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企业规章制度汇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总体目标
通过全县建设系统拉网式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牢固树立“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理念,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严厉查处消防违法行为,落实消防安全整改措施,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增强消防安全意识,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设施正常运行,坚决预防和遏制建筑施工现场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二、组织机构
成立县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任组长,住建局建管股、质安站、规划建设监察大队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本次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全面安排部署和监督。
建筑市场管理股:负责联络小组成员单位及市消防支队,针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组织开展抽查,对于不合格的在建施工项目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收。对于未依法通过消防设计审核的,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对于未依法通过消防验收和备案的,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质安站:负责全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全面排查整治工作,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督促整改。
规划建设监察大队:负责全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全面排查整治工作,对于严重违反相关规定的依法严厉处理。
三、工作重点
(一)建设工程是否依法通过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
(二)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施工企业是否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将消防责任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项目和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开展火灾隐患检查治理;是否制定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是否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培训教育。
(三)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情况;施工现场是否实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线路敷设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堆放、保管是否符合要求;焊接、气焊切割是否会引发火灾事故;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办公用房的彩钢板是否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临时用房内配电线路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施工现场是否存在使用明火,电炉、电热毯等不符合规范和消防安全的电器产品;农民工宿舍是否建立专人值班制度;脚手架是否采用阻燃材料;施工现场特种作业的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四)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布置和灭火器材配备。施工现场平面布局是否合理;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水池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配备是否符合要求;消防器材放置是否显眼并便于取用;消防疏散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办公区、生活区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四、工作安排
从即日起,动员和部署在建工程项目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各部门要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做好部署和落实工作并主动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督促各企业开展自查自纠,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坚决消防火灾隐患,打击违法行为。我局将组织专项督查组,开展重点督查。
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密切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排查工作,针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情况,要组织精干力量,落实专人负责隐患整治工作,确保消防安全。
质安站、城建大队于2014年9月26日以前将全县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中检查及处理情况汇总并上报住建局建管股。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确保建设行业安全形势稳定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务必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贯彻落实。力争在2014年10月10日完成市所有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并由我局按要求将工作情况汇总上报市住建局、省住建厅。
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编制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编制的要求有: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纸质文件(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声像电子文件。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纸质文件的编制步骤:组卷―卷内文件排列―案卷编目―案卷装订―案卷排列。
二、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编制的问题
1、对档案编制缺乏认识的问题。在很多建设单位中,档案行政执法力度不够,对日常的档案材料编制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没有将档案编制工作放到日常的技术管理日程中,导致档案编制质量普遍较低。很多管理者认为,建设单位应当重视工程建设,对档案编制这一类的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编制只是走一个过场,只要随便编制一下应付过去就可以。因此,对档案编制工作的内容与环节放松了要求,不重视各种材料的积累和整理,在竣工验收阶段依靠临时突击,采取"寻踪觅迹"的方法来应付编制工作,甚至出现伪造材料的问题,导致档案编制质量不符合要求。
2、管理机构不明确及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档案编制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制定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档案编制的具体方法和过程进行了约束。但是,很多单位的技术人员没有遵循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编制制度,导致档案编制的责任不够明确,国家的规章制度也不能落实到位。此外,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有其独特性,时常更换技术人员,因此技术人员很难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如果人员频繁变动,那么在资料的整理与交接方面就很可能出现问题,导致相互推脱、相互扯皮的现象发生,容易造成材料的遗失。
3、技术人员素质的问题。在很多建设单位中,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通常在毕业之后就直接走上了工作岗位,再加上施工进度紧张,档案编制的难度加大,在具体工作中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很多技术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与教育,对档案编制工作的内容和难点缺乏认识,也没有充分熟悉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导致业务能力不强,在档案编制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此之外,档案编制工作的质量还与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关系,很多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太过随意,不能及时地填写相关原始材料,这些都是档案编制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
4、档案资料室基础设施的问题。很多建设企业中档案资料室内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办公用品,很多设备也较为落后,不能满足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甚至很多设备根本无法使用,工作条件较差。
另外,施工单位和业主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没有明确档案编制的要求,这也是档案编制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对"三边"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业主方面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议与指导办法,导致编制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总之,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或者是监理工程师的原因,都可能会导致材料填写拖延的问题出现,甚至导致不予签证,这些都会给档案管理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编制的策略
