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包装设计思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包装设计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包装设计思路

第1篇: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包装设计 设计理念 思想定位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70-01

包装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广泛用于生活、生产中,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开始用手工方法熔铸、吹制原始的玻璃瓶,用于盛装物品,同一时期,埃及人用纸莎草的心髓制成了一种原始的纸张用以包装物品,公元前105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在中国出现了用手工造的纸做成标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包装设计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时至今日,包装不仅仅停留在保护商品的层面上,它已给人类带来了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视觉愉悦以及超值的心理享受。

作为新时代的包装设计师,要赋予包装新的设计理念,要了解社会、企业、商品和消费者,作出准确的设计定位。包装设计的定位思想是一种具有战略眼光的设计指导方针。没有定位就没有目的性,针对性,也就没有目标受众,商品也就销售不出去,这也就失去包装设计的新时代意义,唯有遵循设计规律,才能做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设计。发达国家提出五“W”设计思想定位,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即:什么东西(What)?指设计首先得告诉消费者,这是什么商品;为谁设计的(Who)?指这种商品的销售对象是谁;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指的是设计师不要忘记商品的时空定位;为什么(Why)?指的是设计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视觉形象作设计。

作为现代包装设计教育,学生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五“W”的定位思想,或者说定位不够准确,我们的学生在作包装设计时,对What,Who,When,Where都不模糊,唯独对Why的理解不够深入,这也恰恰是作为设计师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学生往往不知道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视觉形象作为设计表达要素,仅是凭感觉而已,觉得形式美就可以,却忽略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再好的形式如果不能准确的传达商品内容,那也是失败的设计。在课堂中,常常发现学生是先设计后构思,然后根据设计稿想当然的给它个设计理念,这都完全违背设计规律,不经过大脑思考的设计是永远不适合市场的需要;学生这种先动手后动脑的做法,我想是因为学生对设计定位的不准。作为学生,在接到设计稿时,应该迅速的了解What,Who,When,Where,之后就展开Why的构思;因为包装设计的定位思想紧紧地联系着包装设计的构思;设计构思作为一种形象思维,从初稿到定位稿整个思维过程都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如何在整理各种要素的基础上选准重点,突出主题,这是设计构思的重要原则。课堂上,学生在选用色彩,文字,形象时没能充分考虑产品的性质,导致设计出来的包装盒不适合产品的个性,例如:学生在作晨光牛奶包装设计,有些同学的设计稿象是做纯净水的包装,而不是作奶制品的包装,这是因为学生在色彩、形象的定位不准,对产品的性质了解不够深入。

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学生对形态的创造能力略有欠缺,往往有一个学生运用一个形态所取得的效果较好时,就有很多学生去模仿,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画面,产品的性质等去考虑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有学生用牛的卡通形象来表达奶制品时,其他学生也用牛的卡通形象,这就造成在设计风格上的单一,也让学生产生依赖性,缺乏独立设计运作能力。

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能找到准确的诉求点,归纳了以下几种在包装设计中常运用的形象:

(1)以商品自身的图象为主体形象。也就是商品再现,通过写实的商品照片直接运用到包装设计上,这样可以更直接的传达商品的信息,也会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2)以生产原料为主体形象。这类包装设计主要是突出原料的个。

(3)以品牌、商标或企业标志为主体形象。这类往往是原有品牌、商标或标志在市场上已经有较大的知名度,只要进一步强化就很容易受到消费者的接受。

(4)以商品用途为主体形象。

(5)以强调商品自身的特点作为主体形象。如牛奶可强调它的纯白和新鲜。

(6)以产品或原料产地为主体形象。如“蒙牛”牌牛奶以蒙古草原作为形象。

(7)以使用对象为主题形象。如儿童奶粉包装可以用儿童作为主体形象。

(8)以日常生活常见的动物、植物、花卉等作为主体形象。

(9)以文字的特殊效果为主体形象。文字是传达信息最直接的方式,也符合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

(10)以特有的底纹肌理或纹样为主体形象。这类包装设计要根据产品本身的性质而进行,如中国传统的一些食品包装就可以运用中国传统的一些纹样,这种设计更具民族特色。

第2篇: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软件 设计思路 包装装潢

一、整体设计思路

为实现我们所需的软件,就要对软件设计有一个整体构思,结合包装装潢图案的特点,仔细分析每一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满意的设计效果。本文的软件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打开一幅真彩色位图,通过在RGB颜色空间中单独或同时调节R、G、B的值,得到变换后的图像,并予以保存。

