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

第1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为目标,坚持“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城乡联动、专群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民共建,全力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城乡绿化水平的新提升,以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的新成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城乡统筹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实施城乡一体化绿化,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实现城乡绿化全覆盖。

(二)因地制宜原则。尊重不同区域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绿化模式、栽植品种、管护机制。

(三)重点突破原则。大力实施工程造林,用足用好上级政策,结合洪涝灾害发生特点,突出抓好生态脆弱水毁地带的生态恢复,以及盐碱地、新增通道等重点区域的绿化。

(四)科技支撑原则。紧紧依靠和坚持科技造林,严把工程科技关,确保造林质量。

(五)机制多样原则。坚持工程造林和社会造林并重,鼓励和支持灵活多样的造林机制,调动全社会造林积极性,推动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及建设标准

绿色生态工程建设任务65600亩,具体包括六项内容:

(一)沿河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滦河围埝和近岸沙荒地生态恢复为主,实施风沙源治理工程,任务3000亩。坚持乔、灌、草相结合,推广“林、果、油”立体栽培模式,树种以速生杨、柳树、杞柳、紫穗槐和梨、桃为主,油类以花生、大豆为主。

(二)近海防护林及基干防护林带建设工程。以姜各庄镇、汤家河镇、王滩镇、马头营镇、古河乡等沿海地区为主,实施近海防护林建设和在建滨海大道两侧绿化,任务5300亩。根据滨海大道建设工程进度,择机实施绿化。建设标准:滨海公路两侧沿海基干林带恢复和建设工程,按照外侧宽度50米、内侧宽度100米标准实施绿化。

(三)通道走廊绿化工程。一是精品路段、县乡公路绿化提升工程。加强林木的后期管护,做好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日常工作,提高绿化效果,确保绿化整体质量。特别是要抓好因洪涝灾害损失严重的乐港路绿化林木补植补造,打造花海绿廊。搞好青乐公路两侧绿化规划设计,以经济林树种为主,打造特色走廊。二是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各乡镇结合实际,对已有农田林网断带、成活率低的加强补植补造,抓好完善落实。推进田、林、路、渠全面绿化,依托中堡镇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打造高标准林网方块,按“一路两沟四行树”的模式,栽植3米×2米的林带,建设任务6700亩。

(四)宜居家园建设工程。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绿量不足、绿化标准不高的乡镇、村庄加大绿化力度,进行绿化美化。建设绿化示范村40个,推进村225个,折合面积10600亩,力争三年后,全县90%的乡村基本实现住户庭院绿化美化、街道绿树成行,村镇绿树环绕。村庄林木覆盖率:平原村达到30%以上,沿海村达到20%以上。同时结合“幸福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开展村镇公园绿化建设,为乡村居民提供可赏、可游、可娱乐的绿地环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建设标准:1、居住庭院绿化。从改善居住环境、发展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业等多方面入手,实施绿化美化。提倡利用攀缘植物实施垂直立体绿化,改造生活环境。2、村庄街道绿化。主副街道绿化、美化,要乔、灌、花、草相结合,体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原则,要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利用攀缘花草、藤蔓植物解决其间绿量不足的问题。3、村庄公园建设。以方便村民休闲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标准,建设村庄小型广场公园。发展旅游业的村庄,要以乡村旅游业为依托,建设特色乡村公园景点,开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公园建设水平。4、环村林建设。建设宽30米以上环村林带,村周围废弃地、沟旁坑岸全部实现植树绿化。绿化模式可采取林果间作型、乔灌花结合型、林草间作型。5、乡镇绿化。在乡镇所在地,围绕“完善城镇功能,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的目标,整体推进公共绿地、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的建设,创建园林化小城镇。乡镇所在地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建设有绿地休闲公园,单位和居住区庭院绿化良好,养护管理到位。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新建居住区绿地面积应占总用地面积的25%以上。

(五)经济林建设工程。抢抓建设果品强省、打造果品强市的机遇,增林扩果,林果并重,全县建设任务15000亩。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发展苹果、梨、葡萄、桃等产业种植,以王滩镇、阎各庄镇、汤家河镇、新寨镇等乡镇为主,建设一批精品果示范园区和基地,进一步打响果业品牌。在姜各庄区域重点打造万亩果树栽植示范基地。

(六)湿地植被保护与修复工程。湿地主要包括沿海湿地、滦河故道等。推动滦河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滦河河套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省级湿地保护区。湿地植被保护与修复工程总任务为25000亩,努力恢复和保护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搭建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平台。

四、时间安排

绿色生态工程建设整体用三年时间完成,每年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准备发动阶段。各级、各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全面做好宣传发动和当年秋冬季至来年春季造林绿化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集中绿化阶段。集中组织开展两次造林绿化攻坚战,即当年秋冬季造林绿化攻坚战和来年春季造林绿化攻坚战,确保圆满完成当年造林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对当年所有绿化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严格兑现奖惩。份,组织开展对全县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的全面验收,评比打分,通报检查验收结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绿色生态工程建设是县委、县政府落实全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要求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各部门必须把绿色生态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造林机制,不断推进造林绿化向纵深发展。县成立绿色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业局。继续落实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路段的工作机制。林业主管部门派驻干部包乡镇,负责绿化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作为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单位,也要成立领导机构,按照各自分工,精心谋划,缜密实施,任务到人,一抓到底,保证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二)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把绿化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适时组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的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要不断丰富义务植树的内容和形式,广泛发动各界建设“党员林”、“公仆林”、“书记林”、“镇长林”、“青年林”、“八一林”、“巾帼林”、“红领巾林”等公益林带,激发全社会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的热情。

