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各国植树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植树节手抄报的图片欣赏小学生植树节手抄报的图片1
小学生植树节手抄报的图片2
小学生植树节手抄报的图片3
小学生植树节手抄报的资料:植树节意义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小学生植树节手抄报的资料:植树节宣传语1、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2、栽树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3、生命在于绿色,盼望在于绿色。
4、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5、今天,播撒下一颗种子;来日,收成起一片绿色。
6、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7、各国各地都植树,地球家园人人护。
8、参加绿色举动,掩护漂亮家园。
植树节一等奖黑板报植树节现状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至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植树节寄语
如果要以一种独特的形象代表地球的活力,有一种单纯的生命象征,那就是树,进入树的世界就像进入美与神秘的境地。
很少人会对松树带给我们的感受无动于衷,它们的声音从山上直入我们的心灵,如果人们都能走入森林,偶尔倾听树的话语,所有森林维护保存的问题都会消失。
作为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生物,森林不只是各种树木的组合,它们还维持着生命的复杂运作,树吸取阳光的能量,将空气、水及养分转换成生命所需,森林滋养大气层,简言之,森林制造新鲜空气。
森林最值得赞颂就是它的自我表达,不论是工具的把手,还是枯木椿,或是每一根活生生的枝杆,都纪录风的吹袭,它总是叙述自己的故事,这就是为何木材对人有一种吸引力,不仅是质料本身,而是一种同源共存与了解的精神。
我们一直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丰富的资源看来实在浪费,但是当我们观察大自然的运作,会知道任何一种资源不是无穷尽的,我们始终在等待,旁观看着每一种资源消耗殆尽,期待下一次会更好。
植树节的快乐东去春来,转眼间又一个3·12植树节到了,学校开展的“我植树,我快乐”活动也拉开了序幕。
这一天,我校师生聚集在曲江公园门口,一股十足的干劲充满全身,一进入公园,是一片开阔的场地,鸟语花香,春意盎然。人们坐在路旁的椅子上闲聊,正在练秧歌儿的大爷,大妈们也停住了快乐的脚步,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们,哦,少先队员做了好事了!听了这话,每个人心里都美滋滋的,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老师领着我们来到了广场中央,向我们说明了植树时注意事项,可我压根就没听进去,急着想去领树苗呢。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来到植树教导员面前,你拿一株,我抢一棵,女同学们也不甘示弱,挽起袖子就往人群里冲。
没过一会儿,一支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便向目的地出发了,你看!有的一手拿着树苗,一手拿着盆,有的还得扛着锹,更夸张的是,有些人一手拿一个东西,嘴里还衔着一个包…就这样,一路说说笑笑,就到了湖对岸,与其说植树区,还不如说是一块还未开垦的农田呢,遍地金灿灿的油菜花,一股暗淡的芳香浸满空气当中……
森林危机的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森林在人类的生活、经济活动和生态平衡中所起的作用。世界各国大力植树造林,并纷纷确立植树节,借以宣传倡导。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植树节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仅供参考。
关于植树节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一)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在国旗下演讲的内容题目是:植树节,我们期待绿水青山。 3月12日,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
我要赞美绿色,因为有了藻类到参天大树,才使荒芜的地球生机勃勃,才有了动物,才有了人类。我要赞美绿色,绿色大自然是人类财富的宝藏,也是人类美感与艺术的源泉。我期待有一天,清澈的河流漫游着鱼群,在清澈的小河里欢快游淌,鸟儿在枝头放声鸣唱,寂静的春天不再寂静。 期待有一天,狂暴的洪水不再咆哮,灼人的热浪不再肆虐。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绿化面积很低的国家,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我国的木材的砍伐量却是世界第一,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绿色生命,爱护绿化,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不仅要节约纸张,少用一次性筷子之外,更要多多植树,绿化祖国。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能不能为校园栽上一棵小树,给花圃增添一朵鲜花,为草皮浇上一盆清水呢?我们应该为保护校园美丽的环境出一份力气,尽一点责任。在校园中,我们要保护草坪,爱护植被,不要去踩踏它们。
我希望同学们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我坚信,我们的校园将更加美丽!
