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打赢防汛抗洪战役,切实加强学校汛期安全管理,确保广大师生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发生校舍坍塌、透水、人身触电、雷击、溺水及道路交通等事故,按照汛期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学校财产安全及师生生命安全,现就加强汛期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汛期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成立汛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汛期安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汛期案例工作领导办公室,由龙晓负责具体办公。
二、强化教育,提高防范能力
开展汛期安全教育。要通过班(队)会、专题报告、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并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要对学生游泳、防洪水、防雷击、防山体滑坡、防泥石流、防冰雹等汛期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切实做好防控工作,做好学生上学回家的护送工作,确保师生安全,防止群体性事件,防范学校及周边洪灾和地灾的发生。
2、预案在先,适时演练。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汛、防震、防火、防意外伤害、防地质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进行逃生演练,提高师生防灾自救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把损失降到最小,使事件及时、妥善处理。
三、排查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1、由学校安保主任龙占波同志负责加强重点防汛部位的监控,时刻关注每天的气象预报,要主动与国土部门配合,严密监控本辖区内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学校及周边地质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的不稳定山体,要及时组织搬迁、避让,防止人员伤亡;要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护坡、挡土墙、围墙等建筑物及在建工程的排查和监控工作,一旦发现危房,要立即撤离人员,予以封闭。
3、加强对灾害天气的应急处置。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出现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要严格按照学校防汛和防地质灾害预案,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教学活动期间突降暴雨时,学校可采取停课等临时措施,同时及时上报镇政府及教科体局,并告知学生家长。对因暴雨而滞留学校的学生,要妥善安置好生活,安排人员陪护,避免学生因暴雨期间上学、放学发生安全事故。未及时通知学生的,要预测学生在上学路上会碰到的危险路段,安排人员前往进行疏散。各寄宿制学校、幼儿园要加强对住宿学生、幼儿的管理,同时密切关注降雨量的变化,危及校舍和学生安全时,必须妥善组织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
[关键词]图书馆 地震 应急预案
[分类号]
1 前言
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具有强烈的突发性和摧毁性,而且它的发生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目前尚无法抑制它的发生。地震一旦发生,所引发的破坏性是巨大的,但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却又常常使人疏于防范,但就因这小概率和百年不遇的特点才会给人以措不及防的伤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8万余人遇难,数千亿的经济损失以及大量受伤的心灵需要慰藉。面对灾难,党和政府采取了果断措施,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考验了政府应急能力,也赢得了世界的赞誉。笔者认为,正是由于之前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暴露出的问题,我国政府于2006年1月8日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与其配套的25个专项预案和80个部门预案,同时全国各省、市、县也都建立了本级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从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公共场所,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安全隐患,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地震一旦发生,造成的危害相对更大。近年来虽然有学者探讨了图书馆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相关问题,但针对地震灾害,图书馆应急预案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应对突发事件,尤其是针对防震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普遍较低,也缺乏专门的图书馆地震等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其实施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图书馆地震等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的必要性及注意问题开展讨论,以期提高图书馆防灾和处置此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图书馆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的目的与任务
地震等突发地质灾害由于其不可预测性、发生概率低等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并未得到人们的足够认识,总是心存侥幸,忽视概率发生小的灾难,认为将钱投到发生概率过小的防震减灾上,收效不太明显且影响其他建设,唯恐造成浪费。但地震灾害一旦发生,损失必将非常巨大,对社会及人民的生活影响也是深远的。实际上,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全球已经将危害严重的低概率事件纳入风险防护的范围,对那些发生可能性极小但造成损失极大的风险,必须同样严加防御。因为灾难一旦发生,失去的一切将基本不可能恢复。
2.1 疏散人员,组织求助
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公共场所,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中介,为知识的继承和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条件。但进入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一旦发生地震等地质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和组织救助是图书馆首要抗震救灾的任务,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图书馆人文服务原则的不断深入,图书馆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服务措施,例如,书库由原来的封闭走向开放,读者可以直接进入书库,与图书进行零接触。这些措施方便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但也给图书馆对读者的控制带来了困难,留下将读者锁在书库中、无法有效组织人员疏散等安全隐患。
2.2 保护馆藏,降低损失
图书馆收藏了人类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经过社会实践的客观知识,是储存下来的人类文化,是一种社会智力资源,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与指导作用,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些图书馆收藏的孤本古籍等珍贵文物和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文献资料,由于其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而显得弥足珍贵。同时,随着知识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数字资料汇集在图书馆,它们的妥善保管也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必定使这些资料遭到破坏,给国家造成损失。
2.3 预防次生灾害
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在发生地震时,由于当事人恐慌、无正常判断力、盲从他人、互相拥挤、向明亮的地方避难等以及群集行为规律,容易发生人群失控,导致拥挤、踩踏等恶性事件,引发一些次生灾害,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失。
另外,由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图书馆无法有效控制水、电等设施,有可能引发火灾、水浸等次生灾害。火灾是图书馆最为担心的灾难性突发事件,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毁灭性,可能使一个图书馆的全部文献资料付之一炬。而水浸使得被水浸泡后的文献资料修复起来相当困难,即使能够修复的文献资料可利用性也很差,甚至有些资料无法修复。
3 图书馆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的主要内容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信息交流场合,存在着地震、火灾、水灾、暴雨洪涝、台风、高温、危险物质泄漏、断水、断电、中毒、传染病疫情、聚众械斗、恐怖事件、盗窃、高技术犯罪以及图书馆领域的特有灾害,如虫害、霉变等诸多潜在事故隐患,因此各图书馆制定了各种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应该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基本内容包括:
3.1 建立应急组织机构
图书馆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部应由馆长挂帅,各部门主任及有关人员为指挥部成员。同时结合图书馆的特点,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与“谁在岗谁负责”的责任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并成立相应的抗震救灾工作小组,以便统筹协调。
3.2 震害评估
根据图书馆所在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如是否处于活动断裂层等),开展图书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通过对在役建筑进行检测、加固,提高图书馆抗震救灾的物质基础。
3.3 制定地震应急措施
