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品牌创建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牌创建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牌创建原则

第1篇: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关键词:学生工作;品牌创建

在社会生活中,国家和社会组织通过树立榜样、表彰模范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社会氛围和优良的社会风气。有鉴于此,“学生工作品牌”就是“优质的学生工作产品”,就是“学生工作的典型榜样”。创建学生工作品牌对具体的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而言,学生工作品牌创建是指高校挖掘、策划、实施和塑造学生工作品牌,发挥品牌活动示范带动功能,增强学生工作效益的实践性活动。

一、学生工作品牌创建对具体学生工作的价值

(一)凝聚核心竞争力。品牌创建活动是一个周密思考、比较选择、精心策划、项目确定的过程。学生工作要突破平庸,需要在繁杂的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亮点。学校需要从历史积淀、专业特色、学生特点、队伍素质等实际情况出发,以开阔的视野全面、深刻地进行审视和分析,挖掘、利用最有利的优势,创建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彰显学工干部队伍的主体地位。学工干部是学生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学工干部队伍的工作态度对于学生工作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生工作品牌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需要学工干部的工作自觉性,基于对学生工作内涵的理解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学工干部主体地位的凸显使学生工作摆脱了功利性羁绊,回归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配合。这种认可更加激发学工干部工作的热情,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事业。

(三)锻炼学工干部队伍。锻炼学工干部队伍需要好的平台,而实践是最好的平台。学工干部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系统化的工作实践。创建学生工作品牌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流程,由品牌方案确定、过程执行、活动调整、活动总结等环节构成。学工干部通过参与创建的全过程,增强他们对学生活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学生工作的创新。

(四)提高学生工作效益和效率。学生工作品牌就是学生工作中优良的“产品”,适应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学生工作品牌一旦形成,就具备了成熟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流程,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为随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从而有助于活动高效、圆满地完成。

二、学生工作品牌创建的原则

(一)现实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学生工作品牌创建的基本原则。务必认识和尊重品牌创建的基本规律,了解任何品牌创建都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任何品牌的创建都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急功近利、求多求快,只能立足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开展创建活动。

(二)中心性原则。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学生成人、成才、成长服务,目的决定主题和内容,必然使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等教育主题成为品牌创建的中心内容。当然,围绕中心主题的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和接受程度,增强品牌创建的效果,可以拓展和利用多种载体和渠道,利用形式的多样性为内容的中心。

(三)协调性原则。在整个学生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学生工作品牌与学生工作整体的关系,妥善处理学生工作品牌之间的关系。学生工作品牌之间要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发挥合力育人的效果,同时,在彰显学生工作品牌特色、亮点和价值时要牢记学生工作品牌只是学生工作的一部分,不可忽视其他工作。

(四)完善性原则。创建学生工作品牌是一个长期过程,效果是长效的。因此,要从长效、长远着眼,不断丰富、更新品牌建设内容,拓展和创建新的品牌主题,使品牌项目处于开放的、完善的状态,使品牌创建具有内在发展的驱动力。

三、学生工作品牌创建的路径

(一)品牌调研。调查研究是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首要前提。“他无我有,他有我优”是市场上商品竞争制胜的法宝,对于学生工作品牌也是如此。通过调研,全方面地了解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高校的学生工作现状,尤其是学生工作创新现状,减少低层次地重复,做好借鉴学习,为增强创建品牌的创新性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调研工作的充分、高效和全面,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和网络收集资料双管齐下的方法,实地考察直观、生动、全面,网上收集便捷、量大,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

(二)品牌研讨。学校实际情况是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创建品牌工作就是空中楼阁,不可能实现。因此,需要领导、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干部立足于学校历史积淀、文化氛围、专业特色、学生特点等方面,全面梳理和总结学生工作的优势与不足。解决好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党建工作研讨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研讨会、学风建设研讨会、校园文化科技创新研讨会、就业创业主题研讨会等形式,全面认识自身,确立“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的方向与目标。这个方向和目标基本上就是品牌创建主题的范围。

(三)品牌项目征集。学生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学生活动的服务目标也是学生,因此,创建学生工作品牌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心声,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尤其是重视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学生工作品牌创建“进一言”活动、学生工作品牌创建“主题征集”“路径征集”活动,收集学生的建议、想法和方案。这些建议、想法和方案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学生的心声,反映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性和突出的创新性,对于上升到院系和学校层面的决策研究环节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品牌策划。学生工作品牌的策划是创建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基于学生工作调研、学校实际、学生需求上的决策阶段。首先是要求品牌策划具有科学性,符合实际和规律,具有现实性和创新性。其次是策划具有全面性,要确定品牌的主题、主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预期达到的目标,要有整体的策划方案、方案可行性分析报告、方案实施组织机构、方案实施阶段和过程、方案总结等内容。再次是策划具有阶段性、推进性和可控性。为了推进品牌策划的层次和水平,可以建立品牌创建领导机构,采用包括奖励和激励机制在内的项目招投标形式。确保能够得到最佳的策划方案,以便于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品牌实施和评估。实施阶段就是策划的执行阶段,是品牌创建的核心内容。首先是实施的计划性,按照方案有序进行。其次是实施的调节性,随时根据变化予以调整。再次是实施的完整性,在于方案执行后及时地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确保完整性就需要进行实施评估。通过确定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对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旁观者进行调研和座谈,评估策划是否科学、合理,实施是否顺畅、高效,实施效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而从全局方面予以评价和总结。

(六)品牌完善和确定。基于实施评估,对策划方案进行选择。对于效果一般的项目,排除于品牌创建活动之外,以便于集中力量做效果好的项目。对于效果好的方案予以充实和完善,构建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制度,定期按时进行。对于阶段性成果广泛地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可、受益,同时加强品牌之间的交流活动,形成互动,争取在此基础上创建更高层次的学生工作品牌。最终使品牌发挥辐射作用,拉动学生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刘德华.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2篇: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这个理论由Al.Ries 和Laura Ries提出,首次系统阐述出现在他们的书《The Origin Of Brands》(2004)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05年以《品牌之源》的书名在国内发行。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说: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写的最为重要的一本书,并继续坚持定位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基于品类)分化是打造新品牌的唯一方法”。

作者的论述是从类比开始的,他们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和分化演变来解释其新出现的品类,然后提出了要把握住新品类分化的机会,并努力成为新品类的第一品牌,从而实现品牌创建的目的。

(一)品牌创建机会很多:品类在不断地产生

基于品类的品牌创建理论指出:回顾历史,所有的生物融合在一起。但是,顺看历史,所有的生物分离看来,进行分化,而不是融合。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产品和服务也象自然界的生命体一样,就象一棵大树,不断生长,出现分支,分支,再分支。新品类怎么来的呢?就是在原由的品类中,不断分化而来(6-7)。当然,不是所有的分支一旦分离出来,就永远存在下去,而是会出现枯萎。比如“马车,电子打字机”等产品分支已经枯萎。

(二)品牌的创建方法:成为新品类的品牌第一

作者认为,如果想要打造成功的品牌,就必须理解分化。必须寻找机会,通过对原有品类的分化(笔者在这里称它为:创造新品类),或者发现原有品类中分化出来的新品类(笔者注:新品类已经出现但是他人还没有发现)。然后,你必须成为这个新品类的第一个品牌。

所以这个品牌创建思想非常清楚,第一,敏感地发现或者创造新品类,然后,迅速进入这个品类,创建出新的品牌。

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实际上非常不容易。

(三)如何发现新品类:一次重要的冒险

因此,基于品类的品牌创建理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识别和判断:品类什么时候分化,以及分化出了什么品类。作者认为,品类的分化通过询问市场是不可能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市场调查和测试”没有什么好处。他们相信:消费者在看到新的品类之前,消费者不知道品类的分化。他们发现:事后确认的新品类在新品类中的品牌产品推出之前,没有任何现实的市场存在。所以,打造品牌之前,如果问市场有多大——答案是“0”。