我的演讲 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植树节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二)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我国的“全民植树节”。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它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这个忠诚的城市卫士,为了美化城市,还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臭氧的天然净化物,并且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粉尘、噪音等功能。所有这些,都使人们高度重视绿树的作用。于是才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绿色节日——植树节。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同学们,植树节到了(上周六)。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校内保护花草,给花坛里的小花浇一点水,给操场上的小树培一培土,一起来美化绿化我们的校园。除词之外我们同学更要争做绿化宣传员、环保小卫士,要爱护我们校园中的一草一木,爱护我们这个城市中的一草一木。
同学们,在植树节里,让我们牢记,多走几步,不穿越绿化带,不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将来,我们的校园将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美丽!我们祖国的明天也必将更加明媚灿烂!
关于植树节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三)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和小树交朋友,争做绿色小天使》。
三月,细雨如丝,小树抽出了新的枝芽儿,花儿绽开了五彩的笑脸,小草儿也悄悄地探出了脑袋,同学们,你们是否闻到了春的气息。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温暖的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更是播种的季节!同学们,明天就是植树节了。
同学们,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规定了植树节,各个国家由于气候的不同,植树的节日各不相同,每年的3月12日是我们中国的植树节。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
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会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同学们,再让我们把目光扫向我们的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绿色,一棵棵小树茁壮成长;教室宽敞明亮,花草树木错落有致;运动场地绿草茵茵??
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你想过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吗?回忆一下自己平时的一举一动,你是否做到了保护、保持这美好的环境而努力。你有过随意踏入草坪或绿化带的行为吗?你有过随手扔下一张废纸、一个零食袋吗?你有过采摘树叶和花草的行为吗?你有过为我们学校建成优美的“学园、乐园、花园”提一个建议,出一个点子吗?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个体化护理
髋关节置换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假体所替代,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期治疗的有效方法。全程、个体化的护理康复措施和患者的参与,对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治疗至关重要[1]。本研究在髋关节置换护理中运用个体化护理理念和措施,旨在调查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56例,入院后行个体化护理,记为A组。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28-74岁,平均49.2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20例,非全髋关节置换36例。选取2011年同期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记为B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骨折部位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A组,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方面,由经验丰富的护师、床位医师、患者本人和家属及相关人员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实施个体化、系统化护理。B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程序实施护理。
1.3具体措施:
1.3.1重视护患沟通,鼓励患者接受现实,克服负性情绪 患者入院后主动与患者沟通,注意倾听。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应用相应的语言知识,向患者交代住院注意事项。告知髋关节骨折,可行髋关节置换及相关治疗,疗效好。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同时鼓励患者有任何需求,随时沟通,由科室协助解决,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心理支持。
1.3.2家属及社会关系的支持 患者的家庭背景各有区别,责任护士在充分了解病情基础上,尽可能从患者的家庭角度出发,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信任和配合。向患者家属介绍情况并指导家属做好相关保障。
1.3.3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治疗 一方面,髋关节置换患者一般有外伤或摔伤史,恐惧、担忧和紧张不能控制。护士要不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疾病的程度,治疗阶段,如何饮食、如何功能锻炼等。另一方面,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对医疗的不信任时常可以见到。护士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当患者有质疑、不满情绪时,及时发现并沟通,通过说服、教育,为其化解疑虑,配合治疗。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不愿行功能锻炼,护士因主动配合,强调功能锻炼的好处,鼓励患者克服疼痛,循序渐进的锻炼,必要时指导服用镇痛药物。
1.4研究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出院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A组与B组比较,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3讨论
个体化护理措施已应用于临床很多科室,收到良好效果[2-3]。髋关节置换患者行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及在个体化护理框架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根据患者的家庭、文化背景、及入院手术原因,准确评估患者的护理问题,这是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的前提。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疗效评价由传统的治愈率转为强调患者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文化和护理措施对个体化护理是有潜在影响的[4]。通过个体化的护理,让护理人员能够从患者及家人的角度出发,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经济情况及精神因素全面了解,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陌生环境,积极配合治疗。对护士而言,同时也更有利于及时、准确的分析和评估患者的护理问题、做出护理诊断,为实施进一步的个体化护理提供条件。
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的提高和满意度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个体化的护理,拉近了护患双方的距离,提高了相互信任度。患者享受到个体化护理带来的益处,必然对健康教育内容有较好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有了医、护和患三方面的配合,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随之上升。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患者的积极参与是个体化护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这与Olano-Lizarraga M[5]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个体化护理的实施,护士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机会增加,使患者具有稳定和良好的情绪状态、遵从健康教育内容,也有利于康复。
参考文献
1. Walker J. Car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joint replacement[J]. Nurs Older People,2012,24(1):14-20.