当地震一旦发生,图书馆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这是图书馆地震应急预案最重要的部分,必须有详细明确、可行的具体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震时应急疏散措施。构造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地震发生时,第一要务就是要尽可能迅速抢救、转移生命。因此,必须根据人员分布和现有空地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措施,确定疏散路线,达到迅速有效地组织人员安全疏散的目的。
・次生灾害源的分布及其控制措施。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除直接震害以外,通常还伴随有一定程度的次生灾害,如火灾、水浸等。所以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次生灾害源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平面分布图,制定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和控制次生灾害蔓延的具体措施。
3.4 制定救灾物资储备计划
为了应付突发地震的发生,有效地开展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制定抗震救灾物资储备计划并付诸实施。要制定储备物资的管理办法和震时发放原则,要
明确物资储备地点,并保证安全可靠。
3.5 制定震后恢复与重建计划
地震发生后,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救助和自救,抢救珍贵资料,尽可能降低地震造成的灾害。
3.6 宣传普及地震知识
平时要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高个人防灾抗灾的能力。
3.7 建立定期预警演练制度
通过定期预警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能力,使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确保应急预案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4 建立图书馆地震应急预案应注意的问题
国内针对图书馆突发灾害预案的制定原则、内容、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如潘松华分析了图书馆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其危害,从增强防患意识、制订应对预案、事后紧急处置等方面探讨了建立应急机制的问题;潘梅、刘兹恒对图书馆安全危机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建立“防灾、抗灾、容灾、恢复、学习改进”等一系列措施;刘家真讨论了我国图书馆信息系统安全状况,指出其薄弱环节与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图书馆信息系统灾备方案的建议;刘秀娥认为应加强图书馆应急预案的编制,以提高图书馆防灾能力;孙晓、韦一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环境、诱因及存在的隐患,提出应该把应对突发事件和强化危机管理纳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各种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增强干部员工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与高校图书馆突发事件的管理;徐国华提出图书馆应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虽然这些研究对图书馆地震灾害预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地震等突发地质灾害有一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还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4.1 加强教育,唤起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死亡人数最多。为在全世界扩大减灾共识,第42届联大曾通过第169号决议,将20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第44届联大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我国也是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发区域,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对图书馆员工而言,首先要使大家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这种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其次要开展各种应急措施和应对能力的学习与培训,使大家掌握处理应急事件的常识和方法。要让每个员工都要熟悉馆舍布局,安全疏散的设施、渠道、顺序、方法等以及自己的责任和要求。在遇到地震时,明白如何及时报警、及时疏散读者,明确如何疏散、往哪儿疏散、由谁组织,不得发生不顾读者的安危只顾自己逃生的“范跑跑”事件;同时还要在馆内开展应急素质教育。面对突发事件,惊慌失措或盲目指挥,只能导致局面更加混乱,后果更加严重。训练有素、有预案可循的员工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措施得当,从而降低损失减少伤亡;教育全体员工发扬团队精神,同舟共济,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对读者而言,要加强人馆教育和警示教育,使其了解地震发生时如何躲避,如何在图书馆人员的指挥下,紧张有序地撤离和转移,出现险情或人员被埋压时如何保护自己,伤者如何处理等应急知识和技能。
4.2 重视馆舍建筑物的建设质量
首先,图书馆馆舍建设应该严格遵守《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等规范,同时结合地质结构(如板块地质走向、断裂带位置等),切实保证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等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为馆藏的抢救及恢复创造物质基础。
其次,要注意馆舍建筑物的高度控制,因为图书馆由于收藏的多为纸质资料,建筑物承重比较大,楼层过高由于惯性容易使振幅加大,从而导致在地震中破坏更大。目前,有的图书馆为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公共形象、增加收入等,盲目加高图书馆馆舍的高度,势必为抗震救灾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再者,要重视应急疏散通道的建设,不能因为经费、空间等因素,随意缩减应急通道和出口。应保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并设置明显标志,各类安全器材要保持良好状态,预备好应急灯、手电筒、锤子等物品。
4.3 合理安排资源收藏布局
地震等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图书馆在进行馆藏资源收藏布局时,不仅要考虑读者利用的方便程度,还要考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尽可能将一些重要的资源(如珍贵文物、重大价值的资料、数据备份等)安排在相对牢固、安全、容易获取的位置,提高这些资源的保存系数,降低损失。而不应该简单地为了安全、省事而束之高阁,或封闭在地下室。
4.4 增设紧急预警设备和制定相关制度
目前许多图书馆虽然安装了一些安防设备,如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消防隔离门等,也设立了紧急逃生通道、消防应急标志灯,但还缺乏一些突发灾害紧急预警设备和制度,如书库中没有设置遍布各角落的喇叭,无法及时有效地通知散布在各处的读者,从而为抗灾救灾带来了很大障碍。一旦发生地震等小概率灾难,由于缺乏制度保证,许多员工不知如何行动,无法开展有效的抗震救灾行动,反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由于经费紧张、方便管理等因素,许多图书馆虽然设有应急通道和出口,但却堆满杂物,或者直接落锁为安,也缺乏明确、足够的指示灯,为组织紧急人员疏散制造了障碍。
另外,智能门禁等安全措施在突然停电后,由于残磁等有可能造成逃生门无法打开,这对地震发生时人员逃生带来很大的障碍。
4.5 异地备份馆藏重要资料
一些图书馆收藏了一些孤本古籍和较高研究价值的文献资料,同时,随着知识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数字资料汇集在图书馆。虽然图书馆也开展了数据备份工作,但大部分是集中在本地统一管理,一旦本地出现灾难,备份也就随之被毁。但研究和实践证明,异地备份保管是数据和资料保存的一种很有效的措施。有报道指出“5.12”汶川大地震中,某单位所收藏的文物,由于采取了异地保存制度,从而在这次地震中避免了国家财产的损失。当然,异地备份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经费、距离等,有文献认为,预防地震,备份介质位置与图书馆的距离需几百公里以上。
4.6 明确职责,定期开展演练
通过预案的制定和宣传,加强宣传教育、人员培训和法制建设,建立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能力,确保应急工作落实到实处。要使每个图书馆员工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明确自己在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时的职责要求,明白在自己的岗位上首先要保证读者的安全,其次要组织读者开展自救与抗灾,保持秩序,尽量避免混乱,以降低损失。
一、全市主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突变型灾害和地面沉降等缓变型灾害,截止*年4月底,全市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96处,其中滑坡42处,崩塌51处,地面塌陷3处。
*年,全市共发生滑坡(崩塌)3处,均发生在*地区。从规模上看,均属小型,由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深入、细致的工作,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年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其中连云区1处,市开发区2处,新建地质灾害安置小区1个,位于*区*村。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一)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地区及*县、*县露采矿山宕口。市区主要分布在前、后*的西坡及北坡和*的北坡;*县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区的*——*、*——*——*、*、*等地,涉及*、*、*、*、*等乡镇及*、*艺场;*县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山、*、*、*、*等地,涉及乡镇主要有*、*、*、*、*、*、;*县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等乡镇的孤山残丘等地。
(二)采空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锦屏磷矿区和*磷矿区,是由地下开采磷矿诱发的地质灾害。其中,锦屏磷矿分东西两个矿区,地面塌陷的平面形态总体呈扁长带状,长1650-2100m,宽30-600m。
