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

第1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模式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国家。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人烟稀少,植被丰富,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客观基础,但主要原因是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国策,视为立国生存之本,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标,建立有较完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和严格的监督保障机制。更为重要的是构建有较完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全方位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宣传,从而使澳大利亚从政府到企业、机构、社区、学校及公民具有良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工作与行为以及各类活动中,形成了“人人参与、全社会参与,重环境教育实践”的特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澳大利亚人民行为的自觉。

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等紧密联系,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理论一经提出即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全球最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发展方兴未艾。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二十一世纪议程》,正式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的是《21世纪议程》提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世界环境教育发生了重要转向,由以前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环境教育。1995年希腊雅典环境教育会议,重点讨论,如何将环境教育重新定向到可持续发展方向;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塞萨洛尼召开了名为“环境与社会国际会议——教育和公众意识为可持续未来服务”的会议,并发表《塞萨洛尼宣言》,指出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二、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构建

澳大利亚政府分三个层次:联邦政府(Commo- 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教育事务由各州、领地政府负责管理,联邦政府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各州、领地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包括对初级和中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和拨款,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行政管理和拨款。联邦政府通过联邦拨款、设立专门教育项目等手段,通过已经设立的“联邦教育培训和就业部长会议”等多个全国性教育机构等机制,介入对教育事务的管理,如负责高等教育的拨款,对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补充经费,加强对土著居民、岛屿居民、移民的教育和培训,开展国与国间的合作与交流等等。除了重要的拨款功能以外,联邦政府也在促进全澳教育和培训的公平性、一致性和连续性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全球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澳大利亚的环境教育是世界上发展较早也较完善的国家之一,1970年澳大利亚科学院召开教育与环境危机会议,1979年成立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协会;1983年,澳洲联邦国家事务及环境部设立环境科,1987年,课程设置中心鼓励各州制定环境教育政策。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方向。1995年环境领土厅及环境教育协会召开全国环境教育研讨会,1999年联邦政府环境教育文件:今天改变明天。20世纪90年代末,《阿德莱德直言》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学校应全面、充分地发展所有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当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关注和理解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2000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又出台了《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要求在整个国家水平上实施环境教育。2005年7月,即“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的第一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颁布了《为了可持续未来的教育——澳大利亚学校环境教育国家声明》,为学校环境教育提供了前景、目标和实施框架。2009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了《可持续地生活——澳大利亚政府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是澳大利亚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目的是使所有澳大利亚人具备可持续地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动机、行动。它为澳大利亚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框架,并提出了四大行动策略。

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经济、教育最发达的州,其多年来视环境为生命的价值观使其在环境教育上一直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新南威尔士州的环境教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始在州环境教育协会等的支持下,成立了许多环境教育组织以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建立了许多环境教育中心和动物园教育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环境教育的进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小学环境教育开始日趋有序,1989年了新州幼儿园至12年级环境教育课程声明,要求州内所有公立学校必须使用该声明作为指导文件进行环境教育。正式把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中,并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领域之一。在总结这个课程政策实施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并从国内外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出发,2001年7月,教育和培训部颁布了《学校环境教育政策》,并使《政策》在实践中完全取代1989年的《环境教育课程声明》,规定各学校必须制定学校环境教育管理计划,并必须作为学校总体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理念和具体实践进行重要改革和发展。

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并紧随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三、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

在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中小学、高校及校外教育中,是政府主导下全民、全方位的、全社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州教育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负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制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政策,推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项目,指导监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

在澳大利亚,各中小学在州“环境教育课程声明”政策文件指导下,制定学校环境教育管理计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州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开设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SOSE),并将其作为澳大利亚核心学习领域之一。在小学和中学,各科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都渗透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如将水资源、能源、生物多样性、废物处理、管理自然资源等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融合渗透在科学、历史、地理、英语、数学、艺术等课程中。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如幼儿园——我的小小世界天气、一年级——水的来源,二年级校园考察,三年级——种植物,四年级——设计挑战:改良节水设计,五年级——野外实地考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六年级——节能计划。地方政府通过拨款和奖励鼓励可持续性学校建设,开展可持续性学校活动,成立地方环境与可持续性学校网,培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师资,组织学生参加州政府环保会议等等。

澳大利亚各高校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课程纳入学生必选课或选修课程中,如悉尼大学在农业、食品及自然资源学院,建筑、设计及规划学院,工程及信息学院,科学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科学历史及哲学学院等18个院系都开设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不仅在本科层次而且许多专业在研究生课程中也涉及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悉尼大学还设有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此外,还有麦考瑞大学、墨尔本大学、迪肯大学都设有环境与科学工程院系,都开设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在澳洲教师及科研人员开展各类项目科研,都必须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证,说明项目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对科研项目立项具有一票否决权。

四、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学模式

1999年澳大利亚召开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了《今天塑造明天: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官方报告,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实践性、整和性、参与性等原则,并利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整和性的学校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尤其强调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在实现环境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2000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出台的《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要求在整个国家水平上实施环境教育国际会议所提出的原则。在以上世界和国家环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发现,以往的环境教育政策过于强调培养学生对自己环境的责任感,全球意识未受到重视,而且把环境教育只局限于课程教学中。为此,他们进行进一步修正,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为指导原则,更加突出环境教育目标和理念的开放性、全面性,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整合性,强化实施过程的实践性。

中小学通过校内堆肥、观察昆虫、无脊动物蚯蚓的养殖、蔬菜种植、本校的水、电用量等观察、实践、调查等实践,使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调查式学习,学生教学生、孩子教孩子、成立学习探究小组、高中生带领小学生、校级合作等多种学习模式,“教给他们熟悉的事件、人们和环境”;“就力所能及的爱护环境的方式提出建议和方法,并且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校内节水、节电调研分析及建议,使学生“识别、探究、说明和讨论影响到自己及其自己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各种因素”;研究“人们如何关注本地区,包括他们采取的各种行动及其有关考虑,如关于公共场所的规定、垃圾控制、物质的再利用和重复使用以便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学习“各个地方自然环境的性质怎样影响着人们的活动,而自然环境又怎样受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其活动的影响”;“探究和参与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计划,如社区内纸张的重复使用或者在家庭和学校节约用水”等等,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关心人类,关心社会与自然。从幼儿教育起,逐步树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世界观,要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树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未来观,认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形式都通过生态系统结合为一体,并依赖生态系统得以更好的生存”、“社会就及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全世界人类都通过社会系统联系在一起,并依赖这个社会系统得以更好的生存”。要求不仅要建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要从全球出发,考虑未来,积极采取行动,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不断提高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澳大利亚在强化学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时,注重整和整个社会资源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行业、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都积极参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积极投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并作为应尽职责,在每个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水处理厂以及社区都建立环境教育基地,配备相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干事,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无脊椎动物的认识、植物的识别、废品回收、雨水收集利用、社区植树、灌木林修复等实践,让人们直接参与环境保护过程,认识生物多样性,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激发对环保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学生、青年、广大民众以实际行动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如自觉参与植树、清理垃圾、拯救动物,居民房屋前后的花园和草坪,按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自我负责栽植和管护。全民、全社会、全方位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了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全民、全社会、全方位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给我们以启发与借鉴,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坚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开展持久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增强全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忧患意识,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和示范,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合作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生态及社会都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华,张悦.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130-131.

[2] 丛立新.澳大利亚“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22-26.