2. 宋志燕,程卫珍.个体化出院健康教育对高龄脊髓损伤伴肢体瘫痪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7-88.
3. 晋溶辰,杨玲凤,黄金,等.个体化健康指导用于4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37-40.
【中学生2017世界森林日演讲稿范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 “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护森林、人人有责”, 1972年3月21日为首次“世界森林日”。有的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特定环境和需求,确定了自己的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是3月12日。而今,除了植树,“世界森林日”广泛关注森林与民生的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
大会决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森林日,以引起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亿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是非常美丽的,可是现在地球的环境却不断地被破坏。森林资源减少的主要因素:世界范围内的滥伐森林,破坏草原,无节制地占用农田和抽取地下水,对矿产资源的乱采滥用等造成全球性的气候恶化,森林面积减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增加、当地环境因素、政府发展农业开发土地的政策等,此外,森林火灾损失亦不可低估。但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开发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由于消费国大量消耗木材及林产品,因而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毫无疑问,发达国家是木材消耗最大的群体。当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木材的消耗亦不可忽视。 非法砍伐森林是导致森林锐减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拯救森林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大力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严梢控制林木砍伐量,杜绝非法伐木行为,从而达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同学们,全球森林资源现状令人担忧 ,全球每年森林消失近千万公顷,为了我们健康活泼地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森林,爱护大自然,人人有责!,为我们的星球换上一件更加华丽的外衣!
【中学生2017世界森林日演讲稿范文二】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人们对木材及林产品的消耗猛增等原因,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森林品质不断下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引发了诸如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化等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善待森林,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森林覆盖率达到30%而且分布均衡,就能初步起到防御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作用。据报道,日本森林覆盖率接近70%,却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他们宁可花钱去别国购买木材,也不轻易砍伐和毁坏本国的林木。
相对而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20%左右,却时常被乱砍滥伐,遭到严重毁坏。
“世界森林日”的诞生,体现了人们对森林问题的重视。目前,我国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山林木材过量采伐,森林防火意识淡薄,林业保护执法力度不够,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尽完善……
针对这些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理应各方联动,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首先,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制度监控。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使林业相关部门有法可依。要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严惩不贷。要采取科学管理方式,坚持保护和开发两手抓,并根据不同的林业类型进行分类管理,以便采取不同的经营机制。
此外,还要加大监控力度和工作透明度,建立政府牵头、全民参与的立体监控体系,为林业法制体系提供保障。
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宣传,提高人们的护林意识。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关森林保护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意义,让保护森林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改革特色;改革效果
我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因为我校学生为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数学成绩普遍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形成了学生从心理上怕学数学,导致了恶性循环,也给教师上课造成了困难,学生怕数学,教师怕上课的困难局面。过去的两年是学校“改革之年,创新之年”,在这样背景下数学教研室以学院改革创新为动力,对《高等数学》这门公共课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对课程知识点遵循“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形成“两个突破,两个衔接”。“两个突破”是指突破传统数学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思想,根据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渐形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思想。“两个衔接”是指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相衔接和与目前我校高职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相衔接。通过研讨,高数改革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
1 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基本的运算,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课程难点: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比较抽象,数学思想比较难懂,数学方法比较灵活,运算比较复杂,由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不牢固,往往导致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差,因此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差。
2 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建立了特色鲜明的高等数学内容体系
对于传统数学是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程组成,但是这三门课程都有自身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制有限、学时有限,所以在有限的数学教学时数内,很多职业院校一般通行的作法是简单粗暴快的“减学时,砍内容”。我们的做法是将三部分知识整合,并与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讲授不同的章节,服务专业,设置公共模块和选学模块,为服务学生开设网上选修课,构建了新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并自己编写出了一门教材,业已出版发行。
2.2 实现了对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思想的转变
