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关于感动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感动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感动的作文

第1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一、动词不定式作限制性后置修饰语

动词不定式作限制性后置修饰语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时态:

to meet/to have met The girl to be met/to have been met is my sister.

to be meeting

1.不定式作后置修饰语有时只能用主动语态,有时只能用被动语态。有时能用主动语态也能用被动语态, 意思相同,有时又不同。什么时候可以用主动语态,什么时候可以用被动语态,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决定。

作后置修饰语的不定式与被修饰的名词存在动宾关系时(即不定式前的被修饰名词是不定式动作的对象) ,用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在语义上没有什么区别,如:

This is a difficult question to answer/to be answered.

He is the man to select/to be selected.

如果较多地考虑做动作的人而较少地考虑动作的本身,用主动语态的不定式显得比较自然,如:

This is the best loading port to choose. for us/for you to choose. that we/you should choose.

但在某些情况下,只有用被动语态的不定式才显得自然,如:

He is the only man/to be killed to kill in the accident.

The book to be found/to find in the room is George's.

有时不定式虽然与被修饰的名词存在动宾关系,但又与句子主语或间接宾语存在主谓关系,这时用主动语 态比较妥当,用被动语态的不定式就显得不自然,如:

to do/to be done. I have got a lot of homework

that I can/must do.

to read/to be read. I've given yor the newspaper

that yor can read.

试比较:

Have you anything to take/to be taken?

anything that you take./anything that will

be taken by me or someone else.

如果作表语的不定式与主语存在动宾关系,这时只能用被动语态不定式。下面句子中的不定式被动语态不 宜改为主动语态:

The exercises are to be done in the class.

trucks are to be turned out next month.

但也有例外。下面句子中作表语的不定式虽然与主语存在动宾关系,但习惯上要用主动语态不定式:

The goods are to sell.

He is to blame.

如果我们要将上述不定式与另一个不定式被动语态进行比较,则可以用被动语态。

The flat is to be sold,not to be let.

He is to be blamed,not to be praised.

但在there be结构的句子中,用主动语态不定式或被动语态不定式在意思上无多少差别。如果我们更多地 考虑做动作的人而较少地考虑动作的本身,就用主动语态不定式,如:

There was no time to lose/to be lost.

There are some books to choose/to be choosen.

2.作为后置修饰语的不定式相对应于一个关系分句。不定式在相对应的关系分句中,关系代词不仅可以是 主语,也可以是宾语。此外,不定式转换成关系分句也可由关系副词(作状语)引导,如:

to meet you 作主语:The girl is Mary.

who will meet you

(for you)to ask 作宾语:The girl is my sister.

(whom)you should ask

to start 作状语:The time is at dawn.

when you should strat 转贴于

作状语的不定式实际上前面省略了“介词+which”。但这是非常正式很少用的结构,如:

The time at which to start is……

The place in which to live is……

3.作后置修饰语的不定式既可以有情态含义,也可以没有情态含义。

当被修饰的名词是不定式的宾语,是可以理解为有情态含义。据CGOEL,被修饰的名词是不定式的宾语,只 能理解为有情态含义,如:

to read The books we should/must read is……

we (are goimg to)read

当在下面的语境中可以理解为无情态含义:

1)只有用被动语态不定式作后置修饰语才自然的句子,如:

to be found/to find The books that can be found in the room is…

that are found

2)被修饰的名词是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尤其是在不定式所修饰的名词前有一个如:“only,next,last和fi rst……等限制性”之类的词,如:

to travel He was the only man around the world.

who travelled

4.不及物动词不定式作名词后置修饰语,并与名词存在动宾关系时,必须加上一个结构或含义上所需要的 介词,如:

We bought a flat to live in.

The children have got some toys to play with.

有时不及物动词不定式与被修饰的名词存在介词+宾语的关系,这时介词也必须补上,如:

a broom to clean it with/a file to keep sth,in/

a desk to put the books on/a knife to cut sth.with

但修饰place这个词时,在现代英语中可以省略介词。试比较:

find a house to live. Let's

a good place to live(in)/to sit(on)/to go(to).

后place之后跟一个关系分句时,分句中的介词通常不能省略:

That's the place which she works in.

二、动词不定式作非限制性后置修饰语

动词不是式作非限制性后置修饰语不同于作限制性后置修饰语。限制性不定式作后置修饰语转换成关系分 句时,关系代词可以是主语,宾语或与关系副词作状语的关系分句相对应(见一·2)。但非限制性的后置不定 式只限于与关系代词作主语的非限制性关系分句相对应,如:

to be on display The articles, at the exhibition

which are on display

enjoyed fast sale.

