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体包括增强村卫生室人员规范与合理用药方面的意识,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
二、培训对象
县辖区内取得国家规定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或注册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内容
主要内容为常见病、多发病、合理用药等知识。
四、培训方式及地点
采取集中培训形式,全县分9个片区集中培训,培训地点在各中心卫生院会议室,培训教材使用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乡村医生合理用药培训教材”,由县卫生局聘请高级职称的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现场讲授。
五、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共5天40学时。于2013年3月31日前完成项目培训任务。
六、工作要求
本次培训系中央补助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各中心(乡镇)卫生院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确保培训效果和时间。
(一)中心卫生院
1、精心组织,确保片区内每个村卫生室有执业资格的村医务人员参训。
2、负责落实培训场地,准备好音响、茶叶、开水、纸杯等。
3、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督导,解决培训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4、负责参训人员的管理、考勤、考核、资料上报,培训结束后,填好县村卫生人员培训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和参训人员培训签到册一并交局医政中医股。
5、负责落实好参训人员中午集中就餐地点和卫生监督工作,确保食用安全。
(二)乡镇卫生院
1、专人负责,精心组织,确保辖区内每个村卫生室有执业资格的村医务人员参训。
2、培训期间,组织并带领村卫生室人员准时到中心卫生院参加培训。
七、培训经费
由中央项目经费解决,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八、成立组织机构
为全面完成2013年中央补助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任务,决定成立县2013年中央补助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卫生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中心(乡镇)卫生院院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医政中医股,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导、资料归档及上报等工作。
关键词:培训包 人才培养方案 比较分析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往往都需经过必要的培养训练,才能成为适合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计划,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及认定人才的指导性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涵盖培养目标、培养年限、获得证书、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模块设置及课程说明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培训包即相当于中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解读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
要比较分析澳大利亚培训包与中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异同,我们首先对培训包内容做一个简单解读。以TAA04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Training Package为例。TP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1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此部分为接收培训课程学员需了解的一些信息。TP是动态管理,提示学员选用最新的培训包,并对培训包的修订及本培训包的能力模块做了详细介绍,保证培训包的延续性。
1.2 Overview:综述部分
介绍什么是TP、如何开发、何人执行、国家认证部分、能力模块代码名称解读、本培训包培训技能等。
1.3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证书体系
介绍AQF及完成本培训包培训所能获得的证书及相应技能。
1.4 Employability Skills从业技能
澳大利亚认为未来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大基本技能:Communication、Teamwork、Problem solving、Initiative andenterprise、Planning and organizing、Self-management、Lear-ning and Technology。从业技能综述帮助确定各个行业从业技能具体要求。
1.5 Industry requirements for Employability Skills/
Qualification行业从业技能在证书体系下进行详细分解。例如学员要获得TAA04 CERTIV证书需要完成12个核心模块和2个选修模块的学习。并详解了该行业对获得该证书所需达到的上述技能的具体的要求。
1.6 Assessment Guidelines/Designing Assessme-
nt Tools/Assessment System Overview考核评价体系。对培训包考核评价进行综述,考核评价手段、考核评价的认定、及考核评价人的资格等作出具体要求。保证考核评价有效、可靠、公平、灵活。
1.7 Competency Standards/Competency Standar-
ds-Industry contextualisation 能力标准/行业能力标准。
从业技能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确定本培训包能力模块组成及获得技能。
1.8 Units 模块内容
对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描述(unit descriptor), 列举其组成部分Element和授课标准performance Criteria,以及本模块所需技能及知识(Required skills and knowledge)等。
2 澳大利亚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与中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对照TP和我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组成,我们可以看出TP与中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很多相近之处,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已日臻完善。但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TP细微之处仍对我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1 人才培养动态管理
TP的内容是根据最新的行业动态不断进行修订的而且每一次修订都是受控的(version controlled)。这既保证培训满足行业要求,又保持人才培养的延续性。我国职业教育现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成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为各院校自行制定,且每年的调整也没有必要的备案。这不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TP的动态管理模式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 行业开发更具权威性
要培养合格的行业工作人才,首先要制定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培养满足行业所需的人才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前提。满足行业需求,得到社会认可,必须首先要对相关行业做充足的调研,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高水平的专业研究人员进行分析研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形成具有说服力的分析报告,制定出适时的人才培养方案。
19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领域推行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理念。培训包是由相关行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下制定,全国范围内统一且通用的资格体系和能力标准。1998年起培训包在全国推广,TP的认证全国认可。
相对而言,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根据国家制定指导意见,各职业院校自行组织调研的前提下,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不相同。与TP相比缺点在于无论从调研的范围、人员水平等都相对较低,缺乏权威性。但也有优点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切合地方特点,适合培养地方人才。
