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废物回收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废物回收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废物回收方案

第1篇: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根据市政府决定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环境保护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部门联合的《关于在*市区域内销售电动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产品进行登记实施目录管理的通告》的规定,我市自20*年起,对在京销售和使用的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产品进行登记并实施目录管理,符合登记条件的蓄电池产品纳入可以在*市销售、使用的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产品目录,该目录每年更新一次。

*市环境保护局定于20*年*月*日至*月*日期间,受理20*年度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产品登记的申请。

现就申请登记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产品登记的条件

(一)铅酸蓄电池产品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JB/T10262—2001)。

(二)生产企业承诺铅酸蓄电池的销售点提供废铅酸蓄电池更换及回收服务,具有完善的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方案,收集的废铅酸蓄电池交给具有本市废铅酸蓄电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统一处理。

(三)保证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率达到*市环境保护局的规定要求,20*年回收率不低于70%,20*年以后回收率不低于85%。

(三)生产企业每半年向*市环境保护局申报其废铅酸蓄电池在*市的销售量和回收量。

二、登记需提交的材料

(一)*市销售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产品登记表;(见附件1)

(二)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及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复印件需加盖企业公章,并注明与原件相符。

(三)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方案;

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企业概况:包括企业的性质、生产规模、产品类型,投放*市场的产品型号,规格、容量、电池的使用寿命等。

2、电池在*的销售情况:包括销售网络的管理模式、在京已有销售网络、上一年度电池产品在*的销售量、回收量及回收率,本年度销售计划、销售网点的数量、分布,销售量预测等(说明销售量的统计方法)。填写在京电池销售网点一览表。(见附件2)

3、达到*市环境保护局要求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率的保证措施: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方法、途径和预计的回收率。

4、回收废铅酸蓄电池的最终去向:应按法规要求委托持有*市危险废物(废铅酸蓄电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统一处理。需提交与许可证单位签订的委托处理协议正本。

(四)企业承诺书。

企业承诺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按照企业提交的收集方案妥善收集废弃铅酸蓄电池产品的承诺;

2、回收的废铅酸蓄电池交给*市具有废铅酸蓄电池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统一处理的承诺;

3、20*年底废电池的回收率应不低于70%,20*年后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率应不低于85%的承诺。

第2篇: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巫溪人家”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一、概述

为深入推进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全县土壤环境质量,安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益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益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资江流域益阳段锑污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自查如下:

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

(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农联〔2020〕24号)和《益阳市农业农村局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益阳市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益农联〔2020〕2号)文件要求,我县认真开展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并按要求完成了治理目标任务。

(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我县暂无污染建设用地地块,根据《关于印发〈2020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方法〉的通知》(环办土壤〔2020〕28号)文件精神核算方法,我县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视为100%

三、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要求,我县开展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一是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9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方案》要求,我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已由省农业农村厅进行了统一部署安排,已经形成了乡镇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分布图、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评价单元信息汇总表和耕地土壤环境治理类别划分评价点位信息表等相关成果。

二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安全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0〕77号)文件要求,我县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的工作布置和进度安排,配合信息采集单位将辖区内已采集的基础信息反馈给企业做进一步复核确认,特别是对无主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的信息复核确认。对企业信息填报不准确的地块,收集提交相关佐证材料。已完成了重点行业企业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工作。

(二)源头预防

1.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

一是开展了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清查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清单内企业进行核实,最终核实我县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清查内企业8家。

二是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的排查整治。

根据涉镉等污染源整治清单,按照“一源一档、边查边治、以治为主”原则,对列入整治清单中污染源逐一制定管控、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我县涉镉污染源整治清单中有11家涉镉企业,已全部制定了污染源整治方案,建立了整治清单及动态更新制度,每季度按时上报进展情况。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

三是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涉重企业治污与清洁生产改造力度,严厉打击超标排放与偷排漏排,规范企业无组织排放与物料、固体废物堆场堆存,稳步推进重金属减排工作。全年未发生涉重金属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2.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转移监管和打击力度,防控工业污染“上山下乡”。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全面防控、不留死角,实行动态管理,加大督查频次和力度。开展我县危险废物大调查大排查专项行动,对发现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督促企业立行立改并跟踪检查,指导企业建立管理档案,防控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对环境产生新的影响。

3.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2020年我县化肥使用实物总量60441.11吨,比2019年减少1358.63吨,亩平减少0.72公斤,减少折纯总量434.9吨,亩平减少0.23公斤,减幅2.21%;全县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74万亩,实际完成178.0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2.3%,主要农作物应用面积达到95%以上;经水稻、玉米试验比对,肥料平均利用率达40%以上;同时,通过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全县推广有机肥施用量52.46万吨,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区有机肥用量较去年提高了21.03%。

2020年我县农药商品折百用量总计138.32吨,较去年144.94吨减少了4.57%。其中国家禁用农药使用量为0,限制型农药使用量5.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的4.04%,较去年下降了14.37%。杀虫杀螨剂39.3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28.44%,较去年下降了3.28%,其中有机磷类杀虫剂减少了15.22%。杀菌类农药全年使用34.17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24.77%,比去年减少了0.29%。各类除草剂今年总用量64.0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46.32%,较去年下降了7.52%。

4.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今年,我县农膜总使用量为417.26吨,总回收量为340.43吨,回收率81.59%。其中,地膜使用量134.04吨,回收量110.48吨,回收率为82.42%;棚膜使用量283.22吨,回收量229.95吨,回收率81.19%,主要回收方式为网点回收和农民自行回收。经调查,目前全县农膜回收企业0个,回收网点34个。全县主要农膜销售主体81个,2019年共销售67.22吨,2020年全县销售主体共销售79.84吨,同比增加18.77%;主要农膜使用主体131个,2019年购买使用197.87吨,2020年购买使用345.46吨(其中外地购买265.62吨),同比增加74.59%。

5.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

我县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在全县大力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努力解决城镇垃圾“上山下乡”问题。2018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聘请第三方技术公司制定了安化县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方案,组织对清塘铺镇(袁桃社区、清塘铺社区)、梅城镇、仙溪镇、大福镇、龙塘乡、羊角塘镇、滔溪镇、小淹镇、柘溪镇、古楼乡、长塘镇等11个乡镇1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逐一进行实地勘察,按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位置、主要成分、规模以及垃圾治理成本分类制定了整治计划,明确了责任人员、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域的垃圾堆放点采取了挖转运、原地封场、覆土绿化三种技术整治,同时做好排水沟、挡土墙修建和防渗处理,恢复地表生态。2019年1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按照整治方案整治完成,并组织环保等部门完成了联合验收。2020年无整治任务。

