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

第1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模式;创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 P624.8 文献标识码: A

一、安全标准化建设内涵

安全标准化是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深化,安全标准化达标迟早会成为化工行业的准入条件。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自觉贯彻执行现行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依据其修订、完善本企业原有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和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贯彻实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部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轨道。落实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不断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人、机、物、环始终处于良好状态,进而达到消除隐患,控制风险,消灭事故的目的,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装备标准化、环境安全标准化和安全作业标准化。通过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长效机制。保证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创建安全标准化企业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的行动指南。它既明确规定了企业满足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以此促进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又明确规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以此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用规范》采用了体系化的思想,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在内容设置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及有关的法规要求为依据,将安全生产“双基”工作要求及安全生产“五要素”融入其中,对负责人与职责、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作业安全、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职业危害、事故与应急、检查与自评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素作出了具体规定。

1、创建原则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通用规范》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

(1)安全标准化建设,应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2)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应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3)安全标准化采取企业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实施过程

企业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把《通用规范》细化分解成具体的工作目标,落实到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明确责任人和时限。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充分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和精心周密的组织,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开展。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从安全基础工作入手,制订各工种、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标准),使每个从业人员按岗位规程(标准)进行操作。它要求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逐一落实到每个操作岗位和每个工种、每个从业人员,完善标准化操作的考核和评级办法,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从基础上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可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1)宣贯培训: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学习《通用规范》各要素要求,理解并掌握其内涵。

(2)初始评审:依据法律法规及《通用规范》要求,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发现差距。

(3)策划:针对初始评审的结果,制订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包括:明确推进分管领导和成员以及各职能部门在安全标准化推进工作中的具体分工和职责;确保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明确推进时间进度;设置或完善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及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

(4)风险管理培训:组织开展企业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培训。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分析评价,制定相应控制措施;辨识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5)完善标准化体系文件:依据法规、通用规范要求,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进行符合性评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台账、档案、记录等;完成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6)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依据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及各级组织制定安全工作计划,签订各级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考核机制。

(7)标准化体系文件培训:分层次、分类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层及从业人员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8)实施:企业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台帐、记录表格等修订、会审、批准、并开始实施,落实安全标准化的各项要求。

(9)自评:检查和评价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10)改进与提高:根据自评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实施水平和安全绩效。向外部评审单位申请考核评审定级。

(11)考评不符合项整改:企业对达标考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达到《通用规范》的要求。

三、创新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模式

1. 企业自主创建

对于安全管理基础较好、具备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和独立开展安全标准化能力的大中型企业,可按照《通用规范》有关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要求,自行组织开展实施。

2. 委托咨询服务

多数中小企业中自身不具备独立开展安全标准化的专业人才和能力,可委托专业安全标准化咨询机构(如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等安全中介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在专业咨询人员指导和帮助下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由专业咨询机构对照《通用规范》要求,安全评价机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企业安全管理软件和企业硬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措施建议,企业参照安全评价机构的建议,合理投入改善硬件完善软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完成安全标准化建设。

安全现状评价可针对一个完整的独立系统、区域,也可针对特定或局部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某一场所进行。选择科学、有效,适用于评价对象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充分利用检测、检验数据和新技术鉴定结果等科学依据,各类特种设备、安全设备、特殊作业许可证明;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真实、准确地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的等级及相关结果。

3. 安全生产托管

对一些安全生产无人管和不会管的中小型企业实行安全生产托管,即中小型企业可以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安全中介机构(如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安全管理服务。中介机构拥有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熟悉、了解、掌握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相应的管理要求,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针对企业出现的事故隐患,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等等,托管后,安全中介机构按照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负责对托管的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

4. 多个中小企业联合安全生产标准化改造

有些企业人员少,无法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和救援组织,安全投入缺少监督,部分小企业处于安全监管的盲区,处于无政府状态,管理混乱,没有主动进行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这些企业应该由行业牵头或属地管理进行标准化建设。在一些事故多发的危险行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的同行中小企业联合组成管理协会,较大的企业协助小企业做好安全标准化改造,形成区域行业标准化管理模式。也可借助地方力量对小型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形成属地管理模式。

四、小结

安全标准化作为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是一种重要、基础性的管理和技术,能使人、机、物和各环节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促进企业安全有序发展。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模式研究,有助于化工企业结合自身状况及其所具备的内外部条件选择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乔鸢飞.浅谈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0)

[2] 曲福年.浅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1):37-42

[3]徐荣,夏辉胜.安全标准化问题与措施[J].劳动保护,2008,6,91-93

第2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201X年X月X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组一行X人对公司进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现场评审。考评组听取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档案,走访了相关生产及职能部门;经过三天的专业检查、打分、评审,最终评审总得分为X分。依据安全标准化考评标准要求,公司现场评审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标准。

为顺利完成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公司采取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实现了安全标准化达标的目标。

一、确定思路、设置机构、下发工作方案

201X年X月,经公司安委会研究决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复评工作进行了启动部署,要求从201X年X月份开始,在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复评工作。

201X年X月,以XXXXX号文件下发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方案》,按方案要求开展安标工作。各单位召开动员会议,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现全员参与。

公司成立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设置有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评内容下设6个专业组,指定专业组组长及成员,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二、建章立制、全面完善管理基础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谁主管,安全谁负责”的原则,完成205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对X类《应急预案》重新进行了修订、重新编制了《设备操作规程》(XX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XX种)、《专业安全管理制度》(XX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XX种),形成了6大类制度体系,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向法制化管理转变,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向新高度奠定了基础。

完善了班组班前会记录、单位(班组)安全指标月度考核记录表、除尘设施日常检查记录表等多种记录台账,为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安全职责

201X年X月份公司下发《201X年度公司各单位安全指标》,将安全工作目标、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将安全指标再次分解到班组和管理人员,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能,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到所有人员。

各单位(班组)按照《安全工作指标月度考核表》管理等要求开展基础管理工作。

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安全标准化考评标准分专业分解到相关单位、相关专业组人员。各专业组均制定了实施计划,对设备设施进行了排查摸底,对照安全标准化考评标准进行排查。

各单位、各专业组每月上报安全工作完成情况,严格按照工作计划、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安全管理及整改工作。

四、因材施教, 宣传培训灵活多样

做好安全标准化工作,必须搞好宣传、教育培训,从上之下,使公司全体人员深刻了解和领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为此,公司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X月XX日,公司邀请了专家在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脱产培训,对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组长等进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培训,并进行了考核取证。

2、各专业组长分别对本专业组成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本专业组相关知识培训。

3、6个专业组按考评标准,编制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材料,精选了60道安全标准化基础知识试题,并组织全员进行标准化知识的培训,确保全员掌握安全标准化基础知识。

4、按照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先后开展了XXX余人XX余次的安全培训,其中公司主要负责X人、X名安全生产管人员、XX名特种作业人员均持有岗位资格证书,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上岗要求。

5、先后开展XXX余人次的安全标准化知识培训,对XX名中层及以上领导、XX名技术人员、 XX名新职工、XX名转岗人员、XX名复工人员、XX名班组长、XX人XX次安全管理人员组织了专项安全培训;XX名中层领导上讲台讲安全参与人数XX人次,XX余人次的应急知识培训,XX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XX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履行、XX名岗位责任人进行了新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培训、XX余名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培训、XX次XX人应急预案演练、XX余人次职业危害岗位员工职业健康培训等相关知识培训。

