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煤矿制度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制度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矿制度建设

第1篇: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策略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煤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满足人们对煤越来越大的需求,全国煤矿工程建设规模也急剧增大。但是在煤矿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注重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在煤矿行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已经不适应发展中的煤矿工程行业,必须针对新出现的问题深化和完善相关工程质量监控,以此提高煤矿工程的管理水平。

1中国煤矿建设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煤矿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适应煤矿企业的发展需要,中国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由政府监管,这是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决定的,而煤矿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也能够满足煤矿工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需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传统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即中国执行煤炭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各层机构因为大部分的执法地位不明确,没有行政处罚权,所以在隶属的行政级别进行管理时容易产生角色混淆,使煤矿建设的工程质量监管没有落实到位,在煤矿建设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煤矿质量监管制度却仍旧停滞不前,而进行煤矿质量工程的建设工人则大多是来自于农村,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较低,所掌握的技术不高,这样在进行煤矿工程建设时就很难保障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对煤矿建设工程进行深入研究,切实把握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对于技术设计部门来说要控制设计质量,施工单位要保质保量,避免因偷工减料出现豆腐渣工程,只有做好相应的监管措施,才能提高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1]。1.1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保障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在这期间,需要对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环境进行事先控制,其次是施工工艺、方法和材料等方面的控制。当对这五个方面进行控制时,一般采用目视检验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并且让相关专业技术监控人员和监理工程师配合完成工作。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一般采用旁站监督、测量、试验、指令文件和工作程序规定的质量监控手段。此外,还应该对工序质量进行重点控制,工序质量作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最小单位,是整个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所以必须做好对工序质量控制,而做好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抓好“三个点”的控制,即设立控制点、设立检查点和设立停止点。设立控制点是把工艺流程中对工序质量有影响的所有节点都作为质量控制点,然后根据施工技术的标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然后让其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安全地进行;设立检查点则是从所有的控制点中找出比较重要的点并对其进行检查控制,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设立停止点则是对已经完成一定程度的施工作业,并且在作业组或生产台班自选检查的基础上让相关质量检验员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查看与操作质量相关的作业是否能够达到质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如若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则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纠正。1.2加强对煤矿建设工程管理的作用。随着煤矿工程行业不断扩大和工程监督机构工作方式的转变,要不断加强和发挥监理企业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煤矿建设工程的管理不但可以树立监理的权威,让监理公司独立行使职能,还可以提高监理公司的素质,以此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在加强管理的过程中,监理公司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合同规定,正当合理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从而形成一套自身的管理规则,以防在监管过程中完全服从于建设单位,因此在监管的过程中,监管公司必须要独立自主地行使自己公司的职能,使用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时必须要有相关监理工程师签字,否则就不能进行下一道程序的施工,也不能拨付工程的相关进度款,更不得组织竣工验收。煤矿建设工程需要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负责,所以监理公司在进行监管时必须注重相关人才的管理和分配,针对煤矿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分配监管任务。在公司内部也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防范一些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弄虚作假,影响煤矿建设工程质量。

2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度

在煤矿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主要是以动态控制为主。所以在工程建设前期主要抓住事先指导,在建设工程开展中期要对相关方面进行检查,而在事后验收环节更是要对已建设好的工程进行质量测试,以期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实施控制,并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保障整个工程的项目质量安全。2.1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监理方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理的首要步骤就是进行质量监理,即审查施工单位的现场质量管理是否符合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是否存在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针对相关的工程项目设立有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在深入了解建设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有进一步了解,然后确定监理方的目标和标准,并根据需要监管的内容进行人员分配,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制定出一系列的监控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以保障施工质量监理工作趋向正规化。2.2质量监控前做好预防工作。对建设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对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管理,并对材料的质量和技术做出一定规定。不合格的材料及未经检验的材料坚决不能应用于工程,并且对施工必须用到的水泥、砂和石等也要进行检验,并出具相关试验报告。在施工开始前,监理方要召开各方负责人的会议,就“三检”问题进行探讨。这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才有规可循,只有上一道程序进行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程序,以此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在进行工程的检查和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整改,并报告记录存在的问题,待相关技术人员整改并符合质量要求后再对报告单进行签字验收。2.3在事后验收过程中认真检查。事后验收是对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当施工过程存在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时,要及时停工并整改,要由有关单位提出解决方案,经技术设计人员检查无误后方可交由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而建设单位不但要对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补救,还要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程建设中可以有借鉴之处。

3结语

煤矿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必须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在煤矿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就建设方来说要根据预设进行工程建设,不偷工减料;就监管方来说,要做好监督职责,不能利用自身职务之便行个人之私。只有各方面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够建立质量监督管理的新模式,保障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

作者:黄敏 单位: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东古城煤业有限公司

第2篇: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国有煤矿;班组建设;维度

班组是国有煤矿的最基层组织,可以说是国有煤矿管理的细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都要在班组里具体落实,国有煤矿日常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系列生产任务安排、作业计划执行,都要依靠班组长组织员工在班组工作中具体实施。所以,搞好班组建设无论是对于煤矿员工权益维护还是对于国有煤矿长远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搞好班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长时间的系统工程。国有煤矿搞好班组建设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坚持探索,不断完善。

