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历史人物教学;心育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5-0050-0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初中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阶段,历史教学尤其是历史人物教学,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学科优势,有助于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心育价值
(一)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历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调查显示,从全国总的情况看,开课(55.6%)、办板报(45.8%)和举办活动讲座(43.7%)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最主要的途径。而心理健康课开设状况并不理想,“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总数的10.5%,“开而不足”的比例为31.4%,“开但经常被挤占”的比例为10.6%,这说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实并不理想[1]。在历史人物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生态度、奋斗历程等,在教与学活动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在历史人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将大大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起步晚、底子薄、水平低[2]。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多是“舶来品”。尽管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心理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但总体上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在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已经论述了历史人物教学中的心育资源,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类。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经验、方法,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对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适应生活和社会,具有很强的启迪价值和教育意义。由此可见,挖掘并利用好历史人物中的心育资源,是丰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重要路径。
(三)为学生提供模仿学习对象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会的。对他人思想和行为结果的学习观察,能使儿童的行为产生强化作用。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需要帮助获得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现实的、可供其进行模仿学习的对象。初中历史教材中筛选的历史人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过贡献,他们在追求人生理想、正确对待挫折、处理人际关系、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经验做法和技能技巧,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鲜活素材,是学生模仿学习的重要对象。多少年来,苏格拉底的智慧雄辩、孔子的博学善思、牛顿的成长故事、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都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心理的良好素材和学习楷模。
(四)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也是最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学生直接学习的是历史人物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而在学习过程中,历史任务教学所特有的心育环境会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暗示个体学习模范历史人物,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会做出一定的心理反应。由于历史任务及其相关事件往往是积极健康的,有很多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闪光点,会给学生产生正向的暗示效应。比如在学时珍这一历史人物时,通过学习他历尽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名著《本草纲目》这一历史事实,会为学生营造一种具有积极进取、勤于钻研、持之以恒等特征的心理环境,能帮助学生学习和体会树立人生远大理想,刻苦奋进,追求科学进步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心育策略
(一)增强承担心育的责任感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印发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行)》,将“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新课标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可见,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性,应充分发挥历史人物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承担起心育的教育责任,在历史人物学习过程中自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视野,重视历史人物心育资源挖掘,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拓展心育的内涵和途径,创新心育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明确历史人物教学的心育目标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历史课程总体目标,除了包括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外,也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其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历史教学课程重要目标之一。可见,如果说历史教学目标是一堂历史人物教学的“明线”的话,那么心育目标则是它的“暗线”。这需要在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历史教学目标和心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历史教学准备、实施过程等环节,将心育目标纳入课堂教学目标之中,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展开历史人物教学,并自觉把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状况作为课堂教学成效评价指标之一。
(三)尊重心理健康教育规律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这是初中心理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应注重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历史人物的概况,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体验历史人物的事迹蕴含的健康理念、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在历史学习活动中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历史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在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自觉坚持正确的心育观念,选择适合自身心理特点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美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3B):78-83.
【关键词】研究;心理问题;初中生;心理健康
本研究被试来自宿豫区实验初中、关庙初中、丁嘴初中、大兴初中四所学校,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问卷回收总数为389份,有效回收率97.25%。
1.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我们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设计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诊断综合测量》量表,了解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本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共100题,每一问题有“是”和“否”可供选择,凡是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分量表分高于8分视为该方面有焦虑倾向;总焦虑分在65分以上,为高焦虑水平,视为存在心理问题。
1.2 文献资料法。搜集国内外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经验,关注研究趋势,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寻找新的突破点。
1.3 访谈法。通过对部分学生与家长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以避免问卷调查带来的不全面性,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成因。
2.调查结果 从调查情况来看,19.2%的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
2.1 初中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2.1.1 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1.2 意志优柔寡断、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耐挫力差。
2.1.3 性格方面:(1)自卑孤独型。这类学生在交际中孤僻、骄傲、交往范围小,不主动,不愿意同其他同学交朋友;(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抗挫折能力差;(3)自私狭隘型,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思想,自我意识极强,易与人形成隔阂。在交际中十分看重自己的利益,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1.4 自身人格的不协调,不和谐。德、智严重分离。
2.1.5 青春期综合症。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初中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亦称为青春烦恼;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问题等。
2.2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归因。
2.2.1 初中生自身的原因。
(1)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和方法,他们在与同学相处时常遇挫折,或受到团体的压制,或受他人的排斥,或失去朋友时他们会感到痛苦与烦恼,内心极度压抑和焦虑,变得敏感、多疑和自卑,产生孤独倾向。