1、重视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编制工作。建筑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档案编制工作的管理,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档案编制工作给予设备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档案编制的技术人员也应当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使领导明确档案编制的进度与质量,并及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领导如实掌握档案编制的具体情况,了解到工作的内容与难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管理。此外,还可以成立档案编制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档案编制的各项领导工作,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由工程部长将这些责任落实到位。施工队也要注意积累日常资料,由技术人员统一汇总并整理,做好档案资料的编制工作,并将这些材料严加审核,形成系统、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2、实行档案编制责任制。要将档案编制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中,交由专门人员负责,并明确这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对于档案编制工作应从源头抓起,做好原始材料的搜集工作,并加强对档案编制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此外,在材料归档时,也要严加管理,对材料进行查漏补缺,并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不断提高材料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可靠性。
3、提高档案编制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档案编制工作中,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业务素质对编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此,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与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与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具体说来,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增强档案编制的责任心。技术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充分了解和应用各种施工标准与施工规范,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好档案编制工作。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技术人员进行教育,例如,可以采用专家讲座、培训班、示范教学等形式,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另外,要避免技术人员的随意调动,增强人员的稳定性,如果必须要进行调动也需要做好资料的交接工作,避免资料的散失和欠缺。
4、提高档案编制的质量。应当加强与业主的联系与沟通,并邀请其对档案编制工作进行督导,及时发现档案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档案编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通过协商的形式解决。此外,监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应当加强沟通与合作,在相互支持的前提下降各项工作做好,从而确保各种资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并对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
5、提高档案编制的现代化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成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档案编制工作中,也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编制的技术含量,利用这些技术更好地控制档案的目录、封面和盒面等内容,并严格按照档案编制的格式进行输入,并确保案卷标题的规范性,从而有利于保存与查找。
关键词:环保设备运行管理操维合一
Abstrac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the whole process from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relevant personnel quality, set the 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proposed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iciency unific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d one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的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模式在市场机制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式的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模式,实现环保设施运营的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1.我国环保设备运行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建设起了许多环境保护设施,然而大多数污水处理设施沿用的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行管理模式:由政府或企业承担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费用并运营管理。因此,环保设施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环保设施运营管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2.环保设施的前期运行管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执行“三同时”政策,即环保设施与生产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治理方案定得合理,工艺路线正确,设备选型适当,能给后续的设备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就需要选择效率高、能耗低、投资省、占地少、运转费用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治理方案。
环保治理方案设计时,应结合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及现场情况,突出设计工艺的先进性、合理及安全性,在设备选型中,应注意选择通用性,便于加工采购。在工程验收时,应做好验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以备查阅。
3. 建立健全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
3.1环保经济责任制
企业应将环保设施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道,达到环保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转、同时检修、同时维护的“三同时”原则,这就要求企业把环保设施的管理纳入指标化考核的范畴,实行环保经济责任制,即把环境设施运行指标同生产指标一起进行考核,将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好坏同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做到有奖有罚,奖优罚劣,建立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奖罚制度。
3.2经费保证
当生产设备运转时,环保设施必须运行,生产设备维护和检修时,环保设施要有检修计划和备品备件,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计划上形成制度,保证环保设施运行经费的到位,以保证环保设施备品备件供应费用及检修维护费用。
3.3管理制度的建立
明确环保设施的管理职责,做到设备管理有章可循,制定一系列环保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有关环保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后,按制度要求,将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及管理责任和指标从部门、车间、班组到每个人层层落实,每台设备、仪器、仪表、阀门都有专人负责检查维护。操作人员必须按制度的规定使用、检查和维护设备,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巡回检查等原始记录。
3.4制度落实
对制定的制度进行检查落实、考核,保证环保设施管理按制度进行。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主要指标运行达标情况;
2)规章制度、规程是否执行;
3)设备是否闲置不用;
4)设备坏了是否及时维修或保养;
5)运转记录是否真实。
4.实施“操维合一”,推进设备点检工作
为实现操维合一,全员设备管理切实有效地推进设备点检工作,要健全生产作业班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生产作业班专业维修人员的定期及动态点检,机电液专业精密点检,形成三位一体的点检网络。
设备科作为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应建立较完善的、操作性强的点检作业指导书,制定点检基准和规范的点检程序,对主要设备编制了岗位日常点检表、专业点检表,运用新的诊断技术和劣化理论掌握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收集检测数据,跟踪分析这些状态数据,作好记录以推算出最佳的维修时间,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5. 推行“四化"模式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5.1完善绿色生产体系,实现设备管理的程序化
