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高校师资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师资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师资培训方案

第1篇: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 师资队伍 构建 管理

[作者简介]彭华(1978- ),女,河南南阳人,黄河科技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河南 郑州 45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WSR方法论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051)和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GH-1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58-02

综合国力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国家素质的提升,高校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还肩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提升全民族素质的重任。而高校主要的教育责任是由教师来承担的,所以高校的师资队伍构建关系着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提高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有利于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教育近些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高校的师资力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科技快速发展,高校的改革需要向着更深层次推进。不可否认,我国高校在不断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其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目前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以期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高校在师资队伍构建与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1.师资队伍的素质不平均,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存在弊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师存在知识体系陈旧、课堂缺乏活跃气氛、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等现象。教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其整体素质都有待于提高。高校当中的支撑结构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之下,高校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构成比例要按照1∶2∶4∶3来构建,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师资队伍的构建出现过分追求高职称人才的现象,高级职称的职务人员比例偏高,中间师资力量薄弱,这样对高校的学科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高校教师的来源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师资的年龄结构需要调整。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来源中存在教师子女顶替进入高校执教的现象,教师之间缺乏竞争,在高校当中还存在毕业生留校担任教师的现象,这就加大了师资竞争的不公平性,不利于高校学术思想的构建和教育质量的进步。在高校教师中,高级职称者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老龄化的现象。据统计,我国高校教授中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到了55%,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占10%,而年龄在45岁以下的仅仅占到20%。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未来的五年时间内,近70%的教授和科研人员要退出高校师资队伍,高校急需年轻的教师进行补充。所以高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之尽快地成长来充实高校教师队伍。

3.高校的学历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年轻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在高校的教师队伍当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依然偏低,高校急需高学历的人员来担任高校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够迅速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办学层次。年轻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也是高校师资队伍的主力,但是现在许多高校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高校年轻教师时常在外兼职、出国不归、改变行业等。许多任职于高校内的高学历年轻教师也有了转行的意图,这些都造成了我国高校年轻教师严重流失,各高校应当提高重视程度。

4.高校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教师培养经费不足。在我国的高校教师队伍当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学科带头人少之又少,多半都是50岁以上的,这样发展下去,学科带头人会出现断层现象,将会严重影响高校学科的发展。另外,高校对于教师的培养经费投入不足,从我国高校目前的现状来看,师资培训进修经费紧张,且教师的教学任务负担重,正常培训进修的时间不断被缩减等,造成了目前教师知识面狭窄、学科结构单一、知识老化,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5.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存在弊端,考核机制不完善。多年以来,我国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当中的研究成果多由教师所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忽视了要把理论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而且职称的评定是终身制的,导致高校的教师只注重学术论文的发表,不注重科研的实际需要,有些教师的视野比较狭窄,把培训的机会当成自己的负担。这些都直接导致教师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教师的知识构成达不到高校教学的标准。

6.高校教师的配备不合理,工资报酬偏低。在我国,非教学人员在高校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之其他社会脑力劳动者没有优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高校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也处于劣势,这就直接导致许多青年教师在择业时选择其他行业,而忽视高校教师的行业。

二、解决高校师资队伍构建与管理问题的途径

1.根据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方案。(1)建设各学科的学术团队。当代高校的各个学科之间都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新的学科也在不断地产生,高校应当打破传统的管理和组织模式,建立各学科专业化的学术团队,通过理论创新,创造出全新的学术成果,在学科学术团队的内部应当采用相互合作与竞争的机制,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术团队的内部要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的教师积极进行学术研究。高校对于薄弱学科,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出现断层的“濒危”学科,更加应该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一是选拔和培养有前途的中青年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二是对科研设施和条件进行升级换代,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使年轻教师可以迅速健康地成长,把人才断层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2)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提高师资队伍来源的素质。在招揽高学历人才方面,高校应当抓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校、院两级必须制定出接纳优秀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比如实际的科研经费问题、住房问题、安家费、配偶工作及其子女升学和工作条件等实际问题,高校应该创造出一个适宜招纳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样才可以找到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充实高校的师资队伍,对于高校内部的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师资资源配置,实现教师的优化组合。高校也可以适当地外调一部分教师来对本校的师资团队进行合理补充,但是高校要严格控制外调教师的比例,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旨在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的水平。同时,还可以从企业以及社会当中引进一些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进入高校的师资队伍当中,这样既可以弥补高校实践型教师数量的不足,还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3)提升师资队伍的自身素质。学院应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选拔和培养中青年教师,并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高校应当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了解本学科最新的学术成果,从而能够与时俱进。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类似于学科专业知识竞赛的活动,以赛代练,这样既可以促进高校教师不断加深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又可以活跃高校的学术气氛。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观摩一些专业课程的讲座,或是一些特级教师教学的录像,通过观摩可以使高校教师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2.引进教师竞争上岗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的配置。首先,应该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入校”门槛进行高设置,保证后备教师的来源层次和学术水平,做到后备充裕。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断层、师资队伍建设无从谈起的问题,高校引进了一大批本科生充实高校师资队伍,暂时解决了教师不足的问题。可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高校师资队伍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走向,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给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此,我国教育部开始严把高校教师进校关,将其高标准放在了进校时的学历和学位上,使高校教师在进校前就完成了高学历高学位的教育。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制订明确的教师培养计划与方案,旨在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理念品质和对事业的责任心。摆正他们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高校还应当建立健全自身监督管理机制,对学校教师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做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理念的评价工作。

3.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要抛弃以往的陈规陋习,应该形成公开公平、自由竞争、学术第一、教学相辅的合理评价体系,切实做到以学术水平为职称评定的标准,切实调动和激发教师们的学术科研兴趣,使教学、科研和能力相辅相成,促进教师自我科研和自我学术水平的提升。高校应当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设立不同的职称评定条件,不要把所有学科的职称评定一概而论,在职称评定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开职称评定的过程,完善我国的职称评定机制。应当由专门的评审专家去负责职称评定的监督与执行工作,对职称评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以防有些人进行暗箱操作。要进一步规范职称论文的认定标准,不但要看到论文所发刊物的级别,还要综合评价学术论文的质量,看其是否具有实用性。在对论文质量进行鉴定的时候应当采取一个完善、规范的鉴定标准,使得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更加系统化。高校还应当努力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对于所出现的学术腐败、学术造假问题应当严肃处理,努力构建一个诚信公平的职称评定平台。另外,在学术评定的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行政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职称评定的公平与民主。国家还应当多兴办一些学术性的刊物,这样才能够给高校教师发表学术性论文更大的选择余地,也能促进刊物之间进行市场竞争,不好的刊物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这样也有利于减少学术造假与学术腐败的问题。

4.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教师进修和提高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师资队伍水平提高的必要途径,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经济快速变革的年代,知识更新换代时间短、周期快,高校对教师的进修培训应该经常化和制度化。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在高校教师培训的过程当中,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而且还要有道德方面的培训,要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和形象,为高校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示范。高校教师的师德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合格的高校教师应当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并且具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高校应当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努力促进他们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另外,高校应当制订系统完善的教师师德培养方案,要把教师的师德培训作为高校教师日常培训的一部分,对于新上岗的高校教师要把对他们的师德教育作为培训重点。要树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对师德优秀的高校教师应当予以相应的奖励,以增强其荣誉感。高校的师德评选应当与教师的职称、晋升以及高校其他荣誉的评选挂钩。高校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高校教师的师德进行监督,定期让大学生对高校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评价,督促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素质,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这是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关键在于我们要直面问题,找出原因所在,并进行有效的化解,高等教育的改革才可以顺利地进行。因此,构建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不单单是教师的个人问题,更多的是师资管理的问题,所以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鲁雷.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3).

