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经营情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按照总公司工作安排部署开展调研工作,围绕“车辆技术状况、智能调度平台管理、职工队伍建设与基层职工生活情况”主题开展调研。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我于10月中下旬开始,实地调研了我分管的保修厂及包干的一公司,同时对智能调度中心、科技处、劳人处等几个部门进行调研。
就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日常管理情况与分公司书记、经理及环节干部、职工进行谈心谈话。实地查看了车辆维修操作车间、二级调度平台、职工食堂、休息室等。
就公交车辆技术保障、智能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企业职工队伍整顿管理等与科技处、智能调度中心、劳人处负责人谈心谈话。
二、发现的问题
(一)新能源纯电动车维修问题
从新能源公交车上线运营以来,公司建立、完善了多项制度,开展多次技术培训,从材料、配件、技术手段等方面入手,保障车辆正常运行,杜绝公交车“带病上路”。但是我在调研中发现,仍有一些修理工对纯电动公交车的维修保养不够了解,技能不够熟练,技术手段与车辆更新信息不同步,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存在懂技术操作的人没有资格证,有资格证的人不会实操的尴尬现象。
(二)职工生产生活条件问题
基层单位行政人员普遍反映工资待遇较低,一些相关的福利待遇较差;没有住房公积金,员工基数大,公租房分配数量较少,住房问题难以解决;一些场站无法保障冬季取暖,缺少厕所、职工休息室等硬件设施,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场站夜勤人员年龄偏大,给自身安全及场站安全都带来较大的隐患。
(三)职工队伍建设问题
机关和基层单位均反映工作人员不足问题,特别是缺少大学生及优秀管理人才;缺乏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总公司与分公司工作沟通、衔接不到位;当前清理整顿职工队伍工作进入攻坚期,但仍然有个别分公司不按规定上报长期不上班人员。
(四)智能化管理问题
基层单位二级调度平台网络维护时效性差,向总公司上报网络问题后有的需要几天才能得到反馈,没有及时解决故障;派驻到各分公司的调度平台管理人员发挥作用不大,两级调度平台缺乏有效的响应机制。
三、解决措施及时限
(一)继续完善各项技术管理规定并及时向技术人员宣传推广;重视专业技术资格证考试,确保每个分公司有1名专业电工和1名专业电焊工,并配齐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特殊工种岗位职工工资方案》上会研究,适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总公司负责专业技术证年检费用,加强实操培训。(年底前)
(二)制定《全体职工工资调整方案》,积极申请公租房名额与住房补贴,探索企业住房公积金缴纳事宜;与青城驿站合作解决职工上厕所、乘客冬季候车问题;制定驾驶员转夜勤岗方案,形成高龄、伤病驾驶员用工出口。(年底前)
【关键词】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准备工作;报告要点
集团公司,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现在的集团公司,特别是投资类集团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庞大,通常跨地区、跨行业,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子、孙公司众多,管理链条较长。如何才能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经营状况,做出有效的决策和战略选择,一份高质量的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及时准确完整的将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过去、现在的经营成果有充足的认知和反思,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决策水平。
一、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的特点
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依据会计报表、财务分析表及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所提供的丰富、重要的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将公司的经营情况、资本运作情况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而形成的书面报告。而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与一般企业的差别较大,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投资类集团公司由集团总部、产业子集团和成员单位组成。集团总部是最高的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本投资,产业子集团是二级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产配置,成员单位是经济实体,核心职能是业务运营。投资类集团公司核心在于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针对这一的特征,财务分析报告应更加关注集团的战略目标达成、企业价值创造、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况。二是由于投资类集团公司下面的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管理链条较长,以至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需要由下而上的进行报送,各企业报告侧重点不同,且上报的流程复杂,周期较长。三是投资类集团公司重点关注股东财务是否保值增值,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应避免陷入经营管理细节的分析中去。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准备工作
(一)注重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
一是需要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进行普及,让每一个所属单位都能够重视,注意财务分析和实际业务进行紧密联系;二是需要设计分析的格式,分析格式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统一,方便归纳汇总,各公司也可根据自身行业和业务的特点在分析报告中进行一些变动;三是明确各级企业上报财务报表及分析报告的时间节点,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集团本部规定股权二级企业的报送时间,股权二级企业可以自行安排下属企业报送时间;四是各单位需要有侧重点的进行分析,因为所属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业务重点也不同;五是需要有后台保障,创建稳定的信息支持系统,加强财务信息的互通;六是建立财务分析报告的评价体系,集团本部应该对各公司分析报告报送时间、质量等情况进行评分,有奖有罚。