(三)农用地分类管理

1.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

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通知》和《评估考核规定》要求,对照说明是否完成全省类别划分,并按照《省级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报送规范》(农办科〔2020〕11号),成果报送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

2.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

一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我县洞庭湖流域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污染整治EPC项目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地表径流污染治理工程、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其他工程五个部分。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涉及柳坪村、岩坡新村和杨林社区3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63.2平方千米,居民人口12122人,生猪养殖规模4900头,鸡、鸭养殖规模47000羽,耕地11500亩。截至2020年12月3日,地表径流污染治理工程部分已完成柳坪村和岩坡新村单户四格净化池系统基坑开挖200套,成品化粪池88套和玻璃钢水池200套已进场,生态塘改造完成6个,株溪河道改造已完成530米透水砖铺贴及绿化带土壤回填;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部分已完成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32座、田间堆沤池15座,有机肥加工车间施工地完成土地平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部分已完成储粪棚16个,格栅池10个,厌氧池16个。二是认真开展受污染耕地入户调查,土壤详查严格管控区调查,安全利用区调查;三是稳步推进安全利用区治理,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治理任务。

(四)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1.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建立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要求,建立了安化县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并与上级部门联网,及时上传至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动态更新。完成对辖区内同级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部门“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管理系统”账号的分配,并已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经核查,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

2.污染地块名录建立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要求,按时填报和更新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同时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公布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经核查,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

3.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有关要求,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无相关风险管控任务。

(五)试点示范

1.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是安化县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重金属污染防治(一期)项目,该地块为林业用地,项目2017年获得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100万元,2018年年底完工,治理成效明显。

安化县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重金属污染防治(一期)项目是益阳市争取的第一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益阳市将其作为一个标杆型工程,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施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三项,一是对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内的36800m3废弃废渣及渣土混合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统一运至新建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并对填埋场进行生态恢复;二是对项目范围内6840 m3污染土壤清运至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并对该区域约3969m2进行生态恢复;三是建设库容约44661m3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用于填埋稳定化处理后的废渣、渣土混合物及污染土壤,最后再进行生态修复。

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与改善;二是重金属消减量显著;三是示范作用重大。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我县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各项指标,大幅提高全县环境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消除或减轻污染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且能及时化解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和保障群众权益。通过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将有力推进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2.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安化不涉及。

3.鼓励地方创新和先行先试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7〕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于2018年1月7日颁布实施。该方案明确了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各县直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各个领域分工负责。

二是强化监管执法,加大执法力度。重点监测土壤中镉、锑、汞、砷、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

三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遗留石煤矿环境污染问题治理,2017年12月15日由安化县人民政府下达关闭6家矿山的决定,根据《益阳市石煤矿山关闭治理工作方案》(益办〔2019〕4号)要求,2019年4月12日,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其采矿许可证依法予以公告注销。2018年6家石煤矿关闭企业开始场地调查报告编制、实施方案编制,并通过了场地调查报告评审、实施方案评审、环评批复、发改立项批复、挂网招标、中标公示、施工图设计、图审、工程概预算、财评。施工单位进场后按治理工作方案按步推进,按时按质量均完成整治工作,于10月22日通过了县相关部门组织的工程验收,11月2日均通过了市级相关单位和专家的项目管控验收。

(六)落实各方责任及公众参与

1.部门协调配合《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和工作职责,压实了责任。建立了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2.环境信息公开

根据《土十条》等有关要求,区域内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行政区域内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并向社会公开,湖南安化渣滓溪矿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在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公布了企业基本信息和监测方案。

3.宣传教育

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宣传土壤污染风险防控知识,特邀湖南省环保厅宣讲团来对各乡镇进行了土壤污染防治宣贯培训,同时订购了土壤污染防治宣贯资料,通知各乡镇来领取并发送到村上组织村民学习。我分局组织编制宣传手册,印发至各相关部门、乡镇、重点监管企业,并在高速路口、重要交通要到树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牌,宣传土壤污染防治的治理意义。此外,区环保分局制定了有奖举报办法,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4.土壤污染事件

安化县全年无因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超标或人居环境安全事件等情况。

四、地方开展的特色工作、经验和主要成效

一是出台了《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压实了责任。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二是加强监管,严格准入,预防土壤环境污染。对经开区和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严格项目准入,严管环境污染。确定重点排污企业名单,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根据益阳市2020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里,我县要求15家重点排污企业开展土壤与地下水自行监测,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同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取缔一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加工小作坊、“散乱污”企业和集散地。

三是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开展土壤修复治理工作。今年扎实有序的推进了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最快有效地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治理。其中金华锑矿历史遗留治理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并组织了验收评审会;大福镇木溪村场地污染综合治理应急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工作;安化县奎溪镇木榴村原松溪锑矿废矿坑环境污染风险管控项目和安化县马路镇金正锑冶炼厂遗留场地风险管控项目均已完成了发改立项、技术方案编制、招投标,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通过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污染源,切断其继续污染周边环境的途径,阻止污染地块扩大。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县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1、土壤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缺失,给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2、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宣传少,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也不够清晰。

3、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来源,市场化投资渠道不够畅通。

4、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缺失使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进展缓慢,已经开展的一些治理项目也只是在局部地区和较小范围进行实验。

5、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工作面不断扩宽,土壤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专业性强,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不相适,未能适应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求。

6、治理难度大,治理经费短缺。

(二)下一阶段打算:我局将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确保土壤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1.严格土壤环境监管。以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和排放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业企业为重点,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管;以肥料、农药、地膜和养殖饲料的生产使用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管;以危险废物收集、贮运和处理处置为重点,严管废物处理处置活动,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行为,有效控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明确工作任务,落实部门分工,严格目标考核;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落实企业治理土壤污染的主体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对于因违规审批、违规建设项目等原因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依法追究责任。

3.加大土壤治理投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担责、社会参与” 的原则,拓宽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资金渠道,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和科技研发力度。

4.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为出发点,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