[2]李学容,邹渝,夏泽胜.城乡统筹视野下重庆市教师培训机制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2).

[3]李爱红.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2).

[4]宋亦芳.转型中的区域成人高校教师激励方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

第2篇: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协同创新;PDCA

中图分类号:G712;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014-03

一、协同创新与实践背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传统外贸增长进入平缓下降期,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一方面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紧缺具备英语沟通能力、熟悉国际商务流程、掌握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与平台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跨界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职业院校现有师资水平难以培养出可以胜任跨境电商一线岗位的人才。跨境电商逐渐成为近年甚至未来国际商贸专业群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与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高职院校培养跨境电商师资成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专业走出办学困境的主要途径。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以“商英结合、商学结合”理念成为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专业中唯一立项并验收合格专业,我院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在语言与商务融合、校企合作改善教学和创业做了有效尝试。立足于“服务社会、企业、学生”大格局,2009年开始,我院商务英语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引企驻校”等方式,与企业协同探索跨境电商教学雏形――网上外贸平台操作与流程。经过与行业协会、网商会和企业协同创新与实践,成为国内同行跨境电商教学与创业实践先行者。在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熟悉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与实践操作的校内培训讲师、认同和熟悉职业教育理念的企业专家。

二、协同创新模式与解决教学问题

1.跨境电商协同创新模式。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引进深圳巡洋、敦煌网等企业驻校合作,通过课堂上校企对接、顶岗实践、跨境电商创业等方式,成为国内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教学与创业先行者,协同培养了一支由“校内讲师+企业专家”组成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针对跨境电商是国际商贸专业群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我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师资紧缺,我们携手广州立秋电商、阿里巴巴等企业,通过省培、国培项目,依托教育部授予我院的“全国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基地”,面向全国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展师资培训。

经过七年企业协同创新,我们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全方位:一是指职业素养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全面培养学生选品、营销、美工、函电、客户沟通与跟进等跨境电商从业技能,向教师学员系统讲授跨境电商教材开发、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撰写思路;二是指实践操作能力培训的全方位,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真实项目,对学员进行跨境电商主流平台与搜索引擎(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敦煌网、Ebay、Amazon、Wish、Facebook和Google等)营销理念、实践操作全面培训。

多层次:指教学培养对象涵盖职业院校学生、中职和高职教师。

立体化:通过人才素质对接教育理念、“六真实”教学模式、PDCA教学管理规范,从三个维度保证教学与师资培训质量。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近年跨境电商以30%年增长率飞速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急缺掌握跨境电商运营与平台操作技能的专职教师。跨境电商发展不过5年,多数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跨境电商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一片空白。国际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严重滞后于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素质需求,现有方案难以培养出具备“商务+英语+平台”从业技能的跨境电商人才。

3.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1)与企业协同培养“校内讲师+企业专家”跨境电商培训师资队伍,辐射全国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师资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引企驻校”,校内教师和企业主管对接讲授同一门跨境电商课程、安排校内教师到企业一线岗位进行跨境电商顶岗实践、以老带新、师生跨境电商创业,为我院培养了一支稳定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携手广州立秋电商,通过省教育厅培训项目(中高职教师跨境电商操作实践能力培训班)和商务部国际贸易学会培训项目(全国跨境电商师资培训班),依托教育部授予我院的“全国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基地”,面向全国院校开展了多期师资培训班,截至2015年底,已培训教师学员500多人次。(2)编写《网上外贸实务》教材,制订跨境电商课程标准,填补了职业院校跨境电商课程标准与课程体系设置空白。根据企业专家提供的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与平台操作实践经验,在我院国际商贸专业群开设《网上外贸实务》、《项目课程》等跨境电商课程群,与广州立秋电商协同制订《项目课程》《跨境电商B2C网店运营》等课程标准。全面进行跨境电商教学方式创新与实践,改善师资队伍知识与技能结构,规划与建设系列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室。(3)在原有“懂英语、熟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增加“掌握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与平台操作技能”目标,我院国际商贸专业群学生就业率极高。引入巡洋国际物流、嘉森国际、敦煌网、富潮科技、和依德厨具、悦扬国际物流等跨境电商企业和物流公司,培养学生跨境电商运营理念和平台操作实践技能。校内教师和企业经理合作指导大学生创业创新与实践项目,鼓励师生开展跨境电商创业。“英语沟通+商务技能+跨境电商运营管理能力”复合型跨界人才培养方案,改善了原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单一的职业技能结构,结束了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一线岗位人才素质要求脱钩的现象。

三、特色与创新

1.教育理念更新:跨境电商岗位流程细分化并融入课程教学内容。邀请数十家企业一线主管对跨境电商岗位职责进行细分,把岗位流程以项目驱动方式融入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校中厂把跨境电商虚拟项目转化为真实项目,开创一线岗位具体流程对接课程内容这一教学理念,实现校企共赢。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六真实”项目实践教学。2009年以来,我院国际商贸专业群骨干教师协同跨境电商企业开发了《网上外贸实务》、《外贸项目》课程,引导学员在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和Facebook等跨境电商平台上实践操作,实现了教师线下理论讲授到教练式线上引导职业素养能力形成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协同创新,以项目课程方式让学员在真实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上,经营真实产品,操作真实跨境电商流程,完成真实工作任务,获得真实订单,锻炼真实职业能力。

3.教学管理规范:PDCA管理机制。引入PDCA管理机制,通过微信、QQ群互动,对学员、学校回访,搭建教学与培训前、中、后沟通平台;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遴选等环节发现不足,及时改善,保证学生教学与师资培训质量良性循环。

