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

第1篇: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 泰拳 黑拳 佛教信仰 酷儿理论 变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动作片(Action Films)又称为惊险动作片(Action-Adventure Films),其类型的起源于埃德温・波特的早期经典《火车大劫案》,该片被称为西部片、警匪片、强盗片与动作片等硬派类型的共同先驱。是以强烈紧张的惊险动作和营造视听张力为核心的影片类型。通常,动作片有着以主角历险作为叙事主线,穿插爱情与友情作为副线的成熟叙事模式,起源于远古神话经典叙事模式。而其中的内核更是最简单的“拳头与枕头”哲学,但是在泰国动作片中,突出放大了“拳头”的一部分,刻意削减了“枕头”部分,也是与其文化特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泰国的动作电影之所以会很短时间内在世界影坛崛起,源于他们对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复原,使泰国的传统文化与娱乐融会贯通。泰拳、古寺、佛像、人妖等鲜明的艺术形象得以在影片中得到艺术的展示。

1叙事方法:根植于民众心中的信仰

1.1佛教信仰作为叙事内核

《盗佛线》是一个以村中佛头被盗作为起因,寻回佛头作为结尾的历险故事,寻回信仰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该片深邃的内核。与《夺宝奇兵》寻找的基督教重要圣物“圣杯”不同,《盗佛线》寻找的是象征该村信仰化身的佛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而村子不可一日无佛,这种潜在的叙事逻辑是依托在佛教文化在泰国人心中深深的烙印,寻回佛头后,村民普天同庆,欢声笑语地举办了佛陀的二十四岁生日,而这富有奇观色彩的仪式正是其文化中对于信仰的尊重。

1.2佛教文化作为叙事元素

首先《盗佛线》的主角的永亭作为一名佛门孤儿,表达了佛门普济众生的思想,同时,寺院也是主角所趋附的母体,从母体中出发,最终回归母体。寺院在泰国文化中是神圣的,僧人受到广大佛教徒的膜拜,僧侣在泰国也是地位优越的,甚至在讨论佛像和僧侣时要用到特殊的敬语,一般信徒在与僧侣相处时,还必须遵循种种原则。在本片中,僧侣不仅是永亭的父,也是永亭技能的传授者与思想的指引者,在当永亭陷入嗔念之时,僧侣及时出现,协助永亭摆脱愤怒的桎梏,成功取回佛头,换句话说,永亭是在“佛”的引导下来取得“佛”在现实意义中的化身,所以整个故事其实是“佛”对凡人的一次考验。

1.3佛教思想作为深邃内核

受佛教的深刻影响,泰国人热爱和平,反对各种形式的暴力。他们总是试图阻止和消除暴力,为自己营造和平的生活环境;泰国人更多的倾向于避免冲突而不是解决冲突。而这种泰国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规范也成为了《盗佛线》主人公的行为准则,影片中主人公的行为一定要有充足的伦理依据。从一开始永亭离村,所赋予的使命就是“寻回”而不是“夺回”,以及故事的前半段,永亭永远不是暴力的发出者,而是不得不使用暴力将问题解决,他在影片中几乎是一个被动的存在,同乡洪力才是牵动他寻找佛像的重要动力,而洪力虽然生性好赌,但是心中仍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最终牺牲了自己,帮助永亭成功取回佛头。

2主旨内涵:男女本无别,性别皆为相

2.1南传佛教对变性的包容

泰国是典型的南传佛教国家,但是民间又同时流行原始信仰,不管是恪守传统的南传佛教,还是朴素的原始宗教,对变性人和同者都有一定的包容度,并没有严格禁止。南传佛教讲究个人解脱,特别重视佛祖亲传的教导和佛徒圣者的经论,并且尊重个人自由和宣扬慈悲宽容的思想。

2.2酷儿理论与自我认同

酷儿理论批判性地研究生理的性别决定系统,社会的性别角色和性取向,酷儿理论认为性别认同并不是“天然的”,而是通过社会和文化出现的。《暹罗之恋》的出现,正是酷儿理论与泰国南传佛教的良好文化底蕴共同影响的结果,而《美丽拳王》正是印证了性别是后天认证的,与大卫・利马实验的失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美丽拳王》更多地讨论的其实是社会学上的问题。

在传统的性和性别观念中,异性恋机制的最强有力的基础在于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就决定了他的社会性别特征和异性恋的欲望,异性恋霸权认为的表达是由社会身份决定的,而社会性别身份又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在美丽拳王中,主角心酸的自我认同过程同时也完成了观众与主角之间的和解,在东化妆登上比赛台时,他其实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拳手,不仅仅是下面嘘声一片的观众,也是这个社会整体上对于变性人的歧视与不公。

