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

第1篇: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困惑之一:双语类学校大多地处边远的农牧地区,经济、科技、信息和教育不发达,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简陋,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紧缺,根本满足不了教学所需。而新课程所体现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实验探究,即把探究性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要求把它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而且要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去掌握。可是学校的现实条件不仅连最常见、最基本的演示实验也做不了,更谈不上让学生亲手去实验、去探究。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按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去讲述实验过程、描绘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同时由于平时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害怕实验,不敢实验,总认为实验药品有毒,会爆炸。部分学生对实验充满好奇,在实验课上积极主动,跃跃欲试,但由于没有掌握扎实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不够规范,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或结果出现误差,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这种传统、陈旧、僵化而死板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着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与新课程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困惑之二: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知识面不够广泛、学习资料匮乏、信息闭塞,加上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熏陶,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传统,思维方式比较单一;部分学生对化学世界里抽象的逻辑性强的知识望而生畏,认为化学知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难学、学不进去。由于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不重视知识的积累,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知识只做表面的简单的了解,浅尝辄止,不去深入钻研和理解,甚至放弃学习。比如在高中阶段,有50%甚至更多的学生严重偏科,只学文不学理。而新课程所体现的理念之一就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去搜集材料,归纳知识。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严重制约着学生动手能力、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制约着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

困惑之三:新课程体现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将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也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边远农牧区的生活环境,学生最常见到的就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成群的牛羊,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机器轰鸣的工厂,学生只有在电视里才能看到。一个简单的自来水净化原理与装置,学生只能通过教学光碟才能看到,这使得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少,体验感受化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的机会少,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化学世界距离现实那么遥远,只与城市里的人有关系。因为困惑,我们就要探索,而不应该徘徊不前。我们必须在借鉴、学习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归纳出切合实际,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方法。笔者通过总结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一、要确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内在基础。正确的观念指引正确的行动,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将引导教师不断地以正确的教育行动朝着课改方向发展。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就要做到:

1.转变教师的“教师观”

教师观指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教师的性质、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传统的教师观把教师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认定了教师是授业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的同时,也确立了教师的师道尊严地位。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容易产生一种现象:学生求学,教师施教,求学者唯唯诺诺,施教者大恩大德,教师是“权威”“先知”,是知识的化身,更有着至高的尊严和对学生的绝对控制权。教师总是板着一副冰冷的面孔,以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姿态指挥着学生的言行。这种做法,严重制约着学生的个性、思想和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首先从转变对自身的地位、角色的认识出发,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做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教育学生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更新和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否则就会因知识的贫乏、观念的陈旧而落伍。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主要以四个中心为出发点:即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考试为中心。新课程的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三个中心转移到“学生”这一个中心上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求助者,教师不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人,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练,培训出比自己更出色的运动员;要成为导游,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讲技能和表演技能,用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用引人入胜的描绘,将学生一步步引向知识的殿堂。

二、加强实验教学力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把学生所学的空洞、抽象的化学理论运用到具体、神奇的科学实践中,而且在这些妙趣横生的实践中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化学理论。因化学实验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趣味性,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化学实验能直观鲜明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的神奇与玄妙,这对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树立科学探索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双语类学校的化学教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克服懒惰思想,尽可能地利用好现有的实验设备,也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用具,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实验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步骤,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在做演示实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操作;在探究性实验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消除其畏惧心理。要相信学生,激励学生放心、大胆去动手,切不可包做、代做实验。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实验的机会,使人人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在情趣中学习化学。

三、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第2篇: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学生已经对“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三个因素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对知识点已无需赘述。为了达到引入新课兼顾复习旧知识的目的,采用了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把生活中的相关情景串联在一起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把已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小班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和理解,激发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李岚清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所说:“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使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普遍提高,使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都得到发展,使他们都能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才是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用生活中富有科学含义的情景来代替传统的知识讲解复习,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水平,增强学习动机,积极性和激发创造性,适合小班化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师:同学们,如果老师到你们家做客,你们欢迎吗?老师小的时候到外婆家做客,总要泡一杯糖水。你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糖溶解到水中这一现象吗?

生: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空隙中去了。

师:很好。那么,我们就来泡一杯糖水。老师发现向一杯水中连续加入三勺蔗糖,结果是全部溶解了,这能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

生:不能,因为任何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师:好,那我就继续加蔗糖。当加到一定量时,蔗糖就会多出来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是有限的结论。如何让刚才不能再溶解的蔗糖溶解到水中呢?

