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条为了规范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信息化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安全保障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信息化发展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务求实效、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信息化发展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加大信息化发展的经费投入。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推进本辖区内的信息化发展工作。
第五条市和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信息化发展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科技、通信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公安、保密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照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本市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本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本区、县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经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本市国家机关编制的本部门和本行业、本系统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应当符合本市信息化发展规划。
第七条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信息化发展趋势和要求以及职责权限,制定并及时完善有关信息化标准。
单位和个人从事信息化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活动应当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信息化标准。
市和区、县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及其他有关部门对有关信息化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并通过政府采购、宣传教育、培训考核等活动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应用。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在信息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九条本市鼓励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市民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本市建立并完善基础课程体系,在中小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应当开展信息化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
第二章信息化工程建设
第十条信息化工程建设需要进行招标投标的,应当依法进行,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实施监理;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政府采购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从事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经过资质认证的,应当依法取得资质认证。未经资质认证的单位,不得承揽或者以其他单位名义承揽相应领域内的信息化工程;已经资质认证的单位,不得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信息化工程。
第十二条本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信息化工程年度计划,由市和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并监督落实。
第十三条使用政府投资新建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单位在报发展改革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立项审批前,应当通过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审查;使用政府投资对信息化工程进行改建、扩建、运行维护的,建设单位在报财政部门审批经费前,应当通过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审查。
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报审的信息化工程的需求效益、规划布局、技术标准、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组织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
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对于不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本条所规定审查要求的信息化工程,不予审查和审批通过。
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已建信息化工程的整合工作。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进行信息化工程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信息化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建设单位对使用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邀请信息化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参加。
第十五条本市实行信息化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承揽信息化工程的单位应当对信息化工程承担保修责任。
使用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的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六条信息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好信息内容更新,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本市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应当使用合法授权的软件,鼓励使用国产信息技术和产品。
第三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十七条本市加强对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工作的管理。
本市国家机关应当依法采集政务信息,加强对政务信息的管理,定期进行信息更新,保证政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政务信息丢失、泄露或者被滥用。
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规范市和区、县两级行政机关采集政务信息的活动,避免重复采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的信息。
第十八条本市统一建设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充分利用基础数据库建设本行业、本部门的业务数据库;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单位应当为本市国家机关提供信息共享服务。
第十九条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依法编制并公布本单位的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务信息公开目录,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通过公报、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政务信息。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应当依法建立政务信息公开的申请受理和处理机制,为市民提供信息公开服务。
第二十条本市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环保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应当将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办事过程等信息通过网站及其他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开,并逐步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业务办理工作。
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和服务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统一建设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为各国家机关共享交换政务信息提供服务。
国家机关可以使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中的其他国家机关的政务信息。政务信息需求单位应当就需要共享的信息内容、范围、用途和方式与提供单位主动协商。协商未达成一致的,政务信息需求单位应当将有关情况报请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第二十二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规范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利用,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
第二十三条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开展征信活动时,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守商业秘密,尊重个人隐私,维护被征信企业及个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对采集的信息应当在信息提供者许可的范围内使用。
鼓励在政府采购、市场监管、信贷、商务等活动中使用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提供的信用产品。
第四章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第二十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和个人利用信息网络从事商务活动,引导社会逐步建立、完善信用体系和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系统,鼓励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发展。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第二十五条本市统筹城乡信息化发展,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支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鼓励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实用信息服务,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开展面向农民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