《美丽拳王》是根据拳手龙唐的真实事迹改编的,讨论变性人的电影中最为温和地,他巧妙地将性别与暴力作为联系点,在传统意义中,女性与黑拳几乎是无法联系在一起的。在经过拳赛的洗礼之后,龙唐依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变性,性别取向在这个男女分别的世界里面总是备受争议,龙唐所遭受的不公和,或者会比电影里面多更多。

3影像风格:以泰拳为核心的动作设计

3.1泰拳运动的电影化表达

动作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不是曲折离奇,拨云见雾的故事,不是生离死别,肝肠寸断的爱情。而是那些异常刺激的身体动作所带来的紧张情绪,泰国动作电影是对泰拳的电影化表达。在电影中延续了泰拳的实战性,尤其是“跃击法”这种泰拳中最难也是最具威力的进攻方法在泰国动作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配合逆光与升格镜头,托尼贾挥洒的血液与汗水配合在画面中徐徐前进的膝击,可以说是泰拳运动与电影艺术最完美的融合。

3.2独特风格的动作设计

泰拳被称为“八体的科学”泰拳这一搏击技术上使用双拳、双膝、双肘进行格斗,实战性与观赏性极强,与我国的形式美不同,泰拳更偏向于写实化,赌上生死的实战搏斗往往比一招一式地缠斗更加让观众血脉贲张,泰国借鉴了好莱坞电影中对暴力的极力渲染,把暴力的动作毫无掩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充满了血腥的气味。因为暴力动作本身就相当刺激,这种看似简单的电影技巧是可以抓住观众感官的最有效的方法。

泰拳注重腿法的运用,刁钻凶狠,变化多端且组合模式多变。在《拳霸》中,托尼贾尽情展现他出神入化的腿法,完美的弧线踢以及飞踢在画面上大开大阖,将人体的美感发挥的淋漓尽致,泰拳的美感就集中在腿上,所以在设计动作时,托尼贾充分利用了泰拳的优点,以腿法为主要动作来编排自己的动作。

泰拳中第二个引人瞩目的技术便是反关节技,与以色列柔术的偏制服为主不同,泰拳的反关节技凶狠毒辣。泰拳古拳法中,针对关节采用搓、缠、别、绞、扭等动作,违反人体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生理机制的特点。在《冬荫功》中,设计出了一个三分半中的反关节技的场面。将对方的手抓住,直接用膝盖将其的胳膊顶断;把对方的胳膊夹在双腿之间,用力扭动全身,对手的胳膊立刻被折断。这些暴力镜头的全方位展示,也揭示出了泰拳凶狠残暴地特点。如此高密度、高强度地表现反关节技还是动作电影史上第一次,令观众大饱眼福。

4反思与借鉴

中国自上世界20年代的默片时代就开始出现了动作电影,至今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洗礼,如今,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动作电影的质量参差不齐,在历史上,我们有过邵氏武侠的辉煌,而现如今,却仅仅剩下成龙与甄子丹两大流派活跃在电影市场上,最近徐皓峰的崛起也成为了动作片的一股潺潺的清流。相比泰拳来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流派纷繁复杂,且无论是表演性还是实战性都兼具。中华武术不仅有动作上的美感,也有哲学层面的思考,相比起泰拳一味的凶狠来说,我们不仅刚柔并济,且美感十足。但是就是无法融入到电影的创作之中。所以应该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独立创作出有着中国风的不同风格的动作电影。

参考文献

[1] [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

[2] 孟岩.对泰国动作电影崛起的反思[J].浙江传媒学院,2008:5.

[3] [法]米歇尔・福柯.性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

[4] 李银河.酷儿理论面面观[J].国外社会学,2002:03.

第2篇: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 传统建筑; 文化; 特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

千百年传承形成的、适应各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民居空间布局,仍然可资现代建筑借鉴。闽台传统民居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所产生的地方建筑的构造处理及施工经验,今天仍有使用意义。闽台传统民居独特的形式风格,继续激发当代建筑师的灵感。民居中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剪粘等装饰艺术,是闽台传统艺术宝库中精彩的部分。