(三)科学规划,保证效果。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地、本单位的《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对确定的重点造林工程,本着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原则,聘请高资质的设计单位高标准、大手笔搞好规划设计。要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科学选择主要造林树种和混交树种,提高林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四)工程造林,规范运作。绿色生态工程建设是巩固绿化攻坚和绿色家园创建成果的新举措,要进一步严格造林质量,提高绿化水平。继续坚持工程造林,特别是滦河和二滦河护堤绿化、滨海大道通道绿化,严格按照规范组织实施。确因条件限制无法实施工程造林的,要积极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鼓励企业、大户、个人投身林业建设。不能采取简单的宣传发动、群众自发栽植的方法,以确保绿化质量。

第2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1、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衢州上海推介会”、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阮小二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湖南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第3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 建筑设计 发展

引言

建筑行业在近年来一直是市场经济的巨大推动力,但是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建筑产业发展的桎梏。生态主义在建筑设计中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够满足建筑空间功能性和艺术性的需要。分析和了解自然界的特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自然来改造自然,创造建筑的空间和构造新的有机建筑生命。

1.绿色生态建筑的定义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筑的周期循环也在不断的加快,这样各种资源的使用也非常的巨大,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筑其实就是各种各种资源的堆积。为了节约资源,人们想方设法创新性的进行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绿色建筑在城市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绿色建筑不能孤立于城市生态系统而独立规划、设计与运行。我国的建筑行业还将保持一个积极发展的态势,建筑供应量也将不断增加。所以绿色发展是建筑行业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方向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而言,人类历经了由野蛮到文明、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在这一次次的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对各类生活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将其作为建筑的材质,也可以透过相关技术展开对于太阳能等各类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这不仅能够为建筑提供安全的清洁能源,这也能够极大的降低建筑的建造成本。从城市到绿色建筑再到绿色建筑室内,体现在绿色建筑的规划阶段、单体建筑设计阶段。绿色建筑之外的城市能源系统对城市节能来说极为重要,能源规划可以形成良好的建筑能源外环境。随着人们对高水平生活的追求,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人均耗能相对而言也在不断提高,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越来越多,这就违背了环境保护的理念。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统筹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匠心独运地去合理安排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将人的活动空间和建筑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绿色建筑以人为本,以自然与人的和谐为基础,以环境与发展为目标,推动建筑向节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我国颁布的五年计划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落实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以往我们在做新建或改扩建时,考虑更多的是建筑的外观、建筑内部空间、根据功能的需要增加或减少相关的配套系统,而对诸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功能的演化、先进节能技术的运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等长远问题却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的共生共荣、互相依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营造和谐的小区环境。

3.绿色生态建筑及其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

3.1整体环境的设计所谓整体环境设计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现代人对生活区域和生产区域的环境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时,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体现出对人的关心,现在人类面临的问题是在这样的一个已经恶劣的环境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进行人类活动的时候避免破坏自然环境。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是相互矛盾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二者就不能兼得,在绿色生态建筑中,要想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就要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常规的能源系统予以改进,同时还应当强化对绿色生态能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在建筑的设计阶段,绿色建筑的选址往往更注重优先选择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场地环境应安全可靠,远离污染源,并对自然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住区环境不论是整体空间还是庭院空间,不论是道路系统还是绿地系统,在探求人性化、生态化的问题上都是需要不断地研究的,对设计者来说,只有充分了解人的居住需求和居住行为心理,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的住区环境。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 也是绿色建筑生态策略的重要部分,从城市到绿色建筑再到绿色建筑室内,体现在绿色建筑的规划阶段、单体建筑设计阶段。绿色建筑之外的城市能源系统对城市节能来说极为重要,能源规划可以形成良好的建筑能源外环境。

3.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更重要的是它将能源的消耗与环境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我们还要加强对绿色建筑、低碳减排的宣传力度,让整个社会都积极的关注绿色建筑,将绿色概念深入人心,促使人们去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在进行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牵涉到多个科学理论以及先进技术,并与建筑材料进行配合,确保生态建筑的高效运行、低耗运行以及节能运转,最大程度减小生态建筑在环境使用过程中的破坏程度,在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绿色建筑已经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绿色建筑的根本是充分利用资源,并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这样就可以有效节约各种资源,使得各种可利用资源可以循环使用,保护环境。合理考虑建筑朝向和楼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由高效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采用有效的遮阳措施等等。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4.结束语

在当前中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建筑业的年度开工面积非常巨大。但是现在绿色建筑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出台一些鼓励、或者补助政策让更多的老百姓能用上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优化生态建筑设计,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品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为人类创造更适合居住和使用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