首先是在日常工作中,从夯实l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SE 管理体系入手,将岗位责任制、各种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规程、生产人员的现场作业步骤等49项内容整理汇总,对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完成时限、效果等都作出硬性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精 炼,形成 “工作按程序,程序出效率”的良好局面。加强关键要害部位管理,制进一步规范职工现 场设备操作水平和防范能力。
其次是以绿色生产四步法为重点,围绕“安全、节能、环保”要求, 细分绿色等级,通过绿色生产分析,查找每台设备的安全隐患风险 点、清洁生产控制点,讨论、制定并实施具体可行的绿色防护措施。
5.2强化全过程控制。实现设备运行的精细化
生产过程控制是为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直接或间接 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生产过 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通过实施“三精细”,即精细管理、精细维护 和精细操作,不断优化生产运行,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的执行质量。
按照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以“看、听、摸、闻、测”五诊法抓好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做到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及时解决。同时,加强网上数据应用分析,中控室的操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控制探头,监控各大厂房和设备的生产运行情况,协调各岗位快速反应、和谐运行。
5.3严格执行QHSE管理体系。实现设备本质的安全化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令》,使职工生产活动始终受控制度和规范。为使每台设备安全平稳运行,通过五诊法抓好设备状态监控,严格做好设备周检和月检工作,每周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每月对每台设备进行打分、汇总,力争实现“五个到位”,即责任到位、点检到位、到位、清洁到位、分析到位。
5.4实施点检预防维修制.实现设备维护的效能化
以加强设备管理为突破点,将“把设备当成工艺品”理念融进各个环节,促进了设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重视设备基础管理。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即分为A、B、C三类。对于A类设备实行点检定修管理,设备的修理采用主动维修和预知状态维修:对于B、C类设备,在确保生产的前提下,采用预防维修或事后维修的方式。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按照流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和优化,运行效率高。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设备档案、管理台账等管理,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适时进行优化、修订和完善,通过动态管理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维修为基础,强化设备运行管理。首先是狠抓设备的点检维修和预知维修。设备点检定期维修制是全员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次是强化设备管理创新。现代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设备管理就是经营设备,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树立全员“把每台设备当成工艺品”的观念,完善全员设备管理网络。
结语:强环保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环保设施的作用,通过全过程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使之得到落实,就能够管理好环保设施,确保环保设施长期、稳定、高效运行,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一、推进责任成本管理必须以承揽定额利润为前提
经营承揽中标,是推行责任成本管理的前提。承揽项目不中标,责任成本也就失去了管理的对象。因此,推行责任成本管理,首先要从项目承揽做起。项目承揽不仅要保证其数量,而且更要注重其质量。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地区,不论是公路、市政,还是工民建、水利水电等建筑行业,普遍推行的是无标底招标,实行最低价中标。因此,从建筑市场的竞争来说,要求施工单位依靠自身实力自行确定成本底线、自主报价。而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同样要为责任成本找到理论计算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企业定额。因此,建立企业内部定额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制定企业定额的标准只能紧凑,不能宽松,否则,企业定额低于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企业也因缺乏市场竞争力而终将退出占领市场的“舞台”。我公司自执行“三项招标”制度以来,通过劳务竞标和现场成本反馈,整理收集了一些数据资料,初步形成了一个成本数据库,但这还不能算是企业定额。制定和修改定额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作。从制定到执行,从执行到反馈,再从反馈到修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定企业定额,要组建一个非编机构,由公司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即由公司经管办牵头,工程管理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项目部配合,在国家工程造价定额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成本统计资料,按照地区和类别划分,通过归类整理,定量定价,形成一个劳务成本的静态数据库,在一定时段内保持相对稳定。而材料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指标,定量不定价,但价格必须密切与市场信息相结合,从而由劳务成本和材料成本两部分内容组成内部定额的框架。
多年以来,我公司各级领导对经营承揽质量都非常重视,且思路清晰,工作到位。按照公司确定的“三不揽”原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实行精细承揽,慎重承揽。通过加强投标项目前期评估、鼓励项目滚动发展、集中力量瞄准大标、拓宽合作渠道、走联合共赢之路等多种措施来降低承揽风险,杜绝经营性亏损项目,确保项目中标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推进责任成本管理必须着重抓好项目成本控制
一是精简项目机构,降低管理成本。工程项目,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项目管理机构是责任成本控制的源头。有的项目部由于管理人员开支过大,侵占了企业大量利润。因此,精简项目机构,降低项目成本,具有一定的潜力。精简机构,不单纯是裁减几个冗员,而是要使项目管理更加精干高效。做到减机构,不减职能,不削弱职能;减人员,不减工作效率,不减岗位责任。项目部可以探索尝试一岗多职,否则,一岗几人,人浮于事,相互推诿,以至工作效率反而低下。另外,完工项目要下狠心撤点销号。竣工后不能及时清算决算的项目很多,问题在于不一定要等业主把账结完,而是项目一旦完工,就应该把项目收尾人员撤回。
二是健全规章制度,严把测算环节。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必须在项目部建立一套责任明确的核算、考核办法,从而为落实经济责任提供可靠依据。具体地说,就是要制定《责任成本管理操作细则》,分清管理层和作业层,各层次要指定专人承担规定的责任,并行使相应的职权。职权的行使一定要遵循合同管理制度、预算分割制度、计价拨款制度、材料供应制度、设备使用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等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要经得起各级领导的审计检查,维持责任成本测算内容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工程项目一上场,就要进行二次预算分割,在此基础上进行责任成本测算。在测算责任成本过程中,要成立工作组,召开项目相关部室业务专题会,具体指导责任成本编制,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及时解决项目在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促使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业务基础工作,集成详细的责任成本管理指导性资料,领导和相关部门可凭借这些资料进行控制和相互牵制。资料的集成就是将公司对项目的二次预算分割成本指标作为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的依据,把各项成本要素进一步分解到各部室、各施工队,细化到各单项工程。如每座桥的桥墩直至桥墩的每道工序所消耗的各种材料和施工队伍,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分门别类的汇总,不但要汇总到每单项工程,而且也要汇总到各个施工单位,从每个施工单位就能反映出它所有的工程量、应需消耗各种材料的数量,同时从每一单项工程中又能反映各施工队所完成的工程量和消耗的各种材料,横向和纵向上的工程数量以及材料消耗上必须闭合。对没有分配和明确的工程量先在项目部反映,等到明确了施工单位后再从项目部分离出去,使得这部分责任预算不因事前未明确施工单位而无法分解以及与项目总预算相闭合。然后,工作小组再按单项工程与施工单位分别归集应发生的实际成本,与责任预算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节超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使各项成本支出始终处于受控之中。
三是严格工序单价承包制度,将生产成本控制在作业层。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成本竞争。目前,建筑市场已经步入微利时代,中标价所含的利润越来越少,企业要想获得利润,就只能实行项目部和作业层的两级承包。通过实行工序单价承包,把项目的生产成本控制在作业层,把现场管理费控制在有效的范围,现场管理才能获得稀薄的利润。在制定工序单价中,要对一些不平衡单价进行“削肥填瘦”的处理,不能一味的对所有单价降几个点搞一刀切。要继续贯彻执行“三项招标”制度,完善合同管理。尤其是在劳务招标工作中要保持高度敏锐的“嗅觉”能力,防止和杜绝劳务施工队伍出现相互串标,这方面已经有苗头,一旦出现这种迹象,劳务招标必须否决结果,另行实施。
一、目标要求