(三)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的*——四队——市区徐圩一线以南的平原区,是地下水强烈开采区。第II、III层承压水的现状开采井数量累计达411眼,年开采量达1586万m3,已经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并已经发生地面沉降,目前程度轻微,累计沉降量小于200mm,但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地质灾害威胁对象、范围
经调查和核实,我市共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附表),直接受威胁人数为419人,潜在经济损失2434万元,是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我市地质灾害虽然大多数类型属小型,但部分地段靠近居民区、公路边,或在景区范围,对附近居民、过路车辆行人和游客造成安全威胁。特别是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是突发性强的地质灾害灾种,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一)防治重点地区
一是市区*、锦屏山、孔望山,*大*周坡及*、*部分低山丘陵地区的周坡。本区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为主。预测将发生在市区的前*、中*、后*、北崮山、大岛山、凤凰山、锦屏山、孔望山、刘志洲山;*县大*、小*的周坡及*、*县部分废弃或在采的采石塘口。
这些地区在汛前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巡查工作,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群测群防责任制,将监测、预防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二是由于井下开采引起的崩塌、地面塌陷和淹井等地质灾害。锦屏磷矿应以防淹井、防崩塌、防尾矿坝坍塌为重点,*磷矿以防地面塌陷为重点。
各地应立即对各种隐患及防范实施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监测,划出地面塌陷危险区,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危险区居民和财产转移,避免人员伤亡,同时要有计划地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市域降雨特点、趋势和历年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发展情况分析,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7、8、9四个月。各县区政府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责任制
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指挥机构,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部署本地区的防治应急措施。建立地质灾害防灾领导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人,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辖区内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各乡、镇(办事处)及重点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撤离方案。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完善制度,认真做好监测速报工作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认真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完善汛期巡查制度、值班制度、重点监测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全面落实部门责任制。
(三)突出重点,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我市的重点灾种仍为滑坡与崩塌,当前要重点对居民、游人安全和文物构成严重威胁的隐患,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各地已制定险区搬迁计划的尽快组织实施,在建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规范施工。
各地抓紧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核发明白卡,划出本辖区内的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和危险区;已圈定危险区的,要设立警示标志,特别是对区域内的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地段,抓紧在汛期前落实防治措施,在汛期加强监测。对井下开采的矿区,提前抢修好防排设施,确保汛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46-02
煤矿地质灾害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及特征分析对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现阶段,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开采行为进行反思,为施工安全着想,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治理,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
1、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
1.1 山体滑坡
开采过程中没有及时对坡体的应力进行分析,与原有的应力进行必要的对比,煤矿开采时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堆砌后破坏了坡体原有的应力,打破了应力平衡,造成煤矿坍塌、山体滑坡。我国每年因山体滑坡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达到数亿元,造成的人身安全事故更为严重,例如重庆某煤矿煤矸石倒坍,大量煤矸石沿着坡面推移500m,把14户住房夷为平地,导致3人死亡、18人失踪、24人掩埋、1人生还的严重后果[1]。
1.2 地面沉降
地下煤矿被大量开采后,地下几乎成为中空的结构,导致地面沉降或塌陷现象,导致这种灾害的原因是开采作业破坏了地应力平衡,影响了地质结构,地应力再次分布时使矿井地下围岩层或周围地表开裂移动,最终导致岩石破碎。
若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排除采空区的地下水,那么地下水格局将受到破坏,水土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大范围的漏斗现象与地表凹陷现象。地面一旦坍塌或沉降,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地质灾害的破坏力也会加强,采矿区出现重叠[2]。
1.3 瓦斯突出
在煤矿开采之前,瓦斯以游离的状态吸附在煤炭表面或煤层的缝隙之间,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煤炭开采之后,开采区和周围地方的地应力受到影响,瓦斯储气封闭系统的平衡能力被破坏,瓦斯的相对稳定状态也被破坏,吸附在煤层之间的瓦斯释放出来,在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常常发生爆炸,引发火灾、中毒等严重灾害。
1.4 矿井突水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发生矿井突水事故,矿井突水是由于地下水的整体结构被破坏,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造成的,这一现象势必会阻碍矿井内的正常生产。水势猛、涌水量大是矿井突水的主要特点,造成的损失也较大。目前,矿井突水事故已成为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因素。
1.5 矿井闭坑
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矿区灾害的防治措施具有较短的时效性,所以在矿井闭坑后会遗留安全隐患。
地质灾害是山体崩塌,露天开采后,往往出现高边坡,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会出现山体滑坡或山体崩塌。
地质灾害是山体开裂、崩塌或地面裂缝,这些地质灾害在常见于开采较浅的地区,地面受到开采的影响形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往往会出现泥石流、坍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也就是说这些地质灾害不会发生在开采过程中,而是出现在开采之后的一段时间,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是外界环境的直接影响[3]。
2、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止措施
2.1 科学管理生产过程
煤矿地质灾害有其本身的特性,通过对煤矿地质灾害的分析探讨,发现煤矿地质灾害没有绝对的偶然性和规律性,从施工安全出发,为了避免地质灾害引发安全事故,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煤矿开采前制定相应的生产方案,加强安全生产规章的宣传力度,禁止开采过程中的乱挖乱采。随着煤矿产业的发展和进步,煤矿地质灾害成为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煤炭生产企业也开设了安全管理课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以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采空区地质调研和应急预案
结合地质灾害的相关特点,可以发现很多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定向变化造成的。因此在煤矿的开采之前必须做好采矿区的地质调研工作,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和活动现象,及时找出安全隐患,做好应急预案,最大程度低防患于未然,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4]。
除了做好地质调研工作外,还要做好工程测量工作煤矿测量工作能为煤矿开采提供更精确的施工数据,提供更好的服务。测量工作主要是对每款给所处区域进行测绘和勘探,在进行测量工作的过程中,现对基本的地质参数进行测量,保证施工的精确度,另外必须对可能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反复的测量,通过理论数据的对比,实施必要的防范措施,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不断纠正施工人员的开采方法,及时做好指导监督工作。
2.3 科学开采,制定防治计划
煤矿地质灾害与煤矿的开采方式密切相关,在大多数煤矿企业中,开采工艺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依然沿用传统的开采方式,忽视了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问题的控制和掌握,导致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灾害频发,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会受到一定的损害。因此一些煤矿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开采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
