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第1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一、把握好课程目标统领与水平目标分层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是根据课程目标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这五个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这五个学习领域在课程目标的统领下,相辅相依、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方面,形成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健康,但不同的教学活动内容,对人体产生的效果不相同,而不同的教学活动内容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定,心理健康目标融入其中。那么,在目标统领的过程中,各类教学目标必然依据不同水平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各层目标的分层,使得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和谐的统一,真正通过体育活动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目标落实到实处。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首先,理解目标统领与各层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教学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课时目标)。其次,根据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的领域目标(共4条),心理健康水平目标(共22条),以及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达到的要求(共60条),将这些目标和要求分解到相对应的层次中去:心理健康的水平目标与心理健康的学段目标相对应,再将学段目标分解到学年目标与学期目标中;心理健康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达到的要求(共60条)与该学段中相对应的学期中的单元心理健康目标一致。当然,这些做法不是一层不变,加以课程标准里水平一中心理健康领域目标对其中第1条与第2条不作要求,因此,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增减,从而体现出执行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的灵活性。

二、具体的心理健康课时学习目标依据单元目标而定,并与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第2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 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 衔接教育 高等教育

学生个体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具有连续性,现代教育模式让这种连续性受到了一些人为的干预,个体成长被人为地分成独立的不同阶段,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接受相应阶段的教育。随着现代教育的一些局限逐步被人们认识,同一个体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同一学科内容的不同教育环节间的衔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心理健康衔接教育方面,研究工作开展还不充分,特别是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心理健康衔接教育未得到重视。由于大学阶段在青年学生人格定型和心理成熟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开展相关衔接教育,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保持心理健康与和谐发展,应当成为各高校重视的问题。

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相比,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学习方式上,中学阶段的主课程以基础课为主,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相对有限,主要目标是掌握基础知识,满足高考升学需要。大学阶段的学习以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课程众多,通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科学和人文并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高中学习以升学为目标,学什么、如何学完全以教师指导为标准,学习任务和步骤明确紧凑,课余时间少,自主学习时间更少,而大学阶段学习的自主程度高,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以自主学习为主。

在生活方式上,高中阶段与家庭联系密切,老师和家长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更高,自主性较低,生活压力较小。在大学阶段,课余时间相对较多,远离家庭,生活独立性强,交际更广,面临更多的自主生活的挑战。同时由于思想更为成熟,对当下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问题更为重视,要求更高,挑战更大。

这些变化和挑战势必要反映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层面,引起相应的思想波动和心理问题。如学习适应的问题,中学阶段目标明确、安排紧凑,无需个人太多的自主安排,到大学后,首先必须重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体系,制订计划并实施,短期内即容易出现迷茫的状态,处理不好则影响长远发展和人格完善。在生活上,大学生活远离家庭,加入新的群体,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容易出现紧张和焦虑心理。人际方面,新的环境,不一样的群体,多元的文化,自身与群体的重新平衡是一个挑战,孤独、不安的心理容易形成。在自我认识方面,则有较多的学生表现出自卑或过度自信的问题。

总之,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因环境改变和成长阶段角色的变化而造成的心理问题,是青年学生从中学向大学阶段过渡时难以避免的现象,这些问题存在的时间和程度会因个体心理素质的好坏而有轻有重,有长有短。青年学生仅靠自身的努力往往很难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些问题,有可能需要长期调适才能渡过心理失衡期,有的还可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会产生一些极端后果,特别需要有针对性的外部支持。

衔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据青年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针对青年学生在由高中向大学过渡时普遍存在或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开展教育,帮助他们有效进行心理调适,形成良好心态,安全渡过心理失衡期。具体说来,衔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处理过渡期的青年学生提供外部支持。

(一)衔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自觉地观照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的每一个特定时期都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特征,对今后的成长起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当环境发生变化,原有定势则会阻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也就是说,上大学后,环境变化很大,青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心理习惯会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起阻碍作用,使青年对新的环境难以适应,形成一些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发展。衔接教育重视这一规律,会主动了解当期前端的状态和后端的成长要求,掌握青年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思维定式和心理特征,作为开展教育的前提,为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由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过渡期心理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心理健康的衔接教育自觉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据,更易于取得实效。心理是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产生和变化发展的,心理问题来源于生活,也体现在生活中。如中学生中常见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挫折承受力差等问题,往往被认为是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但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有生活根源,如溺爱、缺乏社会锻炼、人际圈子小、家庭关系紧张等实际生活环境。来到大学后,由于参与社会生活面更广,程度更深,人际关系更复杂,原有的心理素质缺陷会表现得更明显和广泛,出现诸如自卑、自私、虚荣、狂妄、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嫉妒等心理问题,造成的影响也会更广泛,更突出。重视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心理习惯只是帮助人们找到这些问题,而要进一步查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则必须进一步具体和深入到青年学生原有的实际生活中。心理健康衔接教育注重高中与大学阶段的衔接,会更加自觉地透过这些心理问题和现象,追溯到青年学生经历过的社会生活和当前生活实际来寻找根源,从而运用各种有利因素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产生实际效果。

(三)着眼学生持续性的心理衔接教育更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受限于现代学制,各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教育内容,有意无意间把人的心理发展割裂成各自独立的阶段,违背了个体成长的基本规律,心理健康衔接教育正是应着克服这一弊端而产生,它着眼于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高校学生在高中阶段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特点,面向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把大学生高中阶段的心理发展和大学阶段的心理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形成心理发展良性循环的需求。

虽然心理健康衔接教育着眼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协调解决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问题,但若基于系统开展相关教育为评价标准,它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顺利开展涉及体制机制和人财物等各种因素的保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领导重视,规划实施。心理健康衔接教育需要一定的体制机制和人财物支持,必须做好统一规划,有序组织开展,这首先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这是相关工作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有了领导的重视,职能部门和相关教研室、教学团队需要做好实施规划和工作安排。可在开展规划之前,把如何做好大学与中学的心理健康衔接教育作为一个专项课题,认真研究,从组织机构、实施目标、教育内容、人员经费保障、教学安排、效果评估等多方面达成共识,进而形成规划并付诸实施,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选定能胜任相关要求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

