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心理健康普查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普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普查方案

第1篇: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200×××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200×××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0×××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0×××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第2篇: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职新生 心理普查 UPI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Mental Health Survey for Vocational

Freshmen Based on UPI Test

――Take A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SHANG Yafei[1],GONG Lingling[2]

([1].Mental Health Center,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2].Second Detachment, Shanghai of CAPF,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By the online evaluation method, 3554 freshmen were investigated in a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of Guangdong province to explor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of vocational freshm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eshman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relatively poor,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gender, family structure, school satisfaction etc. The one-chil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Meanwhile concluded that curriculum is still an important form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targeted;Strengthen the contact with the parents of the students,to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freshmen; psychological survey; UPI

为了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3号中关于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跟踪服务的文件精神,很多高校在本世纪初都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该工作对于:(1)增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意识;(2)认识自我、了解并接受自我;(3)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4)避免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等有重要意义。

下面本文就广东省某高校2013级新生心理普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心理普查对象为广东省某高职院校全体2013级新生,除去退学、修学的学生外,数据库里共有人数3600人,参与心理普查的学生3554人实测率为98.72%。人数构成如表1:

表1 2013级新生心理普查人数构成

注:表中百分比为占测评总人数的百分比,下同。

从表1结果可以发现,全校新生中男生人数明显在少于女生;大部分都是非独生子女;六成来自农村和边远农村。

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跟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现状有关系,农村地区教育相对较落后,这客观上可能导致了农村学生高考成绩较差,大部分都进入职业院校,与之相反的是,在一些重点大学,却鲜见农村学生的背影,2013年北大共招收3145名本科生,农村学生比例为14.2%。①而农村地区相对来说计划生育问题较差,这可能也导致统计中出现了独生子女仅占新生的13.1%的现象,而独生子女往往被很多人认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2 调查工具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UPI是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的简称,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调查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国内最权威的心理普查专用工具之一。共有60道题,其中4道测谎题不计入总分。其余56道是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等症状的项目,“是”“否”做答, 每题答“是”计1分,UPI满分56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UPI人格问卷根据学生测评分数,将学生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学生是指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尽快约请咨询的学生;第二类学生是指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第三类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心理老师通过对第一类学生的跟踪回访谈话,又把第一类的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指心理矛盾冲突激烈、具有强迫、恐惧、抑郁、焦虑、伪装等心理表现特点者;B类指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不协调、新环境不适应等,这类学生有种种烦恼,但仍能够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C类指症状不明显或已经解决,以后出现症状,知道咨询机构可以提供帮助。

1.3 心理测试程序

2013级新生于入学当年的10月份,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集体测试的方式,选用惠诚软件系统,计算机操作完成测试。由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和经培训后的辅导员以及班级心理委员、新生班主任作为主试,进行实名施测,全部测试工作在一周内完成。

1.4 统计分析

该数据首先导入EXCEL表格,主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正式数据处理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采取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F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基本数据统计

2.1.1 近三年来回访前后数据对比

由于UPI量表对一类学生设置的“门槛”较低,导致UPI测试结果较高的“假阳性”比例,即UPI测试所检出的一类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心理问题的,这也是UPI测试一直被诟病的地方。因此,通过后期的跟踪回访工作,进一步通过谈话对一类学生进行筛选就显得非常重要,表2列出了最近四年普查回访前后心理问题学生的人数。

表2 近三年新生心理普查回访前后数据统计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心理老师跟踪回访谈话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已经大大减少,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每年大概有5~11人,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大约28~127人,大部分被归为C类,即没有心理问题。

UPI量表是大学生心理普查使用的主要量表之一,从上述结果可以发现,该量表在高“击中率”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误报率”,这一点值得注意。

2.1.2 不同性质院校UPI测试结果对比

每所大学都会对其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并建立心理档案,其意义前面已经有所涉及,如果单单研究一所学校的数据,从学术的角度出发,意义不是很大,通过与不同类型学校的对比与分析,则可以发现更多问题和规律,因此,本次研究选取了几所学校新生的UPI测试结果,这当中既有专科又有本科,以期探索出不同的规律和问题。

表3 本校2013级新生UPI测试结果与兄弟院校比较

从表3的结果可以发现,与省内本专科院校2013级新生的数据结果相比,不论是本校一类学生的比例还是有自杀想法学生的人数,均要高于同一类的高职院校,且高于省内某工科本科院校,但是在一类学生人数方面低于省内某医学类本科院校。