煤矿开采作业必须秉持科学发展的观念,对传统的开采方式进行必要的反思,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完善。将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应用到当今的煤矿管理工作中去,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开采方式进行规范,避免盲目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导致地质结构失衡。应该预先对安全隐患制定必要的防治计划。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煤矿开采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为了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在煤矿开采之前,必须预测到开采将要带来的后果,制定出防治灾害、恢复自然的计划方案。
2.4 防止瓦斯超标
在煤矿生产中,矿井中的气体大多是烷烃,甲烷占大部分比重,还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硫化氢和氮气等气体,以上气体在遇明火时就可发生爆炸,或者当氧气浓度达到10%,瓦斯浓度在5%-16%之间就会发生爆炸,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将此类气体爆炸的危险统称为瓦斯问题,由于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所以瓦斯问题一直都是煤矿开采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降低瓦斯对煤矿开采过程造成的影响,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煤矿企业应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要注重开采过程中瓦斯的抽取,瓦斯抽取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善于结合现代电子传感器技术,建立完善的瓦斯抽取系统,另外,在煤矿开采之前进行瓦斯的抽取工作,做好防范措施,保证瓦斯的排放质量。
第二要做好瓦斯超标的防治工作,瓦斯超标的防治必须先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设定瓦斯应急处理机制。在传统的瓦斯检测中常以装有金丝雀的鸟笼放入矿井,一旦瓦斯浓度过高,金丝雀就会昏厥,金丝雀昏厥时的瓦斯浓度还不致对人体造成危害,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前撤出矿井,停止生产,待瓦斯浓度降低后再开始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监测,采用合理可靠的电子报警系统,及时预警,一旦出现瓦斯超标,系统给予准确的报警信号。另外,煤矿企业还必须制定出有效的应急措施,当瓦斯超标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理,避免瓦斯事故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在瓦斯治理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明火和电火的使用,避免瓦斯爆炸[5]。
第三要不断提高工人的预警及采取措施的能力。瓦斯超标严重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企业的的生产效率,在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及时预警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求煤矿开采工人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煤矿企业可以定期进行技能培训,进行必要的危险救援演练,提高工人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2.5 加强生态治理,提升矿区环境
结合我国的煤炭开采现状来看,大部分矿区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地质平衡和生态平衡,导致地质灾害频频出现。针对这种状况,煤矿企业必须对现有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加强对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生态治理,提升矿区环境。生态治理涉及的内容较多,结合现阶段煤矿企业的发展,矿区的生态治理主要包括周边植被的恢复和地下采空区域的回填,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避免地质结构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引发坍塌等事故,降低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率。
结语
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不仅为环境的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还严重影响了地质结构的稳定性,致使煤矿地质灾害频频发生,阻碍了国内煤矿产业的发展,为能源的利用带来了影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结合地质灾害的特征和诱发原因,对开采方式进行必要的反思,制定科学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寻找解决地质灾害的方法,维护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煤矿的开采质量,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能源。
参考文献
[1] 杨洋.探讨煤矿地质灾害特点与对策[J].辽宁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14):154.
[2] 左子木.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26(6):157,158.
[3] 乔智峰.煤矿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58(7):309.
关键词:煤矿生产 技术管理 生产安全 关系
1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
1.1 技术管理贯穿整个煤矿安全生产过程
就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而言,其技术管理贯穿整个煤矿安全生产过程,我们通过运用各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来实现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煤矿的生产技术是支持整个煤矿生产工程的基础,技术管理保证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安全,保证生产正常、有序开展,故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技术管理贯穿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那么技术管理在矿井开拓和开采设计这方面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而言,主要是对巷道布置、采区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择等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安排实施,而设计又与煤矿地质勘测密不可分,地质勘测的精确、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与否,所以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 技术管理是消除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企业如何做到安全生产,科学合理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其有效的技术管理也是消除煤矿生产中事故隐患的有力措施。在整个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水害、火灾、瓦斯爆炸、煤尘事故、顶板事故等事故灾害一直威胁着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管理,或者技术管理不够到位、管理力度不够大,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对事故隐患的排除不够及时,那么很可能由一些危害性质小的隐患发展成重大危害事故,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和工作人员的伤亡。因此,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是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消除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2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2.1 加强地质勘测管理
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那么生产之前的地质勘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地质测量是指利用地质勘测设备,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勘测,通过勘测的方法完成目标区域地质数据的统计,绘制出相关数据反映的平面图。地质测量不仅是地质学的系统分支,也是煤矿施工进行前的必要步骤,更是是矿床勘探的基本技术之一,其目的是运用勘测设备对矿区的规律进行测量分析,其规律主要表现在位置、矿产量及矿产前景,是节省人力、物力的重要技术之一。而从煤矿工作的角度看,煤矿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危险性的工作,因此这个行业对于相关安全的要求也很高,要保证煤矿工作的安全,应进行严密的地质测量工作。
因此,要加强地质勘测的管理,我们可以利用GIS系统来对煤矿事故进行遥感预测,运用这个系统是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也是事故发生时人员避难的良好措施。运用GIS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一是GIS具有图形处理的功能,在其功能中,会将所施工区域的立体地图如实反映出来,给工作者展示出一个视觉可见的矿井结构,系统会通过图中物质的属性和空间系数有效分析,为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决策数据。二是系统的数据库,强大的数据库包含有:地质灾害的预测、处理方法的数据库、法律数据库、事故案例数据库、各自救援数据库等等。这些颇为全面而又强大的数据库的建立,能为预测以及救援措施提供有效的帮助。三是拥有远程预测功能,它可避免数据库中数据僵化,对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分析,通过远程功能,我们也可以咨询相关的地质专家,通过他们的分析而使预测信息共享,对进一步完善GIS系统有所裨益。四是系统的动态预测功能,动态预测是指模拟矿井动态过程所产生的后果预测,例如危险源动态预测、瓦斯灾害预测、热害预测等动态数据的分析,在地质活动的动态基础上,通过模拟出相关的技术环节,实行动态模拟计算,从分析数据上有效得出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五是系统的数据连接功能,通过VisualBasic6.0调用SuperMapObjects5.0开发平台提供的组件,运用SuperMapobjects对象和其他VB对象的方法和属性完成将GIS与井下重大危险源及应急救援数据库连接;实现了井下重大危险源分布在地图上的显示功能,并能动态模拟各区域相应灾害的避灾路线、影响范围及灾害处理措施,引导人员及时逃生,同时指导救援人员及时展开救援工作,这为减少和预防煤矿灾害事故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并能进行有效的救援。