(二)要切实做好教育对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在实施教学计划之前,相关教学团队应该先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工作,通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入了解学生上大学前、上大学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前后表现内在的关系,了解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情况。在推进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查阅学习档案,通过与学生之前所在学校走访学生家长等途径来验证和充实。

(三)重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相当数量的大学新生对自身所选择的专业并无深入了解,即使心理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始阶段也会陷入迷茫状态,不知脚下的路如何走。通过专题讲座、权威人士动员等多种途径,在衔接教育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动员和引导学生在人生重大转折时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努力思考和进取,让进取之心填补迷茫空间,激发学生产生对人生、专业的良好预期,积极思考自身的奋斗方向。

(四)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处理好大学与中学的衔接问题。基于前期的调查分析,教育者对学生中学时期的思想情况和心理状态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对大学生进校后思想和心理的变化也有了把握,这就为加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些良好基础必须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切实围绕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以答疑解惑、引导动员为基本原则,着力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

(五)通过实践教学转变观念和获得体验。通过新生交流体会、老生座谈经验、参观和体验所在学校环境等多种形式,帮助高校新生尽快熟悉新环境,尽快形成对新环境的亲近感,从而尽快地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的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带着良好的情感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樊志瑾.健全衔接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9(9).

[2]唐柏林.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第3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摘 要 在中国篮球普遍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是高中新课标改革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强调素质教育要与健康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因此,在新课标下如何改进高中篮球课堂教学,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的同时提高身体与心理方面的健康水平,成为了篮球教育者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篮球课堂 篮球教学 策略研究

篮球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发展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人的气质和形态,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高中篮球教学既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又可以在一定水平上提高高中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下面从篮球教学的实践活动出发,阐述改进高中篮球课堂教学的几点有效措施。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合理

高中篮球课堂教学一般都是遵循体育大纲和体育达标的要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但是不同的学生的篮球技术基础和掌握的知识水平、先天身体素质以及接受新知识的能等不同。这使得有的学生在学习中跟不上进度,有的学生超前于进度。为此,我们可以以学生为主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分层次教学。让篮球、水平身体素质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然后让小组的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并且在小组教学中把“学”作为高中篮球课堂教学的重点。加强篮球技术和战术的讲解,尽可能多的给学生留下练习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避免了“一人犯错,集体纠错”的现象。但是这种小组形式的高中篮球课堂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根据各个小组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多套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例如男生的身高普遍高于女生,在弹跳练习中,要对男生要求高一点,增加男生这方面的教学内容。而女生一般柔韧度比男生要好,因此在强化训练柔韧度时,就要对女生适度的增加要求。在具体分组学习教学当中,训练一段时间以后要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重新进行定位。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转变篮球教学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活动当中,包含三个要素分别为教师、学生和影响因素。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起主导地位,而教学活动的中心就是学生。为此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进行授课。当教师的思维情况和学生的思维情况不一致时,老师需要迁就学生的思维情况,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以及思维情况,严禁出现教师强迫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走的情况。

第二,教师要根据课堂情况制定教案。教案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当教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不一致时要遵循课堂学生的实际表现。例如全场篮球比赛需要5对5进行,但是当达不到规定的数目时可以改为3对3或者2对2。

第三,教师要根据课堂效果制定教学进度。在高中篮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教学进度,严禁出现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学生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的现象。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师服务于学生,让每个学生有平等的学习的权利,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权利。

第四,教师要根据“学”来“教”。教师“教”的主要根据就是“学”。为此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选择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积极地去适应学生的学法。

三、改革篮球教学过程结构,遵循篮球规律

在高中篮球课堂教学当中一般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先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技术,然后训练应用这些技术,最后进行比赛。虽然这种高中篮球教学模式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篮球运动的特殊性,它不同于普通学科。篮球是一项集体竞争的体育项目,它不以某一项技能的掌握情况来进行评分,而是以最终进球的多少定输赢。因此在高中篮球教学活动中首先要遵循篮球的规律,先学会上场如何打球。例如在徒手投篮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和学生打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频繁应用这一篮球,这样就会促使学生也想学习这种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模仿,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此在讲授这一技能的知识时,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高中篮球课堂教学当中还可以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战术以及战术配合的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使战术效果可以逼真的显现出来。另外篮球训练与教学需要不断的钻研新技术,多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创造工具。

四、总结

篮球运动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娱乐身心,是高中新课标改革下需要引起重视的科目。高中篮球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篮球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不断学习,一定可以找到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方法,让高中的每一位学生在篮球学习中得到身心的愉悦。

参考文献:

[1] 巴桑次仁.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开展高中篮球课教学[J].教育课程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07(16):2122.

第4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53-02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

1.高职生心理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高职生渴望独立,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的事情能够独立完成,喜欢自由,讨厌约束,尤其是不希望父母、老师、同学等对自己进行过多的干涉。但由于年龄、生活阅历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往往不能对事情进行很好的处理,当出现困难或挫折时,出现退缩或逃避,不想承担责任,而又不得不依赖父母和老师,同时,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家庭的依赖很大,当感情上出现困惑时,对父母和周围的人产生依赖,但又不想和人过多地去沟通和交流,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可以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渴望独立,但很多事情不得不对他人产生依赖,内心矛盾,导致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2.高职生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弱。处于青春成熟期的高职生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同时对人际关系的变化和需求也比较敏感,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行为处事方式的不同,再加上现在很多高职生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这些都使得人际交往问题成为高职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高职生与周围人沟通较少,一方面是与父母、老师不沟通或很少沟通,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与同学间的交流少,过多地依赖网络,缺乏现实中的交流和沟通,以自我为中心。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与人际关系的失调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3.高职生自立意识较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会自我管理,自立意识较强,不希望别人对自己进行管束,但缺乏意志力,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处理对待问题情绪化,情绪忽高忽低,不能理智地分析问题,过于强调客观原因,忽视主观因素。不少学生过于高估自己,眼高手低,说起来行,而做起来却相差甚远。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在实际中不少学生上网成瘾,或整天睡觉,经常迟到旷课,少数学生还常因一些小事儿与周围同学吵架,甚至扰乱秩序。