所以,新品类不是调查研究能发现的。

通过与生物学的类比后,他们认定品类的分化与物种的演化一样,是环境变迁的结果,而商业上的环境就是“技术和文化环境的变迁”,这是促使了品类分化的条件。要发现新品类的机会,需要的是“远见能力”,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方向进行投入(15—16)。而这个成功的机会并不高,是大量的失败中的个别成功。

(四)新品类需要新品牌:延伸没有机会

现在假定你已经发现了新品类,你的品牌打造机会来了。你该如何打造你的品牌呢?作者们首先批判了“产品才重要的(因为是新品类),只要价格合适地推出品牌新品类就能赢得市场”的观点,指出“品牌名称相当重要,在一些品类中,名称本身就是品牌成功的主要原因”。他们继承了定位的思想,认为“仅有产品创新是不够的”(9)。

他们肯定地认为:虽然每一个新品类都会提供打造新品牌的机会,但是通过“延伸原有品牌来涵盖新品类,是营销最严重的错误。”通行的规律是:推出新品牌的创业家会打败品牌延伸的大公司。比如戴尔打败IBM(18),就是因为IBM用到了新的PC电脑上,而IBM不是个人电脑,而是商用电脑(它就隐含在IBM这三个字母里面)。

(五)如何成功地打造新品牌:创造市场,占领心智

里斯父女相信,打造新品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不要在打造新品牌时问这个市场有多大?因为这个在没有打造这个品牌之前,这个市场根本就没有。他们举例说:可口可乐在推向市场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微软在推出MS/DOS操作系统时,……有市场吗?回答是没有。

所以,在新品类中打造品牌,重要的不是市场有多大,重要的是要创造市场。

打造品牌的第二个原则是聚焦,也就是要采取集聚化的战略。不要想用一个品牌,涵盖众多的品类,一个综合性的品牌是不能有效占领心智的。一时的成功不能保证长久的成功,最终还是会被聚焦的品牌所打败。比如;欧洲的诺基亚在手机上的积聚战略打败了摩托罗拉的综合性品牌战略。

第三个原则是一定要占领心智,而不是市场。他们认为,在打造品牌时,要严格区分市场和心智。这一点与定位理论也是一脉相传,他们认为“先有心智地位,然后市场才跟随心智而动”。因此,第一个进入市场,不是保证赢得心智地位的关键。心智不会考虑市场,心智考虑品类。所以,仅仅是市场进入的第一或者说尽管你是品类的客观第一,但是心智没有认为你是第一,仍然打造不出强势品牌。他们的策略就是——利用公关。这也是他们的另一本著作《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核心思想。

(六)不是第一还有什么机会:成为第一的对立面

如果没有能够成为品类的第一,是否就绝对没有了机会呢?答案是成为第一对立面,而不是第一的模仿者。如果成为第一的模仿者,犹如第一是一个棵大树,模仿者就是大树边的小树。总有一天,大树持续成长,根系发达和枝叶茂盛,最终把小树的水分、矿物质、阳光等吸走和遮挡,并使这个小树死亡。所以,成为第一的替代者不可能打造出品牌。而是要成为第一的敌人,第一的对立面,使得的第一永远不能达到的领域。比如:可口可乐,表示正宗、经典,而百事代表新一代,有点反叛。这样,可口可乐不可能成为自己的对立面,因而第二就能在自己的天地里成活。环境好一点,市场就大一点,环境差一点,市场就小一点,但是不会没有。

卡在中间的品牌,没有机会。这个观点与战略专家迈克波特的观点完全一致。

笔者的评论:这是一个逻辑清楚,操作指导性非常明确的品牌创建理论,简洁明了。但是,这个品牌创建理论有两个显著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而且其基本假设也值得怀疑。

第一,如何发现新品类?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作者前后逻辑是不清楚的。在一个地方认为,新品类是科技发展和文化变迁等环境变化的结果。那么,也就是说发现新品类需要监测环境。但是,作者又说新品类存在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心智中有新品类的位置和缺口吗?”(P28),并认为“需要让你的产品从现有品类中分化出来,需要创建一个你能够第一个进入的新品类”(P22)。

这样不仅没有回答如何发现新品类,而是如何创建新品类。但是如何创建新品类,与如何打造品牌几乎同样艰难的问题。

第二,如何成为心智第一?这个问题其实是定位论的问题,但是作为新品类中的新品牌,这个问题同样重要。但是,这个理论并没有解答。参考作者的其他著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但是,一个并不新奇的产品,公关效应有限的情况下,广告第二策略能成功创建心智第一的品牌吗?在其著作中提到的新品类例子——万宝路——却是广告第一做出来的。

第三,“分化是创建品牌的唯一方法”的基本假设是不能接受的。正确的说法笔者以为,应该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参考文献《品牌之源》

二、基于附加价值的品牌创建理论

对品牌的理解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以为品牌仅仅是一个识别性的标志。这个认识影响了品牌创建。根据德国两位专家的研究,品牌还能做很多的工作。在他们《破译品牌成功密码》(2003,民主与建国出版社)的书中,对他们的发现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这个理论来源于两位作者对实际成功品牌的研究。他们化了6年时间,对20000多个全球品牌进行了筛选,找出其中的顶级品牌,约5%左右——1045个品牌。然后分析研究这些成功品牌,提炼出品牌的增长密码,也就是打造强势品牌的秘诀,并开发出了具体的打造方法。

笔者通过Google.scholar的搜索,没有发现他们的学术文章,但是在学术杂志《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有一个书评,对他们理论评介很高。

这个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越来越多的产品提供给越来越少的消费者(德国人口在下降),而且产品和服务在质量上越来越趋同。比如,德国是啤酒故乡,但是一个实验表明,德国啤酒厂的品酒师,已经无法闭着眼睛,通过味觉识别出自己的啤酒了(1-5)。

由此,他们推论说:市场的成功并不能用卓越的质量来解释,肯定有除了质量之外的其他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增长密码。在我们这里,称为品牌的附加价值。因为,所有的同类产品质量非常接近,专家都几乎无法区别,能够用来区分的就是品牌。增长密码本质上就是让品牌变得有独立于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使一个没有独特性的产品,成为一个超级成长的品牌产品。

作者甚至认为即使你的竞争对手在质量上占有优势,利用这些密码或者品牌附加价值,也可以超越他们(51)

布/韦两位专家发现了五中增加品牌价值的方法,或者说密码。下面我们一一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效果和优点——带来有实际基础的暗示性利益

注意不要以为这里讲的实际的产品功能和效果,不是的。产品可能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让消费着感觉有区别。其核心观点是:

消费者优先选择您的品牌,因为您的品牌为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隐性的效果。

这个隐性的效果或者说优点是什么呢?这个理论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从一个相当不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后与人们生活需要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比如舒服、享受等,联系起来,进而飞跃到消费者最重要的生活需要之一的记事本原则;

2.消除消费者眼前的忧虑联系起来得风险原则或者敌人原则;想象有一个风险或者一个敌人,使用我们这个品牌产品可以化解或对抗敌人。

3.培养心理状态的抱负原则,确定品牌的精神或者使命感,让消费者觉得这是一个有感情或精神的品牌。同时暴露对手“错误”的精神。

4.发挥想象力,增加产品的神秘性,从而增加产品之外的品牌隐性价值,作者认为想象是品牌最有价值的隐性质量,附加价值之一。。

5.在头脑里放电影,让品牌承载一个故事,一个组画面,与这个品牌建立联想,那么这个平凡的产品就会在消费者眼里显得不平凡。这个精神电影就是品牌增加的价值。

(二)规则和价值——通过消除心理冲突、负疚等实现品牌增值

这个增加价值的假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太多的规则和价值观念的束缚,比如这样的选择是否道德、是否礼貌、是否诚实等等。这些规则和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利用规则和价值让品牌增加价值的方法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遵循这个规则和价值,让品牌表达责任和感情。比如你对家人有一种负疚感,而一个品牌可以通过附加的责任感、关心、报答等,帮助顾客消除这种负疚感而使品牌具有价值感。

