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比的意义范文

比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比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比的意义

第1篇:比的意义范文

选自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十一册第四单元第6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能力: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情感: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及比、分数、除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答:7÷8= 12÷5=

=( )÷( ) =( )÷( )

2.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3.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两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被除数可以看作分子,除数可以看作分母。

二、 导入新课

1.出示例1图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后提问:你从表格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每两个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都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能会找到每两个数量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针对学生所答,及时作出引导评价。

2.小结:我们会用加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合并关系,会用减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两个量间数量关系的方法,叫做比。(板书:比的意义)。

三、 学习新知

1.初步认识比及比的读、写方法。

(1)找出板书中学生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的实例,用彩色粉笔标注出来,指出: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格式和名称也就变了)

教师举例:比如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 5÷4=,我们就说,张丽和李兰所用时间的比是“5比4”,可以写成 5∶4 或,读作:5比4。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教科书例1内容。

问题:①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②你都知道了关于比的哪些知识?

③5比4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那4比5呢?

学生自学后根据问题谈自己的收获。

(3)教学例1“试一试”。

提问: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吗?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评价。

(4)比的前项和后项能随便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 教师追问:为什么张丽与李兰所用时间的比中5是比的前项,而在李兰与张丽所用时间的比中5又是比的后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一个数量与另一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教师提问:5分钟、4分钟都表示什么?(时间)

教师小结:5分钟、4分钟都表示时间,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数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观察“试一试”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教师提问:求的是什么?(速度)谁和谁进行比较?(路程和时间)谁除以谁?(路程除以时间)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什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路程和时间是同一类量吗?(不是)不同类量比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一个新的量:速度)

师生共同小结:两个数量的比可以是同类量的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

2.求比值。

思考:5∶4表示什么?4∶5表示什么?求比值和解答应用题不同,不写单位名称。

说明: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的商就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你知道怎么求比值吗?

课堂内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3.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分组讨论,议一议: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汇报,根据汇报情况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展示学生整理的表格,小结:

(1)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

(2)比与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提问:

(1)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能不能用“是”?因为它们之间有联系还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比则表示两个数之间相除的关系,所以比同除法的关系只能是相当于的关系。

(2)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四、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比的前项是5,后项是3,比值是( )。

(2)比的后项是8,前项是4,比值是( )。

(3)比的前项是0,比值也是0,后项是( )。

(4)甜甜3分钟做60道口算题,做口算题的数量与时间的比是( )。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提醒学生:比的后项不能是0。)

2.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

3.两辆汽车,甲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乙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

(1)甲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2)乙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3)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 )。

(4)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

(5)甲、乙两车所行速度的比是( )。

4.求比值: 4∶5 0.8∶0.4

五、拓展练习

1.“甲队在一场球赛中以12∶0的比分大胜乙队”。请问“12∶0”是比吗?(不是比,它是记录两队得分多少的一种形式。)

2.小强的身高是1米,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这种说法对吗?

3.如果a是b的3倍,那么a和b的比是1∶3.对吗?

4.我国陆地和世界陆地的比是1∶15。我国人口和世界人口的比是1∶5。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其中中国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与全球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的比是1∶5。

你从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了哪些关于比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何想法?

5.图示呈现:两杯糖水,第一杯中糖与水的比是2∶50;第二杯中糖与水的比是3∶50。哪一杯糖水更甜?

6.一台机器上有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25转;小齿轮有40个齿,每分钟120转。根据所给条件,你可以写出哪些比?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得愉快吗?你有什么收获?

