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理念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临床资料
本组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80-92岁,平均86±5.1岁。其中高血压病25例、心绞痛12例、心肌梗死8例、心功能不全10例、心律失常5例。合并糖耐量减低8例、肺部感染6例、肾功能减退3例、老年性痴呆2例。
2 心理特点
2.1焦虑、抑郁、孤独 由于离退休后社会关系、地位变化及丧偶、独居等家庭原因,焦虑、抑郁、孤独心理障碍明显,表现为失眠、烦躁、情绪低落或不稳定;担心家人朋友嫌弃;甚至担心病情危重治疗效果差会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无自理能力需人照顾等,情绪易激动,好发脾气。资料显示,焦虑抑郁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患者中有很高的患病率[1],且与心血管事件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
2.2认知功能减退 表现为记忆力、视力及听力明显减退,经常忘记楼层、走错病房、忘记吃药等等,严重者甚至老年性痴呆表现,生活不能自理,活动不便,易摔倒。
2.3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 老老年人多患慢性病,病程时间长且合并脏器损伤症多,治疗效果差,认为即使治疗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症状如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频繁发作,使患者心理极度紧张、濒死感,甚至失去治疗的信心。其结果使治疗依从性下降以至拒绝治疗。过度的绝望、悲观情绪可进一步使人体免疫机能减弱,机体抵抗力下降。
2.4固执、多疑 部分患者固执己见、爱挑毛病、对事物变得异常敏感,总会怀疑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疑虑重重。即使对医务人员的话也是半信半疑,有的则凭自己仅有的医学常识去判断病情和预后,猜忌心态较重。
3 护理对策及体会
3.1用心交流,注意沟通技巧 老老年人的各种生理机能有所下降,与患者交流的时候一定要专心、热心和诚心。患者由于其经历、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及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其心理活动也各不一样。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阅历及社会地位,做到态度诚恳,语言文明,观察仔细,服务周到。要细心仔细倾听患者的感受,不随意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经常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做到勤看、勤问、勤听。用温馨的语言去影响患者,通过交谈来了解病人担心什么、需要什么,及时了解并使问题得到解决。与患者交流时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3.2健康知识指导 根据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并针对每个病种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措施并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宣讲疾病健康知识。如膳食中注意应低盐、低脂肪或低糖、多种蔬菜易消化饮食;哪些药宜饭前服、哪些药饭后服,药物副作用以及活动锻炼要求等。同时,定期举办老年保健讲座,订阅老年相关报刊杂志,不断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3鼓励家属陪护、探视 住院期间患者最需要的还是家属和朋友的关心和探望,要努力说服家属及朋友尽量多陪护患者,多与患者进行交流,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戒除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用积极的心态影响患者,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树立生活的信心。鼓励自我放松,多听音乐。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悲观等消极心理,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的情绪。
3.4 生活护理 正是由于老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的特点,生活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生活能自理的患者给予协助其打开水、订饭,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则更需要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如协助翻身、服药、大小便等;对于卧床时间长者协助患者翻身以防褥疮形成、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晚上关大灯,开小灯,光线柔和利于睡眠。病床要低、被褥保暖并打开护栏防止坠床等。
总之,老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仔细分析其心理特点及做好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信任度。同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融洽护患关系也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老年人患者;心血管疾病;护理
心血管疾病,又叫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根据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都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
1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1.1 心悸 心悸是主观感觉及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主观上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快速、不整或搏动有力。客观检查可见心跳频率过快、过缓或不齐,即有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1.2 呼吸困难 心血管疾病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动作加快而幅度加大。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因很多,如脑梗塞、肺炎、急性气胸、气道阻塞等,因根据病症综合分析,以便对症下药。
1.3 紫绀 紫绀是体征,具体表现为粘膜和皮肤呈青紫色,体内的还原血红蛋白(未经氧饱和的血红蛋白)绝对值超过5g%。紫绀出现的原因是缺氧血,血红蛋白过多及血液瘀滞。紫绀有中心型和周边型两种类型。
1.4 眩晕 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是指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使患者自觉周围景物或自身在旋转或摇晃。眩晕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2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发展过程,也是生物更替的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其后果之一就是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会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具体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变慢,出现以左房增大、左室变小、主动脉扩大、弹性降低为主要特征的心脏形态学改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心脏功能逐渐减弱,心脏细胞变性或缩小,使心肌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氧,阻碍心肌功能的正常发挥。老年人的活动因此而受到限制,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降低,应激能力和生活能力变弱。由于心肌细胞变性及心脏供血减少,心脏严重负累,导致心率及心律发生变化,出现心律不齐,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常见的瓣膜改变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硬化或纤维化。
3 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的一些体会