2.3 培养目标简单明晰
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一般都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每一目标都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及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但这些目标要求往往是宽泛的,具体在专业培养方面如何融合获取却缺乏相应的办法。相对而言,TP中各专业的能力培训都围绕技能Communication、Teamwork、Problem solving、Initiative andenterprise、Planning and organizing、Self-management、Learning and Technology展开。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工作素质融合一起,通过各种能力培养模块的设定获得相应综合技能。
3 澳大利亚培训包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3.1 国家资格认证确保职教地位
培训包(TrainingPackages)是澳大利亚国家职业与培训中重要的官方文件和教学法规。其主体部分得到国家认证,获得文凭全国通认,疏通职业教育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通道。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重要一环。
3.2 行业开发保证教育和就业质量
培训包的开发由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资助,委托国家行业培训顾问机构(以及一些其他被认可的行业机构和公司)开发的。开发和实施是动态管理,大约每3年进行一次修订更新维护。其基本特点行业制定、资格体系和能力标准全国统一且通用。培训包由行业制订又为行业服务,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衔接;标准全国统一,保证教育质量;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就业能力。
3.3 证书一体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AQTF框架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确保学生可以从一种资格证书水平进修高级水平,也可凭借这一证书进入高等教育学习,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最大限度满足服务对象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与普通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一起构建了国家终身教育体系。
总之,对照TP与中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而培训包的国家认证、规范性、权威性及延续性等仍是我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进一步借鉴学习之处。通过借鉴学习,有助于我国各职业院校制定更加合理,社会认可,提升培养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让国人更加尊重和认可并愿意接受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祥瑜,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培训包休系及其优势[J].中国职业教育,2006(12):37-40.
关键词:水利行业 高技能人才 培训体系
人才开发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层次部分,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智能和创造力。加快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人才使用和培养相脱节及人才简单堆积、缺乏整体优势的不良局面。近年来,水利部对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愈来愈重视,相继在行业内开展了职业技能竞赛、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等活动,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水利行业有关单位也纷纷启动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一、必须建立健全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体系
1.培训标准规范体系。要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水利行业特有工种技师和高级技师标准》,建立水利行业统一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标准规范体系。内容包括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整体培训方案、质量评价方案、师资能力结构要求、培训基地设备基本要求等,并提出相应工种的职业岗位结构调整指导性意见。
2.培训资格认证体系。要建立对水利人才培训基地的资格认证和对水利高技能人才培训师的资格认证体系。对培训基地的认证工作重在质量监控与评价环节,对培训师的认证工作重在培训与技能教学业务提高的环节。这个资格认证体系的实施将体现“质量为先、不断完善、滚动发展”的原则。
3.培训组织工作体系。实施水利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需要在水利部人才主管部门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水利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作用,建立“以各省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实施,各级水利人才机构具体牵头,各类优质培训资源积极参与”的全行业统一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组织工作体系。通过“水利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牵头做好行业有关的标准规范、质量评价、师资培训、基地认证、鉴定考评、技能大赛、宣传表彰、交流协作等工作,并积极促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证书等有关制度的建立,营造良好的行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各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也需要通过成立水利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管理机构,建立与当地政府和各类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协调,牵头做好省级水利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4.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要建立和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坚持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在评价标准上,坚持国家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在评价机制上,坚持专业评价与单位认可相结合;在组织实施上,坚持行政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在管理体制上,坚持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要加大职业鉴定与考评力度,逐步完善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行业评审、单位聘任办法,单位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关键的生产运行和检修岗位设立首席职位,发挥技能带头人作用。
二、必须建立和健全水利高技能人才培训制度
1.在水利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截至2008年,水利行业已建立了78个职业技能鉴定站,鉴定网络覆盖全国。2006年还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水利分库,出台了《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管理办法》、《水利行业考评员管理办法》、《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水利行业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聘任与管理办法》等办法,为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和管理基础。
2.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要坚持高技能人才培训与各种培训教育相结合,建立健全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各单位要根据事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强化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各类培训机构可以根据水利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和高技能人才的学习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模块化的培训内容、远程或集中授课等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与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并提供相应的行业资源支持和技术规范服务。
