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活动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结合“关注民生,为响应团省委和大学校团委的号召。服务”社会实践主题,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使学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团队拟定于年暑假期间赴省市县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一直以来,年是县建县年纪念。县都在努力打造“客家古邑,人文”形象。年,市委书记同志提出了作为“客家古邑”文化形象,而这一计划的实行又以成功申办年“世界客属肯亲大会”为载体。自秦汉赵佗开发以来,北方先民不断踏入这块热土,并通过向南迁徙,使得成为客家地区中开发最早的一个地方,堪称“客家古邑”也在年通过申请,成为“千年古县”因此在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上,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学术界对此问题研究甚少,考察在客家形成历史上的历程与作用,对客家文化将是一个重大补充,对打造“客家古邑”文化品牌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县的大部分历史文化至今保存的十分完好。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至今保存完好。如:等。
为县乃至市建设成为“客家古邑”形象的目标提供科学的调查数据和文献支持,将努力通过本次暑期社会调研活动。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市年世客会的顺利举行贡献我一份力量。
二.活动意义和目的
客家千年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县于年月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批准成为“千年古镇”镇内很多的古迹至今保存完好。为市成功申办年的世客会作出巨大贡献。基本上都因为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而让各种宝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为什么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得这么好?为什么像这样优秀的千年古镇并未被世人所认知?这其中问题出在哪里?
发现目前国内在客家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通过大量的网上搜索和查阅文献资料。或者是进行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专项研究,不能很好地进行总结和概括,而一些民间学者的研究又只能小范围发表,不能很好地宣传和推广。
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其他地方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案。让我优秀而又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团队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县作为一个千年客家古城的文化保护经验的一个调查。还可以传播优秀的客家文化,为市打造“客家古邑”文化形象的策略提供助力,市世客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带来新的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为乃至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服务。
三.实践课题
实践团队选题为: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经验及借鉴---以市县。
四.完成课题的设想及方法
(一)可行性分析
1.运用多种适当的调查方法。解研究现状;当地政府多方协调和大力配合下实地参观调研;邀请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与老百姓参加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为课题的论证提供充足的论据,课题确立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很强针对性。
2.团队稳定而优秀。团队成员都具备社会调查研究相关经验。准备充分,具有很高的配合度。有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带队,请专家论证我报告初稿,成为我坚强后盾,确保了调查任务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研究课题具有很大的可提升价值。通过探讨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研究的现状。通过对其研究方法的改良和具有创造力的提升,使得我研究体现出卓越性和突破性的飞跃,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缺。
(二)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
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出发,本课题按照“问题提出—构建分析框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阐明政府机构与民间团体近年来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现状,分析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大量证题研究与理论分析,进而搭建课题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界定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性质、特征和范围;接着,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解答相关理论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和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收集材料和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检验假设、修订完善理论认识和假设模型;最后,以理论论据和实证论据为支撑,对问题进行多维度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思路。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的调查和分析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围绕客家古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这一主题。并进行归纳、对比和提炼,获取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基本理论认识和假设。此外,搜集涉及古邑文化保护与修复、旅游资源开发、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数据,为评估保护研究效果提供素材。
2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与普通百姓的调查中:①在开发证题研究时。选定景点附近百姓未调查对象,调查当地保护方案落实情况,以及文物真实保护情况②用于评估客家古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效果。采开放式问卷和结构化问卷调查相结合,拟在案例发生地县,选取普通民众中分层抽样调查,获取他对客家古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主观评价和期望。
3实地研究法:由深度访谈法(10人次)和观察法(不确定次数)组成。呈现详尽的调查客家古邑文化的背景、原因,保护措施的运行状态和效果,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
4统计分析法:主要用于问卷调查信息处理。并划定等级标准和确立标度、标号;综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模型的项目质量和信度、效度。
五.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题目: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经验及借鉴----以县为例。
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团队会根据我调查研究结果统计分析的得到资料和数据。反馈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同时,各大媒体投稿,争取发表,总结出客家古邑千年文化保护的经验的基础上,将这种具有共性的文化保护经验推广出去,让其他地方得到借鉴。因此我成果将会以报告以及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会全力做好准备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活动之中。完成前期的申报工作以及申报后的完善细化工作,中期的调研工作,后期的总结和报告撰写工作,最终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六.实践前准备工作
1.查找大量相关文献。
解人们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到哪一方面,期刊网上查找资料。哪些方面又还有待加强和改进。同时也登陆当地政府门户网站,解当地的有关于文化保护方面的政策以及当地的一些其他信息。
2.制定调查方案。并请校内知名教授指导问卷。
3.与当地紧密联系。及时政府部门以及文化相关部门联系。解当地的相关情况,也为我今后的调查研究提供便利。
4.每三天召开一次会议。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度,至少三天就会开一次例会。而且也将大家的一些准备工作的经验分享。
5.分工合作。团队分为四个小组,团队信息交流畅通的前提下。每个小组负责每一个模块,例如有小组负责计划书的撰写,有小组负责问卷的制作,每个小组的成果出来之后大家一起讨论修补,最后通过。
七.实践后的总结内容和日程
1.统计调研资料。与指导老师一起分析调研结果。
2调研结果按照“现状—分析—总结—建议”思路布局写成调研报告《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经验及借鉴---以县为例》。
