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融合教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融合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出现的教育思潮,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范围中的“回归主流”运动,就是尽量把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的帮助特殊进行常规化的学习和生活。主张融合教育主要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特殊儿童进行的一种融合式教育,现在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主要方式,那么在我国是否适用这种理念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实际情况
2.1融合教育现状
现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都在使用融合式的教育方法,进行普通班级的融合,不但包含了轻度的自闭儿童,还有很多重度障碍儿童也被纳入进来。很多障碍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一般都会有一位助教老师进行帮助,给自闭儿童构建专业的培训机构,让自闭儿童积极参与进行来。在台湾,一些融合了障碍儿童的学校都建立了普通班,资源班和特殊班,很多不同程度的自闭儿童都被安置在这些班级中,一些主要的课程在资源班中进行。融合教育的观念是治疗自闭儿童的关键,对于治疗自闭儿童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在我国进行美国式的融合教育也有一定的问题。美国进行“融合”教育的时间比较长,在训练自闭儿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得到了自闭症研究专业机构的认可。但是我国现在进行全融合还有很多的问题。第一,有关的配套设备,教育方法还不健全。第二,现在我国关于自闭症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发展时间较短,对于治疗的支持力度也比较薄弱。第三,融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差别对待,教育公平等理念是进行良好学习的最佳环境,但并不是一定要一起上课才能归位平等。对于自闭儿童的融合要充分的考虑到其人群的特殊性,争取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和治疗方法。所以,强化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中治疗自闭儿童的关键。
2.2在我国实行融合教育的主要问题
融合式教育的观念充满理想化,落实到实际却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实行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因为实施的关键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配合。在我国实行融合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有缺少整体的行政帮助和教育资金;专业技能不足;自闭症儿童研究的专业人员数量缺乏,学校中对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也比较薄弱等等。除了上述原因,实行融合教育最大的困难还是来源于老师,学校和有关行政人员的认识,因为人们对于融合教育观念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认同,所以在进行融合教育的时候,建立融合班级的时候,要对实际的资源,费用和认识等因素进行审查,在相关的条件下进行融合教育,不能一味的只是要求融合。[1]
二、如何大力开展融合教育
2.1自闭症儿童的融合需要和自闭儿童的心理特点相吻合
自闭症儿童和很多正常儿童一样,在内心也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在一个安稳,友爱的环境中成长,融合要根据自闭儿童的实际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进行有关的帮助。
2.2站在自闭症儿童的角度进行思考
自闭症儿童在融合班级中,老师要考虑到自闭儿童在自闭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帮助自闭儿童实现融合。功能性较低的自闭儿童,不能提早进行融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早期的干预训练。
2.3完善相关的法律发挥,给与政策方面的帮助
完善相关的法律发规,给与政策方面的帮助是进行融合教育的关键力量,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划分出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优化使用资源,推进融合教育,使得教育的发展能够给更多的自闭儿童带来欢乐。
2.4提升教学和生活水准提供相关的物资条件
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构建无障碍设施,建立相关的资源储备,提升融合教育中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老师,制定个人训练的专业人员,家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都是十分重要的融合教育因素,只有三者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才可以更好的之间自闭儿童的心理问题。[2]
2.5加强融合教育的支持力度
根据相关专家或特教老师对自闭儿童制定的特殊化的教育方案,并且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反映及观察,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治疗方案。班主任老师主要是对教室环境进行合理的布置,例如:位置,给学生选择适当的友伴,建立规范化的班级,能动性的和其他任课老师传播学生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要及时向特教老师汇报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实际情况。根据自闭儿童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儿童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关的设计,因此在设计方法上可以不局限于某种形式,例如以游戏的方法进行治疗,进行应用性行为训练,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治疗。融合教育中的治疗也要考虑到家长的作用,家庭教育需要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
2.6有效发挥专业人员在融合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融合教育在教育模式中要善于和不同的文化,智力和身体状况相融合。对特殊儿童来说,特别是自闭症儿童,如果只是把他们和正常的儿童安排在同一个教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所以,进行融合教育还需要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特别是把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效的融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才能在融合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使用专业的技能促进教育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大大的减轻了普通老师的心理压力。
2.7对教的训练
现在我国全融合教育和半融合教育都是自闭儿童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需要对老师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能力进行加强。并且,不论是普通幼儿园的老师还是与之相关的专业人员,都要学习融合理念,从而真正的实现融合教育。[3]
2.8体现家长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
关键词 随班就读 教师 专业素养
分类号 G760
1 问题的提出
以“倡导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以及“建立能够接纳并满足所有学生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为主张的融合教育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便以其卓越的进步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成为世界特殊教育变革的主要动力和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尽快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普及义务教育的迫切需要,国家将随班就读明确做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据教育部2011年的公报,全国随班就读特殊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特殊学生总数的56.49%。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班就读”取得的成绩更多体现在特殊儿童的入学率上,这些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质量、个人的发展状况和自身潜力的实现程度,并不理想,普通学校残疾学生“流失”、“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等现象严重,因此,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成为继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后更加迫在眉睫的重大议题。
此外,国内外众多研究均表明,相对于班级规模、班级结构、物理环境、学生背景等其他因素,教师素养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且“教师缺乏特教专业知识和方法”是目前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我国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然而,当前对优秀随班就读教师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提取文献中关于随班就读教师核心素养的规定和描述,并与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照和分析,同时综合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的意见和观点,从而在保障研究资料来源多样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提炼出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和需求,为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培养提供依据。
2 方法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随班就读教师
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我国融合教育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师资队伍通常包括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由随班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承担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工作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本研究中将随班就读教师仅界定为:在有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班级从事班主任及学科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不包括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
2.1.2 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是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品质。叶澜指出,教师专业素养由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构成,同时,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不同学者的观点,虽然有所差异,但大多从知识层面、理念(态度)层面以及技能层面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探讨。因此,本研究将教师的专业素养界定为:教师成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时所必备的品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三个方面。需说明的是,本研究仅关注在随班就读情境下教师尤为需要的品质,不探讨其基本教学技能、学科知识等素养。
2.2 研究对象及步骤
本研究采用四种方法和途径收集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优秀随班就读教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采用“三角验证”的方式,通过对多种途径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相互映证,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2.2.1 文献收集与分析