3.技能大赛制度和表彰制度。要坚持高技能人才培训与技能竞赛、比武相结合,建立、健全行业技能人才比武和技能竞赛制度、表彰制度。
三、必须加紧建立和完善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机制
1.建立和完善水利高技能人才的选拔激励机制。各用人单位要加紧建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坚持培训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促进水利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重点围绕我县“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开展培训,以“科普之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为载体,主要以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科技人员(含乡土人才)、农村劳动力技术骨干、农民经纪人“四支”队伍为重点,年内与组织部人才办、农口部门联合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000人;培训乡土人才9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技术骨干10000人;培训农民经纪人、科技示范户6000人,使他们都能熟练掌握一至二门专业实用技术。
2、通过落实中国科协“一站、一栏、一员、一校”建设示范项目,年内在全县20个村培训80名科普宣传员,搭建科技传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3、在乡镇、县直学会和相关部门及大学生村官开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培训活动,年内培训科普志愿者200名。
4、积极促进各类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和新型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开展对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长、合作社社长、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等专业技能、法律知识及诚信知识培训达100名。
5、为提高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技能,培训中、小学科技辅导员50名。
6、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1-2015实施方案》,提升全县公民科学素质。重点针对五大人群(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者、农民、社区居民)举办各类培训及科普讲座30期,培训人数15000人次。
7、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为青川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年内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和农业高科技人才150人次。
8、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信息库。进一步摸清全县科技人才底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科技人才状况调查,完善全县科技人才资源信息库,充分掌握全县科技人才动态,为县人才办提供人才工作决策依据。
一是与各部门联合,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搞好人才培训工作。
二是县科协按排部署下发方案到各学协会,通过目标管理、评选评优等形式促进、鼓励各科协组织,搞好人才培训工作。
“高技能人才”是指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最关键的是具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勇于投身于实践,能解决在岗位中遇到的问题,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做出卓越贡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动态的概念,其涵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而变化的,不同行业工种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同。因此,不同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模式也不尽相同,笔者对电焊高技能人才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笔者学院现有条件,提出了适应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笔者针对船舶行业及地方企业对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化校企合作,在培训模式和课程设置上,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及与之匹配的培训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的改革,着力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与区域内的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行业企业的参与、指导下,共同探讨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学院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2.建立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动态课程体系
在企业、行业、院校专家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以职业定岗位、以岗位定能力、以能力定课程”的思路,建立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动态课程体系。将自动化、智能化焊接等前沿技术引入培训课程体系,以满足企业对“焊接智能化”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求。邀请合作企业专家对已经建立的培训课程体系进行检验,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不断完善、调整课程体系。
3.重构教材体系,开发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
与行业企业接轨,在企业、行业、院校专家的共同参与下,严格按照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按照最新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将职业鉴定与技能培训紧密结合,重构教材体系,开发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进行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培训教材的开发研讨。
4.建立“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师德优秀、理论水平高,同时具备智能化设备操作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团队。其中,具有高级技师和高级实训指导教师职业资格的教师占实训教师总数的50%以上,师生比达到1:17。具备智能化焊接设备操作能力的教师至少达到3名,充实高技能人才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5.建立“六位一体、校企共享”的培训基地
按照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根据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在校内实习培训基地现有的基础上,建成集职业素质养成、生产与技术服务、高技能人才培训与技能鉴定、科研和智能化焊接应用研究与推广于一体的校企共享的焊接综合培训基地,完善焊条电弧焊培训车间、气体保护焊培训车间、新增智能焊接实训室各一个。
6.建立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两个结合、四方参与”的多元化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考核体系,使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行业、企业、学校与学员四方共同参与。组建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制定《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法》等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多元化的培训课程评价体系。
二、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
企业支配着广泛的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础、最典型的组织单元。依据区域产业以及产业集群的特点,高职院校应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与区域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及框架,从而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对流”,齐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并提升培训质量。
