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

第1篇: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以人为本;探析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顺应时展的产物,其意义在于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主张以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课堂中,如果仅是不断地进行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调整,没有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始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到的是更为平等开放的教育,因此对于教育者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和组织教学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教育中要更为尊重学生,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顺应时展,转变教育理念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在教育中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用学生能力的提高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公共神火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的引导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初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社会科学知识与人格素质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向我们展示社会科学知识的丰富性,与人格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该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科目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从原先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跳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去思考应如何科学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要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的创新都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独立学习为前提,帮助学生学会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关注学生成长,创设发展环境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要尊重与关爱自己的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思想活跃,充满创造力的同时也充满叛逆。因此需要被尊重,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这时候,作为教师就需要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及时的给予帮助,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为轻松活跃,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关注学生群体的发展时,教师也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去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肯定学生的能力,用乐观积极的眼光去欣赏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都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民族的财富。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沟通方式,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多样化个性,让学生的天性不被压制,同时得到正确的引导,成为学生独具的魅力和人格特征。对待叛逆的学生,教师不能够采取置之不理的方式,去逃避问题,而是要进行耐心的引导教育,用自己的关爱融化学生内心的芥蒂,帮助他们走出青春期的误区,实现自身健康良好的发展。传统的政治课堂充满教育性色彩,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不应该觉得是一种负担,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发展。那么,创设一个愉悦轻松的教学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才是政治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政治的热情和参与感,教师更应该主动去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死磕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反复死记硬背,成为教科书的奴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有的情感体验也能够成为推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政治课程的丰富性让该学科有着良好的创设前提,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的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提高。

三、进行多元评价,增强学习自信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硬性考试分数为标准,来判断学生的好坏,这样无疑会让学生造成其他方面能力的缺失,同时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至少有7种认识世界的智力方式,即: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动作、音乐、人际和自我等。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并不能仅限于考试成绩,而是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增强自己学习的信心的同时,也能够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

总而言之,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以此展开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且进行有效的多元评价来激励学生成长。

作者:马建飞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如东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关 键 词】 科学素养;幼儿;科学活动;师资培养

一、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全球幼儿教育大纲》中的《课程内容和方法》明确指出:幼儿的课程应让所有的儿童都具备学习的能力,他们的学习必须植根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及文化背景相适应的体验。

科学素养主要是指人具有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幼儿教育虽然有教育对象年龄小、心智不成熟等特殊性,但并不能因此就轻视其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的“科学活动”在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良好的科学品质及学习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开垦一片能种植自然科学的土壤。幼儿教育中的“科学活动”,要让幼儿乐于参与其中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应随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条件而灵活开展,更应随幼儿当时活动的状况灵活开展,没有固定的活动步骤,但应有明确的开展目的,让科学内容、原理及探索的精神、灵活多变多向思维的方法通俗易懂地根植于各项活动之中。让幼儿在不经意中形成习惯,产生爱好,拓展思维。在幼儿教育中,“科学活动”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又不是形象工程,加之条件的限制,且不被家长所重视,许多幼儿园也不重视。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应加强这项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发活动的教具,使幼儿的科学意识、科学品质得到较好的训练,为今后全面学好各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与许多偏文科的人士进行交流,当问起为什么选择文科时,他们的感觉是理科太难学,内容偏离生活太难理解,看到纷繁复杂的计算就头痛,文科只要肯努力记就行了,理科则无从下手,他们对自然科学有很大的畏惧感,这种畏惧源于之前没有相应的准备,是一种学习中的恐高症。文科毕业的大学生,甚至于研究生,其自然科学知识,有的还达不到相应的初中知识水平,更有甚者,可以说算是科盲。我校有位老师,他怕孩子长虫牙,孩子四岁了从没有让他吃过糖,酸甜苦辣咸是人的几大味觉体验,而甜是幸福指数最高的体验享受,家长居然剥夺了他的这种感受,孩子一旦接触了这种感受就会很疯狂,就会喜欢得不能自制。

我们国家为什么有这么多食品质量问题,有的还造成了人的死亡?有一所幼儿园还要求所有幼儿无病吃药,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并不只是利令智昏,也存在科学常识缺乏的问题,是他们的无知造成了伤害。要解决类似的问题,就应大力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就要从幼儿教育开始。

二、加强幼儿园科学活动,加强幼儿师资培养

幼儿园在为孩子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教师应明确这个内容所包含的科学概念是什么,明确活动的目的。核心科学概念是教师组织科学活动时应关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对核心概念的把握也是老师面临的一个挑战,要求教师组织每一个主题活动之前必须积累或了解与该主题有关的科学知识,因为一个科学主题往往包含多个知识点和概念,这些概念之间,又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只有把握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握活动中所要探究的问题,目标才能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活动开展才能生动活泼,而不是生搬硬套,对于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及思维的迁移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很好地开展幼儿科学活动,必须要有一支科学知识较全面的师资队伍。

前段时间,我对重庆市某区幼儿师资国培的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访问:有62%的教师认为幼儿长牙阶段不能吃糖,糖易生虫,虫会损坏牙齿;43%教师认为,小孩拉不动大人,是因为大人力气大;有51%的教师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我在带队学生见习时,几所学校展示了几堂科学活动课,见习时把相对理论的知识变成了绝对,活动环节呆板而不灵活,为完成任务而教学,活动中没有活跃的气氛,缺少思维迁移,没有孩子自由发挥的余地,一堂课结束后,孩子没有回味,借国培带队王老师的一句话:“它就是一个游戏,感觉不到科学”。

学前教育由于学生来源的问题,师资力量在不断的减弱,要想从幼儿开始进行科学意识、科学品质的训练,必须培养一批有科学素养的老师队伍。我们国家现在已把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孩子从很小就开始弹、唱、跳、画等艺体训练,幼儿教师的教育也很重视这些内容,很少有学前教育开设自然科学课程的,而报考学前教育的学生大多是讨厌自然科学的,让他们从事幼儿“科学活动指导”的教学,就有点“盲人”牵引“瞎子”的味道了。所以,学前教育应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教育,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以此改变幼儿“科学活动”教学的现状。

三、加强幼儿师资科学素养培养

我是从事“3+2”学前教育物理、化学教学的教师,据我连续几年调查,几届学生中喜欢物理、化学的不足10%,大学专科学生中喜欢物理、化学的也非常少,他们大多数都反感自然学科的学习,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了,他们都学了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有90%的人都认为:大人与小孩对拉,大人拉得赢,是因大人力大。在学前教育的学生中作了一次调查,说“世界末日”有两天没有阳光和空气,所以有人抢购蜡烛,我说没有空气蜡烛不会燃,然后就有人去买了手电筒。我问学生,手电筒有用吗?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学生竟然不到1%,他们的思维很僵化,他们只考虑到了一个方面,而没有想到没有了空气,人就不能生存了,有手电筒有什么用呢?学前教育开设了《科学活动指导课程》,从事这课程的往往是学前教育毕业的高才生,他们传授给学生的是怎么样完成每个科学活动内容的步骤、环节及所要求达到的最终结果,他们对该科学活动所蕴含的科学概念、原理并不清晰。如有一个科学活动“让鸡蛋站起来”,讲解的是用什么方法和步骤让鸡蛋站起来,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为什么设这么一个游戏,这个活动中牵涉到物理学中哪些知识,必须要把哪些知识浸入其中,这个游戏会发生些什么思维迁移,学生科学意识会得到怎样的培养。一个开展得好的科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要开展好学前教育《科学活动指导》课的教学,就必须由懂得一定科学知识的教师去上这门课。

总之,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就应从幼儿抓起,在幼儿阶段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基地,就应该有一批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教师,因此,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就应加强这类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彭钢,张晓东. 课程理念的更新[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潘鸿章,姜淦萍. 化学研究性学习[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 傅道春.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第3篇: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科学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基础教育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单纯靠传统的“教师粉笔加黑板”的“板上谈兵”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学校教育正在探索、寻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进入中小学校园,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力。