五、摸清家底,隐患整改不留死角

以问题为导向,以“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自评”的循环方式查找问题,确保隐患整改不留死角。

1、各单位自查。对本单位的考核内容进行排查,摸清家底。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容易整改的问题,基层单位积极主动地自行解决并做好记录。难度较大,基层单位无能力解决或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分类登记,上报相应专业组。

2、专业组排查。根据分工,各专业组制定各自的实施计划和细则,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定期深入基层对照标准开展专业隐患排查,疏理隐患,建立专业档案,指导基层单位或协调相关单位对隐患进行整改。经过多次排查整改,共整改隐患项目XX余项。

3、201X专家咨询检查及整改。

XX月XX日至XX月XX日,安全生产专家对我单位进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咨询,检查发现问题XX项.经过为期XX个月的整改,截至XX月XX日,我单位完成整改XX项,整改率为XX,还有XX项未完成整改,目前已列入整改计划。

4、整改总体情况

第3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先后下发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80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一[2009]70号)等多份文件,并制定出了1个导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4个实施指南――《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2-2006)、《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2007.4-2006)、《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4个评分办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2010年8月27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1]17号),明确提出:“……力争在2013年底,大中型金属非金属矿山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所有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尾矿库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我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2010年全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闽安监矿山[2010]14号)提出:“……按照国家总体规划要求,标准化最低评定等级将逐步作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2011年以后新取证和延期换证的矿山企业,必须达到安全标准化最低等级:对到2013年底未达到最低标准化等级的,将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关闭……”所以,搞好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与应用是当前非煤矿山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安全标准化的原理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原理来源于“戴明环”,也叫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策划(Plan):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执行(Do):执行人执行,按照计划去做,落实计划。

检查(Sfudy/Check):检查或学习执行人的执行情况,比如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点”、“管理点”去收集信息,“计划执行的怎么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要求?”,找出问题。

效果(Act):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现;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PDCA是标准化体系的运行的核心,涵盖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全过程。从每一个子要素的测评,到标准化的自评、外部考评、评定以及复评都属于这个运行体系,全面涵盖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通过全员推动,不断地对每一个要素、每一个作业流程进行不停的PDCA循环,不断地调整和修改,逐步发现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

三、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对非煤矿山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对企业和全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推动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预防事故的需要。综合各类矿山事故来看,大部分矿山事故起源于企业内部管理不严、违法操作规程、企业安全条件差及生产场所环境不良等原因。因此,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制定各工作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安全标准,并狠抓贯彻、实施和落实,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保障作业场所的安全条件,从根本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

第二,推动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强化源头管理、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有效措施。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有效实施安全监管和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措施。这些法定基本要求旨在督促企业的生产安全活动,在制度、设施、环境等方面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规定,达到和保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所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助于促进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工作符合安全许可条件的要求。因此,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的安全素质,保证安全许可制度的实施,最终能够达到强化源头管理的目的。

第三,推动安全标准化是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深化和发展。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就是要从员工的工作岗位人手,从企业的安全管理入手,规范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因此,安全标准化工作,实际上是全体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整治、隐患排查、达标升级、持续改进活动,是一项经常性的内部整治,是长期持久性的工作,是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深化和发展。

第四,推动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它将引导促进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加大安全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加大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力度,加大企业淘汰落后生产技术、设备特别是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的力度,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建设流程

一般而言,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建设流程如下:

(一)企业的建设和自评

首先,明确安全标准化创建目标、等级和期限,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人员的职责,制定工作方案。

其次,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召开涵盖主要负责人、各部门领导及基层员工的动员大会,确保人人参与到建设安全标准化的过程中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对重大隐患的治理以及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规范从业人员的作业行为、确保设备设施处于安全状态,做好日常检查记录、设备设施维护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安全会议记录等内业资料。即从人、机、物、环四个方面保证生产安全。

再次,在标准化建设的试运行期内(一般为6个月),不断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和修正一些盲点,比如对工人的培训效果怎么样?矿区对危石、浮石监控措施是否合理?矿区的夜间照明是否足够?设置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符合《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的要求?从业人员为什么不戴安全帽?对矿区的粉尘危害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合理等。通过反思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最后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并继续发扬光大,对失败的教训要汲取,并坚决改正,最后形成自评报告。

(二)外部考评

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体系并有效运行6个月以上,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后,按照企业自评等级,选择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考评机构进行外部考评。按照《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问题的函》(闽安监矿山函[2010]218号)的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四、五级外部考评工作由设区市安监部门认可的中介机构负责,考评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条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含非煤矿山注册工程师)并接受安全标准化建设培训的考评人员不少于3人。考评机构开展服务前应向矿山所在地安监部门备案。”目前,全省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三级评定机构有省安科院,四、五级评定各设区市均不相同。

(三)安监部门评定

企业安全标准化经自评和外部考评后,可向负责评定的安监部门申请等级评定,一二级由国家安监总局负责评定,三级由省安监局评定,四、五级由设区市安监局或其委托的县级安监部门评定,评定合格的企业经公告后由安监部门颁发牌匾和证书。

五、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非煤矿山特别是小型采石场大多属于粗放型管理,未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安全管理的环境、内容、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安全的矛盾,确保非煤矿山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素质低下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运行首先需要的是领导重视。而我省多数非煤矿山的主要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的意识还没有改变过来,对开展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解不透。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专职安全管理员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流动性大:新来的安全管理员专业知识和经验都达不到要求,只经过短期培训即上岗。这种缺乏安全、技术、通风、地质、测量等专业知识的安全管理员,难以发现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难以推动企业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而基层员工多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且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教育培训,容易酿成事故。

低下的安全意识和人员素质,影响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推进进度和质量。

(二)部门之间协同不力、未做到全员参与

安全标准化的工作并不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而是全企业的事情。很多企业在建设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过程中,存在安全管理部门唱戏、其他部门看戏的局面,各部门之间的扯皮打架对标准化的建设是十分不力的。

(三)安全投入不够

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和运行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受经济效益和安全意识好坏的影响,有些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导致开采工艺落后,设备达不到要求。比如某些矿山未采取中深孔爆破的开采方式、不采用液压锤破碎大块岩石而用二次破碎的方式,以及未给员工购买劳动防护用品等。这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认为安全标准化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影响利润,从而不愿意进行投入,导致安全标准化工作无法开展。

(四)现场管理要求不严

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素之一“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中,明确了对非煤矿山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要求,然而,部分企业现场管理要求不严,比如未按照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层开采、采面顶部未超前剥离,对存在的危石、浮石未加清理、未设置符合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排水系统不完善、作业平台的高度,宽度不符合要求,电器设备未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未采取接地措施,配电线路敷设不规范,矿区道路不符合规范、作业面及边界未设置围栏、爆破安全距离不够,灭火器过期后仍继续使用,配电室未做好防小动物进入的措施,员工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甚至酒后就进入矿区,未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等。