1.创新校企合作思路,实现多种合作项目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持续稳定的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创建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使“互联网+教育”应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2016~2017年度,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1个以上的科研课题;将校企合作开发的焊条电弧焊实训、CO2气体保护焊实训、钨极氩弧焊实训、焊接机器人操作等培训主要课程的教学课件、教案、习题、动画、视频、考核方案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2017~2018年度,开发新的科研课题,真正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完善网络学习平台。
2.校企合作共同培训教师,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
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范围。一方面采取专业教师“走出去”的办法,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研究,并参与生产操作,同时了解和掌握新设备和新工艺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努力培养满足高职院校教学与培训需要的“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采用企业专家“请进来”的办法,从合作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和操作能手,充实学校兼职教师队伍,请企业技术人员和操作能手来校参与理论教学,指导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能够将企业生产实际工作与教学紧密结合,使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增加企业人才培训数量,提升人才培训质量
充分发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合,大力开展企业职工专业培训,在原有培训能力及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焊接设备使用的培训,提升培训层次,增加区域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数量,提高企业职工整体技术水平。
三、小结
一、培训方案的制定
一是要深入调研,增强海外人才培训的针对性。要深入到海外一线走访,与甲方有关人员面对面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化人才培训需求情况,广泛征求所属各单位在外部市场开发骨干人才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周期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将培训调查结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有效地提高了海外市场培训计划的科学性。
二是加大储备,增强海外人才培训的前瞻性。按照公司海外市场拓展目标和人才需求计划,我们启动了千名海外拓展人才培养工程,全面实施储备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加大海外人才的储备力度。一是拓宽海外人才选拔渠道,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库机制。公司开展的20名平台经理、司钻、电气师等骨干赴国际石油公司培训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国内英语口语和石油钻井专业英语培训内容。所属单位层面,重点对海外后备人选进行岗位业务技能知识培训。建立海外培训基地,加强关键岗位外籍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属地员工队伍素质,为推进海外队伍属地化进程提供保障。
三是着眼长远,增强海外人才培训的持续性。这需要我们开发编译不同语种的各类培训教材,建立海外市场内训师队伍,搭建网络培训教学平台,探索海外项目管理后备人才见习制度,加强关键岗位外籍员工培训,同时做好海外专业化培训工作。
二、国际化人才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培训的实战性不强。以往的涉外培训,多以培训内容为中心开展,而不是以涉外人员为中心组织开展。多以取证为目的,而缺乏涉外人员适应海外现场岗位开展的培训,例如:缺乏口语培训和石油钻井专业英语培训。
二是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按照外事管理规定,项目外派人员名额受到严格限制,涉外人员储备培训后,没有条件将他们派到现场进行实战培训。由于缺少现场实践环节,涉外人员初到海外现场工作,不适应现象较多,既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运作,也给甲方留下了我方人员素质满足不了项目要求的不良印象。
三是培训与使用衔接不畅。从海外人员储备数量上看,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海外市场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从海外人员培养周期上看,由于人才培养耗时较长,满足不了海外项目对人才的急需;从海外人员职业发展上看,由于受现实岗位编制的限制,海外人员培训后的职业发展路径与最初的职业生涯设计存在较大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海外人才工作和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海外人员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海外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形势,海外人员的培训应该跟上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要进一步做好海外人员培训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员工学习培训效果的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工作与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选择性地给考核优秀的人员高层次的培训奖励,改善员工对培训的态度。
二是改进培训的内容和范围。针对涉外人员的IADC井控、HSE培训,结合国际井控管理惯例和项目施工现场的HSE管理实际,不断完善培训教材,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三是进一步灵活培训方式。遵循井控、HSE培训的特点与规律,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结合、长期培训与专题培训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宽学习培训渠道。尤其要充分发挥电教片、网上教学与现代远程教育信息量大、生动直观、方便快捷等优势,适时对员工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培训的实效性。
四是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立足实际需求,实施按需培训、因材施教。要根据现场技术人员的年龄、职业、学历层次和工作岗位性质等情况,分类进行培训,提出不同对象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切实提高现场人员的涉外岗位技能,以满足现场对实际技能的需要。尤其是要下大力气抓好英语口语和石油钻井专业英语的培训,使现场人员凭借过硬的外语能力促进专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五是进一步加强内训师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专兼职培训教师,组建公司涉外培训内训师队伍。利用海外项目骨干的海外工作经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涉外专业知识等,每年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任务,做好全员培训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73-02
在经济发展急需寻求新的可持续增长点之时,附加值高、低能耗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成了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分析人士称,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稳定外需的新亮点,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战略选择。
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是促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就业拓宽渠道,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从而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服务外包相关概念