一、国有煤矿需明确班组建设的目的

班组,作为国有煤矿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搞好班组建设的直接对象是班组长和班组成员,但间接长远受益者却是国有煤矿自身。所以国有煤矿搞好班组建设的明确目的就是国有煤矿的长远发展和煤矿员工的健康成长。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荣在央企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知识型先进职工表彰推进会上的讲话指出:“看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关键要看班组、看岗位。没有优秀的班组作为基石,企业的腾飞就是一句空话。”班组的成长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腾飞,企业的腾飞也必将加快班组的成长。班组是国有煤矿日常任务的直接实施者,为国有煤矿人才成长提供了重要平台,它既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国有煤矿企业效益的源泉,更是煤炭企业文化孕育的土壤。国有煤矿搞好班组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企业自身的健康长远发展和满足煤矿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二、国有煤矿需完善班组建设的前提

健全的组织和完善的制度是国有煤矿搞好班组建设的前提。搞好班组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完善班组长的选任和使用机制,因为班组长作为日常具体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有煤矿各项工作任务的进度和质量。可以采取领导推荐、职工举荐、个人自荐的方式,畅通班组长上任、离任渠道,让班组长时刻保持着进取成长的压力和动力。通过将那些矿井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操作技能突出、安全基础知识扎实和工作责任心强的班组成员选任为班组长,在日后的正常施工作业中锻炼考察,不断提高其人员调配的管理能力,对于不能适应班组长工作的也要及时予以撤换。同时,通过完善班组党小组、民管会、群监员、工会小组、青年监督岗组织制度建设,使班组建设能够深入到国有煤矿班组内不同技术岗位、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工作状态的员工内心深处,充分发挥班组每名员工参与班组建设的积极性。

三、国有煤矿需鼓足班组建设的动力

班组建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其日常工作开展的内源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内源性动力源自煤矿员工对于个人生存、生活、成长和发展的自觉需求,它主要涉及到班组员工的工资收入、奖金分配、技术培训、技能提高、政治成长等方面;外源性动力主要源自国家对于国有煤矿安全生产、正常经营所需的各项规章、制度、政策、规定的具体执行要求,在组织“五优矿井”创建的同时,规范全矿井各作业场所班组的安全、科学施工行为,对班组建设作出各种制度性、指标性、计划性的指导规定。一方面班组可以通过科学量化班组成员日常出勤任务、工种绩效、工时绩效、奖金分配、师徒协议等内容,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坚决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的发生,切实发挥班组每名成员的自觉能动性;另一方面,国有煤矿通过积极组织员工业务培训学习、专业技能竞赛和班组建设目标考核,让班组成员时刻保持参与班组建设的积极性和警惕性,从而源源不断的鼓足班组建设的长久动力。

四、国有煤矿需厘清班组建设的重点

2010年10月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班组建设,是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这就决定了班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班组组织建设、班组文化建设、班组制度建设、班组技能建设、班组学习管理建设、班组隐患管理建设等都应该是国有煤矿班组建设的应有内容。但是,毫无疑问,现场安全管理是班组建设诸多内容的重中之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明确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班组建设现场安全管理,就是要在作业施工现场认真排查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坚决保证班组成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闻名全国的中国平煤七矿白国周“六个三”班组管理法的实质就是注重矿井井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五、国有煤矿需把握班组建设的灵魂

第3篇: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煤炭;安全管理;措施

0引言

煤炭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严格管控煤炭安全生产一直是相关煤炭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近年频发煤炭生产安全事故,使社会对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煤炭企业从技术水平和制度建设等各方面严格管控,本文结合煤炭企业运营实际情况,全面探讨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1煤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煤矿生产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很多煤炭企业存在生产设施老化、陈旧的问题,甚至有些损坏的设备没有经过维修依然每天投入使用,有些应该更换的机械没有及时更换,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生产,而且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企业本身对安全管理方面不重视,有些企业闲置安全维护部门,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1]。煤炭企业生产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占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一半,强化这些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固发展的基础。

1.2煤炭生产中存在违规操作

目前很多煤矿为了节省成本,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流程进行,无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给煤炭的生产埋下安全隐患,增大煤炭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2]。另外在需要专业知识的岗位上,工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却不专业,他们大多全凭经验,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这给日后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另外一些管理层往往不顾职工人身安全,置劳动法于不顾,职工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职工在疲惫状态下工作效率极低,这也加重了安全隐患。

1.3对安全事故惩治力度不够

煤炭安全事故持续不断发生,却没有从根本上杜绝,除了煤矿本身存在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监管不到位。安全事故对其它煤炭企业甚至本煤矿企业都起不到警戒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执法人员不负责任,不深究深层次原因,对相关人员处罚较轻,不能从根本上给相关人员起到警示作用。现代企业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煤炭企业应积极贯彻此理念,从保证职工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但是在相关监管人员松懈的监管下,煤炭企业对这个理念的贯彻程度处于较低层次。