4.高职生学习心理问题突出。当前高职的生源主要包括中职生和高中毕业生中的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不少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行为习惯不良、缺乏意志力、网瘾等现象,具体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上课无精打采,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对老师缺乏感情,盼望着早点毕业。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少高职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正确的认识。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补救、轻发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补救式”教育模式仍然比较普遍,这种教育模式试图通过改变或消除人的消极面达到个体心理的完善,它习惯把学生都看成是有心理问题的人,从而用矫治的思维惯性去看待学生,所以关注的是少数学生的问题,却极大地忽视了促进大多数学生积极、乐观、全面的发展。同时,“补救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诊断、事后干预和单个咨询,而忽视了预防、团体咨询和发展性的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心理问题的发生,涉及的只是少数心理问题外显的学生,而不能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由于每个同学个性的差异,以及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困惑,高职学生心理需求具有多样性,而现今高职院校心理教育普遍缺乏针对性,教育形式单一,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课程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纳入了教学计划,但课程安排课时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不能达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有的仅仅是作为选修课,教育对象范围受到了限制。

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每个高职院校都在开展,看起来已经普及,专业人员、场地、经费样样齐全,但实际上却不同程度上存在搞形式化、流于表面的问题,缺少实质性的工作,有的只是做心理测量,建立一些心理档案,以便应付上级检查和汇报。另外,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没有专业的心理教育背景和心理教育经验,专业化程度偏低,从事此项工作的很多是德育工作者,专职少,兼职多,缺乏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

4.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高职院校,有相当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应有的重要地位,没有将其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必要保障,有的仅仅将心理健康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高职院校走过场,流于形式。另一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知识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德育解决的是道德问题、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要理清关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明确其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大投入,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尤其是专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加大宣传,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自身息息相关,解除对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咨询的偏见,主动去做心理咨询。

2.建立健全课内与课外教育体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首先,高职院校应调整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增加教学课时,根据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教育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二,课外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形式。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和宣传途径,如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百度贴吧、微博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报告等形式,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开展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职院校要建立相对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3.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积极心理学是指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心理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更多地选择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的积极体验,致力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重视前摄性心理干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由消除心理障碍为目的向促进心理发展为目的转变。同时,预防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工作的重心。预防是针对大学生普遍的心理发展特征而进行的发展型教育,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产生、形成、爆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应仅仅只局限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提高人生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4.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成长中心)主要负责系统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并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必要时实施危机干预;院系成立心理辅导中心,主要开展院系内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困扰方面的辅导,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个人发展规划,必要时参与危机干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宣传工作和班级内部心理健康活动,并关注班级内同学心理状况,出现问题及时向院系报告;宿舍内部选出心理护航员,主要负责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以及关注宿舍内部成员心理健康状况。四级联动,相互协调配合,保证信息的流通性和及时性,有效应对心理危机事件,形成多层次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服务网络。

5.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情境性、感染性和暗示性等特点,会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个性等产生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积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能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炼,从而铸就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我生存、控制、发展的能力。

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大力推进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唐永斌.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和策略[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9):119-121.

[2]赖晓桦.切入 渗透 引领――论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学生管理[J].高教论坛,2013,(2):3-6.

[3]赵驰轩.创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11):86-88.

第5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和环境变化因素出发,系统研究了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这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干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按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对症下药,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应措施,培养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近年来在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中,约有1/3是由于心理障碍引起,因失眠、失恋、担心失业等因素造成心理问题而就医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大学校园的自残、自杀、他杀等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例如,2005年6月25日,一起令人震惊的血案发生在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部预防医学2002级学生安然向同班同学崔一平砍下80余刀,致使崔一平死亡;2006年2月20日至3月1日10天内,华南农业大学连续四名学生自杀身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生理发育、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与前途理想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加剧,心理障碍、心理困惑等问题的严重存在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各方关注的时候了。本文就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影响因素

据报导,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存在两个规律: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状况从简单走向复杂;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向。基于人与人之间特殊的生活环境,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形成原因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 1认知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属于高智商群体,他们对社会和生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并且由于学习上的优越性,他们的言行在家里和社会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尊重,然而他们由于自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加上他们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引起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的偏差,喜欢将各种问题进行绝对化考虑,偏执地认为自己的各种想法完全正确,但当事物发展方向和自己思考的不一致(或者完全相反)时,就认为自己与社会格格不人,从而糟蹋自己或孤芳自赏或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等障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干扰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心理调节系统的正常发展。

1. 2环境变迁的影响。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对大学新生而言,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中学阶段,听老师讲述的大学是充满活力、生机蓬勃,只要考上大学,毕业后就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上大学后,通过与高年纪学生的接触,感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高中阶段一样存在着压力,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学习进度快,而且毕业就业时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灵活,且受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毕业生价值悬殊,学历层次不同收人差异很大,名牌大学和一般院校以及学科特色的强弱、专业的冷热、综合素质的高低都将在实际收人上有较大差距,这些就需要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技术才华、思想情操和敬业精神,对于专业不够热的,还需要选修一些别的专业的课程,考虑到这些因素,有些新生就会产生学习焦虑症,还有些学生看到自己所学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情绪波动较大,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或对热门专业的学生产生妒忌、猜疑和敌视的心态,甚至采取了不够理性的行为。

(2)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在中学阶段,由于有升学的压力,老师管的非常紧,学校也要进行“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学习属于“压迫式学习”,学习环境非常紧张;到大学后,没有了升学压力,老师的管理也比较松散,虽然也有考试,最多也只有期中和期末考试两次,并且考试的范围也基本上在老师的授课范围之内,只要把上课笔记弄懂了,就可以过关,平时学习只有靠自觉了。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大学新生学习上一下子就放松了警惕,学习上也得过且过起来,从而导致第一学期都可以过关,第二学期开始有补考,大二开始大面积补考,最后只要听说考试就头疼,导致“考试恐惧症”。

(3)角色的转换带来的不适应:在高中阶段,能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习佼佼者,老师都特别关爱他们,同学们都围在他们周围,奉承他们,到大学后,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学习上的优越感一下子都没有了,并且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成为班上的尖子生,从而会产生猜疑、压抑的心理障碍。据报道,某高校的一名女生就由于这种学习上的角色转换的不适应,而产生极度的精神压抑症,最后不得不退学。