(五)标准化建设的内业资料不符合要求

内业资料作为标准化建设和考评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能如实反应非煤矿山安全活动的落实情况,为管理者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在安全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部分企业存在应付心理,未制定合格的软件台账.比如会议记录内容简单、签到表存在“一人代签”现象,设备设施维护情况未做好记录、隐患情况未确定责任人、整改情况未做好跟踪记录等。

(六)中介机构把关不严

部分中介机构责任心不强,考核不严,深入服务企业不够,出具的外部考评报告没有如实反映生产工艺流程或作业场所现状,评价结论不确切。

六、推动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对非煤矿山标准化的宣传和贯彻

宣贯工作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一环,有关各方要针对非煤矿山尤其是小型采石场开采方法落后、矿业秩序混乱、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渠道,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尤其要让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深刻认识到: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建设是矿山准入的前提条件,不按国家要求做好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安全条件达不到要求将会受到法律法规的惩处。

(二)要求企业招聘符合要求的安全管理员作为标准化执行专员

安全管理员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及责任心的强弱,对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专业素质确保其行为符合科学规范,安全管理能力和责任感确保安全管理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非煤矿山作业的每个程序中得到发挥。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第4.2条要求:“……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由不低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从事矿山专业工作五年以上并能适应现场工作环境的人员担任。”

安全管理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懂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除此之外,还应强化事业心、责任感,解决好“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要加强对自身领导能力的锻炼,提高其履职能力,促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安全管理员作为标准化执行专员,并得到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时,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安全标准化的建设。

(三)加强对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

在企业内部,要抓好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经常性学习教育。将其纳入非煤矿山企业的三级教育之中,使从业人员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他们按规范工作的自觉性。同时,要做好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坚持从岗位操作制度抓起,严格落实日常安全管理制度。真正把安全标准化要求的具体规定落实到每个岗位操作、设备设施和现场管理的

各项工作中,实现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加强对矿山现场和内业资料的管理

非煤矿山企业要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规程》(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等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开采,清理危石、浮石,设置防排水设施,在危险地段做好防护措施,规范作业现场用电管理,注意爆破安全,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按标准为职工免费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向相关部门报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

在内业资料的管理上,非煤矿山企业要按照《规程》、《导则》等规范的要求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检查记录、边坡监测记录、设备设施维护记录、隐患排查和整改记录、设备设施管理记录等各项内业资料。

(五)严格行政准入,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一要加强对非煤矿山企业的行政执法准入,坚决按照《2010年全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闽安监矿山[2010]14号)的要求,督促2011年以后新取证和延期换证的矿山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到2013年底未达到最低标准化等级的,将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关闭。二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按照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技术标准、职业准则,遵照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原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并为其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要确保对中介服务结论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真实性,并对中介技术结论承担刑事、民事责任。

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按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对违法生产的非煤矿山企业,以及不合格的中介机构给予严厉处罚。

参考文献

[1]朴宇.非煤矿山企业做好安全标准化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劳动保护,2010,5:32-33

[2]王云海.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劳动保护,2007,3:14-15

第4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目标;对策

中图分类号:F530.6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2011年开始实施,目前各水泥企业正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我公司隶属于中国建材集团,拥有5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须在2013年前完成达标。我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整体布置,于2012年8月顺利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专家组的现场评审,达到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标准。《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一章“安全生产目标”是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难点和重点,因为此章节考评内容及考评办法比较抽象,对标准的理解差异较大,在实施过程中无从下手,问题点较多,在评审过程中很容易扣分,一个企业连安全生产目标做不好,是很难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以至于会影响整个标准化系统的评审。为此,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就安全生产目标建设的对策作如下探讨:

一、安全生产目标考评内容

在《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标准分值为12分,其中目标管理制度、目标各2分,目标分解、实施计划、考核办法2分,目标监测3分,目标考核、评估3分。

在具体的考评办法中,明确了各考评内容的具体考评办法。根据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在标准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应完善的内容主要有: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3、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

4、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

5、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

6、安全生产目标监测记录

7、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记录

8、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效果评估报告

9、安全生产目标调整记录,调整后的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在以上9项内容中,制度、目标、实施计划相对来说是又是第一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安全生产目标建设的实施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是第一章节内容的核心,在制度中应明确考评内容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明确考评办法中的具体实施细则。管理制度要体现符合性、适用性的原则,所以在起草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时,应理清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中的具体条款,简单明了,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评审组的审核。

一般来说,管理制度由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职责、管理内容及要求、相关记录等组成。理顺了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后,先开始起草管理制度的“管理内容与要求”部分,该部分内容应包括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计划、实施、监测、考核、调整等环节:

(1)目标制定。明确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目标的签发和,我公司目标制定的依据是根据集团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组织制定本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由总经理签发,以公司正式文件。

(2)目标分解。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公司各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3)目标实施计划。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级的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各部门根据分解的目标制定本部门的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4)目标的实施。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以文件的形式发至各部门,各部门的目标下发到各相关岗位,各部门组织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的培训,根据实施计划组织实施。

(5)监测。各部门对本部门安全生产目标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规定具体的监测频次,并保存监测记录资料。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公司目标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规定监测频次,保存监测记录资料。

(6)考核。各部门对本部门安全生产目标实施情况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规定具体的考核频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对公司目标实施情况按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和评估,完成评估报告。

(7)调整。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出现如母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发生变化、外部环境或安全标准化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目标未完成、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对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以文件形式颁发,分解,各部门根据调整后的分解目标制定实施计划。

整个管理内容及要求涵盖了评定标准中的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然后在管理制度中“职责”的内容中统一按“管理内容及要求”中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即可。制度中的目的的内容包括深化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适用范围应包括公司所属部门及相关方。按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相关记录应附有目标的监测记录、考核记录、培训记录及调整记录的记录格式。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并入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以受控文件形式下发。按照以上要求编写的制度能够符合评定标准的要求,具有适用性。

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应包括:零死亡、千人负伤率、隐患治理完成率、有毒有害场所监测合格率等,如: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事故不超过1人、新增加职业病为零、年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等。

3、目标的分解

根据各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部门的目标应比公司的目标更严格,如熟料生产部门目标分解内容应包括伤亡事故为零、新增加职业病为零、年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在目标分解的实施过程中,职能部门的目标与生产部门有一定差别,如财务部门的目标应包括伤亡事故为零、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100%、保证专款专用100%、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合格率100%等,供应部门的目标应包括伤亡事故为零、应急救援物资准备100%等。

4、目标实施计划、考核办法

(1)实施计划

目标实施计划包括公司级和部门级的实施计划。公司及各部门根据分解的目标制定实施计划,针对分解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措施,如熟料生产部门的伤亡事故为零的措施应包括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完成目标、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应急预案的培训、考核,加强对部门隐患排查,及时完成部门的隐患治理,部门内危险源点按要求进行检查和控制,按要求组织本部门内应急预案的演练等;新增加职业病为零的计划措施包括重点监控有职业禁忌症者,对有职业禁忌症者调整岗位,保证不出现职业病,改善职场环境,对有粉尘、噪音危害场所按要求配戴防护用品。