1.4职工本身安全意识淡薄

职工本身安全意识不到位,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企业本身整体安全与法律意识淡薄,对新进员工没有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导致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缺少防范意识。部分企业为了短期利益,忽略上岗前培训,让员工直接上岗,这样做短期内看似收获了一点利益,但从长远角度看,一次安全事故就会让之前所有的收获都付诸东流;另一方面,从事煤矿工作的人员大都文化程度不高,自身安全意识极为淡薄,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即使企业出现违规操作,由于员工缺乏相关法律意识,不能及时向相关部门检举,生产机械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员工由于自身技能水平有限不能及时维修,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2煤炭安全管理的改善措施

2.1重视设备安全隐患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是煤炭企业运行的关键,因此设备的安全运行就显得至关重要。a)企业从买进设备开始,就应该严格把关,检查设备质量,仔细研究设备组件的合理性,严格检查设备的整体使用性能,不能因贪图小便宜而选择质量不合格的设备;b)煤矿企业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一些常见的问题如淋水、灰尘都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转,使用设备的人员应注意保护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延缓设备老化;c)检修工作人员应及时检修,注重细节维修,不能等出现大问题时才维修,有些设备的大问题都是平时的小细节造成的,及时检修可以避免出现大问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3];d)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做出相应奖罚措施并严格实行。

2.2企业加强自身制度建设

良好的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企业的制度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核心,在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谈发展,企业要落实、实施规章制度。在新员工上岗前,企业应开展上岗前培训工作,员工工作过程中,监管人员应及时查看各部门工作状况,出现问题要及时反映和上报。条例的尊严在于执行,良好的制度建设有利于规范工人行为和作风,也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4]。另外,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改进安全设施、更新生产设备器材等,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规范和要求,企业因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企业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企业应在国家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经济的背景下积极解决职工安全问题。

2.3国家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管理

国家要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管理力度。对于已发生的安全事故,相应人员要深入研究,分析并记录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其它企业提供借鉴,注意在以后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类似问题。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法规,并严格实施,执法人员严格履行职责,对发生事故的企业必须严惩,警戒其它企业,对违规操作、无视法律法规的企业,执法人员必须给出严厉的惩罚措施。国家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宣传工作,并让相应企业设置关于安全宣传的培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下,尤其是在网络通信高度发达的今天,煤炭安全生产已影响到社会和谐,煤炭的安全生产有利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只有真正明确企业和相关行政机关的责任,关注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严格保障安全生产,注重以人为本,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5]。

2.4职工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

职工的安全应放在第一位,煤炭行业的从业者更应注重这一方面,工作时的安全装置必须佩戴完整,平时如发现设备有老化陈旧的问题,要及时反映给相关维修部门,及时提醒身边同事注意安全,如发现企业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存在不合理操作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3结语

煤炭安全管理不仅在中国面临着严峻考验,也是全世界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要加强煤炭安全管理,必须从国家到企业到个人都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关系到社会长治久安,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煤炭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及治理,但是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所有人员做出长久努力。

参考文献:

[1]梁敏.谈谈煤炭监理企业的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2,31(14):88-89.

[2]袁秋新.论煤炭企业员工自主化安全管理[J].中国煤炭,2010,36(1):106-109.

[3]于根旺.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7):83.

[4]张国伟.探析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22):134.

第4篇: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经济新常态;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企业简介及安全管理现状

安徽神源煤化工有限公司(邹庄矿)是一家合资公司,由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淮北市煤化工投资有限公司组成,邹庄矿自2009年建矿以来,杜绝了死亡事故的发生,安全效果总体良好,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但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经济形势的恶化,人员的流失,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安全工伤事故发生的频次也在加大。矿井2015年发生各类工伤事故28起,2016年至今发生15起。其他非人身事故也时有发生。

二、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一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安全管理人才流失严重;二是职工队伍思想的不稳定,造成安全风险和隐患的增加;三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不够牢靠;四是安全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三、安全管理对策

1.树立法纪和规矩意识,让敬畏制度成为各级管理人员的底线思维

邹庄矿自建矿以来,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认真梳理各类管理制度,不能说不完善、不健全,从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等,都能搜罗厚厚几本。然而,这些制度到底有几个人能够记住,有几根人去认真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了。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各级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敬畏制度的底线思维;二是老好人思想严重。长此以往,制度的刚性荡然无存,一次次的事故都在为破窗理论进行了验证。大家都在抱怨,为什么制度制定那么严格,还有那么多人敢违反;如何让制度发挥应有的安全生产保障作用,发挥其炉火效应,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思考的问题,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管理干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制度、规程措施,就是各级管理干部的底线。一切指挥行为都要遵守制度、遵守规程措施。让遵章守纪蔚然成风,让违章违纪成为过街之鼠,从领导干部做起,以上率下。

二是落实制度要不折不扣。制度就是炉火,谁碰了就要受伤。不为落实找借口,只为落实想办法。刚性制度一定要刚性落实、刚性制定,否则制度谈何威慑。

三是安全制度的制定更要注重过程监督和问责。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事故的发生是事故链联锁反应,在制定制度的时候,首先要搞清制定制度的目的和初衷,制度不是为处理人、处罚人,制度要从源头防范做起,规范人的行为,干部的指挥行为、职工的操作行为。只有两级行为规范了,事故才能从更本上杜绝,因此,一切制度的制定都要遵循这一原则。我们开展安全体系建设,目的也不外乎将各项制度具体化,过程操作流程化、规范化。