一、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探索如何更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以此调动学生课内外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研究内容

1.农村中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信息较闭塞,教学环境差,学习资料有限,教学设施落后。为适应现代教学,近年来,临安市几乎所有农村中小学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有了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多媒体课件制作繁琐、耗时耗力的影响,使用的教师并不多。

2.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农村中学实验能力不足,在科学教学上效果较差的实际。目前主要应将多媒体用于演示实验,来弥补或取代一些难以操作的实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用多媒体弥补实验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动态、微观和宏观的实验。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时,讲到了日食、月食。如果遇上日食、月食现象,学生一般很难看见,没有感性认识。该科学现象又过于宏观,无法在实验室中向学生展示。教学中,我们使用日食动画,放映速度可视情况自主调节,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就更容易弄懂其中的知识,探索到大自然中的奥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一些过于危险而没法在实验室完成的科学实验,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如高压电触电、核裂变、核聚变等,通过向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动画、视频,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硬件条件不足不能开设的实验。如教材在处理电流的形成时,将其和水流形成对比,非常生动、形象。而这一让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知识的小实验,许多农村中学却无法完成,难点在加抽水机使两边容器有恒定的水压上。我们可以做“电压”的多媒体课件,用动画将该实验形象地模拟出来,再配上相关的练习,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在讲授“连通器”部分内容时,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过路涵洞、船闸等。但在许多农村,过路涵洞现在也极为少见,船闸更是无从谈起。城市学生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较好,他们可以通过实验、参观等方法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轻松地接受其中的知识点。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船闸”,生动地演示轮船通过船闸的过程和船闸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可以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3.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多媒体教学最典型的特征是:实时性、直观性和交互性,其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1)结合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些科学现象,教师用语言是很难表达清楚的。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教学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信息有机的融为一体,实现可视、有声、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为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动态情景。例如,利用PowerPoint的文本、视频、音频、Flash控件的处理能力,可使教师快捷地展示心中所想但无法用单一的语言来表述的一些情境。此时,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再现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以声、形、图、色等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有关声学知识的教学中,应用录音、录像可以把音乐会的歌曲、各种乐器的演奏以及各种噪声(建筑工地的冲击桩、搅拌机、交通路口各种车辆以及飞机的起飞等)有选择地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3)再现情景,突破重、难点。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而且能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例如惯性教学中,为了突破“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人竖直上抛物体,物体会落在人的前方、后方还是手上”这一难点,笔者放映了一段视频剪辑,重现这一物理情景,指明了学生的错误观点。

多媒体教学的魅力不仅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还表现在科学现象的模拟、习题情景的再现、多媒体与学生互动以及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等。总之,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能很好地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弥补科学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提高了课堂效率。

4.多媒体在农村科学教学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参与度。但凡事都要有“度”,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例外。现将多媒体在科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列举如下:

(1)不能忽略多媒体的本质。科学学科最鲜明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室能做的实验,就不应该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来替代,否则学生就失去了自己参与实验去探究、去体会的机会。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通过自己直接经历获得,即注重过程而获得的经验;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这说明,如果学生能够自己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就不必用多媒体来模拟展示。

(2)不能忽略学生思考所需要的时间。学好科学关键在“理解”二字,学习科学必须通过思考活动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实验证明,凡是能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要避免将教学内容全部由计算机包办代替,应留给学生实验时间和消化知识的时间。

(3)不能忽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科学思维活动。但是,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直观,过分形象,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展示功能,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只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与科学学科有机融合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科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好学、善学、乐学,我们相信:学生就一定能够真正领悟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真谛。

第4篇: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课堂上,课堂教学应该成为科技教育的主渠道。物理学虽然不是具体的技术学科,但物理学理论是很多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物理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科技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就物理学科而言,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科技制作能力、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并引导他们注意汲取现代科技知识。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简单地说,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而就其基本作用来看,不外乎获取信息的方法和处理信息的方法。获取信息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和实验,处理信息的方法括分类、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和推理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涵,因此,应该成为物理学科进行科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科学家在发现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学理论的同时,创造了许多独到的科学方法,其中渗透着科学家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牛顿从23到50岁的20多年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现了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微积分……爱因斯坦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创立了相对论,并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成就与他们对科学的近乎狂热的献身精神是分不开的。

关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事例,在物理学史中举不胜举。在教学中恰当举例并适度评价,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扎实训练科技制作能力和技巧

科技制作技能是指科技制作中涉及的设计选材、工具使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技能。一件优秀的科技作品,在设计上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创造性,在选材上要经济合理;在工艺上要精致美观;在使用上安全可靠;在制作过程中,则要会使用常用的工具,若有图纸,则要有一定的识图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科技素质的重要内涵,因此,应该成为物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使用的每一件物理仪器都可以为学生进行科技制作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新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的“小制作”。教学中每用到一种仪器,教师应该尽量从结构特点、用材、工艺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有特长或爱好制作的学生,则尽量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并指导他们进行制作和创新。例如在教学“尖顶放电”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静电转盘”;教学“浮力”之后,教师可指导他们制作“电动浮沉子”;教学“光电效应”之后,教师可指导他们制作“光控报警器”……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耐心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科技制作,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积极引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

科技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科技交流。进行科技交流,就必须把自己的科技活动成果撰写成文。与物理学相关的科技活动极为丰富,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小品等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要求,撰写出优秀的论文,一定能把科技交流活动推向更高的水平。因此,科技论文的撰写技能应该成为物理学科技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

物理新教材中有“问题探究”和课外实践活动,这些都要求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或课外实践活动,活动过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撰写科技论文,以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应选定一些课题,要求学生广泛收集材料,通过实验分析、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撰写成科技小论文。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教师要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科普读物,让学生学习、借鉴。同时,在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进行必要的指导,鼓励学生勤于探索,勇于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并自觉地参与各种科技活动。

四、重视介绍现代科技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未来社题,可以借助课余实践活动,进行探索研究。探索的过程就是将物理课堂知识延伸拓展的过程。最后,还可以在小游戏、小发明中生成,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掌握物理知识,比如学习《杠杆》的时候,做过“跷跷板”游戏的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实施

(一)教学主题的选择

1.联系实际。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可用一个发电手电筒,作为项目学习的重要载体。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首先它符合教学内容,并且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达成课程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家电处处都能见到,但是学生却鲜少有机会去直接接触发电实物,发电手电筒则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拆分并组装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电磁感应”这一物理现象,尤其是线圈与磁体彼此呈相对运动状态。其次,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学生看到这个手电,都会好奇:它究竟是怎么发电的?于是在动手的同时,也会调动大脑积极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就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以及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2.激发兴趣。初中学生好奇心都比较强,物理中的种种奥秘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种与物理有关的玩具,很容易激起他们的研究兴趣。比如在学习《光学》时,就有这样一个知识点:凹面镜能够使平行光会聚,凸面镜能使平行光发散。教师为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知识,可以开发一套“太阳能组合玩具”作为课程资源,现在太阳能电池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因此不会特别昂贵,教师可借助这套工具,带领学生组装出太阳能汽车、风车等。不用电池,也可获得电能,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光的作用。

3.关注有效。真正优良成功的项目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为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让学生学会相关技能,从而自然地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比如“自制气体温度计”课外项目,学生在动手之前,必然会仔细看课本中温度以及其他有关温度计方面的知识,并且会思考“温度计是怎么测出温度的”这个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有意识地填补其技能的“空白”,这样当该项目完成后,这一知识点也已为学生熟练掌握了。

(二)驱动问题的设计

设计得好的驱动问题能够引导探究活动步步深入。在项目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借助极为精炼,极其真实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设计驱动问题,首先必须坚持开放的原则,同时驱动问题还应富有挑战性,与授课内容保持一致,或者是授课内容的延续。学生围绕教师精心设计的驱动问题,进行探究时,需要整理思路、搜集信息,多方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才可能最终收获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个人经验、兴趣以及自信等。