P(Plan),根据我院教师专业背景及跨境电商行业参与度、合作企业主管跨境电商平台管理水平和经验,遴选培训师;撰写人才培养方案。D(Do),通过“引企驻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学生;通过省培、国培项目在全国中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招收学员,开展跨境电商师资培训。C(Check),由学员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保证学生教学与师资培训质量。A(Action),通过学员问卷调查反馈跟踪制度、项目验收和总结,及时改进教学与培训过程中的不足,确保各环节良性循环。

四、推广应用效果

1.教育部、商务部授权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师资培训示范基地。获得商务部“全国跨境电商校行企合作教育示范基地”和教育部“全国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基地”授牌,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会长期落户我院开展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师资培养取得标志性成果。

2.成立全国高校跨境电商专业委员会。获得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委员会批复成立“全国高校跨电商专业委员会”,统筹全国高校跨境电商课程标准制订、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科研等工作。

3.省市和全国行业跨境电商师资培训项目,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师资。截至2015年12月,省培、国培项目培训教师学员500余人次,解决了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亟需跨境电商师资难题。其中,厦门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长江职业学院等教师接受培训后,从开设跨境电商课程、引导学生跨境电商创业起步,为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4.省、市级大学生创业项目立项,响应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2013、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项目,我院12个跨境电商创业项目成功立项,获创业资金5万元。2014年广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项目平台建设类《B2C外贸网店创业孵化平台》(5万元)和课程建设类《大学生就业网上外贸项目》(3万元)立项成功。

5.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被多家职业院校选用,教材使用效果获得好评。出版的《网上外贸实务》(ISBN9787564817190)被列为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推荐使用教材,被多家职业院校选用,教学效果良好。

6.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亮点。2015年9月外语外贸学院申报教育厅首批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办学特色成为我院申报项目亮点之一,获得项目资金400万。

五、跨境电商协同创新合作企业主要贡献

1.深圳巡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利用“校中厂”平台,深圳巡洋公司承担专业相应项目课程,采用校企双师制,将客户开发技巧、海空运流程、询盘回复与客户跟进、视屏营销等跨境电商营销技巧、业务流程和物流专业技能和教学融为一体,校内外实训基地融为一体,实现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部分学生投入更多业余时间参与业务开发,“做中学”更多实战技巧,除了能力提升并有可能获得“薪酬”,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学生激励机制的创新。寒暑假期间成立项目班,在全校范围选拨实习生参与实践,假期结束后优选部分学生继续参与业务推广,实现了假期学生与专业教学和职业素质提升的融合。专兼职教师利用企业流程、业务和案例等合作编写教材,并为相关课程和教师提供实习、实践和教学案例,将公司的跨境电商知识、技能和技巧“内化”。

自深圳巡洋入驻校园以来,参与学生已达400多人次,出单达52笔,金额逾70万元,学生“收入”近20万。真正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目的,丰富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氛围,有效提高了学生职业认知和岗位技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指向、就业志向和就业竞争力。

2.广州立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秋电商拥有丰富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经验,派优秀跨境电商运营精英作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兼职讲师,与教师定期沟通,协同教师制定跨境电商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现场观摩教师授课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校内教师转型为跨境电商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利用其国内外跨境电商平台关系和资源资源整合能力,为教材《跨境电商操作实务》和《网上外贸实务》的编写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探讨教学视频合作制作等,更好地服务于跨境电商教学。

根据高校跨境电商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与番职院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师生接触跨境电商行业提供创业实践基地,并组建专业顾问团队,提供战略规划、平台搭建及资源整合等全系列跨境电商企业孵化业务,为创业学生提供货源支持、运营辅导、后期项目融资等全方位扶持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02):184-187.

[2]范新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界融合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03):101-107.

[3]钟铃.高职外语类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J].时代金融,2015,(12):339-340.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Teachers' Training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LIU Dian-lan,MO Chuan-chuan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Guangzhou,Guangdong 511483,China)

第3篇: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高校师资网络培训创新2007年6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成立;其后,随着55个省(市)级培训分中心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正式进入“网络时代”。较之传统教师培训模式而言,网络培训模式的开放化、内容的前沿化、资源的多元化、运行的高效化,都从不同角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可、体验这种最具时代特征的学习方式,并由此进入到实质性的自我学习与提升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讲,网络培训已经成为当前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引领、共享、发展――网络培训收获认同

1.专家引领,分享智慧。众所周知,虽然各高校教师众多,但真正优秀的培训师资却异常短缺,甚至难以满足培训部门和学校的需求。而网络培训平台可以打破地域、时空限制,有效整合各省市高校的优秀师资,使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分享优质培训师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网络培训,从课程内容到主讲团队,从现场互动到论坛交流,从技术支持到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的选择、设计和组织。每一次培训课堂上,专家都会以现场谈话的方式娓娓道来,不居高临下,不空谈理论,而是用自身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精炼的语言以及对教育的炙热情怀精心烹制着一场场实践经验与专业理论相融合的饕餮盛宴。众多参训教师也在与名师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聆听着对教育的精彩演绎、享受着对知识的智慧解读、思考着对方法的灵活运用、体会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2.资源共享,拓宽视野。师资培训是现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网络培训的最大优势就是对海量优质培训资源的高效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有效化解了传统面对面培训模式中优质培训师资的供需矛盾,为教师们随时提供丰富、专业的学习资源。他们可以在培训前登陆平台详细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安排、主讲名师的学术背景以及与课程相关的辅助资料;也可以在培训时与同步课堂中的专家碰撞思想的火花,在课程论坛中与全国的同行争鸣学术观点;还可以在培训后细细回味主讲教师的课程资料,与主讲教师在网络学术沙龙里延续自由的学术讨论与交流。

对各种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培训模式中学员与专家不能面对面交流的尴尬,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培训的教育内涵,拓展了培训的发展空间。

3.共同发展,共促成长。网络培训作为一种全新的师资培训手段,给各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为其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培训项目提供了契机,也促使其他常规培训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得以提升。当然,更具开创意义的是,依托网络培训平台还可以使一些师资培训较为薄弱的高校能够与其他名校教师同步感受国内最高水平专家、学者的学术魅力,直接享受国内最海量的优质培训资源。

网络培训也为参训学校获得更大培训效益创造了机会。长期以来,高校教师都要面对来自教科研任务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重重压力,由此带来的工学矛盾一直束缚着许多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的开展。所以,在一些高校,各种在职培训让位于教学、科研在所难免,甚至一些教学骨干忍痛割爱、放弃培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而网络培训则使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可以灵活定制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个性化培训方案,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和课程,工学矛盾随之得以解决。

对于参训教师来说,仅通过一两次网络培训,也许不会对其自身专业发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每当某些专家学者的先进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产生共鸣,或是看到自己苦苦探索的疑惑被专家巧妙解决时,那种强烈的认同感也会促使他们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而更多的时候,网络培训也许只能在某些方面使参训教师拓宽一点视野、领略一种思想、得到一个启发、激活一份热情,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这已经在潜移默化地促进着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了。