生:加热。因为蔗糖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师:可以,加热以后糖水更甜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师:老师渴了,非常想喝一杯甜水,怎样能尽快让老师喝到一杯“甜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板书课题)

师:问题出来以后,我们就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的经验来进行猜测和假设。

教师板书:搅拌、加热水、把糖敲碎……可能和搅拌有关;可能和水温的高低有关;还可能和蔗糖的颗粒大小有关。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真是令老师佩服,是不是你们的这些办法真的有效呢?要知道这些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我们需要亲自验证一下。

二、分组实验,合作探究

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采取“分层分工,互动合作”的组织方式,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适时适当地变换层次。一层学生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并能做好二、三层学生的现场指导老师;二层学生以掌握基础为主,可将知识适当迁移,并能帮助三层学生学习;三层学生只要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在小班化教育实践中,我把学生按4人一组分成了6个探究小组,每个组成员分工合作,有小组长、材料员、实验员和记录员。每个组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实验:小组长当然是4人中相对最好的,起到统领全组并联系其他组的作用;材料员属于三层学生,但必须通过管理实验器材对实验过程有全面的了解;让二层学生来做实验员和记录员,是为了让他们通过实验和实验现象的记录,增加了实践的机会,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通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帮互助,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约翰逊兄弟的群体动力理论认为,当人聚集在一起完成共同目标时,相互团结,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学习动机是借助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互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学习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机制,这种“利益共同体”可以通过合作性的目标结构、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轮换、责任到人与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小班化教学让这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成为可能。

师:我们在研究一个因素时,必须保证其他几个因素控制在相同条件下,这是一种经常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这样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目标明确、方向正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这种方法,请同学来说一下检验水的温度可能会影响食盐溶解快慢这一猜测的设计方案。

生:相同质量的食盐在相同体积的冷水中溶解需要的时间长,还是在热水中溶解的时间长,同样在不搅拌的情况下。

师:为了使标准统一,我们在控制水的体积的时候,都取20毫升,控制食盐质量时都取5克。现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亲自来验证一下自己的假设了。大家动手的时候要注意各种操作规范。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教师细心关注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设计方案相对比较完整的小组作为榜样,鼓励全体同学参与进来,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给学生提供更多发现、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皮亚杰的“建构论”认为:主体的认识实质上是主体利用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客体进行加工、改造、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也得到不断建构和发展。美国某大学也有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就是指导学生利用其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充分的主动实践,使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同步充分到位,从实质上内化为其新的知识结构,并成为以后重新建构、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而小班化的教学必定会使这种充分的主动实践得到保证。在教学实践中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如有的学生认为“溶解快慢可能还与水的多少有关”,不能否定其个性化的观点,如果引导他往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方向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把学生从猜想引入到科学探究上来。

三、巩固拓展,发散提高

师:今天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老师有奖品要给同学们,在自己课桌里拿出来。(学生发现是糖,都很兴奋),老师要让同学们做一个吃糖的游戏,比一比谁先把糖溶解在自己的嘴里。不过,在比之前,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取胜的话,有什么好办法。

(同学们想)

教师统一口令,同学们一起开始吃糖。

师:同学们,你们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谈谈你们的感受。

谁来交流一下取胜的秘密。下表中所用到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研究计划(方案)

师:谁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知识?

录像:欣赏加快肥皂溶解的实验。

总结评价,开展小组评比活动,给小组打分,小组内部开展组员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小班化的教学环境下,科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孩子们发现问题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更多是的关注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小班化的环境下,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主动参加教学活动,从而生成出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正是因为小班化,教师的教学设计多了很多方法,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更多自主,可以说小班化教学是未来的趋势。小班化教学中教师的种种教学行为,更应唤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将学习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展他们的个性,启迪他们主动思维、主动学习、主动想象、主动实践,使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向丽.新课程倡导的十种教学策略丛书:合作学习)[M].青岛出版社.

第3篇: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关键词]技工学校教学 数学教学 一体化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32-01

引言

在技校教育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偏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的掌握,有针对性地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校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教学、学习以及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各种知识要点进行理解。数学可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锻炼,通过技工学校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计算水平、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必须要通过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当前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定位出现偏差,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对教育理解的偏差,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互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缺乏存在感的现象,参与度不高。

一、技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技工学校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数学,对数学学科产生全新的认知。虽然数学教学在不断改革,但依旧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影响。

(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角色就是学生,学生必须要保持积极学习的热情和态度,才能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技校数学教育过程中,虽然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但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对很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够,比如一些公式原理、数学规则等,有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严重时还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教师是技工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必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育,才能加深对各种知识的学习。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很多技工学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表现出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也依旧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对大纲教材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没有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导致学生感觉到数学课程的枯燥乏味。

(三)实践教育不足

技工学校数学专业教学注重实践教育,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实践教育,要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过程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可以为实践教育提供重要的支持,当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对这些新媒体的应用较少,因此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二、技校数学一体化教学策略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对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有充足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加强对问题的思考,积极解决问题,学会自主独立地思考,从而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各种问题进行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制定教学大纲,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从而为该课程教育提供清晰的教学思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内容,比如各种数学公式、数学原理等,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直接影响了其解题能力,为了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则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对各种数学公式和原理进行剖析,设计多媒体课件,对各种几何变化问题进行深化,从而提高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指的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替代。比如小组合作教学、参与式教学等,都是一体化教学理念下常用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小组教学法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问题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比如在进行等比以及集合、数据统计等方面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来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感,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发散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三)加强实践教育