2.2 实现“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指,构建完善的通风系统,防治瓦斯、防治煤尘以及防灭火工作,要做好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首先就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体系不仅要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也应该尽可能地完善,在安全生产技术的管理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和隐患处理关。在通风技术的管理中,通风系统的建立应该由专家评定,要将通风设施进行合理利用,做到合理供风、配风,并且要对生产加强相关方面教育,从基层人员做好通风系统的爱护和维护,保证矿井的整个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在防治瓦斯爆炸的技术管理中,不仅在地质勘测时要多运用信息技术来检测可能出现瓦斯爆炸的区域,同时也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进行定期的检测,从最大力度上保证人员的安全。对于防灭火的技术管理,应该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意识的培训可以引用相关火灾案例、可以培训火灾事故相关的法律制度、运用事实和法律的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警惕性,让火灾的发生机率得到有效扼制。再者应对火灾应急演练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要涉及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路径的选择、逃生中应对各种突发性的因素、以及逃生唯一出口被封时如何快速进入避难室等。
在通风技术管理中,要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优化是为了提高井内工作人员的空气呼吸质量,也是为了预防矿井内事故发生扩大的重要性措施,其优化的原则应遵从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具体在每个矿井的操作中,应对每个矿井的通风系统建立独立、健全的系统配置,在通风系统的进风井口位置的选择上,应选择在粉尘、毒害或高温气体分布较小的位置,在进风和回风井和诸多联络巷中要砌立起永久性挡风墙,并且针对各个采区的不同,要在各个采区建立起回风道,回风道应在每个采区都有单独、完整的设立。在矿井的通风机运用上要合理,在原有的抽出式通风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对其进行优化,也可以通过购置最新的通风机产品来达到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作用。
加强防灭火工作就是要加强火灾的应急预防性措施,首先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分析和人为分析结合的方式来执行,运用GIS系统对地质情况危险源动态预测、瓦斯灾害预测、热害预测等动态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比较全面的测量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导致火灾发生的各种因素,并且能够针对于此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应急预案。再者,应加强应急演练的工作,如对人员的灭火器的操作进行培训,培训灭火器的使用要领,对于不同灭火器的性能和适应火种的情况加以强化培训等。另外,应对火灾发生进行模拟演练,演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协调、指挥能力,使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有组织地在现场迅速撤离,而对于各种突发性情况模拟要考虑充分,通过演示详细全面的突况,加强人员的应变能力,使得最大程度上在火灾发生时保护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3 融入新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新的、有效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虽然仍处于研发阶段,但是,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在原有的煤矿生产技术中做调整,比如改进采煤工艺、运用新的设备、新的材料,通过这些方面的考虑来努力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在部分企业中,由于采煤技术和设备都较为落后,因此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也无从谈起,其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在20世纪末,我国就对这些技术和设备落后的煤矿企业做出了大力整顿,但是,目前仍有这些企业的存在。所以,要融入新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就应该通过政府干预,加大对技术和设备落后的煤矿企业的整顿,通过采取强制性措施让企业运用更新、更合理安全的采煤设备和技术,保证整个煤矿生产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瞿芳彬.浅谈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250.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灾害情况。年,我市共发生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3起,造成经济损失4800万元,所幸无人员伤亡。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3起自然灾害分别是:1、3月21日,全市有7个乡(镇)场遭受了80年未见持续近20分钟的特大冰雹灾害,冰雹所到之处,油菜等高杆农作物几近完全倒折,损坏房屋17392间,死亡家禽150余只;2、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8月份以来我市降水持续偏少,到9月14日为止,高温干旱天气造成部分晚稻无法播种和不同程度的减产;3、因受稳定的大陆高压控制,我市11月降水量不到5毫米,比历年偏少91.7毫米,旱情严重。
(二)事故灾难情况。年,我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2起,死亡15人,死亡人数较上年下降11.76%,占年度死亡控制指标的88.23%,受伤12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0起,死亡13人,受伤12人;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2人。分析年的安全事故,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各项指标较往年均有所下降。其中:我市以城区交通秩序为重点,强化了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整顿工作,特别是对酒后驾车行为进行了严厉治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上年下降13.3%,受伤人数较上年下降7.7%。
(三)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年,我市无一例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主要做法:一是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指定专人负责;二是成立了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公共卫生应急专业队,全年开展应急演练3次;三是储备了一批应急物资;四是公共卫生常规工作扎实开展。
(四)社会安全事件情况。年,我市未发生。主要措施:一是积极推进情报信息的预警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了大情报系统,建立了一支情报信息分析研判队伍,对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做到预警及时、处置有力,牢牢掌握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权。特别是在全国“两会”、“6·4”、国庆60周年、市庆20周年等重要敏感时期,广泛搜集各类情报信息,做到了工作前移,信息先行,专人下沉。二是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先后多次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对集中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按照“三不放过”及“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妥善化解。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处置突发应急预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三是完善了长效工作机制。继续坚持市领导接访制度,认真开展涉法涉诉化解工作。
二、总结评估
年,我市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推进应急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成立了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古小平任主任,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宪奎主抓应急管理工作,下设应急办,指定了专人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我市进一步健全了地震应急、突发环境事件、突发地质灾害、处置火灾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防汛抗旱、气象灾害、处置重大森林火灾、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涉外突发事件、粮食应急、安全生产事故、处置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通信保障、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二)制定完善预案,强化预案体系。市政府制定和完善了《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总体预案完善了《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等19个专项应急预案;各地、各单位也分别编制修订了本地、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应急预案1424个,其中:乡镇村编制747个,街道社区120个,学校342个,医院105个,企业65个,娱乐场所65个。乡镇村着重编制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事件和地震预案。