3.1 做好普通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从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到患者病愈出院才结束。对于刚刚入住的老年患者,应该用热情的态度、整洁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及亲切的关怀给患者及其家属留下第一印象,赢得患者的认可和信赖。根据患者的病情安排病房,做到病房清静、舒适、整洁,在感官上给予患者良性的刺激,让患者从心理上感到放松,放心地接受治疗。待患者安定下来以后,经常用和蔼的语气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精神和生活需要,并且尽可能去满足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亲人般的温暖和家的温馨,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而且能够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2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从住进医院开始,由于陌生的环境,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会导致患者情绪的失控,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包括冲动、抑郁、暴躁和焦虑等心理状况。所以,在患者住院期间,我们应该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思考,了解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沟通,使患者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还应该及时向患者介绍他们的病情,传达一些诊断情况、治疗方案和时间安排等信息,解除患者的情绪干扰。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解决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思想顾虑,帮助患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随着沟通的深入,不断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维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3.3 重视生活护理 良好的生活状况不仅对健康的人非常重要,对于各种病的患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生活护理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发展方向。在饮食食物上,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做到“四低”,即低盐、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让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饮食习惯上,避免老年患者暴饮暴食,以少食多餐为主。除此之外,老年人牙齿稀疏,容易脱落,咀嚼不便,消化功能减弱,应尽量给予一些柔软、易咀嚼、易消化的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还应控制饮食结构,防止患者便秘,特别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叮嘱其排便时不宜用力,以免造成病情恶化。对已发生便秘的患者可适当使用缓泻剂,促使其粪便软化,容易排出。当采取这一措施后,患者的便秘没有明显好转,就要用肥皂水灌肠或内使用开塞露进行强制性的排便。生活上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他们的饮食、大小便、洗漱等均由护士协助完成。对吸烟嗜酒的患者进行劝诫,有利于心血管病的控制,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诱因。随时注意患者皮肤的变化,及时进行预防,护理,对一些特殊患者,还应注意禁食要求。
3.4 了解病情进行护理 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因为某些因素诱发而加重,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制定基础护理方案。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如胸闷、气短,发现不正常立即采取措施。还要掌握用药情况,了解药的作用机理,注意事项,心血管药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剂量上有所不同,因此,要严格掌握剂量,促使患者的身体走向健康。
总之,在护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时,护理人员必须用一种和蔼的态度,谦卑的身份,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进行护理,把关注老年人健康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人类健康长寿,安度晚年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
心血管疾病是与机体循环系统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疾病的通常,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又可以将心血管疾病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1-2]。院于2010年1月~2013年2月共收治了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2月共收治了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其中女32例,男48例,年龄58~75岁,平均65.9岁;病程1~25年,平均12.5年。80例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心血管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一般护理 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临床护士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合理指导患者的活动和休息时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症状时,嘱咐患者一定要卧床进行休息,但要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时适当进行肢体活动,并适当翻身,防止栓塞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3]。
护士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能量、低盐、易消化的食物。控制患者食盐的摄入量,食盐摄入控制在4~6g/d,患者可以多食用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开胃食品,刺激患者食欲。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切忌暴饮暴食,宜多餐少食。对于出现水肿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要记录患者液体的出入量,每天摄取水的量控制在1500ml以内。
1.2.2心理护理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能够克服其心理障碍,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心血管患者病情经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因此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很容易丧失信心,进而产生悲观的心理,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轻生念头,此时护理工作者应该要经常鼓励患者,耐心地讲解疾病的相关只是,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消除他们的顾虑,应该密切关注患者情绪上面的变化,避免对他们的精神刺激,影响治疗的进展[4]。
1.2.3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如利尿药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对于这类患者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钾浓度,防止患者血清钾浓度过低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做好患者生理指证的记录工作,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高可靠的参考资料。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1例,总的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者2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且容易反复,通常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因此在进行护理时要注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顺从性,提升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也有重要作用,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合理护理是治疗中重要的环节,优质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配合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治疗,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通常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相关学科知识,例如掌握一定的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知识,以便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展现优秀的职业道德,对患者要有责任心和同情心,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特点,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工作,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与疾病有关的健康教育,同时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合理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在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工作人员要熟悉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和护理要求,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满足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黄改萍,姚艳绒.反复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011): 2878-2878.