3进行成果展示。召开成果交流会,并把调研报告回馈给当地市、县政府与文化部门。
关键词:社会环境;城镇广场;景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03-01
一、以城镇背景为原则
小城镇广场空间是人工环境与大自然相互依存,构成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组成的生态环境。城镇空间应该是由它所处的自然字典里条件下生长出来,不仅在生态上与自然环境呈平衡关系,而且要尊重自然和自然亲密的相处。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追其根源,一个城镇的形成是经历很多年的历史文化的沉淀,形成了一个城镇自己的城镇文脉,设计者应该从城镇文脉、传承和风格这三点来贯彻整个设计理念,在历史与现实间,找到合适的取舍点,既要传承历史,有药改善地区环境,振兴地区活力。
在城镇广场建设中,要以区域城镇背景为基础,主义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当地的文化传统特征,从城镇广场建设中认识到自然要素与文化传统的宝贵,寻求城市与自然环境、文化的形式呼应,主用利用城镇背景来创造空间特色。
二、以生态基础为原则
重视原始生态环境的作用。绿化与水被称为广场上的绿色通道和蓝色通道,人们越来越青睐于生态有机结合的生态型广场。能够享受清新的空气,享受幽静的环境,享受自然带来的生机。一般说来,小城镇广场的绿化率不应该低于50%,水虽没有固定的要求,但水体的造景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是小城镇广场的生命所在。
城镇广场的开发应该强调区域生态环境的规划和保护,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下,在宏观调控规划发展格局中,科学有效的保护当地生态资源从而不会危及到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良好的生态坏境、优美的视觉景观,是城镇广场的先决条件,是城镇广场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三、以社会公众为原则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研究人类动机时将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意动需要和认知、理解需要以及审美需要,并提出了著名的“需求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由最低级的需要开始,向高级的需要发展呈阶梯形。具体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设计在以人的各种需求和现有条件下,不仅考虑人物质性的生理需求,也将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求,协调、平衡情感对于社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出发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更好适应社会的生存,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小城镇广场设计是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公众并非一个单一笼统的概念,而是各种参与社会活动的民众集合体的代称。设计从来都是与社会意识形态密不可分。最初的价值是“人”,最终的价值尺度也是“人”,但“人”不是孤立的、物质的人,而是社会的、精神的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正是这些有着相对独立性,统一存在且又相互联系的群体的集合构成了整体的社会公众。社会是有着相互认同、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
四、以城镇未来发展为原则
(一)创建有活力的生活型小城镇广场
小城镇广场是人造的生活空间,是对自然、对生活条件的反映。可以说,小城镇广场的休闲交往活动是小城镇空间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设计小城镇广场时,必须十分关注场所与社会活动的互动,因为空间是社会活动的载体和展示场所,社会活动为小城镇空间创造活力和个性,空间与行为只有相互结合才能创造出适应城镇环境的城镇广场环境场所空间。
(二)创造生态、平等、效益的小城镇广场
在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是“环境、社会、经济”大循环的系统下,简易个“生态、平等、效益”的区域特色生态小城镇景观广场。生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发育和演绎规律,以各种形式的生态环保形式作为广场资源的驱动力。在小城镇广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理由保证自然和谐,生态稳定的社会环境。效率:在小城镇广场的建立中,充分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和调动经济关系,在小城镇广场的基础上,发挥其广场自身的功能潜力,以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
(三)创造适合城镇未来发展的小城镇广场
小城镇广场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是一个区域的文化特色的表现。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蕴涵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和人文历史景观,极其富有民族地方特色和地方风情。因此,在城镇广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要处理好小城镇广场区域的历史文化景观,将其继承,并深入挖掘和提炼,运用到小城镇广场上,使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下去。
关键词:预见;信息;应变;管理;社会活动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社会和学校对班主任的教育能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七种教育能力素质。
一、教育预见能力
班主任要具有三种预见能力。(1)国家在不断发展,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此班主任要结合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要有所预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按照客观发展的需要造就人才。(2)社会进步了,变得复杂了,班主任要预见学生学习、思想、性格、志趣的发展变化,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案,从而有效地教育学生。(3)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预见班集体发展的动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防工作。
二、获取信息能力
获取、加工、处理和运用信息是班主任的基本功。一方面,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渠道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增加班级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要通过班级的动态,捕捉信息,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采取有效的手段教育和管理学生。
三、表达能力
班主任具备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它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和非语言(表情、手势等)。在表达中要体现逻辑严密、富有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感情。总之,是让学生非常容易接受的。
四、教育应变能力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而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那么学生在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矛盾,从而出现一些突发事情,班主任要在突发事件面前,在很短的时间内,灵活、巧妙地处理问题,就需要班主任有很强的教育应变能力。当出现偶发事件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及时与双方家长取得联系;控制当事双方学生。
五、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在班级的工作中,要做好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因为班级管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过程。班主任管理班级除自己管理外,还要在班级建立各种机构,要让班干部参与到管理中来,同时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这需要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把班级管得活而不乱,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六、教育环境的控制能力
班级是一个学习的主阵地,班主任要有对教育环境的控制能力。主要体现两个方面:(1)教室要窗明几净,清新怡人,当学生走进教室要有舒适的感觉;(2)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谦让。班主任可以通过亲力亲为,在学生中树立榜样,逐渐形成好的教育环境,从而达到撑控教育环境的目的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七、社会活动能力
班主任要协调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班主任要积极争取校外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起到纽带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有社会活动能力,把家、校、社会、学生、教师团结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把班级教育做得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出版,2002-08.
