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管理理念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理念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理念创新

第1篇: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科学;创新

引言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为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这种种的问题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念作为决定行为的一种思想观念,其作用和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如果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对自身的观念予以改进,就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去发展自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对医院的管理理念进行发展和创新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私人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这使得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院只有通过强化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资源和观念上树立起自身的优势才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必要性

(一)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适应社会变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也发生了极大地转变。医院要想能够取得患者的信赖,单纯的自信于自身的医疗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医疗市场。“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谚语虽然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信息化和科技化日益普及的今日,如果在宣传上没有到位的话,将会因为缺少足够的认知度和知名度而限制自身的发展。这就说明了医院的管理人员,面对当前的新形势,一定要抓住时代的特点,根据患者的心理和价值观念,做到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发展。只有医院自身重视起管理理念,并且及时的改进和创新,才能够满足社会变化的需求,最终实现自身的发展和飞跃。

(二)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是为适应医院管理变化的需要

近年来很多医院单纯的重视技术的引进和发展,而忽略了管理手段的创新,使得其相关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到适应医院管理变化的需要。医院的管理包括了许多具体的内容,但是从本质上划分,其管理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力要素,另一类则是设备类要素。 人力资源要素是所有企业和单位最为宝贵的财富,医院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医疗人才的影响。因此,如何树立医院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并充分的发挥出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医院管理者应当做到“一留二引”,在保证自身人才不流失的前提下,去引进高水平的医务工作者。并且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重视人员的自身发展规划,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医院的各项后勤工作,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人力管理的目的。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核心。鉴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医院的经营和发展,所以现代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更加注重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为每个员工发挥自身能力提供便利条件,对每个员工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样才能体现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是医院的价值核心。但是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这两类要素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强化医院管理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调动起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各类要素的功效。

二.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如工资调整、职称晋升、人员调配等都缺少具体的制度和标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不够明确,没有将员工的发展同医院发展的远期目标相结合,使得员工们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限制了医务人员创造力的发挥,从而不能促进医院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理性化配置。

另外当前许多医院实行的都是绩效制工资,没有将岗位责任、技术含量、风险程度及工作量的大小等因素相结合。使得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很难发挥其作用,难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一个人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就会变得非常明确。但由于很多原因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依然主持着业务工作,医院无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位和职业发展空间,个人的需求无法满足,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幅下降。一旦时机成熟这些人就会成为流失的对象,导致人才流失,使医院丧失核心竞争力。

三.促进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方法

(一)做好人员的管理和引进工作

科学的医院管理理念,其主要作用就在于能够更好地完成医院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的目的。人力资源是所有企业和单位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因此医院管理理念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力量,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的前提下做到人员管理方法上的创新,并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最终实现自身医疗水平的提升。要想做好医院人员的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掌控人员绩效的考核标准;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另一方面,从引进人才方面的角度来看,可以打破传统观念,通过传统和新兴媒体宣传,广招急需人才,不限地域、年龄、性别,海纳百川。只要做好了人才的管理和引进工作,就能够在保证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实力。医院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中,要把握住影响人才成长的各项因素。培养人才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关键环节,要避免盲目追求人才数量,而忽略人才的质量和素质。同时人才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只有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才可以使医院的发展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中,因此在医院中一定要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每一位管理者都要从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重心、管理地位等几方面,真正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从把人力视为资本到视人力为资源从“被动反应型”的管理模式到“主动开发型”,从以事为重心到以人为重心,注重人与事互相适应,把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医院管理理念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提升医院的自身实力和竞争力,而医疗水平的提升正是实力和竞争力增强的基础。医院应当建立与医院特点相一致的人员管理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人才管理方式,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 坚持与时俱进的本质理念

当今的时代是以技术为核心的时代,世界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医院要想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生存和发展,进行管理理念上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管理理念的改进创新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紧紧抓住时代的发展脉搏,坚持与时俱进的本质理念,要求医院的管理能够根据现实社会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自身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对其他先进管理方法和理念的吸收借鉴,做到一切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我所用。

(三)把握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质

医院管理理念的发展和创新要具有针对性,不能盲目的跟风,去进行无意识的行为。科学的管理理念要求,医院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实际,抓住创新的本质,不能异想天开,妄下断言。要想抓住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本质就要从多方面做起,首先医院方面应当做好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深入了解;其次,还要广纳善言,听取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理念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为此在探究创新的实践路上只有激发出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结束语:医院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机构和部门,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为此,医院在管理理念的创新实践上一定要跟上时展的脚步,不断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谭天林,陈昌远,李雪,易文明,廖世川.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医院管理,2009,03:38-39.

[2]谢昕.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3:62-63.