高等数学教学长期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的模式一直制约着数学教学的改革。教师对教学也是秉承老的思想,只注重数学知识讲授。一说数学改革,有的教师就会认为数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会被打破,改革难以开展,而我们的改革思路是借鉴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了以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应用“三个阶段式”的教学新模式,它既可以详细地阐述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案例,又克服了传统数学教学只注重数学知识讲授的弊端;它既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积极性,又改造教师思想,教的有成效。
2.3 采用典型案例教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师注重收集整理与学校各专业结合紧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案例、数模试题,并及时有效的反映到教学中来。集中骨干教师原创了大量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数学案例,使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采用典型案例的教学方法,加强了数学知识和专业的针对性。
2.4 利用混合式教学,更新了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制作了大量动画、图形和典型案例库,利用学校千兆校园网络,开发了世界大学城、电子书包的专业学习空间,建设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另外,利用网络平台“世界大学城”与学院“电子书包”使得教师和学生在业余时间在线上线下进行学习交流。使得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得到保障。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更新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
3 改革的主要特色
3.1 重基础,强应用,改革了教学内容
教研室通过组织“数学在电信、经管类各专业中的应用”的专题调研,了解到部分文科专业、特别是管理类专业对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工科类专业、特别是电信类专业对数学的教学的需求,增强了数学基础知识,降低理论要求,选取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将内容模块化,将应用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强化数学在各个专业中的应用。
3.2 丰富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将数学知识的讲授与数学建模典型案例(生活或专业课中的实际问题)结合,使得长期困扰《高等数学》教学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法,也改变了学生觉得学习高等数学是无用的观点,丰富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思想。
3.3 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授、板书、作业和辅导答疑。现在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高等数学可以利用计算机和手机的计算、绘画功能,使得数学知识形象化,增加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与定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可以实现传统加现代的教学手段,实现课上课下和线下线上,面对面和线对线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4 改革特色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试点到全校各专业的推广,坚持“研讨―改革―实践―再研讨―修订―再实践”的方针,切实提高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4.1 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通过利用数学知识对典型案例或数学模型的解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的课程目标。课程基于互联网的海量学习资源,采用案例教学(或ISAS项目教学法)法引导学生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
4.2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拟合、矩阵运算、傅里叶级数换等拟合二维图像、三维图像等,课程内容上结合专业信息化发展,创新性地引入专业数学软件教学,大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了学生和后续课程教师的充分肯定。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改革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多年认真的教学研究,数学课程才能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使得数学课程充满活力,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成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08(28).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用户接受信息的习惯和媒体的传播方式。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其中手机网民为4.2亿,这意味着有超过7成的网民在用手机上网。我们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正在被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一步步填充。
传统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说,主流媒体应进一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转变思路,把握规律,在新媒体阵地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作为。
“由于新媒体所涉及的产业链更长,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需要得到产业链各方,尤其是运营商的支持。传统媒体不仅要在‘道’的层面加强改革与创新,还需借助‘术’来谋求现实可行的突破。”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董事长郭永宏从运营商的角度为媒体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
“永远存在”但“喜新厌旧”
《支点》: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郭永宏:移动互联网给媒体环境带来了巨变,传统媒体面临数字化媒体的冲击。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的“报纸消亡论”提出,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零点;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
媒介环境学里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容器性”和“技术至上”。一方面,媒介是人类造就的用来承载人类精神文明的容器,它将“永远存在”;另一方面,媒介发展追求效率,默许把一切任务交给更加有效的技术,因此它“喜新厌旧”。媒体发展的历史就是技术创新的历史,新媒体就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从印刷术的诞生到书籍和报纸的大批量印刷,从无线电通信技术到广播和电视成为可能,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普及到新媒体的出现,从移动设备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技术创新推动着媒体发展。人类社会始于信息、发于信息、富于信息、精于信息、创新于信息,至今已经历5次信息技术革命,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主旋律。技术不断进步,媒体也不断发展。技术变革时期,媒体应设立新技术部,统筹各部门的技术设计及需求,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
动了所有人的“奶酪”
《支点》:与传统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有哪些特征?这给传统媒体带来怎样的挑战?
