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科学;应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受教面广、反馈及时、收效迅速等特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确立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佳时机是提高科学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许多科学课虽然应用多媒体技术,但效果欠佳,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多媒体技术的最佳应用时机。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多媒体技术和科学学科的特点来确定,在教学中做到及时、正确地加以应用。
一、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机时运用
学生如果对学习材料有兴趣,就会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究热情。如“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中,教师可引用革命战争年代战士潘冬子面对敌人的重重封锁,用什么办法才能把战士紧缺的食盐送上山的故事视频,请学生们为潘冬子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为深入理解课文知识打下了基础。
又如六年级的“根里的抽水机”一课中,教师可以播放搬运工人运送带泥土的树根的视频,提问学生“为什么移栽树木时要携带一定的泥土”,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就会从多方面去考虑,比如泥土中有营养,泥土包裹着根不容易断,从而产生探究的兴趣。
二、释疑解难时应用,帮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
教《大地的震动》一课时,因在我们周围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五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地震是如何产生的,他们无法想象我们脚底下厚厚的地层会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这时教师可通过播放北川县农行拍摄的视频(此视频清楚地演示了5.12大地震的一个片段),学生深深地被大地产生的威力所震撼,对地震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电脑制成动画模式,把地震形成原因在屏幕上演示得一清二楚,这样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三、传递情感时应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珍贵的淡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严重缺水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后果,教师可以放映一些黄土高原苍茫凄凉的影像,茫茫戈壁沙尘滚滚、荒无人烟的场景。红色的小沟、乌黑的小河、两旁堆满各种垃圾、塑料袋随风飘扬,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冲击,思想上产生巨大的反响,更加感觉到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类似《大地的震动》中运用的展现抗震救灾、人人献爱心、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视频会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影响。
四、启迪思维时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年级《白天与黑夜》一文主要使学生了解昼夜形成的原因,在讲课过程出现四种现象都能形成白天、黑夜的结果;教师可使用电脑展示出各种天体现象,让学生逐一分析、比较,边看边想,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锻炼。由此,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同时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适时调控,巩固教学效果时应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302-0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关心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是极其迫切的任务,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有效整合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呢?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学资源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因此,教学资源的优化要首先考虑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
1、教程资源要适合学生
教学资源要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三到六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教学资源可以分别培养学生“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等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既是老师生命力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对于每一位科学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自然科学,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必须思考的常思常新的问题。例如在空气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3、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师可以用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以点带面。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常规科技活动,把好的想法转化为科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中高年级学生中结合科学课后的自由研究,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观察、实验的记录,并撰写好课题报告;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看科普知识,开展科学知识小竞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同时,教学资源的选择要弘扬正能量。
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开展校本教研,学科间的交流,网络教研等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增强大家的集体意识,群策群力,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实效。可以说,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多媒体网络,实现高效课堂
在现代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外部视角,采用图片、录象、录音、投影、幻灯、电视、电脑、等多种教学媒体相结合,可以把抽象的静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直观的感性材料,变难为易,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直观、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建立表象并引导启发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教学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知识领域,激活了小学科学课教学,实现高效课堂。当然,网络资源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2、实验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对于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都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因此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我校实验器材经过上学期的补充,现在已较为完备,但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只有一个实验室,很多时候学生科学实验都会与其他班发生冲突,这些都给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不过,学校和我们组的老师都积极的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3、学科整合,实现教学高效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践能力;实践精神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践、研究的方法取决于实践、研究的过程依赖于实践、研究的成果服务于实践。可见,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没有真正的实践参与,科学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在启迪中萌发
