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

第1篇: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强化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我国提供了国外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更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文化,为我国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自由、平等、博爱、合作、互助等思想成为主流,在道德领域,人和人之间的自由选择权利和能力逐渐扩大,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理念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完善,自身道德选择能力不断增强。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必须摒弃陈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实行更加开放的教育政策。当然,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也使国际上很多腐朽道德观念、意识形态逐渐渗入到我国,我国道德体系的快速建立也受到很大影响。很多教师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流中不断地迷失自己,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所左右,这给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学而不厌,勇于创新”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其他国家的优良传统也应该批判地接受,并在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创新,不断转化为我国高校的师德思想。不可否认,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师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经济文化全球化对高校师德建设带来的新挑战。过分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部分教师,不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使我国传统师德观受到冲击,个别教师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追求经济利益,有的教师甚至完全没有职业责任感,对现阶段师德建设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本质总是无法认清,对于问题认识不到位,对于发展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

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科研工作中的功利化倾向。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科学研究,其中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精神,不去潜心钻研,而是巧取豪夺,甚至抄袭。大部分教师搞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也就是说,高校部分教师对科学研究的态度较为功利。(2)敷衍的教学态度。部分高校教师只重个人科研,不重课堂教学,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还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在教室内接听手机,不遵守教学纪律。(3)部分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行政工作者是高等学校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影响着管理育人的实现。然而,目前高校中许多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协调合作的精神,工作效率低,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在处理行政事务上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4)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人利益至上。市场经济对部分教师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把自己的工作仅当作一种旱涝保收的谋生手段,很多教师没有把本职工作视为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伟大事业。其次,有些教师以挣钱为终极追求,热衷于第二职业,而忽视了对教学效果、教育内容的探索与研究,无心钻研业务,不求功劳,但求无过。以待遇的高低来决定自己敬业的程度,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乏奉献精神。

3中国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3.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专门培养人才的职业,非常特殊。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尽职尽责,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一样来对待,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用人才。尊重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进行爱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待学生,人的内在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自尊心人皆有之,正如《学记》所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越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教师的教导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越亲近和信任老师。

3.2塑造教师自身形象教师应与时俱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获取新知识,树立现代教育理论观、人才观,完善和丰富学科知识,在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能力的前提下,将理论与实践恰当地结合。坚持做到反思慎独,加强自我修养。

3.3建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沟通渠道学校应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会聆听他们的心声,在学校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和生活条件,明晰每一位教师的思想动态,减少高校教师外出兼职的机会,才能使教师安心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让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充满活力的保证是创新理念,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建设师德师风建立现代化的学习评定系统,使高校能够真正成为学术重地。

3.4强化师德师风的制度和环境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培训工作,师德建设要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政治意识。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对教师进行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和思想观念等的教育。教师思想道德建设要有明确的制度、规范的约束和保障。首先,完善并严格实行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制度和必要的奖惩制度,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对师德高尚、业绩卓著的教师予以表彰和重奖。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对在育人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给予肯定和认可。

第2篇: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师资建设;对策研究

顺应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趋势和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而诞生的独立学院,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起步较晚,管理工作较为薄弱,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需要优质的师资队伍,因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探析

据教育部2013年9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独立院校共303所,教职工人数189194人,专任教师139657人,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职工群体,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推动独立学院发展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独立学院发展也势必迎来关键的转型期,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独立学院能否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独立学院能否完成转型的首要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管理难度大。独立学院师资队伍构成以自有教师为主、母体高校兼职教师为辅、外聘兼职教师较少。自有教师一般是通过人事合同关系聘用的全职教师,以高校近期毕业的硕士生为主,也有少部分公立高校的退休教师。刚毕业的教师教学水平和经验不足;而退休教师受年龄和精力限制,对教学投入不够;兼职教师本身工作繁忙,难以全身心投入独立学院教学工作中。

(二)科研平台少、职业发展受限,师资培养困难重重。相比普通公办高校,独立学院发展起步晚,受资金限制,科研设施和科研基金都捉襟见肘。科研条件较差,科研成果较少,导致教职工在晋升高级职称时缺乏竞争力,不少省份高级职称评定有指标限制,指标也难以向独立学院倾斜。

目前,独立学院大多只保证了教师薪酬的按时发放,难以顾及教师的个人发展,在教师培训、进修等方面的投入甚少,致使教师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担忧。许多青年教师因此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工作的满足感,从而选择考博深造、考公务员或找其他工作,使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

(三)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师德师风亟待提高。独立学院部分教师只注重教书而不注重育人,在社会责任感、育人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由于独立学院目前在各方面均与普通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致使不少教师的自我评价和价值取向降低,动辙怨天尤人,过份强调体制造成的不公平,强化平庸感、挫折感,缺乏自信,常常自认为低人一等。认为自身工作没有价值,而缺乏动力,不思进取。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多渠道、走出去、请进来,拓宽宣传面,主动出击纳人才。独立学院可以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在加强考核的基础上,可适度的放宽人才吸纳的数量,以适应独立学院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也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一是科学制定招聘计划。结合师资现状、市场上各专业人才的紧俏程度,适当扩充人才储备,对部分紧俏专业、高素质人才适当提高待遇。二是拓宽宣传覆盖面,主动出击纳才。三是发挥人事调配作用。根据各专业教师引进的需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批准部分岗位的人事调整的申请,允许符合学历和职称要求的管理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中,优化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四是改进招聘程序。对部分急需、市场紧俏专业教师,如确系条件优秀,可适当采用电话、视频等方式。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学历层次。要想实现师资队伍的稳定发展,必须要加快教师培养的步伐,拓宽教师培养的途径。一是进一步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制定教职工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方案,稳健地实现教师学历层次逐步提高。二是鼓励骨干教师走出去,申报访问学者等项目以及海外交流计划。让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开拓学术视野、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包括岗前培训、业务培训、赴基层挂职锻炼等等。开阔教职工视野,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及管理能力。

(三)职业素养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引进人才时,独立学院应组织业务水平较高的专家组对拟引进的人才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考察。除重点考察其本专业领域相关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外,尤其要考察其思想素质是否过硬,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在引进人才时要严格考核教师的思想素质、师德师风,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推动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号召教职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帮助独立学院教师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使师德规范成为广大教职工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要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师德模范事迹,通过活动的推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教职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发挥好模范标杆的带头作用树立高校教师良好职业形象。

三、结语

在21世纪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应当牢牢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策略,才能有效应对人才流失对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同的独立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良好的大局观和前瞻意识,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探索人力资源建设新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与综合素质提升,形成符合各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特点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推动独立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淑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3).