第2篇:比的意义范文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只有走近学生,才能走近真实的教学,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场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当前,老师们正在认真贯彻新标准的要求。我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老师,也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一些新的变化。教学中有收获与失落,也免不了意外和尴尬,前不久,我就遇到过一次。

在教“比的意义”的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环节:

1、教育“比”的第一个作用:同类量的比。

①请第一组同学(男生7人,女生5人)起立,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a男生和女生共有几人?

 b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女生比男生少几人?

  c男生、女生分别占全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d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e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第3篇:比的意义范文

摘要 象征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学手法,小说家或剧作家通常采用象征手法来帮助表现人物性格或展现作品的主题。本文试从象征意义的三个方面,即事物的象征意义、颜色的象征意义以及人物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反映的深刻社会意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员,“在美国现代小说家中,他是仅次于福克纳和海明威的第三号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到处呈现的是一派歌舞升平、欢快享乐的气氛,年轻的一代抛开了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沉迷于纸醉金迷、享受作乐的生活当中。菲茨杰拉德把这个特定的时代命名为“爵士乐时代”,而他的作品就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美国社会的精神面貌、生活气息和社会特征,他是这一时代的化身和代言人,被人们称之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于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集中反映了“爵士乐时代”的生活,深刻地揭示了狂热追求“美国梦想”的人们注定要遭到毁灭的必然结局。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有关爱情、理想主义及幻灭的小说,然而这并不能体现小说的复杂性及其深刻的含义。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这一形象表现出“美国梦想”的破灭。“美国梦想”将人们与“美好未来”联系在一起,认为物质财富能帮助实现这一梦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盖茨比不理解财富在现实社会中所起的真正作用,他所笃信的“美国梦想”与“美好未来”是虚无飘渺的,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盖茨比“一生的遭遇正是美国20年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艺术表现力度上,《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它是美国文学中重要的经典名作。菲茨杰拉德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在使读者深入了解人物性格的同时也增强了小说主题思想的震撼力和艺术表现力。“‘象征’一词源自希腊文,是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象征逐渐演化为‘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抽象观念的代表’,即流行至今的‘象征’一词的广泛的含义”。即象征的最根本特征就是用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观念,或是用一个“符号”代表它以外的某个事物。

一 事物的象征意义

事物的象征在小说中随处可见,但本文中最具有深远象征意义的是那盏“通宵不灭”的在海湾对面黛茜家码头的尽头闪烁着的绿灯。它首次是出现在第一章的结尾处,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尼克见到盖茨比“朝黑黢黢的水面伸出双臂,模样十分古怪,尽管我离他挺远,可我敢发誓他当时在发抖。我不禁朝大海方向望去――结果什么也没看到,只有远处那一盏小星星一样孤零零的绿灯,那或许是码头的尽头。”“绿灯”被赋予了多层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盖茨比耗尽了整个生命来追求的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它是金钱、成功、认可的化身。然而,无论他得到多少,也不可能得到满足,即使他那宫殿般的豪宅里挤满了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他依然渴望获得黛茜的芳心,黛茜是他至高无上追求的核心。后来盖茨比终于如愿与黛茜团聚,这时雾气却笼罩了“绿灯”,尼克想到:“那个灯光对他的巨大意义目前已经永远消失了。与以前将他与黛茜隔离开的遥远距离相比,那盏灯似乎离她很近,几乎可以接触到她。看上去似乎像星星跟月亮一样接近。可现在,它只不过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罢了。他收藏的宝贝中因此又失去了一件。”黛茜已不再是盖茨比心中的仙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如此巨大,这时的绿灯”暗示着盖茨比必须正视现实中的黛茜。象征着盖茨比个人奋斗的理想、希望、目标、方向,所以“盖茨比信仰那盏绿灯”。另一方面若将个体的象征与社会历史的象征有机融合起来,这盏“绿灯”又被作者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这一意义是在小说的结尾处体现出来的:“盖茨比信仰那盏绿灯,它就是一年年离我们而去的纸醉金迷的未来”。

