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监理执行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监理执行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监理执行报告

第1篇: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7岁,2年前行切开法重睑术,术后上睑皮肤反复发作性肿胀。发作前可出现前驱症状(通常有上睑刺痛感),随后出现边缘性红斑,非凹陷性表皮水肿,无瘙痒。发作期前24h内,上睑皮肤肿胀逐渐加剧,随后48~72h内肿胀义逐渐消退。有时可先从一侧上睑发作,在肿胀消退前蔓延至对侧眼睑。体格检查示:双肺呼吸音清,四肢、躯干、小肠、外生殖器、舌及呼吸道无水肿,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6,600 eells/μ1,血红蛋白10.6g/d1,补体因子3(c3)122mg/dl

(参考值50~110),补体因子4(C4)6mg/d1(参考值17~43 mg/d1)。

由于上睑皮肤水肿继发于眼睑手术,抗组胺药治疗效果不佳,由此考虑该患者发作性上睑水肿可能是由C1胆碱酯酶抑制物(CINH)缺乏引起的血管性水肿。C1-INH缺乏可导致身体非变应性偶发水肿。这种血管性水肿可由手术或侵入性治疗引发。经检测患者El-INN含量极低,为0.08g/L(参考值0.21~0.39g/L)。

2讨论

血管性水肿最先由Osler于1888年提出,是以CI-INH缺乏为病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l-INH是血浆中一种广谱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血浆中补体、纤溶、凝血和激肽形成几大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因此Cl-NH缺乏可导致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增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从而导致非指凹陷性水肿。诱发因素包括压力、感染、ACE抑制物、微小创伤、月经期、怀孕、口服避孕药、外科手术(例如面部、颌面口腔手术)。含雌激素的避孕药、雌激素替代治疗和青春期发病会使病情加重。

血管性水肿的发病率约为1:50000,极低的发病率使我们在对此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费尽周折。患者否认血管性水肿遗传疾病家族史,此例患病病例极有可能是基因自发突变引起。重睑术后引发的上睑水肿让我们首先考虑过敏,而过敏性水肿又常使人联想到荨麻疹性疾病,此疾病与组胺释放有关,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治疗通常有效r3_。就此例患者而言,结合其病史及抗组胺治疗无效的治疗结果使我们考虑其诊断应为CI-INH缺乏所致的血管性水肿。

第2篇: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多见于30岁以下妇女,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独立罕见的卵巢间质发生的良性肿瘤。其特征为间质内区域性进行性硬化性胶原变性,1973年由Chalvardjian及Scully首次报道,国内文献报道甚少,且易与卵巢其他间质肿瘤混淆。按Chalvardjian诊断标准兹将我院妇科手术切除及外院送检的卵巢肿物中8例硬化性间质瘤,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发病年龄分别为23、26、28、28、32、34、30、29岁,30岁以下占62.5。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不规则、经期延长、两例有闭经史,四例有下腹部肿块及腹痛。B超检查:附件肿物。实验室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手术所见:肿物多为单侧卵巢、瘤体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病理检查:大体形态:肿物呈椭圆或扁圆形、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略呈结节或分叶状、肿瘤大小最大直径为7-10厘米。切面为实性、质韧、黄白相间,四例伴有水肿及粘液变性。

镜下所见:低倍镜下肿瘤呈“多样形态”致密的胶原纤维与水肿将肿瘤分割成疏密不均的结节或假小叶结构。结节及假小叶内的瘤细胞形态比较复杂多样化,可见圆形、卵圆形、多角形上皮样细胞。间质有梭形纤维母细胞混杂组合成巢状、索状。瘤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多中位、染色质均细、有明显核仁。胞浆红染、泡沫状、颗粒状或含小空泡。有时见印戒样细胞。上皮样细胞间混杂有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构成巢状、索状排列。瘤组织间见纤维化玻璃样变间质明显,瘤细胞被挤压成条索状。网状纤维染色瘤细胞与瘤细胞团周围见网状纤维围绕。

讨论: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发生在卵巢间质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较罕见的良性肿瘤。本瘤发病年龄较轻,Chalvardjian 等强调这类肿瘤多见于10-30岁,Scully报道31例中,80%为30岁以下的患者。国内唐敏一等报道10例,其中7例为17-32岁,本组8例中5例为30岁以下。临床上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经量多、经期延长及下腹部肿块。生育期妇女术前有原发或继发不孕。本组一例继发性闭经。阴道涂片检查表现雌激素水平轻度或中度影响。子宫内膜检查表现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Damjanov等对一例患者测定手术前后尿内激素,发现术前雌激素、雄激素及17-酮类醇增多,术后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说明本瘤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在病理上兼有卵巢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及类脂质细胞瘤的细胞形态特征,同时伴有血管外皮瘤样丰富的血管混合而成的独特的肿瘤组织学结构。瘤组织被纤维化或水肿的间质分割成为结节或假小叶。瘤细胞粘液―卡红和PAS染色均为阴性,脂质染色阳性。网状纤维染色见瘤细胞及瘤细胞团周围有网状纤维围绕。免疫组化方面Shaw(1992)年证明瘤细胞CK阳性,Vim阳性,MSA阳性。