在技工学校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实践教育,要将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得笛Ы逃效率更高。实践教育也是一体化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可以结合一些生活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举一些生活中与几何有关的例子,如两面并排的镜子面前,一个人站在中间可以从两面镜子中看到一个一样的自己,这就是几何对称问题的生活体现,通过生活现象的引入,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数学问题的理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比如先在课堂结束之后布置作业,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分析和理解,然后在下节数学课上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这种实践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不断提高数学问题的解题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技工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在技工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应用,并且要加强对新技术、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有趣的素材,给予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实践学习,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琪丽.浅谈技工院校数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

第4篇: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一)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概念的正式提出皆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二)学生个性

“学生个性”是指学生身心、意志、品质、特长等方面的状况。学生的个性,不仅包含学生个人个性,它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时代的特征。这里强调的个性,并不是自由放纵,而是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有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展示自己鲜明的个性。

(三)校本课程发展学生个性的理论基础

1.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加德纳还认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而大多数学生的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由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的学习。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激活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思维发散力。

二、发展学生个性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

(一)重视学生个性,开设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

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鉴于此,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切合实际,更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我们实施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问卷调查》,其中对学生需要的化学校本课程内容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学生期望在校本课程的实验中能观察到丰富多彩的现象,获得实验成功的成就感,并且能就实验中的问题,产生假设,不断探究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2.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校本课程,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兴趣的有效方法,更能锻炼其观察生活的能力,保持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

3.校本课程应该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存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教师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在充分研究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课程资源,开发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校本课程要以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

(二)关注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化的校本课程

1.选择合适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环境。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想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在校本课程中,教师是组织者与指导者。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需要及个性特征,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提供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教育。而所有措施的共同目标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展示个性。

2.充分实践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他们展现出不同的个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给予他们不同的指导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校本课程。例如,对于动手能力强、善于质疑和思考、化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课程设置了资料查找与整理、实验设计和实践、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着重培养这些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关注其发现、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三)引导交流合作,注重团队化的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心理气氛,自由而没有压抑感,学生可以就相关问题与同伴自由地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研究学校垃圾资源回收调查时,我们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调查活动。学生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记录学校一天垃圾产生总量;有的按照废纸、金属、塑料、树叶等分类统计;有的根据收集的数据制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汇总数据,集体分析学校垃圾产生的数量、分类情况、最终去向的统计图。学生从中学会了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关注校园里面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几点启示

(一)学生需求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

知其所想,才能给其所需。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阅历、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不同的个性组成了完整的学生个体。我们应当承认这个差异,所以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注意研究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情况,制定课程规划,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具有生命力。

(二)发展个性是校本课程的制高点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开始就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制高点应该是: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为根本,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

(三)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是校本课程的落脚点

第5篇: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设计

在深入开展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背景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已成为当今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建设、进行教学设计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等。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创新设计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1.CAI技术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网络多媒体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的显著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智能化,学习者可借助互联网广泛获取相关知识。随着CAI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派生出许多分支,如专题学习网站、网上教学资源库、网上教学试验课程、精品课程等。

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所以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的设计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在运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学生建构知识的情境,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认知主体地位,从而顺利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2.现代信息加工理论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表明,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会增加接受信息的容量,有利于获取和保持知识信息。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的过程,整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等构成。而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只有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以及开发、设计教学课件时,需要根据信息加工的理论及其规律,将信息的传递和展现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容量大,图、文、声、像并茂等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情境和选择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的想像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教学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就是将教学过程最优化,通过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最优教学方案,使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通过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等手段展现知识,拓宽了教与学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的最优化,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模式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也是评价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标准。教学目标除了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教师及教学设备等各种条件情况,设计具体可行的训练目标和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还要通过在现代信息技术训练模式中,使学习者理解在信息时代环境下训练模式的内容发生了的许多新变化,要学会自主学习与在探索、交流中进行合作学习,学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从而使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得到较大提高,技能训练目标能有效地达成。

2.教学内容

一是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二是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课程包括PowerPoint、Authorware、Internet等。

3.教学环境

要使培训模式发挥效力、完成技能训练目标,教学环境的建设很重要。如:创设多媒体和网络的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用电子资源库(包括图书、光盘、网络资源等)代替普通的教学材料(包括教材、教学参考书、技能训练指导用书等。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化,改变传统的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以教学的多种形式训练学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提供一些信息技术课题,让学员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进行探究,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模式的设计方案

将任务驱动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设计可行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教学方案。任务驱动与自主探究的教与学方案是在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布置一系列技能训练任务,学员通过任务中问题的驱动,对学习资源进行积极主动应用,自主探究和相互协作参与学习活动。将教师的教学转变为学员的探究式学习,使所有学员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通过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选择与技能培训内容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任务,引导学员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学员面临的情境可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相关课件制作软件、操作系统,也可能是教学系统操作、课件制作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使学员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比较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员通过完成任务来理解、分析并解决面临的问题。