最近,北京宣布,自己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上海立刻表示,自己更有能力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听这口气,中国的城市政府有能力塑造城市的产业结构,甚至整个城市的生态。
事实上,还有比这更大的雄心。广州市社科院近日《2008中国广州经济发展报告》,把广州主政者此前一直有意回避的态度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广州是广东无可置疑的老大,佛山应该放弃全省第三大中心城市定位,甘愿做广州的卫星城。而佛山市政府则不服气,立志要做广东的另一个经济中心。
在这种城市定位与城市竞争中,人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主导城市发展的制度安排。而这将会极大地损害城市之间正常的分工合作与竞争体系的发育、扩展。
从概念上说,“城”与“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含义完全不同。城是官府所在地,是权力设计的产物;市,即市镇,是自发形成的贸易、加工中心及文化、宗教、社会事业中心。
不幸的是,在中国,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与计划经济相适应,只有城在扩展,市却被消灭了。由此发育出来的城市,权力全面控制着经济活动,以及文化、社会活动,乃至居民的人身。80年代以来,这种控制有所松动,但其本质并无根本改变,比如,户籍制度使人口不能在城市内外双向自由流动。同时,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也相当完整。比如,政府制定产业结构,发展什么产业,不准发展什么产业。也正是在这样的制度基础上,各地政府才有资格、也有勇气谈论城市定位。
然而,由权力安排的城市定位,果真能使每个城市充分地发挥其优势,果真能够在城市之间形成一种较优的交易合作关系吗?不可能。理论及历史均已证明,计划经济是不可行的。同样,试图自上而下地确定城市的定位,或者确定若干城市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行的。
原因非常简单,城市定位的规划者,不论是学者,还是政府官员,如同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当局一样,面临着无法克服的知识难题:一个城市有哪些优势,应当发展什么,应当与周围其他城市在哪些方面合作,没有人能够全面地掌握这些知识。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不过是有计划的混乱,自以为是地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必然城市的生命,扭曲城市间的正常关系。
使城市健康发育、城市间形成良性关系的唯一办法是让城市自由地发展。那些以学术的名义、尤其是借助权力为城市定位的人,通常会以一种原始的思维方式把城市拟人化,把几十万、几百万各有自己意志和目标的个体、家庭、企业构成的城市,当作一个人,甚至当作一台机器。城市就在权力无规律的更替中大幅度地扑跌翻滚,根本没有任何稳定的定位可言。
关键词:大学生; 生活价值观; 调查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109-03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作为长期从事青年价值观问题的研究者,一年多来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访谈、深入大学生实际生活调研等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天津部分高校青年学生的生活状态、价值追求与行为选择等综合领域进行了深入考察与探究。这一有益的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与实践,拉近了同学与老师间的沟通距离,也让真实的“90后”大学生展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把研究对象的重点放在2008年入校的本科生及2009级新生。实际被调研学生人数1500余人,其中参与问卷调查1200人(收回有效试卷1147份),来自城镇的学生占62.1%,农村学生占37.9%;男生占58.9%,女生占41.1%。被调研学生中1990年或之后出生的比例占90.1%,因此,用“90后”来概括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一、关于学习与生活状态
1.学习、社会活动及二者间的权重。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大二学生来说,好奇、梦想与现实集于一身,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如何处理好学业与其他方面的关系?他们对此有其自己的理解和期待。而学习与社会活动间的最佳权重系数应该是多少?许多同学都认为很难给出答案。
对于大学学习的期待,54.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应刻苦努力,争取好成绩,提高专业文化素质;21.1%的同学认为各门功课能考试及格即可,不必跟自己太较劲;有24.1%的同学认为自己是凭兴趣学,跟着感觉走,在他们看来,学习应是一种感性、也很自我的事情;也有0.6%的同学对学习感到非常厌烦。
对于课程学习之外的社会活动,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取向:一种认为,大学生应尽快增长书本之外的能力,成为“社会人”,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多参加活动,接触社会,积累各种人生经验,课程学习倒是次要的,差不多就行;另一种则强调大学课程学习及专业文化素质的重要,学生应以学业为重中之重,而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则次之,有精力或感兴趣再去关注。两种不同的认识取向导致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理解和安排有所不同。
调研中发现,有45.5%的同学把时间和精力多数用于专业或其他课程学习,少数用于社会活动,而47.5%的同学是较少时间用于课程学习,多数用于社会活动或娱乐;其中也有1.2%的同学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来学习,还有5.8%的同学把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勤工助学。总体而言,近50%的同学重视课程学习,同时会兼顾一些自认为必要的社会活动,以锻炼学习之外的能力;也有近50%的同学认为上大学之后,培养课程学习之外的能力更重要,因此他们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或娱乐。“书呆子”型的大学生不被同学们认可已成不争的事实;但不太重视学业的大学生也自有他们的困惑与苦恼,那就是学业成绩往往不尽如意,甚至出现补考,在家长或老师面前底气不足,但在他们看来,重视与人交往、沟通,多参加活动,接触社会,积累各种经验也比较重要。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社会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关系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2.现实与困惑
关于“您认为当前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同学们回答中比例最高的问题是“未来目标不明确”,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61.1%的同学用“茫然”或“盲目”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现状,51.8%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大学生活与自己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也有34.7%的同学认为虽然有差距,但差距不大;39.3%的同学谈到自己对目前的大学生活没感觉或不满意。
谈到对本科4年(或4年以上)大学生活的设想及规划,25.6%的同学表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已有整体的规划,有62.8%的同学想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没有做具体规划,也有7.9%的同学不想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认为凡事顺其自然就好。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对当前的现实生活及未来的发展目标,认识不明晰,方向不确定,似乎处在徘徊与选择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大学生角色转换中的适应反应,此时其生活理念及价值观也处于变化的可塑性阶段。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青年学生,原有的“考上大学”的生活目标已经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尚未建立;自己想象中的理想化的大学或大学生活与实际体验到的有距离,由此产生失落感。
二、关于理想、责任与道德问题
1.人生理想与目标趋于务实,体现自我,重视精神世界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77.4%的同学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也有17.74%的同学认为“满足于过得去”更加符合实际。54.2%的同学认为人生的理想与目标使生活能过得充实、幸福;12.3%的同学认为其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有11.2%的同学选择以“财富”作为其人生目标,并希望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46.3%的同学认为人生的最大快乐是发展自我,实现梦想;19.1%的同学认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最大的快乐,13.0%的同学认为人生的最大快乐来自于“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有12.6%的人认为“享受生活”是人生的快乐。关于人生的理想与追求,绝大多数大学生更看重精神世界的满足,而不是“一切向钱看”。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在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对社会作贡献。