第2篇: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管理;创新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25

合理的管理理念能够使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引导,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运用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可以让企业的管理者充分的利用现实中的竞争环境,然后对企业的发展趋向和策略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企业内部结构作为出发点,然后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以此维系企业更加稳固而长远的发展下去。不过在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依然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部分,这就对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在目前这个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局面下,企业的就要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以及所处的市场生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实际发展和运作的情况进行管理理念上的强化工作。

1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

企业的管理理念是在企业的发展下逐渐健全的,在西方的发达国家,无论是企业的起步还是发展都要优于我国,同时为世界范围内的管理理念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国际性的管理理念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在其实施和发展中依然有许多问题,其存在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要结合企业的特点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总结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研究其中出现的相关规律和问题,从而进行经验的吸收,避免重蹈覆辙。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一直处在奋斗、追赶和学习并且走向创造和创新的时期。国企要先人一步,把企业的经验管理的自以及实行权分开,然后建设现代企业的制度,把拥有现代管理制度的企业作为目标。民营企业之所以得到迅猛的发展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扶持,当然也要归功于自身的努力奋斗。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形成,和政策好的国企和优秀的外企不分高低,这些都能够指引中国企业的未来。在管理理念的发展中,现实外来企业对中国企业产生了新的影响,在竞争中中国的企业变得更加国际化,而外企也更加的本土化。中国企业在吸收了外来企业的管理理念时,也要借助其成功的商业模式,但是不能够进行照搬,在后续的发展中更多结合了本国企业独有的特点而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这就是现代企业的管理念的发展之路。

2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的需求,各种类别领域中的企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同时也逐步的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管理理念,这对我国的整体企业发展有引导性的作用。不过在目前这个经济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下,企业发展依然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1企业整体管理比较薄弱

在我国的很多企业的发展中都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具备针对性的管理理念依然还处在落后的水平,同r拉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实际的经济效益。从大范围的角度看,企业的管理水平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阻碍,企业管理的不健全对企业内部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同时还不利于企业的外部竞争。

2.2在竞争中处在落后局面

经济的全球化让我国的很多企业被迫接受很多的挑战,处在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在经营以及生产方式上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存在差异。在新的经济形势中,我国的企业还处在落后的水平。想要在竞争中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现代企业就要在发展中把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特征相结合,做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3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

3.1人本管理理念

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人是以最关键的因素存在的。在新时代的企业发展中,现代企业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放在企业管理的重点地位,要把人的主置进行强化。在发展中要时刻的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要让企业中各个阶级的员工都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这样员工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工作。在企业吸收人才中,人本管理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很大部分的员工来讲,实现自我的价值就是其在工作中追求的最终目标,使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对企业做出贡献,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实际体现。因此,企业在尊重员工的基础上,还要依据每个员工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其发展的培养措施,要让员工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这样员工才会在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才干。人本管理的理念不能够只在对员工的物质奖励上体现,对一些工作积极和有进步的员工要进行精神上的奖励,这样就能够促使其更加努力地工作。具体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设置相关的奖励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设置一些进步奖、团队合作奖之类的。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让员工具备责任感,从而使其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3.2知识管理理念

把企业发展相关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性的知识资源共享系统,这就是知识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的各个级别领导要对管理的员工定期的作知识引导,要让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以此促进各级干部员工在自己所处的地位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应用自身的聪慧和经验对公司的发展做建设性的意见。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为坚实的后盾。在新时代的企业中进行知识管理理念的创新,其首先是要建设知识共享的平台,主要是让员工以主人公的角色投入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知识的共享平台需要企业总结每个阶段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吸收同行的成功经验,以此让企业稳定地发展。在知识共享机制中,各个级别的领导还要引导员工对国内以及国外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了解,让员工进行及时的学习。在知识共享的平台中,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也是为基层员工提供自我发挥的平台,以此激励员工在工作中进行创新。

3.3创新管理理念

无论是做什么行业,创新是其发展的动力和支撑。这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也很中重要,企业在发展中要依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创新,然后积极地调整符合企业的发展策略,让企业的发展随时都处在前沿阶段。企业还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企业的发展中要做好市场的危机意识,进而知道企业在具体的部分进行创新管理,以此解决存在的问题,建设新的管理理念,然后把创新管理理念彻底地输送到企业管理的每个活动中。只有整个企业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促使每位员工进行自我创新和发展,然后以此推动整个企业的全方位发展。明确自身的标准定位。

3.4奖惩管理理念

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员工能够在工作上更加努力的关键,因此企业在发展中要把奖惩管理理念深入到其中,运用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让员工有更多的动力进入到工作中。有奖就有罚,通过制定健全的奖惩制度,对表现积极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工作态度消极或者有损公司纪律的员工要进行惩罚。只有惩罚分明,员工才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公平,才能在工作中约束和激励自己,以此方式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一场竞争,这样才能让整个企业在市场中有着不服输的精神。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在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在企业的发展初期可以适当的运用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后期就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发展特征做出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在人员的管理上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员工的价值,然后总结企业内部的发展情况,让员工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学习,以此强化企业知识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时刻关注市场的新动向,分析其中值得关注的要点,进而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出有效的调整,让企业的发展时刻处在市场的前沿。

参考文献

[1]葛悦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与创新[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01):2931.