第3篇: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一、全力保证二套装置回收的安保工作。供应处从4月5日进场开始在前后不到50天的时间内,要将2套装置拆卸下来的设备及大批管线、管廊、梯台,安全无误地运送到事先确定好的储存地。时间紧、任务重,储存场地少,创造了我处拆除回收工作中困难程度之最。为了圆满完成任务,我们先后6次针对拆除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制订了《2#装置拆除回收方案》和《2#装置拆除回收安保方案》,从现场交接、带车押运到仓储保管等环节做好安全保卫控制工作。经过艰苦努力,供应处完成了留用闲置设备1043台(套),报废物资821车、226项地面拆除物资的巨大回收工作量,整个回收过程,做到了职责清晰、程序运行流畅,环节严格受控。

二、重新修订并严格落实供应处物资安全保卫制度。年初,我们针对去年以来大项目物资出入库区频繁的情况对《物资供应处门卫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对车辆出库区实行新的《出门证制度》,要求出库区大门的所有物资凭证出门。凭证包括出门证、调度指令等,门卫负责检查证件,核对物资,不符合手续的严禁出门。针对安保任务加重的情况,我处向项目部申请部分门卫岗位由经警队负责,现在我们有中心库区西大门、沙石料场和通达料场3个点共11名经警队员负责守卫,大大加强了供应处的警卫力量。5月28日晚,我处物配中心巡逻人员阻止了一起偷盗废旧电缆的案件,与干警一起抓获其中1名盗窃分子。

三、积极做好用能欠费人员的思想工作。供应处有欠水电气费人员23人,其中有协解人员13人。为了落实厂部“用能收费”的精神,我们立即投入了这场攻坚战,积极上门做工作,欠费人员不配合,有的躲避,有的根本不开门,有的不接电话,有的甚至出言不逊。面对这些困难,我们首先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动员工作,逐一登门拜访,一次不行两次,不开门的就等在门口,并给他们发放宣传资料,让所有欠费人员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引导他们“学法、知法、守法”。对重点人物进行重点攻关。有一名协解的老同志,欠费2万余元,他态度强硬,物配中心党支部通过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然后耐心听他谈困难,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让他负责供应处的花坛打理工作,为他解决了一部分家庭困难。使他的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转变。同时另外对于已经不属于供应处的人员,供应处千方百计,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了本人。如,原在供应处进口科后调到中南武汉办事处的一名同志,机关支部想尽办法,最后通过总部物装部找到他的电话,这个同志了解情况后,立即同意补交所欠费用。还有一名已经在外地定居的同志,也是经过辗转才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

第4篇: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垃;再生资源;利用

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已达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而堆放和填埋则需耗用大量的征地及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工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加重了环境污源。另据资料显示,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建筑类型的施工材料统计分析,每一万平方米的建筑施工中,会产生500-600吨建筑垃圾。按此推算,我国每年仅建筑施工就产生超过4000万吨的建筑垃圾,严重地浪费了建筑材料。由此可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成为社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建筑垃圾的分类

按建筑垃圾的来源进行如下分类:

1.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土和深层土。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

1.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道路开挖和沥青道路开挖。

1.3旧的建筑物撤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金属的几类。

1.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即工程中没有使用调而多余出来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即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木材、金属、纸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2.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

2.1再生建材重新利用

建筑垃圾中废混凝土块在处理工厂中,去除混入混凝土块中的砂等,采用破碎机械破碎,用筛子区分粒径大小,就能作为再生骨料或再生碎石使用;施工中散落的湿砂浆、混凝土,可通过冲洗将其还原为水泥浆、石子和砂进行回收,英国已经开发了专门用来回收湿润砂浆和混凝土的冲洗机器;建设工程中的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在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弄成碎屑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废金属、钢料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经在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

2.2作为建材产品直接利用

用建筑垃圾加固软土地基。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起吊机械将短柱形的重夯提升到一定高度,使之自由落下夯击原地基,在夯击坑中填充建筑垃圾(使粒径为4―6cm)进行夯实,以使建筑垃圾能托住重夯,这样建筑垃圾即在地基内形成一个坚实的短柱,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了地基的压缩性。这种方法不仅使城区改造中拆除的大量建筑垃圾变废为宝,降低了工程造价,保护了环境,而且实践证明,切实可行,能够满足房屋结构的设计要求。另据报道称可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代替部分水泥拌制混凝土,其和易性得到改善、收缩减少,强度略有降低(早期强度降低较多),适用于不需要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工程。

2.3用垃圾建造房屋、发电

美国爱达荷州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它用回收的废物建造了一幢330平方米能够利用太阳能的住宅: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造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所用的板材为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而旧报纸、纸板箱则成了屋面的主要原料,并作为墙面的绝缘体,使房屋能更有效的利用能源。这种新型住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荣获了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颁发的“住宅风格奖”,而且被正式命名为“资源保护屋”。日本最近研究开发出了垃圾复合发电技术和块状垃圾发电技术。块状垃圾发电是将回收的建筑垃圾除去金属和砂土,加入熟石灰等,制成圆形的块状,供专用的垃圾发电炉使用。这种块状垃圾平均每公斤产生的热量为普通标准煤的一半。

3.目前存在的问题

3.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化水平不高,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3.2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全国每年产生的4000多万吨建筑垃圾,需几万人去分拣,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人待遇低,专业分拣的人员又很少,所以大多数可以回收的资源白白浪费掉了。

3.3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设备落后。垃圾处理多采用简单填埋和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们健康。有些城市甚至不做任何处理,导致环境问题加剧。

3.4建筑垃圾处理投资低,法规不健全,建筑工人环境意识不高。

3.5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落后,大量的手工操作,是产生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

4.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措施

为了促进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有必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尽管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被认为是成熟的,但这恰恰是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国内尚没有大力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时候,就应该首先花大力气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仍需要有针对我国实际的科研工作基础。科研工作主要应集中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措施,开发简单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别再生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等方面。

