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农学专业毕业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学专业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学专业毕业总结

第1篇: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农科院校 植物生产类专业 毕业实习 质量

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基本修完专业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4―8周。毕业实习,既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生产管理过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养学生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为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胜任新的岗位奠定基础。

一、农科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实习经费的相对不足,以及在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学生人数多,难以集中安排,且经费有限;二是实习单位众多且资质不一,学校在管理上有较大难度;三是毕业实习和学生考研就业在时间上发生了冲突,学生无法投入足够精力来完成实习任务;四是学校和实习单位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之间分工不明确且衔接不够,容易出现学生管理上的真空;五是少数学校对毕业实习采取“放鸭子”,由学生分散独立完成,导致实习效果良莠不齐。鉴于毕业实习的重要性,结合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本文从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管理三方面入手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以发挥毕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改革实习模式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前提

1.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目前大多数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都是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个阶段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的关键时期,学生难免出现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最终牺牲实习质量。我校植物保护等专业从2004年起,对实习时间进行了调整,将毕业实习时间提前到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这个时期既是水稻、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学生可以在田间完成作物的生长测定、虫情调查、药效实验等工作,实习任务饱满,同时避开了学生的考研就业高峰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灵活设置实习模式。现代高等教育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发展模式和成才趋向亦不尽相同。学校应该改变过去将学生统一安排在少数几个实习单位的做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某一方向或类型的单位进行实习,培养他们专业特长和科学兴趣,或积累管理经验,或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与此同时,传统的实习单位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大规模集中实习的要求,如植保站、农技站等单位经过体制改革后,经费比较紧张,接受学生实习的能力有限。因此灵活设置实习模式、合理安排实习单位,是提高学生参与实习的主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介绍四种具体的实习模式:

(1)“实习和毕业论文结合”。即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穿插毕业实习。由于毕业论文本身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进行科研基本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步骤。在此期间,导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内试验田、校外农技站、植保站等场所进行调查取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下到一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验证自己的设计,加深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促进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2)“校企或校研结合”。即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结合。这些企业和科研单位通常是学校统一挂牌且每年能固定接纳学生实习的基地。根据学生多元化的实习需求,实习基地可分为农资企业、科研机构、农场、涉农事业单位等,我们在实习安排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想从事市场营销的学生,安排他们进入农资企业实习;对于想考公务员的学生,可安排他们进入农业局、畜牧局、植保站等单位实习,让他们提前熟悉业务和工作环境;对于想考外校研究生的学生,则安排他们进入包括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林科院等在内的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实习,让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感受科研魅力,增强考研实力。

(3)“统分结合”。即以小组实习和个体实习相结合。两名学生以上就可成立实习小组,设小组长一名,实习期间他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相互帮助、彼此约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允许一些拥有社会资源的学生自己联系公司开展个体实习,这些单位不仅可以提供实习机会还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自己联系到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实习,为将来的保送研究生打基础,提高成功率。

(4)“实习和政府需要结合”。2007年暑假以稻飞虱为主的水稻病虫害在湖北省大面积发生,在省政府和学校的紧急协商下,我校植物保护专业派出了30余名大三本科生参加全省稻飞虱防控工作。学生带着调查稻飞虱虫情并作出预测预报的实习任务,被分成若干个小组跟随省里派出的调查组深入全省水稻主产乡镇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工作,在较好完成防控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得到了“身临其境”的专业训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使命感。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基础

实习期间,较好的实习环境和食宿保障是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这些条件的满足需要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承担,所以实施校企或校研共建实习基地,既是缓解当前学校实习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实习生也为所在单位及时注入一股新生力量,特别是有效缓解农资企业在暑假短期内员工紧张的局面。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谨慎挑选,长期共建”的原则,首先要筛选出一批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发展态势好、每年能接收本科生就业的企业和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机构,如先正达、杜邦、深圳诺普信、省种子公司、中科院植保所、省林科院等单位,双方签订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对实习进行共同管理和考核。经过几年的建设,植物保护等专业建立了一批由学校统一挂牌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很多企业对我们的实习生认可度高,使校企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有的企业逐渐成为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基地,还有一些企业如先正达公司、襄樊正大公司等纷纷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四、严格实习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的保障

实习模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实习管理的难度。因此,第一,制定详尽可行的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让学生“有法可依”。实习期间学生大多处于分散状态,执行严格的请假考勤制度、周报制度,对加强实习的日常管理尤为必要,所以管理办法应该明确请假的权限、安全注意事项、违纪处分、实习小组长职责等内容,并在实习开始前发放到各个实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第二,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指定的老师和实习基地的老师共同管理、考核学生,前者负责检查督促学生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处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评阅学生的实习材料;后者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任务,给予具体的指导,在实习鉴定意见上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两个导师各有分工,可以随时交流学生的实习情况,让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实习管理上紧密地衔接起来。第三,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内容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日记、实结、实习报告、实习纪律等五个方面,每部分各占一定的比例,最后按照A―F六个等级进行评定。第四,完善激励机制。实习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对实习认真、实习效果好的学生在实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树立优秀实习生的典型,让他们为低年级学生做精彩的实习汇报,逐渐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实习、重视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科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实习单位和以上专业毕业生的反馈调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综合评价较高,部分单位同意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可免试进入该单位就业;而毕业生普遍反映新的实习模式让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发展灵活选择,实习效果好。近几年,这几个专业的就业率稳步提高,均保持在96%以上,考研率接近40%。

总之,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改革实习模式,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实行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等措施,有利于实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立,李红玫,高必达,张素芬.采用多元化实习模式 拓宽农科毕业生就业渠道[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王文凯,姚安庆,李传仁,孙文学.高校农科类专业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

[3]何新荣,黄合婷.构建本科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8).

第2篇: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长江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289-03

A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Graduates

――Based on Yangtze University for Example

GUO Qi-wei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5,Hubei,China)

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which was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graduates in Yangtze University to research into the curriculums setting, arrangements for teaching practice, the content, methods, and means of teaching, the improvement and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 the professional basic theories and skills of mastery, the state of student learning ethos, the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college managerial, the state of faculty, basic conditions of teaching facilities, undergraduates students in social reputation and influence, and so on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defects of present talent training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were work ou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jors; undergraduates student; quality survey; Yangtze University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做好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笔者于2009年7月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420份,收回389份,经整理得到有效问卷363份。以下是对该次问卷调查进行的讨论分析。

1 毕业生对农科类专业的评价

1.1 农科类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与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办学指导思想是专业发展的灵魂,是专业成长的路径,它决定专业发展的方向。对长江大学农科类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在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的评价中,评价办学思想“非常明确”的有21.35%;“比较明确”的占 53.94%;“基本明确”的占24.71%。这些数据显示,长江大学的农科类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1]是十分明确的。调查还显示,86.78%的毕业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投“满意”票,88.43%的毕业生对教师的敬业精神投“满意”票;在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配备的师资队伍[1]情况的评价中,认为“非常合理”的有9%;“合理”的有54.69%;“基本合理”的占36%;“不合理”的占0.31%;这是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肯定。一直以来,长江大学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配置和培养,特别是在农科类专业的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千方百计地加大投入来引进人才,如成功引进楚天学者、生态学权威教授等多人;为农学类专业的博士点学位授权申报成功打下坚实基础的师资队伍。但也有部分农科类新专业开设的时间短、师资力量尚跟不上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求,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农科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1.2 农科类专业的基本教学设施情况