第2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一、自然教育理论的发展

自然教育思想发源于英国,并随着环境教育思潮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被不断创新。早在1767年,卢梭在《爱弥儿》中就提出了“用乡村环境作为教育方法”的主张,认为“应该是自然教育孩子,而不是学校教师用正规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2]主张将农村环境作为教育资源,提倡在乡村建立新学校,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而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艾沃•古德森认为英国的“乡村学习”是“环境学习”的前身,从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教育局不断推动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在自然中学习的乡村课程观不仅对英国农村学校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目,一些学校围绕着环境调查安排整个课程。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1962年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现代生态运动的开始。此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发起了与环境保护运动相关的环境教育运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关于环境问题认识的第一座里程碑。会议正式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mentalEducation,简称EE)的名称确定下来,将国际环境教育推向了。[3]1972年,卢卡斯(Locus)提出了对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和意义的关于环境教育的三个线索的理论,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环境教育的综合模型。[4]卢卡斯模式深刻影响着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开展。“通过环境的教育”将环境本身视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发展知识和理解力。这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实地感受和理解环境成为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方法。至今,美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且富有成效的环境教育体系。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秉承一个基本理念———环境教育应从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开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环境进行环境学习。[5]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然教育学家约瑟夫•可奈尔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提出了“自然体验”一词。[6]他认为自然体验有别于室内教学,强调的是“感受”,提倡带领人们到自然或半人工的环境中,借助自然游戏、体验、歌唱、戏剧等方式,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感知得来第一手的经验,提高参与者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二、生态体验式游戏的教育内涵

(一)耻辱式教育的负面效果我国的生态教育整体起步较晚。2003年11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详细解释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感受”“参与”“内化”的过程。[7]但长期以来,我国对环境教育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课程体系。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泛,几乎每门课程都为渗透环境和生态教育提供了机会,因而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育中渗透生态知识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的总体安排,找渗透结合点,对相关的内容适当地进行生态知识拓展和灌输。目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化、进行耻辱式教育是教师在课堂上常见的做法。教师从一幅又一幅的环境图片入手,展示河流污染、森林破坏等景象,以期用视觉的冲击唤起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欲望。但是这种耻辱式教育效果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不愿意与大自然接触。

(二)生态体验式游戏的教育性我国生态教育研究者们力求改变传统课堂渗透模式的弊病,在实践中探索出“重在体验”和“走入自然”等多种形式。其中,福州第一中学在“自然教育”理论启发下构建的生态体验式游戏模式,就是生态教育探索之一。生态体验式游戏模式对大自然充满人文关怀,融合了“为了理解生态而教育”和“为了心灵成长而教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体验”即亲身经历、实地领会,是生命性、实践性、情感性和意义性的过程与结果。生态体验式游戏是指人们到自然或贴近自然的环境中,用游戏活动的方式模拟自然现象,亲身感悟生命,形成对自然生态的认知的过程,属于自然教育、自然学习的一部分。其中,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是生态教育最佳方式。但对我国当前来说,带学生外出,教师和学校要承担很大的安全责任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事实上,亲近自然不一定非得走进大山大湖,只要通过恰当引导,让学生从心里建立起与大自然的联结,即使是校园、小区的小花园也可以开辟为自然体验的场所,甚至在教室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生态环境。并且,有趣生动的游戏更能符合儿童少年的心理特征。因此,围绕生态教育内容,寻找安全的环境、设置恰当的情境、设计循序渐进的游戏活动成为该校化解安全顾虑和达成教育目标的平衡方式。游戏方式体验生态就是让学生以自然界一份子的立场,与自然建立起联结,融入自然,强调感受再感知而后感悟的心灵体验过程。这种游戏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关注生态教育的目标达成,侧重选择自然生态环境,侧重心灵的体验、切身的“感受”、多感官的互动,达成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中最基本、最真切、最核心的内容的理解。

三、生态体验式游戏的实践案例

(一)课堂游戏课堂是中小学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渗透是学校开展生态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力,在恰当的时机对相关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拓展,创设丰富的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这里所指的“课堂”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在教室里”,也指“校园内教室外”的学习环境。环境的选择、体验活动的设计以为了教学服务、为了学生体验需求服务为标准。课例一:“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通过“伐木者游戏”让学生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动设计为:请一些学生到讲台前,1个学生扮演伐木者,3个学生扮演大树,15个学生扮演依附在树上生活的各种动物,每棵树最多只能栖息7个动物;伐木者因为要建造家具,砍伐了一棵树,依附其上的动物只能另觅栖身之所,其中会有1个动物找不到栖息场所而被淘汰;接着伐木者为了生计,又砍伐了一棵树,动物们又得重建家园,现在有7个动物要被淘汰。在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与感悟。在某一课堂上,学生的分享充分体现出对同一生态环境中其他生物的生态地位的理解。学生甲说:“感觉很伤心、很生气,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破坏鸟儿的家园,鸟儿无处栖身。”学生乙说:“虽然我扮演的树没被砍倒,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惶恐,一直在担心下一个被砍倒的会是我。”学生丙说:“我所在的树没有被砍,但是其他被砍倒的树上的动物到我这棵树来,我感觉我的生活空间被挤占,很不舒服……”课例二:“理解生物富集作用”。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关于“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的活动设计为:把塑料绳剪成一些小片段装在食品袋中,整个袋子表示一个电池,绳子表示电池中的汞等重金属。一个学生拿着袋子并把袋子打破,把里面的绳子分给其他学生,模拟电池被扔到河里、每一个生物吸收了1单位的重金属;拿到绳子的学生中,16个学生(座位前两排的)扮演水草,8个学生(座位第三排的)扮演小鱼,4个学生(第四排每桌一个)扮演大鱼;然后每只“小鱼”吃了2棵“水草”(拿走水草的绳子),每只“小鱼”的“重金属”就比原来多了2单位,接着“大鱼”吃掉“小鱼”,每只“大鱼”的“重金属”比“小鱼”更多了,之前“水草”的“重金属”也一起进入“大鱼”体内了。这个过程很形象地模拟了“生物富集作用”。在某次课堂游戏的最后,教师再让最先扔“电池”的学生把“大鱼”吃掉,学生们发现,他之前扔的“电池”中的“重金属”又全部回到了他身上。这个学生表述了他最直观的感受:“啊,我被毒死了,早知道我不扔电池了!”在这样的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环境容纳量”“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通过切身的感受,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平等观、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形成自觉行为规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除了生物学科,其他学科也有诸多生态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可挖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渗透点和渗透方式,各学科的体验式生态活动的综合设计可建构全方位立体的生态教育模式,实现更全面的生态教育目的。从教育内容上看,科学、生物、地理侧重生态知识,语文、音乐、美术侧重自然情感与自然美,政治、社会、思品侧重生态法规与生态伦理;从体验活动的形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可进行社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语文、音乐等可开设生态剧场等。正如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所说,“没有热爱为基础的知识是不会长久的。热爱先行,求知欲一定会紧随其后。”

(二)自然游戏自然游戏即设计在户外自然环境的游戏活动,以期让孩子了解生态知识、保护生态的技能,形成生态情感。在借鉴约瑟夫•克奈尔《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介绍的“自然教学法”基础上,生态体验式游戏还被创造性开发出切合具有校本特色的真实的自然体验活动———自然游戏。自然游戏主要分为激发热情、集中精力、直接体验、分享启示四个阶段。[9]每个阶段都有合乎教育目标的游戏,让学生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五感”感知大自然,再加上自己的仔细观察、切身感受,真正领会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伟大。活动伊始,学生与自然有隔阂感,对要开展的活动不感兴趣。因此,第一阶段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热情。有“破冰”、热身效果的游戏,能让学生消除抵触心理,快速融入到团队中来;经过热身,学生的热情给调动起来了,接下来需要让他们静下来心来,集中注意力,开启“五感”去感受大自然的节律与脉动。这个环节需要设计“慢节奏”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调动和铺垫,学生已经敞开心灵接纳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了,第三阶段设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直接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在上述的活动过程中,参与者都会有所感悟、有所触动,而且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关注的点也各不相同。有些灵感可能会一闪而过,因此最后有必要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梳理,让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与得到的启发,从而升华对事物的认识。以下是“关于森林”的自然游戏活动案例[10],游戏意在让学生通过自然观察、自然记录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认识森林,探索自然的奥秘,领悟生命的意义。课例三:“关于森林”。