(2)自我评价不客观。初中生自我评价常受个人的意愿、心境等因素的制约。这种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结果,容易导致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3)性生理成熟与心理相对不成熟的冲突。初中生产生对性知识的探索以及对异性的兴趣和向往,在不良社会环境作用下,就容易过分追求性刺激,给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使之处于悔恨、自责、自卑、焦虑不安等情绪状态中,长期下去容易导致过敏倾向以及身体症状等问题的发生。
2.2.2 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长的期望值太高。父母盲目追高,致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2)家长重钱轻学的思想。特别是个体经营的父母,时常有意无意的灌输“拜金主义”的思想,宣传学习无用,给初中生带来消极的影响。
(3)家庭的溺爱。父母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溺爱或不负责任的说教,或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都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4)家庭分裂的创伤。父母离异,孩子会因缺少家庭温暖而造成心理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2.2.3 学校教育不足的影响。
(1)学校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教师由于一味地追求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造成一些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
(2)教育者缺乏对孩子必要的理解、宽容,在情感上缺乏与孩子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在情感上得不到青少年的认同和接纳等。
(3)有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教育方法不当,不能够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对犯错误的学生缺少尊重,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损害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其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
(4)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表率作用差,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没有做到,起不到应有的榜样作用。
2.2.4 社会方面。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由于大众媒体不恰当的渲染,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而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被学生负面的接受了。由此造成中学生长期接受的传统教育与当前转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使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
3.结果分析 我们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实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 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对初中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对初中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独特的价值,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学校应该从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创造良好的条件,如良好的教风、班风、学风、校风,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教学方式、丰富的课外文化生活等。
教师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与学生多进行沟通,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只有近距离的接触,才能真正深入到孩子心灵的深处,才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影响和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心和进取心。我们每一个教师要关注他们,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融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庭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往方式和心理品质,提高初中生的交际能力。
3.2 抓好学科渗透,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初中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是预防和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激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如:课堂上面向大多数;给每个学生显示才能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发现闪光点,目标定小点,活动多一点,反馈快一点;帮助学生消除焦虑,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持以恒心。
3.3 建立和谐亲情,优化初中生健康心理。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尽量与家长保持联络,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并注意调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也可组织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和经验,以增强教育的效果。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和谐的亲情关系,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4 建立心理档案,消除初中生心理障碍。为了及早发现初中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以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给特别学生建立了个人心理档案。对个别心理障碍严重的初中生进行个别辅导,制定分阶段的努力目标,目标实现情况及时载入档案。
3.5 学会心理自我调适,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教师应指导初中生学会心理自我调节,指导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如:(1)学会放松。如当感到焦虑忧郁或紧张不安时可用呼吸数息,听音乐、下棋等来转移自己的注意。(2)与人谈心。在学校可以找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初中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综合以上的结果与分析,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为:19.2%的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这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工作有待改善。
4.2 教育建议。
4.2.1 对学校及教师的建议 。
(1)加强研究者的理论学习。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引领初中生健康成长。
(2)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健康心理。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进行稳定性的心理训练,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3)家校联手。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家长交流,家校联手,引领初中生健康成长。
4.2.2 对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建议。
(1)家长要正确地爱孩子,搞好家庭教育。
(2)初中生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呵护,我们要呼吁整个社会的关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学校心理学》 俆光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各科的教学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利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觉、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教育目标又称教学目的,是指教师打算通过教学引起的学生心智和行为的变化。教育目标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多维性和层次性的完整的体系。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这一体系由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单元、各章节的具体目标构成。各个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是为总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由三个维度构成:其一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及智力发展诸目标构成;第二个维度是情意领域的目标,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第三个维度是技能活动领域的目标,由动作技能诸目标构成。每一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低层次的目标是掌握高层次目标的基础,高层次目标则是低层次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把教育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其教育目标也应该是由上述三个维度和若干个层次组成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从横向构成的角度应由认知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意志教育目标、个性意识倾向目标和个性心理特征教育目标五个方面的子目标所组成,每项子目标又都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从纵向构成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每一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四个方面都有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上的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在每节课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同时准确把握与达成学科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完整构建完善,特别是在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只要我们充分完整地体现了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可以说我们也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做到了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明确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独特任务,又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紧密与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要防止把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忽视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又不能只重视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甚至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既要体现学科教学中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又要突出学科特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所有课程教学的共同要求。各科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并非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它们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完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比如,任何一门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坚强的学习意志、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协作,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等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但是,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体现各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和所承担的独特任务。