第4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全旗生态建设的新,全力打造特色化生态绿旗。这也是旗委十三届九次全委扩大会上提出的“实现七个新突破”之一。一会儿,李建平主席就生态建设工作做具体安排和部署,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在统一思想中提高认识

生态是民生之本,生态是文明之源,生态是经济之基。近年来,准旗历届领导班子坚持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保护和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率先推行了禁牧舍饲养畜,创造性实施了“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矿区环境治理,高标准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淤地坝建设等生态水保项目,生态面貌发生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好转的巨大变迁。全旗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68.6%和25.9%,人均林地面积3.45亩,人均活立木蓄积量11.46立方米。昔日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草木葱茏的高原盛景。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特别是准格尔旗作为资源型地区,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较大、生态建设欠帐较多。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乱”的现象还比较明显;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建设滞后,“脏”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治,特别是“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卫生脏乱差还较为普遍,等等,诸如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必将成为影响全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良好生态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更加优美、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全旗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如果还是按一般的水平去发展,人民是不会满意的,我们自己都是不能满意的。因此说,加快生态建设,对准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特别是109高速的通车、人气的带动、对环境的要求更高。基于这些考虑,旗委、政府在党政联席会上已确定了生态工作方案,今天召开这个会是个动员会,目的是让大家早动手安排、早组织行动,利用冬春季适宜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我们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自觉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来维护,把生态效益作为最长远的经济效益来追求,推动生态建设不断采取新举措,再上新台阶。

二、要在明确目标中突出重点

加强生态建设的目的是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我们必须把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结合起来,实现生态与惠民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讲,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在城市见缝插绿,高标准绿化美化,打造美好家园;在农村大力植树造林,实现村容绿化整洁;在矿区高标准进行环境治理,创造现代化的绿色工业矿区,勾画“城在林中、村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美丽画卷;二是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通过开展荒山绿化、发展庭院经济、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就业容量,挖掘农民增收潜力;三是要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不断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林业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加强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动员全社会力量,政府、企业、个人参与,集中精力、集中财力,建设城市周边、村镇内外、公路两侧等人群聚居、活动频繁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自然恢复区、工矿区周边环境和需要恢复治理的矿区环境。具体来讲,要抓好四项任务:一是建设以大路新区、薛家湾、沙圪堵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城区;二是建设以103高速公路、大东高速公路和大路新区至薛家湾镇快速干道为重点的绿色生态通道;三是建设以苏木乡镇所在地、移民新村、黑色路面两侧及旅游景点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村镇;四是建设以禁止开发区和工矿区为重点的绿色生态自然恢复区。

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必须全党动员、全民上阵,务求尽快取得明显成效。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贴近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特色化生态绿旗建设。

一要高起点规划。目前,全旗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即将出台,在制定规划方案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使用乡土树种,保证一次成活,一次成景,要有长远目标,不能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种什么树、种多大的树要适地适宜,要多听专家的意见;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实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城镇乡村统筹兼顾,治污绿化同步进行。要突出景观效益,注重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注重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注重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追求艺术性。要严格执行规划方案,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不得随意改作它用,更不能随意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确保规划方案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要高标准建设。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对一些重点绿化工程,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公开招标,选择知名度高、成果较多的一流设计单位来做。特别要突出人文理念,把准格尔文化与现代绿化艺术有机结合,打造独具准格尔特色的绿色城市和绿色村镇。特别要加大中心城镇的绿化力度,宜树植树、宜花种花,注重花草树木的搭配,注重平面立体效果的处理,注重水陆绿色的衔接,注重实用功能和美化功能的有机统一,精心打造一批绿化精品,充分展示准格尔的生态绿化水平,体现准格尔深厚的文化内涵,力争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建设效果。

三要高质量管护。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不搞好管护,造下林、植下树也成不了绿,变不成景。因此,一定要树立保护就是建设、管理就是发展的理念,坚持种管并重、养护并举。要认真探讨和大胆实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护办法,创新管护体制,降低管护成本,提高管护效果;要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推广绿化科技成果,搞好造林技术培训和绿化指导工作;要坚持依法加强管理,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毁草等违法行为,认真做好防虫防火、保护林木资源工作。同时,要积极构建责权利统一、建管种结合的长效机制,坚持造林绿化与管理保护同步落实,推动管护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要在强化责任中抓好落实

各苏木乡镇、各部门、各企业要同心同德、攻坚克难,以生态建设的实际成果检验作风建设、检验领导能力、检验执政成效。

一是组织领导要到位。为确保全旗生态建设目标如期实现,切实加强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领导,旗委政府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其办公室设在水保局世行办,工作人员从旗林业局、农牧业局等单位抽调。旗林业局、水保局、农牧业局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职能,在旗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下,完成各自承担的生态建设任务。

二是责任落实要到位。当务之急就是抓紧时间搞好规划设计,旗生态办要尽快将今年秋冬和明年春天生态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明确具体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时限和进度,逐项分解落实。旗、苏木乡镇及相关企业要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各级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把生态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资金投入要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将相关生态建设的各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事,要在旗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范围内投资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建设投资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林业产业工程建设要遵循市场规律,投资实行市场化运作。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注重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