2.团结协作,自主探究

为了培养学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可以一起参加学习,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和探究,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以解决有关问题,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是直接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而是提供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有关线索,学员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进行自主探究、讨论和交流,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目的。

3.网上交流,技能展示

学员进行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网上进行交流如在学员教学技能训练网站上或电子信箱中进行交流,更能体现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战演练情况,是技能展示的最直接平台。

4.严格考核,效果评价

学员完成每门技能培训课程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严格考核,人人过关。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员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另一方面就是对学员自主学习探究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四、模式设计的创新点

该培训模式的设计不仅具有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特点——既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又注重实际教学技能的训练;既注重了训练方案和目标的设计,又考虑到教学过程的录像、信息反馈、评议标准等方面的设计——而且具有如下的创新点。

1.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理念是支撑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我们要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对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模式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设计和提炼。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和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为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整个训练过程中不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而是注重发挥教师的训练指导作用,强调充分体现学员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这是一种主动、积极、有主见的学习理念,学员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教师要注重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员的自主学习和训练创设各种便利条件。学员的自主学习也离不开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任何能利用的网络、电子信息等手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将所学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的实效。

2.凸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在训练的时间、场所、设备等方面的局限性。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上建立学员的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和信息库,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均可以上网进行学习、观摩,而且还能随时观看技能训练音像资料,下载一些有特色的技能训练教学录像和相关的训练资料,不受训练的时间、地点、场所的限制,教师也不用每次都到培训场所,可以通过网上观看学员的训练情况,给出评议结论,从而使训练的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学技能培训过程中不仅强调学员对传统的教学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更要突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掌握。从而培养了中小学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意识和现代教学能力。

五、模式的教学实践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中小学教师需要提高认识,更新现代教育观念。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现代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一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二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三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的学习工具。中小学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2.实践为主,精讲多练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的安排上,主要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的安排上,采用先进行实践技能操作,后进行理论教学,即先做后讲,有时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将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同时进行。通常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学员可以通过上网学习有关知识。在教学中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应用,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多练”是指让学员有较多的上机操作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效的操作。

3.技能交流、展示与评价相结合

根据技能训练情况及时在网站或电子信箱上进行交流,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员之间的交流,小组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等。

技能展示分为随机展示和期末展示。随机展示是指全体学员在多媒体多功能教室进行学习训练活动,在学员的教学和研讨过程中,每次随机抽出部分学员走上讲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亲自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活动,进行技能展示,整个学期内让每个学员都至少有一次随机技能展示的机会。期末展示就是对每个学员在一个学期中的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进行一次教学全过程的展示,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设计等,最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活动的全过程技能展示。教师针对学员在技能展示中出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集中进行评议、指导,并逐步引导学员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讨论、交流、反思,最后归类总结。

在国际教育评价中提出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使我们得到很多的启示,我们借鉴“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将每个学员在技能训练中的小结、教学课件及进行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料整理成个人的“文件夹”放在学员教学技能训练网站上,并对学员的技能训练情况采用三结合的考评方式,即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从而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员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

————————

参考文献

[1] 武海明,刘瑞儒.网络时代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新探索.现代情报,2005(9).

[2] 王黎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1).