此外,品牌还可以通过激发消费者的自豪感原则、揭示矛盾原则,把品牌表达为释放自豪和解决矛盾的品牌,去除消费者心中的不协调,而获得品牌的增加值。

2.打破这个规则和价值,重新审视这个品牌,创造附加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成为人们的禁忌,品牌可以通过一定的权威人士来表明,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愿望,而且权威专家也认同这个品牌产品。虽然产品本身没有变化,但是重新审视后,这个产品的价值就有更高的价值。例如:卫生巾和等产品。但是对品牌本身作用不大,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成为第一。

(三)感觉和编程序——改变认知,打击对手,提高自己价值

这个附加价值的理论认为,对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人,感觉结果是不同的。比如对同样的半杯水,乐观者认为还有半杯,而悲观者认为只有半杯了。感觉是主观的,人与人很不相同,决定这个人的感觉和行动的是人们大脑中的程序。这个品牌附加价值的密码是这样说的:

消费者优先选择你的品牌,因为他的(下意识的)感觉的程序准确第对准了这个品牌。

这句话不大好理解。它的意思是每一人都有一个对外部对象的评价的一套规则,一套类似于电脑的评价程序,如果符合这个程序,评价就高,不符合就低。这个程序就象一个有色眼镜,不同眼镜看同一个东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该理论认为,这个程序可能是文化传统、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形成,由于如此的熟悉,以至于虽然有很多机会学习新的习惯,但是实际上仍然保留着;感觉也一样。

因此,这个密码或者创建品牌附加价值的方法是,改变习惯和程序,用新的感觉和程序看待原有的产品。

具体方法有:

1.领域原则,比如自己划定一个范围,然后说明,本品牌具有独特的优势;或者划一个小的领域,把竞争说成是在这个小领域里,而本品牌在其余的大的领域里。这个方法,在定位论中称为重新定位,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改变消费者的习惯,使品牌产品价值升高;

2.类型原则,比如发现一个新的重要性品类。如七喜的做法,非可乐;

3.创造一个新的级别,或让它产生历史或社会意义,与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紧密结合在一起等,从而改变人们的看法;

4.重新解释产品,让产品的缺点变成为有积极的价值或重要的意义。当然,重要的是这个解释,经得起消费者的测试和认可。而这个重新解释工作,本质上是对品牌的意义新诠释,以改变人们看产品的原由方法。

5.改变消费习惯。

(四)身份和自我表现——创造品牌的“代言人”价值

今日之品牌常常代表了消费者个人的性格、品格和身份。因此,品牌附加价值创建第四方法就是,让你的品牌成为某种身份象征,以便用于消费者的自我表达。

这个密码是这样说的:消费者选择你的品牌,因为他/她可以用它独具一格地向自己、外界表达其(或所期望)身份。

人们在购买的时候,通常会很注意,他们的购买决定是在表现他们自己。对这个产品的使用者,品牌起到一个“证件的功能”,品牌可以成为购买动机,也可以成为巨大的购买障碍(对感觉不适合自己的消费者)。

自我表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在的自我表现,一种是社会的自我表现。其中又可以分为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用这个方法达到品牌增加附加价值,就是想办法让你的品牌成为消费者的“代言人”,为这个品牌独树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真实自我形象,也可以理想的自我形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为这个品牌附加个性化和表现性价值:

1.个性展示——品牌塑造成某个性格特征或个性标记;显示内在真实自我或社会期望的自我。作者认为性格战略为品牌开发了取之不尽的新机会。

2.代表意识形态的或者生活方式——一个品牌如果代表了一种信念,一种社会意识;如:没有什么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等;

3.品牌还可以代表一个社会群体归属,一种社群性、地位等俱乐部的标志性;

4.创造一个英雄形象,让品牌成为英雄的象征,成为人们理想自我的表达方式;

5.代表个人的东西(比如:谢谢、爱你等);让一个品牌成为一个消费者向另一个人传递重的个人信息。比如,娃哈哈的“我的眼里只有你”“爱的就是你!”

(五)情感和爱——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让他们(喜)爱这个品牌

在私人空间中,人们是基于爱作出决定的。这两位专家相信,人们在商场里购买产品时,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如,出于爱,人们无私地位送礼——为了情侣、子女、父母或朋友。出于爱,就意味着不需要汇报,而更愿意付出。

他们相信,一旦爱被注入到一个产品中,质量就是不再是重要的标准了,产品质量不能代替产品中的情感价值。所以,有感情的产品,即使质量差一点(实物的),仍然可以在竞争中胜出。本密码认为,因为消费者爱这个品牌,所以选择它。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一个品牌成为爱的对象?

他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目的:第一、证明友谊,把一个品牌打造成一个有个性的人,它与品牌的目标消费者有着休戚与共的友谊,共同面对敌人、不理解、歧视等,从而成为他们的朋友。其次,是把品牌与消费者美好记忆联系在一起,比如对美好家乡的怀念“恋乡”情结,“初恋”情结,“新娘”情结等,非常微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品牌成为表达爱,甚至蕴涵着爱。第三种方法是基于消费者对日常平淡生活、职务性忙碌的解脱,渴望一种新的生活。品牌,品牌可以作为这种渴望的化身,帮助实现消费者的渴望。最后一种方法是编造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个英雄——实际上可能就是你心中的英雄——可爱而容易受到伤害,受到各种挫折,终于转机出现,这时品牌出现在这个故事中,帮助了这个英雄,英雄从悲哀转为幸福,最后是大团圆的结果。人们对英雄的渴望,转向对品牌的喜爱。

总之,让品牌为人所爱,必须有被爱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它是我们患难与共的朋友、它是我们心中的割舍和深深怀念的对象(家乡,母校)、它是我们渴望实现的化身——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对英雄的出现,现实生活中没有,但是品牌可以成为它的象征。

笔者的评价: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品牌创建理论,提出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性的程序,其中更有大量的例子佐证,是指导品牌创建的实用性著作。在其中有一些理论分析,但更多地是思想、观点和教你怎么做。

这个理论的原来的名称是“增长密码”,而不是品牌价值附加。增长密码,强调的是使用这些密码,可以使相应的品牌名下的产品销售非常快速的增长,这也是增长密码的本意。但是,在这里笔者重新给它界定为是“品牌附加价值创建”的品牌理论。主要是考虑到,在产品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让这个品牌产品畅销?一个办法是改变对产品本身的看法——例如第三个增长密码和第二密码的部分,品牌本身没有附加价值,品牌只是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机制,这与品牌定位理论是一致的,而且在其书中就用了“定位于”“再定位”等术语;另一个办法创建附加在产品上的品牌的价值——如增加隐性质量、注入爱的感情、让品牌能表达个性或展示自我等,这些都是品牌的附加价值。

这个理论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只关注了品牌。这也好理解——因为作者假设的前提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情况下,如何打造品牌。但是,同质化虽然严重,产品的质量还是在不断进化的。所以,只有品牌附加价值,如果最终失去产品力的支持,那么这个品牌还是会受到严重侵蚀的。

三、基于持续创新的品牌创建方法

在品牌创建理论中,无论是在《国外品牌创建理论的综述(一)》中提到的理论,还是在本部分里上述理论,品牌创建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品牌本身,很少涉及产品本身。无论在形象论、USP、定位论、品类论、识别论和价值论中,都非常强调产品以外的“品牌自身建设问题”。很少论及产品对品牌创建的影响。