第一阶段(激发热情)———设计“大风吹”游戏:先观察熟悉身边的自然环境,选择一种生物作为自己的“自然名”,并且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自然名”的由来。接着,在指定的范围内手拉手围成一圈,再选一名学生站在圈中间,由他发游戏口令,如“大风吹呀”,其他学生问“吹什么呀”,圈中学生说出某种生物的特征,符合描述特征的学生就离开原来的位置,在圈内跑动起来寻找新的位置,然后换一个学生发出新一轮的口令。

这个游戏是整个活动重要的开始,取“自然名”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尽快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自然界中的某种生物,并学习用这种生物的视角来观察、感受自然。“大风吹”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不断了解、熟悉各种森林生物的特点,跑动的过程是很好的热身,调动团队的气氛。第二阶段(集中精力)———设计“我的树”游戏:两人一组,一个人蒙上眼睛、打着赤脚,由另一个人带领着走一小段路,穿过各种自然障碍物走到一棵树前,蒙眼的同学通过摸、闻等方式感受这棵树的特征,接着蒙眼返回起点,然后摘下眼罩去寻找自己刚才摸过的树。

第三阶段(直接体验)———设计“寻找森林的色彩”: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个小组分得一张24色的色卡、一张记录表以及一块KT板,在森林里寻找不同颜色的自然物,然后将自然物按颜色排列在KT板上进行展示,寻找到的自然物种类最多、颜色最全的小组胜出,可获得奖励,落后的小组要接受“惩罚”。

第四阶段(分享启示)———设计“敞开心灵”交流:组织学生对这个活动进行总结梳理,说出自己的活动感受与得到的启发。视觉是人感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当眼睛被蒙上,人体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其他各种感官,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当学生脱掉鞋子,赤脚走在草地上时,会触发脚上的触觉感受器,也会产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强大的心灵冲击力。游戏中,引领者好比是蒙眼者的“眼睛”,引领的过程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上,游戏是拉近心灵距离的很好契机。学生扮演的“生物“历尽“坎坷”找到“我的树”的游戏拉近了学生与森林的距离,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然体验提倡“在自然中”“向自然学习”,其精华在于让学生切身投入到大自然中,通过自然观察、自然记录等方式,探索自然的奥秘,领悟生命的意义,树立尊重、热爱自然的心态,进而改变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推进自然生态的保护。

第3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一、在日常学习生活习惯中进行环境教育

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中,赏析作品,看了四幅作品后,我问学生:你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在写书法作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注意事项其中有:

1.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2.每行的字数要尽量相同,最后一行可以少几个字,但不可以多写字。

3.竖行和横行的字要对齐,字的大小要一致。

4.要学会折格子。(使用毛边纸、旧报纸等)

5.写字时要注意整洁,字墨未干,不能碰字,且尽量站立,悬肘,写字的手不要碰纸面。

教师推荐学生使用毛边纸、旧报纸等,不要求使用高档宣纸、白纸,树立节约、环保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时总结:我们今天通过观察挂图,了解了写毛笔字的行款要求,只要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写并坚持长期练习,也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最后提醒大家洗毛笔的时候,注意不要把墨汁碰到、洒到墙上,先用盆水洗,最后用水龙头小水冲洗。细节上注意卫生,注意节约用水。经验告诉我们,从平时的习惯进行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与水资源有密切联系的文章。可充分利用这类课文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如教学《九寨沟》一文,九寨沟到底是个怎样美丽的仙境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游览一番。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正是这里的优美环境,才拥有那么多的珍禽异兽。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不过去了景区,可要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哦!可通过让学生了欣赏神奇的九寨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可爱。

又如学生学习课文《云雀的心愿》时,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亿吨,每分钟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让学生从这些触目惊心的资料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孩子们通过看图片、动画,从中了解到我们居住的这片土地上,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对水源的破坏,使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许多植物死去,许多动物无家可归……看到这里,有些学生低声说:“唉!它们真可怜!”有些学生的眼神中流露出哀伤,真正理解了人类与动物、植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环境,认识环境与人类那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学习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的知识,形成正确的环境观、科学观。

三、在孩子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主要教育学生知道平时的细小行为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亲历而为,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成为自觉的行动。因此,学校还开办了“热爱绿色”中队主题会,全校还安排了学生搜集环保寄语,我班寄语如下:

1.风过来“吻”我,雨下来“亲”我;请你不要过来踩我。――小草(李安琪)

2.外小是我家,我们都爱她。(陶璇)

3.无规矩,不成方圆;向不良行为说“不”,从我做起。(袁宇辰)

我们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就某一环境问题进行讨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从中培养学生对绿色的热爱,增强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保护环境,教育为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教育孩子做起。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将不懈努力。

第4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环境管理 学校环境管理 环境教育 实施策略

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政策,并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教育部也针对学校颁布了相关文件,主要有《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教发(2005)19号)、《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教发(2006)3号)等。在这些文件中明确要求:学校不仅“要把建设节约型学校作为学校发展战略列入到‘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而且要“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学校,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和行为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纳入到学生行为守则和德育考评之中。”这些新理念、新措施的提出,是教育面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措施,而学校环境管理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环境管理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

环境管理的基本含义是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按照通常的理解,既然环境管理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又多与矿产资源开发、工业生产等行业相关,所以,作为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与环境管理联系不大。往往学校的“管理”目标,主要是指学校组织机构建设、师资队伍管理、设备条件管理、教学活动的组织等。

20世纪后半叶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教育在转变人们观念、解决环境问题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在开展环境教育方面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且在有效性方面优于其它社会单元。因此,近年来学校环境教育也得到更为全面而深入的发展。但是,学校环境教育的观念和做法长期以来都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学校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人才。也就是说,学校环境教育注重于人才培养,强调学生环境行为的改变,环境管理只是企业的事,学校本身在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不需要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更不用说将学校环境管理与环境教育密切联系和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忽视了环境管理在提高学校环境教育实效性方面的作用。

根据文献研究,学校环境管理概念提出的基本脉络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机构积极从减少自身环境影响入手,努力寻求环境绩效的改善。尤其是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全球推广的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出台,以其降低组织运行成本、树立组织良好社会形象等优势,得到教育机构的认同和借鉴。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提出一个“生态学校奖”项目,该项目明确指出:学校应建立一个基于ISO14001/EMS方法的学校环境管理的完整体系,以减少学校的环境影响和促进学校的环境教育。此后,其它一些国家也开始关注学校环境管理,例如,2000年日本开展了直接面向中小学的环境管理体系项目“青少年ISO14000项目”。澳大利亚在其“可持续学校”项目中就明确要求学校建立学校环境管理体系(SEMS),提交“学校环境管理计划”(SEMP),并实施。

中国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朝着“生态化”方向转变,其重要措施是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制定,并联合环境保护等部门开展相关活动。例如,1996年,原国家教委、原国家环保局联合颁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提出“绿色学校”的建设目标;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并将其做为新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这些国家文件都为学校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保障。