(1)文章收集和筛选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与融合教育或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探讨的相关研究进行广泛收集和筛选:中文部分,以“融合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教师”、“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态度”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挑选公开发表在正式学术期刊上并对随班就读教师素养进行直接探讨的文献;英文部分,以“inclusive education”、“inclusive practice”、“teacher quality”、“teachercompetence”、“teacher preparation”等为关键词在Pro-Quest、EBSCO、Eric等外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由于文献数量庞大,将最终人选的文章限定为2000年以后的、发表在“同行评审”(peer reviewed)期刊上的文章。最终共筛选出文章58篇,其中中文部分23篇,英文部分35篇。
(2)文献内容的归纳和分析
为确定已有研究成果中对随班就读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探讨和规定,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搜集的文献内容进行归纳和分类。内容分析法多用于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但同时也可用于对文献资料内容的提取和比较。先将每篇文献中提到的素养条目进行归纳和统计,合并表述相似、本质相同的条目,然后将共同出现在10篇以上文章中的素养条目归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类,形成文献分析部分的研究成果。
2.2.2 与我国普通教师专业标准对照
由于随班就读教师首先是一名普通教师,并且随着随班就读的不断发展和教师素养要求的提高,每一名普通教师都有可能成为随班就读教师,其间并没有严格界限。我国最新出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均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本研究将从文献中提取的相关内容与我国普通教师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要求和规定中与已有研究结果相同的部分,进行突出强调。
2.2.3 向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征集意见
一线教师是我国随班就读工作最直接的实践者,直接从事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更直接的体会,本研究将通过访谈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已有的文献研究结果向其征求意见,从而进行进一步印证或补充。
2.2.4 向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集意见
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对与融合教育和随班就读有更专业、更理性的认识,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提出建议,从而丰富已有的文献成果,明确随班就读教师在工作中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上述四种关于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要求的不同信息来源能够尽量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不同来源之间的对比和印证有利于把握其中的最核心要求,获得较有效的研究结果。
3 结果
3.1 文献的归纳和提取结果
经过对所搜集文献的分析,将出现在lO篇以上文献中的核心条目进行提取,结果如表1所示。
3.2 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照的结果
将文献研究的结果与我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比,提取《标准》中与文献研究结果表述一致或相近的条目,其结果如表2所示。
3.3 向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集意见的结果
研究者将文献研究结果分别呈现于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为保证研究的代表性和深入性,本研究共选取随班就读教师10名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5名进行调查,通过电子邮件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邀请其指出已有文献研究结果中最值得突出强调的条目并提供补充意见。
整体来看,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对已有文献研究结果表示了较为一致的赞同态度,但在有些条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具体来看,在知识领域,双方都对“残疾儿童定义、分类及身心特点”、“残疾儿童学习和行为特点”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突出强调,而对“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政策”的要求相对较弱。在技能领域,“差异教学能力”、“多元、客观鉴别与评估能力”、“课程调整能力”等技能同时得到了双方的一致强调,但在“合作能力”、“环境创设能力”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都对技能领域的条目进行了补充,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最后,在态度领域,双方认识较为一致,只是在补充条目“对特殊学生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上有所差异。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3.3 综合研究结果
根据与我国教师标准进行对照以及向一线随班就读教师、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求意见的综合结果,最终保留文献研究结果中的所有项目,并在“技能”领域加入由一线教师和高校专家补充的“自我发展、反思能力”,形成“随班就读教师核心专业素养条目”,其中知识3项,分别为“残疾儿童定义、分类及身心特点”、“残疾儿童学习和行为特点”以及“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政策”;技能8项,分别为“差异教学能力”、“多元、客观鉴别与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课程调整能力”、“与家长、同事及专业人员合作能力”、“实施合作教学能力”、“和谐环境创设能力”以及“自我发展、反思能力”;态度2项,即“承认融合教育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接纳学生身上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三个维度条目共计13项。
4 讨论及建议
4.1 讨论
4.1.1 中西方文献中对融合教育或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规定和期望存在一定差异
毋庸置疑,融合教育是全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对于融合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理应放在国际融合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但研究者发现除“差异教学能力”、“课程调整能力”等学者高度关注的共性要求之外,中、西方文献对于随班就读教师核心素养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异,所强调的内容各有侧重,例如,几乎所有的国外文献中都将“与教学助手、康复训练师、家长、社区等高效合作的能力”列为融合教育教师首要掌握的能力,而在中文文献中提到的次数并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国外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统较为完善,大多数融合学校都配备了完备的各类专业辅助人员,而在中国,这种合作的基础较为缺乏,所以学者们对合作能力的关注程度与国外存在差距。再如,整体来看,国内文献明确强调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如特殊儿童的分类、心理行为特征等,而国外文献则较少对知识领域做明确要求,更关注教师技能的需求,这可能源于中国“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培养”的教育传统。
4.1.2 差异教学能力、多元评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成为随班就读教师核心能力的重中之重
纵观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虽然在研究背景、切入角度、语言表述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均体现出对融合教育教师差异教学能力、多元评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重点关注,这三项要求也在对文献内容的量化统计和访谈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课堂的差异性无疑远远大于传统课堂,驾驭这种大差异课堂往往是所有随班就读教师的最大挑战,差异教学从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适应了随班就读的发展。此外,传统、单一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不再能够满足特殊儿童评价和进步的需要,在有特殊儿童参与的普通课堂,教师应能够针对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调整测验方式、时间和难度,保证特殊儿童的进步和水平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客观的评量。最后,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和支持体系的完善,与各类专业人员及特殊儿童家长的高效合作能力必将成为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以形成教育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合力。
4.1.3 我国普通教师标准越来越多地体现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目前国内外的现实均表明,融合教育已成发展趋势,随班就读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通过对比发现,在我国最新试行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有相当一部分规定和条目已经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例如,要求教师具备多元评价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并且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还特别提出“了解有特殊需要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规定,要求每一位教师为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任务做好准备。
4.2 建议
4.2.1 充分认识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
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随班就读发展的水平较低,在对教师观念的引导、支持系统的构建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随班就读教师面临的现实情境与西方融合教师并不完全相同,在此背景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必然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更强调对资源和支持的获取以及教师自我更新、发展的能力等。由于本研究更侧重于在国际背景中对融合教师素养的初步探讨以及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分析,所以并未完全聚焦于中国的现实情境,而这应当成为后续研究的又一着力点。
关键词:信息化;SPOC; 高校;混合教学
[基金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SPOC教学 方发为例[2016B28]、[2016LYJG007];基于就业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6B26];广西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5JGA234];广西高等学校强基计划,示范网络课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上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从教育部所制定的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规划中,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如何让传统教学和线上信息优势结合,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对于目前教育事业来说一个亟待推行和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混合式教学是最适合于信息化这一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可以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在本文中混合教学模式,是特指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