4.2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复杂的废物循环利用过程,在此过程中,须同时处理好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二是回收后的再利用。这两大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建筑垃圾不进行分类回收也就无法利用,分类回收后不进行相应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同样也不能进行资源化。国内有一些城市和社区也曾经试行过建筑垃圾分类投放,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同时也因没有解决好分类收集后建筑垃圾的利用问题,因此,最终没有很好地坚持下去。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应禁止填埋还可利用的建筑垃圾,有义务的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设备或者委托第三方来利用其建筑垃圾。要强调产生垃圾的单位首先自己要有解决资源化利用的条件,或支付较高的处置费用委托其他单位帮助处置。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4.3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 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不少发达国家均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比如,欧共体的FAST规划,把资源的再生利用与信息、生物技术和就业并列为四大课题之一。前苏联也完成了“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利用再生资源”的立法。日本在垃圾资源回收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町田市成立了一个废物再利用文化中心,把废物回收、资源再生利用提高到民族新文化的高度等。中国目前相关的法律及对策还很不健全,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一套从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到分类、利用的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来引导和约束公众行为。在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管理上,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实施意见,政府办公会可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如交通、财政、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制度,这样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否则,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4.4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让会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同时提高建筑工人的环保意识,并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介绍给大家。

4.5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监督执法工作。一旦颁布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法律,就应该通过严格的监督执法来使法律得到确实的遵守,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总之,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唯有采取积极措施,才能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庆 都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J] 2001(6),4-5

[2]陆凯安 利用建筑垃圾减少环境污染 北京节能[J] 1999(3),39-40

[3]黄宗益,李兴华 日本对建设工程副产物和建筑垃圾的处理[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2002(4),24-25

[4]李俊峰 时丽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基本思路 宏观经济研究[J] 2000(4),39-40

第5篇: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关键词: 合成革;循环经济;对策

一、前言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皮革的需求成倍增长,动物原皮资源却出现全球性匮乏,加工成本迅速提升并伴以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了天然皮革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合成革的问世和发展弥补了天然皮革在数量上的不足。合成革(含人造革)是指以人工合成方式在以织布、不织布、二层皮革等材料的基布(也包括没有基布的)上形成聚氯酯、聚氯乙烯等树脂的膜层或类似结构,外观像天然皮革的一种材料。随着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问世,合成革在品种、花色、款式、价格和性能等方面有着天然皮革无法比拟的优势。

世界上从20世纪30至50年代开始生产pvc人造革(聚氯乙烯-pvc,为第一代人工皮革),60年代开始生产pu人造革(聚氯酯pu,为第二代人工皮革),70年代开始生产超细纤维合成革(简称“超纤”,为第三代人工皮革)。近十年来,我国合成革工业迅猛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合成革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出口贸易大国。我国合成革的生产集中在浙江温州,山东烟台、浙江丽水、广东佛山和湖南长沙等地。2008年全国合成革企业有2000多家,拥有干法、湿法和压延生产设备主线1274条和7200多条辅助生产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达到300多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值超450亿元。

合成革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①气污染。主要是合成革生产过程排放的有机工艺废气,如二甲基甲酰胺(dm f)、甲苯、丁酮、二甲胺等废气。②水污染。合成革行业的废水主要有水鞣废水、dmf回收精馏塔塔顶水、锅炉冲灰水、生活污水等③废渣污染。主要是dmf回收精馏残渣,平均一条生产线一天产生残渣300公斤左右。这种残渣成分复杂,属于危险废物,废渣如若随生活垃圾随意随地丢弃,随雨水冲刷则会严重污染河道。

二、中国合成革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中国合成革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无治理直接排放阶段、dmf回收创效益阶段和三废治理垒面治理探索和提高阶段。

无治理直接排放阶段(1958年-2001年):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合成革行业以“低、小、散”为特征,因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创新程度低,治污设备跟不上,合成革企业处境相当困难。90年代中期后,中国合成革企业抓住改制脱困的机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全行业逐步实现扭亏增盈,并逐步进入高利润和加速扩张阶段。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全力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合成革企业三废无序排放,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周边群众的身心健康。

dmf回收创效益阶段(2002年-2005年):2002年,温州市环保局率先启动合成革行业污染整治工作,在垒国范围内征集废气治理技术,经筛选比较,选择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设计方案,并在温州人造革有限公司进行了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试点。200 3年3月,试点工程获得成功,使dmf回收率达到60%。由于dmf是合成革企业中成本较高的原料之一,回收利用后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20 05年,几家合成革公司联手专业治理公司重新研究并改善了回收装置,实施了一塔一线,使dmf回收率达到9 5%,这一做法也在全行业迅速得到推广。据温州合成革商会统计,温州合成革行业每年仅dmf回收再利用这一块就可降低生产成本近1亿元,体现了循环经济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三废全面治理探索和提高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民众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中国政府于2006年后陆续出台系列针对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的系列政策和法规。合成革企业在重重压力之下,也逐步意识到要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解决好环保问题,秉承“主攻废气、全面推进”的原则,开始把治理废气污染作为环保治理的重点,废水和废渣污染治理同步推进。这一阶段,合成革企业除进一步完善dmf回收技术外,开始治理散发恶臭的二甲胺,回收并循环利用dop,提高燃煤锅炉脱硫技术,开始关注和研究对苯、甲苯、二甲苯和丁酮等有机溶剂的回收技术;与此同时,合成革行业废水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治理过的废水重新流入生产线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企业水资源的成本,2008年后,全行业展开废水治理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对于固废残液这一难题,2007年4月温州率先引入民营资本,委托人立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对固废采用高温集中燃烧方式处理。当前,环保部门要求合成革企业逐步实行“四合一”全天候在线电子监控,一旦发现环保不达标就立即责令整改。随着污染治理工作的推进,中国合成革行业正在逐步走出“高污染、高排放”的阴影,但循环经济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 发展循环经济对策和建议

当前,合成革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生产工艺、治理技术、治理成本和人为等原因,使得台成革行业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根据课题组2008年5月的一次合成革聚集区的调查显示,被调查居民认为合成革企业所排放的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和不严重的比重分别占19%、38%、35%和8%;59%的被调查者迫切要求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合成革行业污染的监督和治理力度。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从技术和管理等角度提出合成革行业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 进一步推进废气治理,确保大气质量