其次,利用RGB和CMYK颜色空间的数学转换关系,设计出相关算法,通过单独或同时调节C、M、Y、K的值,得到变换后的图像,并保存之。

第三,设计出HSV颜色空间和RGB空间之间的转换算法,通过单独或同时调节H、S、V的值,改变图像色彩的搭配效果,并保存变换后的图像。

第四,通过连续调节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R、G、B值,产生出颜色渐变效果,捕捉到最佳的色彩搭配,并保存捕捉到的图像。

第五,结合色彩处理其他方面的应用,建立一个友好的人机界面,使包装产品设计人员方便使用。

二、常用菜单及对话框

以下是该软件中设计的一些操作功能,如果单从图1和图2的菜单来看,程序功能略显简单,但是该软件主要的功能集中在图3对话框上,从对话框中可以看出,该软件可利用滑块控件调节R、G、B的分量值,同时在编辑框中显示器调整的具体大小,还可进行微调,有助于包装装潢图案设计人员定量的控制图像色彩的变化效果。

三、具体算法设计

(一)通过设计的CDib类,打开一幅真彩色位图。

(二)利用Save()函数保存一幅真彩色位图,其代码如下:

BOOL CDib::Save( )const

CFileDialogdlg(FALSE, ″bmp″);//存文件对话框

if(d1g.DoModal()= =IDOK){

CString str=d1g.GetFileName( );

//获得用户提供的文件名

GFilefile(str, CFile :: modeCreate|CFile::modeWrite|

CFile:: aypeBinary);

return Save(file);//调用Save(CFile&)存盘

}

return FALSE;

}

(三)利用ColorAdjust( )函数,通过调节R、G、B的分量值,进行图像变换,其代码如下:

BOOL CDib::ColorAdjust(int rRate, int gRate, int bRate)

if(!m}BMI&&NumColors( )!=0)

//若位图不存在或不是真彩色则返回FALSE

return FALSE;

RGBTRIPLE* pCol;

int x, y, width=Width(), height=Height( );

for(y=0;y

//每次处理一条扫描线

pCol=(RGBTRIPLE*)(m-pBits+m-SLength*y);

// pCol指向第y条扫描线

for(x=0; x < width; x ++){ //每次处理一个像素

pCol->rgbtRed=EVALUATE(pCol->rgbtRed,rRate);

pCol->rgbtGreen=EVALUATE(pCol->rgbtGreen,gRate);

pCol ->rgbtBlue =EVALUATE(pCol->rgbtBlue,bRate);

pC.ol++;

return TRUE;

(四)创建ColorShade( )函数,通过依次调节R, G, B的分量值,形成图像中颜色的渐变效果,便于设计人员调整颜色的最佳搭配。其代码如下:

BOOL CDib::ColorShade(int x, int y)

{

if(!m-pBMI&&NumColors!=0)

//若位图不存在或不是真彩色则返回FALSE

return FALSE;

RGBTRIPLE*pGol;

pCol=(RGBTRIPLE*)(m-pBits+m-SLength*Y);

// pCol指向第Y条扫描线

pCol[x].rgbtRed++;

pCol[x].rgbtGreen++;

pCol[x].rgbtBlue++;

return TRUE;

}

该函数中,x、y分别代表图像中像素的水平和垂直坐标。可以看出,该函数每调用一次就将给定位置的R、G、B值加1,这样就产生了颜色的渐变效果。一般来说,软件开发人员都是使用多线程技术达到这一效果,然而,本课题中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单线程技术,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尽管通过多线程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比如给软件开发人员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应用程序可以更充分利用CPU,但如果线程开得太多,系统就会增加许多额外开销。这样许多宝贵的CPU资源就花在了各个线程间的切换上面去了,反而降低了CPU的使用效率;现在多数计算机都是单处理器(CPU),在这种机器上运行多线程程序,试想如果两个非常活跃的线程为了抢夺对CPU的控制权,则会在线程切换中消耗很多的CPU资源,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在实际编程中,要根据需要灵活地使用多线程,除非确有必要才使用。本文使用单线程编程,希望能够达到或超过使用多线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佩廉.注意原理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运用.印刷杂志,2000,(11):21 -29.

[2] 梁燕君.浅谈商品包装装潢美.上海包装,2000,(1):19-23.