二、研究、创新、提升――网络培训任重道远

网络培训虽然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培训研修班”“专家讲座”等模式有较大创新,更有利于“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推广、应用和共享”。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目前的网络培训模式仍然存在着诸如个性化需求难满足、学习自主性不突出、资源开放性难保障、后续服务缺支撑等现实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和教师对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培训的渴望。网络培训依然任重而道远。

1.以研究指导培训,科学规划前景。任何一种培训模式要想获得广泛认可,必须深谙“思路决定效果,态度决定成败”的道理,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实施与推广更是如此。随着网络培训受众面的不断扩大,当前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可能已经不在于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或者相关制度的建立,而在于培训组织者对于教师培训的本质、现状、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与深刻体悟。因此,网络培训的设计、组织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

一方面,要做好每一次培训的前期调研,了解学校、教师发展的真实需求,发现教师们在日常教科研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并将培训的目标始终定位于解决这些问题与困惑,使培训更具吸引力、更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还要认真研究将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据此科学设计网络培训的发展规划。例如,当网络培训推广到一定程度时,就应及时创新思路,探索如何将网络培训的人机交流与传统面对面培训的人际交流适时、恰当地结合起来;而当以课程、教学为本位的单科研修方式取得一定成效时,就应该考虑如何引入任务驱动、项目本位的综合培训方式,以进一步拓展网络培训的发展内涵。

2.以教师发展为本,实施个性化培训。在以往的传统培训模式中,能够显现出来的往往都是教育行政部门、培训组织者以及培训主讲教师的声音,而参训学校与教师却没有多少发言权。这显然与当前教师培训所倡导的“学校积极参与、教师自由发展”的理念相违背。

网络培训作为新兴的教师培训模式,要想快速突破传统模式的藩篱,获得高校和教师的广泛认可,就必须在培训的组织实施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将培训对象的需求作为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了解他们显性、现实的问题,更要研究他们潜在、发展的需求。这一理念要渗透到培训的前期调研、方案制定、过程管理和后期跟踪的全过程中。一方面,彻底转变传统培训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给予式”思维惯性,在充分调研不同地域、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及其教师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差别性、个性化培训;另一方面,也要改革传统培训内容与形式“一刀切”“一盘棋”的做法,根据不同学校、教师发展的现状和需求,以教定培、按需施训。

3.变对象为资源,拓宽发展内涵。对于许多高校教师来说,能够与主讲教师面对面交流的培训形式显然更具有吸引力,而网络培训显然不具备这一条件。那么,如何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认识、认同网络培训的特有优势呢?培训的设计、组织者应该深刻认识到,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培训工作已经呈现出许多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而网络培训也不是对各种网络培训资源的简单堆砌,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教师需求,进行必要的思想、方法、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以动态、灵活、创新为本质特征的网络培训,必须时刻将培训资源的开发视为工作的核心,不仅重视静态的文本资源和动态的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要把培训对象作为重要的生成性培训资源,以此保证培训工作的持续性与创造性。因此,培训组织者应充分重视参训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为参训教师创造一切交流互动和展示体验的机会,使他们由培训的被动接受者、资源消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资源提供者,并随时通过论坛交流、课堂互动等手段捕捉在培训中瞬时生成的培训资源。当参训教师自觉地把他们在某次培训中理解、欣赏、认同的知识与自己的已有经验有机结合,并在日常教科研活动中向他人展示时,就已经将专家“所倡导的理论”转变为自己“所采用的理论”,并由一名培训中的参与者转变为实践中的培训者了。这种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使培训的效果从网络课堂向教科研实践延伸,进一步拓展了网络培训的发展内涵,丰富了其教育意义。

4.以合作促创新,提升综合效益。任何一种培训模式的好坏都可以用培训效益来考量,这本无可非议。但问题是应该如何考查其效益大小呢?对于参训教师来说,只要能拓宽一点视野、收获一种思想、得到一个启发、激活一份热情,他们对培训的满意度就会迅速增加。但是对于参训学校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会在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培训能为本校学科专业的发展注入多少新鲜血液。

因此,要想让每一次网络培训都能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达成更显著的综合效益,首先,需要国家培训中心组建一支专业、精干的培训设计、组织团队。培训前,研发人员在前期调研的支持下创造性地设计丰富多变的培训课程,邀请更易适应网络模式的名师大家;培训中,班主任要根据课程特点、主讲教师的具体要求,及时与各省市培训点的辅导员沟通协调,有计划地引导参训教师参与互动、自主学习;当然,由于培训主要借助网络媒体实施,且涉及人员众多、资源异地开放,这就要求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保障团队,确保网络畅通稳定,为培训保驾护航。其次,构建以国家培训中心为牵引、各省市培训分中心为支撑的立体化培训系统也是网络培训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一方面,所有网络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人员的组织、培训信息的沟通、培训服务的优化等细节,都需要全系统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另一方面,国家中心在帮助各省市分中心建成较为完善的省级培训平台后,还应该适时探索与其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如根据各省市分中心的培训实力、发展取向为其定制更符合各自特点的培训项目,以避免“全国一盘棋”带来的弊端;或根据各省市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同需求,指导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培训平台开展本省师资培训工作。如此,既可以大大提高各省市分中心师资培训的综合效益,也可以有效促进各地区高校师资培训的均衡发展。总之,合作可以让培训增值,为教师创造一个有利于分享智慧、收获成长的平台;而创新能让培训更有生命力,使网络培训尽显其范本意义。

参考文献:

[1]贾东风.关于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2).

[2]吕晓芹.关于高校开展网络培训平台刍议[J].继续教育,2011,(9).

