;另一类是针对幼儿教育的通识培训,包括教学的技能技巧、领域教学法以及教育科研方法等。然而,由于针对教师课程能力的专门培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农村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的课程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对于农村幼儿教师的课程能力专题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专题培训是提升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品质、促进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稳步提升的根本。我们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以前文所述农村幼儿园课程能力的核心为目标,开展多元的培训方式,增强教师对课程以及教学活动的理解,提升教师对课程资源分析与筛选、应用的能力,引领教师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活动中的可操作的经验与技能等,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课程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莉君,曹莉.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选择和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
[2] 高媛,王越群.农村幼儿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3).
关键词:积木乐园, 色彩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model style profile and livel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ack let a child is like place oneself blocks paradise. (figure 1)
Keywords: building blocks to paradise, colour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设计要点
广州市金沙洲居住新城B3709B01(后简称B01)地块幼儿园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663平方米,规划建设为12班的幼儿园,总建筑面积2928平方米。 图1
区别于其他建筑,幼儿园建筑有它自身的特点与设计要点,在一些设计细节方面需要考虑到幼儿这一特殊群体生理及心理各方面的需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简单归纳如下:
1) 幼儿园各部分功能分区应合理,各房间朝向应满足相应要求,室外活动场地应有充足日照,创造符合幼儿需求的室内外环境空间;
2) 各功能房间的面积、净高及窗地比应满足基本要求。如普通活动室、寝室净高要求2.8m,音体活动室净高要求3.6m。普通活动室窗地比不小于1/5,寝室、保健室、隔离室窗地比不小于1/6,等等;
3) 掌握好幼儿卫生间的各项尺寸,以及满足各项设备的数量要求;
4) 幼儿园楼梯应在靠墙一侧设不高于600mm的幼儿扶手。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防止意外导致幼儿受伤。
5) 幼儿活动空间的门应设700mm高的拉手,窗台高度不应高于600mm。地面宜为暖性、弹性地面,如PVC塑胶地面。设平开窗扇时,底面应高于1.3m。防护栏杆高度应不小于1.2m。幼儿经常接触的1.3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幼儿可能接触到的空间的墙体阳角应为圆角,或者设置软质的橡胶护角。
除了以上《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中所提到的基本要求外,我们其实还可以也应该做更多的尝试和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更为舒适,更有利于下一代茁壮成长的环境。
二.设计构思
设计以把B01地块幼儿园建设成为一个地域性的富有生动造型和色彩的幼儿园建筑为设计原则与设计指导思想,努力做到:
1)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周遍环境,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2) 统筹安排、科学管理、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和进行交通流线设计,各区间既保持相对独立,又便于紧密联系。达到“外观现代化、布局人性化”的建设目的;
3) 强调建筑的先进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4) 注重建筑的标志性与可识别性。注重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因地制宜,努力营造出亲切和谐的儿童活动氛围。
建筑平面布局设计上适当采用单元化的设计,使建筑造型兼具韵律美感的同时,强化校园的整体性。
考虑到幼儿心理,在活动室临路一侧设置观察窗,下午放学时分,幼儿在这里可以“偶然”发现园外前来迎接的家长。 图2
建筑造型风格简介明快,符合幼儿园建筑的特点,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插图2)
三.设计说明
总平面
B01地块的东侧是一条10米宽的规划路,南侧是一条15米宽的规划路,东南角为金沙洲B区九年一贯制中学用地,其余周边均为居住区。基地东面和南面噪声相对较大。基地南侧,东侧隔马路为居住区用地,北侧西侧紧邻金沙洲居住新城规划的居住用地。用地的南侧设置人行主出入口,西南角以及东北角设置后勤行车出入口。校园的交通组织结合消防的需求采用环路的方式,教学区及生活区内部采用步行系统,结合绿化庭院的设计,使整个校园规划尽量避免机动车对教学区的干扰。
项目基地为四方形用地。根据现状特点,我们将用地清晰地划分为普通教学行政、后勤、音体美等辅助活动用房、活动用房五大区域。其中,将较为次要的教学行政、音体美等用房布置在用地南侧临马路,活动用房尽量靠北端设置。活动用房的东面山墙与东侧规划路相邻,主要的南面和西南面则对着室外活动场地和庭院绿化。后勤布置在基地西部和西北端,与其他功能分区互不干扰。由于广州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所以将厨房放置于基地西北角。基地东南角和东侧临街为公共的活动场地,尽最大限度地阻隔道路噪声的影响。(插图3)
建筑形态 图3
幼儿园作为一个培育未来人才的摇篮,其建筑形态应该是能反映一定使用人群的审美趣味和爱好意向的。综合加以考虑,我们将“积木”的概念引入了单体建筑的设计当中。建筑的形体组合简洁,造型风格爽朗明快。简洁的几何形体穿插组合,各形体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整个建筑空间犹如巨大的“积木乐园”。为了体现本方案设计“积木”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建筑形体特征,在立面设计中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立面设计,部分突出体量少量使用外墙防腐木突出质感,图4
统领全局。但经过预算,考虑到投资造价的原因,防腐木最终改成了干挂仿木色外墙埃特板的折中办法。(插图4)
平面布局
功能根据朝向、风向,分为幼儿活动用房,幼儿功能用房,办公室,以及后勤用房区。各班幼儿活动用房及寝室均为独立单元设计,各单元独立设置,用风雨连廊连接。建筑各功能体块之间间隔合理,利用错落有致的布局,营造尽可能开阔的绿化内庭院空间。
本方案共3层。南面主入口首层处为主入口广场以及一个半室外的入口过廊。过廊处设置晨检室。入口过廊往右通往幼儿活动室区域,往左依次为音体活动室以及医务隔离室、洗消以及厨房等后勤用房。二层、三层的东面以及东北角的4个独立单元均为幼儿活动用房,西面以及南面用房为办公以及综合用房区。功能分区清晰、明确。(插图5)
所有幼儿活动用房和大部分办公及功能用房均为东南向采光。每个活动单元基本都有直接室外的平台活动场地。结合立面,采用主要采光和辅助采光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各用房的采光要求。各活动用房采用南北双向开窗,满足良好通风。走廊宽度满足规范要求最小净宽,内廊大于1.8米,外廊大于1.5米。结合后勤流线设有垂直电图5