1 闽台传统建筑类型特征

1.1 反映“佛教文化”的建筑模式——寺院

佛教文化自汉朝传入中原, 并向着全国各地传播,大雄宝殿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神像, 成为中轴线上的构图中心。佛教文化在闽台两地表现了与其他民间的融合, 呈“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现象。闽台两地人民崇尚佛祖的同时, 更多是敬奉观世音菩萨, 成为影响最大的神祗之一, 尤其是千手千眼观像, 倍受爱戴, 还专为此建了“圆通宝殿”。在福建众多的寺院中, 泉州开元寺是严格按照佛教密宗的规仪进行建筑与佛像的供列, 大雄宝殿中平列五尊大佛, 称“五方佛”, 具有唐代风采, 配祀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以及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和善才、龙女, 与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这种佛教密宗的规仪, 在国内亦很罕见。安海龙山寺奉祀千手千眼观世音作为台湾龙山寺的祖庙, 不管是寺院格局, 还是祭祀方式都承袭祖庙的特性。福建“开元寺”与安海“龙山寺”的命名在台湾都能找到同样的称呼, 在台湾以列入一级古迹的台北艋舺龙山寺和鹿港龙山寺为佳。

1.2 反映“海洋文化”的建筑模式——妈祖庙

妈祖本名林默娘, 是福建莆田望族林氏后裔, 因救助海上遇险船只而深得沿海渔民尊敬, 并立庙奉祀, 自宋朝下诏赐“顺济”匾额, 到清朝颁诏天下“春秋谕祭”, 编入国家祀典, 成为与祭孔、祭黄齐名的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妈祖成为闽台子民走向海洋的保护神,心中的精神支柱, 赴台众多移民在聚居地建祠奉祀, 成为开发台湾最重要的神祗之一, 这是闽台海洋文化造势的结果。在福建众多的妈祖庙中, 莆田湄洲妈祖庙是妈祖庙, 也是世界上所有妈祖庙的祖庙, 正殿主祀妈祖,寝殿内两尊明朝的妈祖神像, 前一尊称“巡天妈祖”,可起驾出游, 后一尊为“镇殿妈祖”, 不能起驾出殿。莆田湄洲妈祖庙与泉州天后宫, 均建有梳妆楼, 成为台湾最早出现的澎湖天后宫及其后建的妈祖庙进香“分灵”之庙宇, 庙址几乎都靠近河流(或面海)布置, 且方位直对码头, 表达了与海洋的联系, 而庙宇格局与祭祀方式都承袭祖庙的特性, 更反映出闽台地域文化的相融性。在台湾以列入一级古迹的澎湖天后宫与北港朝天宫为佳, 除主祭妈祖外, 配祀神祗众多, 呈现出多神共庙之格局与台湾庙宇之特色。

1.3反映“儒家文化”的建筑模式---文庙

孔子是一位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儒家思想的缔造者, 被尊为“万世师表”。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居于主流文化的地位, 北宋至南宋以朱熹为代表“闽学”学派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 “闽学”向着全国各地传播并融合着海外文化, 对台湾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 开始了帝王祭孔且确立春秋两季的国家祀典规定, 孔(文)庙由此而产生。文庙是一种礼制建筑, 包含祭孔庙宇(大成殿)与官学教化之所(明伦堂) 学行合一的两条轴线。以“大成殿”院落的祭祀空间为核心, 与“明伦堂”院落的内庭空间为次中心组成了内庙外学、前庙后学、左学右庙、左庙右学等文庙建筑不同的院落空间基本模式, 几乎各地文庙都采取这种相同的建筑模式。在福建众多的文庙中, 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泉州府文庙、漳州府文庙、福州府文庙、安溪文庙最为突出, 在台湾以列入一级古迹的台南孔子庙和彰化孔庙为佳。大成殿在福建文庙突出“北屋居尊”的布置, 而台湾孔庙总平面“回”字型空间则突出“居中为尊”的布置, 两者同构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 即讲求中和、平衡。大成门门扇有红底金色采门钉108颗,门簪以龙首为饰, 不设门神, 所有的柱子与门窗都不作镌刻, 而屋脊设有通天筒, 喻为藏经筒, 这有别于其他庙宇建筑, 呈现出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

2. 1 民族性文化特征

闽台传统建筑如同中国传统建筑一样, 无论民居、宗祠, 还是寺庙、会馆等, 它们都是由“间”构成幢而成为空间的基本单元, 形式简单且具有通用性。再由单幢建筑围成“三合”或“四合”的方形或长方形院子, 数个这样大大小小院子串联而成庭院, 它们以群体的方式展现和谐的空间形式和外貌。当一个庭院不能满足需要时, 空间的构成讲求纵向扩展, 同时也采用横向扩展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