关于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组织发生,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来自卵巢间质。不但在光镜下可见本瘤与其他卵巢性腺间质肿瘤有类似之处,在电镜下亦观察到此瘤内典型的卵巢皮质细胞、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到纤维母细胞等细胞成分,部分瘤细胞含有脂质颗粒,证明此瘤来自卵巢间质并具有内分泌功能。且易误诊为卵巢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颗粒细胞瘤、血管外皮瘤、Krukenberg tumor相鉴别。

本瘤在形态学上为良性,虽个别肿瘤细胞有异形并见核分裂,但手术切除后愈后良好,未见复发报道。

参考文献:

[1] Chalvardjan A, et al. 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 the ovary.Cancer 1973,31:664

[2] Damjanov I, et al. 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 the ovary:A hormonal and ultrastrual analysis.Obstat Gyne col,1975;45:676

[3] Damjanov I ,et al. Seleusing stromal tumors of ovary.Canca 1973;31:644

第3篇: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关键词:椎基动脉病变;间歇性跛行;眩晕;软脉灵治疗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5-061-02

近5年来我们收治间歇性无力性跛行伴眩晕者23例。脑磁共振血管造影(脑MRA)均显示一侧椎动脉细小或缺如。在应用尼麦角林制剂凯尔或乐喜林,钙通道拮抗剂桂利嗪或二维三七桂利嗪,阿司匹林等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后改用软脉灵巩固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55~68岁,平均60岁;病程3~5年。表现连续快步行走约100~200米,即感双下肢沉重、乏力、迈步困难,同时伴眩晕、视物晃动、恶心。6例持续性耳鸣。所有病例于站立或坐、卧位休息3~5分钟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乃至消失。继续行走一段路程,仍可出现以上症状,而且行走距离逐渐缩短,眩晕和下肢乏力等症状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症状也越来越重。

23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10例,血压波动140~170mmHg/90~110mmHg(18.7~22.7Kpa/12~14Kpa);9例有高脂血症病史;4例有酗酒史。

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双足皮温、肤色均正常;双侧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良好。23例均行脑MRA,特别注意椎基底动脉的显示。结果18例一侧椎动脉明显较对侧细小,两侧椎动脉大小比小于1∶2.5例一侧椎动脉缺如;3例基底动脉环(Willis环)异常,其中2例一侧大脑后动脉缺如,另1例一侧大脑前动脉水平段狭窄。对23例分别进行颈椎X线摄片或MRI,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病变。

2 治疗与结果

本组23例均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早期应用尼麦角林制剂凯尔或乐喜林10~30mg qd,钙通道拮抗剂桂利嗪或二维三七桂利嗪25~30mg qN,阿司匹林50~100mg qd。眩晕剧烈者加用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或眩晕停(盐酸地芬尼多);失眠者加用氯硝西泮;高血压者选用安内真(氨氯地平)、波依定(非洛地平)及中成药养血清脑颗粒;酗酒者加用大剂量维生素B1、B6,烟酰胺等。分别治疗14~45d(平均22d),有19例病情明显好转后曾自行停药,停药后14~21d眩晕、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旋之又现。因此在逐渐减少上述药物用量的同时加用软脉灵1支tid。症状基本控制后停用凯尔、桂利嗪、敏使朗、眩晕停等,继续使用软脉灵以巩固治疗。每30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7d,于第5个疗程结束后(约185d)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经早期第一阶段尼麦角林、钙通道拮抗剂等治疗(平均22d),症状基本控制者19例,其余4例症状亦有明显改善。唯本组6例持续性耳鸣无改善。19例症状基本控制后曾自行停药,停药后病情反复。全组病例在坚持应用软脉灵5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的结果,23例中有20例症状完全控制,在185d中未见有明显的眩晕和间歇性跛行重复发生。其余3例仍时有眩晕和间歇性跛行,但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亦较短。

