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

第1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035-02

1 财务管理体系创新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适应电力经营环境应运而生的管理体系。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点,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众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管理龙头的财务管理,在公司的组织机构中属于经营管理较高的层次,是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各环节的综合性管理。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不断改革和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当前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形式上恒古不变、内容上无懈可击,唯有在未来企业经营发展中不断的完善、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的体系内容,明确和把握电力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是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强企之路。

财务管理体系创新、亟待重构财务管理体系解决实际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结合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和关键环节,通过梳理财务活动流程、调整财务管理组织的设计、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及运筹学在相关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内容。通过体系的有效管理实施,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对经营管理提供一种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新导向,增强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

现行财务管理特征是独立运作核算,伴随着传统的经营模式建立,延用至今。

体系内容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财务预算指标的偏差、制定的财务制度缺乏完整性、财务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事物发展,寻根究因。

一是财务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的不匹配。现行组织机构框架,管理人员往往会忽略财务预控和监督职能,因管理岗位分工与职责不明确,各司其职,经济业务发生的事前与事中环节,交叉部门出现无人问津的状况,给管理带来的负加值是不容忽视。

二是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为适应新形势,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势必进行完善和创新。

三是有待提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素质。财务管理人员除了应具有基本的财经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应具备财务管理的风险预判能力、责任驾驭能力及财务分析能力。人是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财务信息的采集分析者和被考核者,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工作效果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2 财务管理体系的设计

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化,完善当前的财务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来展开。

设计出一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其中,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整体管理子系统之间的重要桥梁,是经营管理中具有综合性的管理行为,财务管理设计的科学性程度以及其与企业是否能够适配,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有序运营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基于上文论述的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企业重要价值,笔者认为,企业在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三条原则。

首先,任何的一套财务管理体系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事情的发展和推进都需要人去做,只有人才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财务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行同样如此,依靠人才推进财务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行,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

其次,坚持创新财务理念的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二法门,进行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时,我们不能仅仅考虑一个单一的方面,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同时,社会效益也不能忽视,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进步,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优化为目标。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集团化运作以及标准化建设的道路。因而在进行财务管理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从全局出发,注重细节,协调稳步的推进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

最后,坚持信息共享的原则。信息是财务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财务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各种信息进行交换的中枢地位,其对信息的占有和要求是最严格的。因为,只有以正确的、完善的、丰富的信息为基础,在确保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的前提下,决策者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故此,为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运作,坚持财务管理与其他内部管理系统之间的高度集成化管理,与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等息息相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财务预测是根据公司经营各项财务活动发生的数据资料,测算出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利润,预计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情况,以确定经营目标。如何进行财务预测呢?只是凭借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观地臆断进行预测是不准确的。只能经过科学的预测得出科学的论断。建立财务预测的科学模型需从定量预测和定性两方面展开。基于对历史经营数据和相关联的信息的分析,对未来作出的科学预测。

确立了财务预测的结果,而预测的结果自然离不开财务专业技术的运用,这正是财务部门发挥决策支持作用的重要体现。财务决策是管理过程的核心,管理者必须要有科学的理念,掌握科学的决策原理与方法。财务决策体系是建立一套完备的决策程序,以确保决策和战略的有效整合。

加强预算管理,完善修订财务预算执行的评价、考核与奖惩机制,推行预算刚性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是整个公司财务预算执行的根本保证。财务分析是稳健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离不开科学的统计工具,可以选择运用常见的统计软件包,如Excel、SPSS软件等,有效的处理和分析财务数据和信息,清晰直观地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财务管理体系设计的实施

保证目标实现的措施与手段,完善财务核算与管理的新组织架构,财务部门应依据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财务的岗位职责,建立保证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手段。调整当前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财务管理的组织建设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

体系的实施过程离不开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管理,财务人员的角色是多样的,不仅要做好传统的会计核算的记账员、结算业务流程监督员这个基本角色,而且应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下,更多的成为决策管理者的好参谋,好帮手,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从会计核算型的财务向经营管理型的财务的转型,而实现这种跨越和转型的关键,依赖于财务管理者的创新性意识、较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过硬的财务专业技能。对于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岗位人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考核,使之具备相应的理财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财务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

为使财务管理预算中的各项指标任务实现, 需要将财务管理的考核机制予以落实, 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调整和改进。坚持体系理论联系实际,体系建立是从实践中构建,体系实施是到实践中发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达到设计财务管理体系的初衷。

花开要有果,掷地要有声。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其后紧抓落实,最终要见成效。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财务管理体系按规定的流程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跟踪财务体系的实施过程, 准确掌握体系执状况,及时反馈信息并做出调整公司经营方案细节,结束后进行评价,总结经验。

4 财务管理体系实施的预期效果

在财务管理体系运行中,制订一套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财务管理文件,一般可由财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等组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状况、经营业绩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析,为公司的战略发展和价值创造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将实施的效果及经验教训总结成册,为将来体系的重新完善提供资料支持。

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风云在即、变化莫测,尤其是经济形势和竞争压力,对于管理都是难以预控的因素。因而,时时刻刻应增强风险意识,减少和分散风险的冲击。对风险因素采取措施,从而使风险潜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以掌握过去财务运行状况、把握现在并对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策划、继而修正、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2] 李延喜,周颖.财务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大学出版社,2006.

