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第1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责任,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注重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些是以精英培养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的。讨论法,在新课程实施中因师生互动、小组学习,被教师广泛采用。我在此仅把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应用讨论法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转变观念

教师要重视观念、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知识的占有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课程计划的执行者的角色。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角色必须发生转变,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机动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课程的研究者和决策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如果不转变教育观念,就不可能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合格教师。

教师在传统角色中,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如何使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进入“学生发展促进者”角色的教师,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发展过程”上,要关注学生,心里有学生,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角;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更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经历数学、体验数学。

二、选择讨论法的依据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主观情况,进行周密的计划方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选择讨论法时需考虑以下依据:(1)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教学目标少,学习要求不高,学生容易引起误解;学习目标多,要求高,学生难以理解,这都不适合运用讨论法。(2)教学内容特点。教学内容不多,且有规律性,才适合讨论法。(3)学生的学习基础。对于一般学生均适用讨论法,但基础差的学生达一半的不适合讨论法。(4)学习时间和效率的要求。讨论法比较适合教学时间充足、课时安排较多的课题。另外,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素养、教学方法本身特性、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情况。要结合各种因素,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再确定是否采用讨论法。

三、讨论法教学的课前准备

1.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精选问题。问题不宜多,以4~5个为宜,要为学生留有讨论的余地。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道哪些问题是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在哪些问题上容易出现偏颇,在、哪些问题容易产生讨论的火花、哪些问题学生感觉比较难等等。问题太易,学生人人能回答,不用讨论;太难,都不会,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必要的阅读,通过阅读使其在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当然这里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有一次,我在听《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这里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没有错,关键是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对问题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学生的时间会更多地运用在讨论上,而不是对问题的提出上。务必使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对知识了然于胸,对于不会的问题要在课文中标出来。要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就已知道,有所准备。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发言,该提出哪些疑难问题。

3.分组的准备。从学生基础、性格差异、男女比例等考虑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以4~6人为宜,要使学生在本小组内感到愉悦、有帮手、有朋友、有“老师”。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学习效果,每个学习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为此,组建合作小组之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的有效合作。

四、讨论过程

在课堂上宜采用“小组讨论——释疑解难——班级展示”的模式进行。先在小组内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要求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巡回指导,深入到学生之中去,对卡壳的问题给予提示;善于发现新颖的解答思路,以利于在班级展示中有的放矢地指导;可以用暂停方法对问题做出修订和补充,学生在答疑解难中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提到全班讨论。最后,把各小组讨论的成果在班内展示,让有不同解法的同学上台交流,使学生体会讨论的快乐,激发起对其他小组解法的兴趣,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能得以提高。

五、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2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口头语言 信息传递

语言是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传达课堂教学思维的最基本途径。如果体育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语言法,就会像磁铁一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运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上好一堂体育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下面具体讲述这三种方法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所谓讲解的方法,是体育教师运用逻辑分析、论证,形象地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晰地获得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的手法。

由于语言的无处不在,讲解法自然是一种主要的体育教学方法。其他的教学方法也都依托于讲解法。然而,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使用讲解法,不能形成“满堂讲”的局面;要“精讲多练”,同时也不能“只练不讲”,因为“既懂又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高超的讲解水平,“精讲”正是高超的讲解水平的表现。具体而言,运用好讲解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

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

2.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

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教师就应着重讲解后蹬技术。讲解时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

运用教学口诀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起跑时,用抬(臀)、移(身)、压(起跑器)、听(发令声)几个字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在教三步上篮时,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

3.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

讲解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的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有的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讲解要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前滚翻”时,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向前滚动?怎样才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

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

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了集中进行外,还要加强个别讲解。

二、问答法

“问答法”也称“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它是一种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都曾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问答法被广泛地采用。它的优点是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作用。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答与在文化课课堂中的问答在形式上有以下几点不同:

1.体育教学中问答往往是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的。

2.体育教学中问答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3.体育教学中问答以伴随练习的思考为线索。