3 讨论

间歇性跛行伴眩晕未见有文献报告,本组23例均表现在快步行走时出现肢体沉重乏力伴眩晕。双侧椎动脉发出的脊髓前动脉,合二为一,组成正中动脉,供应脊髓前2/3与运动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此外,椎动脉还发出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后1/3与感觉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而内听动脉自基底动脉发出后又分出两终支,分别供应前庭和耳蜗[1]。内听动脉是椎―基底动脉病变的敏感“信号器”,半规管感觉特别敏感,一旦血流量或血压稍有下降,就可引起平衡障碍,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脑动脉硬化和颈椎病等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首先引起内听动脉血供下降,出现眩晕、耳鸣、耳聋。当快速行走或较强烈运动时,脊髓血供需求量增加,内听动脉血供会相应下降,这时亦可出现眩晕。为了满足脑内血氧供应,脊髓前后动脉的血供要相应减少,此时则可能出现肢体无力。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机体调节功能的作用,一般不产生上述症状,若由于椎-基底动脉先天变异或动脉硬化,以及颈椎病等造成动脉狭窄、闭塞时,再增加运动量,就可造成前庭、耳蜗、脊髓血供同时障碍,出现眩晕、耳鸣等内听动脉供应区功能障碍和肢体无力等椎体束功能障碍等症状[2]。

本组23例MRA均证实一侧椎动脉细小或缺如,有3例基底动脉环异常。所有病例x线摄片或MRI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病变,这可能是导致本组病例间歇性无力性跛行和眩晕同时出现的主要原因。

凯尔(或乐喜林)、桂利嗪(或二维三七桂利嗪)、敏使朗、眩晕停等对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氧供应,减轻眩晕、耳鸣等的疗效确切。本组病例经平均22d治疗,效果良好。但椎基动脉供血障碍性疾病属于慢性病,尤其椎动脉明显狭窄者,需长期坚持治疗。而尼麦角林制剂、钙通道拮抗剂、盐酸地芬尼多等长期使用,常有口干、嗜睡、直立性低血压、体重增加、肥胖及皮肤过敏等副作用而不易长期坚持。软脉灵系福建新大陆药业有限公司,根据中西医结合理论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供血障碍性疾病的病机,多系肝肾阴虚、气虚血瘀所致,采用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治法研制而成的中成药[3]。由熟地、五味子、枸杞、何首乌、白芍、怀牛膝、人参、羊藿、当归、川芎、丹参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有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效应、血液循环、心脑血供等作用[4]。对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以晕为主),慢性脑供血不足(以眩为主),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心肌缺血、心绞痛、脂肪肝等有一定疗效。本组23例反复发作眩晕伴间歇性跛行者,在发作期使用凯尔、桂利嗪等治疗,症状得到控制或明显好转后,继之改用软脉灵巩固治疗,经185d观察,有20例症状得到完全控制,3例症状明显好转。服用软脉灵,除少数患者有诉口干舌燥外,无明显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和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邦森.脑血管疾病.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6.87~89.

[2] 王笑申.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94~195.

第4篇: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关键词:肩关节;后脱位;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07-01

肩关节后脱位在临床上较少见,占肩关节脱位的2%~5%[2],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漏诊率可高达60%[3]。自2007年9月至2011年5月我科早期诊断,早期复位的方法治疗7例肩关节后脱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 例,男5 例,女2例;年龄25岁-38岁,平均年龄32.3岁。左肩5 例,右肩3例。车祸伤1例,摔伤6例。伤后至就诊时间为4小时-5天。

1.2临床表现

(1)患者均主诉肩部疼痛。外展,外旋功能受限。(2)体格检查可见患肩前侧平坦, 后侧隆起, 于肩峰后下方可触及隆起之肱骨头, 并压痛;无方肩畸形;患肢呈内收内旋位;可以主动内旋, 主动外旋完全障碍,可以被动外展; Dugas 征阴性。

1.3影像学检查:患者均拍摄肩关节前后位X线,穿胸位X线及肩关节CT。肩关节前后位X线显示:盂肱关节间隙增宽,肱骨头处于内旋位。肩关节穿胸位X 线片显示:肱骨头移向肩胛盂后方。肩部CT 平扫显示:肱骨头向后移位,肩关节后脱位。

1.4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成功。其中1 例患者配合较差,予臂丛麻醉下复位成功。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 -4周,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随访7例,平均随访3.6年(1年-5年)。所有患者在随访时肩关节无疼痛, 功能正常,无复发。根据Constant系统对疗效评分,平均约为90.6分(84-93分)。

3讨论

3.1致伤机制: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4]。直接暴力是从前向后直接打击肱骨头,使肱骨头冲破关节囊后壁而滑入肩胛盂后冈下,可伴有肱骨近端骨折等。间接暴力通常是上臂强力内旋跌倒手掌撑地,传导暴力使肱骨头向后脱位。本组7例患者中1例车祸伤为直接暴力导致,其余6例均为间接暴力所致。

3.2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症状不如肩关节前脱位明显,常延误诊断[5]。临床表现为从患肢侧面观察,伤肩后侧隆起,前部平坦,上臂成内收内旋位,外展活动明显受限制。伤肩前侧空虚,后侧冈下可以触及肱骨头。