第5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同志们:

这次全县“三年绿化六十万、打造治荒第一县”造林绿化竞赛活动(以下简称“竞赛活动”)动员大会,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了搞好这次竞赛活动,县委常委会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相关事宜,并制定出台了开展竞赛活动的《决定》和《实施方案》。希望各地各部门按照《决定》和《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搞好竞赛活动,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开展竞赛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县正处在全力实施“三县”建设、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开展竞赛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开展竞赛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抢抓战略发展机遇的重要载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植树造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具有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持湿地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开展竞赛活动,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为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国务院已批准了《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白城作为欧亚大陆桥的节点城市,是连接图们江区域与蒙古国陆路交通线的必经之地,在“长吉图”发展规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使白城尽快融入“长吉图”发展规划,作为全市幅员面积最大的县份,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全力加快生态建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竞赛活动,就是为了尽快改善吉林西部的生态环境,积极抢抓战略发展机遇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二)开展竞赛活动,是落实“根本在生态”功能定位,建设“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县”的迫切需要。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结合县情实际,我们提出了围绕“根本在生态”功能定位,全面建设“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县”的发展思路。三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绿色生态旅游县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的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仍是全省唯一的荒漠化县份和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县份。全县土地荒漠化、沙化面积高达497.5万亩,占全县总幅员面积的39%以上。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4.9%,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27.6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土地荒漠化、沙化的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危及我省粮食主产区生产和中东部城市天气质量,对全省的生态安全也将构成威胁。另外,从近年来我县的降水量和地下水位来看,也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9年,全县降水量仅为364.7毫米,与20年前的1990年相比,整整下降了215.5毫米。降水量的逐年锐减加之生产生活用水的逐年增加,直接造成地下水位的急速下降。2009年,全县地下平均水位是5—6米,与20年前的1990年相比整整下降了近3米。特别是县城区,地下水甚至形成了“漏斗”状。按这个趋势发展,不要说生态环境不会得以改善,就是子孙后代的生存都将成为问题。同时,我县的旅游产业也是紧紧围绕生态展开的,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开展竞赛活动,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三)开展竞赛活动,是改变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是一个区域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品位和招商形象。总体上看,我县的城乡绿化水平还不高。主要是,城市绿化总量小、档次低,尤其是农村绿化欠帐较多、差距较大。当前,全县所有行政村都达不到绿化标准,在所有自然屯中,也只有6个达到省级绿化标准,达标率仅为0.8%,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更加优美、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随着三一风电产业园、华仪风机制造、500千伏变电站、230万千瓦风电场开发等一批大项目的全面开工建设,域外投资者将纷至沓来,陆续到**安家落户,投资发展。如果我们不尽快把生态环境搞好,将直接影响域外投资者对我县招商环境的整体评价,进而影响全县的项目招商工作。因此,开展竞赛活动,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城市魅力、吸引力、竞争力,增强群众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的必然要求。

总之,全县上下一定要充分认清开展竞赛活动的重大意义,尽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把竞赛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长远战略任务,作为落实“根本在生态”功能定位,建设“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县”的重要内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决打好打胜这场造林绿化攻坚战。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扎实开展好竞赛活动

开展竞赛活动,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定。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根据《决定》和《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五项原则”、实施“六大工程”、解决好“六个问题”。

坚持“五项原则”:一是坚持全民参与,大办林业,大搞绿化的原则。造林绿化是全民的义务、全社会的责任。要通过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全县上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自觉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要超前谋划,精心设计,科学编制三年总体规划和年度详细计划。不搞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适宜植树的植树,适宜造绿的造绿,适宜改造提高的改造提高。三是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活动要讲求方法,从最容易见成效的地方入手,在最难的地方突破。力争一年要有大变化,鼓舞斗志;两年要巩固提高,稳步推进;三年要集中攻坚,扩大成果。四是坚持质量并重,多措并举的原则。造林绿化既要注重数量,种树见树,造绿见绿,更要注重质量,提升品位,提升档次;既要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更要以直观的经济利益和就业功能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合力发展生态产业。五是坚持建管结合,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的原则。造林绿化难,保护成果更难。要坚持“三分建、七分管”,依靠科技育林,依靠法律管护,推动造林绿化工作逐步走上科技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使县城区改头换面,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营造出更加适宜人居、适宜投资的良好环境,争创省级园林城市。要在改造提高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城市绿地由单一品种向乔、灌、草、花相结合转变,由普通品种向珍稀品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由园林向园艺转变。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9.8%以上,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到8.4平方米以上;在县城内建成2个主题城市公园和宽度在50米以上的环城绿化带,让城市融入绿色园林之中;要使县城内每个住宅小区和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实现绿化覆盖,让人们生活和工作在生机盎然的美好环境之中。二是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树立乡村绿色环保的崭新形象,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源动力。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大搞造林绿化。到2012年末,全县所有村屯绿化覆盖率都要达到30%以上;镇(乡、场)村两侧街路绿化都要实现全覆盖;每个镇(乡、场)、村(屯)都要建成宽度为8—20米的护镇(乡、场)林和护村(屯)林。三是实施绿色通道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在我县境内打造出纵横交错、连绵起伏的绿色风景带,使各景区景点有机串联,形成旅游新亮点,给游人过客留下生态城市的美好印象,进而提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标准,栽大苗,栽壮苗,栽景观林,倾尽全力搞好绿色通道建设。到2012年末,全县要绿化公路、乡路271.3公里、河流24公里,建成每侧宽度最低为5米的绿化带,条件适宜的地方要达到50—100米,基本保证各路段无地、无空白点。四是实施农田防护林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起到为农田防风固沙、保障农业生产的作用。切实加大组织实施力度,重点搞好缺网断带地段的农防林建设,真正做到成林成网、成方成块。到2012年末,全县要完成农田林网标准化1504.5亩,使全县基本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五是实施荒山荒地绿化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栽植速生经济林,在完成治沙、治碱以及湿地保护任务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双重效益。要强化政策引导,大面积治理荒山荒地,大力度恢复草苇湿地,全面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效益。全县24.2万亩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务,要在2010年末前完成;3.18万亩的低质低产林改造任务,要在2012年末前完成。六是实施湿地恢复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使全县湿地到2012年末扩大到33万亩,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