2.勇于正视自我,同龄人影响力降低
调研过程中,关于“您认为当前影响大学生积极进取、奉献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什么?”38.9%的同学认为是自身意志力不强;26.8%的同学认为“不肯吃苦”或“依赖心理”是最大障碍;17.7%的同学认为是“无远大志向”或“社会责任感欠缺”;有15.6%的同学认为是“社会不正之风影响”等。大多数同学是从剖析自我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关于影响同学们确立人生理想与目标的诸多因素中,按选择比例高低顺序依次排在前几位的为“社会现实”、“父母家庭”、“学校教育”、“同龄人影响”等,其中“同龄人影响”所占比例仅为3.3%,远远低于前几项。相比较而言,社会现实和家庭因素对青年学生人生目标及价值观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与此同时 “同龄人”的影响力在降低。
3.希望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同时感到责任能力与责任意志还需培养
调研中,多数同学重视“责任”、“家庭”(如图1所示),希望成为责任感较强的人,不仅重视家庭,也心系国家的强大与社会的发展。在他们看来,有责任感的人应对家庭负责任,对社会尽义务、做贡献。关于“您的优点是什么?”同学们的回答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有责任感”(如图2所示)。调研结果显示,68.5%的同学认为自己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也有27.5%的同学认为自己当前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度为“一般”,社会责任感不够强。关于社会上曾经出现的“‘80后’、‘90后’青年责任意识淡化”的评价,55.6%的同学明确表示“不认同”,并以事实加以佐证(如5.12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青年人的突出表现);当然也有32.5%的同学对此评价“不反对”,认为“的确有许多青年人有如此表现”。多数同学认为他们的责任能力还不够强,做事不能持之以恒,尤其是遇到困难或挫折易逃避、妥协,责任能力与意志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培养。
4.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有时道德行为与认知不协调,还需呼唤“宽容与奉献精神”
考察“90后”大学生生活中的道德观,我们感到,同学们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理念,他们中许多人的道德认知水平也较高,但同时也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不一致、不协调问题,即知与行之间会有偏差出现。同学们普遍认为诚信、宽容、助人、奉献精神是当代社会应提倡的美德,也是青年人立足社会的基本素质。调研中,92.7%的同学认为一个人讲诚信“非常重要”或“重要”,仅有4.2%的人认为是否讲诚信并不重要。89.9%的同学表示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并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
在对同学们实际道德行为的调研中,有59.9%的同学表示当周边的一些人不讲诚信并可能从中获得某些利益,自己不会因此动摇讲诚信的信念;40.1%的同学们对此则产生不同程度的动摇,分别为“偶尔会动摇”、“经常会动摇”及“会动摇”。由此看出,一定比例的“90后”大学生,其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会出现不一致,他们的道德意志还不够坚强,道德信念还不够稳定。关于导致部分青年道德缺失的原因,被调查大学生中有42.4%的人认为是由于“自身修养不足”,有37.1%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与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是学校教育的不利或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等。针对于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40.3%的同学认为目前影响高校德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教育内容抽象,与社会现实衔接不紧密”;36.4%的同学认为是“实践环节不足”。
在谈到当代青年人有待进一步加强的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首先是“宽容精神”的培养,其次是“奉献精神”,此外还有“合作精神”、“钻研精神”及“实干精神”等(如图3所示)。在现实生活中“90后”大学生大多没有生活的负担,思想较开放,行为选择中彰显个性,有时群体中的协调与合作会面临一些障碍。他们认为生活中 “宽容”与“奉献”的品性与精神正是他们价值理念中较薄弱的环节,在希望别人多一些宽容与奉献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懂“宽容”、讲“奉献”的人。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及道德等不同层面的考察与调研,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90后”大学生的率真与坦诚,感受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也感受着他们平和、务实与自信的心态,他们重视心灵世界的充实与满足,勇于正视自我的薄弱与不足。当然“90后”大学生也正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想与行为的困惑,感性与理性的徘徊与抉择。他们优点突出,个性鲜明,同时他们的困惑、矛盾与薄弱之处也显而易见,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引导。
第一,总体而言,“90后”大学生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其生活价值理念与当今社会核心价值取向趋于一致,也基本符合国家、社会及家庭等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期待。但也有一种倾向是不容忽视的,即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与目标不够远大,过于平俗化,导致其前进动力不足,自我发展及潜能挖掘可能受到阻碍,最终会影响其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第二,一定比例的“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人生目标不够清晰,有迷茫感,对于进入大学后的生涯规划认识不足,易随性而为;一些同学在对待学业与其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上较困惑或存在一定误区;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问题,也是大学生中比较典型的现实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深入研究,目的是在青年人出现迷茫与困惑的时候,能够给以科学而正确的引导,及时帮助他们找准生活的方向,使他们顺利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
第三,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思想与认识的“可塑”性,对大学生“知行不一”问题,加以重点关注与深入研究。引导大学生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培养,这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以及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四,社会现实以及家庭因素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当前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面临质疑。
“90后”大学生置身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传播如此便捷的现代社会生活之中,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对他们而言最具诱惑力及说服力,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现实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力呈扩大与上升趋势。家庭影响不言而喻,亲情之重,耳濡目染,尤其是对于看重“家庭”的“90后”大学生,家庭的影响和教育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由此家庭教育也应讲究科学、全面、理性以及以人为本,父母的教育角色和地位在现代社会中将被给予较高期待。而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保守、僵化以及过于理想化的教育模式与现实社会严重脱离,教育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学校教育只有与社会现实以及学生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与作用。笔者认为,重视现实性、实践性与实效性,是学校教育彰显活力并摆脱面临质疑的尴尬境地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街旁绿地;公共空间;社会性活动;耦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2-0052-03
1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来许多发生在公共领域的社会活动被逐渐转到私人领域…,城市公共空间的消失使有限的街旁绿地空间成为人们户外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塑造怎样的街旁绿地空间以较好地诱发户外社会活动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2 街旁绿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定位