电信、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信息网络服务。
第二十六条在本市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相应许可或者履行备案手续。
利用互联网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并在网站主页面上公开经营主体信息、已取得相应许可或者备案的证明、服务规则和服务流程等相应信息。
第二十七条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应当对利用其网站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主体的身份信息、合法经营凭证和反映交易信用状况的材料进行核查,并对相关信息做好数据备份,便于当事人和有关部门查询、核对。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应当建立投诉受理机制,对利用其网站从事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活动,但不得妨碍相关经营主体开展正常交易活动。
第二十八条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学习电子政务相关知识,开展电子政务技能培训。
第二十九条本市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促进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连互通。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的业务应用系统,凡不宜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必须依托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需要接入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的,应当符合有关规范,并经市或者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各级国家机关不得新建专用网络,已经建成的专用网络应当按照规划和标准逐步调整,接入电子政务网络。
第三十条本市国家机关的网站应当按照规定与本市政务门户网站建立链接,统一网站风格、标识和建设运行维护技术标准。
本市国家机关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的,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并经过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审核。
第三十一条市和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信息化成果展示和交流,对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进行示范推广。
第五章信息安全保障
第三十二条本市对网络与信息系统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应当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定本单位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备案、审批。
第三十三条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应当根据确定的安全保护等级,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保证相应投入,同步开展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或者改建工作;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等级技术测评工作,并根据结果采取措施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三十四条本市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并制定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发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后,相关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害程度,防止事故扩大,保存相关记录,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告。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相关行业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落实工作。
第三十五条本市组建公共服务网络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安全情况通报和协调机制,为发生公共服务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提供救援服务,为全市应急指挥体系提供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保障。
第三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与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公共秩序,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危害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以及散布、传播违法信息等活动。
第三十七条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化工程的管理,按照国家保密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市和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对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政府投资建设信息化工程年度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开展对国家机关的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工作。
第三十九条市和区、县发展改革、财政、审计、信息化等部门对使用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运行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统计、监察、信息化及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对有关国家机关政务信息采集、公开、共享和信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加强对本单位政务信息采集、管理、公开、共享等工作的内部管理,并明确主管负责人和内部机构,负责本单位电子政务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工作,建立对本单位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技能的定期考核制度。
第四十一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本行业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服务水平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二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信息化相关领域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将相关信息向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通报。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行为可以依法纳入相关信用信息系统。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未经资质认证的单位承揽、以其他单位名义承揽相应领域的信息化工程,或者已经资质认证的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信息化工程的;由市或者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未按要求制定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对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故情况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由市或者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责令停机整顿,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理:
(一)违反第十九条规定,未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公开政务信息的;
(二)违反第三十二条规定,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未依法进行安全保护等级备案、审批的;
(三)违反第三十三条规定,未进行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或者改建工作,或者未进行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技术测评的。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或者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可以对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造成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一)违反第十七条规定,没有正当理由,重复采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信息的;
(二)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审查同意擅自接入电子政务网络的。
第四十七条对于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有危害国家安全,扰乱公共秩序,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危害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以及散布、传播违法信息等活动的,由国家安全、公安、保密、工商以及其他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市和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信息化工作中、、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
一、审计信息化的概述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信息化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种环境之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很多实现了自动化和网络化,很多经济业务也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交易方式。这就使得审计的对象、范围、线索等发生了变化,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审计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审计的信息化。
