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媒体宣传推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XXXX”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做好旅游目的地品牌打造和对外宣传推广工作,现就建立旅游营销联动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树立“全域旅游营销一盘棋”的思想,依托旅游、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探索建立“力量统筹、资源整合、资金集约、多方联动”的全域旅游营销联动机制,进一步叫响“XXXX”品牌,努力把郏县打造成为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工作机制
成立郏县旅游营销联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担任,成员由县级有关部门、重点旅游乡镇等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域旅游联合营销工作的整体推进,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着力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困难和问题。
三、工作任务
(一)联合营销资金。根据年度联合营销活动安排,确立营销资金统筹方式。出资方式可以独资、为主出资+部分众筹、均等联合出资、现金为主+资源为辅等多元方式。
(二)联合研发产品。围绕“XXX”的旅游形象和“XXX”旅游IP,以整个旅游目的地系列产品研发为突破口,将众多分散的景区(点)、酒店(民宿)、餐饮美食、乡村旅游、民俗、非遗、美丽公路(骑行道、步道、古道)、土特产、文创品(伴手礼)、休闲场所等旅游吸引物,串点连线、连线成网、品牌包装、组合推介、捆绑销售,持续研发推出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定制游、自助游、跟团游等系列产品,推动郏县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三)联合宣传推广。把握多媒体、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新特点,以集中宣传推广与小分队宣传推广相结合的办法,统筹整合各成员单位宣传营销资源和平台,深入推进联合宣传推广工作。
(四)建立景乡联动机制。按照“核心景区反哺乡村旅游”的理念,以1个核心景区联合捆绑N个特色旅游村(点)的方式,建立“1+N”景乡营销联动机制,推动乡村旅游营销能力和水平提升,助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深化旅游统计改革,旅游统计网络体系实现全覆盖,旅游统计数据采集、分析、、共享等制度健全,指导开展精准营销。深化旅游大数据建设,运营县旅游大数据中心,积极推动智慧景区、智慧乡村、智慧企业建设,扶持发展“XXXX”智慧旅游平台,深化“XXXX”工作。
(六)建立政企联动机制。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作用,通过模式创新、产品研发、渠道拓展、传播推广、行业自律,创新思路、精诚团结、丰富手段,不断提升我县旅游目的地营销能力和水平。
(七)建立旅游营销智库。聘请一批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营销、媒体、运营等专家,组建全域旅游营销智库,每年定期组织研讨交流活动,为旅游营销创新突破建言献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乡(街道)和县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旅游联合营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同时要相互配合,统筹协调,确保形成联合营销工作合力。
一些规模不大的商店、饭店、美容店、修理店及其它各种专卖店更是星罗棋布于城镇各处,因其店面较小,数量多,故一般不易引起人的注意。尤其是在鳞次栉比的街面上,对于经营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店铺,如果知名度不高,或没有令消费者感觉特别之处,那么在如今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越来越讲究效率的时代,消费者一般不会每家都要光顾,这就相应地减少了产品销售的机会;而且近年来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装修豪华、功能齐全、服务周到、交通便利的大的商城、百货商店及大型超市对于小店铺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再加上近些年各地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造成同类小店铺增多,生意难做的现象。但如果经营得法,往往也能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因此,如何吸引大众的目光,获得较多光顾,增加人气,对于有着明确、较窄经营范围的小店铺来说,是一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此主要针对宣传推广问题予以探讨。
小店铺在宣传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是:
广告宣传投入普遍偏少。即使一些精品特色店,也是如此。
宣传利用渠道单一。利用当地报纸,而且偏重于晚报,偶尔有利用广播的,还有少数店铺在自家店门前做几个灯箱广告。
宣传频率低。一些店铺只有在开张之时,才注重做一些装饰、促销或散发传单之类的事情,而其它时间则主要忙于业务。
宣传的行业面窄。主要集中于一些饭店及一些专卖店。
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宣传品牌。有些店铺没有名称,只是简单挂一块招牌,上书“名烟名酒大全”“大馅饺子馆”或“理发刮脸”之类;有些即使有名称,却往往雷同,比如“四川火锅店”“老四川火锅店”等。
一些店铺由于商住合一,所以生活的色彩较浓厚,有的随处见到锅碗瓢盆,有的忙于逢缝补补,有的把衣服四处悬挂,这些对顾客购物情绪不能不说没有影响;以上问题总体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业主品牌意识不强,还没有认识到搞好宣传推广对店铺经营的重要性。
针对现阶段问题的特点,可以采用如下改进办法:
增强品牌意识,观念上树立品牌推广的重要性,品牌宣传不仅对大企业,对小店铺同样重要,同样能产生很好的利益拉动作用。
加大投入,适当利用报纸电台电视户外媒体或印发一些宣传资料,把一些促销的信息、产品的信息、及特色服务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尤其在销售旺季到来时,更应该这样做,以广泛吸引消费者。
注重店名的设计,力求雅俗共赏,富有亲切性亲和力,做到从店名上就能吸引人。比如同样是理发店,有的就命名为**形象设计中心,把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同样是花店,有的就命名为“花无缺”,既有来源又耐人寻味;同样是饺子馆,有人就主张“天天过年”,把吉祥与美味张显出来。
讲究店面店内装饰。店面是一家店铺的形象,设计得整洁美观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让人就是闲逛也愿意进去,成为吸引人气的不可偏废的一笔。店铺内部多张贴几张产品宣传画,布置出其乐融融的气氛,写出欢迎用语之类,使顾客有个好心情。笔者曾在上海见到一家馄饨馆,明亮的玻璃窗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天下通食是馄饨。觉得非常亲切,令人寻味。
完善牌匾设计。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牌匾设计内容应包括:店铺名称,属性,经营种类范围,门牌位置,联系电话,还应该有广告语,体现经营理念与作风。当然字的大小可以根据设计需求适当调整。
适当增加店联,扩展顾客感受。比如,某家竹器店的店联是:“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深含生活哲理;一家饭店门前则写着:“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多吃点少吃点多少吃点”,很有趣。
经常有条幅、立牌等宣传标语以烘托气氛。
中央电视台台长
提要:
在新媒体成长之初,我们听到的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讨论,多半是“如何应对新媒体冲击”“如何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取胜”,思路大多集中在“竞争”“防范”而非“合作”“融合”层面。现在,大家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传播技术、传播理念的革新是历史的必然,传统媒体必须转变对待新媒体的思路。如何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打造全媒体传播新模式,实现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新突破,成为全世界传统媒体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
中央电视台 台网融合 全媒体
2012年12月,《纽约时报》了一条名为《雪崩》(Snow Fall)的专题报道。这篇关于2012年2月发生在美国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的隧道溪雪崩的专题报道,在平板电脑上以多媒体形式为读者呈现事件的全貌。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山坡的视频,读者滑动页面浏览文字报道的同时,可以看到穿插于文字间的现场视频、3D地貌图、照片集和气象图表等流畅的多媒体组合式呈现。这种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一个事件的背景、过程、科学知识、情感等全方位信息的报道模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雪崩”式的冲击。
这个事例生动说明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创新和它带来的积极效应。新媒体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从对传统媒体的照搬、模仿、整合,已经发展到新媒体自我发展模式的创新。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新媒体已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媒体个性的新型传播模式。传统媒体必须顺势而为,积极迎接并充分接受新媒体。
一、顺应媒体发展趋势,确立全媒体发展战略
当前,国际主流电视媒体都将新媒体作为拓展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以CNN、BBC、FOX、半岛为代表的国际一流媒体意识到全媒体传播的重要性,他们迅速跟进转型,从体制机制、资金投入和内部运行机制上都做了相应调整,实现了全媒体传播的常规化、规范化,以此应对复杂的媒体竞争态势。比如,BBC的新媒体策略与整个英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它的新媒体已成为国家数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展新媒体,BBC改变了业务条块分割、职务固定、传播单一的现状,重新调整了机构设置。BBC在制作本平台节目的同时为BBC在线提供素材,以循环开发利用BBC的媒介资源。在全媒体传播理念下,BBC的广播台、电视台以及BBC在线之间都建立了跨平台的节目制作和共享机制,BBC设置了“大编辑部体制”,打破了各个栏目的界限。由一个新闻编辑部门统一调配新闻资源,使新闻在各个节目中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除积极发展壮大自身的新媒体外,国际一流媒体普遍注重与顶级的新媒体开展深度、实质合作。在Twitter、Facebook等新兴社交网站与Youtube等门户视频网站上,CNN、BBC、FOX、今日俄罗斯等均开设了多个官方账号。电视媒体直接“借船”搭载新媒体的领军者,是提升全媒体传播力的一条捷径。比如,CNN就曾与Youtube合作,将举国瞩目的总统大选电视辩论放在电视和网上同步播出,实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BBC为不同用户提供了多种终端,提供不同视频格式,适应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终端使用。这些国际一流媒体的内容资源优势从传统媒体平台向更多的新媒体平台延伸,实现了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一体化运营,同时通过互联网扩大了其广播电视节目的全球传播。
中央电视台意识到,媒体模式不会因为所谓“强势媒体”的存在而制约新一代媒体的发展。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的全媒体发展战略每年都跟随新媒体发展的步伐调整升级。2012年,中央电视台提出了明确的全媒体发展战略——“台网融合一体化运行”。2013年,中央电视台为进一步推进“台网融合一体化运行”战略的执行,实现电视与新媒体的无缝对接,实现台网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执行策略。在推进台网节目形态的融合,推进内容资源融合的同时,加强人员队伍的融合。中央电视台通过合署办公等方式,扩大新媒体派驻人员与节目制作部门的深度合作。建立起“台网融合一体化运行”的保障机制,尝试建立由单一电视收视调查向全媒体传播效果监测的制度转变。
为有效利用和挖掘大量优质的新闻资源,扩大和延展央视新闻的传播范围,央视在积极构建遍布全球的采编网络的同时,还制定了开辟新媒体传播渠道的“三步走”发展战略。2012年11月1日,央视新闻微博正式上线运作,这标志着央视新闻在传统电视频道、国际视通发稿两大传播渠道的基础上,又拥有了新媒体平台。今年4月1日,央视新闻微信业务开通,成为中央新闻单位中最先开发和使用这一新型传播手段的媒体。5月1日,央视新闻开始进入手机移动客户端,使新闻传播和品牌营销进入了由单终端渠道向多终端渠道联动转变的新阶段。而今经过短短半年多的运作,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的粉丝与用户已经超过了2000万,稳居新浪网“媒体影响力”总排行榜的第二位,形成央视新闻传播中的一大新亮点。“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在芦山地震、神舟十号发射等重大报道中,以首发消息、专题互动、客户端直播等新媒体方式凸显出重要作用。
二、中央电视台全媒体产业链的实践和探索
新媒体的运营有其自身规律和模式,传统媒体可以单纯以内容取胜,而新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更需要占领贴近用户的直接载体。中央电视台的全媒体发展战略正是遵循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实现新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的有机结合,即在新媒体领域以建平台、占终端为主要策略,电视媒体以丰富的内容资源提供中坚支持。
中央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发展较快,近年来,从战略上逐步占领新媒体的电脑端、手机端、电视端、移动平板电脑端等各终端;逐步建设了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和移动车载电视等五大集成播控平台的多平台;建设了视频内容数据库,中央电视台媒资库,建设完成国家级网络视频数据库;建设完成全球覆盖的视频传播平台和多终端传播体系。2013年,中央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建设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网络视频平台,即“一云多屏、全球传播”的战略传播体系。通过中央电视台全媒体战略的实施,实现了中央电视台全部节目内容通过电脑端、手机端、移动平板端向全球的传播,极大提升了中央电视台节目内容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经过几年的新媒体基础建设,中央电视台新媒体业务范围已经从最初的互联网产业链中视频节目内容提供,扩展到建设完成占领新媒体产业链各重要环节的全平台、全终端、全业务、全球覆盖的新媒体完整产业基础,为中央电视台发展全媒体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央电视台以全媒体模式联合传播运营已经过多年历练,并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创新了全媒体运营的新模式。正是基于中央电视台新媒体业务的多终端全业务链的发展,使中央电视台的“台网融合一体化运行”全媒体战略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在中央电视台《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播出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利用“一云多屏、全球传播”的立体化传播体系,对《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节目进行了全程全球网络视频直播,并推出英、西、法、阿多语种专题,利用CCTV-“我爱非洲”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实现节目的非洲落地,视频手机报同时推出专题,CBox网络电视客户端推出《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视频直播及点播内容。实现了在电脑、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移动平板电脑、公交车载、广场户外大屏等多终端多屏幕的视频节目分发。节目在央视网平台全球累计独立访问用户(UV)数达935.2万人,累计页面访问(PV)次数达1.507亿次,累计视频播放(VV)次数达2338万次;iPhone及iPad移动客户端全球累计独立用户为562万人,视频播放次数为1553万次;IPTV和互联网电视专题累计播放155万次;移动传媒公交、广场、列车、机场频道每天覆盖5400万人次。