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集中做自己擅长的、核心的业务,将本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非核心业务,以协议的形式交给更专业、高效的外部专业组织来完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
服务外包(Outsourcing the service)是指企业依据服务协议,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或开发责任委托授权给外部专业公司执行。服务外包是相对于制造业外包而产生的一种业态,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是把其非核心的、服务环节的业务委托给外部专业公司承接,而使自身更专注核心业务,这一发展模式称之为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根据商业需求分类,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商业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根据服务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状况,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境内外包。
二、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86.4亿美元,执行金额200.1亿美元,分別同比增长67.8%和65.7%,比去年全年总额分別高12.4亿美元和20.7亿美元。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09.2亿美元,执行金额145.1亿美元,分別同比增长69.8%和65.6%,比去年全年总额分別高10.9亿美元和0.7亿美元。截至今年9月,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达到15417家,从业人员286万人。前三季度的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为200亿美元,其中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45亿美元,同比增幅均在60%以上。
三、我校外包培训中心工作进展
(一)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申报
2009年上半年,我校成教学院领导参加了金华市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申报会议,根据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及各二级学院培训内容的划分,由信息工程学院具体负责申报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工作。
根据申报文件要求,制订了各类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和培训中心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制作了我校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评审认定汇报PPT。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信息工程学院圆满完成了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申报工作,并于当年11月份通过省商务厅的评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外包培训中心”成为省第一批14所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之一,为我校建立完善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提升培养培训质量、满足服务外包企业用人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工作
根据外包企业人才培养对象划分,我外包培训中心培训种类主要有二:一是对服务外包企业现有在岗人员进行定制培养,由企业制订培养目标和具体培训内容,我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培训工作,以达到服务外包企业对员工的岗位需求;二是为我校有意向到服务外包企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与企业共同组建“订单班”进行培养。
校企合作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以高校为主导、以企业订单合同为基础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机会到服务外包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按照实际要求参加企业的岗位实践,初步具备外包企业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是高职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职教师资高地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等文件不仅指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更是大力推行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而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无锡市教育局和学校管理中心直属的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位于无锡新区,占地193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30人、在校生5000多人。学校以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为主,开设机电工程、自动控制、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四大类专业,其中数控专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同时又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计算机和电子专业也为省级示范专业。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一流,现有80多台数控机床、50多台普通机床、700多台(套)电子仪器、900多台计算机、30多个实验室和实训车间,教学设备资产总值达4000多万元。
自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江苏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2006年被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为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每年为全国中职学校和江苏省中职学校培养骨干教师120名以上。2002年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经教育部综合评估,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数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包括职教师资)数千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关键
由学校校长担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负责人,全面主管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教学副校长和后勤副校长分别负责培训的教学工作和后勤保障,指定中国职业院校首届教学名师负责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常规管理工作。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每年初召开培训工作会议,讨论培训设备的投入、培训师资的出国培训和各职业的培训计划,特别是江苏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国中职骨干教师的培训召开领导班子和各系主任的专题会议,使每一次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服务意识,保证培训质量。
学校坚持科学办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制定示范学校建设规划。学校每年都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企业专家的建议,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训方向和计划,拓展课程内容,扎扎实实地推进专业建设。目前数控技术专业已实现了三个方向的拓展:一是培训工种由数控车工向加工中心拓展;二是培训目标由数控中级工向数控高级工拓展;三是专业方向由数控加工向数控设备维修、CAD/CAM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数控程序员等方向拓展,以培育新的技术增长点。
二、优化培训师资队伍,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支撑
名师出高徒。培训师资队伍是培训工作的核心,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学校通过培养、培训、引进和聘请等多种形式,逐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结构优化合理、专业水平较高、善于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掌握高新技术的师资队伍。