郭永宏: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第一个特征是简约,信息与读者之间的记者、编辑、印刷、发行和递送环节统统被省略,因此,如何简化繁文缛节成为传统媒体的挑战之一。
第二个特征是免费,而免费的实质是:免他人的费,挣自己的钱,利用技术改变,产生新的展现方式,蚕食传统市场。例如QQ及微信,免的是通信费、短信费、版权费,挣的是游戏、道具等虚拟世界的收费、广告费等。媒体和运营商应注意避开“被免费”的命运。
第三个特征是互动性,主要体现为转载、分享、回帖等形式,媒体的影响力可通过“粉丝数、转发评论数”等获得直观反映。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如何应对很值得思考。
第四个特征是及时性。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的限制,极大压缩信息传播的物理空间,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信息,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在突发事件中满足受众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五个特征是信息扁平化流动,用户简单操作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加之各种新型媒体层出不穷,例如微信推出公众平台,新浪微博推出微刊。在这个“人人都是新闻者”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记者的价值何在?
《支点》:各类新媒体正在从哪些方面蚕食传统媒体市场?
郭永宏:随着IPAD等移动终端及3G、4G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在诸多方面处于劣势,据《小康》杂志调查数据,新媒体的公信力正在逐渐增强,已达到69.7%。
包括网站、微博、手机应用、手机报、二维码等在内的各类新媒体都在蚕食传统市场。2012年中国网站数量达到268 万个,网页数量达到1227亿个,种类繁多的网站及网页基本涵盖了所有信息,包括新闻资讯。天使投资人薛蛮子30天内开发的《蛮子文摘》,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4个月后,累计用户超12万。
与此同时,广告投放越来越青睐新媒体。2012年中国报刊广告市场规模整体跌幅12.6%,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达46.9%。印刷版广告收入的急剧下滑也是导致美国《新闻周刊》停止发行纸质版的直接原因。(图表:2006-2016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及预测)
创新要有价值且能被复制
《支点》:除需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外,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也加剧了竞争,那么传统媒体迫切需要创新转型有哪些可行的途径?
郭永宏:传统媒体积极向新媒体转型成功的案例有很多。2010年4月,《周末画报》推出的首款手机客户端iweekly,开创了媒体迈向APP赢利创新的先河,目前已有超过600万的下载用户,每年可实现50%的利润增长。2011年,光明网和方正公司联合推出“云端读报”,作为国内第一个移动媒体出版平台接入媒体达85家,可以支持运营商短信代收等付费方式,商业模式日趋成熟。
首先,可开发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客户端,借助技术手段丰富视听体验,推出网络版、云端读报等数字媒体。
其次,借数字化平台拓宽盈利模式,大胆尝试“付费阅读”模式,推行微支付等模式。例如Google的微支付系统Newspass可给传统媒体付费阅读提供第三方支持,从而让用户可以按篇付费,而不是只能按期或按月付费。
此外,通过入驻新媒体、打通和网络媒体的跨界合作模式等途径,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集团专门组建了专注于发展其电子数字业务的新部门,该部门成为纽约时报集团的第五大部门,主要拓展集团报纸内容在数字阅读方面的应用。
《支点》:在您看来,传统媒体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郭永宏:创新一定要有价值,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其本质是增加价值和持续发展。中国首份3D报纸十堰晚报,问世短短4个月时间后便难见踪影。3D报纸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是需随身携带3D眼镜,丧失了报纸的便携性,且追求不是自己特长的图片效果,制作耗时长、成本高。
创新必须能被规模复制才能体现其价值。中国好声音引发收视狂潮,节目的创意购自荷兰Talpa公司。该公司以规模较小的荷兰市场作为实验室,尝试各类节目,一旦成功就拆解成一套节目制作的“圣经”授权给其他国家。好声音模式已售出40多国,连评审手势和麦克风摆放角度都有标准化要求,这说明格式化让推广复制更简单易行。
“媒体+运营商”之术
《支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在内部碰撞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传统媒体该如何携手运营商实现产业链上的共赢?
