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卓越计划;省属高校;环境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3-02
“卓越计划”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简称,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作为日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环保产业,其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地方高校应以“卓越计划”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进行教学体系及方法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一、环境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环境工程专业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由给水排水、化工、生物等专业派生出来,所以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行业较广。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2006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分配签约率逐年下降,有些学校甚至低至50%,虽然调查同时显示考研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就业率的下滑趋势仍相当明显[1]。这主要是因为自1999年开始我国扩大了本科生招生规模,使环境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对毕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除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外,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环境工程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经初步调查统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工程专业虽然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但大部分工资待遇比较低,学生更倾向于找其他非专业对口的高薪工作;二是环境工程治理单位多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远郊区,地点偏远,学生更倾向于找上班地点位于市中心的工作;三是环境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工资与工作经验有直接的关联,而应届生缺乏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缺少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开始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家增强了环保的执法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环保产业的投入,这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政府环保部门、公司和企业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环保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的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2]。这些就业单位对环境工程毕业生的知识面、专业应用能力及实践经验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使新时期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虽然就业前景发展势头较好,但人才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对教学体系及方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
为培养符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部分知名部属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比对,以借鉴其培养方案中有利的一面,并结合省属高校教学条件,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通过选取4所部属知名院校,对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将课程体系分别按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分类,按其占总学分(不含实践学分)的百分比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在所选4所学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达35%~50%,这说明各校对专业教育重视度较高。同时,在所选4所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必修学分,并且各门课程学分都在4.0以上,充分说明了各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在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过程中,各校往往提供多个选项,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可以更有侧重的进行学习。各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为33%~47%,充分说明了各校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基础教育是学习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基础。在选修课程中,专业选修课程多集中于应用性质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希望通过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范围,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公共选修课虽门类繁多,但主要集中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省属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环境工程人才。以湖北大学为例,在分析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借鉴部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势的基础上,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为35%,与4所部属院校相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占38%,相较于4所部属院校较低;公共选修课占5%,低于所选4所部属院校的7%~10%;专业选修课占21%,高于4所部属院校的5%~10%。本校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重视公共基础课,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供了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后期就业深造提供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设置上需进行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在公选课方面也应适当加大力度,以有利于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省属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要求
作为省属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强化。 1.专业能力培养。作为工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扩展知识和提高知识,这是专业人才就业、个人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即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多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专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实验课程,还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好实践场所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企业。
2.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就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在人的气质、人格层面上内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育大学生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3]。作为工科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这一方面是个人思想方面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要求。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来增强,又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供多种讲座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动力,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3.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等诸种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新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稳定乐观的情绪、较高的创造性、积极进取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明确的自我意识、优良的智力心理素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等。工科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通常缺乏感情释放的渠道,心理交流比较匮乏,进入社会后寻找工作的阻力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功步入社会,争取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掌握积极应对的方法。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状态的同时,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个性特色培养。在原有的环境工程培养模式中,所修课程基本是固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个人特色,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多门课程选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既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为学生以后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后期学习能力等,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以“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与优化。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强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同时注意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实践动手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05-03
虽然担负着高等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最近一些年来,在招生规模、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有了更大的发展,逐步向多元化迅速扩大,但完善可靠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没有真正形成,致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技能人才难以保证。这不仅是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不可小视的瓶颈,也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配置好相应的课程资源,已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工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其差异性体现在它有极其鲜明的人才培养的职业背景和职业特点。与同一系列的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又具有明显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满足社会中的某些职位(组)技术技能和专业品质的特点,体现以职业教育为背景,有一定职业经验,适应就业生存的必需。二是满足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掌握终身职业的知识、技能,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专业素质和技术领域开发所必须掌握的理论框架。三是符合高等教育这个本质属性方面,还应当体现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学会思考和生活技能的职业人的素质,为学生的完满人生奠定坚实基础。[1]
二、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上,要反映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个性发展,在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设计方面,做到科学化;与此相适应的配套教学管理,要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开发出人性化的选课程序,选课进程和学分安排要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体现该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体现围绕该专业而构建课程群的课程知识,能力和素质,实验教学。结合生产应用培训(学校),并在学校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建立起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对独立的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社会需求。在开设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基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把行业标准纳入到人才培养当中来,以确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方向和目标。形成基础、能力、专业的合理比例的课程群,使人才培养计划具有更加显著的时代性,逐步形成主动适应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集群。
2.和谐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这个大前提。同时要让所有学生达到“智、德、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生理年龄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内。在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观念和行动关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并让学生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