(1)dmf废气治理对策

按照环评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计算结果,只有dmf实际集气效率达97.2%以上,才可以保证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根据工程分析特点,课题组针对各排放点设置dmf废气治理措施如下:①配料间是整个产区废气密集度最高的地点,需实施垒封闭,操作人员戴防毒面具进行配料。配料缸上方设集气罩,集气后的废气进废气喷淋吸收塔。配料缸需要加盖特制透明有机盖子可减少溶剂挥发,并且不影响配料时调色观察。②在预含浸、六辊烫平、涂台和水洗槽上方设置有效集气罩和功率足够大、引风方向科学设计的引风机,使废气捕集率达98.5%以上,产生的dmf废气经集气后一并进入喷淋吸收塔处理。③对于废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干法生产线,现阶段,建议全面推广浙江金大利皮革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干法生产线封闭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科学设置风量和风力形成集气罩内气压差,从而达到低耗能高效率的集气效果。④水环真空泵尾气排气管通入水溶液液面下,约1个月之内更换一次,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避免循环水中dmf积聚过多。

(2)二甲胺废气治理对策

二甲胺的治理是合成革行业的一大难题,其治理工艺有多种,有的工艺治理治理效果好,但耗煤量大,处理成本高。二甲胺处理技术于2008年在温州市取得了巨大突破,二甲胺治理

的试点单位之一温州隆兴皮革有限公司在400万大卡的锅炉旁安装两台蒸气发生器,利用锅炉排出烟气的余热来加热循环水,使其变为110℃以上的水蒸气,进入脱胺塔,保证了脱胺塔的足量热能供给,脱胺效果较好。经环保部门检测,改变供热方式的脱胺塔设备处理后的二甲胺含量只有2 3ppm/m3,符合环保标准,与其他回收方法比较一年可节省成本1 00万元。另一种回收二甲胺废气的治理方法由烟台东洁环保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了专利,它包括:预热、脱胺、排水几个步骤,最后二甲胺尾气由真空泵抽出后最后送往锅炉焚烧,节能减排效果良好,与同类装置相比,所需热量和冷却水有所降低。建议环保部门比较方法,择优进行推广。

(3)苯类废气治理对策

由于合成革生产过程中大量使dmf、用苯,甲苯、二甲苯和丁酮等有机溶剂(生产线已经禁用甲苯,但树脂原料中仍含有甲苯),目前dmf通过喷淋吸收处理基本可以达标排放,但苯类、丁酮等物质,由于其不溶干水,只溶干部分有机溶剂,对其处理难度较大,部分企业排放浓度严重超标。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设计所和环龙环保科学研究院结合多年对有机废气回收治理的经验,组织专家开展科技攻关。设计并开发出专门针对合成革生产企业的苯类物质的回收治理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活性炭能对大多数物质进行高效率吸附,吸附后通过蒸汽解吸,经冷凝,分离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苯类混合液,混合液经调整比例后可直接回用生产。由于苯类废气的治理受成本的限制,国内企业治理效果不理想,苯类废气的治理应该成为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

2 规范管理,巩固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合成革企业已经配备废水回收系统,但仍有部分企业废水系统处理能力和企业生产能力不匹配,环保部门要鼓励企业定期进行技改,配置大小合适的dmf废液储罐和塔顶水存储罐,鼓励采用合成革废水节能回收新工艺。此外,由于部分企业对生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不甚了解,导致使用不当造成生化系统破坏,影响废水处理效果。例如,洗塔水和原料桶冲洗水用量少但cod浓度严重超标,洗塔后一次性直接注入集水池会直接致死生化菌,必须单建蓄水池,然后每天将蓄水池中一定量的洗塔水混合其他废水再进行生化处理。即按照单次收集,每天少量处理原则,降低cod浓度维持生化系统平衡。

3 研究固废(残液)无害化处理技术,降低固废危害性

企业要对固废进行分类,对于一般固废尽可能回收利用。如离型纸可由专业厂家生产木质粉或造纸,对于精馏残渣、过滤固形物等属危险废物,不能进行简单拌煤燃烧,应该委托有资质的环保公司统一进行处置。当前环保公司仍采用高温燃烧的方式,未能找出更有效的回收方法,建议政府、商会和企业联手设置固废无害化处理技术攻关项目,彻底解决合成革固废循环利用的难题。

第6篇: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垃圾; 环境保护; 再利用

1 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及其再利用

1.1 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特点

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特点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产生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指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无污染的无机物(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 占 90 %以上.无机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水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的特点.建筑垃圾的这些性质决定其经过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废品(包括金属、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木料、塑料、玻璃等) 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废弃物分拣后可作为再生资源利用.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属最清洁的垃圾,只要合理利用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1.2 建筑垃圾的现状及其危害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垃圾总数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形式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与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相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m2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t~600t。若按此测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t。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每年204Lm以上的工程建设将持续10~15年,同时每年会产生约6亿t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 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 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 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 恶化居住生活条件, 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1.3 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及处理方式

建筑废弃物不一定就是垃圾,很多的建筑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回收的建筑垃圾用途很广泛,可以分类以后单组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如废弃的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

1.3.1 无机物的可利用性处理.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经处理后,可作为混凝土或砂浆的集料使用.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无机材料形成散状材料桩,通过重锤冲击使桩与桩间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地基,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地作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废旧水泥、砖、石、沙等经过配置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其产品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

1.3.2 废品的可利用性处理.废钢筋、铁丝、电线和各种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粉碎成碎屑后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废塑料可采用减压法提炼成油,作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还可代替某些水泥制品,碎玻璃可以加工成再生玻璃或某些装饰材料.

2 建筑垃圾再利用和环保节能的关系

伴随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资源浪费非常严重,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在社会的资源消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噪声引起的污染、对水资源、空气以及土壤造成的污染以及对建筑材料的大量消耗,对城市的资源消耗巨大。因此,建筑在给人们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所以,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环保节能是密切相关的,在建筑的施工过程,如果能加强建筑废弃物的预处理和再利用,使所有的建筑资源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利用,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所谓的环保节能。

3 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措施,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尽管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被认为是成熟的,但这恰恰是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国内尚没有大力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时候,就应该首先花大力气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仍需要有针对我国实际的科研工作基础.科研工作主要应集中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措施,开发简单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别再生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等方面。

3.2 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复杂的废物循环利用过程,在此过程中,须同时处理好两个重要的环节:①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②回收后的再利用.这两大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建筑垃圾不进行分类回收也就无法利用,分类回收后不进行相应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同样也不能进行资源化。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应禁止填埋还可利用的建筑垃圾,有义务的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设备或者委托第三方来利用其建筑垃圾.要强调产生垃圾的单位首先自己要有解决资源化利用的条件,或支付较高的处置费用委托其他单位帮助处置.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3.3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