在中国,最早明确要求学校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是“绿色学校”项目。该项目在结合国外相关项目的经验基础上,要求学校积极尝试进行环境管理实践,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取得了部分成果。个别学校还通过了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2003年,为推动此项工作,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在全国“绿色学校”中推广校园环境管理活动。此项活动使许多学校受益,例如,深圳市笋岗中学采取23项节电措施后,仅4个月就节约用电17587度,节约电费11959元。64多所学校的一年环境管理措施取得了节约110多万元的效果。2008年开始北京市教委也在积极在北京市高校和中小学校中推进节能减排学校的工作,目前已制定了相关指导文件和参考资料汇编,开展相关评估工作,受到学校的欢迎。

目前许多教育和环保部门的领导、学校老师,以及专家学者都认识到了学校环境管理对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提高师生环境意识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以及相互联系与促进,这不仅意味着学校承认和开始重视学校在运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学校环境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学校环境影响和办学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环境管理还可以改变过去学校环境教育多局限于知识传递和一些宣传活动的局面,使学校的环境教育更具实效性。但是,有关学校环境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至今还很不足,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其认识也离有效开展学校环境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差距,这必然影响到他们对学校环境管理的关注程度与实施效果。

二、学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从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二者互相促进、互为目标的关系出发,借鉴国外学校的经验和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学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学校制定有完善的环境政策;有健全的污染防治设施;形成有效的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的校园环境:有良好的环境安全措施(见表1)。

需要强调,作为以人才培养为主的教育场所,以上环境管理的内容必须配合全校性的环境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包括学科渗透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专题教育等,以促进学校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学校环境管理的实施策略

学校环境管理应从学校管理层面做出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学校各部门应积极参与和推动,其参与主体包括学校管理者、各职能部门教职员工、学生三个层面。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可借鉴ISO14001标准的做法,亦可采用其它环境管理方法。限于篇幅,本文重点就以下三个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1.确立学校环境政策,建立学校环境管理体系,评估学校环境绩效

首先,学校领导和老师必须转变过去“环境管理是

企业的事”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节约型学校的建设不仅对我国资源节约、降低污染的总体目标有实际的贡献,而且能通过全校师生的参与,提高师生环境意识,有效促进教育发展。

其次,学校应根据当前环境形势和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与特点,确立学校的环境政策,以便全校师生能根据这一政策,设计、组织和开展相关的环境管理工作。一个学校的环境政策的制定,实际也就是学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单元,对社会所做出的承诺。通过学校的努力,改善学校的环境绩效,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例如,香港一所学校确立的环境政策是:

本校做出以下的承诺:

・在本校范围内推进有效的环保措施

・尽量节省能源及用水

・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并尽量回用或回收废物

・把保护环境加入日常教学中

・将环境政策(方针)及环保措施公开于有兴趣人士

第三,学校环境管理的方法之一是参照ISO14001思想,建立一个适合于学校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其过程包括评估学校环境和环境教育现状,找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计划;实施相关计划;监测和评估实施成效等环节。为了保障学校环境政策的落实,学校各部门都应通过健全相应管理制度,形成奖罚机制,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和平台,将各项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最后,学校还需注意定期评估各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评价学校环境绩效是否能持续改进,并编制评估报告。这项评估工作可与学校年终工作总结结合起来,但应注意的是,我们通常编写的工作总结,往往以工作的罗列和定性评价为主,而反映学校环境改善的环境管理工作则应包括许多具体的数据。例如,节约资源一项工作,就可以统计出学校全年的用水量、用电量、垃圾分类回收量、纸张节约量、食堂的燃料使用量等,而且可以采用数据统计、图表示意、调查研究等方法,检讨学校一年中,在资源节约方面的成绩与不足,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改进方案,为下一年度的学校环境管理工作做准备。

2.围绕新课程改革,结合学校环境改善计划开展环境教育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新一轮以课程改革为主的教育改革拉开了帷幕。学校环境管理与新课程改革结合的优势有两点:第一,新课程改变了国家对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地方和学校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部分课程。这种改变使学校可以结合当前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瓶颈的大背景,选择环境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形成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第二,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而环境主题是最好体现这一原则的教学内容,它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能力。实施学校环境管理的课程可以为综合实践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教育、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等,而教学内容则应强调实际环境改善,例如,可以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节水、节电、垃圾回收利用、绿色消费和校园污染控制、交通运输等方面开展教学,以弥补学校过去在开展环境教育是对本土实践的教学理论研究的不足。教学方法则主要包括:调查、实验、小组学习和讨论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环境问题、学习环境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制定方案和实施,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协调能力等。所以,学校环境管理不仅充实了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提供了更为新颖和综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更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实效性的提高。

3.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形成“绿色校园文化”

第5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意识培养,合作探究,环保习惯

 

一、农村地区小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及重要性

(1)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更有甚者几乎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只对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稍有了解,但是对于环境为什么会污染,生态环境为什么会恶化,生态为什么会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后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等问题缺乏根本认识,所以,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来改变现状。

(2)农村大部分小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都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且易受负面影响,大多小学生都喜欢效仿别人的不良行为,就会导致他们无法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如,看见别人乱丢垃圾,心理便会产生一种模仿效应,即别人都可以乱扔,为什么我不可以,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就不会对环境问题予以重视,或者他们明知那样的行为不可取,但在潜意识里没有形成乱丢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意识,最后,意识支配了他们的行为,就会让他们形成不好的习惯,对于类似的不良环保习惯没有认识到,随意的乱扔垃圾,使环境受到了污染。

(3)农村小学生对于“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等类似的专有名词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在内心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意识环保习惯,当他们看见父母习惯于把废弃的塑料垃圾当做燃料使用,而把燃烧释放出的浓浓黑烟看作是正常现象,却不了解燃烧产生的废气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农村地区生活用水随意排放、农药的任意使用、牲畜粪便的不合理处理等都会导致河水污染,进而引发一连串的水污染的不良反映,导致河中鱼、虾等一些水生生物和植物死亡,生态食物链受损等现象,可对于这类现象的原因他们却不得而知,殊不知是因为他们缺乏环保意识,所以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尤为重要。

(4)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生物资源都十分丰富。但是很多小动物、昆虫、鸟类都成了小学生的玩伴,如:去稻田里捉蝌蚪,掏鸟蛋,捕捉蝴蝶,用弹弓打鸟等成了很多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眼里那只是玩耍的一部分,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生态的一部分,没有意识到那样会破坏生态的平衡。所以,要纠正他们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在心里形成爱惜小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站。

二、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与非农村学生的差距较大,加上很多农村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家庭教育产生的效果不明显。不能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收到切实的效果。另外,与城市生活资源相比较,农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一般不会产生严重性的缺水和水污染等现象,但近年来和城市相比较,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水资源的浪费,电的浪费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此外,农药、灭鼠药的随意使用,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任意排放,打猎、过度捕捞等一系列的行为成了农村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这些行为的发出者大都是多成人或长辈,所以对孩子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左右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导致农村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淡薄。

(2)学校教育原因

如今,大多农村学校的教学主要把重点落实在书本教书上,而对环境教育还不够重视,根本没有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大纲要求中,更是很少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课程,大多情况只是向学生宣传最基本的环保行为,没有作深入了解,另外,农村小学的环境教育缺乏专职的教师,这主要归结于农村的小学老师大部分也是生长在本地区,对环保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的环保教育的开展,小学的环保教育和学科教育之间还未能衔接起来,因此,学科渗透就相当缺乏,那么,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同样缺乏。