第3篇: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中国德育:冯局长,您好!我们知道教育实践需要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请问昆明市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冯皓:这些年,大家都在讲教育理念,但对“教育理念”本身并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从学术角度来说,很难去归纳。从昆明市这些年发展教育的过程看,昆明的教育工作非常注重整体性和基础性,我们过去几年的工作思路,基本体现了这个理念。

对昆明教育工作科学定位是整体工作的基础。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要让所有受教育者能成人、成材,要能够就业,甚至要能够创业,这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基本定位。昆明市是我国面向东南亚乃至南亚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是边陲云南的首府,教育要为整个昆明市的发展提供人才、智力的支持和保障,成为城市发展的智库。对昆明教育定位我们有这么几个标签:西部、边疆、民族、贫困,昆明多山区,平地只占7%~8%,底子不好,基础比较薄弱。

“十一五”期间,昆明市委市政府下大决策、大力气加强了中小学校的基础建设,解决了农村学生的就学条件问题,现在到昆明的农村或者县里面,你会发现教学楼是校园最好的建筑。我们从2007年开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不含土地,投入的实际资金逾40亿元。

当然,标准化建设是结合“校安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来进行的,这是一种整体考虑。还有一个考虑,是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教育均衡发展要实现城乡区域的平衡发展,昆明教育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效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标准化改造,初步解决了就学条件不均衡的问题。

除了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也需要均衡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推行职业教育“十一五”攻坚计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昆明职业教育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质量,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特别是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在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的比例有很大提升。2008年昆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约是0.8∶1,现在大概是1.1∶1。

随着学校物质条件的提升,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又推出了“普通高中强基提质计划”,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优质高中的比例。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与五年前相比,甚至十年前相比,都几倍于以前的规模。

为了响应国家推行学前教育的政策,昆明市提前制订了学前教育的三项行动方案,每年安排3000万的专项资金专门发展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我们的农村幼儿园存在条件差、入园率参差不齐的问题,运行上也存在相应的困难,尤其在我们西部地区。今年我们推出了一项新举措,在农村公办幼儿园推行市级特岗教师计划,今年招聘200多个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的学前教育机构,既补充硬件,也补充软件,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的瓶颈问题。

教育事业是一个整体,学生成人和成材是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必须均衡发展。我们的工作必须整体考虑,教育事业才能科学发展。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普通高中强基提质计划、学前教育三项行动方案等,或许谈不上政策,但都是昆明过去几年里的一些重要工作举措,这些主题不同的工作举措相互之间都协调、配合得很好。

中国德育:在“2012年昆明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昆明市教育局提出“创新德育制度建设首推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请问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是如何运转的?对德育制度的完善有何作用?

冯皓:教育事业要科学发展,德育也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提升工作的高度和深度。这些工作光凭我们教育局、学校校长、教师来操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昆明市中小学德育教育指导委员会是一个智囊机构,为非常设的公益性专家指导、咨询和服务机构,旨在加强昆明市中小学德育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对中小学德育的指导作用,促进昆明中小学校德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昆明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专家委员会在昆明市教育局领导下,对昆明中小学德育的决策咨询、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督导评估、成果鉴定、队伍培养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工作进行指导,从而对德育工作进行系统化设计,形成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

指导委员会成立时借鉴了大学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但是德育不是一个学科概念,它是一个工作范畴概念,因此不能完全把它当成学术去理解,完全用学科化的概念会限制我们的工作。

德育指导委员会怎么发挥作用?这通过我们顾问的组成可以看出端倪。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主抓全省教育系统德育工作,昆明要符合国家和省里面关于德育的要求,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陶晴书记能给昆明德育工作把关,鼓励我们创新。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抓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抓青少年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他可以指导我们把团队活动跟德育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云南省委党史办的副主任,他可以指导我们把国情、省情、市情、乡情结合起来。云南大学的党委副书记,主管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领导他能关注全省高校青少年思想发展状况。昆明市的老领导、市关工委主任,他了解市里各方面的情况,能帮助协调工作。通过这五个人能够把昆明的德育工作更好地覆盖到各个方面,而且便于昆明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调动不同的工作资源。

中国德育:教师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昆明市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可以与全国德育工作者分享?

冯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身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家长,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甚至比跟家长接触的时间还要长。这种长期的接触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言语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

我们坚持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原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广泛开展“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的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并印发了《昆明市人民教师誓词》《昆明市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建立教师集体宣誓制度、师德公开承诺制度、师德师风监督制度;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设立“师德师风建设监督岗”;向社会公布《昆明市师德师风承诺书》《致全市学生和家长的公开信》和师德师风投诉举报电话,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建设的监督和评议,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开展师德师风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师德楷模和先进典型,营造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浓厚氛围。

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师德建设的效果和成果。一是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昆明市政府以规范性文件正式印发了《昆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二是健全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出台了《昆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指导办法(试行)》,明确了师德考核的内容和标准、组织实施的程序和步骤、考核等级的设定以及运用等。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昆明出台了班主任建设管理规定,从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入手,激励班主任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中国德育:请您介绍一下,昆明市还有哪些德育工作特色项目或成功经验?