郭永宏:《纽约时报》为向新媒体转变,将1851年以来所有的报纸转化成电子版的工作交给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处理。结果,1100万篇文章不到24小时就处理完了,且价格低廉,仅为240美元。如果用报社自己的服务器去做这项工作,数月甚至是数年都无法完成!
可见,顺应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加深与运营商信息化合作力度,运用信息化解决方案整合资源,提升运作效率,对传统媒体转型的作用不可小觑。
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又称为职业准入制度,是对于图书馆工作者个人工作资格的一种认定方式,是图书馆行业对图书馆工作者的准入控制,是从事图书馆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1]图书馆员的职业资格认证起源于英国,1885年,英国图书馆学会举办了第一次图书馆专业资格考试。[2]20世纪以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也相继出现了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日本为代表,国家的相关图书馆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图书馆员的任职条件,作为图书馆员的准入制度,这样既保证了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也明确了图书馆员的法律地位,从而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其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日本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一)日本图书馆员的种类
在日本图书馆界,图书馆员这一职务在不同种类的图书馆中称呼和任职条件是不同的。相关图书馆法律规定的图书馆员主要分为司书、司书补、司书教谕。
日本图书馆界的"司书"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图书馆的专职人员,也就是图书馆员,在日本"司书"差不多等同于"图书馆员"。二是法律规定的术语。图书馆法中规定有"司书"这一资格,是公共图书馆专职人员的从业资格。[3]司书最早出现在1897年的《帝国图书馆馆长、司书长、司书任用条件》当中,其规定司书是帝国图书馆的一种专业职务。1933年,日本修订《公立图书馆职员令》,司书成为公立图书馆的法定职位,并建立了司书资格考试制度。[4]
1950年颁布的日本《图书馆法》第4条规定:图书馆的专职人员称为司书和司书补。司书从事图书馆中的专门业务工作;司书补协助司书工作。法律规定的司书和司书补是日本的公立图书馆和私立图书馆的馆员职务,不包括学校图书馆的馆员职务。
1953年日本颁布《学校图书馆法》(日语中"学校"一词通常指中小学):规定学校为掌管学校图书馆的专门职务,应当设置司书教谕,同时规定了取得司书教谕资格的条件、方式、途径。日本中小学教师称为教谕,学校图书馆员兼有教师和图书馆工作者的双重身份,故称为司书教谕。司书教谕是日本中小学图书馆的馆员职务。
(二)日本图书馆员职业准入条件
日本相关图书馆立法对于馆员的准入条件大概是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历背景方面,二是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当然,对于司书、司书补和司书教谕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
日本《图书馆法》第5条规定了司书和司书补的任职条件。司书的资格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并按照本法律第6条的规定履修了司书讲习课程者;(2)大学毕业,并在大学期间履修过有关图书馆学的专业课程者;(3)具有三年以上司书补(含国立国会图书馆、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图书馆的职员中相当于司书补的人员)的工作经验,并按照本法律第6条的规定履修了司书讲习课程者。司书补的资格条件是:(1)具有司书资格者;(2)高中毕业或高等专科学校第三年结业,并按照本法律第6条的规定履修了司书补讲习课程者。
日本《学校图书馆法》第5条规定了取得司书教谕资格的必备条件:首先必须取得教谕资格;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司书教谕讲习课程培训,并且成绩合格。
《图书馆法》和《学校图书馆法》中都规定了要取得图书馆员的职业资格必须接受相应的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课程教育,并且需考试合格。日本现行的这种专业课程教育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大学开设的专业教育课程,称为"司书课程",主要对象是没有图书馆工作经验的在校大学生;二是以取得专业职务资格为主要目的专业培训课程,称为"司书(或司书教谕)讲习",主要对象是图书馆的在职工作人员。[4]《图书馆法》和《学校图书馆法》对讲习课程的讲授主体、受讲资格、课程的内容、学分、考核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以此来保证讲习课程的规范进行,进而也保证了图书馆员资格获得者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回顾以上日本的图书馆法律规定我们会发现,其对图书馆员的任职资格根据不同的馆种分别做出了规定。其目前法律规定的图书馆专职人员资格有《图书馆法》中规定的司书和司书补,以及《学校图书馆法》中规定的司书教谕这两种资格。但是大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专职人员在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对于这个问题,日本图书馆界也早已有人提出了质疑。明确提出该问题的是公共图书馆的老前辈石荣二先生。他曾经提到:"图书馆员要作为专业人士被社会所认可,就要不问馆种,一并应被视为专业人士。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尽快建立和其它馆种同样的资格制度。"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司书资格,其它馆种的职员资格也必须从法律上予以规定。[3]
二、中国目前图书馆员现状及问题
以往,人们常把各类图书馆看成是社会老弱病残的收容站,找不到其他工作的人可以在图书馆谋一差事,各类家属也往往被安排在图书馆工作。这造成了我国现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任何学历和专业背景的,完全没有图书馆学相关专业知识,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诸如借还、上架的工作。当然,近几年来图书馆新进人员已经基本上不存在这种情况。随着高校对新进人员学历要求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新入职人员已经基本上都是本科学历以上,但是对专业要求并不严格,很多不是图书情报专业的毕业生也进入到图书馆工作。公共图书馆的新进人员也需要通过国家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基本上也都是本科学历以上。可见,我国各类图书馆在新进人员的学历要求上已经提高了标准,人员的基本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专业背景仍然没有明确的要求。某些专业图书馆为了满足该专业读者的服务需求,可能要求新进人员具有该专业的背景知识,但却不一定有图书情报方面的专业知识。以上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我们当前的图书馆员服务水平远不能满足多媒体资源情况下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不尽人意,一些有能力的专业人员不得已而离开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岗位,图书馆界的人才流失情况也比较严重。