现代的审计信息化是以审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等应用于审计工作中。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人才培养及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
二、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1.客观环境的变化促使审计实现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迅猛发展,使得审计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计的对象和范围扩大并且更加复杂,审计的难度也在增大。
就审计对象的变化举例来说,在网络信息经济时代,审计对象扩展到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征吸引着大多数企业,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进行网上交易、支付结算,并使企业信息网络化。另外,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形成的各种虚拟企业,构成了网络经济中经营主体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经营主体将会被纳入审计对象。因此,网上交易审计、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便构成电子商务审计的具体内容。
此外,审计范围在信息环境之下也扩大了。如在信息化环境之下,几乎不会出现人工操作中计算之类的错误,但是操作系统的程序若有漏洞或是被不法分子篡改的话,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这就决定了审计的范围不能仅局限在传统手工审计的内容上,审计师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研究和测试系统在程序设计、数据录入和数据输出等方面的控制功能,验证其能否充分有效地防止或发现和更正各种差错,消除弊端。
2.审计信息化是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的要求
李金华审计长曾经说过“要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要把信息化建设,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看成是我们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加强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计算机审计辅助审计在实现审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一方面可以借助计算机对数据高速、精确的运算处理提高审计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另外一方面可以使用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化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审计人员从传统的手工翻阅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繁重乏味的审计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到需要更多专业判断的审计科目上,提高审计的效率。
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凭借计算机具有的逻辑判断功能,分析汇总等功能使审计程序的选择和实施更加科学和恰当,丰富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另外,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可以使得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使审计跨越空间的距离,有利于审计人员进行全面、迅速、经济有效的分析。
3.审计信息化是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审计信息化水平远高于我国。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97年就开始提供电子交易网站的审计;意大利在1975年就着手建立了联网系统,30多年来成功的实施了联网实时审计,极大的提高了审计的效率。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审计行业,尤其是社会审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这种差距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审计界的高度重视,在2002年国家审计署启动了审计信息化项目“金审工程”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审计信息技化建设也要经历高速发展时期,才能适应审计的发展需要,实现审计技术的创新。
三、实现审计信息化的路径
1.推进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审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硬、软件及网络的建设,这些是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及各地审计机关对于审计信息化建设都有不同投入,计算机审计的软硬件设施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还很落后,需要继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落后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提高硬件设施的先进性和稳定性,配备更适合审计工作需要的硬件设备。
目前我国的审计软件市场不够发达,由于审计软件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技术含量高,应该集中一批既精通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又懂财务、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开发适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审计软件。
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还需要构建审计信息化网络系统。建立审计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各级审计机关的各类审计数据库的连同、共享,提高审计的效率。
2.加大审计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我国目前既懂审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还比较缺乏。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符合审计信息化的综合型人才。
首先,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尤其是要改革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方式,要立足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要加大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信息化教育和培训的力度,使得现有的审计人员尽快掌握审计信息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实现审计思路、方法等的转变;国家审计机关可以联合社会审计机构,互相学习审计信息化的经验。
此外,要加大对具有高素质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引进,对其进行会计、审计知识培训,并且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实现审计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不断完善与审计信息化相关的法律规范
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规范做保障。在我国现有的审计法律规范中,关于审计信息化方面的法规还很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国家应当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根据审计信息化的现实需求,制定更加详细规范的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应用指南;二是完善有关计算机审计模式及审计信息化网络安全保密方面的法规;三是要健全审计技术规范,研究制定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比如要完善审计数据库结构及数据接口标准等。
4.全面推行审计信息化进程
实现审计信息化建设,只靠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审计信息化应该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中全面推行。要鼓励相关民间组织如注册会计师协会或者专门进行审计信息化研究的团体加大专门研究的力度。
民间审计的审计师队伍是比较庞大的,在推进审计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民间审计的力量,可以集中更多优秀的人才的智慧,群策群力,对于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使审计信息化建设道路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刘家义.我国审计信息化系统总体构架[J].中国审计,2001(4):6-9.
[2]邱发森.审计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审计,2004(9):66-67.
[3]李锦,王燕.论审计信息化建设瓶颈突破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2(9):128-129.
这一年,医疗信息化投入成倍增加,电子病历评级全面展开,医院等级评审重新启动,移动医疗、区域医疗、物联网持续升温,云计算、大数据崭露头角,信息安全得到更多重视,医院信息规范和标准化进一步加强,一些新的企业进军医疗IT市场……医疗信息化的热潮扑面而来,让每一个行业从业者都切实感受到了它的热度。
另一方面,医疗IT行业还存在发展不均衡、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有医疗IT企业退出中国市场,也有企业出售相关股份,面对规模有限且投资收益不明的医疗信息化市场,资本们大都不敢轻举妄动,选择了观望。
但是,无论如何,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一定是大势所趋。丘吉尔有言:这不是结束,这也并非结束的序幕,但或许,这是序幕的开始。
2012年12月21日,《e医疗》邀请了北京多位医院信息化专家及行业专家,畅谈2013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专家们认为,医院等级评审、电子病历、信息安全、移动医疗、区域医疗、数据平台等仍将是2013年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热点。
专家们并没有局限于对2013年热点的预测,他们也对自身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充分沟通和分享,希望这些能给医院和行业的信息化从业者有所借鉴。《e医疗》整理了当时专家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加以精简和编辑,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电子病历热度持续
电子病历,是2012年医疗信息化领域最热的词汇之一。据了解,卫生部医政司已经收集到了全国一千多家三级医院的信息化应用相关数据,电子病历评级将全面展开,电子病历在2013年仍会保持热度。
电子病历评级考量信息化的支撑能力
赵韡
电子病历等级评价,从名字上看,是对电子病历本身的评价,实际上应该是在考量医院信息化水平对于临床工作的支撑能力。
以前评价信息系统是按照功能模块划分的:上没上移动护理系统,上没上移动查房系统,上没上电子病历系统,上没上HIS?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多医院都有电子病历,但是他们都能在这些系统上实现哪些功能,能不能实现决策支持,有没有做对医院实际的业务流程和安全性都很重要的病床管理,这是没有办法考量的。