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不是生来具有的,科学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科学的初步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认识的趋向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效果和科学实践能力的形成。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开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学好第一课,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科学课的起始年级,也正是八、九岁的孩子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认识科学的启蒙阶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三年级第一节课往往习惯性地给学生们规定一些条条框框:上课前需要准备什么,课上遵守什么样的纪律,课后怎样完成作业,学好科学给予什么样的评价等等,或者有的老师按照教学进度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科学的繁琐,而且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教学中,我会安排一至二节课让学生参与如下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亲自体验科学实践中的乐趣,听老师讲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故事等活动来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感受科学、学习科学、实践科学的兴趣。我曾给学生们演示过“发射自制水火箭”、“云的形成”、“美丽的彩虹”等小实验。通过演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奥妙,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曾带领学生们亲历大自然,感受风的声音、倾听大山的回音。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明白科学知识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中,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蕴藏在生活实践中;曾给学生讲过“爱迪生发明电灯”、“法拉第发明发电机”、“张衡发明地动仪”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不仅需要有严谨、认真和重视科学实践的态度,而且更需要拥有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精神。教师不要急于给刚刚接触科学的孩子们灌输科学概念,也不要教给孩子们具体的学习方法,更不要向学生们提出学习要求什么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科学是什么,体会学习科学的具体方法。这样不仅引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阅读科普类书籍,为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只凭短短的几节课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是现实的,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课外书籍中。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给学生推荐一些科普类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如推荐《昆虫记》、《海底两万里》、《走进自然》、《科学改变人类生活100个瞬间》、《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及马小跳365科普系列等书籍,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欢的书去读。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必须读两本科普类书籍,每两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在读书活动中学生要向同学及老师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以及知识应用的科学原理;其次让学生介绍自己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再次让学生相互谈谈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筛选出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向全班学生推广。这样交流的不仅仅是读书心得,更多展示的是科学小发明。比如“自制羽毛球”、“自制手电筒”、“自制自动给水器”、“自制风力电动车”、“自制简易电风扇”、“自制易拉罐压路机”等小发明。这样的读书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后继学习科学和科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启发学生观看科教类电视节目,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精神
为增加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精神,我经常启发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看一些科教类电视节目,然后把所看的节目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写出看的是什么电视节目,节目中主要叙述的是什么,这个节目的内容对你有什么启发。在查阅学生日记中,看到有一位学生曾这样写道:“老师曾多次嘱咐我们,让我们在休息时间多看一些关于科教类电视节目,还给我们推荐了《我爱发明》、《自然传奇》、《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节目。当时我觉得老师特别爱管闲事,连看电视都管,而且看完节目还要让我们写日记,多么烦的老师。既然有任务就执行吧,试着看过几个节目后,我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而且逐渐喜欢上了这些科教类电视节目。在众多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走近科学》,因为《走近科学》不仅让我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让我明白科学来自生活、来自于大自然,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科学改变着一切。最初引起我兴趣的是《走近科学》的‘灭蚊之战’。提到蚊子,想必大家都熟习,之前我也被蚊子咬过,过几天就没事了。但看了‘灭蚊之战’这个节目后,让我对蚊子有了不同的看法。蚊子虽然身躯弱小,但它们很凶残,每年伤害人类数量超过其它所有动物数量总和。蚊子伤害人的手段就是叮咬皮肤,传播多种疾病。比如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的罪魁祸首都是蚊子。为了防止蚊子伤害人类,我们想尽了办法,用蚊帐、诱蚊灯、点蚊香、喷洒药物等方法来对付蚊子。这些方法只能防止一部分蚊子对我们的伤害,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那该怎么办呢?科学家们最有办法。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们研发出了带有喷射装置的躯动车和大载重量的飞行器,它们工作效率高,喷射面积大,专门消灭蚊子。令我最佩服的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养着一大批特殊的蚊子,这批蚊子体内存在着‘沃尔巴克氏体’。挟带这种细菌的蚊子不但可以阻挡登革热病毒的袭击,而且还可以获得登革热病毒的天然免疫,这种抗病毒能力在雌蚊生下的后代中会继续遗传下去,科学家把它们称为‘蚊子部队’。科学家们还发现,抗登革热病毒的雄性蚊虫与自然界中的雌性蚊虫后产下的卵,竟然不会再繁衍后代,科学家把这样的蚊子称为‘绝育蚊子’。科学家们把这批特殊的蚊子投放到蚊子肆虐的城市,解决了蚊虫侵害人类的难题。看完这个电视节目后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科学是多么的伟大,科学创造不仅可以解决人类中的难题,而且还为人类带来了快乐和幸福。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以后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创造,为人类奉献我的力量。”通过学生的这篇日记,可以看出科教类电视节目对学生学习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迪了他们的智慧,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实践精神。