2. 2 地域性文化特征

福建传统建筑是以方言为特征的七大建筑支系,而台湾汉族移民在与当地高山族同胞的融合中也呈现出以方言为特征的四种建筑类型, 但联系最为密切的属于福建闽南建筑与台湾的闽南建筑类型。这种历史渊源关系取决于台湾汉族移民中80% 属于福建闽南泉、漳人, 早期传统建筑的营建工作多仰赖于闽南匠师和福建的建筑材料。闽台传统建筑都不以宋式之“材”、“丰刀木”, 清式之“斗口”作为基本模数, 因此, 斗木共使用很自由, 依需求而设, 斗木共在台湾的屋架中, 有纵向的斗木共与横向的斗木共且各自独立, 未见有“昂”, 而福建则有不少纵横向的斗木共相连, 结构的整体性强, 斗木共中有“昂”, 但也罕见。台湾独创的椭圆八角藻井, 不施顶板或平板, 而将所有层层出跳之斗木共暴露于外, 展现其结构之韵味。台基部分福建寺庙建筑有设须弥座, 其题材多为佛教故事或信物, 如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座刻有力神、佛教故事等, 而在台湾则没有。福建闽南建筑之泉州人在建筑墙体上用红砖、屋面用红瓦, 檐墙、门、柱等也用朱色, 即使地面也用红地砖的这种习俗也传入台湾, 构成传统民居与宗教建筑的基本色彩。而建筑的细部装饰与色彩, 尤其是叠斗式将梁架上的“瓜柱”改成相叠之斗木共后, 增加了其雕饰的分量而展现雕彩的艺术。屋顶的正脊脊头、脊身、脊顶与垂脊的堆剪, 以及正脊两端近燕尾处堆剪不同姿态的龙饰, 其色彩浮华而繁杂。

2. 3 传承性文化特征

闽台传统建筑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梁柱结构, 因而室内空间的分隔极为轻便而灵活。但在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上突显匠师的作用, 这种世代相传, 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 呈现出独特的地域工匠技艺。台湾早期建筑中的石、木、泥水三匠以及建筑材料, 绝大多数是由闽地延聘施工的, 形成居民祖籍与建筑风格互相对应的关系, 各派匠师手法与风格的差异, 木匠可由“瓜柱”之造型看出, 石匠可自柱础之造型看出, 泥匠可自“燕尾脊”饰或泥塑看出, 因而颇具特色。匠师在闽台传统建筑中既是创作者, 又是营建者,而台湾寺庙建筑常见“对场”或“拼场”之营造方式, 使一座庙宇呈现局部、细节做法与风格之差异。既使在台湾也有泉、漳匠师风格之分, 木作、石作、泥水等匠艺也随着清末之后, 台湾大木结构之构件的装饰化之趋势更加显现出来。

3 结语

台湾不仅在上源自福建, 而且在传统建筑的形制、风格及其营建方法上也承袭了闽南建筑的传统, 台湾传统建筑平面的类型几乎是福建传统建筑的移植, 但表现在建筑细部处理上的不同, 反映了民族性与地域性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 1] 林国平. 闽台区域文化研究1M2.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第3篇: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代优秀文化中的积淀与升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文化的生长点。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

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前的中国文化。因为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传统文化的文化特征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

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

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废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

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

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是由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大惠发起的,从2008年创办到今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已达30多场。陈大惠团队所到之处全部是公益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团队所有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忏悔自己的过错,以独特。的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每场论坛多达4000人,少则500人,很多观众因一场论坛改变自己的人生,反响强烈。

第4篇: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小学教育

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资源,教育对象接触得越早,所受的影响就越深刻,小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小学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通过科学设计和规划,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知识结构调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优秀文化,但相应地也存在一些糟粕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和改良。在此基础上,知识学习、情感培养、道德塑造等都要循序渐进。一方面,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素材选择到融合方式,侧重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可以引入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让民族地区了解本民族的习俗特征和历史发展等,进一步扩展到现代生活领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尊师爱友、孝敬父母、诚实礼貌等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技能,如学习写毛笔字,学习诵读古诗词,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识别能力。

二、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进入新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不断加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小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从课堂教学、校内活动、校外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着手,从而有效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人文学科教学中

由于存在多方面的限制,小学教学工作主要在教室内展开,课堂教学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一方面,会消耗掉小学生大量的学习精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智育和德育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过度地关注知识传播和技能掌握,客观上强调“灌输式”教育,忽视了人文理念的传承和优良品德的培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目标,开展各科教学工作,既可以规避德育和智育不协调的问题,也可以减少“填鸭式”教学方法带来的疲劳,可谓“一举两得”。同时,基于课堂教学方式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侧重于人文学科的应用,如思想品德、社会、历史、语文等学科,它们在知识主线、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等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便于各方面要素的融合,例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情怀等。