2.2 人口学变量对UPI得分的影响

2.2.1 性别对UPI量表得分的影响

表4 不同性别的新生在UPI量表总分上的差异分析

注:*** p

从表4中数据可以发现,男生在UPI总分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且表现出了统计学上的差异,差异极其显著(T = 25.47, P

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是存在男女差异的,②③由于受传统文化、社会角色、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女生相对较脆弱、敏感,社会阅历相对较少,视野较窄,在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更多的约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男生要弱。这种身心特征使得她们在处理问题时相对较内敛,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在心理上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2.2.2 独生子女问题对UPI量表得分的影响

表5 是否独生子女在UPI量表总分上的差异分析

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在UPI方面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并没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T=0.725,P>0.05),即从统计学上来说,是否独生子女,对我校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影响。

社会普遍认为,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相对比较特殊,再加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很容易产生和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再加上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养尊处优,往往经受不住任何风吹雨打。此次心理普查发现,结果并不是人们所普遍认识的那样,其实在独生子女当中,也不乏自信、乐观、适应性强、独立的优秀大学生。

2.2.3 家庭结构对UPI量表得分的影响

表6 不同家庭结构的学生UPI总分的差异分析

从表6的结果可以发现,不同家庭结构的2013级学生在UPI上的得分还是有显著差异的(F=4.807,P=0.001),来自离异家庭、父母双亡及其他类型家庭的学生平均得分较高,多代家庭平均得分最低。

可能的原因是,多代家庭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家庭,子女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兄弟姐妹相应也较多,家庭往往比较和谐,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对较高。事后检验发现,普通家庭结构的学生UPI得分显著低于离异、其他家庭;多代家庭子女的得分显著低于离异、其他家庭。离异家庭的子女往往亲身经历了父母的分离过程,家庭环境比较冷淡,子女往往成为父母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一个工具,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子女很少体验到爱,缺失安全感,因此特别希望别人的关心和支持,但往往又对别人缺乏信任,总是一个人活在自己的狭小空间中,如果家人和老师不能很好地给予理解和引导,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要比单亡家庭要高。这也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学生工作当中,父母离异、父母双亡的家庭子女应该成为我们日常关注的对象。

2.2.4 报考满意度对UPI量表得分的影响

表7 不同报考满意度的学生UPI总分的差异分析

从表7的结果可以发现,2013级新生满意度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随着报考满意度的降低,学生UPI量表的得分逐步升高,且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F=27.923,P

也就是说,对于报考我校不满意的学生,如果其不满情绪不能得到及时释放的话,不满情绪越严重,其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就越高,该人数大概在105人左右。心理中心、各系(院)辅导员对此类学生均应积极关注,谈心谈话,及时跟踪疏导,排解其不良情绪。

3 对策与建议

3.1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尤其是针对特殊群体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帮扶工作,如针对农村学生在新生中所占比例较高的问题,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应该成为此类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报考不满意的学生,他们更多的问题集中在情绪方面,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老师与辅导员老师的一对一谈话来解决,化解他们心中的遗憾与不满。

3.2 开展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然是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充分发挥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除此之外,结合选修课、专题讲座、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校、涵盖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该体系采取“心理健康选修课+必修课+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

3.3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在一类学生的回访谈话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都或多或少跟其家庭有一定的关系,且上述研究也发现,家庭结构对高职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很大影响。此外许多家长发现子女在上学期间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后,把原因归为是学校的责任。针对上述情况,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显得更加重要,要抓住一个立足点――即都希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立足点;以专业心理老师为核心点,以学生为信息点,以辅导员为联系点。建立学校和家长联系的资料库,增强学校和家长间配合的默契,就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形成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互动,以学校为主的教育模式。

注释

① 热言,扬州晚报[N].2013-09-03:A17.