1.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词汇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书面语言的掌握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加工处理信息并加以传达的能力;口头表达需要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思维与灵感等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语言文字同时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学生通过典范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能力得到锻炼;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必然渗透着人类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任务。因此,语文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全面促进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
2.数学学科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和定理,并运用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法则、定理进行逻辑转换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品质。这里的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还有所不同,语文中的逻辑思维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而数学中的逻辑是数学符号的逻辑,因此它的抽象程度更高。
3.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去把握自然规律。其中涉及到许多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想像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但自然学科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与数学纯逻辑的推理不完全相同,它更注重观察与归纳。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培养,同时它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科学创造思维的品质。自然学科教学还涉及到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所以,自然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4.社会学科是关于社会的、关于人的知识,它更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情感、人性的完善及社会在道德生活中获得的和谐。与自然科学突出的科学精神相对应,社会科学突出的是人文精神。因此,社会学科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唤起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情感和责任心。
5.艺术学科的内容是艺术形象和关于艺术形象的知识。它涉及的心理品质是对艺术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艺术学科教学的独特任务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及美感与道德感的发展。
6.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超越自我以及平等竞争等的品质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因材施教,教学民主,注重体验,使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得到关注,潜能得到开发;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创造性;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习惯等等,其内容十分丰富,而一节课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方面,各科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可以采取比如创设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等方式,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紧扣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的特点出发,发挥教学内容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对字音、字形的辨认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方法;结合组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相应的心理品质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形成渗透序列。
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发掘方法
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是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一书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指的就是各种心理因素即各种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心理水平提高了又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精心选择和编制的教材中,一般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实现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因素发掘得比较充分,而对过程和方法因素特别是对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显得十分不够。其中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教学的影响外,还在于它不是由自身的、明显的结构体系构成的,而是蕴涵在认知因素之中并通过认知因素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比起挖掘认知因素来讲,更为困难。
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科学性因素。它与认知因素联系最为明显甚至就是认知因素本身。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科学态度和分析判断的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
其二,情感性因素。它是渗透在知识因素之中,能够引起学生肯定或否定情感体验的因素。它是靠感染—体验发生作用的。
其三,哲理性因素。它是指教材中有关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在教材的认知体系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却十分有力。
其四,示范性因素。它是教材中对学生有示范性影响、可以引起学生模仿的人物和事件。
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体系,主要表现为性质和方向的一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切己体验法。教师认真体验教材的情景,凡是对自己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也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2.对比法。把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与学生的表现进行对比,凡是对学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关键词]接近性教学法;理论依据;路径选择;原则把握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单调、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习兴趣,常常造成教学活动事倍功半。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初中思品课教师可充分运用接近性教学法,从时间、空间、语言、行为等多个方面与学生接近,让学生与教师成为“自家人”,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需要强调的是,在实施接近性教学法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着力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一、接近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本文所说的“接近性”,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运用教材、传授知识、阐述观点、组织活动时所包括或隐含的语义、信息,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学习基础、认知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重合、相似或接近,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般认为,“接近性”是一个新闻学概念。《新闻学大辞典》对“接近性”的解释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指事实同新闻受众在地理上和心理上的距离,距离近则新闻价值大,距离远则新闻价值小。新闻发生地点与新闻传播地点间的空间距离的远近,对新闻价值的影响很大。人们对发生在身边事情关心的程度,一般要胜过对发生在遥远地方事情的关心。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会因自身需要产生亲切动机和依赖动机,即接近心理。某些研究证明,新闻受众对那些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最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感。构成新闻接近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新闻的事件、地点、人物等都与新闻受众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受众对新闻中的熟悉或相同、相似之处,都会构成接近感,促使受众愿意下功夫了解,甚至探索研究。