第4篇: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一、当前高校动画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现状

(一)、沿用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踏入社会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实施什么样的教学实践手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定型。现在伴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高速发展,高等学校在看到这个领域比较好的就业情况下面,积极争取开设动画专业课程,拿到招生的计划。而这样做尽管把握住了社会对于动画人才的需求,但是动画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模式都没有跟上动画行业发展的需求状况,这样做往往导致了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脱节。

更新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高等学校动画专业负责人面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探索出适合动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摸索出一条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果把高校比作一个生产人才的工厂,工厂生产出的产品怎样才能够达到客户满意的程度,只有将客户请到工厂亲自来对工厂的师傅来进行描述,这样才能够生产出适合客户需要的产品。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是这样的,高校只有将动画企业、传媒公司,请到学校,企业和高校共同来探讨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才能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高校学、研、产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动画人才培养的借鉴作用

学研产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科研单位、企业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高校动画专业是和实践结合相对密切的专业,在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推进专业动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接触,充分发挥动画企业、传媒公司的人才需求的指导性作用,提升高校动画人才的目的性意义重大。

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可以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做到量身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高校在动画人才培养中的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不能够与动画企业达成共识,就其主要原因来看主要是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参与实际动画项目的制作工作过程,没有能够真正领会到动画企业对于专业性的人才的需求标准是什么。所以加强高校的学、研、产互动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高校与动画企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够真正提高动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懂得企业的需求,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二、高校动画专业的师资、实习基地现状分析

(一)、高校动画师资力量的现状

缺乏合格的师资,是制约我国高等动画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我国动画高等教育发展较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据统计, 从20 世纪50 年代初到2000 年, 国内开办动画本科教育的高等学校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家, 50 年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仅27名。尽管最近几年高等教育中的动画教育人才在动画事业高速发展的状况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真正从事高等教育的动画人才还是很少的。大多数的优秀的动画人才大多集中到了大中型的传媒公司和动画企业。高等学校中原有的师资力量大多是理论型的师资,然而动画师资要求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企业中的动画人才在理论功底方面可能没有高校教师丰富,但是实际操作经验和案例的创作水平往往高于了高校教师。

如何改变目前高校动画师资的状况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一道难题,在高校教师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人才的引进,和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同时聘请动画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这些专家学者熟悉动画行业的整个运作模式,以及整个动画创作的各个环节。这些教师加入到高校中有助于提高动画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对于培养与企业直接对接的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高等学校教学实践基地短缺,是制约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空间场地,对于动画专业来说,所需的专业实训设备更新换代快,实训耗材量多价高,不是所有高校都能有足够的资源建设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而在校外建立校企联合的顶岗实习基地,仅高校领导和教师的力量是难以让所有在校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实训机会的。加强高校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完善高校、企业之间合作办学,创立切实可行的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度,是完善高等学校教学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当前高校动画专业的现实实训基地情况分析

高校动画专业是实际操作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加强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见习与实训,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出适合动画企业要求的专门技术人才的必要手段。目前高校动画专业学生的实训和实践方式主要是:在校内建立实验室,开设实训课程由校内教师担任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进行实训,另外一种就是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这主要是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的实训基地,学生定期到实训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实际操作动画设计的过程,来达到实训实习的目的。

(二)、建立起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紧迫性

鉴于以上两种实践教学模式的限制 性因素,笔者认为应该在高校和动画企业之间,在高校校园内建立起动画专业工作室进行动画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动画工作室应该是以高校为主要场地,将动画工作室建立在校园内,由高校和动画企业共同建设,高校提供办公场地和理论指导教师,动画企业提供部分资金和技术支持。建立起以高校名字命名的动画工作室,股权和经营权由高校和动画企业共同享有。高校可以项目合作的方式, 引导企业参与校内学生实习实训。也就是动画专业高年级学生和指导教师利用校内资源, 承接动画、广告等公司企业的项目或动画产品的部分工作, 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校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学校适当付给有关人员报酬。建立起动画专业工作室,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在校园内完成实习实训的项目,还可以利用动画专业工作室,进行实质性的动画创作的工作,达到了教学与生产的互动发展。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项目,同时训练了实际的动手能力。

动画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在高校与企业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动画企业可以制定出自己的人才需求培养的方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动画人才,需要在哪些环节中对于高校动画人才的培养进行加强,另外动画企业就高校人才的培养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加强高校动画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型的培养。动画企业可以为高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提供继续培训的机会,动画企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大多都是技术水平较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而高校教师往往存在着理论功底扎实,但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是很强,从师资培训这一方面来讲高校和动画企业建立起动画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高校可以利用自己本身的知名度来提升动画企业和高校共同建立起的动画专业工作室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最终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对于高校而言

建立起动画专业工作室制,从教学环节上来说解决了高校在动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难题,高校由于最近以来的扩招所导致的教学场地不够,师资力量的短缺,通过与动画企业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和动画工作室这样一个实质性的教学经营性的场地,有助于高校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还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市场运作情况下,与动画企业共享教育资源。另外引进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完善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出适合动画企业需求的专门型、实用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高校在引进动画专业工作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同时,可以将动画企业的高层次专门型技术骨干与高校教师一起来完成高校动画专业教材建设,编制适合高校实践实训的针对性教材。高校教师理论功底扎实、企业专门型技术人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这样就能做到优势互补,用高校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企业专门技术人才的实际操作经验,编写出适合当前高等学校动画专业学生急需的实践、实训教材。高校同时也可以利用动画企业的资源优势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开展继续教育, 帮助动画教师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满足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对于动画企业而言

在高校中建立起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可以节省动画企业的投资资金,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竞争力,对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另外就企业人才建设来说,高校是孕育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动画企业可以通过在高校中接收的实习实训学生中,挑选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企业日后发展的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在给学校提供专门型的高技术实训教师的同时,用高校的有效资源来占据自己的动画市场,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另外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经验,在高校中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岗位。

(三)、对于学生而言

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起来的动画专业工作室,进行实习、实训,甚至可以在动画工作室进行自己的动画创作,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达到到企业实习实训的目的。学生在完成动画企业分配给的实习实训任务的同时,可以从工作室中得到自己应有的报酬。学生在动画工作室内的实习实训,就是直接与企业对接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了解动画企业的整个运行模式和创作机制,等学生毕业之后就能实现学校到企业的直接对接,不需要进行最后的实习就可以达到动画企业需要的人才。使学生的理论在实际动手的实习实训期间得到提升。

五、结束语

建立起高校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是需要高校与动画企业互动合作才能完成的教学改革。在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情况下,高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模式,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好高校的优势资源,主动与社会上知名的动画企业和传媒公司合作,建立起符合学生实习、实训的动画专业工作室,将动画专业学生培养成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专门性人才。在强化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时候,同时应该重视高等学校中现有师资力量的继续教育和现有师资力量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将现有师资力量分时段,分批次送进动画企业或者传媒公司进行定岗实践,通过定岗实践使高校教师向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学习,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为适应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建立起适合动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学习的专门教材,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理论功底扎实,企业技术人员实践能力强的优势,编写符合高校动画学生实习实训的专门配套教材。总之建立高校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对于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都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静,郭飞燕.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1

2、王岳, 王坤坤. 第五届动漫节# 动漫教育论坛纪要[ N]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6, 5

3、雷 宇. 关于我国高等动漫教育发展的思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第5篇: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 专业建设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67-02

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准确定位,走内涵、特色、科学发展的路子,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了引导民办高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现结合本人近年来在民办高校的工作实践进行探讨。

一 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的目标

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建立高校学生培养和市场需求直接联系的有效途径,让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牢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富有特色的实践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构建素质与能力并举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资源建设