三、动词不定式作同位后置修饰语

动词不定式可以作同位后置修饰语,而且是相当普遍的。同位修饰语与被修饰的名词处于同等的地位。同 位后置修饰语也存在限制性与非限制性之分。但与不定式同位的名词通常是抽象的名词,如:

I've made up my mind to go there on foot.

He has a strong desire to be a doctor.

在同位不定式之前,有时可以加wh-词或破折号,如:

The problem whether to accept L/C or D/p remained unsolved.

They all have a common desire-to be university students

但有些区别是值得注意:有些名词只用of介词短语作同位后置修饰语,如:

Is there any possibility of getting there in time?

第2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一、关于老工人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确定和解释,按照《通知》第二条以及有关规定办理。

二、符合《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退休老工人,按照本人原标准工资计发退休费时,其退休费的计算基数,按照当地一般退休工人计算退休费基数的规定办理。增发生活补贴费的,其生活补贴的计算基数,应包括本人标准工资和保留工资(当地一般退休工人计算退休费基数不包括保留工资的,则不应包括保留工资)。上述退休老工人除按《通知》规定发给退休费和生活补贴外,其他待遇均按一般退休工人的现行有关规定办理,不享受离休干部的其他待遇。

对有特殊贡献享受优异待遇而提高了退休费的,在改按《通知》计发退休费和生活补贴后,其提高部分不再发给。

三、符合《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老工人,必须同时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年龄、身体条件,方可按照《通知》的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和生活补贴的待遇。已经退休的老工人,凡符合《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均可由现在支付退休费的单位从《通知》下达之月起改变待遇。

四、按《通知》规定退休的老工人,接受聘用时,仍应按照一九八一年《国务院关于严格执行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办理,不发“补差”,只发奖金。

五、已经退职的老工人,包括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领取退职生活费的老工人,均不能按照《通知》规定改办退休。

第3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语文是一个大概念,语文教学也然涵盖很宽,蕴纳着很多内容,且涉猎很广泛的知识和能力。专家学者们对语文极其语文教学的定义早就明了明确。而笔者从一个教语文的教师角度是这样理解的:语文,语文,语文教学一定是要孩子们能语能文 。语,即是“语言 “、”话语 “ ,文;即是”作文“ ”文章“ 。我更愿意把语文理解成:”能说会道、卓言善辩、挥笔成文、出口成章。“。如此说来,我感觉有效的作文教学可谓是成就大语文的重要举措。

常常听一些学生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常常听一些学生家长一筹莫展:”孩子就是写不好作文怎么办?”常常也听到业内同仁叹息说:”很多学生们对作文的感觉就如上刑,对作文的抵触就如躲避悲哀.”听起来似乎形容有点过度,但却反映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作文的“教与学”的问题。多年来语文一线,我在践行着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探索着作文教学,觉得教师只有”妙语激趣 ,方法导航“才能激发孩子们写作热情,有效指导学生学写作文,趣写作文,作好作文。

一、妙语连珠激趣 跃跃欲试争高低

当法院的辩论席上传来某方律师慷慨陈词的时候,当某一家隆重婚礼上主持人热切奔放,浪漫诗意的欢歌惬语激情流淌的时候,当某一场激烈的辩论会上才君智客唇枪舌剑胜败争峰的时候,当某一个场合上,哪一位先生女士举杯敬客滔滔有语热递友好和情谊的时候,我们总会被人家具备的知识和口才而折服, 被人家彰显的格局和魅力所吸引, 为人家超凡的才气和风度所痴迷。于是我们仰慕,我们追随、我们把这些了不起的人当做偶像来崇拜。那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也如综上那些才君,妙语连珠去导入,激情滔滔黄河水,孩子们怎能不信服?怎能不仰慕?怎能不慕其师而学其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呢?两年前我给全校的老师做了一节作文指导观摩课――《爱的感动》。事先我没有去接触学生,而是注重了这节课开言导入的设计和指导流程中我的语言组织和设计。我认为,想让孩子们能饶有兴趣地走进我作文指导的轨道中,投入这“爱的感动“,首先得让他们被我的语言吸引,因我的表述动情。我是这样导入的:孩子们,在我们字典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感受的美好中,有一个最美好、最珍贵、最温馨的字眼儿,你们猜猜那是什么? 对,那就是”爱“。有谁不愿意拥有它?有谁不愿意享受它?又有谁不是在爱和被爱中长大的呢?我们因为”爱“而幸福,因外”爱“而欣慰,我们因为”爱“而付出、我们也曾经因为”爱“而流泪……古今中外,亘古千秋,有多少爱的故事让我们感动。孩子们,你们都是在爱的海洋中长大的孩子,你们每一个也都是拥有无限爱心的孩子是吗?那么关于”爱“的感动你们心里的故事有一大车了吧?这样的导入看起来多了一些,可是这样温馨亲切而且行云流水般的脉脉馨语引发了孩子们诸多的回忆和感动,此刻,还没写,但是孩子们可写的故事和感动已经涌涌心头源源溢情而”一发不可收拾了”!