从中可以看出, “接近”就是兴趣,“接近”就是喜欢,越“接近”就越有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与新闻传播有一定的类同性。新闻传播需要得到受众的认可才能达到传播效果,教学也需要学生认可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正因如此,思品课教学可以从新闻学理论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一个时期内,新闻宣传更多的以传者为中心,因而其传播是单向的。教学也是如此,一个时期内,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因而教学更多地体现为灌输式、填鸭式。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新闻理论也在不断进步之中,新闻传播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转变,传播方式由单向向双向转变,形成了传者、受者的互动。教学也是如此,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化,变教师单纯讲向师生互动转化。因此,新闻学中有关“接近性”理论可成为接近性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接近性是其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接近性是有助于最初的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改编自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的《魅力何来:人际吸引的秘密》,把接近性放在那些有助于最初的人际吸引的因素的第一条来进行讨论: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接近性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源。尽管接近也可能诱发敌意,大多数攻击和谋杀都发生在住得很近的人们中间,但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对于那些沉浸于神秘的浪漫爱情幻想的人来说,接近也许是乏味的;但是社会学家已经证实,大多数人的婚姻对象是那些和他们居住在同一社区,或在同一个公司或单位工作,或曾在同一个班里上过课的人。环顾四周想一想,如果你要结婚的话,他或她也很可能是居住、工作或学习在你步行可及范围之内的人。由沙莲香主编的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材《社会心理学》有关“熟悉”的说法,对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作出了解释: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说所谓的“曝光效应”。前几年颇为流行的一首歌曲《同桌的你》,就反映了时空的接近性带来的熟悉与喜欢。社会心理学家们所讨论的多局限于“人际”,其实“人物”或“人事”的关系也是这样。人们对熟悉的物品会有依赖感、安全感,如开自己的车,因为熟悉而放心,而临时换一辆他人的车就会担心:性能好不好,刹车灵不灵,轮胎气压足不足,等等。对熟悉的事情,则听到会感觉亲切,起码不会对该事表示怀疑。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对接近性教学法提供的理论依据。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赋予了“接近性”更丰富的内涵。苏联教育心理学家M.M.季亚琴科在《高等学校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所谓“接近性”是教育过程中群体和集体心理泛化的表现,主要指师生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心境、意见、自觉性、友谊、团结的水平和同情、厌恶等等。王振宏、李彩娜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在论及“恰当而灵活地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时强调,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来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效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情况,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和学习基础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他们在论及“建立有效课堂常规的原则”时指出,“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课堂常规的制订既要以课的类型和课堂环境为依据,又应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行为能力”。他们在论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时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及实施形式时,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这里所说的“符合”就是“重合、相似或接近”,就是选择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和学习基础重合、相似或接近;制订课堂常规要与学生的年龄和行为能力重合、相似或接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尊重“特点和规律”、综合考虑“年龄特征”。其既重视生理上的接近性,又强调心理上的接近性。既强调学习基础的接近性,又强调行为能力的接近性。总之,“接近性”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它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管理、健康心理教育等多个方面,都强调了“接近性”。
二、接近性教学法的路径选择
从接近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中可以看出,接近性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接近性的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发展之中,其也为接近性教学法提供了诸多实现路径。它既可以从时间、空间上接近,也可以从语言、行为上接近。
(一)时间接近法
所谓时间接近法,就是时间距离的接近,体现在初中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所应用的教学资料,应尽量体现时间上的接近,即在教学中所应用的知识、信息一定要新,要与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性,跟上或大体跟得上实践的变化。
任何事物都有时间上的序列,从心理学角度说,人们往往对新近的事物更感兴趣,鲜活的、水灵灵的,总是惹人喜欢的。新闻业的兴旺发达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追求“新人新事”是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而新闻业正是为了满足大众的这一需求而产生和发展。初中生自然也有“从众”心理,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说的多是陈年旧事,会让学生兴味索然,而多讲一些“新事”,自然能达到时间的接近,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施时间接近教学法时,初中思品课教师要对课文中的一些事例进行时间距离上的“改造”,对教材上的事例时间进行“拉近”处理。因为无论如何更新出版,我们的课本总有个时间上的滞后性,如我们现在所用的课本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距今天已过了好多年了,不少“人事”已是“人是物非”“事过境迁”。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中的“相关链接”是“截至2003年12月31日”的数据,说到“全球有4亿人使用因特网”“我国上网人数7950万人”。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如果在讲课时采用这样的“老”数据,肯定会被学生“吐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1997年11月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后,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机制。2012年7月19日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这“新”数据与课文中的“老”数据已是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当然,属于历史范畴的“时间久远”,不在时间接近法讨论范围之内。
(二)空间接近法
所谓空间接近法,就是地理距离的接近,体现在初中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所应用的教学资料,应尽量就地取材,联系本地、本校的实际甚至联系学生和教师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而尽量避免远距离的事例。
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的空间布局中发生、发展和运动的。从心理学角度说,人们对事物的感兴趣程度与地理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小,兴趣越浓;距离越大,兴趣越淡。而我们所采用的课本,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其编著所考虑的空间是“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其中的许多事例对当地学生来说,看不见、模不着,因而引不起他们阅读、了解、理解的兴趣。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施空间接近教学法时,就要对课文中所讲的事例进行空间距离的“改造”,变远距离为近距离及至零距离,变外地为本地乃至本校,变“他们”为“我们”及至“我”,让教学事例成为发生在学生周围或身上的事,给学生一种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从而使比较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指导,这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的《珍惜新起点》时,就可以大力实施空间接近法:说到“新学校,新同学”就可以说学生所在的自己的学校,说学生自己的同学;说到“创建新集体”,就可以说自己所在的新班级;说到班级同学的“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也不用说课本上的“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一个班级”,而说学生自己所在学校的班级就是了。这样近距离的事例,会让学生兴趣大增,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中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就笔者所在的义乌来说,就可以由教师或家长带着学生上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异国风情街进行参观,从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元文化,感受到改革开放对我国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当然,“距离产生美”也有其心理学依据,它属于空间接近法的反向案例。
(三)语言接近法
所谓语言接近法,就是初中思品课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他所采用的语言体系应与学生日常所用的语言体系相同、相似或相近,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教师与他们是“同龄人”,有着“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多地接受你提供给他们的信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外来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语言体系中,初中生也会受到社会及家庭成员的影响。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网络交流也越来越普通,网络语言也就应运而生,风生水起,且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人民日报的一句“给力”曾让网民们欢呼,今天已是风光不再。在笔者撰写此稿之前,“元芳你怎么看”遮天盖地、漫山遍野,但月满则亏、盛极则衰,不久就呈消退之势。正是语言的这些特性,表现为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语言体系,会有不同的语言爱好。如果缺少持续地学习和自身语言体系的进步,不同的年龄段之间就会有很大的语言年龄差。就“社会人”而言,坚守自己年龄段的语言体系并无大碍,而作为初中思品课教师如果这样,就会使学生有“你out了”的感觉,会与你“隔代相望”,增加语言沟通的难度,弱化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为了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初中思品课教师就必须在语言上与时俱进,充分让学生感觉到你与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与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减少沟通上的“语言障碍”。