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合作型”机关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为核心,以追究问责为保证,牢固树立起“服务企业、服务市场、服务社会”的现念,努力造就一支“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建管队伍。通过加强效能建设,使工作作风和建筑业行风明显改进,使每个工作人员更加爱岗敬业,认真工作,热情服务。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办事能力明显提升,办事程序明显简化,办事效率明显提高,逐步建立起规范、协调、透明、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建管工作形象。
二、工作重点
(一)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
1、深入宣传发动和开展相关教育,使全处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加强效能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取得突破,在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上有明显提高。
2、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过程的监督和约束,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解决部分执法人员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
3、对有悖于现行法律法规,不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和管理规定进行全面清理,该废止的坚决予以废止,该修订的抓紧修订完善,努力清除阻碍行业管理发展的政策。
4、依法对现有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清理,进一步消除连带收费、搭车收费,对所保留的审批收费项目,明确告之收费依据和标准。
5、多渠道征求管理服务对象对行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及时查处执法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在规范行政行为上取得突破。
(二)创新管理方式,优化办事程序
6、着力解决办理施工许可中办事流程慢,中间环节多,办事单位既要跑窗口,又要跑部门的问题。加快《市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程序》软件开发工作,实现一个部门统一录入收件,进入全自动电脑程序后,相关科室并联办理,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改变以往上一项审批不完成,下一项审批不能进行的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办事单位多次跑科室,办事费时费力的问题,切实优化建管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
7、准确掌握在建工程进度,对需验收的工程提前做出安排,尽可能地缩短工程质量验收从申请到实施的时间,切实解决近年来因工程量陡增所造成的工程质量验收需“排队”的问题。
8、及时受理企业资质申报,优化初审方式,缩短工作时间。科学安排行业培训工作,为企业申报施工安全许可和劳务企业资质创造条件。
9、深入推行“差别式管理”,对管理差的企业重点帮助指导,对管理差的施工现场加强监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切实解决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
10、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中,加强服务意识的教育,使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支持就是工作,保护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满腔热情,真心实意地为办事单位多服务、少限制,多设路标、不设路障,多讲怎么办、少讲或不讲不能办,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的现象发生,以优质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以优质的服务,树立建筑管理部门的良好形象。
11、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和失职追究制,对违反制度被查实的,必须追究其责任,将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和工作目标考核结合起来,以促进干部职工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制定方案
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和全体职工“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动员大会,传达全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推行绩效管理动员大会和市建委有关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结合我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效能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查摆问题,集中整改
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照陈书记讲话中指出的效能建设上存在的6个方面问题。各分管领导组织所分管的科室,结合工作实际,查摆问题,对查出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制定整改措施。处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进行梳理、汇总,领导小组召开专项会议研究如何集中力量加以整改。
(三)考评总结阶段
对整个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结合年度对各科室工作考核,一并开展效能建设情况的评议考核,并将评议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严格兑现奖惩。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领导责任制
为加强效能建设工作的领导,我处决定成立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由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组成
处领导小组对全处的效能建设负总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督办落实等具体工作,各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加强效能建设工作的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要各负其责,切实做好所分管科室的效能建设工作。
(二)精心组织,严格督查,确保效能建设落到实处
处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应对全处效能建设工作加强指导,及时掌握开展情况,对每一阶段的落实情况及时组织检查,听取汇报,对违反效能建设的人和事,予以通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关键词:成本核算;施工项目;研究
建筑工程成本是成本核算的具体化形式,是指建筑企业为了在生产经营汇总获得并完成工程所付出的所有代价,也就是广义上的建筑成本。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建筑的狭义概念,就是指项目施工现场所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设备使用费、其他的现场直接费用以及为组织施工而发生的管理费用的总和。以上内容是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狭义的建筑成本将成本的范围缩小到具体一个项目范围之内,不包含建筑企业期间中的相关经营费用、利润和相关税金。
1建筑工程成本项目的相关内容
近几年,在我国,一般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分为六个主要环节,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考核。在其他国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有: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析和归类。显而易见,不管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比较重视成本的预测和计划,就是说在科学合理的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出项目成本计划,进而确认成本管理目标。但是在我国项目成本管理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常常有部分项目缺少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没有做好成本预测和计划工作,在管理上缺乏目的性,往往很随意;甚至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并没有根据成本计化进行严格的成本计划,造成成本管理流于形式。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出现在成本核算工作上。基于我国很多建筑行业并没有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导致成本核算缺乏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不完善,使得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没有数据依据。成本预测和计划的不准确直接导致成本控制失去目标性。因此,只有做好成本核算工作,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做起,进而实现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2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2.1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必然要求