(二)财务分析岗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提前建立行业对标企业库,在信息支持系统的基础上编制财务分析所需的表格,例如:公司结构明细表、收入利润趋势分析表、三率一值测算表、投资收益分红明细表、股权及固定资产投资明细表、分板块统计表等,以便在获取合并数据及所属公司报告以后能够及时准确的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三、财务分析报告要点
鉴于投资类集团层面的经营者大部分都是财务外的背景,因此在财务分析报告草拟过程中应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有必要使用在日常交流中能够通用的可理解的语言来陈述事实,表达观点。在分析报告的格式方面建议选取总—分—提示的大框架进行阐述,有利于集团的经营者们能够看头看尾及能基本掌握公司经营的主要情况,具体要点说明如下:
(一)总括部分
财务分析报告的第一个部分应简明扼要的对集团整体的经济运营情况进行描述,主要应包括收入利润指标、资产规模指标、利税经济增加值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融资投资情况、经营净现金流量,可以对相应指标的同比环比情况进行分析,这些指标能够在开篇就给决策者们一个公司经营的直观印象。其次可以对公司的合并范围情况以及报告期间新增减少的公司进行描述说明,年度或者季度末还应将纳入合并报表的单位名称、集团持股比例、注册资金、股权级次及主营业务内容编制成表,让经营层们了解整个集团控股公司组织构架的概况。
(二)分项部分
1.主要财务指标的行业对标分析。指标可选取国资委上年出具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指标,其中就设有投资类企业的指标。投资类公司主要从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以及经营增长状况进行对比,可以从各个指标处于行业的优、良、平均、较低、较差的情况看出集团公司四个层面的情况,同比指标也应同样测算出来以便进行对比。以上可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同时需要用文字描述来表达。文字描述应分别对集团的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以及经营增长状况进行描述,处于行业某种水平主要原因是什么,表明公司承担着某种风险或不确定性,应该加强那些方面才能解决或者保持某项操作。2.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选取同行业上市的公司,在其季度报表披露的下月财务分析报告中可增加同行业对比分析。主要是对资产、利润、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净现金流进行对比分析,让经营者们了解本集团在业绩所处的地位。同时应该关注国内外经济大势、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利率、汇率和税率,判断这些因素对集团整体或局部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3.投融资情况分析。融资情况主要从当年完成融资金额、归还金额、新增融资年化利率,存量融资金额、结构、年化利率,以及环比同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还需要将权益类融资还原为债务对资产负债率进行测算,并提示风险。担保情况主要从新增担保金额,担保余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以及担保的结构,即集团内部和外部分部进行分析。投资情况主要从四方面进行描述,一是股权投资,即对参控股公司的注资情况;二是项目及固定资产投资;三是对外发放委托贷款情况;四是内部借款情况,即内部单位发放的统借统贷和调剂资金情况。4.集团控股公司分板块进行分析。投资类集团内部由于行业涉及面广,首先需要跟战略部门或是经营部门把集团的各所属控股公司分为几大类,该板块的划分主要以战略部门的意见为主。其次应该分别对每类板块进行资产总额、净资产、总收入、利润总额的绝对数和相对数进行提取整理。在板块划分时,可能会出现股权二级企业所属的子公司不在其同一个板块内的情况,这时应该采用以末级企业的报表数为基数,上级企业的数据以合并数减去单户数填列出资产和收入利润指标。再次,对整理好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制作图表,例如饼图,让经营者能够直观的看出每一个板块占用资源以及利润贡献产出的情况,同时再对每个板块内标杆企业、亏损企业、重要亏损原因进行逐一分析。5.集团参股企业情况分析。参股企业作为投资类集团公司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单独划定一个部分来描述。主要从其当年确认的投资收益及分红方面来描述,结合各行业的情况、宏观形势,对效益主要贡献单位进行描述,同时对亏损企业也进行问题查找,并重点描述相关原因。
(三)提示与建议
该部分是整个财务分析报告的结论部分,对于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来讲更是整个思想的精华的部分。该部分可将以上分项中五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从详细的分析中拔高,结合集团战略、企业价值、资本流动等重要问题和风险进行提示。不只停留于问题的表面,更重要的是逐项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必要时提出综合治理建议。在整个财务分析报告的最后进行提示与建议,有利于经营者们能够一目了然的关注到企业重要的信息。
四、注意事项
一份高质量的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除了编制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编制时要点突出,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一)紧密结合公司战略,重点突出
财务分析人员应该对宏观经济环境有所了解,对集团所涉及的主要行业的信息和相关企业情况保持高度敏感。应该抓住集团在可预见时间内的大致方针政策,领悟集团发展战略,熟悉集团业务,以便财务分析报告能够更贴近公司发展要求,同时能够更准确的贴合经营者最想了解的信息,做到重点突出。因此做财务分析不能仅仅只是财务分析岗位人员自己的事情,还是应该在一定范围内集思广益,获得部门其他人员以及部门外人员的帮助。
(二)简明扼要进行论述
在分析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感觉用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但是使用冗余的语言来解释的后果可能适得其反,会让经营者们不知所云。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要理清脉络、抓大放小、摒除无关信息、简单描述、对事不对人、不妄下结论。
(三)突出问题及矛盾可持续反映
对于企业价值创造的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篇幅可以长一点,语言可以用重一些,必要时可形成专题报告上报经营层。针对这些问题如果长时间还未得到改善,可以持续进行反映,以便经营层下决心去解决它。虽然同属于投资类集团,但每一个集团处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财务分析报告的要点和内容不尽相同。本文只是从一个视角对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要点进行了探究,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许诚秋 单位:云南能投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苏爱莉.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D].中国钢研科技集团,2015.
[2]余珊琪.如何编制高质量的集团财务分析报告[D].茂名港集团有限公司,2015.