第6篇: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学;文化自觉;文化身份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教育国际化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跨文化外语教学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与仅注重句法规则与语言交际的传统外语教学不同,这种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模式,以内容主题教学为依托,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它符合国家进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符合国际社会展开良流与合作的趋势,是我国提高国际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构建并实施符合中国社会现实、教育现状与文化环境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如今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一项课题。笔者在本文中将就我国高校跨文化教学的意涵、目的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意涵及目的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念原始于美欧等国,以跨文化交际学界与外语教学界学者的研究与传播为主。如Byram等人提出的语言-文化教学[1]、Fantini提出的以培养文化间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语言教育,他们从跨文化交际学、外语教学法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将文化视为动态发展的过程,强调跨文化意识、情感与交际技能在外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主张在外语基础语言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生文化认同与跨文化身份的重构,通过有机结合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达到培养跨文化人与世界公民的目的。近几十年来,跨文化外语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张红玲教授在其著作中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层面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进行了系统性的划分,将目的语语言、多文化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目的语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对自身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与自觉。[2]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从教学深度和广度上来讲,可以说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它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年满十八岁的高校学生,该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从其社会性发展特点上看,由于成长于中国社会中,长期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他们在多年的社会化进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带有明显母文化印记的符号系统、基本行为规范和语言逻辑思维。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个体对自身养成的文化习惯与行为特点可能“习而不察”,但不可否认的,到达大学阶段的学生已在此过程中确立了自身的文化根基与群体归属,且处在自身世界观、文化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另一方面,从其认知发展特点上看,基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由于知识经验的增多,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的提高,高校学生处在记忆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极佳时期。同时,大学时期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走向稳定成熟的时期,“我是谁”“我属于哪个圈子”等自我身份与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所在。[3]由此可见,对高校学生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可行且必要的。以跨文化能力与外语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以开放性、互动性与创新性为特点,既符合大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符合其个人社会性发展与身份构建的需要。具体讲,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运用所学外语语言知识对目的语文化及本族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或真实跨文化情境下的交际活动训练,在处理各种跨文化冲突的体验和学习中对自身所属文化,尤其是深层文化因素进行反思,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性继承与自身跨文化身份的建构。据此,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意涵及目的可以表述为:通过对外语语言及文化知识的教学,加强对母语和本族文化的理解、反思以及对外传播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能力的,且愿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跨文化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虽在近数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整体上看尚不成熟,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途径及策略建议等方面。张红玲教授著书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理论建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材的编写进行的系统性论述[4],以及叶洪教授所论述的后现代批判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新理路及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探索[5]等核心文献是该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对构建和完善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参考。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师资水平、课程设置以及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因素的认识与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目前在实施以培养跨文化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上的效果还不尽人意,从教学理念、教材到教法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具体讲,跨文化因素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对课文内容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与讨论,以多元文化为相关主题的演讲与讨论,以及设立如西方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等专业或选修课程等方面。这些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习得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基础理论,对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目前实际实践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这些方式倾向于各为一体,相互之间没有太多关联,教法上多偏重于对目的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的介绍及跨文化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在对学生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技能培养上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互动及跨文化交际体验或模拟训练的开展所占比重较小。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往往限于在老师的硬性要求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没有形成主动探索多元文化知识与积极反思本族文化的学习习惯。其次,目前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有关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深层文化因素的相关内容所占比重较少,且多侧重对客观文化或浅层文化的介绍。很多高校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中“和而不同”“中和位育”“天人合一”等优秀思想和经典国学典籍及主要学说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仅限皮毛,远远达不到用外语对其进行阐释和讨论的水平。这种对自身母文化了解程度与分析能力的欠缺,易导致学生在跨文化沟通情境下缺乏文化自信,即使其已具备足够的外语基础语言知识,也难以就相关文化内容与对方展开话题,更无法运用本土跨文化相关思想对跨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达不成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实践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文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实践应该遵循开放性、持续性、阶段性和多样性的基本原则,以文化主题内容为依托,结合外语语言教学,由浅入深分阶段对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情感及技能进行全面培养。开放性是指在教学中坚持开放、灵活、客观的教学态度,通过文化讨论与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探索新知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持续性是指跨文化外语教学不能仅通过一两门或是一二个学期的基础或专业课程来完成并达到既定目标,而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长期、系统性的文化与语言训练来完成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阶段性是指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内容宜根据语言知识与跨文化训练的难易程度进行细分,并在适宜的学期时段对相应内容进行教学;多样性是指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方式不应单一化,应探索并采用多种实践途径,并将各类有效资源有机整合,实现整体效果最大化。

(一)强调跨文化能力培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参与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内在动机

帮助学生切实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其不仅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要做”“做了可能有什么样的收获或成效”,由此增强学生参与跨文化外语互动教学的积极性。高校学生,尤其是刚进大学的学生各方面的可塑性都比较强,比如学习方法与认知思维习惯的形成,他们往往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期待。因此,在开课之初,适当的引入文化学习、外语学习以及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概念,并通过对某具体文化现象或事件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因素对个体学习所能产生的影响产生深刻印象,加强其在后续学习中有意识进行跨文化知识学习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在动机。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中国学生上课参与互动少或者不主动问问题的习惯为主题组织学生运用外语展开讨论,鼓励他们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性格层面进行分析,同时将西方学生与之截然不同的上课状态、思想观念和学习习惯进行对比和现场体验,在此过程中完成讨论、反思与后期学习计划,运用学生熟知且有切身体验的事例或现实问题作为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中华民族文化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用外语表述及分析相关文化内容的能力

进行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愿意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并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为己任。加大中华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比重,在内容上从如建筑、书法、太极等浅层文化因素,深入到影响国人价值观、行为规范与思想观念的深层文化结构因素,以优秀文化典籍为内容依托,运用外语语言,以对本族文化的讨论与反思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学习习惯与发散性思维,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下能够“有话题”“有观点”,能够用外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文化沟通、分享与传播。

(三)探索并采用多种跨文化外语教学途径,灵活运用已有教学资源,并将其有机整合,达成教学效果最大化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大学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其实现途径也多种多样。首先应保证在基础语言课程中融入跨文化因素的教学。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其中的跨文化态度、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技能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语言课程相对学时较多,将相关文化内容纳入课程中学习,能够保证跨文化教学的持续性。当然,光靠讲授与文化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远远不够,批判性文化意识及敏感性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也对教师本身的跨文化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们已经具备一定跨文化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再开设选修性的跨文化交际专业课程(最好为双语教学),进一步加大对该领域的理论学习及实践体验,并配合辅模拟训练和实践活动,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实现跨文化外语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需充分利用校内已有资源,例如在读留学生资源,在线交流平台,合作项目学生经验交流、师资互助等,将其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机会。综上所述,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我国高校应针对现存问题,以西方及本土相关跨文化理论与教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华民族文化的讨论与反思为基本出发点,运用开放式、主题式对比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实现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既定目标,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和贡献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Byram,M.&Zarate,G.(eds.).TheSocioculturalandInterculturalDimension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StrasbourgCedex:CouncilofEuropePublishing,1997.