(四)行为接近法
所谓行为接近法,就是思品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在授课内容中融入学生所喜欢的、所痴迷的活动内容,让他们感受到你是他们的同类,你与他们一样“好动”“好那样动”。总之,就是投其所好。
一般来说,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而也有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初中思品课教师也许与学生已有一定的年龄差,也就有了“行为差”,但你虽说不能与他们有一样的“行为”,但你要深入地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行为特征,把他们的爱好、兴趣融入到讲课内容之中,把自己“退回”到初中年代。如在上到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侪携手并进》时必然会涉及“早恋”的问题。就如何防止与矫正初中生早恋倾向,教师可以“以身试法”,说说自己初中时可能有过的“早恋”现象:“记得班上有位女同学,不知怎么搞的,我老是会想到她,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教师的这一行为,与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就有了自然的接近。然后,教师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初中生们会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对教师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如上八年级上册第6课《网络交往新空间》时,必然会涉及“网瘾”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坦然面对,说到自己也曾上网成瘾,也喜欢玩游戏,然后进行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会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有时是无意的,有时则是有意的,即教师对学生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以此达到教学目的。有意施加影响的技巧很多,其中初中思品课教师要想方设法、殚精竭虑地与学生进行时空、言行等全方位的接近,使学生把你当成“自己人”,达到“自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三、接近性教学法的原则把握
接近性教学法充分体现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就“接近”而“接近”,不能本末倒置,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认定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目标性原则
所谓目标性原则,就是接近性教学法的运用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无论是接近性教学法的路径选择,还是教案实施,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而进行。
实施接近性教学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不是就“兴趣”而“兴趣”。我们可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左右驰骋、上下翻滚,可以稀奇古怪、千变万化,但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一切围绕教学目标,一切为教学目标服务。总之,“接近”只是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才是目的。比如基础知识是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前提和理论来源。能力主要来源于对基础知识扎实、灵活、全面、熟练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教材中的基本观点、概念、原理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以理解记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做到运用自如,才能对各种社会现象或时政热点进行思考、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接近性教学法的过程中,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储存、掌握、运用的能力。
(二)针对性原则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原则,是说初中思品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既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既包括他们的生理特征,也包括他们的心理特征,遵循教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接近性教学法。否则,就会变得无的放矢,“对牛弹琴”,自然是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三)引导性原则
所谓引导性原则,就是在实施接近性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与学生的作用都得以有效发挥。
接近性教学法,更多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体现了“投其所好”,但作为初中思品课教师不能因此而信马由缰、“放任自流”,而是要牢记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好像是一名好导游,引导观赏者游览到景区的主要景点,欣赏到美景,感受到人文。
(四)有效性原则
一、转变观念,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以往的体育课受竞技体育的影响,重技能训练,忽视学生身心体能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现行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的,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很显然,《标准》进一步向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的方面发展,更加强调体验运动的乐趣,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协调发展,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美的人格。如果按照《标准》施教,学生定会学有所得,练有提高,身心和个性均得到健康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注重实效,促进教学目标实施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这一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教育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和实施《标准》时,要全面关注这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在教学中更应进一步向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方面发展,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协调发展,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的人格。
《标准》不仅确定了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而且每一个目标又划分出不同的水平目标。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差异很大,为了便于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标准》,《标准》对教学内容并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达成学习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标准》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比较具体,教师必须全面地学习和领会其精神,理解每个学习领域各水平目标和达到水平目标的学习要求,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全面地贯彻《标准》的精神。
三、注重个体差异,重视主体评价
小学体育是以学会基本运动作为目标的运动教育,初中体育以掌握各种运动项目为特征,高中体育以终身教育为
目标。以前体育教学大纲把教学内容、考核项目标准、教学方法规定得太死,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且统一标准和要求,结果学生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都没学精,也没学会。此次课程改革打破了这一束缚,提出了提高一两项运动技术、战术水平,增强技术和战术的运用能力,而且对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法。
体育教师必须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程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运动,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教师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不强求一致,这样就为学生留下了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空间,但必须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具体组织指导下来完成教学目标。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又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
四、科学选用器材,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由于《标准》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为学校和教师创造性的实施目标提供了可能,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发挥运动器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想方设法做到一材多用、套用、重用,也可以土法上马,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创造性地运用场地、器材,以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价值。