(三)加强资源整合,增强应急能力。我市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有效整合,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的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资源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同时,适时启动了人防地面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应急指挥平台落在实处。
(四)进一步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我市共有专业应急队伍241支,4919人。其中,部门单位专业应急队伍28支,373人;湓城和桂林街道专业应急队伍3支,82人;19个乡镇场专业应急队伍65个,2007人;居委会专业应急队伍27支,468人;村委会专业应急队伍118支,1989人。乡镇场和村委会专业应急队伍主要以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为主。
(五)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在重大时节和敏感时期,通过电视台、报社、信息办开展了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宣传专题栏目,高频率高密度的向全市人民普及了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全市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应对法宣传培训活动。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尚存在少数乡镇村编制的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专业队伍应急演练不够广泛等薄弱环节,在2010年将进一步予以规范和完善。
三、工作建议
(一)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应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基本生活必需的食品、药品、衣物、帐篷和饮用水等调集和发放机制,确保受灾群众不因饿、因渴、因冻、因病致死。
(三)建立应急保障所需的应急资源生产能力和储备等动态数据库,建立健全应急状态下的资源征集、调用工作机制,做好应急处置所必需的重要物资等资源的合理储备工作。
(四)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信息制度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风险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建立准确、及时、快速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机制。
(五)加强化宣传教育、员工培训、演练和法制建设。广泛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快普及各类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加快培养各类危机管理人才,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把危机管理知识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的重要教学内容,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急管理队伍。
四、典型案例分析
南义镇第一号煤矿“11.23”顶板事故
年11月23日15时30分左右,市南义镇第一号煤矿+65米掘进工作面发生顶板垮落,导致架木师傅被掩埋,当时当班有4人,矿长带班,当班人员即刻按照井内突发事故处置规程进行抢救,并向地面报告,请求支援,当日16:40左右将余小兵救出井口,经医生检查判断余小兵已经死亡。该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80万元。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1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铁路等工程整体质量,对后续运营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严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呈现以下方面的特点:第一,隧道工程规划不合理。与其他工程相比,地质条件对隧道工程施工产生影响较大。目前我国很多隧道工程施工前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进行施工。前期勘察工作不够全面,给后续施工带来较大的隐患,严重影响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第二,与自然灾害相比,地质灾害对隧道工程危险性更大,影响力更高。第三,从防止的角度出发,与自然灾害相比,地质灾害能够提前预防与治理,而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效果并不明显。基于以上地质灾害在隧道工程中呈现的特点,为有效防治隧道工程中地质灾害对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具体的地质灾害类型制定详细的防止措施,从项目实际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地质灾害采取专项防治,从而提高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应对项目所在位置的地质进行详细的勘察,根据勘察报告有针对性地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同时对多种方案进行对比,对制定的方案进行可行性的研究。组织相应的专家团队对防治方案进行讨论。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相应的施工工序、施工流程完成隧道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各个环节采取精确的检测,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推进,降低地质灾害对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2隧道工程施工地质灾害类型
岩爆、涌水、塌方是目前我国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这三类地质灾害会对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成本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对后续项目运营也存在较大的影响。隧道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这三类常见的地质灾害进行全面分析,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防治措施。
2.1岩爆问题
岩爆,也称冲击地压,是一种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在一定条件下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围岩破坏引起岩爆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施工单位因施工技术水平、地质条件等因素引起围岩整体或者局部变形,从而引起岩爆。岩爆问题直接影响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还会增加施工工期,提高工程成本。岩爆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围岩所在的地质结构层特性较为特殊,地应力集中在围岩中,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围岩内原有的平衡受到破坏。在应力应变的作用下,引起岩爆问题。岩爆分为劈裂、弹射、片帮三种类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岩爆如果未能及时处理,有可能将引起地震灾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岩爆具有弹射性、时间延续性与集中性、部位集中性、突发性等特点。岩爆发生前并无明显的迹象,很多情况下施工人员认为不会出现石块掉落的部位,突然发生石块滑落,出现爆裂响声。岩爆一般情况下大多发生在新开挖面附件,大多集中在拱腰或者拱部位置。同时,大部分岩爆发生在岩层爆破后24小时内,持续1~2个月,部分岩爆可能持续1年以上。在岩爆发生的过程中,部分围岩被弹射出较远的距离,且成不规则的片状,严重破坏施工工作面,对施工机械造成破坏,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岩爆问题是目前全球岩石力学以及岩石地下工程领域重点亟需攻克的问题之一。
2.2涌水问题
涌水是指围岩空隙中的地表水水源、地下水(岩溶水水源、裂隙水水源、孔隙水水源),因压力作用使其涌出。涌水是目前我国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同时也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概率最高的地质灾害,对我国隧道工程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我国京广铁路大瑶山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大规模的喀斯特发育地段以及大断层破碎地带,使得隧道掘进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含泥沙的涌水,同时因涌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导致岩体发生塌方,给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根据涌水状态的不同,隧道涌水分为股状涌水、帘幕式涌水、线状涌水(线流)、渗水、干燥五类。涌水对隧道工程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地下水向隧道宣泄、大量携带泥沙的地表水,使得地表水位迅速下降;在冲蚀、真空吸蚀、自重应力的作用下,造成地面裂缝、地面陷穴或地面塌陷,这一现象会导致地面裂缝、地面陷穴或地面塌陷。隧道开挖揭开了与地表溶洞相通的隐伏溶洞和地表水和地下水相通的断层,使地表水渗涌入隧道切断了水源,降低了利用水的水位,这一现象会导致地表水干枯严重,影响生活、生产,使得滨海地带海水侵入隧道。还有,地下水通过流砂层或胶结层的长石砂岩、断层破碎带、充填泥化黏土的大溶洞等时携带大量泥沙向隧道宣泄,造成淤积,这一现象会导致隧道被泥沙淤积或被泥石流淹没。
2.3塌方问题