关键词:资产管理 股权投资 财务管理
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盈利丰厚,现金流充盈,自然成为对外投资的生力军,但受国情政策和行业特点所限,他们对外股权投资的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下面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一、 协助被投资企业建立风险预警和内部控制制度
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应以风险监管为主线,完善被投资企业治理结构,按照投资领域的行业特点和监管要求帮助被投资企业建立健全涵盖资本风险、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市场风险、关联交易风险、业务风险等在内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并按审慎经营原则,及时准确全面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被投资企业自身防范、识别、处置风险的能力。督促被投资企业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其在资产、人事、业务、财务等层面都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有效执行。协助被投资企业建立一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选择高敏感性的重点预警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状况。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协助被投资企业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风险防范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既要保证被投资企业已经出现的风险损失能够及时予以消除和化解,又要提高被投资企业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最终保障被投资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自己也应建立对外股权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安排必要的风险防范资金,以加强风险防范能力。
二、 建立被投资企业财务管理报告制度
1、建立内部财务管理报告制度。被投资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制定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被投资企业应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正式执行之日起30天内向其股东——高速公路经营公司报送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2、建立主要财务指标和重点监管指标分析报告制度。被投资企业应按其股东——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要求及时报送季(月)度报告、年度财务预算、决算和财务分析报告,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必须经具有相应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财务部门应根据上报的财务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评价,掌握被投资企业财务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与被投资企业共同制定相关问题的对策。
3、建立重要财务事项报告制度。重要财务事项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管理,不良资产和呆账核销管理,企业改制、重组、上市、合并、分立、增资减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产权转让、设立子公司、关闭等,以及可能导致企业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的事项等。被投资企业应在上述事项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其股东——高速公路经营公司报告,并报送相关重要财务事项办理情况资料。
三、建立被投资企业薪酬方案和长期股权激励方案报告制度
充分的市场选择机制可以保证经理人的素质,并对经理人行为产生长期的约束引导作用,因此对经理人提供股权激励符合股东的利益。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应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放开被投资企业长期激励的闸门,改变目前现金为主的薪酬构成,减少短期收益,增加长期收益,指导被投资企业建立与当地实际情况、行业水平以及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相符合的薪酬管理制度和长期股权激励制度。同时,增加高管薪酬透明度,要求提供公司财务状况和高管薪酬的对比图,以及所有员工年度薪酬中间值和公司CEO年度薪酬的比较,以促使被投资企业按照经营业绩向高管支付合理的薪酬。
四、建立被投资企业绩效评价基础资料报告制度
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结果和经营者业绩是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经济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我国当前实施的企业绩效评价,实质上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实行的一项企业监管制度。被投资企业应于年度终了后,根据年度会计报表资料,填报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值,并将绩效评价基础资料报送其股东——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财务部门。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财务部门应认真审核被投资企业绩效评价材料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和其他部门一起汇总分析被投资企业整体绩效情况,综合得出企业经营效绩和经营者业绩的基本结论。评价结果将作为考核被投资企业业绩、加强对外股权投资管理、确定被投资企业负责人薪酬和下个会计年度公司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五、建立对被投资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监督检查制度
财务检查是财务监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成本以及保护所有者利益的有效方式。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应结合日常财务监管,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组织专人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执行情况等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对于财务检查中查出的差错及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督促被投资企业认真负责地加以改正,及时做好善后处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
总之,在我国当前阶段,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对外股权投资管理应坚持审慎监管原则,充分借鉴各行各业监管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寻求一条适应自己发展的监管思路和体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交通部,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办法,(1997)财工字第59号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体制不断深化,促使我国企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明确自身价值,并将追求价值创造和实现作为企业发展核心。公司理财创新作为资本规划的重要内容,应加大管理力度,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公司理财体系的创新
价值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管理观念,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公司理财是现代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财创新主要是指将价值管理作为公司理财出发点,将会计报告与财务分析作为基础,实现对公司理财的全面、系统管理,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公司理财要与公司目标一致,并将理财工作置于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加强对公司理财的管理力度,增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完整、全面的价值管理系统。
在价值管理引导下,理财价值创造和实现,主要通过处理与投资界的关系、战略决策以及全面绩效管理三个方面来达到目标:首先,处理与投资界的关系,主要是指促使企业现有与潜在投资人能够了解和熟悉企业价值创造实际情况,增强投资人信心,实现企业价值目标,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其次,战略决策,企业管理者结合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符合本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后,全面绩效管理是执行战略的过程,是战略从理论到结果的行为,在战略决策的指导下,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努力,优化资源配置,从而达到战略和价值创造目标[1]。
二、会计报告在公司理财创新中的应用
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真实地反映财务活动、关系以及效率。因此,在进行公司理财创新过程中,应重视会计报告在公司理财创新中的应用。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对外报告,例如:资产负债表等,另一个是对内报告,例如:成本费用表等,这些报告对于公司理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公司理财创新的有力工具,能够真实反映资金运作过程,为企业制定资本经营战略提供有效信息,提高企业战略科学、合理性,完善企业战略方案。所以,将会计报告应用于公司理财创新过程中十分必要。
三、注重财务分析
会计报告在提供理财信息方面十分重要,但是会计报告并不能够满足企业理财创新需要的全部信息,而财务分析作为会计信息提供与需求之间的重要桥梁,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细致、深入分析,从而满足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财务分析将理财目标作为出发点,将会计报告作为决策基础,反映真实的财务信息状况,为公司理财决策提供可靠信息。另外,为了能够提高公司理财决策的准确性,企业要加强对外部和内部报告的控制和管理,促使财务分析能够与公司理财发展需求相一致。
四、资本经营
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是资本所有者的企业,并委托经营者去管理企业,相比较而言,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要比传统的企业复杂,增加了管理难度。企业财务活动主要是运作资本,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资本经营就是现代企业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具体体现。因此,资本经营是公司理财创新的根本和关键,资本经营中的资本保值、增值目标、优化资本配置与公司理财创新内容相吻合。因此,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财目标,在进行资本经营过程中,应加强对资本存量、增量等方面的管理,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计划,积极落实决策,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2]。
五、公司理财创新和管理措施
公司理财创新离不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企业做好对资本经营的管理,才能够确保公司理财目标实现。管理控制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为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实现对过程进行管理、控制的总和。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员工通过一系列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主体、职能等方面,管理控制主体主要是企业内部全体员工;职能是管理、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例如:明确目标、制定决策等,管理控制涉及广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主线。在价值管理理念影响下,公司理财创新是将管理控制观念与手段相结合,对资本经营实现全面、系统的管理控制。因此,管理可控制在公司理财创新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公司理财决策科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3]。
关注持续经营不仅是公司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审计人员进行财务报告审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独立审计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第三条规定:“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并对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评价被审计单位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并考虑是否需要提请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披露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评价并且在必要的条件下披露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管理层的责任。