二、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学生学习科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得有一个历练成长的环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创造实践历练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实验、制作、调查,把学生的眼、耳、手、脑、口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到科学实践活动中。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时,师生共同设计好考察方案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充分投入到实践中去采访、调查、实验、分析、总结。为了全面考察家乡的水域,学生们亲自调查了家乡周围的河流、池糖中的水质,还采访了周边的居民。学生从水域周围的环境、污水排放、水中微生物、水面漂浮着杂物以及水的颜色、气味、浑浊度几个方面细致地描述了家乡周围水质情况。之后学生还进行了取水样,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观察。这样的实践学习,学生不仅自己学会了过滤、沉淀观察水的方法,而且准确地得出自然水域的水体变黑、变臭,主要是人类排放污水、倾倒垃圾、城建填河等不良行为造成的结果。面对这些调查现象,学生感慨万分,还主动提出了有效保护家乡水域环境的措施与方法。这个教学案例说明,只要适合学生自主实践的科学活动,教师就要积极的去为学生创造条件,这样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才会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历练。
三、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在应用中形成
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
一、明确目的 激发探究热情
1、 首先明确实验目的及观察任务。
在观察事物、做一件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每次实验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也就是让他们明白为了研究什么做这个实验,明确观察任务。学生都有好奇心,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2、其次明确操作过程,实验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每个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或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明确操作过程。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有效性学生自行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心中一般都有臆想的答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作猜想和解释,鼓励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和验证。
学科学课实验虽然比较简单,但有些科学实验若有不规范化操作就会出现危险。如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科学实验等。如果从科学实验的准备到科学实验之后仪器的拆除、存放,整个过程中完全按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就能保证安全。对于有些危险性高的实验操作,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否则,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科学实验的失败,造成仪器损坏,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注重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如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在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出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时候有学生会发出疑问,有的就说:“哦,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这时,老师需要反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老师又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
又如在教《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时,老师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灯泡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灯泡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灯泡发光,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交流 展示探究结果
本研究重点锁定于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教学载体建构,重点开发了溇港草根性科学特色资源(本土的生态养殖、天文地理、传统建筑、编织工艺,桥、船、宅模等),建构了科普校本课程,建起了校本科普活动素材库,通过选择与整合,进行了科学教学载体的重组、重构,充实了现行小学科学教材,拓展课程内容与知识领域,使科普教育进入生动可感的本土科学文化。从科学的草根性看待科学课程,小学科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结成一体,实现本土科学文化对科学教学的深融入,让学生在草根科学田野上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研究科学,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三年级《动物的生命周期》的教学载体,让学生养蚕,通过养蚕的过程,让他们观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了解蚕在每个阶段的变化。笔者结合本土蚕丝文化,让学生体验到了种桑、养蚕、收茧、缫丝、织绸(剥棉)科技内涵丰富深刻。学生生成好多科学性的问题,作为很有价值的课题来研究,获得亲历科技的体验。在我的带领下,蚕农的指导下,走进桑园地亲手植桑、养桑、护桑、研桑,认识到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走进蚕室、养蚕学艺,观察、实践、学习养蚕,了解到蚕的四个发育阶段,以及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温度、湿度、空气和气流、光线、营养等条件。去剥棉基地观察煮茧剥棉,又走访七都缫丝厂,观看现代缫丝的工程,目睹全自动缫丝的神奇,向缫丝的职工学艺,亲自上机露一手,体验“白厂丝”的来历,了解丝的缠绵和柔顺,是现代纺织的“珍品”。回到学校,在实验室利用土方法“抽丝”,把丝绕在放风筝的线芯上,测量出平均每一个茧能抽出线1200米的丝,认识到家蚕饲养的意义。科学教学载体的建构突破课程视界的局限,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张扬了个体活生生存在的知识经验优势。
二、利用草根性科学,丰富科学教学过程
六年级的《环境和我们》这一单元中的《污水和污水处理》《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两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意识到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进而树立节约用水、减少污水的意识。教学涉及了防止和整治水污染,但是由于课堂条件的限制,无法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解决污水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于是,利用本土水乡地理环境优势,我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眼目睹吴溇水污染程度十分严重,再细致观察,通过污染物本身的类型分析,工业的、农业的、渔业的、副业的、第三产业的、生活的等,整理思考,寻找污染的源头,来自哪些方面,再通过实验、测试、化验及相关的操作,归纳出吴溇水质的现状和污染的成因。做到每个小组一个研究问题,各小组实地考察研究,网上查询,收集各种相关资料,然后认真整理资料,观察记录,实验记录、测试记录、学生与沿河群众交谈记录等,细心地处理和分析资料,发现吴溇河水COD值明显偏高,说明耗氧有机污染物引起水体溶解氧含量大幅度下降。溶解氧大幅度下降,氧的低溶解度使自然水净化能力受到限制,是水体遭受有机物污染后的最显著的特征,原因是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卫生污水及农田化肥下河,使吴溇河道严重富营养化。又恶性循环,促进水底杂草疯长、河床变相增高、流水不畅、淤泥发酵、使水色发黑、水中有臭味。学生总结归纳写出调查报告和观察日记,反映吴溇水污染的现状和水污染的成因。这个过程充分见证本土资源对于科学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与丰富性。
三、基于本土特质文化,开展创意实践