调查中,长江大学的农科类专业毕业生对农科类专业的基本教学设施(包括教室、语音室、图书馆、运动场及体育设施等)[2]对教学的支持力度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为:60.06%的学生认为“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37.08%的“能满足教学要求”2.86%的“不能满足教学要求”;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自1977年开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招生规模从小到大,随着该专业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并趋于稳定,特别是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研究迅猛发展,每年都在不断地添置教学仪器设备,但还是难以满足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求,今后学校应下大力气对教学设施进行逐步分批的更新,努力适应教学的需求。

1.3 农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安排情况

专业课程设置[3]及教学实践活动[4]安排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高度,因此学校很重视此项工作,努力探讨并优化农科类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活动[1]的安排。调查数据(见表1)表明,毕业生评价农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及以上的占94.38%,“不合理”的占5.62%。

对教学实践活动安排方面的调查显示,评价“较好”及“很好”的占73.28%,“一般”的占24.72%,“有问题”的占2.00%。表明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来说是合理的,但是课程建设的前瞻性不够,存在的问题在于课程的建设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1.4 农科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与使用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况

教学内容[2]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被调查毕业生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的评价表明,达“较好”及“非常好”以上的占67.62%,评价“一般”的占33.34%,“较差”的占2.04%。

关于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教材建设与使用情况,被毕业生评价为“基本合理”及以上的占83.29%,“不合理”的占6.71%。表明学校的教材建设已深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如今,每天都有新事物或科学理论涌现,书本知识的更新可能难以赶上现实需求的速度,学校应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校更应投入力量做好教材的引进和编写工作,并密切关注农科类专业的发展态势。

在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调查中(见表5),评价“基本合理”及以上的占到99.60%,这种好评说明学校的专任老师基本上每节课都做到了认真备课并能理论联系实践进行讲解,课件基本上都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图文并茂,做到了通俗易懂。学生会因采取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参与到了教学当中,收到了良好效果,这表明在教学上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是正确有效的。

1.5 农科类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及学习风气情况

长江大学的农科类专业毕业生对专业的基本理论及技能[2]掌握如何?调查情况显示,基本理论掌握“较好”与“很好”的占91.01%,“不好”的占8.99%;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与“很好”的占88.77%,“不好”的占11.23%。

分析表明,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思想稳定程度有关,由于农科类专业的学生知识掌握基础相对较弱,加上农业科学生产的经济附加值不高,从事农业的工作者待遇普遍较低,社会对农业的反哺不够,学生普遍从小就想跳出“农门”,造成心理上会抵制学习农科类专业[5],自我学习规划和目标缺乏,造成“学习风气”(“不太好”的占有12.36%,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授课教师的上课积极性。

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经常举办农科类专业领域的讲座,加大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为大学生指明奋斗目标,激发学习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

1.6 农科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情况

从调查的“您认为农科类专业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结果来看,需要加强的方面依次为(从高到低排序):实践环节(48.31%)专业知识(23.60%)基本理论(16.85%)知识更新(11.24%)[4]。农科类专业的教学改革[2]情况(见表10),评价“能基本适应发展的需要”及以上的占87.64%, “措施不够得力,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占12.36%。

以上数据表明,农科类专业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对高校培养的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但量要多且质要优,人才市场提出了高校应在大力加强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深入进行农科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应让农科类专业的学生一方面扎实学习专业课,另一方面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反过来,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的学习,多利用实践积累的经验来指导学校农科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措施,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建立起多个试验基地,为学生实战操练提供更多的场所及设备,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努力培养社会适应力强,专业视野宽,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促进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1.7 农科类专业学生在社会上的声誉及影响

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明(见表11),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毕业学生在社会上的声誉及影响强度排序为:“有一定的社会声誉”(48.43%)“社会声誉一般”(30.47%)“有较高的社会声誉”(18.00%)“没有什么社会影响”(3.10%);其中有“有一定的”及“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的比例占到了66.43%,说明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质量是有保障的,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是得到社会认可的。

2 讨论与分析

1)经过对长江大学农科类毕业生及所在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长江大学毕业生的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综合素质高及社会适应力强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数据显示,农科类专业毕业生有一部分选择了自主创业,但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则在公司、企业任职。一定的时期之后,他们在用人单位担任了中层以上干部或技术骨干的占到了六成多;用人单位认为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毕业生业务素质“非常好”的占17.24%,“较好”的占81.03%;认为文化素质“非常好”的占24.14%,“较好”的占72.41%;认为心理素质[5]“非常好”的占17.24%,“较好”的占70.69%;思想道德素质[3]“非常好”的占24.14%,“较好”的占67.24%;认为农科类专业基础“非常好”的占22.41%,“较好”的占67.24%;评价“有团队精神”[4]的达到了72%以上。这些数据表明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证明长江大学对农科类专业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1]培养目标的落实是成功的。

2)用人单位也通过农科类专业毕业生的表现,对长江大学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研联系生产”、“以综合性大学的要求和标准实施,创建湖北省一流的大学”、“教学应紧扣社会发展需求,科研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工作应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多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他们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有用之材”、“教学上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科研上应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向外界推广学校的成果,学生工作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显示了社会各界对长江大学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说明了农科类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应学习好专业知识,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

3 结语

长江大学一直本着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投入,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的目标在办学,这将是长江大学永恒不变的办学宗旨,并会根据来自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金科,李应军. 长江大学毕业生质量调查与社会评价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58-159.

[2] 刘金科. 长江大学毕业生对教学工作评价调查报告[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3):11-12.

[3] 赵 铁,朱少雄. 广西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研究[J]. 高教论坛,2003(2):145-149.

第3篇: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Abstract: The talent resourc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in the building of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alent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agronomy specialized English course.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some detailed teaching strategy and analyses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selecting and arranging proper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ing teaching mode, enriching teaching means, reforming assessment method etc.