持续经营能力是报表使用者合理决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相关利益各方最为关心的。如果企业在面临无法挽回的破产清算局面之前,在财务报告中对影响持续经营的重大因素进行充分的披露,各相关利害集团就可以早日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重大损失。因此,如果持续经营存在重大疑问时,会计人员有必要在报表及其附注中及时充分有效地披露。但从我国公司治理的具体情况来看,管理层仍然缺乏披露的动机。甚至还出现过恶意掩盖公司无法持续经营的案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红光虚假上市的例子。而注册会计师评价被审计单位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合理性的直接依据是被审计单位是否还能够持续经营,也就是说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之后才能判断其依据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是否合理。我国新审计准则对持续经营的判断规定仍然比较粗略,仅列举了财务、经营和其他三方面的信息,很难涵盖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全部内容。面对企业不断扩大的经营风险因素范围和披露的有限信息,审计人员急需的和工具来更有效地获取信息,评价持续经营问题。
一般来说,不管什么情况导致的非持续经营,很少无前期迹象或征兆出现,有人称之为红旗(Red Flag)或警讯(Warning Signal)。美国Coopers & Lybrand会计师事务所列举了29个警讯,其中比较重要的摘抄如下:(1)现金短缺、负的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及/或信用短缺,影响营运周转;(2)融资能力(包括借款及增资)减低,营业扩充的资金来源只能依赖盈余;(3)为维持现有债务的需要必需获得额外的担保品;(4)订单显著减少,预示未来销售收入的下降;(5)成本增长超过收入或遭受低价进口品的竞争;(6)对单一或少数产品、顾客或交易的依赖;(7)现有借款合约对流动比率、额外借款及偿还时间的规定缺乏弹性;(8)存货大量增加,超过销售所需,尤其是高产业;(9)盈余品质逐渐恶化,例如折旧由年数总和法改为直线法而欠正当理由。
财务的也为审计人员评价持续经营能力提供了新的工具。如“破产预测模型”、“平衡计分卡模型”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注意到那些传统审计程序难以探测到的公司发生持续经营问题时表现出的财务状况问题。
二、持续经营能力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当会计主体出现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时,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意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这种主观性依然是以客观因素为依据的。中注协标准部在2001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中披露,在持续经营问题的审计报告行为上,一些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及其披露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却差异很大。有些注册会计师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简单地放在意见段之后,或等同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审计报告的有用性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导作用。这说明某些注册会计师针对持续经营能力发表的审计意见存在定性不准的问题。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界定审计意见类型的重要依据
对任何事情的判断都必须建立在充分、适当的证据的基础之上,但持续经营能力往往涉及重大不确定性事项,如上市公司诉讼事项法院尚未判决、对外担保数额巨大、因税务纠纷造成进口设备被海关扣押等。一般来讲重大不确定性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发生,但其结果在审计报告日还没有出现。对于已经发生的部分,如果被审计单位配合,注册会计师可以获得审计证据。而对未发生部分的事项,不管被审计单位配合与否,注册会计师都不能获得证据,因为有些审计证据目前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是说对于持续经营事项注册会计师一般不能形成全局性的、肯定性的结论。因此,当被审计单位出现持续经营不利的迹象时,不管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与披露如何公允、全面,注册会计师也绝对不可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至少要加强调事项段,提醒报表使用人注意不可验证和不可控制的事项。但是,如果不确定事项的未发生部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不是实质性的,那么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报告、保留意见报告和否定意见报告;如果重大不确定性事项的未发生部分对审计意见影响巨大或注册会计师对重大不确定性事项的已发生部分未能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来推断整个事项对报表使用人的决策和判断的影响程度,注册会计师应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报告。
(二)持续经营与强调事项段
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但是通过比较以前年度的预测与实际结果或比较本期的预测与截至目前的实际结果,没有发现对预测性信息具有重大影响的假设、特别敏感的或容易发生变动的假设以及与趋势不一致的假设,同时被审计单位已经按照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对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进行了充分的披露,对于其他项目的审计也没有不符事项或已接受会计师的全部调整建议,其调整后报表已较为真实稳健,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被审计单位对于持续经营不利的迹象以及补救措施都作了充分披露,说明被审计单位已经很好地履行了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能够以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消除其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虑,说明其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范围没有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履行审计职责。因此符合无保留意见出具的标准。强调事项段的风险提示只是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并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已经发表的无保留意见,即肯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与披露,只是通过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量表明自己的疑虑和预测。
(三)持续经营与保留意见
如果注册会计师肯定被审计单位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但存在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被审计单位却全部或部分拒绝进行适当披露,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该事项的严重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并在意见段之前的说明段中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同时指明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这是因为隐瞒公司的生存、发展的隐患有可能会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决策和判断,并给其带来巨大的损失。注册会计师从职业风险和成本角度考虑,要保留安全边际。如*ST纵横、信联股份等7家公司2002年度发生巨额亏损,持续经营能力受到威胁,但其会计报表并没有充分披露。故而,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报告。
保留意见的措辞要慎重,因为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会使投资者或债权人据此从撤出资金、拒绝贷款或改变他们的行为,要避免由于审计报告本身而非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导致企业破产清算。
(四)持续经营与否定意见
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编制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而被审计单位仍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是因为持续经营核算与非持续经营核算存在本质的差别,各自产生的会计信息也有天壤之别。进入清算期,资产计价由成本为主转为以市场价格或清算价格为主,某些资产的账面历史成本价值失去合理依据;资产的确认和价值摊销失去意义,一般改为一次转销的,导致资产处置,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的区分失去意义;负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均会被要求结算,长期负债转变为短期负债或者进行债务重组,再筹资出现困难;所有者权益结构发生改变,出现资产重组、资产置换、债务重组及其产生的相关损益;收入和费用的跨期摊配失去意义,收付实现制将代替权责发生制,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坏账准备、递延资产、待处理损溢等虚资产和虚负债将失去意义而被转销掉。因此,如果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已经为不争事实的公司仍然不放弃持续经营假设,注册会计师应该出具最严厉的审计意见。如1998年的红光实业、1999年的ST网点、2000的PT网点被出具否定意见都是因为主要财务指标显示其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存在巨额逾期债务无法偿还,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极大,但企业仍然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
否定意见要慎用,以免被审计单位起死回生而使注册会计师遭到起诉。
(五)清算或停止经营审计
一般情况下,如果已决定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或已确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将被迫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企业会主动放弃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而按照财政部1997年7月30日的《关于印发的通知》(财会字[1997]28号)精神进行会计处理。而以非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属于一种特殊编制基础的会计报表,因此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6号一特殊目的业务审计报告》的规定办理就可以了。如果企业已决定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仍然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该出具否定审计意见报告。
(六)持续经营与无法表示意见
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而在追加审计程序中未能获得关于重大不确定性事项的任何证据或只获得了零星证据而不足以形成对该事项的实质性判断,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原因主要包括:(1)该事项未发生部分对形成审计意见具有决定性影响,单从事项已经发生的部分难以推断结果;(2)被审计单位故意掩盖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不提供必要工作配合;(3)被审计单位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期间少于自资产负债表日起的十二个月,且不愿将评价期间延伸至十二个月。无论何种原因造成审计范围受限,注册会计师都将无法判断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以及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是否有效。故注册会计师不能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发表实质性的意见,只能发表无法表示意见。如2002年*ST兴业银行借款和对外担保中有4.39亿元已涉及诉讼;ST轻骑为母公司及关联公司等借款8.86亿元提供担保,其中7.2亿元已逾期。此类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必须等到不确定性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时才能判断,而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审计意见,只能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
[1]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S].北京:出版社,2003.