二 颜色的象征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另一个成功之处的是颜色的运用。作者菲茨杰拉德运用了一系列的颜色意象帮助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绿色是蓝色与黄色的混合色,它象征了盖茨比那无望地纠结在一起的梦想和财富。在黛茜家码头的尽头有一盏绿灯,那就是盖茨比梦想的化身。盖茨比凭着自己的拼搏奋斗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财富和梦想的纠结意味着盖茨比对黛茜追求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这也是盖茨比的悲剧所在。绿色同时也象征了春天以及新的开始。盖茨比将绿灯视作与黛茜重聚的希望之星。同样,小说结尾处,尼克将盖茨比的梦想及绿灯与美国梦想联系起来,“新世界的一片清新碧绿”象征了充满希望的未来。菲茨杰拉德用蓝色象征梦想和非世俗的因素。小说中埃克勒伯格大夫的那双瞳孔巨大的眼睛是湛蓝的,它被当作了上帝的眼睛。默特尔身穿蓝色的裙子,暗示了她想摆脱琐碎平凡的生活与汤姆私奔的渴望。盖茨比家蓝色调的园子、蓝色的草坪、身着蓝色制服的司机都显示出人们能在这里抛开世间的烦恼尽情地享受。这片蓝色的草坪也是盖茨比生命中一个重要部分,“他远道而来,最后找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他的梦一定让他感到近在咫尺,不可能抓不到手”,蓝色草坪将他与心中女神的距离拉近,使他对前途寄予希望。黄色是书中一种主要的象征色,它代表了财富与奢侈。黛茜撞死默特尔的黄色汽车向我们暗示了被称之为“上流阶层”的有钱人是多么的不负责任。势力的富人总与黄色调分不开――黛茜被称为“金色女郎”,乔丹有一头“枯叶般的黄头发”,盖茨比系着“金色的领带”,晚会上两位姑娘也“穿着黄裙”。灰色象征了梦想的破灭。“灰烬山谷”中的一切都是灰色的,这里的人们没有梦想,他们面色苍白、毫无生机地生活着,整日为生计而奔波,毫无希望可言。乔丹的眼睛也是灰色的,她外表美丽、内心空虚,对一切都缺乏深切的关爱,生活没有计划,未来也没有梦想。

三 人物的象征意义

菲茨杰拉德曾说过“我的这部小说大概可以称得上是有史以来写得最精彩的美国小说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将个人经历外化成整个国家的经历,从而创造了一个美国神话。盖茨比的生活经历沿用了一个清晰的模式:“梦想――幻灭――失败与绝望”,从盖茨比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读者可以看到菲茨杰拉德本人生活的再现。菲茨杰拉德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依靠母亲继承的微薄遗产完成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业,1920年《人间天堂》出版后,他一举成名,这时名利双收的他又重新赢得了他那“最漂亮的姑娘”珊尔达。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是那样的如意,珊尔达身患精神疾病,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小说创作也落入低谷,生活举步维艰。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赋予了盖茨比深刻的象征意义。盖茨比的个人遭遇与美国20世纪初几十年的境遇极其相似。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的梦想的破灭对战后美国社会的伦理、价值观等提出了尖锐的批判。美国曾是一片“清新碧绿的新世界”,正“迎来人类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梦幻”,而如今为了给现代文明让路,这片原始森林已被摧毁殆尽,唯一合适的象征就只剩下“灰烬山谷”――一个“人间地狱”,现代人就是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毫无生机、毫无意义地生活着。将盖茨比的个人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的文化历史作类比正是菲茨杰拉德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抒写了战后“迷惘的一代”对于美国的失望,对于传统价值、传统理想的忧患以及对于美国梦幻灭的悲哀。T・S・爱略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初次面世时曾评说:“在我看来,这是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所迈出的第一步。”

作为美国文坛的经典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地位是经久不衰的,它已经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时间的年轮已经进入了21世纪,重读这部小说,使我们不仅欣赏了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同时也了解到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年轻人的追求与梦想。“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已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在重新阅读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今社会存在的不少问题早已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被描绘过了。”于是这部小说被赋予了新的活力,给予我们新的启示,鼓舞我们奋力向前,逆流而上。

参考文献:

[1] 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张秉真、章安琪、杨慧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3] 金贞培:《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4] Jackson R.Bryerand Fitzgerald F.Scott. The critical reception[M].New York: BurtFranklin,1978.

[5] Fitzgerald F.Scott.The crack up[M].New York:A New Directions,1993.