相对于城市“大”的公共绿地(如公园)而言,街旁绿地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性,主要表现为较好的可达性与灵活多变性。其属性决定了它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特殊性,它可以是黑川纪章曾定义的“城市灰空间”,即加强人与人彼此间交往,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过分区分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也可表达为城市中的过渡空间,即一种介于两个或是多个城市主流空间之间的积极非主流空间。
城市大型公园绿地的地理位置不能满足居民室外活动的日常要求,而居住区内部需要安静的环境,多以静态设施和植物为主,其空间交往的单一性和乏味感使得居民更愿意外出接触人群和新奇的环境内容。街旁绿地所体现的小尺度、多元性、亲和性,使其成为衔接两者之间的过度空间。
3 社会性活动与街旁绿地的相互耦合性
扬・盖尔(Jan Gehl)在《交往与空间》中定义了社会性活动的含义,即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相互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人。社会性活动表现出极其多元的社会形态,透明开放,自发无序,兼容并包。
街旁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最活跃的空间元素与社会性活动相互耦合。一方面,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街旁绿地作为反映城市活力的“橱窗”,需要活泼、生动、丰富的社会性活动来填充物质空间;另一方面,社会性活动不仅仅是被动地承认物质环境的意义,而且更倾向创造新意义,这就决定了街旁绿地空间存在的价值。
4 社会性活动与街旁绿地空间的耦合分析
既然两者具有耦合性,可通过社会性活动在街旁绿地中的耦合程度来判断其设计是否合理。两者耦合程度的判断可借助相关的“表象因子”来观测分析。本文以海口市若干街旁绿地为例,选取街旁绿地的区位环境、空间布局与社会性活动密度、活动频率等“表象因子”进行对比与分析,探寻街头绿地规划设计的成败原因,为规划提供参考。
4.1 街旁绿地的区位服务指向分析
扬・盖尔指出“空间的物质划分要反映社会组群的分级划分,含糊不清的物质结构本身就是对户外生活的一种有形的障碍”。明确的空间划分让使用者有强烈的亲切感,放松了对外界的普觉,而由熟悉感渐渐演变而成的集体责任感提高了整个空间的安全系数。街旁绿地空间服务指向明确与否,其所处的空间层次与该位置所处社区的人口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决定了能否引发社会性活动。
以海口市龙华区玉河路旁的街旁绿地为例,该场地很明确的定义为龙华社区的绿地,以服务周边居民区居民为主(图1)。由于街旁绿地与居住区布局紧凑,虽然周围的居民距离此案例的平均步行距离为230m,但当地居民乐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整个氛围轻松活泼。
相比之下,国贸三角绿地周围的居民距离此案例的平均步行距离仅为160m,但由于街头绿地与居住区空间布局松散,其中商业、办公楼、居住区鱼龙混杂,很难让该绿地从属于确定居民区,无法清晰的区分绿地空间服务指向(图2)。过分开放的形式使人找不到从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性大为降低(表1)。
4.2 街旁绿地的空间布局
4.2.1 街旁绿地的内部空间层次
内部空间的布局要求在过渡流畅的前提下有明确的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划分,即能满足人们捍域的同时又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层次的划分是否清晰在图纸上通过图底关系验证,在现实中直接由人群的选择未衡量,小巧宜人的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才是市民的需要。(图3~图8)。
如表2所示,国贸三角绿地中的公共与半公共、流动与静止空间层次划分不清楚(图3),这块绿地的最大弊端就是模糊的空间层次把人的自身信息暴露于环境中,人们所处的环境极易被他人接近,领域感弱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过往人群打扰。统计5分钟内三角绿地的路过人数与活动人数发现,空间内活动人数仅有6人,但“路过”人数竞达到了每分钟6人。整个空间均倾向于公共性而缺乏私密性,使人随时处于“动”的自发性活动状态,大大降低了交流,气氛沉闷。
在图4、图5所示绿地中公共空间、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以及私密空间有明确划分,同一层次空间也根据不同的尺度集中或分散于各处,从而达到不同空间层次之间良好的过渡与融合。明确的分区,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可以找到大型活动(如集会,跳舞)的区域,亦可以选择安静的地点聊天、静坐。各空间层次之间良好的过渡与其递减形式,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自然的监视,有助于居民们产生“从属”的感觉,局域环境的一致性促使产生更多的话题。
4.2.2 街旁绿地的空间尺度
街旁绿地各个空间尺度之间的关系和比例在“图底”关系上能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将不同空间层次里的人口密度平均起来,整理得到整个空间的平均密度,计算出人与人之间的平均距离,再把案例中人与人之间的平均距离同社会性活动研究中两个重要概念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和公共距离(PublicDistance)相比较,便能判断该空间的尺度是否合理或是满足哪一项活动的要求。
根据图3、4、5及表3所示,各案例均以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内人口平均密度最大,活动发生最为频繁,私密空间次之。
如表4所示,活动最为频繁的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平均人际距离为3.0m、3.4m,恰好符合社会距离1.2m~3.6m的尺度标准,发生着交谈、下棋等活动;公共空间内的平均人际距离为6.3m,处于公共距离范围之内,是易于发生街头文娱活动的尺度;而在国贸三角绿地案例中(表5),公共空间内的平均人际距离为8.6m,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内的平均人际距离为5.3m,均已超出了人性化尺度中人际距离,由此出现了两大弊端:空间内的人均密度过低和半公共空间尺度已进入公共空间的人际距离要求,半公共空间实际不存在了。
空间尺度通常是人性化的重要体现,良好的空间尺度则与人的尺度标准密不可分,人性化尺度时刻影响着街旁绿地中社会性活动的发牛。
4.2.3 街旁绿地的空间边界
空间的边界总是活动最丰富的区域。图6、7反应了三块绿地平面图的图底分析、人群驻足的位置以及人们的活动性质,可以发现,沿广场周边的花架,凹凸处和转角处的座凳,靠近大树、墙、石头的地方最受人们的欢迎,密集程度很高。图8绿地中部凹凸感强的空间中人口密度占全部人数的70%以上,其中的原因有: (1)周边座凳多;(2)树荫浓密; (3)曲折线条扩大了边界使用率。
街头绿地“柔细边界”的精致设计,即空间边界细部设计精致化、人性化,边界富于变化,则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会使人们逗留和交谈的时间明显增多。
5 结语
关键词:德育艺术;教育工作;校风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与教育,不仅能够为孩子的知识成长奠定一定的基础,促进学生逐渐地长大成熟,还能够实质地以德育教学内容渲染学生的人格培育,使孩子们逐渐完善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由于小学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所以德育也应该从这时候开始,从小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地培育,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并且,德育是一个阶梯式的上升过程,小学就是这层阶段的基础,如果基础筑不好,学生以后的成长也会较为困难。因此,小学的德育艺术教育工作是小学生德育成长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教育领域对知识传授的成分更为看重,导致德育长期得不到切实的发展,仅仅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学校必须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科学地采用多种针对性的德育措施,从而提高小学德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德育艺术教育的开展
德育艺术工作的开展往往都是以学校的教育为起始,为此,教师不妨加强对德育艺术教育的重视,将德育思想合理地贯穿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其实,传统的小学德育艺术学科就有很多,如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等,只不过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存在,导致这些科目长期未曾受到重视,而被当成“副科”来对待,其教学层次也停留在形式化的表面,实质的教育价值并不高。因此,现阶段的小学德育艺术教育工作,不妨从这些学科开展。首先,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对这些德育艺术学科的重视,将德育内容合理地贯穿在课堂的每个板块中,做到“教学”与“教育”两手抓。此外,其他的学科虽然以知识为主,但是也会与德育艺术教育有着大大小小的关联,如语文,其中的许多课文都涉及了德育思想,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进行高效的德育宣传,帮助学生深层次地认识和学习这些内容,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感受到德育艺术教育的存在,受到身心的渲染,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思想。而且,学校要想全面地加强德育艺术教育工作,就必须从课堂中开展,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所受到的各方面教育都是从学科教学开始的,学生往往对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开展,反而没有课堂来得直接有效。