解决好“六个问题”:一是解决好用地问题。造林绿化用地和工业项目用地都是“一号用地”,必须保证专地专用,禁止挤占挪用。凡是已经规划的林地必须用于造林,已经改变用途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强制退出。凡是治理荒漠化需要列入造林规划的,要优先保证,优先调剂。对确需占用耕地的,要用机动地或整理新开垦土地进行调整或补偿。各乡镇(场)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落实地块,搞好林地清查确权工作,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千方百计保证造林绿化需要。对造林用地有顾虑的农民,要做好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到“林茂才能粮丰”的道理,消除农民的抵触情绪。各地各部门都必须明确坚决的态度,采取过硬的措施,解决好造林绿化用地。二是解决好资金问题。造林绿化投资是公益投资,必须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上争下促,外引内联,聚集各方资金,合力改善生态环境。县发改局要牵头搞好谋划和运作,加强与市发改委的沟通配合,积极向省和国家申报“吉林西部荒漠化治理”项目,打捆向上争取资金。林业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每年都要争取到项目资金,争取的额度原则上要逐年提高。各地各部门也要加大投入,不能单纯等靠上级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国土整理等政策性资金都要重点向造林绿化倾斜。要拓宽融资渠道,落实补助资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集聚社会闲散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投资造林绿化事业。三是解决好水源问题。要坚持引水、蓄水、提水相结合,全力为造林用水、湿地补水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证。要全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积极推进文牛格尺河洪水资源化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促进过境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要加快恢复现有泡沼蓄水功能,能蓄则蓄,蓄满为止。加快配套水源井建设,特别是没有自然水源的地方,必须打足水源井,确保新林、幼林能够及时浇灌“保命水”。四是解决好政策落实问题。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切实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要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只要政策允许,有经营能力,不分境内境外,不论个人集体,不管身份形式,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都可以单独或合作投资造林绿化。要落实国家和省重点生态项目扶持政策,资金可采取报帐制的方法直接补到户、补到人。要坚持“统一规划,树随地走,谁造谁有,适当补偿”的原则,任何地方、部门和个人在落实政策上,绝不允许打折扣、设障碍、拖时间,违者要严肃查处。五是解决好质量问题。造林绿化质量是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必须自始至终严把质量关,坚决防止“年年种树不见树”这种劳民伤财的现象发生。林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进苗、栽植、抚育等环节的跟踪监管,采取苗木政府采购、分片挂钩包保等办法,最大程度地减少质量问题,力争把每项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要抓好乡土优质树种的繁育推广,提高林木适应性和生长质量。要注重引进适生珍贵树种,提升城乡绿化景观品位。积极研发推广造林绿化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六是解决好管护问题。造林绿化管护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管得紧、看得住、保成活。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日常抚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管护措施,保护好、发展好来之不易的造林绿化成果。尤其是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公益林,要实行重点管护、全天候巡查。要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征乱占林地、绿地、湿地等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制定乡规民约,营造爱林护绿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为开展竞赛活动提供坚强保证

生态建设是一项德政工程。各地各部门务必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为**可持续发展负责的高度,认真对待并切实搞好竞赛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这次竞赛活动涉及面广、战线长、时间跨度大,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县里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我和洪贤、王琦、桂侠同志任组长,亲自抓这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抓紧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同时,竞赛活动要与新农村建设和百镇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结合起来,与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协调推进。

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单位,精确到具体地块。要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人,明确任务目标,明确标准时限。县领导包片、乡镇(场)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点,一包到底,直到任务全面完成。要实行部门帮扶责任制,重点任务重点帮,难度大的地方由实力强的部门帮扶,促进活动均衡开展。要实行连带责任追究制,各帮扶部门与所帮扶的对象负有连带责任,帮扶对象完不成任务的,同样要追究帮扶部门的责任。林业部门要搞好综合协调、技术服务和督查调度,及时通报各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促进竞赛活动顺利开展。