影像学检查包括肩关节前后位X线,穿胸位X线及肩关节CT,是肩关节后脱位确诊的依据[6]。前后位X线显示肱骨头内旋,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半月形阴影消失,大小结节不显影。但肩关节后脱位肱骨头的移位不明显,仅仅依靠正位X线片极易漏诊。

肩关节穿胸位X线片可以显示肱骨头颈及大小结节,从而判断肱骨头与肩胛盂的位置关系。但部分患者就诊时往往因疼痛无法配合,所以CT 在诊断肩关节后脱位上具有明显优势。肩关节后脱位在CT 上的表现为肱骨头位于肩胛盂后外侧、肩峰下方。三维重建能更直观的显示肱骨头与关节盂的关系。所以CT是确诊肩关节后脱位的最佳方法[6]。

本组7例患者均拍摄了肩部的CT,全部得到了确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3.3治疗方法:新鲜的(3周内)肩关节后脱位的一般选择手法复位,陈旧性的肩关节后脱位或手法复位不成功的需要采用切开复位[7]。肩关节后脱位手法复位的方法是:患者靠坐,助手一手向后压住肩胛骨作为固定,另一手用拇指向前下推压肱骨头;术者两手握住伤肢的腕部,沿肱骨纵轴轻度前屈牵引,并外旋上臂即可复位。脱位整复后做各方向的活动,随后外旋肩关节,固定于外展30°、外旋位。术后3~4 周去除外固定,逐渐作功能锻炼。

肩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可选择肩关节后侧入路。暴露三角肌,并沿肩峰切断三角肌止点部,然后将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的止点联合腱切断,即显露肱骨头,牵引及外旋上臂复位肱骨头,然后缝合联合腱,三角肌,皮肤。三周后开始功能锻炼。

本组病例7例患者因就诊较及时,而且诊断明确后立即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脱位的肩关节即得到了整复。

肩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低,容易漏诊。所以在熟悉本病的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后,如有条件,应采用三维CT扫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早期进行闭合复位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亦璁主编. 骨与关节损伤. 第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16~518

[2]翟伟韬,唐明杰. 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骨科杂志,2001,4(1):46~48

[3]朱立帆,杨惠林,王遥伟.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报告).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3):488~489

[4]杨军,金冬泉,王传忠,等.肩关节后脱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8例报告).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7):588~589

[5]张子东,牛铭峰.肩关节后脱位的X 线及CT 表现.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9(5):335~336

第5篇: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关键词】局部注射;小针刀松解术;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报告

【中图分类号】R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68-01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俗称弹响指,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通常采用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治疗,效果一般且复发率高。我院康复科从事疼痛治疗十多年来,采用局部封闭配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此病,临床见效快,复发率低,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门诊就诊病例,本组共收治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170例,男性65例、女性105例、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长为2年,最短为1个月。其中拇指屈肌腱鞘炎92例,占53.5%,中指屈肌腱鞘炎30例,占17.6%,示指屈肌腱鞘炎38例,占22.4%,环指屈肌腱鞘炎8例,占4.71%,小指屈肌腱鞘炎2例,占1.18 %。

1.2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医病诊断标准》【1】…和狭窄性腱鞘炎分期标准【2】:I期:掌指关节掌侧局限性疼痛,并有压痛,但不出现弹响,主动屈伸活动正常;Ⅱ期:患指屈伸时产生弹响,但活动后消失或减轻,可完成主动屈伸活动;Ⅲ期:患指屈伸时频繁弹响或出现绞锁现象,主动屈伸受限。

1.3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或坐位,患手平放于治疗台上,术者以拇指仔细触摸患指掌指关节掌侧,嘱患者屈伸患指,可触及一痛性硬结,且手下有弹跳感,即为增粗之肌腱通过的狭窄处。用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 ml+2% 多卡因注射液1.5ml+生理盐水2 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l配成注射用液5 ml,用5号注射针头由龙胆紫标记处注入腱鞘内。抽吸无回血后缓慢注入、注药约0.5 ml-1ml后将针后退拔出.用一次性无菌朱汉章I型4号针刀垂直刺人龙胆紫标记处,直达环状韧带。进针时术者针刀有突破感或落空感,并能听到切割坚韧组织的”咯咯”声。先纵行疏通剥离2~3下,横行剥离2~3下,当手下切割阻力消失时,嘱病人屈伸患指,无活动受限及弹响后,拔出针刀。局部按压3~5 分钟防止出血,用创可贴覆盖创口1~2 天避免沾水。一般一次即可治愈。如未愈,一周后再做一次治疗,最多不超过3次。术后一年内患指功能锻炼,防止复发。

2.1疗效评定:

(1)痊愈:患者掌侧无肿痛,无压痛、自主伸屈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绞锁现象。(2)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患指活动时有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但无绞锁现象.(3)无效:患处疼痛、压痛、关节弹响及交锁如故。