第3篇: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关键词:税收管理理念 人本 服务 法治 诚信

一、现代税收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管理理念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定的管理理念总是基于一定人性假设之上的,管理者总是根据这些人性假设来确定他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

西方关于人性的传统基本假设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每个人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的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人是“自私自利”的,总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根据这一传统的人性假设。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于1957年在其《企业中人的因素》一文中提出了x理论。x理论认为人天生是好逸恶劳,没有雄心壮志的。宁愿受到指挥,要求安全高于一切。因此,必须对大多数人实行强制的监督指挥和用惩罚作为威胁,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适当的努力。在此基础上,x理论认为多数人不能自我管理,需要另外的少数人从外部施加压力。在管理实践上,x理论强调强硬管理的权威性和服从性。在管理方法和措施上,x理论强调:管理的重点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基本上不考虑人的感情和道义上的责任;管理工作只是管理者的责任,是少数人的事情,被管理者的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服从管理,而无权参与管理;为了加强管理,需要制订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通常的激励措施是金钱刺激加严厉惩罚。传统的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措施和计划都反映了上述假设。

然而基于x理论的管理理念在实践过程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使麦格雷戈认识到,传统的指挥和控制的管理理念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管理实践,因此,需要一种对人进行管理的不同的理论,从而提出他的新理论——y理论。

y理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工作,因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就像游戏、娱乐或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在自己对目标负有责任的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而外部控制和惩罚只是迫使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手段之一;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人不仅能够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而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强调安全感一般只是经验的结果;在现代工业社会,许多人对组织具有相当高的想像力,人的智力潜力仅仅利用了一部分。在这些假设下,y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成长和发展是完全可能的。通过组织一体化原则,创造一种条件,使组织成员通过努力争取组织的和自我的成功,以最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因此,y理论主张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有: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要从控制人转移到创造一种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使人们在这种环境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充分实现自我;管理者的职能和任务应当从单纯的指挥者,转移到成为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良师益友,为发挥人们的才干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人们在实现自我中的障碍;奖励方式从强调来自外部的奖励转变到强调内部的奖励。

y理论与x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x理论强调外来的控制,而y理论则侧重强调被管理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由于x理论把人们的行为过分一般化、简单化了。因此,y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能提高管理者目标和被管理者目标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并体现了人性的发展。同时,他把尊重被管理者人格当作管理目的本身,而在x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根本无法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利益的统一。因此,y理论为人性化的人本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现实中,虽然管理层很少会承认他们信奉x理论,但他们的实际做法与口头所宣称的相悖。如果实事求是地看一看管理者是如何管理被管理者的,那么大多数组织的管理方式都反映出这样一种理念,即:若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被管理者是不能很好地服从的。

(二)现代税收管理理念

税收管理是管理的一部分,关于管理理念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税收管理。一定的税收管理理念同样是基于对被管理者的人性和行为模式的假设基础上的。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认为并且强调:纳税人都不可能如实申报纳税,人人都想少缴税,最好不缴税。因此,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必须像警察对付小偷一样,对厂商企业和纳税人实行“上对下”式的强制型管理关系。

然而,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伴随着经济上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西方近年来兴起的“新公共管

理”理论,根据现代管理理念的相关理论,对现代税收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公共管理运动缘于对20世纪7o年代以来凯恩斯干预主义经济政策所带来的“滞胀”困境以及西方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期间传统官僚制政府管理模式弊端丛生的深刻反思,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服务导向和顾客导向的特征,主张把公共管理对象视为顾客。将顾客满意程度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标准。这给谣方乃至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促使传统的韦伯官僚制模式向以市场与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管理模式转变。同时,对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税收管理理念从“管理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取代了传统韦伯官僚制人性恶的假设前提,认为以人性恶为基点并试图通过规制导向约束人的行为来维护公众利益的思路是不完备的。应该承认人的经济性特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并实现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统一。这一点给西方国家税收管理理念带来深刻影响,促使税务机构从过去视纳税人为偷税者处处设防严罚,转变为重视对纳税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通过提供高服务质量,降低税收征收成本,以提高纳税遵从率。有测算表明,一份纳税服务方面的努力,相当于50份税务监督打击方面的收获,成本收益率比较不言自明。鉴于此,一贯以严厉著称的美国联邦税务局也于1998年实施了重组和改革方案,把“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纳税义务,并通过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以此为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作为美国税收管理现代化的理念和使命,并把为每个纳税人提供一流的办税服务和为所有纳税人提供旨在确保税法得到公平实施的服务以及创造高质量的工作环境(为税务人员服务)作为其三个战略性目标。