第3篇: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何洁编写的《现代包装设计》一书主要基于现代包装设计的基本内涵,对包装设计的调研分析、策略创意、编排设计、材料工艺等诸多环节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还大量涉及到包装与环境的关系、包装与社会的关系、包装与人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全书共十个章节,第一章至第三章分别为含义与沿革、分类与功能、流程与方法,章节以包装的含义、价值功能、历史沿革等介绍为出发点,逐一解析了市场上的主要包装分类、设计流程、制作工艺体系等,指出现代皮革包装设计,尤为注重材料的选择、造型的美化、品牌属性的打造等。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别为调研与分析、策略与创意、材料与工艺,章节主要介绍了各类包装设计流程与常用方法,分析了创意思维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与体现,通过章节介绍,更好地为现代皮革包装设计及教学实践提供了案例资源与信息参考。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为形态与结构、元素与编排、法规与自律、发展与趋势,章节主要以包装的形态与结构介绍为抓手,指出现代皮革包装的主要元素与视觉编排,并阐释了国内包装行业的法律法规文件及相关政策,帮助读者更进一步理清皮革包装市场环境与未来发展趋势,为现代皮革包装教学提供了改革思路。

作者强调,皮革包装行业的发展始终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来推动,高校作为皮革包装人才的输送地,本身肩负着培养我国高素质、创新型现代皮革包装设计人才的责任。而纵观目前我国高校皮革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况,仍然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重知识传授轻素养培养的尴尬境地,而且皮革包装设计的教学内容,集中在设计工艺、设计方法的传授层面,忽略了对大学生设计思维、创意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也缺乏对现代皮革包装行业环境、市场政策的认识。对此,结合着《现代包装设计》一书的相关启示,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框架进行重新设计与优化。例如:打破传统的教学架构,将现代皮革包装设计工艺、行业环境、市场政策、创意思维、技能训练等教学要素整合起来,建立起一个“理论教学+技能实践+认知拓展+素质培养”的教学新架构。理论课教学上,可借鉴本书的案例资源与信息,带领学生重新认识现代皮革包装的市场环境、行业政策,从学生的思想层面,加强对现代皮革包装的认识。然后,再陆续的实施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技能实践教学上,应加强皮革包装材料的实践教学,通过引用该书的案例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材料的特质在染色、雕刻等方面加强皮革包装设计工艺的创新。同时,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审美素养,将视觉传达创新教学与皮革包装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利用现代审美理念、传统审美理念去观察、审视皮革包装产品。

作者指出,皮革包装重在设计工艺、品牌化特征的树立。而皮革包装设计质量与效果,与设计师的思维、理念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因此,通过《现代包装设计》一书的信息参考,首先,需要加强对学生设计思维、设计理念、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引用本书中的经典、优秀皮革包装产品,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带领学生去观察、分析、解读优秀的皮革包装产品的设计思路、特点,挖掘先进的皮革包装设计理念,并鼓励学生参与模仿设计,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模仿实践中去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其次,建议增强学生对皮革包装设计方法的实际性掌握,例如:可以以本书为教材参考,整理本书中与现代皮革包装设计相关的先进工艺、创新方法,使学生掌握皮革包装设计的工艺原理,并鼓励学生对现有的技法创新,利用自己的审美特征,去创造、发掘更多的皮革包装设计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皮革包装设计工艺原理的同时,更好的形成技法创新意识。最后,应建立起皮革包装设计教学评价体系,如,根据皮革包装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建立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社会第三方评价的教学评估机制,方便教师检查教学漏洞,为持续提高皮革包装设计教学质量提供基础条件。

第4篇: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1 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分析

随着茶叶产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各个茶叶企业都认识到消费者对产品健康和安全性的重视,因此,大多都能注重茶叶产品品质的把控。但很多企业在茶叶包装设计工作中缺乏相应认识,很多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简单、草率。还有一些直接抄袭其他茶叶包装设计,这不仅与茶叶企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符合,同时对自身产品市场影响力提升没有任何作用和价值。而随着当前人们茶叶消费理念日益理性,当前人们对茶叶的外在包装也有了更高期待。因此,茶叶企业要想让自身产品能被市场消费者所认可,就必须通过优化自身包装设计工作思路,改善包装。当前商品市场发展日益成熟,各种商品充斥市场,如今任何一种产品要想获得市场认可,占据竞争主动权,就必须充分注重自身品牌建设,通过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从而为产品的价值内涵丰富提供有效保障。从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状况看,大多茶叶企业都未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其对包装设计与茶叶品牌化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度不够。以至于整个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发展并不占据优势。对茶叶企业来说,想要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从品牌战略构建入手,构建品牌,就必须通过赋予其中相应的内涵,结合包装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为茶叶品牌塑造奠定重要基础。