第4篇:比的意义范文

1、没有这个词语,是两个词语的杂糅:出其不意和多行不义必自毙,不过现实中确实有人以此作为口头禅。

2、解释:“出其不意必自毙”最早出自阿饼的下旋击地界外球,阿饼的下旋球力量大,转速快,球在你面前击地后,能够迅速旋转偏离原来的方向到对方手中,因此叫出其不意。打球重在配合传球,就是助攻,如果助攻能够不被对方看出破绽的话,就能成功得分。于是,配合中常常出其不意,原想克敌制胜,不想自毙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比的意义范文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一家公司的经理办公室中,一枝土黄色的钢笔与一些镶嵌着黄金白银的笔放在一起,显得那么不起眼,可经理却对它百般爱护,甚至超过了自己,因为它包含了母亲对他深深的爱。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撒手而去,留下两岁的他和母亲,而母亲却并没有绝望,她用自己的双肩扛起了一个将要破碎的家庭。

母亲只打过他一次,有一天放学,他兴高采烈地递给母亲一枝笔,可当母亲问他是那里来的时,他沉默了,母亲顿时明白了,抄起家伙,疯狂的打着他,还说:“我们家是穷,可也不能偷呀!”打完过后,母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和他去还了笔,赔了不是。要知道,一枝笔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他的笔最长不过才几厘米。

第6篇:比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英汉;对比理论;现实意义

一、在语言中的比较和对比

对比与比较二词是语言实践与研究中的常见字眼,并且这两个词极易被混淆。然而比较与对比作为学科在本质上便有区别。通常对比语言学也被称为对比分析和比较语言学,其是语言学中有着本质区别又有着相互联系的两个分支。两种或是两种以上语言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比与比较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揭示是这两门学科的联系所在。然而,二者的根本性区别在于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的不同。

比较语言学是属于共时语言学的范畴,两种或是两种以上语言常为静态、作共时是其主要进行考查与分析的内容,对其各个层次指出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例如,指出词汇、语法、语音等异同,结合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对这些不同之处的根源进行解释。在研究对象、目的研究重心以及研究方法方面,比较语言学以及对比语言学均存在巨大差异。

对比与比较作为研究方法密不可分。所谓“辨别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物的异同”则为比较。在认识与研究事物时,人们是无法离开比较的,另外,比较分析更是解释各类语言现象不可或缺的基础所在。只有利用比较法,才能够充分看出语文表现法的特殊之处和共同之处。要进行对比就必须进行比较,这是因为要想表现出一种事物的特点,就必须要跟其他的事物进行比较才能够显现出来。由此看来,虽然在本质上比较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有着较大差异,然而在对比中,比较是其基本方法。

因此,作为研究方法的比较与对比,一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对比研究语言时,这两个术语的使用频率都非常高,经常会混合使用。

二、英汉语言对比理论和方法

我国就英汉语言对比这一话题进行着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同时国外的先进理论也为这一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国自九十年代以来的英汉对比研究不断呈现了理论和方法多元化的局面。目前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理论主要有结构主义理论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等。

1.结构主义理论语言学

结构主义理论语言学认为各个语言元素以某种组合方式进行组合便构成了语言结构。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分层次的形式结构。在语法层面上,语言是由单词、词组、介词短语、句子等组成的;从语音层次上来说,语言又是由音节、语音词、语音段、语音句构成的。英汉语言对比以结构主义理论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主要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某一对应语言结构层面上将这种结构形式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2.转换生成理论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它认为:(1)语言是创造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获得语言并不是要去学会特定的句子,而是学会分析规律,利用组句规则去理解和创造句子,句数是无限的;(2)语法是生成的,即语法是人类固有、天生所具备的一种特定状态,这种普遍语法的实质就是一种大脑具有的与语言知识相关的特定状态,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具备学习人类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技能与特征;(3)每一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一是深层结构,即句子的句法关系及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二是表层结构,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等。而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可转换成句子的表层结构,从而被人们理解与传递。

