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活动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活动主题
追求低碳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二.活动意义
让我们从细节小事做起,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保护地球母亲。创造低碳生活,为地球环境出一份绵薄之力。这就是我们活动的意义所在。
三.活动目的
珍爱地球,保护环境,低碳生活,从小做起
四.活动人员
勤工助学全体组成人员
五.活动背景
「低碳生活,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吨。节能减排是在必行。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从身边做起,从生活做起。
六.活动时间
世界环境日6月5日前夕及当天
七.活动内容
1.设计环保图标,使图标成为温大城院的环保标志。
2.在寝室进行宣传,提倡同学们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比如可以在楼道的开关旁贴上节能减排的标志。
3.在校园里进行大力宣传,制作海报.横幅等
4. 招募志愿者,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宣传减碳常识,让减碳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比如我们可以去茶山小学等,从小就应该给他们灌输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策划方案
一、概要
xx特训营活动是由xx团队发起,并获得xx大学、xx大学、xx交大、xx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学生支持,面向高中学生的公益创业培训活动。
她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拓展视野,培养能力,顺利实现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同时,她也是大学生公益与创业相结合的一次勇敢尝试。
20xx年是xx团队破冰的一年,在团队各成员努力,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团队将第一期活动地点定在xx省xx市。
团队将向着打造公益与创业相结合的具有良好声誉的培训机构的目标奋进,并将这样的活动延续下去,造福即将迈入大学的莘莘学子。
二、团队描述
1.团队的名称
我们的团队名为xx,主要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我们的成员都是名校的精英学生,我们的活动是他们梦想的载体;第二是我们的目标是为帮助高中生顺利完成高中向大学的过渡,培训未来的精英,我们要成为他们精英之路的一个起点或者台阶。
2.团队的宗旨
帮助中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扩展视野,为大学生活提前做好准备,顺利实现高中向大学的过渡,赢在起跑线上。
我们第一期的目标是把名校的理念带入xx,成为xx市教育培训的值得信赖的品牌,影响xx的教育理念和格局。
3.团队的目标
在20xx年内完成组织的制度与规范建设。并在20xx 年暑假,组织我们的第一期培训。
同时,充分拓展与x市政府和各大学校联络及项目合作,积累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开展活动的经验,树立组织的良好声誉。在20xx年,注册成为正式的组织。扩大我们的影响范围,并开发更多的项目。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帮助全国的高中生顺利完成向大学的过渡,并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部分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面貌。
4.团队的结构
5.团队经营策略
以公益创业为导向,以精英成员成就精英学生。
三、产品与服务
1.产品与服务
在20xx年暑假,组织20位左右名校学生(其中xx10位左右),到达州组织xx市的优秀中学生,参加特训营活动。一起度过15天左右的时间。我们的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是文化课堂,第二个是特色公益培训。
文化课堂
每天上午9:00到12:00,按照年级分成不同的班(每班不超过20人),由有经验的优秀名校大学生以专题形式授课。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培训数学、英语、文综和理综,以讲解学习方法为主;对于高三毕业的同学,培训一些大学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
小班教学有利于授课老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使上课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获得突破,以取得在以后学习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色公益培训
凡参加第一个环节的学生可以自愿免费参加。该环节主要在培训期间的下午展开,形式灵活多样。
①讲座形式:用以介绍大学生活及文化,探讨人生及职业规划,启发中学生对大学及人生的思考,提早为大学生活及社会生活做长远规划,特别有助于高三毕业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过渡。
②预开大学兴趣课程:对大学课程做简单的讲解和介绍,让中学生提前了解大学课程的特点,引导中学生提前适应大学里的课程学习,更有助于高三毕业生提前适应大学学习。
③带领参与的学生外出参观:在游览的过程中,使参与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充分平等自然地交流,使中学生在轻松的游览过程中畅所欲言。培养参与的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对中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我们的优势与特色
相对于传统的培训机构,我们的优势有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的培训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还可以获得国家政策和支持多方公益支持,能有效降低学生参加培训的成本;
二是我们身上的名校光环让我们更容易获得社会承认;
三是我们都是在校学生,与学生的年龄很接近,易于相互交流和理解。
我们的特色是多种教学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普通话教学、研讨式教学等,让高中生提前熟悉大学的教育方式,缩短进入大学后的适应过程。
四、市场分析
1.市场状况
我们计划在公益教学培训行业发展,选择目的标地点为xx市。目前,xx市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比较滞后。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投入的不足;
二是教育理念滞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大学教育的能力较弱,在大学里在转型方面的成本投入较高。
再则,学生逐渐产生对枯燥的学校教育的反感,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有经验的学长们的指导与建议,寻找到中学阶段好的学习策略与思维;与此同时,提前了解一些大学生活方面的信息,以弥补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做好以后向大学生活过渡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以期尽量降低大学里学习和生活方面转型所花费的成本。
据目前的市场分析,现阶段,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据统计,目前教育投入接近家庭收入的一半。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也迫切感受到在现阶段社会里知识的重要。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竭力继续学习。目前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他们对更高的教育水准、以及对更好的学习方法的渴求与日俱增。
从政府角度来看,据近年的趋势可看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与支持。这既是政府政绩的评价指标,也是社会的福祉所在。
综上所述,在需求方面,公益教学培训行业的需求量巨大。它既迎合了家长对子女学习水平提升的需求,学生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需求,又弥补了政府在教育投入与发展方面的不足。
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以上三方在各自获得巨大的收益时,所付出的成本与传统教育途径相比大大减少。因此,不难看出,公益教学培训市场前景广阔,在未来的几年里必将大大发展。
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策划范本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许多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在迎来众多游客的同时,也接纳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果皮、纸屑、塑料袋等。
节假日旅游火爆的背后,却是一些景区垃圾遍地、环境污染的触目惊心景象。这固然是某些游客自身素质不高的体现,也反映出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缺憾。绝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与深思,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这种局面。
二、活动目的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向往,户外活动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森林、走向山野、深入洞穴......然而,伴随着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多的物质垃圾和干扰行为也侵入户外环境,对大自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那么,在登山徒步的时候,在欣赏自然风光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如何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事情?我们是否可以降低干扰、带走垃圾、帮助大自然恢复原有的宁静呢?