建筑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主要包含:政策法规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最经几十年,我国建筑企业依次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度和建设监理制。其中,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了项目法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责任,进而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建筑行业的“寻租成本”;而招标投标制度构建了工程建设的竞争机制,规定了建筑企业工程的承接的行为;建设监理制度平衡了业主和建筑行业的技术力量,减少了施工中有损业主利益的不利行为,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在建筑技术方面的最明显提高就是采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大量建筑材料网站的出现,使得项目施工成本逐渐透明化、开放化。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减缓,加上大中城市中商品房的空置率居高不下,许多建筑单位在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水平相当,造成生产力的大量闲置和浪费,在建筑市场中出现了竞争激烈的场面是不可避免的。
2.2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我国,很对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并没有按系统性实施,究其原因是由于企业短期行为所导致的。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行业已经逐渐步入成熟期,建筑企业也逐渐向内部管理方向发展,在管理上建立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很多专家表明成本战略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出其重要性。某著名教授提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成本管理方法来实现减少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标。”然而成本核算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站在企业成本战略的角度分析,在较长发展时期,建立完整的信息体系带来的收益要远远超过暂时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因此,如果建筑行业忽视信息价值和成本核算工作,将会在长期竞争中置企业与被动且劣势的地位。只有企业实施成本战略,渐渐建立并完善信息资源优势,才能符合战略发展的要求。项目管理成本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对象就是工程项目,其是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及企业的实际要求,对项目进行实际成本的核算。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核算的主要内容是所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和其他相关费用。其目的是为了给成本控制提供数据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相关信息。但是由于没有统一规定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方法,所以在实际核算中,要结合实际,采用正确且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可以采用会计方法,同时也可以运用统计学、运筹学、技术经济或者其他有效核算方法等等,核算方法灵活多样,建筑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合适的选择。把成本核算对象具体为管理成本,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将核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相应的简化,进而使得成本核算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方便性。
3建筑工程成本核算的方法
为了保证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按照以下程序开展工作:
首先,依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核算的指标。成本核算工作的首要工作就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成本控制工作方便实行,成本核算指标必须符合成本计划的要求。对核算结果和成本计划进行比较,进而保证其反映成本计划的真实执行状况。
其次,从成本核算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进行分析。不管哪个工程项目都会有包含很多的成本核算项目,其中关系到成本的因素主要有项目实际作业中耗费的数量、价格和资源价格变更概率。可控成本是项目成本核算的主要对象。如果企业统一购买钢材材料,钢材市场价格属于不可控成本,不能成为成本核算的因素。而是应该通过钢材成本在工程成本中的比例和钢材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概率进行相关分析,进而才能确定钢材价格是否属于成本核算因素。在采用主要因素分析法的时候,可以通过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等等方法。
最后,根据成本核算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针对主要成本因素实施敏感性分析,已经成为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一种方法。经过敏感性分析,可以判别某项成本因素应有的核算和控制的程度。
4建筑工程成本核算有效控制措施及建议
4.1引入项目成本核算制度,摒弃队级核算制度
实现项目成本核算制度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成本核算制度,其实就是指把项目工程作为核算对象,汇总工程成本,分析相关盈亏,进而正确真实地反映现实状况,也是对经理业绩进行考核的依据。整体看来,项目成本核算不经符合工程项目成本的发生规则,同时还满足项目管理财务的规律。但是相比较而言,传统的队级核算制度,仅仅针对行政单位建立的核算体制,成本是依据施工单位汇总的而不是工程项目来归集的,这样只能反映出某个单位的盈亏而没有反映出具体的工程项目的盈亏状况。此外,再加上工程队伍很难区分哪个具体工点带来的盈亏,分辨不出到底是哪个施工环节导致的亏损,造成成本核算工作上的混乱。所以队级核算制度已经过时了,已经不能有效的适应新体制的发展,应该放弃使用此制度。随着市场的建立和不断的发展,工程队伍的取消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4.2建立合格分包商的目录,招标择选劳务队伍
为了满足招标工作的相关需求,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合格的分包商目录,动态管理已经进入名单的分包商,并且进行定期的跟踪考察,记录其业绩,在年底实施评定,实现优胜劣汰。从某种程度上说,工程的质量好坏由包工队素质的高低决定,而管理程度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成本。项目经理都喜欢素质高、信誉好的施工队伍,这就会遇到来自外界各方面关系的压力,有时会违背道德良知而选择不达标的队伍,一旦包公队伍出现了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很难给予相应的惩罚或者取消其承包的资格。而在另一方面,当包公队提出调价索赔的时候,项目管理人有很难给予拒绝或者反索赔。所以,招标工作迫在眉睫,必须严格执行。首先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切实有效的策略做好招标工作,保证招标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选择优秀的包公队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进而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减少建筑工程的成本。最后,要进行保守性估算,当企业采用招标选用劳务队伍的时候,项目工程成本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最终确保建筑企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另一方面也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安全居住的环境,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4.3认真评估项目,加强财务检查及审计监督
在做好其他方面工作的同时,施工过程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加强中期财务审查和审计监督工作。事实表明,只注重表面,走马观花式的粗放化管理,以包代管式的简单管理,已经不能有效的发现和解决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假如项目部只报喜不报忧,虚增利润,以贷款来交钱,通过欺骗获得荣誉,这样上级机关领导就很难发现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准确核算。因此,只有认真执行财务检查工作,进行相关审计监督,不仅要看企业报表,同时也要查看重要账本,在检查库存量的同时也要对相关凭证进行审查,此外,既要认真计算应收还的计算应付,在审查财务的同时还要做好检查计划的工作。争取弄清项目的所有内容,准确计算工程项目的有关成本,进而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效益和利益。
5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问题在于缺乏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和认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竞争的激烈,提高项目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在竞争社会中占有有力位置的重要利器,同时也是推进企业成本战略发展的坚实基础。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在此大背景下,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提高建筑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就更加重要了。
参考文献:
[1]袁刚强.如何科学合理的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4):12-13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以开展全县建设行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为契机,通过集中督查,进一步促进“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促进建筑企业和建设行业主管部门两个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有效建立隐患治理的长效机制。
二、为确保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目标的落实,成立县建设行业安全省含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督查工作全面负责,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做好检查、督查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督查的各项具体工作。