[3] 韩伯棠.管理运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Robbins, S.P.,Coultar, M.管理学(英文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第2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收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绿色财务管理的推广显得越发重要。本文论述了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及要点,最后分析了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绿色财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

绿色财务管理[1]是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使四者和谐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的发生基础是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思想首先要考虑的则是社会生态环境与企业的问题。绿色财务管理要求企业的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需要考虑特定的资金作为绿色成本的支出,绿色投资所需要的资金的来源等[2]-[3]。是从资金运动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目标与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财务管理。刘淑华[4]认为绿色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包含社会责任和环境风险报酬的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其目标模型为:

上式中: ―企业价值; ―第t年企业经济报酬; ―第t年企业环境报酬; ―第t年企业社会责任报酬;t―时间;i―内含社会责任风险和经济风险的期望收益。

二、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及其构建

1.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也不断深入人心,环境保护、资源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财务管理主要是解决企业与社会、环境问题,而且大多数企业的发展都是以或多或少损坏环境为代价的,因此构件绿色财务管理体系对实现经济、社会、人文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构建绿色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企业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一些发达国家,绿色财务管理体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企业构建绿色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环境、资源提供了保障。完善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管理体系,不仅提高了企业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而且促进企业拥有良好的的生存环境。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构建绿色财务管理体系可以免受经济中的冲击。因此,构建绿色财务管理体系也是企业走向世界经济的必要前提[5]。

2.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绿色财务管理强调的是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经济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时要把握其关键环节,逐步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绿色财务管理体系。

筹集资金环节的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6]。企业在应用绿色财务管理时,企业所有经济活动都要充分考虑其可能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且有固定的绿色成本支出。企业的绿色筹资体系一般来源于政府的支持、银行信贷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等,在筹资方式应积极借助于绿色负债和绿色股票形式,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缓解资金上的压力,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绿色形象,加强其在社会中的认可度。

投资环节的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企业在绿色管理体系下进行投资方向的选择、投资方案的制定时,此过程中的绿色成本需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评估投资方案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更好的满足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分配环节的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绿色财务管理是传统财务管理的延续与创新,最主要的差别就是绿色公益金、绿色股利的提取和发放,以此弥补企业在绿色资金方面可能存在的缺口,增加企业的绿色成本,不仅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绿色企业文化,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自身的绿色形象。

宣传环节的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企业在应用绿色财务管理时,应投入足够的财力和精力,积极开展绿色宣传活动进行市场推广或企业宣传,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三、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绿色财务管理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发展,目前还是一种较新的理念,企业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共同携手。

1.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对于绿色财务管理无疑是最有利的保障。事实证明,治理环境的成本大大高于造成环境污染所获得收益,因此,预防为主是最重要的,避免发生环境问题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在大中小企业中广泛推广绿色财务管理,国家可以指定一些切实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或者企业必须遵循的强制性标准。

2.政府的规范管理与引导。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规范管理与引导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政府可以推动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对于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政府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来改变人们的行为,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标。政府部门也可以采用奖罚并行的措施,对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进行奖励,同时对污染企业进行重罚。

3.建立绿色认定制度。建立健全绿色认定制度也是政府部门引导、鼓励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一个关键。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考虑在消费过程中如何避免生态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浪费。对于企业来说,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使其逐步改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行绿色认证时,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最终成为一个全新的绿色企业。目前,ISO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拥有该ISO的认证,也就表明企业的绿色管理质量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但是绿色认证必须以规范化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前提。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绿色认证制度是引导企业推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关键。

4.企业加强自身的建设。企业加强自身的建设是推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尤其是大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素质、外部环境条件、利益结构做出各种选择和判断以开展其他活动。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需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转变其利益结构。企业在推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前提是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注重生态环境问题。这就要求加大环保的宣传。企业素质是企业行为的物质基础,对企业具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素质包括领导素质、员工素质、企业管理素质以及技术装备素质。加强企业的自身素质建设除以上提到的几点外,还需要规范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就是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成本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具有相关环保意识。因此,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获得最大的收益,不仅要规范企业、加强自身的企业素质建设,还要推行绿色财务管理。

5.选择典型企业进行推广。我国目前还没有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并获得显著成果的企业,只有在个别生产环节具有低碳、环保、清洁管理方式的企业,如对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用完用尽,对废料废渣的重复利用等等,要使得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首先要挑选一些治理改革的典型企业,比如印刷、水泥等污染相对较严重的企业可以先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取得显著进步后再逐步推广。

6.学术界相关理念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收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为了避免因经济而造成的环境牺牲,企业很有必要防患于未然,主动采取综合性措施,而绿色财务管理就是这样的一种措施。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资料大多数都是由绿色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现在最需要的也是环境会计即绿色会计,绿色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评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相关绿色指标的确定等。具体的绿色指标有绿色投资率、绿色项目资金吸引资金率、废物再回收利用率、绿色研发费用率等,这一系列指标直接反应了企业绿色化程度和发展前景。

四、结语

目前,绿色财务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相信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绿色财务管理会得到很好地发展。因此,国家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推广绿色财务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社会去认可绿色财务管理的存在及其应用。学术界对绿色财务管理深入研究,相信绿色财务管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勤.论绿色财务与绿色财务管理.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20(5):105-106.

[2]王晓辉.绿色财务管理内容初探.内蒙古统计.2007(4):29-31.

[3]卿文洁.绿色财务管理与企业形象的互动关系探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28(135):97-101.

[4]刘淑华.绿色财务管理有关问题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59-60.