3.体现实用性。按照办学特色而制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必须体现本专业科学技术应用与开发为主体。基本理论知识传授部分,讲明概念,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突出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应用型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自学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岗位技能。
4.集成性原则。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很好地实现学校内、外部环境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实现有机融合,优化配置。研究开发出一批有价值的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和短学期课程。在学生就读期间的总学时中,公共选修课程,要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内容的整合、呈现方式、编排顺序,都要合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各二级办学单位,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求上,体现其办学的目标,形成亮点。
5.灵活的原则。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主要是产业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确保专业基础课程核心地位的同时,站在市场的前沿,对市场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关注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及其研究成果,对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做好合理的调整,积极稳妥地解决好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多级化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之间要保持相对稳定性的矛盾。
6.操作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因此,制定人才计划时,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到实践操作这个环节,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学生修读的总学时当中,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40%以上。减少示范性教学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增加创新性和开放性试验。学生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时间,相应实际操作性的课程要单独开设,使学生得到更加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7.产学研优化组合原则。产业(行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相联合,打造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在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当积极主动地赢得企业的参与,获得科研机构的支持,三方形成合力。高职院校各二级办学单位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形成过程中,应当通过二级办学单位和学校层面的两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的充分酝酿、讨论和论证,使人才培养计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反映生产企业的真正需求。教师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大胆创新,突破“先通识课后专业课;先理论课后实践课;先学历课后工种操作课”固有的教学模式的藩篱。学生所学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以及有关工种考试课程,职业技术能力鉴定工作在高职院校也要扎实、稳步、有序地推进。学生的顶岗实习(生产实训),也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用人的实际需求状况,做出合理安排。“学工交互、学研交替、企校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
1.有关课程的词源。“课程”这个词的开源:在中国,课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宋年间。孔颖达为《诗经》作疏时(“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就曾经是用过“课程”这个术语。他说:“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后来,宋代的理学家朱熹,在其著作《论学》当中,也多次提及“课程”这一术语,他说,“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等。在英语国家:“课程”一词的开源,来自于拉丁文的意思是“轨道”(赛道)、“学习过程”(研究的进程)。从词源学的意义上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倾向于“道”,有的倾向于“跑”。倾向于“道”,则强调学习内容的设置,促进了后来的学科中心论的发展;倾向于“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感受,促进了后来的儿童中心论的发展。
2.有关课程的若干定义。(1)课程就是这门课程实施教学的具体科目。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又可以分为广义课程和狭义课程。广义课程是指人们所有的学习科目。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具体的学科科目。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把课程当作是“道”。(2)课程就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所有教学元素和它们诸元素之间的运动进程。教学元素不仅仅包含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习者,还含有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3)课程就是预先想要达到的学习效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实现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过程。(4)课程就是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学生自身所感受到的意义,而不是事实、知识、信息单纯的呈现。较少受到“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课程安排的限制。(5)课程就是对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再生产,也就是对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从这方面来看,课程就是社会和文化生活在学校生活当中的体现。(6)课程就是对社会的革新。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开设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生适应或服从于社会,而是使他们勇于营建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
3.课程设计和安排。课程设计和安排是指某一学科专业所有教学科目、实施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时间进程,进行全面的组合和合理的安排。从学科专业教学的这个维度上来看,人才培养计划是对某个专业进行整体研究、深入思考、科学规划后,编撰而成本专业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具有导向型和方向性。而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是人才培养计划当中的核心,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根基所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有条不紊的教学工作方面。课程的设计和安排要与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人员,要能够在生产实践、经济建设与管理等领域,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设计方案,转化并推广到一线去,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培养其具有一定的理论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和高素质的社交技能。培养在某一领域能够独当一面、完成好专门任务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该专业的培养计划,体现培养目标。从这个角度讲,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其“职前性”,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安排成将来职业行动的过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些课程也被称为学习领域课程。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研究,使他门可以学会完成职业生涯中某个专业的核心任务;通过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到从事该职业的专业资格。那么怎样建立起和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模式群呢?学习领域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群,它是完全用某个职业的核心工作任务为根本,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这是由“工作区”的具体典型的任务,转变而来的,通常表现为抽象与具体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综合性学习任务,其核心特征是确保整个工作任务过程的整体性。学习领域课程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来自于极其具体的职业领域,是理论与实训高度融合的整体性学习任务。这个课程集群的建设,需要引入专业化的课程研发方法和研发技术。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也就是引入先进的专业研究和技术发展计划,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核心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和实训专家座谈会,通过全面的职业准入、职业资格鉴定与研究,按“照”职业发展的规律和模型,重构学习领域模式的全面系统的专业核心课程集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学习和工作态度,以及文化素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技能或能力的要求上面。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社会,科学和技术不断更新,社会职业岗位处于相应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之相应职业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变化。所以课程的设置过程中,不仅着眼于目前的就业需求,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基于专业职位变化的适应性。同时,现代化大生产,往往使得许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成为一个团队,进行整体性的活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全面而专业的职业组成能力,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化解危机的能力、创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也要把这些非技术(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教育纳入到当中,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课程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
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要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高级别的技能水平。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也应包括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当中。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其内涵是质的变化,是在以往经验技术层面上的理论提升。目前,大部分工作岗位均是科学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有机的组合。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唯有具备了科学理论技术,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所以,高职院校所设计的课程,应该包含占主导地位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实践运用所需的理论方法,以及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国际通行的分类法,可将技能分为智力技能和运动技能,而前不久,英国教学理论研究专家――罗米索斯基对此项分类方法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即从另一个角度,把技能分成创造性的和再生性的。可再生技能的特点是在技能重复的活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大的变化,体现在固定程序操作的模式,比如利用计算机精心打字。创造能力的特点是在技能活动方面,要预先制定计划并使用任务绩效理论或在决策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灵活性和权变性。电脑和其他高科技的出现,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在生产和应用领域也日益增多。因为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其职业发展和定位是高技能岗位,这就要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比例较高。所以在具体的课程安排和设计中,要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职业技能的培养内容。[3]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孔小利.研究高职办学规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关键词:XBRL 会计信息化人才 培养方案
XBRL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 最早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霍夫曼于1984年提出,是 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方面的一种应用,是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基本实现数据的集成与最大化利用,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料共享,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效、更强大的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增强了会计信息在未来的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它的出现将给企业信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带来一场效率的革命。
一、XBRL纳入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XBRL在我国的实务发展需要
1.我国已成为XBRL国际会计组织的正式会员。2006年2月,证监会信息中心、保监会信息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中科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发起成立“XBRL中国地区组织促进会”。通过促进会不断的努力,2007年12月3日,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会议上,XBRL国际组织对全世界宣布: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2010年5月6日,XBRL国际组织批准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为正式地区组织成员。