冯皓:特色项目方面,我讲讲我们中小学校的勤工俭学工作。通过勤工俭学,学生能够认识自然,认识劳动,认识社会,体验收获,体会自食其力,通过体力劳动学生能够加强体质。城市的学校没有能力建德育基地,但可以与农村学校结合,老师带着城区的学生去农村学校参加勤工俭学。让学生与自然近距离接触。

2012年6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昆明市中小学勤工俭学促进和管理办法》,加大了中小学校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要求,专门以市级人民政府的名义教育系统里微观工作的促进管理办法。

第4篇: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1.1制定课程标准

完善顶层设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6年开始就不断提炼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单位从事口腔疾病诊治、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文素质目标,将教学行为与工作任务对接,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处处体现医德医风。

1.2模块化课程管理

医学道德的核心是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对患者健康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根据临床口腔医生岗位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其中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卫生法概要》等。这些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激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加强人文课程的比重,不但不会影响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

改革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而提出来的,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与临床一线医生相一致,教学环境与临床操作环境相一致,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相一致。专业教师均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临床人文关怀的因素,在学校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训室模拟真实临床工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将专业课程任务化、项目化和人性化,实训课模拟临床接诊、问诊、检查、治疗等过程进行,将人文素质融入实训项目。实习就业单位除肩负就业培训任务外还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3人文素质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将人文素质融入教师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师德师风建设中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漯河医专口腔医学系针对此种情况组织新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教研会进行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鼓励教师跨学科进行人文素质、德育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用教师的学识和人品来影响学生的三观,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何爱华认为师德建设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生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4人文素质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第5篇: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高校教师作为高校领域的文化精英,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深学问的缔造者,更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示范者。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出现了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陆续会引进一些硕士、博士毕业生来充实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年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些高校教师的新生力量很快成为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新任教师初到教学岗位,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角色过渡、专业发展、教学任务等等一系列困境。因此,积极探寻高校新任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发展规律,构建高效的新任教师培养模式,对有效提升他们的教学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高等院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新任教师培养的现实意义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新任教师是高校吸收的新鲜血液,是高校全面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应从提高新任年轻教师的素质入手,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确立新任教师的发展意识,拓展新任教师的专业内涵,完善新任教师的职业素养等。新任教师的培养,不仅直接影响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把新任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它对高等院校教育建设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从学生到教师,充分完成角色转换

近年来,高校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和专业从事科研人员是高校新任教师的主要来源,他们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首先,他们有高学历,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却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有些新任教师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不充分,教书育人意识不强,有些新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致使无法驾驭课堂,有些新任教师初登讲台存在畏惧心理不懂控制课堂的技巧等等……即便高校引进的部分新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但高等师范院校也不是为学生毕业后从教准备一切的地方……培养的是一种自主发展能力的成熟的预备教师”[1]。教育学理论认为,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转换需要辅的措施,用来强化角色转变后的角色意识[2]。而新任教师的培养正是通过对新任教师理论水平、教育观念、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帮助新任教师迅速完成角色的转变,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二)有助于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了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新任教师也自然成为教学的主要力量。由于新任教师教学理论欠缺,教学能力薄弱,教学实践经验少以至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新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提升了新任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高校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新任教师短时间内熟悉教学的基本理论,尽快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学技能,更新教学思想,不断推陈出新,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逐渐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三)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新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当今的高校教师,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爱生,身体力行,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水平。高校通过对新任教师的培养,不断加强他们作为教师的职业神圣感,不断夯牢他们终身从教的思想,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不断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使其做“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典范,在师德师风、治学态度、育人意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对学生的道德示范作用。

二、完善高校新任教师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健全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制度

入职培训,是指新任教师从受聘入职到转正之前这段时间内所接受的指导和训练。这是对新任教师在角色过渡、职业体验、教学责任和使命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专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3]。因此,充实和完善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是教师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1.要完善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由于高校普遍存在师资紧缺、生师比不足的现象,许多新任教师刚刚入职就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学校组织的入职培训与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发生冲突,入职培训随即成为了简单的“走走形式”。教师忙于各种教学和科研的压力而把自己陷于杂乱无章的混沌状态中。高校要解决这一棘手问题,首要任务是正确处理新任教师入职培训与日常教学任务的关系,需制订详细的入职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入职培训的时间,增强入职培训的效果。使新任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任务,尽快熟悉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促进新任教师的成长。

2.开发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制定全方位的培训内

容。高校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普遍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也仅限于教育学、计算机、英语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不能联系到教学实际。新任教师对这种空洞的、与教学工作相脱节的理论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也不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入职培训的效果。所以,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不能只重视教学理论的培训,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实培训内容,突出对新任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训练。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不仅能使新任教师理解枯燥的教育理论知识,也能促进他们提高动手实践的技能和改善教学质量,如分组教学讨论法、观摩教学法、教师互听互评法等。丰富的培训内容应着眼于新任教师对教育技巧的熟悉和对教学策略的掌握。高校一方面可以开设一些关于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艺术、教师礼仪、课堂管理技巧、人文修养等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国内、省内、校内名师为新任教师现身说法,传授教学经验。同时可以组织新任教师开展实践教学,请名师专家点评。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将教育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使新任教师在入职培训中亲身感受到教学中要经历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薄弱之处及时反思调整并重点培训提高,尽快适应教学的全部过程以达到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最终目的,

3.加强“校院”结合的双重培训模式。在新任教师的校级培训后,学院应该配合学校的入职培训,进一步落实新任教师导师制。在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后,学院应该针对新任教师个人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并在专业教研室内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从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对新任教师全面指导和帮助。学院定期组织新任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活动,通过学院听课、集体备课、学生反馈等形式,对新任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为校级培训提供大力支持和有力保证。