(二)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校内活动

当前,教师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解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小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不足,知识体系也不丰富,很难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直观的理解,尤其对民族大义、高尚道德等抽象性概念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学活动与生活脱节,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性”。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是写在书本上,而是“活”在生活之中,具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开展形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尽量让学生都能够亲身参与到活动当中。例如,歌曲联欢会活动,绘画、书法、茶道、武术等艺术活动等。

(三)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开展校外活动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同时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走出校园,将校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功能。例如,组织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将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在家贯穿“孝悌”教育,让小学生懂得谦让、包容,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当前小学教育机制相配合。选取教育内容时,需要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展开教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海霞 赵雪芹 单位: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小学

参考文献:

[1]丁琳琳,刘振宇.当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6):28-31.

第5篇: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一、中国传统民居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民居作为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是人类创造的人文景观,蕴含着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其形成和发展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受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与形式体现了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各地的民居当然也映射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例1】(2016年高考海南地理卷第22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解析】该题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传统民居为切入点,将华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当地气候、植物树种等地理事象巧妙地融为一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体现了华北地区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华北地区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二、中国山水画

山和水,是地球上最基本的两大自然景观,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大物质基础。中国人历来崇拜山水,敬畏山水,喜爱山水,亲近山水。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重要的一种,是我国美学的重要体现。绘画是画家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绘画作品的面貌、风格。中国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等。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例2】(2016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1~2题)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题。〖JP〗

〖JZ〗〖XCA6.TIF〗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解析】该组题以四幅中山水画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地理认知和地理理解能力,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又考查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可谓匠心独运,水到渠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中远处有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是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在我国以黄土高原最为典型;④地势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江南丘陵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故D正确。第2题,③属于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黄土高原的黄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后来其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貌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选C项。〖JP〗

三、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人通过种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文化思想结合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茶的精神文化。“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如今,茶已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我国地域广阔,茶类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中,与茶生长、分布有关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条件属于自然地理知识;与茶加工、销售有关的技术、劳动力、交通、市场等因素又与人文地理知识息息相关。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以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为载体,以广西横县茉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整合梳理地理相关内容、纵横串联多个考点,注重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过程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体现新课程命题趋势。

四、中国民俗文化

第6篇: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 中华饮食文化 审美 旅游 相关性 湖湘

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颁布,我国旅游业引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而近年来,我国旅游产品大多数仍集中于观光、度假型,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需求也逐渐增加。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旅游开发将成为未来几年我国旅游业的开发重点。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文化宝库当中的瑰宝之一;中华饮食又与法国饮食和土耳其饮食并称为世界三大饮食体系。因此,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有益于丰富我国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也在一定层面上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往往被摆在首要位置。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在当下旅游活动中不仅能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文化享受,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与弘扬的良好平台。饮食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结合,一方面使得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饮食文化亦能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二者有机融合,将发挥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的优势效应,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当前,我国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多数还停留在以味觉体验为主的外在形式,很少能够全面反映饮食文化的全面特征和内在底蕴。中华饮食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具有取材丰富、烹饪技法发达的直观特点,更重要的是艺术、哲学、医药、宗教等传统文化在饮食文化领域均有所体现。在食物形象、饮食环境、器具、风俗等方面,中华饮食均呈现出了丰富的美学特征,而这一系列审美元素正是旅游活动尤其是旅游审美活动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和发展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各类审美元素,使饮食文化和旅游经济得到真正的互动发展。

二、中华饮食文化审美的要素分析

1.菜肴之美

人们通过“色、香、味”来品鉴一道菜式,以此评判菜肴的整体水平,这便是通常意义的菜肴之美,也是最普遍、最直接的饮食审美。古人在饮食上很重视色的美感,如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曾有“色恶不食”一语 。这里的“色”可理解为是菜肴给与人的视觉体验,包含色泽及造型之美。传统饮食通过借助各类食材的天然色泽及质地,运用不同装点与烹饪技法将菜点以工艺品一般呈献给食客。“香”是菜肴付诸人的嗅觉器官后给人的一类审美体验。中华菜肴香气类型丰富,它同“色”一样,能提前为人们带来饮食的美感。“味”则是一道菜肴关键审美要素之一,中华饮食在食材本身之特性的基础上,辅以各类特有香料,采取不同的加热方法最终形成五味俱佳的菜品。