4.体育教学中问答分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但在开始和结束部分更显重要。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际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提问:老师做得好不好呀?(注:教师做完示范后问,学生回答“好”)我们做练习积极性高吗?(注:在同学们做完练习后问,学生回答“高”)他做得好吗?好,我们为他鼓掌。(注:教师选出学生做示范后,学生回答“好”并鼓掌)。这些问题没有调动学生的思维,有些甚至是违背学生的意愿的,因此没有教学意义。如果我们修改一下上面的提问会更有效果,如:想想刚才老师做的示范和你们自己的动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可以归纳出教师动作与自己动作的不同点,不存在好坏的评价,属于归纳性评价)大家评价一下第一组和第二组,哪组做练习的积极性高?为什么这样说?(同学们可以自主判断,属价值判断和归纳性问题)谁来回答一下,他做得示范好吗?有哪些不足?(也属价值判断归纳性问题)。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能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参加集体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全体学生参加讨论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比较低效的,因此体育教学中的讨论法往往是伴随着“小群体教学法”来进行的。

四、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要遵循的几点基本要求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3.要多用设问和解疑。

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但要注意:

(1)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情况,难易适度;

(2)问题要明确具体;

(3)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要敏感地抓住学生认识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错误之处,及时地加以纠正。

4.结合黑板、挂图、游戏等进行讲授和讨论等。

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探讨和交流的时间,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中运用迎面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检测他们的学习成果。从整个比赛过程来看,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比赛中。而且都能遵守比赛规则,在激烈的角逐中,为了激励学生,我让失败的一组表演了一个节目,过后学生激昂的情绪逐渐平静了下来,但个别队员互相埋怨,为了让学生学会合作,我要求各组组长立即带领组员讨论为何会失败,有人认为应该把队伍重新调整一下,让跑得快的排在前面和后面;有的认为要团结,团结才会胜利。当我宣布第二次比赛开始时,各小组都卯足了劲,每个同学都认真地准备着,互相加油鼓劲,比赛很快结束了,结果出乎意料,实力相对很弱的第三小组取得了胜利,于是我请组长谈谈他们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组长说:“我们组将跑得快的同学和跑得慢的同学搭配开,每个同学接棒的速度都十分快,不耽误时间,而且我们都很团结,所以取胜了”。听完后我让他们庆祝一下,这一组同学高兴地欢呼起来,其他组同学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这时我及时对他们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懂得团结是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以语言为中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过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凭借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术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分析和评定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任务、要求,不同的教育对象,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将不同的语言方式加以最优化组合,让体育课堂教学语言鲜活起来,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祖云. 田径技术教法新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叶奕乾,祝蓓里. 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 运动心理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4] 体育理论教材编写组. 体育理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5] . 教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3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方法 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多,思维训练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针对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发挥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如何探索出一种既符合教学目的需要,又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如何创造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学习氛围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根据生物课的特点,我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 学和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一、常用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方法包括教法 ,教法主要有语言的方法 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及讨论法) ,直观的方法 (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实习的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法,还要对学法进行正确指导。下面介绍基础生物学的常用教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1.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既可用来传授新知识,又可用来巩固旧知识,且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常要与讲授法配合。因此讲授法是生物学教学常用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法,而生物学则主要采用讲述法和讲解法。

讲述法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现象的方法。生物学中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类及应用等知识,属于对生物界对象或现象描述的性质,一般都采用讲述法。实验、实习、参观等的指导也常用此法。初中低年级采用较普遍。

讲解法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概念、原理、规律的方法。生物学中的生理功能(包括生长和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生态学等知识。属于对生物界自然现象说明、解释或科学论证,一般采用讲解法。

2.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二、准确把握抽象的课程内容

生物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上好 《生物》课呢?我的教学原则是:“既不能脱离课本抛开考点,又不能拘泥课本照本宣科。”

1.从绪论课开始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 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调节课堂气氛,保持良性循环.包括 :用比喻突破难点 ,用古诗词激发兴趣, 用儿歌法助记。 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用比较法综合复习,理论联系实际。 多用实物,多动手作实验等等方法和形式。

3.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的渗透。

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例如:结合植物学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结合动物学部分教学,介绍青蛙、鸟类的益处,提倡爱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结合“人体生理卫生”部分的教学,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关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在渗透课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找准与教材的结合点,避免牵强附会。第二,掌握好渗透的比重和程度,不能过分展开,上成专业课。第三,老师应列出渗透教育提纲,做到备课上有要求,教案上有体现。