首先,加强核心专业课程建设,再通过核心课程建设带动和推进课程群的建设,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课程体系的动态建设,不断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来调整课程体系。

3.建设教学、科研、行业能力协调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

对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内鼓励中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深造,逐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员结构均比较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精干、高效、创新、敬业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4.建立递进式、不间断、层次化的专业人才创新实践体系

构建人才培养的校内创新实践体系和校外实践创新体系建设。校内创新实践体系支持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校外创新实践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能支持多层次的产、学、研活动。通过有效地创新实践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5.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

积极探索具有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能融课堂教学、课程实验、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以教学模式的创新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 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的方案

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社会和行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架构。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聘请行业专家、专业人士、专业骨干教师、学校相关领导等人员成立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2.构建素质与能力并举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资源建设

第一,在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设计课程体系。对专业人才的目标工作岗位群进行分类,并详细分析工作岗位群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明确从业人员的核心能力。

第二,构建民办特色精品课程群。首先,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其次,带动课程群中其他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再次,构建起具有民办特色、符合课程体系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精品课程群。

第三,加强教材建设,在教材建设上突出实用性与适用性。要选择适应课程体系以及对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教材,并根据行业发展,及时更新教材。

第四,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科目、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等方面的调整,以保障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第五,建设并完善优质课程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包括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实验教学、在线交流、电子课件等,旨在拓展师生交流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建设教学、科研、行业能力协调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

第一,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引进有较强科研能力、有较强实验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同时把校外专家和行业翘楚以兼职教师的形式引入到教学活动和专业建设之中,使专业特色建设紧密依托行业实践。

第二,加大专任教师培养力度。鼓励教师考取专业资格证书,通过参加省内、外师资培训基地的培训等方式进行继续教育。签订“传帮带”协议,定期开展行家指导和讲座,加强专任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三,建立教育界与职业界的联系与交流机制。一方面聘请实践能力娴熟的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并通过“师徒传帮带”的形式培养专业实习指导老师。鼓励教师到实践中去增加阅历和实践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加快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结合重点专业和骨干专业建设,遴选和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设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奖励专项经费,制定和完善考核管理办法。

4.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第一,在现行校级、院级、系级(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管理及考核制度,加强基层管理。

第二,保障制度的实施,及时对现行制度的执行进行总结。对制定的各项制度应保障其顺利实施,对现有的和新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的运行进行总结,及时了解制度实施的效果,以便及时更新完善。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高度重视、重点扶持专业建设工作,在切实做好专业建设规划、科学评估和理性自查的基础上,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方案,大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了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上便是我校专业建设实践经验的简要阐释,希望对同类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康、熊璐.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内江科技,2010(1)

第6篇: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专业定位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转化过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手段,本文以高等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探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从特色专业建设主要任务、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环节阐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应注重的若干问题。

一、特色专业建设主要任务

特色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什么是特色专业?就是未来希望能够把我校的一些专业能够建成学校的品牌,提到兰州交通大学很多人就会想起电气工程专业,另外希望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从事该行业的优秀人才,扩大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主要应该完成三大任务:第一,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第二,如何使学校乃至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专业的布局更加优化合理;第三,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提高的专业建设机制。

要完成这些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问题;第二,课程和教材建设问题;第三,实验室建设问题;第四,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第五,教学管理问题。

我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采用统一总体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质量监控等“三统”方案,采用定任务、定方向、定完成时间等“三定”措施,从上述五个方面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二、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专业的建设,本质就是克服高校专业建设同构化、同质化倾向,促进学校特色专业发展的过程。作为原有的铁路高校,如何体现“服务交通、面向铁路”的专业特色就成为我校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所在,所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均以此为出发点。

我校从2008年开始,一直围绕特色专业的建设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多方面进行研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工作:第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第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运用比较科学和先进的专业教育教学思想;第三,建立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一种长效机制;第四,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调作用。

为此,修订了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面向交通、服务铁路的特色,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三、课程和教材建设问题

课程建设,尤其是核心课程的建设问题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利用与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采纳有效建议

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结合各铁路局、地铁公司、工程单位的意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课程设置、方案制定等方面体现铁路特色,保证培养人才在有一定特色的基础上能够发挥用武之地。

(二)教学内容

1.积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鼓励教师开始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

2.将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

(三)教材建设

1.课堂教学尽可能选择国家级规划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2.制高水平教材及专著,体现学科特色

3.开展双语教学,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能力培养为主,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明白电气工程专业主要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问题应采取哪些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思考能力。

1.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的内容是复杂,除传统的室内实验教学外,还包括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及创新试验的环节,我校实践教学建设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新试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采用教授、教师、研究生三级辅导实验体制;第二,开展项目教学,鼓励课题进实验课堂;第三,有效改善实验条件;第四,有效开放实验资源;第五,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第六,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2.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特色专业,所以高校应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上向特色专业建设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侧重,以此保持该专业特色,吸引部分优秀研究生留校任教,补充实验和科研队伍,利用各类有利条件进行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此外,从生产一线聘请少数兼职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引进人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第二,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教”和“科”相互结合;第三,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补充师资队伍;第四,设立师资队伍培训中心,全面提高教师能力。

(五)教学管理问题

教学管理问题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1.制定了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负责人制度,由副教授或博士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赋予一定的权力,负责课程建设

2.建立主干课程教学内容讨论制度,采用教师集体讨论和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

3.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保障,鼓励教师参与教学

4.设立大学生创新试验基金,推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等试验活动

5.配合专业建设,建立教学管理体系质量评价和评估机制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我校电气工程专业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计划特色突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完善、毕业生深受欢迎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参考文献:

第7篇: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类;实践基地;培养模式;校外实践教育中心

0 引言

由于认识到实践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教育部决定开展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实践基地分文科实践教育基地、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类别。

实践教育是培养计算机类工程型大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如下好处:①让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实际的软硬件研发,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对专业的认知;②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工业界的最新发展、企业软硬件产品研发过程和应用领域,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③让学生进行意志磨炼,以利于增强劳动观念、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计算类专业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等专业组成,是全国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的专业群之一,要使该类专业的建设具有新的突破,实践教育是其中的关键。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从1993年开始招生,目前已经从单一的计算机师范类专业发展到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5大电子信息类专业。最近,该类专业已获得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笔者对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作了一些初步思考。

1 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计算机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矛盾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许多IT企业招不到满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这当然有许多客观的原因,包括就业信息不畅和毕业生不愿意在IT企业就业等,但其核心问题是高校培养出的所谓人才,没有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大量企业反映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弱,甚至大量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也主要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而没有基本的实践训练。

由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对解决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之间的矛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教育中心开展多个层面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尽可能多地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研发工作,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尽快地与开发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计算机类专门人才。