2.坚持以科学技术和安全投入保障安全

淮北矿业地质构造复杂,六害俱全,安全管理难度大,历史上也是重特大事故多发。“十一五”以来集团公司在重特大事故防范方面强技术,重投入,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零星事故也大大减少,安全基本面稳定,但十一五以来,重大涉险事故仍时有发生,惊险不断,这些惊险动作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之下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和风险。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一系列的惊险动作时刻警醒着我们。淮北矿区恶劣的自然条件没有根本改变,反而在不断加剧。开采深度在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的对数在不断增加,水害复杂类型矿井对数在不断增加,“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仍是重中之重;然而,这些年我们在“一通三防”和防治水技术手段方面没有根本性突破,装备水平方面没有根本性突破,与采掘主导工艺发展极不平衡,重特大事故防范不能做到万无一失。那么,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防范重特大的事故的发生,我谈几点个人认识。一是瓦斯治理和水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固化。多年以来,集团公司在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尤其是在瓦斯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创新和突破,但在技术理论方面没有有效突破,关键技术没有有效突破,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淮北矿区的瓦斯治理模式,各矿有各矿的经验做法,只是停留在“一矿一策,一区一策,一面一策方面”,可能大家会说这也对呀!不同矿井,不同采区,不同工作面有它不同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才是科学合理的。但我认为,矿区的大部分高瓦斯突出矿井有着一些相似的条件,要,找出规律性和普遍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研攻关,取得技术理论和技术路线的新突破,寻找出一套适合淮北矿区特点的瓦斯治理关键技术并将其固化下来。二要加大安全投入。安全投入能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安全技术科研攻关,安全工程,安全装备,安全设施等都需要投入。

3.坚持以安全生产体系统领安全工作

近年来,集团公司在总结几十年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一套安全生产体系,其中包含5个子体系和15要素,它涵盖了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它是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然而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是一项专期性和艰巨性的任务,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内容,需要结合实际去实践运用;我认为,要抓好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真正让它统领我们的安全工作,当前形势下,还必须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安全体系建设与安全管理实践活动相结合。我们不能就体系抓体系,要深刻领悟安全生产体系的内涵,将其与我们的安全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总结,不断丰富其内容;二是安全体系建设要与矿厂实际相结合。安全生产体系涵盖了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结合实际,要有重点和关键推进要素。

四、总结

煤矿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抓、抓系统,总结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一是要坚持体系统领;二是要强化安全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理安全;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和保障;四是确保安全投入。

参考文献:

[1]牛旭琼,李凤仪.浅谈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国矿业,2009,18(6):29-31.

第5篇: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煤矿基建企业;转型发展;思考;探究

中图分类号:F626.11 文献标识码:A

1煤矿基建企业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

1.1煤矿基建企业转型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煤矿基建企业事故频发,在这里谈煤矿基建企业实施战略调整,绝不是为了避免安全问题和以牺牲煤矿基建企业的利益来保整个煤炭行业的安全,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为了煤矿基建企业的健康、持续和长远发展。

1.2煤矿基建企业转型发展是解决安全发展问题的治本之策

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煤矿等八个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矿建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铺摊子,承揽了许多高风险的煤矿二、三期工程,并且违规进行转包、分包,队伍素质极低,管控力量不足,加之市场不规范,业主要求不合理,所以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煤矿基建企业要想解决自身问题,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力调整内部结构,提高管控能力,进行战略转型。

1.3煤矿基建企业转型发展是实现健康发展的重大机遇。

矿建企业安全风险大,技术含量低,作业环境苦,盈利能力差,职工收入不高,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养活队伍,长期在恶性竞争中挣扎。近年来,矿建企业的施工环境越来越恶劣,施工条件越来越困难,业主要求越来越苛刻,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越来越粗略。煤矿基建企业的转型发展符合国家关于中央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的总体要求。实施矿建企业战略调整,将现有资源向技术密集行业、向重点发展的主业集中,有利于提高煤炭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煤矿基建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煤矿基建企业由煤矿基本建设转向煤炭生产运营,既要逐步缩小直到最后放弃以立井建设为主业的长项工作,还要继续坚持和拓宽以斜井(斜巷)掘进和平巷掘进为拓展主业的次专业性工作,更要大力发展以煤矿开采为主体的从未接触的专业性工作。转型发展的煤矿基建企业的目标是煤炭生产运营,其终极目标是要有自己的资源,建设自己的矿井并进行系统建设下的生产运营。煤矿基建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面临很多问题,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

煤矿基建企业主要定位为在煤矿未进行生产之前进行基本建设,在此期间,用人较少,便于管理,即使在管理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只要用人的当,操心到位,就不会出现管理问题。由于煤矿基建企业要转型发展,面临着行业工作领域的拓宽,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管理体系与管理领域不相适应。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煤矿基建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进行管理体系改革。

2.2经济效益问题

对于煤矿基建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转型发展工作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一个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煤矿基建单位,矿井基本建设工作是轻车熟路,只要有项目,无论是从谈合同,还是作具体工作,总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煤矿基建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面对从没有接触过的生产运营工作,即便给了项目,合同能不能谈好,工作能不能做好都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决定了经济效益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2.3技术、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企业文化建设要以良好企业制度做基础,而企业制度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这三方面有一方有问题就会对企业产生不良的影响。