3.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认为语言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受环境与文化的影响,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语言学比较注重语言的语言环境和交际能力,是一种动态研究方法。我们知道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与文化背景下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可能截然不同。如下面这个例子,一位美国学生向帮他解决问题的中国教授表示谢意,中国教师礼貌客气地说道:“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在汉语文化环境下,这位教授十分谦虚礼貌,然而在英语环境下,学生会认为教授只是出于工作需要才给这位学生提供帮助,教授并没有十分热情、乐意地为学生提供帮助,由此看来,语言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深受环境与文化的影响。

现阶段就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方法也非常多,有宏观与微观的、归纳与演绎的、历时和共时的、定性与定量的、静态与动态的。目前最为广泛的运用要数定量分析法了,总而言之,在对语言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宏观与微观、历时和共时、共性和个性三方面的结合。

三、英汉语言对比的现实意义

英汉语言的对比通常分为理论和应用的对比,理论的对比可以分为具体理论对比和一般理论的对比,所谓一般理论对比就是利用语言学中的方法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对比,而具体的理论对比则是通过一般对比语言学的方法针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理论对比的目的就是对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合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间的异同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描述,从而确定语言之间的对应的意思或者概念。应用对比也可以分为具体应用对比和一般应用对比,一般应用对比主要是研究对比语言学应用的方法问题和一般理论。而具体应用对比的目的是为某一个具体的应用目的所进行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然后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实际情况中。概括起来,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主要具有如下的现实意义:

1.促进英汉两种语言的教学

英汉对比最重要的问题是需要找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处,帮助中国的学生更加了解英语学习中的难、易点,提高学习的效率。早在1947年,吕叔湘就在《中国人学英语》的序言中说过:“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有用的帮助就是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英语和汉语的差别,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时,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与英语作比较,例如词义、词形、句子结构、语法范畴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的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两种语言的真实含义,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两种语系,汉语属于一种孤立语,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语言,而英语是带有一定的曲折形式的音义型形态语言,两种语言的表现方式完全不同,如果学生能够了解到这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就能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样,掌握了这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为语言的不同所带来的不便之处,从而掌握一套好的学习方法。”

目前,我国英语的学习仍然缺乏实际有效的经验,尤其是官方教学,更是偏向于理论化,学习效率较低,关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也远远不够,只有加强不同语种之间的对比研究才能够有效地掌握一套外语学习方法。

2.促进翻译理论的建设与实践和机器翻译的应用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英汉互译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经验。翻译是将两种不同的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互传递的文化交流,作为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翻译在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硬译、乱译等问题,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西方一边倒的现象,汉式英语,英式汉语屡见不鲜,各种公共场合随处可见,新的翻译理论的产生和翻译学的建立都需要建立在对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同样,机器翻译问题也比较普遍。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机器翻译技术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然而,语言的沟通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而作为一种设定的程序,机器翻译不可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例如,人名翻译,周铜柱,如果是机器翻译则会翻译成Round copper pillars,而真正的英译名字则是 Tongchu Zhou。对于这类情况,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可以解决,因此还需要英汉对比研究工作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促进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工作

英汉双语词典在英汉、汉英教学和翻译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深,各类新词语新句法越来越多,因此英汉词典的编纂工作也越来越频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我国词典的品种和数量众多,这些词典良莠不齐,也不乏上乘之作,但是同样也存在很多低劣之作,词典的质量与编纂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字功底息息相关,但是也需要有英汉语言对比的功底,如果要把每一条词语所对应的含义,音标等等标注清楚,编纂人员就必须要充分熟悉英汉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本质特征和异同之处。双语词典的翻译首先就是要找对应的词语,而实际情况中完全符合的对应词语并不多,大多时候都是相对符合的词语,这与英汉两种语言的起源,语言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等有关,英语和汉语在词性和词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如何找出它们的对应词,对应的程度等都取决于民族文化,这些工作都需要建立在英汉对比研究的成果之上,因此,要保证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质量就必须要加强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