[2]把爱萍,张室玲,赵江月,等.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需求调查与分析[J].现代护理, 2002, 8(11): 874-875.
【关键词】 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体会;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17-02
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特点,总结患者经过治疗以及相应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和患者对于医院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讨论并且分析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特点,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寻找针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作为临床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曾经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6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4岁,平均年龄为67.5岁。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医护人员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时刻保持着热情的态度,对于患者的疑问要及时解答,对于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及时满足,同时要保持服装的整洁同意,要时刻保持微笑,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于医院的关怀,病房要保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问询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病情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应治疗以及护理干预。
1.2.2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进入医院,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感到不安,再加上人在老年,心理上比较脆弱,容易对病情产生担心、焦虑、甚至是恐惧、愤怒等等消极情绪,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不利[1],这时需要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打消其焦虑、恐惧的心理,使其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调整心理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康复。
1.2.3 生活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于生活护理的质量要求非常高,饮食上要做到低盐、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多吃水果蔬菜粗纤维,少食多餐。同时尽量食用易消化的粗纤维食物。
1.2.4 病情监测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会由于某些因素导致病情的加重,所以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严格关注患者的血糖、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如果患者发生不舒服的状况如气短、胸闷等要引起重视,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的变化,对于患者的治疗护理方案,要根据老年人的特殊情况以及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制定。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利用卡方检验以及t检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
2 结 果
全部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康复顺利最终达到痊愈出院的患者有118例,剩余两例患者经抢救无效后不幸死亡。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满意的患者有86例,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27例,对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7例,总满意度达到了94.2%,见表1。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又被称为循环系统疾病[2]。他通过影响老年患者的循环系统导致患者发生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等病症,严重影响到了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生命安全[3]。近几年来。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呈现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也就越发受到重视[4]。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特点,总结患者经过治疗以及相应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和患者对于医院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发现全部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康复顺利最终达到痊愈出院的患者有118例,剩余两例患者经抢救无效后不幸死亡。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满意的患者有86例,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27例,对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7例,总满意度达到了94.2%。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病情观察护理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的增加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是一种临床上针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茵,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生活质量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85-86.
[2] 周丽霞,等.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8(27):185-186.