我看过一些自认为信息化水平很高的医院,很多临床的工作和信息化是脱节的,没有集合到一个整体上来。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从临床或者说业务的实际要求出发,对信息系统进行整合,这样的信息系统显然不能满足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要求。
中医电子病历比西医更复杂
王映辉
电子病历跟病案一样,是患者在医院这个环境下产生的一个成体系的记录,所以才把它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我们医院从2002年在学术带头人刘保延教授的带领下开始探索、研究和应用结构化的、现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当时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概念刚刚出现,国内相关的厂商还没几家,我们与广东的一家公司合作,做出了一套中医的结构化电子病历,在医院重点科室推广。到2009年,结构化电子病历技术产品和厂商大量涌现,就又通过调研筛选,选择纳入了另外一家具有研发实力的公司,强强联合,协作攻关,开发完善中医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现在医院各个科室都已经普及了。同时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主导和支持下,在全国多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推广应用。
西医的电子病历相对来说简单一点,因为它有很多国外模式可以借鉴,但是中医电子病历除了西医内容之外还有中医内容,没有可资借鉴的东西,所以更麻烦。中医的电子病历必须把其理论和实践特性考虑进去,这方面甚至可以作为我们国家的自主原创的知识创新点,比如中医的临床术语集、药物、诊疗和管理流程等,与西医模式相差较大。中医是“大门诊,小病房”,70%的工作量在门诊完成,而且70%的收入也是在门诊产生的,多数病患诊疗可以在门诊“一条龙”地解决,如针灸、推拿、正骨等,这跟西医不同,所以管理流程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特点。
另外,现在有不少医院做内部集成平台——数据集成平台。我担心这样的东西到底是否稳定,是否有应用特别好的创新的技术。如果有比较成熟的集成平台,如何跟原来的系统例如电子病历进行有效衔接,新建医院可能比较容易操作,那么老医院呢?如何在不影响其既有业务的情况下,建设集成平台?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把电子病历纳入考核
刘春玲
我们医院的门诊电子病历,也没有做到纯结构化,目前是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的病历。与中医相关的主观部分的内容,比如辨证等需要由医生进行录入。中医的诊断怎么办?我们的做法是向医生开放诊断库,库里有一些捆绑的中医处方,以及中医的电子病历模板,医生可以录入也可以输出。
系统上线之初,医生们非常抵触,因为他们觉得手写病历更方便。两个月内,门诊电子病历全部上线,电子医嘱、全院PACS和LIS,全部整合在医生工作站。我们的医生工作站不配打印机,一是因为中医处方存在保密因素,这样可以避免跑方;二是这样也能梳理流程,提升管理。
我们医院的电子病历全部纳入绩效考核,病历完成的一些客观指标可以实现后台自动提取。比如医生提交签字后晚了一个小时,医务处很快就可以把这个报表提取出来,以便绩效考核部门以后进行后期处理。这样一来,临床系统就跟医院整体管理决策平台挂钩了。
移动医疗方兴未艾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医疗业务实际需求的增长,移动医疗将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得到应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手持终端也好,移动终端也罢,只要是有利于服务患者、有利于方便医护人员工作的,都应该大力推广。
移动医疗会越来越热
计虹
移动医疗今年(2012年)开始热起来,今后可能会越来越热,像物联网一样成为医院着重推进的项目。我们医院是在2011年上线的移动医疗,我们主推的是移动推车。
我觉得无论是iPad、安卓系统的手持终端,还是移动推车,都是把对医嘱处置(开据、确认和执行),从医生工作站或护士工作站延伸到患者的床旁。多点式移动工作站,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病房的各个环节进行医疗护理工作,是以前固定电脑终端处理医疗事务的有效延伸。它能更好地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时效性,是构建医嘱的闭环管理体系的保障。
移动医疗更关注对患者全诊疗流程的数字化监控,即入院,开医嘱,确认医嘱,到医嘱执行,直到出院的全程闭环管理。涉及的诊疗操作包括方方面面,比如给药、抽血、输血环节等,涵盖的系统有HIS、LIS、EMR、PACS、移动医护系统等。移动医疗是基于移动技术实现的多系统集成化软件与移动硬件设备联合使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必将成为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iPad查房获评审专家好评
宋蔚
我们医院的移动医疗平台是和IT公司共同开发的,将iPad作为移动医疗的终端。之所以选择iPad,是因为它是唯一一个经过美国FDA认证的可以用于医疗读片的硬件设备。可能有人觉得用iPad是为了赶时髦,所以当时有很多负面的声音。后来三甲评审的时候,我们医院眼科主任是拿着iPad带着评审专家去查的房,评审专家实地用iPad了解患者病情、手术计划,他们非常满意,所以眼科非但没有失分,而且还被专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我们医院从2012年3月开始准备三甲评审,一直到10月份完成评审,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此次评审,信息化所占比重相当高,总共1100分,仅信息化相关内容就占了350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前沿
建立中医临床信息学
“中医临床信息学”应该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词,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广安门医院的王映辉副院长正在做一件事,把中医临床信息化按照学科体系进行打造。这对提高信息中心的地位和影响力,无疑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建立中医临床信息化学科
王映辉
第二届北京中医临床信息学论坛由我们医院牵头举办,北京中医药学会网络信息专业委员会希望把全北京市的中医单位全部纳入到专业委员会组织体系中。这次会议突出的重点是中医临床信息学,我们希望把中医临床信息化工作按学科体系来建设、推动和发展。
我们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五”中医临床信息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单位,我们希望把临床信息学能够在医院里面进行体系化建设。这样做可以提升信息中心的学术地位和学术能力,扩大它的影响力。如果临床信息化能成为一个学科,跟其他学科一样有建设目标和要求、有、有科研项目,无疑会提高信息中心的地位。这是信息中心今后发展的一个目标。
我们医院现在也在进行探索,医院里面的很多部门只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的,都可以把他们纳入进来。学科侧重于三个研究领域:中医临床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医临床信息提取、处理、再生与控制;中医临床知识发现、经验传承应用与知识传播。
学科发展目标应当是促进中医临床信息数据的有效利用,探索中医临床信息数据的知识和规律发现方法,推进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与传播,推进中医医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打造中医临床信息化示范学科。
难点
数据平台重在交互
数据平台是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的一个有效手段,这是共识。目前国内医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较成熟的产品和案例,这也是共识。数据平台的建设首先要考虑交互问题,之前已经有多个系统的医院在建设数据平台的时候,尤其要重视这个问题。
交互是最核心的问题
赵颖实
数据平台在医院应用挺广泛的,我去过很多地方参观医院的数据平台,我觉得平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交互。2011年我参加一个会议,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的院长坦承他们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做得不好。他说医院有200多个系统,光实验室系统就有几十套,想把这么多系统进行交互,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后来他们医院跟一家外企合作,做了一个集成平台,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数据平台关键是怎么能与既有系统进行融合。换掉一个系统可能只需要花几十万,但是医院人员需要重新学习新系统的操作,潜在的人力成本非常高。而且换成新系统也需要更多地考虑整合的问题,这是核心问题。
中国的HL7委员会已经成立了,我觉得将来不管什么系统,都应按照一个接口,这样对接起来会很方便。除了平台的交互问题,还希望平台能解决一些具体的现实问题。
患者到大医院看病是希望把病历带走的,现在的很多医院都设有病案室,或者专门设一个打印室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比如用公交一卡通,患者自己就可以把病历打印出来,当然要通过身份识别获得授权,因为患者的隐私很重要。
数据平台建设是一大趋势
魏勤
我觉得数据平台是大型医院数据整合和作决策支持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一个个独立运行的系统是难以支撑整个医院信息化管理、满足决策支持要求的,所以这些系统必须要在数据中心、数据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现在也有一些医院在做数据平台,但是暂时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较成熟的产品和案例。大家都正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数据平台建设肯定是未来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大趋势。
趋势
等级保护提升医院安全水平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越积越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出台就是希望能防患于未然。卫生部要求,所有三级以上医院在2015年底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而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2012年就通过了等保三级,比卫生部的要求提前了三年多。
内需外驱催生等级保护
赵韡
在信息安全方面,以前大家可能不太重视,医院就像一所房子,家徒四壁自然用不着装防盗门。现在不一样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不光有能够影响医院日常运转的业务系统,有深入到医院日常工作中的业务平台,还拥有大宗的很多人“很感兴趣”的数据,包括处方的数据、患者基本信息的数据以及科研数据。举个例子,一些大的课题组,对于大宗病人的检验检查数据很感兴趣,也愿意花大量的资金去买这些数据,实际上这就对信息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局面下,卫生部出台了《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开展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三级甲等医院要达到等级保护三级的标准。整体来看,不管是内部需求还是外部驱动,对于信息安全都有一个很明确的要求。
达到等级保护三级,要从技术手段和管理用途两个层面予以考虑。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涉及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统计安全、应用安全还有数据安全这几个维度,不同的维度里会有很多具体项目要求。从管理层面来说,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人员的管理、建设的管理以及运维的管理。这些要求一共有290个考核指标项,达到80%以上才能实现等级保护的综合指标要求。