2.2结果:

本组170例病例均随访2个月以上。痊愈13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5% 。

3 讨论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多可发生于不同年龄, 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拇指发病为多见,其次是中指和示指,其他手指较少发生。患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或消失。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酸痛难忍,用另一手协助扳动后,手指又能活动,产生像扳枪机样的动作及弹响,故也有”扳机指”和”弹响指”之称。检查时,可在局部清楚地触到肌腱结节,并可触及弹跳运动。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病因病理基础为:指屈肌腱在跨越关节处有坚韧的腱鞘滑车将它约束在骨膜上,以防止肌腱在滑动时弹起或滑动,由于退行性病变和手持硬物或手指做长时间快速纤细动作时,骨纤维管受到挤压,造成肌腱创伤性水肿,并慢性纤维化,腱鞘滑车增厚等,继而增生、粘连、变性,导致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3】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松解术是一种协同作用。所注射的药物中,利多卡因起局麻作用,以减轻病人针刀治疗的痛苦,更重要的是阻断炎症刺激末梢神经之反射弧,切断“恶性循环”环节;而曲安奈德则能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局部渗出,更好地促使炎症渗出吸收,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并组织的修复提供良好的条件,可使被针刀松解的组织中的炎症尽快吸收,有效防止切口的再粘连问题;维生素B 则能营养肌腱、神经,促进切口愈合。三种药物共同为机体修复陈旧病灶的更新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起到关键的辅助功效。小针刀治疗既不同于中医针刺疗法,也不同于西医手术疗法,它是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溶为一体,有机地结合,将增厚的腱鞘滑车纵行切开松解,消除狭窄和绞锁,从而改善肌腱血液循环,消除肌腱和腱鞘滑车间的磨擦,消除由此产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一些医师主张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先用小针刀切割,再辅以封闭治疗。但我们认为从减轻病人痛苦的角度来考虑,还是先局部注射药物,再行小针刀治疗,这样在行小针刀时可以切割更充分,病人的痛苦也可降到最低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操作时一定要遵守无菌要求;曲安奈德要注入腱鞘内;熟练掌握手部解剖知识,规范操作,手法要轻重适宜,避免粗暴操作,按解剖层次逐层分离,由浅入深;术中要注意避免血管神经损伤。

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方法简单,疗效好,尤其对病程长,多次治疗疗效欠佳者,更为适宜,不必再作扩大化的手术,且部位浅,无重要血管神经,若操作正确,不易引起副损伤。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96.

第6篇: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一)项目一般概况

1、项目名称:仲坪村黄牛繁育饲养

2、建场地址:石门镇仲坪村

3、项目负责人:任南洙

4、技术依托单位:安图县畜牧总站

(二)仲坪村基本概况

仲坪村位于石门镇的北部。全村总户231户,总人口880,现有耕地327公顷(水田40公顷,旱田287公顷),林草地资源丰富。耕地的土质比较脊薄,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该村目前仍是石门镇的贫困村,至今尚有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的贫困户12户(包括特困户,救济户),贫困程度较为严重。兰泥村贫困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基础太差,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二是属于半山区,资源缺乏,几乎没有副业收入。

(三)项目建立依据

延边黄牛无论是役用还是食用,在国内都是属于牛类中的优良品种。在食用方面,因其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并富含钙、锌、硒等无机盐,是一种深受人们欢迎的美味佳肴和强身滋补佳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食肉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牛肉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喜食的人日益增多,食用量逐年加大,市场上牛肉供不应求,价格累累上涨。目前,全州内的黄牛养殖多是家庭牧养形式,这种牧养形式受草原面积所限,难以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生产数量非常有限。因此,随着牛肉食用量的逐年加大,市场上的供求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州每年由商贩从外地倒运进来的肉牛达几万头,既增加了费用又降低了牛肉的质量,而且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可见,牛肉的市场潜力是相当大的。很显然,仅仅依靠过去那种牧养方式是无法解决这一供求矛盾的。因此,许多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都采取了比较先进科学的圈养方式进行饲养,即使没有草原也照样进行规模发展,如山东省的许多地区、我省的农安、榆树等县市都有着典型的成功经验,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实践中看,该项目实属投资小、见效快、易行可靠的好项目。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仲坪村耕地土质较差,每逢雨季来时,常常受到山洪的侵袭,水冲沙压情况十分严重且村民的主要收入主要是靠种植传统作物,一直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束缚和贫困。由于农民的积累少,资金缺乏,无其它增收项目,加上许多不利的生产条件,经济发展仍然很滞后,经过反复调查、论证,我们认为充分利用本村林地、草地面积多的优势,发展黄牛养殖是使村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也是十分可行和非常迫切的大事。