(二)提高教育部门和高校对新任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视

1.教育部门尽快修订现有高校教师入职培养的管

理规定。很多高校对新任教师的入职培养重视不够,虽然建立了入职培养制度,却没有完全按照制度实施。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高校师资的调查研究力度,尽快修订现有的高校新任教师入职培养的相关管理规定,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条例进行补充和修改。比如:高校新任教师培养经费的来源、培训教师的来源、培训科目设置及考核制度等等,增加高校的自主权,使新任教师的入职培养不再是新任教师获得准入资格证的方式,而是真正成为提高新任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的载体。

2.高校为新任教师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体教师中营造出“知荣辱,明是非,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通过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任教师尽快融入学校主流中。高校应结合各学院、各专业的特点,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为每位新任教师分析自身优势及发展方向,提供发展策略的指导,使其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环境并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第6篇: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 临床专业认证;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10(a)-0133-04

Improv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 in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s an opportunity

ZHAO Shuang1 WEI Shiping2 DU Meisu2 HUANG Yanfeng1 ZHANG Shengchang3

1.Basic Medical College,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aise 53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Basic, Xingtai Medical College, Hebei Province, Xingtai 054000, China; 3.Anato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are the new forces and backbone elements of facult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arnestly implement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s are the highest priority of reaching the aim of running a medical school especially in basic medicine,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It is also the guarantee for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ed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aking the clinical medicine accreditation as a good chance, the training work for young teachers should be made more scientific, standard and systematical. Its cultivation contents and forms should be optimized, we must strength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moral character and demeanor, improve their teaching 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Learning advanced educational notion, developing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widening the culture method and evaluation mode for young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young teachers who teaching basic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Young teach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Basic medicine

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时期是为医学生学好临床专业课并做好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非常重要的阶段。只有高度重视医学基础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1],而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新生和中坚力量,因此做好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是实现医学院校办学目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的保证。

1 基础医学青年教师队伍现况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青年教师的队伍数量庞大,40岁以下青年教师已至60%以上。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学校的教学任务量特别是本科教学任务量随之增多,很多青年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地教育教学及授课培训学习,就担任一门甚至几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可是这些青年教师多数毕业于医学类院校,尚未十分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缺少一定教学经验,教学基本功会相对略显弱势[2],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相关课程的授课质量,整体教学业务能力有待提高[3]。同时,加强师德师风、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等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对于提升基础医学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尤为重要[4]。

2 优化青年教师培养内容与形式

2.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培养

医学生们将来要从事医疗行业,为患者服务,作为医护人员就要必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要始终贯穿于医护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这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前提。同样作为培养医生的医学院校高校教师,更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争做优秀师德师风的典范。每年国家教育部都要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书育人楷模,这些荣誉获得者多来自基层,其先进事迹无不体现着他们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师德高尚,是广大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也正是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养很好的机会。这树立起优秀的师德师风潜移默化中会影响讲台下的医学生,未来的白衣天使,可以为培养医学生将来从事医疗行业树立良好医德打下坚实的榜样基础。

2.2 教学技能培养

针对青年教师多毕业于医学类院校,很少有教育教学实践背景的客观现状,高校负责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的有关部门,需组织广大青年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前岗位培训,其中应包括基本理论学习,即传统的岗前培训课程研修,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法规”等,还应包括结合教师自身从事的学科、专业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训练,并多给予青年教师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刚刚步入教学岗位,由于经验缺乏,教师可能没有过多自己对课程授课技能的深入理解和过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此时只要多听资深教师的授课,哪怕所讲授的知识中所举的事例或病例都只限单纯的模仿,也会使课堂授课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且不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准确传授,因此,初入课堂教学,不断积累授课经验的前提是虚心学习前辈的授课技艺,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授课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以逐步提高教学业务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5-6]。

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工作方面,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经过精心筹划准备,组织开展了2013、2014年度的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包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技能”“Sandwich教学、PBL教学等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坊活动”“课堂PPT制作与演示效果”“名师指导教学――教学经验交流”“微格教学”等专题讲座,同时观看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组办的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录像,并参加校内优秀教师“精彩一课”教学观摩等活动。学员们觉得学校此项举措就像及时雨一样,成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很有效的途径。讲座中谈到的各种课堂教学技能,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等,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去慢慢摸索、总结和积累;参加培训的老师还亲身体验了Sandwich教学和微格教学法;在PPT制作讲座中指导老师分析PPT课件制作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简便的解决方法。这些举措为提高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无不说明青年教师岗位再学习并贵在坚持的重要性[7]。

2015年右江民族医学院将接受国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的认证工作,其中认证指标体系中就有对基础医学课程授课及考核评价的原则,即课程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学方法要多样性、数字化,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团队导向TBL模式、案例教学CMT模式等教学手段[8],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9]。因此,应以这次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从而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普遍改革,如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病案导入,并以病案贯穿于整个授课过程,结合临床知识采用以病案为主线的横跨基础与临床的系统教学等[10-11],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1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对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13]。

突出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尽量优化、整合出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全面系统掌握的一门课程“基础医学”,是根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精神,将原来开设的“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人体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而成。针对2013级“卓越医师培养试点班”,探索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最核心、最科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临床系列课程作知识铺垫,并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深化基础医学教学改革[14]。因此,这就对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未来的发展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着力培养“全科医生”的同时要紧抓基础医学“全科教师”的队伍建设,教师也要重视向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投身专业知识的整合学习中,刻苦钻研。作为民族医学院校的特色学科是民族医药,在民族医学授课方面可鼓励青年教师多利用校园特色中药材药圃资源;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桥梁学科如“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局部解剖学”等学科的授课方面,也可鼓励青年教师向附属医院医师们多请教临床实践问题,这样的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更有利于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2.3 科研素质培养