关键词: 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Key words: agronomy;specialized English;teaching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26-02

0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日趋国际化,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际合作项目策划、农产品出口、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国外仪器设备使用等都不可避免地需与英文资料接触。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农业要想与世界接轨,要想融入世界经济就必须掌握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农学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大学的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的延续、交叉与融合,具有“科技英语”的特征[1-2],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并运用专业英语的有效途径是在系统学学英语、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熟悉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掌握文献阅读技能及多种方式获取专业资料的方法。我校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学生基础、教学设施、教学理念等方面与重点本科大学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开展农学专业英语教学尚需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自2008年起,笔者开始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并在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手段选取、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近年来开展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国内同行分享,以期进行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1 优化教学内容

专业英语是通过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知识,进而获取专业知识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独立的查找和阅读所需要的专业英文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或获取相应的专业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专业英语基本知识点的讲授,选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郭丽华等人编著的基础性与系统性较强的《English Course for Agronomy》为授课用书,从该教材中选择部分与专业基础知识相关的科技文献,系统地讲授专业英语的基本知识点。同时,通过上网检索或者到图书馆查阅选择最新专业研究热点的英文专业文献,从专业知识、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让学生熟悉专业英文文献的语言特点和篇章结构的安排,结合中文专业知识,学习相应地表达方式,让学生从全局上了解相关的专业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另外,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出发,针对其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和就业、研究生面试等场合所需要的专业英语方面的知识,在有限的计划学时下,适量的增加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结合专业情况的英文自我介绍、研究方向介绍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

2 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指从传统教学方式向新型教学方式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而是要强调、突出“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找回它们在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中心位置,即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向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方向转化,从讲解、灌输的方式向以学生自主的任务式、功能式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式教学转化。

2.1 小组合作与课堂展示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的差异进行分组,保障组与组之间相对平衡,并适当兼顾组内同学之间的可接受性。小组以4-6人为宜,并选出各组的组长,负责学习情况的报告。合作小组就老师给定的学习项目(任务)进行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点的互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3]。学生通过组内合作与小组间的交流,按照分工完成小组的项目活动,然后根据主题和完成的情况制作成可以展示的作品。如在学习“Carbon dioxide is nature’s hidden yield enhancer”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Learning by Doing 板块,教师首先简要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背景知识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使学生获取基本信息,为进一步的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以“Effect of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on crop's yield and quality”为主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课文、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获取相关信息,把所查资料和获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综合到一起,集中讨论并增减相关内容,使其内容条理化,小组同学再一起完成汇报PPT的制作,然后以课堂展示的形式进行陈述。教师根据每个小组ppt制作情况和展示情况,给每个小组打分,每个小组的得分作为每位成员的平时成绩并记录下来,这种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小组课堂展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对小组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专业知识检索与文献研究锻炼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上的小组演讲,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2 教师讲授与小组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探究性教学 在每一次新课开始前,教师设计具体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提前预习,预习的目的是在阅读之前构建学生关于某一话题的背景知识,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结构性的内容预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讲授有关段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陈述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的基础上,夯实专业知识。因此,小组讨论贯穿于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在确定好课文的结构划分后,让小组成员需要就每部分的内容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首先,教师需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即根据每部分内容提出与课文理解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通过做出猜想、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其次,教师把可能会影响学生理解内容的难点、重点句子、短语及单词展示出来,作适当的释疑,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以便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所有这些活动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进行重点讲解剖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被激发,创造出一种师生交流、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3 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丰富、具体、生动、直观和形象的教学手段,将使学生较好地建立牢固的感性认识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可采用多媒体、互联网、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侧重点是专业知识的丰富与展开,在专业英文知识点的学习上,通过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形象生动地了解相关专业英语词汇所对应的专业过程,增加信息容量,培养学生用英文准确描述专业问题的能力。利用互联网手段可以将国际最新的研究动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国际著名大学农学专业的最新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教师可对其近期学术报告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浏览国外著名大学和英文专业期刊网站,可以让他们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专业英文表达方式,又可对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和英文摘要的写作提供最切实可行的指导。根据教材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照片等教具在课堂上演示,也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愉快、积极学习兴趣的一种常用教学手段,例如,在讲到“flower”这一节时,把教室模拟成花卉种植园,展示出不同种类的花卉实物或图片,分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英语介绍花的结构和特征等。利用这些实物或图片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结合,能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产生再强化作用,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

4 改进考核方式

针对课程的教学方式改变,我们对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也相应做了调整: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价,并增加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我们注重课程平时考核,使平时成绩构成多样化,平时成绩由合作小组课堂展示情况、课堂参加讨论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构成,注重考察学生运用英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期末考试主要由专业词汇、专业文献翻译、摘要写作等构成,注重考察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50%)综合评定得到,实践证明,采取这一考核方式可以保证成绩统计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专业英语教育应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强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是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农科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工作者应当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充分考虑农科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农科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瑛.科技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15-116.

[2]郭宁生.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50-52.

[3]郭书法,曹凤龙,严发萍,熊春华,明泽.合作学习在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 (10): 50-51.

[4]王亦兵,黄岩,承欣红.专业英语阅读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研究——外语系教学改革立项初探(下)[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3):91-93.

[5]孙茉莉,马莹.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403.

[6]王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2) : 90-92.

第4篇: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面对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压力,临近毕业的高校生们对未来的发展道路充满着怎样的期许?坚持梦想还是向现实低头,还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俗话说:人生处处有风景、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只要你肯努力、坚持、奋斗,就会“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就自己的成功和梦想。

凌孝杰:男,25岁,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2013届农学专业本科生

采访凌孝杰纯属偶然。那天逛招聘会,看到他站在招聘会场外“东瞅西望”,特别“显眼”。作为一名农学专业毕业生,看着五花八门的招聘单位,凌孝杰直感“伤不起”。

虽然一直以来成绩都很优秀、社交能力也不错,奖状、证书更是“一箩筐”,但是就在不久前,凌孝杰才发现:放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去掂量,这些东西只能成为摆设,终究抵不过“能说会道善做事”。

“如果不是在我们学校举办的招聘会,那么就很少有招收我们这个专业毕业生的单位。”虽然在现今这个行情下“林学还是有点冷门”,不过这阻止不了凌孝杰逛招聘会的热情。他说:“每次逛招聘会,我都会在会场旁边站很长一段时间,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然后仔细考虑一下‘进攻’的方向。”

对于找工作,向来“一根筋”的凌孝杰始终把发展机遇放在第一位。他说:“趁着年轻,就是要发展和累积经验和阅历。不管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先在此基础之上考虑,然后再去选择一些保障相对健全、稳定的行业和岗位。”对凌孝杰来说,“工作嘛,就是要有挑战、能学到东西,最好再能看到自己的职业前景。”

“当然,坚持梦想也很重要。不能为了一时的生活而向现实妥协。既然大学学了这个专业,即使它的就业面很窄,但是只要自己喜欢,还是想找对口的工作。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生计去‘混口饭吃’,这样活着,很没有价值!”

张彻:男,23岁,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3届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虽说作为“班草”的张彻在学院里有着足够的人气,但他的求职之路并不“顺利”。“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试着找工作,不过经常碰钉子。”如今快要毕业了,“班里面很多人考上了研究生,也有很多人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说到求职屡次碰钉子,“可能是我这个人对工作比较挑吧,最基本一个要求就是需要单位提供户口,这就自然‘过滤’掉非常多的单位。”所以,每次逛招聘会,张彻都会习惯性地拿着一个笔记本边逛边抄录招聘信息,遇到合适的,就去应聘一下。

之所对户口如此看重,张彻说:“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缺少安全感,所以很多人去考公务员,求得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但我觉得,现在政府编制类的东西越来越弱,现在很多地方不开始实行公务员聘用制了嘛,也就是说不可能是‘终身制’了。而且,对于现在换工作比较频繁的年轻人来说,编制有时候也会制约个人的发展。虽然也有新闻报道说,户口和编制这东西会放开,但时间是个不确定因素,也不值得为此等待、蹉跎年华。对找工作来说,有了户口才算基本稳定,才能享受到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再加上如果能给的钱多,又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其他的都无所谓了。”