二、树立现代化的税收管理理念

(一)转变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

我国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正是基于前述的x理论。税收管理的重点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为了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制订了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指挥与服从管理的关系,是一种传统的“上对下”式的强制型管理关系。这种传统税收管理理念是一种任务统帅下的陈旧理念,其直接后果是纳税人与税收管理者形成一种对立甚至敌对的态度,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纳关系和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从而造成了大量的逃漏税和税收流失。给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从根本上加以转变:(1)从传统的征税人即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对纳税人居高临下的纵向管理,转向征税人对纳税人的横向平等的现代人本管理;(2)从传统的权威管理和服从管理,转向现代的和谐管理和服务管理;(3)从传统封闭式的以税收计划和税收任务为中心的管理转向全面开放的以依法治税为宗旨的现代税收管理;(4)从传统的人治管理、目标管理、承包管理,转向现代系统管理、综合管理、有效管理和法治管理。

然而,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接跨越以规制导向为特征的税收计划和任务强制管理模式是不现实的。况且新公共管理运动所体现的税收管理理念于现阶段也不可能在我国全面推行,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仍是我国当前税收管理的主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新公共管理运动所蕴含的“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必将成为我国税收管理理念创新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税务部门应由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参与者的角色逐步向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的角色转换.并根据社会公众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公共商品和公共服务。

正是基于此,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树立“监督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税收管理理念,明确地把我国税收管理理念定位为“优质服务+科学管理”。这是一种新型的适应税收管理现代化发展方向的税收管理理念,也是适应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的税收管理理念。它把重视服务和加强管理相提并论,是对传统税收管理理念的扬弃和对新形势下税收管理活动的内涵和实质的准确把握,是我国今后税收管理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现代化税收管理理念的具体内容

创新税收管理理念,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税收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树立适应现代税收管理实践的现代化的税收管理理念:

1.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现代税收管理强调“以人为本”,首先就是以纳税人为核心,把纳税人服气不服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罱税务机关执法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要根据纳税人的确切需要,做出正确的税收征管决策,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贴近式的服务,引导纳税人正确理解国家的税收决策。增强其税收遵从意识;其次,要注意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思想品质教育,强调任人唯能和奖优罚劣原则,实行“功绩制”考核;严格把好税务人员“入口”和“出口”关,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充实税务公务员队伍,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培训机制,培养造就复合型知识人才,承担起知识时代税收征管任务。

2.树立服务管理理念,实现办税服务与日常税收管理的有机结合。要转变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改变把纳税人放在税务机关对立面的做法,应通过多种形式为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服务。如成立纳税人服务中心,建立纳税服务专门机构,专门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纳税辅导与培训、票证领购表格领取或下载等互动式服务;建立公共服务型税务机关,健全纳税服务体系,将纳税服务贯彻到税务检查、行政处罚、听证、复议、诉讼全过程,使纳税服务制度化,利用信息网络,采取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等多种手段,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优质服务。

3.树立信息应用和科技管理理念,实现由传统的手工征管向现代化信息征管的转变。近年来,税务部门通过“金税工程”、“大集中”工程等信息化措施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信息集中。集中信息的目的是应用信息,实现对税收工作全过程的分析、监控、改进和完善。各级税务人员既要善于利用信息网络广泛采集信息,并对信息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又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使税收管理情报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保障。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就要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建立依托计算机网络和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覆盖所有控管税种和工作环节的税收管理系统;开发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软件,按照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工作规程,对纳税流程实现计算机自动监控管理;建立覆盖各部门的税收综合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监控系统,实现税务与其他各部门的联网与资源共享。提高税收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树立系统综合管理理念。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税收征管模式,是—个不可分的整体,所有税务人员都应该树立系统综合管理的观念,掌握本岗位工作如何与相关岗位进行配合衔接。尤其是在专业化管理模式下,必须注重征、管、查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注重运用系统整体观念来系统分析,综合解决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要树立系统综合管理观念、自觉地把税收管理系统与整个国民经济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税收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

5.树立法治管理理念,实现由依靠行政手段管税向依靠法律治税的转变。要最大限度地弱化行政权力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强化税收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和覆盖面,建立规范的税收立法机制、科学的税收征管机制、有效的执法考核机制、严密的内外监控机制,把税收执法的各种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之下。

6.树立效率管理理念,实现由注重完成任务向注重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的转变。简化办税程序,减少征税成本,将税收效率作为评判税收征管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扩大窗口办事权力,谁受理谁负责。谁办理谁承担责任。合理设置人员机构,弱化任务考核,强化质量考核,把征管质量高低作为判断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规范税收征管费用支出,并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年终考核指标,调动全员参与税收成本管理。

7.树立社会管理理念,发展中介机构。现代税收管理是一项牵涉颇广,工作量巨大的工作,仅凭税务机关的力量是很难做到完美的。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大力发展税务业,将税务机关的主要精力放在大税源的监控、稽查上,而对报税环节的监管从税务机关转移到税务中介机构,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有效提高了征管效率,使税务在为纳税人提供广泛社会化纳税服务的同时,也成为税收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