三、督查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督查内容:
1、建筑工程:(1)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2)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特别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3)安全生产经费的提取和使用;(4)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方案的制定、论证和执行落实;(5)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6)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及有关物资、设备配备和维护;(7)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和班组的安全检查和整改落实;(8)事故报告和处理,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追究和处理等。
2、市政工程:(1)在建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排查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资质、施工现场、施工安全护栏、安全警示标志、施工机械设备、沟槽开挖与回填;(2)市政道路及排水管道运行管理,排查路面坍塌、排水管道塞堵溢水、窨井盖及雨水井盖缺失等;(3)污水管网运营,排查泵站运营、管线运营、泵站设备维护、管线窨井盖缺失等。
3、公用设施:(1)燃气行业:排查各燃气经营企业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技术标准,管道燃气工程设计、施工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管理燃气储存、输配系统及其安全附件是否符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并定期检验,钢瓶检测,乡镇燃气市场的整治;(2)游乐设施:排查游乐设施的检测,建立紧急救护制度,游乐设施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3)供水行业:水质安全检测和管理、水源地的保护规划,供水管网施工是否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时间安排:
1、5月9日前制定下发百日督查实施方案。
2、5月15日前召开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动员会,部署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
3、5月16日至专项行动结束每15天全面督查一次。
4、2012年7月30日前对整个督查情况进行通报。
(三)集中整改,重点督查阶段(6月1日—6月30日)
1、6月1日—6月20日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各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按照自查自纠存在问题进行集中并限期整改,要求对重大安全隐患要落实责任人和督办人。
2、6月20日—6月25日县建设行业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建筑施工企业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3、6月25日—6月28日各企业将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及时书面报县建委安监站,县建委安监站及时汇总通报县安委会办公室。
(四)“回头看”阶段(7月1日—7月30日)
各有关单位要对已排查出的重大隐患治理是否到位、隐患排查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等情况组织再督查,巩固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成果。
(一)基本情况 。
1.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成立了由区分管建设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应急指挥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区住建局、安监局、环保水务局、建筑工务局、经济促进局、民政局、财政局、__交警大队、__消防大队、各街道办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__区建筑工程抢险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办公室,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分类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做到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2.应急救援预案体系逐步完善。我局今年以文件印发实施《__区建筑工程抢险应急预案》、《__区住房和建设局防洪防风应急工作预案》、《__区住房和建设局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应急预案。每项预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明确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对每个建筑工地的应急工作组织发动等具体事项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全区建筑系统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通过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救援、应急处置整体水平。2015年,区住房和建设局共组织“防洪防汛”联合演练、消防应急救援演练、暴雨天气防台风救援演练、触电急救演练等大小应急演练近92次,通过演练,有效地检验了预案的可操作性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建筑工地应急救援、应急处置的整体水平。
3.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队伍在我区从事工程队伍的建筑施工企业中选择,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调用,常设1个专业抢险中队,为深圳市__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二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管理。通过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月、建筑工地汛前防汛防洪专项检查、消防专项检查、九打九治专项检查、防台风瀑雨灾害专项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并做好相应的隐患排查整改记录、台帐,落实整改措施及人员,积极开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管工作,较好地掌握了我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和应急资源状况,并对其开展有效监管,通过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形成检查、监控、救援三位一体的监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模式,有效遏制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为及时迅速开展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应急救援技术方案修订和专家评估组建设。由我局施工科牵头,负责组建由科研、勘探、设计、施工、质监、检测中心、安监等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评估库,制定及修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开展工程结构安全性鉴定。四是设立物资储备管理单位。根据区政府职责分工,由区国资委按“先征调、后补偿”的原则,负责协调我区建筑施工企业有关工程抢险物资、设备、人员的调用工作。
4.应急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抓值守。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信息渠道畅通,确保24小时值班电话有人接听、有人处理、有人反馈、有人办结。明确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或兼职信息员,应急信息工作做到了及时、准确、有效,提高了应急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二是抓预防。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施工项目特点,市、区住房和建设局及区应急办分别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值守应急工作的通知》、《关于应对强降雨天气的紧急通知》、《关于认真作好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做到早预防,将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消除于萌芽状态。三是抓管理,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首先是抓内部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其次是坚持定期召开应急管理会议及时
总结讲评和安排全区建筑工地应急管理工作.5.施工企业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全面提高。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应急知识进企业、进工地的“两进”活动为宣传主题。采取多种形式,使应急知识宣传有声有色。一是设置现场宣传场点、悬挂横幅标语、宣传气球、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咨询等方式,向建筑工人宣传应急知识。二是媒体宣传。利用电视、互联网、短信等媒体,充分利用社区体育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进行宣传。又利用短信定期向手机用户发送公众应急小知识,还组织全区建筑工地主要负责人观看了应急知识教育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应急管理知识。三是结合各种主题活动日,如“安全生产月”、“千万农民工共上一堂课”、“国际减灾日”、“消防日”、“法制宣传日”等进施工工地开展应急科普宣教,发放宣传资料、普及专项应急知识。