第3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1.1工程项目的内部制度执行力严重不足尽管我国很多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都制定了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但因为工程建设总投资成本很大,工程周期较长,项目建设涉及较多部门与单位,管理人员也较多,所以,存有部分混乱状况。例如:一些工程违法法律规定的基础建设程序,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挪用、截留建设自己,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失去控制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公司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与控制制度没有真正执行。

1.2没有形成约束投资风险的机制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的迅速发展,很多发电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均加大了基本建设工程投资力度,部分发电企业为迅速发展一些工程项目,忽视工程建设前期与建设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和控制工作,工程建设完成后因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有较大变化,使建好后的项目远远偏离预期效果,项目只有投资生产就会出现亏损。

1.3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力量薄弱很多电力企业都存在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力量薄弱问题,具体表现为财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智能,财务机构与财务工作人员不健全、基建单位或基建部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预算管理未涵盖基本建设的整个过程,相关费用控制不严格;缺乏必要的手段或方法有效控制基本建设的成本,导致项目预算超出预算现象发生;资金的投放与到位十分粗放,导致资金被浪费沉淀;工程建设结束后未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2创新和加强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路或方法

2.1重视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和其他工程基建项目相同,电力基建项目的投资金额都较大,建设周期也较长,在基建阶段加强与规范基本建设资金的筹集,能够确保资金有效合理的得到运用,减少资金沉淀现象发生,做好建设资金预算工作、控制工作、筹集工作、考核工作与监督工作,是确保工程项目造价降低的主要方法,是提升项目投效益的关键手段。管理筹集资金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多进行低风险、低成本的筹集资金。

2.2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电力企业要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有完善、健全的基本建设财务制度作保障,所以,电力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基本建设财务制度也是管理好基本建设自己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2.3创新投资管理我国的发电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缓解了以前电力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矛盾,发电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出现了发电成本不断攀升、利用小时下降等不利因素,致使电力企业出现亏损,并且亏损渐渐增大,财务状况日益恶化。当前形势下,发电企业要发展就一定得创新自己的投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投资评估方法。发电企业必须仔细测算目前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生产经营成本和需求电价水平,测算不同地区确保有投资效益的建设项目标杆价格,认真分析社会的可接受能力,在比较项目标杆价格和实际可控造价的前提下,再决策工程项目投资。始终保持财务效益与技术安全协调,进而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4注重基本建设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基本建设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关乎项目建设全过程,还需要全体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是发电企业基本建设过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基本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全体员工不仅是参与控制工作的主体,也是被控制的客体,他们不仅要控制经济业务,还要接受其他同时的监督与控制。会计在控制过程中,要科学的设置重要控制点,结合工程特征,找准内部控制重点,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必须紧密围绕内部会计控制各中心环节,控制点要方便易行,重视实效性。会计控制工作必须接受不定期的检查与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资金能够合理性的利用起来,定期检查企业的高风险区域,以及时发现各种潜在风险。

2.5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基建工程建设具有资金密集、接口管理复杂、建设周期长、参建企业多的特征,仅凭借手工管理很难满足准确显示项目成本要求,所以,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现代化方法,把工程建设特征与组织结构、制度体系、管理框架和业务流程充分结合到一起,构建管理建设财务的信息系统,进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建设项目。这也是确保基建工程准确计算工程成本,顺利完成建筑的重要条件。

3现代电力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系存有的主要问题

3.1可行性研究不紧密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主要发生在决策项目前期,它是指经过调查、分析有关项目的经济、技术、工程等方面情况与条件,对比可以使用的各种建设技术方案,评价与预测工程完成后的经济效益,预测项目建设方面的可行性、技术方面的实用性、经济方面的合理性。总体说来,它就是从工程建设与生产的全过程研究项目可行性,其最终目的就是看是否有必要建设该项目,并分析具体建设方法,进而给投资者制定决策带来依据。可行性研究能够避免投资失误,提升投资效果,能够控制投资方向与规模,改进工程管理。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根据客观规律办事,认真搜集与分析最原始的资料及数据,保证资料具有较高可靠性。可行性研究结论与报告不能掺入主观成分,一切都从实际出发,按照项目条件与要求进行论证,进而得出可行或者不可行的结果。可行性研究过程是由浅至深的一个阶段,通常都是根据相关部门关于投资估算方法与技术标准的规定;关于可行性研究方法与内容的条例、规定;关于调查资料的编制。研究过程中设计技术、市场、社会、资源等很多方面,任何方面的内容对项目运作都有一定影响,所以,一定要全面考虑所有环节。我国电力企业项目没有实现最迟建设目标或是半路夭折现象经常发生,一些企业偏重供电能力、电网规划、经营需要,随意评价财务方面工作,严重影响项目建设成本的控制工作。例如: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地质条件、气候及交通条件出现问题,给电力项目带来的后果是不能挽回的,有的会大大增加项目建设成本。

3.2缺少必要的评价体系很多项目在交付后,就立即投入生产,利用生产营运使项目实现其经营目标,收回投资,偿还贷款。项目投入使用后,需要制定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对项目决策、设计建设、竣工检验、运营生产进行系统性的评价,整体分析研究项目实际情况和前期预测状况之间的不同或是偏差,不断分析原因,总结工作经验,逐步改进新项目管理工作与监督工作,提升项目投资效果与决策水平。项目评价工作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有必要进行项目投资评价工作。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系仅含有计划阶段与实施阶段这两个阶段,缺少评价阶段。很多企业在将一个项目投入使用后不能发现自身优缺点,未及时找到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对以后工作没有发挥其指导性作用,这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非常不利。所以,电力企业要构建新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现有体系,改进现有模式,加大项目管理力度,不盲目的投资,有效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3.3管理部门没有重视资金管理工作基建部门是电力企业项目管理部门,基建部门需要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建设经验。然而由于很多国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与管理体制落后,项目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他们经常出现重视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忽视资金财务方面管理现象。具体含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管理部门忽视施工进度控制工作,实际项目建设时,很多项目经理都将经理放于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上,忽视施工进度款的按期收回。这是电力企业管理人员重视安全、重视生产、轻视管理的观念所致,因此,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中管理人员普遍存有这种思想。财务部门必须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监督管理部门确认的施工进度技术核算项目进度,进而保证每月账款按时结算。另一方面是招投标合同和项目施工合同签订的不规范或是不严格。为了控制项目建设质量、选择优秀施工单位,我国建设管理部门已经出台了项目招投标制度,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手续与表面看来不违反相关招投标制度条件下,电力项目实际操作和建设过程中多数都没有达到国家政策的预期目标。很多建设单位在投标过程中减少工作量,降低标底,进而获得投标成功,实际建设过程中,实际建设和预期工程量有较大变更,导致财务管理方面失去控制,原有的资金计划被打乱,严重影响项目成本控制工作。