【关键词】老年;煤工尘肺;冠心病;护理
【中国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29-01
老年煤工尘肺并发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冠心病与遗传、肥胖、年龄、吸烟、饮酒及某些代谢性疾病有密切关系。而煤工尘肺患者恰恰多是高龄患者,活动量减少,代谢功能降低,同时肺部由于矽肺的纤维化性病变以及气管的慢性炎症改变,造成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使血液长期处于低氧状态,影响心肌氧的需要,易加重冠心病症状。本文就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28例老年煤工尘肺合并冠心病患者,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全面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均为男性,年龄60~82岁,平均68.5岁。接尘史10~32年,平均19.5年,均经市职业病诊断小组确诊,其中壹期9例,贰期13例,叁期6例。通过自觉症状、心电图检查、血脂化验、血液流变学检测,必要时做心肌酶学检查或彩超检查,确定冠心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例,稳定性心绞痛15例。合并高血压病21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糖尿病6例,陈旧性肺结核4例,支气管哮喘2例,其中合并两种以上的并发症8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给予抗炎、平喘、利尿、扩血管、强心、持续氧疗,保持肾功能等综合治疗。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包括呼吸道的护理,合理给氧,合并症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
2. 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好转26例,无效1例,死亡1例。
3. 护理体会
3.1 呼吸道的护理:煤工尘肺患者由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易引起细菌、病毒的感染,需要定时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冬季应注意保暖。监测痰量、颜色和黏稠度,保持呼吸通畅,协助患者排痰。对清醒的患者鼓励其咳痰;无力咳出者,定时翻身拍背进行引流,必要时给雾化吸入;对昏迷患者,可采用吸痰器吸出痰液;如吸痰无效,痰稠堵塞气道致患者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应立即做气管切开[1]。
3.2合理给氧:低流量氧气吸入可以明显改善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选用病人较舒适的鼻塞法给氧。操作时注意检查鼻塞是否通畅,将鼻塞放于一侧鼻孔内,输氧管固定于面颊部,每12h清洗鼻腔1次,每日换鼻塞1次。为了提高氧疗效果,应把氧气加温加湿后吸入,使呼吸道粘膜保持湿化湿润,有利于痰液稀薄,便于咳出,从而能够较好的保持气道通畅[2]。
3.4生命体征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经常询问自觉症状,预防心绞痛发作。嘱咐患者应限制活动,严重者需卧床休息。重症患者所以应密切观察血压和尿量的改变。测脉搏要注意其强弱、快慢、有无早搏等。定期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电图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大便干燥或便秘的患者,应给予润肠通便或缓泻剂,便前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防止便时用力、腹压增高导致心搏骤停;对心衰者给予吸氧,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
3.5 合并症的护理:(1) 合并高血压者 应定时、定、定血压计按时测量,直至血压平稳,并做好记录。同时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勿从事剧烈运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应
3.6 饮食护理:低盐饮食控制钠盐和高胆固醇摄入,防止钠水潴留,减轻水肿;饮食要富于营养,易消化、高蛋白、多维生素,尽量多样化,根据病人的不同需要灵活调整,使病人感觉到家的温暖,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肥胖者适当限食,根据病情适当做体育运动,减轻体重;嘱病人戒烟忌酒。
3.7心理护理:由于尘肺患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理想,病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我们应注意给予其精神鼓励,帮助病人维持机体功能状态。使其认识到只要掌握疾病的规律,努力适应,适当锻炼,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是能够恢复和维持一定的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耐心讲解有关防治知识,帮助患者认识到焦虑、烦躁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加重咳喘,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进入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护士应沉着冷静,准确快速地执行医嘱,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对于慢性迁延性病例,应耐心解释病情,用温和亲切的语言回答患者的疑问,解除其思想顾虑。
3.8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避免去人群聚集处或通风差的地方,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耐寒抗病能力,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还可以多做各种健身运动,如打太极拳、练气功。注意环境卫生,消除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
4.小结
对老年尘肺患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他们能树立对生活及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作好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减少复发。总之,通过以上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陈凤琼,钟敏,张华东. 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2010,37(1):71-72.