在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里,我们没有看到他认为一个坏产品,可以成为一个好品牌。在他所的品牌中,产品质量本身都是非常好的。而且他认为,除非自己确实喜欢这个产品否者决不为它鼓吹。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品牌形象论其实有一个基本假设——这个品牌名下的产品质量本身是好的。没有这个基础的品牌形象创建,就是一种欺骗。其实,在USP、定位论、价值论中,总之,几乎所有品牌创建理论中,都有一个基本假设:品牌名下的产品基础本身,没有问题,或者说没有明显的缺陷。没有了这个基础的品牌创建,就很可能显得事实不足,吹嘘过度,并导致品牌创建失败。

研究开发的专家们基于产品的性能角度提出了不同于营销类专家的品牌创建理论。虽然双方共同认同这样一个事实:

在欧美市场,20世纪初期的领导品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仍然是领导品牌

但是,为什么一些品牌一直是领导品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个品牌创建理论的回答是不同的。定位论和品类论相信,一旦占领心智第一,就能够长期地达到心智第一,进而成为市场第一,许多研究结论似乎也支持这个观点()。但是,持续创新的品牌创建理论认为,这个观点非常荒谬。他们认为,市场的后入者,即使是心智的后入者同样可以后来居上(见该书的封面)。

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是杰勒德.J.特列斯和彼得.N.戈尔德(野心与愿景,2003年,英文版2000年出版)。他们经过长期的研究(从1990年秋天开始,整整十年时间),对市场上领导品牌保持地位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力图客观和科学地寻找出其中的原因,特别关注首创因素(第一)在保持领导地位中的重要性。这两位专家先后对66个产品市场的数百家企业调查,他们认为虽然市场和产品显著的不同(包括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发现的结果是惊人的一致。因此,他们认定:解答品牌长盛不衰的商业原则,不是成为心智第一,而是如下几个因素的综合:对大众市场的愿景、坚持不懈、不断创新、资金保证和合理配置资产。

如果对野心框内的四个内容做一个解释就是,要创建持久的领导品牌必须用足够的资金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坚持不懈地在某一个领域或者说某一个产品上,进行持续不断地创新。对愿景框内的两个方面的解释是,品牌的创建者对这个品牌产品有独特的市场远见,意识到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大众化市场,相当于品类理论里面所说的新品类市场,尽管这个市场未来可能还看得不清楚,或者说这个市场现在还非常小。

这个品牌创建理论相信,一个真正的强势品牌,都是大众市场上的强势品牌,局限于某一个利基的“小生境”(niches)的品牌是不可能成为市场的领导品牌的。当前最强势的品牌,比如可口可乐、IBM、柯达、微软、英特尔等美国品牌都是大众化品牌,都不是利基市场的品牌。

企业家和企业独特的愿景,本质上就是品牌的愿景。下面就是几个被作者认为是公司(品牌)愿景的概括:

对麦当劳的愿景就是:在一个整洁的快餐厅里为旅途中的人们提供价廉物美的快餐;

吉利公司则是为人们提供方便、安全的一次性剃须刀片;

联邦快递,就是为急需递送物品的顾客提供快速、可靠的服务。

这些愿景事后看起来都非常简单,但是在刚提出时又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最初提出时,这个愿景与人们广泛接受的信念和实践相矛盾。

与品类论不同的是,这些事后的领导品牌的产品并不是没有市场,也不一定是全新的产品。用这个理论的原创专家的话来说就是“愿景的种子常常存在于已经有的产品和市场中”,而且“这个大众市场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可能已经存在”。因此,这个理论反对认为这个市场根本不存在的说法。

这个理论中的经典例子是吉利可抛弃式剃须刀的发明和推广,宝洁帮宝适一次性尿片的持续创新和推广,施乐复印机的发明和不断改进。其实这三家公司的品牌,都是在经过长达6,10和14年的坚持不懈,从产品创意的产生,实验室样品的成功开发,到大规模生产工艺的开发,最后是低成本,高质量产品生产和推广的过程。在这些品牌产品成功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了类似的产品或者领导品牌。

但是这些品牌最终成为领导品牌,不是偶然,而是因为坚持,甚至是天真的坚持,需要冲破重重阻力。在这些愿景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前,几乎没有人认为能够成功。

因此基于持续创新的品牌创建理论认为,成功的品牌首先是都有一个关于产品或服务的愿景,并相信产品或服务有一个大众市场,因此在产品开发成功后,持续地对产品和工艺进行创新,在改进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成为大众市场领导品牌。

因此他们的结论非常清楚,成为第一不能保证永久第一,在坚持愿景下的持续创新,才是品牌长期第一的根本。事实上,这两位专家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例证表明:一个公司的品牌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始终处于领导地位,那时因为公司持续创新,一个又一个的新产品接替原来的产品,从而确保了公司品牌产品总体市场份额的始终领先(见该书149,151)。在吉利的案例分析中发现,吉利的成功滋长了自满情绪,创新松懈,最后被竞争对手赶上,不得不合并,实际上被竞争对手控股(品牌保留了下来)。

笔者评论:这个基于持续创新的品牌创建理论,完全忽视品牌性要素对产品成功的影响,专注于产品和工艺的创新。作者相信领导品牌所以领导和持续领导,不是偶然,不是碰巧成为了第一所以一直是第一,而是公司有一个伟大的愿景,并为实现这个愿景而进行的坚持不懈的创新(产品和工艺)。这个理论得到了科特勒先生的赞赏。

这个理论的核心,强调了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表现在取得领先地位中的根本性作用,如果没有它,就没有品牌的领先。应该说是对基于营销或者基于品牌性因素的品牌创建理论而言,是极好的补充。这个理论警告:如果没有优秀的产品支持和支撑,就不可能创建出强势品牌。

但是这个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假设1:产品(或服务)是可以持续创新”“假设2:产品或服务创新后的优异表现,能够为顾客有效感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假设不是始终有效的,有些产品可能不能或不需要创新,还有一些产品的创新效果不显著因而不能被感知到。事实上,新产品开发和推广的失败率非常高,除非实用性的功能是决定性的,否者,本方法不是创建品牌的唯一方法。而且,大量的奢侈性品牌在全球非常成功,因此,不能认为只有以大众市场作为愿景的品牌创建才能成功。

四、关于品牌创建理论的综合述评

品牌创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过程,这个意识行为过程的起点往往是有一个关于品牌产品的愿景。这个愿景实质上也就是品牌的核心,品牌的识别或品牌定位,是品牌独特的承诺。在这个品牌创建没有成功之前,更多地表现为愿景,在实现后更多的是品牌的承诺和识别,或者是成为了品牌的定位和品牌联想。

品牌创建,不仅仅是营销工作,而且往往伴随着大量技术创新的支持,是营销创新和技术创新协同作用的结果。忽视或者无视其中的任何一方,对品牌创建来说都是有害的。我国的海尔品牌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品牌,国外最认可的中国品牌,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其他创新的协同、整合效应的结果,是全面创新支撑起来的品牌。

事实上,消费者购买的不是产品,也不是品牌,而是有特定品牌的产品,即品牌产品。而品牌的产品的价值粗略地可以表示为:

品牌产品价值=产品性价值+品牌性价值

第3篇: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一、创建“个人品牌”调解室的目的意义

创建“个人品牌”调解室是适应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是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具体举措,也是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重要基础。

二、“个人品牌”调解室的功能用途

“个人品牌”调解室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用于进行人民调解活动的场所,其主要功能用途如下:

1、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学习。

2、人民调解委员会召开会议和开展活动。

3、人民调解委员会讨论疑难纠纷调解方案。

4、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矛盾纠纷,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5、人民调解委员会文书资料、调解档案存放。

6、接待纠纷当事人和其他人员。

三、“个人品牌”调解室的设置及标准

“个人品牌”调解室的地点应设在调解区域范围内,以便利群众为原则,尽量靠近调解区域中心位置。面积大小根据办公用房实际情况决定(最小不得小于20平米),但必须满足矛盾纠纷调处和开展工作的实际需要。“个人品牌”调解室的名称以人民调解员的名字命名,其具体要求是:

1、组织规范化

(1)调解室应设有调解室主任,必要时设副主任;

(2)成立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成员不少于3名;

(3)设立调解小组或配备调解信息员。

2、制度规范化

(1)建立健全学习例会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学习例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2)建立健全纠纷登记制度,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发生纠纷的情况、调解的具体请求、调解的过程及结果等进行登记;

(3)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表应格式一致,干净整洁,数据真实可靠,每月形成一份统计报表,并及时反馈给司法行政部门;

(4)建立健全文书档案管理制度,调解档案应由专人进行管理,档案按期归档,管理员严格保管档案柜钥匙,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5)建立健全回访制度和信息分析反馈制度,原则上对已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在7个工作日内展开回访,对突发事件、群体纠纷、老纠纷户等视具体情况在不同时间对调解结果进行回访,并及时分析写出回访反馈意见,一并归档。

3、工作规范化

(1)坚持依法依德、平等自愿、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2)遵守人民调解工作纪律,认真完成人民调解工作任务;

(3)规范调解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工作程序;调解时,调解员应当佩带人民调解徽章和人民调解员证件;

(4)人民调解协议书等文书合法规范,文书资料、调解案卷及时整理归档。

4、场所规范化

(1)有相对固定的调解场所,挂有“XXX人民调解工作室”牌子,有调解印章;

(2)调解场所有“调解室”门牌,室内悬挂人民调解统一标识,上墙内容统一规范,配有适量的桌椅凳、档案资料柜橱等;

(3)设置调解主持人座席、调解申请人座席和被申请人座席以及旁听席。

四、“个人品牌”调解室创建流程

1、申请。由调解室主任以个人名义向所在调委会递交申请,由所在调委会进行推荐,先将申请材料交至所在镇(街)司法所,由司法所统一将材料交至区司法局。申请材料应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个人履历、调解经历、申请理由等内容及所在调委会的推荐表。

2、审核。申请材料经所在镇(街)司法所初步审核通过后,由区司法局对申请人及其所在调解室的服务态度、业务水平、工作效果等情况进行公开集中评议后确定其设立资格。设立“个人品牌”调解室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确保“个人品牌”调解室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命名。经镇(街)司法所初审合格和区司法局审核通过后,由区司法局红头文件统一对“个人品牌”调解室进行命名。

4、管理。由区司法局每年对已设立的“个人品牌”调解室进行统一审查,实行动态管理。对不能发挥品牌效应的调解室予以取缔;对那些成绩突出,对维护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品牌”调解室适时进行表彰。

五、时间安排

1、申请材料需于9月25日前递交至所在镇(街)司法所。

2、各镇(街)司法所需于10月15日前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步审核,并将材料交至区司法局。

第4篇: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关键词】道路运输 管理 问题 措施

现在,我国运管机构沿用“市、区分级负责”的传统管理体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运管机构职能的发挥。

一、加快运管机构编制体制改革步伐

在我国的新疆运管机构全部纳入了公务员管理,江苏、山西和陕西等省市也在积极探索运管部门的机构体制改革。云南省的主要做法是:一是积极主动争取省交通厅、省人事厅、省编委办公室等部门的支持,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纳入公务员管理;二是采取清理编制、严格控制人事调动、经费控制等措施推进机构改革;三是对新增录用运管工作人员提出“从严控制,逢进必考”的原则,按年度增人计划,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新增录用运管工作人员。

二、加大监管力度,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市场变化,维护市场稳定。进一步加强对运输市场特别是出租汽车市场的监督管理,对无照经营的车辆要进行彻底清理。通过整治“黑车”,规范市场秩序,为合法运营的出租车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和研究各类运输市场主体的准入、退出及日常监管的办法和机制。建议出租车经营推行市场化,首先,要放开出租车行业的特许经营权,让经营权真正成为商品,这样做只是减少了政府批指标的权力,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放给了市场;其次,在行业内部应建立起竞争机制,奖优罚劣。

三、明确权责关系,充分发挥区县运管机构职能

一是应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职责权限,明确市、区级运管机构的权利和责任,严格落实“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杜绝“好处大家抢,麻烦大家让”的不负责现象。二是明确区运管机构在区里的职责,以便更好的参加地方交通规划及建设。另外,尽可能实行着装标示上的统一,维护运管部门的威信,现在的运管机构“卸装”上门指导检查工作,很容易产生误会和误解,有形无形地破坏了运政管理部门的形象。

四、建立和完善客运市场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规范客运市场管理

在市场准入上,深化客运班线管理改革,全面推行客运线路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通过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选择经营者,实行公司化经营模式,从源头上规范客运经营,提高行车安全保障系数和服务质量。在市场监管上,一是要大力推行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对客运企业的经营行为、诚实信用、安全生产、服务质量进行年度质量信誉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作出相应处理。对违法经营活动和公司蓄意制造不稳定事件,非法堵塞交通等行为要坚决打击,决不手软。二是积极推行安全行车和服务质量承诺合同制,各客运企业新增班线、新增车辆以及车辆更新要作出以服务质量为主的相关承诺,层层签订安全行车和运输服务质量承诺书。在市场退出上,积极推行客运线路经营期限制,废除客运线路终身制。运管部门要根据客运线路的流量、投入运力的价格和效益情况合理确定客运线路经营期限。经营期满后,运管部门根据经营者在经营期限内规范经营和服务质量情况确定其能否继续经营,切实解决客运市场“只进难出”老大难问题,做到有进有出,有序发展。

五、创建道路运输企业品牌

第一,加强管理者品牌意识。运输企业要不要创建自己的品牌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有没有品牌意识。管理者没有品牌意识,就不可能打造出运输企业自己的品牌。因此管理者要加强品牌意识,注重做好品牌创建的策划,建立品牌创建组织,制订品牌创建规划,落实品牌创建责任,推进品牌创建,强化品牌管理和维护工作。第二,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任何品牌的创建都离不开单位员工,道路运输企业品牌的创建同样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有计划地培训,有组织地练兵,有目的地比武,来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持之以恒和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星级服务制考核等来增强员工的文明、优质、诚信服务意识。努力发现和培养员工中的先进典型,并逐步培育成企业的品牌。第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是道路运输企业的生命线,要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GPS卫星定位、行车记录仪、电子巡更、电子监控、危险品检查仪等科技设施加强安管,加强车辆人员的资质管理,提高安管人员素质,加强安全隐患检查整改,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努力营造安全氛围。第四,加强企业品牌的管理。要对企业品牌有计划地进行宣传、推广和维护。形成一套管理制度和体系,通过举办各种竞赛、创建、评比等活动进行品牌提升,借助竞赛、促销等营销手段进行品牌推广,充分利用简报、板报、条幅、橱窗、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品牌创建氛围,不断提高顾客的知晓度和认知率。

六、加强道路运输企业的文化建设

第5篇: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摘要】品牌是建立在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的,任何品牌的背后都有强大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支持。他不仅代表了一种品质,而且也往往代表了一种文化和价值,因而进行品牌管理,创建知名品牌是中国企业的不懈追求和战略任务。

一、内涵及品牌的价值

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品牌的核心价值指品牌的内核,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它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记住并识别品牌的利益与个性。

二、品牌的管理

所谓品牌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指引,以品牌资产为核心,围绕企业创建、维护和发展品牌这一主线,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以达到增加品牌资产,打造强势品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1.品牌的决策。品牌决策是品牌管理的基础,在品牌管理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决策其实就是选择的过程,品牌决策也同样包含了一系列的选择,刚成立的企业会考虑是否为本企业生产的产品设置品牌名称,处于发展的企业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要的变化,对其品牌进行调整的决策,这些都属于品牌的决策,随着企业的规模变化,市场的转变,企业面临的品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是企业根据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了解和重视程度,给自己的品牌规定一定的市场地位,权位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特色和形象,以满足消费者的偏爱和需要,品牌定位的目标是取得与其它企业在本行业的竞争优势。