2.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较早就开始了XBRL的应用进程。2005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自主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XBRL国际认证的分类标准。2005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这是我国首次、也是唯一一家以直接会员身份加入XBRL国际组织的单位。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l月了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制作系统新版1.0”;2005年2月深交所“XBRL应用示范”,实现了在网站上展示“深证成份股指数” 样本公司的年报实例文件。
3.我国一直在探索推动XBRL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2009年4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国家标准公告《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1部分:基础》、《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2部分:维度》、《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3部分:公式》和《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4部分:版本》;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两套标准的,标志着我国以XBRL应用为先导会计信息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我国进入了XBRL的推广应用阶段。
(二)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财务报告的编制模式和手段必然要被XBRL技术替代。当XBRL成为财务报告呈送的必要手段时,XBRL必然要为大多数会计人员所掌握,如果不能做到对XBRL的基本理解,就不可能正确恰当的运用。应用XBRL以后,对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控制将会是会计人员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而这些控制程序内容的设计和执行,责无旁贷地落在公司会计人员身上。由此可见,当XBRL实践时,会计人员必须掌握XBRL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分类标准,以及基于XBRL的信息报告系统的操作技能。
(三)我国高校实施XBRL教育的客观环境已基本形成
一是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颁布,为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披露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也为XBRL标准的制定确定了明确的框架和依据,为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目标和依据。二是XBRL在我国的应用环境日趋成熟,上交所和深交所网站中XBRL格式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也可为教学演示提供素材,XBRL教学实验数据容易获得,为高校开展XBRL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行性。三是目前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用友、金蝶等的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提供厂商及微软等均支持XML技术,可以在Microsoft Office下生成XBRL数据文件,包括如何导入分类标准、生成实例文档等,为会计专业学生掌握XBRL技术提供了方便。四是随着XBRL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制定XBRL相关标准的客观条件已初步具备,无论是从网络技术平台还是开发工具、实例研究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为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二、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一)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
基于XBRL技术下,财务报告的内容将大为扩展,并实现实时披露,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将从传统的对数据进行组合、分类、报告转变为评估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并及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因此XBRL的出现给会计职业界和会计人才需求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会计信息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都受到影响,使他们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等发生变化,同时也对人才需求带来深刻的变革,从XBRL技术应用实践来看,可以将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层会计操作人才;二是中层财务管理人才;三是高层系统维护和开发人才。
(二)基于人才需求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上述XBRL人才需求的三个层次,介于目前我国还是处于XBRL应用的初级阶段,对XBRL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和广泛,为了满足社会对于XBRL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应用和推广这一新技术,我们认为,应该把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即基层会计操作人才和中层会计管理人才上。
1.立足于对XBRL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知识体系的设置应该与现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结构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应从学生先修课基础和专业背景出发,将XBRL技术作为会计信息化课程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让学生熟练掌握XBRL技术,培养既精通财务、会计等经济管理相关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2.基于XBRL技术应用和财务管理视角,培养财务分析人才。首先,了解XBRL的基本知识,能够利用基于XBRL的软件工具从证券交易所或相关的网站提取XBRL格式的实例文档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提高财务信息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其次,熟悉XBRL的分类标准、技术规范、实例文档的格式、存储、传递和信息输出的方式,以及信息处理的流程和控制环节,掌握基于XBRL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能够对XBRL信息报告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三、高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内容
我国高校有关XBRL的课程开设与实务发展相比已相对滞后,应加强对XBRL教育的研究,在高校本科中增设XBRL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设置XBRL课程
XBRL课程主要是围绕XBRL的基础概念、基本技术原理来展开,可分为初级课程和高级课程。初级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XBRL基本原理、技术规范和信息生成。内容包括:XBRL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语言特征、数据字典、实例文档、信息生成流程、XBRL Taxonomy和XBRL Instance解析、XBRL基础模式文件解析、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等。初级课程重点在于认识XBRL在信息供应链中的角色,XBRL应用软件的操作和XBRL会计报告如何生成,验证确认以及应用XBRL解决商业问题。高级课程包括:XBRL分类标准、XBRL信息系统结构和原理、XBRL信息检索与分析、XBRL系统维护与开发,以及XBRL相关内容,如XML和HTML等。这类课程一般需要有XBRL初级课程的基础,也需要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财务知识背景。
(二)开展XBRL实践教学
在XBRL实践教学中,可以专门设计用于实践教学的案例,最好是真实的公司案例。一是使用网上公布的以XBRL形式提供的公司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二是到使用XBRL技术的企业调研采集实际案例。通过适当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上机的方式,浏览和编辑XBRL分类标准,阅览和生成XBRL实例文件,通过真实、精确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分析,使学生理解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内涵,认识XBRL标准化格式财务报告生成过程,不但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编制符合XBRL分类标准的财务报告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与会计课程衔接和整合
首先,没有开设XBRL课程的高校可以给学生开发相关培训课程,开设XBRL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讲座,如XBRL概念框架、XBRL技术标准与分类标准等,让学生对XBRL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其次,把XBRL与会计课程衔接起来。XBRL与高校会计课程的整合,应当随着学生掌握会计概念的广度、深度而慢慢增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当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安排不同的侧重点来讲解XBRL知识,在引言性课程中应包括对XBRL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而在更高级的专业课程中XBRL知识应当以细节为导向,让学生全面掌握如何对明细分类账或经济交易事项的数据进行规范和制定标准,用XBRL数据标签表示财务数据,培养学生对XBRL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和维护的综合能力。通过在会计学专业结合传统财会必修课程及计算机课程开设XBRL课程,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XBRL技术框架、分类标准及基本技术原理,培养其应用和维护基于XBRL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
四、高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法
(一)强化师资力量
XBRL的专业性和开放性对教师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既懂会计业务知识,又了解XBRL技术的复合型师资。目前我国最缺乏的就是权威的XBRL技术的专家和师资,所以,构建复合型师资知识结构是在会计信息化中推进XBRL教育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从事XBRL教育培训的教师,需要对XBRL标准国际发展和应用状况、国外其他地区组织XBRL的实施案例的情况进行追踪,密切关注世界各国对XBRL研究的动向和成果等。有必要对高校师资进行XBRL相关内容的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会计教师,让教师真正把XBRL应用到每个相关课程中去,一方面要求他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深造,到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会计企业进修学习,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会计实践活动,增强会计实践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式
1.大力推广网络辅助教学。依托学校校园网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设计XBRL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系统主要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利用本系统,学生可以进行课程学习、上交作业、在线测试、提问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完成教材内容的、布置作业、试卷设置和答疑、公告管理等教学活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需求。
2.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XBRL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掌握对于更多高级应用问题的分析、判断、处理能力。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是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例如对于XBRL成熟度的分析、不同分类标准的比较和评价、不同行业的扩展分类标准问题、特定应用模式的评价等。针对特定问题或开放式的设计案例及真实案例是最好的方式。
3.广泛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目前获取XBRL教学资源最便捷的途径就是网络,如,XBRL国际联合会的网站(http://)、Bryant大学的XBRL教育资源中心(http://web.Bryant2. edu/xbr)等网站上就提供了丰富的XBRL教学资源,包括:XBRL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XBRL和XML案例研究、XBRL财务报告示范演示,这种演示向用户提供了基本的实例,说明商业报告供应链如何从互联网、XBRL和其他相关工具转换而来并以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向投资者提供现时的报告信息、XBRL的研究成果、XBRL最新进展等等。除此之外,国外还出版了一些有关XBRL的专业书籍,有关XBRL的文献也在日趋增多。最后,还可通过系统地组织学生应用XBRL技术模拟实际企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让学生通过XBRL的实例来掌握如何标记财务信息,使学生具有能建立和维护XBRL信息报告系统的能力。
(三)加强非学历辅助教育
加强非学历辅助教育,强化会计职业培训、会计从业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制度。为尽快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应强化职业培训工作,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强现有会计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会计职业团体或组织应定期举办XBRL的短期培训,以便让从业人员尽快掌握XBRL基础知识和技术,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会计学会的做法,它的短期培训课程是针对继续职业教育展开的。这类培训一般定期开展,在网上公布开课信息。
五、结语
从XBRL应用的国际环境上看,目前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均已加入了XBRL标准化组织。我国台湾地区也制定了台湾XBRL技术标准推动计划,并积极申请加入XBRL标准化国际组织。同时,随着外资企业,特别是外资银行、保险企业的进入,XBRL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尽快制定XBRL人才培养计划,将XBRL理论及技术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培养要求纳入到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将XBRL相关技术纳入到会计常规教育内容中,对会计专业人才进行全方位宣传教育、系统培养与训练,使会计人才充分认识到XBRL的重要作用,主动运用XBRL技术进行报告制作、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为XBRL的实务发展提供社会需求人才,以争取在该领域的主导权。Z
参考文献:
1.张敏,朱小平.会计信息化下的XBRL与会计课程整合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9).