二、在社会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德育艺术的培育
除了学校的教学学科以外,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德育价值的方法还有社会活动。社会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认知的主要方式,还使得学生的知识得以运用实践,不再停留与局限在课本上。可以这样理解,教学学科对于学生的教育会为他们的德育艺术思想水平奠定基础,使学生的思想习惯受到一定的冲击。而社会活动就是德育发展的主要方式,能够对小学的德育加以延续和拓展,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将德育思想进一步地完善和提升,规范自身的行为。为此,小学可以积极带领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性质的教育活动,比如,在劳动节期间,可以带领学生去帮助他们的父母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务活儿,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于劳动思想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懂得劳动的不易,从小培育较强的劳动光荣思想,为以后的人格培育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类似的社会活动,如校园大扫除,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搀扶老奶奶过马路等,每一项都充满了积极的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小学德育艺术还应该打造良好的校风
小学德育艺术工作的开展,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校风环境,只有在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中成长,学生的德育才能获得更加优越的发展。良好的校风建设,需要优先改变教学观念,把知识和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两大主要因素,保持平衡地发展,不能偏重一方。无才有德尚可为人,有才无德只是废人。其次,学校应该注重于对优秀学生的表彰,以这种评价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人格得到不断的激励和渲染。然后,学校要带动教师加大对优秀班集体的打造,鼓励每一位学生为班集体的文化建设进言献策,提高班集体的活力,并对各个班集体进行德育发展目标的规划,让它们找到成长发展的目标。最后,教师和班主任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生加强交流,发现他们内心的变化,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状况,教师应当进行积极关怀,找寻其中的原因,并加以有效处理和改正,使得学校的德育教育得到实质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小学阶段要想加大对学生的德育艺术教育,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于教育的关注,注重对于优良校风的建设,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德育艺术思想,并积极地带领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最终使得小学的德育艺术教育工作得到较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君.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相对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的指示、国际接轨的需要,城市的扩建工作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已经成为政府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要想使我国城市建设过程更有计划和成果,难么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内容,而就就目前的城市规划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与城市规划初衷想违背的内容,如对土地的利用不合理、土地使用浪费等等一系列问题,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城市发展现状就必须先明确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透彻理解城市规划的概念,以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城市发展问题。
一 优质的国外发达国家中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相对关系,这没有一个统一的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我们可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用来确立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就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演变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城镇化”阶段,这个主要是一个“聚集”的过程,使发展较好城镇的周边城镇聚集过来,逐渐形式一个中心区域,并得到集中发展,最终形成城市;第二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外扩”阶段,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向着城市周边农村地区扩展,在这一发展阶段中能够使城市发展与建设范围扩张,并同时提高城市周边农村的生产化水平,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打破两者之间的二元化发展界限,使城市与农村形成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从而有效约束了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农村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环境上还是生活环境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膜正变得越来越小,从而实现了国家城市化这一整体的宏观概念,国家城市化这一概念是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也是使城市扩建与农村土地占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重要方式,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本质。
二 如何优化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相对关系
借鉴城市规划结果较好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经验,并且切实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实质性内容,将其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引入我国城市建设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一套有地域特色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理念,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我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一)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时要注意强调区域的发展概念
就当前的城市发展观念而言,城市规划再也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规划理念,而已一个整体理念,城市规划要立足于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区域的均衡,利用发展较快的、发展较好的经济地区带动发展速度较慢的区域,不仅要考虑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周边农村发展换环境与城市城市的发展关系,将“统一建设、整体发展”理念切实的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理念之中不仅能使我国国家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更能从内部限制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发展中占用的土地使用更合理、利用率更高、占用的资源土地更少、开发的贫瘠土地更多。在城市土地分配利用过程中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正确的土地建设、社会发展等相关政策,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工作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是要紧密结合政治、经济、社会这些要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建设的基础,而城市土地建设则是社会行为、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要注意提高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这里所指的利用并不是单单指对的资源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对贫瘠土地的建设处理,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所含有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对城市土地的重新分配和利用,城市规划是一个统筹的概念,而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在规划过程中设计者根据城市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内容进行整合编排,合理安排各个区域部分的组成框架以及城市分化区,对外要将周边农村的土地利用计划一并考虑进来,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化的发展势态,使两者能够形成一个共融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城市扩展内容更明确、对内对外的土地利用内容更科学合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形势被确立、发展过程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和谐共融,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三)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关系时要注意生态发展这一概念