【关键词】“以病人及家属为中心”;催费理念;护理体会
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成本的增加。使患者住院费用上涨。虽然一日清单增加了费用支出的透明度,但是部分患者仍不能按时交纳住院费用,催费也就成为护士的一项工作内容。
现有的催费情况:护士按照医嘱项目,记账催费,完成治疗。但是因患者及家属经济条件、知识水平、性格、对疾病的认识不同,及医疗水平的影响,使有些患者在护士催费时产生不满,发生纠纷。请医生解释时,因害怕医生不尽心治疗,对医生的话表示理解,转身则对护士不满,甚至投诉。
护理体会:
1待病人的态度
礼貌对待患者及家属的查账要求,耐心解释。护士的表情对患者和家属有直接感染作用,和蔼可亲的表情和文雅的举止,可以转换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语言。尊重病人的人格,对病人及家属说话时态度温和诚恳。
2加强过程的管理
病人住院期间,每日及时将一日清单发放给病人。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清单中的项目。在病人欠款情况下,不是无情的停药,而是做到以诚相待,为病人留出了准备费用的时间,从而保证治疗。医护合作,医生协助主班护士催款,主班护士早晚查看病人费用情况,并及时通知病人家属,使其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因取不回药影响病人的治疗。提高护士记账的准确性,防止错记、漏记及多记,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记账后仔细核对,以免发生纠纷。
3加强与病人的沟通
及时告知病人费用发生情况,增加透明度,重大诊查项目要争得病人同意,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深切的同情心,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善于准确的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应用沟通技巧缓解人际关系中的对峙气氛,化解矛盾。
4提高护士自身修养
【关键词】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麻醉;管理
随着现代医患关系的紧张,对手术的麻醉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一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患者的麻醉过程,总结麻醉管理的体会及注意事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女,74岁,因“胸闷、憋气10天”收入院。入院后喘憋加重,不能平卧,强迫半坐,咳粉红色泡沫痰,双下肢水肿,数次发生短暂晕厥摔倒。查体:BP:120/80mmHg,HR:95次/分、体重:70kg,双肺呼吸音粗,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叩诊心脏左下扩大、律齐,双下肢重度水肿。心脏彩超:左心房内可见不均质回声团块52.6mm×40.6mm,随心脏收缩活动,舒张期充满二尖瓣瓣口。胸部CT:左心房粘液可能性大,双侧胸腔积液。B超:淤胆。生化检查:Cr:152?mmol/L、尿素:22.1 mmol/L、Tb:56. 9g/L、Alb:27.9g/L、血K+:4.18mmo1/L、Hb:114g/L、NEUT%: 89.3%、血气PH:7. 54、PC02:25.1mmHg、PO2:98.3mmHg(吸氧状态)。诊断: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左心房粘液瘤,双侧胸腔积液,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并积极术前准备。入院后第三天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
1.2麻醉处理:术日晨患者体重63kg,麻醉前30分钟予力月西3mg、吗啡5mg、长托宁lmg肌注。患者吸氧状态下,半坐位被推入手术室。入室测BP: 95/55mmHg,HR:82次/分、SPO2:95%(吸氧)。行右挠动脉穿刺监测动脉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三腔中心静脉导管。静脉注射依托咪酷8mg、舒芬尼20?g、爱可松60m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予机械通气,潮气量550m1,呼吸频率12次/分,氧流量1L/min。上述操作均在患者半坐位下完成。诱导完毕后,逐步边观察生命体征,边降低床位至患者平卧。麻醉维持用1%七氟烷吸入,爱可松20mg/hr、舒芬尼20?g/hr、丙泊酚5―10ml/hr静脉泵入。手术取正中切口,正中开胸,置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机后经左房切口完整切除大约7cm×5cm×3cm的肿物,重量约90g,病理报告为:左心房粘液瘤。停机后,静脉输注多巴胺3―6μg ・ kg-1・min-1、多巴酚丁胺3 ―8μg・ kg-1・min-1、硝酸甘油2?g・ kg-1・min-1,术中血压维持在95―130/50―65mmHg,心率60―80次/分,CVP 8―12 mmHg,术中查血K+均在正常范围,PH在7.426―7.583之间,PCO2:38.1mmHg,P02: 220mmHg。考虑患者双下肺有实变,给予Peep 15cmH2O术中输液(包括体外循环预充液)共4000ml,其中RBC 6U,血浆800m1,出血约800m1、尿950m1,术毕带气管导管送回ICU , BP 110/70mmHg,HR 80次/分、CVP 12mmHg。术后第二天患者清醒拔管。
2讨论
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心脏各个房室均可发生,以左心房最为多见。重度心脏粘液瘤随变动易堵塞瓣膜导致患者突发昏厥或心脏骤停,故一旦诊断后应尽早实施手术摘除肿瘤,恢复心脏功能。此例为重度左心房粘液瘤,其瘤体为7cm×5cm×3cm,几乎填满整个左心房,致使二尖瓣及肺静脉不全梗阻。该患者术前数次晕厥,为巨大瘤体完全堵塞二尖瓣口所致急性血流中断。同时,由于长期左心房排血受阻致使急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淤胆及胸腔积液,因此经短期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后,尽早手术以利患者康复[1]。
麻醉管理体会:1.术前应重点了解患者有无晕厥史,有无自行缓解血流受阻的习惯体验。对于该患者我们在术前转运途中及入手术室后行动静脉穿刺、气管插管时均在其习惯半坐位下进行,避免变动引起严重血流阻塞;2.术前用药剂量不宜大,在患者入手术室途中,最好带氧气瓶,保持其吸氧状态,避免低氧血症;3.麻醉诱导时准备好抢救药品,备好体外循环,要求外科医生同时在场;4.麻醉维持以静吸复合全麻为好,采用对循环影响小的七氟烷及舒芬尼,爱可松辅予小剂量的丙泊酚泵入;5.该患者心功能差,合并有肾功能不全、胸腔积液,术中查血气、血K+及Hb,加强呼吸管理,保护肝肾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停机后辅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硝酸甘油维护心功能;6.体外循环时,动静脉宜安装微栓过滤器,预防微小瘤体进入体内造成栓塞。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硝酸甘油; 护理体会