1.3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第一个环节,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组织,而家长是人生道路上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的心理状态、个性品质、学识水平、社会态度、教子方式、家庭稳定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管得太死,不给子女自由的空间,超出了孩子的个性能力,让孩子成天在一种高度压力下生活;有些家庭由于家长的学识修养、人文素质、文化道德水平不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专制,处理问题粗暴简单、武断暴躁;有些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对孩子采取不管不理的态度,对他们的性格形成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好,对子女过于溺爱、迁就和放纵,坐视不管,放任自流,没有尽到家长应有的责任;还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拮据,特别是从农村和贫困边远地区来的学生,高额的学费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且生活费还常常没有着落,使得他们产生心理负担、苦闷抑郁,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和身边的同学交往;这些家庭中不良的因素,都会使大学生形成冷漠无情、孤僻消沉、心烦焦虑、骄横狂妄,甚至敌对逆反、易怒狂惹等心理障碍。

1.4生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机能已发育成熟,已有朦胧的性意识,加上周围环境和生活阅历的变化,渴望谈一场快速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并对之希冀甚高,调查表明,大学生中谈恋爱的人,一年级约为巧%,二年级约为25 %,三年级约为40%.四年级约为65 %。有的学生在进校一个月内就确定了意中人,然后就去追求。但由于对恋爱缺乏深刻认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缺乏理性,喜欢仅凭外表一见钟情,不能做长远考虑,彼此间缺乏深入了解,经济上自顾不暇,双方都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等众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经常出现失恋,有些大学生对失恋心里准备不足,面对爱神丘比特的刺伤,失恋后所引发的不良效应,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有些甚至出现自残等变态行为,调查显示,失恋在所有造成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约占30%;还有些大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自身德才学识不高,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搞多角恋爱,从而产生纷争、冲突,产生不良后果,甚至酿成了悲剧,给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摧残。

1.5网络因素的影响。网络是廉价而又便捷的学习方式、通讯方式和娱乐方式。网络世界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是个有利有效的学习工具,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信息良秀不齐,宝藏与垃圾共存,精华与糟粕同在,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垃圾信息成为干扰学生的“噪音”,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妨碍了人们对知识的正常吸收,再加上网络交流的快速性、隐蔽性和虚拟性,可以让人肆意发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很容易使人产生网络依赖性。

从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由于对新的生活环境的不适应,或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或对网络空间新鲜事物的迷恋,加上他们已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使得他们更容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而他们的心里素质不强,自制能力较弱的特点,可能使他们棍淆网络与学习、网络与生活的关系,沉迷在网络游戏中,难以自拔,由此也产生了或轻或重的网络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是“网虫”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对策

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诸多方面的压力,会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克服这些心理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调节,从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心里障碍的调适对策。 2. 1建立多层次的心理保障体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救助必须有一定的组织保证,要使心理救助行之有效,首先必须建立起上下通畅,便于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的多层次的心理保健网络。学校应成立以院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建立一个由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三级心理保健网络:(1)学生心理协会。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一批心理卫生骨干,充当心理保健员和学生咨询员,他们生活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同学中的问题,并介绍、推荐有问题同学去寻求专业帮助。(2)院系心理辅导员。对院、系层次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部工作人员甚至课任老师等,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学会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具有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3)心理咨询中心: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与救助,以帮助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2. 2从新生人学教育着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新生刚进人大学,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陌生、紧张和不适应等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做好新生人学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同,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作好思想准备。如带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以便新生更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紧张心理,更好地投人到学习生活中。同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 3进行实证性调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当跟踪时代变化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如贫困生群体,新生群体等)的心理发展与行为特征,针对性地开展实证性调查与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大学生心理档案。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个体学习与生活的部分背景材料、心理发展变化特点简介、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测验结果等。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同学,可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注意跟踪了解、交谈,适时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另外,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学生常见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学生各种常见心理障碍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2.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教学计划。目前,不少高校俄思想道德修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创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体系,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非常紧迫。开设心理健康系列教育课程,采取必修、选修或讲座的形式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引导和人格教育,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试,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以保护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知结构为主要内容,以问卷、座谈、测试、分析等为手段,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偏异情况以及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和要求,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 5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羞于面对面与人交流,因此,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以全面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倾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目的。

(1)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心理咨询辅导。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举办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以提高大学生的抗应激反应,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专题讲座主要是由心理辅导中心实施,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内容包括新生适应、大学生恋爱、职业发展规划和由招生就业处实施的就业应聘辅导等,新生适应形式的主要包括大学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等问题;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专题讲座主要是提高大学生恋爱的道德意识,包括明确选择对象的道德准则、提高忠诚高尚的责任感和加强为对方承担恋爱过程的道德义务;职业发展规划专题讲座是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提高知己、知彼、抉择与行动能力为内容的讲座。而就业应聘辅导专题讲座是针对大学高年级学生开展的应聘知识和技能为内容的讲座。通过这些形式的专题讲座,促使关心同一问题的大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缓解或排除其心理障碍。

(2)利用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网络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虚拟性的特点在心理咨询辅导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紧张心理,释放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各种不良隋绪,如利用网络媒体开设网络心理学常识、心理卫生保健常识及心理素质培养的综合课程或系列讲座,积极探索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也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布告、个别或团体网上即时文字交谈的方式,在为当事人保密的情况下,在平等与轻松的咨访关系的氛围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同时,还便于双方的思考分析,咨询信息的存储和典型案例的查询。

(3)通过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通过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发现大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总结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再通过以班级或同类学生为单元的团体,以专题咨询讨论的互动辅导方式,让团体成员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如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孤独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第6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摘要】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压力的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生活节奏加快,高校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综述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而找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一些创新措施。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措施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起步晚,发展缓慢等问题,虽然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以改善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措施,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期,有关部门对某学校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1]。调查结果如下图。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几个大的方面: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图1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1.1 学习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缺乏学习动力。目前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为了拿到毕业证和毕业后找到好工作而学习,而在学习中体会不到乐趣,缺乏探索知识的动力。(2)学习目标模糊。每个学生都匆匆的行走在自习室的路上,但当问起这些学生的学习目的时,却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很多同学学习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大多学生的目标是“不求精耕细作,只求考试过关”。(3)学习成绩不理想。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学习差的学生并不多,但是他们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其成长。