比如“物态变化”涉及“温度”这一概念,教师可以拓展地问学生:“什么是温室效应?”这个驱动问题的出发点就非常不错,它不仅引入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科学热点,同时也实现了课堂物理知识的延伸。倘若把“温室效应是否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抛出来,就会驱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聚焦本地的生态环境、地理气候等。

(三)自主探究项目活动

第5篇: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初中 科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有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结果)两个方面。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教学效益是指学生一节课的收获,包括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同教学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课堂教学不仅要看教学效果,更要看教学效率。如教学“水的密度”这个知识点时,一位教师花了15分钟达到了教学目标,另一位教师花了20分钟达到了教学目标,显然这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同,但教学效率却不同。

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然而,纵观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虽然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贯彻多年,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教师。如在教学理念上,有的教师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教学内容上,有的教师只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的教师不注重结合新的形势,理论与现实脱节。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忽视科学课特有的生活体验效果。在教学评价上,以考试分数定优劣仍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凡此种种,都不能适应初中科学教学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其结果往往导致课堂效益低下,甚至出现“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现象。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反思,痛定思痛,并提出一些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二、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但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要切实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学理念的转变

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

初中科学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是通过科学学习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立足学生的发展;三是体现科学的本质;四是突出科学探究;五是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也就是说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为: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树立民主观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在这种观念下,学生不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重心向学生转移,不再单纯以传授知识为重点,而应经常思考如何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以及独立的分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为此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弱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与学生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样性,不以固定的结论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智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维度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同时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时间,对原来教材的理解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就完成了任务。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

2.教学目标的转变

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限定了教学内容,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基础。所以对教学目标制定策略的研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众所周知,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一直是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教师确立教学目标,往往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传统的教学目标又是陈述教师应该怎样做,做什么,多采用“使学生……”、“让学生……”等语言形式,使得教师一直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新课程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关注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以及将要获得的发展,在目标设计上具有明确的“学什么”、“做什么”的意义,体现“学为主体”的理念。

3.教学方式的转变

谈到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最常想到的是课件等现代科技手段。事实上,电脑、幻灯等现代手段只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的转变,而要提高初中科学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

(1)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组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科学教学中,讨论和交流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加强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当然,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才能促进学生之间有效地沟通。

(3)突出“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通过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调查、信息搜集及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此外,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做到这样几点: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等。

三、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出现的困惑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但一系列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现象

新课改使得教与学在方式方法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气氛比传统教学时有了很大改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分强调探究性学习而否定接受性学习的倾向。其结果是一堂课热热闹闹,又是讨论,又是辩论,甚至还有小品表演,虽然生动活泼,但是基础的东西落实不够,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尽如人意。如何把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掌握基础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

第6篇: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教学模式;教学辅助手段;知识块连连看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02-02

1.对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理解

1.1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简单来说,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1.2 信息技术教学突出"高效"的重要性。提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性,就必须谈谈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现状:

1.2.1 时间紧:教学地点的特殊性,造成课堂教学的各种不可预知情况的发生,教师必须花时间在课堂上完成临时故障的排;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大量的练习时间,使得教学内容的讲解变得非常紧张;教学内容多而且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复杂的教学内容,难度很大。

1.2.2 任务重:全国很多地区已经纷纷将信息技术列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范畴,使得教学任务加重,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将素质教育和应试现实联系起来,用更有效的课堂完成更艰巨的任务。

面对这样的现状,信息技术课堂必须突出"高效"二字,努力在教学方法上开拓进取,寻求适合这一学科特点的高效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2.点线面构成的"知识块连连看"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探索

考虑到信息技术课堂的时间紧、任务重、操作多的特性,本人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逐渐探索出一种方便快捷的教学辅助方式,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知识回顾、现场教学、总结提高等教学环节,同时使教师能得到快速学生掌握情况的反馈。这种教学中穿插的小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用鼠标对知识进行"对号入座"的连接,所以姑且称之为"知识块连连看"。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我将这种教学辅助手段的实用性总结如下:

2.1 帮助教师快速高效的完成"知识回顾"环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第一个环节通常是"知识回顾"环节。知识总是环环相扣的,在面对新知识之前,通常需要将与之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回顾与复习。这时候,教师大多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但这种方式受众面窄,没有被提问的学生可能回顾效果不佳。此时,可以考虑将知识点做成PPT,由学生主动回顾知识点,快速找到相关的正确连接。从而实现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实践操作完成教师预设的复习任务。

例如,在高一年级《表格信息加工》一课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已经具备一定的excel软件操作基础,所以我将本课的知识回顾做成一个PPT练习下发,只需要三到五分钟,就可以达到学生在短时间内复习和进入状态的目的,截图如下:

【EXCEL基本知识连连看1】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回顾EXCEL电子表格中的几个关键词:行、列、单元格、工作簿、工作表(见图1);

【EXCEL基本知识连连看2】帮助学生认识数据的几种常见格式:数值型、文本型、货币型、日期型(见图2);

【EXCEL基本知识连连看3】帮助学生回顾EXCEL电子表格中的几种常用函数: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求最大值最小值函数、计数函数等(见图3);

【EXCEL基本知识连连看4】用连线的方式回顾三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功能:折线图、柱形图、饼图(见图4)。

2.2 帮助教师完成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的过程。新课改提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利用"知识块连连看"这种教学辅助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例1:人机博弈中各自优劣势对比连连看】在讲授高一年级《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人机博弈中人和计算机各自的优劣性,我将一些人机对比的关键词汇罗列出来(运算速度快\慢、应变能力强\弱、有\无全局观念、会\不会疲劳、不会遗忘\记忆力有限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判断每个词汇的归属。最后同桌之间互相对比,甚至可以进行辩论,通过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见图5)。

【例2:计算机主机硬件连连看】在讲授七年级《计算机硬件组成》这一课时,考虑到直接讲解硬件知识比较枯燥,就采取了这种比较直观的方式: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分析,选择正确对应的名称(内存条、电源、主机箱、硬盘、CPU、主板)(见图6)。

2.3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在学生人知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过程。通常情况下,这一环节都是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只是机械记忆,长此以往,学生并没有机会独立梳理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也就遗漏了这个最重要的环节。考虑到这一点,我将这种知识块连连看的方法运用到总结与归纳环节,教师给出一个线索,由学生补充完成,这就弥补了学生没有机会整理知识的遗憾。下面具体列举三个实例:

【例1:鼠标用法归类连连看】七年级上《鼠标与键盘》。大部分学生对鼠标的使用比较熟悉,但缺乏归纳。鉴于此,我在上课前首先下发连连看PPT,将鼠标的使用归纳为"双击"、"单击"、"右击"、"滚轮"、"拖动"五类,然后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操作,如:点击、浏览页面、区域选择、快捷菜单、打开文件、移动对象、打开文件夹等,由学生自行对鼠标的用途进行整理归纳(见图7);

【例2:word中常用菜单与常用子菜单连连看】高一《文本信息加工处理》,本课要求学生能够利用word软件对文章进行排版和编辑,其中涉及到的子菜单比较多,如页眉页脚、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批注、查找替换、调整纸张方向、选择性粘贴、字数统计、调整纸张大小、绘制表格、分栏等,为了帮助学生熟悉这些子菜单所属的位置,在PPT中将这些子菜单罗列出来,由学生对其进行归类排队,分别放到相应菜单之后(见图8);

【例3:计算机外部设备分类归纳连连看】在讲授七年级《计算机硬件组成》这一课时,对于外部设备的分类,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将投影仪、音箱、移动硬盘、话筒、SD卡、Mp3、打印机、U盘、数码相机、耳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按照"音频输入设备"、"音频输出设备"、"图像输入设备"、"图像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类别进行分类,教师最后对容易出错和混淆的概念进行进一步讲解。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保证了一个良好的课堂反馈。(见图9)