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是治疗冠心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的良药,也是防治心绞痛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但若应用不当则可致不良反应 [1],本科自2009年8月~2011年8月应用硝酸甘油静脉输入治疗冠心病368例,取得较好效果,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现将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老年科2009年8月~2011年8月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68例,均符合WHO提出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236例,女132例,年龄52~82岁,平均67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7例,急性心肌梗死96例。
1.2 方法
1.2.1 药液配制 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加硝酸甘油5~10 mg,3~12滴/min,用输液泵恒速输入,1次/d,病情较重者可24 h持续泵入,5~7 d为1个疗程,使用玻璃输液瓶,用黑布包裹输液瓶及使用避光输液器。
1.2.2 给药方法 (1) 输液前检查输液泵的各种功能是否正常。(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好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注意保护静脉,选择粗直而又便于肢体活动的血管,避免在关节和细小血管处穿刺,做到穿刺准确,防止药液外渗造成组织损伤。(3) 常用浓度为0.1 mg/ml,开始时3~5滴/min,以后根据血压、心率逐渐调节输入速度。在输液泵使用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如出现输液泵报警应及时清除,并作好交接班工作。(4) 如需24 h持续输入应每天更换避光输液器,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1.2.3 用法用量 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开始剂量为5 μg/min,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心力衰竭,可每3~5 min增加5 μg/min,如在20 μg/min时无效可以10 μg/min递增,以后可20 μg/min。患者对本药的个体差异很大,静脉滴注无固定适合剂量,应根据个体的血压、心率和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安全、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坐卧位,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强心、利尿、脱水等基础治疗。
2.2 心理护理 (1)正确分析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活动,主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期望,做好心理疏导。(2)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情况,一切从患者的健康出发,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安心配合治疗护理。(3)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病情,讲解治疗的目的,将药物的用法、作用机理以及不良反应等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详细说明,使其充分了解用药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4)减少探视人员进出,以免探望过多和询问病情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影响治疗效果[3]。(5)随时给患者讲解治疗和护理的疗效,让患者对治疗情况有个全面了解,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2.3 用药护理 (1)严密观察血压、心率、胸痛程度和不良反应,输入硝酸甘油前常规测量血压1次,以作为观察血压调节药液滴注速度的基本参数。滴注开始应15 min测量血压一次,如血压稳定,以后每30 min测量血压一次。(2)硝酸甘油滴注速度慢,滴注时间长,护士要经常巡回病房,若发现穿刺部位药液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局部给予硫酸镁湿敷,以加快药物的吸收及解除局部疼痛。(3)硝酸甘油以扩张静脉血管为主,在用药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头胀痛、恶心、面色潮红、心率增快等,若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减慢滴速可缓解,症状严重者停止输液。(4)护理。嘱患者不要过快变换为直立位或半坐位,如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平卧于床上,减慢滴速或暂停使用。(5)疗程前、中、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密切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胸痛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
3 结果
治疗过程中出现头胀痛48例,恶心25例,面色潮红17例,调整输液速度及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368例冠心病患者静脉应用硝酸甘油后胸闷、心悸,气短症状明显好转,用药过程顺利,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4 讨论
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下列几点:(1)硝酸甘油对光敏感,稳定性差,滴注溶液要新鲜配制并注意避光。(2)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避免过快,护士要加强巡视,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交接班工作。(3)由于硝酸甘油滴注速度慢,滴注时间长,护士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告诉患者和家属不能自行调节滴数,以免血压急剧下降出现恶心、呕吐、虚弱、出汗、苍白和虚脱等症状。(4)静脉滴注过程中切记快速变换。(5)使用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随时调整剂量。如出现心率明显加快或收所缩压≤90 mm Hg、严重心动过缓(100次/min)时应慎重使用,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室梗死时因更易出现低血压也应慎用[4]。(6)如果患者出现视力模糊或口干,应停药。
参 考 文 献
[1] 李友英.护士给药与合理用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7.
[2]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0-312.
[3] 黄人健,徐润华,张培生,等.护理学(主管护师上)[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50.