薛雅晴:女,21岁,闽江学院2013届旅游管理专业

薛雅晴常常自嘲自己的外貌。“因为长得不是很好看,所以很多工作都不敢去碰,就怕碰一鼻子灰。”即便能如此毫不避讳地谈论自己的容貌,但在“外貌就业歧视”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她的言谈之中透露着一股“破罐子破摔”的无奈。

对于工作,薛雅晴说:“我比较喜欢高薪水的工作,薪水高就证明挑战性高,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不过,最希望的还是能找到自己爱好的行业,辛苦一点都没有关系。虽然也能接受较低工资的工作,但也要看看发展前景如何。好的话就去做,但并不是只要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就适合自己,还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去选择。选择之后,如果觉得在那个岗位上还算合适,机会也不错,就踏实地坚持下去,绝不要朝三暮四。”

薛雅晴强调:“当然喽,现在物价消费那么高,工资也不能太低,不然会活得太焦虑。”另外,“我也不会削尖脑袋去参加什么国考、省考。”在看得开的薛雅晴看来,“考公务员只是一个选择而已,而不是唯一的方向。”

不过,相比张彻对户口的看重,薛雅晴对此倒不怎么在乎。对奉行“百善孝为先”的薛雅晴来说,“我是从农村来的,也不想在城市里待太久,等打拼几年、见见世面之后还是要回老家照顾父母的。再加上我们是女人,都要面临着结婚、生孩子等问题,所以很多还是会选择回归家庭。”

“之后呢,也可能会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靠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头脑’,回老家创业。”据了解,现在福建省扶持毕业生创业的政策也开始加强。2012年全省共评审资助了5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分别给予3万~10万元创业启动扶持基金,并支持三明、南平、宁德市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先期已入驻29个项目。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孵化基地,创业企业不但可以享受资金扶持,还有多种税收等优惠政策。”可以说,利好的政策也为广大想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们发挥潜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福建师范大学2013届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

能采访到这样一个“团体作战”的求职队伍,让记者很是欣喜。该班级负责人说:“我们习惯这样成群结队地去逛招聘会。有些已经找到好工作的,就不需要来了,你现在看到的这些人,都是还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

当记者问及对工作的要求时,该负责人给自己的专业打起了“小广告”。“我们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这广告一打,“笑坏了”身旁的同学们。

对于工作,他们普遍觉得,“最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不然用不上,这四年都白学了”。另外,“还应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去想发展。”在他们看来,“工资待遇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基本的工资作为生活保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其他的更无从谈起。”对于企业的性质,“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企业也不问来路。人生处处有风景,管它什么事业单位、国企、外资、中小企业,都没有关系,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对于如何更好地求职,很多同学表示,“‘打铁还要自身硬’,肯定要能吃苦。虽然现在很多人觉得读了大学还不如体力工待遇好,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们学生呢,本身还需要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制胜的筹码。”

企业:掌握好“主动选择权”

在走访多个招聘会之后记者感觉到:怎么现在大企业的招聘人数没有往年多了?反而是中小企业逆势而上,需要加大力度“招兵买马”?福建青年人才开发中心熟悉“行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些大型企业现在大都改成‘线上’招聘、校园专场巡回招聘了。而那些中小企业,由于遇上了发展的好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加大。我们每次组织的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中小企业单位参加数和招聘总人数都会占到90%以上。”

据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当中“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包括全面落实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收、金融、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尽快出台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操作办法,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的政策,改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环境。各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要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

而随着大中专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企业一方开始掌握主动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然而,面对“良莠不齐”的毕业生,如何掌握好“主动选择权”,也成为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需要深研的重要课题。

廖小健:39岁,中闽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虽然这次只是招聘办公室文员,而且仅限女性,但坐了大半个上午,也“笑”了大半个上午,还是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廖小健有点哭笑地说道:“跟前来应聘的人介绍我们公司的基本状况时,就是想让毕业生们了解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前景如何,好让他们在听后有个对比,看看这个行业和这个单位是不是自己心仪的,好有一个正确的决定。虽然是出于好意,但是很多人在听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现在要招收的办公室文员这个职位,更需要吃苦耐劳,但是现在的‘90后’大学生姿态比较傲慢、要求偏高,比较贪图安逸,不想加班。有些学生的问题更是刁钻,根本就不知如何回答。”总结来说,就是他们“缺乏认真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而且忠诚度太低。这些,通过几个问题就能问出来了。”

通过最近这一两年的招聘实战,廖小健说:“现在,‘90后’不好用已成为许多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很多企业招聘都面临着‘90后’断档危机。”对于未来几年,廖小健满心担忧。“我们公司明后年退休的人很多,急需要大量补充新鲜血液。可是,按照目前这个态势,情况不容乐观。”说到这里,廖小健感到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

肖云鹤:男,43岁,福建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

每次去招聘会,肖云鹤都会使出看家本领,那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口才和热忱。“要多与求职者互动,用最真实的呈现打动他们。虽说现在的用人单位掌握了招聘的主动权,但是在校园招聘当中,学生才是‘面试官’,你最不能做的事,就是得罪他们。”

为了让企业更加“吸引”求职者,肖云鹤都会介绍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阐明体系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而且一定要讲细,不要让求职者感觉空泛。也因此,只要肖云鹤出马,都会收获不少学生的“芳心”。

不过,对肖云鹤来说,好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是工程机械类公司,对人才的学历和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但是现在很多大学培养的都是‘综合性’人才,很多毕业生看着都能用,但是都不专,不能满足初次上岗工作需求,就业适应期也比较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的负担。”所以,每逢遇到一个还算不错的求职者,肖云鹤都会把亲自把名片递给对方,希望对方能够及时联系自己,决定到公司上班,成为公司的“壮丁”。

令肖云鹤颇感欣慰的是,“现在政府部门都会经常举办毕业生专场交流会,现在也都在探讨开展高校生职业见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我们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交流对接的成功率。当然,校企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再加上政府的促进,效果可以想象。但是,这要当成一项长期工程去做,不要‘临时抱佛脚’,更需要着眼于今后,应加强和深化校企挂钩、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技能当道的今天,大力推进职业培训进校园已经显得尤为必要。”

上官秋婉:女,37岁,福建求盛电子邮电公司招聘负责人

在招聘会上,上官秋婉都会认真地回答每一个求职者的每一个问题,哪怕那问题对打拼职场多年的人来说非常“幼稚”。对于人才,上官秋婉有着自己的看法。“虽说我们也有招聘一些技术性岗位,但是有无技术并不是我们最为优先考虑的。毕竟,即便没有技术的话,我们公司都会提供上岗前的带薪培训。即使你有技术,但也不一定是我们公司所需要的,还是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而对于学历、成绩和证书等,上官秋婉一点都不感冒。“因为我们都是到高校招聘,学生应该都有这些东西,根本就不需要在这方面大做文章、费心费力。”

在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之外,上官秋婉还会着重介绍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我们最为看重的就是诚信。在招聘员工时,我们都会说最注重员工的品德。任何人不管才能有多高,如果品德不好,公司都不会录用。而我们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求职者说谎造假。记得有一名求职者,简历当中的社会实践经验‘漏洞百出’,明显感觉出来是虚造的,这样的学生是肯定不能收的。”