2.杨周南,吴沁红,续葱汉.中国XBRL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6,(8).
3.季秀杰.推广应用XBRL――我国企业与会计教育的应对[J].商业经济,2011,(8).
[关键词] 民族高校; 财会创新人才; 教学模式; 财会立体化教学; 财会情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4. 065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4- 0112- 02
21世纪是机会与威胁并存、利益与风险共生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同志曾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要求民族高校“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基地”。因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是知识经济对财会教育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在为财会职能作用发挥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给财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致使我国传统财会教育模式培养的财会人才已难以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更难担负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重任。因此,改革我国传统财会教育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1 民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型财会立体化教学价值
财会教学改革既是财会教学方式变革,更是财会教育理念转变——研究、探索、调查和发现成为财会教学改革核心,身在其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发现者。因而,构建财会立体化教学新模式,对推动和深化我国民族高校财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1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
财会立体化教学改革既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又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其参与意识将大大增强,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2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财会立体化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结合教学内容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深入实践财会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既丰富和深化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吸引力和针对性又为学生撰写论文提供方向和素材。学生通过对各种学术观点的比较与分析可培养其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自我识别、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能力。
1.3 对教学改革实践推动
开展财会立体化教学活动将使学生学到许多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东西,使教学内容得到深化和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又反过来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方法改进。
1.4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财会立体化教学改革将对教师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才能适应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这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在这种双重力量驱动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势必不断提高。
2 民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型财会立体化教学模式机理
财会立体化教学模式指在财会教学中对教材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空间进行全方位整合系统设计,积极调动并发挥财会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实现学生在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自主构建。是由财会教材内容超文本化、财会教学形式多样化、财会教学空间扩展化三维度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1 财会教材内容超文本化
(1) 财会教材内容超文本组织形式。超文本是按照人脑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固有特性。超文本基本结构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和链均有多种不同类型,因而形成各种不同多媒体系统。利用多媒体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例如,按财会教学目标要求可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财会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按财会教学内容要求可把包含不同特征的各种财会教学资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2) 财会教材内容超文本教学设计。① 以利用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作为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对财会课程内容设计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认知结构建构;② 重视财会环境设计、编写财会超文本教材。财会环境可促发学生认知结构处于激活状态,为新旧知识提供接触点;③ 财会教学内容设计条理化、结构化和整合化。这一原理要求财会教学内容设计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两条互逆途径,使教师对财会学科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相互关系能精细了解并形成以学生优质的认知结构为目标;④ 财会教材超文本设计要以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为起点,以学生自主建构的良好认知结构为终点;⑤ 财会教材超文本设计不仅要考虑从宏观上对内容、情境进行设计,还要考虑激活原有认知结构、巩固新建认知结构等微观策略。
2.2 财会教学形式多样化
(1) 大胆尝试“TRY哲学”,增加学生创新体验。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有更多创新人才和创新产品出现,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用西方人广泛接受的“TRY哲学”比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事实上,人类历史上许多发明创造就是在一次次尝试中获取的,人类本身也是在一次次尝试中获得进化、发展的。因此,“TRY”哲学应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行动原则。什么都愿“TRY ”正是一个人创新意识的生动表现;什么都敢“TRY ”正是一个人创新意识的萌芽。只有这样,新的东西才会层出不穷地被“TRY ”出来。
(2) 加强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创新思维品质。财会立体化教学离不开“举一反三”。本质上,“举一反三”是获得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迁移方法、强化与反馈方法,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财会立体化教学中,应把握住:①摆正三种类型思维,即学究式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在财会立体化教学中的位置。学究式思维是一种被动思维、定势思维,批判性思维往往是一种求异思维,求异意味着否定原有定势,建立新的思维定势,生成性思维是一种主动思维,讲求富有创造力和建设性。财会立体化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究式思维,也要教给学生批判性思维,更应教给学生生成性思维;②处理好思维与信息关系问题。信息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信息,二者都必不可少;③认清感性思维或直觉思维的重要意义。学生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两者都需要加以培养。只看到其中一面而忽视另外一面会使学生思维能力受到局限;反之,就容易使学生依靠自己具备的整体知识直接而迅速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3) 创设财会问题情境,提供学生表现自己创新意识的时间和空间。财会立体化“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对教师而言是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目标;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上点拨、诱导,情感上激励,多层次给予公正评价;对学生而言是明确学习目标、感知学习内容,参与探究活动,学会思维方法,获得成功体验。
2.3 财会教学空间扩展化
财会教学空间扩展化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应只局限于教室单一场所,应充分认识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及获得这些资源的方式。没有丰富的高质量财会教学资源,就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重视财会教学资源建设则要求广大教师应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各种已有资源。有了丰富的财会学习资源,学生就可在广阔空间获取学习信息。
(1) 建立社会大环境与生活小环境,使学习知识成为自觉行为。对此,我国的一些民族高校已经有这方面成功范例。如长春大学的外语教学对大学一年级学生采用全封闭教育,每周只有周末学生才可出校门。在这种全封闭环境中,学生间、师生间都要求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室、食堂、操场上所有的标语、标牌都是英语。总之,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是一个完全的英语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英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 建立基于IT的智能教育环境。基于IT的智能教育环境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并可使学生从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从而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事实上,信息流动过程有3个循环。第一个循环是“环境感觉登记高级加工反应器环境”,流经这个循环的信息量将随传播技术的进行逐渐减少;第二个是“环境现代媒体感觉登记高级加工反应器现代媒体环境”,这个循环渠道成为人类获取信息主渠道;第三个循环是在高级加工区内进行的循环,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再生创新都在这个循环中完成。于此相对应,财会立体化教学设计也应为3个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前两层次的教学设计与学习机制密切相关,涉及到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制定。为此,在财会立体化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有意识根据信息加工的二级三循环过程合理安排教学策略,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3 民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型财会立体化教学模式实践
3.1 财会教材编写超文本
对于财会立体化教学中的知识点,应用文字、图形、图像、语音、动画等多种形式,采用超链接方式将财会立体化教学内容所涉及知识的横向、纵向背景或前沿作出完整展示,将各知识点含义讲透、操作要领讲透,设计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练习题,设计让学生自主创新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应用题,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得的,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与动力,因为这种超链接知识或技能具有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无限吸引力。具体而言,财会立体化教材应包括基础教程、综合教程、扩展教程、教学参考书以及配套多媒体学习课件、网络课件等。
3.2 财会立体化教学形式创新
在教学形式上,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局面。根据教材设计,运用各种有效教学媒体,创设别具一格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能与教师同步甚至超前于教师,让教与学真正互动起来。在此,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尤为重要,不能放任学生海阔天空而不加任何指导与引导。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既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更要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3.3 构筑基于IT的财会立体化教学环境