4.促进现代汉语的研究

早在1977年,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吕叔湘就说过,要认识到汉语的特点,就必须要和其他非汉语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我国从清朝末年开始就掀起了对比研究之风,出现了一批例如林语堂,赵元任,王力等语言大师,改变了传统的以训诂来研究汉语的方式,并且揭示了很多在汉语中长期被人忽视的现象,建立了汉语的语法和词类理论。但是,自从关于语言研究的《马氏文通》问世之后,汉语界引进不断、争论不休。吕叔湘也曾经批评这些研究的理论都是来自于外国,并没有自己的理论,虽说有争论,但是并不是说引进和争论不符合语言对比研究的要求,相反,引进则是为了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成果,而争论则是对一些不明的问题各抒己见,促进真理的形成,不管是引进还是争论,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必须要实现立足点的转移,找出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得出具体的理论和方法。

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英汉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英汉微观层次系统的量化对比研究还不足,应用对比研究还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加强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深入了解汉语的特点,找到汉语和英语的异同之处,重视理论体系的建立,用科学严谨的态度促进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友.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

第7篇:比的意义范文

1、坐以待毙,汉语成语,拼音是zuò yǐ dài bì,意思是坐着等待死亡,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2、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3、近义词:束手待毙、劫数难逃、在劫难逃。

4、反义词:柳暗花明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比的意义范文

随着毕业论文的收尾,才惊觉,大学四年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走到了尽头。

曾经是多么的盼望着早些离开校园、离开宿舍、离开课堂、离开书本……离开学生的称呼……,但到了真正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留念。在这里,留下了我最最美好的回忆和记忆。

初入校园,对什么都如此陌生却又好奇,于是凭着各种兴趣选择了各种生活方式,体会了各种成功和失败、辛酸和汗水、苦涩和甜美;在这里,竟然悟到了不用怎么努力却也会有不错的成绩,但最终自己却会很伤心,大学四年好象一无所获;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人,有的成为了朋友,有的只是擦肩而过,有的甚至会对彼此吝惜一个微笑。始终认为自己很努力,很珍惜,但为何到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还会有这么多的遗憾?总是回头想,这件事如果那样处理会更好,但已无济于事,上天不可能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即使真的重新来过,可能结果还是这样。生活总是这样一天天的过着,甚至在前一天还感觉是理所应当、无所谓的,但今天就要离开,突然才感到了太多的无可奈何,感叹为何不生活的更有意义。

其实人生真的无所谓对或错,就象我每天几乎都在寻找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但有些同伴们却每天重复着同一样的日子,有的人会羡慕我,有的人却很不以为然。有时我会很羡慕整天学习的同学,他们真的在大学时段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有时我又会很不屑,遗憾他们错过了很多更精彩的东西,但仔细想想,却真的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生活才是对的,才不会后悔。我想不管是象我这样不学无术的人或那些闷头苦学的同胞,在毕业的时候都会有遗憾,都会想尝试另一种生活。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可以解释一切,时间可以成就一切。

四年,想想很长,过起来却是如此短暂,往昔依旧,眼前重复的竟然是四年前的光景,最可怕的是,记忆丝毫没有模糊。这才重新感叹,时光荏苒。

四年,有太多的回忆!刚踏上荆州这块古老的土地时,看到那厚厚的城墙、木质的城门,我感到了荆州的古老。大一,我的苦恼,我对生活的不适应,我迷恋的网吧生活。大二,我的浮躁,我的冲动,我的等待,我的失败,我的反省。大三,我的懦弱,我的放弃,我的痛苦,我的责任,我的前途,我的工作,我的茫然。大四,我的放下,我的开始,我的拼搏,我的泪水,我的喜悦,我的遗憾,我的不甘心!

思维很乱,想到很多却不知如何描述,更不知从何处下手。

第9篇:比的意义范文

1、纸币的含义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们最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纸币、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出现后,人们又把它们纳入货币范围之内。后来逐渐认识到,银行存款也具有与纸币一样的性质,利用它能够购买商品,支付劳务。

3、并且,银行存款与金属货币和纸币等之间存在着频繁的对等转化。金属货币、纸币等存入银行,即为银行存款,从银行取出即为金属货币、纸币等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等与银行存款的这种转化,不是货币与非货币的转化,而是两种不同货币形式之间的转化。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