2014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文科类、高中理科类名教师班赴台研修活动。此次赴台研修共15天,绕岛一周,行程1600多公里,进入台湾7个市县参观12所台湾优质高中或明星高中,台湾共开放各类学科共72节课供广东同行观摩,而我们广东名师也呈献了7节展示课供台湾同行观摩交流。在台研修其间,我们还参加了台湾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教授、台北市立大学副校长王保进教授等所作的4场高端学术报告及讲座。此次研修使我深感震撼,不仅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让我们学习到台湾的先进教育理念,也让我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差异、人文背景及教育结构的不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尤其是参观学校环节,台湾各中学独特的办学理念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台研修期间,作为大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自然对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十分感兴趣。每到一校都与其校的领导、辅导主任、辅导教师(台湾称心理课为辅导课,相应的,称心理教师为辅导教师)及学生进行交流,实地察看其教学设备设施,有机会时进行随堂观课。总体来讲,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大陆要完善很多,教学理念比大陆超前,教学设施设备、教师配备、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要比大陆好。但大陆也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在2012年重新发文,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乘着这股东风,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个别地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各地不够均衡,资源也较为欠缺。总的特点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好,西部地区较弱;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好,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较弱;城市比农村要好,重点学校比一般学校要好。例如,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好,粤东西北地区较弱。而台湾是整体都较强,学校资源配置已经实现标准化。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台湾与大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对比,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体系及课程安排
台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训导、教学和心理辅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台湾的辅导课程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都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是一个很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大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只是由教育部指导纲要,各省各地区参照执行,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及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模式,有的学校仅在低年级开设心理课,大多数以讲座、心理咨询为主要形式,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课程。
二、心理教材
台湾的学校心理辅导教材非常成熟,已形成系列,从小学到高中,会有几个出版社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纲要,编写各年级的心理教材,再由学校师生选定,这样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所以其心理教材的质量都很高,一套完整的心理教材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给学生配备的练习册等。在大陆,大多数省、市(只有较少的地区例外,未来情况可能会逐步有所改善)都没有组织编写专用的心理教材,基本上都是学校以国家、省、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工作计划为依据,再结合本校的特点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或特色教材。虽说这种形式可能利于创新,但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质量也不是很高。如果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根本就不会有所谓的心理教材。在台湾中小学,心理教材人手一本,但在大陆,能做到这样的学校极少。
三、管理架构和师资配备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架构方面,台湾除了在教育行政部门设有专门的管理科室外,在中小学校均设辅导室,并设辅导主任一职(由有心理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允许心理教育教师进入学校的管理层,这体现了台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辅导主任统一管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师资调配、课程安排、活动设计、对外交流等,每所学校配备(4~10名左右,视学校规模大小而定)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专职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在大陆,主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教育部的基础教育一司,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相对应的处室是思政处、德育科、德育股,但这些部门的人员大多数工作繁忙,身兼数职,并且只有极少人员有心理专业背景;另一个是教育部门的教研机构,可能受编制问题的影响,大陆大部分省一级的教研机构都没有设立心理教研员一职,市、县级设立心理教研员的就更少(多数地方的做法是由思想政治教研员兼顾心理教研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国家、省、市级也成立了各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如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由广东省教育厅思教处负责管理。但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的人员大多数由教育官员、教授、专家、教研员或中小学的心理教师组成(都是兼职为主,极少专职),他们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工作要点等一些纲领性文件。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心理工作部门和专职的心理工作人员负责跟进、实施、评鉴,因此执行力量薄弱,效果有限,只能通过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评估(选)等方式,来引起各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大陆中小学,条件好的学校会有1~2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极个别学校可能会有3~6名),但更多的学校是1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都没有,只能由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或客串(这也和大陆心理教育起步较晚,高等院校心理专业设置少,毕业生不多有关。有些学校虽然招有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但并不是让他们专职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还要他们担任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或英语、语文、数学等科目的课程,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待遇方面,台湾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都能享受到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项待遇,如超课时补贴、各项津贴、专业成长机会、培训等,学校落实政策也比较到位。在大陆,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待遇也有规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但在具体执行中,只有少数学校能执行这一政策,大部分学校没有落实,这严重挫伤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心理辅导(咨询)室硬件设施建设
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咨询)室的建设比较规范,在我参观的十几所学校里,辅导室一般包含有:办公室、个别咨询室、团体活动室、沙盘室、档案室、阅览室、多媒体课室等,占地300~500平方米,各种办公室设备齐全,如外线电话、电脑(包括手提电脑)、彩色打印机、饮水机等,均是标准配备。尤其是晓明女子中学(一所教会学校),它不仅开设心理课程,也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是晓明女中的特色课程,独立于心理课程之外,因此其场地设施还增加了生命起源(由光电控制)的陈列室,整个辅导室建设超过800平方米。在大陆,我参观过的学校中,和台湾水平相当的学校有:北京八中、山东实验中学、青岛二中、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东高州中学、厦门的一些学校等。当然,近年大陆发展较快,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投入,因此也可能有一些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水平已超过台湾。但目前更多的学校心理辅导室还在30~60平方米,也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临时指定一间办公室,里面只有一桌两凳,根本没有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
一、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2015年年初,笔者调查了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省内10所高师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另外,笔者于2014年年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10所中学(初中4所、高中6所)发放600份学生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93%),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调查数据来看,在558名中学生中,约24.73%的学生曾经出现过心理问题,其中仅有34.78%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其余65.22%的学生选择了家长、同学、朋友或忍受;在48名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学生中,认为教师帮助有效的学生仅有6.25%,其余93.75%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当然,以上数据仅仅是从中学生的角度获得,可能并不客观全面,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有相当数量的中学教师不具备比较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无法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地指导或帮助。
二、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陕西省所有高师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这说明高师的管理者在思想上已经普遍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该课程在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随机化的现象。
(一)课程定位不准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学生一年级时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总学时从十余节到二十余节不等,课时非常有限,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足,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讲授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开展相关的活动或训练。基于其选修课的性质,课程安排往往是合并多个教学班统一在阶梯教室上课,学生人数多达一两百人,上课时间也往往安排在晚上或周末。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不会重视该课程,多数学生选修该课程只为打发时间凑个学分。