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教师个人网站,在网站上放置足够的学习资源,包括相关课程的多媒体学习课件,还要利用公告板、电子邮件、协作学习资源等进行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协作学习。在教学场所上,仍然提倡课堂教学为主,但要创造种种可让学生产生不同感受、可产生启发式联想的课堂环境。同时,积极利用体验式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获得有关生活与学习体验。体验式教学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动脑,更要动口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思想。要动手动笔实际操作,在手脑并用过程中不断改正不足,不断在解决新问题时产生顿悟,使问题获得出色解决。通过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为灵感的涌现夯实基础。泰勒曾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知识和信息是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知识越丰富,创造性思维的灵感火花越能经常出现,越容易取得新成果。
通过上述财会立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学生们的头脑就会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新旧知识不断碰撞,这表明学生顿悟的品质已得到很好培养。顿悟是创造力的表现形式,培养顿悟就是培养创造力。通过这种立体化教学模式的长期教学,学生们必然会在情感上、在认知上、在创新能力上有质的飞跃,这正是财会立体化教学模式最终期望的目标。
4 结 语
民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就是在学与教培养学生个性化过程中,灵活运用立体化教学法,激发学生研究财会专业基础的积极性,使学生以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动力在高层次上进行探索,进而产生财会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应以尊重态度欢迎学生提意见,让他们在执著的追求、开放的思路、自由的探索及真诚的交流中走上创新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理念[M].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2] 周宏. 学科创新教育新视点[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1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教育交流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造就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随着互联网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具有国际视野的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也对营销技能人才主体之一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技能人才。
目前,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樗秤?教育发展潮流,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也在尝试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资源,不少高校都积极开展国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职市场营销技能人才。但是,由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长期以来注重学生传统营销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仍缺乏。因而,在与用人单位调研中发现营销专业学生有英语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欠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国际商务礼仪欠缺,团队合作能力不强,组织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院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人才中,主要通过加强英语类课程、商务礼仪课程等方面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但这种方式仅是片面的,不能满足目前企业行业与国际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拉近了人们彼此的距离,让世界变小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全球化视野,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营销活动。因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国际意识、国际文化、国际交际能力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显得十分重要。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服务于区域互联网零售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商业、服务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具备营销策划、推销业务、在线销售、广告策划、市场调研、公共关系等技能,具备国际视野、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国际商务礼仪和惯例、市场职业素养、商务英文会话写作等素质,具有创新创业知识,能胜任国际市场营销、推销业务、网络营销、促销策划、市场调研、公共关系、跨境电商等工作岗位的国际化技能人才。
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内容
31知识结构
了解社会常识、消费心理行为知识;了解互联网知识,掌握网上信息传播的途径、平台、销售平台等网络知识;掌握O2O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和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外语,具备基本的和外国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具备职业领域对应的品牌营销知识、网络营销专业知识;掌握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的原理和规律;掌握广告策划、公关策划、客户关系管理、推销技巧等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商务业务知识;掌握商务谈判、线上销售等专业知识,能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市场营销、商务外语、创新创业三体一线的知识结构。
32素质结构
能尊重别国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风俗和宗教信仰,无狭隘的民族观;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具有创意素质、文案素质、演讲与表达素质、人际沟通与合作素质、自愿公平诚信的职业素养。
33技能结构
具备进行市场营销相关实践工作的技能;能从传统途径和新型营销方式来开展营销活动;能熟练掌握国际交往礼仪和惯例,有良好的合作创新精神;能熟练地应用互联网开展工作;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熟练使用Photoshop、Microsoft Office等工具开展工作;能熟练地使用外语进行商务会话、应用文写作、专业资料阅读以及相关资料翻译;具备较强的项目组织、商业谈判、协调沟通、人际交往能力。
4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基于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内容的分析,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解成网络营销、商务英语、促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业务、创新创业等六个不同的能力模块。围绕每一个模块进行对应的课程设置,包括网络营销、广告实务、在线销售、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商务英语视听说、促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推销业务、SYB创业课等多门课程。通过模块与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商务英语能力、促销策划能力、推销业务能力、市场调查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41网络营销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制订网络营销策略;能开展网站建设策划或选择电子商务平台;能策划和装饰店铺;能策划和操作产品上线;能策划和网络广告;能策划网上促销活动;能进行搜索引擎优化;能开展邮件营销;能开展博客营销;能开展社区营销;能分析利用网站统计数据;能评估网络营销效果。
课程设置:网络营销、广告实务、Photoshop设计、在线销售、营销策划。
42商务英语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良好掌握英语沟通技巧;能撰写英文书信等商业信函;能进行英语会话;能与外商进行商务沟通。
课程设置: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跨文化沟通、商务英语视听说。
43促销策划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制定营销战略规划;能对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策略提出建议;能进行广告策划与;能策划与实施促销活动;能策划渠道建设;能策划终端营销;能培训营销人员;能对营销团队建设进行策划;能参与营销体系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
课程设置:促销策划、团队建设与人际技能、渠道管理。
44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
能力要素:能明确调查问题;能界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内容;能选择合适调查方法;能制订调查计划;能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所需信息;能整理获取的信息;能统计并分析信息;能进行预测,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能撰写调研报告;能进行调研评估。
课程设置: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
45推销业务模块
能力要素:能收集市场信息;能制订个人销售计划;能明确目标客户;能制订拜访行动计划,并在拜访完毕后填写总结;能做好拜访准备;能在接触客户中识别有效的客户;能应用FABE等模式介绍产品;能有效促成交易;能结算账目;能进行销售服务;能催付账款;能进行渠道管理;能进行大客户接待;能参与其他营销活动;能应用电话进行良好效果的沟通。
课程设置:推销业务、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经济法、消费心理学、演讲与口才。
46创新创业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产生创业想法;能设计创业计划;能实施创业计划。
课程设置:SYB创业课、创意思维课。
5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途径
51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有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成为衡量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市场营销人才,就必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外校方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市场实际需求制订合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双方可以各自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双方互认学分或者互认毕业证书。授课形式上可以由外方教师进行授课或者由经过培训过的中方教师进行双语授课。我方学生可以到海外进修学习,感受外国的学习氛围与风俗文化,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外风情。学生还可以进行学历教育或者非学历教育,选择全日制课程或者非全日制课程。
52吸引海外学生,营造国际氛围
高职院校可以把国际文化氛围列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机制,加强学校对外交流的力度,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依托,吸引海外学生来校学习。通过校园内海报、文化墙、微信、微博等沟通宣传工具来营造校园内的多元化文化氛围,致力开展校园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多元文化的发展与理解。此外,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通过专业活动、竞赛活动等来增进留学生与本校学生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53注重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开展青年教师海外进修工作
学生是教学之源,教师是教学之本,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培养具有创造才能、适应多元社会的国际化学生,就必须具有国际化素质的专业教学队伍。高职院校可以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同时注重师资的国际化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国际化培养,定期开展教师素质培养、业务培养、出国进修培训以及引进外籍专家校内培训。给予青年教师到德国、美国、新加坡等高职教育发达国家学习的机会,让青年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走出来去提升自我,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提升教师的国际素养。
54教育理念国际化,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