此外,从目前消费市场不断发展变化来看,消费者不仅对产品的品质和健康有相关要求,同时对产品本身的品质内涵也有深层次要求。对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来说,其发展历史悠久、体系成熟,但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和理念不断成熟,加上国际茶叶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茶叶生产经营过程中暴漏的问题日益明显,其中最突出问题就是未能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多数茶叶企业未能形成必要的产品包装意识,多数茶叶产品包装简单,缺乏融入人们需求。在茶叶产业品牌化、链条化发展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完善其包装设计思路,通过有效选择元素,从而实现其产品品牌化发展战略。

当然,在充分了解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之后,我们要认真探索如何具体实施这一工作。首先,对于品牌茶叶来说,其价值和竞争力不仅在于茶叶,同时也和品牌形象、外在展示有很大关系,因此茶叶企业想要实现其品牌化、现代化,就必须充分注重包装设计对其产品形象的影响。因此,在开展茶叶包装设计时,必须充分有效应用其造型和色彩手法,结合各种先进设计理念的应用,从而有效诠释茶叶自身所蕴藏的文化美学。其次,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还要注重对自身桥梁纽带作用的有效展现,通过打造紧密联系消费者与市场的茶叶产品,从而为茶叶产品营销提供重要帮助。最后,当前想要构建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就必须注重茶叶文化底蕴、内涵价值的有效输出,只有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茶叶产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才能最终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各种适合茶叶包装设计工作有效开展的技术和元素,通过具体融入,从根本上实现茶叶企业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2 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无论是茶叶包装设计,还是摄影艺术,实际上都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的产物。想要充分做好茶叶包装设计工作,需要摄影艺术为其提供良好支撑,同样摄影艺术也需要结合相关应用载体,实现自身创新、发展。而想要对其两者进行有效融合,需要深度解析两者的含义和具体关联。

2.1 茶叶包装设计概述

包装,是一种产品外在,是消费者在无法品鉴产品内容时的主要依据,因此做好其包装设计,就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既要充分有效表达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内涵,同时也要对消费者的感知需求进行合理把控。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包装要求日益提升,我们进行包装设计时,选择优美的图案内容,优化包装色彩应用等等一系列先进理念逐渐成为茶叶包装的新要求。清晰美观的图片、照片能让消费者有效将茶叶与生态、健康养生相关联,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内涵的认知。

如今整个时代的产品内容日趋丰富,无论是图画,还是色彩、图片等等,都成为外在包装和形象设计的代名词。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很多茶叶企业不能够结合茶叶实际进行包装设计,存在夸大现象。而还有一些茶叶企业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忽略了对消费者需求的具体融入,其产品的整个包装设计未能充分有效的展现产品应有的内涵,而在茶文化元素的融入上,也极为缺失。因此,亟需相关技术,丰富茶叶包装设计思路,优化相关理念。

2.2 摄影艺术概述

所谓摄影艺术,其是一门体系化的艺术类型。首先从其艺术特征来看,整个摄影艺术有着先进艺术特色,其创作素材就是拍摄物质形成照片,通过结合色彩对比度等要素照片内容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增强拍摄物的艺术感。充分应用拍摄艺术,能够让整个照片完全超出产品本身的视觉感官,通过摄影技术和器材的有效应用,将使得商品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其次,摄影艺术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其在相关摄影理论指导下,能够直接有效对产品的颜色进行搭配,从而改变其他设计理论下,色彩较为单一的现状。同时,设计者可以借助产品的颜色搭配选择合理的色彩。而目前在我国摄影艺术应用度还不够,同时该艺术在应用过程中,缺乏具体融合,以至于该艺术的应用优势未能被充分展现出来。如果在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有效应用摄影艺术,那么将大大增强茶叶包装的色彩和艺术美感,不仅能够大大提升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能有效推广和普及茶文化。

2.3 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关系概述

通过对两者的内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其关联主要表现在:首先,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之间相关影响,互相补充。拍摄出优美的图片需要素材,而对物质素材进行外在包装,需要相关艺术进行深化。因此想要做好茶叶包装设计,就需要充分发挥摄影艺术,通过对茶叶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有效包装及推广,必然能够有效提升茶叶包装设计的效果。其次,两者相互结合,能够有效丰富产品的内涵与价值。无论是包装设计艺术,还是摄影艺术,实际上其中都包含了丰富的艺术特征和内涵价值。因此通过使用摄影技术对整个茶叶产品中想要集中推广的优势进行重点宣传,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茶叶的认知。此外,茶叶包装设计想要与实际销售相结合,就必须融入相应的茶文化内涵,赋予产品相应的附加值。最后,应用茶叶包装设计和摄影技术都是打造精品品牌,提升茶叶品牌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摄影艺术以其丰富、强大、时代化的特点向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产品的内容,这无疑是向客户等量传递信息的最有效办法。将摄影技术与包装技术深度融合,向我们展现了更充分、更全面的产品内容。