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在竞赛活动中,各地各部门要注意发现和总结推广各方面的典型经验。林业部门要办好简报,组织召开现场会观摩,积极向上推荐我县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和鹤鸣报社等新闻媒体也要重点宣传竞赛活动的先进典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活动深入开展。

四是实行奖惩机制。在三年的竞赛活动中,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实行考核评比,根据各地各部门的任务完成情况,严格兑现奖惩。林业部门要抓紧拿出考核评比细则。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与林业部门组成督查组,在每年造林绿化时节,深入各地督促检查活动开展情况。各地各部门不得以无地植树、无处造林为借口,不申报、不实施造林绿化项目。对于在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的县直部门、乡镇(场)班子成员,三年内不提拔重用,主要领导就地免职;不合格的中省直单位,建议上级机关调换主要领导。三年活动结束后,县委、县政府还要隆重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活动中做出特殊贡献的,不仅进行物质奖励,还要记大功,授予**竞赛活动功臣,申报省、国家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

第6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16-02

人类的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耗费量也越来越大了,而且为了发展经济大量的污染物被排放到自然中,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对人类的生存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再生产生活中,建筑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而建筑业的耗能量也越来越大了。所以,我们必须要节约建筑的耗能,走生态设计的道路。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的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的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

1.生态建筑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学技术,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巧妙的设计还能利用生物作用和物理原理来实现生态建筑内部对通风、采光及保温的要求,从而减少生态建筑运行过程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2.生态建筑的设计注重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生态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生态建筑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向环境中排放一定的废物,对这些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不受排放物的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

4.生态建筑设计将建筑文化与环境文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不仅重视建筑自身的和谐,还考虑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将生态理念融入了建筑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当中,从整体上完善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生态设计的正确理解

虽然建筑的生态设计有不同的定义,但其核心内容都是因地制宜,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的安排建筑的布局和其他方面,将建筑物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具有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良好的室外气候条件,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建筑本身占地小,节水,节能,污染小,能调节,改善生态环境等特点。有几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在建筑周围增加一点绿化就是生态设计,在其内部种植一些植被就属于生态建筑,只要节能就属于生态建筑等等。这些观点只看到了一些生态建筑的表象问题,对建筑的生态设计没有深刻全面的理解。

(二)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极不平衡,城乡差异很大。对建筑生态化的各学科研究点大都集中在沿海或是比较发达的大型城市中,对于农村和小型城镇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多数的研究都从本专业(生态学,环境学,建筑设计学,能源学等)专业角度出发,内容虽然很丰富,但是缺乏各个学科的综合研究,没有把人当做主体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环境,没有很好的理论结合环境保护与建筑设计。

(三)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现阶段,我国对建筑生态设计这方面很重视,建筑业内也发表了很多相关论文很多文章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重要意义,对生态建筑设计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文章仅仅将设计停留在理论阶段,设计所遵循原则以及对对建筑学的意义,国内外先进建筑生态设计的介绍这几方面,缺少真正的建造实践,计算机模拟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理论丰富,真正的认识实践太少。

三、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实施策略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如何在现代都市建筑中引入自然生态化的环境,再现自然生态,实现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交相辉映。其具体实施可以从室内设计策略、室外设计策略和技术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一)室内设计策略

通过中庭生态化设计和缓冲空间生态化设计来说明室内设计的策略。

1.在实施绿色生态化模式进行中庭设计时,一方面要使中庭成为光线与气流的通道,起到 “光井”与 “烟囱” 的作用,使阳光由中庭渗入建筑,通过阳光的收集、 反射装置达到内部空间,这样既排出了室内的湿气和浊气,又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与自然相接触的同时,减少了机械通风和空调的需求;另一方面,使绿化与中庭相结合,将绿化体系引入建筑室内,这样不仅形成优美的景观,而且通过植物的新陈代谢,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2.“缓冲空间” 是在建筑主体与室外环境之间用玻璃幕或墙体围合出一个大空间,是室内外的一个缓冲地带。在实施绿色生态化模式进行缓冲空间设计时,主要目标是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起到保暖、隔噪音和通风的作用。

(二)室外设计策略

建筑室外设计的生态化策略主要从屋顶设计和幕墙设计两个方面来分析。

1.在屋顶设计上,绿色生态化策略要求建筑物屋顶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区域情况进行不同作用的节能设计。

2在幕墙设计上,绿色生态化模式在建筑幕墙设计上最为常用的策略是 “双层皮” 幕墙策略。“双层皮” 幕墙主要针对以往玻璃幕墙耗能高、室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用双层体系(一般为玻璃)作维护结构,提供自然通风和采光、增加室内空间舒适度、降低能耗,从而较好的解决了自然采光和节能之间的矛盾。此外,在双层皮间设置的遮阳百页比普通建筑使用的内置百页具有更佳的遮阳效果,同时由于免受风雨侵袭和阳光直射,对其运营、维护、更新也将更加方便。