论文摘要:青少年由于自身及社会角色的特点,使得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具有极重要的意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养成教育符合青少年个性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内涵,必将促进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由此促进青少年成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着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寻求共识的基本理念,将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事实上,这也是对其本身的建设实践提出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要求。青少年由于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及自身的特点,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对象。
一、养成教育是促成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模式
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个体的需要是价值存在的前提。价值观便是价值观念,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涵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这可以说,价值是人们的利益与需要的反映,也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与行为选择。作为统治与指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要真正深人个人,它必须以个人的需要和认同为前提条件。党在十七大提出了“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那么,促成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也需要以他们的特点和需要为出发点,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青少年的价值观状况不仅关系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前景。对当代青少年社会心理特征的认识,“个性时代”不失为一个简洁和具有特色的概括。而此个性时代同时是一个不成熟的过渡发展时代,因此也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可塑性的时代,是一个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主导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健康发展和谐统一的必然要求。基于青少年个性的社会心理特点,促成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并自觉接受,养成教育不失为好的选择。因为养成教育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精神,也符合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特点。
所谓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养成教育,笔者认为是指社会、学校、家庭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道德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通过对他们的道德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凝聚其品质的教育体系。养成教育十分强调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突破点,贴近青少年的个性时代特征。同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崇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以形成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习惯为外在表现形式。
习惯是自然、简单的,而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东西。从个人层面看,习惯是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映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行为方式和反映倾向。因此,我们可以说,当青少年以及以后成人的行为习惯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实为青少年接受和践行时,体现人本的要求的养成教育便促成了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
二、养成教育体现了青少年的个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统一
1.养成教育的目标是青少年个人成长与社会目标的一致。从个人层面来说,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少年的养成目标集中表现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坚强的新一代,事业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新的新一代”阎的“四个新一代”。养成教育作为讲求实际和效用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方式,有效地将青少年个人素质目标与社会要求目标有机结合一起并落实于实践。首先体现在“做人”的目标上。养成教育着力于青少年的独立性、主体性、批判性、创造性和帮助青少年解决个性发展中的矛盾,而以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培养和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才;它强调将“四个新一代”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和谐地渗入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之中;它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地内化而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追求并体现于最简单的行为—习惯。再者反映在“学习、创造”的目标上。养成教育重视青少年作为整体有相对一致的个性特征,但又强调每个青少年的差异。以此出发,养成教育强调灵活地、创造地运用具有感染力、有成效的方式来帮助青少年学会学习和创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的要求下,培养青少年道德习俗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创造发挥;同时养成教育更加注重引导青少年对自己思想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深化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以更有利于良好的学习创造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