【例4:计算机硬件总结连连看】七年级上《计算机硬件组成》,下课前要求学生对当堂所学到的各种硬件分级分类整理,放至合适的位置上,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总结,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见图10)。

3.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优点与不足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这种"知识块连连看"的教学辅助手段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了极为精彩的作用,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和改进,现总结如下:

3.1 教学中所体现的优势

(1) 运用鼠标拖拽的方法进行操作,简单便捷,不受学生操作程度的影响;

(2) 受众面广,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动脑,参与到教学中来;

(3) 占用课堂时间短,能用最少的时间解决问题,为建立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打下了基础;

(4) 适用面广泛,可以灵活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各个环节;

(5) 反馈及时,能在短时间内反应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找到其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巩固;

(6) 色彩丰富,教师能快速判断正确率,同时也方便学生之间对比,查找问题;

3.2 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教师不能同时对所有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难免出现遗漏现象;

(2) 制作过程略为繁琐,对教师的备课工作增加了一些负担。

总之,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强教师观念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各国对科学课程的改革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加拿大一贯注重科学教育,且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国没有统管全国学校的教育部以及关于课程标准的统一规定,而是由各省或地区的教育部自行制定课程政策,然后经过加拿大教育部长理事会(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ducation)进行协商定夺。从全国来看,加拿大的中学学制和课程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质。本文介绍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位于加拿大西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加拿大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中小学共12年,其中1—7年级为小学,8—10年级为初中,11—12年级为高中。初中期间的化学包含在自然科学课程中,不独立开设,所涉及的内容有物质性质、元素及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能量等。高中期间的化学作为11、12年级的选修课,主要面向准备升入理工科大学的学生。[1]这里我们着重介绍该省高中化学课程的有关内容。

1996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部颁布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British Columbia-Chemistry 11 and 12 Integrated Resource Package 1996),并于1999年对其进行了修订。[2]本文主要基于1999年修订版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其高中化学课程进行介绍。

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要素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素是对标准的原则和整体框架等作宏观的说明,是总的指导思想。它主要涉及指导原则、课程目标、课程理念、总体规划等方面,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指导原则(principles of learning)

(1)学习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2)学习方式与进度因人而异。

(3)学习既是一个人的活动,同时又是一个团体的活动。

(二)课程理念(rationale)

该省为科学课程制定的基本理念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科学课程是为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培养技能精湛、适应性强的劳动力以及发展高新技术打下基础。”

由于该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而引出了以下课程理念。

(1)帮助学生形成适应和变通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

(2)发展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3)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知识、方法及手段,具备严谨的分析个人及社会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调查科学知识对于他们的生活、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

(5)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积极态度。

(6)提高学生对于科学进取心的重视,发掘自身潜力为科学作出贡献。

这一课程理念不仅强调了教学策略与课堂练习的积极影响,还强调了对于全体学生的态度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它针对化学课程提出,同时也适用于全部科学课程。

(三)方法框架(framework)

针对课程目标,标准为课程的实施提出了以下方法框架。

(1)通过科学的测验审查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以及理论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态度,从而为理智地、道德地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提供基础。

(3)发展学生对于科学在社会和历史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认识。

(4)引导学生为自身、家庭、工作单位以及整个社区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四)关于科学教育的建议(an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出于对科学素养的强调,标准提出,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主要通过“科学地工作(working scientifically)”“科学地交流(communicating scientifically)”“应用科学(using science)”“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cting responsibly)”等四个途径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科学态度。

(五)培养科学技能,掌握科学方法(developing science skills and processes)

掌握科学技能与方法是具备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它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标准提出了学生所需掌握的多种科学技能和方法,包括观察、测量、分类、推理、预测、统计、假设、设计实验、控制变量、解释数据、建构模型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能方法并不能独立发展,它们是在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中建构起来的。

(六)科学安全(science safety)

标准十分注重安全教育,如它专门提到了WHMIS──工作场所危险物质信息系统(workplace hazardous materials information system):通过提示语、物质安全信息表、教育与训练来保证对危险物的安全使用和处理;它还鼓励学生培养起积极的安全态度,在校内校外、各组织间都建立起一种极强的安全意识;同时,省教育部还出版了《科学安全策略手册》作为参考。

(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integration of cross-curricular interests)

对于“职业发展”“多元文化与反种族歧视”“特殊要求”“性别平等”“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与学科的交叉融和,该标准在目标、策略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体现。

(八)评估策略建议(suggested assessment strategies)

根据实际情况,标准提出了多种评估实施方式:按学习目标分类包括课程阅读评价、课程写作评价、课程问题解决评价、课程合作交流技巧评价、课程教学方法能力发展评价等;按评价形式分类可分为表现评价、档案袋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会议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

(九)学习资源(learning resources)

学习资源包括印刷品、多媒体、模型及多种方式的结合,并特别注意照顾某些特殊需要(如盲人点字法(braille)。同时,各省标准还注意与地方特点结合。

(十)化学11、化学12课程计划(the chemistry 11 and 12 program)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化学”的定义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与反应的科学。它涉及物质的鉴定、特性描述、转变以及转变中所伴随的能量转化。

课程标准提出,化学对于培养学生以下各种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了解各种形态的物质的组成与相互作用,并借此理解多种自然现象和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形态的生命体的存在和延续。

(2)应用各种技术,并预测此应用可能带来的后果:化工技术以及化工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食品加工、健康保健、电子、印刷以及各种商品的生产;化工产品包括涂料、纺织品、纸张、塑料、陶瓷以及金属制品等;化学分析能帮助我们认识与评估使用某项技术对环境及人类造成的影响。

(3)除掌握本门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外,还要理解多种其他纯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基础化学知识的核心对于理解其他自然科学学科与应用科学学科是十分重要的。化学知识对于理解科学的力量与局限、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技术以及社会等也有一定贡献。

同时,标准还指出,通过高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多种能力:通过学习化学,发展高中生对周围世界中所存在的化学以及化学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理解和评价的能力;通过参与合作实验、独立研究以及其他课堂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与科学态度(如安全地处理物质,谨慎认真地观察与测量,高效的问题解决,清晰无误地交流,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经历经验等),而这些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深造与工作中胜任决策者与参与者的职位。

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包括12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又由若干个二级主题组成,其内容涵盖了基本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科学方法、实验安全等多个方面。整个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针对上述内容体系,每个二级主题都从“学习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参考学习资源”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实施过程提出了详尽的建议,是具体的实施纲要。

(一)“学习目标”(prescribed learning outcomes)

“学习目标”主要规定了学生学习本章节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

例如,对于11年级化学《绪论》中《实验安全》的“学习目标”,标准做了以下规定。

(1)能说出实验室中的安全及防护设施。

(2)能描述何时以及如何使用实验室的每一种安全设备。

(3)弄清楚学校中最近的火警报警处以及恰当的火灾紧急出口的位置。

(4)能说出除了教师之外的急救协助者。

(5)能描述常见的实验室意外事件。

(6)能描述用于处理意外事件的适当物品或技术。

(7)能制定有关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8)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自觉的安全意识。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该标准中“学习目标”的一些特点: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还要求他们能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实验习惯,培养科学工作的意识。

(二)“教学建议”(suggeste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教学建议”主要是针对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所提出的建议,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方式、活动开展形式等多个方面。这些建议可由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应用,其中的一些具体探究活动的建议对于帮助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例如,对于11年级化学《原子、分子、离子》中的《分类》,标准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分类的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避免学习过多的、过于零散的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对常见物质的知识建立一个总体印象,并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1)由学生讨论或演示分离物质的多种物理方法。

(2)说明如何区别混合物与化合物。例如,在黑色的铁屑与黄色的硫粉的混合物中,可用磁铁将铁屑分离出来;一旦这种混合物经过加热后,化合物就会形成,这种化合物呈灰色,不能用磁铁吸附分离。

(3)说明化合物中的元素只有通过破坏这种化合物才能得到分离。例如,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使用通风橱)、电解水或氯化铜等。