(三)技术策略

1.选择生态环保的绿色建材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要选择具有优异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包括:

(1)承重材料与填充材料,如生态水泥、生态高性能混凝土、钢材和木材(包括木材、纸张、竹)等;(2)保温材料,包括透明绝热材料、外墙保温涂料等墙体保温材料、自控光热屋面板与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自控光热屋顶保温材料等;(3)建筑围护材料——玻璃,如热反射玻璃、吸热中空玻璃、硅气凝胶特种玻璃、安全玻璃、自洁净玻璃、光电玻璃和自动调光玻璃等;(4)对人的健康损害较少的非有机溶剂型涂料,生态卫生陶瓷等生态建筑材料。

2.采用各种节能技术

为了实现低耗减排目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建筑的蓄热、保温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可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 生物能等新能源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发挥的生态效应。别是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包括被动式接受技术、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等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这是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显著特征。

3.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可以采用智能管理技术,例如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环境监控技术与热敏反应技术等新智能管理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推广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开发出人性化的智能设计,如设计出会呼吸的玻璃幕墙、 智能采光窗、 室内自动调湿装置等,为人们创造安全、 高效、舒适、 环保节能的宜居环境。

四、结语

生态建筑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也是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 建筑生态设计一方面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这一全球共识,另一方面它给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要想设计出好的生态建筑,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利益。 这样的建筑才能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参考文献:

第7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为重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建绿色生态文明为主题,着力构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城相融、林水相依、城乡一体、天人合一”的森林城市,为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总体要求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化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进一步分解落实创建任务。组织实施一批绿化工程,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对照创建标准,搞好查漏补缺;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力争年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下一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基础。

三、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兴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兴森林城市将构筑“青山南踞、林网包围、五带导风、绿心居中”的空间形态和“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城相融、林水相依、城乡一体、天人合一”的城市森林景观。

(一)多方共同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完善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深化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大力营造各类纪念林。努力拓展城市森林发展空间,着力培育城市休闲绿地,逐步增加公园等公共绿地,加大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的力度,提高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乔木树种比重,构建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在注重自然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森林城市的水网、路网、林网等生态网络。大力开展中幼龄林抚育、阔叶林发展和封山育林,促进幼林成林成材。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不断提高城市林木覆盖率。城郊地区应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推进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等多种乡村绿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生态产业,有效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实施五大工程,完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1.城市森林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以高大乔木为主的大型城市片林、环城林带和组团(区块)之间隔离林带;对现有以草坪、灌木为主的绿地,加快实施乔木增绿、提档升级,使乔木树种比重达到70%以上,构建各具特色、功能健全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从今年起到年,在兴中心城区栽植1.2万棵胸径20厘米以上的大树。

2.通道绿色林带建设工程。按照道路林荫化要求,在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建设一定宽度的绿色景观林带,国省县道、乡村公路两侧要形成绿化带或行道树。加强沿海平原地区防护林建设,形成平原农区林网、城镇防护林网和山地丘陵防护林三道防线,建设区域内的公路、铁路、城区骨干道路等绿化率达到90%以上。

3.水系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海塘、河流、水库等水系的生态景观林建设,形成沿海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曹娥江、大运河、鉴湖、镜湖水域等主要水系沿岸的生态景观林建设和汤浦水库等水库四周及源头的生态林建设,增强涵养水源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内的河流、海塘等绿化率达到90%以上。

4.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加强汤浦水库和城郊地区1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快对针叶林的阔叶化、彩色化、多样化改造,大力推广各类优良阔叶树种和彩色树种,调整林种结构,丰富生物多样性,优化森林景观,提高森林固碳能力。

5.森林村庄建设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村庄绿化力度,通过建千米林荫道、种千棵“子孙树”(经济树种),逐步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平原农田防护林的村庄森林格局,30%以上的村庄绿化达到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或“森林村庄”标准。

通过实施五大林业重点工程,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充分发挥间接减排、缓解城市热岛和浑浊效应、水源涵养作用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使兴成为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的宜居城市。

(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强化森林生态保护工作,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创新管护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有效保护森林植被,确保无重大破坏森林事件和森林火灾发生。坚持依法治林,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率达到90%以上。严格规范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建立标志牌,健全长效管护制度,组建管护队伍,保护现有古树名木。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切实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市政府成立兴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政办发〔〕39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负责日常工作和对创建工作的综合协调。市级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能处室和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知晓率、支持率。制订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宣传方案,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动态。制作户外大型广告牌和各类宣传牌,组织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的生态文明宣讲活动,开展“国际森林年”、“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生态科普活动,义务植树活动以及以森林生态为内容的各类竞赛和盆景花卉展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第8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节能

早在上个世纪,生态建筑观念就出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但是由于该名词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其发展也就不那么明显。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人们渐渐的对生态建筑有了意识,这也就促使建筑行业不断向环保方面靠拢。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上将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个定义: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之下,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下面主要分析了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1与环境的协调化。