(五)项目开发的意义

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为延边各族人民所喜爱,尤其是延边黄牛,更具特色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但是,在传统的牧养条件下生产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我们抓住有利时机开发这一项目,对于发展特色产业和地方民族工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二、市场预测及产品销售方向

我州农村虽然有着悠久的养牛历史,但基本上是牧养方式和传统的喂饲方法。因此,繁殖率低、生长慢、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明显,从而导致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牛肉价格不断上升。目前,州内市场上的牛肉价格每公斤已达到20元之多,仍不能满足需求。据调查,仅石门镇牛的日屠宰量是3头左右,加上节日农民宰杀的牛,大约年屠宰量为1,500头左右,而石门镇每年牛的出栏数包括牛仔和役牛也不足2,000头。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乡镇生产的肉食牛满足不了自身需求,那么县城的牛肉供应则是一个很大的空缺,牛肉价格不断上升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可以预测,该项目的销售工作,可在就地就近完成,如果不是因为管理等企业自身因素,在较长时间内也一定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技术分析

由于过去所采取的家庭牧养方式,在品种选育、营养调配、疾病防疫等诸方面都缺乏科学性,因而牛的退化现象严重,普遍个体小、生长慢、得病多,结果是生产费用大,经济效益不佳。近几年,经专家潜心研究,成功探索出一套具有较高科学性的饲养技术。这一技术在全国普遍推广以来,使养牛业均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选择和培育优良品种。目前推出的饲养技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品种改良,首先要选择体大、健壮、色纯、繁殖力和抗病力都强的母牛,形成一定量的繁殖群。其次是为了保证品种优良,一般应采用人工冷配。这样,培育出的牛个体大、体质好、生长快,一般2周岁即可成为大牛出栏。

2、为便于科学管理,采用圈养方式进行养殖。在圈养条件下,一是牛的运动量减少,能量消耗低,有利于长肉增重,比一般牧养的牛同期增重40%左右。二是便于集中管理,省时、省工、省饲料。三是易于保持卫生,利于防病,也可减少环境污染。四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可以人为地促使母牛增加繁殖力。由此可见,圈养是发展养牛的一种优化办法。

3、讲究科学的营养配比和喂饲方法。饲养肉牛,要求它生长快,育肥快。根据这一需求,对牛本身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份等营养成份,按照利于肉牛的发育和生长,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方并采取科学的喂饲方法。一般按公牛、母牛、成牛、小牛分群分舍饲养,按自繁和外购分区分舍饲养,还要采取定时定量喂饲,去势快速育肥等科学喂饲方法,以此提高经济效益。

4、圈养方式使传染病的防治有了基本保证。新的饲养技术在牛的传染病以及其他各种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是可以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加以预防,如进行科学饲养,提高牛的一般性抵抗力;搞好圈舍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外界隔绝,加强检疫和接种疫苗等。其次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彻底地消灭已发生的传染病或其他疾病。

四、投资概算及项目计划

1、投资概算

仲坪村黄牛养殖项目计划总投资215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其余65万元,由当地农民自筹解决。

2、项目计划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15万元,全部用于购买仔牛共500头,建五座300平方米的牛舍共1500平方米。

第7篇: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效价冷凝集素;血型鉴定困难;血清学检查;抗人球蛋白试验;ABO血型鉴定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9.028

普通人的血清中都含有低滴度的冷凝集素, 一些肿瘤、EB病毒感染或者支原体等都会将滴度上高, 因此当血清检出高效价的冷凝集素, 会给患者的血型的鉴别的测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偏差较大的会出现血型鉴别错误的情况[1]。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0例含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 对其进行血型的鉴别和测定, 现将研究内容和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共收治了235例含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 从中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100例, 女100例, 年龄50~86岁, 平均年龄(76.32±5.21)岁。查体结果:全身皮肤没有出血点, 肝脾没有触及, 胸骨没有压痛感, 窦性心律不齐, 心率78次/min左右, 浅表淋巴结没有肿大迹象, 中度的贫血貌。实验室检查结果:网织红细胞计数(RET):2.0%;血小板计数(PLT):282×109/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412 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32.2 pg;t细胞平均体积(MCV):78.1 fl;红细胞压积(HCT):18.6%;血红蛋白(Hb):77 g/L;白细胞(RBC):2.38×1012/L;

红细胞(WBC):9.6×109/L。所有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结果表现为增生性贫血, 且贫血程度严重, 需进行输血治疗, 但是由于患者血样在常规室温下容易出现凝集的情况, 所以怀疑患者的血型是疑难血型, 需要将血样送检, 对血型进行重新鉴定[2]。