[2]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4-198.

[3] 刘华山.高等教育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24-38.

[4]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7篇: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化工、制药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近年来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在各高校中也渐成潮流。然而,作者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低年级基础实验课程双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效果与质量,盲目开展、推广双语教学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24-02

一、引言

自2001年教育部明文提出在高校中积极推动双语教学开始,英语、汉语混合教学逐渐成为新世纪以来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领域。作为高校化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许多高校即陆续开始尝试在低年级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引入英文教材,使用英文讲授,以使学生较早接触并熟悉专业英语,便于其高年级阶段的文献查阅、实验室科研等任务。我校也较早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至今已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借鉴、采用了一系列颇有效果的做法,如编写双语教材、强调化学化工专业词汇、实验讲解时采用较浅显的英文口语、繁难处采用汉语复述、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并使用英文完成实验报告等。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改进与反思。

二、反思

1.英文讲授。作为基础课程,有机化学实验课在高校中通常安排在低年级完成。刚开始接触该课程的同学,之前只经过了短期的大学生活,仅有少量的无机化学实验基础。猛然间接触更为复杂的,同时又以英文讲授的有机实验课,遭遇大量的新的专业词汇,对学生而言明显学习曲线显得陡峭了些。许多低年级同学听力基础也较为薄弱,更是难以适应英文讲解的环境。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多处报道的经验,我们尝试过使用由浅入深的授课方法,起初的几次实验大量使用汉语,而后逐渐提高英语比例,而较复杂的操作、步骤先使用英语而后再使用汉语对照讲解。这种英汉对照方式有一定的效果,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习曲线的问题。此外,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切换中英文讲述,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语言环境的割裂。汉语与英语在表述逻辑上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在听课时需要频繁地切换接受模式,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思维混乱,引起知识掌握的碎片化。更有部分同学在英汉对照讲解过程中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对英语不去深究,专等汉语的复述部分。这显然并非双语教学的初衷,反而是事倍功半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有人建议以较大尺度(章节、课时)为单位而非以小尺度(句、段落)为单位进行英汉对照:先完全以英文讲解整个实验,以便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英语环境,培养其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进而理解相关知识;待英文讲解结束后,再使用汉语复述主要内容,纠正之前学生可能的理解偏差。我们的初步实践中也发现,这种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频繁语言环境切换的弱点,然而两次整体性的讲解会使得授课时间几乎成倍延长。在理工科高校中,基础课学时原本就异常紧张,这种做法偶尔使用尚有可能,但大规模、持续性贯穿整个实验课教学几乎没有可行性。

2.双语教材。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一本合适的英文教材必不可少。不少学校的双语教学,特别是理论课,往往直接使用外原版教材。然而实验课程存在其特殊性,各高校由于专业重点、实验室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开设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内容上往往存在很大区别,国外的原版实验教材在这里更是“水土不服”。为此,我们特意编写了与本校情况契合的英汉双语对照实验教材。为保证教材英文的质量,还特地由有机化学与外语两个教研室合作完成英文部分的编写。但毕竟英语教研室编者对化学操作不甚熟悉,教材的英文部分依然很难称得上地道,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对学生的英文学习难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教材中英汉内容基本完全对应,很多学生往往不甚注意英文部分,在预习、复习及实验过程中通常只阅读汉语段落,英文部分遂成为摆设。我们曾考虑过撤除教材中的汉语部分,改为全英文教材,或可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该做法必然会使得斜率本已颇高的学习曲线愈发陡峭,因此也缺乏可操作性。

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中重要的总结环节,是对实验内容的复习与提炼,对教学成果的检测与反馈。与诸多其他院校相同,我们也要求学生使用英文完成实验报告。这种做法理论上在实验报告的原本功用之外,还可加深学习者对英文专业词汇的印象,检验其双语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其英文写作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同学受限于自身的语言水平,很难组织好合理、流畅的英文,撰写报告时不得不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英文写作上,反而忽视了实验报告原本的用意。更有甚者,部分同学的实验报告并非自主撰写,而是几乎全盘照抄双语教材中的英文部分,抄写时亦不求甚解,乃至教材中的印刷错误也原封不动出现在报告当中。这种“英文”报告流于表面,毫无意义,完全丧失了实验报告原本的功用,严重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更遑论科学精神的培养了。根据我们自身的实践,盲目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不但完全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使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4.专业词汇。多处的实践都证明,在双语实验教学中,化学专业词汇是特别应当强调的内容。我们也发现,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主要熟记的也是诸如化合物命名、仪器名称、实验操作等专业单词。然而受低年级英语水平及阅读量的限制,学生通常依然无法达到更高的要求:胜任专业文献的阅读、写作任务。而这些英语词汇的学习,基本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英文水准帮助并不大。更何况,这些词汇日后在《化学英语》课程中,在日后科研实验室工作阅读文献时又将重复涉及。我们曾对比过开展与未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在高年级阅读科技文献的情况,并未发现有显著区别。低年级时的双语教学似乎很大程度上做了无用功。