第3篇: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为此,我校对如何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以及如何创新性开展工作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总结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有效经验,希望供诸多兄弟学校借鉴参考,以期帮助更多学校心理咨询室走出学校花瓶的尴尬,真正发挥作用,使学校心育工作能深入开展。下面是我校在发挥咨询室功能方面做出的具体探索。

让心理咨询室实现多能一体

1.巧改室名

将心理咨询室更名为“阳光心灵活动中心”,“阳光”表明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活动”则表示中心一改过去“一对一”心育诊疗模式,以心灵体验活动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放,这样让学生走进活动中心不再顾虑别人说自己有心理毛病。咨询室的更名也体现了当代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更符合当今不断深化的素质教育理念。

2.拓展服务

中心服务项目不再限于个体咨询,而是同时开展心育宣传、团体活动、心理测评、心理调适等服务,其中以体验式教育为途径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竞争合作、意志责任、学习管理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样,集多能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可让学生得到全方位、流程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打造专业化心育团队

1.请进来,派出去

截至目前,学校已聘请中科院林春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沃建中教授、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张萍教授等十几位国内知名心理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先后鼓励优秀教师近100人次外出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取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已达35人。两种方式对专兼职心理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教师心理知识的丰富促进了心育氛围的形成。

2.沙龙研讨

专兼职心理教师立足心育实践,每月组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沙龙活动,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知识运用,先后开展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特殊需要教育实验研究》等近五项心理课题,不但切实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而且有效整合了心理咨询师的团队力量,促进了他们的共同成长。外出学习教师回校后均开展二次培训活动。

专业引领和沙龙研讨有机结合促进了心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心育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让学生更乐意来中心找老师解决内心的困惑。

构筑高效心育服务体系

1.实现心育三级联动

为使心育活动深入班级,同时调动班主任、学生两股心育力量,由活动中心牵头建立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育服务体系,各级职责明确,及时互动,确保学生心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2.多元评价促积极性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开展“三明确”活动,各心理健康团队及教师必须明确目标、责任、工作流程。阳光心灵活动中心实行心理咨询师轮流坐班制,值班时间对通过心灵热线、悄悄话信箱、网上预约、直接求助等方式前来求助的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解答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年级心理咨询师每月必须开展一次心理问题征集活动,并针对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学校制定心理咨询师团队和心理咨询师个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学期末由咨询中心牵头开展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及个人评选活动。同时,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学校生活满意度、师生关系等)纳入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和年级心理咨询师的考核体系,借以评价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这样让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育服务体系中各级均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分别从健康宣传、活动开展、个体服务等方面考评,从而调动了各级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校园心育氛围

1.扩大心育宣传

一个阳光心灵网站、一份《阳光心灵报》、一个校刊“心理驿站”栏目、每年级一个悄悄话信箱、一部阳光心灵热线构筑“五个一”心育宣传交流平台,向学生宣传、普及心理知识,让学生不再对心理咨询有陌生、排斥感。特别是阳光心灵网站、成长咨询热线可以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自助技巧,实现心理健康测评和网络预约咨询;每月一期的《阳光心灵报》,由校园“心”闻快递、心理教育论坛、心灵保健与拓展园、师生心灵故事、悄悄话信箱等栏目组成,既有对心理问题的解答指导,又有就心理问题进行的相互沟通,对师生心理健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加强沟通交流

网站、悄悄话信箱、心灵热线等均具有实时沟通交流功能,及时解答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困惑。

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宣传和交流活动营造出了良好的校园心育氛围。

做好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1.心理普查并建档案

每学期初、末,阳光心灵活动中心利用网络心理测评系统组织各学部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学习方法、学校生活、人际关系等的测评,根据心理测评报告为学生建立心理电子档案或心理书面档案。学期初的测评报告可作为心理咨询师或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及时发现问题,启动网络干预体系,实施干预、评价;学期末的测评报告,可作为他们本学期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的效果评价。同时,咨询中心每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都将计划、过程性材料、活动开展后的总结等予以保存,为以后活动开展与创新积累经验,以便探索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心育促进学生学习

针对学习心理方面的普查状况,如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等,心理教师及时将测评结果反馈班主任,由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采取集体干预措施。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自己优势,深入学生学习领域更容易和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了珠联璧合的局面。当然,从心理健康角度讲,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普查让心育教师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从而能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因学生心理危机而导致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

构筑家校心育合力

1.生涯规划

学校联合北京环度智能研究所成立全省第一个中学生脑AT成功生涯规划中心,引进国内最先进脑潜能测评系统,对学生实施能力、个性、兴趣的全面测评,寻找出学生成功的最佳潜能优势结构,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制定学习行动方案,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增强了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能力、人格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完善与提高。

2.联姻家庭

在学生生涯规划过程中需要家长积极参与进来,使其充分了解孩子的潜能、个性、兴趣,心理教师提供合理化建议,让家长帮助孩子实现人生目标,这样形成了家校联合、共助孩子成长的局面。