1 相关概念辨析
教育信息化冲击下,各个高校、教育部门都不断的进行尝试,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新的概念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其中让人谈论的最多的,也最为认可的主要有慕课(MOOCS)、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我们对这些名词定义并不陌生,但τ谒们在教学中的关联性却较少推敲。
慕课指的是大规模的、开放的、线上教学,特点是不分地域、时间、人群,缺点是授课的标准、难度及目标难以统一,因此往往参加学习的人多,坚持学习的人少。SPOC的也常常被称为“后慕课时代”,国内常称为“私播课”,是相对慕课而言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它是基于慕课所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教学尝试。SPOC的教学方式,首先对目标和选学做出比较一致的要求,针对性地选择线上慕课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提升和调整,进而在线下近一步的讨论、提问、辩论和答疑。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SPOC教学是针对于小众群体,利用丰富慕课网络资源,因材施教,并且在课堂上运用翻转式学习的方式。因而翻转课堂是在SPOC(MOOCS)等新的教学形式下衍生了新的教学方法,SPOC(MOOCS)为翻转课堂提供更多可行性的资源。混合学习是学习方式,慕课、SPOC、 翻转教学均是它不同的实践形式。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即可利用传统课堂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又吸取在线学习的灵活性与丰富性来实现教育目的及改善教学,因此SPOC是一种慕课在高校中可行的方式,适合于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的需要。
2 SPOC混合教学设计
按照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传统的课程中一般所达到的是知识、理解、应用的层面,通过SPOC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在传统的课程基础上上升到分析及综合能力的运用,使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延伸,在教师价值得到近一步的体现和提升。
目前采用SPOC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主要是:由教师团队建立完整的线上MOOC课程,作为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的资源,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组织学生于传统课堂中进行重难点强调、问题答疑,总结等,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程内容,最后再适当布置相关学习任务进行巩固,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SPOC混合教学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环境设计
对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推行,需要具备有基本信息化教学环境。首先学生、教师必须配备电脑、手机以及便携式实验设备;其次,需要具备有无线网络环境及交互式教学平台;另外,教室的设置也有别于传统的教室,以清华慕课课程开展的教室为例,慕课教室内课桌以组来进行划分,多采用圆桌的形式,旨在提供一个轻松平等的讨论环境,同时教室内还需要配备足够的电源及多块黑板。教室人数规模一般控制在30~60人左右,以便于开展有效融合的交互式讨论。
2.2教学课前准备
课前主要是根据上课时间以每周为单位,学习视频及资料,明确考评及预习要求,学生需要自主学习视频及发放的资料,并完成课前专题讨论及课前习题练习。SPOC混合教学中和以往传统学习提前预习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学习所采用的MOOC资源,一般是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基础决定学习的方式及观看视频的次数。利用课前学习的方式可以缩小其知识基础差距,从而使整体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是进行课堂交互性学习,课堂讨论、课堂辩论、总结等行为发生的基础。
2.3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SPOC混合教学与传统课程想比较最大的优势体现在,通过学生线上学习活动,可以由平台记录的学生的课前学习行为,通过选课学生管理,我们可以查看学生进入课程、播客视频、讨论区发表话题、讨论、阅读、练习、在线测试等时间及次数的记录,
通过课前练习的记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便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的设计课堂内容,通过混合式的教学来达到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式,也非常符合学界所推崇的基于成效的教育: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通过目标、措施、评价的闭环,以实现持续改进。
2.4 教学课堂
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课堂必须具备几个条件:(1)学生必须发生课前学习行为(2)设定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答问题(3)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课程的节奏,改编课程材料,近一步提供学习材料,引起更深层次的讨论。
在课堂中老师需要解答学生课前预习的问题,及讲解本周章节内容的关键,梳理重、难点。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汇报等环节深化学习,弥补课前学习的不足,教师近一步总结,并布置下次课程预习要求。课后仍然进行巩固复习,完成习题。
在上述的SPOC混合教学设计中,我们会发现通过线上及线下教学的结合,能够赋予学生更加充分、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并且能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课程内容。
3 SPOC混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始对混合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也有部分的教师也开始在教学中实践,但从目前来看SPOC混合教学实践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3.1学生学习具有差异,两级分化
在SPOC混合教学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比较自由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线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往往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自制力较强的学生更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这部分的学生通过在线上学习,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课堂上往往积极发言,善于交流,因而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并且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协作、语言表达及自制力等综合能力发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习惯于被动式学习,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显现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无法完成课前学习要求,课堂中回避交流,学习效率呈下降趋势。
应对策略:
如何减少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尝试,(1)设置SPOC实验班与平行班,通过双向选择,保证混合教学达到最优效果(2)建立课前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可由教师分析统计不同学生的学习次数、学习时间。通过课前测验,计入考核。(3)课前布置课前思考题,准备课堂讨论发言,采用鼓励机制,建立学习小组,成绩按小组计分,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3)对于基础及自制力较弱的学生,课前建议通过集中观看视频,集中讨论的方式,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保障教学顺利展开。
3.2 高校教师缺乏对混合课程深入了解
多数高校教师对SPOC混合教学方式的内涵缺乏深入理解,高校的混合课程建设也大多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一些网络辅助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管理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教学方式不是简单的采用线上资源、课堂资源及线上测三者合一,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针对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发生根本的变化。另外,SPOC混合课程需要在课前准备大量的工作,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含有现成的慕课资源,因而在课程中,开展混合教学需要录制大量的微视频,完善其资料,并且要不断地跟踪学生的学习,在线上形成交互,这样占用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尤其,首次尝试混合教学需要花费原课程近3倍以上的时间与精力,而从目前多数高校推广来看,在高强度的教学下,并未给予教师合理的薪酬支持,这也是SPOC混合课程实践让诸多教师望而却步的原因。
应对策略:
如何让高校教师正确面对SPOC混合教学?(1)大力推广SPOC的教学方式,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学习,让教师们意识到混合教学的发展价值。教学需要破除墨守成规,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化需求的优秀人才。(2)组织观摩成功SPOC混合教学教学案例,让教师们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这种新的教学方式。(3)采用鼓励机制,针对高强度的教学,建议给予教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如清华大学,首次对于首次开展混合教学的老师都给予原课时3倍以上的奖励,并且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因而在目前所有的高校中清华大学混合教学开展与实践一直遥遥领先。(4)团队教学。在SPOC混合教学中,对于教学资源的数量及质量要求较高,如果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往往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通常要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增加教学助理,才能把课程设计推到最优效果。
3.3 教学环境支持力度不够
当前,国内许多高校缺乏良好的混合式教学硬件及网络支持。学校缺乏无线网络覆盖,教室没有免费Wifi,采用混合式教学,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其次,高校教学网络平台开发设计不够完善,教学模块单一,互动性不足,学生学习评价分析缺乏,因而对于教学实施的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多数高校开展SPOC混合教学,均采用传统教室,这对人数控制、小组讨论的环境氛围的营造有所欠缺,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电源等辅件支持。
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给予以下的支持。(1)学校要尽可能地提供无忧的信息环境,学习和生活环境中配备足够的电脑提供给学生学习,提供wifi覆盖,提供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空间。(2)完善教学网络平台。模块智能化,增加优质资源的链接,重视平台中教学的效果追踪和评价,这样既能够提供给教师一个更加便利的线上教学环境,同时也能够根据分析因材施教。(3)高校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SPOC混合教学的专用教室及录制微视频的录播室,给予教师开展混合教学最大技术及环境的支持。
4 结语
当前,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对新一代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及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学习优势和线上学习的优势相互结合是高校教学模式发展改革的必然之路,SPOC混合教学将技术融入教学的实践,着眼于有效学习,利用SPOC混合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课程教学的特色化和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14
[2]徐葳,贾永政,[美]阿曼多・福克斯,[美]戴维・帕特森.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30(4):13-22.).