(3)社会原因

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大部分还存在与社会脱轨的现象,与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接受的相关环保教育常识也较少,加之全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习惯,如:在学校考试要求学生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在校外,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随处乱扔也不会受到处罚,这就会让小学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环境保护对于他们的约束力就会降低。所以,由于全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就进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保教育。

(4)自身原因

农村小学生还处于低龄阶段,因此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从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再到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他们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再到深奥一些的环境问题,他们更是谈不上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在他们的意识里就会形成环境与自己没有关联,自然就不会关心环保。也就造成了他们环保意识的淡薄。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1)学校教育应充分挖掘渗透在各科教材中有关环保意识教育的内容,把环保 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中,量体裁衣,有争对性的进行学科渗透教育。

保护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地区有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不同的栽种,教师可把这一先天优势开发成课程资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带领学生到田间参观学习,让学生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农作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了解一旦环境和生态遭到破换和破坏,农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2)结合农村特色,从身边的事物中开展活动,师生共同探究环保知识。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的饲养场,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喂养小物,在喂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对小动物保护的本能。了解动物粪便的合理利用即可成为肥料,但如不经过处理就有可能污染水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衍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加强课堂环保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站。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育,如通过故事、寓言等具体形象地向学生传递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的结论,而是提出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阅读资料去了解环境问题,学生们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此时的老师就该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所得的结论,老师可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合理性,并运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来进行学习,此外,老师在环保教育中不能单纯的只做宣传,而是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前提下环保习惯,巧妙地渗透环保内容,让学生逐渐领悟、体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

(4)多开展小学生环保实践活动

环保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形成环保观念,加强学生的环保决心,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转化强而有力的实际行动。环保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更要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保护自然生态必备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学生随意丢垃圾,乱摘花、践踏草坪、随地吐痰等现象,教师就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让学生随即检讨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便能增加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师生一起组织“爱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并能将垃圾进行分类,对废弃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废水的循环使用,这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还帮助学生领悟身边常用资源的可贵性,不应随手丢弃,而应珍惜爱护,进而加深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5)充分利用环境纪念日,激环境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每年有关保护环境的纪念日不少,那么教师可充分的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纪念日的意义,如每年的3月22日植树节、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可以这些节日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保护环境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巩固环保知识,如,植树节可带领学生参加植树,绿化身边的生活环境,这样学生即参加了活动,有从中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深化了课本上所学的有关知识,世界环境日也可开展“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观察,总结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协助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家庭是孩子除学校外的一个重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在农村地区,在学生的课余以及假期时间,大部分都是帮助家人在田间干农活,在这段时间里环保习惯,他们能发现很多新的问题,而此时家长的简答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如反常的气候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学生自然不明白气候反常的原因是因为生态的破坏,而很多家长也不明白这一点,鉴于这个原因,学校可向家长介绍一些相关的环保小知识,对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可以让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中利用教材,将直接知识和间接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参与、观察、实践,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成为环境保护活动的参与者,监督者,在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结合农村现状,及时的对农村小学进行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下一代能过健康的成长,共同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李友梅,刘海燕.环境教育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丁兆雄.环境教育师范先行[J]. 环境教育,2000 (5):24-26

[3]许江映.小学环境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J]. 环境教育,2003(6): 36

[4]田菁.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2001.

[5]任耐安.环境教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6]白月桥.环境教育目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第6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戏剧 环境教育 传播效果

教育戏剧是一种以戏剧为媒介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学者林枚君概括其过程为,在自然开放的教室中,由一位领导者,运用发问的技巧、讲故事或用道具引起参与者兴趣并透过肢体律动、即席默剧、五官感受及情境对话等各种教学策略鼓励参与者运用“假装”的游戏本能去想象,且运用自己的身体与声音去表达。团体互动中,每一位参与者必须去面对、探索且解决故事人物或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与情境,由此体验生活,了解人我关系,建立自信,进而成为一个自由的创造者、问题的解决者、经验的统合者与社会的参与者。①

今年7月,笔者实习所在的公益机构,组织一次针对26名儿童(10-13岁)的生态教育活动。经过讨论,笔者和同事决定结合已有的有机农场生态探访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教育戏剧活动,并希望通过该活动的实施,探索教育戏剧应用于环境教育的效果。

一、教育戏剧与环境教育的内涵

1、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是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以及后来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实践学习、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赫兹-麦恩斯的创造力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②

不同学者对教育戏剧的定义稍有不同:Cottell认为,教育戏剧是儿童将自己融入到经验学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儿童运用想象力,增加创意表达,通过动作、手势、临时创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探索多面的人类经验。③台湾学者陈韵文认为教育戏剧是指在教育场域中的戏剧活动:它通常由教师指导,将戏剧视为教育工具,由师生共同参与并创造,不以最终展演为目的。④学者张生泉认为,教育戏剧是指运用戏剧技巧从事教育的一个门类、一种方式。

综合多位学者的定义,教育戏剧可被理解为把戏剧与剧场技巧用于教育功能的一种教学应用媒介。教育戏剧中的策略多种多样,主要有:即兴表演、暖身、说故事、戏剧性游戏、定格画面、集体绘画、声音轨迹、扮演呈现等。⑤

2、环境教育

1970年夏天在美国内华达州卡森市林业学院召开的有关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正式表述环境教育的定义:“环境教育是一个价值认识、概念澄清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来说,这些技能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⑥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环境教育的内涵也相应变化: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与会专家认为,在该会议之前,环境教育主体还局限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会议之后,环境教育从内外部两方面重新定向。就外部而言,环境教育要重新思考它与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社会、科学及技术的联系,从中获得支持和帮助。也就是说现在的环境教育把自然研究与社会研究结合起来,将环境问题置于现实社会各种关系和领域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全球观、目的、目标、指导原则、策略、方法、资料等。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纲要2005-2014》中建议教育者将艺术元素融入可持续发展主题的教育项目中,并提出可将戏剧加入到教学环节中。

研究者Marie为了检验教育戏剧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尝试将教育戏剧策略融入环境教育的课程中,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做出尝试。研究结果证明,教育戏剧能够帮助儿童更好认识、理解有关垃圾不当处理以及正确回收的知识;同时,教育戏剧对发展积极情绪,帮助儿童表达个人对环境的想法,对自身角色的思考有显著作用;另外,积极参与环保类教育戏剧对于在戏剧之外开展环保实践,以及学习相关技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⑧

二、研究方法

虽然有关教育戏剧的研究多采用“前测—后测”实验方法。具有实证研究的优势,但因为存在无法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参与情况等问题,所以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本文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方法。

笔者与同事经过讨论修改,最终确定教育戏剧方案如下:一、有关有机农业的知识讲解;二、与戏剧情境扮演相关的暖身游戏;三、以故事为背景的教育戏剧创作。

戏剧策略一:集体绘画——所有参与者根据描述,想象美丽村昔日景象,并将之绘制在白纸上。

戏剧策略二:定格画面——参与者分成四人一组,分别扮演老农、庄稼、土地和害虫。四人模拟农民施肥的定格画面。

戏剧策略三——教师入戏。助教扮演专家,再次回到村子里,助教依次走到每个学员身边,让学员以农民身份演出与专家再次相见的场景

第四部分:分享讨论。

借鉴Marie Jeanne McNaughton的研究中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估标准,按照知识概念认知效果、对所探讨议题的态度与个人生活方式、改善环境状况的实际行动三方面进行教学观察,探讨教育戏剧融入环境教育之后的教学效果。⑨