目标实施计划应有编制、审核和批准人,内容应包括目的、目标和计划措施及责任人、确认人。

(2)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是对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或处罚措施,制定考核办法时即对计划措施的内容逐一制定奖励或处罚规定,如未按要求进行培训的处罚50元/次,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处罚50元/次等。

5、目标监测、考核

监测、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所以在实施中要按制度要求的频次对安全生产目标监测、考核,依据考核办法进行。监测和考核的区别: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以隐患整改通知的方式告知相关部门或责任人予以整改,而考核除责成相关部门或责任人整改外,须根据考核办法的具体条款给予相应的处罚。

监测、考核的权限按照制度规定执行,部门的监测、考核结果须有部门主管领导、专(兼)职安全员等签名,公司级的监测、考核结果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参与讨论通过。

监测、考核的内容为目标实施计划中的计划措施的内容逐一监测、考核,监测中发现有不符合项时向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考核中除按要求整改外,根据考核办法的实施条款予以处罚。

6、目标完成效果评估、调整及实施计划

根据对安全生产目标的考核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目标完成情况、目标考核情况、结论及改进意见。

完成效果评估主要是指公司级的目标完成效果评估,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组织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目标考核情况是根据考核结果统计分析,总结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并对考核结果排名,经安全生产委员会讨论,列出具体的奖励和处罚。结论应包括是否需要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如需调整,应加以说明其原因,制定实施计划。改进意见主要是针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他方面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

第5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 标准化建设 安全管理

概述: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并日渐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务院安委会在《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中提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纲要,旨在进一步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

实践证明,通过深入开展以专业达标、岗位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切实增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

1.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及制度规范。加强安全科学管理,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并依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意识、技术操作与防范技能,通过制度落地,夯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三违”。同时加大安全投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

2.钢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深入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冶金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和考评体系;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科技装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四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五是严格把关,在冶金行业(领域)开展达标考评验收工作。

3.宣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多年来,宣钢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的位置。公司领导在多次重要会议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适应当前国家安全发展的总体形势,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切实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树立企业安全形象,有效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迫切需要以安全标准化为手段,通过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确保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公司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4.宣钢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过程及主要内容

宣钢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过程:一是自查整改、资料收集阶段;二是自评准备、现场检查阶段;三是自评总结、报告编制阶段;四是安全监管部门审核阶段四个阶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4.1夯实基础,建章立制。宣钢公司围绕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安全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装备设施、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职业健康以及绩效评定、事故报告等方面,逐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4.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快实现企业考核达标。

4.3严肃过程,整改完善。宣钢公司以安全处为主体责任单位,遵循评定标准要求,深入开展自检自查,建立健全企业达标建设基础档案,分类指导,严抓整改,并强化动态监管。对问题集中、整改难度大的二级单位(部门),集中力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制定具体办法和措施,按照既定时间要求重点解决。督导各单位(部门)做到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资金、责任、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存在重大隐患单位(部门)要求限期整改。加强工作指导,将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系统改造、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能力提升、产业技术升级、消防安全保障等作为工作重点。同时在达标建设过程中坚持“六个结合”,即与深入开展执法行动相结合,与促进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相结合,与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与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结合,与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相结合,与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相结合,不留死角,严格达标等级考评。

以三级安全教育为例,说明过程管控:新职工入厂向劳资部门报到,领取三级安全教育卡,并接受安全技术部门组织的厂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携带教育卡接受车间主任(安全员)的车间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携带教育卡接受班组长及安全员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向厂安全技术部门交回三级教督卡存档,并领取劳动防护用品,由安全技术部门发给安全操作合格证。这样,这个新职工才允许持证上岗操作。

4.4创新机制,突出实效。由公司安委会统一部署,各单位(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对重大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同时,总结先进经验做法,树立典型,示范引导,以先进促后进,强化激励政策,闭环控制,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系统深入开展。

结语:

第6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公司执行总经理殷平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十年磨一剑。公司如今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预防机制,持续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标准化,事在人为

由于受到旧厂址场地条件所限,十年前的海密梯克厂区环境、车间作业环境、办公室工作环境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部分机械、电气设备设施陈旧、落后;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日常的安全管理无法落实、跟踪和记录。

为改变这一现状,公司以搬迁到新厂区为契机,重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自2005年起,每年安全月都会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每年都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每天都会对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进行跟踪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定期组织特殊工种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取证、复审和体检工作,做好特殊工种岗位的管理。

2006年5月23日,全体员工参加了由公司组织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启动会”,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达标工作由此拉开帷幕。公司成立了以执行总经理殷平为组长,总工程师、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以《安全生产法》为准则,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以全员参加为基础,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管理。并邀请大连晟明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的专家进行现场咨询和培训。

从2006―2009年,公司平均每年投入130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使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硬件方面的问题得到改进。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毅然决定将创建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上升到二级。这一具有战略高度的决定得到了大连市安监局等各界领导的大力支持。

经历了启动、自查整改以及两轮自评后,标准化升级工作进入尾声。与此同时,公司还完成了《安全标准化工作手册》的编制。

2006年11月25日,经过大连市安全技术监督管理局和大连市高新园区安全监督管理局领导的现场评审,海密梯克以857.6分的高分达到了辽宁省二级质量标准化企业标准,并也由此成为大连市高新园区第一家“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

科学管理助力安全生产

作为一家中德合资企业,海密梯克素以管理严谨而闻名。近年来,公司不断引入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这些管理思想的引进,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安全管理中,公司特别注重将业务流程梳理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结合,每周定期检查,将安全真正纳入到产品的业务主流程设计中,从计划、设计、制造、检验、发货各个环节保证产品和生产的安全性。通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ISO9001业务流程梳理、精益生产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的应用,使公司的安全、环保工作由被动控制逐渐转变为本质安全。

为了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公司特别委托大连晟明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企业进行了第三次安全标准化复审工作。并于2013年3月12日指派由孙健、刘先利、杨智财、郭强等4位专家组成的咨询组,依据《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内容对公司的基础管理、燃爆热工、电气、机械、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的安全生产现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公司在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等工作都取得了持续有效的改进。至此,公司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殷平强调说,海密梯克始终把人的安全放到第一位。公司与主要部门和车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到人;企管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设备及现场管理大检查,查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部门,限期整改;还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对管理高层、中层、各岗位的普通员工实行各级安全培训教育;每月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组织安全员及领导干部参与学习,落实布置安全生产工作,从而让员工牢记安全,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要负起一份责任。

绿色安全上升为责任文化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要求企业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而为履行企业责任,海密梯克早在五年前就依据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2007标准,在公司内建立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于2010年9月10日开始正式实施。

殷平指出,海密梯克一直恪守“做一家致力于人类的安全和环境保护事业的无泄漏泵公司”的使命,遵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在引进、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强化环境管理、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强化资源、能源管理,减少资源消耗,有效控制废水、废气、危险化学品,不断降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定期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评价、消减、消除和管理,保持审核体系有效性。