[3]祝智庭,刘名卓.“后 MOOC”时 期 的 在 线 学 习 新 样 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关键词]课赛结合;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089-02
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主张手脑并用,教做学合一,知识与技能并重。如何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使学生学会真本领。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多项目多学科专业技能竞赛,以课赛结合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变成课程、竞赛、考证、社团等多元化的集合,增强学习的欲望和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开展课赛结合教学的意义
(一)比赛项目的设计是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技能比赛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比赛项目的设计是根据行业、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典型岗位工作任务演绎而生,比赛项目必须能够体现当前社会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具有广泛的职业代表性,通过比赛训练出的职业技能是企业真实需要的不是虚假的或虚构的内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多以课赛结合为契机,通过对竞赛项目的出发点和实用性的调研、组织专家对项目深入分析其职业性,确定考核点后设计比赛方案,然后组织学生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将竞赛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二)有助于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职业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通常是职业技能比赛的重点内容。竞赛中,把学生放置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下,学生严格按照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来完成任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个全面的检验。其整个竞赛过程从设计、组织到实施都有力地推动了与比赛项目相关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训条件的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通过比赛结果能反映出课程或者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解决方法。目前我校土建类专业参加的技能比赛如“广联达造价大赛”等比赛,依托校企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学校的人才优势,让更多的学生掌握企业自己开发的软件或设备,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设备利用率,学生顶岗后必然首选该公司的设备或软件,达到校企共赢的良好育人效果。
(三)有利于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是按照真实岗位工作在仿真环境中设计的,它的评价标准和职业岗位评价标准是一致的,考核的方式、方法也要与岗位相适应,这样有利于未来学生顶岗和就业,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技能竞赛的评价原则和标准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看出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真实考查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有利于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二、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路径探索
课赛结合教学的实施需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将职业技能竞赛逐步常规化、周期化、系统化,这样才能够保障课赛结合教学的顺利实施,可以说竞赛的存在是这种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条件,就总结目前经验如下。
(一)形成分层分级的竞赛机制
鼓励和支持组织校级竞赛,将职业技能竞赛尽可能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学生和教师,需要多方探索走出一条新路,通过考察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及台湾的亚东技术学院,发现这些院校的校级竞赛非常成熟,基本遍布各个课程,有一种予赛于课的味道,其参考的标准和版本都是来自市级或省级竞赛项目,通过参与市省级选拔竞赛去完成高层次的国家级竞赛,甚至还有可能去参加国际比赛,形成这种分层分级的有效的竞赛机制。
(二)建立有效的竞赛反馈机制、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竞赛反馈机制,以利于下一年度的竞赛方案重新设计或调整。同时对抽查反馈建议的正确性及准确性进行核查,组织各级部门对比赛结果进行奖励评价,激励各高校积极组赛及参赛,制定相应的反馈、监督、激励制度和办法,有效的控制整个职业技能竞赛的长期开展,使竞赛为教育服务。
(三)鼓励企业参与竞赛
目前阶段,国内政府教育部门鼓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到竞赛的项目设计、竞赛内容更新及竞赛结果的评价中来,其实质是通过企业参与竞赛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职业技能竞赛的方案设计及管理工作。各高职院校要努力争取行业、企业对大赛的资金、技术、人力支持,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参与到院校选拔赛的指导和裁判工作中,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将企业、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规范的操作规程等带入到内部选拔赛环节,做到选拔赛与省赛等不同级别比赛项目程序、内容保持一致。
三、关于课赛结合教学的具体实践工作
(一)将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在我校骨干建设过程中,学校不断完善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主线、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融入职业技能大赛项目为主体内容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在执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时,其前提条件的课程开发、实训条件、师资配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都是按照行业、企业严格的工作流程设计的,在仿真环境下展开的。
(二)在校内建立职业技能竞赛长效竞争机制
1.使竞赛与教学良好互融
为使竞赛与教学良好互融,我们探索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将竞赛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分解出来,逐步融入到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去,使竞赛项目的培训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得到开展,在校内建立职业技能竞赛长效竞争机制,以赛促教促学,使竞赛指引教学形成常态。
2.通过灵活组赛形成竞争课堂
通过学校、系部、班级营造层层参与竞赛的良好氛围,教师着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竞赛形式,应灵活多样,如班组竞赛、个人竞赛、团队竞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竞争,激励学员课后的自主学习。
(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促学促教的作用
为了使竞赛项目能够满足学生需求,我们学校利用学生社团、协会等学生自主形成民间组织,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多学科的技能竞赛,既能丰富社团活动,也能形成以赛促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社会技术服务活动的平台。由师生共同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我校成立的工程测量协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完成的工作内容包括开展“导生制”(建立高级学员为导生指导低级学员的学习模式)、开展工程测量活动月或技能比赛、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开展园区建设技术服务工作,有效的实现多功能的教学实践效果,社团促学促教成效著。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首先,目前高职院校课赛结合教学存在竞赛项目数量还不够多,不能够大量的让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课赛结合项目开发的深度还不够,大多数项目标准还不高,与省级、国家级比赛项目没有对接,同时还存在省级、国家级比赛项目数量较少,不能够支撑学校级别的多数比赛。预想通过成立竞赛项目研发中心,需要委派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组成项目开发团队去研发课赛结合项目,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有机的融合。
其次,是课赛结合教学的实施指导是个难题,人数较多,辅导教师少。建议分组实施课赛结合教学,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鉴于新加坡NYP教学经验和以往实训教学的实施积累与启示,教学项目的实施需要分组进行,每组人数控制在8-10人基数为宜,这样有利于管理、教学及教师指导工作,也有利于培养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对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鼓励其担任助教,负责该课程竞赛项目的上传下达,大力推行“导生制”,利用优秀的学长或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辅导其他学生。
五、对于课赛结合教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基石,需要改变学校一头热企业不感冒的校企关系是关键,政府应该给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的企业以补助。考察德国的职业教育其最令国人羡慕的就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是企业将学徒送到学校进行进修,那么我们国家目前做不到这样就应该加大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的资金比例,这样强制性的要求及适度的资金补助可以将企业与学校深层次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企业所需要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将技能竞赛与考证培训融合
可以尝试把学生的职业技能比赛成绩作为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一个重要参数,既可以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准,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了比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赛证融合。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参与竞赛,把参与竞赛的训练学习过程成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步增强。
一、组织机制建设