第4篇: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 素质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如何促使不断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优秀人格、健康心理、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品质的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德智体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心理健康纳入考量学生素养的标准体系中。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逐渐结合起来,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首要正式任务。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起点高,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形成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指出:“创造高质量的工作有赖于高质量的劳动大军,而高质量的劳动大军的培养正是由高等教育与‘技术和职业教育’一起来完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这是该组织为统计各国教育情况而制定的“教育统计标准”,反映了世界多数国家教育体系的共性部分。该《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标准》把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社区学院、应用科学大学、技术大学等高等工程教育院校来培养。

我校思政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及《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实施方案。方案包括课程实施方案、日常咨询实施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三项内容。

方案涉及课程学时、学分设置、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内容设置及咨询对象、咨询类型、咨询方式等,也较为详尽地提到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举措。自2013年3月1日执行以来,心理健康教研室在思政部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如期进行,还将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主要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维目标制定,一是对教师进行优化,二是对学生进行优化,三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首先,基本途径:全面渗透常态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心理健康的主宰者。发挥大学生心理社团和学生心理骨干的积极作用。强调开放式和参与性,以能力为本,以课题设计为主的教学设计。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中心途径:专门教育与辅导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按照学分学时1:16比值计算,共32学时。其中16学时为课堂讲授,16学时为心理咨询、个体、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普查等活动。

最后,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实效化。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保健的基本体系中,利用多种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教育工作。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使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也可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

参考文献:

[1]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2]詹启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层次结构模式[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

[3]廖桂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5).

第5篇: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2016年4月,四川师范大学发生恶性杀人事件,该校舞蹈学院2015级学生芦某某在成龙校区学习室被室友滕某杀害。这是一件因高校室友见个人矛盾激化,继而引发的恶性杀人事件,从侧面折射出了当下国内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次校园恶性事件,其所具备的几个主要因素,分别是:

(1)杀人行为的发出者;

(2)杀人行为的承受者;

(3)杀人动机;

(4)事件影响。

经过对以上诸元的分析,可以从中找出这些类似事件中反映出的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问题,并从中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学生犯罪的心理学分析

杀人行为的发出者和承受着都可以称为行为诸元。大学生杀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失衡,从而产生了不稳定的心理因素,并逐步放大,最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便会作出不冷静的行为来。

心理落差的形成,会导致个体产生挫折感,挫折感产生后会对个体做出包括:攻击、焦虑、退化、固执、冷漠或是逃避等反应,其中除了攻击属于外向型反应之外,其余几种都属于内向型反应。内向型反应更多的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而外向型反应则会导致不冷静行为的发生。

2高校恶性事件动机的心理学分析

对于因素元――动机来说,主动元和被动元之间的行为互动从而产生了矛盾,矛盾的激化即是动机的成因之一。目前发生过的事件,其中的杀人行为诱因多为“恶语相加”或者“影响舍友”之类,这就形成了心理学上所说的压力。

根据霍尔姆斯和瑞希的理论,大一新生们面临的压力在5个月时间之内便超过了临界值,当个体的心理压力达到了一定阈值之后,稍加引导便可以使之转化为对外宣泄,至于宣泄的程度则视情况而定。大学生的内心压力巨大是导致校园恶性事件频发的根源因素,同学或舍友之间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3事件影响的分析

在校园恶性事件发生后,必然会造成广泛的影响。对于这些影响,我们应当持有亡羊补牢的态度,对事件影响要善加利用从而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首先媒体方面,在客观公正的报道事件过程的同时,也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感,同时宣传一些正能量的内容,例如呼吁大学生应当适当排解情绪压力,介绍大学生应当如何安全、健康的渡过从中学到大学过渡期的方法等等。

其次在学校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大学生懂得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让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败和是非,要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提高挫折承受力。要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坦诚相待和主动沟通交际,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消除误会。

4解决方案的探讨

针对诸多的高校恶性事件,寻找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成为了目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德育教育、心理辅导、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大学生恶性事件的发生。

4.1把德育教育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

大学生德育教育不能仅局限于个人对社会、集体的作用,而是应当更加关注个人的定位与发展,从小处入手,关注大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真正抓好大学生个体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生活,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高校德育教育所带来的自身价值的提升。首先,学校要跟进时代潮流,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网络阵地建设,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多形式多渠道的发挥德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作用;其次,学院要重视开展德育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突破,改传统说教为互动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第三,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要深入一线,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切实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教育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不计较个人得失,懂得去帮助和关怀他人。