生态发展是当今的重要主题,其触角已经延伸到经济、政治、发展、建设以及社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对于城市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土地利用是生态建设的基本基本内容之一,在城市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方向,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计划又反过来对城市规划起到限制性作用,使建设范围、规划内容不至于超出生态建设的总概念范围之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更精准地确立哪些是生态建设区、哪些是生态储备区、哪些是可控发展区、哪些是不可控发展区,准确掌握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在设计计划中对这些重点内容作重点处理。在土地编制利用阶段,要做好土地的地质调查、土壤取样分析、土层结构分析、土质类型分析等等,做好对土地基本组成结构的调查和分析之后才能更全面、细致、准确地对土地的建设内容进行确立,最大程度的提高对土地的保护和利用率,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指明了方向。
总结:
城市建设是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内容的重点所在,也是我国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要想使城市建设得效果更理想,我们就必须优化城市建设规划、提高对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明确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和本质上的统一性,在大力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城市规划为指导、以土地利用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掌握好两者的相对关系,使两者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之中的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田;陈龙乾.浅谈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42(01):124-126.
[2] 董铭;杨爽.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08):190-193.
组成此复合系统的三个系统,均有各自的特性。社会系统受人口、政策及社会结构的制约,文化、科学水平和传统习惯都是分析社会组织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必须考虑的因素。价值高低通常是衡量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适宜与否的指标。在计划经济体系内,物质的输入输出,产品的供需平衡,以及影响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速率与利润,则是分析经济经营水平的依据。自然界为人类生产提供的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量与质方面,将不断有所扩大,但是有限度的。矿产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不可能永续利用。生物资源是再生资源,但在提高周转率和大量繁殖中,亦受到时空因素及开发方式的限制。生态学的基本规律要求系统在结构上要协调,在功能方面要在平衡基础上进行循环不己的代谢与再生。违背生态工艺的生产管理方式将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负担和损害。
再则,稳定的经济发展需要持续的自然资源供给、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不断的技术更新。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必须通过高效的社会组织,合理的社会政策,方能取得相应的经济效果;反过来,经济振兴必然促进社会发展,增加积累,提高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保育和改善。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涉及生产加工、运输及供销。生产与加工所需的物质与能源仰赖自然环境供给,消费的剩余物质又还给自然界。通过自然环境中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的再生过程,供给人类生产需要。人类生产与加工的产品数量受自然资源可能提供的数量的制约。此类产品数量是否能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做到供需平衡,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则决定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成本、有效性及利用率。显然,在此种循环不己的动态过程中,科学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成本核算和产品价值方面通常把科技投资及环境效益亦计算在内。
在此类复合系统中,最活跃的积极因素是人,最强烈的破坏因素也是人。因而它是一类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兼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人,以其特有的文明和智慧驱使大自然为自已服务,使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正反馈为特征持续上升;另一方面,人毕竟是大自然的一员,其一切宏观性质的活动,都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都受到自然条件的负反馈约束和调节。这两种力量间的基木冲突,正是复合生态系统的一个最基木特征。
二、衡量复合系统的指标
复合系统既是相互制约的三个系统构成,因此,衡量此系统的标准,首先看其是否具有明显的整体观点,把三个系统作为亚系统来处理。这就要求:
1.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者打破学科界限,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未来的系统生态学家,应是既熟悉自然科学,又接受社会科学训练的多面手。
2.着眼于系统组分间关系的综合,而非组分细节的分析,重在探索系统的功能、趋势,而不仅在其数量的增长。
3.冲出传统的因果链关系和单目标决策办法的约束,进行多目标,多属性的决策分析。
4.针对系统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完备数据取得的艰巨性,需要突破决定性数学及统计数学的传统方法,采用宏观微观相结合,确定性与模糊性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
一般说来,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多维决策过程,是对系统组织性、相关性、有序性、目的性的综合评判、规划和协调。其目标集是由三个亚系统的指标结合衡量的,即:
1)自然系统是否合理看其是否合乎于自然界物质循环不已、相互补偿的规律,能否达到自然资源供给永续不断,以及人类生活与工作环境是否适宜与稳定。
2)经济系统是否有利看其是消耗抑或发展,是亏损抑或盈利,是平衡发展抑或失调,是否达到预定的效益;
3)社会系统是否有效考虑各种社会职能机构的社会效益,看其是否行之有效,并有利于全社会的繁荣昌盛。从现有的物质条件(包括短期内可发掘的潜力),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社会的需求进行衡量,看政策、管理、社会公益,道德风尚是否为社会所满意。综合上述三个目标,不难看出复合系统的指标,就是在经济生态学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B最高,导致危机的风险R最小,存活进化的机会0最大,用数学规划的语言表示,可以写成:Max{B(X,Y,Z),一R(X,Y,Z),O(X,Y,Z)}s。t.G(X,丫,Z)镇0式中,X,Y,Z分别表示社会变量,经济变量和环境变量(向量形式)。
约束条件集G受所研究的地区及所研究的时间范围内具体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规划者的具体目标所约束,它可以是物质的(如人口、资金、能量、资源等),亦可以是信息的(如政策、科技、文教、满意程度等),但须通过一定的数量化方法转换成标准值。说明设计总体经济发展规划的依据、目标及约束条件与计划、政策间的相互关系。在一定政策指导下进行规划时,要以科学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为基础,根据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人口生活水平,确定社会、经济、生态三目标,统筹安排农业、工业、能源和住房等建设项目及其进度?