2015年6月是全国第14个安全月。海密梯克积极响应国家安全月的工作主题,开展了多项安全月宣传、应急演习、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其中,“我当一天安全员”主题活动,在公司上下引起了很大反响。企管部组织车间16个班组长各当一天安全员,对整个车间和各班组进行安全工作检查。通过该活动,使得各班组长更加清晰安全工作的职责和工作方法,使各班组长体会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整个车间的安全检查,许多安全员看到了优秀班组的安全文化和优秀的工作方法,为本班组安全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安全月过后,公司环境安全科又按照《内审审核》程序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并积极探索和改进内部审核工作。据悉,此举旨在检查公司ISO14001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与OHSAS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在海密梯克,安全生产已被融入文化的氛围中,注入文化的内涵。自2014年起,公司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活动,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奖励机制,公司各岗位员工积极查找在工作环境、工作岗位上存在的事故隐患,并积极申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积极进行现场核实、确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员工整改;该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体现了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员工将安全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中来。

第7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如下:

一、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建全监理标准化工作体系

我监理站进场伊始,就开始了监理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在监理站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严格依照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监理标准化管理文件》的要求,并结合新白广城际建设特点,制定和完善细化了我监理站监理工作各项管理制度。构建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体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的监理工作管理制度。

我监理站《标准化管理文件》管理制度标准化内容涵盖了综合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财务管理、环水保及文物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设备监造管理、建管物资设备管理、甲控物资设备管理、自购物资设备管理、物资设备档案管理、物资供应单位考核管理、廉政建设管理、内部管理等方面。

为了使制定的管理制度能更好的贯彻落实,有效规范监理管理工作,实施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我监理站对管理制度进行了细化、分解,形成了有效完善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例如:综合管理制度分解为:监理和施工用表制度、信息化及现场信息化反馈管理制度、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监理技术文件编制、记录制度、监理工作报告制度、工地例会制度、监理站宣传管理制度、“三集体”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核管理制度、开工报告审批管理制度、日常检查、巡视制度、文档管理制度、工程验收制度、施工图管理和审阅核对制度、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检验、复验制度、工程旁站监理制度、工程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分包单位资质审查制度、架子队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即维护稳定工作管理制度等20项细化管理制度。

二、架构明确,职责清晰,提升监理组织机构执行力

(一)组织机构标准化

进场伊始,我监理站就按照合同要求完善了现场监理组织机构,并进行了科学分工,监理站按照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协调运转的原则,确保了现场监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施工全过程,为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根据本工程标段划分特点,为了高效开展现场监理工作,我监理站现场设置了三部一室(工程部、安质部、综合部、中心试验室),六个驻地监理组的组织架构。

我监理站现场配备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能独立解决现场问题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及其他监理人员。

    (二)岗位职责标准化

结合新白广城际监理工作实际,我监理站明确了监理各个工作岗位职责的责权划分,确定了岗位职责范围及各个岗位间的相互关系,制定了包括总监岗位职责在内的23个监理专业岗位职责,形成了自上而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的管理环节。岗位职责合理有效的分工,促使监理人员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岗位职责任务。

(三)监理工作行为标准化

在开展现场监理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现场监理工作行为标准化、统一化,严肃工作纪律,遵守监理执业准则,维护企业信誉,“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执业,我监理站以监理工作行为标准化为抓手,全面开展了现场监理工作。

1、树立监理人员良好形象。我监理站为现场监理人员统一配备了工装、工具包、安全帽、胸牌等物品,要求现场监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身背工具包、挂牌上岗。

2、严肃监理人员工作纪律。要求监理人员开展现场监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监理合同所承诺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坚持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公正的立场,公平地处理有关各方的争议;严格管理施工单位,实事求是地向建设单位反映现场建设的实际情况,绝不袒护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经常向监理人员进行廉洁教育,绝不能向施工单位吃拿卡要,杜绝一切受贿行为。不泄露所监理工程需保密的事项;不在任何承建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中兼职;不擅自接受业主的额外津贴,也不接受被监理单位的任何津贴,不接受可能导致判断不公的报酬。

    (四)监理人员考核标准化

全面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是监理工作标准化的主要部分,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标准化工作就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标准化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为了把标准化落实到实处,我监理站制定了监理站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成立了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把绩效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评。考评重点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德: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十德)、工作作风(十风)、廉洁自律;能: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执行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和疑难问题的能力;勤:吃苦耐劳、工作效率、奉献精神、出勤情况;绩: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获奖情况、突出业绩、受批评处分情况、交办任务完成情况。

绩效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考核低于60分的为不称职,60-69分为基本称职,70-89分为称职,90分及以上为优秀。连续两次考核为基本称职,定为不称职。

考评结果应用。(1)根据考核结果核定绩效工资数额(绩效工资基数*本人绩效工资系数*考核得分/%=绩效工资);(2)对考核优秀的给予一次性奖励,连续两年优秀的加倍奖励,连续三年优秀的给予晋级,连续四年优秀的,给予晋职;(3)作为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4)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5)对基本称职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考核基本称职的给予降低一级岗位工资或给予一定处罚,连续三年考核基本称职的给予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6)对考核不称职的,给予6个月的整改期。整改期间不发绩效工资,整改合格的可继续留用,但要降低一级工资;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给予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连续三年考核不称职的,给予清退处理并解除劳动合同,报集团公司备案。集团公司根据考评结果通知各子、分公司禁用连续三年考核不称职的员工。

(五)教育培训常态化

为了提高监理人员思想认识、从业操守、业务技术水平,我监理站在开展现场监理工作过程中,对监理人员陆续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1、标准化宣传教育

我监理站利用监理工作月度会组织监理人员学习上级有关“推进标准化管理”的文件,学习标准化管理有关办法,学习监理站的监理标准化管理文件、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一个监理人员结合监理工作实际,查找自身在落实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下步解决措施及方法。确保在现场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实效。

2、常抓日常安全质量教育

    监理站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监理工作月度会,召开一次工地例会,召开一次安全质量分析会,利用会议传达上级最新文件精神及相关规定;通报监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确定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制定相应解决措施;通报相关的安全质量事故、施工监理不良行为。认真学习,反推管段是否存在相应问题及安全质量隐患,做到有问题及时整改,有隐患及时整治,杜绝因管理漏洞、意识淡薄、违规作业引发的安全质量事故。

3、新进场监理人员岗前教育培训

我监理站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实时组织对新进场的监理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执业道德教育、工作纪律教育、对应专业培训、监理规范学习、标准化文件宣贯、岗位职责交底、监理程序交底、监理细则交底、监理标准用表交底等方面进行全面教育培训,培训完后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4、外派教育培训。

    做好监理人员的教育工作也是监理工作人员配备标准化的主要内容之一,监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建设需要。

        5、现场培训

        考虑到不同工区在施工过程中各有特点,为了加强监督管理,有效开展监理工作,使工程安全质量落到实处。监理站不定期组织现场监理工程师、各工区管理人员进行跨工区现场培训。做的好的方面进行观摩学习,做的差的方面进行警示教育,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有效全面的把控工程安全质量。通过现场培训,提高了现场监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建立监理人员多形式学习通道、平台

为了不断提升监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强化综合素质,我监理站鼓励监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体系;鼓励参加国家、各部委及培训机构组织的工程管理、技术教育培训。监理站建立了监理工作沟通平台(群),及时最新文件、管理办法、新标准、新工艺、视频影像、安全质量信息、专业课件、好的办法做法视频,实现平台共享,展开自学提高,学习平台开通以来,我监理站监理人员现场管理、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有效推动了监理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监控,动态控制,实现过程控制标准化