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新增国际化元素课程,以国际化视野构建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国际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中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吸收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善单一的成绩评价方式,采用成绩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去评价人才,注重学生实战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市场营销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在地方政府统筹下,依托行业、企业,由职业院校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职教集团);并由校企政共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企业中的职业活动领域为学习内容,运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培养掌握现代服务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该模式的实质就是通过职教集团搭建的广阔平台,让学生在仿真的职业性教学情景中参与学习、体验学习,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应用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效果、完善学习内容,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其中,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集团化办学的最终目标则是要促成校企深度合作、工学有效结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1.我国现代社会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产学研结合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才队伍。可以说,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力量之一。
2.国家出台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就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提出:“创新办学体制,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这些政策的出台从根本上保障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3.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契合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是造就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平台。这类人才的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高职院校培养的这类人才正是企业大量需求的人力资源。这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许多工业化国家的实践和研究已充分证实:企业的革新能力、生存发展机会和生产率方面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线员工贡献力。因此,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是相契合的。职业教育是企业人力资源质量提高和再开发的重要手段。
4.集团化办学是扩大校企合作广度、深度的重要途径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任务,为职教集团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集团化办学促进了职教集团专业链与行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首先,集团的组建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个别学校与个别企业之间双边合作变成职教集团与多个企业多边、多相、集团式的全面合作,这种全面合作是职教集团的基本特征。集团式合作几乎可以覆盖行业内所有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为行业提供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应的人才培养以及行业内从业者全方位的培训与学历进修。最终形成行业企业与职教集团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局面。其次,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行业企业的资金兴办职业教育,更多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扩大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学院热,企业冷”的现象。可以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形成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是校企有效合作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目标定位,以及旅游行业的特点和旅游企业的运行状况,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2009年开始实施专业群内涵建设项目,作为天水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经过连续3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与社会效果。
1.以组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为契机,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搭建广阔平台
集团化办学的最终目标是解决校企有效合作问题。尽管近年来各种校企合作的形式不断出现,但从本质上讲,职业院校还没有与企业形成紧密合作模式,大部分企业不向职业院校投资,不参与职业院校的办学,不向职业院校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与产业技术发展先进水平相匹配的实习岗位,使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一头热”的境地。集团化办学是在新的平台上重建校企合作的纽带。
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组建天水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这是一个以契约为主要联结纽带的多元合作职教集团。集团由职业院校、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组成,地域涉及甘肃(天水)、陕西、山东、福建、内蒙等。经过两年的运作,集团在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融通、共享方面有了初步的效应。特别是在促进校企合作、密切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初步形成,跨区域校企合作的“蓝海模式”、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设计的“丝路模式”、工作任务定向及工学交替的“和谐园模式”和服务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模式”等合作模式。
2.集团化办学机制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
(1)利用集团成员的多元化优势和行业背景,制定贴合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该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三个阶段组成。首先是“工作分析”阶段,此阶段主要由职教集团内部行业企业成员分析职业内的工作,以确定该职业的内的工作职责和各个职责内的任务。其次是“岗位工作任务分析”阶段,此阶段由校外企业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开展,以确定在一定工作职责内完成每项任务需要的能力目标并选取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是“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阶段,根据任务分析的结果,确定课程体系设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由企业成员配合校内专业教师完成。
(2)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为目标,校企合作设计教学内容。
在以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建设的一体化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实现了由单一到综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式。例如,通过对旅游企业一线的大量走访、调查以及对天水各类旅游资源的深入分析,开发了天水两日游的旅游线路,该线路填补了天水旅游线路安排的许多空白点,以此产品为主线开发教学内容不仅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也引领了天水旅游线路开发的新思路。
这种教学设计把导游实务理论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到每个项目任务中去,让学生通过完成各项任务来直观的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通过完成每个项目既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地陪导游的实际技能,使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实现了教学与工作的一体化。
(3)以基于课程设计的典型工作情境为主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把课堂教学转向工作情境,课堂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将企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展开, 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以及职业能力设计任务模块,以项目任务模块来构成教学的组织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强化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的教育作用,而且使“项目进校园,专业入企业,在校如在岗,课堂是职场” 的校企合作人才共育双重目标得以实现。
(4)以工学结合为主导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做到校内课堂教学、模拟实训与企业各类、各层次的实习相结合、校企联动就业共担。
该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培养方式,时间上安排学生第1-3学期在校内学习,第4、5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第6学期在校内学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个学期安排一周的专业见习,学生到各实习基地参观学习,各校企合作专业人员介绍企业情况及其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认识;2、3学期每学期安排2-4周的企业专项实习;第4、5学期主要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第6学期在校完成实结和职业岗位评析。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和学生搭建深入了解的平台,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了校企间的双向选择,为学生能就业、就好业打下了基础。
(5)以打造符合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改善与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能否真正建成“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为了使专业教学团队能胜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确定有效地团队目标;其次要培养卓越的专业带头人;第三要构建和谐的团队文化。
②注重专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每年有计划分期、分批安排已有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③优化专职师资结构。学院有计划地从普通高校、社会和企业逐年招聘和引进部分教师,注重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并力求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 、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合理配置,不断改善和优化专职师资结构,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④建设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本地区、本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或部门经理及技能标兵(服务明星)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二元师资队伍管理模式”,把兼职教师作为打造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和管理。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传授的机制,以适应培养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6)以行业准入制度、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格与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为参照,实施以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结合”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制度。