1.2 情绪问题

学生成功要有稳定的情绪状态,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大学生表现出很多亚健康的症状,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这些不良情绪有:(1)抑郁症。表现为心中情绪低落,常伴有身体不适、缺乏睡眠等。(2)情绪失衡。高校学生的社会情感强烈并且丰富,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易于波动。

1.3 人际关系问题[2]

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和学习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地方同学的生活习惯不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际关系问题。而且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都受到父母过多的爱护,使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经常需要与他人合作,这势必会对一些独生子女造成困难。在大学中,很多学生为了打发时间和逃避孤独,去谈恋爱,但是谈恋爱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而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则最终会诱发心理危机。

1.4 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将大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生活自立能力差。尽管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但是目前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差。目前的大学生都出生在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物质条件变好,大多数学生没有遇到过大的挫折。在大学中,当他们面临来自学业和生活等方面的挫折时,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而在毕业后,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心理准备不够,无法承担由此产生的挫折。

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状况

2.1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2001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时展的需要。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心理,文化,专业,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制动性有很大帮助”[3]。2005年9月,教育部成立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研究及评价等。由此反应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4]。

2.2心理健康教育正陆续开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变革也日渐增多,家庭,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成长过程遇到更多更为复杂的问题,成长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更多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多,因此有必要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不少高校已经进行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北京,上海等地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清华大学于1988年正式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教育部也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高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有所加强

各省市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也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通过诸多途径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培训,例如:举办专业培训班,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及专业,建立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健康教育咨询师等。各高校对健康咨询师的标准加高,只有通过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的人方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也加大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要求各高校按照1:2000来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各高校也根据要求进行了专业咨询师配备,因此: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已经有所加强。

2.4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或组织相继成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国家的大力关注,并由此展开了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01年9月以后,至今培训了数千名学员,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基本设置了地方性心理健康教育分会,以及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备案,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相应的专业,从各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训练。目前各省也响应了国家政策,成立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已经得到了政府和国家的肯定,并被列入到国家大学生培养计划中,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和系统化起来。

3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3.1 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简单

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简单,主要表现为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同,某些高校认为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应取消思想教育课。在这种思想引导下,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教育,这样就会泛化心理健康教育;要么用思想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过于简单,只是灌输道理和说教来解决学生焦虑、抑郁、厌世等心理问题,这样只会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3.2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

现在,高校都安装了校园网,校园周边也有很多的网吧,我国大学生随之产生相关的心理问题。有研究者者将之称为网络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上课走神等症状。在大学中,学生会产生网络恐怖、网络上瘾、网络恋爱、厌学逃课等问题,这些新问题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和网络结合起来,把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工具。

3.3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从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配备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包括德育教师、心理学教师、 医务工作者等。近期,对北京等地高校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5]。根据下表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队伍中大多数人不是心理学专业,不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和心理测量技术,也不了解学生心理变化规律。而心理健康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如果不懂心理咨询的知识,则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产生伤害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该具有如下素质要求:(1)职业道德高尚;(2)品质优良;(3)全面的知识结构。

3.4在教育形式上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和其他社会因素相结合。父母和兄弟姐妹是和学生一起成长与发展,家庭成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将影响学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应当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家庭成员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破校园的界限,延伸到到家庭,延伸到社会。

4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措施

4.1 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目前,大多高校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选修课,甚至必修课的教学计划,但是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版本没有统一的规定,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和现在的社会发展同步,教育效果非常不理想。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和缺乏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都过于模式化,至使学生越来越讨厌心理健康课,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心理健康课程,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

4.2点面结合、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

第7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压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3

1 引言

压力(stress)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1]。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每个人难免需要面对大大小小的压力。压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推动个体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期望的动力,也可能在个体内心形成绕过不去的“心坎”,被它所击败,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跘脚石,使自己一蹶不起。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适宜程度的压力有助于激发学习效率,但过度的压力则容易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生活满意度降低,严重的甚至会直接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旨在调查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一步考察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段、不同性别的中学生,以及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压力状况的特点,进而为缓解青少年心理压力,帮助青少年更好的应对压力,为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性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477名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77份,有效问卷456份,有效回收率为95.6%。其中初一27人,初二38人,初三9人,高一15人,高二31人,高三80人,大一51人,大二48人,大三67人,大四20人;男生161人,女生225。

2.2 研究工具

采用刘贤臣[2]等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简称aslgc)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压力进行调查。该量表为自陈问卷,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常见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评定期限依据研究目的而定,可为最近3个月、6个月或一年。在使用过程中,本研究将期限定为一年。对每个事件的回答方式应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问内发生与否,若未发生过仅在在未发生栏内划打勾,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进行5级评定,即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全部事件可概括为六个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每个因子中所有题目得分总和除以因子条目数,可以得到该因子的得分,累计各事件评分为总应激量。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分半信度系数为0.88。

此外,本研究加入两道题目:“总的来说,我感觉我的压力很大”;“我觉得压力已经影响我目前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以考察青少年的总体压力感及压力对其的影响程度。

2.3 测试程序

将研究对象年分别集中在安静的教室,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发放问卷,被试先填写性别、年龄、年级等个人信息,然后采用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试对问卷中的各项目进行自陈回答,当场回收问卷。

2.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青少年学生总体压力感和压力影响程度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对于题目“总的来说,我感觉我的压力很大”,选择“是”的中学生占56.7 %,大学生占55.6%;对于题目“我觉得压力已经影响我目前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选择“是”的中学生占32 %,大学生占18.6 %。这说明有50%以上的中学生、大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对30%以上的中学生、近20%的大学生来说,压力已经影响到他们目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见表1)。

3.2 青少年学生总压力量及各压力因子的结果与分析

3.2.1 中学生总压力量及各压力因子的结果与差异分析

从总体上看,中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得分最高( m=1.93),人际关系因子次高( m=1.68),健康适应因子得分最低(m=0.75),这说明中学生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见表2)。

我们从学校类型、学段、性别来考察中学生在总压力量及各压力因子是否有差异。

从学校类型来看,普通中学的学生在总压力量最大(m=35.31),较差中学的学生总压力量最小(m=31.44)。普通中学的学生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两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重点中学和较差中学学生。进一步以学校类型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和六个压力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不同学校类型的中学生其总压力及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接近。