4.2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

大学生心理辅导要作为预防重大恶性事件的主要手段。首先,学校要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采取心理普查、心理教育、心理交流、心理活动等形式,面对不同特点不同背景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咨询与辅导,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针对个别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一对一跟踪辅导,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其次,加强心理宣传工作,开展普及心理教育,让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及时主动的接收心理治疗,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个人咨询、电话咨询、网路答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及时的心理咨询服务。

4.3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6篇: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1 建设好一支队伍,夯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

队伍建设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昆明医学院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坚持“专兼结合、校院配合、相对稳定、骨干带动、师生参与”的原则,在教师中建设以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师骨干队伍和辅导员、人文社科教师、政工干部、学校医务工作者组成的教师辅助队伍作为主要力量,在学生中建设以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和心理健康协会成员组成的学生队伍作为补充力量,构建了校、院二级管理,校、院、班级、宿舍四级实施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明确各级的工作职责,形成重心降低、工作下移、重点突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既有明确分工、又能通力合作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积极搭建“四个平台”、畅通“七条途径”,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四个平台”:理论平台、实践平台、研究平台和交流平台。

“七条途径”:

一是专业培训。大力支持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国家、省、校三级培训。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国家或省级专业培训,同时在学校层面开展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知识与技能培训。

二是资质认证。大力支持师生进行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定。2006年,我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集中组织90余名学生教育管理干部进行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并对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给予全额补助,充分调动了学生教育管理干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当年就有33名教师通过国家级和省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认证。2008年,学校积极取得云南省卫生人员培训中心的支持,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师生报考心理咨询师,并在培训费上给予大幅优惠,共有164名学生和9名教师通过学校报名参加培训。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工作,进一步充实了师生咨询员队伍,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工作培训。学校定期对参加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员进行工作流程和方法培训,为顺利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员、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自助和互助。

四是咨询实操。每学期均安排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员参与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为他们提供实践操作平台,不断提高咨询员的业务水平。2008年共有23名咨询员参加咨询值班工作,共接待学生110名,145人次。此外,学校还积极聘请附属医院精神科专家不定期到校指导心理咨询工作并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五是业务拓展。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周半天到附属医院精神科实习,观摩学习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心理治疗方法,参加查房和对病人的心理干预工作,不断拓展和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六是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医科院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的实践探索”等国家和省级课题,开展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提高学术水平,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七是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的优势,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中心与附属医院精神科之间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如定期举行案例督导会、聘请专家协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提供咨询服务等。同时,积极促进与其它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交流,为开展工作争取更多资源。

2 建设好一个中心,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平台

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2004年学校在学生工作部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2007年配备专职专业人员并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职能,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2.1 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除提供工作场所、基本办公条件外,几年来,学校加大投入,购置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软件,实现了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心理测量、数据处理和师生在线交流;购置沙盘游戏心理治疗器具,为拓展心理咨询专业技能提供了平台;购置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在心理咨询中引入心理干预训练技术。

2.2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制订《昆明医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昆明医学院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实施办法》和《昆明医学院宿舍心理信息员设置实施方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工作机制、主要措施和保障条件,为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制订《昆明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方案及工作规划》,逐步进行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和心理发展系统的三级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咨询人员服务守则》、《来访者的权利与义务》等日常咨询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推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3 以普查建档、咨询干预等基础工作为着眼点,构建完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

重视做好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和心理发展系统的三级体系建设。每年9月份均在全体新生中进行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对筛查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主动约请进行咨询,2007-2008年,共接待学生217名,263人次,有效扩大干预面,做到及时干预。心理咨询中心每周确保10个小时的开放时间,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同时注重做好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学生的转介工作。

2.4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主题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我校以每年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和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举办“昆明医学院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 和“昆明医学院10·10大学生心理健康周”,开展大量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心理科普知识、生活适应、自我分析、人际交往、家庭关系、情感、情商等为主题,以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沙龙、讲座、心理影片、团体心理辅导、短信大赛、征文大赛、心理普查建档、调研等形式进行。主题教育活动规模大、成体系,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每年均有2000多人次的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