此次我们举行的一日之计景区清洁活动,正好可以将旅行与环保结合在一起,宣传环保理念,告诉大家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并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自律于己,感染身边的人。
三、活动简介
这次公益创业的活动即一日之计景区清洁活动,主要是联合xx这两个网站,选择一些垃圾污染较为严重的景区作为活动地点,组织清洁出游,广大爱好旅游的驴友们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报名,然后在景区边欣赏风景,边清理垃圾,当一天免费的环卫工人。
四、活动详情
1、参与形式:我们将在xx发帖,号召大家参与进来,点击帖子报名参加即可报名,患有不适宜登山等活动的隐性疾病者请勿报名或自觉在出发前退出。参与者请购买保险以确保人身安全。
2、活动关键:游览风景的同时尽量多捡垃圾,清洁景区,同时向乱丢垃圾者宣讲环保知识,美丽的自然风光是我们户外活动的宝贵资源,清洁景区,人人有责!。
3、活动扩展:组织义卖、宣讲会、攀岩等户外项目培训等。
五、活动分析
1、活动网站分析:
首先选择xx这两个网站是因为,如果此次活动的地点选择在xx山,那么通过xx可以聚集以xx居民为主的活动参与者,更方便组织活动,减少了出行、住宿之类的问题。同时磨房是国内自助游的一个最知名和值得信赖的网站,大量的爱好户外运动的驴友们聚集于此,更便于信息的传播和吸引人群参与。
2、利益点分析:
①可以与景区合作。
一日之计的活动将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所选景区的人流量,促进景区的良好发展,故而可以争取景区各种优惠,方便举办其他的活动,节省资金。比如下次可以在景区举行环保宣讲会,减免场地费。
②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
户外出行一定要考虑人身安全,避免各种人身伤害,故而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获取抽成等,但是价格必须合理,并能够切实履行保险公司的义务!
③可以和户外运动品牌合作。
参与一日之计的活动,活动可能要爬山,可能要戏水,可能要踩着沙滩迎着风,逛着古城提着灯所以可以作为户外运动品牌线下推广的平台,赞助一些运动装备等。
④可以和各类酒店合作。
对于部分特意从外地赶来的驴友,可以统一安排食宿,因而可以与一些性价比较高比较有特色的客栈、短租公寓合作,赚取优惠和抽成,但是必须确保物超所值物美价廉!
六、活动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顶岗支教;建议
教育实习是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通过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积极意义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首先保证了支教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丰富了大学生实习的内容,强化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其次大学生通过教学增强了从教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提高了师范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在农村支教生活也适应了艰苦生活的能力,积累了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还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作为一个亲自带领学生参加过顶岗支教的高校教师,在支教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感受颇多,感触颇深。面对农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影响顶岗支教活动发展的诸多弊端,想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农村落后的教育实实在在的做些事情。现针对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活动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支教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前提
第一,要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支教学生的执教能力。通过微格教学、邀请中小学名师讲课、登台试讲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能力,起码做到备课能把握教材重点,明确学习目标;能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上课教学手段丰富,教法运用灵活;能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针对实习目标难实现的问题,建立完整的师范学生成长体系和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师范院校要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指导教师给予学生专门的指导,使学生在反思中得到启示,对一些错误的教育教学做法要有针对性的认识,这样就能尽量减少许多负面影响。另外,还可结合实习生在实习中发现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第三,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应该积极进行分析研究,确保以后支教工作进行的更加完美。学校要在支教实习结束后进行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而弥补在支教生活中所出现不足的地方。吸收大学生支教成功的经验,为以后支教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最后,针对顶岗支教与学生教学计划时间冲突的问题,应给与妥善处理。调整课程计划,提前进行师范技能课程学习。不断的完善和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在支教活动中轻松应对各种无法预料困难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确保顶岗支教的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确保顶岗支教活动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顶岗支教活动相关的规章制度,从管理、经费的资助以及评价等方面对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提供保障和规范。
加强中小学制度建设与管理。中小学是接收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单位,因此对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中小学,应加强其制度建设,完善对支教实习学生的培养、教育及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
加强师范院校制度建设与管理。作为师范院校在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要不断完善顶岗支教实习的各种实施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的教育、安全及学业管理制度,减少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各种顾虑,增加学生顶岗支教实习的积极性。
除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外,还要加强政府对顶岗支教活动的重视,做好基础建设工作,为支教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应该尽可能的优化农村教师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应该多给农村学校分配高水平的年轻教师,及时补充农村教育新鲜血液,从而彻底改进农村教学质量和教育理念。
3.加强被支教学校的基础建设是顶岗支教活动的目的
被支教的学校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在校大部分教师在年龄上都比较大,这样对大学生支教以及农村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老龄化严重,所讲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完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与支教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代沟,这样大学生与被支教教师无法更好的交流。
被支教学校应该对支教学生给与高度重视,充分信任支教学生的能力。放手交给支教学生完成自己的顶岗支教的教学任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团队对支教学生进行专业辅导。被支教学校应该派有经验有实力的老师,对支教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随时随地对学生不足地方加以明示,并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加以改正。被支教学校要多吸收社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多引进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年轻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地让顶岗支教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加强经费投入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关键
顶岗支教实习活动需要一定实习经费的支持,没有经费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经费的投入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共同努力完成。
政府应该从财政中拨出固定的资金来支持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专款专用顶岗支教实习经费,同时也应该拨出一部分教育经费,用来资助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从而激发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师范院校在实习经费使用上,应向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予以一定倾斜,为实习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5.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核心
一名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管理、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特别要明确大学生到农村支教,自己的一言一行除了代表自己,还代表了师范院校的形象。