我校地处风光秀丽的太湖湖畔,36“溇”72“港”黄金岸线积淀的溇港文化,是吴文化的亚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溇港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成为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凸现出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在科技教育中,我们的科学课堂依凭区位优势,通过科学教学的开放,让本土文化知识滋养科学课程,把科技普及教育植根于溇港文化沃野,沐浴本土文化的阳光雨露。从中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在科普活动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立足本土科学田野,接纳本土科学文化资源。“变废为宝”,我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可乐瓶一类的塑料饮料空瓶“循环创意”:可乐瓶创意生态瓶;可乐瓶里种子萌发;无土无肥水培蚕豆的实验研究;创意古代时钟:滴漏;创意热水器;创意水火箭模型;创意太湖船模型等。再如学生通过科学课里的《水的循环》的学习,自觉应用于实践,主动考察研究本地水资源循环情况,找到了本地居民生活用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中,在学习和实践中,真正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教学资源利用和开发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得到了生命成长。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彰显其草根性,就应当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本土科学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草根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本土文化滋润下的科学田野上,达到科学学习的“知行合一”,“学做合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教学;效率提高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中最有活力和潜力因素,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深层次融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又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提问、交流合作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等方面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点燃兴趣之火,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保持和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一种必然趋势。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轻松、易于交流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学新教科版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和《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二节内容时,很多动植物学生平时根本见不到,无法获取感性知识,单纯靠老师的语言描述,学生很难理解,给动植物分类更是无从下手。如果教师事先能从网络上搜集各种动植物的小视频或图片播放给学生,生动、逼真地展示自然界中各类动植物的名称、各个部分(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动物的身体构造、生命活动特征等)和各自的生活环境,同时配合学生的观察活动,让学生掌握各类动、植物的特征后对植物、动物进行自主分类,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分类方法再汇报,学生定能说出许多的动植物分类方法,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学习兴趣会更浓烈,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无法感知、教师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些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教学,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科学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吃透教材,了解学情,以教材为载体,深入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录像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出新颖有趣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如在教六上《桥的形状和结构》时,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个体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但在学习“各式各样的拱桥”时,观察比较这些桥梁的异同点及各自的优点,如果没有具体形象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支持,学生还是会有困难。我将各式各样的桥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结构和功能的桥梁,并通过配音介绍各种桥梁的主要材料和用途。然后小组根据图示和表格,进行讨论学习,顺利地突破了一堂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了桥梁形状结构之美。既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小学生生理和心理正在发展时期,他们的意志品质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注意力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易开小差。但如果让他们看动画片,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看几小时动画片,他们都兴致勃勃的,这是因为动画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看完后印象特别深。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借鉴动画的特性,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如教科版五下《地球的运动》的教学,地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球体,地球上的人和物体都在与地球共同运动,认识研究地球运动有一定的困难。学生无法亲身体会,教师讲得再到位,学生听起来也是比较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模拟情节的方法和PPT演示,如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转的动画视频、音频,地球绕太阳公转图和季节图PPT演示等,将地球自转和绕着太阳公转、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各种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被有效地吸引和集中到了探究学习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兴趣高涨,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直观独特的展现方式为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学生的探究热情重新点亮,科学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活力,教学效果显著。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新教科版六下《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时,为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发展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考虑到寒假冻灾,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分组用肉眼观察蚊蝇、蟑螂等昆虫标本和它们的肢体标本,看看学生有什么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再分组,每组发两个放大镜,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小虫子,看看学生又有什么新发现,同样将学生自己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然后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体验学习的快乐,分享自己或同伴成功的喜悦。我再播放有关昆虫资料的课件,补充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更多昆虫细节的动画视频,弥补了观察材料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有趣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节约了教学时间,缩短了实验过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到了更多的有关昆虫的信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是好奇好动的,六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和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激发探究热情。将科学课中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激发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在课上的探究热情保持和发展到课外。让学生在实践探究参与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例如教学新教科版六上《电磁铁的磁力(一)》时,上课开始,我播放PPT课件,直观展示起重机电磁铁移动废铁的场景,学生看到强磁力电磁铁一次可以吸起数吨重的废铁画面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讶和赞叹的声音。学生的头脑中出现一个个疑问,“我们的电磁铁磁力能增强一些吗?”“电磁铁磁性是通电线圈产生的,线圈多少会影响磁力的大小吧?”“电磁铁磁性是通电才产生的,电池数量会影响磁力的大小吧?”“电磁铁铁芯的粗细会不会影响磁力的大小呢?”“通电导线也会产生磁性,导线的粗细会不会影响磁力的大小呢?”