4构建“预测、控制、分析”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是利用价值形式管理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所有管理工作里占据重要地位。目前,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实行财务预测和重视预算控制工作,分析企业活动的风险价值与时间价值,进而给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依据。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弊端,电力企业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管理体系,结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和自身经营特征,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预测-控制-分析”财务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是全面的、先进的、系统性的,它将项目建设周期化为投资前期、项目建设期及建设后的评价期三个阶段。

4.1预测阶段预测阶段指项目投资前期,自形成投资意向开始到投资计划完成一段期间,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时期。预测阶段主要预期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评估可能有的风险,再按照资金成本,利用动态分析法与静态分析法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此阶段需要可行性研究工作提供项目的经济、政治、环保等方面情况,比较不同方案优缺点,讨论可能达到的效果或成都。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科学的论证与决策工程项目。该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对于可行的项目,编制项目建议书。第二步是进行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对项目的投资条件与财务状况进行评价;第三步是选取适宜的设计单位或部门,制定工程预算的文件;第四步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项目后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4.2控制阶段控制阶段指投资建设阶段,从筹集资金到工程完成建设及投入使用时期。控制阶段主要是项目管理部门领导,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协调,确保项目的顺利建设,此阶段主要要降低项目总建设成本,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该阶段主要包含五方面工作:第一,筹集建设项目所需资金,不断优化资本结构;第二,规范招投标工作;第三,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成本;第四,施工建设过程中方案变动给工程成本带来的变动;第五,办理项目固定资产入账手续。

4.3分析阶段分析阶段时工程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后的一个新阶段,分析阶段也叫评价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客观分析项目建成后的作用、效益、影响及规划的执行过程、执行情况。经过检查并总结投资活动,确定是否达到了投资前期预想的目标,项目规划是否合理,通过分析对项目进行总的评价,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反馈有用信息,为以后项目的决策、投资和管理提供建议。

5结束语

第4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煤炭贸易;整合管理;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正处于金融危机复发之后进行恢复的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经济进入了中低速增长时代。煤炭产业告别了多年的煤炭增长时代,煤炭行业进入了一个更加过剩的时代,整个下行态势非常明显。作为资源型大省的山西,经济增速又是雪上加霜,很多在市场一线的煤炭贸易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

受近年来全球贸易形势严峻、市场环境恶劣、宏观贸易市场行情低迷、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在这样复杂困难的大形势下,煤炭贸易企业的生存现状再次引起各方关注,传统煤炭贸易企业纷纷陷入“零利润”的困境,急需正调整升级进行深度转型。传统煤炭贸易行业除了要进行产业升级,拓展产业链条,创新贸易模式,另辟蹊径寻找利润空间之外,还需要苦练内功,加强企业内部建设,大力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监管、风险控制、信息战略、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和持续、快速、有效、协调发展。

煤炭贸易企业整合管理体系建设首先要以制定各部门岗位责任制为切入点,以国际管理标准模式为参考,以企业OA办公系统为平台,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业务监管、风险控制、信息战略、企业文化等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整合为相互兼容的整合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整合管理体系一体化有效运行,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标准化、国际化、流程化、数字化的管理服务。整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以GB/T19001-2008标准为基本模式,融合国际管理标准以及《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文件、规范,分步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标准,并形成整合管理体系模式,如下图:

就企业整合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来讲,确定目标后,首先是要成立企业体系组织。领导组织将成为企业整合管理体系的建设的管理工作核心,属于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不仅负责提出建立整合管理体系的目标、总体规划、运行效果要求;负责体系实施方案的审核并督促实施;负责整合管理体系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还负责各专业管理体系规划、管理方案、管理程序的审批;以及对各专业工作组阶段性工作进行管理评审,提出改进要求等工作。

执行组织则负责整合管理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审核、上报;提出整合管理体系培训方案,做好体系建设专业知识培训工作;负责整合管理体系方案的推进、体系审核、持续改进;协助各专业组推进工作进程,提出可行性建议;负责为各专业组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工作进度按计划进行。

与此同时还需要借助专业管理组织制定本专业管理体系工作规划;组织制定专业培训计划;制定体系文件编写计划;组织宣贯体系文件内容;指导相关部门、岗位执行体系文件的管理要求;组织专项管理体系审核,系统查找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措施,编写体系运行报告,提交管理评审会议。

就实施步骤而言,企业整合管理体系建设总体分为:组织启动、体系建立、体系运行、体系审核、完善规范五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启动阶段

任务是启动整合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主要是编制企业整合管理体系实施方案,组建整合管理体系领导组、各专业领导组及工作组成员;领导组织召开整合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专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计划;制定管理体系培训计划。各专业组制定体系建设工作实施规划;明确文件编写要求;组织各体系专业知识培训;编写《整合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导则》、《程序文件编写指南》并组织沟通;各专业组制定文件编写计划及编写体系文件目录;统筹落实体系建设工作时间表、责任人;制定体系建设的推动制度和定期沟通制度,计划落实督促制度,工作考核制度。