高校教育的功能,即教学和科研,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教学和科研工作应该齐头并进,“两条腿走路”,才能促进医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若教学与科研不能很好结合,将导致教学方面传授的知识观点陈旧,如果拥有切身的科研经历和创造经验,才能把知识讲活,并有助于对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要不断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如可以建设基于“学科群”的模式,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多给予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助力青年教师早日成为“研究型教师”,有利于基础医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15]。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中也明确指出提倡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科学精神[16-17]。

2.4 人文素质培养

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可以使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从而增加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感染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领悟能力[18]。应多鼓励青年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或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教师与学生要如朋友般真诚地交流,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乐观、阳光、充满信心,并于教学进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并带给学生以正确认识社会、学习和生活的正能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于2014年主办了全区第一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培训,这个培训集中了全区所有高校选拔的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分文、理科组,有教学业务技巧的集中学习,有远赴省外著名高校的随堂听课学习,还有网络课程学习和校内导师的指导性学习实践,每个环节都设置得很有意义,这也充分说明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高度重视,最终培训效果非常显著,学员们也取得了很多教学上的好成绩,其中在集中培训学习环节中有一项令所有学员印象深刻,那就是以集体做户外游戏的方式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游戏中带给学员的是很多的思考,锻炼和培养了大家勇于自我挑战、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因此应鼓励青年教师踊跃参与这类活动,这是可以带到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培养好自身的人文精神也可以成为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一种感召。

3 拓宽青年教师培养方法和考核方式

高校青年教师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青年教师都很希望能够通过培训来促进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故应根据青年教师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特点,不断拓宽培训及考核方法。多种培训方法灵活运用能营造良好的情境,引导青年教师在培训活动中不断反思、在交流分享中学习、激发青年教师多角度的思索和探究,有助于他们将所学内容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灵活地加以运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可以建立目标考核、过程考核等相结合的长效“多元考核机制”,如与青年教师座谈,组织参加授课基本功竞赛、教案设计比赛、学生评课、专家或同行听评课等,使青年教师培训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和科学。同时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及各级“教学名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传、帮、带”作用,可以借鉴兄弟院校教师培养经验,如开展“名师工作坊”等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和提高。

4 小结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基础医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对于创办高水平医学院校、培育高质量医学人才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可以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医学院校基础医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马秀珍,吴忠道,王斌.基础医学教育中青年教师师资培训的几点体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3):78-79,93.

[2] 杜朝东,王沁,付延功.医学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3(2):46-47.

[3] 樊小杰.系统构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力的新机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8):758-762.

[4] 韩巍,黎润红.医学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6):839-846.

[5] 何晓瑾,汪悦,周学平.运用PBL模式优化医学专业临床课程教学初探[J].江苏高教,2014,(5):102-103.

[6] 郭林,金刚,刘玉婷.CTTM结合Sandwich教学法在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2):12-13.

[7] 袁力,张敬军,刘林祥,等.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提高医学生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1):15-17,107.

[8] 张艳青,孙沛毅.案例教学――医学教育后PBL时代的新选择[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11-1112,1120.

[9] 赵万红,于龙顺,鄢红春,等.适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156-158.

[10] 赵爽,蒙山,朱名毅,等.民族医学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融合多媒体技术实施CPBL模式探讨[J].重庆医学,2013, 42(18):2172-2174.

[11] 赵爽,张胜昌,蒙山,等.医学热点融入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4,43(2):235-237.

[12] 殷晓丽,王德炳.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10-13.

[13] 刘含登,丁嵩涛,彭惠民,等.改革医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8):823-825.

[14] 孙维权,李君,廖诗英.地方院校临床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创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2):45-46.

[15] 戴双双,何凤田,连继勤,等.基于学科群模式的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成才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26(1):50-51.

[16] 王昌明,覃泱,莫碧文.创新教学团队在地方医学院校中建设思路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42-148.

[17] 柯海萍,李伟东,章皓,等.基于专业群构建基础医学平台课程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8(6):75-76.

第7篇: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选派优秀后备干部和年轻校长到北京西城区挂职学习是北海市教育系统近两年来实施教师培训工作的一项内容。为了提升校长、教师以及其他教职工的专业素质,北海市教育局于2011年暑假、2012年暑假依次启动实施了“园丁成长·启航计划”和“园丁成长·计划”。这两项计划面向北海市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人员,为北海市教育系统培训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专题部署,大力保障

北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谢向阳说:“教育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素质高不高。”基于这种认识,北海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

自2011年起,北海市启动了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力争用3年时间对全市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该市专门召开了教师培训专题部署会,由北海市教育局局长李沛新、局党委书记叶宗沛亲自部署,会议决定由叶宗沛书记主管教师培训工作,教育局副局长潘娟为分管领导,并安排人事科科长王卫、副科长李红远等人专门具体负责该项工作。

各分管领导、各部门(科室)积极配合,做到认识到位、支持到位、管理到位,齐心协力推动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北海市加大资金投入,严格按照财政部、教育部提出的“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同时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目前,“启航计划”和“计划”安排培训经费已达250万元。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北海市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培训管理制度,规范教师培训学分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档案,逐步实现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制度化。同时建立健全培训项目督查制度,把教师培训工作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单位和校长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教师的培训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作为发现培养、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积极指导培训项目的立项和实施,确保各项培训活动见实效、出成果。

为了拓宽教师培训渠道,北海市广搭平台,建立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加强特级教师工作坊和名师工作室建设,建立了以特级教师、自治区名师、市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教育资源库。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项目的要求,北海市目前已成立了廖特工作坊(坊主廖道文)、瑞雪工作坊(坊主罗瑞雪)、全梅山工作坊(坊主全梅山)等11个特级教师工作坊,通过坊主引领、专家指导、自主研修、同伴互助等研修方式带动基层教师成长。