三、上好典型课。

第4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与传统教学中师生正襟危坐、课堂气氛肃穆而沉闷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师生之间接触增加,交流更频繁,教师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示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以应对突况。

二、民法教学中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

案例教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教学形式。目前在民法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有:1.示例性解说法。教师在讲解某一具体民法概念或制度时,为便于学生理解所列举的案情简单、结论明了的案例,这类案例针对性强调,多由教师根据所讲授知识点杜撰而成,并由教师以随堂提问的方式解决。2.讲评案例法。教师为教授学生案例分析方法,选择案情较为复杂、结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案例,由教师主导分析整个案情,教学重点在案例分析方法而非民法知识点的运用。3.辩论法。为检验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选择案情较为复杂、结论具有争议性的案例,由学生自主分析案情并进行论证。这类案例通常争议较大,结论不具有唯一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均可展开论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4.角色模拟法。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在教师的组织下,由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模拟庭审现场,让学生通过体验司法实践中每个法律职业获得法律真实感和职业使命感。这类案例通常具有一定的争论,但教学重点在于加深学生对诉讼程序以及审判方式的认知。5.观摩法,包括庭审旁听和教学视频赏析两种。庭审旁听是组织学生到当地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参加庭审旁听。教学视频赏析是由教师选择适合的法制类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观摩审判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审判人员审理案件的程序,学习律师的辩论方式,思考案件的切入点及判决依据的合理性。选择何种教学形式应根据民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的要求,不能盲目为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其他法学院校做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来说,民法教学中传统教学法应与案例教学法相对分离,即将民法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分开开课。民法教科书先总则后分则的编排顺序不利于旨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案例教学法发挥作用,在学生学完全部民法理论知识后再单独开设民法案例分析课程,既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民法知识点系统化,又能让学生横向比较各知识点并灵活运用。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形式各有侧重:理论教学重在讲授知识,示例性解说法较为合适,其他形式因课时和学生知识储备等限制,难以充分运用;案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处理案件的能力,以讲评案例法和辩论法为主,以角色模拟法和观摩法为辅较为适合,其中角色模拟1-2次基本足矣。

三、民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民法课程改革的方向,要想让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发挥重大作用,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准备中满足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学计划内容精炼、时间安排灵活

由于案例教学法更多地运用于民法案例分析课程中,所涉知识点跨度大,注重综合能力的运用,在学生已经系统学习民法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其教学计划内容的设置不宜以理论教学的章节为依据,可以考虑以民事权利为主线。教学时间的安排需要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形式,运用辩论法和角色模拟法时,可以提前布置案例,由学生课下完成熟悉案情、查找资料、整理论据等相应准备,课堂时间仅用于辩论或模拟,时间安排上要充裕,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

(二)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经典与热点相结合,形成体系化的案例库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选择案例的范围可以是身边发生的,如超市以糖果代替找零现象;可以是法院审判过的,如2001年四川泸州发生的小三状告原配诉求遗赠财产案;可以是正在发生的法律争议,如2015年1月新疆最大狗头金归属之争;可以是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中出现过的案例;可以是俗谚俗语及地方风俗,如“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民间不许“寡妇携幼子带产改嫁”;可以是教师根据考核需要自编的案例等。无论案例取材于何处,案例的选择都应贴近生活,有一定深度,具有典型性和疑难性,每个案例都有各自侧重点,案例考核点覆盖民法教学重难点,具有系统性。

(三)教学组织到位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有较高要求。教师不仅自己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法律实务技能,还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民法理论水平。因此,民法案例教学的教师应尽量与理论教学的教师保持同一人,且应加强法律实务能力方面的培养,争取到当地法院、仲裁机构等部门实习锻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论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可以围绕案例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但问题不宜过细,以免限制了学生思维。为营造轻松、自由、多维互动的课堂氛围,教师要面色和蔼地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必要时可穿插一些民事领域的奇闻异事。在每一个案例分析讨论结束之后,教师都应就学生准备情况、分析问题的程度、发言状态等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案例分析能力。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

第5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讲解方法;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发生了一些新的改进。在教学改革中涌现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随着教学过程的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在某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