(二)课程内容欠缺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选修课,多数高师院校并不统一征订教材,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专长或兴趣各自备课,相互之间缺少交流,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其他如案例分析、活动训练等内容。另外,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中仅有两所院校在学生三年级时开设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时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更少。
(三)教育方式单一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上方式单一,清一色地使用了教师讲授的方式,个别院校偶尔举办相关的讲座。教师讲授、专家讲座的方式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打击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四)课程评价缺乏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决定其考核方式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普遍缺乏针对该课程的合理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师生甚至不知道自己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部分高师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混为一谈。
三、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一)准确定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明确其双重性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因为高师生未来将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他们掌握必要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高师生心理障碍,提高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高师生心理机能,促进高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这个目标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应作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二是对高师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培养高师生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或辨别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给予问题学生一定的辅导帮助,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个目标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目标。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认识普遍存在片面性,即重视基本目标忽视特殊目标。高师管理者只有认识到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才能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
(二)科学设置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体系,提高其实效性
1.明确课程性质。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鉴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笔者认为将其作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一样的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或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课时、空间、师资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保证。这是高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运作的前提。
2.健全课程内容。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组织高师院校专业教师编订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教材,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模块: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必修课开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健全人格、情绪健康与情绪管理、爱情观与观、挫折及危机应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计划课时内完成不了的部分可以通过各种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补充。二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内容应当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基本知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等。
3.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的高师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助于新生适应以及发现和预防新生的心理问题。在高师生储备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之后(一般在三年级),开设为时一个学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保证学习该课程的高师生能够真正全面而系统地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具备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体验性、互动性、自为一体的实用型课程。陈晓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不是“传授、教导和训练,而应该是认知、感悟和建构”,传统的“师授生听”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宜。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将讲授、案例讨论分析、心理影片评析、心理测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伴随着心理体验和心灵感悟,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开发建设高师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发挥其渗透性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渗透性、深刻性、暗示性和非预期性等特征。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渗透在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中,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推进作用的诸多因素。
1.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暗示性和渗透性,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校训、校歌,教室里张贴的名言警句,甚至教学楼的名称都能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这些象征性符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充分调动高师心理学专业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建立心理学社团、创办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由专门教师指导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训练,如在每年的5月25日开展以“悦纳自我”为主题的团体活动、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举办心理健康节、心理拓展训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或竞赛等。
3.积极发掘其他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如思想品德、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哲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积极发掘各种校园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会实践、迎新生、迎新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4.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校报、板报等多种媒介,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在校园网中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在校报、板报橱窗中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等。
(四)建立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与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其专业性
高师院校应当建立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由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学校应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配备专业设备,如心理测评系统、放松椅、沙盘,以及安排各种相关讲座和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活动性等特征要求专门的评价机制,融合理论知识考核、行为观察、心理测量、案例分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等形式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这也是该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五)加强对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培训,提升其教育性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校园里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培训应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教师担任,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是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前者可以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甄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简单的心理困扰、利用班会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后者不仅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还有益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2008(8):86-87.