北海市教育局十分重视这11个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建设。叶宗沛书记多次询问工作坊建设情况,并希望特级教师能更好地发挥自己在教学教研领域的示范辐射作用。潘娟副局长到各坊指导工作时表示,教育局将一直为特级教师工作坊保驾护航。教育局的关怀使各工作坊运作良好,杨迅工作坊赢得了自治区教育厅及广西师大教科院领导的充分认可,在项目中期评估中获评“良好工作坊”。

目前,这些特级教师工作坊主动承担教师培训、学科建设、课题研究等任务,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

按需培训,分类进行

“当我得知参加这次全国中学班主任培训时,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全县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多,能够参加培训确实很不容易。”北海市合浦县常乐镇初级中学的周人武老师在参加了班主任培训后说:“我想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所以开班仪式结束后,我明确自己的任务后就开始学习了……”

过去,像周老师这样的农村学校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并不多。而近两年来,北海市教育局以按需培训为指导,兼顾城乡教育需求,统筹、引进、实施了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切实满足了各方面的教育需求,使得全市的教师培训工作呈现出培训面广、参与人员多、培训人员细化、协调有序等特点。

以《北海市教育局2012年“园丁成长·计划”实施方案》为例,该方案以校长、教师、党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人员为三类培训主体,按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4个类别开展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重点对教务主任、科研室主任、学校骨干教师、学校心理教育教师、新上岗的教师、英特尔教育项目学科教师等人员进行了培训。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所在,该市首先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培训的首位,不断完善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建立师德档案,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培育敬业奉献的精神。

北海市现已组织了两届师德模范评选工作。在评选工作实施之前,该市教育局首先在全市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了“百场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凡是被推荐的候选人必须经过本单位开展的先进事迹宣讲环节。颇具规模的评选和宣讲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北海市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使良好的师德师风广为传播。

北海市还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基层团干部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干部培训、学校校医培训、学校保健教师培训、学校资助工作人员培训、财务人员培训和校安工程业务人员培训等,培训基本覆盖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人员。

目前,北海市市级各项培训项目已经启动。“启航计划”和“计划”共实施了70多个培训项目,培训各级各类教师达1万多人次。其中,国培、区培举办了50人的中职教育能力远程培训,260人的高中新课程学科培训,50人的中职骨干班主任远程培训。另外,1 132人的高中教师新课程标准远程培训,3 923人的城区义务教育“上好课”“评好课”远程培训,237人的幼儿园转岗教师远程培训,近3 000人的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等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

北海市把校长培训放在重要的位置。该市精心策划培训方案,认真遴选培训对象,多方寻找培训合作伙伴,开展了校长论坛、校长挂职学习培训、学校管理工作培训、学校党务工作培训等多个培训项目。

2011年9月21日,北海市教育局邀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特级校长张志敏到北海市作了“学校的文化生成和特色创新”专题报告,拉开了“2011年北海市校长成长论坛”的序幕。2011年至今,北海市已成功举办了5届校长论坛。

2011年8月10日至16日,北海市幼儿园园长“创新思维”培训班的第一阶段培训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组织举办。同时,该市还选派了多名优秀后备干部和年轻校长如周文洁、罗琴丽、张云、李广才等人到北京西城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挂职学习。

在提高广大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北海市重点对高中新课改骨干教师、中职教师、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学前教育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等进行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举办名师论坛、开办“双师型”教师培训班、专家专题讲座、参加高校培训班、远程网络培训、支教、送教下乡等成为培训的主要形式。

2011年11月4日下午,北海市教育局“双师型”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导游实训室举行。在接下来近3个月的培训中,来自全市各中职学校(包括民办学校)120余名中职教师接受了职业鉴定考评员资格、制冷和空调设备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培训教师由北海市职业资格鉴定所、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柳州一职校、北海市职校的专家以及香格里拉大饭店、北海市凯翔汽车维修中心、北海市鼎盛世博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北海市金华空调厂等企业的专业技术员担任。

2012年6月,北海市“园丁成长·启航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发展论坛在北海中学举行,来自全市一县三区的1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作为百名培养对象中的一员,北海市第九中学的语文教师龙世华表示深为受益,他说:“我很荣幸成为‘启航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提高班100名骨干教师中的一员。就仿佛一个贫穷的采矿者,我兴奋不已地发现了一个无穷大的金矿……”

在北海市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项目中,加强农村教师业务培训尤其值得关注。该市充分利用“国培”“区培”和市级培训资源,特别是通过选派脱产培训和远程网络培训的形式,优先考虑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该市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的教师交流制度、顶岗上课和轮岗支教制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以课堂教学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组织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到乡镇薄弱学校开展送教活动。

2012年3月20日,北海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罗瑞雪带领优秀教师到福成一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该校的青年老师刘显丹听了课后说:“这次教学活动让我收获很大,市一中的刘鸥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形成了有效课堂,这种教学理念正是我要学习的;她那沉着、冷静、老练的专业素质,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2012年,北海市教育局共组织了50多名主讲教师和50位点评专家到县区的25所农村学校开展送教活动,较好地提升了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8篇: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检测本科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的实际执行能力,也能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现今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毕业设计工作发挥其在本科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如何顺利圆满的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等一系列诸多问题,仍是需要广大高校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1.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选题方面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选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最终质量,经过严谨科学思维指引下所挑选的题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处于龙头地位。但在目前的选题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选题流于表面,缺少深度;有的选题的过于宽泛,工作量巨大,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有的选题过于老旧,缺乏创意意识。另外,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命题式选题方式,也就是提供若干题目,由学生选择,由于题目类别不够全面,个别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兴趣不足,只是为了毕业证和学分敷衍完成,这一切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2指导教师方面

首先,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导致专业师生比例失调,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每个教师所指导的学生都超过了正常精力范畴内可以接受的数量,这就直接的导致了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的现象。其次,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除了辅导毕业设计之外,还有大量的教学或科研任务,而毕业设计指导的时间又相对集中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再次,目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缺乏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为主,实践指导能力不够,而高校对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业务培训又跟不上,有时只是通过下发毕业设计流程的文件让教师自己学习,这直接导致了青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全面深入。