三、结语

总之,经过多年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都耗费更多的资源与时间后,我们发现表面光鲜的双语教学远未达到预期的成果,对低年级学生的专业英文水平提高并不显著。甚至因为学生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投入在陌生的专业英语上,反而会对实验课程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造成不良影响。英语并非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核心内容,因为双语这个芝麻而丢弃了西瓜,实有买椟还珠、舍本逐末之感。因此,我们认为,双语实验教学――至少在普通高校的低年级阶段――不应为追求新潮而强行大面积推广。对于绝大部分同学,应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而部分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或可设立单独的双语教学班。此外,双语实验教学即便展开,也应与之后的专业英语、文献查阅等课程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出现过多的重复、冗余内容。

参考文献:

[1]周萍.有机化学实验的双语教学[J].药学教育,2002,18(2):47.

[2]陈德英.有机化学实验的双语教学[J].药学教育,2002,19(2):36-37.

[3]万福贤,姜林,尹洪宗,李映,付蕾,李长城.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6):166-169.

[4]盛野,张雷,吕蕾,王海晶.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初探与体会[J].广州化工,2015,10(20):176-177.

[5]陈牲,田玫,徐丽英.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专刊:195-196.

[6]傅晶,黎俊波.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7):232-234.

第8篇: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关键词:绩效管理

让学生在在老师的讲授时,带着任务来学习,边学边做,在协作和配合的氛围中来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具体过程如下:

1.精心设计学生“做”的项目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情境的构建,学生是以“做”为导向来听课和学习的,因此教师精心准备和策划设计适当的项目是关键一步。在设计项目时,注意到以下几点:

①项目情形的具体性。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很难发挥想象构建工作情形,从而完成项目,因此每个项目应当配备完整的资料补充来介绍任务情形。教师应对项目中涉及的企业进行分析和研究,查阅大量的资料,做好充足的信息储备,力求把完整的企业信息和工作岗位信息传递给学生。

②项目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在设定项目时应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安排具有实际意义的、真实的、可操作的任务。只有真实性,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探求的欲望;只有可操作性,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得到肯定与鼓励。《绩效管理》课程的项目设计如下所示。

知识模块一:绩效管理概述

学生完成项目:为绿的花卉公司编制一份绩效管理计划书

内容:1.绿的花卉公司的现状和问题;2.绿的花卉公司实行绩效管理的可行性分析3.绿的花卉公司实行绩效管理的步骤安排。

知识模块二:工作分析

学生完成项目:完成一份对绿的花卉公司某岗位的工作分析

内容:1.绿的花卉公司的组织结构图;2.绿的花卉公司某职位的职位说明;3.绿的花卉公司某职位的职位规范。

知识模块三:绩效指标和标准

学生完成项目:为绿的花卉公司编制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内容:1.绿的花卉公司的战略目标; 2.绿的花卉公司指标体系; 3.指标权重; 4.绩效指标的评价标准。

知识模块四:常用的绩效评价技术

学生完成项目:学生小组做模拟绩效评价

内容:1.分级法; 2.考核清单法; 3.量表考核法; 4.关键事件法和评语法; 5.行为锚定法。

知识模块五:常用的绩效管理工具

学生完成项目: 编制绩效表格

内容:1.应用KPI编制绩效表格; 2.应用BSC编制绩效表格。

知识模块六:持续的绩效沟通

学生完成项目: 学生小组模拟绩效沟通面谈内容:1. 确立沟通面谈的中心; 2. 编制沟通面谈计划;.运用沟通技巧实施绩效沟通面谈。

知识模块七: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设计

学生完成项目: 为绿的花卉公司编制基于绩效管理的薪酬模式内容:1.绩效结果分析; 2.薪酬模式选择; 3.将绩效结果运用于薪酬表格。

2.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完成项目,“教、学、做”同时进行

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就提出学生的项目任务。可以先让学生分析项目,提出完成项目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隐含了新的知识点,然后由教师讲解知识点,带领学生一步步完成项目。与此同时采取引导学生学、练、研相结合,探索知识规律和奥秘,寻求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学生完成项目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照葫芦画瓢”

运用这种任务,一般都是在这节课中出现的比较难的问题又是下一个任务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准确掌握的知识。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又在教师展示任务的基础上做一些变换。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方向。

②“举一反三”

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应用、加以变换,并进行简单的创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③“提高创新”