二、体系文件编写阶段

建立文件化的整合管理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分部建设、集中协调、交叉审核、不断完善”的方针逐步完成。

每一专业管理体系文件(不包括文化建设体系)包括:管理体系目标;体系组织结构及相应岗位职责;保证管理体系目标实现的程序文件;支持程序文件的工作标准、规范、考核制度等支持性文件;记录体系有效实施的工作记录等部分。

在整合体系文件编写的过程中,各专业组进行本专业体系文件系统学习,确定分管理体系目标;采用 “过程方法”,分析达到体系目标的“管理过程”,制作过程网络图,体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全方位对管理过程进行梳理,根据专业管理要求找出关键过程及关键控制点;编制各过程的管理程序,规范各过程管理流程,提出管理要求;补充完善支持管理程序的工作标准、规范、制度等文件;设计工作记录,以记录执行管理程序文件运行的过程及结果。

最后,各体系文件编制的同时,需编制《整合管理体系手册》,把不同体系及体系内外相同或相似的要求加以融合,如文件、记录、内审、管理评审、方针目标管理等在多个体系中都有要求,在整合体系中予以合并,在OA系统上进行归口管理,提高综合管理的广度。所谓“个性互补”,是把不同体系及体系内外的个性要求或特殊作用的要素,在整合体系中予以凸显,并相互借鉴运用。形成 “一套制度文本支持多个管理体系”的整合管理体系文件,实现企业的一体化管理。

三、体系运行阶段

体系运行分为文件审定、文件、文件运行等步骤,重要的是要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学习文件要求,指导相关岗位按文件要求执行文件,做相应记录。

四、体系审核阶段

审核阶段的首要工作是培训管理体系内审员并成立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组;制定内部管理体系审核计划,落实管理体系文件;实施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开具内审不合格项;召开内部审核末次会议,通报内审不合格项,分析评价管理体系文件的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跟踪落实内审不合格项的整改情况;编制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提交公司最高管理层。

五、管理体系改进阶段

第5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经营型;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主体、竞争规则、供求关系等因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电网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中枢,需要率先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之构建。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变革 。

一、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方法普遍落后

因为落后的财务管理方法,财务人员往往只能在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之后,遵循会计语言进行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录入、记账、报账等。而事关重大的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却未能有效、实时地集成和共享,决策层无法获得支持决策的实时动态信息,导致财务风险加大,资金回笼困难,采购成本高,资金链和现金流吃紧,从而严重影响电网企业的竞争力。

(二)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预测

财务风险控制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电网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对电网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这些变化也给企业带来了难以预见和把握的不确定因素,由于电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不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且还面临着市场化竞争带来的运营风险 。

二、经营型、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初探

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为了维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经济信息的真实可靠。对电网企业而言,健全和完善的一体化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并以制度体系建设来规范指导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更是实现企业高效运营的前提。电网企业“经营型、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应以财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资本集中运作、预算集约调控和风险在线监控“五个集中”为主线,并以实现财务信息系统的统一和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统一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信息标准、成本标准、业务流程和组织体系为基础,实现财务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和集中化。

(一) 建立财务集中核算体系

电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体系的构建要以信息集中和共享为目标,以优化机构设置为前提,以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为基础,以统一政策标准为保障,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 。

1.优化机构设置

为建立高效的财务集中核算体系,电网企业必须在集体内统一和优化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实现组织的统一、精简和集中。当前,对于省公司而言,主要应对下属各地市公司的核算机构进行优化,撤并地市公司下属非独立运营管理机构的核算部门,将核算职能向地市公司本部集中。

2.统一会计核算平台

实现电网企业内部信息的高效集中和共享,必须在企业内部统一会计核算平台。从长远看,电网企业应统一部署基于ERP的会计核算系统,虽然难度较大,但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集中,还将为实现业务信息的集中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功能方面,电网企业会计核算系统的建设不仅满足常规财务管理的需要,还应具有自动对账功能,能够满足集体内部自动编制合并报表的需要,使企业能够实时掌握集团的经营状况。同时,建立统一的会计处理流程框架,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会计处理流程标准体系,统一财务管理框架,实现包括会计核算、资金支付、费用审批、投资管理等在内的财务管理制度一体化,使企业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任何企业管理中的重点。电网企业资金量巨大,科学地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就显得更加重要。具体而言,我国电网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的构建,应首先搭建起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然后依托该平台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实现资金的全面高效集中和融资的统筹安排,进而实行“资金统一”,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资金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省公司应成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资金统一结算中心――内部银行,明确内部银行为全部省公司的生产、经营、基建所用资金进行统一筹资、运营和监控,实行统存统贷,各下属分、子公司不准在外开设账户,这样可以加强资金监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能充分发挥资金融通的职能,用足用活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等融资政策,而且通过利率的杠杆作用,可以压缩各单位资金的占用,加速资金的周转。

1.建立资金管理平台

资金的集中管理必须依托科学高效的资金管理平台。电网企业资金管理平台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管理决策层和操作层。管理决策平台作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运作的中枢,须由集团总部资金管理部门承担。电网企业可以建立适合自身的资金集中运作平台,如资金结算部门等。在职责分工方面,集团总部资金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相关制度、办法的制定、资金总量平衡、筹融资决策、资金配置安排等;结算中心建立和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与各大银行建立协作关系,实现资金的全面高效集中,落实电网企业各项资金管理决策等 。