2.4 应用摄影艺术对茶叶包装设计工作的相关影响和价值

结合茶叶包装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当前我们在优化开展包装工作时,必须合理完善应用摄影艺术,通过合理巧妙的色彩搭配,从而为茶叶品质提升提供重要帮助。具体而言,有效应用摄影艺术,对茶叶及茶叶包装设计来说,产生有效价值和影响。将摄影技术充分有效应用到包装设计工作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丰富了其产品的内涵。而产品内涵的有效丰富,将有效拉近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茶叶产品与商品之间的市场转化率。此外,包装设计作为产品的外在表现,其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为消费者呈现产品的内容和特性,当然在传递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合理化包装。良好的包装是提升消费者认知和产品层次的必然要求。摄影技术无疑就是从客观实际中取材,在结合专业技术进行优化的一种艺术,因此如果能够将其充分有效应用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势必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全面、最丰富的产品内容。

第5篇: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215-01

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艺术包装设计教育新形势下面临的专业核心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时期,中国经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高职包装设计教育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国内就业环境与国际竞争环境。那么,一种兼具“思维创新性”与“技术应用性”的包装设计双优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职包装设计教育迎接未来,服务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反思与改革传统的高职包装设计教学模式

数十年的高职包装设计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传统单纯注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包装设计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得到全面解决的。而只有在新的教学观念统摄下,立足创新性应用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全面构建创新型高职包装设计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教师结构、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各个方面为综合维度,通过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反复客观的教学论证,才有可能最终获得建设与改革的完整思路。传统的高职包装设计专业教育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操作层面的能力,单纯片面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师傅带徒弟的简单教学方法,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知识复合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使高职院校的教学与外界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日渐趋于一致,大大降低了高职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职包装设计专业必须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结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是高职学生的专业核心和精髓,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才在竞争环境中成败的关键因素。根据国内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包装设计人才培养的调查现状分析,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改革高职包装设计教学的观念,探索其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建设创新型与应用型双优人才培养的新型高职艺术包装设计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包装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系统的、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应从两方面入手:1、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开发研究能力;2、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

1、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包装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主线贯彻始终。设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设计创意是包装设计教育的重要基础,从专业理论课到设计实践课,我们都实施以项目课题为中心的创新设计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创造性思维,讲授创造方法,营造创造情境,围绕项目课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创造角色,激发创造激情,增长创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多方位开发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导能力。包装设计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必须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与其他设计课程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与“工艺品开发”课程进行合作,将同学们在课程中的设计成果进行商业化包装和市场推广。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发小型的市场项目,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目前,我们在校内建立十多个工作室,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并行设置的方式,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两条主线,力求互相交融、相互印证,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成功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使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市场、贴近社会,增强实战能力,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激发包装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创新型包装设计人才的应该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高职艺术类学生不仅存在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的差距,并且在文化修养、生活积累、性格爱好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进行设计教学,将是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培养学生的兴趣。包装设计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设计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每一个步骤都充满好奇与兴趣。从市场分析到包装风格定位到结构造型设计到视觉形象设计在这一整套包装项目运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把自己放在客户的位置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沟通,使学生更好的站在市场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发兴趣。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创新的主动性,就不可能迸发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也就无从挖掘潜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来。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把兴趣视为设计的创造原动力,必须从设计独特的问题开始,以“疑”激趣,调动思维进入到创造性设计的“角色”之中,把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有机地统一起来。打破传统的重技能轻创造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

2.从多个角度开启多样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从一点出发向知识网络空间发出一束射线,打通与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终殊途同归到达思维的预设目标。在包装设计构思过程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分析各种类型的设计作品,包括:立体构成、图形创意、广告设计等,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在其他设计作品中寻求灵感。求异思维具有偶然性、独特性、多向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式,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关于创新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开发是推动高职院校包装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出一代创新型与实干型、高素质高技能、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的时代需求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装饰,2006,164(12).