[2]中注协标准部。关于修改《独立审计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的说明[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3)。
[3]封,段兴民。持续经营审计问题及其实证[J].陕西审计,2001,(3)。
[4]陈梅花。对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修订稿的两点思考[J].审计与实践,2003,(12)。
[5]郑宁。试论审计报告中的持续经营[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2,(11)。
[6]刘月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与审计意见类型[J].上海会计,2000,(6)。
[7]周勤业,刘宇。沪市上市公司2002年年报非标准审计意见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9)。
Judgment on Ability to Continue as a Going Concern and Type of Audit Opinions
财务报告可信度分析策略
财务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要对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进行分析。由于虚假财务信息的蔓延,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对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投资者掌握的信息资源十分有限,不可能像财务分析师、注册会计师那样对财务报告进行专业的评价,投资者在判断财务报告可信度方面应有自己的策略。一般情况,可采用财务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广泛搜集资料
财务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但是,为了全面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决策需要,投资者应该尽可能搜集其他相关资料,如经济环境、管理层变化、竞争对手的活动、技术的发展对公司的经营活动的影响,对于这些资料,投资者可以从证券交易管理机构、有关经济新闻媒介等其他来源进行分析得到。
关注公司治理机制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中小股东又没有合适的方式监督管理当局的行为,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往往被上市公司大股东或管理当局所控制,公司内部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导致管理当局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肆无忌惮地造假,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关注财务报告是否规范
首先,要注意财务报告重要项目是否有遗漏,遗漏很可能是在不想讲真话,也不能说假话的情况下形成的,应引起注意。其次,如果某些重要会计项目出现异常变动,投资者也必须认真对待,考虑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这些项目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例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对于持有股权比例在20%以下的子公司,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对于持有股权比例在20%以上的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因此对于连年亏损的子公司,上市公司可能会将其股权减持至20%以下,以暂时隐藏该项亏损。最后,还要关注审计报告的意见及注册会计师的声誉。
公司经营战略分析策略
对一个企业来说,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对所要采取的活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规划。战略还具有对抗的意义,它总是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而制订的,对一个企业来说,内部的薄弱环节或某些方面管理重要的问题通常可以容忍,至少暂时可以容忍。但是,如果企业相对他的竞争对手的地位恶化,则将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公司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对企业休戚相关。投资者也只有从经营战略高度分析才能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下面对常用的公司经营战略分析策略作以探讨。
公司核心能力分析
核心能力是一个组织内部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进程中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企业应该培育其基本的核心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进行核心能力分析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只涉及正常的经营情况,非正常的经营情况虽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但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结果,不能反映公司的核心能力,在分析时应当剔除。常见的非正常经营情况有:证券买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关联方交易、会计制度变更带来的影响因素等。
公司发展阶段分析
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将上市公司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及衰退阶段。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盈利能力、股价水平,产生现金的能力等方面是有显著差异的。此外,对于传统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财务分析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在预测企业发展趋势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进行统计分析时,要合理选择分析期间,以观察各项目的增减方向和变化幅度,揭示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投资者可利用各种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过滤、筛选,来研究公司、行业、整个市场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特征,从而推断公司经营战略的真正发展趋势。
辩证分析策略
投资者在进行分析时应因时、因事而异,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是指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企业文化、公司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分析。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定性分析就搞不清公司发展趋势。定量分析是财务分析的主要手段,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公司的发展有具体、深入的理解,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二者只有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功能。
关注公司长期发展
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资产重组能否给股东带来财富的增加,不仅要看短期的效益,更要观察长期的效果。我国一部分被实施特别处理(ST)的上市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后,短期内会计收益率都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国有股不能够充分流通,资产重组的内在机制未得到充分发挥,从长远发展看,这种资产重组对企业经营状况并没有显著改进。
注重财务指标应用条件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治理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一系列连接并规范企业财产所有人、受托人、控制人、使用人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体系,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一项以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障经济活动协调有效运转而形成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是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程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解决股权高度集中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企业所有者总希望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时监督企业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希望企业经营者能够采取有利于所有者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一些重大事项上拥有控制权,但实际上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常常由大股东所控制,众多的中小股东很难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参与对企业的控制。目前,我国股份制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和国家法人股占总股本的比重还非常高,这一局面在短期内还无法解决。另外,由于我国企业所有者缺位现象严重,经营者可以凭借国有股和国家法人股的优势,做出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决策。虽然中小股东可能不同意或反对这种决策,但是由于其股权的比例不足以形成影响,只能听之任之。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发挥以下四个方面作用: 一是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二是能够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三是能够保证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都要求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四是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率经营。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健全的内部控制包括财务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全面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内容,这些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能够发挥内部制衡作用,促使公司规范运作,限制大股东及内部经理层的随意行为,使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二、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力的制衡