过程控制标准化是将现场标准化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是监理人员采取各种检查、检测手段,对建设项目从开工到竣工进行全程监控,将过程控制具体化、定量化、系统化,形成过程管理工作标准。

    (一)内业资料标准化

    为完善监理、施工基础资料,保证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针对基础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我监理站对各类文件、通知、通报、监理指令、旁站记录、工序报验、纪要、台帐、报表、规程、措施等资料统一了标准和格式,做到了内容齐全,数据准确,统一归口,全部建档管理。

联合施工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基础性施工用表格式、检查项目、检验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评定用语进行了详细分解固化。形成路基工程施工用表、桥梁结构及涵洞施工用表、隧道工程施工用表、车站工程施工用表(分地上、地下、地面车站)、轨道工程用表和相应工程施工内控记录表。整体装订成册,下发施工单位各工区,要求施工过程严格按照的检验批等施工用表形成相应过程管控验收资料。

(二)审核验收标准化

对监理合同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过程控制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到各个监理工作阶段、各个监理环节,按照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监理工作、监理程序的标准化。审核开工报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及验工计价工程数量;注重加强作业标准制定、原材料质量管控、工序工艺控制、作业标准,以及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标准的执行等具体工作,以标准化作业落实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监督和检查施工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对施工行为进行监控、督导和评价,对工程实体质量实施监控,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参加单位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使施工行为符合规程规范,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三)报验程序标准化

按照珠三角公司关于严格工序报验的要求,我监理站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工序报验程序自检合格后,申请工序报验,要求现场监理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对报验项目逐一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将工序报验单存放在现场监理处,随时备查,报验资料不得滞后。

工序报验工作开展以来,有效的防止了上道工序验收不合格转入下道工序施工,使工序转换更加明确,工程质量把控更有保障,检验批资料整理完整、及时。

(四)工序质量样板验收标准化

为有效控制项目的工程施工质量,预防质量通病,消除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提高工程质量,落实标准化建设工作,执行工程施工样板引路,工序质量样板验收的原则,我监理站自开工以来,组织进行了已开工单位工程工序的质量样板验收。

工序质量样板验收程序标准分为内业验收和外业验收。验收前施工单位需提交工序质量样板验收自评报告,现场监理工程师对验收工序质量管控情况、内业资料形成情况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相关验收记录。验收组统一对样板工序施工质量进行实测、实量,并审核相关质量保证资料和原材料质量检测资料。验收组对样板工序给出明确的合格或不合格结论。

工序质量样板验收通过后,要求施工单位要依照样板工序施工质量标准进行施工,驻地监理要以样板工序质量标准进行验收,不得降低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通过全面推行工序质量样板验收,以样板示范,引领后续同类工程的标准化施工,以提高项目的施工工艺水平和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工效,确保质量,创造更多精品工程。

四、强化管理,求真务实,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

建设项目现场是各种建设要素的集合,是监理单位实施标准化的载体。监理现场管理标准化是将监理的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实现施工现场文明、规范施工。

(一)监理依据管理标准化

我监理站根据“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将现场控制工作具体化、定量化,形成现场监理管理工作标准,按照工作标准实施管理。根据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指导书,按监理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将监理工作进行分解,对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程序进行细化,并纳入监理人员工作手册。

我监理站目前编制完成了《桥梁工程监理工作电子手册》,后续将陆续进行隧道、路基、车站工程监理工作电子手册的编制工作。监理工作电子手册的实施使现场监理有章可依、科学严谨、程序规范;使现场监理工作有了尺子、标准;使现场监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监理工作电子手册体现了标准明确、程序细化、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二)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

为了确保管段工程质量达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全面落实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的质量控制目标,全面推行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我监理站严格落实质量控制程序化,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现行的建设标准、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同文件及技术标准进行组织施工,落实工序质量样板验收规定。组织现场监理对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对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进行复验和确认;对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试验检测,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实体。

(二)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

为了有效遏制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杜绝发生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安全目标,完善安全控制系统化建设,实现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我监理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措施是否与工程施工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检查施工单位在高风险工点施工过程中是否按照已批准的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检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安装、脚手架搭设、起重吊装作业、深基坑开挖、临边防护、临时用电、防洪、防汛、防台风等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积极预防、整治隐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化管理,使管段施工工点施工安全处于平稳可控状态。

(四)工地管理标准化

为了实现文明施工、作业标准、人员履职、管理到位、防护齐备、设备可靠的标准化工地管理目标,我监理站督促施工单位遵循因地制宜地原则,合理进行平面布置,生产、生活用房分开建筑,保障安全,逐项落实防寒、防暑、防火、防洪、防台风等相关措施。施工现场统一规划管理,设置六牌一图,统一设置各类公告、标志牌。设备、机具和材料存放在固定位置,摆放整齐,保持工作面宽敞,提供良好工作环境。施工现场坚持工完料清,垃圾杂物集中堆放,及时处理。施工废水、严禁乱排,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泥浆采取了三级沉淀,集中外运处理。目前,管段工地整体局面良好,基本实现了工地管理标准化。

(五)风险工程管理标准化

为了实现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将其定量化,进行分析和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措施,以避免风险发生;或在风险发生时,使损失量减低到最低限度。我监理站在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本工程特点,认真查找存在的风险源,识别风险概率,提出监理意见,协助业主完成工程风险分析,配合完善风险对策,并遵照执行。

五、监理标准化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我监理站自严格贯彻落实标准化管理以来,监理标准化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工序报验、安全隐患、试验检测、内部管理培训等方面。

(一)工序报验

    工序报验工作开展至今,管段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工程质量,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显著上升,由工序报验开展前的93.1%,上升到目前的98.5%。

(二)安全隐患

    自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以来,施工驻地、现场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逐步消除,安全隐患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高达75%。

(三)试验检测

试验检测在标准化管理开展后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进场原材料合格率、试验平台报警率、拌合站平台报警率在标准化管理开展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比较执行标准化管理之前原材料合格率由之前的96%,上升到了98%;试验平台报警率由之前的6.12%,下降到了0.58%,下降百分比高达90.5%;拌合站平台报警率由之前的1.45%,下降到了0.07%,下降百分比高达95.2%。

(四)内部管理培训

第8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风电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企业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持久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强化管理,增强意识,促进全员、全过程安全方面的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保障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我国挑选了资源开发为主导的风电开展方式,远离负荷中间、大计划、少业主、高度会集为风电开展的首要方式,我国风电场绝大部分在 4.5 万千瓦以上,大多采用高电压接入、远距离会集送出。国家计划的大计划风电基地遍及坐落电网结尾,当地电网构造遍及对比单薄,并且大多选用大计划会集开发的建造方式,需要会集送出的风电总装机容量计划越来越大,接入电网系统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电力电量送出的距离越来越远,风电场事端关于电网的影响较大。我国风电场计划、建造、运转管理制度系统不健全,风电场运转管理水平较低,风电场并网规程规范不健全,因而我国风电场事端发作的频率相对较大。风电机组遍及不具备低电压穿越才能,因而风电场事端一般导致邻近风电机组很多脱网,使得事端扩展。我国风电开展较快的区域大多坐落电网构造单薄的区域,因而风电场发生事端关于电力系统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尤其是千万千瓦、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大多坐落电网结尾,风电场事端关于电网安全安稳的影响更大。