1.2 “双师型”师资问题

“双师型”师资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职教师:①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②近5年中有两年以上本专业相关企业一线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5年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两项及以上校级以上实践教学项目。

计算机类专业是典型的工科专业,企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这就要求高校相应专业教师自身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上课只停留在课本的理论知识上,或只能指导学生作一些小型的验证性实验,这必然影响教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许多高校为片面提高学术层次,引进各类高端学术人才,而忽视对具有丰富企业一线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另一方面是由于原有专业教师没有参与企业工作经验的机会。

实践教育中心模式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的环境,也是高校师资提高自己行业经验的平台,同时企业也可以直接用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为专业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

1.3 企业利益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矛盾

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为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而开展的合作交流和教育活动。学校和企业是产学合作教育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这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协调。它们的矛盾和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目标不一致。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在产学合作教育中积极性较高;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生产所需产品并获取最大利润,一般主要关心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而对高校人才培养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2)进度不统一。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很难统一,这会造成教学、实习的时间安排与企业的生产不协调。企业有生产开发任务时,学校的理论教学环节有可能尚未完成;而需要实习时,企业可能已经没有生产开发任务了。

(3)学生实践活动与企业的生产工作之间的矛盾。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活动,某种程度上会对企业的正常产品研发和生产造成影响;处理不当,会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校企产学合作和联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之一,如何处理好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矛盾与不一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建设目标和组织架构

2.1 中心的建设目标

实践教育中心的总体目标是通过3-4年的时间,建成一个组织结构清晰、管理制度完善、培养模式合理的面向计算机类本科生的校企合作型实践教育平台。通过在中心的实践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高质量IT人才。同时可以实现高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共赢。

2.2 组织架构及功能

实践教育中心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成员组成和主要职责如下。

(1)实践教育中心领导小组。中心组建专门的领导小组,成员主要是校企双方相关领导和资深专家,负责人由企业总经理和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共同承担。主要职责是对建设方向和运行情况给出意见和建议。

(2)实践教育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高校各专业主任和企业部门负责人组成,校外实践基地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主要职责是制订和落实中心各类管理制度,并保证中心的日常运行。

(3)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管理团队。由各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与企业管理团队共同负责本专业学生的具体实践教学和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4)企业管理团队。由企业各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配合专业管理团队制订实践培养方案,保证实践培养方案能够按计划实施。

(5)指导教师团队。由专业“双师型”教师和企业软硬件方面的工程师组成,主要负责制订培养方案和具体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以及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等。

3 主要举措及模式探索

3.1 建设思路与主要举措

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的完整实践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制度建设。建设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规范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理顺校企合作管理模式,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各项任务及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践条件建设。在现有仪器设备基础上,通过经费投入购置一批能满足完成相关实践教学任务所需的设备、设施,建立实践教学所需场地,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开放与维护,保证实践项目按质按量完成。

(3)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建设。设计一整套学生参观实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课程实践、毕业设计课题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培养方案,建立良好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4)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学校教师和共建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5)实践项目建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共建企业单位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设校企合作课程,设计开发有助于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校外实践项目、学生创新性实践课题、创业孵化培养课题等。实践项目和课题的开发与设计应体现科学性、行业性、独创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6)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信息专业优势和现有的资源条件,建立信息化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远程操作。

3.2 培养模式探索

1)“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实践活动必须与学校课堂教学的内容相一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表1所示。

2)工程型师资培养。

目前高校对计算机类工程型师资存在较大缺口,由于没有长期有效的培养平台与培养模式,使得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高校培养工程型师资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一方面,企业可以协助学校对在职教师进行工程型师资培养,学校可以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开发与实施,以顶岗锻炼的形式提高在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选派优秀研发工程师赴学院参与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建设和工程实训课程的辅导。条件成熟还可以形成一种机制,让企业中高层次的技术人员有高校教学经历,从而为企业成为高校工程型师资的重要来源。

3)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实践教育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整体的优化,不过于强调某一门学科课程的系统性,而着重考虑课程在体系中的整体价值,强调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效果。改变过去在各门课程之间自成体系、互不联系的现象,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同时坚持实践导向型,注重实践能力与行业规范的培养,适当放宽对理论知识的要求。

具体来说,合作课程可以有以下3种形式。

(1)针对专业实习的岗前培训课程。由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产品针对的主要行业、选择的研发工具和平台及规范等,所以每个学生想要进入企业实习就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岗前培训,以便使所学知识与企业要求进行无缝衔接。这类课程可以安排在较短学期,到企业或学校进行集中授课。

(2)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性课程。与上一类课程不同,这一类课程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由目标企业开设的课程,也可以是高校教师开设的课程,在实际操作时引入企业师资讲授。’(3)课程嵌入式教学。另一种更灵活的方式可以是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某些主题环节邀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工程人员讲授其中的几次课,以提高课程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联系。

4)创新型课题设计。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提倡的重要思想。对于大学来说,提高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或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实践创新能力是计算机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育中心可以从企业的生产实践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些创新型课题,一方面可以为企业难题寻找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并有可能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较好的素材。

(1)企业难题与学生的创新课题相结合。为鼓励创新,高校一般每年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新研究课题供学生申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课题往往由于与实践脱节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学生的创新课题能与企业的实际难题相结合,就可以充分发挥创新课题的价值。

(2)企业的开放性课题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学分相结合。目前高校已普遍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学生只有取得相应的学分,才能进入专业实习阶段,有些学校甚至规定没有取得创新创业学分的学生不能毕业。从目前的情况看,许多学生较难取得这些学分,如果引导学生在见习阶段积极参加实践教育中心的企业开放课题,就可以取得创新创业学分。

(3)企业工程项目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学生实习期间一般会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如果学生以这些项目为背景,进行毕业设计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效果。一方面,毕业设计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避免了虚构式的设计内容;另一方面,这样的毕业设计也可以得到企业导师的相应指导,从而保证毕业设计有较高的质量。

第8篇: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一、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的问题

1、理念认识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培养措施的制定、合格的人才培养者、符合社会要求。但目前大多高校只是重视教学研究工作,而对于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认识存在明显欠缺,尤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各高校既顾虑到培养成本高,又顾虑到培养周期长,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本没有创新性思考,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营造出自己的特色。

2、课程体系建设不足。

落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依靠课程体系建设的重新完善,是否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关系重大。目前,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是每个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的部分。教学内容上以突出应用基础理论和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为主导。然而目前大多高校的理论课设置无法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实验课的设置是以理论课为基础设置的,这很容易导致脱离实际的状况出现。另外,高校实验和实训方式缺乏创新,无法与金融企业的岗前培训课程挂钩,自然无法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