二、妙笔挥墨感言心历 唯有得法才省力

所谓妙笔能达情至深远,挥墨感言一泻千里。如此的写作却也算高度和境界。然而,为什么有很多人生活经历丰富,故事能装一车,情能感天动地,爱能把人淹没,可是文章却无从得写?间或语无伦次或者空洞无物干瘪?简言之那就是“文不得法“因此,我们 作文教学中方法指导尤其重要。比如说:《爱的感动》,当我妙语连珠进行了情境化、生活化、和情感化的导入后,唤起了孩子们往昔的爱和感动的故事。此时他们头脑中最基本的写作材料具备了。我接下来指导的就是方法了。选材环节不可忽视:”这么多的爱。这么多的感动我们不能全写更不能乱写,你想写的是哪一份爱哪一份感动?为什么选这个而弃之另外?”如此引导孩子们选材方法和围绕主题选材的技巧。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们如何安排写作顺序:怎么开头启动全文?怎么启下引出故事?如何技巧来描述细节和抒发感动?如何议论抒情来升华主题?怎样结尾才照应全文,涵义深远……至此,文章脉络清晰井然,挥墨当下感言万千,因为得法而妙笔奔腾。

三、妙趣横生诗篇淋漓 水到方能成文渠

第4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The good faith, is the flower of civilization, bring us hope; Honest, is the rainbow of virtue, lead us forward. Is honesty, credit branches and led us into the wonderful world;

Honesty is the lotus in the lotus pond, it will be more beautiful; Integrity is the tortoise ma3 jia3, it need not fear; Integrity is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nly he can accelerate the pace of you;

Now, how many people of integrity to our touched, how many good faith let us unforgettable.

To compensate the son hit and damage, yingkou Zhang Feng finish at sellers, plus with $150000 worth of debt. In order to pay his debts, he and his family live frugally. Until he said after the terminally ill "person cannot not good faith, I again ill also want to continue to pay his debts, is when I die, my son and grandson also must put debt also." His sincerity moved China, with practical action to show people the beauty of sincerity resplendent light.

Good faith, such as a right of white snow. Snow, we appreciate the heart becomes quiet and peaceful.

The sea wind of good faith, such as smoked a person get drunk. Feel the sea breeze, our heart will become pure and spacious.

【参考译文】

诚信,是文明的花朵,带给我们希望;诚实,是美德的彩虹,引领我们向前;诚实,是信用的枝干,带领我们走进美妙的世界;

诚信是莲藕池里的荷花,有了它会更美丽;诚信是乌龟身上的马甲,有了它就不用害怕;诚信是高速公路的建筑工,只有他才能加快你的步伐;

如今,有多少诚信之人令我们感动,有多少诚信之事让我们难忘。

为了赔偿儿子开车肇事造成的损失,营口人张凤毕不惜卖房、外加背负15万元的外债。为了还债,他一家节衣缩食2017年关于诚信的英语作文。直到他身患绝症后还表示“做人不可不诚信,我病得再重也要继续还债,就是我死了,我的儿子、孙子也一定要把债还上。”他的诚信感动了中国,他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现了诚信美的璀灿光芒。

第5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你最近好吗?我和爸爸妈妈都想你。

奶奶,我最近十分好,您不用担心。你的身体不好,就不用为我们操劳了,相反,我却有点担心您。妈妈经常对我说,不用为奶奶担心,自己管牢自己就好了。呵呵,没办法,我就这样一个性格。

我知道,在奶奶眼中,我是您最喜欢的孙子。在电话中,您毫不显露出对我的疼爱,还总让大爸爸带我最喜欢吃的名贵巧克力,我为此感动不已。虽然我还仍能从电话中听到奶奶年过半百还健朗的叮嘱,但我却是那么想念您。可惜爸爸妈妈因公务繁忙,没有时间看望你。没办法,先公后私嘛!于是,我便在信上于“奶奶”见面了。

我这次写信不仅是想念您,还行问您一个关于写作方面的问题。

奶奶是知道的,我的作文成绩。但是还是苦恼,因为自己开头结尾写的并不好,虽然中间部分写得十分精彩。我听说奶奶小时候作文写得十分好,曾经多次在钱江晚报发表,那您的作文开头结尾是如何写好的呢?我十分想学你的作文开头结尾的风格。我希望您交给我的风格是有创意的,因为有创意的作文是有出路的,而古板的作文只能停滞不前!