人们运用视觉、嗅觉以及味觉的综合感官,最终完成对菜肴的体验过程,从中体会饮食之美,这也就是认同范围较广的对于饮食的基本审美过程。

2.菜名之美

菜名的艺术是中华饮食独有的美学元素之一。人们对于一道菜肴的第一印象,菜名往往比色泽和香气更加直接。因此,古往今来,中国菜的命名都经过反复推敲,甚至与文学、民俗等传统文化联系紧密,这是中华饮食相对其他国家饮食所特有的。我国菜名除通过色彩、造型、味道、原料或烹饪方法等直接命名之外,更具特色的是以其象形性、寓意性等命名,如佛跳墙、龙虎斗等。尤其是在宴客之时,还菜谱整体的寓意和关联性,如同诗文中字、句、篇的关系,需要“字斟句酌”,使人们在享受饕餮的同时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器具之美

中国菜肴在餐具的选择使用上十分考究,人们把使用和欣赏各式器皿作为容器的菜点视为享受。古人讲究不同类型的食物与不同材质的器皿予以搭配,颜色、款式等也颇有讲究。菜肴的分量与盛器的大小协调、菜肴形式与盛器的形状适应也有相应的原则,甚至菜肴的身价也应与盛器的贵贱相匹配。“美食不如美器”,美器早已成为中国古人对于饮食文化的审美对象之一,饮食器具的审美也是传统饮食美学传承到现在较为完整的领域。

4.环境之美

优雅和谐、陶情怡性的格调是传统饮食环境的标准。人们认为在高山流水般的自然幽静之景下饮宴能为饮食整体过程带来更多愉悦之美。另一种则是人造的饮食环境,人们从建筑、装饰风格、灯光布景等方面创造出一片理想的餐饮氛围,为食客打造一种饮食的意境之美。

5.礼仪之美

中国向来被称作“礼仪之邦”,中国人也向来将进餐之时视为交朋会友的绝好机会。这也就使得中国的餐饮礼仪更为丰富和广博。中华饮食礼仪不仅仅讲求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等,更强调人们在觥筹交错时的言行和仪态。人们甚至将“礼”上升到“情”的层面,将这种礼仪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联系起来,使得餐饮的社会功能更为丰富,饮食文化中的礼仪之美也随之显现。

6.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和”可以理解为“适当与和谐”之意。在中华饮食文化中,菜肴的制作、命名等过程中无所不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基于养生学的五行说与五色五味的调和、基于太极说的食物阴阳特性的搭配、基于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饮食模式等等,包括中国最早的饮食文献《礼记•内侧》的相关记载 ,均充分反映了中华“和”文化的美学特征。

此外,中华饮食文化与绘画、雕塑、乐舞乃至诗词等多个艺术领域融会贯通,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体现。所以,一定程度上说,对于中华饮食文化的审美过程也是一次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全面体验的过程。

三、关于湖湘饮食文化美学特征的旅游资源开发

当下我国的文化旅游市场仍较多处于游客的文化参与性和体验性不强的初级阶段,真正成熟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甚少。因此,我们应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进而推动真正意义上的饮食文化旅游发展。而对处于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之下的以湘菜为表的饮食文化也应作为湖湘地区旅游开发的重点,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1.将湖湘饮食文化的美学元素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目前我国的文化旅游或者饮食旅游多数停留在对于菜肴的单一体验性阶段,我们应全面挖掘中华传统饮食的其他美学元素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从而丰富饮食文化旅游活动的内涵。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饮食文化的特点,将涉及各个传统文化领域的不同美学元素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真正做到将文化作为首要资源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湘菜向来以其丰富鲜艳的色泽、鲜香咸辣的口感著称,而湘菜体系的起源主要由三大分支构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官府菜、以湘西为发源地的农家土菜以及以洞庭地区为主的民间特色菜。这令湘菜光鲜的外表之下增添了几分湖湘文化的厚重感,或者说把现有的对湘菜菜肴的体验式消费和旅游进一步同湘菜背后的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将打造出文化韵味浓厚又富有创造力的饮食旅游资源。例如曾出现的以“湘菜博物馆”和“长沙窑”作为品牌推介的新式创意菜馆,他们套用博物馆布展的方式通过少量的历史资料陈列以及特色饮食器皿等的展示,为游客打造了一个极富有文化气息又不失新意的饮食场所,与此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方面的饮食审美体验,是值得借鉴的。