正确认识顶岗支教的真正内涵要明确教师的职责,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校时的角色是“学生”,而在支教学校的身份是“教师”。因此,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这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教师的职业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为人民教师要真诚的爱学生,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在学生面前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总之,大学生顶岗支教是一项伟大而又长远的事业。顶岗支教增强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顶岗支教活动是改变农村落后教育的开始。如果想要彻底改变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落后教育现状,只依靠单一的顶岗支教活动是不现实的,这还是需要我们的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来完成。尽管如此,还是衷心希望顶岗支教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落后的农村教育现状,使农村人口的知结构有一个阶段性的转变,让我们共同努力! [科]
【参考文献】
[1]吕京.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90-91.
[2]郭建耀,闫祯.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的现实意义与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师教育,2009,2(4):33-36.
关键词:实践活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86-03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
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分析自我和了解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制定一系列教育、培训计划,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因此,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学生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并将规划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活动。
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更有必要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优势所在,然后根据社会的需求寻找切入点,为实现自己的职业成功探索有效的途径。根据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学期间正是培养兴趣、完善性格、提高能力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埋头于学习,旨在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了解自己和社会环境,学校也没有开展过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活动。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职业,从而准确地定位自己,实现人职匹配。对大学生而言,毕业后选择自己满意的职业是他们四年努力和奋斗的目标,选择何种职业及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可以体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然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还不够成熟或者说尚未完全形成,所以需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况且,要想顺利就业,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的获得也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如果大学生不能尽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为获得某些职业技能制定计划,会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碌碌无为、学习没有动力,毕业时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最终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应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且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目标和职业生涯教育内容。
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
职业生涯教育除了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就业观、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并能发挥自身价值的职业,实现人与职业的匹配。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实践活动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为目标,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宗旨,面向社会、接触群体、联系实际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有些是专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完善,而多数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补充和创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强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性。
(一)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
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更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大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所谓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按互动主体划分,社会互动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互动。社会互动能够帮助社会成员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人只有将自己放到社会关系的体系中,才能认识自我。人在与他人比照及接受他人评价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有助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有利于自身发展。例如,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可加深对社会发展、国情社情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用、受人欣赏的人,在这种积极自我评价的激励下,大学生活会逐渐充满阳光。
(二)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外在客观环境,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认识自我;“知彼”就是了解外在环境,主要是了解与职业相关的工作世界,如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时间、薪酬水平等。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达到“知己”与“知彼”的协调,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广泛接触职业,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目标。
从大学生心理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客观地了解社会。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喜欢接触未知领域,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然而,生活阅历的缺乏及社会经验的不足使他们只能以自身所具有的理论知识解释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许多大学生往往以理想的眼光看待外在的社会环境,以简单的思维方式理解复杂的现实生活,对未来充满理想主义的期待。一旦他们真正进入社会,接触现实生活,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心理落差极易使他们产生思想上的矛盾及行为上的困惑。大学生实践活动则为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增进他们对国情、省情及当地民情的了解,逐渐学会以一种理智成熟的视角认识和了解社会。
从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来看,大学生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认识、了解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原来“象牙塔”内佼佼者的身份转变成普通劳动者身份,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需要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变化,只有了解了这些变化,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大学生可以主动利用各种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和适应社会。例如,大学生通过走进企业、工厂等活动形式,可了解工作的实际状况,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出改善和提高自我的计划,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奠定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评价自己及分析外在环境的基础上,确立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目标,而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技能是衡量大学生将来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大学生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许多方面的职业能力。