2 方法及结果

2. 1 RhD、ABO血型鉴定

2. 1. 1 微柱凝胶卡法 反向定型:BC管和AC管要分别加入已知B型和A型的微升的0.5%RBC悬液;正向定型:对照管和抗D、抗B和抗A各加入50 μl患者0.5%RBC悬液。使用专门的离心机进行5 min的离心, 后取出, 通过肉眼判定结果。

2. 1. 2 盐水试管法 抽取每例患者5 ml的静脉血, 经过离心分离处理得当血清样品, 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血清样品的红细胞进行洗涤, 并重复3次, 制成0.5%RBC悬液。反向定型:用3支试管, 标出OC管、BC管、AC管, 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患者的血清2滴, 再依次加入血型分型试剂RBC 1滴, 以3000 rpm的速度进行15 s的离心, 观察结果。正向定型:用3支试管, 分别标出抗D、抗B和抗A。分别加入患者0.5%RBC悬液1滴, 再依次加入抗D、抗B和抗血型分型试剂2滴, 3000 rpm的速度进行15 s的离心, 观察结果[3]。结果表明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的结果不一致, 见表1。后来经过37℃水浴处理5 min后, 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都确定为A型, 且RhD为阳性。

2. 2 血清冷凝集素效价测定方法 取患者的静脉血5 ml, 在常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 然后从中移取血清0.5 ml, 采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稀释一倍。每管加等体积经洗涤的正常人O型2%RBC悬液, 摇匀之后, 样品放在4℃的冰箱中保存, 12 h后观察现象, 以出现“+”凝集者为冷凝集素效价的终点。4℃时, 患者的血清凝集效价是1∶16395, 放入37℃的水浴30 min, 样品凝集现象减退。

2. 3 抗人球蛋白试验 取5 ml患者静脉血样品, 离心分离得到血清, 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红细胞进行三次洗涤之后, 制成0.5%RBC悬液。在微柱凝胶卡待测孔中加入50 μl 0.5%RBC悬液, 确定为阴性对照组。立即采用离心机离心5 min后视觉观察效果, 结果表明对照组和测定组样品均呈阴性。

2. 4 冷凝集素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 当冷凝集素的效价在1∶64, 冷凝集素就会感染血型的鉴别测定。若对高效价的冷凝集素效的血液进行血型的确定, 就容易导致血型判断出错。如果对高效价冷凝集素血液采取反向定型时, 易将A、B、AB血型错误鉴定为O型。

第8篇: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关键词】筋膜间室综合征;胫腓骨闭合性骨折;外固定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4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19~65岁,平均33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机器碾压伤5例,砸伤3例,挤压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3.5 h。骨折部位:胫腓骨上1/3骨折7例,中1/3骨折21例,下1/3骨折6例。骨折类型:34例均为粉碎性骨折。其中合并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1例,脾破裂3例,合并对侧股骨骨折2例,双侧胫腓骨骨折1例。

1.2方法①23例入院时症状、体征典型,符合胫腓骨闭合性骨折并OCS诊断,均于入院后6 h行深筋膜广泛切开减压,在小腿内、外侧全长纵向切开减压,同时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整复骨折;所有创面敞开;术后第5~7 d延期缝合或植皮术。②另11例小腿软组织损伤重、肿胀明显且可疑OCS,合并有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患者也在入院后24 h内行深筋膜切开减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整复骨折,术后创面敞开并且在术后1周内延期缝合或植皮术。③所有患者自术后1 d起开始高压氧治疗,1次/d,7次为一疗程。全部病人术后均应用抗生素3~5 d,同时应用20%甘露醇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④术后24~48 h开始活动肌肉与关节,结合使用CPM机功能练习,2~3个月恢复负重活动。

1.3结果34例均达解剖复位,术后随访8~17个月余,平均13.2个月余。除1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针孔感染外,去除外固定器后肢体功能恢复均较满意,无再骨折发生,无小腿肌肉坏死或挛缩,无一例发生肾功能衰竭。1例骨延迟愈合系重物砸伤导致胫腓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原始局部软组织损伤重是影响骨折愈合的主要原因。3例针孔感染者,均因术后未及时更换敷料、针眼滴酒精者,经及时切开引流、换药等处理,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深部感染。

2讨论

OCS并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治疗强调“三早”。

2.1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标准:①创伤后肢体普遍肿胀并剧烈疼痛。②筋膜间隙触之张力增高并明显压痛。③肌肉活动障碍,小腿表现为足趾背伸及跖屈障碍。④筋膜间隙内肌肉被动牵拉疼痛。⑤通过间隙神经干的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早于运动障碍。⑥筋膜间隙内压增高,可用针头接血压计测量。具备上述2、3、4三条即可诊断,受累间区组织压测定不是诊断的唯一手段[1],远端肢体疼痛,受累间隔区压痛,被动牵拉试验阳性,在没有筋膜间隔区测压条件下,它是确定此征的主要体征,而且是定位的标志和手术减压的指征[2]。