2.细分湖湘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打造不同审美主题的旅游产品

通过之前对饮食文化美学元素的分析可以看到,饮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有较高的融合度,文化内容和深度都具有多元性,这一方面显示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其文化重点较难把握。因此,为了实现饮食文化旅游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市场细分,从而有针对性的吸引不同游客,满足其差异化的文化需求。例如按照其审美特征和其他传统文化的交融度分别设计重点于菜肴品味、古典文学、建筑艺术、药膳养生等不同类型的产品。

对于湖湘饮食文化的细分产品构建,我们拥有的优势资源较多,诸如以长沙官窑为代表的饮食器皿、以中原文化为背景的饮食习俗等等。对于这些不同元素的饮食文化资源,我们应加深对其的认识,进而有针对性的予以开发和挖掘。 只有这样,才能使游客能够充分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达到真正的文化旅游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亚洲面积最大的酒楼――西湖楼的案例。创办灵感来源于北京故宫的长沙西湖楼占地达到88亩,设有108个包房,l0个零店大厅,营业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0人就餐。通过打造宫廷御膳区、特色小吃区等不同功能和文化分区进行不同的演艺活动以及通过不同的装潢风格营造丰富的餐饮环境和氛围。餐厅将中华饮食文化尤其是突出湖湘饮食文化为出发点,通过生动的用餐情境为消费者和游客创造多元性的文化体验。饮食文化的环境之美、礼仪之美皆一一呈现。同时,该酒楼的选址和营销也充分考虑到与其他都市旅游资源的配套与衔接,真正实现了从饮食文化角度充实旅游资源和产品内涵的目的。

3.丰富饮食文化旅游形式,提升以红色旅游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的品质

现阶段我国饮食文化旅游不论着重哪一方面的审美体验,均局限在观光型为主、参与性为辅的阶段。换言之,即便是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也保持着走马观花式的对于各类与饮食相关的遗迹游览,辅之以较为粗糙的菜式品尝和环境复制模式。而随着旅游活动的多元化发展,饮食文化的各种特点可以采取多重体验性活动予以呈现。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南品质也令潇湘大地向来不缺少伟人的诞生,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红色旅游和历史名人遗迹游是旅游业的重要角色之一。与此同时,享誉全国的“毛家菜”和“谭府菜”也是菜系中不多见的具有“名人效益”的独特资源。为此,我们可以将现有的又是旅游资源与湘菜文化尤其是湘菜与名人的品牌效益结合,将饮食历史文化真正同旅游活动结合。例如在韶山等红色旅游较为发达地区以“毛家菜”为主要载体,打造一些旅游产品,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饮食产品,更重要的是富有历史人文特征和文化特质的同饮食相关的旅游线路和活动,依次真正意义上提升文化旅游活动的品质。

四、结语

中华饮食文化凭借着其与多门中华传统文化交融的特性,具备了其他传统文化不可比拟的多元审美元素,这使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设计有了更为广泛的开拓空间和发展余地。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利用我国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资源,尤其是其涉猎各文化领域的美学特征,大力发展饮食文化旅游,使其成为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从而促进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

同时,在湖湘传统饮食文化的沿袭同湖南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创新的和谐融合下,通过采取富有创意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打造新型饮食旅游设施与场所、进一步细分传统文化旅游市场以及利用现有优势充分结合湖湘饮食的文化底蕴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以湘菜为代表的湖湘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赵荣光 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张建忠: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长治学院学报.2009,1:9-11

[3]张宇光:吃到公元前――中国饮食文化溯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4]胡爱娟:饮食文化与现代旅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吴澎: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6]李星明:旅游文化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章海荣:旅游美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艺术歌曲;创作;本土性特征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借鉴了西方音乐创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良好的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创作。本文主要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的本土性特征进行分析。

一、音乐创作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由于各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直接决定了其音乐艺术风格,因此,中国艺术歌曲作为在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音乐艺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直接决定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要具有本土性特征。中国有着特定的传统文化背景,这就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含蓄性,并在农耕文明发展背景下,有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依恋,因此,决定了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中有大量的“借景抒情”“寄情与景”等内容。中国艺术歌曲中的歌词也主要以音乐性、文学性相融合的诗词为主,这些都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在作品的表达过程中,能够发现虚实相生、互相呼应的表现形式,这是作品的一种有效的处理手段。而《大江东去》正是借鉴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歌曲创作者使用了西方的作曲技巧,但是古诗词为其赋予了一种意境上的美感。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使得中国艺术歌曲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