缪嘉琦:男,31岁,好能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干事

第5篇: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32-02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系统构造与分析、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的概念多,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强,理解难度大,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必须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教学改革

1.社会发展需要传统教育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化社会的教育不但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更要侧重于此。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方式,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加强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快速捕捉与掌握及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农业高校,学校的办学定位,应以发挥市属农业高校学科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科学研究、推广农业信息化新技术以及服务北京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为最终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既要满足信息化社会进程的需要,又要满足首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都市农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北京,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偏远贫困地区。我们进行了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的问题: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另外,从生源水平来看,北京农学院是第二批次招生的北京市属高校,学生入学时的成绩相对于第一批次招生高校的学生要低一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显然,《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必须结合北京农学院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之路。

3.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高等教育中一些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导致了教学效果方面的不适应,其结果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不全面。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更要解决这些不适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新知识技术的学习掌握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水平。(1)教育理念的改革。信息化社会的高等教育要树立现代的学习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无奈地接受知识灌输[2]。(2)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反映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发展的最新知识技术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实现。(3)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关键。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

修改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在2011年进行了新一轮的本科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修订,在教学计划中进一步压缩理论教学学时,由2007年的2630学时压缩为2396学时,学分由2007年的188学分减为174.5学分。对于《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由原来的理论课80学时,改为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16学时,再加上一周的课程设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精简了理论学时后,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把最基本、最能代表学科前沿的内容和思维方法教给学生;授课内容要重点突出,力争做到“少、精、宽、新”,提高课堂效率;通过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灵活性;坚持研究型、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意识。课程考核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讨论、作业、实验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将过去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改为课堂讨论、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体现全过程考核,促进学生对课程重点内容的把握及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将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思想移植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之中,以晶体管级(管)、逻辑门级(门)、寄存器级(器)、系统级的方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由“管”组“门”、由“门”到“器”、由“器”达“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管”是针对与学生知识、能力相关的本门课程的知识点及相应的单项性实验项目,如:运算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等;“门”是以课程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线索,开设的课程综合性实践项目,包括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等;“器”是针对课程之间的通融性和共性、按课程群而设置的专业综合性实践项目,如主存储器的组成原理,便与《计算机导论》、《数字逻辑》课程密切相关,根据这些课程设置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及课程设计等;“系统”是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立体训练的综合性实践项目,包括本课程的学习及后续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校内模拟实习与校外顶岗实习、工程与社会应用实践、本科生科学研究项目等。通过这样完整的系统工程,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

三、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改革教学方式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变“教学过程”为“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媒介,实现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交互,以促进学生高效地掌握课程的重要原理、思想方法,促进其全面提高。

1.将抽象理论形象化。针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的概念多,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强,理解难度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抽象理论转为形象化的例子、加大学生提问互动力度等方法,功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在教学课件中多加入插图及动画,例如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运算器、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制成动画,因为图及动画的具体、直观、形象化,不像书本中的概念那样抽象,所以会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建立感性认识,以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的目的。用讲台上的几个粉笔盒形象化地再现堆栈的操作,用团体操的和谐统一说明时序控制问题,用教学楼的格局帮助理解总线的结构等等,通过大量学生熟悉的丰富生动的例子,将抽象理论形象化,把复杂问题分解,使之简单化。多进行课堂互动,在每一个重要知识点都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形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如讲到定点数的加减法运算时,教师给出运算规则,由学生给出运算题目,师生共同完成例题、探讨溢出的原因及判断方法。作业讲评由学生自己完成,每次都根据自愿的原则,安排学生代表讲评作业中的难题,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参加实验的主动性。注重在实验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课程依据《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与性质,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型实验,且将三个层次的实验进行融合。每个实验基本内容完成后,都有深一层次的选做内容供学生选择完成,以进一步深化训练。实验课程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逐步提高动手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鼓励学生做一下,通过做一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找到答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科研能力。使学生从一个小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就感,更愿意自己积极努力学会解决问题,培养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分类指导,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的学生,不断增强计算机专业教育,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其意识到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理论与实践在自己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要满足各层次学生求知的需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课堂讨论不仅让那些掌握知识好的学生发表意见,也经常鼓励面露难色的学生给教师出题,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解题。这样,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欣喜地看到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增强了自信与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验课中更是注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类指导,分层系教学。对实验能力稍差点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指导,教师根据他们现有的水平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便于他们及时掌握基本操作,养成实验中思考的习惯,为进一步的实验打好基础。对大多数中间水平的学生,教师加以鼓励和引导,多让他们进行思考,拓展其实验能力。例如在控制器实验中,提出将程序中的几条指令用另外的指令代替会怎样?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设计,在运行中发现问题,探讨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使得学生既增加了实验兴趣,又看到了自己跳一跳得到的果实,会促进其向上努力的自觉性。对于理论理解及实验能力很强的学生,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在每个规定实验完成后,鼓励这部分学生设计一个相关的实验,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肯定,可提供与研究性、设计性实验相关的设计思想、实验方案,帮助他们基本独立完成设计实验的过程。能使学生兴奋的是他们通过根据已掌握知识技术的努力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3]。

通过几年来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努力探索、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双向互动的循环,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活跃度显著增强,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以往很多学生都不能通过课程的考核,教学改革后,学生的通过率明显的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软件人才开发与设计大赛”,获得北京赛区二等奖1名,三等奖5名;2010年,在“情系e乡”全国大学生乡村信息化创新大赛中,经过层层闯关,在一万多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前50名的好成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村官共同建设了延庆镇大学生村官网,帮助村庄进行计算机模拟规划图设计,积极为农户开通网上绿色通道,搭建农业市场与农民之间信息桥梁。

参考文献:

[1]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4-9.

[2]秦必瑜,田杰.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上:135.

第6篇: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学改革与探索

目前,全国开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的高校达到两百余所,分布在综合性大学、工农医科类,师范类与民族类等院校中[1]。在这些众多的高校中,一些老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方案较完善,但大多数学校由于开设时间晚、基础薄弱、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客观上也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重大变革[3]。

一、面向未来,突出食品营养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关注,食品营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很多领域都将面临该类人才急缺的局面。要切实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提高国力就必须要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食品营养学科领域的队伍,食品营养学科领域的人才应该遍及社区、中小学、托幼机构、大专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及机关食堂、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各级饭店,食品物流等各个相关机关、部门、企业。在今后几年中,食品营养学领域的职业将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具有极大的人才市场的潜力[6-7]。

二、服务经济建设,彰显应用为本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工、农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一体,边缘性和综合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类高校肩负着培养食品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未来,服务经济建设,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食品科技更新加快,消费市场需求更高,这种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更为迫切[4]。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类型发生了变化,很多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还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与就业、创业的适岗能力错位等通病,造成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是很高,就业质量较低,从而影响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食品专业的教学改革,对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及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作为本科层次不同于职业教育,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要有较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应当是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一定的创新技能、了解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现代新技术、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国际理解力和适应性的人才[6]。