目前,全市共有学前教育机构264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85%。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借东风,抓机遇,构建发展新格局
2010年之前,酒泉市的学前教育整体状况令人堪忧,学前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城区公办幼儿园数量少, “大班额”现象严重,农村及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在师资方面,城乡幼儿教师数量不足,在编教师仅占幼儿教师总数的13.56%,其余教师都是临时聘用。
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直接影响到全市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全市教育发展的一大短板。
2011年,酒泉市政府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列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的重大民生工程,在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同时,借国家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东风,着力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把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作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春蕾”行动,采取“新办幼儿园扩大覆盖,改办三年制延伸学制,实施幼儿园改造工程提升办园条件,加强师资培训提升保教质量,开展评估指导提升管理水平”五大措施,促进全市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在城市,政府支持街道社区、有条件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个人等通过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并投资新建、住宅小区配套了一批幼儿园。在农村,结合新农村建设,采取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跨村联合办园、一村一园等多种办园模式,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校舍,优先规划改建幼儿园。全市逐步形成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主体,村级幼儿园为支撑的全覆盖、保基本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2013年,酒泉市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全市共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81个,工程总投资2.13亿元,新增肃州区二幼、金塔县幼儿园、玉门市三幼、瓜州县二幼和三幼、肃北县幼儿园、阿克塞县幼儿园等城市公办幼儿园9所,新增“公助民办”幼儿园17所,新建和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23所。农村幼儿园的内部设施配套和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满足了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为保证适龄儿童多样化的选择,酒泉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民办幼儿园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普惠。2015年,对1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了162万元的财政奖补。
目前,全市共有民办幼儿园75所,在园幼儿达11000人,占全市幼儿总数的39%,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在不断加强幼儿园硬件建设的同时,酒泉市把解决幼儿教师短缺及待遇保障这一问题作为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拓宽引进渠道,配齐补足教师。
自2011年以来,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全市利用省政府每年公开招考农村中小学、幼儿教师的机会,共招考补充幼儿教师268 人。各县区通过面向社会统一招聘、小学教师转岗等方式,多渠道补充幼儿教师。
目前,全市城区公办幼儿园实现了每班“两教一保”的配备,农村及民办幼儿园实现了每班“一教一保”的配备。 同时,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公办幼儿园在编教职工执行国家统一的绩效工资制度,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通过财政专项补助、以奖代补等形式予以解决。政府有关部门还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足额足项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稳定教师队伍。
抓培训,重监管,促进办园规范化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素质强、水平高的幼儿教师队伍。为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酒泉市推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把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全市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当中,依托“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园五级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并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推进教师学历层次提高和整体知识结构优化。
在实施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全员培训工程过程中,酒泉市将集中培训与园本培训相结合,即时培训与过程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城乡结对、师傅带徒弟等多种形式,开展互评课、展示课、观摩课和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强化基本功达标和岗位练兵,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坚持送教下乡与送培到校相结合,组织城市幼儿园与农村薄弱园结对帮扶,促进城乡学前教育融合发展。
五年来,共培训专任教师1430人次,开展园长集中培训7次,培训园长438人次。目前,全市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82%,专业合格率达到85%,较2010年提高2%和24%。
为推进全市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市、县人民政府积极落实监管主体责任,实行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靠实目标责任。
教育部门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甘肃省幼儿园办园行为规范》,健全完善日常管理和随机抽查制度,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资质、教师资格、办园行为、收费等的管理。公安、消防、质检、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指导,对卫生、消防、园舍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卫生计生部门积极落实儿童保健、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各部门之间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每学期开学前开展联合专项检查,日常开展不定期抽查。