从学段来看,初中生在总压力量、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均高于高中生。进一步以初、高中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和六个压力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受惩罚因子上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t=2.26,p<0.05),在总压力量以及其他五个因子上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从性别来看,男生的总压力量和六个因子的压力量均大于女生。进一步以性别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和六个压力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总压力量、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上,男女生差异非常显著(总压力量t=2.82,受惩罚因子t=3.05,其他因子t=3.00,p<0.01),在丧失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30,p<0.05),在其他三个因子上则差异不显著。

3.2.2 大学生总体压力量和各压力因子的结果与差异分析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得分(m=1.70)最高,人际关系因子得分(m=1.55)次高受惩罚因子得分最低(m=0.82),说(m=0.82),说明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和人际交往两方面(见表3)。

从年级上看,大二学生的总压力量最大,其次是大一学生,再次是大四学生,总压力量最小的是大三学生。大二学生除在学习压力上稍低于大一外,在人际关系、受惩罚等其他压力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进一步以年级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以及各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四个年级大学生的压力是相近的。

从性别上看,男大学生的总压力量以及各个方面的压力因子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进一步以性别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以及各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受惩罚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45,p<0.05),在总压力量以及其他五个因子上男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男大学生的压力大于女生,特别是在受惩罚因子上的压力比较明显。

4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4.1.1 青少年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很大

总的说来,56.7%的中学生、55.6%大学生感到压力感很大,32%的中学生、18.6%的大学生感到压力已经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说明目前青少年学生感受到各方面压力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拥有知识是应对社会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青少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表明社会对“知识为本”的认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青少年学生面临不少压力,同时也表明社会对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青少年体验到现实性的社会要求,这种现实性会转化为青少年对于自我的压力。

4.1.2 青少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是来自于学习方面和人际关系,这与国内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论一致[3]。这说明很多地方的青少年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负担的沉重,特别是中学生普遍体验到学习任务过重、考前复习紧张、心理负担过重、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另一方面则说明素质教育给学生减压减负的成效还不是很大,学生还是感受到较大的学习压力,说明现阶段素质教育的重点还是应如何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上。

4.1.3 初中生生比高中生在违纪等处罚事件上体验到更大的心理压力

本研究表明,不同学段中学生在受惩罚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受惩罚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这可能是因为初中生年龄还比较小,在道德发展水平上比高中生更倾向服从于权威,一旦因为自己违法校纪校规等收到处罚,内心觉得自己很不应该,对不起父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不安,因而承受的压力更大。

4.1.4 男生心理压力普遍大于女生

研究发现,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而言均是男生的压力要大于女生,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由于社会、家庭对于男生和女生的性别角色期待是不同的,因此这种性别角色期待也会内化到学生心理,使男生感受到家长、教师、社会对他们的期望,而过高的期望往往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使得男生感受到更多的学习压力。同时,研究也发现男生在受惩罚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是由于无论是在生理特征还是在传统文化里,男生都比较冲动、攻击性强,使得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违纪,因此在受惩罚因子上的压力会大于女生,他们更可能因为受到处分和批评产生心理压力。

4.2 对策

4.2.1 在教育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校和教育部门要更新教育理念,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素质全面培养,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针对地区、学校类型等特点的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整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设计,尤其是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一方面切实减轻学生学习和考试负担,另一方面逐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对压力事件的处理能力。

4.2.2 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配合帮助青少年降压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援助,不仅需要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参与,还需要更多的任课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首先,全社会要建立起健康科学的“成才观”以及和谐的育才气氛;其次,要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加强交流沟通,与学生一道确定成长发展的合理期望值;再次,任课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学生积极面对现实,勇于接受挑战。

4.2.3 采取“三层次介入理论”,建立完善的青少年学生心理援助体系

学校可以采取“三层次介入理论”[4],即开展对全体学生进行第一层次的发展性辅导、对部分学生进行的第二层次的预防性辅导,和对特定学生进行的第三层次的治疗性心理辅导,将这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学校心理教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别要重点关注压力感较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教育学生正视失败与成功、竞争的激烈与残酷,帮助学生寻找应付措施,从而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

4.2.4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

在大中学校应重点开展学习心理调适、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心理压力调节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使学生能够自我调节心理压力,用积极的方式应付压力事件,引导青少年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学会在应付各种环境压力和挫折时合理求助,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生活和承受挫折及压力的能力。

4.2.5 通过“压力情境训练”提高青少年的压力免疫力

在青少年了解压力及应付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减压训练来提高青少年的压力免疫力。创设各种压力情境,让青少年在压力情境的“模拟应付”演习中,学习采用积极主动、适应性的应付策略,还可以进一步提示其将这些态度和技能应用于一些相对小的日常生活压力情境,并作出综合评价自己是否能对压力反应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否采取了积极的应付策略。当青少年经过实践建立了对压力情境能够进行有效的认知评价、压力反应以及理智应付之后,还要鼓励其逐渐将这种新的技能应用于较强压力的情境中,直到在最大压力的情境下也能适应并产生有效的应付反应[5]。

4.2.6 引导青少年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应对压力

一定程度的社会支持能够提高个体有效应付压力的能力,从而减轻压力的不良影响。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低、利用度不高是其产生较高水平压力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引导青少年学会发掘、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提高对应付资源的主观感受性和利用度,加强与父辈、亲属、朋辈、师生、同事间的沟通,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建立健全和完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4.2.7 发挥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社区心理健康是做好社区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一方面可以在社区开设家长学校,通过社区互助、交流的方式,帮助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向家长宣传新的成才观,引导家长对孩子保持合理的期望,从家长入手,减轻家庭、学校带给学生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在社区开设社区教育中心,配备一定的心理保健医生或心理辅导人员,进行海报、专栏宣传,定期组织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普及讲座和心理健康广场活动等等,要重点关注特殊孩子、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社区心理互助行动。