煤矿基建企业在转型发展的初期,需要有大量的各种专业的人才,比如煤炭生产管理人才,煤炭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等等。人才缺乏,技术能力不足,是煤炭基建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煤矿基建企业在煤矿基建工作中以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各项管理制度。但煤矿基建企业要转型发展,要进入新的领域,建立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怎么及时发现它们的弊端和不足?发现之后在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方式去更正和完善?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煤矿基建企业转型之后,尤其是面对整个矿井的整体生产运营之后,为了维持生产运营项目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进行煤矿矿井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煤矿基建企业及其下属的生产运营单位面临的严峻问题。

2.4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条件下,以人为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就要求全社会下的各个企业都有责任以逐步提高广大职工的生活水平,改善职工生活环境为己任,来创造我们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对于正在转型中的煤矿基建企业,在经济效益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改善广大职工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不可回避的问题。

3如何解决煤矿基建企业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处在转型中的煤矿基建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直面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解决办法把它进行彻底解决。

3.1管理体系方面

煤矿基建企业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其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在逐步的理顺当中,把职能转变到位,比如协调经济效益的职能,监督监管的职能,为其下属的二级企业真正服务的职能等;其次要合理的设置自己行政管理机构,使其更适应自己的管理体系;再次要合理的理顺其与其下属的二级公司之间的关系,既要树立好自己的权威性和对下属单位的统一性,还要很好的下放权力,让下属的二级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挥很好的发挥。

3.2经济效益

处在转型中的煤矿基建企业处理好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的具体做法我认为:首先要在年初为自己制定一个与自己转型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效益目标。其次,要根据既定的经济效益目标在全年的每一个时间段内做出合理的基建项目和生产运行项目的配比调整,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经济效益评估。最后,再根据经济效益的评估结果适当的调整内部结构和基建项目和生产运行项目的配比,促使全年经济目标得以实现。

3.3技术、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煤矿基建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人才的缺乏,技术能力的不足,就需要引进相当大量的急缺性人才,更需要有原先基建单位的大量人员进行技术转型。人才的录用必须在待遇优厚的条件下面向全社会招工。招工时要注重人才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成果,并保证人才即来即用。对于本单位原先基建单位的大量人员进行技术转型工作要分两个步骤进行综合考虑,第一步是送到专业院校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论培养。第二部是送到相关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的实践培养。只要人才到位,技术层面的为题就能彻底解决。

企业的制度建设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社会性和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简明可操作性原则,责任和透明性原则,权威性原则等。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之后,必须设立专门的部门跟踪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听取群众意见,总结分析后及时作出补充条款,在每年的年初,企业的制度制定部门要根据上一年制度的具体情况重新修订制度。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血肉是行为文化,企业文化的仪容是视觉形象。建设生产运营单位的企业文化需要分三步走:首先,要以现成的正在运行的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为模板,让大家共同学习,来达到共识和赞同,换句话说解释拿来主义;其次,对大家都达到共识和赞同的企业文化加以分析,找出缺点和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和设计自己的企业文化;最后,对全员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并制定其实可行的制度加以强化。

3.4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营造环境良好、人际和谐的工作氛围,就必须因势利导改变现状,正确地认识环境、积极地改善环境、主动地适应环境,致力克服现实困难,不断改善工作环境。

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在工作上对所有员工以支持和理解,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第二要积极地充实工作人员,通过人员的增加来降低广大职工的工作强度。第三要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和环境改善的投资,积极改善职工的现场工作环境。第四要对职工工资给于适当的调整,通过提高职工工资来来改善职工生活环境。第五要抓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的内因,即提高和增强职工素质,通过职工素质的提高来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前景展望

煤矿基建企业的转型发展是煤矿基建企业在新的历史机遇下迈出的艰难一步,是煤矿基建企业领导者在战略思维指引下做出的正确抉择,是煤矿基建企业的广大职工美好未来的希望和保障。至于它对煤炭行业,或者说是对全社会的意义,就在于对人力资源做了综合调整和重新分配。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研究,贾建芳.党校学习讲稿.

[2] 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的依据与原则,邹樵 丁冬.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第6篇: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一、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我市土地总面积14130642.7亩。其中农用地10379061.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45%;建设用地683329.9亩,占总面积的4.84%;未利用地3068251.4亩,占总面积的21.71%。

2、矿产资源。现已查明和发现的矿种有煤、铁、硫铁矿等23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19.5%。其中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2种,占全省有探明储量矿产的19.3%。其中全市含煤面积4654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9.01%。资源总量458.8亿吨,现已探明储量273.8亿吨,占全省无烟煤探明储量的54.5%,占全国的26.6%。全市现有煤矿保有储量约66.5亿吨,其中乡村煤矿保有储量约17.5亿吨。

二、目标任务

1、大力开展对未利用地和废弃建设用地及被破坏土地的开发复垦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有余。2010年前,每年开发复垦整理土地不少于8000亩,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不少于5000亩。

2、加大农用地整理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2010年前,中低产田改造每年不少于6000亩。

3、严格控制城市、村庄和集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010年前,城镇建设新增建设用地年均不得突破1500亩,乡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不得突破200亩。