达到等级保护要求,其实也对医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就是说,医院现在出问题是医院内部的事情,但是医院达到三级等保以后,再出问题公安局可以立案侦查,这样就把医院的安全事件提升了一个等级。卫生部要求,所有三级以上医院要在2015年底之前达到三级等保,所以医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落实。
区域医疗顺应医改大势
区域医疗、区域PACS、远程会诊似乎是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常青树”,一直热度不减。随着医改的深入,这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医疗资源效率、缓解看病难的医疗模式,想必会越来越多。
医院更关注医疗业务支持
邓力
医院发展医疗集团联盟的经营管理模式,这是医改探索的一个很好的方向。通过几家核心医院带动社区的一些基层医院,为患者提供更便捷和与大医院同样质量的医疗服务,并最终通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庭中去。医疗集团内部医院需要具备的功能是,患者在社区就能预约核心医院的检查,而且患者可以从社区或基层医疗机构直接转诊到核心医院进行影像检查。或者患者在配置了影像检查设备的基层医院做了影像检查,可以随时提交给核心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断和会诊。患者在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后,康复要放到基层,这就需要患者资料进行上下传输,这是一个医疗集团内部对医学影像PACS管理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患者跨院区检查预约,影像远程诊断,实现影像资料等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可以称作是医疗集团内部的区域PACS。
对于更大范围内的区域PACS,前几年可能有一个误区。大家谈数据中心比较多,比较关注把影像集中在一起存储在数据中心,供多家医院使用。根据这些年的行业实践经验,我们了解到,实际上医院更关心的是区域医疗这个平台对医院业务管理模式和服务的支持。存影像怎么用?患者影像拍完以后需要找专家会诊,会诊的情况怎么及时反馈到我这里?怎么处理整个会诊过程中安全地图像传输、信息的管理?这些都是医院关注的现实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所以,我们在做试点项目的时候,花费最多时间的不是在搭建数据中心,怎么存图像、调图像、看图像,而是在开发这个业务流程管理,在做信息平台的交互和集成,在做远程会诊流程的管理。做区域和远程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怎么利用信息化软件平台为医疗服务提供一个很好的业务支持,这个是要花大力气解决的。也就是说,我们至少以前理解得不够深刻不够全面。
“EHC圆桌论坛”期待您的参与
第一期“EHC圆桌论坛”与大家见面了,今后它将作为一个常态化的栏目在《e医疗》出现。“EHC圆桌论坛”每月将邀请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热点、难点或前瞻性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一、标准、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满足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需要,满足风险监管和预警体系评价的需要,满足银行监管透明度的需要,是“管法人、管内控、管风险、增强透明度建设”的现代监管理念在银行监管统计工作领域的反映。本文基于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银行监管统计信息平台的目标,从理念、制度和技术层面,探讨了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转轨和创新的观念变革以及充分发挥监管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的路径。
一、统计理念:统计信息是公共产品
统计信息资源不是由政府垄断的产品,更不是统计部门的私有财产,而是为全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生产出来的信息和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都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因此是一种公共产品,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外,统计部门有义务向全体公民提供。强调银行业运行的透明度,包括不良债权在内的信息的公开披露已成为监管的一种趋势。树立统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的理念,打破对金融统计信息的屏蔽,满足外部审计和公众机构查询的需要,不仅符合先进的统计思潮、国际惯例,更是银行监管的本身的技术前提。
二、统计制度:需求多层面的整合和观念的变迁
(一)依法界定监管者与监管对象在统计上的关系。树立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法律地位上平等的新观念。从行政法律关系上,银监会统计部门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关系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但是它们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树立法律地位平等的观念要求我们依法规范监管统计工作,加强对统计监管者行为的规范和约束,银监会行使统计调查权力应减少随意性,尊重被调查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权益。有法定填报义务的调查表都要有法律根据,要在调查表中注明法律依据,并且将统计调查制度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社会公布,统计结果也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二)准确把握监管统计工作的核心。风险是监管工作的核心,揭示和控制风险就是监管的目的。监管统计工作要始终把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和风险状况作为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底数、风险指标变化情况、风险的关键部位和特征作为监管统计的核心,为真实的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盈亏水平,为全面评价银行业机构发展能力和风险状况提供基础数据。为此,构建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监管实际,全面反映境内外、表内外、本外币的信息情况的监管统计体系是监管工作的基础。各项统计工作都要以风险统计为核心,必须以风险为切入点,全面反映银行业机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情况以及银行自身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这不仅意味着监管统计的统计内容、重点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监管统计的统计方法的变化。
(三)丰富监管统计工作的内涵。现代的监管理念越来越强调商业银行的内控和治理。监管统计工作不仅仅是监管部门风险监管的需要,是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管统计以风险统计为核心,特别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产质量,二是资金流动性,三是盈亏情况。这些内容也是银行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以及银行的投资者所关注的。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报送监管统计报表,也可以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资金流动状况和经营成果,本身就是进一步风险管理和经营决策的前提。对监管统计报表填报过程的信息收集和判断本身也应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加强内控的重要的手段,银行业监管统计制度也应是银行业内控的重要制度框架。这对监管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监管统计指标和统计报表的设计要体现国际金融风险监管的最新发展要求,满足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有敏感的反应。
(四)科学地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统计制度。
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提醒我们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即必须认识到实施监管也是要耗费资源的,在追求理想的监管目标和设计监管法律制度时必须有监管成本的观念。这意味着我们的监管统计制度和方法上都要坚持科学和合理的原则。在新的制度和方法制定前,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被调查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科学论证,既满足监管和各方面的需求又避免繁杂烦琐,做到科学、合理、简洁、规范。要做到这一点,统计观念的改变是必须的,要有开放的先进的统计理念,既运用成熟的统计方法,又借鉴先进的统计技术成果。
(五)完善监管统计的技术平台。统计信息化的核心,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统计生产方式和统计生产模式。既要建立与监管工作相配套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报表制度,同时也要建立与统计工作相配套的银监会独立的信息化工程。信息化始终是统计工作所必须依托的工具和载体。推进监管统计工作信息化其实质就是实现监管网络化统计。所谓网络化统计,就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完成统计设计、统计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储存和等统计信息的生产和管理活动。
三、统计功能:银行监管统计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常说统计具有“三大功能”即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银行业监管统计的基本功能也同样是信息功能、咨询功能和监督功能。信息功能是指统计部门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采集、处理、传递、存储和提供银行业金融机构统计信息,为银行业金融监管服务;咨询功能是指统计部门利用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统计分析和专题研究,为各项银行监管工作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监督功能是指统计部门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银行业体系的运行状态,对银行业体系及单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
发挥监管统计的三大功能,必须从监管统计部门职能定位入手,使监管统计部门成为银行业监管的“数据库”和“资料库”,充分发挥统计的矩阵式管理功能,成为银行业监管的“信息中心”、“风险预警中心”和“信息技术支持中心”。监管统计的“数据库”是一个以描述银行风险为核心的一个有机协调的互为补充的数据集合体,针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状况和风险控制技术的发展,这个“数据库”至少应涵盖以下几个子系统:非现场监管数据系统、现场检查数据系统、风险评价预警数据系统。所谓“资料库”是相对于“数据库”的数字形态而言的,是指和金融监管统计相关的反映金融机构运行状况和风险状况的各类经济、金融情况反映和分析报告。“数据库”和“资料库”的完备是监管统计发挥信息功能的基础。“信息中心”的建立就是要通过对“数据库”和“资料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实现统计的咨询和监督功能。建立“风险预警中心”可以充分发挥统计的监督功能,及时地向监管部门通报和反馈预警统计信息,提示监管的工作重点和切入点,起到窗口指导的作用。建设“信息技术支持中心”是用信息化推动监管统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支持中心不仅是监管统计功能实现的技术保障,它本身也是监管统计信息化、实现网络化统计的重要标志。