8.树立文化管理理念。税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是先通过一定的载体,凝练在管理上、制度上以及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层面的,然后通过学习和观念上的提升来达到提升管理理念的。所以税收文化建设应该更好地与税收征管各方面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税收文化建设,营造一种氛围,让征税人和纳税人逐步理解税收本质,形成征纳双方一致认同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把税收意识融入日常管理中,最终增加征纳双方的诚信度、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第4篇: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关键词: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创新

管理理念的创新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前提,并将始终伴随着高校图书馆的整个创新的过程。观念的转变是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管理创新必须引进现代管理理论,打破以往沉闷僵化的管理模式。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图书馆暴露出许多问题,高校图书馆处于停滞倒退的境况,学院不满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果,馆员不满足所处的工作环境,读者抱怨高校图书馆的不作为。高校图书馆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理论,切实改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上的弊病。

1接受新观念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就是要不断地引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措施,并将其应用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增强管理系统总体功,保持图书馆系统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同时想方设法创造必要条件引导系统环境向着有利于管理系统的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馆长作为一个图书馆的引领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活力是由馆长所具有的创新能力来决定的。高校图书馆馆长的决策行动,管理作风和领导方式,都对其他馆员产生着影响,馆员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影响。一个成功的高校图书馆领导者应该能够应适应环境的变化,懂得留住人才、能够利用每个人的特长创造出最佳团队,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励馆员,共同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数字时代,管理创新首先需要思想创新,而思想创新需要具备时代特征的信息素养。首先,管理创新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极其重要。创新意识是指人脑在不断变化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的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愿望和意识。高校图书馆馆长作为图书馆工作的领导者,起着组织、引导、创新和协调者的作用,创新意识成为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其次,应具备勇于突破创新的精神,具有对时代信息发掘的敏感性,积极引进新思想,接受新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高校图书馆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不仅要适应客观对象和内容的变化,把握住变化的节奏和力度,而且要求管理者与馆员共同努力,勤于思考,善于感知事务变化的动向,捕捉合适的机会,促成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突破,数字时代,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高校图书馆向前发展,网络技术、云计算等使得图书馆成为一个协同作战的整体,泛在知识环境的构建则要求高校图书馆融入到无处不在的知识构建中,应随时提供服务,快速感知技术环境的变化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对策调整和部署,高校图书馆馆长的敏感应变力显得尤为重要。

2践行新理念

数字化环境的变化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观点上的,更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所以践行新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在践行新理念的过程中,对高校图书馆领导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起到表率、模范带头作用。一直以来,关于高校图书馆领导者素质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内容丰富。就数字时代下,管理者践行新理念时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简单总结归纳。首先,营造创新环境、激励员工创新是践行新理念,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保证。美国管理学家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营造一种环境,使人们在集体工作中,实现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可见创新环境是创新活动能否成功的基本保证。高校图书馆馆长应创造出一种适合创新的环境,让全体馆员能够进行大胆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而不是目前许多馆存在的不敢创新,一切听领导安排的思想。为此馆长应制定一些鼓励创新的方法,适当的政策扶持、激励、保护和引导式高校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其次,应具备宏观战略规划能力。战略规划主要是指在给定的一段时间里,机构将通过哪些步骤改变现状,达到期望的目的。高校图书馆要面向未来确定图书馆使命、愿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思维过程与框架,至少包括愿景、使命、价值观、目标体系、战略五个部分。目前高校图书馆系统还没有出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各馆进展参差不齐,不利于数字化管理创新。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谁抓住了机遇。谁就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高校图书馆馆长应具备战略规划能力,要能够把握市场的动向,适时地调整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准确地规划图书馆未来。所制定的规划既能够反映出当前和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数字环境变化情况,又能符合所在馆的发展实际的要求。能够重视并正确处理科技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水平以应对外部竞争,做到工作有规划,实施上有变化,充分体现出有条不紊的发展中的危机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书人.图书馆管理与现代职业教育[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3).

[2]孙杨,苏娜,周金龙.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危机[J].图书情报工作,2009,(24).