全面加强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技术支持机构,推进相关机构的分工与整合。建立职责明确区、校两级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各单位成立信息化组织和技术保障部门,明确人员岗位职责。与国内著名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信息通信技术专家科研团队。制定区域教育新信息化管理制度,领导干部、网络管理员信息化岗位考核奖惩办法。
二、标准与机制
遵循国际标准,依据国家规定,结合区域特点制定我区学生、教师教育信息化标准指标体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标准指标体系,探索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我区资源建设、应用、管理、评价的规范化工作。
一是遵循国际《教师信息和传播技术(ICT)能力标准》标准,依据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参考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联合国内著名大学,结合和平区的特点,制定我区学生、教师信息化标准。
二是建立数字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标准。由国内著名大学、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平区首席教师领衔团队、教研员、教育技术学专家、学校骨干技术人员等组成评估机构,参考国际标准,依据国家标准,结合和平区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数字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标准。
三是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学校选择的原则,从调控、管理、评价等方面入手,制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标准,引入国家资源、共享全市资源、共建合作资源、采购共需资源、开发特色资源、建立校本资源,进一步加强资源建设。
四是建立各项评估体系,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涵盖课堂教学、教育管理、教师培训、技术支持等综合性、立体化的评估评价体系。将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内容,与个人评优树模、职称晋升挂钩。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对效果显著的单位,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表彰奖励。
三、发挥信息通信技术效能,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教学互动平台
遵循主体教育指导思想,体现教育公平与均衡,引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天津市各区县中第一个搭建了云计算数据中心,构筑了开放、动态、灵活、优质、丰富、标准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教学互动平台。平台的建设工作将学校、教师、家长与学生纳入整体规划,突出人性化设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互动平台分为教师在线、名师课堂、电子教材、互动教学管理、网络课堂、虚拟实验、学生在线社区、家长在线、网络协作教研等子系统。
教师在线:教师可以在线备课,制作课件;在线听课、评课,存储个人教学资源;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通过互动在线论坛、在线互动教学会议,开展在线培训;通过教师在线文档的共享,实现全区各类资源、视频课堂、音频讲堂、个性化资源包等的双向和多向传输,实施在线培训。
互动教学管理:包括教师管理,学段、学科管理,课表、课程管理,教学管理,课堂视频管理,考试测评与资源管理。
网络课堂:教师通过系统进行登录,调用电子教材进行授课,教师屏幕学生屏幕及时互联,形成深度互动,教师随时接收学情反馈与数据分析,随堂课程自动录播,形成生动的课程资源。
学生在线社区: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在线智能分析,完成学科学习导向,并开展各种志趣活动。对学生教师的ICT教学模式进行动态的分析,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过程。学生评价数据从班的层面汇集到年级、学校及教育局等各层面。
家长在线:家长可以通过该栏目查看到及时反馈来的学生学习小结以及在校动态,也可以通过“课程在线”与孩子一起聆听课程,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与学校一同科学智慧地帮助其成长。
网络协作教研: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虚拟教研社区功能与教育互动平台实现无缝连接,形成校、学区片、区三级协作教研活动体系,使用合作交流工具、知识建构工具、反思总结工具,实现交流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与和平区对口支援的天津蓟县边远山区实现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
四、根据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
根据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先进技术的引入、试用与推广进度。通过名校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加强名校在信息化教学理念与实践方面的探索,率先开展创新教育实践,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并带动周边学校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在智能化教学环境下,在拥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的良好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1.专业技能培训。
按照区域化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基本技能要求,深入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促进教师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加快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与国内著名大学合作,通过假期集中培训、日常远程在线培训、专家定期深入课堂听课指导等形式,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校际合作,以提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专业素养。
2.信息化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移动学习,在专家、教师、家长的引领下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既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又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哈佛大学的“开放ICT生态系统路线图”报告告诉我们,ICT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深入,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教学工具发生了改变。网络资源像水、电、空气一样方便地广泛共享。微博学习、云计算、移动终端、教育游戏等都作为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载体逐渐被应用到教学和学习中。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型学习方式被探索和实践,不断推进高素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按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教学互动平台,从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两个方面探讨ICT与教学的融合。
3.教学模式创新。
杨宗凯教授说过:“信息化是什么?信息化就是重组,就是整合,就是流程的再造。”若想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就要对教学流程进行整合,重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为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需掌握教师具备使用能力,依据和平区《教师信息化标准指标体系》,对教学整合、重组。
(1)知识深化。
在学科教学中应用ICT有效地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主题活动的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关键概念的深刻认识和在解决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中的有效迁移能力。比如引入概念图工具,教师利用概念图工具,结合自己的教学主题,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教师通过概念图工具梳理教学思路,把学生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可视化呈现,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思维活动更活跃,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2)知识创造。
要求课程教学不仅局限于对学校学科知识的关注,解决问题、信息传播、协作、实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等能力也应该成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设计基于ICT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利用ICT的支持培养学生的知识创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支持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型学习,为学生和同事创建知识社区。
4.学习方式变革。
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在专家、教师、家长的引领下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使用教育教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教师应用ICT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生可使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教学互动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平台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学习资源,如电子教材、课程资源、课堂实录、课件、习题等,还可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进行反馈评价。在移动学习课堂中,学生借助网络进行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使得因残因病学生可以在家庭中通过辅助学习技术共享学校学习资源。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在ICT的学习环境下,信息化手段能使合作学习产生新的质变。如在移动学习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内成员为完成任务需分工完成个人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小组内的相互支持、配合,期望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并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评估。教师在过程中当好“促进者”,要注意“协调”“激发”“监控”“反馈”。
(3)开放式学习,将学习与评价相互结合,显示出了一些不同于其他学习系统的优势。
反馈机制被嵌入到大量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会在解决每个问题之后获得反馈,系统则会持续跟踪学生并判断他们解决问题需要的帮助,教师也会利用系统收集到的数据来确定学生最需要帮助的主题。