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就是专业,大学生所学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职业定向性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掌握实践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大学生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最经常、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也是大学生能力提升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隐性教育,完全由大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策划、自己组织实施。在活动中,大学生是主导,他们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大学生实践活动具有这样的特性,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具体、直接地获取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利于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能使大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促进他们去思考、去研究,从而产生新的理论,推动知识的更新发展。这种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不同专业开展的大学生活动往往表现出与专业相关联的特性。例如,学法律的学生会参加民工维权活动、法律普及活动;学工科的学生会参加帮助他人维修电器、进行计算机知识辅导等活动;学医的学生经常参加送医送药到农村的活动;学艺术的学生更愿意参加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学农业的学生会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技能、传授家禽家畜养殖技术等。这些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和场所。这些实践活动既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又使他们看到了理论与实际、社会需要与自身素质之间的差距,从而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同时,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可逐步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技巧和方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以实践活动为依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一)建立全面立体的实践活动模式
所谓全面,主要是指两点:第一,从范围上,指的是所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这种教育,因此,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应从全体学生的共同需求出发;第二,从内容上,指的是内容要具体、全面,不能仅仅强调某一方面。所谓立体,指的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在进行实践活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学生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在参与某些活动,可避免学生参与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依据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可将大学生的活动体系分为四个子系统:(1)职业设计活动。职业设计活动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一种普遍性的活动,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等,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和指导,并提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某些活动。(2)专业活动。通过学生参与该活动,让学生从中认识和体验专业,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知程度。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迅速地从实践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个人的不足,从而尽早地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3)自我探索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从中认识和了解自我。(4)素质拓展活动。主要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需求,广泛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促使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其次,要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需求情况,设计每个子系统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年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探索期。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任务主要是使大学生认清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促使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进行思考。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需要适应这种变化的生活环境,因此,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主要围绕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及职业生涯设计进行,培养他们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及未来工作的条件、职业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应该带领一年级学生参观实习就业基地,启发他们的职业理想。同时,应鼓励一年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培养兴趣,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积极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
二、三年级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学生开始进入职业生涯定向期,探寻自我发展的途径和方向,确定适合自我的职业目标,制定能力提升的计划。大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实践素质的养成都会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因此,二、三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主要指导和组织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理想参加专业实习实践、社会调查、科研活动及结合专业所学开展的专项社会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理想,确定目标追求。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积极参加各种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锻炼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其择业优势。
四年级是职业生涯抉择期。该阶段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求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有关的就业法规政策,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因此,四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以专业实习和开展就业指导为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二)建立活动开展的平台
要建立学校和学院两级活动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首先,高校应根据自己的管理特点,成立由教务处、学工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及各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纲”,明确各部门、各院系的工作职责。其次,根据社会实践大纲的要求,分别在学校和学院两个平台上实施。学校平台主要由校团委和学工部、招生就业处负责活动的开展。根据活动的类型,校团委可下设实践部、志愿者服务部、素质拓展部、科技创新部、调研部等。根据实践大纲的要求,从全体学生的层面负责具体的指导和实施。比如,调研部可根据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提出一些调研课题,交给各个系团总支具体完成;招生就业指导部门可围绕就业力提升、正确择业等方面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学院平台的建立应该由各院系党政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组成。各学院可根据学校关于实践活动的政策和要求,在本院或本系开展系列的专业主题活动,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效地落实学校下达的活动内容。具体而言,应根据开展活动内容的要求,由各院系负责人根据实际活动的内容确定指导教师及具体负责人,并提供相关的帮助。比如,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与某些单位合作,那么负责人就要提供联系方式,促成合作;辅导员、班主任要从活动组织、活动保障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起到相互提高的效果,也更有利于学校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娜.国外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特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
[2]张玉嵩.论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价值[J].教育探索,2007(11).