3.品牌设计与命名。品牌的设计与命名是品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品牌命名得当,品牌就容易辨认也传播。品牌设计用于表达品牌的内涵,品牌命名是指企业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品牌形象,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知名度等,遵循风格确定原则,价值取向原则,变化内蕴原则。

品牌命名的构思来源多样,主要包括从企业、产品角度的命名、从客观事物角度的命名,已经从文字、数字角度命名。而在品牌命名中有一些事项必须主义,包括:名称的简洁性、名称的独特性、名称要适合产品、名称能启发品牌联想、名称富有情感、名称受法律保护、名称避免过多使用首字母、具有灵活性的品牌名称、开发国际上有效的品牌名称等。

品牌设计是按照确定品牌形象所达到的效果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工具、方法与途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品牌设计最主要是品牌视觉识别设计,品牌标志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良好的创意、简洁的图案、合理与合法、适应性原则以及针对性原则;而品牌图案的设计则应该突出企业风格、与企业形象一致、与竞争对手区别、符合消费者心理,并符合国际化潮流。

企业在调研过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确定了品牌的市场定位已经完成品牌的命名后,必须让消费者了解知道企业的品牌,认识企业品牌的含义,并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让消费者对该品牌形成一种偏好,从而提升企业品牌的形象,赢得在本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要想如此,主要依靠品牌的推广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品牌推广是整合一切有效的传播手段,向社会、公众个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并形成了强势品牌的过程。企业在进行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核心价值原则,长期建设原则、整合传播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要注意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慎重地选择合适的传播推广媒介,在进行品牌推广的具体操作时,一般会选择广告宣传、公共关系、销售促进等多种营销手段进行传播,在品牌推广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推广费用的控制,还要注重推广节奏的控制,品牌也有生命周期,一般为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对于品牌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具体分析。

4.品牌的延伸。当品牌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企业必然要利用现有的品牌资源推出新产品或者开拓市场,企业只有看准时机研发新的产品,并正确地运用品牌延伸策略,利用原品牌的知名度,将新产品迅速地打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使企业不断地壮大发展,处于不败之地。

品牌过了艰难的诞生阶段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市场环境是变化无常的。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新品牌的出现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所以品牌创建者或品牌管理者必须树立品牌维护的意识,采取各种策略来维护品牌的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使企业的这个品牌一直延伸下去,一直在这个行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品牌延伸是企业研制和开发一系列相关性产品,利用原品牌的力量推出新产品或者开拓新市场,从而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以更少的营销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使用品牌延伸策略,可利用原产品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减少了新产品退出的费用,并且品牌延伸也能给现有的品牌带来新鲜感和活力,拓展了经营领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形成优势互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折。此外,品牌延伸可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由原来单一的产品结构、单向经营领域,向多种产品结构、多经营领域发展,从而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6篇: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条件。只有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工作,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全过程进行规范,实现产地环境无害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过程规范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良性模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加强示范带动,促进现代管理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实施农业标准化为抓手,深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特别规定》,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实施,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在全省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全过程标准化,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省农业标准化水平,保障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数量与质量、安全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整体提升。

(二)目标任务。在全省每年建设省级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5个、市级实施示范点50个、县级实施示范点500个,立足市场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的需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形成以主导产品为主的一系列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对农业产地环境、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后的加工、保鲜、储运、包装、标志等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通过示范点示范辐射,力争到2010年,全省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推广面达到90%以上,有主体带动的农产品基地100%建立生产档案制度,建设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各类农产品基地4000万亩。

(三)工作原则。一是“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原则。在全省创建一批省级、市级、县级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或同类农产品基地,推进更大面积的农产品基地实施农业标准化。二是“规模发展,体现特色”原则。开展全省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要选择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同时实施示范的品种要具有一定的地方优势特色。三是“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原则。要加强多部门协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校、技术推广等单位的人才资源,加快农业标准体系的技术研究,在示范点进行推广实施。四是“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原则。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工作是为了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形势而提出的,目的是要转变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机制,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以创新增活力。

三、全省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内容

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的实施示范点,重点要做到“四个有”,即有龙头示范带动、有经营机制创新、有质量控制措施、有知名产品品牌。具体要求是:

(一)有龙头示范带动。没有龙头带动的基地是没有活力的基地,是无法与真正市场接轨的基地。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要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带动,充分发挥市场经营主体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要引导市场主体与示范基地开展订单生产,完善利益联接机制,推广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带动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通过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要求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生产,其中粮油基地2万亩以上、蔬菜基地达1000亩以上、生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蛋禽存栏0.5万羽以上、肉禽年出栏5万羽以上等。

(二)有经营机制创新。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要大胆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市场竞争主体+标准+基地+农户”的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模式,实现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通过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强化利益联结,使农业标准化的各个环节由分散趋于融合,由局部成为整体。要统一对实施示范点产品的原料及其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实施全程标准化控制,推动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在推广形式上重点做好“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规程、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品牌。

(三)有质量控制措施。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要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建立比较规范、齐全、配套、可操作的标准,并自觉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实现全程的标准化;要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要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对基地本地、生产资料、农事操作、质量检测、产品销售等情况进行记录;要建立农产品上市前质量检测制度,实施“产地准出”,产地农产品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要建立农产品“身份证”制度,对基地农产品统一标识后上市,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要建立监管员负责制度,明确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负责标准实施、投入品控制、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等工作。

(四)有知名产品品牌。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要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为载体,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为手段,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围绕实施示范的产品,大力发展“三品两标一名牌”,“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两标”即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产品标识,“一名牌”即中国和省级名牌农产品。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产品基地,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国际接轨的手段整合品牌、整合资源,提高产品档次和品牌效应。要借助现代营销、宣传平台等,大力宣传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第7篇: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关键词:名牌战略 实施 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36-02

实施名牌战略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机制创新和路径选择,至关重要。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名牌培育工作机制,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社会中介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领导挂帅,部门联动。要着力解决政府在名牌创建中的“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正确发挥政府在名牌创建中的引导、服务、调控和推动作用。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实施名牌战略,市名牌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明确分工、加强沟通、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度,改革企业登记注册制度,降低创业门槛。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分析名牌战略实施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相应的促进政策与机制,建立健全品牌宣传、评价、监督检验和保护体系等,共同为企业争创名牌创建良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按照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完善各职能部门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目标责任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名牌创建的成效作为其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名牌创建政策、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察,定期分析和评价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

2.创新主体、战略联盟。创新主体要素是创新的直接承担者、创新价值的实现者,主要是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从世界品牌发展和科技创新潮流来看,由企业独立创新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互动创新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普遍趋势,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要着力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联盟,按照“产权明晰、利益纽带、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活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机构向中小企业开放,选择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联合研发,建立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共性技术的投入和供给,构建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高效的技术转移通道,发挥示范区开放实验室、中试基地、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产业技术转移平台的支撑作用,鼓励科研团队带项目整体转化,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

3.社会互动,服务前移。探索构建企业、社会组织、政府的良性互动和合作机制,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支持社会组织在各自服务领域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运行的作用。组织行业协会和商会参与相关政策规章的制定和实施,鼓励市属行业协会商会加强与全国性同类组织的联系,参与对名牌产品的推荐工作,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企业素质。发挥市工商联与民营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积极参与并组织举办创名牌培训与座谈交流、名牌产品博览会、创名牌咨询与服务,开展相关调研及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企业争创名牌。支持信用、法律、知识产权、管理和信息咨询、人才服务、资产评估、审计等各类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大力提升专业服务机构的成果集成、价值增值能力,组织有关专家对企业创名牌进程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定期排查,加强对其综合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投资融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质量论证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二、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创建平台