第5篇: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1.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企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在用人方面综合能力的考量。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支持,依靠这种方法使企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单单指员工的学历和工作能力,还包括思想品质与综合素质等等。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不败地位。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也应该摆脱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用更加现代的眼光来进行创新,找到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其更具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起到重要作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管理理念的更新要从观念入手,打破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通常以管理员工为主,在这一基础上,员工的自身创新意识就受到限制,应由管理向启发转变。以员工为中心,在对员工的专业技术进行开发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管理观念符合当代社会需求,应在企业之中推广使用。第二个方面需要对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创新,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并不断更新服务方式,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多元化、全面。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广泛关注。

2.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方式

2.1改变传统管理旧观念

传统管理观念在很多方面都与现代企业有着不相适应的方面,必须进行变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企业中人事关系的处理,员工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服从管理者安排,没有自己表达意见的权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个性与创造力的发挥。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加新颖的管理模式,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资源等因素都考虑其中。创新型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员工进行定时培训,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以及个人意愿,对其进行分配,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同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态,并进行一定沟通与指引。加强内部改革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动性。长期以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创新与改革。每一次创新与改革不仅仅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推翻,而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创新说起来十分容易,而事实并非如此,需要企业管理者从根本做出改变,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树立人本管理新理念

如今科学技术发达,市场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培养员工的潜在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上要注重以人为本,企业服务员工的全新理念。早在20世纪末,美国企业就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在企业中形成员工第一的状态,从表面来看,这种管理方式企业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但事实上恰恰相反。企业的利益与员工在接受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并不矛盾,反而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树立以员工为主体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工作效率随之增加,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企业的壮大离不开员工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就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结束语企业若想获得稳定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企业众多,并不是同一种管理理念就能够符合所有企业的发展需求,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建立完善的体系。使员工在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拥有自己的权利,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鹏.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3):25.

[2]刘萍.基于新信息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研究[J].经济视野,2017,18(8):40-41.

[3]刘飞飞.基于创新管理理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6(23):289.

第6篇: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坚持以效益为经营目标

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者受股东委托实施管理行为,因此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新的阶段,效益目标的内涵应该有新的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是建立在完全成本基础上的效益,即扣除风险拨备、经营成本、资本补充后的效益。对于效益水平要进行综合衡量,不仅仅要看利润增长的绝对额,还要看发展的质量,也就是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等相对指标,以及利润的构成和风险拨备情况。一个银行能否长期、稳定地实现效益增长,取决于这家银行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资本结构、负债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建立长期、稳定实现效益增长的机制。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一定要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经营结构的重要意义,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经营结构,使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得到有效转变,推动商业银行在经济周期和利率变化中始终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

保持业务发展的高质量

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质量对效益的影响更大,也更直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是在提足拨备基础上的账面利润,不仅要包含财务成本,还要包含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风险拨备将覆盖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表外业务等承担风险损失的全部资产和业务,新迁徙、劣变的资产,相应的风险拨备从利润中自行拨补,即期反映风险成本。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还将受到资本的刚性约束,每一项资产业务都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资本,在规模一定的前提下,资产质量越差,占用的资本越多,资本回报率就会越低,效益水平也就越差。因此,保持好的业务发展质量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效益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保证业务发展的质量必须以防范风险为前提。发展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规范、稳健的发展,盲目的、不计风险的发展只能是自毁前程。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彻底转变依赖资产规模扩张的粗放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以内控管理确保经营安全

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保安全就是增效益、抓管理就是促发展”的思想,确保商业银行各项经营活动始终在持续、稳健发展的轨道上运行,不断巩固和扩大经营成果。

第7篇: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作者:宋淑芳

【关键词】创新教学;效率;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一、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作用,做好学生疏导工作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将会大大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如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生管理工作网站,进行日常的事物管理,同时方便管理者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使其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管理中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网络利用的引导,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带来许多不良影响,目前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日益增多,学校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抵制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网络的良好作用。

二、通过情感教育增强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认可

技校学生的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对学生充满感情,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是教育活动延续的基础,只有学生自觉并且快乐的接受管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才能够称之为成功的管理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当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为学生的成才提供有效的服务,对学生采取引导,而不是单纯的管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使学生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通过教育心理学专家的分析认为,教育管理的过程是管理与被管理者双方的一个互动,是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心理交流过程,这个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就是双方的情感交融,只有用心去管理,才能够使学生在心灵上与管理者形成共鸣,才能实现较好的管理效果。由于技校学生年龄偏小,很多学生仍然处在青春的叛逆期,教师和管理者一味的单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只会增加学生对其的反感。因此,教师和管理者应当在实施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获得学生的信任,坚持人性化管理,从生活和学习等多方面关心学生,才能实现理想的效果。

另外,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学生情绪上的变化进行留意,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来自教育者的关心。应当注意的是,对学生的感情付出并不是单纯的溺爱,应当用情感去鞭策学生,从真实的情感出发,对学生的管理仍然要坚持严格的管理,而不是没有原则的溺爱。因此,在对技校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当注意方式方法,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接受充满爱的管理。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教育活动

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在于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机会,尊重个人的需要和兴趣,为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发展个人的爱好与特长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在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中锻炼提高,可以促进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

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种:

政治教育活动:如时事报告会、座谈会、社会调查等,可以结合如大地震、十、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国内外大事、重大节目和纪念日组织各种活动等。