经过2012年“台网一体化融合运行”的成功尝试。2013年中央电视台进一步拓展重点节目与新媒体的联合推广,以台网“一体化策划、一体化运行、一体化实现”的运行机制,实现台网资源共享、共同传播。一是把中央电视台传统资源在新媒体上进行延伸。把品牌资源、内容资源和营销资源都赋予和延伸到新媒体,奠定了网站的视频特色和独家优势。二是把新媒体纳入中央电视台新闻采编体系。首批新媒体人员派驻基本到位,逐步从重点部门派驻向全台推行。同时,利用新媒体手段配合、丰富、延伸、拓展央视独家报道,既实现央视独家内容首发新媒体,又使优秀的新媒体作品通过央视平台播出。围绕“春晚”“星光大道”“青歌赛”“舞出我人生”等重点节目,开发二维码、网络赛区、互动优势、专属客户端等新媒体产品,创新网络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把新媒体纳入中央电视台宣传推介体系。如今已不是“酒香不恫巷子深”的时代了,央视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强化自我宣传,才能更好地完成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任务。以往,中央电视台更多地依靠自有频道对优秀节目、栏目进行宣传推广,宣传范围和效果受到制约。现在,我们转变宣传推广思路,力求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微博、博客、手机报、IPTV、公交媒体、广场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和推广央视的重点节目、重要活动、重要品牌,将重点节目的传播范围、影响力度发挥到最大。我们还成立了新的节目推介部,全面整合台内各频道宣传推介渠道与台外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新兴媒体等多种推介渠道,形成了系统而富有效率的宣传推介网络。四是把新媒体纳入中央电视台整体播出体系,与电视媒体共同形成全媒体、全覆盖的传播格局。中央电视台目前已建成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
三、全媒体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极大的探索空间
《雪崩》报道的模式,说明传统媒体发展全媒体依然处于尝试阶段。国内外媒体评论界对《雪崩》报道模式的评价不一,有人认为,“以此类型的数字化报道模式为起点,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新闻报道”。也有认为,这种高额的制作成本远无法获得相应的商业收益。
如果对一件新事物创新性尝试,仅仅以经济收入作为评价依据未免短视。面对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面对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变化趋势,面对新媒体模式及新媒体介质推陈出新的创新形式,传统媒体人应该为媒体整体的发展而感到欣慰。现代传播模式的发展,从纸质印刷延伸到电视屏幕,再进一步延伸至电脑屏幕、智能终端、户外大屏幕等,使传媒的概念获得了极大的延伸,这是传媒发展的盛世。以《雪崩》为代表的作品,链接了多种媒体展现形式及多种媒体设备,同时把新闻传播的表现形式。从单纯的事实报道,扩展至科学领域、人文领域,这也是对传播学的推动和扩充,是一种意义非凡的尝试。
营销注重话题效应视频推广策略先行
《私人订制》的宣传周期长达10个月,节奏整体呈现“两端紧,中间松”,主打“冯氏喜剧回归”和“葛优加盟”两大王牌,侧重话题制造市场效应,同时兼顾其他演员的话题挖掘,上映前夕的“审查未过”等事件营销,从侧面再度拉升市场关注度,做到影片信息在宣传期的全程无缝覆盖。而《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集中宣传周期约为4个月,营销首先利用前作《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展开“借势营销”,其次主要围绕明星大面积曝光与影片相关的话题、图片以及视频,借助“明星效应”,制造影片话题,此外,该片在技术层面主打“水下3D摄影”成为其视频物料投放的一大看点。
艺恩咨询在近期联合优酷/土豆的《中国电影网络营销市场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同期调研的1500名样本中,看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预告片的观众占比35.7%,而在观看过该预告片的观众中,有超过六成的观众表示会去影院观看,可见,以预告片为主的视频物料,为观众去影院观影提供了选择依据。
从视频营销力度上,片方为《私人订制》和《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提供了丰富的物料:包括预告片、花絮及人物特辑、最新动态、音乐MV在内的四类,超过15支视频;在视频投放策略上,两部影片在保证宣传期内不出现视频空挡的前提下,投放节奏随影片上映临近逐渐密集,这既保证了影片长线累积的宣传效应,同时做到有所突出。其中,《私人订制》15支视频物料中的8支被安排在影片上映前的一个月内投放,而在之前近9个月的宣传期里仅有7支曝光。此外,根据视频种类不同,在投放次序和时间上片方也进行了精心安排。
视频营销成效显著集聚人气拉升影市票房
从“中国网络视频指数”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片方视频投放策略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在影片上映前一个季度的时间里,几乎每次关键物料的投放都能掀起观看热潮。经过长达数月的视频培育,在影片公映之前,相关视频的播放指数都维持在高位,这种由视频营销引起的影片关注度,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影片首周票房表现,尤其是高清预告片及配合影片宣传步调的相关视频,切实影响到观众的观影选择,产生了实际的票房转化。
>> 国内外图书馆文化MALL建设研究 国内外社区图书馆服务现状研究 国内外图书馆实体资源评价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 国内外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与理论研究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研究及启示 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国内外阅读推广现状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分析 国内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述评 国内外基于投资回报的图书馆价值研究对比分析 国内外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研究综述 国内外个人捐助图书馆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图书馆内容管理系统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发展现状 国内外基于投资回报的高校图书馆价值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述评 国内外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国内外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可视化对比分析 国内外图书馆馆际互借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比较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4 ] 豆瓣读书:图书馆合作[EB/OL].[2014-12-16].http:///library_invitation.