在扩大活动参与面的同时,我们还非常注重活动的针对性,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针对新生、“双困生”、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调适和心理救助活动。如针对新生开展“大学生活适应”、“情商与素质”、“人生与成才”等方面的讲座;针对“双困生”开展专题心理沙龙,进行自信训练和人际交往训练;邀请社会机构为“双困生”进行“自我突破训练”的体验式拓展学习。

3 开好一组课程,畅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医学学科的特点,开设了15门与心理学相关的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类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教学中,做到师资、教材、学时、学分“四落实”,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在思想政治理论、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4 建好一个网站,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空间

网站作为现代信息服务平台可便捷、迅速地信息、提供服务,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于2007年9月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网站,内容包括10个栏目、200余篇文章以及“心理测评与在线咨询系统”登陆区,面向全校大学生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在线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服务。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网站建设,在创新栏目、丰富内容、更新信息、加强互动、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网络。

5 建好一个协会,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是学生开展心理自助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于2001年成立。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员的培训和督导,指导协会开展心理讲座、心理知识宣传展、话剧、沙龙等大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心理自助教育活动,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协会在大学生心理自助和互助方面的积极作用。

6 建设好一个阵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全覆盖

第7篇: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 心理档案 建立 利用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学生心理档案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出鉴定和评价的记录,建立心理档案是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的过程,是对学生心理进行描述、分类的过程。心理档案的建立不仅为开发学生潜能提供了帮助,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与培训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了保证。在当今这样的信息时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档案信息联系非常紧密。在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收集方面,我国起步虽晚,但一直在向完善、完备的方向努力。

1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

心理档案的内容,又称心理档案的项目,是指能揭示或从中了解到大学生心理状况、心理特点的材料。通常包括:个人的基本情况,如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性别、健康状况、重大生活变故、既往病史、心理创伤史等;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的年龄、职业、经济水平、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对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评价等;心理测验情况:心理测验能够帮助分析来访者的各种心理特征,通常使用的心理测验的种类有:人格测验、智力测验、情绪评定、职业咨询测验等。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心理档案信息的收集方法丰富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是问卷法、观察法、谈话法以及测验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心理测验法,在实际操作中,心理测验能最快速最有效地收集全校学生的信息,在分析测验结果时也有相对客观准确的参照标准。问卷法也能做到大范围收集信息,但后期的分析处理相对繁琐;谈话法则适用于个别学生的信息收集。有从事学生心理档案的工作人员提出:在新生入校后对新生进行详细的心理普查及心理量表建立,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指导建议;在学期中对学生进行第二次心理普查,对心理档案完善;期末对学生进行第三次心理普查,对心理档案进一步完善。

在学生档案的建立和保存过程中要注意:(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时要注意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以保证心理档案的客观性,做到实事求是,根据客观事实分析归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还要根据心理测验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标准来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验,严格按照测验的解释来分析测验结果。(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时要注意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按照一定顺序整理资料、分类归档。收集到的心理档案要确保涵盖了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时要注意跟踪完善资料,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都是动态连续的,及时更新和补充心理档案,全面了解学生最新的心理动态。(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时要特别注意保密性。保护学生的隐私是心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3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

3.1利用心理档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心理档案大多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同时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生能够通过心理档案,全面地审视自己、认识自我,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利用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帮助我们快捷地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等情况,适当引导这些独特性,和他们一起设定努力的目标,促使其成长和发展。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心理档案测量的结果进行分类,若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进行群体解决,如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的系列讲座和心理科普知识宣传,给学生心理、身体健康提供科学指导,并教学生维护身心健康的方法。若是部分或个别存在的问题,则可以个别咨询。若条件许可,可以建立心理治疗室,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治疗。

3.2利用心理档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心理档案可直接为教师提供学生的心理状况,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管理、改进教法、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教师还可以利用心理档案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个人资料,分析学生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对于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另外对于某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来讲,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资料,找出学生在学习、职业或生活适应方面的问题,并加以有针对性的辅导与教育,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或降低问题的严重性,使这些问题免于恶化。同时,学校也可以参考利用学生心理档案,帮助挑选学生干部、评优等。并根据性别差别、职务差别,不同的干部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人选,实现最佳组合。

3.3利用心理档案,加强学校管理

学生心理档案提供的学生生活环境、心理发展特点等共性及个性信息,为学校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宿舍管理方法、食堂就餐制度等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提供了依据。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改进学校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地改革管理方法,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4利用心理档案,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心理档案是学校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学校应该利用心理档案中收集到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适应水平等信息开展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发展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3.5利用心理档案,为学生心理健康科学的研究积累素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就业竞争压力加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断增多,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影响其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因此,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科研工作,离不开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资料。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的科研特点,系统、科学地收集、整理各种资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再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地增强科学性,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和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霞,曹莉华.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利用[J].教科文汇(中旬刊),2007(11).