在建设生态建筑过程中,建筑地址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它是建筑进行合理规划的前提条件。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将新建筑与原有建筑进行综合处理,使其更加协调,在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的基础之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施工单位街道一个公园的建设项目,在设计师对其设计绿化、美化工程的方案时,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当中,并尽量不破坏工程周围的植被,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来建设场馆,严禁为了经济利益来建设大型的场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突出自然风光,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配合,以自然元素为主,建筑为辅,尽量将有些建筑淡化,变成人造自然的景象。这样才能够发挥公园的特色,使人们在其中体会到大自然的气息。

2方案设计应个性化。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重点突出自然景观,尽量与环境相协调,但是这样并不表示其设计方案没有个性。在设计方案中,除了在其中注重环境的因素,更是要注重自身形象的设计,将个性化与环境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建筑更为与众不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怎样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融入到设计当中,以此来表达建筑施工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设计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准确的掌握设计的尺度,将地形条件、地貌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使用明快清晰的线条将建筑进行勾勒,然后不断将立体构造、平面设计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设计中的各种手法,来使得建筑与众不同,疏密有致。并且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从而使建筑物沉溺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在我国,很早就体现了这种生态建筑观念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例如在我国南方,由于空气比较湿润,常年多雨,所以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干阑式构造,这样的建筑构造也就是在房屋的地步通过木材架空,然后上面在进行施工建筑,这样既保证了房屋的干燥、空气的流通,更加具有安全管理;再如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在房屋的建造中通常会利用生土技术来建造窑洞,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古代人民对于生态建筑观念的想法,这种也就是传统生态建筑。

3室内空间绿色化。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既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建筑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室内外空间一体化。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的室内外通透。这种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将面向庭园的墙面部分或全部打开,不仅让大众在室内获得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而且将室外空间延伸到室内,既获得了良好的景观,又扩大了使用空间。(2)室内外景观一体化。使室内外景观一体化,其实在中国古代园林造景中屡见不鲜。将室外的景观直接延伸到室内空间,使室内小气候与室外大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又与自然息息相关,常用的手法有引水入室、引廊入室及绿化栽植等。(3)室内装饰生态化。室内设计小品、装饰壁画设计等与自然紧密联系。可以放置盆景、花缸、壁画等,在充分借助视觉感观的同时,还可以模拟大自然的声音效果、灯光效果与气味效果,使大众宛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4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持续的主要矛盾在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上。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日益紧缺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首先,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物质的选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注重技术的生态建筑的特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固定的建筑结构变成相对于气候可以自我调整的围合建筑。

5空间布局的节能化。

生态建筑应强调降低能耗,注重在空间布局与物质能源消耗上的节约,即建筑物限高、小体量、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低能耗、低维护费用等模式。外墙保温技术日趋成熟,外保温采用挤塑板、聚苯板或涂刷保温材料等,内保温采用复合墙体或加厚的废渣做成的轻质砌块等单一材料;保温门窗主要采用铝合金或塑钢。单框双层玻璃、一层玻璃、中空玻璃等气密性门窗;屋内采用倒置式,以聚苯板、水泥聚苯板等为主要保温隔热材料,既保温又延长了防水层的使用年限;在节水方面,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节水的水龙头等,成规摸小区推广使用中水系统,使废水再生利用;供暖系统开发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供热,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转化风能、水能等天然的清洁能源实现供冷;利用生态工程建设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既净化了环境,又实现了能源的重新利用;节地方面,通过对规划设计的控制、积极推广低层高密度、高层高密度、集约式住宅等设计方案,同时减少甚至停止粘土实心砖使用的规定也是节地的重要措施之一。

6结束语

绿色生态建筑的兴起是建筑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建筑师应牢记“人类不可能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只可以设计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整个系统。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态建筑将为建筑师提供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第9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20*年必须全面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前期工作,2009年7月1日前开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20*年7月1日前必须建成污水处理厂和配套主干管网并投入运行,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满负荷运转率,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二、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三、部门职责

发改委:负责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立项,组织项目可研及环境评估评审;

建设局:负责规划选址、组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估编制、组织项目规划设计和报批;

城司:负责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或对外招商;

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调度;会同物价局对县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管;

审计局、监察局:负责对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

物价局:负责污水处理费开征前期听证、标准核定并督促执行到位;

环保局:负责环境影响及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排放的监督管理;

国土局:负责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用地的征地、划拨;

房管局:负责建设范围的房屋拆迁;

城管局:负责城市污水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或移交外商运营;

工业园区管委会、潋江镇政府、埠头乡政府:负责建设范围的征地、房屋拆迁;

供电公司、广电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动公司:负责本部门涉及迁移管网的搬迁。

四、主要工作安排

1、20*年5—6月底前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

2、20*年7月底前完成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3、20*年8月底前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评审;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厂址的地质勘探,并出具地质勘探报告,同时开展立项工作。

4、20*年9—*月份聘请符合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并通过评审;同时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征地、房屋拆迁工作。

5、20*年11—12月份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三通一平”;完成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厂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

6、2009年1—6月开展招商,完成建设合同洽谈及签约。

7、2009年7月1日前开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20*年6月底前完成厂区建设和完成城市污水配套主管网铺设。

8、20*年7月1日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使用。

9、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批准立项后,立即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