部分项目有新意,也有一定难度。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并尝试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要形成一定的项目成果。这个项目成果以有形的实物为主,如一份绩效表格,也可以是组织一次绩效沟通。

3.项目效果评估和小结

第9篇: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

一、学校积极指导教师间的相互学习

在校本化“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学校出于提升老师质量、打造优质教学、培养优质人才方面的考虑,对出于一个学校的某一专业老师或者全校所有老师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指导和维持。“学习共同体”的老师不仅是一个资源的获得者而且还是资源的贡献者。在团体内的老师互相学习的作用下整个团体可以有很大的质的提升甚至量的飞跃。当教师资源得到大的提升后,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率也会相应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比如,甲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和学生积极主动地沟通,但其也有相对薄弱的方面,那就是对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上有所欠缺。与甲老师不同,乙老师在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方面做得足够出色但其却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甲老师和乙老师都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学校的安排下,通过校本化“小事学习共同体”,甲老师可能会发现乙老师在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方面的优点从而发现自己的短处。乙老师可能会发现甲老师在和学生积极主动沟通这一方面的优点从而发现自己的短处。通过发现自己的短处后改变自己的短处,甲老师和乙老师的教学水平都得将到较大的提升,其学生优秀率自然也会相应的增加。此例可以看出“教师学习共同体”有着与传统教学方法所没有的优点。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如何打造“教师共同体”?学校无疑需要承担打造和维持“教师共同体”这一职责,而这一点,恰恰也是校本化“教师共同体”的关键所在。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校本化“教师学习共同体”就说明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样一个问题。互相学习、互相改变的教师团体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师资团队。校本化“教师学习共同体”无疑是要给老师间提供这样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

二、教师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所承担的职责

在学校的大力扶持下,教师也要积极加入到“教师学习共同体”这样一个团队中来,这样才能够使整个团队紧紧地结合到一起,才能重乎发挥团队的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这一个功能。

某英语老师在学校的安排下是校本化“教师学习共同”中的一员。因为其对“教师共同体”的优良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或自己本身对学校指导安排下的“教师共同体”存在着某种偏见,这就导致了其对“教师学习共同体”这样一个团队的抵触作用。因为这样的抵触作用,导致了该作为资源分享者的他对资源分享具有消极作用。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该英语老师从来不主动给其他老师分享自己的优秀教学经验,这种消极作用导致其他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他这块资源而得到自身的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作为资源接收者的他,在面对别人的经验分享时持消极作用。在面对交流时的封闭性导致了他对别人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地吸收,也不能及时指正别人教学做法中的不妥之处。究其原因,可能是该英语老师自身不能和别人良好沟通,又或者是该英语老师秉承着自己封守自我的教学方式,又或者・・・・・・此时,学校就要发挥其作用――与老师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不仅如此,一个有着校本化“教师W习共同体”经验的学校,甚至会发挥“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大部分成员进行这种带动工作。如果一个团队中像该英语老师一样态度的学习者多了起来,那么这个团队也就形同虚设了。在学校的积极作用下,该英语老师认识到自己不应该封闭自我而不去接收新的事物,因为“闭关锁国”在清政府那儿已经失败一次了。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态度后,该英语老师不仅积极地融入这个“教师共同体”的团队中去、分享自己优秀的教学方法,而且该英语老师在面对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老师时也能做到仔细聆听和发表意见,在觉得别的老师做得好的情况下,该英语老师会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此时校本化“教师共同体”才得以真正落实。因为学校对落实“教师共同体”具有非比寻常的作用,所以学校不仅要积极指导扶持“教师学习共同体”,而且要积极地对本活动的消极态度者做好思想工作。

学校的扶持只是起到了一个外部的作用,处于学习团体的老师们才是学习团体能取得很好效果的直接原因。对于校本化“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们不该持有抵触的情绪,不然不仅达不到最初的设想效果,反而可能因此会具有副作用。

三、定期的心得分享会对校本化“教师学习共同体”具有积极作用

尽管校本化“教师学习共同体”具有上面种种优点,但其还是具有一定的缺点――交流范围小。针对这个缺点,定期的心得分享会可以充分扩大交流的人群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习惯和自己熟近的人进行交流而忽略那些关系疏远的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可是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如果教师间没有得到充分的交流,其教学提升也会大打则扣。如丙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而这个长处恰好是甲乙老师所欠缺的。但是甲老师和乙老师的关系密切一点而和丙老师的关系疏远一点。乙老师也和丙老师的关系较为疏远。这就导致了甲老师和乙老师进行了过于充分的交流而忽略了和丙老师的交流,这就导致了甲老师和乙老师都同时没有学到丙老师在教育人方面的过人之处。这个时候,定期的心得交流会不仅可以使丙老师对这个团体里的所有老师分享自己教育方面的过人之处而且可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拉近丙老师和甲老师、丙老师和乙老师的关系。通过拉近老师间的关系,校本化“教师学习共同体”才会有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