第6篇: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品除了要有良好的品质,还要有好的包装。近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包装随着消费心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着。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几个时期:“重信用时期”“宣传美化期”“促销时期”。以上时期的包装设计无论偏重何种功用,其设计都是从消费者的视觉感知的角度出发来满足人们的心理,包括人们对包装设计的色彩、外形、文字、材料等不同的视角认知。可以说,以视觉为中心的包装设计,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商品包装的辉煌时代。可是,人们对设计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对外界的认知也是多方位的。商品包装要做到全面地引导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就不仅要给人们视觉的愉悦感,还包括触摸感等。于是,包装设计师开始利用触感元素来进行情感化的包装设计,从而满足人们对商品包装的精神体验与诉求。

二、包装设计与触感

1.触感与情感

“触感”即触觉感,指人的皮肤感觉神经与物体接触时而产生的各种感觉反应,包括对材料肌理、纹路、湿度、温度、软硬程度、振动、位移等变化的感知,这就形成了我们对事物多元化的认知。

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和触觉彼此可以形成通感。触感是人类最原始的心理需求,婴儿在母亲的怀抱被触摸就会有安全感,人们对一件物品的再次认知时也往往前去触摸。从心理上分析,人的皮肤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抵御着外部世界,并从外部世界获取必要的信息。好的商品包装常常让人“爱不释手”,更重要的是以此获得一些情感波动,这种情感波动能触动内心潜在的丰富想象力。

包装触感设计不仅可以缓解视觉感知单一、疲惫的问题,还可以起到传递地方文化、加强民族情感的重要作用。包装设计师要充分利用材质的触感魅力来加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意蕴,这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材料与触感

中国古时的人们很早就采用了多种富含文化韵味的材料进行包装,诸如陶器、稻草、木材、竹子、皮革、贝壳等天然材料。触摸到用这些天然材料包装的商品,不仅可以感觉到它们浓烈的民间文化特色,也可以准确地触感到大自然带来的亲切感。比如用竹筒包装的茶叶、米等。当把包装的触觉心理与视觉感知融为一体时,商品的包装设计才能准确传达出产品的特征,满足人们的心理期望,达到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包装材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变化。工业革命之后,批量化生产决定了工业革命的特征是规模化的,因此视觉设计成为了重复、平庸、呆板的代名词。第三次产业革命之后,材料在包装设计中受到重视,设计师开始充分利用不同材质的材料来进行商品包装。包装材料一般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天然材料具有很好的生态性,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如竹、木、草、皮、革等,这些材料具有最原始的触感性。人工材料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次加工后发生质变的材料,如纸、陶瓷、玻璃、塑料等。纸材是包装设计总成本最低,也是最便于印刷的材料之一。纸的品种多样、历史悠久,当今更是花样翻新。新型的工业材料可根据包装设计师的需求而生产出不同质感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制作工艺和科技含量的提升,大大丰富了包装的触觉感知。

材料的丰富为设计师提供了传递思想内涵的无限可能性,设计师通过合理地选用材料把包装设计中的触觉与内容巧妙的结合,提升商品包装的审美品质,使购买过程变为一次愉悦的心理体验过程。

三、包装触感设计方法

1.工艺技术

触感设计的效果依赖于包装材料的物质属性,其中包括材料的形态、肌理、质感、光泽等因素的研究。“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故事”(美国建筑师赖特),而对材料特性的准确把握与运用,还有赖于设计师对材料加工工艺的熟知。在完成包装触觉感知设计的过程中,独特的工艺制作可以将设计师的意图发挥得淋漓尽致。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包装制作工艺手段也日益丰富。包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印刷、制陶制瓷技术、容器制模等。最常见的在纸品印刷技术中,便可产生不同的触感效果,如烫电化铝、击凸击凹、烫锡片、轧花、UV、啤形、覆膜、激光雕刻等工艺手段。在容器生产过程中,陶艺、瓷艺、玻璃技术参数不同,也可生产千变万化的形器。设计师应自觉地对材料特点和它们成型时的潜在性进行研究,就纸板、金属网、金属板、赛璐玢、聚酰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进行各种试验,创造具有新触感的包装材料。另外,包装设计师要多关注设计领域出现的变化,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多借鉴其他设计领域的材料为包装设计服务。

2.“天人合一”设计原则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从这个观点出发,当代包装设计被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包装设计,体现人、物和自然的审美和谐。

在包装的触觉设计中,虽然我们强调了以人为主体的感觉审美享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愿望,但最终的目的不是破坏人的生存环境,不惜代价地为满足包装的精神设计,把触感设计当作唯一目的去追求。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设计理念与大自然相交融,“合一”最根本的原则在于它们深层次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结语

触感设计在包装设计领域是一个新的课题,触感是包装设计元素之一,与视觉设计是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在包装的精神审美享受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包装设计的审美要求会越来越高,而触感设计为包装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沿着这条思路,包装设计将走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李砚祖主编,芦影著.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4]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第7篇: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水墨肌理包装设计运用