祝您

寿比南山

您的孙子吴正超

第6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我今天在作文论坛上查找关于杨言的内容,好多呀,可见她人气很望。她一定是非常随和,非常大方的女孩子,我想。有个会员把她的照片给我看了,我一看真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我知道她的数学非常好,而我的数学又不好,所以想和她交朋友,于是我发了贴。

她看了作文后说的那句话让我很感动,我承认我也脸红了(虽然我是个男生)。她说我很可爱,我真想对她说:“杨言,你真好!”当我看了她的作文《杨言,你真行》的时候,我暗暗佩服她,她真是一个勇敢自信的女孩,而不是那种娇滴滴的,淑女一样的。

她是重庆人,她有重庆人一样的性格。虽然我没有和她聊天过,但是从她的作文中我就可以看出了。耿直的重庆小妹!我去过重庆,那里周围有很多的山。虽然我在四川,但是爬山我也必须走很远的路,好羡慕她!

杨言,你好!

还有哦杨言,如果你上你的QQ,看到一条"我是麻花儿"的短信,不要加.我还没有QQ呢,现在我就去申请.

第7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如何解决考场作文情感苍白、无病的问题呢?关键是我们的作文要做到“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具体到这种记叙类的文章,指的是情节生动、场景鲜活、细节传神,这样方能情感真挚抒发。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细小处发现情

真情从“实感”中产生。有的同学说,每天都是单调乏味的生活内容,哪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去写?其实,“动情点”并非都在大事上,生活大小事,事事都含情。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真挚的微笑,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在洒满夕阳的林荫道上,苦苦等着孩子回家的父母伫立在风雨中的街口,蹒跚学步的孩子洒满阳光的笑脸和挥动的小手,都会让我们“怦然心动”,拨动心弦的其实就是“情”。我们要学会“抓拍”,将这些生命的影像记录在心灵的底片,遇到适合的文题,这些影像就能够很快激活,成为文章的材料,成为记叙文的“动情点”。

二、细节处表现情

发现、积累“动情点”,就像盖房子准备好了材料,怎样才能物尽其用,建出美观实用的房子,还需要有高超的建筑技术。而在众多的写作方法中,细节描写是最能表现人物情感的手法之一。那些看似无关紧要,不为人注意的细微的动作和神态,最能真实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情感的外在表现。所以要想表现“动情点”,要想打动人,就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所以感动了广大读者,成为歌颂父爱的经典,就在于父亲反复叮嘱熟识的茶房甚是仔细,就在于为了买橘子肥胖的身子努力地爬上月台,就在于买橘子、放橘子、爬月台、再抱起橘子走上车……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虽遭遇了家庭的重大变故但一颗爱子之心依然细致入微的父亲形象刻画得鲜活感人。

三、个性处渲染情

“能表现自己的文学,是创造的,个性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冰心《文专丛读》)这就是说要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倾注到语言中。作为写作者,要把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思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能够动人的情思必然是深刻的,能够表达动人情思的语言也必然是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四、景中透情体现主题

第8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创新思维 思辨性 隐性 多义性

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备受关注,在新浪网发起的作文调查榜单中,安徽作文题高居“最坑爹”、“最寓意深远”、“最给力”三大榜单之首。

出现这种现象是否说明2012年的安徽省高考作文题出得很另类?先剖析作文原题: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从以上作文材料来看,其反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比较符合新课标“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1]的要求。“梯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相信绝大多数考生看过,也知道它的功能。故此,从命题的材料内容来看,不是难倒考生写作的缘由。

从作文命题的立意来看,命题者并没有言明哪种题意范围以此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不像2007年《提篮春光看妈妈》中要扣住“春光”,2008年《带着感动出发》中要突出“感动”,甚至连提示或引导的话语也没有。对材料内容如何理解,完全交给学生去处理。这有助于学生放开手脚,发散思维。从作文的立意来看,学生发挥的自由度还是比较广阔的。