作为企业所有者,总期望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判断财务状况,以进行未来的投资决策。同时,所有者还希望能够控制企业内部的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在一些情况下,经营者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经营者在会计行为上可能会做出夸大和虚报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如提前确认或虚列收入,不足额提取费用等。企业经营者成了真正的会计控制主体,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而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由经营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来实现的。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真实、完整和公允的会计信息的产生成为现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根据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办理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相关经济业务和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负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政策,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督使经营者按照企业的决策行使其职权。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杜绝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人为干扰,使真实、完整和公允的会计信息成为现实,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获取信息和实施权力的制衡。
三、有利于董事会行使控制权
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董事会接受股东会的委托,行使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例如,董事会有权选聘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有权制定经营政策和内部管理制度,有权评价经理人员的业绩并对经理人员采取激励政策等。可见,董事会在公司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控股股东往往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推荐自己的代表出任董事,在公司董事会里形成多数,从而把持董事会,操纵公司经营决策,令其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形成以大股东管理层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或者公司董事长大权独揽,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其他内部董事、外部董事和公司内部员工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很小或发挥不了作用,形成以董事长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以上以大股东管理层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和以董事长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均造成董事会的功能异化,难以秉承对全体股东负责的精神,在重大经营管理问题上,以科学民主的方式做出决策。董事会对股东的诚信,除了对公司经营和发展做出正确决策,实现经营业绩最大化,还表现在向股东定期报告真实、完整、可信的经济信息。以上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规范、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建立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这一保障体系包括各项预算的编制及监控体系、授权经营和审批体系、会计核算体系、风险评估体系、业绩考核体系、财务报告体系和内部审计体系等。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可以说,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是董事会行使权利的重要措施。
四、有利于公司监事会行使监督权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业务监督和财务监督,但不参与企业的业务决策和管理。公司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即“三会一层”,其基本理念就是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三权分离”,以便更好地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在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虽然监事会直接对股东会负责,但由于其成员构成的实际状况,对公司董事会、经理层成员的监督很难落到实处,况且其不能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决策和管理,因此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的监督也受到制约。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使事后监督变成了事前和事中监督。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坚持了合法性、有效性、全面性和独立性原则,内控制度本身高度体现了相互制衡的理念,是一种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机制,是包括监事会监督在内的整个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监督职能的行使,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示管理中的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数据资料的真实,并为监事会监督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各项资源的浪费和弊端的发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和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利用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这些内部控制措施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作用发挥,是一脉相承的。
五、有利于保障债权人、内部职工等利益关系方的合法权益
债权人、内部职工和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了公司治理,这些利害关系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都不能离开会计系统的信息支持。各利益相关方,可以根据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做出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明确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内部报告方式通常包括: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债权人、内部职工和供应商等利益关系人,均可以利用内部报告,分析企业经营形势,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自己的有效选择。Z
参考文献:
[1]杨波,张从华,段飞.国有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0,(12).
【关键词】亏损弥补 注册资本 所有者投入资本 财务会计报告目标
一、引言
2006年,上市公司ST飞彩公告称,拟通过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赠送部分股份,再按比例减少全体股东股份以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弥补公司累计亏损,最终获得了监管机构的认可②。通过减少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这种方式是否适当、合法,立即引发了法律及会计界的广泛讨论。早在2004年,三板公司广建股份也曾通过以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弥补亏损③。2006年,中国银行上市前的招股意向书中披露,在2003年,中国银行经相关部门批准,通过汇金公司注资225亿美元,其原有所有者权益余额(包括资本)全部转入未分配利润用于弥补其提取准备金形成的亏损,也就是说以其原有资本弥补亏损④。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是有先例的。然而,综观上市公司弥补亏损方式来看,通过以减少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案例却并不多见,监管层的态度可能都是按照个案进行处理的。
对于是否可以用注册资本弥补亏损,在我国目前规范公司行为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公司法》对于弥补亏损的规定是以利润和盈余公积进行弥补,同时禁止以资本公积弥补;对于是否可用注册资本来弥补则既没有允许,也未禁止。2012年3月23日,中国证监会以证监会公告〔2012〕6号公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存在未弥补亏损情形的监管要求》指出,相关上市公司应当遵守《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相关上市公司不得采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同时缩股以弥补公司亏损的方式规避上述法律规定。该公告似乎是对ST飞彩弥补亏损方式的一个回应;但对于公司如果不是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是直接以原有股本弥补亏损却未提及。另一方面,我国会计准则及配套规定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相关会计考试的CPA考试会计科目教材,在所有者权益一章中,每年均提到“实收资本减少的原因大体有两种,……二是企业发生重大亏损需要减少注册资本”,但却未有更多的解释。
那么,注册资本可以弥补亏损吗?已有的研究都从公司法律的角度证明了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合法性⑤,较少有从会计准则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鉴于此,本文拟重点探讨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研究
从事经营活动的公司,既有可能盈利,也有可能亏损。基于维持公司发展,保护债权人利益等方面的原因,法律规定在亏损弥补之前,禁止向股东分配利润;否则无异于是用股东的投入向其进行分配。除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需要股东会决定之外,亏损的弥补是通过经营活动自动进行的,无须进行特别的处理。但是,当公司持续性发生亏损,无法通过日常经营盈余弥补亏损时,将会造成公司可用资源的实质性减少。此时,通过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弥补亏损,既不需要资源的投入,也不存在资源的流出,并不会改变股东权益总额,甚至也不会改变公司的价值评估①,改变的只是股东权益的结构,只涉及股东权益内部各项目的重分类,因而从根本上来说,其实质就是所有者权益账户重分类的过程。但这种作重分类的会计处理,受到法律和会计准则两方面的约束。
1.公司因使用注册资本弥补亏损,不用再使用以后的盈利弥补,以后的利润在提取公积金后再用于分配。在股东最初投入尚未回收时,其实质相当于股东原始投入的回收,因而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形成了实质上的减资。
2.减少注册资本涉及债权人利益,需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此种形式减少注册资本虽然没有资源的实质性流出,但是通过注册资本弥补亏损后,公司以后实现盈利不需要再去弥补亏损,公司可以不经债权人同意将实现的全部利润在提取公积金后用于股东分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与债权人利益相关。因此同样需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通知和公告债权人。