引言

包装设计是一门实用性的艺术设计学科,通过对商品的包装设计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销量。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商品本身,人们更加看重的是商品给人视觉的体验,而这种视觉体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商品的包装。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合理运用水墨肌理可以很好地提升包装的整体效果,这对整个商品来说至关重要。

1水墨肌理效果的包装设计定义

商品包装是商品销售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品的包装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销售,大多的商品包装主要实现的是对商品的保护作用,而保护作用是商品包装的基本功能。同时通过商品的包装可以提升商品本身的价值,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商品的包装不仅仅要实现保护商品的作用,还应该成为商品的一部分,好的商品包装设计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量。所谓的包装设计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商品的包装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使包装不仅是商品的一部分,还成为一件艺术品。这种商品包装设计的产生是当前社会发展人们艺术审美需求提高的必然结果。当前在包装设计领域中,常见的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设计手法,其中就包括剪纸、民间图形、汉字、水墨。水墨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设计师通过水墨可以灵活地将各种元素加入到包装设计中,并运用水墨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因此设计师通过对水墨的运用将中国画水墨的灵性与包装的时代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将水墨肌理运用到包装设计中

随着时代的变化,包装设计在整个商品中的作用在不断上升,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对商品本身的关注程度在不断的下降。通常人们仅仅是关注商品的包装是否精致,是否可以吸引人,所以一个好的商品包装设计可以提升商品的档次。将水墨肌理运用到实际的商品设计中是当前商品设计一个较为大胆的突破,在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是大众审美的主流,将水墨肌理效果运用到包装设计中将极大地提升包装设计的水准。水墨本身是我国传统的美术表现形式之一,将水墨肌理融入到包装设计中将会为我国包装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水墨本身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可以使包装设计充满中国特色。当前水墨肌理通常是以图为主要表现形式,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将个性化的元素与水墨肌理相结合,从而表现其包装设计中独特的韵味,使整个包装设计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水墨肌理的运用给包装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包装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传统水墨与计算机技术现结合实现包装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正在慢慢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在包装设计方面,当前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水墨肌理运用到实际的包装设计中。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是通过手绘完成的,如果没有借助计算机技术,巨大的工作量将导致生产商难以实现包装的产量。因此,计算机技术为水墨肌理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打下了物质基础,只有通过计算机技术,才能够使水墨肌理在实际包装设计中得到运用,真正实现产量。在进行水墨肌理的包装设计时,水墨语言也在不断丰富。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为包装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也使得水墨艺术更加的丰富,充满活力。将水墨肌理融入到现代的包装设计中,使得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碰撞不可避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水墨设计元素在发生不断的变化。结合西方艺术概念的水墨艺术是一种极具韵味的抽象艺术。这样的艺术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设计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向购买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提升包装设计的可观赏性。此外,设计师要根据商品自身的特性来设计商品的包装。因此,包装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商品配以适当的色彩,力求图形与商品特性相符合。不同的商品有着各自独特鲜明的个性形象,在进行包装设计是要突出商品的特色,并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包装设计更具时代气息,使其更能表现出商品的特性。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包装的设计手法要不断更新。将传统的水墨肌理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为包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而使包装的设计元素更加的丰富。水墨这种源自中国本土的文化将为包装的设计开创一个新的天地,因此,设计师对于包装设计中水墨肌理的运用应当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⑴王丽君.水墨肌理效果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甘肃高师学报,2014(05)15.

第8篇: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包装艺术 新媒体 数字化 视觉艺术

长久以来,包装作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方式出现,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用叶子、贝壳、兽皮等包裹物品,随从人们劳动技能的提高,从蔡伦的造纸术到活体印刷再到欧洲的工业发展,使包装业一步步紧跟时代的步伐,进入20世纪,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菌包装、防震包装、防盗包装组合包装、复合包装等多方面强化了包装的功能,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包装艺术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综合化的表现方式,并且提高了设计师的设计效率。

1 新媒体时代的诞生促进包装的发展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简约、大方、美观、经济一直是包装设计亘古不变的原则,传统意义上的包装设计就是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便于运输,外形美观大方,没有过多的要求。而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为包装设计提供了除了运输和保护以外的形式,更加注重包装的品牌,注重是包装的品牌传播,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等功能,赋予产品包装更重大的责任,提高包装的识别度,使受众看到包装就会联想到包装所代表的产品。拿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红星二锅头》举例,就凭采用了仿清乾隆青花瓷官窑贡品的瓶型之后,使整个包装设计赋予了典型中华民族特色,并获得了中国第二届外观设计专利大赛的银奖,这就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包装也需要与时俱进,新媒体时代下的包装设计是一个综合体,它不仅仅是适用于一个产品,而是要适应各种媒体的特点,符合不同媒体传播的需要。