实施“课证融通”,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努力使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 如在考核《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法规》等课程时,可以用导游资格证考试的成绩进行置换,从而实现“以证代考”。职业素质类课程积极推行过程性评价体系,以技能大赛、工作任务完成展示来代替试卷考核;以赛场、职场等多种动态形式代替单一的静态考场。
3.集团化办学机制下的“中高贯通、协调发展”的实践
高职集团化办学是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龙头,以开设同类专业的中、高职学校为主体,以同类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为依托,以区域优势产业为支柱,以专业建设为纽带,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组建起行业性的职教联合体,把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三者融为一体。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 人才培养模式涵盖职业教育的多个类型和层次:有中职、高职,有职前教育、职后教育,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有学历证书教育与资格证书培训等等,形成了人才培养、培训和服务的一体化。集团化办学,可以在集团成员院校中试点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导,系统设计中高职一体化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基于学分互认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实施分段式学籍管理等更加灵活的模式。使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行业指导等十个方面的衔接,在职教集团内部得以有序实现。以此弥补中高职教育因办学层次、学制和课程结构配置的缺失而造成的单一与重复。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结合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政府主导,搭建平台是实现这一模式的助推器
政府以积极搭建区域共享实训基地和职教集团等校企合作网络为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职业院校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共同遵守《集团章程》,实施产学研结合,形成跨地区、多功能、多层次的“自由联合体”,也是分工明确和资源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引导、鼓励与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严格劳动准入制度,抓紧制定和完善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全面推进和规范企业用工的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
2.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实施这一模式的突破口
突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中对课程设计安排的限制,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整合理论与实践。
3.校企共建共享型校内实(培)训基地与紧密型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是实施这一模式的支撑
依据职业技术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流程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建设校内学习型生产性实(培)训基地以及紧密型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把校外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引入校内实训基地, 使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在充分整合优势资源的前提下, 把教育、技术、就业有机结合, 形成旅游人才培养产业链。这既是保障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平台。同时,完善对校外基地实习过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建设与绩效考核,改变顶岗实习粗放式管理的现状。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是为了培养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提供的直接为从业服务的教育。职业教育并非高等教育的低级阶段。高等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非职业教育,间接服务于就业。但目前的中国职业教育最高层次表现为大专,即高等职业院校,这决定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在课程的广度与深度设置上是不能与本科会计学专业相提并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所区别,拥有自己的特色与创新。
1.从就业市场出发,重视市场调研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直接地就业,应一切从就业市场出发,尊重市场需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的职业院校,在开展市场调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一方面依托企业人事部门,国家就业五十强评审,麦克斯等第三方认证度较高的调研机构;另一方面依托学院内部的校企合作办公室,调动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参与调研工作,常规运作,制度保障,并辅以多种现代的沟通手段,例如QQ、微信、校友联谊会、问卷调查、行业专家座谈会、学校走访学习等。会计电算化专业围绕着中小型会计行业人才结构现状、适当人才需求状况、会计专业发展趋势、岗位对知识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要求等敏感因素,通过设立一系列高关联度指标,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与企业亲密接触,适应经济与行业发展。
2.探索职业道德建设新模式
“厚德载物”。职业道德既是基本的职业资格要求,也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参考标准。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约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与人沟通。”而在与人沟通与交往过程中,道德品质无疑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会计知识与技能方面很难与本科学生相抗衡,应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比重,重视情商教育,加强道德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赢得就业市场的成功。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示范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成立于2002年,发展至今,已由原来的3个班108人扩建到在校生25个班约1250人,院系领导坦诚地认为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并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其稳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2.1充足的课时讲授职业道德
安排“财经法规”、“会计职业素养”等专业课程,以独立的章节形式讲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并辅以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模拟真实的会计岗位环境,形象地剖析典型会计失德行为及危害。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中也应当穿插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教师将师德师风建设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密切结合融入课程教学,自我教育,加强管理,展现良好的专业素养。
2.2实现自我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
“教是为了不教”。自我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自发地将职业道德要求转变成行动,作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学生在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中,体会真切的职业环境,通过严谨的训练、严格的管理,规范行为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修养。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也“别有用心”营造职业道德的学生活动,例如,开展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集体,学雷锋活动日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大学生活中寓教于乐,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热爱专业,诚实做人等职业品质。重视德育的考评体系。在一年一度的院奖和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中,建立德智体美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其中德育成绩占综合测评的30%,违规违纪实行一票否决,从纪律和规章上给德育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3.从就业视角构建课程模块
职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是工作体系,工作体系是由一系列关联的工作任务构成,从这个角度讲,职业教育本质是实践的体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课程结构影响着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从量上来说,理论知识并非获得就业适应能力的充分条件;从质上来讲,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任务联系不够紧密也是不恰当的。作为重技术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应如此,一定要“有的放矢,敢于舍得”,用心设计课程的结构,把握“量”与“质”的平衡。
3.1按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要求安排课程结构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行业敲门砖,助理会计师证书是职称系列的第一道门槛。从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出发,紧密结合专科毕业证书与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制订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3.2理论够用,实训充足
理论知识安排多少,服务于考证与“动手环节”,企业用多少,我们学多少。课程体系既有理论教学部分,又有实践教学部分。二者互为补充,交叉渗透,协调统一。3.2.1从三年的大块结构分,由“三步骤”+“两环节”构成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示范学院,它的“三步骤”分为专业基础、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三个部分;“两环节”是指手工记账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两个过程。通过“三步骤”+“两环节”贯穿全三年,由专业基础课程进阶为专业核心课程,最后发展为综合实训课程,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3.2.2从一门课程的小块看,由理论部分和实训部分两块构成实训部分课时占据课程总课时的1/3以上,实训课程充分利用最新的财会教学软件,如网中网、用友、金蝶等相配套的实训部分,利用真实的凭证、账本等实物票据资料,采用案例分析法、项目导向法、情境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将理论教学形象化、真实化、场景化,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与生疏感,达到零距离就业的效果。
4.打造符合职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1健全完善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职业院校的师资与普通学校不同,不强调高理论,高科研。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不但要懂教学,而且要像老会计一样走过市场,懂得做账、报税、财务管理、审计。从某种程度上讲,职业教育的会计师资应同时具备教育家、财务总监和基层财务人员三种职业,配套保障的培训与进修是必不可少的。
4.2加强企业实习基地建设
一方面,“引进来”,聘请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财务总监等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具有会计事务经验和财务管理经历的企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不仅把企业的培训模式和先进技术带进学校,还可以依托自身的实践经验开拓教学和科研的新思维,成为“教授型”会计师。另一方面,“走出去”,鼓励我们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经济业务概况、岗位细责、管理规章和用人制度等企业概况,有助于制订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的职业技术学院,它成功地将代账公司引入校园,通过这个校企合作的平台,教师可以亲身体验从会计从业证、账簿到报表的全套操作,感受会计分岗的不相容与相互衔接,较好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开展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5.因地制宜,特色创新,建立核心竞争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种品质发展的思路是不符合专科学生的现状和会计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高职教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当找准自己的卖点,避免过强的竞争,以特色求发展。