1.强化法治保障平台。实施基于自主创新的名牌战略,对改善法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和名牌创建的地方立法明显滞后,科技投入、政府采购、股权激励等创新机制的建立也缺乏必要的法制保障。为此,要加快完善地方立法,进一步消除制约自主创新和名牌创建的制度。积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建立实时高效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和风险防范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改进和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方式,如适当调整专利申请费用和专利年费的标准,缩短侵权诉讼的周期,降低被保护者的成本等。

2.完善政策支持平台。政府部门要尽快在财政税收、投资融资、知识产权、股权激励、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进名牌建设。

(1)实施政府采购。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纳入政府采购优先目录,使用政府资金的采购活动和政府重大项目建设,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通过政府采购的示范作用,影响国民认识和行为,提高企业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政府采购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名牌创建。实行较为灵活的自主创新产品价格政策,用法律保障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占有一定比例,可以考虑两种办法,一是搁置购买,让中小企业投标;二是拆散购买,把一个大项目分散开,让中小企业参与进来。

(2)给予税收优惠。对名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改造等给予税收减免,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改革,所有研发费用准予税前列支,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科研用房等固定资产允许加速折旧,减税鼓励风险投资,对科技投入亏损可以允许一定期限的前转,退还部分以前年度已纳的所得税款。

(3)增加财政投入。要明确规定政府R&D拨款用于支持企业创名牌的比例,并逐年增加对名牌企业的科技投入。由财政出资设立专利权获取资助基金、专利技术转化基金和名牌产品奖励基金,大幅度提升企业获取专利权和专利技术转化的资助标准,对获得世界名牌、中国名牌、区域名牌的企业予以重奖,激励企业打造名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增加投资强度,设立重大科技专项,选择重点高技术企业和重要品牌项目集中投入,提高科技投资的使用效率。

(4)改善融资环境。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大信贷规模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加快科技保险试点进程,增加科技保险险种,扩大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推进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设立科技担保机构,建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租赁、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积极推进非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

(5)开展股权激励。鼓励企业从其净资产增值部分中提取股份,以红股和股份期权的形式奖励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所有人及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和名牌创建有重大贡献的科技管理人员。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用其技术成果、专利、职务发明等要素投资入股形式参与成果转化和兴办科技企业。

3.搭建人才支撑平台。名牌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要制定相关的人才政策,鼓励优秀人才流向名牌企业。一是搭建人才招引平台。在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推介人才特区政策,营造良好引才氛围,在美、日、德、英、法等发达国建立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招揽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品牌培育急需的高端人才。力争通过引进一个高端领军人才团队,带回一批高科技专利、造就一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项目,带动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育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二是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为高端领军人才在汉居留和出入境、医疗、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科技项目资助的奖励申报、投资创业注册登记等方面提供“绝色通道”。启动实施人才项目专人服务计划,给引进的高端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配备服务专员,提供无偿的保姆式服务。建立高端领军人才与知名企业家、创业投资家的定期交流机制,协调解决高端领军人才创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等关键问题。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在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设立人才培训基地,每年选送一批重点人才和企业家进行教育培训,并提供高水平的系列讲座、论坛,为企业培养标准、计量、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品牌运作等方面的人才。

三、发挥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创建

名牌的创建,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需要社会的关怀和参与,但更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创建力度。名牌必须要有先进技术的支撑、优良品质的保证、诚信经营的依托、独特文化的底垫。为此,要求企业:

1.实施技术创新战略。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生产出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商品,才能使自主品牌永葆青春。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不同的生产技术是导致品牌之间差异化的主要原因,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在不断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和吸收的基础上,鼓励员工对现有生产技术进行深化和创新,逐步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并且通过对创新型技术申请的专利,建立起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以此为基础创建企业的自主品牌。企业的技术创新应该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利用以及品牌创建和培育来开展和实施。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专门从事技术创新的科研机构或研发中心,配备符合技术创新项目要求的科研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组织、物质和人才保障。根据国外企业的经验,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一般不应低于销售收入的3%,科技型企业则多在5%以上,否则就缺乏长远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的同时,更应该强调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

2.实施质量保证战略。质量是名牌生存的基础,只有持之以恒地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才能创造出具有广泛公众认同和强大生命力的名牌来,才能塑造消费者的名牌偏好和名牌忠诚。如海尔集团一直坚持“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用户永远是对的”、“三全满意服务”等质量理念,使得海尔品牌响彻全球。因此,企业在创名牌时必须重视产品质量,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一要树立大质量观。从营销角度来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既要有合适的功能和效用,即优质实用的核心产品;又要有新颖、美丽的外观;还要有方便、快速的服务,即优良的延伸产品。因此,只有树立大质量观,全方位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外在质量和服务质量,才有可能创造出消费者所欢迎的优质名牌产品。二要树立长远质量观。名牌形象的树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必须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把好质量关,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三要树立“零缺陷”的质量观。建立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监督,消除质量隐患。

3.实施品牌整合战略。主要包括:

(1)清晰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就是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为品牌寻找一个独特的位置,运用定位传播的方法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感觉和认知,使消费者体会到品牌的独特内涵。清晰的品牌定位可以阐明品牌的内容、差异点,可以使消费者充分感受到产品的特色,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从而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清晰的品牌定位可以赋予品牌以独特的个性,使品牌成为某一层次文化品味的具体象征,能让消费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极大满足;清晰的品牌定位是获取消费者忠诚的关键,是品牌获得自我发展的保证,并可使企业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而品牌定位模糊,必然会使该品牌产品淹没在众多质量、性能及服务雷同的商品之中,使品牌价值无谓流失,并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负面效应,这也是民营企业经常性地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而无法自拔的主要原因。

(2)独特的品牌文化。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上的精华。顾客购买产品,不仅选择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选择了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品牌成为名牌,要依靠立足于质量和创新基础上的品牌文化的价值,这是名牌得以在市场上拥有恒久魅力的关键。经验表明,无论是中华“老字号”,还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背后都蕴藏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因此,民营企业培育发展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名牌,必须要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注重名牌文化的积累和提升,打造出唯我独有、唯我独优的地方化、民族化、特色化的产品。这样的名牌,就是获取高质量、高效益、高竞争力的资本,就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如果是缺乏文化个性的品牌,那么品牌只能是一个牌子,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终究不会长远。

(3)有效的营销整合。品牌开始进行到传播阶段,企业就应建立持续、全面的整合营销传播计划。品牌资产的建立包括产品、形象、顾客、渠道、视觉和商誉等,这些都可以靠营销传播活动来建立。企业应摆脱单一依靠媒体广告的品牌形象塑造模式,应用现代营销理念和方法,包括知识营销、情感营销、形象营销、绿色营销等,维护和提升品牌资产。在品牌推广中,有些企业重点宣传的不是品牌的文化内涵、情感内涵、象征性价值以及精神品质,而是产品本身的技术、功能、效用和特性。其目标在于扩大产品的重复购买和大量购买,注重产品的具体的利益,不注重培养广大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依恋和忠诚。往往是产品出了名,而企业的品牌形象没有建立,一旦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结束了,企业的市场知名度随之下降,企业的顾客群体也随之减少。要对品牌本身所代表的特有精神进行大力宣传,唤醒公众某种情感共鸣,使品牌与顾客之间建立深厚的、割舍不断情感联系。同时,品牌价值的形成,还是企业和社会不断互动的一个过程。因此,企业在创建名牌的过程中,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品牌文化及商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丰富品牌的内涵,提升品牌的号召力和价值。

(4)适度的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成功品牌,生产新的或经过改进的产品,以成功品牌的影响推出新产品来快速启动市场的行为。企业或者产品成为名牌,意味着企业品牌资源迅速增加,意味着企业资源中的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的比例将被打破,过多的品牌资源被闲置。品牌延伸恰恰能增加企业有形资源,恢复资源平衡,促进企业发展。海尔、乐百氏、娃哈哈、TCL、美的等都通过品牌延伸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同业翘楚。但品牌延伸也存在弱化品牌个性、引发品牌间的心理冲突等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品牌延伸,理智权衡利弊得失,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降低甚至避免品牌延伸的风险,以确保品牌延伸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赵远亮,周寄中,许治.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与品牌的联动关系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