[ 5 ] 大众点评:休闲娱乐――文化[EB/OL].[2014-12-16].http:///library_invitation.
[ 6 ] 明娟.美国图书馆“游戏日”活动经验及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4(3):137-143.
[ 7 ] Past winners:IFLA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Award[EB/OL].[2014-12-16].http:///node/5982.
[ 8 ] 柯平.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营销策略研究:以南开大学图书馆为例[J].晋图学刊,2007(4):1-5.
[ 9 ]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领域知识环境[EB/OL].[2015-03-01].http:///others/institute_kn.jsp.
[10] 刘岩玲.我国公共图书馆营销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11] 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EB/OL].[2015-03-01].http://nlb.gov.sg/.
[12] 李芳徐,顾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模式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宣传案例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6(12):36-37.
[13] 姜晓曦.国外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6):101-105.
[14] 台湾大学图书馆:探索游乐园[EB/OL].[2015-03-01].http://mediahive.lib.ntu.edu.tw/website/ntul_game/.
[15] REBECCA C H,JENNIFER L J,MACK A L,et al. Exploring virtual librarianship: second life library 2.0[J].Internet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2008(2):167-195.
[16] 丹.NSTL营销实践与国外电子资源营销实践的对比分析[J].图书馆,2013(5):58-60.
[17] STIGTER F.Virtual communities in Europe:The European library approach[J].Program: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9(3):299-310.
[18] 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白皮书[EB/OL].[2015-03-12].http:///node/402.
[19] Number of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EB/OL].[2015-03-12].http:///tools/libfactsheets/alalibrar-
yfactsheet01.
[20] 孙毅红.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21] Fayetteville free library[EB/OL].[2015-03-12].http:///make/become-a-maker.
[22] Cleveland public library tech central[EB/OL].[2015-03-21]http:///TheLibrary/TechCentral.aspx.
[23] 王敏,徐宽.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对我国的借鉴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6):97-100.
[24] IFLA professional reports[EB/OL].[2015-03-21].http:///V/pr/index.htm.
[25] National Library service for the blind and physically handicapped(NLS)[EB/OL].[2015-03-28].http://loc.gov/nls/.
[26] 代国强,张维.台湾公共图书馆“乐龄”推广活动探析[J].公共图书馆,2011(2):43-48.
[27] 朱咫渝.利用视频分享网站构建图书馆营销新平台[J].
图书馆,2012(2):108-110.
[28] 丁立华.微电影: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新模式[J].图书馆建设,2013(4):84-87.
[29] 邓爱东.中美公共图书馆定位与推广之对比与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4-8.
[30] 陈漪红,杨志萍,田雅娟.试析学科馆员服务特征及营销策略: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3(5):60-61.
[31] 葛贤,赵秀君.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宣传推广策略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5):65-68.
[32] In our own words[EB/OL].[2015-03-28].https://library.cornell.edu/about/inside/publications.