[3]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探索
我校为了让学生讲文明,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我校成立了《学生校园文明礼仪实践探究》课题组,经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效果比较明显,成绩喜人。
一、创建文化,营造环境
首先,对我校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共有30道题目,包括了交往礼仪、国旗礼仪、仪表礼仪、餐桌礼仪、课堂礼仪和公共场合礼仪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调查情况确立了我校的文明礼仪文化内容。包括《个人礼仪》《公共礼仪》《学校礼仪》《见面礼仪》《餐饮礼仪》等,通过组织学习这些礼仪规范,让学生明白了相关的礼仪要求,激发了学生争做文明学生的热情。同时,我校还积极打造文明礼仪校园文化。
二、开展活动,培育文明礼仪
1.学唱文明礼仪歌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校的文明礼仪校本教材编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
2.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主题选定到排版设计,从板面美化到整体效果,学生都经过了仔细思考,认真搜集,每一件作品都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
3.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是以《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包含的学生礼仪、个人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等文明礼仪常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必答和抢答及风险题测试等形式进行。
4.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
演讲内容要求围绕“爱在文明,美在礼仪”的主题展开。体裁不限,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文字简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严肃性和时代感。表达形式多样,参赛选手从各种角度叙述文明礼仪对个人、对校园、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5.全校开展“十个一”评选活动
要求每个班级开一次“文明礼仪”的主题班队会,开展一次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一次“班级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制订一份有班级特色的文明礼仪“倡议书”,讲一个礼仪故事,发现身边的一首礼仪榜样,编一首礼仪歌{,在校园提醒一次不文明行为,改掉自身的一个不文明行为习惯。
三、完善评价,促进提高
1.评比文明班级
(1)评比内容
依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学生一日常规》等,结合学校实际,设立“文明礼仪、队风队纪、卫生、两操、班级文化建设”等考核内容。
(2)实施办法
文明班集体评比是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施行。公正就是指竞争的目的和执行的态度,就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评判;公平是指体现竞争标准的合理和竞争机会的均等;公开指增加竞争的透明度。
文明班级评比采用分阶段性评比和终结性评比两个阶段。阶段性评比由行政值周每周评比一次,发给每周“文明班级”流动红旗;终结性评比由德育处实施,每学期评比一次,发给文明班级奖状。
2.推选文明礼仪之星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对全体学生行为规范的抽查及“文明礼仪之星”的评选,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以集会礼仪、课堂礼仪、校园礼仪、乘车礼仪、课间礼仪为主要内容,按“推荐―审核―公示”的流程使全体师生在提高礼仪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循礼仪规范等方面有明显进步,为创建文明校风作出积极贡献。
(1)推荐阶段
①各班级要认真组织学习标准,从周一开始,发动学生积极行动,开展中队(班级)内的评比活动,并相互监督帮助。
②由班主任负责,根据学校制定的考核表,真实、全面地对班内学生进行考核,同时认真填写好《“文明礼仪之星”申报表》,交校政教处存档。
(2)审核阶段
①团委组织各班班长,副班长民主公平公正地评议本班候选人。
②每周五活动课,团委查阅执勤记录,看本周内有无违纪违规现象。如有,则不予选取或升级。
③团委组织安排同班队员在周末对候选人观察摸底,并向团委汇报候选人表现情况。如表现不佳,则不予选取或升级。
④大队部组织人员严格审察,民主确定出文明礼仪之星名单。
(3)公布阶段
①当选的文明礼仪之星,团委将在活动课于集体大会上公布名单表彰,并颁发文明礼仪之星胸卡。
②所有获得文明礼仪之星的同学名单由大队部负责造册备份,以便复核和查阅。
关键词:实践活动;数学思维经验;综合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个性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富有个性化、现实化的发展也日益显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新的基本标准,可见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视。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在知识研究中的实际体验,以及延伸而得的基本数学思想。学生通过自己真实的参与、真切的体验,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各项思维经验。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和思维特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适于思维发展、蕴含有显著数学内涵的本质性的实践活动,切实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经历活动过程,提升主动参与能力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其本质,清晰其具体细节,明确关键点,帮助学生建立起以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础的框架体系。
例如,在《正多边形的图形镶嵌》教学中,学生在研究了单一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密铺后,利用学生发现的四边形规律,进一步探讨是否只有四边形可以呢,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其他边形。例如,三边形、五边形等其他正多边形,在学生自主选择性的实践中,再次得出其他正多边形密铺的特点。由此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对于五边形这样的图形就无法完成密铺了吗?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探究思维异常活动,带着问题,在多个图形的反复琢磨中,开始尝试六边形、三角形的镶嵌密铺。通过小组自由选择图形,再利用拼一拼、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图形是可以密铺的,什么样不可以,密铺成功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简单判断能否密铺。在一系列多样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总结归纳中,学生对正多边形图形密铺和镶嵌有了清晰的感知,并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般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经过内化,提炼具有个性鲜明特征的思维经验。
二、提炼思维方法,提升自主构建能力
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已有经验研究问题的同时,新生类的问题、思维方法也应运而生。因此,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利用数学的视角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根据已有的活动经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实践、解题、思维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学习了勾股定理、投影、相似形相关知识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深入接触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首先,进行分组,组内分工,讨论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其次,实际测量,作好数据记录汇总,在实际测量中克服实际困难,并思考选择测量方案的优劣;再次,对各种测量方法是否简易可行及测量的结果是否准确等进行比较、质疑、评价;最后,推选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的测量方案、测量过程、测量结果,以及在测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分享,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实现“从头”想问题、思考问题、做问题的全过程经验的积累。
三、延展活动经验,提升学以致用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立足生活实际问题的数学研究,旨在引导学生能综合运用各项能力,合理、有效地研究现实问题。
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中,课前组织学生寻找我们身边的图形,用相机等记录下来,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不同的图片、实物,从整体到局部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是由一些常见的图形组成,再根据小学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互相教学的方式,由实物模型到几何体,认识几何体的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互为老师,互相促进,互相弥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静观其变,看似漠不关心,实则明察秋毫,对学生行为、思维动态了然于胸,并积极地运筹新的策略、方案。学生则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积极积累经验,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在用数学中巩固数学,爱上数学,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综合调配,协调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高效的展现。
播种:将公益理念植入孩子内心
让善良在童年扎根 善良是人生的底色。的确,教育中若没有善良的内容,何谈培养真正的人,何谈培养合格的公民。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善良。善的教育,绝非口头说教所能给予学生的,也不仅停留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更要付诸于行动实践。
社会责任感“早开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经验证明,善良之情应当在童年扎下根来,而人性、仁慈、抚爱、同情心则在劳动中、在爱护和关怀周围世界的美中产生。教育,不就是埋下一粒粒美好的种子吗?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期,也是生命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对于人一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现在很多人到了中年才开始萌生公益意识,为什么不可以更早地把公益的种子播种在下一代的心中呢?