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把资源的再生利用与信息、生物技术和就业并列为四大课题之一.前苏联也完成了"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利用再生资源"的立法.日本在垃圾资源回收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町田市成立了一个废物再利用文化中心,把废物回收、资源再生利用提高到民族新文化的高度等.中国目前相关的法律及对策还很不健全,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一套从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到分类、利用的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来引导和约束公众行为.在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管理上,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实施意见,政府办公会可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如交通、财政、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制度,这样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7篇: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1.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特点

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产生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指居民住宅、农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无污染的无机物(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占90%以上。无机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水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的特点。建筑垃圾的这些性质决定其经过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废品(包括金属、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木料、塑料、玻璃等),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废弃物分拣后可作为再生资源利用。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属最清洁的垃圾,只要合理利用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2.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2.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2.2影响空气质量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腥臭味,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2.3对水域的污染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2.4破坏城市软环境,影响市容

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

2.5安全隐患

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3.建筑垃圾的可利用性处理方式

3.1无机物的可利用性处理

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经处理后,可作为混凝土或砂浆的集料使用。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无机材料形成散状材料桩,通过重锤冲击使桩与桩间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地基,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地作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废旧水泥、砖、石、沙等经过配置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其产品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

3.2废品的可利用性处理

废钢筋、铁丝、电线和各种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粉碎成碎屑后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废塑料可采用减压法提炼成油,作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还可代替某些水泥制品;碎玻璃可以加工成再生玻璃或某些装饰材料。

4.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措施,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1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尽管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被认为是成熟的,但这恰恰是我们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国内尚没有大力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时候,就应该首先花大力气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实施符合我们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仍需要有针对我们实际的科研工作基础。科研工作主要应集中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措施,开发简单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别再生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等方面。

4.2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复杂的废物循环利用过程,在此过程中,须同时处理好两个重要的环节:(1)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2) 回收后的再利用。这两大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建筑垃圾不进行分类回收也就无法利用,分类回收后不进行相应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同样也不能进行资源化。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应禁止填埋还可利用的建筑垃圾,有义务的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设备或者委托第三方来利用其建筑垃圾。要强调产生垃圾的单位首先自己要有解决资源化利用的条件,或支付较高的处置费用委托其他单位帮助处置。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4.3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

第8篇: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关键词】 反向物流 回收物流 信息管理

一、现状分析

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大大低于美国的条件下,显然中国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巨大隐含成本,这其中除了库存成本的因素之外,导致成本畸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反向物流成本。在中国,反向物流管理的空白、物流过程中高比例的产品损坏、加上通讯系统的信息错位所造成的反向物流成本,估计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25%以上。以中美两国的物流业为例做比较,美国的物流成本约占了GDP产值的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企业和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理性化,由原来的追求价格低廉逐渐转向环保和能源节约。而我国在产品回收方面起步还比较晚,制造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下,企业不得不开始着手于建立回收物流系统,使自己能够在这方面具有竞争力。

在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企业都有着完善的产品回收体系,对销售出去的产品负责到生命周期结束。例如,主要的复印机生产厂商施乐、佳能等都投入大量精力对已使用过的产品进行再生产,化工行业的多家公司更是致力对诸如旧地毯的化纤制品进行再生循环。柯达公司更是在10年前就开始对一次性使用的相机进行回收、再使用的循环生产。他们将此作为降低成本、增强顾客满意度及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作为物流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回收物流管理几乎是空白。

作为产品回收属于反向物流的一部分,回收物流包括退货物流和废弃产品回收物流,随着国内企业对消费者满意度关注程度的提高,退货物流都做得比较完善。而产品回收物流,由于观念的淡薄,很少有企业重视。但是,随着社会资源的日趋短缺和中国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的制造企业不得不面临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是指将最终顾客所持有的废旧物品回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它包括五种物资流:直接再售产品流(回收检验配送),再加工产品流(回收检验再加工),再加工零部件流(回收检验分拆再加工),报废产品流(回收检验处理),报废零部件流(回收检验分拆处理)。

二、回收物流

1、社会角度

(1)有利于净化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在我国,由于“三废”污染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废旧产品的无序回收,以及原始落后的拆解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使得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对废旧产品进行分散的、不规范的拆解,只提取了部分易于回收的贵金属,而大量难以回收的有用资源被当作垃圾随意丢弃或者填埋;废旧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没有进行专门处理,特别是拆解过程中“三废”直接排放,给周边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了危害。

(2)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缓解资源紧缺压力。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投资过热使我国的资源一度面临紧张。据美国环保局统计,使用从废家电中回收的废钢代替通过采矿、运输、冶炼得到的新钢材,可减少97%的矿废物、86%的空气污染、76%的水污染、40%的用水量,节约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而且废钢材与新钢材的性能基本相同。因此,若是可以对废弃产品进行合理的利用,则会使得社会所拥有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2、企业利益

(1)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增强竞争优势。实施回收物流足以体现得不仅仅是对于所售出产品的负责,同时,也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负责。这种责任感能够传达给消费者,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制订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2)降低物料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减少物料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增效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料,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日益加重,资源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回收物流将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3)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利用废钢铁炼钢,可以节约铁矿石、石灰石等原材料的生产时间和运输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还有就是很多零部件经过处理后有可以直接投入使用,节约了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三、对策措施

建立并管理回收物流系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产品可以通过有效的、现成的渠道流到消费者手中,回收却是不可预知的,而且经常是非经济批量回收,甚至是单件产品回收。复杂的预测技术并不容易应用到返回物品的供应管理。其中存在不确定性:企业不知道他们会回收多少东西,也不知道回收时的产品状态是什么样的。

1、增强废旧产品回收的意识

整个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要增强回收物流意识。能够认识到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的重要意义。首先,制造企业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向员工灌输这种意识,特别是渠道上的员工,让他们认识到对售出商品要负责。然后,再把这种意识传输给分销商,以取得他们对于废旧产品回收的支持。还要让顾客了解将废旧产品交回给制造企业的必要性。