近些年来,随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打起“绿色、环保”的旗号,以期吸引消费者关注。然而,鲜有企业能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内化成企业精神,又升华为企业战略,更难有企业能长久坚持下去。澳柯玛是一个例外,它不仅将绿色贯彻到生产的各个方面,还将绿色作为企业营销的核心理念,在消费者心中塑造出绿色、环保、高品质生活创造者的形象。
产品端:绿色生产
作为国内知名家电企业、世界知名的制冷装备供应商,自2006以来,澳柯玛坚持聚焦主业,发展制冷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不断推动管理变革、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全力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绿色、环保、高品质的生活”。
“‘打造制冷主业第一竞争力,成为绿色、环保、高品质生活的创造者’,这是澳柯玛公司的发展战略。我们从战略高度重视环保责任,不断地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在产品上的应用。企业早在1997年就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企业建立并良好运行QEHS体系,全面搭建企业的生态文明。”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策划部部长冯波在接受《广告主》采访时表示。
澳柯玛将绿色贯彻到产品端的各个方面,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回收。绿色环保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阶段全流程。
绿色设计——澳柯玛长期坚定推行节能环保家电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实施“节能环保工程”,在结构设计、零部件选择、系统配置上,不断进行绿色环保化革新,重点加强了VIP航空真空保温材料、全优化制冷系统、模糊自动控制技术、用LED冷光源等多个方面的节能降耗的技术攻关。形成了22个大系列、168个规格型号的节能环保产品,大大满足了全球市场需求。比如2008年推出的节能超人系列冰箱,全部达到国家一级节能标准,冰箱运转4天仅用一度电。
绿色生产——澳柯玛推行清洁生产模式,长期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的生产线技改。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澳柯玛就开始着手无氟替代项目。结合自有技术和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吸收,至2000年澳柯玛无氟改造全部完毕,由此成为世界最大无氟冰柜生产基地,并因此获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 “中国首届保护臭氧贡献奖”金奖企业。
绿色回收——澳柯玛实施产品全流程的生命周期管理。在对产品零部件材质选择上,积极寻找可替代的对环境危害更小的材料,从源头上做到生态环保。产品制冷剂目前采用R600a或R134a无氟制冷剂,绿色节能更环保;发泡剂采用环保的环戊烷,保温性能好。外壳90%以上的产品采用一次成型的免喷涂VCM、PCM板材,绿色环保可以回收。冰箱内部的塑料垫、果蔬盒全部采用PS环保材料,产品整体的可再生利用率指标达到90%以上。澳柯玛每台产品预留十余元的环保回收基金用于产品回收(国家税务局代征环保回收基金)。
市场端:绿色营销
基于在产品端的努力,澳柯玛有十足的底气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充分应用到市场营销中,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澳柯玛来说,绿色不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概念,他们可以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为了将绿色融入到营销活动中,澳柯玛加大了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比如2012年澳柯玛积极参与了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新浪环保频道发起的“绿动中国”活动,并与宝洁、四季沐歌等公司共同荣获年度“绿色企业”荣誉称号。 再如与大众网合作,开通了绿色专题页面,进行绿色产品、绿色活动的宣传推广。
其次,澳柯玛还举行各类绿色公益活动。从2013年以来,通过微博等举行了“美丽中国、环保能量”征集绿色环保图片活动。“绿色企业、美丽有你”的微信互动活动等等。“绿色企业、美丽有你”只是澳柯玛宣传推广活动的一个小小方面,是配合上海的中国家电展会推出的系列活动中的一个。微博上有近5000人参与转发,1000多人参与评论。微信上有1000多人参与活动。此外,澳柯玛还在官方网站开通了绿色环保频道,吸引网友参加。
与很多传统家电行业不同,澳柯玛一直在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冯波告诉《广告主》记者,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澳柯玛在营销策略制定方面,始终围绕消费者来进行。
澳柯玛当前的媒体营销策略可以概括为“三网合一”,就是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媒媒体的有机融合,积极为消费者搭建与公司沟通的桥梁。在传统互联网方面,澳柯玛完成了公司网站集群、网络集群的搭建。其中网络集群就是在网民比较喜欢的各大网络应用搭建平台进行互动。如微博、博客,人气论坛,视频空间,SNS社区等等。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澳柯玛搭建了手机网站,并将实现微信、APP等功能的融入。“今后网民扫码我们产品包装的二维码,即可快速访问我们的手机官方网站,参与特价促销、网络活动、查看最新资讯等等,也可随时与我们在线沟通。“冯波告诉记者。
对于家电行业投放的重点电视媒体,冯波表示并不会忽略,虽然新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但在国内市场,电视媒体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今后澳柯玛会适当选择一些网民比较喜欢的电视频道的名牌栏目,进行有重点的投放。
新媒体时代的家电营销
企业永远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这更显得重要。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开始向网络转移,在重要购买决策上也更加受到网络的影响。新媒体的兴起,也是消费者(网民)新的兴趣需求的爆发点,广告主不是要不要进入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新媒体。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指出,网民最喜爱的网络应用中,网络视频、社交媒体,分别排在第七名和第九名,使用率分别为62%、51%。从这能看出两类应用的重要性。澳柯玛目前在社交媒体上,如人人网、开心网、朋友网等,都开通了官方主页;在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建立了官方空间,并通过与公司职工间的互动,来慢慢带动人气,不断扩散推广。在网络视频营销方面,与谷歌网盟合作,在各大视频网站进行图片展播,提高品牌的曝光度。
现将半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 启动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申报工作。
年初起,启动“省旅游特色名镇”的创建工作,整个创建工作分为“创建示范”、“评定”两个步骤,由省住建厅及旅游局组织专家认定。拟今年通过创建示范后,明年正式申报评定。
二、 启动“xx逸谷”景区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引进水平高、理念新、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团队,对整个项目区多次现场踏看、调研,对自然及人文资源反复提炼。最后,通过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及浙江恒合规划院两家单位竞标的方式,好中选优、强中择强,确定编制单位。目前,已由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完成了《xx逸谷概念性规划》编制,正在进行编制的《xx一线天修建性详细规划》拟在七月底完成。
三、积极筹办和参加各类活动推介xx旅游形象。
一是筹办“百名小记者走进xx”活动。四月底,与宜兴日报共同组织近百名小记者到xx村参观,实际体验采茶、挖笋,看美丽山村,了解制茶工艺,小记者们采写的报道图文并茂,宜兴日报也专版报道了此次活动。二是协同xx茶场举办“中国茶邦走进xx”活动,通过参观竹产业中心、举行联欢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了“醉美xx”的风采。三是组织企业参加素博会。我们设计布置了个性化的展位,帮助企业参展及推销产品,展会上xx特产、美食小吃深受广大游客亲睐。四是组织xx楼饭店参加市旅游局举办的“xx菜”大赛。让xx餐饮服务单位走出去,通过参赛进一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菜品特色。
四、完善“灵秀xx”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今年起,请宜兴日报全媒体中心共同来参与旅游智慧平台建设。每月初,我们会共同拟定当月推送策划方案,跟据不同的旅游季节,策划不同的主题,利用全媒体中心对文字撰写、图文采集、版面设计、传播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比如为宣传“中国茶邦走进xx”活动,推送“茶人说”系列;为方便五一期间游客出行,推送了xx手绘地图和“真人视频导航”,方便查寻。上半年,共推送微信23期,目前从阅读量和转发量来说,明显优于同类平台。
五、存在问题:民宿、农家乐发展缓慢,存在起点低、动力不足、观望、甚至借机违建等行为。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一定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开拓眼界,分析旅游市场需求,规划更实际可行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还需要加强旅游配套设施、体验性项目建设,引进精品民宿管理机构,加强政策扶持和导向等等。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完成xx景区的相关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2.推出乡村旅游扶持政策;
3.做好秋洽会、陶瓷艺术节的相关工作;
提起企业内部宣传阵地的建设,很多人都简单的把其理解为企业文化的内部宣讲或者企业厂区、办公区的宣传栏的建设,这种理解是狭隘的!