2.赵爱英.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创建:内在联系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8(2)

第8篇: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品牌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76-02

引言

旅游品牌大规模的研究国外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之前较早的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Slattery(1991)指出品牌化在旅游接待业中已经成为一股强大势力。2005年12月在澳门召开的区域旅游发展的旅游地品牌和营销国际会议对促进旅游地品牌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首次明确推出旅游品牌是江苏省旅游局;学术方面,21世纪初中国学者才对旅游地品牌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理论发展落后于实践方面运作。目前,中国大多数学者没有从总体上宏观把握旅游品牌或对旅游品牌的内涵分析不够。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品牌规划的概念与特征,提出生态旅游品牌的内涵,创建策略与管理模式,对提高生态旅游品位,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1.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落后于产品建设。规划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旅游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建筑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再加上当前旅游规划大多被风景园林规划或城市规划代替,因而旅游规划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的理论体系。

2.旅游规划不当环境破坏严重。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生态系统破坏。景区的过度开发,极大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风景资源。许多生态旅游景区的美学质量、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

3.旅游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地方性特色。由于受规划编制者本身见识多寡及视野宽窄的影响,部分旅游规划缺乏完整的体系,有些则没有解决规划的核心内容,没有突出地方特色;另外国内规划者盲目崇外,缺乏本土意识,忽略了旅游产品自身的独特之处。

二、旅游品牌规划概念及特征

1.旅游品牌规划的概念。旅游品牌规划,即旅游品牌规划主体按照旅游品牌的构成要素,从经营战略的高度,在旅游资源评价、客源市场调研和区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或旅游目的地构建一部品牌建设与管理的宪法,对旅游品牌定位、塑造、维护、实施追踪及反馈调节等环节所做的预先构想或决策。

2.旅游品牌规划的特征。(1)旅游品牌规划是旅游规划的延伸。随着旅游规划理论的不断深化,市场营销理论不断融合到其中,旅游品牌在竞争中愈凸显出其价值。旅游品牌规划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和旅游地的形象定位,提炼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旅游品牌规划更加科学,更具可操作性。(2)具有战略和设计相结合的特征。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旅游品牌规划自然也是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然而,开发出富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品牌,成功的引导旅游者进行消费,与他们产生共鸣,那就离不开设计的艺术。(3)整合性特征。从旅游品牌的设计,品牌的定位,到品牌的识别,品牌的传播,最后到品牌的延伸,是一个相互交融的工程。它不是一个按先后顺序叠加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次序,有结构层次的整合过程。

三、生态旅游中的品牌的内涵

生态旅游的品牌是以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品质、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为核心内容,以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是这些因素的组合为表现形式,它具有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并且浓缩了文化的重要信息,易于被旅游者感知或识别并产生联想,它能给旅游者带来安全性感觉和附加价值,同时能满足旅游者某种情感或精神需要、或者某种利益。

四、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创建策略

1.注重生态旅游产品质量的维护。一是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由于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还未统一,加之国内市场也相对不成熟,真正符合内涵的产品较少,市场比较混乱。要创建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就必须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二是整体产品中各组成部分或单项产品质量要高。要确保能创造景观环境优美、服务规范、设施环保、居民态度友好、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整体的高质量。

2.深挖生态旅游产品中的文化。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旅游产品的精髓,也是品牌的灵魂与核心,要让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具有厚重的生态文化底蕴,进行文化竞争。文化内涵要通过活动项目的内容或形式来体现,要注重文化表现形式创新,尤其要注重过程的文化性和细节的文化性等。

3.强化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在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创建中必须大力实施并强化产品的绿色营销。实施和强化绿色营销,应在绿色营销观念指导下,培育绿色企业文化,进行绿色产品设计,制定绿色计划,加强可持续管理,减少旅游产品开发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五、生态旅游品牌管理的模式构建

1.宏观层面: 生态旅游品牌系统动态管理。生态旅游系统管理关键点就是要对景区品牌做系统协调与控制。景区品牌系统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品牌系统的最优化,因此,必须做好系统协调与控制。而且,系统内部不同品牌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从不同的品牌经验中学习、总结出系统管理方法,最终实现品牌系统最优化的目标。

2.控制层面一: 生态旅游景区品牌质量管理。生态旅游景区只有提供符合顾客质量要求的品牌,才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目标。发达国家生态旅游景区品牌质量管理主要依靠的是标准化管理,通过实施环境质量认证体系国际标准ISO14000来实现。

3.控制层面二: 生态旅游景区品牌关系管理。生态旅游景区企业为了赢得顾客的长期青睐,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在实际的品牌建设与维护中必须加强品牌关系管理,包括品牌的员工关系管理、品牌的顾客关系管理、品牌的社会及社区公关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柏玲.区域旅游品牌规划研究——以五大连池市为例[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8.

[2] 李悦铮,俞金国.区域旅游市场发展演化机理及开发[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22.

[3] 郭鲁芳.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J].旅游科学,2001,(3):20- 23.

[4] 秦安臣.生态旅游品牌规划的基础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17.

[5] 李树民,支喻,邵金萍.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5-38.

[6] 潘成云.品牌生命周期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9):19.

[7] 潘成云.品牌市场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论纲[J].中国流通经济,2006,(9):43.

[8] 梅燕.产品导向型旅游景区规划实例研究——以彝海旅游景区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4:18.

[9] 李树民,支喻,邵金萍.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5-38.

[10] 谢荣华.服饰品牌核心价值的构成及规划原则[J].生产力研究,2007,(12):112-114.

[11] 李云霞.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原则和内容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7,(7):79-83.

[12] 马聪玲.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G]//旅游绿皮书——2001—2003 中国旅游发展: 分析与预测.北京: 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2.

[13] 魏小安,窦群,彭德成.发展旅游和遗产保护能否“双赢”[N].北京:中国旅游报,2002-12-11(4).

[14] 金克剑.谋划张家界[J].旅行,1998,(创刊号):25-29.

[15] 郭舒.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思考[J].旅游学刊,2002,(1):69-72.

[16] 陈放.品牌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17] 月马勇,李玺,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第9篇:品牌创建原则范文

一、坚持继承与创新,努力创建特色支部

创建特色支部不能脱离支部建设实际和工区整体工作。要按照“抓基础求创新、抓学习求素质、抓活动求实效”的原则,结合“五好”党支部建设,确定“运用好机制、建设好班子、培养好队伍、形成好作风、创出好成绩”的“五好”党支部建设新内涵,重点在三方面作为创建突破口。一是健全完善基础制度。按照“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创新提高”的思路,从基础工作入手,补充完善各项支部党务工作制度,统一装订成册,指导支部工作。二是强化理论业务学习。以创建“学习型工区”为主,着力在提高党员和职工素质上下功夫。采取两个层次组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领导讲话和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三是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灵活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分析、谈心、走访“三项制度”,以分析为中心,以谈心、走访为辅助,借鉴PDCA循环的原理,把谈心、走访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分析阶段,通过分析,再把解决措施落实到谈心、走访阶段,形成了“三项制度”的闭环运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好。

二、强化教育与管理,积极培育品牌党员

一要努力探索党员管理的有效载体。制定党员考核管理办法,把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细化、量化,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到位、行之有效。把党员目标管理和党员先锋岗建设结合起来,划分党员责任区,明确责任区内党员的职责。坚持进行综合考评,月检查、季评比、半年考核,建立考核长效机制。二要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学习典型。注重在全体党员中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学习典型,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指导。三要以党员带群众,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注重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和“党员树形象、工作做表率”等活动。四要严格各项纪律,狠抓廉洁自律。党员要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十项规定”,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提高党员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廉洁自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