4、加大“城中村”、旧村(镇)改造力度,提高城市、村庄和集镇现有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率,控制城市、村庄和集镇外延扩展,减轻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压力,保护城、镇、村周边良田。2010年前,全市每年改造“城中村”不少于9个,农村旧村整理改造不少于15个。

5、控制新建煤矿开采规模,鼓励大规模开采,确保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新建煤矿开采规模不得低于100万吨/年。

6、整合现有煤炭资源,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现有煤矿采矿回采率,延长现有矿井服务年限期,提高资源利用率。重点产煤县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必须整合,整合后的开采规模不得低于30万吨;大中型煤矿的采矿回采率要在现有78%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乡村小煤矿的采矿回采率要由现在的35%左右提高到60%左右。

7、加快煤矸石利用步伐,积极鼓励和扶持煤矸石电厂和煤矸石砖厂项目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土地的压占和破坏耕地取土。

8、对铁矿石要进行精选,提高利用率。

三、保障措施

1、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2、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制度建设,健全统一供地、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土地使用权入市交易、集体决策等一系列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统一有序的土地市场制度体系,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3、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旧城、旧镇、旧村改造,走内涵挖潜的新路子,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

4、严格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开发土地,开发的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建则建,优先用于农业,特别要注重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开发土地要注重保护环境,保持水土,严禁开垦坡度在15度以上的土地。

5、加大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投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开发复垦整理土地的积极性,确保新增耕地的质量。

6、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尽快出台煤炭资源整合办法,对规模小的煤矿和边角残留煤炭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确保煤炭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矿业结构,推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根本改变。

7、鼓励现有煤矿技术改造,革新采煤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

8、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违法占地、私采乱挖等破坏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新秩序,确保国土资源充分合理利用。

二五年八月十八日版权所有

关于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近期所要做的主要工作(矿管科)

一、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及采矿权有偿使用

(一)目标

通过对小煤矿资源整合和采矿权有偿使用,推动煤炭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在控制煤炭生产总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矿井数量,优化矿井布局,扩大单井规模,提高技术水平,明晰产权,最大限度地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和显化资源价值,切实维护投资者、农村集体和农民的既得利益。全面实现资源资本化(货币化)、企业股份化、区域集团化,提升煤炭工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资源整合,全市煤矿数量减少30%以上,其中重点产煤县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的煤矿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淘汰,到2010年全市煤矿数量控制在300座以下。资源整合后,各县(市、区)新增资源面积和新增生产能力原则上均不超过整合前的10%;所有煤矿全部实现壁式开采,一矿一井一个系统生产,全负压通风;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80%,薄煤层不低于85%,资源回采率明显提高。

(二)方法步骤

以县(市、区)为单位,由县(市、区)政府组织国土资源、煤炭、安监、工商等部门编制本辖区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并逐级上报“省政府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审批;批准后,由市、县(市、区)组织实施。

(三)时间安排

1、2005年9月30日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向市“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办公室,正式上报本县(市、区)煤矿压减数量及整合、关闭煤矿的具体名单。

2、2005年10月30日前,各县(市、区)要完成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的编制、报送工作。

3、2006年6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

4、2006年底前进行总结验收和表彰。

二、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

(一)目的

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是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一部署进行的,主要是为了摸清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严肃查处一批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典型案件,坚决遏制破坏浪费煤炭资源的势头;推进科技进步,强制淘汰一批破坏浪费资源浪费的落后生产术、工艺及设备;针对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问题,研究、制定我市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制度措施,强化煤炭资源的管理,强化企业资源消耗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1、煤炭企业资源基本情况

煤炭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其中大型煤炭企业检查近五年的情况;小型煤矿检查近三年的情况;煤炭企业资源赋存及开采地质条件,可采煤层层数、厚度、产状,设计开采、实际开采煤层数。

2、煤炭企业资源储量情况

矿井逐年累计动用储量、采出量、损失量,工作面、采区、矿井的回采率;分煤层储量动态,包括逐年的保有储量、动用储量、采出量、损失量、三下压煤量、各种煤柱量等到储量计算是否合理以及储量注销、报损是否合理;煤炭资源损失、浪费、破坏情况及原因。

3、煤炭企业资源管理情况

包括资源储量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情况;资源储量管理技术档案及制度建设情况;生产设计是否合理;采掘工作面资源管理情况。

4、煤炭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井设计的执行情况

包括开拓布置、开采顺序、采煤方法是否合理;设计回采率指标和实际回采率指标情况。

(三)方法步骤版权所有

在煤炭企业自检的基础上,市、县(市、区)检查组对上述普查范围内的煤炭企业进行实地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1、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检查组要全面听取政府和煤炭企业的工作汇报,查阅相关文件、记录及资料。

2、解剖典型,深入分析。检查组要分别解剖至少二个煤炭资源回采率较好的和不合格的煤炭企业,深入进行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3、随机抽查,掌握实情。检查组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随机对企业抽查,以便了解真实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4、发现问题,限期整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责成有关部门和企业,限期解决,切实做到该整改的一律整改,该停产的一律停产,该处罚的一律处罚,该追究责任的一律追究责任。