[2] 蓝海萍.建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8).

[3] 周春开,芮鸿岩,姜继红.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利用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2(3).

[4] 陈姝殊.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问题[J].成功,2009(7).

[6] 王艳红.试论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作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4).

第8篇: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scl-90 ;upi;项目化管理;情绪障碍;竞争心理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93-03

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结合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在“健康第一”体育观念下,体育教学实施良好的心理和品质教育,可以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背景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也是家长都很担心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健康状况如何,必将对社会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很多人生活不规律、就业压力大、失眠等等。造成精神状况不佳,学习、生活质量不高,不少学生因恋爱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根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10月对2960名新生心理普查结果显示:偏重症状人数较多是强迫、抑郁、焦虑症状因素在新生占比例较高,偏重症状人数较多前三个因子偏重症状最高的是强迫症状有410人,占13.9%;抑郁症状有325人,占11%;焦虑症状有130人,占4.4%。upi测试结果显示:第一类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高达23.1%。

二、体育课对学生心理调节的作用及先前这方面的研究结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国内外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1)改变睡眠模式,提高睡眠质量;(2)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机能;(3)改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4)改善认知活动,如反应时间、注意不集中、思维混乱等;(5)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情绪健康水平;(6)提升意志力;(7)有助于人格的完善;(8)有助于减缓或治疗心理疾病。

三、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一)研究对象

实验组: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296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将选修体育项目的学生2000人,与非体育选修项目的其余950人作为对照组,实际参加普查的学生共2950人,参查率达99.7%。

(二)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书刊、文献资料等。

第二,问卷调查法。调查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inrentory,symptom check lheck,90,简称scl-90),各症状量表间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因而能较好地反映病人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是当前心理门诊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通过筛选,可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被筛选有心理问题学生,第二类为应引起关注学生,第三类为心理健康学生。

第三,实验教学法:选修体育项目组实行一个学期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设置有进程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情景设计、考核评分标准、教师项目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准备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考核方案等。通过目标设置、创设佳境、归因教育、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训练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协助学生开发学习潜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学会、会学、善练,增进学习效果,纠正不良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习惯。

第四,数理统计法:对有效问卷所得数据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相对应的计算机软,对选修体育项目组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的测试数据使用spss16. 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

(三)实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置有七个选修项目(武术、足球、乒乓球、排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内容多采用游戏、基本技战术、教学比赛等围绕能力训练目标实施项目化课程管理。

(四)实验时间

2011年3月—2011年6月,每周2课时,共计17周。

四、结果与分析

(一)选修体育项目组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scl- 90 因子相比较

由表1显示:scl- 90 各症状因子选修体育项目组都明显高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 说明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 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从表2 sc

l-90项测试人数较多的前三个因子显示:偏重症状人数较多是强迫、抑郁、焦虑症状比大一新生测试的结果明显下降。引起上述情况出现,可以说明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还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是由于我校大二的体育选修课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教学,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在集体项目运动锻炼中,合理组织男女生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更好地培养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让异性间的自然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个性完善与人格健全,预防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学生在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运动中得到更多的身心锻炼,因而在人际关系以及减少强迫、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都有明显的作用。

(二)选修体育项目组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upi测试频次分布相比较

从表3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类学生:非选修体育项目组有152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16%,而选修体育项目组有35人,仅占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1.75%;心理问题需要关注的第二类学生:非选修体育项目组有230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24.2%,而选修体育项目组有220人,占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11%;第三类为心理健康的学生:非选修体育项目组有568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59.8%,而选修体育项目组有1745人,占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87.25%。这些数据说明:选修体育项目的学生大部分心理状况健康正常,相当部分非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也说明了,选修课体育项目对大学生心理调节成了唯一的心理刺激作用。 (三)选修体育项目组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相比较

从表4可知:非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2次的有415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43.7%;3~4次的有195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20.5%;5次以上的仅有30人,占选非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3.2%;有310人从不参加锻炼,占选非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32.6%。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2次的有1230人,占选修体育项目组61.5%;3~4次的有520人,占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26%;5次以上的250人,占12.5%;没有学生不参加锻炼。这些数据说明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学生对锻炼身体的认识起到了质和量的变化,选修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以体育课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提出结论