(4)让学生对溶液中各物质的导电性进行比较,展开有关离子存在情况的讨论。

(5)让学生对常见物质(如水、铜、铅、黄铜、矿石、盐、糖、巧克力甜饼、咖啡、茶及冰镇茶等)按元素、化合物或混合物进行分类。

(6)建构并向学生展示各种元素、化合物及混合物的分子模型,要求学生进行识别和分类。学生应认识到分子是不带电荷的。在学生充分熟悉、使用模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建构自己的模型,并相互评价测试。学生在成功地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完成以上工作。

(7)在学生中开展“头脑风暴”,让他们说出分离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如:净化饮用水;从矿石中提炼金属;为电脑芯片生产硅等。组织学生对每一案例所运用的方法进行讨论。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该标准中“教学建议”的某些特点: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的交叉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提倡“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三)“评价建议”(suggested assessment strategies)

“评价建议”主要是为教师针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科学方法的运用等多方面的评价。

例如,11年级化学《绪论》中《测量与统计》的“评价建议”如下。

(1)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巡视、检查并引导他们回顾以下方面:进行体积测量读数时眼睛是否与液面弯月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实验数据的正确性与精确性如何(如有效数字的选取等);学生是否用钢笔为他们的测量数据作好了记录(建立一个永久记录,包括已删掉和更改的部分);是否作好了记录的整理统计工作。

(2)布置有关测量值计算方面的任务时向学生强调估算必须以以下标准为基础:单位的正确运用;有效数字的正确选择;恰当的结论;清晰的组织工作(如说明性短语、标题等)。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评价建议”的一些特点:针对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方式分别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不但注重学习结果,而且也注重学习过程;充分肯定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四)“参考学习资源”(provincially recommended learning resources)

“参考学习资源”涵盖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多种呈现方式的学习资料,包括“印刷品”“多媒体”“软件”“游戏/动手模型玩具”等多种形式。

例如,对于11年级化学的第五章“原子理论”第二节“元素周期表”的“参考学习资源”,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列举了以下资源。

“参考学习资源”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多方位地掌握知识,并将知识与实际应用更好地联系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化学课程的特色分析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内容详尽具体。从总体的框架结构来看,它主要以学科知识为线索进行建构,如“化学反应”“动力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但同时它又详细地呈现了提高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实施科学教育的建议以及培养科学技能的途径等,充分体现出对科学素养的重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标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确立探究式的科学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在评价阶段,它提出多种评价方式,注重同时评价学生的成果、学习过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在资源的提供、主题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评价方案的选择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地方。

(一)有力的教学支持

标准将每个章节的“学习目标”“教学建议”“评估建议”以及“参考学习资源”明确地表述出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与帮助。其中“学习目标”为教师指定课程计划和进行评价提供了操作基准,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主要方向。“教学建议”包括了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方式、活动开展形式等多方面,其中一些具体探究活动的建议对于帮助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评价建议”包括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评价,它在提供参考借鉴的同时,激发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提出自身独到的评价策略。形式多样的“参考学习资源”涵盖了多种方式呈现的学习资料,突破了教材单一学习资源的局限性,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其中融入的计算机多媒体等方面的知识,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更新,而且能开阔学生眼界,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总的来说,整个体系一脉相承,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详尽完备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

(二)提供面向所有学生的学习机会

虽然该省的化学11和化学12是针对选修理工科的学生开设的,[3]但它的内容却体现出对所有学生的关注。如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指残疾或智力水平与普通青少年有差异的学生),标准建议普通学校开设特殊班级,并针对此类学生的学习活动制定特别的教学方案,为他们提供尽可能有效的指导和协助,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成果与努力。该标准还特别关注女生教育,在帮助她们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信等方面都有专门的说明。另外,标准还强调所有学生在交流讨论和活动中都有着平等的地位,鼓励所有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总的来说,该标准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途径实现“人人具有科学素养”的目标。

(三)突出安全教育

标准不仅在简介部分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且在主体内容中专门安排了实验安全的主题,并设置成化学学科的入门主题,充分体现了它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形成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化学课程独特的人文特色。

标准针对这一问题,安排了详细周全的实施策略:“实验安全”一章的“学习目标”不但需要学生描述出常见的实验室意外事件以及用于处理此类事件的适当物品或技术,学会使用实验室中的安全防护设施,还要求他们能制定有关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自觉的安全意识,培养科学工作的意识。其“教学建议”不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实验室中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方法,还要求他们走进社区寻求健康保健人员和专业安全人士的指导,从而掌握社区中必要的安全救护措施;学习方式包括教师讲授、学生间交流、制作海报、观看录像甚至模拟救助,形式多样。此章的“评估建议”要求评估学生掌握安全措施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全面的检查。其后的“参考学习资源”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些印刷品和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以供参考。

(四)强调科学方法的教育

标准为了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的训练,独立设置了一些有关科学方法的章节,如“测量与统计”“术语与命名法”“定量分析”“定量测量与计算”等。关于科学方法的教育,有在教材中进行直接呈现和通过具体学科知识间接教学两种。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初中阶段的科学教育使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方法,形成了基本的科学观点和态度。进入高中阶段,若再通过独立设置的章节直接系统地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其科学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标准通过独立设置科学方法教育的章节,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加强。

(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标准中单独设置了一些章节,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例如,“Ka、Kb应用于问题解决”这个章节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这样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在科学方法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教育。又如“酸雨”这个主题,它的设置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使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六)学习形式多样化

标准将学生的学习当做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动手做”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学生参与探究性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与同伴、教师共同行动,互相学习;学生在自己现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构建起桥梁,将科学内容应用到问题解决之中;学生致力于问题解决、决策制定和小组讨论,以讨论、模拟、实验调查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了简单的阅读和听课,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课堂教与学中,“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多种机会进行交流,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并且在此基础上锻炼他们小组内协作的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交流的方式、途径及手段的多样性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良好的协作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七)开放的评价方式

标准把评价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为了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不局限于对学生所获知识进行简单的测量,而是更注重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每一阶段的评价中,标准都从不同的视角设定评价项目,按阶段揭示学生的进步过程,力图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评价手段,适应开放的教学模式,肯定学生多方面能力,力争给学生公正的评价结果。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标准还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案。

标准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目标的制定和实施策略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希望通过本文的评介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有参考意义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江山野.加拿大的中学课程[A].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67—571.

[2]British Columbia Ministry of Education.British Columbia-Chemistry 11 and 12 Integrated Resource Package 1996(revised in 1999)[DB/OL].bced.gov.bc.ca/irp/chem 1112/chtoc.htm.

第8篇: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核心概念 科学内涵 教育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A

1 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科学内涵

核心概念在学科中处于核心位置,具有总领学科骨架的功能,同时能够组织起与之相关的概念和大量的事实。它包含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了解核心概念,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① 要重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

② 要重视在不同情境下对核心概念的迁移。

美国国家课程标准中类似的概念是统一概念,可以帮助教师回答这个问题:“当学生离开学校后你希望长久留存学生记忆的东西。”

现如今对学生更多的要求在于理解学科本质的概念性知识。这种理解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向有所引导,由传统的重视繁杂生物学事实性知识,转向对学科本质内容的深层次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构核心知识,并促进其在新环境中的迁移。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新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阐述――生命科学从分子到生命体的Y构与进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能量和动力学;遗传与特性的变异,生物演化以及统一性与多样性。具体理解为: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度有序性,保证生命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生态体系也是系统,系统就会遵循能力守恒等定律;生物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同时受到环境的影响,性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界在演变,作为主角的生物也会随环境的演变而进化,造就了当今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 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教育价值