三、焦点访谈

教育戏剧活动后,笔者随机挑选8名学员进行焦点访谈。问题围绕学员对有机农业概念的认知,对这次生态环保教学活动的态度,个人生活方式的反思以及改善环境的行为几大问题展开。访谈结果总结如下:

1、教育戏剧帮助更好理解有机农业知识

指导者首先询问受访者什么是有机农业,受访者回答比较清楚且不忘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联系。当问到“是怎样记住这些新概念”时,参与者全都提到了在农场的戏剧活动,认为教育戏剧具有很强的学习启发力:“我扮演过“土壤”,在表演“施肥”时,我扮演得很痛苦,因为我感到总是施肥,土壤真的会受到很大破坏。”

2、对有机农业议题持有浓厚兴趣

环境教育并不是教学生死记硬背环境知识和生态道德准则,而是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情感,通过陶冶个体道德情操,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关心自然、对自然负责的道德品质,因此指导者通过访问了解学员对有机农业的态度和想法。

指导者问学员,农民有没有错。学员听到这一话题,争先恐后开始讨论。有学员说“我一直认为不是农民的错,他老了,没什么文化,再加上没人帮他种田,如果不用化肥,他自己也没办法干那么多农活。”指导者追问:“可是一直使用化肥,对乡村环境影响是很大的,农民生活不能没有收入,可是乡村环境一旦破坏,再恢复很难很难,农民怎样能够种好地的同时保护环境呢?”

该问题引发所有人的沉默思考。不久,有学员打破沉默:“找专家帮忙种田,不是找专家卖化肥给他们。”“农民是种粮食给我们吃的,应该像工作有工资一样,得到很好的待遇。”“应该帮助他们学习更好的技术”。有学员提出,“出台法律,禁止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肥、农药,只要出现推销化肥的人就是违法的。”另一个学员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对农民而言,掌握有机农业技术,争取人力支持,问题还是没解决。

从学员的回答中发现,他们对于有机农业的利弊逐渐脱离了个人的简单情绪和简单是非判断,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理性思考,并开始寻找解决方式。

3、从个人和社会角度建立了改善环境的行动意识和目标

环境教育的目标中,将对环境问题的反思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必不可少的。指导者说,虽然在教育戏剧活动中,故事围绕一个虚构的场景进行,但是相似的故事正在中国的乡村不断上演,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学员们有何针对个人和社会的行动建议?

有学员认为,以后一定在购买蔬果的时候仔细辨认,不吃施过化肥,虽然好看,但不健康的食物;也有学员,在课后向家人介绍了使用化肥农药种植的食物的危害。另有一名对生物知识感兴趣的初中生认为,他在活动结束后,和父母在网上一起找寻有关有机农业的资料,他说,如果有机会能把这些知识早告诉农民,让他们了解化肥使用与有机农业之间的利弊得失就好了。他的话启发了其他人,有人说“组织志愿者培训农民。”有的说“自己要去做志愿者帮助他们种地,还可以尝试最新鲜的瓜果蔬菜。”虽然在短短时间内,以及目前现实条件下,学员们只能在讨论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很多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希望类似的活动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延续,学生也能被赋予更多亲身设计、参与环保行动的机会。

四、结论与不足

本文针对的是一次以有机农业、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戏剧活动的行动研究,借鉴国外学者研究中的评价标准,考察利用教育戏剧的形式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学效果。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发现,不论对知识点的认知、对教育戏剧活动的态度以及课程后改善环境状况的实际行动来看,此次教育戏剧活动取得了积极效果。

然而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在代表性与效度方面仍有局限。未来应结合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定量方法,了解教育戏剧在环境教育应用中产生的效果;其次,现有研究是针对教育戏剧应用于青少年课外环保教育的,未来需要针对教育戏剧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在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采用更加深入的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①林玫君:《创造性戏剧之理论与实务研究》[M].台北:供学出版社,2003:156-157

②岑玮,《教育戏剧的教育意义与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17):7

③Cottrell,J.(1987).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grades 426. Lincolnwood,IL: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④陈韵文,《英国教育戏剧的发展脉络》[J].《戏剧学刊》,2006(3):39-62

⑤张生泉,《论“教育戏剧”的理念》[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9(3):26

⑥王民、蔚东英、霍志玲,《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3

⑦Re-orien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

nt..Summary Report of the Inter-re-

gional Workshop[R].1995,Athens

⑧Marie Jeanne McNaughton. Educational drama in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04,10(2):142

⑨Marie Jeanne McNaughton.Educ-

ational.drama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co pedag-

ogy in action.Culture & Society,2010(3):297

第7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1.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激增,全球出现了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然而,仅靠专业人员和污染企业实施环境治理,对于日益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来说,这样的保护实在显得势单力薄。时隔二十年,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即人类第二次环境会议进一步提出:环境问题需要全民参与。而全民参与的基础在于教育。所谓环境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全人类认识、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促使其个人或团体具有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预防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在人类第二次环境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36章指出:"不论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态度使人们具备评价和实践他们可持续发展意愿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对人们获得环境的伦理观、价值观、态度、技能和实施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以及对决策进行有效的公众参与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解决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最基本的有效手段。基于对环境教育上述目的和性质的考虑,著名的关于环境教育的《贝尔格莱德》指出:环境教育应当根据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社会职业层次的需求、兴趣和动机的方式,面向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它应当引导广大公众包括儿童、青年和成年人能意识到环境问题,进而又能较好地理解环境问题;它应当向某些职业层的成员如工程师、设计师、建筑师、医生、教师、行政人员和企业家等-他们的活动对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提供相应的准备;最后,它应当培训环境科学的研究者和其他专家。可见,环境教育不只是一种专业教育,它更应当是一种面向全体公众的通识教育并需要全民的参与。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在迎接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环境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认识到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必要性。在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的亚洲各国,尽管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但都对环境及环境教育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各国专设组织机构处理环境问题,并在各个层次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亚洲地区环境教育的政策与计划

亚洲地区环境教育的起步较早,在1975年的环境教育贝尔格莱德会议之后不久,1976年11月在泰国曼谷召开了亚洲第一次环境教育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地区性的环境教育计划、人员培训、非正规环境教育、教育资料等多方面的内容。1980年9月,来自17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曼谷举行的一个地区性环境教育研讨班,就在亚洲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提出了如下七点建议:①鼓励和加强信息交流,推动各国编制国家级的环境教育计划和组建相应机构;②加强环境教育信息和文件的收集和传播,建议出版环境教育通讯;③筹备和出版各种环境教育原始资料,加强国家级环境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④组织研究、访问、交流,尤其要加强青年领导者之间的交流;⑤为国家级的环境教育学习、研究和实验提供资助;⑥参加或为国家级的环境教育活动提供咨询;⑦建立一个环境教育专家库。至今为止,这些建议对亚洲各国的环境教育发展仍然起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1981~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通过对亚洲各国环境教育的考察,确定了亚洲地区环境教育需优先发展的重点是:大、中、小学教育,教师培训,职业技术教育,成年教育和农村教育。

在确定环境教育的重点和优先项目后,亚洲各国在一些国际组织的参与下,又开始研究制定环境教育的方法。1986年11月,UNEP为推进亚太地区环境教育和环境教育师资培训的行动计划,在曼谷组织了一次地区性专家会议。这次会议推荐了一系列在亚洲地区发展环境教育的方法,如环境教育应自儿童学龄前时便于家庭中进行;在小学,对环境意识的教育应该结合到所有的课程中去,而且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环境和其它具有环境教育意义的地方如公园、动物园进行环境教育;课程应着眼于人类基本需要的食物、居舍、健康与衣着,以培养孩子们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认识。