科技活动:如科技展览、家电维修、电脑硬件维修、广告设计图标、汽车美容等。

文学艺术活动:辩论、演讲、音乐、舞蹈、摄影、绘画、书法、文学社等。

文娱体育活动:歌泳比赛、各种球类比赛、武术及各种游戏等。

公益劳动:城乡绿化、清扫环境、定期探访孤寡老人等。

现在很多学生上晚自习玩手机、聊天,可以让学生在晚自习时间按自己的愿望参加活动,以补充课余时间的不足,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动脑筋,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这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技能人才。

四、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落后,因此要加强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建立和完善岗位职责,增强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方式方法,要有明确的统一目标,有一定的参考,要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监督管理,强化教育管理的科学性,运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探讨、交流和管理。

五、突出科研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科研力量的不足是客观事实,一些教师没有科研的条件与机会,个人成长受限严重。要实现教师管理中的人性化,给教师创造更多科研机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重点围绕校企的共同开发等产学研项目开展科研。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在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中,教师的理论研究得以实践验证,并通过实践结果来修正、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只是上好课、带好学生的传统型教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出现,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到真正的企业现场,提早获得锻炼机会,这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消化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适应日后的职业岗位。

六、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第8篇: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较为封闭。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上,高校图书馆缺乏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协调,各系统图书馆习惯各自为政式的分散管理模式,缺乏集中性。这种模式使得图书馆缺乏宏观规划和管理,使调控能力大大下降。在微观上,却实行严格的行政监控,这使图书馆管理缺乏管理上的必要自,从而使图书馆的管理失去灵活性,束缚了管理创新的脚步,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使图书馆管理模式僵硬难控。

2、服务机制滞后不前。作为高校图书馆,其职能较其他图书馆有所不同。作为具有独特服务规模与价值的场所,其服务规范和价值体系与所在高校应具备的宗旨和目标紧密相连,因此,也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图书馆文化。然而,图书馆毕竟与高校文化和需求密不可分,图书馆的管理更是为了深入和拓展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坚固的后盾支持。因此,改变传统的服务机制,加强管理创新,成为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对图书馆基础工作认识所存在的问题。由于意识形态和管理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长期以来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十分不够,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仍停留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水平上,而当今深受大众所依赖的网络化水平并没有达到一个相对高的层次,这就需要各级管理者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全力进行改革,从而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二、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1、管理观念的创新。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发展首先要求领导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应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要想使高校图书馆得以长久持续发展,其领导者应当根据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新时代下对图书馆的新要求来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改革其中不合理的管理体制,让图书馆的发展更加有利于高校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需求。

此外,应对图书馆全体馆员进行观念创新。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应树立起知识信息的搜集、流通、使用、更新、创造等各类新理念,并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和效益观念,提高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是自己成为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馆员。

2、人本思想管理的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质量的优劣,服务水平的高低好坏以及工作效率的高低都与图书馆人员整体的素质和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加强人本思想的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组织实现业务创新的力量来源,以此,加强图书馆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才是真正决定图书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才能更好的充分掌握和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更好的为读者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3、服务模式和理念的创新。服务,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基石,而服务创新则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的服务理念要求与时代和社会接轨,就必须要求有迅速快捷的服务方式相支撑,并要求服务的网络化与之相适应。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本校网络功能和图书馆信息检索的优势,来优化本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的导航系统,增强网页图文互译的网上信息检索服务动态演示提示,提供编制网上导读系统的索引。对用户长、短期培训、网络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使用需求。

4、管理机制的创新。作为高校图书馆,其管理必须以科学严格的制度加以保障,一个优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一个合理的、整体的系统的约束激励机制。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的创新,应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双向选择,实行竞争聘任制度,明确和细化每一位员工的岗位职责,从而建立起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工作制度,以此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和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并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图书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最终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按岗定酬、按劳分配的有效管理机制。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1、以人为本理念的加强。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管理创新的目的是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对于图书馆工作而言,其大部分是由全体官员来完成的。因此,图书馆管理创新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图书馆馆员。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发展应当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创新首先应被馆员所接受,并真正有利于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否则,所有的管理创新都只是纸上谈兵,难以真正得以实践。

2、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一个强大的图书馆,不仅仅要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便捷的网络信息,重要的是应注重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加大对图书馆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断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知识层面,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其学校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3、提高网络信息的运用,发展电子图书库。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引进先进的电子书库等网络资料和技术,让资源共享在师生中良性测传播互动,不断更新资源信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平台成为第一要务。如何更加快捷、快速、有效的利用这一新平台,获取更多的资料和信息,实现服务的终端化,成为图书馆的目的所在。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是图书馆改革与进步的重要问题。如何改善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成为目前工作的重点。而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图书馆都处于转型期与变革期,如何改变观念,如何发展创新,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因此,我们要不断发展创新,不断突破和改变,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自我更新和完善,使其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第9篇:管理理念创新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引言

建设工程的迅猛发展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但其安全生产事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建设工程,由于工程的难度相当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在加速。因此,我国的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减少安生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不足