三、复合系统的研究程序
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决策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拟定指标
根据所研究对象的范围(空问、时间、问题的侧重点等),现有的人力、物力、政策、资料和其它条件拟定初步方案,确立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的初步设想及松驰范围。
2.本底调查
收集(1)自然本底;(2)次生本底;(3)社会经济状况;(4)生态环境状况的资料。数据调查时要兼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有基本的物理学类别(物质、能量、信息)、动态学类别(率变量、结构变量、时空动态)和控制论类别〔主动的、被动的、具阂限值的、不可控的、具有正(负)反馈趋势的等〕、从一大堆庞杂的数据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抽象出与研究项目有关、信息量尽量大而数目又尽量小的变量集或关键因子集来。
3。系统分析及摸拟
包括建立模型、系统评价及决策分析等过程。模型是现实复杂系统的抽象、简化和模仿。通常有三类模型:即静态的描述性模型,动态的预测型模型及最优化的控制性模型。一般说来,构模过程一半是经验的思维、设计过程,一半是数学的模拟、调试过程,通过现实数据、基木理论和人的大脑之间不断的信息反馈,揭示出系统组分之间,以及各亚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各亚系统之间的关系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一植物一大气亚系统的物质循环;
资源开拓一经济发展一环境质量间的关系;
农业一工业一商业建设的协调比例;
生产一加工一消费的平衡系统;
废物回收一转化一再生数量的协调与分配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评价目标,构造不同的模型。如影响指标模型(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即哪些是起关键作用的变量,哪些是起缓冲作用的变量,哪些是专门影响其它组分的“源”变量,哪些是只受其它组分影响的“汇”变量等),流通量模型(各子系统间物质、能量的流动规律),系统负担模型(由于各子系统间不合理的流通量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潜在压力和不可逆性变化等)、敏感性模型(对外部及内部各环节及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和恢复平衡的能力),反馈关系模型(正、负反馈的作用方向、强度及优势度)等。通过对这些模型定性定量输出的分析,可以对复合系统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有一生物控制论的评价。系统模型提供了系统状态的静态和动态表述,这给决策分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决策分析的目的是向决策、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各种不同情况下社会一经济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综合对策,使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高,系统恶化的风险最小,存活进化的机会最大。并通过政策模拟试验和灵敏度分析,确定不同方案下各种对策的“满意度”(各种效益、机会的模拟值与容许值之差)及“后悔值”(各种损失、风险的模拟值与容许值之差),再结合规划、管理、决策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偏向,选择一批满意度较高、后悔值较低的对策,并转换成经济生态学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计算机软件包,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四、三个事例
1.洪泽湖生产区
洪泽湖区是我国历史上水、旱、蝗三大白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灾区,解决洪泽湖区蝗害必与水早灾害同时考虑。以解决水旱工程设置为前提,稳定水旱面积的变化,把过去时涝时旱适合飞蝗繁殖的不稳定地带,改造成适合种植水旱作物的农田,杜绝飞蝗繁殖。以历年用于药杀飞蝗的费用,变为生产投资,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发展水产、农业、芦苇及相应的加工工业,有计划地建立居民点及必要的生活及文化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有计划地完成洪泽县的社会建设。
2。工业城市建设规划: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作为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场所,是一类典型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发展巾最活跃的因素是工业生产和社会活动,它们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模型。对于现代化城市的要求:(1)具有高效率的管理结构和畅通的物质运输系统,以便充分发挥城市的社会活动(政治、科技、文教等)中心和经济活动(工业、商业等)中心的作用,谋取高的社会经济效益;(2)充分满足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保持清洁,防止污染,为广大居民提洪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因此,一个理想城市不仅要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扩大绿地面积,还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郊区,协调城市物质供需及废物处理。我国当前重要工商业城市的主要问题是:(1)人口拥挤,因而住宅紧张,交通拥挤,并出现社会基础设施不足等;(2)工业布局及工艺结构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和工业扰民等情况;(3)能源、水等自然资源不足,形成城市经济一自然各系统之间严重失调。为了使此类城市的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并改善其社会自然环境,提高市民的人类生态学水平,需要一方面开拓远郊区和卫星城镇的新区建设,提高新区的经济生态吸引力,以适当疏散中心区超负荷的工业和人口;另一方面要认真改造旧区、通过关、迁、并、转等改造措施,调整工业布局,改革工艺流程,合理协调城郊比例以及绿化与建筑面积比例,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内外物资供应、社会基础设施与人口密度的比例。因此,需要大力开展综合性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研究,为此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