通过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图书馆员的现状是整体素质不高,社会声誉和职业待遇比较低,人才流失严重。原因在于我国图书馆界没有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行业准入标准不严,专业要求不清,使得图书馆员这一传统的神圣职业在我国得不到社会应有的认可和尊重。从目前的现状和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不难看出我国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实,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图书馆界早已达成共识,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讨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在具体实施层面上这一问题仍然没有突破。
三、日本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我国借鉴
西方国家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已有百余年历史,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有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本文第一部门介绍的邻国日本的经验。
(一)推进图书馆立法建设
日本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之所以比较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相关图书馆立法的保障。日本既有纲领性的图书馆基本法--也有为中小学服务的等单行图书馆法。《图书馆法》、《学校图书馆法》明确规定了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设立了司书和司书补、司书教谕的职业资格准入条件、考核评定、认证机构和标准等具体的实施事项,使图书馆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可见,推进图书馆立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建国以来,有关图书馆方面的规定不下20项,[5]但是这些规定仅仅是国务院部委,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条例、章程等,由于是非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缺乏法律的庄严与权威。所以推进具有纲领性的图书馆基本法--《图书馆法》的制定势在必行。为此,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总结我国国情,尽快出台我国的《图书馆法》,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日本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针对不同馆种的实际需要和情况,分别对相应图书馆员的职业资格做出了不同的规定。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图书馆从业人员存在很大的差异,既有不同地区差异,又有不同馆种差异,又有人员层次差异,所以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并借鉴日本的相关经验,建议我国在制定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时候,应建立起有法律保障、有理论依据、操作可行的分级别认证体系。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不同岗位的馆员分别规定相应的馆员级别。例如,高校馆、科研馆、省级以上馆的馆员应达到比较高的级别;中小学馆、区县馆、社区馆的馆员可以是低一级的要求。这样,既考虑到了我国图书馆界的现状,又提升了对图书馆员的整体要求。
(三)建立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建立对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对于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界来说尤为重要。一方面,对于想从事图书馆事业的人员,必须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或是通过专业职务资格为主要目的专业培训课程,保证掌握图书馆学相关专业知识,这样才能通过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考试,获得从业资格。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现从事图书馆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图书馆学专业背景知识,那么继续教育作为一种补救知识老化、拓宽知识面和提高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通过对这一部分人员进行图书馆学专业的继续教育,使其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于提高我国图书馆界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契合实际的选择。
(四)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考核认证管理机构
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是获取职业资格的一种比较合理、有效的途径。我国借鉴日本的司书、司书补等职业资格考核评定标准,建立我国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考试。为此可以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专门管理机构,负责职业资格考核的相关事宜。具体可以包括资格考试教材、大纲、试题、核定标准的编写;组织、安排全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考试、考试评定、资格认定等方面。通过该机构的运作,使全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考试规范、有序进行,逐步形成社会影响力、公信力比较强的认证考核办法,为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把好关。
参考文献:
[1]初景利,李麟.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
[2]王青云.英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可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
[3]药袋秀树.のと司格/セミナを振り返って, [EB/OL].http:///2241/114485,2013-08-26.
[4]李国新.日本图书馆员专业职务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
一、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
一名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学会质疑就是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学生大都活泼爱动,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思维,敢于对数学问题产生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平和的精神状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态度,建立素质教育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小学数学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采用语言和手势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并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肯定和赞许,这样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勇气,只有不畏惧错误、敢于质疑才能不断进步,逐渐领悟小学数学的精髓。