6.认真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我局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值守应急和信息汇总工作,不断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记、交接班制度。根据国家、自治区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和责任主体,强化对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询、研判、跟踪和汇总,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
(二)存在问题。
1.建筑工地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参差不齐。由于今年开工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较多,大小不一及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特别是个别旧改项目,虽有应急管理管理机构体系,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未能到岗履职,造成应急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没能充分发挥建筑工地的应急管理的优势,施工企业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2.应急培训力度不大,培训面不广。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个人应急管理水平的不足成为制约应急管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应急管理培训是这一问题最直接和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区建筑系统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员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区、市里组织的培训,无论从培训的面和效果上都是不足的。
3.应急保障能力有待提高。一是应急专业应急队伍种类不全,装备不足,技能掌握不全,需要形成长效的培训演练机制。二是应急物资分散且装备落后,救灾物资准备不充分,还处于较低水平、低标准阶段。三是储备物资数量少、运输时间长、储备品类单一,影响到实际救助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健全应急管理组织网络。通过健全指挥部、救援队及专家队伍,明确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或兼职信息员确保信息报告及时、准确、真实。
2.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按照依托专业队伍,整合社会力量,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坚持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的原则,做好人力资源的统筹工作,加强应急队伍的培养和训练。
3.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定期或不定期对建设工程突发事件隐患进行分析和检查,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重大风险隐患加强实时监控,实现风险隐患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加大督促力度、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具体明确专人负责隐患排查的具体工作,认真做好隐患的统计汇总、分析评估和信息报送。
4.精心组织各类应急预案演练。坚持以应急预案演练为着力点,努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一是配合市、区应急办做好应急演练。二是区建设工程的有关单位要加强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演练后要有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预案,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真正将专业应急队伍打造成一支叫得响、打得胜的应急队伍。
5.加强应急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应急管理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应急管理知识讲座和培训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积极参与省市组织开展的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演练活动,不断加大应急知识宣传工作力度,做好辖区建设系统的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建筑工地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基本情况。
目前,__辖区有6家瓶装燃气企业,共计7个瓶装燃气供应站、52个瓶装燃气服务点。在我局编制的《__区燃气行业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框架下,各燃气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方案》,各瓶装燃气供应站和瓶装燃气服务点相应制定有《应急事故处置方案》。在我局的督促要求下,各燃气企业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登记建档,在每季度的安全生产日常检查中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重点检查内容。同时,由我局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燃气行业安全生产应急实兵演练。
现__辖区范围内已铺设次高压燃气管网11.9公里,中压燃气管网339.2公里,低压燃气管网700多公里。主要以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编制《燃气管网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组建专业的城市应急救援队伍。结合__区燃气管网实际情况,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全完善突发事故应变处置框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充实物资设备储备,加强对次高压、中压、低压管线的日常巡查。同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达到“完善机制、磨炼队伍”的目的。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根据__区燃气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变化,结合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标准要求,与时俱进,完善和健全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一支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重点完善瓶装燃气经营站防爆设备、瓶库间管理措施、车辆安全运输等关键环节的防恐应急工作。
2.推进突发事故应急工作的标准化建设。针对燃气安全供应的行业特点,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逐步统一规范各燃气企业和站点的应急基本措施,包括前期预警小组、物资保障小组、救援应变小组、疏散分导小组等,进一步规范标准化统一建设,确保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及时有效。
【关键词】 施工企业 财务管理 对策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财政体制的不断深入,这给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我国的建筑企业还在迅速发展,效益也在增加,但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再加上,国外建筑企业的进入,导致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就要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完善财务控制制度。但是,目前,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管理薄弱;财务人员的素质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要在建筑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建筑企业的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在工作中经常强调“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但是能落到实处的领导不多。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仍然重视工程的承揽、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等问题,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中,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体制不健全
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但可以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导致财务管理过程中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规不守、有责不负等现象时常发生。虽然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大多数企业将财务管理制度视为“写在纸上”的制度,实际工作中并不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致使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3、资金管理薄弱,缺乏统一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工程垫资和工程拖欠越来越多,加上企业不能很好地管理资金,致使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差。企业资金管理薄弱,缺乏统一的制度对资金进行管理。尽管每个企业都可能制订了资金的使用计划,但是多数企业不能按照计划来行事,导致计划的可操作性差,有些企业甚至形成实际与计划严重脱节,使企业的资金管理过于盲目,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致使企业的正常经营工作难以开展。