3.重分类涉及相关会计处理,需遵循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虽然注册资本与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都属于股东权益,但是分别反映了所有者投入资本、公司累计经营盈余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在持续亏损的状态下,对于是否可用注册资本弥补亏损,以及对此怎样进行会计处理,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中都没有更多直接的资料可供参考。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要求,当没有具体准则可供遵循时,需要以基本准则为指导。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有者权益相关规定中,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虽如此,但由于所有者权益账户各项目是反映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内容。为详细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状况,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报表之一,该表的列报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首先,它要实现财务会计报告之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特定会计主体(经营主体)的会计信息,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符合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当前的财务状况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主体)过去经营的结果,所有者权益结构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主体)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企业经营有一个持续性,财务会计报告显示的未弥补亏损,反映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主体)经营历史状况,反映了经营主体的累计经营盈余信息,暴露了企业经营不善,或管理受托责任履行不良、不适应市场的信息。况且,通过重分类会计处理,也无法改变企业的这种状态,因此保持其原有的分类更有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相应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未弥补亏损的财务会计报告各项目提供的信息真实地反映了该经营主体的实际信息;这时,用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是不适当的,应当加以禁止。以ST飞彩为例,在其与中鼎密封件进行重大资产置换前,其报表权益类项目下未分配利润处于累计亏损状态,这是由于原有农用汽车经营资产和在原公司董事会管理下所形成,这些信息反映了原有资产的累计经营结果和原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如不实行重大资产重组,可以预计这种状态将处于持续进程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发展态势,因而这些信息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来说是重要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禁止企业重分类权益类账户,换言之就是应当禁止公司通过减少注册资本弥补亏损。
但是,当企业经营状况、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资产质量得到了质的改变等因素,比如企业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等,在会计主体发生重大变化时,如果继续保持其原有的分类,可能将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可能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就不利于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的有用的信息,自然也无法实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这时为实现企业会计的基本目标,提供合乎会计准则规定的质量要求的财务信息,有必要对企业权益类账户进行重分类会计处理。比如,对于存在累计巨额亏损而扭亏无望的企业,假设企业实施重大战略调整,重新寻找适应其现有净资产相适应的行业,并具有良好的盈利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资产结构发生了实质上的变化,企业盈利方式、能力等均与原有业务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因而从实质上可以认为,虽然法律主体未发生变化,但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经营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相应的处理。
因报告主体发生了变化,如果不重分类权益账户将无法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效、真实的信息,应当给予公司“重新开始”的机会②,对其原有业务应采取类似清算会计的会计处理,应允许也应当让企业通过减少注册资本来弥补亏损并重分类权益账户,以便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报告,实现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同样以ST飞彩为例,由于其实施了资产重组,其重组方案为,飞彩股份以其农用车相关资产、负债与中鼎股份密封件和液压气动密封件汽车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相关的主要资产和负债进行置换。资产置换完成后,飞彩股份主要业务变更为密封件和液压气动密封件汽车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等①,另一方面,重组完成后,飞彩股份董事会现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全部辞职更换为密封件管理相关的管理人员②。因此重组后,其一,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经营主体看,虽然其法律主体未发生变化,但是其经营主体则完全变了,从原农用车业务变成了密封件等业务。其二,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看,飞彩股份原权益项下各项目反映的是原农用车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其未分配利润反映的是原农用车业务的累计经营盈余(亏损,表现为负数),与现有的密封件等资产无关。W.A.佩顿、A.C.利特而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就曾指出,“企业重组或合并会带来一个特殊的问题。……特定的已赚取盈余计量的是特定公司的累计利润,而不是合并后的或承继公司的累计利润。一项完全合并交易相当于组建一家新企业,而一家新公司不可能则开业就有已赚取盈余”。显然,佩顿与利特而顿所说的“已赚取盈余”,可以理解为包括企业的累计亏损。因而原有累计未分配利润不是现有业务的如实反映,与现有业务不具有关联性,因而也是不相关的,同时这个信息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保留原有未分配利润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不符合财务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特征。其三,由于前述两方面的原因,继续沿用含有巨额未分配利润的原飞彩股份的权益分类,自然无法实现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一重要财务报表目标。另外,进行资产重组后的飞彩股份的管理层已经全部变换因而也无法反映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所以沿用原有权益分类无法实现企业会计准则所要求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因此,为客观真实地反映现有资产业务的盈余信息,有必要将其原未分配利润予以转销,其方法就是调整权益类各项目,使权益类各项目在重分类后能提供与现有资产业务更加可靠相关的信息。飞彩股份的具体做法就是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通过重组后未分配利润反映的就是新的资产业务的信息了,这时的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利于实现会计准则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因此笔者认为,飞彩股份通过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报告,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同样的,中国银行股改后,由于其将更加市场化,与其原有的经营模式存在着本质的区别③,所以也可以实施资本弥补亏损。正如W.A.佩顿所说,“冲减设定资本代表着非正式的‘准重组’;也是企业重新开始的前提。换言之,重新表述资本以抵补亏损,产生了使公司处于与新设立企业相似状况中的结果。因此,像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一样,修订过资本账户的公司应该明确地记录从准重组时点之后所累计的任何盈余”。
因此,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减少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更能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财务会计报告,实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所以这些企业通过减少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方案才得到了相关监管方面的认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会计角度看,减少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涉及到重分类权益账户的会计处理,特定情况下的减少注册资本弥补亏损能更好地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更有利于实现财务会计报告目标,这样处理不仅不违反现行会计准则,反而更符合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因此,为适应公司复杂的经营环境(比如公司收购兼并等业务),基于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确保公司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建议准则制定机构就公司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前提下通过减少注册资本弥补亏损作出具体规定,并对其适用条件作出严格限定。同时有关监管机构应对公司此类业务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以防范公司滥用这种方式进行盈余操纵。也许正是这个条件的界限不易界定,才造成至今这个领域的法律法规苍白,并进而导致ST飞彩、中国银行之类的案例都是按个案进行处理的。
(作者为会计师)
参考文献
[1] 林志军,葛家澍.现代西方会计理论[J].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2] 葛家澍.现代会计基本理论研究[J].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一、研究设计
(一)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 2008年是深市实施内部控制管制的第二年,因考虑到时间上的仓促和执行的成本问题,深交所在《深交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在本所上市的公司均须披露内控自评报告,仅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鉴证报告。因此,自评报的披露属于强制性披露范畴,而鉴证报告的披露属于自愿性披露范畴。