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火花,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后面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上例中,我引导学生完成了“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关系”的探究活动后,在新课结束时,再次出示课件,把“电磁铁的发现”动画故事资料介绍给学生,再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猜测假设,小结归纳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其他因素,进而提问“怎样来验证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相关的其他因素呢?”简短的一句话,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从课堂拓展到课外,让学生的探究热情保持和发展到课外。再如,在教学教科版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细胞的作用”内容时,鼓励学生带着“细胞具有哪些作用呢?”这一问题课前阅读教材21页资料库,同时也鼓励家里有“电脑”的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观看相关课件。并要求学生将“生命体细胞的作用”用文字、画图记录下来,也可以下载视频和课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分类整理。课堂上我将各小组事先推选出来收集好的资料进行集中展示。文字图画资料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视频课件资料课前存放在班班通电脑桌面上,可节约时间,便于展示时用。开展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点评活动以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形成共识。学生轻松地完成了“细胞作用网状图”的填写。这样通过课前阅读、上网资料查询、观看下载课件视频和课堂上资料展示、研讨以及彼此交流等活动,把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结合在一起,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内探究活动结合在一起,教师、学生和家长结合在一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励了探究活动的持续开展,培养了学生阅读、合作交流、收集处理资料信息和动手动脑等方面的能力。还很好地保持和发展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科学探究热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提高了科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168-01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它们,独立地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数学学习就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是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的过程。从当前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来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改变备课方式和思路
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怎样才能备一节好课呢?我觉得应改变备课方式,变换备课思路,从以往备教师的"教"转变到备学生的"学"。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如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设计以下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本,课上让学生说说你打算怎样学习这一节内容。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借助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讨论并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第三个活动是让巩固练习;第四个活动是设计一个游戏,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农村地区小学的学生,生活圈较小,视野相对狭小,往往会对新事物好奇心强,我们教师更要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动态,通过新事物、新消息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他们学习的情绪,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这是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进行知识迁移,通过易于亲近的、易于接受的途径、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那样他们学习的情绪会更高,会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探索数学的应用。如一年级上册的"比高矮",可以让学生联系学校的实际比较学校里的枇杷、莲雾等果树的高矮;六年级的下册"按比例分配"可以结合农村生活实际要求配农药杀害虫,配比不对,轻的喷农药劳而无功,重的则瓜菜会遭殃,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细心,又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能力。我严格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具,不得在课堂上翻包倒桌,影响自己和他人学习。杜绝了课堂上常见的用什么才找什么的不良现象。另外我还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数学知识的紧密性,逻辑性,无不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做基础。有效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分数除法》时,由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分数乘法》和《倒数的认识》的基础上预习掌握了《分数除法》的算法,因此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我常常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策略,循循渐进,培养学生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养成审题认真、解题后验算的习惯;养成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的习惯;养成专心听讲,勤做笔记,爱思考的习惯。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4.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标"强化了数学的生活化与实践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思想,提出了"数学课堂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动手去体验、去发现得出结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课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用硬纸制做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模具,上课时让学生拿出长方形模具,请同学按着老师的要求,两只手分别抓住长方形两条边向相反的方向同时推拉,观察长方形的形状有什么变化?让几位同学生说说你的发现,有的说长方形就成不是长方形了,有的说长方形变歪了,老师肯定并表扬回答得好的学生。接着要求拿出三角形模具,让学生抓住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向相反方向同时推拉,观察一下推拉前后三角形的形状有没有发生变化?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与三角形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这时,学生勇跃举手回答:"长方形用手推拉后形状会发生变化,而三角形的形状不管怎么推拉它的形状都不会改变。"这时我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更加完整地归纳出三角形的特性:"不容易变形,即具有稳定性。"这种通过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去体验得出的结论比教师直接讲出结论记忆的效果更加明显,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教师为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也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改要求。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浅显看法。事实上,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全面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梅芳.浅谈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S2) .