亚洲在10多年环境教育实践中对环境教育目的的理解日益深化。1989年召开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环境教育培训班将环境教育的目的进一步概括为:环境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①对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变化有一个基本了解;②培养合理的价值观和态度,特别是树立对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的关心和责任感;③获得并加强在判别、评价、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技能;④培养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事务以及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紧迫感。

亚洲各国为了保障环境教育的实施,纷纷在国家法律和政策上,对环境教育作出明确规定。菲律宾的《总统法》规定,国家环保局和其它政府机构必须通过各种宣传激发群众的环境意识,并鼓励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马来西亚的《国家环境质量法》和其它法律规定,由国家教育部管理环境教育培训和环境教育课程,要求把环境教育融合到各级教育中去;泰国教育部制定了一项综合的环境教育工作计划,为各级正式或非正式的相关课程提供环境教育指南;尼泊尔的国家资源保护战略(NCS)所制定的国家环境教育计划,加大了对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召开国家环境教育会议,统一意见,促进环境教育经验的交流与总结。

3.学校环境教育

在亚洲各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环境教育已逐渐纳入并融为已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环境教育的教学安排上,亚洲各国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宜把环境课程作为与核心课程并列的一门独立课程来教学,认为这样反而会造成学生孤立地看待环境问题,亚洲各国一般主张把相关的环境概念系统地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里,把环境意识渗透到已有的所有科目中。通过各科的教学,介绍与现实环境问题有关的事例。这种做法强调了环境知识与其它科目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的。例如:文莱从1983年起就开始在小学的自然、地理、历史、卫生保健课中渗透环境教育;斯里兰卡在中学的科学概论、公民学、卫生学、美学等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而且越到高年级,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就越为突出;伊朗则在学校的生态学、生物、地理、社会问题研究等科目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讨论诸如土利利用、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原料、能源等问题。

亚洲地区的大学环境教育通常采取独立设课的形式,从1973年泰国的Mabidol大学在亚洲首先开设环境专业。至今,亚洲已有许多大学开设与环境有关的各类专业。如:亚洲技术研究所在制定大学环境教育计划外还制定了一个跨学科的自然资源发展与管理计划;在菲律宾,许多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不断深化和更新,有些大学还将环境概论课程列入大学的公共基础课计划,印度的大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在本科教育中设立一项环境课程基金,以扶持环境教育课程的建设;斯里兰卡认为有必要把最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列入大学学位课程;在韩国,许多大学都设有环境科研中心以培养环境专门人才,一些环境研究所还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为了促进环境课程在大学的广泛发展,许多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为环境课程的发展、环境教育教师的培训设立了赞助基金,例如,香港在1993~1994年间,大约12项有关能源利用、土地填埋等主题的课程受到课程基金的资助。

4.教师培训与教材建设

环境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一支受过专门训练的、能胜任环境教育的师资队伍做保证。亚洲各国在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方面已作了很大的努力,在职培训、在职进修也相当普及,但师范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还比较缺乏。

UNEP负责安排亚洲地区的环境教育师资培训。Unesco--UNEP共同组织的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制定了一项地区性计划,用来构建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课程建设的示范点和发展环境教育的职前和在职师资培训。Unesco亚太地区办事处在1989~1990年实施了环境教育培训课程和一系列中学理科教师和教学督导参加的有关环境教育的继续教育培训班项目,共培训了250名来自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教育工作者、理科教师和教学督导;印度的环境教育中心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资助下从1994起每年组织一次2-3个月的环境教育培训班,其培训内容相当广泛,从全球环境问题到野生动物保护,从人口问题到妇女在环境事务中的作用,也包括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宣传资料的撰写、游戏和剧本的设计等等,学员还要考察著名的亚洲狮的故乡和海洋保护区,并在环境教育野外中心实地工作,马来西来环境部为在职教师专设了全国环境教育培训中心;巴基斯坦的环境和城市事务部正着手制定一项"环境教育协调计划"用以培训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决策者,从而使整个教育界从上到下都能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确保环境教育的实施。

环境教育的正确实施离不开高质量的、与本地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材料。Unesco亚太地区办事处(PROAP)在1989年出版了《中学教师环境教育原始资料集》,它为环境教育培训者、教育者、课程和教材专家提供了参考。PROAP还于1991-1992年间主持编写出版了《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指南》、《自然灾害的环境教育指南》、《非正规教育和艺术类的环境教育指南》。菲律宾为教师提供的环境教育信息交流材料包括课本、补充教材、录像带、多媒体等:香港环境运动委员会为小学环境教育制作的教材包括了教师手册、工作卡、短剧剧本、录像带和海报等,香港地球之友也制作了学前儿童环保教育教材指引;印度新德里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制作了一套多途径进行师资培训的资料包,其中包括4种录像带:死亡峡谷生态系统、空中楼阁、水荒、城市印象等,这些录像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是如何加剧环境恶化的。设在印度艾默德巴(Ahmedabad)的"环境教育银行"则是一项完全创新的模式,这个银行其实是一个环境教育的资料库和培训中心,它储存了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各种资料包括教具、海报、小册子、电影拷贝、录像带、出版物和一个储存有800多个环境概念、2500项活动和600多个研究实例的电脑数据库,可以为环境教育工作者提供各种教学材料以满足不同需要。

由几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联合建立的"超越"(OUTREACH)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教育培训网络。OUTREACH最初在肯尼亚创办了一份叫"辩护乌鸦"的儿童连环画杂志,在此举获得成功后,由"关心"(CARE)国际组织提供资金,印度尼西亚的环境组织于1984年创办了一份类似的刊物;1985年泰国在教育部、CARE等多家组织的资助下,也创办了一份类似的儿童环境教育杂志。

5.非政府组织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环境非政府组织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与基层民众直接联系,而普通民众有时比由上而下的传统机制更能发挥作用。在亚洲,一些环境非政府组织通过直接与公众联系,更能有效地传播环境现状及其受到的威胁和环境整治的进展等信息;非政府组织还能比较容易地掌握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而且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大大增加了公众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方面的参与。可以说亚洲各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它们的活动各有特色,有的主要在农村开展宣传活动;有的重视环境焦点问题;有的偏重于自然保护;有的注重环境科学介绍研究:有的着力建立环境教育网络和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创新。如:哈萨克的拯救生态绿色协会,通过提供生态学数据对公众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乌兹别克的和平与团结博物馆举办了多次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展览;印度的环境教育中心在政府林业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支持下,建立了东亚和东南亚环境教育网络(SASEANEE),SASEANEE在促进地区间环境教育的交流、人员培训和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香港的地球之友(FRIENDSOFTHEEARTH,HONGKONG)通过各种调查研究、教育环保运动,致力于改善香港和全球的环境,近年来举办的诸如邀请影视明星上街参与检举汽车冒烟等多种环保活动,推动了香港市民的环保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在亚洲地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也日益增加。除了在国内建立非政府组织外,亚洲还出现了区域性的非政府组织,如亚太地区环境论坛、亚洲湿地局、亚太地区环境信息网络等。