2、制定鼓励政策

企业要从战略高度来考虑和利用回收物流系统,制定鼓励消费者将其过时的商品退回给制造商,如耐克公司鼓励消费者把他们穿破的耐克鞋送回至当初买走的那家商店。这些鞋子被运回耐克公司,然后被碎化,制成篮球场地和跑道,并成立基金维护这些篮球场。耐克公司的这种经营策略虽然要增加成本费用,但这种行为却提升了品牌的价值,并且还促使消费者购买他们的商品。执行这种回收政策,不仅对环境有好处,而且还相当于花费一定的费用将顾客引导到公司来,不愧为一种良好的营销刺激手段。当然,对于回收的废旧产品,要给予消费者一定的经济补偿,不能低于废品回收站的回收价格。

3、建立回收物流信息系统

发展回收物流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应用信息技术。新技术和尖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收集被回收产品的信息。对于回收物流系统,使用条码技术使得物品管理非常简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所有产品进行追踪,实时的产品状况和损坏信息可以帮助物流经理理解回收物流系统的需求。

数据管理可以使企业追踪产品在客户之间的流动信息,同时也允许企业辨识出于回收目的的产品返回比例。这些信息将会被利用到提高产品可靠性以及识别回收物流系统中的特殊问题上。信息同样也可以运用到提高产品供应的预测水平上去。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废旧产品,应该在产品进行设计时就考虑到“易于再生”标准。这样在选择材料时、产品结构设计时都会考虑到以后的分拆、处理等工作的成本,从而能够降低总体成本。日本大金公司为了把空调产品的生产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再生产业,在开始设计和生产空调产品时,就考虑到将来如何处理它们的“转世再生”问题,从头规划每件产品的“轮回”。

回收物流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有迹象表明,现在就开始对回收物流进行投资的企业比那些滞后者更容易主导发展潮流。这是一个在战略高度和运营革新值得关注的成熟领域。在今天,我们在回收物流系统中做出的工作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将来,拥有完善的回收物流系统将是企业生存的条件。

四、存在的问题

1、风险逐级放大,效应加大

反向物流虽然能使下游客户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宽松的回收策略而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即风险由下游往上游转移。另外,供应链也存在需求信息逐级放大效应,即“长鞭”效应,致使上游所获信息严重失真。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应链的风险逐级放大效应更加明显。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削弱“长鞭”效应。主要方法包括信息共享、压缩提前期、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延迟化策略、零部件标准化等;二是建立契约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供需双方通过共享契约确定反向物流成本(包括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及收益分配比例,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

由于环保法规的约束,企业必须通过产品回收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危害,以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然而,产品回收却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利益,甚至造成亏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采取政府或行业协会补贴的方式促使企业运作反向物流业务,如美国、荷兰等国都采取这种方式。

3、回收品业务与常规品业务的冲突

回收品业务流程包括反向物流和顺向物流的部分,其中顺向物流部分与常规品业务流程重叠。在紧急的情况下,这两种业务在加工、库存、配送等环节都可能会相互冲突,企业为了确保常规品业务正常运作,不得不放弃回收品业务。为此,许多企业采取两种产品业务流程分离的办法,以提高回收品业务的运作效率。

除此之外,运作反向物流业务对企业的生产能力、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组织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企业实施反向物流战略时必须慎重。在决策时,企业应对产品回收的成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作周密的分析论证,同时要考虑到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反向物流业务是由供应链上各企业共同运作的,因而企业要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充分协商,并结合整个供应链的业务能力集体做出决策。总之,在实施反向物流战略时,只有做到科学决策、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其预期的战略目标。

五、案例

东芝采用六西格玛法寻找缩短修理时间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对于大规模的退货处理业务,具备修理和物流服务双重功能的企业很少。东芝选择了UPS集团旗下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事业部――具备修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物流领域处于核心地位。在物流与修理服务两者之间,东芝更加注重物流,因为东芝坚信修理技能可以学习、改进,而物流模型难以模仿。UPS位于美国路易斯维尔的飞机跑道也是一个大的有利条件。东芝的零件存储和修理中心都位于路易斯维尔。结果,双方合作以后,库存竟然变得非常好,因为零部件不用离开工厂。而且,修理周期也大大缩短,由过去的10天降为4天。在修理周期缩短方面UPS发达的店铺网络贡献最大。现在,UPS再也不用花费几天时间,邮寄给客户一个替代的退回产品。客户可以去往任何一家UPS店铺,店铺会为客户包好产品并在当天送出。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M: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与改善服务的战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供应链中的延期策略[EB/OL],http://info.省略/.

[3]Bowersox D.J.:供应链物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9篇:废物回收方案范文

关键词: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税费 排污权交易 绿色信贷 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2-120-02

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由地区性问题演变为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严重的环境危机不仅影响到了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更是影响到了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危机,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变革,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从早期的环境立法和 “命令—控制”型的行政总量控制工具,到现行的环境税费制度、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和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呈现多样化和科学化特点。

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七八十年代主要环境政策采用的是“命令—控制”型手段,之后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激化,基于经济手段的环境政策受到广泛采用。目前,欧盟在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和生态补偿等领域的实践已取得巨大成功,而我国现行环境政策的主体仍为以排污收费和总量控制等为标志的行政控制手段,远不能满足经济与环境矛盾解决的需要。因此,研究欧盟的环境经济政策并总结其实践经验,对我国环境政策的改革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1欧盟成员国的环境税费

欧盟各成员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进行着环境税费改革,并制定了多项环境税费政策,几乎涵盖了生态环境的废水、废气、固体污染物和声污染处理等各个领域。

1.1德国的机动车辆税和包装税①

德国的机动车辆税是真正意义上的税,它并不是因使用公共道路而征收的,该税是由于机动车排污而向机动车使用者征收的。对于交通法上许可的总重量在3.5吨以下的载重汽车、公共汽车以及机动车辆,每200公斤(或以下)重量每年须缴纳数额不等税款。

包装税征收目的在于避免或者减少由包装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首先要避免包装垃圾,其次要将包装的重复利用、原料利用以及其他形式的利用置于包装垃圾清除的优先地位。征收对象为作为出售单元被提供的并被最后消费者使用的包装

1.2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和垃圾税

气候变化税自2001年4月1日起开征该税,旨在节能和保护环境,向特定能源(主要是电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固体燃料)的供应者(主要供应给工业、商业及公共部门)一次性征收。2010年4月1日英国财政部出台了气候变化税的减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与财政部核定每年的减排目标,凡是如期完成任务的,可减免80%的气候变化税。对农业部门生产企业在5年过渡期内减免50%的气候变化税;对达到国家标准的节能建筑,提供40%的印花税优惠,对零排放建筑免征印花税;对中小企业能效设备返还公司税(7%);使用石油产品、热电联产和可再生能源均可减免税收。