在实施联动监管的同时,酒泉市还建立了学前教育发展督导监测、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构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将学前教育统筹规划、资源配置、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办学条件、规范管理和发展水平纳入政府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年末进行严格考核。
教育督导部门定期开展学前教育专项督导,重点从课程设置、幼儿一日活动、收费管理、卫生保健、安全防护等十二个方面进行检查,督促幼儿园认真执行《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甘肃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保教并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保育、教育,纠正“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各县区都采取多种举措规范办园行为,金塔县就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管理实施办法》《民办幼儿园办园标准(试行)》等,从制度上不断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育典型,促发展,提升内涵保质量
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全市学前教育稳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酒泉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通过幼儿园分类评估、等级认定,培育先进典型,以“典型引路、关注弱势、全面推进”为策略,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酒泉市4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定期深入民办、农村幼儿园进行科学保教研讨、送教观摩活动,与农村教师互动交流。市、县有关部门也经常组织开展城乡幼儿教师教学才艺展演。幼儿教师读书养性强素质,学习赛课练内功,成为了酒泉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典型引路,强园带弱园,缩小了城乡学前教育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农村和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如今,在酒泉的许多农村地区,幼儿园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色彩绚丽的环境,美观大气的建筑,端庄文雅的教师,活泼可爱的孩子等,无不彰显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已成为农村幼儿的天堂。
为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市上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甘肃省实验区工作方案”,制定了《酒泉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工作方案》,确定金塔县、阿克塞县为市级实验区,另外,还确定了7所市级实验园和31所县级实验园。
实验区、实验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创新方式方法,每学期召开1次园长联盟会议,确定1个主题,开展1次“幼儿园管理专题研讨”活动,在开展教师培训、家园共育、课题研究、推进幼儿科学保教一日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分享实验成果,推广实验经验,扩大实验效应,引领带动了全市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幼儿
我们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实践始于1982年,第十个五年计划起,我园依托国家、省、市级规划课题,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进行了19年的研究实践,建构起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该课程荣获2018年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大连市一等奖。
一、探索与研究历程
1.摸索阶段(1982年-2000年)。初步摸索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内容及教育规律。"十五"之前,幼儿园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进行了18年的实践探索,如编写了大量足球游戏、儿歌、歌曲,故事、教案,举办足球联赛,请球星来园交流等,为之后的课题研究奠定丰厚的实践经验基础。2.初探阶段(2001年-2005年)。验证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可行性并构建课程雏形。"十五"期间,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足球队为实验组,邀请运动生理专家及足球教育专家与我们共同探讨了幼儿足球训练及普及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方法。在验证了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可行性的同时,探索出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完成了省级规划课题,出版了全国首个幼儿足球专著《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建构起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的雏形。3.充实阶段(2006年-2010年)。丰富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十一五”期间,我们开发设计出系统化的混龄幼儿足球队全年训练方案,首创了五大领域足球启蒙教育普及课程,使其从原本单一的体育健康活动发展为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将“环境”资源引人到课程体系中,通过创设丰富的足球物质环境,吸引幼儿去关注足球运动,培养足球兴趣,同时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完成省级规划课题《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4.推进阶段(2011年-2015年)。推进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建构并尝试推广。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足球动作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融合,研发了幼儿足球游戏课程;发掘足球启蒙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作用,探索出以足球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指导策略;探索出园所交流、送教活动、足球幼小衔接等多种有效的区域互动途径。完成省级规划课题《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区域互动研究》及两项市级规划课题。5.完善阶段(2016年至今)。梳理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研究成果并推广课程。在完善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理论,并对前期研究和成果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形成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出版了《幼儿足球启蒙课程》一书。借助国家、省两级规划课题和两项学会课题完成幼儿足球启蒙教育模式的建构。