三、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课程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面向未来、突出食品营养特色,服务经济建设、彰显应用为本,对技术应用型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确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其中知识要求有: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具有从事食品营养专业工作所需的数、理、化、生等基础自然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力要求有:具有食品营养品质控制和生产指导能力;具有公众营养咨询指导、养配餐设计和餐饮卫生管理能力;具有保健食品研发能力;具有食品与健康关系研究能力。素质要求有: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交流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核心课程体系:无机及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实验、生理学、食品化学原理、应用营养学、应用营养学实验、功能食品原理与应用、食品工艺学。其他主要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有有机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营养配餐设计与烹饪学、功效因子制备技术、功能食品功能评价与管理、功能食品制备、食品毒理学、普通生物学、基础医学概论、药理学概论、分子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免疫学、食品原料学、生物统计、食品质量管理、食品酶学、食品保藏技术原理、市场营销学、食品机械与设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应用生理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功能因子检测实验、功效因子制备技术实践、食品工艺学实践、公共营养师取证、营养配餐师资格取证、保健食品创新创业实践、食品营养产学研项目综合实践等。

四、总结

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工业飞速发展,对食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重大变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对技术应用型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突出食品营养和技术应用,确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袁晶,廖威,谭强.浅析中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J].广西轻工业,2011,5:142-142,167.

[2] 黄业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34-36.

[3] 周文化,李忠海,向春阶,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学,2009,16(11):196-198.

[4] 李凤梅,孙京新.地方农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09,4:45-47.

第7篇: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人才定位 探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简称高职高专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对其培养的人才进行准确定位,人才定位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只有弄清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才能确保高职高专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一、人才定位依据

人才的定位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育指导方针,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年1月17日)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见,对人才的界定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2年2月10日)中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可见,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1月16日)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进一步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目标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几份教育文件的提法有所不同,致使目前各高职高专所制定的人才定位也有所不同。技术应用教学型高职高专仍然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技能教学型高职高专则以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为目标,总的趋势由技术应用教学型高职高专向技能教学型高职高专过渡。这一趋势既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方针的转变,也反映了高职高专发展的规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阶段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称之为 5A教育;而将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称之为5B教育。”从“标准分类”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属于5B教育。如果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定位与大学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5A教育类的学术性大学可以替代高职高专院校。换句话说,如果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取而代之,则高职高专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使高职高专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高职高专教育才能够生存。综上所述,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我们建议依据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相符合的教育部新文件来定位人才目标。同时,在具体的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通过创新实现结构的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人才定位思路

根据高职高专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在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时,必须理顺思路,把握方向。

1.特色性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有统一要求,如在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规定的导向性方面和作为高职高专教育职业性的一般特征方面,以及在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人才的基本规格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有统一要求、有基本质量水平规定,这就是前面所论述的制定依据,也是完全必要的。但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必须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符合教育规律为准则,强调因地制宜,与学校办学条件相适应。只有这样高职高专学校和专业才能办出特色。

2.动态性

无论把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制定作为一项工作还是把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它都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与外部保持密切联系和信息交流。第一,须根据教育指导方针、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产业结构、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相应作出调整;第二,高职高专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接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检验。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不仅是学校的事、教育部门的事,而且应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培养对象以及产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不仅是教学过程要求,如把某种职业证书、资格证书作为培养目标、规格之一,因此,它既是学校培养目标,也是社会职业资格。

根据上述两点要求,明确制定思路: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规定为指导,以就业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开放、动态的专业社会需求调研体系,保证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真实性和前瞻性,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岗位群为依据,结合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实验、实习条件和就业渠道等办学条件,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确定职业技能培养的岗位定位。

三、人才定位方案及其应用

1.定位方案

我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以“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为契机,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出一套较科学的高职高专人才定位方案,以下是方案模型:

转贴于

首先,对高职高专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社会调查,具体体现为: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发放“人才需求调查表”、网络用人信息调查等手段了解企业的用人信息和岗位需求信息;通过收集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分析报告掌握未来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通过向本校往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发放“毕业生调查表”和网上毕业生调查,了解专业人才定位与培养的不足。借鉴我校已成功应用多年的北美CBE/ DACUM职业教育模式,成立行业专家顾问委员会,并定期召开顾问委员会,制定专业相关岗位的职责/任务表(DACUM),准确掌握专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和每个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然后,在国家教育部教育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根据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和学校的教育软硬件条件,召开专业研讨会,科学合理的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规格。当国家教育部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改变的,该方案也随着进行动态的改变,从而保证却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与时俱进性,保证了所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2.应用

根据该方案,我校机电工程系制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定位如下:

按照教育部确定的高职高专办学定位标准,依据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市场调研和顾问委员会提供的专业岗位群信息和知识结构信息,确定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及系统的应用生产、调试、维修、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门人才。

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细化人才目标确定人才规格为:知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系统实践等能力;掌握本专业较强的职业技能,能解决本专业领域中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现场管理等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先进技术的应用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力结构上,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级操作技能;具有电器设备安装与维修中级技能;具有机电产品一般零部件的设计能力,能检测、分析处理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并且具有相关设备改造的初步能力;具有可编程控制、电气控制、计算机绘图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和从事生产组织,设备、技术、经济管理的能力;具有专业生产技术及组织协调能力;获取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英语三级等级证书;劳动部颁发的电切削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或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资格证书(至少四选一);或机械加工中级工、数控加工中级操作工和数控工艺员证书。素质结构上,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创业立业能力;具有机械电子产品生产与运用整体控制意识,各部门间协调合作能力;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3.应用成效

通过几年的实践,该专业的毕业生因在目标及规格上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深受社会欢迎,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喜爱。近几年均有不少合资企业来校选拔人才。这几年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评价非常好,这就有效的论证了我们所建立的人才定位方案。此外,前年,我们将该方案在机电工程系的其他专业也进行了推广实施,该方案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与支持,数控专业继机电一体化专业后成为浙江坎门机床厂的“订单式”合作培养专业,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训协议。从推广的效果来看,由于有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参与培养,学生基本能达到企业所要求的“零距离”上岗,用人单位也比较满意,总的来说,成绩是可喜的。总之,从应用和推广的效果来看,我们所制定的人才定位方案,既考虑了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规律,也满足社会、产业、企业的要求,是可行的、实效的。

四、总结

本文对高职高专人才定位进行了探索,对制定依据和思路进行了阐述,在研究和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定位方案,所建立的方案既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指导方针,又建立了全面动态的专业社会需求调研体系,保证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前瞻性,进而实现了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准确定位,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方案的应用及该方案在其他专业的推广所取得的成效作进一步印证了该定位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R].教育研究报告书,2000-1-17.

[2]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R].教育研究报告书,2002-2-10.