演示实验是小学科学课堂中经常要做的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仪器不足。但是由于实验设备不足和科学教师素质有待提升,导致了科学实验中也存在在一定的问题,科学课中演示实验的效果受到影响。首先,科学课堂没有实验。由于有些学校的器材缺失,专职科学教师较少,专业基本功不扎实等原因,导致科学课上只能照本宣科或者让学生自己看书。有些教师通过利用电脑、投影仪讲实验、让学生看实验视频以达到让学生对此内容有所了解的目的。其次,实验器材不够。这是大多数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器材的缺乏,使得科学课堂只能够分组实验。在实验之前教师的演示和讲解就尤为重要了。几十人的课室,教师在讲台上操作和演示,坐在后排的同学往往看不清楚,或者在两边的同学会看不到。花大力气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这节课也快要结束了,留给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间少之又少。最后,大实验不便于展示。有些有趣的实验,比如脚踩纸杯实验,在课室里展示也存在演示效果不好的问题。学生坐在原位,很容易进入一个“视野盲区”,造成“视而不见”的情况。
二、方法与策略
1.制作教具。在课堂导入、教学过程中加入教具,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并不是有教具,有演示实验就可以了,还要考虑到现场展示的效果怎么样。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具或者制作教具中,一定要选择实验现象明显、教具的各细节明显的。这样,免去了让看不清楚的学生上讲台上观看或者教师下讲台让学生近距离看的麻烦,大大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例如,一位教师演示大气压力实验,戳了孔的瓶子不会流出水来,但把瓶盖打开,水就流出来了。这实验效果虽明显,但是坐在后排的学生还是看不清楚。建议制作的时候加入红墨水,以增强视觉效果。又如有位教师演示静电实验时,让学生看到经过摩擦头发的笔能够吸引纸屑,这些器材实在是太小巧了,导致演示效果不理想。建议改用其它实验代替,比如摩擦头发后的气球可以直接贴到墙上等等。所以,教具的制作要考虑到全体学生都能够看清楚,听清楚。该做大的要做大,该运用色彩的就要运用色彩。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教具应有的效果。
2.使用投影。随着教育技术在学科中的运用和整合,大多数学校已经配备了教育技术装备。电脑和投影仪是基本的教育技术装备,对于小学科学课来讲,投影仪的作用更是突出。特别是在做演示实验时,可以通过投影仪投放到大屏幕上,以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实验现象以及操作知识等,因此在演示实验中使用投影仪,能够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效率。在科学演示实验教学中,实物投影仪可以实现大小变化,远近交替等功能。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教师准备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花。解剖花的过程说难也不难:由外到内,小心翼翼。在讲台上给学生演示了一遍,学生看得似懂非懂,但在实际解剖过程中,问题就出现了:有些学生对于花的结构不了解,解剖失败;有些学生对于花的各部分摆放错误等。如果利用投影仪,教师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就能准确掌握每一个操作要点。另外,使用投影仪还有利于学生的交流。收集信息是科学探究的一项内容。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在课外收集一些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没有收集的积极性,即使收集到了资料,也很难做到在全班范围内展示交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是汇报交流。使用实物投影仪可以把学生的实验记录表投影出来,让同学们上台进行汇报,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3.制作微课。“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在科学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在教室和实验室做演示实验,我们可以把演示实验拍成视频,让学生观看和思考,从而提升科学实验课教学的效果。例如,四年级下册《运用起来会怎样》一课,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的手段,把本节课测量肺活量的实验过程拍成几分钟的视频。视频中拍摄了3位学生在合作,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且把每一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都说出来,然后再实际操作一遍,让观看视频的学生迅速了解实验步骤、实验内容以及注意事项,以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即使教师讲的内容和视频里讲的内容一模一样,学生们还是喜欢观看视频,而且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将实验重点、实验内容拍成视频,配上文字、相片、音乐等,让学生短时间掌握该实验,免去了老师讲解的辛苦。
4.调整布局。普通的实验室有讲台,有实验操作台以及柜子等,导致讲台的空间狭小,不便于大型实验的演示和操作,也制约演示实验,不能有效的发挥实验的功能。这就要求验室布局要改善,实验装备趋于更合理化。例如,五年级《测量力的大小》一课中,把两本书一页一页重叠在一起,再加上几块木板固定,制作成一个拔河装置。上课时让几个学生进行拔河,由于环境空间的限制,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导致效果稍打折扣。再如,六年级《找拱形》一课,教师设计了踩不烂的鸡蛋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也非常好奇和兴奋。但如果放在地面上展示,就会乱糟糟,没有多少学生能够看到。如果讲台上有个升降的展示桌或者展示平台,就非常方便了,同时也要扩大讲台的空间等。