二、课程内容
以相关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动作技能理论[1][2]、课程理论[3]为依据,构建起始于足球又不止于足球的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1.课程体系游戏化课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通过“五步式”足球游戏研发模式,将足球动作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设计出小、中、大班三个年龄阶段幼儿的足球游戏,并设立每天固定玩游戏的时间。教师通过学习足球动作、研究初步的游戏方案、试玩、反馈调整、再次体验等,形成最终的游戏案例。融合化课程。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重视幼儿在课程中的全面发展,形成足球健康、足球科学、足球语言、足球艺术、足球社会在内的足球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如将足球的形状、颜色、触感、弹性等作为科学领城的内容,将唱儿歌、讲述足球故事、尝试解说足球比赛等作为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等。混龄专项训练课程。建立1学年32周的幼儿园足球队训练方案。利用每天早上7-8点的时间,采用小、中、大班幼儿集中或分组的方式,进行足球技能技巧及简单的战术配合的训练,足球队成员经幼儿自愿报名、教师推荐、教练选拔产生。2.实施体系环境创设。我们通过足球环境创设,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足球的兴趣。如设置标准的软垫足球场,以球形及其衍生图形装饰墙面、地面,用足球元素打造走廊、班级区角等,让幼儿一进到幼儿园就能感受到足球带来的视觉冲击。此外,我们还开展以足球为载体的同伴活动、师幼活动和亲子活动,通过人文环境,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和亲子关系。足球普及。我们通过足球半小时活动、专业普及活动、五大领域园本足球课程实施以及足球队训练来推动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普及,让足球教育惠及每个班级的每个孩子。区域互动。区域互动是为了让足球运动惠及到更多幼儿园的更多幼儿,使他们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我们探索出的足球启蒙教育的整合推广模式。具体包括:走出去传递理念送教研讨,请进来特色引领观摩互动,虑长远幼小协同专业衔接。3.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依托行政支持和政策法规来保障课程构建和实施的科学性。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在遵循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充分依据幼教相关政策法规来进行,主要体现在课程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强调启蒙性、重视对幼儿兴趣的培养。队伍保障。通过教师队伍、专家团队和教练团队的建设为课程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如自培教师,保证全园教师都能对足球有基本的了解,同时,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获得足球教练员资格。物质保障。争取各方力量对幼儿园足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大力支持,多方面提供经费和设备保障,如配备专业足球场地、服装,购买课程教具等。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2
对于幼儿来说,课程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五大领域知识,也是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发挥幼儿爱玩的天性,让教学效果变得更好。课程游戏化是在保证幼儿正常游戏时间的前提下,把游戏理念融入课程活动中使其实施过程具有游戏特征,从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适合幼儿。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说明游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调查发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性因素
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性因素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幼儿游戏活动时间、空间不充足
为确保幼儿的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就需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然而,据发现,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游戏化的发展。时间上,幼儿每天的生活作息、活动时间都严格按照一日生活安排表来进行,固定时间里幼儿进行安排表上所安排的活动,户外活动时间大多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但按规定,幼儿每天应该有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游戏时间,可见幼儿的游戏时间是不够充足的。空间上,幼儿一般在室内活动区或户外游戏区活动。室内活动区,区域分布、材料物品的摆放都占用很大空间,人数稍多的班级,幼儿间就会存在拥挤的现象。户外游戏区,幼儿游戏的空间虽然相对较大,但游戏器材也占用一部分地方,一旦户外活动的班级过多就会出现混乱或场地不够的情况。
2.各区域材料投放不合理,材料补充更新不及时
区域材料的投放有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获取以及发展,幼儿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各类材料,更快、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内容,有利于课程游戏化的实现。但如果材料类型过于单一,幼儿没有可选性,材料数量过多出现剩余、过少引起幼儿摩擦等问题都对幼儿游戏和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访谈发现,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问题急需解决。有的区域投放材料半年更新一次,有的班级根据主题1—2个月更新一次,有的幼儿园因为经费不足,从不更新。
(二)教师教育理念急需转变,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1.“小学化”倾向严重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幼儿园数量增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幼儿园为吸引家长目光,增加招生人數,忽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轻视幼儿需求,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幼儿的情感,一味向幼儿灌输小学的文化知识,导致幼儿的兴趣和各种能力得不到培养,幼儿自身教育功能变低。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珠心算、古诗背诵都朗朗上口,有很多小学的数学题他们也会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教师注重知识的学习,使幼儿情绪情感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2.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活动方案设计能力,活动组织实施能力以及评价能力都有待提升。