第8篇: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校; 专业设置;就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7-0100-03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我国基本实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据统计,2007年全国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为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更是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从绝对值上看,我国大学生数量众多,但从相对值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量就要少得多。2006年,美国每万人大学生数量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当时仅为120多人,甚至落后于南美的巴西。即使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当年的22%的比例同样远远低于日本的48%和美国的52%。这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大学生数量就显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4]。一方面是大学生数量的不足,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里?我想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没有跟上社会的需求,导致大学生出现结构性失业。

众所周知,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载体,是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程度如何,是要通过高校设置的专业及培养的人才来体现,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国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灌输,缺乏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很多教材是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前编写的,授课的方式和课程基本上一成不变。再加上有些高校基本上不研究社会需求,因人设岗,学校有什么条件就办什么专业,看到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在新兴、交叉、综合性专业发展上缺乏力度,使紧贴市场、适应社会需求的一批专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长此以往,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差,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无法与单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强的岗位相适应。因此,对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关系

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主要是指各高校具体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其中包括不同种类高校和学科专业的数量、布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设置。高校专业设置和就业市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通过市场特有的调节机制,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持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从而使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二者的结构都不断趋于合理化。

具体而言,首先,两者存在着统一关系。一方面,高校进行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发展、职业变化的需要,依托学科优势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对专业进行调整就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职业变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在操作层面上表现为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决定专业的取舍和招生规模,目的是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由于现代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宽厚知识背景,又掌握高精尖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而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大学在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强化专业教育,通过专业的设置调整来不断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

其次,两者还存在对立关系。对专业设置来说,它既要满足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同时要满足知识系统传授和科研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两者很难同时兼顾。我国的专业设置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课程安排、招生规模等权力基本掌握在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手中。一旦专业设置好,在几年内很难进行改变,当发现在教育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或教学效果存在问题时,就不能及时调整。学生在稳定专业设置情况下学得的知识也是相对固定的。但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就业状况呈现不规则波动。因此,专业设置的稳定性、滞后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波动性、即时性存在较大的矛盾[2]。

2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校很多专业设置特点优势并不明显,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培养出的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对口,且课程内容脱节甚至滞后于社会发展,再加上高校扩招加重了毕业生竞争压力,部分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的变动计划,涉及2 596个高校专业调整,其中两个专业同意撤销,撤销的原因就在于就业情况不理想。由此可见,社会需求的影响对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

很多高校由于缺乏认真的市场调研,造成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甚至脱节。主要表现在:第一,有些学科在设置时参考内在逻辑发展规律,出现了很多长线专业如历史学、考古学、基础教育学等。这些专业的设置很少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便部分高校考虑到这一点,却由于专业开设时间长、教学实验设备齐全,从事的名师、专家较多,从而不能进行改革,这一点在承担培养大量地方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上显得尤为突出;第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工科就业形势明显优于人文社科类的现象。工科学生尤其是技能性较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困难,而人文社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则不尽如人意。据统计,哲学、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78.6%和66.1%,相对较低;教育类、农学类的就业率也明显低于各学科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2.5%和52.3%;法学近年来就业率也不高,仅为71.0%,而工科类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需求率;第三,很多高校为争取优质生源,盲目开设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不断扩招生源。当“热门”专业的扩招速度大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增长速度,市场趋于饱和,无法吸收,“热门”自然就变成了“冷门”,也就出现了招生挤破头,毕业遇冷门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不是社会没有需求,而是需求没有对称。因此,如何调整“刚性”学科的专业设置,合理链接学科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2)高校缺乏专业设置的自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专业设置自和调整权属于高等学校,学校设置什么专业,开设什么课程应由高校按照自身情况自行决定。但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除了少数学校拥有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力以外,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的权力都掌握在政府手中,高校无权调整专业设置。因而,即使高校已经意识到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无能为力,最终导致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在所难免,所以,对于整个高等教育体制而言,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完善和发展,学校的权力和义务、利益和责任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在专业设置、课程计划设置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自主办学的地步。

3) 高等教育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3]

听到频率比较高的是通过就业来调控招生,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协调高等教育中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所谓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即指招生录取是超前性的,就业是滞后性的。四年学校的教育培养很可能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变化,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这种滞后会越来越明显。但现实情况是,即便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不会做出调整专业的决定,其原因就在于目前高校的财政拨款和学费都是与招生数量挂钩的,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关系不大。扩招可以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无关痛痒。因此,大部分高校更关心的是生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3 几点建议和思考

1)融合高校专业特色与社会市场需求

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专业设置既要符合社会需要,也要具有学校特色。如果高校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顺利就业,该专业就没有任何生存的意义。如果学校的专业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很容易被其它高校相同专业所取代,最终命运同样是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时一定要融合专业特色与市场需求。教高[2007]1号文件提出:要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将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4]因此,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紧抓学校特色,把相关专业做大做强,形成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充分把握市场节奏,牢牢占据相对应的就业市场。以地方性院校――上海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在教师教育、艺术教育等相关专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学校就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加大在相关学院的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并根据上海教师培养,艺术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整专业,改进课程,使专业建设紧跟潮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普教教师,艺术人才,牢牢抓住上海基础教育就业市场,并在艺术教育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力争把学校的优势品牌发挥的淋漓尽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招生上有好的生源,在就业市场上有抢手的人才,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此外,学校也要下定决心,坚持摈弃劣势学科,对就业不理想的专业进行大力改造,减招或停招相关专业,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只有这样,专业发展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培养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2)整合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发展需求

教高[2007]1号和2号文件提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对地方高校来说,学校的发展除了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外,还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专业设置主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之路。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的发展规划,上海将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因此对相关专业如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的缺口很大。同时上海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因此相对应的机械、建筑、环境、园艺等人才是必不可少。作为上海地方高校三架马车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除了发挥自身优势品牌之外,还必须全面推广学校的其它专业,将其它相关专业也做大做强。学校要以战略性的眼光把握住市场节奏,提前规划,并根据上海发展可能需要的人才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对专业进行调整,同时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以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跟得上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节拍。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在上海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也能向前跨出一大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以其独特的魅力,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人才涌入。在这场持续的人才竞争战中,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如果不能及时抓住政策上和地理上的优势,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及时调整专业的话,优势将会荡然无存,学校地位将一落千丈,甚至会被其它高校所取代。

3)迎合高校专业发展与政策需求

一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为高校松绑,让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动建立起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国内高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中国需要怎样的人才,什么地方缺少人才,政府会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做出统筹安排。近年来,国家加大西部开发,加强农村建设,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先后推出“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等项目。因此,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应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对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毕业生去西部,扎根基层,同时针对有立志于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学生在相关专业上加强学习,并结合政策的需要,加强相关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学习,以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再如,近年来国家希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政策上给予很大的扶持。因此,各高校应及时把握政策,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鼓励本校毕业生创业,特别是科技型创业,在提高学校声誉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4)其他高校专业设置技巧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可以在专业设置上采取灵活的方式。特别是地方院校,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转变思路,开辟途径,努力把学校的非优势学科转化为优势学科。例如,上海师范大学就专门成立金融学院,对热门专业―经济学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把专业建设成中美合作、中法合作专业,并选派学生到美国和法国学习,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并和该校商学院传统的经济学专业错位竞争,效果显著。目前,该校金融学院经济学专业学生出国人数占很大比重,其余学生基本上都进入外资银行或外资企业。再如,该校信息与机电信息工程学院在机械专业上选择中美、中德合作,同样取得不错的效果。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思路,把非优势专业变为优势专业的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优秀对口人才,调整专业设置,采取错位竞争,明确定位,对学校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例如,同济大学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建筑行业非常吃香,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也有建筑类专业,如何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定位,在专业设置、专业教学上做出调整,把目标放在实干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上面,取得满意的效果,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因此,如果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做不到人无我有,专业优势也不够明显的话,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进行错位竞争,方能使专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文双,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曹洪军.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8(9).