塌方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塌方事故的发生给隧道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不仅延误工期,还需要增加大量的成本。隧道开挖过程中,引起塌方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包括地下水变化、受力状态、地质状态等)以及人为因素(包括不当的施工作业方法、不合适的设计等)。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其原因体现:(1)薄层岩体的小曲褶、错动发育地段或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在泥质充填物过多地段或软弱结构面发育;通过各种堆积体。(2)水是造成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3)隧道穿越地层覆盖过薄地段。隧道设计考虑不周,其原因体现:(1)缺乏详细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引起施工指导或施工方案的失误;(2)隧道选定位置时,地质调查不细,未能作详细的分析,或未能查明可能坍方的因素,没有绕开可以绕避的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其原因体现:(1)对危石检查不重视、不及时,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岩层坍塌。(2)围岩爆破用药量过多,因震动引起坍塌。(3)新奥法施工的隧道,没有按规定进行量测,或信息反馈不及时,决策失误、措施不力。(4)喷锚支护不及时,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5)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没有及时改变施工方法。(6)施工方法与地质条件不相适应。(7)工序间距安排不当。(8)地层暴露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导致塌方。(9)施工支护不及时,支撑架立不合要求。(10)抽换不当“先拆后支”。
3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岩爆灾害防治措施
岩爆的基本处理原则是“先防后治”。事先采取有效的防治岩爆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发生的概率,降低岩爆带来的危害。对重点部位加强管理,先进行预处理再进行施工,从而保证隧道工程的顺利推进。目前,我国项目上常用的预防岩爆措施如下:(1)施工前释放部分能量措施,例如打应力释放孔、超前小导坑掘进法、超前钻孔预爆法、松动爆破法等措施,能够有效将原有的应力进行释放。(2)加强人工及机械找顶。(3)开挖爆破后,采用高压水对围岩进行软化处理,从而降低岩爆的强度。(4)利用光面爆破,避免应力集中,对爆破药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降低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3.2涌水灾害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问题的防治主要遵循“预防为主、疏堵结合、注重保护环境”的原则,防治过程中主要采用井点降水、坑道排水、超前专控排水、开挖后补注浆堵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等措施。其中井点降水和超前钻孔排水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方式。施工人员应在隧道工程施工前对现场的暗河、溶洞、岩层淤泥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全面掌握,并制定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采取合理的堵水或者排水措施防治涌水。同时,需要对隧道进行动态监测,监测隧道涌水情况,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重点部位进行防范。
3.3塌方灾害防治措施
塌方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灾害。对塌方灾害预防而言,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前,对施工区域地质特性、地质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勘察,收集有关方面的数据资料。根据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资料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判断隧道掘进过程中容易塌方的部位,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应急预案,降低塌方事故发生概率,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掘进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锚杆支护或导管注浆技术,对隧道围岩进行加固处理,从而提高围岩稳定性。
督查指导检查情况汇报材料
为贯彻落实铁路总公司党组关于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部署,全面深入排查整治施工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大的闪失,坚决守住安全红线,根据《开展铁路建设安全大检查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工区的实际情况,在x月份开展的“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基础上,至x月末之前,继续开展施工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活动。为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我工区内生产实际情况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此次活动我工区高度重视,及时宣传贯彻了各级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精神,成立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确保检查工作落实到位。
二、规定了检查内容,确定了检查方式。
此次活动查从x月开始,到x月底结束。检查采取项目部自查,对我工区各施工点进行了全面排查,条块结合。检查内容包括:思想认识及责任意识方面、制度体系建设与有效运行方面、现场作业控制与安全隐患排查方面(脚手架施工安全、隧道施工安全、桥梁施工安全、防洪及预防地质灾害)、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行为、驻地宿舍消防安全落实情况(包括消防责任制落实、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建筑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性、应急预案及演练)、事故“四不放过”落实情况、汛期安全生产及自然灾害应对工作,包括是否开展汛期隐患排查和隐患点除险加固、对重点隐患场所是否落实包保和跟班等监控措施、应急预案及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的督促检查。
三、对检查组进行了严格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安全大检查工作。
工区高度重视此次安全大检查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考核、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铁路总公司关于安全大检查的工作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深入扎实推进安全大检查工作。
2、突出排点,大力整治安全隐患。
要切实加强重点工程、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全面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分类梳理,建立问题档案,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严格按照闭环管理要求,及时对整改结果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工点,必须立即采取停工整改措施,实行领导包保、跟踪整改,在确认具备安全条件后,方可恢复施工。
3、加大考核力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各级检查组要深入现场,身体力行,仔细排查。排查工作必须实施执表检查,落实检查责任,对于组织、排查、整治不力,规章制度不落实、安全隐患突出,排查整治期间发生安全事故或产生严重后果的单位和工点,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4、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情况汇报。
明确主管部门与主管人员,认真抓好安全大检查期间的信息上报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工作小结,内容包括大检查活动的主要做法、成效和发现的突出问题,同时附1~2个正反方面的典型案例,于每周六11点前形成工作小结及“安全问题排查与整改情况统计报表”,每月安全对大检查工作进行一次总结。
四、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
我工区每周、月对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登入台帐,认真分析、研究,做好总结。
至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以来发现问题x个,已整改问题x个,未整改问题0个。下发x份罚款通知单。x份整改通知单。
五、活动的主要成果。
⑴思想认识及责任意识方面。
通过本次活动,我工区各级干部、员工安全思想认识到位,积极参加本次活动,责任意识显著增强,以高度的警觉性和责任心履行安全管理责任。例如:1。3km路基现场管理混乱,现场技术主管、技术员及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普遍偏低,对现场的安全管控能力低下,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整改、落实安全生产问题。在本次活动开展后,该施工点现场主管刘宝全、技术员邱贺及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普遍得到很大的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的要求,施工现场的安全状态良性可控,保证了施工安全。
⑵制度体系建设及有效运行方面。一是修改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二是以责任制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安全工作做到了有安排、有检查、有分析、有考核,违规违章行为做到及时有效的得到纠正,安全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到位,人员配备与安全教育培训满足要求;三是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得到了强化,风险辨识与过程控制到位,并建立风险管理台账。
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方面。