根据信息经济学中的信号传递理论,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披露更多正面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从而提高企业价值并增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将该理论应用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公司自愿披露鉴证报告,即内控质量越高的企业越可能基于信号传递的目的披露内控鉴证报告。因此,披露鉴证报告可以视为反映公司内控质量水平的信号。根据对未披露自评报告的15个公司的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经营状况不佳的现象,而不执行监管规则这个行为本身也说明公司的内控质量不高。综合以上分析,将自评报告和鉴证报告的披露情况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按内部控制质量由低到高把公司分为及格、中等、良好三个等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结果表明深市主板市场上内部控制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的公司所占比重最高,达到87.09%,内部控制质量处于及格和良好等级的公司占比较小,分别为3.07%和9.84%。总体看,深市主板市场上市公司内控质量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格局。
(二)内部控制目标的度量 具体如下:
第一,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的度量。根据内部控制理论,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更可能收到审计师的标准审计意见,因此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类型可以用作度量财务报告质量的指标。除此之外公司在披露年报后年报更正或补充公告,或者会计差错更正公告的,说明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错报或遗漏,也即是说公司的财务报告可靠性不高,因此年报的更正公告也可作为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客观指标。
第二,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目标的度量。保证公司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是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公司因违规经营、财务报表舞弊、信息披露违规、操纵股价、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等原因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因此,将上市公司的违规记录作为度量公司生产经营合法合规性的指标。
第三,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的度量。追求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是企业的基本目标,也是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理论上说,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较强。因常用的衡量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的指标只适用于同行业或同一企业前后各期的比较,可以将是否亏损作为衡量公司经营效果的指标。
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一)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 对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的关系,通过审计意见类型和年报更正记录两个指标的来分别测试。
第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意见类型。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相比,无论是出于提醒报表使用者对强调事项潜在风险的关注而出具的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还是因会计政策的选用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而出具的保留意见,以及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而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都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深市主板公司收到非标审计意见的情况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深市主板488家公司中,有44家被出具了非标审计意见,占总数的9.02%。内部控制质量被定义为及格、中等、良好的公司收到非标审计意见的比例分别是20%、9.65%以及0%,显然,内部控制质量不同等级的公司收到非标意见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内控质量等级越高的公司收到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小。
内部控制健全有效的公司通过职务分离、岗位轮换、内部审计等方法对财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可以及时防止、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和舞弊,从而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披露自评报告和鉴证报告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内部控制健全有效以及管理层重视内部控制建设的正面信息。相反地,如果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低,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财务报告的生成过程符合会计准则的规范,财会人员和管理当局就有比较大的空间来粉饰财务报表,自然地这类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第二,内控信息披露与年报更正。将下列两种事件视为公司2008年财务报告可靠性不高的表现:公司披露2008年报后又2008年报更正或补充公告;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0日公司的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中涉及会计交易及事项发生在2008年。
深市主板公司2008年年报更正情况的统计如表3所示,表中所列“年报更正公司”包含上述两种情形。
从表3可以看出,深市主板488家2008年报的公司中,共有64家公司事后进行了更正,占深市主板488家上市公司的13.11%。内部控制质量等级被定义为及格、中等和良好的公司其进行年报更正的比例分别是26.67%、13.41%和6.25%,显而易见,随着上司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等级的上升,进行年报更正的比例逐级下降。因此可以认为,从减少会计差错更正这一角度,公司披露内控自评报告和内控鉴证报告对于改善内控质量有显著作用,即管理层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以及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进行鉴证,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内控缺陷,适时实施改进方案,对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违规记录情况 在查阅了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0日的上市公司公告以及证监会、深交所、财政部和其他监管部门公告之后,分析整理出涉及公司违规行为发生在2008年的数据资料,对其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共50家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8年发生违规行为,占488家公司的10.25%。内部控制质量等级被定义为及格、中等和良好的公司进行年报更正的比例分别是20%、11.06%和0%,显而易见,随着上司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等级的上升,公司违规的比例显著降低。在披露内控鉴证报告的48家公司中,无一家有违规记录。这一结果清楚地揭示了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公司更好地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因违法违规行为遭到监管部门处罚。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无论在哪个行业, 无论在哪个时期,公司经营发生亏损都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佳,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遇到了困难,公司存在的基本目标没有实现。以净利润指标来衡量公司的亏损情况,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深市主板2008年共有103家公司亏损,亏损比例是21.11%,内控质量被定义为及格、中等和良好的公司亏损的比例分别达到26.67%、22.35%和8.33%,公司发生亏损的比例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而逐级降低。以上统计结果说明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对深市主板488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在内控质量被定义为及格、中等、良好的三类公司中,内控质量良好的公司,即出具了内控自评报告,并聘请了注册会计师对自评报告进行鉴证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进行年报更正、受到监管机构处罚以及发生亏损的比例最低,而内控质量较低的公司即未出具自评报告的公司相应的比例最高,统计数据表明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对内部控制的三大基本目标-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经营管理的合法性目标,经营的效率效果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危机。毋庸置疑,内部控制对于防范企业内外部风险,促进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2008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2010年的配套指引,标志着适合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建成。随着国家法规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相关部委为企业内控实施应用划定时间表,企业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不可否认,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还处于中等水平,内部控制建设任重道远。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评估和改进的全过程,有效构筑防范企业风险的“防火墙”,才能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危机中屹立不倒,才能在风浪中远航。
参考文献:
[1]蔡吉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2]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审计研究》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