一、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主要讲解方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的演讲与解释,也包括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讲解。讲解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讲解要求科学性。①讲解内容的科学性。物理学是一门严格定量的自然科学,概念、定律、原理有严格的含义。这是对物理教学语言功能的最基本要求。要正确、深刻给予其理解,将其转化为教学语言传播给学生,如引力常数的重新测定、质量概念的扩展等。同时要把物理原理在应用中出现的新成果通过讲解传播给学生,如程控交换机原理、磁悬浮列车原理等,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②讲解要有科学的态度。要用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指导教师的备课,把辨证的观点融入教案的讲解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在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过程中和在原理的推论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引述必须正确、准确,推理要科学严谨、细致。③讲解要采用科学的语言。物理课堂教学的讲解,一定要使用物理学的专业术语,用物理学的“行话”确切表达物理知识信息,防止产生歧义、出错。比如速度快慢、速率大小,而不能说速度大小,原因是速度有方向,而方向只有方位之分没有大小之分。说速度大小,是一些物理教师常见并没有注意的错误问题。

(2)讲解要具有教育性。教育性即是传授知识、形成品德和发展能力。要突出:新、实、活。“新”是讲授的内容具有时代特色,传授新知识,使学生耳目一新,消除学生的厌倦心理。例如讲匀速圆周运动时,可讲述我国神八的成功飞行,赞扬中国宇航员的奉献。“实”是讲解学生耳闻目睹的事实、亲身经历和感受过的物理事件,以事实说理,配合演示实验,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活”是将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各种感官一齐活动,受到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教师不仅要用语言表达信息,还要有举止装束、面部表情的变化,适时、恰当地配合体态语言,为人师表,正面给予学生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不能用不当语言加以训斥和讽刺学生。

(3)讲解要有启发性。这要求教师讲解时,要把物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大事件和有待解决问题用浅显的形式融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建立将来献身物理学研究的远景学习动机。同时,教师要把物理学在生产、科技和国防中的重大应用成果和技术成就浅显地融合在物理讲解中,启发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下定决心学好物理。

(4)讲解要富有感情。①以情育情。教师要以自身的情绪培育学生的相应情感,情绪饱满,热情洋溢,学生就会深受感染,喜闻乐听。②乐教于情,教学相长。教师在备课时,应句句精心设计,字字反复琢磨;在开讲前,应自我培养情感,排除杂念,进入角色,倾注热情。教师只有声情并茂,才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控制情感,不可故意卖弄,装腔作势。

二、物理教学相关因素的综合运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综合研究与教学方法相关的各种因素,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1)物理教学要与教学具体目标相适应。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适应。若教学目标是要传授物理新概念,就选择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若教学目的是要形成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就要选择以实验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若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那么讨论法最为合适;若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则是首选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因其教学目标的多样性,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是多种方法的组合。

按照物理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要注意把比较抽象的、宏观的教学目的或课程目标分解转化为比较具体的教学目标。《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把物理课程总目标分解为三个维度的具体目标,为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有效帮助。所以,为有效选择教学方法,教师要按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制定每节的教学目标,并把这些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确定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2)物理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等。对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高中学生,一般采用抽象性、独立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学生知识基础的差异,也可能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如在学习一个物理概念时,若学生己有大量相关该知识的感性认识或生活常识,教师仅通过一般的讲解,学生就能够理解,不必采用直观教具的演示;相反,教师就必须采用实验演示的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6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咨询;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18-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实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只有在一定原则指导下通过适当的途径来实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顺利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要努力探究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成引导学生全面提升个人素质的崭新平台。

一、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法,提高心理健康课实效性

目前心理健康课的主要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讲授法,授课方法的单一必然损害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够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呢?探究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除了讲授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如:

(一)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等。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的题目和方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并写好发言提纲;讨论中,要求学生轮流发言,教师要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围绕主题联系实际;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评述。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就是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交往、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角色扮演的重点不在演,而在于通过观察、体验,分析讨论,使学生受到教育。常用角色扮演法如情景剧表演、空椅子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现实中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探究其心理问题的特点,形成的原因,矫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使学生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在出现类似心理问题时能够识别并运用有关技术进行自我调适。

(四)心理训练法

心理训练的方法是指通过有目的的心理练习,对被训练者进行有意识的影响,使其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以达到适宜的心理程度,满足提高心理水平,增强身心健康需要的教育手段。学校开展心理训练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其主要内容为:学习教育与训练、情绪和情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社会交往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择业和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心理健康课的内容为基础,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方法,将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方法为内容服务,并且使内容更好得得以表现。