5.合理指导。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有一定技巧的。而不仅仅是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更应做演示实验准备的指导,演示中学生的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实验后学生的继承学习。因此,对演示实验教学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是做实验的基本前提,特别是在设计实验中就已经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也为实验演示提供了支撑。例如,五年级科学《橡皮泥的沉浮在水中的沉浮》中,在设计实验时,要让学生了解到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实验目的:知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重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改变;实验的内容也有三个: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这样学生在观察老师做演示实验就会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应根据实验目的和内容,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观察的意义。
一、让教材“活”起来是作业设计优化的切入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例题和习题作为一个整体,在教材激“活”上下足功夫,不但要备透例题,更要研透习题,把每个习题作为蕴含数学知识的结点,把作业作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一条红线,认真研究每个结点的关系,认真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思路、理念、知识点,使作业成为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对教材涉及的每个习题都要做到“四知”。知意图,要明确教材编排目的,教材中习题的选取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和知识脉络,只有仔细揣摩,才能知所以然。知关联,教材中习题之间、习题和例题之间,不同章节的习题之间都隐含着关系,明晰关系,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灵活使用。知拓展,小学数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知识点之间都有启承转合,要弄清上下衔接,更要了解教材中的本题与各类测验考题之间的提升关系,夯实基础,不断拓展。知生活,教材中的习题设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要研读数学教材中生活和科学知识,把枯燥的练习与鲜活的生活融为一体,对提高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单元为例,本单元共20页内容,其中例题有10个,9个“做一做”,练习53个,涵盖了动物知识(鲸、袋鼠、树袋熊、蜂鸟、丹顶鹤、骆驼、乌贼、蜜蜂、蝗虫等),植物知识(桦树、杨树、柳树、柳杉林等)、学生学校生活(希望小学捐款、飞机模型、修补图书、书包、校庆等)、地理知识(青藏高原等)、天文知识(天狼星等)、生理知识(血液、心脏等)、生活知识(烤点心、装糖、用电、磁悬浮列车、日照时间等)、环保知识(耕地、水土流失、垃圾处理、噪音等),通过这些分析,追根溯源,就能够透视教材的编排思路,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习题设计的灵魂和方法,就能在知识学习和学生成长、学生兴趣培养上找到“共同点、兴奋点、切入点”。
二、让思维“动”起来是作业设计优化的关键点
教师要高度重视习题的功能,一动激百动,通过深入的思考,启动智慧,摆脱机械的说教,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以“动”引“动”,引导学生最大限度调动手、眼、脑、心等各个器官,让学生勤动手、爱思考、细观察。如组组互动法,把作业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组,通过夺红旗、攻阵地等游戏、竞赛,把智力培养寓于学生积极上进的情趣之中;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师生互动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习题和作业变成色彩鲜艳的、动态的、形象的PPT等多媒体,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情景下完成作业的功能。生生互动法,可以适当提高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三、让题库“亮”起来是作业设计优化的核心点
面对浩如烟海的习题材料如何取舍,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能够去粗取精,从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习题,让题库能够让学生眼前一亮,激发征服的兴趣,才算达到了作业设计优化的目的。一方面,将似曾相识的同类习题去叶留枝,一类题目只保留核心内容,能够举一反三即可;另一方面,对不同题型,分析特点,尽可能罗列全面。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题库要不断更新增减,推陈出新,始终保持最新、最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感悟和教学需求,在原始题库的基础上,经过再重组、再创新,形成独具自身特色,能够灵活运用,有鲜活生命力的新题库。再创造的方法有以下多种,如内容移植,有的习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活化”习题,把它转换成学生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将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情境移植,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形式生活化。数据移植,小学数学的多数练习涉及数的计算,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变换数据,既考虑计算本身的特点,又考虑学生的特点。思路移植,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鼓励学生寻找和编写习题,从中选择出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习题,作为经典案例剖析,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作业的有效资源,让学生互相借鉴,把最优思路让同一团队的学生共享,从而形成良性思维的快速传导。
四、让学生“乐”起来是作业设计优化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