四、统计信息披露:监管走向透明的必由之路
本报记者深入淮河防洪一线,调查采访人与天斗的背后功臣―信息系统,“天地”合一的信息采集和接收系统为防洪调水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年夏季,淮河干流发生了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这场洪水来势汹涌,7月3日20时,王家坝站超过警戒水位。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水文局水情科7月4日8时前做出雨水情信息预报:“王家坝站7月5日夜里将出现洪峰,洪峰水位28.4米,流量4200立方米/秒。”
预报与实况相符。7月6日凌晨5时,降雨如期而至。王家坝出现洪峰水位28.38米,超警戒水位0.88米,相应流量4200立方米/秒。
这不过是淮河防汛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淮河防总”)利用信息化准确做出水情预报的一个例子,在今年防汛中,面对滔滔洪水,淮河防总胸有成竹、准确预报、从容调度、游刃有余,显示了高超的防汛决策水平。
这场洪水历时一个多月,但其造成的洪涝灾害损失却是历年几次流域性大洪水中最少的一次。
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防汛信息化。
淮委水文局局长罗泽旺说: “在接收防汛信息方面,我们有‘天网’和‘地网’两套设备。所谓‘天网’,就是淮河流域的气象云图、测雨雷达、天气报等来自天上的信息接收设施; 所谓‘地网’,就是流域各地数以千计的水文测站信息通过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和全国防汛计算机系统接收到淮河防总。加上我们有一支具有丰富降水预报和洪水预报经验的专业队伍,每次洪水来临时,他们都能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为淮河防总进行洪水调度和防汛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信息化基础今非昔比
“1991年淮河洪水发生时,淮委水文局所有的天气信息只有天气图,什么信息系统都没有。当时接收的天气云图是4个小时一张照片,还需要在暗室中冲洗。洪水预报所需要的信息是靠邮政电报传输到淮委,再经过人工译电。全流域水情电报收集齐全大约需要2~3个小时,再由预报人员通过图上操作计算,两个小时后才能做出一个站的洪水预报。而现在,天气云图、测雨雷达、天气预报、流域各地的水情等海量信息的接收全是自动化的,洪水预报的计算已经全部由计算机软件完成,一个人在一两分钟内,就能做出20个站的洪水预报来。”罗泽旺说: “甚至连一分钟都不到,做出一个站的预报就是敲两下‘回车键’的时间。”
与1991年相比,如今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观。多年来,在与洪水的博弈中,淮河防总已经形成相当丰硕的信息化成果: 实时水情传输系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洪水信息查询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防汛会商系统、天气云图接收系统、测雨雷达接收系统、台风信息系统等十几个淮河防汛信息化系统。
也正是这些系统在今年的防洪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洪水来临之际,防汛能否指挥得当,首先要依靠对流域内各种防汛信息的掌握程度,因为防汛调度的依据是洪水预报。收集全流域的降雨信息越快、越多,洪水预报才可能及时准确。于是,流域防汛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这也正是防汛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就成了关键。
各方面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使得淮河防汛有了更多更快的防汛信息; 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使得预报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提高降水预报和洪水预报的精度; 降水预报和洪水预报的耦合又使得防汛人员有了更从容的时间来进行流域上的洪水调度和防汛决策。正是由于这些综合原因,2007年淮河防洪才能调度得如此出色。
率先并入网络
说起这些年淮河信息化状况的改观,罗泽旺深有感触。1983年,他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一直在水文局从事防汛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他又一头钻研起流域防汛信息技术,他在信息化领域的重大成果远多于在水文领域。
罗泽旺向记者细数起这几年淮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演变。
早在1989年,淮河流域开始在防洪重点地区――正阳关以上流域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到1992年竣工验收。当时这一系统只有80多个站,覆盖范围近6万平方公里,由于站点不多,还无法满足淮河洪水预报的需要,只是能够更快地知道该地区的水情信息。
当时,我国邮电部门刚刚从国外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分组交换数据网”。罗泽旺就带领淮委水文局一批人利用这个网络来传输实时水情信息,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淮河流域实时水情信息传输系统”,并在1993年投入运行。这一系统使得水利部、淮委及流域四省通过网络共享水情信息,开创了我国网络传输水情信息的先河,大大提高了淮河流域水情电报的接收速度,为1994年水利部建设“全国防汛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随后几年中,淮委在水利部部署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协助,利用世界银行项目,开始研发“淮河中上游洪水调度系统”,第一次系统性地将上下游的调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该系统到1995年验收通过。
那个时候,我国计算机网络逐步扩展到地级市,淮委水文局又开发出地区联入全国防汛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这一技术投资小、操作简单。到1999年,淮河流域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全部流域地区联入全国网。
全流域信息化建设
1998年,当淮河全流域地区联入全国防汛计算机网络后,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提出“从测站到各防汛单位的信息传输时间要缩短到半小时以内”的要求,于是,测站到本地区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速度就成了关键。淮委水文局又研制开发出“音频编码数传技术”,这一技术只是利用普通电话,在地区计算机中安装一块语音卡和一套接收信息的软件,操作简单,投资小,可普遍用于没有水文自动测报设备的测站,将从测站到本地区的信息传输时间缩短到了15分钟以内。
这一技术目前已经运用到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防汛部门。测站数量超过3000个。
2002年,淮委开始建设异地会商系统。在2003年洪水中,淮委多次启用这一系统,先后和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安徽省防汛指挥部、阜南(王家坝)防汛指挥部进行紧急会商。
在这场大水之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淮委更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在气象信息中,从单一的天气报逐步增加了天气云图接收、测雨雷达接收; 天气云图从一个卫星发展到两个卫星; 色谱通道从一个增加到四个; 从传统的天气报人工填图到全自动化绘图; 测雨雷达从阜阳一个小雷达增加到五六个多普勒雷达,并能拼成流域的雷达图。近年来,又开发了台风信息系统,台风从在海上形成就一直被监视,工作人员可随时掌握台风的发展情况、移动路线。
罗泽旺介绍说,在水情信息方面,加快了流域各地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目前全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的站点已经超过500个。即使没有水文自动测报设备的测站,利用“音频编码数传技术”也能在20分钟内将信息送入全国防汛网络。在洪水预报方面,则完善了没有洪水预报方案的空白地区,重点防洪地区和水库开始开发预报数学模型,增加了洪水预报的手段。 在异地会商方面,在原有利用微波异地会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网络异地会商系统,异地会商的地点也由三个增加到六个。
截止到目前,淮委在信息处理中,先后开发了“雨量分析系统”、“水情信息查询系统”、“气象信息查询系统”、“淮河防汛信息网页”、“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流域气象预报系统”,建设了“流域水文数据库系统”、“水文信息分析平台”等。
自动采集信息
治理淮河是一个大课题,信息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罗泽旺说,信息化如何为治淮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支撑一直是淮委水文局追求的目标。所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服从这个目标。
在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关键的就是如何采集信息。目前在淮河流域,有条件的检测站都采用了自动采集雨情、水情的仪器。
在安徽蚌埠水文站,记者看到测量雨情的仪器裸露在室外,而在不远的淮河大堤旁有一栋水泥房子,里面摆放着自动水量仪,监测水位变化。其中有一台是老式的,正在刺啦刺啦地打印着动态图形,还有一台是自动的。蚌埠水文站工作人员翟志峰说: “新投入的自动检测仪刚开始使用,老式的需要每天都观察几次,这些机器能够随时记录水位变化。”据了解,在蚌埠水文局管理的范围内,就有23个雨量仪和19个水位仪。
蚌埠站所采用的是自动测报系统,各测站自动雨量计、自动水位计通过数据线传到本站的RTU(发射终端); 再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如短波、手机卡、电话等)将数据传到蚌埠水文站(分中心)FIU(接收中心); 从FIU进入全国防汛计算机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全国各地需要此站信息的防汛单位。
蚌埠站是一个缩影,在淮河流域就有河南的信阳、驻马店、平顶山、周口、漯河,安徽的六安、阜阳、蚌埠等地区相继建成并安装了先进的水位自记仪、自记雨量计,结束了人工观测雨量、水尺的历史。同时,各水情分中心信息直接上传至省、流域、国家防总,基本实现了水情测报的自动化。
据统计,今年汛期以来,淮河防总共收到各类水情电报信息11.5万份,信息收集相当于正常年份的全年信息量。实测河道流量600余次,频次是常规的5倍以上。
“天地”合一
今年7月1日,淮河流域气候变化异常,预计着一场大雨将至。淮委水文局气象科根据大气环流演变和江淮梅雨的动态分析,气象科教授级高工程兴无果断地做出预报: “降雨量一般在80~120毫米,部分地区达100~190毫米,局部超过200毫米,旬雨量比常年偏多60%~100%。”并以重要天气报告呈报淮河防总。几天后,降雨如期而至,淮河流域10天降雨180.7毫米,沿淮各个主要控制站均超过200毫米。
对气象科而言,做出这样准确的天气趋势预报已经不是一两次,能够如此出色地预报也非偶然。以前,这个部门的人最多,有18个人,自从开始用计算机接收各类气象信息之后,人员就开始精简,现在只有5个人。气象科高工徐胜摊开一张巨大的图纸说,以前就是在这样的图纸上描绘云图,描绘一张普通的云图需要花费几个小时,需要一个点一个点地描绘,再连接。而现在借助专门的软件,输入数据即可做出分析。
在今年淮河汛期,气象服务系统每日提供定点、定量、定时雨量预报,在汛情紧张时,加密滚动预报,及时进行时空修正预报,将降水细化到水系、重要水文控制断面。据对比分析,淮委水文局雨量预报更接近实际,优良率达90%。