1.1施工单位安全培训不到位

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也在逐年增加,但综合素质高、管理水平高的工作人员较为缺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就比较容易忽略安全问题,从而引起安全事故。近年来,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和现场监督发现,我国建设工程中经常出现重工期、轻安全等现象,这就说明很多施工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的标准进行操作。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的工作进度,经常出现一些违规的现象,比如在高空作业的安全规范、脚手架的安全操作、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规范上,大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规范化的培训,他们并不熟悉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而负责培训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他们并没有认真履行本职工作,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发挥实处,造成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从而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1.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完善

鉴于我国建设部门对安全生产的施工企业要求较为严格,很多施工企业都会设置安全管理部门,但这也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而设置的,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没有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管理,有的施工企业虽然有设置安全管理员,但却没有资金的投入,并未能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此外,安全管理部门没有完善机构建设,这样使安全管理工作与施工企业的发展脱轨,不利于建设企业安全管理文化的发展。

1.3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不足

在进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在项目的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如果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意识不足出现管理缺失,就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施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充分普及,仍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比如在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程序三个安全教育的培训时,由于在开展安全教育时对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对象缺乏针对性,因而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的效果并不显著,这也会给安生生产事故埋下隐患。

1.4安全教育工作落后

国家建筑行业相关法则规定,施工单位在工程进行之前要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切实保证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安全教育工作不仅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对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负责。目前依据国家安全管理近况显示,安全教育工作十分落后,多数施工企业仅仅是在做一些表面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宣传形式,导致多数工人安全意识非常薄弱,缺乏掌握自身安全的最基本行为,在亲自面临事故状况时束手无策,应变紧急情况的能力十分欠缺。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表明,国内建筑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多是来自落后偏远地区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小外出打工,没有接受过知识教育,导致其对于自身的安全意识完全没有认知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5场地安全防范措施不规范

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场地防范措施不规范,不但有违国家建筑法规和国家安全工作制度,而且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理应引起相关部门人员的注重。在长时间的工程安全质检过程中,发觉很多施工场地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够健全,只是当上级领导来检查时做一些表面功夫随便敷衍了事,连国家明文规定最基本要求执行的安全防范措施都没有。当有部分工程工期很紧迫的时候,施工人员为了追赶进度尽快完工,只考虑经济利益而忽略了自身安全保护,连最基本的安全防护费都难以得到保障,削减工料、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等一系列的行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祸患。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创新分析

2.1实行人性化安全管理理念

在以往进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多数施工企业往往忽视了对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关注,基本上更多关注的是安全状况本身,并将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的结果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如此便难以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更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式,更多的是以形式主义为主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使人、机和环境三者相协调,特别是在人和机的安全事故上,需要避免人为因素而酿成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时,首先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实行人性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站在项目安全管理者的角度上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从而开展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重视他们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活动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从而形成一种主动积极的安全管理氛围,激发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创新安全管理理念,最终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2落实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

鉴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防范等有相对的局限性,假如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整个企业,而且会对整个建设行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最直接地危害到事故工程中的建设人员,还可能间接的对非事故企业建设人员造成威胁。目前建设工程生产与建设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的差距越来越小,建设工程具有的各类安全祸患不仅仅只是对建设工程企业本身带来严重的伤害,更会引起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施工企业务必要主动贯彻落实全体工作人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建设工程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上,这就需要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者从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多维度地对这些隐患进行科学的发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制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由于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庞大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在进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时需全员共同协作,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旦发现施工生产中存在异常的现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3落实安全生产动态管理观念

由于建设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施工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以致于建设工程的安全隐患具有随机性,难以把握其固定的行踪,所以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时,应随时注意安全风险因素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应变措施,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的安全管理,有效地进行安全风险的评估,进而发现安全隐患,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施动态管理,一方面可以预测到安全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可以监控和评价安全风险系数的高低,从而有利于对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把控,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因此,全面贯彻和落实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的观念,做好安全风险管理控制工作,从而有效应对安全事故突发状况,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4加强“第三方监管”安全管理工作

所谓“第三方监管”,通常指的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对施工企业实施监管的行为,而对于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第三方监管,能有效地监控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从而使安全生产事故减到最低。施工企业本身设置的安全管理机构虽然能够对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把控,但毕竟建设工程是一项高危的工程项目,具有较大的隐蔽性,需要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全面地准确地把握,才能将安全风险系数降到最低,从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但是某些具有政府职能的安全监管机构在进行安全管理监督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带有某种意义上的强制性,使得施工企业与第三方监管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或误会,以致于施工企业处于被动的局面,难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因此,在我国今后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上,可以效仿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具有合格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或咨询机构进行第三方监控与协助,这更有助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3结语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施工企业生产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在今后进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让施工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当中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提高建设工程的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沈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222.

[2]岳文志.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现代装饰(理论),2013(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