目前实施的课程改革更多提倡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本质理解,因为理解了核心概念基本就抓住了学科本质和学科基本观念。理解核心概念不仅要求理解其科学内涵,更重要是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时候能结合学科核心概念,理解问题的实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和论文报告指出,核心概念在学生学习学科本质方面的重要教育教学价值。教师以核心概念为建构课堂教学的主线和抓手,可以让课堂设计思路更加清晰,实施步骤更加明朗,实施结果更加清楚,课堂效果更容易评价。教师在课堂中利用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可使学生的知识不再零散,而形成比较牢固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体系因其明确的有机结构不容易被学生遗忘,有助于学生对学科重要知识的深刻理解,并能轻松地对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的教学单元和模块,有助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建构和应用。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核心概念确立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每节课、每个教学单元、每个模块都可以围绕特定的核心概念建立知识网络,进而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特定教学单位的知识结构,方便学生更早地定制学习目标,进而学习方向性更准,学习兴趣更浓,同时也使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方向性更准确,更能有效地检测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在核心概念建构中,不能只以生物学现象和事实作为建构的载体,而是要让学生能直观地体会核心概念建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面对众多繁杂的生物学知识点,能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找准联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节点很关键,往往这些节点经过推敲和提炼就能成为学科的核心概念。当然了,学生在建构核心概念的同时不仅要了解核心概念的要素和内涵,还应领会其教育价值,形成生物学思维方法。

3 生物学核心概念相关的教学策略

3.1 生物学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探究活动策略

教师在进行某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时,要明确该内容在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应该处理到的程度、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促使学生客观地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到由浅入深地运用生物概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效果。

判定教学活动结构是否优化的重要方面是:是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且能够帮助学生判断问题的价值。当然结构优化的教学应当是为建构“核心概念”而服务的。下面对构建优化的教学结构步骤进行阐述。

(1)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问题。没有问题设置的教学活动就会变得无的放矢,没有目标性,没有方向性。这样,学生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初期的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上升到理性阶段,即形成科学概念。由此可见“问题”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

(2) 规范学生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观测活动。科学合理的探究过程包含非常多的探究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不同的设计,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当然,一个单元的教学往往不可能穷尽或同等强调所有的步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情况分别安排观测活动、实验活动、分类活动。通过多次观测、实验和分类活动的进行,帮助学生逐渐摸清核心概念的本质、核心概念的教育教学功能以及核心概念建构需要的步骤,让学生对问题提出的设计方面,对核心概念形成的重要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3) 设计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实验。观察可以是人的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进行的直接观察,也可以是借助于仪器的间接观察――实验。实验活动设计的宗旨是通过对非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对观测变量进行有效地观测。

(4) 交流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内容。一个人的观察往往有限,通过交流可以分享彼此的观察,互相弥补经验上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教师要注意控制课堂谈论的方向,引导学生对观察对象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教师不要在缺乏足够的观察、描述时进行“大科学”问题的讨论。另外,课堂讨论的内容要反映探究的过程。

3.2 生物学科核心概念的常规教学方法

(1) 教师要联系实际引入生物学核心概念,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教学。教师从生活现象――学生都吃过凉拌萝卜丝,引出质壁分离概念。一般而言,对于常识性的生活问题,学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不一定都能从原理上真正理解,或者说不能举一反三。教师可以设计逐一剖析的问题,让学生逐步理解食盐在做凉菜时起到的作用,学生会感到有趣,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如呼吸作用的教学中,教师从酵母菌可以酿酒和做馒头、乳酸菌可以制作乳酸饮料说起,到讨论蔬菜水果如何保鲜及冰箱的作用。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事例着手引出呼吸作用的方式、过程及影响因素会很自然。

(2) 实验探究构成概念,如酶的教学。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实验发展而发展,通过实验展示学科本质。绝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特性会受到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可以从这些因素入手,通过探究实验的步步推进,让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的同时,了解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的原理和条件。

(3) 建构模型明确概念。在核心概念教学中,有时候单纯通过文字的表述不能很清晰很直观地将重要概念展现出来。生物学科教学中常模型有:图片、实物和数学模型,模型为概念的顺利得出和概括创造条件,能多侧面多角度深化概念,还可以用于延伸概念。具体来说,图片模型可用于减数分裂,实物模型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教学,数学模型适合遗传规律的讲解,运用图表深化概念,让概念之间产生联系。概念图能较好展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能让概念之间隐性的关系显性化,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

4 围绕生物学核心概念组织课堂教学的实例展示

生物学核心概念构成了当代生物学科结构的主干,在学科知识中处于最本质和核心的地位。美国的“2061计划”明确提出“少而精”的教学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减少对大量孤立的琐碎的事实记忆的力度,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科学知识结构的理解上,让学生能尽快地抓住学科本质的框架。这样不管学科知识如何发展和补充,学生都能游刃有余地分析和理解新知识,让自身知识结构能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可以提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复习的有效性。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指出“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将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将具体的生物学事实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工具,调动学生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去理解并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

4.1 “遗传信息的传递”的教学实践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一节课。对于这节课的核心概念之一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教学设计不仅仅需要考虑本节课的核心概念的教学实施^程,同时也需考虑到本节课在其教学单元和教学专题中的地位,给学生呈现的核心概念建构的方法和步骤不仅能适用于本节课,也能在其他课堂中灵活应用。具体来说,本节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围绕“遗传信息的传递”中的核心概念展开的。通过参与“分析案件”和“比较组装的2个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否相同”的活动,学生清晰地认识了:“同一个体的体细胞中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遗传信息相同是指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目及排列顺序相同”。通过探究阶段“尝试自己构建DNA分子复制模型”和“沿着科学家的实验历程进行探究”的活动,学生在评价阶段能够正确地用图示的方法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获得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因此,围绕“遗传信息的传递”中的核心概念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4.2 “光合作用”的教学实践

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过程较为复杂,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这一核心概念做好分析,对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这一概念包含着大量的生物学事实,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对于这节课主要还是单纯讲授这些生物学事实,忽视了分析这些生物学事实内在的联系,一味地让学生背诵,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厌学生物的现象。

(1) 概念分析:

合作用这一概念,可以分成如下子概念:绿色植物、光反应、暗反应、物质转变、能量转变。绿色植物(表明生物种类)通过叶绿体(表明具体结构),利用光能(表明能量来源)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的过程。

(2) 创造冲突的学习情境:

学习被看作是解决新旧知识、经验的认知冲突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真实的情境能够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4.3 整体把握是生物学模块教学的关键――以“稳态与环境”为例

现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即确立以模块作为教学体系。现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共设置6大模块:3个必修部分,即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选修部分,即生物技术实践、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以模块来设置生物课程,课程就有了新特点:

① 每一模块相对独立;

② 围绕某一主题,选取知识内容;

③ 有其内在知识逻辑的内容体系。

例如3个必修模块中:“分子与细胞”模块侧重于对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认识;“遗传与进化”模块侧重于对生命延续的认识;“稳态与环境”模块侧重于对生命系统自我调控的认识。每一模块侧重点各不一样。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学习了必修1的内容之后,既可以先学习必修2的内容,也可以先学习必修3的内容。由此可见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模块是一个整体,每一模块有其内在的逻辑内容体系,对穿插在每一模块的核心概念也就要从这一模块的整体上来把握和分析。

在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中,究竟什么是生物学核心概念?目前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就给核心概念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惑。下面以“稳态与环境”必修模块为例,讨论如何利用整体的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这一模块的核心概念。

4.3.1 整体思路及模块教学的价值体现

(1) 以主题统整模块内容:“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包括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六部分。前三部分是关于个体水平稳态的维持,后三部分是关于群体水平稳态的维持。无论个体水平还是群体水平,所有的生命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都要依靠反馈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因此,以“稳态”为主题统领整个模块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活动本质的理解。

(2) 以两大核心事件为贯穿模块内容的主线: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反馈调节,产生反馈调节的基础是信息的传递。因此,任何一个水平稳态的维持都依靠两大核心事件――信息的传递和生命活动的反馈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调节作为贯穿整个模块的两大核心事件,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以“信息传递”和“反馈调节”为主线来整体认识本模块。

(3) 模块教学价值的整体体现。

① 丰富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活动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运动和变化。