全方位构筑企业内部宣传阵的建设,应该包括经营好一个平台、办好两个自有媒体,形成全面互动,加强分享交流等几个层面;同时在企业内部传播的过程中,重点做到关注“民生”、报道“平民化”两个方面。
经营好一个平台,即企业内部论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如何保证信息的上传与下达的顺畅就显的尤为关键,于是很多企业就建立了企业自己的BBS论坛,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员工之间信息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共享的平台。但是如何经营与运用好这一平台就显得尤为关键。
企业内部论坛的经营有两个方面经营者尤为需要关注,一是员工的参与度,另外一个是讨论方向的引导。
很多企业花费重资搭建了企业内部论坛,但是内部员工却不乐意参与,这与企业文化的开放度、管理层在论坛内的参与方式与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如何保证论坛注册内容的保密性与论坛的严肃性,同时在论坛内设置有吸引力的讨论板块、话题就显的尤为关键。加强企业BBS的内部板块建设、加强正面信息分享、提炼员工关注点,严格各个板块版主的设置等就会不断的提升企业内部论坛的关注度。
另外一个方面,通过后台信息的管理、论坛模块的设计、信息的置顶管理、信息、企业阶段性大事报道等可以引导员工的讨论方向并增强员工的参与度。
企业内部论坛建设,“搭建”仅是开始,“经营”才是关键。
办好两个自有媒体,即企业内刊与“企业人”报。
成熟的企业基本上都会有按月出版的《企业内刊》与按周的《“企业人”报》(有些企业称者称作《市场简报》)。这是企业内部的“党报”与“官方媒体”,这两个媒体起到引导“舆论”与“潮流”的作用,企业尤其需要重视。
企业自有媒体的建设,既要使其成为企业品牌宣传的平台,也要使其成为品牌全国推广与企业信息的交流平台,更要成为员工、部门风采的展现平台;最终使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传播的一部分。
为此,自有媒体的建设要重视媒体内容与板块的建设,要让我们报道的内容让员工有所期待。
以笔者前期推动公司内部《市场简报》(即笔者所在公司内部的《“企业人”报》,按周)建设为例,我们在《简报》的建设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几个固定的板块,如:区域目标达成周进度、全国一线人员达成周排名(一般指前十名)、市场推广亮点报道、一线市场写实(市场人员在一线的工作感悟)、销售管理小故事等几个板块;固定的日期、固定的报道内容与板块、与自身工作息息相关的销售排名、工作经验分享等,这些板块的建设与完善,引起了公司全员的关注与参与;使得我们的《简报》建设逐步的由让大家关注我们的报道到离不开我们的报道再到参与我们的报道中来。
另外一个方面还要保证自有媒体的面;这是一项关系我们的传播有多深能够走多远的问题。
《“企业人”报》与《企业内刊》多会涉及企业内部的经营动态与企业机密,一般情况下仅限向企业内部员工发送;所以笔者建议,要对企业内部的这两份自有刊物进行区分,一个刊物用于企业内部员工的传播,另外一个刊物用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传播。
笔者从事市场部工作期间,曾经就这两份企业自有媒体做了简单的界定,即《市场简报》作为电子刊物,每周以邮件的形式发放给公司的内部员工,进行内部传播,以保证信息交流的实效性与全面性;《企业内刊》作为企业的品牌宣传平台,每月以纸质刊物出版,类似于书刊杂志,每月邮寄给全国所有的合作伙伴,让我们合作伙伴了解企业动态、分享渠道市场运作经验、关注市场运作中凸现的优秀市场与先进个人,加强企业的正面宣传并激励我们全国的合作伙伴合作共赢。
形成全面互动,加强分享交流。
无论是企业论坛的建设还是自有媒体的建设,其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企业构筑的宣传平台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互动就显得尤为关键与重要。
当前多数企业搭建的内部宣传推广平台多会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空洞,引不起企业员工的广泛共鸣;另外一个问题是,媒体的建设难度大,员工参与度低,找不到引起共鸣或者报道的切入点。
企业内部宣传阵地的构建要想形成“全面互动”并做到“分享交流”,在我们宣传阵地的构建与推广中就要从“关注‘民生’、报道‘平民化’”两个方面着手。
关注“民生”就是关注最基层员工、终端客户的生活与作业状态,将我们的报道与讨论的重点由“战略”、“战术”下沉到员工的具体生活与工作中去,在我们最基层的合作伙伴身上、在市场的一线运作中去挖掘亮点与经验,并在全企业的层面进行报道与推广。
报道“平民化”,就是让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都参与到企业内部宣传阵营的构建与品牌推广中来,让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成为通讯员、新闻记者,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最朴实的语言书写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感人一幕与最有效的品牌推广经验与手段。
关注“民生”会引起企业全体合作伙伴的共鸣,报道“平面化”会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到企业宣传阵地的构建当中来。
关键词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应用;实例分析;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96-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更新换代,传统商务模式开始逐渐向现代电子商务模式转变。农产品进入电子商务营销时代是个必然趋势,也是农产品流通革命性的变革。20世纪,当电话成为主流通讯工具,初级电子商务随之形成;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上交易日渐增多;21世纪以后,GPS技术等引入网络商务应用之中,更使得网上交易更为便捷。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多年来形成了其传统的农贸体系。传统贸易方式下,农产品生产与流通需要经过生产者(农户)―初级批发市场―销售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或者超市―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其中包含多个中间商,流通效率较低且成本居高不下[1-2]。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逐步向低成本、高效率方向转变,并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在总结国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安徽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推进安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与变革。
1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1.1 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1.1.1 美国。美国是最早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国家,这与其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程度和互联网技术分不开。顺应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链,其农产品电子商务向两端延伸:生产端为农户、农场,其通过网络提供农产品或者实现互联网订单生产;消费端则更为多元化,包括大型农产品交易网站和农产品企业的电商体系等。由农产品交易衍生的农产品期货交易也逐步发展,使得市场行情的变化更易获取[3]。
1.1.2 英国。英国也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从Farming Online开始进行农产品服务网站建设,随后产生越来越多的电商网站;而接近90%的农场接入农产品网站提供其生产的农产品,并且政府为农户提供专用网关(登录账号),70%以上的农业企业通过其参与经营管理;许多农业网站打造了自有品牌,深受消费者欢迎。