1.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5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100%,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98名,占35.6%,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达83%。近三年专业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四新”培训、出国培训、专业负责人培训、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进修、企业实践、信息技术等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拓宽视野。
2.提高企业实践经验,构建技艺精湛的“双师型”队伍
学校建立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制度,每年暑假都要安排本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管理一线接受锻炼;达到专业教师平均每两年到企业锻炼两个月,提高企业实训经验。
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学校通过公开招聘,逐年从企业引进一批优秀的工程师和技师,以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需要,目前专业教师中有高级技师18名,技师35名。这些技术人员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业教师的成份,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和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能力。同时,学校有针对性地从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聘请20名兼职教师,担任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4.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构筑职教师资高地
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校级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比活动,无锡市名教师2人,无锡市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5人,教学能手2人,联合学院专业带头人5人。学员满意率在95%以上。
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和课程改革实践、编写教材、撰写论文,近几年来主编教材30本,参编教材多本,完成国家级课题、省级、市级课题各一个,校级课题11个。同时,专业教师在各级专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有2人获得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一等奖,多人获得无锡市技能竞赛第一名。
三、重视培训基地建设,添置先进培训设备
为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的需要,学校十分重视基地建设,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做到年年有设备经费的投入,使得数控技术、维修电工、无线电调试、装配等专业的培训、考核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如:学校设立机电技术中心、电子技术中心和信息技术中心,每个工种的培训设备均符合规范要求,检测工具仪器也能满足培训和技能考核的需要。特别是2012年,唐君远基金会对我校追加资金1000万元,用于购买现代高端数控机床,其中有德国德马吉公司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机床,以及瑞士夏米尔数控电火花机床。
四、规范培训管理,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学校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中心目标,精心制定培养方案,严格实施教学管理,优化专业文化氛围,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专业培养质量较高。具体措施如下:
1.精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运用从工作分析到课程分析的开发方法,精心制订有利于学员成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化”、实践训练的“现场化”、技能鉴定的“标准化”,从整体上来优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经专业教研组、系、教务处、校长室及行业企业专家五个层面讨论并审核,社会调研和方案论证充分,并随着就业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企业岗位的升级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适时滚动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拓展培训内容,优化实验实训。
2.规范和加强培训管理
学校从1997年实行校、系(部)二级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专门印发了《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各部门工作职责(试行)》、教学管理人员数量和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
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制订了《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教学常规检查实施细则》、《教学计划管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建立考培分离制度。每期组织学员对培训教师的无记名测评。
五、组织省市级技能竞赛,选拔高技能人才
2012年,学校成功承办了无锡市职业院校部分专业技能竞赛项目,有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数控车工组合、无线电调试工、单片机、维修电工和计算机等七个职业(工种),分为三个级别: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和教师组,按照各工种国家职业标准三级实施竞赛。另外,还由学校承办了2012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亚龙杯”电工电子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有维修电工和无线电调试工二个工种,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三级组织竞赛,为无锡市和江苏省选拔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在201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学校师生参加机械数控、电子电工、计算机三个大类多个项目的比赛,战果辉煌,满载而归。共获得10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取得了六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现代制造业技术技能竞赛中,学生共获得2个一等奖;在电工电子技术技能竞赛中,获得4个一等奖。其中,数控铣工和电器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都获得了全国第一名。为江苏省获得全国团体总分第一作出了贡献,也为无锡市争了光,添了彩。
在江苏省首届技能状元大赛中,学校有5名学生参加江苏省的决赛,全部得奖,其中加工中心操作工的符金冬和维修电工的黄豆两位选手获得“江苏技能状元”称号,学校获得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摇篮奖。在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中,学校有9名选手参赛,其中有两名选手获得江苏省冠军,两名选手获得亚军。经过差额选拔,有三名选手进入省集训队,正在准备全国决赛。为无锡市的团体名次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在校学生的培训和社会培训两大块。作为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我们精心准备和组织实施,出色地完成了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任务。
虽然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譬如:对无锡地方的社会化培训和工作创新方面做得还不够;在技师培训,特别是高级技师培训和技能鉴定方面做得很不够。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争取成为无锡市技师和高级技师社会化培训单位;进一步拓展社会化培训项目和培训量,扩大培训基地的辐射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教师的技术和技能水平;添置实习实训设备,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位数;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继续组织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选拔高技能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建强,周文,何建秋.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12.