(4)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信息技术环境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除教材提供的文本图像外,教师还要设计一些与学习主题有关的媒体资源和相关网站学习资料,如图片、文字、动画、音频、文件等,让丰富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载体。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残疾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残疾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受到关注,"平等・参与・共享"成为残疾人适应社会生活的理想"。作为残疾人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大学生群体的发展与教育已成为融合教育背景下广泛关注的问题。探索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从教育的实践出发。本文选取三例肢体残疾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跟踪回访,了解其高等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特点
研究对象一:孟凡(化名),女,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先天因素而不能正常直立行走。2002年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某普通高校中文系录取。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2006年顺利毕业。由于身体的缺陷,毕业不能顺利就业,后经过学校帮助、老师推荐,现工作于一县级市高级中学,担任语文教师。 研究对象二:程祥(化名),男,几岁时由于意外事故被高压线切断一只手臂,造成上肢残疾。2004年考入某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在校期间,专业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奖学金;考虑到身体的残疾对就业的影响,以及现实的就业压力,2008年考取某师范大学研究生,此校顺利接收。研究对象三:何楠(化名),女,因药物注射而导致小儿麻痹症,肢体残疾不能正常行走。2005年考入某师范大学历史系。2009年毕业,现待业中。以上三例肢体残疾大学生的事例是所有残疾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映射,他们反映了残疾大学生真实的生活。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的选择
选取就读与普通高校的三位肢体残疾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三位残疾大学生的教育与发展状况,对其进行研究。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及档案资料法。访谈法,研究者选择针对性的内容对研究对象进行访问谈话;观察法,即通过观察了解研究对象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状况,体会普通高校对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和发展的影响;最后,通过档案资料法,将访谈和观察的资料收集。
(三)具体步骤
1.访谈:首先,在访谈之前研究者自拟关于访谈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访谈对象回答的问题,避免造成访谈对象不愿意回答而引起尴尬。同时,注意访谈时间的合理性。
2.观察:其次,对访谈对象进行观察,观察和其相关的学习、生活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状况,研究现有的环境对其的影响。
3.总结:最后,整理访谈和观察资料。结合资料进行定性的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教育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残疾大学生在普通高校随班就读能充分的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为残疾大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残疾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更多的适应环境参与社会;然而,研究发现:在普通高校就读的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和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别从高校各层次支持系统对残疾大学生影响和残疾大学生自我适应两方面展开剖析(结果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 高校各层次支持系统对残疾大学生影响状况
(二)分析
表一研究者从纵向层面分析了普通高校各层次系统对残疾大学生的影响,表二从横向方面分析了在各层次支持系统下残疾大学生的自我适应状况。结合表一和表二具体分析如下:
.研究者将高校各层次支持系统分为宏观支持系统、中观支持系统和微观支持系统三个层面(见表一)。
1.宏观支持系统,主要是指各级行政部门管理下高校的各种硬件设施,研究其设置对残疾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支持系统的不完善给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突出表现在残疾大学生的自我适应的方方面面(见表二):在学业方面表现为残疾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并且呈现较好的趋势;但是,对学习环境和配套设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对残疾大学生普遍实施招生,但在高校不断扩大校园建设和学生数量的同时,仍没有兼顾到残疾大学生的需要。残疾大学生的特殊需要在普通高校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可见,高校宏观支持系统是促进残疾大学生自身适应高校的前提因素。
2.中观支持系统,即以高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为基础而建立的各级各类社团、机构及文娱组织。研究发现:各种协会、俱乐部等高校活动组织基本大都是按照正常学生的能力爱好和需求而成立的,残疾大学生缺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组织机构;高校中缺乏针对残疾大学生定期的、不定期的心理障碍辅导与咨询机构;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盲点,缺乏配套的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职业策划中心等相关部门。随着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加强,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残疾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回访了解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下:第一,自卑心理十分严重;第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第三,自信心明显不足;第四,人际关系障碍。残疾大学生常常看不起自己,没有勇气主动和同学交往。当遇到人际问题时,不能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比较容易委屈、抱怨,造成心理冲突加剧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3.微观支持系统,这里主要指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群体。观察发现: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残疾大学生存在无形的排斥,主要源于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缺乏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缺乏对残疾大学生的了解;同时,高校缺少专门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另外,作为残疾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和生活伙伴正常大学生,他们对残疾大学生缺少爱心,表现为一贯的漠视。作为残疾大学生的教师和同学,在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对残疾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残疾大学生能否很快的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他们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
四、建议
1.高校在残疾人的教育中,要加大投资力度,重视残疾大学生的障碍和困难,逐渐完善学校在图书馆、宿舍、食堂等残疾大学生重要活动场所的设施,用尽量人性化的方法为残疾大学生服务。
2.高校的各级各类的组织、机构的不完善是影响残疾大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者建议应从多方面着手促进残疾大学生的发展。第一,建议学校根据残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各种特殊的组织和机构。第二,从高校和残疾大学生自身出发,有效的解决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通高校应该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指导。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改善残疾大学生的自卑、自信心的不足,缓解其焦虑状态;第三,做好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对维护残疾人的利益,对推进残疾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建议从如下方面进行:首先,建立职业规划,开展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实施就业援助。要发挥社会援助的作用,从行政、法律、经济等方面出发对残疾大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动员全社会关心和帮助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进而,提供残疾大学生的自我提倡和自我竞争能力。在求职的过程中,残疾大学生会面临各种不便,要学会要求别人为自己提供应该的帮助;残疾大学生要培养自己专业知识以外的多方面的技能,以便适应市场的竞争。
3.与残疾大学生紧密相连的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群体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者建议对残疾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设身处地的为残疾大学生考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残疾人高等教育是特殊教育史上的一次维护残疾人权益的重大的飞跃,它反映出时代精神和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融合,它与特殊教育的发展一样,任重道远。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未来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一定会不断的改进、不断创新,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同在。
参考文献:
[1]袁茵.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2]张宁生.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文长.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益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雷江华.关于残疾学生在普通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3,(5).
[7]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8]朱宁波.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目的追求[J].中国特殊教育,2003.