二、音乐创作中音乐语言的使用具有民族化特点

音乐语言的民族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运用了我国传统的音调和民族和声五声调式,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歌曲创作风格,这样的风格直接体现了本土性的特征。我国的很多艺术歌曲突破西方大小调以及较为传统的功能和声创作模式,通过我国传统音乐的调式体系,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次,作曲家以具有中国色彩的旋律为基础,对西方浪漫派和印象派的和声语言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旋律与音调和声,这样才更加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需求,并且具有极强的色彩和情感表达能力。此外,中国的艺术歌曲在创作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民歌进行了改编,或将其以伴奏的形式出现,能够使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呈现更加鲜明的本土性特征。

三、音乐创作中结构的安排表现出特有的意境化

中国的历史文化十分悠久,其中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是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的,其本身就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本土性特征。作曲家在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中,在伴奏编配、歌词含义、曲式编排、情感表达、结构布局、作品内涵上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歌词的内涵与伴奏进行巧妙结合。在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中,伴奏与歌词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同时对二者进行构思处理,使歌曲内容与时代精神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并使伴奏与歌唱、音乐语言与歌词之间达到协调。(二)歌曲的整体布局与所要表达的情感具有一致性。创作者在进行歌曲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安排时,为了表达特定的情感,会改变传统的作曲手法,将本民族的审美特性与西方创作技法相结合。音乐则主要跟随情感走向进行延伸发展,这样形成了具有本土特征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形式。(三)将人文内涵隐藏在歌曲编排中。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不仅表现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也将人文内涵隐藏在歌曲编排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能够在歌曲处将作品隐含的情感爆发出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很多艺术歌曲在创作中都会根据作品内容对歌曲编排、曲式结构进行调整,这是为了将人文内涵与歌曲进行紧密结合,更好地体现出中国艺术歌曲的本土性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的创作形式。这不仅是对国外先进的音乐艺术文化的融合,更是对我国艺术歌曲本土性特征的认同和发展。因此,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必须要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进行创作,以不违背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中进行合理选择,使其能够符合中国听众的审美需求,使艺术歌曲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特征。

作者:郭杰 单位:商洛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丰富了育人手段,拓宽了发展空间。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38-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语言习惯、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它既以有关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①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肩负着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还需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孔子“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的人格追求,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永远比知识更重要。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手段单一、说教味浓、单向传播等弊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修身、治学的好方法,应该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承。南宋理学家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古代“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存养”的修身方法等②,都是有效的育人手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课堂和校园,应该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校外的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等,蕴藏了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这一宝藏,可以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文化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时机。

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加强课程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教育的第一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完备的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精心挑选,系统编排,形成传统文化必修课,在所有学生中打下传统文化的共同基础。开设门类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识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找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达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统一。

激活校园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节,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重视网络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占领网络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阵地,让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要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打造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建设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引导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完善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美化校园环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广场、操场等建筑和空间,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应该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校园广场、教学楼等区域树立孔子、孟子、老子等先贤的雕塑,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悬挂古代名人名言和书画作品,利用橱窗、海报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典故、人物等。

注 释

①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第9篇: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承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实际,对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等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抛弃传统、忘记根本,就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增加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为90后,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相对明显的特征。

(一)价值观偏差和信仰缺失。

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90后大学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尚未形成稳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崇尚个人选择、强调个体意识的90后大学生当中,近1/3的大学生处于无信仰状态。“对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大学生信仰的缺失,对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奋斗目标,社会的不竭发展造成影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缺乏。

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知,对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涵缺乏理解。从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名著的学习和阅读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学习阅读兴趣不高,传承情况不佳,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看过“四大名著”,对身边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也了解甚少。刚入学的学生中文化品位有西方化的倾向,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教育阵地的缺失使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普遍更乐意谈最新的娱乐八卦等非主流文化和西方的流行文化,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有较高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但往往因为觉得传统文化学习较为枯燥,较难理解或者不够时尚等原因不能主动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够谈到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也表示出了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

二、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一)课程设置的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和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课程设置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接近市场需求,相应就弱化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大学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专业课程之外,接触更多的是外语和计算机,较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造成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内容的附属化。

大部分高校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学生获得课外学分的资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只是作为主要学习课程的配角。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开展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比例。

(三)教学形式的简单化。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几乎都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班,专门学习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形式也相对丰富,但也是作为一个专业来开展教学工作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只限于课堂教学,尚未安排其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感触也都来源于书本,没有开展体验式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绝大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属于零散渗透式教学。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就是要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零散渗透式的教学形式,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以立德树人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目标相一致。世界各国文化融合日趋增强,文化在增进彼此的交流沟通,增进共识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深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在对外交往沟通中实现,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