关键词:软件人才;信息服务人才;人才培训;资格认证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0-0006-04
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才的现状
(一)全国高校软件相关人才状况
高校是软件人才输送的主要来源,目前高等院校对软件人才的培训主要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性教育,几乎所有高校的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信息技术和有关的继续教育都设有软件工程、网络设计等软件基础课程,为本、专科生提供软件理论与工程实践教育;二是系统理论型软件教育,高等院校中的研究生教育侧重系统软件理论教育,为高校教学研究及企业输送从事软件研究和项目管理类的人才。
2010年度,国务院学位办学科目录修订中筹备增设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批准有关院校设立软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全国软件与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数量表如下: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科和专科上占据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的绝大比例。而博士和硕士所占比例总共不足5%,也导致了我国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端人才供给不足。
2010年,高校共输送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94.46万人次,各类毕业生数量如表2所示,这一比例再次说明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市场状况
2010年与2009年相比,中国软件人才市场需求急剧增长,从1月到12月,软件人才招聘几乎达到翻番的水平。根据著名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网上的招聘信息,截至到2010年11月,IT职位的网上职位数为243264个,到达最高峰。如图1所示招聘需求量走势,2010年IT人才招聘呈现逐月上升趋势:
图1 2009年与2010年全国IT职位招聘需求量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
在人才总体需求上,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占据招聘需求稳步上升,占据了整体IT人才需求的大部分。如图2所示为四大一线城市IT职位需求统计。
除一线城市外,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产业政策的影响,部分二线城市对IT人才也表现出求才若渴的迹象。如图3所示,江浙一带,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由于税收政策倾斜、高校人才集聚等优势,吸引企业落地,对IT岗位需求也逐年上升。
在招聘IT人才的企业类型中,民营企业唱着主角。如图4所示,截至2010年11月,民营企业招聘IT职位需求量超过12万人,占整体岗位需求的50%左右。除外资代表处外,各类型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二、软件人才培训政策
由于高等院校教育存在理论重于实际的情况,许多企业又急需实际经验丰富的人才和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再教育或者企业直接培养员工参加培训成为企业满足实际需求的主要手段。因此,从国家到地方,对软件人才培训陆续实施一系列鼓励政策,以满足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国家级软件人才培训相关政策
1.2010年10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要求全面实行校企合作,改革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方法,引导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加强职业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课程体系、培训计划大纲以及培训教材的开发。
2.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等重点工作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100万名稿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累计培养1000万名左右。
3.财务部、商务部关于做好2010年度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财企[2010]64号)中指出,对重点支持“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服务外包企业,以及列入商务部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名录的企业。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含1年,下同)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企业每人不超过4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定向用于上述人员的培训)。并鼓励培训各类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机构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
全国各地针对国家给予软件人才的鼓励政策,相继制定了很多地方政策,下面以广东省政策为主,介绍地方对于人才培训的鼓励政策。
(二)广东省软件人才培训相关政策
广州市、深圳、珠海等地都建立了鼓励政策,鼓励人才培训,以下列举几个:
1.广州市进一步扶持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规定:鼓励和资助本地高等院校、民办教育机构设立软件和动漫专业(学院),或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创办软件和动漫培训中心,加强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凡在经认定的软件和动漫培训中心培训后取得高级(或相当)资格证书,在我市软件和动漫企业就业或在其它单位从事软件和动漫相关工作的,由产业发展资金给予每人培训费用30%的补贴,最高补贴额度不超过1万元。