[3]孙百才,吴克明.多学科视角中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J].高等理科教育,2006(3).

[4]包F.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京津冀科协汇集“两科”智囊 谋划区域协调发展

2009中国计算机大会(China 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 2009, CNCC 2009)于2009年10月23日至24日在天津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天津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共同承办,天津滨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协办。以“引领科技创新,展望计算未来”为主题的CNNC2009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计算机研究、教育、产业、政府、应用等各界专业人士、专家、领导和媒体记者等愈600人到场参会。

为期两天的CNCC 2009是中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学术会议。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纵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大会主要由特邀报告、分领域学术交流、颁奖晚宴、专题学术论坛、产业发展论坛等组成,与会者从多个度角展示了计算机各个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

会上,来自中国、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10位业界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彩演讲。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李国杰院士在会上所做的《21世纪上半叶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的战略取向》主题演讲,在与会者中引起巨大反响。李国杰在演讲中指出:“不论是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还是互联网,2020年前后都会遇到只靠延续现有技术难以逾越的障碍(信息技术墙),强大的需求将激发原理性的重大突破。”李国杰在报告中分析阐明了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信息科技的认识所经历的转变,进而总结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三国定律”。在演讲的最后,李国杰建议:为适应21世纪的新形势,我国应适当调整信息领域的战略取向。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在会上发表了《信息技术――面向10’年展的挑战》的主题演讲。邬贺铨认为,集成电路采用高K介质和金属栅极的工艺突破说明,信息技术至少还将持续高速发展10年。他同时指出,微纳技术正在重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计算机体系结构面临重大变革,软件技术发展需要新思想应对新需求。

本次大会承办单位负责人、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教授在题为《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ICT工程科技人才?》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对我国电子与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龚克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体系,存在着专业划分偏窄、内容更新滞后以及培养类型区分不清晰的不足。ICT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确立新的培养目标,创造新的培养模式,认清新的时代特点,处理好一系列矛盾关系。”

第9篇:农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业;高职;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20-02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国家重点中专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学校早在1984年就拥有了计算机,并在相关专业开设了信息化课程。1998年,学校在现代办公应用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多年来,通过“外引内培”,学校逐渐形成了一只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在现阶段,高职学校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学团队的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所农业类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如何办出特色,师资队伍如何建设,这些都是值得思考、探索与实践的问题。

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2],如果要拥有这样一支队伍,必须先剖析一下当前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对于每一位专业教师来说,由于年龄、经历、兴趣等原因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以从事教学和搞科研的角度来分类的话,可以把教师分为四类:第一类:善于学习计算机新技术新知识,积极开展教改与科研;善于把教改和科研成果以论文、专著、教材等形式呈现;教学效果好,师生赞誉度高,教学、科研等都表现出突出的能力。第二类:全心全意投入教学工作中,认真开展专业调研,积极学习高职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但不善于把教学成果转化为论文或专著,或者说由于从事的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写的论文很难在高水平的计算机核心期刊发表。第三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搞科研,专心致志写论文。由于职称评价体系的原因,这部分老师对同学、对教学都是漠不关心的。第四类:由于嫌待遇低,有的教师出现了惰性思想,特别是那些分身于学校内外其他业务的教师,则更无法集中精力搞好教学[3]。表现出对教学、教改和科研都不甚关心,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当然,这样对老师的分类是粗线条的,但也大概反映了当前高职学院教师从事教学与开展科研的实际情况。

如何让老师教学和科研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是师资队伍建设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教师的发展要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才会形成一种合力。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教师的兴趣与特长,通过省级示范建设,初步确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逐渐形成了清晰的师资建设思路,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

第一,分院旗帜鲜明地对教师进行梯队划分,使各梯队的教师清楚自己承担的职责,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第一梯队是分院的专业负责人。分院努力把第一类教师和第二类教师中的佼佼者确定为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将负责专业的规划与发展。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开展专业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组织教改与科研等。专业负责人是分院重点培养对象,分院将努力把专业负责人培养成专业带头人,使他们能对专业具有话语权。专业负责人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成为计算机某一领域的专家。第二梯队是分院骨干教师。分院努力把第二类教师和第三类教师中的佼佼者确定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是分院的重点发展对象。分院把骨干教师作为专业负责人的后备军,并优先考虑骨干教师的出国出省培训。第二梯队的骨干教师主要负责实施高职课程改革,参与教改与科研。骨干教师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成为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第三梯队是普通专任教师。分院鼓励第三类教师和第四类教师把自身的发展与分院的发展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兴趣特长与教改科研联系起来。专任教师的努力方向就是要融入到分院的发展中来,努力做好教学工作,逐步参与分院的教改与科研。当然,教师所处的梯队不是一成不变的。分院将根据教师的教学、教改与科研业绩,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调整,形成能上能下的局面。

第二,分院大张旗鼓地鼓励教师实现跨界融合和双岗双薪。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现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再是社会的宠儿。农业类高职学院如何办出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教师如何发展?这些都是困扰我们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面对困境,积极探索出路,经过市场调研,结合学校自身优势,提出了农业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需要既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了解农业的老师。因此,分院鼓励计算机专业教师努力学习农业基础知识;鼓励老师和学校的农学分院紧密联系,了解现代农业的需求;鼓励老师成为跨界融合的复合型教师。同时,分院鼓励教师实现双岗双薪。教育部([2011]12号)一文中指出:高职学院要继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并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4]。通过引企入校,把公司真实项目带到了教学实践中。分院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全程参与、三双四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既是公司商业项目的参与者,又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因此,双岗双薪将是一种机遇,但更是一种挑战。

第三,分院采取多种举措推动教师发展。分院组织全体老师学习高职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教师对高职内涵的认识;分院聘请高等学校教授、企业公司技术专家到分院参与教学、讲座等,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把新技术、新视野带到分院;分院组织教师学习任务驱动、项目化的课程开发方法,要求老师们实施“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用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改革;分院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分院在近年已成功申报了多个省、市、院级的科研项目;分院组织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参加行业、企业、公司开展的各项学术会议;分院组织多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素质。

第四,分院强化团队建设,增强教师归属感,并为教师相互学习和激励提供平台。分院着力建设电子与信息、软件与数字媒体两个教学教改团队,智能农业研究与开发一个科研与技术培训推广团队,以教学、科研及技术培训推广项目为纽带,将教师组织起来,与企业工程师一道,共同探讨、研究、实践,互相学习、激励,共同提高能力与水平,努力提高教师的归属感,荣誉感。

当然,要提高分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还需要不断完善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管理制度。对教师参加教学与科研提出明确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改与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5]。

参考文献:

[1]曲孝民.以教学团队为基础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六).

[2]王淑芬,周恩超.高职师资队伍管理研究[J].知识经济,2012-04-01.

[3]刘熙文.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1).

[4]“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5]田建国,王军丽.基于能力场视角的高职师资队伍管理研究[J].职教论坛,2010,(1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