从作文的文体要求看,大致保持了前几年的文体要求,除了不准写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从以上分析来看,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命题的要求与往年相比,宽松了不少,理应写好此次作文。但结果恰恰相反,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普遍感到“云里雾里”,无处下笔。其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学生没有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动向,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标中关于写作方面的内涵。

纵观安徽省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有三个特点比较突出。

1.注重创新思维。

新课标要求写作“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1]就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而言,命题者不给任何提示或暗示语,实质上是要求考生就“梯子”如何放置这一日常生活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感悟,有考查学生创新思维的意图,因为我们的许多感悟、创新就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牛顿通过掉落的苹果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其中一例。可惜的是,无数考生无法领会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拿到题目后茫然无措,不知所云。究其根源在于学生早已形成灌输性思想,习惯于听从老师的教诲、书本的讲解、专家的权威,天长日久,变成了一个个“接收器”。

2.重思辨性而非情感性。

从作文材料内容来看,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从梯子这一日常现象中提出看法或悟出道理。因此,它属于思辨类的作文题而非情感类的。纵观安徽省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命题有从重情感向重理性方向发展的趋势:2007年“提篮春光看妈妈”和2008年“带着感动出发”属于情感类的作文,2009年“弯道超越”属于情感类向思辨类的过渡,2010年“吴兴杂诗”、2011年“时间在流逝”和2012年“梯子横放”可划归为思辨类。若学生不了解这种从情感到理性的转变趋势,再加上平时缺乏理性思维方面的训练,要想写好思辨类的作文就难上加难了。

3.增加审题难度,突出选拔功能。

从增加审题难度来看,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命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材料主旨多隐性,少显性。

“多隐性,少显性”是指哲理隐藏在题目或材料中,而非一眼就能看穿。考生要想抓住题目或材料中隐藏的哲理,必须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审题、归纳和提取。这个过程实际上有考查、测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意图。这与新课标“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1]的精神是一致的。对于作文材料中“梯子”的放置问题,思维能力强一些的考生能够透过材料的表面理解作文命题中的内涵,思维能力差的考生有可能把作文题目内涵审偏,从而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跑题。许多考生看到作文题目后感到“云里雾里”,不知道如何“审”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哲理,这实际上是思维能力贫乏的表现,与平时缺乏训练不无关系。

(2)材料内涵的多义性,非单一性。

多义性是指作文考题中包含多种内涵或哲理,有待考生去发掘、去探讨。

为了更好地说明多义性作文命题所带来的审题难度,我们可以结合近时期国外的考试作文题加以比较。A.法国高中毕业会考作文题目:对于真理(相)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2010年文科类)B.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作文题目:①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②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坏境更有利吗?C、英国高中课程考试作文题目: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2]显而易见,国外的作文题目明确而明了。安徽省作文题目则不然,以2012年高考作文题为例,材料中可隐含以下观点:A.从解决问题方法看,将梯子放倒最能解决根本问题。B.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细节。C.突破定势思维,转换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欧美的考题是直接用理性的语言提出问题,并且问题很单一,而安徽的考题将更多的哲理隐藏在材料之中,要求考生以不同的角度从材料中发掘哲理,提出观点。并且面对众多提出的观点,考生还要揣摩哪一种观点最能体现题意。毫无疑问,这大大加大了考生的审题难度。

针对以上安徽省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笔者建议:学生在平时作文训练时一要紧扣新课标,二要突出作文的创新性和思辨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考试中被高考作文“放倒”。

参考文献:

第9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写作教学 议论文 排比修辞

在历年的考场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命题,比较接近的观点,类似的论证结构,文章却会有高下之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语言问题。时下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不重视提高语言水平几乎成了一种痼疾。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有铸炼语言的意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说清”。“说清”是基本要求,“说好”、“说透”是高标准要求。一句平常的话,能不能换个引人入胜的说法;一件事,能不能描述得形象一些;一个传统的说法,能不能用个新颖生动一些的表达方式……创设议论文亮点语言的技巧固然很多,但我发现排比修辞在优秀作文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所以,在这里,我想具体谈谈运用排比来扮靓议论文的语言。

一、排比修辞的作用

1.排比可使文章海涵人生,浓缩历史,增大文章容量。

如文章《情感与理智》以如下文字展开理性和情感的思辨:

三国旧事明朗,昔日之覆辙岂能重蹈,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最信任的义子吕布。是谁偷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首级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让亲密的情感所欺弄,所扼杀。在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知。