(四)时间安排

煤炭企业自检工作于2005年7月15日前完成,填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表》,并向检查组提交自检报告。

第7篇: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效率;问题;策略

煤炭产业一直是我国能源产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广泛应用,也带动了煤矿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迅速发展,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因为机电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这也对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对目前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做深入研究,采用有效的措施改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现状,维护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

1 目前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机电设备老化造成的安全隐患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煤矿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目前很多煤矿企业所使用的机电设备都比较老、旧、杂、带病运转,很多安全设施和保护装置都没有达标,明显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同时,使用的煤矿机电设备比较杂,使用的配件、生产厂家以及安装的尺寸和型号等都不一样,这就给日常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机械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产生,使机电设备的种类变得繁杂,目前又没有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来管理好设备,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就会给煤矿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1.2 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从使用型号的选择一直到设备报废。特别是对于新建矿井来说,如果机电设备的前期准备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从选型、购置、监造,直到产品验收,交接工作不完善就会使备件不齐或者技术资料不完整。如果没有妥善保养设备,设备在风吹雨淋之后就会造成严重的腐蚀,迅速老化。此外,由于安装过程中还没有相应的规程和质量标准,给煤矿投产验收造成不小的麻烦。

1.3 技术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人员流动性大

目前,在我国煤矿企业中机电系统的员工素质普遍不高,文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现代化煤矿企业的发展要求。他们不能快速熟悉和运用高新技术,还会因为操作不当而损坏机电设备,不能满足现代化矿井的要求。其次,特种作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流动性高,也为机电管理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人员流动性大致使岗位调动频繁,也为机电管理工作带来了困扰。因为特种作业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在获得上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考虑到安全问题基本上不能变换岗位。另外,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不高,没有按照规章进行作业,也不是持证上岗的,他们经常习惯性地进行违章作业以及违章指挥,不但损坏了机械设备还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2 对机电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改进措施

2.1 增加资金投入,提高设备水平

企业要加大维护装备的资金投入,全面维持设备的新度系数。要对不合理的机电系统进行改造,将瓶颈阻塞部分打通,从而加强主系统设备的使用性能,充分发挥它的生产能力。对于采区流动设备的升级换代,要淘汰那些高耗低能、不安全、不合理的工艺装备,不允许有设备拼装、改造再使用的状况发生,如果设备已经老化就要马上报废并禁止使用。根据现代煤矿机电管理的要求,秉承"科技保证、灵敏可靠"的使用原则,我们要利用最新的技术和装备对传统的设备进行改造,比如说:风机用串级调速、变频调速,采煤机交流电牵引、主付井电控用PLC控制以及电力系统远程监测监控等先进技术。

2.2 通过整章建制来完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

制度建设会从根本上决定机电工作的效果,同时好的制度建设能够促进人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矿井除了要根据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制定基本的管理制度,还要按照机电专业中的各个岗位的工作情况来制定更加详细的制度,比如说:设备维修、设备验收以及现场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最后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所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整理,努力构建一个整体有序、权责分明的机电制度体系。同时,要合理配置专业机电管理人员,根据他们各自的管理职权分配合理的时间与空间,就算工作再忙也不能进行调岗作业,保证机电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更有利于他们开展工作,完成自己的职责。企业要强调机电职能部门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意识,促进矿井机电管理的落实效果。

2.3 加强职工培训,全面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

企业拥有一个稳定的职工队伍以后,要加强对职工技术能力的培养。要想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做好,需要更多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这样才能发挥出先进设备的优势。员工的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中的基础工作,我们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训的效果会更明显。通过培训为煤矿机电管理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企业要为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经济待遇,设立合适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机电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 结束语

煤矿机电管理的效果,直接与煤矿机电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挂钩,同时还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我们要秉承安全生产的原则,利用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洪水.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1).

[2]艾朝国.煤矿机电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第8篇: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安全文化;煤矿企业;应用

一、企业安全文化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功能

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措施相比,属于事故预防的软对策之一,其目的是提升煤矿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为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安全的文化环境和协调的人机关系。完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职工的观念、态度、行为和取向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举动,减少人为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先见性管理工具。

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因素多种多样,比如说安全的生产设施和机械、可靠的作业条件和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等,但是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保障因素是人的安全素质,包括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表现出的安全态度、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安全文化建设在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安全文化具有凝聚。安全文化能够起到凝聚员工行为准则、保持员工已执行的作用,使得员工全体能够自动自觉地遵循安全价值理念、安全行为准则。当职工全体形成一股认同的心理力量时,他们将会以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承担安全生产责任的工作中,时刻关心安全生产现状,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趋同于安全生产要求。

第二,安全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煤矿企业具有庞大的职工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家庭和教育背景,在安全价值认知和安全意识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种情况会对安全生产产生消极的影响。安全文化起到一种规范的作用,能够在感召员工的前提下引导员工去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形成安全意识。使得不同教育层次、不同价值观念的员工都能够按照企业的安全标准行事。

第三,安全文化具有规范功能。文化教育人的方式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安全文化通过微妙的暗示和渗透获得员工的价值观念认同和行为准则趋同,长此以往,员工可以实现自我调节和控制,安全文化也起到了有形或者无形、强制或者非强制的规范作用。