践行:在活动中体验公益的快乐
劳动型公益活动 ①镜头一:校园志愿者。学校教学楼后开辟了一片“开心农场”生态园,经公开招募而胜任的一群志愿者――“校园农夫”经常提着水壶来给自己认养的蔬菜浇水,还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施肥、除草,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
从公益实践的角度,学校可为学生设立各种各样类似“校园农夫”的校级志愿者岗位,比如红领巾礼仪岗、文明就餐岗、图书管理岗、报刊派发站等,班级同样也可以设立各种各样的志愿者岗位,如护花使者、小护士、节电员、一对一帮扶小老师等,尽可能释放更多的空间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这些岗位中,加入“志愿者”的行动。
②镜头二:社区义工。3月份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做回小义工,前往附近的荷韵社区捡拾垃圾。学生比外出游玩还激动:“一场垃圾歼灭战打响了,而我们就是歼灭‘敌人’的特种兵”“虽然很累,但是我们在做好事,是让社区更美丽的小使者……”
小学生渴望走出校园,见识更广阔的世界。社区是小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生活的实践基地,学校可以把实践活动的课堂延伸向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劳动,如擦拭楼梯扶手、捡拾垃圾、清理杂草、陪伴空巢老人、救助流浪猫、旧衣物募集,还可以去老人院栽种绿色植物,去福利院、孤儿院表演节目,去城市文明志愿服务亭提供问路咨询等。这样的活动学生喜欢参加,因为做好事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学校和家庭应该多组织、多创造到社区义务劳动的机会,既体验生活、奉献爱心,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③镜头三:环保卫士。阳春三月的周末,五年级和二年级小朋友一起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的白塘公园植树活动。大哥哥大姐姐们拿起笨重的铁锹整理挖好的坑,小弟弟小妹妹们扶着小树苗,放进坑里,埋上土,再用脚踩一踩,个个忙得热火朝天。只过了一会儿,二十多棵亭亭玉立的山茶树苗就栽好了,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亲近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是永远不变的公益旋律。除了植树活动,环保主题的公益活动更宽泛。如每学年,学校都会组织一次春游和秋游,可以一边游玩,一边开展“净山”“净园”等公益行动,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还原大自然的洁净。其实,坚持倡导学生随手捡起一张小小的纸屑、坚持使用环保袋、不用一次性筷子等都是最简单切实的环保公益行动。
情感型公益活动 用心沟通,用爱传递。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活在孤寂、贫困之中,了解他们、用行动去关爱他们,承担一份社会责任是每个人的义务。可以组织学生陪空巢老人聊天,给守在祖国边防的兵哥哥送祝福,和贫困山区的孩子通信等,温暖的童言童语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力量,也充盈着学生的内心。
遴选: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亲子互动 从安全等各方面考虑,亲子互动的公益形式最适合小学生。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父母甚至祖辈和孩子都能有所收获,家长也能更多地引导和帮助孩子做好公益。如笔者留意到班级内学生的家长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于是决定挖掘家长中的优质资源,和学生一起策划,邀请他们的父母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或个人特长等来班级义务上课,打造“亲子公益”家长进课堂实践活动。一学期以来,学生和家长共同推出了个性化圣诞圈、绿色上网、青少年防身自护、快乐乒乓、心肺复苏术、“苏式馄饨”秀等多个亲子主题活动。
公益社团 学校里总有一些“扬长班”“兴趣小组”,为什么不可以组建一个公益社团来培养学生的公益精神呢?小学生喜欢成群结队,伙伴们在一起干什么都起劲。据了解,美国社会的结社习惯都是从娃娃抓起,中小学里的“学生自治”有模有样,大多数的公益习惯和慈善观念也都是在此时形成的。
关键词: 活动实践 幼儿教育 教学实践 能力培养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机构是一个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教育机构,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更是重中之重。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而我国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偏重于学术理论知识,而对学生活动实践能力培养不够。使学生知识面相对狭隘,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差,工作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融入幼儿园教育工作。现阶段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公共课程、幼儿园五大领域专业教学能力课程、术科技能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块。这种课程设置的结构看似合理,但是分配不够科学化。所以高校现阶段除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系统理论知识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成了当务之急。
一、加强艺术技能教育的培养,增强学生活动实践能力
高师幼教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艺术教育功底,进入学校前也没有很专业的艺术加试,甚至很多学生都是零基础,不识乐谱,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大有人在。所以其艺术技能非常薄弱,这给以后专业技能培养带来较大难度。高等师范院校为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了钢琴、声乐、舞蹈、美术、手工制作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具有扎实成型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合理地综合运用,所以加强学生术科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前三学年基本功的训练以外,第四学年可以利用学生在校的短暂时间专门训练学生对幼儿园的音乐教材的使用,加入常规儿歌的训练,以便让学生尽早熟悉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但是仅仅依靠单调的教学手段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加大学生艺术实践方面的训练,每门课程都要有计划地组织汇报观摩、成果展示等活动,比如我所在院校每年举办一次的“师生钢琴同台汇报演出”、“语言基本功大赛”,根据各个年段课程不同举办的“绘画展”、“手工作品展”、“合唱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等术科专业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把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成绩作为学生毕业成绩考核的一个方面。通过一个月一次的手工作品展,学生对于幼儿园常用的环境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入园见实习时基本都能做到心中有作品有设计。而且学生经常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对于专业课程的兴趣,而且对于舞台活动的设计和编排有一定了解。这样对她们以后在幼儿园开展大型活动非常有帮助。