1.3学生方面

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待毕业设计态度不够端正,毕业设计敷衍了事。由于临近毕业,学生都处在找工作阶段,面对未来的职业走向,个别学生会显得有些茫然,自然无法安心做毕业设计,由此产生了个别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低下的现象。

第二,抄袭现象严重,毕业设计中缺少个人观点。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端正,导致了大量抄袭现象的出现。一个好的毕业设计,要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必要的社会调查与数据案例分析,并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总结,得出自己的最后结论,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耗时四五个月。然而现实却是,学生很少能踏踏实实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研究,要不就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抄袭,要不就是对往年的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简单的修改。最后。整个毕业设计中甚少有自己观点,全是四处抄袭罗列而来。

1.4管理方面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质量的优劣。毕业设计的教学需要一套精心的管理体制来保障其顺利的进行。虽然多数高校都针对毕业设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体制和操作流程,但依旧会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全面,执行中的不规范,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使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2.解决对策

2.1选择可行性命题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选择可行性命题,因为它是整个毕业设计的灵魂、范围、以及方向。在选题时首先应注意紧紧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专业特点;其次应注意选题的难度和深度要适宜;最后,选题应注意紧扣时代脉搏,尽量避免选择过于老旧或已在业界达成共识的老旧题目。

2.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本科毕业设计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优秀的指导教师是搞好毕业设计的重要条件,应选择业务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担当此任。与此同时,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第一,培养指导教师科研能力。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学校应给这些教师提供科研机会,教师自身也应主动承担科研任务,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第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应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造醒目、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等途径,培养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使教师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更加贴近实际的毕业设计项目。第三,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避免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不用心,或根据好恶随意评分。

2.3加强校企合作

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多是因为毕业设计所涉及的项目多是虚拟的。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进到学校来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激发学生毕业设计热情的有效途径。加强校企合作,除了引进实际项目到学校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就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使科研与实践完美结合,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流程,以便日后尽快进入到工作角色。此外,“企业的课题任务明确,针对性强,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毕业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明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效率。”

2.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

毕业设计是个程序性很强的过程,从选题到最后答辩,历时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严密的组织管理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障,学校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具体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创作管理办法、考核标准、评分细则,明确责任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使管理科学规范化。二是制定可行的质量监控体制,定时、定期的进行阶段性检查,监督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完成情况。三是制定科学有效的毕业设计的评分制度,评分制度不仅应从毕业设计的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应用性、学术性、规范性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还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答辩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指导教师的人情分。

总结:

毕业设计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高低直接反应着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能力。尽管目前在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上还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但只要加强认识、规范管理、严抓落实,就一定能将毕业设计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刘阳

吉林动画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检测本科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从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教师、学生、管理这四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毕业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检测本科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的实际执行能力,也能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现今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毕业设计工作发挥其在本科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如何顺利圆满的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等一系列诸多问题,仍是需要广大高校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1.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选题方面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选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最终质量,经过严谨科学思维指引下所挑选的题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处于龙头地位。但在目前的选题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选题流于表面,缺少深度;有的选题的过于宽泛,工作量巨大,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有的选题过于老旧,缺乏创意意识。另外,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命题式选题方式,也就是提供若干题目,由学生选择,由于题目类别不够全面,个别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兴趣不足,只是为了毕业证和学分敷衍完成,这一切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2指导教师方面

首先,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导致专业师生比例失调,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每个教师所指导的学生都超过了正常精力范畴内可以接受的数量,这就直接的导致了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的现象。其次,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除了辅导毕业设计之外,还有大量的教学或科研任务,而毕业设计指导的时间又相对集中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再次,目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缺乏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为主,实践指导能力不够,而高校对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业务培训又跟不上,有时只是通过下发毕业设计流程的文件让教师自己学习,这直接导致了青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全面深入。

1.3学生方面

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待毕业设计态度不够端正,毕业设计敷衍了事。由于临近毕业,学生都处在找工作阶段,面对未来的职业走向,个别学生会显得有些茫然,自然无法安心做毕业设计,由此产生了个别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低下的现象。

第二,抄袭现象严重,毕业设计中缺少个人观点。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端正,导致了大量抄袭现象的出现。一个好的毕业设计,要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必要的社会调查与数据案例分析,并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总结,得出自己的最后结论,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耗时四五个月。然而现实却是,学生很少能踏踏实实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研究,要不就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抄袭,要不就是对往年的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简单的修改。最后。整个毕业设计中甚少有自己观点,全是四处抄袭罗列而来。

1.4管理方面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质量的优劣。毕业设计的教学需要一套精心的管理体制来保障其顺利的进行。虽然多数高校都针对毕业设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体制和操作流程,但依旧会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全面,执行中的不规范,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使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2.解决对策

2.1选择可行性命题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选择可行性命题,因为它是整个毕业设计的灵魂、范围、以及方向。在选题时首先应注意紧紧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专业特点;其次应注意选题的难度和深度要适宜;最后,选题应注意紧扣时代脉搏,尽量避免选择过于老旧或已在业界达成共识的老旧题目。

2.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本科毕业设计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优秀的指导教师是搞好毕业设计的重要条件,应选择业务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担当此任。与此同时,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第一,培养指导教师科研能力。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学校应给这些教师提供科研机会,教师自身也应主动承担科研任务,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第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应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造醒目、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等途径,培养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使教师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更加贴近实际的毕业设计项目。第三,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避免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不用心,或根据好恶随意评分。

2.3加强校企合作

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多是因为毕业设计所涉及的项目多是虚拟的。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进到学校来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激发学生毕业设计热情的有效途径。加强校企合作,除了引进实际项目到学校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就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使科研与实践完美结合,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流程,以便日后尽快进入到工作角色。此外,“企业的课题任务明确,针对性强,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毕业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明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效率。”