第一,调查结果表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选修体育项目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非选修体育项目学生。说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改善和促进作用,也说明选修体育项目对身心健康教育的认识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大量的研究成果都证实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实行项目化管理的体育选修项目尤其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三,从总的综合方面来看,选修体育项目比非选修体育项目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特别在改善人际关系上, 它可以改变敌对情绪、减少偏执。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选修体育项目的学生在项目化课程改革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

第四,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推动下,利用一切条件,特别是注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依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体育项目化课程管理办法,体育教师们积极发动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六、建议

第一,在健康第一的观念下,体育课全面推行项目化教学管理,对大学生实施良好的心理和品质教育。

第二,消除学生上体育课的情绪障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和性心理教育。

第四,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

第五,运用竞争手段提高学生的竞争心理素质。

第六,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灼芳,梁丽辉.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

[2]刘红梅. 浅谈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成功(教育),2010,(1).

[3]张勇.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4]袁玉涛,田振生,刘春明,贾宝民.大学生心理

里健康与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张勇,孙高峰.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6]沈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7]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j].1999,(3).

[8]潘国斌.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身效应探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9]邱新宇,王麟.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10]张兰君,李娜,王颖.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体育运动干预实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7).

[11]赵金凤.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2]宋培东,赵国武.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the improve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first”

——taking qingyuan polytechnic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xu yao-zeng

(qingyuan polytechnic, qingyuan, 511510, guangdong, china)

第9篇:心理健康普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四个一” 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组织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尽快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关系到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对自我身份、自己专业和所在学校的认同,更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本科三批录取,较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分数线低,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学习自主性差,自我意识强等特点。因此,了解独立学院新生的特点和问题,探寻良好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切实做好独立学院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计划,对于独立学院大学新生的成长和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以泉城学院为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研究解决:1.新生入学教育在时间安排上基本是集中在新生报到后的一个月左右,过度集中的入学教育,信息量太大不利于新生消化领会;2.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者大部分是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引导,包括学涯和职业规划教育上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3.新生入学教育大多采用集中讲授的方式,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对新生的专业和个体差异也没有针对性;4.各专业虽已在开学后第一学期为新生开设了专业导论课程,但并未很好地解决学生专业归属感不强的问题。

二、独立学院大一新生“四个一”入学教育计划

独立学院大一新生“四个一”入学教育计划(即第一周、第一个月、第一个学期、第一学年),将入学教育内容合理分配到各个时间段,将新生卥学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一年级。针对新生在不同时间段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最终确定各个时期新生入学教育计划的内容和形式,使入学教育更见实效,并将入学教育计划在学院新生中实施并在一定氛围内推广。

(一)第一个“一”,即第一周。

在第一周内开展军训、安全教育、校史校风校规教育。军训是大学新生入学的必修课,一般从新生开学的第一周开始,持续时间为两周左右。通过军训,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识和纪律观念,增强学生我约束、自觉守纪意识,培养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在军训期间让新生了解校史校风和校训,让新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学校的概况、教学科研力量,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以及学校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二)第二个“一”,即第一个月。

在第一个月内陆续开展学涯规划教育、教学管理与学习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入学教育内容,进行《学生手册》考试和大一新生心理普查工作等。

所谓学涯规划教育,是指作为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引导大学生尽快找到人生坐标,合理的进行大学生涯规划,在此方面,泉城学院通过邀请大学生设计专家开展名师讲座、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作专题报告、开展新老生交流会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的活力和潜力。此外,学院还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业调查、顶岗实习等活动,在辅导员、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适时调整学涯规划,完善行动计划,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

在教学管理与学习指导教育方面,学院请专家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现状、就业状况、专业教师队伍和专业前景,同时让学生了解专业学习实施;邀请分管教学的学院领导给学生介绍专业的课程体系、选课方式、专业学分的构成以及选修课等情况;辅导员培养学生养成热爱专业的情操;邀请高年级学生与新生进行经验交流。

(三)第三个“一”,即第一个学期。

针对心理普查的结果初步建立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普查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与指导,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心理测试结果,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对学生进行环境适应教育、挫折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等。如: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的时候,召开小型班会,倾听学生讲述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种种不适。对于他们产生的不适进行疏导。建立心理咨询室,倾听学生的诉说,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克服障碍,有问题主动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