2.2早期彻底筋膜减压同时行骨折整复固定(视为潜在性、开放性骨折处理)传统对OCS并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处理重点放在对OCS的治疗,普遍观点是先应用甘露醇等药物脱水、消除患肢肿胀,待肿胀消退后再行骨折整复固定,而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明确诊断为OCS者才行筋膜切开减压和骨折内固定[3]。我们认为对此类骨折,如果按传统的治疗原则处理,有可能错过筋膜切开减压的最佳时机,文献报告中有患者术前已出现肌红蛋白尿,可见肾功能已有一定程度的损害。金纪永[1]报告24例此类骨折中有1例因切开过晚肌肉广泛坏死而施行截肢术。我们认为OCS并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是一种潜在性、开放性骨折,此类骨折由于随着筋膜间室切开减压,使闭合性骨折变成开放性骨折,而且切口不能一期关闭,所以骨折的处理应按特殊开放性骨折对待。故我们主张手术治疗应较传统治疗更加积极,对确诊和可疑OCS者均可早期行切开减压、骨折整复。我们认为选择内固定器时应首选外固定架,单臂外固定支架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无过多的软组织损伤和骨膜剥离就能使骨折达到准确复位和坚强外固定的目的,骨折端无固定物侵入和存留,不易引起感染,对骨折愈合影响小,允许患肢早期活动,可有效防止关节僵硬。骨折中、后期,当骨折线模糊或有骨痂生长形成时,放松延长锁钮使支架动力化,骨折端可相互挤压使其纵轴受到负重应力,即轴心移动性动态外固定,有利于骨痂生长、塑形和模造,按生理需要修复,达到直接愈合及少量骨痂的优化骨愈合。本组34例患者治疗效果均较满意,无一例出现肌肉坏死和晚期患肢功能障碍,无严重肾功能损害。

2.3早期活动和注重康复治疗OCS患者视损伤程度、患者入院就诊的迟早、切开减压的时机、内固定方法是否恰当等因素均可造成间室内肌肉、神经、血管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有些学者将筋膜室内压力升高所造成的肌肉和神经缺血性病理过程称之为微循环障碍综合征[4]。因此OCS合并胫腓骨闭合性骨折者较无OCS的单纯胫腓骨闭合性骨折者软组织损伤重,增加了前者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因而更要注重和强调早期活动、康复治疗的必要性。本组34例均术后早期活动肌肉并结合CPM练习,使肢体功能恢复较为满意。CPM持续被动活动,可促进关节液的渗透和扩散,增加血液循环,有利软骨细胞的营养和代谢,加速了软骨细胞的再生和恢复,并促进滑膜组织的修复,消除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角度,防止关节挛缩[5]。康复治疗是OCS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能为早期功能缺损的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董英海等[6]报告41例OCS分为未康复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功能,结果表明经过康复治疗者,晚期患肢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未康复治疗者。因此,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金纪永.骨折合并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24例治疗体会.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4):247

2郭巨灵,主编.临床骨科学(四)骨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54

3季滢瑶,黄忠胜,胡广,等.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实用骨科杂志,2003,9(1):64-65

4朱盛修,等.小夹板治疗前臂骨折所致缺血性肌挛缩及其治疗.中华骨科杂志,1987,7(3):210

5张元平,崔继秀,郭飞.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个体化、规范化康复治疗模式的探讨.中国医疗前沿,2007,2(24):12-14

第9篇:监理执行报告范文

1.加强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县、乡、村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均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的要求,按照“机构、人员、装备、经费”四到位的标准,逐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安全监管网络。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建立、健全县级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成立了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为主任,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合署办公,相关职能部门也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有相关股室具体抓安全生产工作。第二步是建立、健全乡级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各乡镇按照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相应地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了企业服务站兼管安全生产工作,并配备了一名安全生产监察员,监察员经省安监局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监察员证,做到持证上岗。第三步是建立、健全村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明确了村委会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并配备了一名兼职安全生产监管员。

2.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随着安全监管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不断得到落实,从而相应地、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在具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上,着力在两个方向上做文章:一是横向扩展。XX年县委、县政府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制度的实施意见》,改变了原来的在领导层面上安全生产责任只由政府、部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承担,扩展为现在的在政府、部门、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二是纵向延伸。通过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下属单位、企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所辖企业,村委会与村小组、所属企业,企业与车间、班组等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生产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

3.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围绕“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实施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这一重点工作执行力情况进行自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是推广“一岗双责”制度力度不平衡。部门与部门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在推行“一岗双责”制度的进度不一致,有的部门、乡镇能够按照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制度的实施意见》,根据各自实际,及时以文件的形式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中推行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而有的部门、乡镇还未完全推广、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