整理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基础教育 体育课程 改革 问题 反思

一、体育课程学科特性的式微

《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4个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不难看出,新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重要性,如何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又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使每个学生受益,这是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审视在《标准》所设置的拟态教学环境中,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性是否得到了彰显,是否使体育学的学科特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到底是什么?笔者以为体育就是以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身体的健美来表现自我生命,[1]它是一种自我生命力的张扬和体现。它体现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艺术性、体验性和发展性。体育教学来源于实践也终止于实践。我们看到,从移植前苏联的体育教学理论到如今不断较为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注重于技战术的、锻炼技法的技能掌握教学模式,还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抑或是小群体的教学模式,带着问题的发展式教学模式,在不同时期虽都带有不同的局限性,但是它们无不来源于对体育学科特性的重视,只是在练习的数量、练习的方式方法、练习的对象等方面不同而已。新课程强调如何结合学科特点与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试图改变过去按照运动项目去划分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的状况,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以期达到运动与健康殊途同归的目的。殊不知,在《标准》制定的本身就已经颠倒了学习领域与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的途径。即,我们的学生是先学习运动的项目,在运动中领悟健康的道理呢,还是先领悟健康是什么,而后再去运动呢?《标准》虽突出体育的重要性,也指出体育课程内容是独立于健康课程内容的,健康课程内容也是独立于体育课程内容的,但是这种语词上的强调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是不能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的,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

对于体育学科而言,无论是在学习的方式、参与层面,还是教学所处的环境等,诸多方面与文化课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从体育课程本身来说,教师需要彻底解决教学中的三大矛盾:一是教学时数的有限性和体育项目种类的广泛性与发展性之间的矛盾;二是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与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的差异性与层次性的矛盾;三是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矛盾。无论制定什么样的标准,体育课程的终极目标――也就是最终的目的,是需要克服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矛盾才能达到的。矛盾的多样性也就使《标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多重性的,既要求学生从身体上体验运动的认知能力,又要求学生从心理上感悟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这种以“全面人”的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构建课程,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把运动作为教育的载体,把教育作为目的,对原体育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重新认识,更加关注体育课程的健康性、实用性、可持续性和个体需求等多方面的价值实现[2]。

二、教材结构、内容的安排缺乏内在张力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结构,即教材的章、节、目次的编排方式。《标准》倡导的“三维的健康观”,要求学生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达到“完全健康”的目的。这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体化的、对体育教材综合功能体现的知识结构编排,通过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方法的学习掌握及运动实践,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既体现体育学科课程本质特点,又兼顾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需要[3]。“三维”的培养目标对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何况培养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即“只有当相继出现的经验彼此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存在充分完整的人格;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的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4]。

我们以7至9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为例,它包括:你的身体健康、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适应、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健美操和舞蹈、游泳、野外活动等十一章的内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编排基本类似)。《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从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入手所提出的学习目标;二是对于学生应掌握的科学锻炼方法所提出的要求。中学阶段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很明显,教材前四章的内容是为了契合前部分的要求,至于如何从“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入手,教材并没有以文本的方式呈现出来,只是在前四章的教学目标中反复强调“理解”二字,试图让学生通过抽象的想象就可以达到《标准》所确立的目的!至于“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更是形同虚设。众所周知,方法的习得是靠不断地实践练习,在不断的体育运动中才能感悟到运动的方法与技巧。无论“体育与心理健康”,还是“体育与社会适应”,都需要一个很长的教学过程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健康”和“适应”。只有把对学生心理的成长和对社会的适应融入到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

再如,后七章强调了运动技能的学习,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它最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在《标准》中也承认了“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可使学生学习和基本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并形成自己的爱好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抽象的、理论上的点滴说教,再到全靠技术的动作要点解析、动作方法指导等的反复训练,教材所强调的“掌握”一词频频出现在各章的教学目标之中。显然,从“理解”到“掌握”的确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但是针对体育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教育学习过程之中,由于教材内容本身的衔接、选择、内容安排、结构布局出现了问题而失去了应有的张力。

还有,从《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到教材对章、节的教学目标,割裂感与模糊性非常明显。我们无法确定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是《标准》中陈述的“健康第一”,还是课程目标中“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或者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等。目标的模糊性,导致学习的无目的性,那么教师和学生就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猜测、调整教学计划,定会出现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想脱离的现象。“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课程价值并不能完全体现体育的多功能属性,它对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缺少层次上的区分,它的单一价值取向造成了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与组织手段的贫乏以及评价手段的不足,体育课程难以向多元化和生动活泼的方向发展。再加之对于移植国外先进教学方式与内容导致的水土不服;我国又主张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制度、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国家管理和领导机关、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这种灵活性的缺失,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个性的发展[5],迷惘就在所难免了。

三、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需要过程

实施新的《标准》和授课内容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面临着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到融入体育教学、参与学生活动的提供帮助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教师作为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自我为中心[6],不会顾及学生的感受,进而轻视教学要求。《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把人和社会分离开来,把身和心以及知和行分离开来,否则就会导致二元的对立。教师所形成的教学习惯也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教学经验的形成是教师个人内心和社会交互影响的结果。教师自己的经验有的是不符合新的教材编写体例与知识结构的,对以后的经验的生长有阻碍和扰害作用,或者使现有的知识体系反应僵化,使新的知识体系反应诞生的贫乏,养成教学疏忽和怠慢之心,从而失去教学的组织和教学中心。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目的上转变教学认识,这种教学目的不是武断决定的,而是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因而是具有实验性质的。它是由当前向未来发展而逐步实现的,绝非为着追求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目的,因而以否定教育者的当前兴趣与需要为代价的。[7]教师原有意识的改变过程也是在生活、生长、经验改变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的过程,也恰恰是这种由潜意识的故意到无意的本能的教学思想的转变成为革新的原动力。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和学生学习有显著影响。[8]

教师的思维起源于对疑问的无休止探索;教师的能力来源于对知识的不断渴求。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接触点。新课改下的教学,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对于学习方法的传授,要求教师更多地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冷静观察者的姿态,找准学生的需求,适时出击、提供帮助。在教材的选择上,体育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地方性特点,比较各种教材的优劣及适应性,研究、选择、补充、开发体育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如果他希望承担他对学生学习所起的作用,那么,他有必要了解正在使用教材的弱点以及如何加以弥补,了解如何利用教材的长处,……他需要具备课程发展方面的能力[9]。教师在选择教材、研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观察教学效果、反思经验与问题等方面不断地探求,及时、有效地矫正、修改,就可以避免学生因盲目模仿而走弯路或陷入认识误区。