为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就要使环境教育社会化,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传播和渗透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而大众传播媒介是环境教育社会化的主渠道。由于亚洲一些地区人口识字率很低,印刷媒介对于文化水平低的群众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极为有限的,而广播、电视就克服了这种局限性。近年来,亚洲地区的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制作了大量环境教育节目,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传播环境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印度的法律规定中央电视台每天必须有7分钟的时间用于环境有关的节目;尼泊尔广播电视台有一个每周固定节目用来介绍一般生态学知识和重要森林资源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几乎所有的巴基斯坦电台都设有环境节目专栏;日本由十所大学负责制作环境教育方面的广播电视节目供传媒使用;中国广泛地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介传递国内外的环境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创刊的具有权威性的《中国环境报》(CEN),目前发行超过60万份,它为中国的环境教育和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它在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500佳;在斯里兰卡,政府要求报界从教育效果的角度来看待环境新闻而不应当只考虑新闻价值,除此之外,各国都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宣传活动、如植树、演讲、辩论、展览、义卖、研讨会等等。新晨

6.亚洲环境教育的新动向──促进参与

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是直接关系到全球能否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它需要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和合作,掌握环境知识与技能,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21世纪议程》后,环境教育正逐渐从注重知识的传播转向强调实际行动能力的培养。为此,亚洲许多国家发起了各种各样的流行性活动,以引导公众行为来导求环境问题的解决。例如,泰国的反对乱扔垃圾活动,它通过在街头张贴"一双大眼睛"的公益广告,表示市民的行为受到"魔眼"的监督,提醒人们保持城市清洁。与此同时,各类海报、出版物、电视卡通片、广播短剧等也大量进行这方面的宣传,使得整个活动声势浩大、妇孺皆知、效果显著;印度的环境教育中心直接参与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的设计、运行的推广,其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直接在农村地区推动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可以说,亚洲各国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通过环境教育指导和影响人们的环境行为的重要性。

7.启示

第8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环境教育;实践;温室效应;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45-01

环境恶化问题这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幽灵,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水资源的严重枯竭、向大气中过度排放有害气体而引起的温室效应等,这些如影随形的恶魔已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我们的惟一家园――地球将要毁灭在自己手里!但是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却是相当淡薄:一次性筷子和饭盒仍大行其道,铺天盖地的白色污染有增无减,水电资源的浪费触目惊心,人们的大多数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这几年的雾霾无时无刻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环保教育迫在眉睫,这威胁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中国古人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环境危机已经涉及到地球上生存的每一个生命个体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新世纪的教师就需要站在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树立环保意识,做一名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卫士和坚定的环保教育工作者。

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培养每一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课堂抓起。就此问题,在学生中间利用各种研究方法,遵循一些研究原则,实施紧密的研究措施,在学校里开展环境教育实践的研究。

我在思品课课内课外进行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观点,组织学生参与活动。

采用实验法与行动研究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观测学生发展的变化。此外,还采用观察法进行研究。所谓观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在教学中,把握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寻找和发掘教材本身的环保因素,找准切入点

如钻研《幸福不会从天降》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文中的舅舅致富原因是他利用生态平衡的食物链关系进行科学养殖。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谈谈舅舅的致富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舅舅利用生态平衡的食物链关系进行科学养殖。教师和学生一起写出食物链,其中有一条食物链是利用鱼的粪便做肥料,积少成多进行发酵,利用沼气来发电,从而合理用电。这就是说舅舅能利用“废物”进行循环再用。

二、布置有关的环保因素的作业,试行弹性作业制

根据《幸福不会从天降》这篇课文的特点,布置学生三个作业:第一个作业是将家里的易拉罐进行成手工制作,完成一个作品。班队课上交流作品,进行一次作品展出。第二个作业就是让学生积极参加美化校园的公益劳动。劳动后完成一个表格,表格的内容包括“劳动内容,劳动效果,自我评定和同学评定”。第三个作业是将第二个作业的表格再复制一份,做一次社区劳动记录。第三个作业完成的过程需要教师安排一次社区集体活动。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这三个作业,有些学生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那就让学生合作完成。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在三个作业完成后的一个星期里,学生完成得比较好,而且懂得了废品可以再循环再用,社区的环境需要人人保护,坚持到底,很多学生都不再乱扔垃圾了。

这种举措,需要经常性地进行,一有时间和机会,就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三、课余参加气象小组,了解“温室效应”

采用定期的观察,即按一定时期进行观察。让学生每天观察气象三次,早上8点观察一次,中午1点观察一次,下午3点30观察一次,如此观察若干次,到一定时期(两个月一次),把记录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

采用了长期的观察,即在比较长的时期(一般可以长到几个星期、几个月或若干年)内继续进行有系统的观察。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气象小组的活动,记录每一天的气象数据,最后再将数据整理,做出数据总结。比如说从2011年的5月份起,到2012年的5月份,从学生收集的数据(同一时间高了3.2度),再结合前几年收集的数据(2008年9月16日---11月15日的年平均气温比2003年9月16日---11月15日同一时间的气温高了6.5度)得出一个结论:温州的气温一年比一年高,温室效应非常明显。

整理分析材料的时候,从资料中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真正实践。因为在数据的记录中,有一项是记录一周气温变化的趋势和一周小结。小结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完成。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时间的实践研究,环保已逐步扎根在学生的心里,使学生有了环保意识,并且这种意识是比较自觉的,有时甚至是学生有感而发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值得思考的是环保不是说说就够,还要做到,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学生的脑海中去,生活中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值得思考的是,环境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一直坚持下去。也许研究不再,但是行动依然继续。只有让“环保”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心,扎根于现在和未来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里,才能让“环保”真正延续…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知识读本.曲格平主编.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2)

[2] 环保知识400问.张殿印主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第9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境教育;途径;探索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致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培养其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初中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战场,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并将课堂中所接受到的环境保护意识转变为实际的行为。因此,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成为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空气、水、森林、草原以及土壤等都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人类的生命系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就我国的现状而言,森林植被面积在急剧地减少、耕地面积锐减、建筑规模日益扩大、水资源面临枯竭、白色污染以及空气污染严重,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以及人口观等,并让学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环境保护贡献自身力量。初中地理教学要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旋律,使初中地理课堂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具体途径

1.借助多媒体进行环境教育。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知识储备有限,逻辑推理能力还不够发达。但是地理现象以及一些地理问题仅仅通过教师的口头阐述,学生可能很难明白这些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都是环境问题的一个大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将其环境等问题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看。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身边的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结合上课的进度进行适时的插播。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的方式比较形象、直观,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这能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印象,从而达到了很好的环境教育的效果。在讲解到中国自然环境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我国遇到特大冰雪灾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视频中有拥挤的人群,高速路被覆盖的积雪阻碍了行车、树木枯死等,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在观看的同时思考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这样,学生才能更积极地响应环境保护的号召,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取到良好的效果。2.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生活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要重视地理教学与实际的联系性,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为初中学生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在全班组织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成员是环保意识比较强烈的学生,让他们来推动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教师要定期带队,结合实际情况,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使得初中地理环境教育得到有效地开展。例如:兴趣小组中的噪音检测小组可以走向校外,去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检测噪音问题。对路口的音量、音频进行监测,分别记录下不同时间段的噪音音量。同时,学生要对噪音的来源以及噪音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学生要画出各种类型的统计图,将监测结果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监测的成果分享给学生,教师再让学生们讨论并给出意见如何面对这些噪音,如何减少噪音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3.与环境保护日相结合,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国已经确定了环境保护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地行动,保护校园环境、身边环境,再过渡到保护整个大环境。环境的保护需要每个人的行动。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有意识渗透环境教育意识。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渗透环境教育意识,采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提供了应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保护节日相结合进行环境教育的几个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地理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环境教育的经验,最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环境意识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爱勤.初中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错位与整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6(02):36—43.

[2]谭振宇.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探析[J].新课程:中学版,77(02):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