1.1.3 日本。近年来,日本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政府出台并落实了相关标准,促进农产品电商建设。逐步形成了农产品销售的网上超市、网络贸易市场、农产品拍卖交易平台以及农产品电子交易所等。此外,不同功能的网站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服务,例如国外农产品信息网站,有利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开展;农业技术情报网络系统可以在病虫害统防统治方面提供服务;用户培训体系可以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供支持。
1.2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
随着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的逐步落实,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其中涵盖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配送、期货市场等多个环节[4]。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体系更趋于完善。北京、深圳、成都、长沙等多个城市都有同城农产品电商平台。据统计,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 000家,已然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基本模式。
1.2.1 B2B(商家对商家)模式。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与之间的交易服务,包括在线交易、信息中介、期货市场等,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产品供求企业,包括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生产商和销售商[5]。
1.2.2 B2C(商家对顾客)模式。农产品供应企业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网络平台,包括网店、信息宣传网站、在线订购系统等多种形式,提供销售与服务,虽然减少了中间环节,但是由于受限于农户文化水平和农村基础设施,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比例不高[6]。
1.2.3 C2C(顾客对顾客)模式。此电子商务模式主要用于农户、农业合作社和个体消费者之间交易。在特色农产品以及本地生鲜食品供销等方面都有较多的应用,为消费者直接从农户处购买农产品提供便利,适应我国分散的“小生产”农产品生产现状。
1.2.4 G2C(政府对顾客)模式。政府通过涉农网站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提供信息,促进信息流通,实现政府公共领域服务和指导的职能。
1.2.5 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由第三方电商平台提供专业的商品展示、营销、在线交易、信息数据等平台,分别面向供求双方开展服务,促进了公平竞争,也节约了农产品供应企业的成本,同时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1.2.6 农产品电子拍卖模式。拍卖中介受农产品供货商委托,为农产品公开竞价提供平台,包括电子拍卖和投标2个方面,针对性和地域性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2 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需求
2.1 农产品贸易顺应信息技术变革的要求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安徽的传统、新型农业都需要借助现代电子信息的手段和渠道加快发展,安徽的优质农产品更需要快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展示和交易。农产品相关市场的建立、发展和繁荣必须与农业的稳步、快速、发展相适应。目前,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渐步入高速发展轨道。安徽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特色农副产品电子商城,如淘宝安徽馆、芜湖馆、宁国馆、宣城馆等。2016年5月,安徽百大集团与京东合作的“中国特产・安徽馆”上线。基于实践探索,建立一个全面、高效且符合安徽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势在必行。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在科技大发展、农业大转型的今天,如何能让安徽名优农产品“华丽转身”,避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是关乎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安徽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需求强烈,也把目光瞄向了大有可为的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最直接的一种参与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须解决网上销售、运营经验缺乏的困局。
2.3 农产品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长期的实践中,各类农业网站、农业信息中介机构一直从事农业信息服务,包括农业科技服务、农村信息化等。为推进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探索推进信息资源平台的市场化试点,为农产品信息服务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反哺”经费,通过协同发展公益服务和市场化运作,以增强发展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做好传统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信息服务新手段。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是实现直通式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最佳方式,将气象为农服务范围从原先的生产环节拓展到销售环节。
3 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实例分析
3.1 “聚农e购”农产品电子商城
面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简称安徽农网)在致力于做好公益性“三农”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建设运营了“聚农e购”农产品电子商城(图1)。“聚农e购”电商平台定位为非盈利平台,帮助传统企业迅速上网,主要经营安徽省名特优农产品,主要包括山货特产、特色食品、茶叶、粮油产品、禽畜水产、苗木花卉等六大类安徽名特优农产品,以后还将逐步拓展农资、农机以及其他涉农类产品。
3.1.1 现有基础。一是组织体系优势。安徽农网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体系,与相关涉农部门、高校、科学院所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二是信息资源拥有量大。安徽农网的农业信息化相关资源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农村社会管理各方面。三是服务手段覆盖面广。服务方式包括短彩信、终端产品、专家服务、语音服务、电话、手机客户端等手段。四是平台技术优势方面。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示范省平台和农业物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应用服务平台,拥有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