二、探究心理咨询的合适方法,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高职院校心理机构的现状,为适应学生对提高心理素质的迫切需求,心理咨询人员要探究心理咨询的咨询方法。

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很多种:讨论法、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各种习作与活动、演讲会、报告会、参观访问、影视观赏等。一般根据参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例如:“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这样一个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先选取一个故事,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故事:第一种情况是角色任意发泄情绪以致造成不良后果;第二种情况是角色调控情绪事情向良性方向发展。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个故事,总结调控情绪的技巧。最后,大家根据所总结的技巧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的行为训练。在这样一个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如何调控情绪的办法而且进行了练习,真正提高了个人的心理素质水平。

三、探究各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方法,进行积极课堂教学

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各高职院校应当把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到各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以提高心理素质为核心统帅各科教学的教育体系。

要达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学的融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建积极课堂,积极的课堂是指那些在课堂的教与学活动中,教师拥有积极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能够注重营造课堂积极的氛围,并能够使用一定的方法,注意调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其常处于积极的状况,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取得上佳的教与学的效果。

要在课堂上建立和谐、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不良的刺激如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学生的讽刺挖苦等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甚至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重视建立和谐、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上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多表扬,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以获取信心,带着乐观、愉快、轻松的心境去学习。

教师还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比如,轻松自然的游戏、幽默的故事,新颖的教具都可以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郭启华.高校管理者人格素质结构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06-107.

[2]郭亚.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助力器[J].铜陵学院学报,2007(4):111-113.

第7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化学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既往的课程构架,构建了学科基础知识与人的认知能力相互融合的新体系,体现了以学生的个性和个人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多元智能的理论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与实践产生了比较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总体来看,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化学具有以下特点:(1)与传统化学教学相比,新课程标准不再只局限语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是转向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技能与方法并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体系。(2)新课改后,高中化学课程逐渐划分成多个模块,主要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并为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结构特点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调科学探究意识和思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其科学创新精神。(3)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对学生的活动表现情况十分重视,基于这种多维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能够广泛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从而对每位学生都能产生激励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多元智能的理论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背景,其具体思路是:首先,要明确具体某一课对学生智能的要求,并将该项智能作为培养的重点,将大部分时间应用到启发和训练该项智能中;其次,教学设计也应该围绕着该项智能而展开,运用智能手段设计课堂教学,还要保证其能够让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并将这种职能运用到学习中。最后,改变既往整齐划一的聆听式教学方式,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展示中来,在课堂上展现出自身的智能强项,运用最擅长的方式进行化学学习,以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应用实验法

实验法能够直接避免过去“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将其作为化学课堂直观教学的主要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化学,让学生发挥善于观察的特长,准确地认识化学实验的反应规律和相关化学物质。比如,在认识氯气一课中,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氯原子结构图,分析氯原子的结构分布特点,进一步判断氯气可能会产生的化学性质,根据具体的分组实验结果确定氯气的性质。

(二)范例法

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一般是以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作为教学基础,虽然隶属于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这一范畴,但在本质上更加偏重技能教学。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化学教师在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时,要将“过程与方法”纳入到教学中心工作中,运用范例法向学生讲授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守恒法”一课时,可以结合具体范例进行分析,向学生展示守恒法的计算技巧,使学生把握化学反应之前和之后物质量的具体等价关系。

(三)讨论法

讨论法能够使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互动,使化学课堂呈现出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并通过探讨一系列的化学问题,来观察和分析不同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智能表现特点。例如在“气体体积计算”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工计算气体、固体以及液体的摩尔体积,并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分析温度对体积有无影响。