(二)安全文化在煤矿企业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首先,煤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影响了企业的制度设计和员工的工作习惯。如果多数员工认可某种行为的正确性,那么他们就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一直坚持下去,并最终成为习惯。当员工将不正确的行为坚持成为习惯之后,就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企业制度的完善性和员工行为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对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形象产生直接的影响。

其次,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对员工的行为方式具有直接的影响。企业员工中的行为会对每一项工作的绩效有着直接的作用,全体员工行为的汇聚会对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产生影响,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效率和效益包含了产品质量、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多个层面的绩效衡量维度。另外,企业安是否安全的社会形象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看法、员工的招聘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据此我们可以得知员工的行为也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间接的影响。而员工的行为直接受到企业安全文化各个角度和维度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企业业绩就是通过上述的链状机制来实现的,并最终在安全管理中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再次,企业安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范畴之内,不可泛泛而谈、空洞而论,它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来实现。我们一般将实现企业安全文化要求的物质手段成为安全文化载体。煤矿企业内部的俱乐部、文化室、展览厅、研究会、刊物、服务中心都可以作为安全文化的载体使用,煤矿企业还可以借助文娱活动、文艺晚会等形式传递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

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和运行

第一,在企业文化理念中融入革新因素。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在企业内部属于独树一帜的理念之一,是实行安全生产必须要坚持的态度和观念。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是企业将安全文化理念灌输到员工思想行为习惯之中的重要方式和形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在企业范围内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理念,就必须增强安全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所以,煤矿企业需要深入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将企业内在价值凸显出来,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安全文化理论阵地的构建,为安全宣传教育提供优秀的媒体宣传场所,在研究了新时期煤矿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宣传进行原则性指导。

第二,推进安全文化制度建设。首先,企业应该针对安全文化的建立设立具体的规章制度,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煤矿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去。在煤矿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完善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功效的重要基础,能够在调动员工工作热情、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大有所为。其次,企业要加大力度对班组施工进行约束,保证施工环节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再次,企业要对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表现情况实施奖惩,使得职工受到物质或者精神激励的引导对安全生产充满热情。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对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的班组和职工进行给予积极地奖励,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到极致。

第三,开展多元化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煤炭企业应该努力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渠道实施安全文化宣传,将安全宣传教育本身的思想教育优势和信息传播优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安全生产知识,在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还要提升员工的事故应对能力和逃生能力,使其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命威胁,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郭旭.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之我见[J].中外企业家,2013(12):210,212.

第9篇:煤矿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煤矿;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011-01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与经营活动,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的安全与质量在煤炭资源需求量日益加剧的现阶段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在此形势下,煤矿企业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煤矿生产的各个岗位和部门都要认识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成效。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且复杂的过程,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建设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煤矿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实现煤矿企业的长远、良好发展。

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如今,我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尤其是安全事故频发的煤矿工程,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其更是一项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将其纳入煤矿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规划、实施和考核,从而达到强根固本的目的,提升进一步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一切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基础,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加快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能够改变煤矿落后面貌,推动煤炭工业向科技含量高、能源损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途径,保障煤矿企业在新时期向着安全、高效、优质及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模式及内容

(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

现阶段,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为主要目标,积极落实安全责任意识、生命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以规范行为、规范管理为主要手段,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具体如图1所示。

(二)建设模式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是为了有效、清晰的指导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践,简明表现其建设规律的一种概念模式,其具有规范化、功能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特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模式要充分结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主要包括建设内涵、过程、手段、支撑体系以及目标等多层内容,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三)建设模式中的基本内容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主要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观念安全质量标准化,其是指树立安全意识,并实现煤矿企业安全观、质量观的过程,煤矿企业在落实观念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时应积极采取教育、培训、宣传等手段。同时要形成一定的制度体系,为其落实到位奠定基础;第二,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其是指在煤矿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严格的责任制度以及有效的培训教育等方式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观念、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区队班组等;第三,行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其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及其他管理手段,从领导决策层到操作层都准确掌握和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使每个岗位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生产作业,规避“三违”及不安全行为;第四,物态安全质量标准化,其主要是针对井上、井下各个作业环节和环境、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制定的标准,优化生产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具体步骤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来实现全员、全过程及全方位的生产质量达标,因此在具体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时要经过3方面的环境,形成闭环过程:第一,准确定位,准确定位是保障建设方向和目标相一致,主要有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总体发展方向、目的及结果;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科学方针。第二,组织与管理。煤矿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小组,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规划和战略性框架,并配置相应的各项资源,从而将各项工作职责和权限明确到位,确保建设的有效到位。第三,实施促进及评估改进过程。其中实施促进是通过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包括教育培训过程、行为规范与制度建设过程、强化生产作业人员、环境以及条件等方面的管理与操作、健全考核体系以及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系统性建设;评估改进过程是通过建立全面的评估机制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及时检验和校正,检查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业绩及总体成效并作出改进,进而不断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煤矿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思路,建立以观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行为安全质量标准化以及物态安全质量标准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模式,以有效保障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与安全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优化煤矿企业的生产环境,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质量及安全性,实现煤矿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伟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2] 宝银昙.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及其效果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3] 刘风录.郭家湾煤矿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