3.1.2 平台构建措施。“聚农e购”是在省气象局、省农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网宣办、省委组织部电教中心等部门支持下建设上线的,由安徽省农村综合信息中心及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建设了专业电商团队。利用农网的技术优势,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本地化、个性化设计。确定了“服务安徽农企,面向全国客户”的服务理念,主要经营安徽省名特优农产品,帮助企业进行零成本直通式销售和推广。
3.1.3 建设效果。“聚农e购”在2016年4月28日上线运营以来,已入驻企业100余家,入驻商家经营的产品涵盖6个大类、35个小类的2 500多件商品,基本涵盖大部分安徽特色农产品,其中入驻企业均为安徽省知名农业企业,产品优质优惠。目前“聚农e购”日均浏览量为5 000多次,截至6月30日,实现订单量360余件,顾客来自全国各地。此外,前期“聚农e购”的推广手段主要是利用安徽农网的自有渠道展开,利用部门内现有的手段实现了平台宣传推广的全覆盖。在电子显示屏、乡村信息员平台、电视天气预报、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代建代管网站等进行宣传推广;与安徽第一网络社区――合肥论坛开展战略合作,进行了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利用中国兴农网、吾谷网、兄弟省份农网等业务合作单位开展了“聚农e购”电商平台宣传推广工作。
3.2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邮乐农品”
“邮乐农品”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安徽省政府联合打造的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基地,是在农产品生厂商(B)、农村合作社(B)、农产品加工企业(B)、农产品贸易企业(B)以及消费者(C)之间交易、互动,实现“线上交易、产品追溯、物流跟踪、资讯”,逐步发展成为安徽省最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展示交易、宣传推广电子商务平台。
3.2.1 组织体系。一是投资运营主体。“邮乐农品”的投资运营主体是中邮(安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控股)。二是服务主体。“邮乐农品”的服务主体是农产品生厂商(农民)、农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贸易企业、消费者。三是运营模式。①B2B供应链运营。为农民、农村合作社和企业提供购销产品、采购原材料、购买农资的电子商务平台。②B2C销售链运营。“邮乐农品”借鉴中国邮政成功运营网上商城――邮乐网的经验,运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产品企业由传统营销企业转型为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相结合的现代化企业。
3.2.2 制度体系。一是建设并逐步完善平台。“邮乐农品”基本功能模块:企业会员注册管理;网上商铺;多功能网上视频展厅;交易、支付结算和物流支持。二是逐步开展在线B2B交易。平台开展精准宣传,选择部分企业先开展在线交易,然后大力发展招商,逐步向其他企业推广。三是适时进入B2C领域。将会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平台上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先期主要提供网站交易,再逐步向手机终端、呼叫中心等渠道覆盖。为农村市场提供价廉物美、品质有保障的农资、农机、日化等消费品。四是初步实现商品流通信息跟踪和产品信息追溯。“邮乐农品”平台提供统一的接口规范,与合作的物流企业实现联网,提供实时流通信息跟踪和产品信息的查询。六是线下销售渠道基本建成。建立健全完整的线下实体店,推进平台商品进入商超销售,加强商品代销合作。
3.2.3 建设成果。一是信息互动方面。“邮乐农品”提供了一个中介平台,撮合农贸交易;提供了一个预订平台,提供网上招标、网上提前订货交易,使生产商做到订单生产;加工商和经销商能参与、了解生产环节,通过提供资金支持降低进货成本。通过双向推荐,为企业会员之间开通了智能化的沟通渠道。二是线上商品销售方面。“邮乐农品”提供网站、呼叫中心、手机终端等渠道,使农产品最终消费者(个人会员)通过这些渠道能够方便地查询和购买平台上展示的商品,享受全功能支付、物流、售后等全流程服务。三是线下销售方面。利用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点资源,建设集展示、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实体店,利用邮政网点、商超,提供平台商品代购服务。四是商品流通信息跟踪方面。平台可以与邮政、四通一达等物流服务企业的相关系统直连,利用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提供生产商、经销商的全过程物流信息查询服务,包括出厂时间、物流企业每个中转节点的时间、销售时间等。五是产品信息追溯方面。实现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防伪追溯,提供简便可行的单个产品的生产企业信息、生产环境信息、生产流程信息等查询服务。六是开辟农技信息园地。结合政府主导的“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项目,在平台搭建各地农技专家人才库、在线答疑、在线预约等功能,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客服热线等方式,实现农技服务的实时互动。
4 结语
电商平台层出不穷,但主打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电商平台较少,有政府支持、具备社会公信力的名特优农产品电商平台更是凤毛麟角。本土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应继续大力加强平台建设,形成比较完整的平台体系标准,并加强电商团队的人员配置,进一步完善主体功能,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等多种形式持续进行大力宣传,并辅以线下活动,以增加公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流量,给入驻商家带来可观的销售额。进一步开展招商工作,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行业、协会的联系和联动,将市县特色农产品经营企业打包入驻,开设市县名优农产品专区。努力通过核心业务的打造,跻身中国农产品及农村消费品领域主流网络贸易行列。此外,大力推进移动互联服务,全力开拓,大胆创新,着重发展手机客户端、微信的O2O(线上到线下)模式,与时俱进,逐步形成立体式、全覆盖的安徽名优特农产品电商平台。最后,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吸引整合资金、技术、管理等更多资源,为发展成为中国权威的贸易、资讯平台,健全国际营销体系,实现资本、技术、市场的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 赵光洲,王玉芳,蓝宇洁.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2(12):37-39.
[2] 关海玲,陈建成,钱一武.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交易模式及发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1):45-47.
[3] 葛俊,严奉宪,杨承霖.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5):48-51.
[4] 焦晏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及对策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