广州市先后认定了7家软件和动漫培训中心,分别为:天河软件园培训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软件人才培训中心、广州开发区软件和动漫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山大学软件人才培训中心、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软件和动漫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动漫人才培训基地和赛宝认证中心培训基地。经以上培训中心(基地)培养的专业人才,将享受培训费用的补贴。
2.广州属于“中国服务外包城市”,市外经贸组织认定了2010年“广州市国际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和“广州市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并对认定的企业和培训机构给予部分培训费用支持。认定的企业和培训机构见表3和表4:
3.深圳属于“中国服务外包城市”,并在2006年就制定了关于支持服务外包业务的相关规定,在深府[2006]267号文《关于加快深圳市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对纳入国家批准的培训计划中的各类培训,市政府按照国家对我市人才培训支持资金的相同金额安排配套资金给予资助。人才培训资助的标准是: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从业技能培训给予不超过培训费用85%的资助;对服务外包企业新入职员工岗前业务技能培训给予不超过培训费用50%的资助。”
4.珠海市在2009年公布的《关于促进珠海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中规定“在服务外包企业正式工作半年以上并签订二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员工参加服务外包相关课程培训的,给所在企业补贴该培训费用的50%(每人每年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每年每家企业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三、过程改进人才相关资质
针对软件人才的培训有很多种类,比如操作系统培训、Java培训、架构师培训、测试培训、管理培训等,也有许多针对厂商认证的培训,如:思科认证、计算机等级考试、微软认证、Sun认证等,这里介绍和过程改进人才相关的几类培训。
(一)ISTQB国际测试人员资格认证
ISTQB(International Software Testing Qualification Board,国际软件测试认证委员会)是目前国际上唯一权威的关于软件测试人员资格认可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和推广国际通用软件测试资质认证框架。目前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50多个成员过。ISTQB认证是专注于软件测试知识领域的认证,在印度、欧洲等国家,成为从事软件测试工作必备的条件,目前国际获得ISTQB认证人员的数目已经达到16万人次。中国在2006年成为ISTQB的正式成员,并成立CSTQB(中国软件测试认证委员会)。CSTQB成立旨在通过推广国际先进的软件测试认证体系ISTQB,使中国软件测试体系与国际接轨,提高中国软件测试的整体水平;同时,配合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布符合国际标准的测试行业规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软件测试人才流动和技术交流等。协会由同济大学担任理事长单位,上海软件评测中心、广州赛宝认证中心、西门子中国、惠普中国服务中心等担任理事单位,开展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培训和考试工作。
ISTQB有三个等级的认证,包括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高级和专家级,不能越级考试,中国目前已经将初级和高级测试课程汉化。
(二)ASQ注册软件质量工程师认证
美国质量协会(ASQ)是全球最著名的权威质量机构之一,在全球有超过10万名个人和企业会员。是美国最高质量荣誉奖项――包德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选颁发机构。经注册软件质量工程师(CSQE)等认证项目得到全球,需要参加考试人员充分理解软件质量和发展和实施,对于软件的检验、测试、验证、可以实现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步骤及方法有专业的了解。目前包括微软、IBM、华为、中兴著名企业均对质量管理人员要求ASQ注册资格。
(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和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职称)和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中级职称)为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分别对应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08年之前的高级项目经理培训证书和项目经理培训证书,由于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工作经常以项目形式开展,因此项目管理已经成为软件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的关键,获取项目经理等级证书,也已经成为项目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从业资格,并且对于企业来说,项目经理资格也是能够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的条件之一。
(四)Introduction to CMMI培训
CMMI模型已经成为中国许多软件企业提升软件开发和过程能力的最普遍的选择,针对CMMI模型的Introduction to CMMI培训适用于企业EPG(过程改进组长)和QA(质量保证人员)、企业管理者、项目经理等,通过此培训,可系统学习软件开发从需求开发、到最后交付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方法。通过人员人力的提高,从质量角度提高企业的开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