首先,部分教师活动方案设计过于死板,材料准备不充分。有时为了教学有更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会提前准备活动设计方案以及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材料。但是教学过程存在可变性和未知性,面对不确定因素,部分教师不能灵活地处理这些问题。其次,教学内容“拘泥”教本,脱离幼儿生活。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较强的操作性,但是教材内容并非适合每个幼儿园,很多教材买回来以后需要做二次修改才能投入使用。然而,很多幼儿园购买教材后直接发放给教师,不做二次修改,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完全依赖教材,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再次,游戏组织不当,出现极端倾向。教师是游戏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行为影响游戏活动的进行和发展,一旦组织不当,极有可能出现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教师主导游戏,设计游戏环节、游戏情境、游戏条件及规则等,教师掌控游戏,幼儿缺乏游戏自主性;另一种倾向是幼儿主导游戏,教师将游戏完全交由幼儿掌握,自身不参与游戏,也不会进行帮助和引导。最后,评价不及时,降低幼儿活动热情。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和肯定,及时的点评可以增加幼儿行为的热情程度,但是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忽视了这一点。
(三)教学管理机制存在问题,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任何地方,教师的自身能力都存在差异性,这和他们的教龄、教学经验有关。教龄长的教师教学经验相对比教龄短的教师要丰富,对于这种差异性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很多幼儿园秉承“公平”的原则,对所有教师设立统一标准,致使有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而有的教师的完成度只是达标。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计划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的组织情况以及活动最终达成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环节适当调整课程,提升教学质量,使课程可以更好的为幼儿服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的自我评价反思,只有在组织听课的情况下,才会有园长和其他教师参与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主体缺乏,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针对上述所发现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建构幼儿园环境中的游戏性因素
1.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游戏不只是幼儿和同伴间的嬉戏打闹,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各项身体机能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数字游戏可以开拓幼儿大脑思维、文字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语言能力、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等,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时间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基础,幼儿园要合理安排幼儿的游戏时间。除此之外,也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空间,这就要求幼儿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对幼儿园各个区域做出新的规划和调整,尽量做到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努力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和良好的游戏条件。
2.合理投放材料,及时更新替换
区域玩具材料的投放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游戏和生活,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对于游戏中幼儿感兴趣的、数量不够的材料及时补充,以免幼儿之间因为材料不足发生摩擦,发现长时间没有更换已经破旧、损坏的材料及时更新替换,防止破损材料划伤幼儿,还要根据主题的变化及时更换新的材料,与主题对应的材料既可以吸引幼儿兴趣,同时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知识。
(二)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1.重视幼儿情感培养,树立正确教育观、游戏观
幼儿教师要明确幼兒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幼儿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幼儿自身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性,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重视幼儿情绪情感培养。游戏化的目的是将枯燥、烦闷的课程内容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是幼儿教育的灵魂,教师要正视游戏与教育的特殊关系。
2.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教学方案灵活化,材料准备充分。因为幼儿年龄过小,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面对这些因素,教师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才能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学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是统一的,从幼儿的认知特点来看,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内容更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更好地被幼儿所接受。在设计课程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生活,根据幼儿兴趣设计各类游戏。再次,正确组织游戏,避免极端倾向。游戏活动中,老师既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从自身和幼儿两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设计、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最后,教师及时客观评价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在特定活动的进程中,某一行为的发生存在一个最佳时期,这一时期里的行为会对整个过程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及时地给出评价,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
教师受教育程度、专业化与否都可能导致教师自身能力存在差异,面对这种差异,过度统一的管理制度并不适宜,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根据情况采取适宜的课程活动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