2.资金全面集中

资金结算部门要实现其资金运作平台的职能,首先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银企合作平台,依托银行进行资金的归集和对外支付,并与银行进行筹融资合作,规范各级单位的账户设置,形成集团账户管理体系;其次,资金结算部门和各级电网企业要在合作银行按规定开立银行账户,各级电网企业开立的银行账户要与省公司资金结算中心的银行账户挂接,实现资金的全面集中管理。

(三)建立资本集中运作体系

在资本社会,资本运作是提升企业实力的重要手段。目前,电网企业的资本运作尚未实现集中,主要由电网企业自主决策,这使得电网企业的资本运作没有形成合力,集团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作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为提高集团整体的资本运作能力,电网企业应对资本进行集中运作。

1.统筹优化资本配置

对电网企业内产业资源实施跨地域、跨单位重组整合,推动产业并购重组,进一步提高优质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竞争力,促进优质产业做大做强 。一是明确产业板块及其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产业单位对主业的技术支撑、智力支持、服务保障、效益贡献的作用。二是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资本、技术和产业合作,加快集团资本在电网核心技术领域的布局,壮大产业资本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提高产业活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以产业单位为平台,对集团专利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丰富产业资本的科技内涵,提升产业资本的创新能力和对电网建设的支持、服务能力,实现电网与产业相互支持、协同发展。

2.建立资本运作规范

一是统一业务规范,结合市场规则和集团实际,建立集团并购重组和战略投资活动的业务规范,明确工作原则、政策依据、重点环节、职责分工、需关注的主要风险点和对策建议等;二是完善业务流程,从工作流程入手规范集团并购重组活动,实现集团相关专业部门之间、总部与所属投资主体之间、企业与外部顾问之间的紧密配合和有效衔接。

(四)建立预算集约调控体系

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抓手。广东电网公司一向十分重视预算管理,普遍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从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角度来看,还需在集团经营目标预控、成本标准的制定、资金计划编制和预算执行控制等方面予以加强。

1.经营目标预控

在电网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科学合理地核定集团各下属电网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是一个难点。目前,该目标的确定主要以下属单位上报预算为基础,总部提出调整意见,经协商一致最终确定经营目标。这种方式最大的不足是总部缺乏对下属单位预算目标的控制,对集团的预算目标也不能进行合理预判,不利于集团对预算目标进行合理预判,不利于集团的预算管理。为此,电网企业应建立年度预算预测模型,以生产计划、投资计划、成本计划和电价预测等为基础,模拟测算出各下属单位的年度预算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各下属单位的预算编制,实现集团总部对于各下属单位预算目标的科学预控,最大限度降低预算的松弛 。

2.成本标准的制定

进行经营目标预控和成本的管理控制都需要科学地制定成本标准。为此,电网企业应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单位,科学制定电网成本标准。首先,梳理电网运行维护的标准作业;然后,针对各项作业分别测定其料、工、费消耗标准,形成作业成本定额,并在此基础上按电压等级制定单位变电和线路等运行维护成本标准,其他运营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按照成本驱动特点,划分为人员动因、资产动因、营业规划动因、行为动因和政策动因等费用种类,通过典型设计,逐项核定费用标准。

3.资金计划编制

为满足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电网企业要进一步强化资金计划的编制。省公司要统一资金计划的项目名称和口径,明确资金计划的编制与审核流程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加强财务部门与计划、生产、营销、基建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保证资金计划的准确性。电网企业要以其财务预算为基础,分年、月、周编制资金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公司。资金计划要严格在预算范围内编制,并不断提高编制的准确性,为资金的集约化管理提供支撑 。

4.预算执行控制

由于缺乏监控手段,电网企业对下属单位的预算监控较为滞后。随着财务集中核算体系的建立,省公司可以实时在线监控下属单位的财务状况,为集团的预算执行控制提供很好的平台。省公司可以依托该平台建立预算监控系统,以各单位上报的年度和月度预算为基础,对各单位的各项重要经营指标、成本费用和资金收支等进行在线监控,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电网企业年度预算目标的完成。

(五)建立风险在线监控体系

近年来,由于风险监控不力而导致电网企业发生重大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电网企业必须警钟长鸣,不断完善自身的内控体系。为此,在不断完善内控制度的同时,电网企业应充分利用企业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风险在线监控体系,实现对集团财务风险的实时监控。

1. 制定风险监控工作规范

省公司组织制定风险监控工作规范,明确风险监控工作类别、内容及标准化程序,统一规范风险监控的工作方案、工作底稿、工作报告、整改报告等标准化模板。各单位以工作规范为指导开展风险监控工作不断提高风险监控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2.建立风险监控规则

风险在线监控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风险监控规则,省公司应统一组织制定。风险监控规则的建立首先要对风险监控对象进行科学分类;然后提出详细的监控要点,包括会计核算的差错点、管理控制的风险点以及管理层关注重点等;最后,明确每一要点的法规或制度依据,包括金额限制或比例限制等。风险监控规划建立后,将其在信息平台中进行固化,为风险在线监控提供依据。电网企业应定期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公司工作重心的变化等相关内容,动态更新财务风险监控规则。

3.推行风险在线监控

依托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根据风险监控规则库所确定的标准,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在线监控工作机制。组织人员开展在线监控工作,通过在信息系统中设置取数关系及问题判断标准,对各单位的财务和业务信息实施自动过滤、网上查证和在线分析,定期通报在线监控情况及有关结果。同时根据在线监控发现的问题或风险,制定详细的现场稽核方案,组织开展现场稽核。