5.1与学院特色相吻合
中国的高职院校是有着鲜明的行业特色,而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个服务型专业,可以适用于各个行业,在高职办学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形成自己的行业特色。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企业需要什么,会计电算化专业就安排学习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和繁琐的理论中选择达到会计电算化专业与订单企业在就业市场中的最佳平衡。但是订单企业很难满足全部就业需求,还是需要会计电算化专业认真分析高职就业市场趋势、政策支持、地域经济等,“避敌就虚”。特色要有可行性:“开口”要适度,既不能遍地开花,也不能路子狭窄;要因地制宜,符合地域经济、学生质量、师资配备和专业发展等客观情况。
5.2与学生特色相吻合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办学目标是实现每一位学生成功就业,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除了强调专业外,更重要地是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性格等,找出他们自己的闪光点,在大职业中定位恰当的职业细分,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能做什么?量身制作,量体裁衣。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才真实感受到学校教育的价值,也才会真正反哺我们的学校。除了开设《职业规划》、《会计职业素养》、《就业指导》等专门的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分析评价体系外,我们应该在校期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爱好特征参加多项活动,培养多项综合能力,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职业档案,辅以辅导员、专业教师、同学、学生会同事、家长等多方评价完善这个档案,指出孩子的缺点、竞争力、努力点和阶段努力方向。职业人生,人生幸福。
【参考文献】
[1]于冰.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6):70-72.
[2]吴冬霞.基于德育模式下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4):203-204.
1 国际化人才素质特征①③
1.1 具有娴熟的外语驾驭能力
外语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第一要求。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而英语是世界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掌握了英语便是掌握了国际上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娴熟地驾驭外语,能使国际化人才更好地在国际上交际、公关和谈判。娴熟地驾驭外语,也能使国际化人才更好更快地理解和融入国际环境和文化。
1.2 具有精湛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能力主要指运用全球网络及各种媒体获取广博知识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实践能力的综合。掌握综合信息处理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整个世界,国际化人才如果能运用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快速、准确地处理和获取信息,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1.3 具有优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不同的国家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有的国家崇尚个人英雄,有的国家推崇团队合作。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就要求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全球性的眼光和视野去理解、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的能力。具备优秀跨文化沟通的国际化人才,不仅要关注国际政治经济等热点问题,并且要了解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人口、生态、环保等全球性问题。
1.4 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国际化人才掌握的核心能力。国际化人才要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卓越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在激烈全球化竞争环境中占据了独特优势。国际化人才能够通过跨国度的吸收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对现有的工作进行持续的创新,从而不断发展科技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拥有一支创新能力强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便拥有了核心的国际竞争力。
1.5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
知识结构方面,国际化人才要具有很高的融合度和很强的辐射性(王邵军2006)。
他们不仅要了解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要掌握一些有关国际风俗习惯、国际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们还要求及时更新国际市场惯例与法规以及国际市场动向等方面的知识,把握世界经济走向。可见,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结构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
1.6 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就要求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国际化人才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善于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2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2.1 构建国际化的学科与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应立足于全球化,对此做出战略性的优化和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在专业调整中,设计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比如开设世界文化、世界历史、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全球的多元文化。而在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可以考虑引进国外原版优秀教材授课,使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国际前沿研究,并通过专业实践实训课程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应用所学理论探索实际活动,从而培养其基于全球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对上岗有持专业资格证书要求的专业,比如计算机、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等,可以采用与国际专业资格认证接轨的专业资格证书认证,比如计算机类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有: SISCO公司的CCIE认证、IBM公司的AIX、DB2等认证,以及经济类的国际注册会计师认证(ICPA)等,都得到世界的普遍认可。④
2.2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办学
加强与外国高水平大学合作,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还可以探索从以下方式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以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对策
培养大量的一线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创新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命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国外有关文献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对创新人才涵义的理解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创新人才的内涵问题,归纳起来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一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不同的是,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多是把当代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的产物。而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综合国内外观点,笔者认为:所谓创新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超越前人的创新成果(包括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且应用于实践的新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1.教育观念。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因此,笔者将高校教育理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作为分析其他影响因素的起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以知识的传承为主,重视基础理论教学,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忽视创造性教育;传统的教学评价是知识再现式的考试方法,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准度为评价标准,忽视学生自觉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难以形成。由此可见,传统教育模式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开发,对创新能力开发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2.体制环境。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主体依然是政府,学校自主灵活办学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高职院校在管理制度、经费使用、教师评聘、招收学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自;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行统一学制、统一人才培养方案、统一课程体系、材、统一考核方式等,学生的兴趣爱好受到限制,创新能力得不到扩展,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3.师资队伍。我国高职院校很多是由成人高校转型或中专学校提升的,教师的学历偏低,加上后续有关政策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引进的教师多数是高校毕业生,缺乏企业实践能力,教师队伍中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又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很少,实践创新能力有限。因此,师资队伍是制约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4.教学资源。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条件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实训条件不达标等问题,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方面都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造成学生实践训练不足,动手能力差,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高职院校教材多沿用以前的传统教材,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不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此外,课程内容还普遍存在着先进科学理论、技术与陈旧教学内容、体系的矛盾,与现代科技发展的高水平相差甚远等等,都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1.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观念。高职院校要真正树立起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在满足学生学会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同时,注重教给学生做人之道、治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