“地网”则是水文局最为关键的一个业务科室――水情科布置的,他们主要负责收集并提供淮河流域水情信息,对重点防洪地区和重要大型水库、河段进行水文分析预报、调度计算。每次汛期来临后,水情科24小时有人值班,紧张的时候,分析人员连续几天都不能回家,吃、住在水文局,就是为了增加预报频率,随时观察接收到的数据。
7月7日到10日,淮河水系再次进入强降雨时期,素有淮河风向标之称的王家坝水文站洪水在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迅速回涨。7月9日8时,王家坝水位继续上涨,到了决定是否启用洼蓄洪区分洪的关键时刻。经过水情预报人员的认真分析,7月9日15时,水情科预报,同时为了缓解淮河中游防洪压力,减轻洪水损失,建议淮河防总“开启王家坝闸,向洼蓄洪区分洪”。
洼蓄洪区启用后,王家坝站于7月11日5时提前出现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都与预报接近。由于提前两天准确预报最高水位、最大流量,为洼蓄洪区的启用和群众的安全撤离,赢得了充裕的时间。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2日,水情科在汛期已经制作预报简报33期,预报374站次,每日发送手机短信约100条,制作雨水情分析报告30期,跟踪点绘过程线10个重要站点,重要信息专题汇报50次以上,重特大信息及时在淮委网站上滚动。
水情科高级工程师徐时进笑着说,每当汛期来临,他们的神经就高度紧张。紧张的原因并非是预测不准,而是时间短、任务重。在汛期,会商的次数增加,正常情况是一天两次会商,紧急时期就可能两个小时会商一次。早晨8点水情科要接收各地信息,40分钟才能接收完,随后就要在一个小时之内,根据经验修正系统预报的数据,汇报给上级单位。
采访手记
与天斗,其乐无穷
罗泽旺认为,目前这些信息化系统还不够,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上下游建设更多的自动预报系统,随时将信息录入到网络中,增加信息来源的密度。按照常规,还可以编制两小时的预报方案,将目前6小时的常规预报缩短了4个小时。
最近,淮委水文局接到一项新任务:上级单位需要计算出这几年淮河流域被洪水淹没的范围。罗泽旺正在琢磨这个事情,“如果能买到当时高清晰的遥感片,这就不成问题; 如果没有,问题就多了。”他说道:“现在水文局正在筹备做信息化规划,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建设三维地图,需要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目前有一些国家部门虽然有,但是分辨率低,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如果有高清晰的三维地图,我们就能建成水利模型,可以更准确、直观地观看到预报结果。”
当静下心来认真品味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时,我们不得不说信息技术带来了巨大变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更多的问题。
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处在信息技术的层层包围中,为什么现在我们能获取的信息和过去相比已有天壤之别了,但似乎还感到信息量不足——我们能够利用的信息技术唾手可得,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但怎么总有一种感觉好像还不够理想?不妨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魔咒”。我们被深深地禁锢在这个“魔咒”中,一方面我们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因为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无处不在,使得我们总想回归过去的简朴生活。难道不是吗?当你的隐私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泄露,也不知道是谁泄露时;当信息铺天盖地包围自己,自己也无法从信息海洋中理出头绪时;当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拼命学习新技术,让自己整天处于紧张的学习“竞赛”中时;当整个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海量信息让我们来不及吸收时,一种逃离信息化社会的情绪也许会冒出来。
其实不必恐慌。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技术变革的产生到使之成为必须社会变革的出现时间,存在一个时间差。造成这种时间差的原因是:技术变革因为能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欢迎,所以马上会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受到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会受到抵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这是一个悖论,即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和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在巨量信息产生时,感觉到信息量仍然不足的原因大概是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体现在信息获取渠道的不对称,信息或知识收集总量的不对称,信息使用水平的不对称和信息挖掘能力的不对称。一些人会感到信息的压力,而另一些会享受信息的红利。信息收集的要求也许会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因为物联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信息获取渠道的另一代名词。想获得信息红利也许会推进信息挖掘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的整合利用,云计算就是其中的一个结果。
信息技术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也给人类自己又提出了更大挑战。也许我们今天的智慧还不能解决信息化带来所有问题,挖掘出信息化的巨大潜力,甚至还不能享用信息化带来的丰硕成果,但这个“魔咒”一定会被我们自己破解。
1 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要求
1.1,档案工作者要着眼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推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适应时代要求,为群众服务。
1.2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的新空间,实现由以前的保管档案为主向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研究利用为主的转变,推进档案开发利用的大众化。
1.3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完善,实现由计划经济管理服务模式向市场化服务模式的转变,大力推进档案中介服务社会化,创新档案的新功能新作用,由单一的服务方式向多种服务方式转变。
1.4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
1.5要提高档案队伍人才素质。
2 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各遵循的原则
档案信息化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2.1 规范性原则
制定和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需要。如:字符内部编码标准、数据处理格式标准、信息输出标准(包括信息的显示、打印、传递等直接面向网络用户的服务格式)及数据交换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
2.2 安全性原则
在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如入网访问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防火墙控制等。)信息加密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等。
2.3 效益性原则
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要遵守效益性原则,讲究信息化工作的效益,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根据馆(室)藏基础,分析用户需求,研究馆(室)藏体系还要考虑馆(室)藏档案的利用率。选择数字化的内容要“经典”,主题要与社会利用“热点”相结合,把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把那些利用率较高且利用后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档案数字化,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益。
3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档案工作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迫切要求运用 信息技术推动档案工作,以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现就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系统设计的完善及档案信息录入的规范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较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它需要有统一的规范化的数据类型,统 一的档案信息采集标准。加强档案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实行科学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档 案用语,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网络系统,快速、有效、有序、合法地把档 案信息资源元数字化,大幅度提高档案数据库的信息量,档案部门通过挖掘自身潜力或借助 外力坚强数据库管理软件的研制,搞好各项档案基础业务的标 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是档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电子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归档 。具体做法是将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将档案以数字图像形式存储和显示,或 者进行档案数据录入,或者通过微缩设备将纸质档案转换成微缩胶卷,保证数据的质量,这 些都要求认真校对、严格审核,同时重视已输入计算机档案和数据的校对审核工作,减少失 误,保证数据的质量。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3.2 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库是否设计了转入、转出接口,接口是不是标准化,是否符合档案著录范围,这是将来 档案信息共享、档案管理软件升级的保障。在制定数据库结构时,应由懂计算机业务、熟悉 档案整理编目、著录、标引的人员共同协商完成,以满足利用者的各种检索要求。在数据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数据 库质量管理体系,把好质量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数据质量考核指标,责任到人, 定期检查。只有规范 了档案数据库建设,才能为档案信息共享打好扎实的基础。
3.3 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档案计算机信息安全就是保护档案计算机信息资源,防止未经授权或者偶然因素对档案信息 资源的破坏、更改、非法利用或恶意泄漏,以实现计算机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利用性。
关键词:出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出版资源;出版流程;读者沟通;出版信息管理系统