(六)以财务信息系统为支撑

电网企业早已实现了财务电算化,但都是分散的信息孤岛,对地理位置上分散的所属企业的财务状况缺乏监控,将各下属企业的数据集中到省公司,在网络通信方面是可行的,而且会计核算基本实现了统一,但现在欠缺的是有一套系统能将数据进行同步收集、进行综合分析、汇总、便于查询和决策支持。财务信息系统不仅局限在财务部门内部,是部门级的管理信息系统,而要把电力营销、合同管理、办公自动化以及工程项目、物资、资产都融合起来,实现了财务业务的一体化。

(七)以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为保障

为了落实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职能,构建“经营型、控制型”的财务管理体系,财会人员真正实现从会计核算转变到企业决策参谋助手,提高财会队伍素质刻不容缓。一是形成梯队衔接的财会队伍结构,新时期的财会队伍,要在坚持德才兼备、诚信为本的同时,力求从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层级合理等方面做好梯队衔接,形成内求团结、外求和谐的财会队伍。二是建立全员培训的长效机制。要克服以往突击培训、随机培训、形式主义培训的弊端,建立并实施全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三、结束语

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管理手段的不断改进,我国电网企业正在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2010年国资委对电网企业正式采用EVA指标进行考核,国资委之所以将EVA纳入对央企的考核,就是要引导央企实现科学发展,走“经营型、控制型”的发展之路,提高资本的投入产出水平。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中枢,构建“经营型、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该项工作,不仅需要财务部门的努力,同时也需要企业领导的权利支持、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全体职工的大局意识,只有企业上下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孟艳涛,王凡.电网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改革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6(4):62-65.

[2] 刘天育.火力发电企业成本管理浅见[J].四川会计,2002.

[3] 沈家越.供电企业如何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J].中国电业,2009.

[4] 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系列评论[N].中国电力报.

[5] 王美田,刘明鹤.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J].财会月刊,2005(21):32-33.

[6] 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 曾鸣,略胜一.中国企业持续发展的出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 许海峰,张永安.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及趋势[J] .商场现代化,2006(5).

[9] 游士兵.统计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1.

第6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1.1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情况直属工程公司成立后,结合行业政策性文件要求和集团总公司管理制度规定,立足公司实际,相继了《项目管理实施手册范本》(第一版)、《公司管理手册》、《项目现场管理制度》[2012(一)]、《项目现场管理制度》[2013(二)]、《直属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及管理岗位职责标准》、《直属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管理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标准》、《直属工程公司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示范工程)工作方案》、《项目财务管理工作规范》、《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工作标准》、《建筑施工安全资料管理标准》、《建筑工地农民工学校资料管理规程》、《施工质量自检评价报告编写范本(A、B、C系列)、《直属工程公司竣工项目成本审计方案》、《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指南》等21个管理标准、《项目底线管控办法》、《直属工程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办法》、《直属工程公司工程标准管理办法》、《直属工程公司员工工作日记管理办法》、《直属工程公司项目信息化管理办法》、《直属工程公司竣工资料管理办法》等13个管理办法,了《分供分包招标文件、合同范本及合格名录》45个。对体系文件公司做到了动态管理,以适应发展的新要求。

1.2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运行情况公司结合施工项目的特点,通过把好“三关”和做好“两大评审”来科学全面评价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三关”:一是把好以“项目开工交底会、项目现场服务和指导”为主的项目启动关,项目开工前,公司召开项目交底会,分部门进行交底,学公司、直属工程公司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有针对性地讲解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管理重点,起到了“提示、提醒、提供”的作用,实现了公司管理团队与项目管理团队有效对接和融合;项目开工进场之初,公司管理团队深入项目部进行服务和指导,面对面解决项目初期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公司管理制度和标准分部门、分岗位面对面、手把手的详细交底,通过全面深入层层交底,确保了项目从一开工就按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实施运行。二是把好以“每月例行检查、项目‘四大专题例会’”为重点的过程管控关,通过例会检查和四大专题例会这两项工作的常态化,及时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了生产的顺利实施。公司根据项目的差异化情况,每月都有针对性的开展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根据例行检查和公司项目实际情况,公司定期召开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经营管理、项目财务管理、项目综合管理四大专题例会,通报项目实施情况,学习讲解规范文件、工作标准和各类政策性文件,使公司每位员工很好的掌握国家、行业和公司的管理要求。三是把好项目竣工审计关,为完善竣工项目的后续管理,公司编制了《直属工程公司竣工项目成本审计方案》工作标准,每个竣工项目均要实施竣工项目成本审计,通过审计理清项目债权债务及盈亏情况,系统总结、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水平及得失,详细地披露相关经济数据,为项目的结算及后续管理提供了经济依据,堵塞漏洞,以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两大评审”:一是指贯标审核,按集团总公司QES管理体系要求,对公司的质量、安全、职业健康运行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进行持续改进;二是指公司年度管理评审,对公司部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部门工作绩效情况、部门管理工作改进情况等进行了全面评价,真正实现PDCA管理和管理闭合,达到持续改进。此外,公司加强年度经济运行分析,通过全面分析公司经济运行状况,发现问题,作好预警,及时整改,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的健康良好运行保驾护航。