② 学习系统分析、建立模型、取样调查等科学方法。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课标中列举了“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教师借助于这些内容,要教会学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逻辑方法――模型方法(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取样调查),在“稳态与环境”模块中都有很好的载体。例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物理模型,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等,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科学方法进行该模块的学习。

③ 了解生物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稳态与环境”模块对学生了解生物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可使学生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如“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可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3.2 基于“整体把握”的模块教学策略

不论是教学重难点知识,还是普通的教学单元,教学设计都应该站在全面、合理的角度下进行,这就促使“整体把握”这样一个鲜明的模块教学策略应运而生。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陷在具体的生物学事实和表象性的认识上的教学侧重于学习和记忆数据、术语等,学生只知道一些名词、术语等零散的知识,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只能是以知识点堆积为主的知识结构,学生迁移能力较差,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这无疑是一种低水平的学习。整体把握基于对模块教学的认识和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从学生思维发展出发,并结合具体事例和学生实际来构建“整体把握”模块教学的基本策略。

(1) 模块整体认识的初步建构。

生命系统(大到生物圈,小到细胞)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成分到结构再到功能,都是紧密相联系的,生命系统各个部分都有各自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每个部分的结构有各自的特点。单纯从每个教学知识考虑教学设计,可能对于某一知识点而言,学生还是容易掌握的,但是稍加变换,学生就很难分辨哪个是中心,哪个是核心了。根据课程标准“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的要求,笔者认为,对于“稳态与环境”模块应从稳态的视角,认识生命系统是依存于一定环境条件,能够自我调节,维持自身稳态并与环境相适应的系统。生命系统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它们都存在跟外界或多或少的信息和能量交流和交换。这是本模块内容教学的关键之一,也是做好初中与高中衔接的一个有效着力点。

(2) 掌握系统分析、建立模型、取样调查等科学方法是发展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视科学方法的贯彻。科学方法是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的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系统分析、建立模型和取样调查都是科学方法中常用而重要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科学方法的贯串,通过有效合理地学习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科学方法的实质。在教学中有两个层面的建议:① 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感受、领悟、理解这些科学方法,同时要用好教材中的“活动”“实验”等栏目。② 挖掘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学习。以人教版教材中的练习为例,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其中的关键点是: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是需要内环境的稳态。教师让学生遵循这三点,在系统学习本章知识点的同时把握知识结,让新的知识点能融进原有整体知识结构中,让学生的知识能灵活运用,同时通过整体的学习,让学生能更自如的解决学习栏目中设置的问题,及以后考试中的问题。

(3) 通过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发展认识。

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微观和宏观有机结合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层次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每一个层次都可以成为独立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稳态,同时,不同层之间的关系也不可忽略。由此,揭示了生命系统中尺度、结构与功能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生命系统在不同尺度下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结构,尺度与结构决定生命系统的功能。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是“稳态与环境”模块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体现了认识稳态的多种角度,还建立起了宏观与微观这两种认识方式的联系。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不仅是模块学习的重要思路,同时也是生物学建构核心概念的基本思路,由基本生物学事实知识点出发,促成生物学一般概念,同时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

5 生物学核心概念研究的展望

生物学核心概念及核心概念体系的研究和建构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具有划时代意义。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的建构是基础性的学科和理论的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要建立理论体系型的概念体系,教师就需要不停地对学科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中寻求建构的规律和检验方法,同时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为这一门学科乃至相关学科提供新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新课程采用模块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研究最终都要为学生服务,因此,要关注学生^脑中的前概念的形成过程。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并探究其中规律的科学,概念获得理论指引教师要有善于总结和概括的本领,研究生命现象规律离不开对事物和现象的描述,要求能从众多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中提炼出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建构及教学实施需要教育者帮助学生梳理好生物学核心概念。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多思考,多归纳,多提炼,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核心概念的本质,有效地构建学科纲要,培养学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此外,教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键是要把课教得本质、精确、简明扼要,这些与教师的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水平紧密相关。这就要求教师能透过众多的生物学事实聚焦核心概念,精选生物学事实,揭示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本质的、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提高核心概念的教学水平,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Joseph D.Novak.Concept in Science[J].Theory into Practice,1971,10(2).

[2] 胡玉华.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以“稳态”概念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2(1).

[3] 胡玉华.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研究[J].生物学通报,2011(10).

[4] 胡玉华.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界定和对美国FOSS“人体骨骼”的教学分析[J].生物学教学,2011(10).

[5] 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到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1(6).

[6] 王莉.基于概念获得理论的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1(6).

[7] 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达方式[J].生物学通报,2010.

[8] 李红菊,刘恩山.中小学生物学课程中生态学重要概念的筛选及表达[J].生物学通报,2010.

[9] 陈际升.核心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4).

第9篇:初中所有科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化学课堂;实效性;有效教学;实践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仍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痕迹,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缺乏有效性是新一轮课改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因此,对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缺失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创新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解读有效教学

目前,对有效教学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有专家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在完成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有专家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要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不管专家如何定义有效教学,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教学的有效性总是指向两个维度:第一,教学的质量如何;第二,教学的效率怎样。根据专家的观点和新课程理念,我们对有效教学的解读是:一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指标;二是以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三是关注教学效率,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四是以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关注自身的发展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缺少生命和活力”;宋秋前教授根据多年来课堂教学研究经历,认为现代课堂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有效性缺失、创造性缺失、主体性缺失、情感性缺失四个方面。在这里,笔者通过多层面的调查和观察,认为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堂设计僵化

通过对化学教师备课本的检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在备课时只写上这样几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最多加上实验准备。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教师还是以知识为本位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时,一般教师只注意思考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忽视整个教学单元或者教学长段的整体研究和规划。即使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经常是注意思考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忽视对学生多方面发展和需要的研究。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只注意局部而忽视了整体。

2.课堂提问死板

近年来,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果有了显著的改进。但是,必须看到,目前化学课堂教学提问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很多教师在提问中重结论、轻过程,只追求正确答案,漠视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问模式单一,而且缺乏恰当的总结和鼓励性的评价。

3.课堂探究滥用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滥用探究教学法,误认为一切知识都应通过探究的方式获得。其实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而探究式学习受计划性差、过程较长、耗时较多的限制,有些内容并不适用。在当前的化学课堂中,热闹的小组合作学习随处可见,但是合作探究显得苍白无力,小组成员间缺少明确的分工,只是一场让优秀学生更优秀的游戏。

4.课堂反思缺失

这里,课堂反思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时的反思,也就是对课堂调控的反思;二是对课堂教学过去时的反思,也就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第一方面的缺失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进行状态感觉不灵敏,感受和感知反应迟钝。第二方面的缺失表现在教师不能及时地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效率。

四、优化化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1.优化教学环节,构建互动课堂

新课程的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要注重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尽可能向着“规定教学时间有效教学时间主动教学时间成功教学时间”的方面转化。

因此,面对新课程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既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设计能够真正成为有效、成功的教学。

(1)精心设计教学,减少低效环节

课堂中的几个大步骤又分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在教学设计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

案例1:“甲烷”引课教学片段。

学生活动:表述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特点。

探究:已知甲烷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5%,氢的质量分数为25%,请同学们计算甲烷的化学式?(教师给出2分钟的自主研究时间,其实学生在初中就学过甲烷的分子式)。

学生活动:异口同声地回答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教师活动:甲烷结构、性质……

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仍然假设学生没有学过甲烷,“虚拟”由探究活动导入,经教师这么一“引”,学生有可能不是“进入”学习的情境,而是“淡出”了学习的体验,教学环节设计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也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实际上,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对整个教学体系的不熟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应建立在对整套教材和教学目标十分熟悉的前提下,做到详略得当。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换用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

教师活动:大家在初中就学过甲烷的分子式,还记得吗?