一是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严格按规定编制、审核,认真执行落实。二是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手续完备。三是大型机械设备是能够按规定进行年检和养护维修,通过本次活动不存在带病运转问题;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认真编制并执行,对存在违规操作、违规使用问题已得到了整改;干部跟班包保工作落实到位。四是隧道、桥梁施工,以及脚手架搭设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满足相关安全规范要求。五是防洪重点处所采取了防护加固或搬迁措施;建立了预警机制,确保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撤离人员;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备足防洪物资和料具。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员的安全意识水平还有待提升。通过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我工区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施工时,安全状态可控,但是人有不足。在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时,仍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做到生产、安全两手抓。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安全; 避灾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008-02
一、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
(一)城市公共安全的重大意义
城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城市化水平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社会财富和产业活动高度聚集。人口、财富和产业活动的集中是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动力,但也为城市安全留下隐患,增加了城市发展的风险和危机。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12月19日,建设部为此专门举行专家座谈会,探讨和研究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与会专家认为越是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越要看到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责任,越要强调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要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就要提高预防综合灾害意识;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对城市安全的综合协调作用,大力加强这方面立法、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以及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三)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新责任
2006年4月1日实施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将城市规划定性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建设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保障公共安全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工作者,不论是从事规划设计还是从事规划管理,都要切实承担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职责,为此必须加强对城市防灾、减灾、救灾的研究,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采取适当措施,有效避免和减少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城市正常运行和发展。
二、灾害类型与防治对策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灾害,使灾害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必须研究灾害与城市的相互关系,了解和掌握城市灾害的成因、类型、特点及发展趋势。城市灾害按产生的先后分为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原生灾害是初发性的灾害,次生灾害是由原生灾害引发而产生。原生灾害根据致灾因素又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一)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以自然变异为主因产生的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也就是那些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给人类造成的灾害,如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
(二)人为灾害
人为灾害是指以人为影响为主因产生的而且表现为人为态的灾害,也称技术灾害,如战争、空难、海难、车祸、火灾、噪声、水土流失、沙漠化、核泄漏、核污染、酸雨等。
(三)次生灾害
原生灾害处理不及时,或者原生灾害发生地点周边没有适当的隔离空间,就容易引发次生灾害。次生灾害的特点在于引发性,防灾减灾的关键在于合理隔离原生灾害。
三、城市规划的防灾措施
城市规划是一项预测城市发展水平、设定发展目标、选择发展途径和约束发展行为的工作,城市规划必须对城市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风险进行周密的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规范城市防灾救灾体制。目前,我国城市大多没有建立常设的、统一的防灾救灾工作管理机构,一般是在政府内设立一个临时机构负责,各种城市灾害防治工作实际上由各自相应的部门负责,由于力量分散,部门配合不力,导致防灾救灾效率低下;有些城市灾害,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无法确定具体的单一部门,往往无人负责。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救灾动员、救灾物资储备等也存在较多问题,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
(二)建立统一指挥机构。国外城市防灾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的国土安全部、俄罗斯的紧急状况部都是常设的、统一的防灾救灾专门机构,且工作效率高。
(三)编制防灾救灾规划。城市防灾救灾管理部门应与城市规划部门共同编制城市防灾救灾规划,要对城市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分析和预测,探素有效的城市防灾救灾管理模式,对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提出城市避灾、防灾、减灾工作方案,提出城市防灾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城市救灾物资储备计划,提出城市防灾救灾应急预案。
(四)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尽早发现、预防灾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积极转移人员和财产,是减小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城市规划要配合和服务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给气象观测站、水文观测站、消防站(含了望塔)、地震观测站、动植物检验检疫中心等灾害预警设施规划并预留合适的场地。
(五)建立专业救援队伍。建立一支训练有素、作风过硬的专业救援队伍是抗灾救灾工作成功的关键。专业救援队伍必须实行军事化的管理,要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才、人力和救灾工具,要有专门的训练场地,要有专门的交通和通讯设备,确保“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六)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城市人口和财产高度聚集,一旦发生灾害,需要大量的救灾物资进行补给。为此应建立救灾物资储备,通过地上和地下的各类仓库储备水、粮食、燃料、衣物、药品和医疗设备等战略物质。特别是在可能发生战争前,更要加强战略物质储备,并应以地下仓库形式为主进行储备。
四、强化城市规划避灾
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避灾措施是根据项目性质和场地条件,通过选址和布局手段,将项目布置避开灾害可能发生地带,同时避免项目可能给周边地区带来灾害。
(一)科学选址,主动避灾。新建城市的选址和现有城市发展方向选择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城市建设要避开洪水淹没区、采空区、软弱地基区、沉陷区、地质断裂带和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可能发生地带,以免遭受洪灾和地质灾害。
(二)危险工业,隔离布置。生产易燃、易爆和有毒产品的工业的选址,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距离,要防止燃烧、爆炸和泄漏给周边地区带来危害,因此宜隔离布置。其次要避开城市水源地,以免污染水源。再次要避开河流上游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免加快灾害的传播和扩散。
(三)危险仓储,离开中心。液化气、油料、炸药、雷管、弹药、剧毒物品等危险品仓库,因易燃、易爆、有毒或杀伤力,容易引发灾害,均应远离城市中心;要避开河流上游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免加快灾害的传播和扩散。
(四)隐患设施,远离中心。一些城市设施对城市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本身又存在安全隐患,必须与城市集中建设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五、强化城市规划防灾
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防灾措施是加强城市防灾工程建设,加强建筑防灾设施配套,降低城市建设活动引发灾害的可能性。
(一)建设防灾工程,提高防灾能力。针对城市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建设相应的防灾工程,提高防灾能力,这是城市防灾规划的核心和重点。为防治火灾,要合理规划建设消防站、公共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码头等。
(二)建筑工程建设,强化防灾性能。建筑工程防灾主要是防地震、防火、防雷电。建筑防地震要按城市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和建设。
(三)工程管线综合,保持合理间距。工程管线如同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数量巨大,必须合理进行综合布局。一些工程管线如果建设和保护不好,本身会导致灾害发生。
(四)减少环境破坏,降低灾害发生。城市中的许多灾害是由于城市建设破坏生态环境而造成的,如植被破坏和大挖大填导致水土流失、山洪、泥石流、滑坡、崩蹋等灾害。
六、强化城市规划减灾
城市规划中的主要减灾措施是迅速疏散受灾人口和财产,控制灾害传播范围和减弱灾害的传播速度,提高救灾速度,保证城市在遭遇灾害时能维持基本运转。
(一)控制建筑密度,降低损失程度。建筑密度越高,人口和财产必然越集中,一旦发生灾害,遭受损失必然相应增大,为此应合理控制建筑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