2.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

毕业设计是个程序性很强的过程,从选题到最后答辩,历时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严密的组织管理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障,学校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具体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创作管理办法、考核标准、评分细则,明确责任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使管理科学规范化。二是制定可行的质量监控体制,定时、定期的进行阶段性检查,监督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完成情况。三是制定科学有效的毕业设计的评分制度,评分制度不仅应从毕业设计的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应用性、学术性、规范性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还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答辩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指导教师的人情分。

第9篇: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理实一体化 新教师 岗前培训模式

一、实施“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的重要性

理实一体化岗前校内培训模式通过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方式的选择,体现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口相结合、学习与展示相结合、听与做相结合的特点,以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特殊职业要求为切入点,将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培训全过程,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

(一)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

理实一体化岗前校内培训模式能帮助新教师迅速提高理论修养和组织管理教学的技能技巧。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目的有三:一是使新教师在短期内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更好地进入角色奠定基础;二是使新教师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了解高职教育,掌握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缩短成长期,从入口提升整体素质;三是使新教师尽快、全面地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等,为新教师融入学校、服务学校提供保障。

(二)有利于培训质量的提高

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发挥了三种作用:一是动手、动口、动脑的互动学习模式提高了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二是多媒体教学、实地现场教学的灵活运用促进了受训者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三是成功体验、大赛展示的培训组织模式为受训者搭建了展示自我、互学互促的平台,调动了全体培训学员的学习激情和热情,提高了培训质量。

(三)有利于新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理实一体化岗前校内培训模式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培训课程的整体安排中、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学习过程中、培训效果的评价过程中,使新教师从培训的表象到内涵都能感受到职业教育的特色,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新教师职业生涯的确定、专业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的途径

(一)“理实一体化”培训方案的设计

1.培训内容是培训方案的基本要素。培训内容的设计要多元化,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践操作,还有成果汇报。培训内容的选择,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将学校的办学优势,包括师资、资源等软硬件优势设计在培训方案中;二要实现多样化、模块化。例如,针对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笔者所在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开发设计了职业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学校发展史、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办学特色、职业技能、参观考察、成果展示十个培训模块。具体实施时各模块交叉进行,“理实一体化”的培训内容由远至近,由表至里,由外部到内涵,由管理到教育教学,由互动式讲座到操作练习,由参观考察到成果展示,由个体训练到团队合作。

2.培训教师是培训方案的核心要素。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要把握三个要素。第一要素:学校各级领导要参与新教师培训,一是体现对新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视;二是他们能宏观把握学校办学和各部门工作的核心和要点,能凝练出有一定高度和概括性的规律性内容,能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等精髓传承给新教师,使新教师能尽快熟悉学校、了解学校、融入学校,这一要素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第二要素: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的主要领导要参与新教师培训,他们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熟悉学校各种管理职能、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他们对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教学工作有着现实和前瞻的思考。这一要素既要有理论讲授,还要有动手实践体验。第三要素:学校各级教学名师及各专业带头人要参与新教师培训,这两类教师群体是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向新教师传授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向新教师展示了学校优秀教师团队的风采,这一要素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

3.培训环境是培训方案的关键要素。培训环境主要包括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就培训时间而言,目前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培训,即利用每天中午或下午学生放学后的时间开展培训;二是利用寒暑假封闭式集中培训。前者因选择在工作的休息时段进行,新教师因日常工作较繁杂,这个时段处于比较疲劳的状态,有时还要处理一些急事、难事,因此,培训效果不是最佳。后者因在假期进行,能保证培训期间无干扰、培训教师能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培训中去,能确保培训的高质量,所以是现在高职院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首选时间。关于培训地点,目前多选择三种场所:一是会议室;二是教室或展示室;三是实训车间或素质拓展基地。培训地点要为培训内容服务,要营造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要有助于理论学习、实践体验、能力培养,要成为“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的平台和载体。

(二)“理实一体化”培训方式的选择

1.理论讲座是基本培训方式。理论讲座是目前高职院校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的常见也是首选培训方式,我校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中的职业教育模块、学校发展史模块、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模块、师德师风教育模块、专业理论版块的培训均采取理论讲座的方式进行。但是,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的理论讲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我讲你听式的理论传授,而是有职业院校特色的互动式、研讨式的圆桌授课形式,课前授课教师下发学习资料,预留思考题,新教师通过课前查阅资料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授课教师采取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引导新教师逐步掌握应知应会应做的内容,也潜移默化地将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技能传授给新教师,理论讲座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知识传授。

2.实践训练是必选培训方式。实践训练是高职院校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不可缺失的培训方式,缺少了这种培训方式就无法体现职业院校的特色。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为生产一线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对进入高职院校新教师的培养应以实践动手能力、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我校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中的专业技能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均采取实践训练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模块以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为中心,通过授课教师言传身教的讲解、实操,新教师亲自体验、动手操作练习,使新教师熟悉各专业核心技能要领;职业技能模块以教学基本功为中心,通过教学名师的讲解、示范,新教师的模仿、练习,使新教师掌握教学基本能力。

3.技能展示是特色培训方式。技能展示是我校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的特色培训方式,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检验培训效果和质量,培训工作形成闭环。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考核,这种培训效果检验方式以能力展示为主。几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技能展示培训方式调动了新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新教师岗位胜任能力。我校的技能展示培训方式主要采取“任务驱动、赛项评价”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模块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检验,技能模块训练结束后,新教师要完成培训教师布置的与该专业技能相关的实践任务,如电路焊接等实践任务。职业技能培训模块采取“赛项评价”的方式进行检验,职业技能模块训练结束后,新教师要参加观摩课大赛、教案设计大赛、说课大赛,通过大赛展示教学基本能力。技能展示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过程,更是验证培训组织部门培训质量的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