学生活动:异口同声地回答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教师活动:很好。那么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

学生活动:猜测可能有两种结构──平面正方形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

教师活动:究竟甲烷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呢?(实物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由结构过渡到对甲烷性质的学习中。

经过这样的设计,课堂教学很快进入学习的重点,不但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师生的互动也比较好,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并赢得了更多的有效时间。

(2)突出生本意识,激活学生思维

在有限的课时内,模块知识容量大,各模块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结点。要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教学的主人,必须把教学过程本身建构成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而且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选择合适的素材,讲究一定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去自我发现,在问题解决中自主构建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智慧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案例2:氯水成分的探究学习。

教师演示:氯气溶于水得新制氯水,然后将新制氯水、氯气和蒸馏水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教师设问:进行对比,有何差异?

教师设疑:氯气溶于水时有没有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探究:实验1,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现象为试纸先变红,然后慢慢褪色。

教师设疑:试纸变红说明氯水呈酸性,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生成什么?

学生回答:盐酸。

教师追问:如何证明?请设计实验并验证。

学生回答:检验Cl-,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学生探究:实验2,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结论是有Cl-生成。

教师设疑:实验1中试纸褪色,那么新制氯水能不能使其它有色物质褪色呢?

学生探究:实验3,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两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为品红溶液由红色褪至无色。结论是氯水具有漂白性。

教师追问:实验3进一步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那么,什么物质有漂白性?盐酸吗?

学生探究:实验4,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现象为试纸变红不褪色。结论是呈酸性,不具有漂白性。

学生探究:实验5,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再向试管中加入两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为品红溶液不褪色。结论是进一步证明盐酸不具有漂白性。

学生探究:实验6,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放有干燥红纸条和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观察现象。现象为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结论是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

师生总结: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可知氯水的成分有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具有多重性质,即强氧化性(含氧化剂Cl2、HClO)、酸性(HCl的强酸性、HClO的弱酸性)、漂白性(含HClO)与不稳定性(HClO见光分解),与AgNO3发生反应(含Cl-)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和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让他们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既较扎实地获取了有关氯水的知识,又训练了以实验为手段的探究化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在自我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激发了学习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发展智力。

2.突出主干知识,优化教学时间

(1)精讲重难点和关键点。旧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收效甚微。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生活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地取舍或调整,抓住教材的重点、教学的难点、问题的关节点和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讲清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步骤,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案例3:有关“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让学生直接观察1mol不同状态物质的体积,然后引导学生讨论。

讨论交流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讨论交流2:在物质的量一定的前提下,哪些因素影响气体体积的大小?如何影响?

学生活动:概括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师讲述:重点阐明这个概念的四个要素,即条件、物质的量、物质状态和体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在“标准状况”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这样教学思路清晰、层次鲜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步步深入,使学生快速掌握了重要的概念和理论,教学效果远比平铺直叙要好。

(2)选择核心内容探究。课堂的探究性学习,目的在于通过亲历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探究能力,同时加深对探究的理解。但考虑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但是核心内容、重要环节等设计成探究活动,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4: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教学

教师活动:

①提早布置作业,用0.1mol/L NaOH中和20.00mL 0.1mol/L

HCl时,加入不同体积的NaOH溶液的pH值。

②课堂上按计算结果描点。

③设计系列问题启发。

思考一:在滴加到19.98~20.02mL的过程中pH变化了多少?

思考二:求NaOH滴到19.98mL时盐酸被中和的百分数。

思考三:由此判断滴定终点是否需要pH=7?

思考四:滴定终点在多大的pH范围内,实验误差其实是很小的?

学生活动:在计算作图描点问题思考讨论体会突跃的原因,从中和滴定过程的pH变化与所加NaOH体积的变化规律中感受到,只要选择在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不会产生大的误差,为实验化学中强碱滴弱酸的指示剂选择打好认知基础。

整个过程中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这比教师费力地讲解效果好得多。最值得探究的内容,应该是对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3)建构知识网络体系。学习化学,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不可能见什么记什么,见多少记多少,可以对基本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整理知识,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案例5: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硫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哪些?列举一些含硫元素的物质,并按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教材93页交流与讨论1。

师生总结:主要化合价有:-2、0、+4、+6。

-2 0 +4 +6

S S S S

H2S S SO2 SO3

H2SO3 H2SO4

Na2S Na2SO3 Na2SO4

HgS CuSO4

教师提问:人类对硫元素的利用,从本质上看,就是实现硫与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转化呢?

学生答案:学生逐一回忆:元素处在最高价(+6)只有氧化性,处在最低价(-2)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0、+4)既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学生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制备路线,教师小结)

教师引导:写出每步转化的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将内容广泛、题材新颖,类别多、名称多、反应多的化学教材内容体系化、网络化,大大简化了教学内容,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既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又能节省教学时间。

3.优化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1)内容情境化。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学习情境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自我发展。

案例6:有关“氯气的性质的应用”教学片段

背景材料:某自来水厂一车间内发生氯气泄漏,而自来水厂附近就是一所中学和居民区,将氯气的性质应用在自救或救人的场景中。

情境设置1:当氯气泄漏时,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呼吸感到困难,人群躁动起来,居民非常恐慌。假如你在现场该如何自救?

教师追问:往上风向跑还是下风向跑?往地势高处跑还是向地势低处跑?

情境设置2:当时没有防毒面具,可以用湿毛巾护住口鼻,毛巾沾上哪种物质(氢氧化钠、小苏打、氯化钠、氢氧化钙)的溶液效果会更好?

小组讨论: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呼声较高,并说出自己理由,选择氯化钠的其次,选择小苏打的较少。最后经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答案。

情境设置3:这危难的时候如何帮助那些不懂化学知识的普通人,让他们脱离险区?

学生活动:议论纷纷,想各种办法,也深感责任的重大。

最后质疑:当有人氯中毒呼吸困难时,能否采用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帮助抢救?到了安全地带后能否做剧烈运动?为什么?(课后请学生查阅资料,相互交流)

情境化的处理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并且印象深刻,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内容生活化。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进行教材整合。

案例7:“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碘的提取”教学

质疑1:怎样使海带中的含碘物质溶于水?

质疑2:海带中的碘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如果以I-离子形式存在,怎样使其转化为I2?何种氧化剂比较合适?

质疑3:如果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O3-离子形式存在,怎样使其转化为I2?何种还原剂比较合适?

质疑4:怎样检验生成的I2……

这些问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围绕海带的去污灼烧溶解过滤氧化检验等实验环节,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教学效果较好。

(3)内容原型化。所谓原型,指学生头脑中已经拥有的问题解决经验、水平和知识内容。化学知识间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互联系,尤其是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类似操作具有相似原理。因此,在内容广泛、题材新颖的化学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物质性质、原理的相似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8:“电解池原理”教学

复习:原电池基本概念,如电极的反应方程式、正负极判断、形成条件等。

学生回忆:原电池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原电池”原型。

教师引导:逐步学习“电解池原理”的基本概念。

师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原电池)为原型基础,采用与其类似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引用原型中所含知识的能力来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五、优化化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反思

通过实践探索,笔者感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课时教学时间有限性的矛盾,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在优化、整合、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思考。

1.研究教材,做好铺垫工作

课时有限,教师必须合理把握教材的深广度,除了研读课程目标、查阅后续教材外,在必修模块的实际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真实基础,还要做一定程度的铺垫工作,有时是对本堂课的学习做铺垫,有时是为后续学习做铺垫等。铺垫合理才会对教学的有效性起促进作用,若铺垫不当容易背离教学目标,又浪费时间。

2.研究课堂,学会多方位预测

新教材中探究活动较多,学生知识、能力的建构,很多时候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倘若出了意外,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当面临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质疑时,教师如何抓住现成资源进行导学?遇到此类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3.研究学生,注重情感交互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水平等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用真心、用真情去感悟学生,有时比多上几节课还要有效。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有利于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回溯性的研究,一个教师只有做到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才能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在教学中独树一帜,逐步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课堂,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最丰富、最富有意义的舞台。要让课堂成为精彩的舞台,教师就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起,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教学中因“材”而异,因人而异,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2]王祖浩.教学情境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