四、学生的智慧需要激发

学生主体的缺位,使得我们的《标准》的制定和《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使用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遇到很大的麻烦: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不妨罗列一下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体育课程实施基本以教师、技术和操场为中心;体育课程目标缺少层次上的区分,缺乏对学校体育课程多功能的理性思辨;教学内容过分强调运动技术;课程评价强调通过标准化的客观指标实现终结性的考核,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能力;评价的鼓励作用和反馈功能得不到发挥;课程管理过分集中,不能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区域特征实施不同的体育教学等[10]。所有的教学构建及其对存在的问题的臆想,都把教学重要的实施对象――学生,忘却了!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帮助的时候,重要的“沟通”现象就出现了。学生是社会化的群体,教育也是社会化的活动,更重要的是课堂上一切的沟通都具有教育性。学生分享到教师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东西,他自己的态度也就或多或少地得到改变――获得了扩大的或者改变的经验。

教师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必须深入思考四个基本问题,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11]。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复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简化的教学环境之中,选择一些基本能为青少年学生认知的种种特征,根据教学计划循序渐进,把已有的知识作为认知新知识的手段。

――――――――

参考文献

[1]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 季浏.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5-171.

[3] 吴建、常生.30年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及其历史经验.体育文化导刊,2012(8).

[4] 钟启泉、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张勇.中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大纲的比较与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

[6]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7]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9] 叶谰、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 傅建霞.“和而不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哲学思考.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5).

第9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体系 构建

职业生涯规划是英文“career planning”的意译。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在对自己的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等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并结合当前的环境形势,方向性地计划安排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特别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长计划的合理安排。

一、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缺失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被笼统的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填报志愿时很少或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倾向,同时对高校各专业的社会前景缺乏客观认识,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造成大量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不能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及专业学习。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起步较晚

1994年,劳动部颁发了《职业指导办法》,明确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应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国家教委文件指出学校职业生涯辅导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兴趣、才能和体质等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志愿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正确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这些探索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发展存在地域差异

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多数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且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内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 。

(四)专业化师资队伍匮乏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一是专业化不强,一般都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或辅导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科学的操作技巧,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业务培训;二是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不稳定,专职人员匮乏。

(五)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职业准备不足

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充分,职业需求模糊、职业期望过高、职业起点偏高、职业准备不足、职业攀比模仿。 2005年《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调查中,有51.4%的人队自己的职业发展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有17.6%的人只有3—5年的规划。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将无法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建设与发展

西南林业大学自2003年以来,面向全校本、专科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课程主要讲授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礼仪等。同时邀请用人单位hr和校友到校给学生做“实战讲座”等形式,这样的职业指导存在随意性和临时性的问题。2005年引进了教育部与航天四创合作开发的就业卫星精品讲座,同时开设校内就业指导系列讲座,聘请校内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讲座教师,并将就业讲座纳入课外学分体系。2008年购买北森公司careersky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在全校进行推广使用。2009年,向2009级新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在讨论、比较、筛选的基础上选择了理论完整、操作性强的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1、组织管理机构。就业指导中心为负责组织和实施课程管理的机构,根据学校及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统一制定教学内容。负责培训担任课程的教师;做好课程的日常教学管理;安排班级、课时、教学时间与地点。

2、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为必修课。课程包括自我知识、职业知识、经济环境趋势、人际沟通,面试、简历撰写、工作适应等问题的分析和指导。

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组织学生完成课程配套的careersky测评系统的使用,通过实践教学、职业测评、以帮助学生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职业认知,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创业、就业技能等方面,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实现人职匹配。

3、课程结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作为必修课而设立的,学分设置为2学分,共计38个学时,根据院系、专业在本科生一、二年级实施课堂小班教学。

4、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教学方法:按专业相关性划分小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理论分析与测评软件,结合案例研讨与课程活动。

考核方式:学生完成测评报告和大学阶段职业发展初步规划为成绩合格,记课外学分2学分。

5、教师队伍。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等组成。每位教师在承担课程任务前都经过高校职业规划教学培训,并取得ttt认证培训资格。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评价与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效果在测评系统的客观反应。在09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0名学生,利用careersky测评软件对其在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前后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和行动力度方面的前后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为:

(1)了解自我:此项测评前后差距不大,原因是09级新生刚入校后就进行心理普测,其中有卡特尔多项人格测试(16pf),该测试旨在让学生对自我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时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也开设有关了解自我、解释测评报告的专场讲座。这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共同点的。

(2)了解职业: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对自身专业、社会环境、就业形势方面都有了更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认为高中对职业方面的认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行动力度: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为个体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后,学生的行动力得到了提升,这和目标缺失的行动力是有差异的。

由于上述的调查是基于同一群体在时间上纵向研究。为更加直观的体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在测评系统中的差异,又抽取了600名未接受过该课程教育的08级学生,利用careersky测评系统对其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和行动力度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是和09级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效果在careersky的反应是趋于一致的。

2、学生参加课程后的感受和收获。通过对学生在使用careersky测评系统后留言进行了主观分析和统计,总体分布如下:

三、西南林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于访谈和对careersky测评系统的分析,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课程的教学管理问题、师资队伍问题以及学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西南林业大学的个性问题,也是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的共性问题。

(一)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计划,该课程从大一学生开始,持续两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将在careersky测评系统的引导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白皮书。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缺乏全程化的专业指导,院系在专业与职业发展的个别化指导上也十分欠缺;职业指导理念还偏重于就业率的提高,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倾向于知识与理论的灌输,而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则相对较少;课程相对单一独立,未能和社会实践、心理调试、专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二)课程的教学管理问题

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和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师资水平、教学设施与环境,还与教学管理部门息息相关。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监督、管理和评价势在必行。

(三)师资队伍问题

高品质的课程,是由教师团队的专业资质所决定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基本都是学生工作干部和辅导员组成的教师队伍,相应的专业人员极少。同样,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外部世界环节时缺乏实战经验,不少学生认为行业人士的讲座更有吸引力。

(四)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学生课后感受与收获调查发现,有37%的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往往只有到了毕业学年,才会在即将面对社会、面对责任等问题的时候,才会主动思考、学习了解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

四、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议

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和完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

(一)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

(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地位;

(三)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队伍;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pazy a. joint responsibility: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and 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areers[j].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1998,(20):311—331.

[2]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实例、解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吴秀霞.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4]杨琼.云南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科爱好者,2010,2。

[5]桑志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