[2]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03-105.
[3]王兰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3):145-146.
[4]栗文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专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43-44.
[5]吴菁.课程评价介入: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32-134.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教育的改革,新课标的推行,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学生的成绩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要在德育上有一定的成就,同时还要多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班主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感情在学生身上,一心为学生着想。所谓的德育并不是说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如果只是单纯的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两者结合才能达到德育教学的目标。
一、目前高中德育教学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目前的高中德育教学上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与社会的接触比较少,经验少,思想不成熟,虽然一些学生已经形成了独立意识,但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比较极端,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别人提出的建议不能虚心接受,而且学生的叛逆心理也是比较强的,对事物没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导致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班主任没有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
高中班主任不仅要发现学生成绩上的问题,还要发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学生这两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首先,在德育教学上应该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往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并没有详细的教学计划,更别说教学目标,这就使得德育教学成为空话。
2.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比较少
高中生还处于青春期,思想不成熟,长时间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出现了隔阂,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导致师生互动交流的次数比较少。因此,在高中的德育中,要多多的组织师生参加互动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满足学生心理和学习上的需求,使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
二、高中德育教学的有效措施
1.教师要分清高中教育的层次
德育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中等阶段、高层阶段。基础阶段和中等阶段主要针对的是小学生和初中生,高层阶段针对的是高中生,高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高中阶段,班主任要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制订详细的德育教学目标,使德育教学工作进入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掌握德育的整体基调,抬高教育目标,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德育工作。
2.帮助学生树立德育理念
高中班主任一定要根据新课标德育教学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做到真正的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同时还要有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全新的德育理念,并且还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制订一套可行的方案,对心理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制订特殊的方案,要做到从实际出发,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
3.给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将心理健康指导贯穿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同时班主任还能做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给学生做好榜样,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解决,还可以在班里设立健康委员、心理委员,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还可以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的来说,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还不成熟,叛逆的思想比较严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中的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制订一套详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德育理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迎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厌学 心理 解决方案
一、初中生厌学的表现及心理分析
目前,初中学生厌学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感到学习的沉重,以至讨厌学习,考试焦虑,害怕考试。在这种厌学心理的支配下造成许多学生学习困难,不求上进,甚至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或者不听老师、家长的劝阻而辍学。
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客观原因包括考试制度,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环境、社会大环境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
1.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动机。
2.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
3.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4.过重的学业负担,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
二、解决方案的内容及实施
掌握学生厌学的心理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第一,激发动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帮助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注目当今世界和未来世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把目光投向未来。
第二,强化成功。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应用“尝试成功经验法”,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
2、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4、及时奖励。对于学生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教师要正确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以精神鼓励为主,使学生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5、把“我能成功”之类的语言编入学生誓词中,每天高呼几边,缓解学生压力,振奋学生精神,增强学生信心。
第三,引起注意。对于兴趣转移的学生,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到学习上来,必须着力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
1、转变观念,淡化“苦味”。对厌学的学生不提倡以苦为乐,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改进教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景,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3、教师要仔细分析厌学学生的“兴趣点”,并积极引导他们将其良好的兴趣迁移到各科学习上来。
三、对解决厌学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克服和矫正学生的厌学思想与行为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救心工程”,祖国需要她的每一个建设者都能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他们会学习,乐学习,而且能不断地学习。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才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当作自己义不容辞、迫在眉睫的任务来完成。
教师应注意增强科研意识,以科学研究的态度不断地总结、实践和提高,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对学生厌学心理与行为进行心理辅导与矫治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1.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准确定位。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要把教育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要有一颗爱生之心,只有这样才不会厌恶厌学的学生,才能帮助他们从厌学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要对他们充满信心,要让他们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帮助他们从沉重的心理压力中解脱出来。
2.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为每一个学生准确“把脉”,对厌学问题既要矫治,更要预防。因为学习较好的学生也有出现厌学的可能。为了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向,教师可设置热线信箱,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教师要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学校、家庭教育网络。控制矫正厌学情绪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家长的配合。 教师要和学校一起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对家长的教育讲座、给家长写信、举办家庭教育咨询等活动,使家长科学地了解孩子,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外,要求教师间相互合作,师生间关系融洽,使学校具有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有吸引力,使身处其中的学生感到心情舒畅,也才能使他们对学校生活有依恋,乐意在学校学习,从而避免厌学的情绪和行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