垃圾税是对倾倒在地上或地下(垃圾填埋场)的废物——垃圾所征收的税。此项税收收入专门用于垃圾填埋方面的环保项目,并鼓励人们回收利用废品。2009年11月起,英国政府在伦敦又启动了按照垃圾的容量征收的垃圾桶税,对生活垃圾按类按量征收垃圾桶税。

1.3法国的硫、氮税和水税②

硫税是二氧化硫税的简称,开征于1985年,征收范围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盐酸等,其税率逐年在变,1985年纳税率为一吨二氧化硫征收180法郎,到1999年已调到一吨征税240法郎,其征收方式是按排放量计征;氮税是氮氧化物税的简称,开征于1990年,其税率也是逐年在变,1999年的税率为一吨氮氧化物征收200法郎,其征收方式与二氧化硫税相同。

水税包括水污染税和水资源税。针对非家庭用污水和家庭用污水征收不同税率的水污染税,目的是为水净化(如建立水净化厂)筹集资金;水资源税是对水的抽取和消费所征收的一种税,其自在于保护珍贵的水资源,以避免浪费,它的纳税义务人为开采和消费水资源的个人和单位,缴税额取决于水的类型(地表水或地下水)和取水的地理位置。

1.4荷兰的燃料税和噪音税

燃料税是对汽油、柴油、重油、液化气、煤等主要燃料征收的一种税,是荷兰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资金来源,燃料税实行定额税率,但定额每年在变,由政府每年根据环境部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所需资金数额来决定。

噪音税是对民用飞机的使用者在特定地区产生噪音的行为征收,税基是噪音的生产量,目的是为政府筹集资金,用于在飞机场附近安装隔噪设施、安置搬迁居民的搬迁费等等。

2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排污权交易

欧盟及其成员国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德国,国家管理部门制定排污总量,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同时非排污者也有权参与排污权交易;在英国,1999年6月,40余家企业和交易协会组成了英国排放配额交易团体,并提出了一系列排放配额交易安排的建议。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欧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它实际上是属于排污权交易体系:即将碳排放总量分割成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额,然后通过免费发放或者拍卖等形式分配给各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可在交易市场上出售或者购买碳排放权。在这个交易体系内,所有企业都必须强制执行欧盟相关碳减排政策,若违反相关规定,将受到欧盟的严厉惩罚措施。所涵盖的范围主要是对排放有重大影响的工业部门,包括电站、炼油、炼焦、钢铁、水泥陶瓷和造纸等。

此外,EU-ETS还包括了《京都议定书》中其它两种灵活机制:联合履行机制(JI),即所有欧盟成员国可视为一个义务履行整体,实行内部成员国分配控制,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即发达欧盟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后者削减排放量,经主管机构认证后可以抵扣本国的排放量。

在实施进程中,该交易体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5年到2007年,市场规模限定为欧盟国家,会员国95%配额免费分配给企业;第二阶段从2008年到2012年,范围包括欧盟以外国家,会员国90%配额免费分配,且排放许可可以自由交易;第三阶段为2013年到2020年,该阶段交易范围将扩大,几乎涵盖所有行业,且运输、建筑等行业排放水平相对2005年减少10%③。

总之,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体系内的各个企业提供了灵活的碳减排政策,保证了碳减排的效率。据统计,到2010累计成交额达1198亿美元,占全球碳交易成交额的84%。

3欧盟成员国的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指将信贷申请者对于环境的影响作为决策依据的信贷经营制度,即有限向低碳、环保的信贷申请者或者项目给予贷款,欧盟绿色信贷产品主要有绿色项目融资、绿色信用卡、汽车贷款和房屋净值贷款等。④

3.1绿色项目融资

爱尔兰银行开展了“转废为能”项目,企业只要与地方政府签订废物处理合同并承诺处理合同范围内的废物,就能够得到长达35年的贷款支持。

3.2绿色信用卡

截至2007年底荷兰合作银行已向100万银行客户发行了气候信用卡,该行以该信用卡进行的各项消费为基础计算出CO2 排放量,然后购买相应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减排量;英国巴克莱银行推出的信用卡此行向该卡用户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提供折扣及较低的贷款利率,并将卡利润的50%用于世界范围内的碳减排项目。

3.3赤道原则

2002年,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联合推出了“赤道原则”,这是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该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边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全球已有60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用赤道原则,占全球融资额的85%。

4欧盟成员国的生态补偿

国外一般不使用“生态补偿”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使用“生态服务付费”(PES)或“生态效益付费”(PEB)。欧盟国家的生态服务付费,主要用于流域环境服务付费、矿山开发环境恢复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付费等。

4.1德国和捷克的易北河共同治理协议

德国和捷克为保护经捷克流向德国的易北河流域的水质,达成了共同治理协议。协议规定德国在流域范围内新建了7个国家公园、200个自然保护区,并通过法律的形式禁止在保护区内办厂、建房等从事影响生态环境的活动。在整治过程中,德国政府通过排污费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由政府出资在两国交界处新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使流域的水质得到改善以及生物多样性都得到保护。

4.2英国的北约克莫尔斯农业计划

英国政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制定的北约克莫尔斯农业计划,北约克莫尔斯国家公园的园区面积1436平方公里,其中83%的土地属私人所有。1990年北约克莫尔斯农业计划在1981年的《野生动植物和农村法》和1985年的环境法案基础上开始实施。依据1981年的《野生动植物和农村法》相关规定,农场主和国家公园主管机构依照自愿原则达成协议,对促进并增强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价值的农场主提供补偿,而1985年的环境法案要求农场主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保护,该计划实施后在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多元化的成效。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成功实践,形成了一些普适性的原则和经验,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文系欧盟委员会JEAN MONNET项目研究课题“一体化背景下的气候政策”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周晨.德国环境税费制度概述[J].中德法学论坛,2006(4):7-14.

② 杨芬,吕凌燕.法国环境税对我国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7(7):2-3.

③ 张焕波.中国、美国和欧盟气候政策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1.

④ 冯丽欣.绿色信贷在中国——论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构建[D].复旦大学,2011:1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