二、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意义很大。一方面这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同时这也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要采取四方面措施:首先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以及制度;其次是要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切实的落实,同时要加强对安全方面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化;然后是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强化员工安全责任意识、操作技术以及安全防范措施;最后,还要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从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增强企业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救援转变为事前防范,从而把握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首先应从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手,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四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三、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人员缺乏有效的自我防护意识

当前,在很多风电企业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施工人员,尤其是一线的操作人员缺乏相应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其自身的安全防护技术不高,思想上还因安全意识的缺乏出现怕麻烦、走捷径的侥幸心理,结果不知不觉中产生违章,这就使得作业人员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不能充分、有效的对自身进行安全防护,造成安全事故的多发。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陈旧、不完善

现阶段,在我国的生产企业当中,大部分企业基本上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是,很多制度都是照搬照抄而来,缺乏企业自身的针对性和可执行力,很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亟待完善。另外由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没有定时更新,有些制度从企业建厂就已经开始实施,经过多年的发展并没有任何改变,有些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企业发展的需要;有些安全成产制度已经不能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也不能进行很好的处理,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给企业的安全生产留下了隐患。

3、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造成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监督部门及人员没有严格、认真的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进行全面、仔细的监督和控制。有些监督部门及人员对生产过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的认识不足,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工作过程中态度散漫、消极,不能积极、主动、有效的对生产过程开展安全监督工作。再加上对安全管理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不足,造成安全监督工作的不到位。例如:在一次风机大部件更换过程中,因安全监管人员帮助其他作业人员去干活,没有认真的对这起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指挥,设备上吊点损坏未及时发现,使风机大部件吊卸过程中发生坠落事故。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过程的见解

安全生产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需要各创建单位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必须严格按照“七个必须”的要求:一是必须亲自组织本单位的达标创建工作,确定内审员,建立自评机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持续运行。二是有必要安排树立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的安全职责系统,为各项安全出产工作的执行奠定根底。三是有必要树立健全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准则,按规则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拟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四是有必要树立并执行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现场轮番带班准则,强化工作现场、岗位操作、班组办理等出产过程办理,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查看。五是有必要强化全员安全技术训练,标准工作行动,实现岗位合格,实现处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背劳动纪律等 “三违” 表象。 六是有必要经常性开展事故危险排查,安排树立事故危险自查自报自改准则,推进安全危险的排查、预警、整治、评价、销号的闭环办理。七是有必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则,获取必要的安全费用,保证安全投入,并以增强安全保证技能为主,改造落后工艺技术设备,运用领先适用安全技术装备,改善不良工作环境,提高实质安全水平。

五、安全化生产的安排及申报达标

一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继续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部门监管以及政府的责任,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不至于流于形式。二是要深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推进以及整治。三是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在保证质量这一前提下,尽量加快工作的进度,保证可以按时完成工作目标。四是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严格落实有关制度,继续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五是深化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矿山、消防、建筑施工、渔业生产、危险化学品、学校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治理,扎实推进矿山资源整合和整顿关闭,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六是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七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标准化的申请管理要实行分级管理。

结束语: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我们要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

参考文献:[1]王佳鑫,谭威威.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J].煤矿安全,2013,04:227-229.

[2]吴振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环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2:17-18.

第9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

武警学院拥有多个高危险性实验室,如火灾机理实验室、防火功能材料实验室、灭火技术实验室、核生化实验室等,实验室开放力度的加大,更增加了消防安全工作的难度。为推动消防安全管理与实验室建设的同步发展,分析实验室火灾隐患,我们实行了“二三制”的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即:一级是学院统筹实验室消防安全顶层设计,构建一套适用、有效的管理制度;二级是实验室管理部门以消防安全评估和检查二个为抓手,加强实验室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三级是实验室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的三项措施,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标准和消防信息化平台建设。

1.高校实验室火灾隐患因素分析

通过实验室火灾隐患因素分析,可以让人们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火灾的危险性。分析火灾事故的原因,总结事故发生规律,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并为人们控制和扑救火灾提供依据和支持。根据火灾统计与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火灾的成因可分为: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的因素。

1.1 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引发火灾

根据火灾统计数据,80%以上的火灾都是由于人们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常识缺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人为因素引发的。

(1)实验操作者却少自我约束。①“无知无畏”型。当前,人们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知识和消防安全技能不够,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一个“短板”;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引发什么后果,造成多大程度的危害。②“侥幸心里”型。火灾事故是低概率事件,许多人往往没有亲身感受过火灾,认识浅显,以为一次违章不会巧合就能发生火灾;③“麻痹心理”型。偶尔一次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没有发生事故,就习以为常,视而不见;④“捷径心里”型。往往为赶任务,缩短实验时间,违返规定操作,忽视安全而酿成大祸;⑤“厌倦心理”型。因实验周而复始,枯燥乏味,就不遵守规定,实验随意性大,增加了火灾隐患。

(2)实验室管理人员监管不严。①实验过程中缺少控制,增大实验操作者的随意性;②出现口头上重视,实际上轻视,忙起来无视的现象;还更有可能,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安全而违章办事,埋下火灾隐患,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1.2 实验室环境不安全条件

实验设备的多样性对实验环境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有些是高压、高温或大电流等设备,有些实验是高危险性实验,如化工实验、高温、高压实验等。实验室设备大量的引进与场地紧张、配套资金缺乏的矛盾曰益突出,带来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①用电环境。实验设备增加,电力负荷加大,电路未相应扩容,存在线路过热或引发火灾。据统计,电气火灾占到火灾总数的37.1%,而且有增长的趋势;②消防设施环境。消防安全配套设施的设计、建设及维护相对滞后,致使实验室消防安全环境复杂,隐患众多;老建筑消防设施缺失,新建筑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维护现象严重;实验室消防器材配置种类错误、数量不足或过期,楼内消防报警为防止误报而关闭,消防车通道被占用、安全出口锁闭、常闭式防火门打开、消火栓损坏、疏散通道堵塞等。③配套设施环境。因项目急需而临时搭建实验室、改造实验室,往往存在不能满足设备或实验技术要求;实验室功能增加或改变,存在非专业人员施工,不熟悉情况,乱拆乱建;火灾高危实验室内装修或实验台柜等未采用阻燃装饰材料,容易引起火灾。

1.3 实验室内物品的不安全放置和使用

(1)设备安装、使用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实验室面积、配套实施建设滞后于教学和科研活动需要,造成引进设备安装临时调整,教学和科研运行不能达到良好的状态,存在使用安全隐患;特别是实验室一些化工、高温、高压、大功率的仪器设备,本身就是火灾预防的重点。

(2)危险物品的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如甲烷、氢气、氧气等高危气瓶,是否按要求放置与使用;金属钠、乙醚、白磷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是否按要求存储与使用。