4、职能部门责权不清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组织结构,以及每个职能部门的责权,每个管理者及各职能部门都应该按照规章制度来履行自身的职责,但是目前的建筑企业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的现象。在企业中有些领导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损失企业的利益,导致企业中各职能部门不能很好地进行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以自身的利益为主,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有些人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造成企业财务管理的混乱。
5、财务人员素质差,职业道德水平低
长期以来,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受到传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影响,财务管理理念落后,对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关注不足。有些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对于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了解,导致工作中错误频繁出现。有些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不循,财务管理意识薄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有些财务人员难以掌握或者是自身就不愿意学习这种新的会计核算方式,在工作中不能对会计中出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难以给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企业决策迟缓。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客观环境的制约,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和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企业领导过程中趋于生产和技术,对经营管理缺乏关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靠生产出来的,和财务管理没有多大的关系,对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和关心度不够。
2、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大部分的施工企业来说,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其实内部控制是一个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过程,但在实际当中,企业往往只重视事后控制,忽略了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许多企业只有对事后的核算工作,而没有事前的计划和预测工作,缺乏对事中的监督控制。而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仅认为是写在纸上的东西,并未落到实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也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监督,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很好的传递,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3、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数是由之前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虽然形式上变成了企业制,但是在实际中,还存在许多国有企业的性质,存在于企业中的这种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有很大的差距,虽然,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中也存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表面上是独立的,但在实际中,产权不明晰,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中存在着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现象。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环境。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仅局限于本企业,而要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也要一改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学习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在企业中应树立以下四方面新的财务管理观念:一是人本理财观念。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企业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这是企业顺利开展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保证。二是共赢理财观念。企业财务人员在财务决策和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对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三是风险理财观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财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科学的预测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科学的分析风险影响程度,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将风险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四是信息理财观念。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树立信息理财观念,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全面、迅速、准确地搜集有用的信息,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营。
2、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完全和完整,防止资产的流失;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施工企业要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为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奠定基石,使企业的领导者和各职能部门有章可循。一是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核算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对于不认真执行规定的财务人员要给予相应的惩罚,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内部审计与监督。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地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要坚持对企业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降低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内部各种部门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为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企业要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为全面预算管理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按照公司的章程建立企业的组织结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为预算管理提供合理的组织保障,不让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二是遵循科学的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的预算编制体系,可以有效地避免预算的盲目性。采用“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预算编制程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筹资进行现金流编制预算。三是建立健全的考核奖惩机制。只有通过对预算执行进行合理的考核,才能保障预算管理落到实处。根据各职能部门的执行效果,实施绩效考核,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纳入企业绩效考评中,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管理好企业资金,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每一笔账款要详细的记录资金的使用情况、资金的支出时间、支出数额等。按照企业的资金计划安排,合理的安排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超出或者资金闲置。另一方面,要及时地对企业的老账、呆账、债务、债权进行处理,保证资金流通顺畅。
5、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在制定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之后,就要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做到依法行事,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正常的运行,财务人员能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给企业的领导者进行决策。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依据《会计法》的要求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使财务人员有章可依,并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企业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肖纯银: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J].财会通讯,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