二、通过活动实践加强“五大领域”课程教学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幼儿教育的内容分为五个领域,即语言教育、科学教育(含数学教育)、艺术教育(含美术、音乐教育)、社会教育、健康教育。所以我们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时应让她们熟练牢固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环节。这将对她们以后的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探索心理,适当地加入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枯燥的专业术语及理论知识。我所在院校在进行各领域的教学时,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一般只运用理论部分的内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PPT等现代技术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实践动手部分教师充分利用幼教模拟室等场地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教师可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一节完整的课。教师从旁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完成后,可在班级进行模拟教学,然后完成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环节,最后学生根据这些意见,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同时,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学习,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就自己设计的课进行现场教学。比如在讲到特殊儿童教育这一章节时,我院教师就联系特殊学校让学生到实地进行参观并与特殊儿童交流,不仅让学生受到了很大启发,而且特殊学校的儿童也十分欢迎。
三、加强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践能力的锻炼
学前教育工作对工作者的要求很高,最基本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到幼儿园见实习是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见实习的主要目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教育教学技能,而且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因此,教育见实习必须在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得到实际训练。
1.完善建立稳定的教育见实习基地
要积极开展与幼儿园的合作交流并与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近年来我所在院校已经与十余所公办幼儿园建立了这种关系。这些幼儿园为我院的课程改革建设提供了宝贵意见。我院见实习生也为幼儿园带来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2.根据学科进度适当安排观察性实习实训
在开设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等课程期间,可适当安排见习活动,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书本上所说的儿童身心特点等理论知识。可以邀请幼儿园资深教师来学校演讲,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听公开示范课等活动。在假期学校也可以安排社会实践、教育咨询等活动。
3.合理安排学生教育见实习时间
【关键词】社团活动;主题活动;以生为主;以学定教
我们学校地处绍兴的“城乡结合部”,在一个全新的工业开发区。这一地区既保留了农村的文化特征,也体现了新城市建设的缩影。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这里有一幢幢高楼大厦,一个个高档小区,一条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这里有广袤的实践基地;这里有丰富的家长资源。这些恰恰就是我们农村学校开学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同时它还是一门发展性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回归学生本性,解放学生个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精神所在——以生为主,以学定教。体现学生活动时的自主性,体现学生为活动的主人,体现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对开展活动有自己的主意,体现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有主见。这充分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的课程。因此课程中,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选题立项、拟订方案、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成果交流、小组合作、评价反馈等,都要让学生唱主角,学生说了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是新时代所要求的学生的学习文化,这种文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知识教育模式。而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是依托社团活动,在各个领域找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一、关注现象,从学生的个人生活中发现主题
每天在学校门口,我们只要留心观察,都会发现学生们早点的种类大多数是包子、煎饼、面包、饼干,少数喝奶的同学喝的也都是乳酸饮料,更有甚者拿着一些油炸、麻辣小食品当作早点。我们的学生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每天上午的学习任务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这样的早餐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可见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生自己甚至他们的父母都还没有把早餐重视起来。于是学生就围绕“早餐的学问”为主题来开展活动。我们成立早早乐亲子社团,引导学生开展了《不吃早餐害处多》《“我们的早餐”现状的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了解吃早餐的必要性。调查组的同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书,提出了建议,实践组的同学还学会了自己亲手制作营养美味早餐呢!天天吃早餐,健康更快乐。这是每一个学生活动后的最大收获,这些收获对学生来说会长久地留存在他的记忆之中。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生中“小胖墩”日渐增多的现象,引导学生生成“营养”主题,我校的“小可爱”社团就是通过让学生根据这一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营养与健康”“营养过剩的研究”“营养从哪里来”等小课题进行研究,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二、探索童真,从学生的个人喜好中提炼主题
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有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有自己喜欢的儿童食品,也有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些兴趣爱好对每个孩子来说虽有一定的个性,但对于整个少年儿童群体来说也存在与成人不同的共性。抓住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也就找到了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活动资源。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但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课余游戏项目非常单一,缺少创新与变化,有些还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如何玩得开心?玩得安全?”于是学校开设“抖空竹”“足球小将”“花样跳绳”“踢毽子”等社团,我们综合实践老师就可以以“抖空竹”为主题,引领学生进行“空竹相关知识调查”“空竹基本动作的设计”“空竹花样动作的创编与展示”等探究与实践。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课间孩子的玩中多了一份探究和创新,更增添自信与快乐。