(3)实验室内物品使用混乱,耗材随意摆放,乱丢废弃物等现象易引起火灾;实验室内易燃装饰物过多,易燃性的堆积物过多,使火灾载荷增大68。

1.4 消防安全制度的不完善

(1)消防安全制度建设不完善。实验室管理部门安全职责交叉、重叠,人员职责不清,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缺失,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消防安全资金投入不足,运行机制落后等是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

(2)消防安全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物与环境的危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除,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事故,甚至是重复发生。

(3)消防安全管理运行低效。新形势下实验室数量巨大,教学和科研项目众多,大多数开放运行,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科研实验室人员流动大、实验危险性高,如果管理不到位,将导致火灾。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发展,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适应开放的需要,职能避免交叉与缺失,手段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2.学校顶层设计,部门监管,全员参与

2013年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防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强调了各级政府机关消防工作责任,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高校实验室作为防火重点单位《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是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武警学院从三个维度统筹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宏观制度建设上,从职责分工、安全教育、运行机制、管理系统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做出比较全面的规定,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汇编》,保证制度体系的系统化;根据实验室根据仪器设备和具体情况,制定各自实验室安全技术标准与设备操作规范等,汇编成《实验室安全实施细则与操作规程汇编》,保证制度的可操作化。中观上,明确实验室所属部门与监管部门职责,赋予其评估和检查的职能,使管理部门推动工作有抓手。微观上,明确学校各级人员消防安全责任,校领导是领导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学院领导与监管部门负责人、实验中心(室)负责人和使用人逐级签订责任书,使每个人都有消防安全职责在身。在消防安全上,只有人人关心、人人尽心,才能达到处处放心。

3.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两个抓手

3.1 消防安全评估,形成激励机制

依据《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学校应建立实验室消防安全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擅自挪用、损坏、破坏消防器材、设施等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学校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等相应的处分。实验室消防安全评估制度的建立,利于科学管理,职责落实、自我约束、不断完善,创建长效、稳定的消防安全形势,逐步实现“安全第零事故”的目标。武警学院逐步完善实验室消防安全年报和评估制度,以此作为评选先进实验室和优秀实验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

3.2 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消防安全检查是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消防安全检查,能及时了解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动态,发现并解决有碍于实验室消防安全的各种隐患和因素,有效防止或减少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常见的实验室消防安全检查可分日常、定期、不定期、专项等四种形式,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进行。

武警学院探索管理者与学生相结合的检查模式。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组织学生成立实验室消防安去检查组,按检查项目分为五个方向:制度建设、消防设施、电气安全,设备管理和耗材管理;每个小组由五个方向的人员组成,由1名管理者带领对实验室进行检查;分别由3名管理者带领3个组成员检查不同的实验室,下一次则轮换检查对象;检查完毕,汇总研讨,整改通知,定期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建立管理者主导、学生参与的检查制度:一方面,避免人情化检查,使检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增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是一次很好地社会实践;同时,也可以减轻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提高检查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奖励学分和相应的表彰。

4.实验室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的三项措施

实验室是消防安全“三级”管理的基层,是安全管理落实的最小单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开展师生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师生消防安全素质,是安全管理的根本;建立实验室消防安全标准,使实验人员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是安全管理的保证;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效能,是安全管理的有力手段。

4.1 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最终取决于全体人员消防安全素质的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学校“应当将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消防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1)做好宣传。为使“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开展多种方式的消防安全宣传,逐渐使消防安全成为全体人员的自觉行动。武警学院以“学生自己宣传才是最好的安全教育”,建立学生消防科普社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消防安全宣传的主角,学院给以适当的活动经费。特别是消防系的学生更能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119消防日和416防灾日等。这些活动不仅在学院,而且配合地方消防队的工作走上街头,不仅普及了消防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促进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知识与能力提高。

(2)开设课程。2011年7月教育部、公安部颁布施行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试行)》明确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学大纲。对每届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武警学院开设有《消防公共安全公开课》,根据各系教学实际,开展课堂、网上、实验等灵活的教学方式。

(3)实践演练。从重特大火灾人员伤亡情况看,多数是因为公众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没有及时有效从火场逃生,被浓烟熏呛窒息死亡。无数起血的事故教训反复说明,消防安全关键在“防”;能不能防得住,关键在人;能不能逃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会不会逃生自救。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在武警学院消防系统训练中心演练,学生熟悉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通过油盘灭火演练,使学生现场感受火灾事故现场,使学生了解火灾现场的人员心理,掌握火灾初期灭火和逃生技能。结合军训和综合演练,开展灭火器的使用、初期火灾扑救、逃生自救演练等实践活动,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4.2 实验室加强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

(1)实验室消防安全设施配置标准。依据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消防设施标准规范,制定不同性质实验室的消防安全设施配置标准,如:精密仪器设备室、化学实验室、核实验室、计算机室、档案室、爆炸试验室、燃烧实验室等消防设施配置标准。制定实验室消防安全疏散标准,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明确不同性质实验室消防器材配置种类和数量,不同火灾初期灭火处置办法等。细化危险化学品等存放与使用规范,悬挂高温、高压等设备的警示标识。

(2)实验室运行规范。随着实验室在空间、时间、内容上的开放力度加大,实验室安全的科学管理尤为重要。武警学院实行实验室准入与学生信誉制度,学生预约进入实验室前,需要网上安全考试,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实验室。对于危险性实验,需要进入实验室现场操作,通过老师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实验室。在实验室,指导老师给学生实验期间表现信誉评价,成为再次预约申请进入实验室的考核指标。

(3)实验及设备操作规范。针对不同性质的实验或设备,按照标准与规范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实验项目操作规范,为操作人员提供准确、完整、清晰和量化的设备操作活动指南,提示主要风险、操作的风险,应急处理程序等。如:核生化实验操作规范、粉尘爆炸实验设备操作规范等。

4.3 构建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高校实验室点多、面广、情况各异;专职管理人员少、任务多、监管难度大。学院借鉴消防部队“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实验室房间等为基本单元,覆盖全院实验室;依据消防安全评估和检查结果,把实验室房间划分为五个消防安全等级,分属五个管理级别,以不同颜色区分,每年根据评估和检查结果做相应调整。

为减轻实验教师上报实验室消防安全自评报告的负担,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管效率,利用武警学院校园网络,借助信息化建设项目,建立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并逐步完善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具有的功能:一是实现实验室消防安全自评报告的自动生成及上报,完成消防安全信息收集和更新;二是数据分析功能,提醒实验室消防安全的注意事项。三是实现实验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实现实验室火灾信息收集功能,可以给消防员救援提供“快速、准确”的火场信息;五是实现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功能,通过网络媒介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及时消防安全信息,演示消防安全技能,如消防法律法规介绍、灭火器使用、报警及逃生技能、火灾案例演示等。

5.结语

高校领导对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具有统领的作用,他们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管理体系建设和工作效果,怎样强调领导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充满关爱,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长期不懈的努力,感染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各项制度,并主动遵守和执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事故和减少伤害;实验室消防安全需要所有实验室、全员、全程的参与,做到人人知安全,懂安全,做到消防安全“三懂三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改进和深化,必须从细节着手,“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