3、师资队伍培养不足。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便是合格的师资力量。金融危机提示高校重新认识金融师资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短期内增强现有的师资力量很不现实。在投入和产出的博弈中,大部分高校更倾向于外部人才的引进,从而忽视了对自身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从现状看,有的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相对缺乏;有的教师虽然科研能力较强,但在教学能力方面并不突出。这些现象会影响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4、教学手段缺乏创造性。

高校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离不开教学手段的创新,同样高校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的方法成为过去的主流,经过历史的检验其重要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但过度强调如运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显然是又一个误区。如果能利用现有条件将二者结合,建立全新有效的教学手段,才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强调办学特色是金融学科发展的关键,通过差异性竞争才能赢得竞争优势,同时落实到课程体系设置和具体教学之中,这才有助于竞争力的提升。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管理、综合经济分析、经济法律实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具备从事银行保险、公司理财、风险管理及投融资运营的基本能力,以及有较高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在各种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管理等工作,以及在工商企业从事投融资业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强调:素质教育和原理性教育并重;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的强化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造性策略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输送显然是专业培养的重点,同时要继续强化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因为到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的安全性与金融关系息息相关。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各高校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搜集相关信息,准确预测未来几年金融业发展的整体目标,让学校的发展与社会需求能够保持一致,将培养者、被培养者和培养计划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完善金融学的课程体系。

多数高校都会周期性的对金融学课程体系进行修改,但修订课程体系的推论阶段耗时较长,预期结果的实现必须经过一定量的积累,这必将使这一过程形式多过实际。根据学生实际状况沿袭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按序设置的基础将成为比较有效的方法。不遗余力鼓励教师边授课边做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根据授课实际完善教材,紧跟金融形势的变迁。及时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应该体现出基础理论知识覆盖全面、实践操作机会充足的基本思想。授课学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注意对学生参加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训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利用专业知识。

3、注重金融专业师资力量的强化。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在于一定要有一只强力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优秀骨干教师选送到到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学习、进而提高,从而实现对最新理论动态的掌控;还可以不定期向教师提供进入企业学习的机会,通过实践学习来更新知识。学校可以利用与实习单位的联系,让教师有机会参与金融机构的培训,从而把培训中所获得的内容融入课堂的教学工作,即把实践引入到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中。此外,还可以采取外聘或客座教师等形式邀请金融企业的培训讲师,开展一些针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教师与一线工作者的沟通交流,以这样的方式来强化专业师资力量。

4、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教师个人的授课特点是影响教学手段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在采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视频资料剖析、头脑风暴、信息网站建立等多元化的手段,丰富课堂,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报纸、期刊、网络等途径,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以及金融事件,并就某些问题开展共同讨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第9篇:高校师资培训方案范文

一、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教师专业化理论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指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所以,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就是通过对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意识的养成和专业素养的培养,来促进其职业地位提升与教学能力发展的过程。

(二)终身学习理论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更加迅猛。教育不能仅仅视为吸收固定内容的过程,而应被看做一种人的进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要不断通过经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实现持续不断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与时俱进,就成为一种必然。

(三)需要层次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需求,需求产生动机,影响行为。因此,学校应尽量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根据不通层次教师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的不断成长。

二、目前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政策不够系统完善1994年,《教师法》对基础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和政府部门在教师培养、培训中的职责进行了说明。2006年,《义务教育法》中也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但总体来说,相关政策还不够系统完善,没有针对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专门政策,关于教师资格准入、职称评定、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政策还需加快建立和完善。

(二)师资培养模式单一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学科结构单一,大多是针对小学教育需求的文理学科,培养过程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这种定向培养的单一模式导致了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大致相同,办学思路狭窄,培养的教师缺少实际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有所欠缺,专业化发展后劲不足。

(三)大学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不明显在我国,大学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机会比较少,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缓慢。高等学校的理论工作者缺少基础教育工作经验,构建的理论知识很难满足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另外,基础教育教师以学历达标为目的,忽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理论知识匮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成体系当前,我国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入职教育重视不够,大多处于自流状态,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是互相割据的。入职教育的培训内容流于形式,加上新任教师还要兼做班主任等工作,负担的工作量比较大,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师资培训质量。入职教育对新任教师具有特殊作用,是联系职前培养和在职教育的纽带。

(五)在职培训缺少针对性基础教育教师对所培训内容没有太多自主选择权,教师需要什么内容的培训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教师本人也淡漠了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新课程改革、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还比较欠缺,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

三、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完善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关制度建设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和干预,宏观调节及政策导向,将基础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培养培训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对政府、高校应承担的责任给予明确规定。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研究适合本校情况的、系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政策。社会与学校共同努力,为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二)建立基础教育教师多元师资培养模式加大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改变传统封闭单一的师资培养模式,构建高校、小学多方参与的多元开放的师资培养模式,相互利用优势资源共同培养教师。高等学校应为基础教育教师提供更多进修培训机会,在提高学历的同时,促进他们教育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师范院校应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环节,安排学生进入小学实习,小学应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开设教学法之类的课程,提供案例分析、观摩教学等,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学校教育教学情况。

(三)提高在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立足校本培训把学校作为培训的主要基地,将教师培训内容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立足教师工作岗位,充分利用本校资源,通过开展教师之间的观摩和交流、专题讲座、教研活动、教师帮对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及时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为教师搭建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平台,实现教师自我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2.丰富培训内容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多角度、多渠道、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既要进行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又要注重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以及新的教育技术的培训,更要注重将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持续提高专业教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为教师提供关于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生涯规划、人文素养等丰富内心,提高自我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感,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热爱。3.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正是基于基础教育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的自我探究与反思,寻求解决方案的方法。行动研究可以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强化研究结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4.开展教师传帮带开展教师之间的传帮带活动,选拔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的名师或骨干教师,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教师之间开展结对活动,通过听课、共同参与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等方式,增强优秀教师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促使被帮带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改善,从而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5.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上课结束后要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学经验等都可以成为基础教育教师开展科研的素材,将这些经验、体会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形成科研成果,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还能进一步指导教学。

(四)构建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构建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就是要将基础教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不断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养、培训与提高,使教师一生都能受到连贯的、一致的教育。职前培养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还应重视教育实习。入职培训应侧重于教师职业道德、小学教育教学特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的培训。职后培训应侧重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水平。构建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要求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素质特点与教育教学实际,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每个阶段职业发展的目标,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努力实现。

(五)引导高校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全过程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引导高校参与到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全过程,将高校变成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依托。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阶段,引导高校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各类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在职教育阶段,高校和基础教育学校联合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共同体。高校研究者以基础教育的实际问题为研究课题,基础教育学校引进高校专家作为指导,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高校学生在基础教育学校获得实践机会,高等学校为基础教育学校教师提供在职进修培训机会。双方互相利用优势资源,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