摘 要:介绍基于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SPOC资源建设、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即时通讯工具配合课堂教学、碎片化与知识结构导图、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通过对比成绩说明实施效果,对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与总结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混合教学;翻转课堂;SPOC
0 引 言
大学计算机教育已被教育部确定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现有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只能停留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上,而后续专业课却要求学生使用C语言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如何跨越从基础知识到专业应用的鸿沟,如何在知识和思维之间搭起桥梁,如何夯实基本功,培养和应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这些是该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着力破解,一是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方面,寻求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并能拓展应用能力的关键知识点;二是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验证是否可以利用MOOC+SPOC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破解这样的矛盾[1]。
1 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放模式,有着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能将学习过程、进度、参与讨论等情况保存下来,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实现教学过程化的电子管理,但MOOC也有缺陷,如居高不下的退课率、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学习进程、习题甚至是考试都无法确保是否学生本人完成。如何充分利用MOOC优质共享资源并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小范围私有在线课程,是MOOC的一个分支,规模一般为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MOOC+SPOC是指各学校基于同一门MOOC课程建设的专有的特色化在线开放课程。SPOC分同步SPOC和异步SPOC,同步SPOC是指SPOC和MOOC同时进行,学生不但可以得到MOOC团队的在线辅导,而且可申请到结业证书;而异步SPOC是由本校教师独立MOOC资源,根据学校定位、专业以及入学基础的差异,教师可以对MOOC资源如短视频、教学课件、测试题、期末考试题及讨论话题进行增加或删除,建设高于或低于MOOC标杆性课程内容,形成符合本校特色的SPOC课程资源。
基于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本校或MOOC教师)“线上”提供教学视频、话题讨论、测试题等教学资源,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教师根据线上数据的反馈从而决定线下课堂内容,实现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把传统课堂的教与学翻转成为线上的教与学,线下则以讨论和答疑为主,从而提高W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2.1 进行SPOC资源建设
2016年春,我们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SPOC课程,该课程同步李凤霞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上的MOOC课程。由于李凤霞教授实验用到的编译环境是Dec C++,而我们要求的编译环境是Visual C++6.0,因此教学团队建设了私有SPOC资源,包括录制Visual C++6.0环境中程序的运行、出错类型和程序调试方法的视频,建设延展思维、拓展应用、单元测试等富文本配套资源并上传至中国大学MOOC的SPOC平台,如图1所示。
2.2 实施翻转课堂方案
改革C语言程序设计的第二章C语言基础知识和第三章结构化程序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合线上MOOC学习,而实验内容适合线下以任务、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按照翻转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主题为“计算环境与程序的编写及运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见表1。
要想达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使知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认可和自主输出,从而支撑与教师的互动;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编排。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法不适合整门课程使用,仅适合对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且仅适合作为课堂局部教学使用。
2.3 充分利用即时通讯工具QQ的群功能
由于QQ普遍使用,可利用QQ群功能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用于教学通知、布置作业和问题答疑。渐进式信息可刺激学生递进阶梯式思考,为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效途径。
(1)课前:将单元测试内容到课程QQ群,学生使用手机阅读测试题目,将答案直接写在纸上;教师在课程QQ群公布答案,并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阅试卷。
(2)课中:教师可根据实验难易程度和学生课上反应程度,每隔一段时间在课程QQ群里实验题目、实验要求、问题描述、问题分析、算法设计、提示代码和程序代码;学生将问题或答案第一时间上传到群里,教师答疑和点评,学生分享互相学习,见表2。
(3)课后:学生将上机未完成的作业,包括编译未通过的源程序代码上传至课程QQ群,学生及师生间可协助共同调试,通过加分、红包、点赞、表情包、书面评语等方式进行鼓励。
2.4 利用碎片化与知识结构导图
碎片化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反复理解,成为课堂教学充分和有力的补充。每段3~8min的视频讲述一个完整知识点,学生可将视频资源下载到手机,随时随地对较难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使学习变得随心所欲。碎片化也有不足,如零散知识点和分散知识块不利于学生知识整体框架的搭建,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弥补这一缺陷,每章设计的知识结构导图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组织关系,教师可依据知识结构导图进行知识梳理和系统化引导,学生则可依据知识结构导图巩固复习,使零散的知识点得以重组及系统化。某章的知识结构导图设计如图3所示。
2.5 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学习程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将这些思想和方法融合创造性地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其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员可通过分析问题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完成数值和函数的学习后,给出问题:编程实现通讯录,要求能按照不同方式录入、查询和修改联系人信息,并能对联系人分组和按姓名进行排序。首先,讲解如何将已知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理解的形式,即问题的表示;其次,分析求解问题的方法和输出的结果;最后,引入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算法,编写代码并调试执行。
通过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锻炼计算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分组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从问题描述、模块化划分、数据类型定义和程序关键代码注释这几方面解决本领域某一专业问题。从学习知识时的思考和实践到讲解知识时的分析和领悟,角色的互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有落脚点。
3 实施效果及评价
3.1 线上线下成绩对比
我们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随机挑选3个班12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采用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同一专业的其他普通班级采用传统模式。
线上MOOC成绩是单元测试、作业、讨论和期末测试成绩的加权,最终取得MOOC有效成绩的人数为91人,其中优秀32人,合格51人,不合格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5.2%、56.0%和8.8%。北京理工大学开设的MOOC学人数是8 103人,其中2 927人优秀,2 552人合格,2 624人不合格,分别占选修课程的36.1%、31.5%和32.4%。较高的退课率是MOOC的常见现象,但太原科技大学学生的优秀率和MOOC整体持平,合格率远高于MOOC整体水平,说明学生整体水平高于MOOC课程教学要求。
线下成绩比对的数据来自于某教师同时授课的普通班和实验班。我们分别从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3方面进行比较,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实验班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均高于普通班,说明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的完成率和优秀率。
3.2 调查与评价
我们对MOOC+SPOC平台、资源使用、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无纸化考试等多众多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
4 工作展望
教改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名校的MOOC资源并不完全适合地方院校的教学需求,如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课程的编译环境是Dev C++,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小红课程的编译环境是Code:Blocks,而大部分地方院校采用的是Visual C++6.0,教学过程中运行环境的来回切换、程序调试方法的差异等都给初学者带来困扰,因此建设符合地方院校特色的计算机基础类MOOC资源势在必行。太原科技大学联合忻州师范学院和吕梁学院实现协同创新[2]共建共享,联合建设MOOC资源,实现定制化SPOC和个性化SPOC,并按照32学时、48学时和64学时打包成不同类的课程,从实际项目开发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入手,师生联合录制适合不同学科门类体现计算思维的典型案例,从而满足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需求。
5 结 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将担负起培养作为科学思维三大支柱之一的计算思维能力的主要任务,将为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做好必要的知R和应用能力铺垫,将培养具有计算思维素养、熟悉计算机应用的信息社会公民[3]。
MOOC的兴起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不仅对于促进大学高水平课堂建设具有明显作用,对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借助MOOC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实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借助MOOC平台开设高水平、体现改革方向的课程,提高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惠及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资源建设”(1-3);山西省重点教改项目“基于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2016069);校教改项目“计算机基础课程类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改革实践”(201520)。
第一作者简介:胡静,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智能计算和计算机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战德臣, 聂兰顺, 张丽杰, 等. 大学计算机课程基于MOOC+SPOCs的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8): 29-3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73-03
2014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为《标准》)。《标准》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标准》既是规范和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准则[1],也是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指导纲要。探索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与职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一体化培养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以“终生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内容涉及教育资源管理、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教师职前职后培养课程体系设计、职前职后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等诸多要素[2]。本文基于成都XX学院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从人才培养理念建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建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理念
学院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为适应“两个发展”(即基础教育信息化有效发展和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从“面向教学应用、强化技术素养、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发展”的教学理念出发,不断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途径。着力解决“两个转变”(即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重在养成“三个能力”(一是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二是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三是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为了强化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学院将教师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相结合,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为基准,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为突破口,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将师范生的教师基础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和自我发展能力四大能力板块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课程实施、实训指导、技能考核中全程融入信息技术元素,设计和构建了教师职业能力信息化测试平台,建构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二、优化师范生培养模式
学院高度重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确立了“校地共建、校校合作、校企协作、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了“3+X”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模块化、菜单式”选课模式,实现了实验(实训)与教学应用有机衔接,全面而系统地培养了学生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1.建构了“3+X”的课程体系
全面改革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形成了以“3+X”为主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3”是指师范生必修的三门教育信息化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和《师范生信息化理论与实践》;“X”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和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而开设的一系列教师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详见课程列表)。必修课程完成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能力的培养,X系列选修课程则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了更深入、更广的拓展。