2.排比可使语言琅琅上口,气势非凡,表现语言魅力。

如文章《喜悦》用如下文字表达喜悦:

喜悦,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超拔,一种悲天悯人的宽容和理解,一种饱经沧桑的充实和自信,一种光明的理性,一种坚定的成熟,一种战胜了烦恼和庸俗的清明澄澈。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朝霞,它是无边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

3.排比可使推理周密严谨,环环相扣,展示思想雄辩。

如文章《自尊无价》这样展开思路:

自尊是什么?自尊是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千古佳话;自尊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高风亮节;自尊是“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自尊是“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段文字通过历史事例的纵向罗列,深刻地阐述了自尊的广泛内涵,为后文展开张了本。)

二、排比修辞的妙用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作文质量的优劣。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写作时,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确实能为文章的语言设置一些亮点,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那么如何运用排比手法为语言上创设亮点呢?下面列举议论文中应用排比的四种类型。

1.修辞连用式。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组合使用来完成的。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1)连续设问构排比

这种方法将设问、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通过连续的设问形成排比结构,在一次次的回答中层层深入,加强文意。如下例:

人生苦闷吗?不,我们有激情,我们有欢笑。人生旅途中,我们有奋斗、有追求,我们会为成功去努力打拼。人生是如此丰富多彩,何谈苦闷?

人生如戏吗?不,我们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填补岁月的空白,我们会用真情去演绎人生。人生不是戏,我们更不能游戏人生。

人生如梦吗?不,它并非梦幻,而是真实的存在。经过我们的奋斗与追求,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上例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美丽人生》文中的三个设问,三个有力的回答、从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关于人生的看法。设问使文章有了含蓄美,排比的格式使文章具有了形式美。

(2)连续反问构排比

这种方法将反问、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通过连续的反问形成排比结构,以加强文意、深化主题。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白杨礼赞》一文第七段,连用四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句法的变化如下:“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以上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地赞扬了中国人民像白杨树那样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从而深化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巧用对比构成排比

这种方法将对比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通过一组对比,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如下例:

在真实与虚伪之间,我唾弃虚伪;在忠诚与背叛之间,我厌恶背叛;在宽容与狭隘之间.我保留宽容:在自尊与阿谀之间,我恪守尊严。在成长的路上,有舍有得,心灵的选择决定了你一生的方向,心灵的选择是人的灵魂的集合。

上例选自优秀作品集中《心灵的选择》一文,文中将真实与虚伪、忠诚与背叛、宽容与狭隘、自尊与阿谀排列在一起,通过它们之间的正反对比,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心灵的选择。

(4)巧设博喻成排比

这种方法将博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针对同一事物连续设喻,以求穷形尽相、生动活泼。如下例:

感动好像暖暖的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大地带来春的消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感动仿佛隐隐的春雷,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使沉睡者苏醒,使懒散者振奋,使迷途者奋起直追;感动犹如沥沥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润物细无声”。

上例选自河北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动》,文中以春风、春雷、春雨连续设喻,充分地写出了“感动”带给人们的温馨、振奋、滋润。比喻运用得当、贴切、全面,诗句的引用、排比的形式增添了文句的韵味。

(5)巧用名句构成排比

这种方法在一组排比句中巧妙的引用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从而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如下例: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上例选自优秀作品集中《思念是一道风景》一文,文中诗化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兴味盎然,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2.语句关系式。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因果关系复句,或用假设关系复句,或用条件关系复句等构成排比进行议论,以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

(1)巧用因果构成排比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人,正因为那来自坚实基石构成的三角形无语的支撑。所以,基陷楼必危。

上例选自2006年湖北满分作文《把握三角形的支撑》,文中句与句之间既形成排比,又展现了句子内部的因果关系,有力地揭示了主题。

(2)巧用假设构成排比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上例中三个“如果”三个假设,假设之中还有比喻,语言整齐之中有变化,句式运用有新意。这一段文字表达效果极佳,从根本上说,还是修辞运用得当的结果。

3.文章段落式。

这种方法主要是从中心论点中解析出若干个分论点,用相同的句式表达,然后放在各段开头,构成排比。如下例:

魅力是演讲大师潇洒的手势,魅力是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魅力是迈克尔・乔丹的临空灌篮,魅力是巴蒂斯图塔的飞脚抽射;魅力是白石老人的虾,魅力是悲鸿先生的马。

当然,我们不能为排比而排比,因为思想感情是根,文辞是叶,根深才能叶茂。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文学才能,让文章多几分文采的亮光,的确不失为议论文作文获得高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