二、从生活实际着手,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我很赞赏他的观点,我们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用,所以从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上来学,无疑会提高学习的速度和质量。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个精彩的导入也就可以说是一堂精彩的数学课的一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材中也给出了很多的例子,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就应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小学生好奇心强、爱问问题、活泼好动、且注意力平均只能集中10分钟,数学教师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要充分地发挥小学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应用题》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知道植树节吗?因为现在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所以人们就呼吁要保护环境,在每年的这个时候种植树木。今天就是植树节,有好多的小朋友都去劳动了,他们植树过后特别高兴,都在玩游戏呢,我们北方天气寒冷,不能植树,那我们去去看看他们在玩什么吧?这样导入新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了本堂课的情感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不懈的动力,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激励学生进行思维的创新,打造其乐融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每个学生都蕴含着一种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这种能力,多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有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并对未来充满自信。
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行分层教学
教师可考虑在小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遵循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是孔子在《论语》中最先提出的,指学校、老师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因材施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肯定的教学原则。原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班级统一上课的方法是目前学校教育中很基本的教学模式,它虽然持续了很多年,但他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教学步调一致,不能全面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有些学校一味追求考试成绩,使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之间最重要的个性差异,只是用着异常固定的方式“孜孜不倦”地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一批又一批不同背景下的学生,教师面对的是个别差异非常明显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的是普通不分等级不能扬长避短的教育,没有丝毫创新可言,不能很好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严重缩减了学生发展和学习知识能力的空间。因材施教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不同学习者不同能力等差异进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像马克思讲的那样,要正确对待差异,不能同,要存异,要追求个性,做到既能发挥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基础不好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五、动手实践,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我所教的孩子是一年级的,像这种低龄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逻辑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对抽象的知识不能够把握的很好。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还是直观的感性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的空间图形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例如:我在讲《图形的拼组》时,单纯的讲解长方形的两条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能会有一大部分的同学很模糊。但是当你自己动手对折之后,学生自己就能够总结出这个定义了。这种动手实践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更直观的发现问题,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六、积极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敢于质疑,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实验、亲自探索的能力。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公式时,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用其他的分割方法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良好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积极思索,将圆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索,来完成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如,在学习小数和分数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有理数来对数进行探索,牢固掌握数的基本运算,获得知识的升华。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创造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期待通过更多的教学实践,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
[2]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