2.形成了“模块化、菜单式”选课模式
充分应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平台”,对师范生“技术素养、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和自我发展能力”四大能力板块进行有效测试。并依据测试情况开展教学,形成了“按模块、菜单式”选课体系,提高了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3.实验(实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有机衔接
中心建构了“以能力为导向,以教学工作要求为基础、以课程(群)为主线”的实验实训体系,将信息技术课程(周教学实验、单元实训、项目实践)、课程群(项目实训)、教学综合实训、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有机衔接,建成了相对完整的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三、重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特色专业的定位,积极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要求,紧密结合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基础教育需求,高度重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为有效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学院构建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
1.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课程体系立足于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实现路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基础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和自我发展能力)。采用“3+X”模式,建设了四个层次递进的实验课程体系(见图1),实验课程达24门。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从“面向实际应用、强化学生基础、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发展”的基本方针出发,建构了“以能力为导向,以教学工作要求为基础、以课程(群)为主线”的实验实训体系,将信息技术课程(实验、单元实训、项目实践)、课程群(项目实训)、基于信息技术的专项训练、教学见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有机融合,建成了相对完整的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验实训体系(如图2所示)。形成了以课程体系为线索,以阶段性课程群和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把理论、实践、素质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逐步综合,全面而系统地培养了学生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教育对新型教师的需要。
四、采用基于信息化的混合教学模式
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对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可视化、个性化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信息化的实验教学手段,推动了“多元、开放、自助”的实践教学改革。
1.逐步采用“3+X”的 “模块化、菜单式”选课模式
为适应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教育的发展,设计了以“3+X”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学生完成三门必修的教育信息化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和《师范生信息化理论与实践》),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平台”进行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X”系列课程选修。这种“按模块、菜单式”的必修、选修一体化课程模式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解决了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了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受学生欢迎。
2.以项目实训为主的应用能力养成学习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教育信息化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心启动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训练计划”,首期以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目标,设计了学习任务设计、课程导入、学习小组的组建与管理、总结与复习、技能训练与指导、教学评价6个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训项目,通过以上项目实训,学生更全面理解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理念,提高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3.与一线教师协同开展实验实训教学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养成,在学生基础信息素养得到巩固与强化后,与一线中小学教师协同开展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主要分三个层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一是将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实践项目引入实训课堂;二是邀请优质中小学一线教师进入项目团队,通过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方式共同指导学生实验实训教学;三是学院教师与学生进入一线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4.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移动互联技术进行教学
学院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移动互联技术的作用,积极采用多元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技术,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的最优化:①加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中心的实验课程全部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并有较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材。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引入大量的慕课、公开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③将传统实验技术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实验手段相结合。综合运用传统实验技术手段与虚拟实验技术手段,将实验教学和校园网虚拟教学相结合,方便学生采用自主、协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④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基于移动设备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心已开发了基于手机、平板的实验实训课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5.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实验教学
学院充分运用移动互联技术,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实验教学有机整合,充分运用实验室(线下)和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线上),开展混合实验教学,学院目前有《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设计与制作》等11门课程完成了一体化实验教学设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实验教学拓展了实验教学时空,增强了实验教学的实时反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6.采用基于能力培养的结构化实验考核
学院改革了过去单纯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实验能力的评价模式,采用了基于能力培养的结构化实验考核方式,从能力的不同维度进行考核。同时,采用课堂考查、操作技能考核、作品考评等考核方法。建立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实验考核方法,即实验课成绩按100分制计算,各科实验课的学生实验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实验报告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5%,考核成绩(面试或笔试)占30%,实验基本技能成绩占15%。各部分成绩必须达到相应成绩的60%才能得到总成绩和相应学分,否则该实验课无法合格。
五、结束语
学院以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为着力点,立足学生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在实验手段、方法、资源及评价等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优化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推进了信息化与师范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了大量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合格师范生,彰显了我校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纽带和引领作用,为服务四川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建;本科;路径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承载主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产物,已占我国本科院校的近三分之一,成为了本科群体中的生力军。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别提到“引导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新建本科院校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顺应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迫需求,凸显办学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朝着应用技术大学的方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可以说,谁转型得快,谁就可能避免被“关停并转”的结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是必然,但是实现转型发展绝非易事。转型的路径怎么走,不仅涉及政府、社会、高校、市场等的认识与政策等意识层面的革新,更需要各相关院校的积极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真正实现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1.明确办学定位,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符合度
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这两大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时,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目标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产教深度融合为重心,确立服务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学生就业的职业岗位,注重突出专业技术与应用能力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2.教学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
培养目标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方案应体现应用型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创新举措。要整合教学改革成果,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3、开放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广泛度
新建本科转型发展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基础,更好地与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要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格局、新优势,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和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合作推动转型发展,打通多方培养人才的合作通道。
4、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支撑度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新建本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工程中,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转变最痛苦的是教师。而教师是培养合格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所以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新的聘任和评价体系。以“引、聘、训、评”四位一体,即“引”是指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完善师资引进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吸引力;“聘”是严把教师入口关,规范选聘标准,强化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教师的引进,政策留人、待遇留人,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训”是指通过聘请生产技术一线专家来校培训、委派教师赴企业实践双向互动,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研发应用型能力;“评”是指改革教师职称评聘评估体系与激励机制,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全面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人才培养的支撑度
5、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满意度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根据真实生产一线流程,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融入转型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校期间应该完成专业技能基本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精心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实现“教中学,学中教”,确保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实现学校人才与社会就业的“零”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6.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职业教育转型的扶持度
新建本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予以支持和保障,既体现政府引导作用,又能保证高校规范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落实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自,将重点放在为高校发展提供相关服务上来,为新建本科院校加强与地方、社会的合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鼓励地方企业与高校协作、联合,可以支持或推动高校与产业“联姻”,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推动高校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对科技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引导高校服务社会,如建立重大决策向高校咨询制度等等,要求、鼓励和激励新建本科院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夏明忠,新建本科院校走现代职业教育道路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3.6.
[2]柴勤芳.对高职教育“高等性”与“职业性”融合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5).
[3]聂伟.关于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4]李克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1).
课题: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JG14DB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