2006年春季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向业界发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加快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建设将再一次提上重要日程。这确实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信息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新闻出版业本身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信息的生产者、加工者和传播者,是提供信息内容的产业,有理由加快发展。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新闻出版业的信息化,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1出版信息化释义
出版信息化,可以概括为出版资源信息化、出版流程信息化、读者沟通信息化。
(1) 整合出版资源、支持产品开发。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信息在高速流动中完成其产生、传播、老化、更新的周期运动,并由此发挥出其社会与经济效益。信息时代的出版资源也是如此,惟有实现信息化,才能在信息的高速流动中为作者、编辑及设计人员所用,在产品亦即图书的开发中实现其价值。
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数字图书资源、版权信息资源、读者作者信息资源、出版法规信息资源等。资源的标准化,不仅仅考虑自身的业务应用需求,还要做到资源信息数据的规范与标准,同时使行业内各个出版环节单位的信息数据互通和对接,实现资源整合、开发和共享。
出版社的出版资源首先是已有的出版成果,将这些积累数字化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由此可以形成庞大的图文数据库。像超星数字图书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图书网,藏书量涵盖文学、经济、计算机、工业等50多个大类,资源量并且每天不断增长,出版社亦可借鉴其运作模式。
其次是版权信息,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它的动态管理必将支持出版社的版权经营实现最大的效益。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虽然最近这一状况有所逆转,但逆差基数总体上还不小。基于不同语种的版权数据库将是改善这一状况的强有力工具。如北京出版集团于1998年在总编室成立对外合作部,专门负责版权贸易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版权输出,通过集团网站、电子邮件,及时对外交流优秀图书;制作专门的版权书目,利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平台积极推广集团图书。2006年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港台地区和韩国、泰国、欧美等不同市场分别制作了中英文书目,并准备配套推出含各种图书信息的电子书目。
(2)优化出版流程、支持经营决策。出版流程与技术因素关系最密切,信息化将带来明显的改观,例如将使图书的写作、编辑、校改、装帧设计等实现无纸化。同时,流程又与经营理念、作风密切相关。西方管理专家提出的“价值链”就指出,产品是由于其价值被顾客认可才完成销售的,而其生产销售过程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不断被赋予价值的链条,这个价值链决定了企业经营的优劣。因此,上世纪90年代风行的“企业再造”,流程的重新设计、流程的优化就占有突出的地位。上文述及的“企业资源规划”,就是从产业的价值链角度整合流程。
流程的信息化,首先实现了信息共享,以图书开发人员为例,印刷、发行环节的大量信息随时掌握,有利于对新图书的准确定位。其次,动态的经营信息将得到有效的管理,这也是流程信息化的成果。再次,流程信息化使信息人员得以根据统计学原理,从大量信息中建立模型,开发出决策支持系统,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就像北师大出版社根据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对编务系统进行了改造,使得系统真正能为编辑部的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3)强化读者沟通、支持市场营销。上世纪90年代营销理论的革命,把营销组合四要素由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改为顾客需求、成本、方便、沟通,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以营销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的转变。对于出版业,读者就意味着市场,一切为了读者,一切为了形成独有的读者群,于是,读者沟通成为营销的基本手段,生存的第一要义。
信息化为读者沟通提供了理想的手段。首先,大量的读者调查数据、读者交易数据、读者个人信息,可以构成读者数据库。在这一 点上,时尚杂志社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时尚杂志社是生活方式类最大的出版集团,旗下拥有14本杂志,其专业期刊有高达65%的男性读者,与其他期刊相比,这些读者有更强的消费力。鉴于此,客户服务部可以很好地利用读者数据库为读者服务。例如,客户服务部可以接受客户的委托,在读者数据库中选取特定的读者群,定向发送宣传资料或客户的委托出版物。
其次,利用“呼叫中心”技术,出版社可以及时处理读者的投诉,及时反馈。如北京青年报为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报刊发行及日用品配送整体服务,小红帽报刊发行公司于2002年4月在原“客户服务中心”基础上组建了包含呼叫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分公司。小红帽信息服务公司呼叫中心现有56个坐席,是目前业内规模最大的呼叫中心,每天都要接听几千个电话,这样读者可以经常在电话里与坐席人员接触。
再次,利用网站与读者直接沟通。网站建设是对外宣传的窗口,可以提供书目,新书信息宣传、检索与订购,信息交流与咨询、电子合同的签订与身份认证、网上货款支付等服务,可以开展网上图书直销,成立网上读者俱乐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增强网站对图书完整内容的简介这一功能,会使读者达到在书店翻阅选购时相近的效果,会增加出版社的吸引力,提高出版社的竞争实力。如商务印书馆的书目数据平均每本书信息量在5000 字以上,整个网站的信息量已达到了1500 多万字。
2出版信息化中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也定将成为出版业的必由之路。但是,任何新生事物出现伊始,很难十全十美,像出版信息化目前就存在着不少问题。
现代文化传播的媒介和手段日益进步,尤其是声、电、光学技术的发展,已给传统的出版印刷业带来了革命:以前的铅字排版改成了电脑输入,这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排字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给排版、改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还使印刷厂减少了用工数量,压缩了厂房面积,无形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电脑设计软件的开发不仅简化了美术编辑的工作程序,而且还使纸质出版物的装帧设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出版信息化目前还处在诞生阶段,还很不完善,有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苦恼和新问题。例如,目前我们的出版流程中责任编辑的工作还难完全实现“无纸化”,绝大部分文稿的加工需要在纸张上进行,发排到印刷厂后再由工厂的录入员录入电脑,然后出清样,经出版社的校对员校对和编辑修改后退回工厂,录入员再根据改过的清样在电脑里储存的文稿上进行修改。几个校次过后,工厂根据最后的核红样出胶片,进行印刷、装订……这种生产程序不仅削弱了信息化所特有的方便、快捷,而且还存在一些弊端。这样一来,排版信息化给编辑带来的就不是便利而是“灾难”:责任编辑为此在看清样时就要格外认真,不能像以前看铅排清样似的只看上次改的地方,而是每个校次都要从头至尾地通读,这样才可能保证书稿中没有上述的问题,才能保证书稿的质量。尽管现在每个排版系统都附带校对软件,但由于中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千变万化的行文组词奥妙是电脑软件所难以反映和概括的。因此,目前电脑校对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校对。
此外,不同厂家设计的排版软件虽然各有千秋,但它们多有设计缺陷,而且无法兼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信息化出版的发展。
3应对出版信息化
有人将信息化比作出版社内部的一场革命,这不仅是技术手段上的,更是系统上的,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一种全新的机制,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
3.1信息化需要观念的革命
(1)经营理念的革命。正如上文指出,信息时代提出信息化挑战的同时,伴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挑战。面对国际对手的竞争,出版社必须确立全新的经营理念,那就是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一流服务。必须加强读者调查、读者研究、读者沟通,真正把读者作为灵感的策源地和衣食父母;必须加强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的研究,强化专业特色;必须加强服务意识,尤其是强调个性化的服务;必须加强竞争意识,惟有力争在读者心目中成为第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经营战略的革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基本途径就是品牌战略。品牌战略不仅要注重品牌特色的确立,品牌内涵的深刻,更应该注重品牌的延伸和渗透。必须加强版权的经营,通过出版资源的整合,乃至跨媒介的开发,充分发挥品牌的优势,强化品牌的效应;必须强化品牌的标签化,便于品牌的识别、传播;必须加强品牌的创新,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
3.2信息化需要体制的革命
(1)经营机制的革命。大陆出版业的行政保护正面临全面的压力,出版社要赢得一席之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资本经营,实行股份制,是必然的趋势。出版业的竞争虽然伴随着大资金的投入,但是人才是最关键的资源,也是最抢手的争夺对象;同样,出版社需要加大有形资产的投入,但无形资产的积累和增值,才是她赖以生存的核心资源。
出版社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知识当作资本,通过产权制度创新,建立经营管理与业务人员的期权激励机制,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发挥人才、知识的资源效益。
(2)管理体制的革命。出版社必须打破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通过目标管理、授权经营,走向组织的扁平化;目标管理应伴有综合的考评指标,全面评价经营活动对出版社长期经营目标与短期赢利要求的贡献值;必须用量化的指标支持奖惩与分配政策,体现激励机制。
出版社的组织形态,应通过组织创新,一方面剥离的资产和冗员,加强与经营伙伴的战略合作,使出版社逐渐过渡到以少数核心人员为专职职工,大量使用兼职人员、临时工;同时,打破原有的部门设置,通过项目组合,倡导团队精神,加强图书开发与营销力量;此外,行政管理部门精兵简政,强化服务功能。
然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就是所有制的转换。产权一旦明晰,单位的事业成为自己的事业,单位的盈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薪金,自然就会想尽办法操作好自己的企业,信息化这条必由之路上就会有更多努力的跋涉者。只要观念转变,需求增加,信息管理的技术自然会随之不断攀上新的高峰,信息化的程度就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英文名称: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主管单位:吉林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0194
国内刊号:22-1359/T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