2 包装艺术在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拓展新的领域

在新媒体时代,一个品牌的宣传小到一个LOGO大到一个企业形象都需要考虑到多种应用范畴,不仅要考虑到平面的视觉宣传效果,还要考虑到空间的展示形态,更要考虑到数字化的应用环境,从表面意义看,新媒体的出新,方便了设计师的创作,使设计更加便于修改同时又节约能源,不必浪费一张一墨,也更加便于储存。同时业主也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技术订购值得信任的设计服务,客户可以通过数字网络参加包装设计的全过程,与设计师一起完成包装设计的创作,节省开支,提高效率。在新媒体时代,包装设计正在向从未涉及的领域迈进,新媒体的出现,时代的变革,都在有形和无形的影响着包装设计拓展新的领域,包装设计的概念已经扩展到立体造型、装置艺术、空间架构、交互设计等形式中,让人们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而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体验包装设计带来的全新创意,使包装设计不落后与时展的需要。

3 新媒体时期包装设计实现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在设计产品的包装过程中,除了考虑保护功能以外,还要考虑其便携性、美观性。在设计包装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被包装物品的物理形态特征,然后选择包装所使用的最佳材料,市面上我们经常看到的包装形式主要是:纸质包装、铁盒包装、玻璃瓶、陶瓷等,不同的包装材料,有不同的设计表现手法,包装设计是一项综合了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的工作,设计构思需要从二维向三维转变反复转变。E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某些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数字化设计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使一些概念化的设计都成为可能,设计的修改变得更见便捷、设计系列化设计也更加方便,信息的出阿迪也更加快捷。但是,不同的产品对包装设计的要求也不同,设计师不仅仅要有厚重的手绘功底和很高的审美鉴赏能力,还需要掌握多种软件来进行设计,同时包装生产厂商也需要不断的革新设备,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更是满足大众审美的需要。

综上说述,新媒体时期的包装设计与传统包装设计在表达上有着各自的分工和定位,在新媒体环境下,设计师需要以掌握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更要掌握前沿的包装设计理念和包装艺术设计的知识,包装设计因为产品的不同,决定了包装设计的形态和结构有着千差万别,一套完整的包装设计是相对复杂的,它在二维与三维中不断调整,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准确的抓住产品的特性,设计出适应时代的包装作品并非易事,既然新媒体时期为我们提供了如此良好的条件,我们就应该充分的利用这种优势,扩宽设计思路,使包装设计更高效、更快捷的与数字化的技术向融合,创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品质的包装作品,满足受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小林.《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第9篇:包装设计思路范文

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中,系统性规范性贯穿其中。包装设计课程设计通常按部就班从包装基本形态到应用设计逐步进行。但在结合广告学专业特性,尤其要求审美与使用结合的前提下,若仍一成不变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包装设计如何面向传统和未来,不仅要培养学生设计审美的水平,但也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方面进行包装设计创造力的教学。我们需要认清专业课堂教学与课程体系在社会实践中的关系。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实际状况。包装设计课程中有许多细微的环节并没有做到从市场、实用以及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包装设计,比如学生对包装材料认识的缺失———相当部分可利用材料已经成熟运作在产品包装中,但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并没有更新这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当然也无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包装设计课程不仅要体现出科学性、综合性、先进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以及设计教学与市场研究的关系。

二、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包装设计是与市场及产品非常贴合的课程,这需要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过程中加强对市场的勘探了解。作为以现代设计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不论我们在设计理论中,还是实践操作中,现代包装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都要了然于心,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跟进的。这也是对于设计类课程教学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分问卷调查,也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市场发展,还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包装设计的现代化,做到包装的超前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把握包装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包装设计并非孤立地做好保护产品和视觉美观就够了,它在广告学专业中是作为一个环节一个链条存在的。课程教学需要带动学生宏观得观察包装设计的意义并思考包装设计要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将包装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注入教学设计。“绿色包装”等环保观念在包装设计发展中常被提及,实际上有些设计也已经将此付诸市场。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挑战。有些学生在错误的引导下盲目地追求“绿色包装”,结果导致设计成品甚至比非“绿色”更昂贵。这种形式主义在教学中确实需要我们深思,正确引导,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要想为学生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与实践制作教学视作同等重要。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实践操作,包装设计教学并不能止于学生的电脑样稿或者手绘概念图,它需要学生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包装制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尤其是在课程中后期,实践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是否将包装理论知识转化成设计能力并提高了设计素养,最终这些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