除去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吃了,特别是那些对他们胃口的儿童食品,我们首先展开调查,罗列出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儿童食品,成立了“趣味童字号”系列社团。这些社团中,有喜欢糖果的孩子组成的“开心糖果社”,有喜欢吃水果布丁的孩子组成的“水果布丁社”,有喜欢吃坚果的孩子组成的“坚果贝贝社”,有喜欢鸡蛋的孩子组成“乐蛋园社”等。这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研究并开展了许多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三、亲近自然,从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生成主题
花花草草、鸟兽虫鱼向来是儿童的另一类玩伴,大自然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广阔的空间。于是我们学校成立了小石年生态园,指导老师带领他们在里面种种蔬菜,养养花草,探究种植的本领。也曾经因为他们喜欢小动物,在生态园里安置一个小羊的家,专门成立社团照顾他们一家三口的“饮食起居”。于是孩子们就研究生成了一个个“羊儿最适宜的居住环境”“羊儿的饮食特点和喜好食物”的主题活动,并成立了羊羊保护协会。
除此之外,他们还成立了“番茄与鸟”“芥菜飘香”“小鱼儿社团”“虫宝宝社团”孩子们在自然生活中寻找活动主题,自主自信快乐实践和收获着。
一、活动宗旨
适应文明校园的要求,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践20字基本道德规范,结合创建文明单位,在全校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普及礼仪知识,提高礼仪意识,加强礼仪实践。形成以“讲礼仪、有修养”为荣的良好风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全面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展示现代化学校良好校园风范。
二、活动内容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1、编印校本教材。供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使用,同时利用宣传画、板报、主题班会等进行广泛宣传。
2、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相关学科教学。各班要充分利用队活动时间,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合新修改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开展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岗位培训及文明学校教育活动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办文明礼仪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4、举办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举办首届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为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5、开展身边的故事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征文评比活动。
6、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在开展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开展文明礼仪有奖知识竞赛活动。
(二)制订文明礼仪规范
组织调查研究,发现先进典型,推广试点经验,制定规范草案,组织各班开展公众讨论,征询意见,制定出各方面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并以公约(公示)形式公布于众。包括基本礼仪规范;少先队员礼仪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购物、旅游、餐饮、阅览、文体娱乐、出行乘车等公共场所礼仪规范;家庭生活礼仪规范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礼仪规范体系。
(三)实践文明礼仪行为
1、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在制定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礼仪实践,从身边做起,从课堂做起,从岗位做起,从公共场所做起,从家庭生活做起,使每一个人在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家人相处以及公共生活等多方面,都能自觉形成讲究礼仪的良好风范。
2、组织社会舆论监督。结合礼仪实践活动,组织新闻媒体,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学校及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监督评判,督促礼仪行为的实践。
(四)组织文明礼仪竞赛。
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举办“文明礼仪形象大赛活动”。活动分三个层次,三类群体、五项内容。
1、三个层次
(1)各班学生进行初赛;
(2)全校组织决赛。
2、三类群体教师、学生、家长。
3、五项内容仪容仪表、言辞谈吐、职业形象(含暗访考察)、情景处理、综合知识。
(五)评选礼仪形象标兵
在层层开展礼仪形象大赛的基础上,评选出礼仪形象标兵,并最后推举出“学校文明礼仪形象标兵”。
三、活动组织
(一)主办单位教务处、少先队
(二)参加单位各年级以每班二名学生的基数上报学校参加决赛。
四、活动安排
1、9月份,做好筹备工作。成立活动组委会,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业人员收集文明礼仪知识读本等。
2、10月底至明年2月份,普及礼仪知识。举办“健康、美丽、文明”礼仪教育师资培训;各班普遍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活动,开办礼仪教育讲座,开办专栏、专题节目,开展舆论监督。
3、11月12月,组织礼仪形象展示。12月份举办“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以推动、指导各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和竞赛活动。
4、1月4月,开展礼仪实践活动。各班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修订完善礼仪规范,开展讨论。层层开展礼仪竞赛、演示活动,评选、推荐出各段礼仪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等,广泛开展各种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3月5月,组织全校文明礼仪有奖知识竞赛。营造人人学礼仪,个个赛礼仪的热潮。
6、5月7月,组织风采大赛,把礼仪宣传活动推向。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班要充分认识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校形象、培育师生良好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要把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今明两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新的抓手、新的着力点认真抓好。教务处、少先队要切实下大力气,精心策划工作方案,认真组织礼仪教育实践,一个一个层面、一个一个群体,全方位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2、广泛动员,积极引导。文明礼仪教育关系到每个人的外在形象、气质涵养,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是现代化都市生活和公共道德的内在需求,也是与国际接轨,展示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要引导师生增强礼仪意识,自觉参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生活往来等等方面做起,要了解通行的礼仪要求,培养和提高礼仪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