三、结束语

第8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真实的、典型的实例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其最早的雏形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但直到191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商学院和法学院才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用,后又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界。目前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在国内该教学法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广泛地应用于很多课程授课中,如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公关文秘、法律等,并被列入了很多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之中。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思想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得好,教学效果就好;发挥得不好,教学效果就差。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首先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法,例如用案例引路,用事实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收益会比较高。比如在保险学的授课过程中讲到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从而使学生于实例中切实感受到保险学教学不仅是课程学习的需要,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这样一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便不言自明了。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接受了教师的知识传承之后,能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保险学是金融及保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基本经营管理方法,是一门集方针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的应用课程。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而且,单纯的讲授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单调而紧张的状态,容易产生枯燥感,更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调动大脑去思考,一方面要阐述和讨论自己的分析判断,同时又要倾听他人的意见。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意见和进行思维创造的机会,改变了单纯进行保险条款讲解的枯燥感和抽象感,将保险原理还原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及时反馈信息,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案例教学是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使学与教都处于教师、学生及案例所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之中。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出的多角度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督促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考虑问题更全面、更细致。

二、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日益发生着变化,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及技术应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主要以培养社会建设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尤其重大。就保险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保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讲,如果教师只是介绍抽象出来的理论和既定的保险条款,而不是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会给人枯燥空泛的感觉,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看,案例教学是学生了解现实问题的重要媒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能与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相结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想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事情:

(一)案例选择要适当。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点。一般来说,选择案例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分析价值等要求。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应当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比如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保险合同是该课程研究的重点,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础概念,并且保险合同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先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已经填写好的保险合同(有规范的,也有不规范的),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如果自己是一个有风险防范意识的人,在同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提出他们的见解后,再引入话题:这个考虑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因为保险双方当事人所处的利益位置不同,签订合同时所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份保险合同包括的内容很多,有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等。那么这些内容又包含了许多小的方面,这也正是保险合同这章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该次课的学习兴趣就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高了。

(二)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案例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而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保险学不是完全的实验课,它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进行实务性的学习。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一章时,有这样一个案例:张某将其汽车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后该车坠崖落水。事故发生后,张某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经过现场查勘,按推定全损理赔。张某看到采购货物的现金还在车内,就将残车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王某,双方约定:由王某负责打捞残车,车内现金归张某,残车归王某。残车被打捞起来后张某和王某按约行事。保险公司知悉后,认为张某未经保险公司允许擅自处理此残车是违法的,遂成纠纷。对于这个案例而言,一定是在相关概念都讲授完备的基础上,再组织案例分析。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概念,比如推定全损、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要求、物上代位的含义等都不理解的话,就很难对该案例作出一个合理的全面的判断。

成功的案例教学是在讲解基本理论时,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地认识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把生动的案例与理论知识融为一体,巩固学生学习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案例教学实施方式。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比如课堂讨论法和讲解分析法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讲授“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一章时,由于该章主要是关于财产保险的险种介绍,实务性较强,所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保单分析等形式授课,即在学完各类条款内容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老师给出的案例资料,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讲授“保险的基本原则”一章时,由于该章内容是保险基础理论的核心部分,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础概念,要学生一下子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作出准确回答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采用讲解分析的方法。讲到一种保险原则时,先把该原则的含义、基本内容、需注意的关键点讲解清楚,然后引入相应的案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除讲清案例的背景、经过、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外,教师也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讨论。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也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克服怕羞、怕说错的心理,师生共同打造既严肃又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关于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索

案例教学法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要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在不同的案例教学实施方式中,老师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在使用讲解分析法时,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在课堂讨论法中,老师要把表演的舞台尽可能的放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避免出现“冷场”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话题范围不要过于宽泛,使课堂讨论始终围绕案例进行,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

第9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范文

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种类多样,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一定的科学思想作指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符合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选择和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应是“讲读练”。即指“讲、读、练综合运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阅读指导法”、“练习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分别发挥到讲、读、练各个环节中去,发挥出它们的综合效力 。这种方法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感觉或思维器官,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进而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要借助大量的教学手段?这是由于受地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科学,而地理学科是取材于地理科学,因而地理教学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涉及的领域广阔) 、综合性(各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综合联系性)和区域性(地区差异性)的特点。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的比较抽象 (如地球的运动),还有大量的内容无法让学生直接感知。就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理解能力比较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较贫乏,涉足地理环境的空间也比较狭窄。因而使他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辅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 而且还会使他们丧失学好地理课的信心,带着沉重的心态被动地学习,的确是索然无味的苦差。

三、生动而丰富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指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使用语言作为工具和学生交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以“舌耕为业”,总是凭借一定的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地理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地理教师课堂语言是否生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