2公司创经济品牌效益情况

直属工程公司成立六年来,由于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有效地防范了风险,提升了管理质效,公司经济效益稳步攀升,从刚成立初的几百万元利润到现在的年利润几千万元;公司也形成了以合同约定创优目标、以优质服务带动工程创优、以工程创优促进质量安全、以创优品牌赢得经营市场的创优模式,工程创优成绩喜人,2009年至2014年,公司累计承建施工项目近百个,获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1个、芙蓉奖5个、湖南省优质工程7个、四川省“天府杯”金奖1个、江西省优质工程奖1个;获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3个;获全国首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1个、全国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达标竞赛优胜工程金奖1项、全国工人先锋号1项、获国家专利证1个、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1个;通过省级工法立项2个。公司所属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等均良好运行,未发生任何质安事故,无市场不良行为,公司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省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100%,多个项目获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示范工程、市优良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广泛应用与推广绿色施工,项目管理规范有序,平稳可控。同时根据管理体系要求,公司人才建设和工程品牌成效突显,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从传统的施工承包模式向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融资•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的高端经营,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直属工程公司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生产经营、经济品牌效益、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公司先后获得了集团2010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文明单位;获集团总公司本部2009年度、2011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文明单位以及获援建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3结语

第7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绿色理念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本文分析了现代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及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点,并从若干个角度探讨了推进企业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近年来,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紧张,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要及时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为了更好的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需要深入贯彻和执行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建健康、绿色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本文分析的正是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构建与应用。

一、现代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随着我国及国际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行政法规的越来越完善,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壁垒正在逐渐消退,而绿色壁垒正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现代企业来讲,在财务管理这一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环节,要积极加强绿色财务管理思想的应用,这对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大有裨益。

(二)企业实现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绿色管理理念在世界经济范围内的盛行,绿色管理开始逐渐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而随着国内及全球筹资、融资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也需要及时推行绿色管理的模式,及时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引导企业的资金运作与管理向更好的方向进步。

(三)更好的适应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绿色产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消费观念也越来越趋向于理性,消费者在绿色产品和可循环利用产品方面的消费投入也越来越多,这时企业要通过绿色财务管理的应用,更好的引导企业在投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工作,使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活动更加趋向生态与环保。

二、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点

绿色财务管理,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其最根本的目标是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不被污染的前提下,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实现生态环境与企业的协调发展。绿色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应用与实施,要善于把握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逐步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

(一)筹资环节的绿色财务体系构建

在绿色财务管理体系下,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要充分考虑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要求有固定的成本支出用于绿色成本的支出。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绿色筹资体系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其他金融机构的资本支持以及其他资本等,在筹资方式上应当积极借助于绿色负债和绿色股票等形式,这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缓解在绿色资金方面的压力,也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带动企业品牌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提升,进而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的预期目标。

(二)投资环节的绿色体系构建

在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观念的指导下,企业在进行投资方向的选择和投资方案的制定时,必须对企业投资过程中所付出的绿色成本进行分析,综合评定投资方案的绿色程度,以更好的满足企业在未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企业在进行绿色投资时,不仅要考虑投资回报率等基本的常规指标,还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评价投资方案中的绿色收益或环境风险,做到趋利避害。譬如某企业在进行绿色投资方案的制定时,首先考察了该项目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污染物的排放、资源的消耗量等因素,接着分析了该项目的经营是否会与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相冲突、采取绿色环保式的生产方式能否得到国家的财政补贴以及自身所付出的绿色成本等因素,最终确保了绿色投资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宣传环节的绿色体系构建

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在进行市场推广或企业宣传过程中,没有坚持与时俱进,宣传理念和宣传方式相对落后,尤其是在绿色宣传方面。对此,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财力,通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绿色宣传活动,才能让社会公众看到自身的绿色行为,达到宣传企业绿色形象的效果,增强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分配环节的绿色体系构建

绿色分配体系的构建实质上是对传统财务管理分配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其最注重的区别就在于绿色公益金或绿色股利的提取与发放,以此来弥补企业在绿色资金环节可能出现的缺口,增加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积累和投入,这不仅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优秀的绿色企业文化,也非常有利于企业绿色形象的提升和建立。

三、推进企业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积极应用绿色会计处理方式

企业在开展财务与会计工作时,一定要及时结合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增设绿色股本、绿色公益金和绿色成本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财务报表中对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保收益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断提高企业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加强环保宣传,建设企业的绿色文化

通过积极有效的环保宣传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念,还可以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提升企业产品与品牌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绿色财务管理方式的推广与应用,能够引导企业在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转变,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绿色效益的有效统一。

(三)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支持

绿色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只有经过政府的有效引导与支持,才能达到最好的推广与应用效果。首先,政府要及时完善企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制度标准,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提供一系列的绿色优惠政策,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企业更好的开展绿色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绿色经济的发展。

(四)加大绿色培训的力度,提升员工的绿色素质

企业要想深入贯彻与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的理念,离不开有效的教育与培训。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人员在绿色理念、绿色财务管理、环境会计等方面的有针对的培训活动,及时更新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促进企业由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及时转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财务管理是对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具有许多新的内容与特点,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渗透绿色管理的观念,认识到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加强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的宣应用与推广。通过绿色财务管理,更好地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与销售管理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朦.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绿色财务管理浅析.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190.

[2]张文艳.浅谈循环经济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构建.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 2011 (12):112.

[3]赵亭亭.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企业长足发展的保证.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 21-23.

第8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一、预测阶段

预测阶段主要指投资前期,即从投资意向形成到项目制定投资计划这一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决策,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时期。预测阶段包括四个步骤:

(一)对项目初选后认为可行的工程项目,编写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建议书的目的是提出拟建项目的轮廓设想,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说明技术上、市场上、工程上和经济上的可能性,向政府推荐项目,供政府选择。项目建议书经规定程序批准后,称为“立项”,项目即可纳入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计划,列入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可开展可行性研究。

(二)进行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财务评价和投资条件评价可行性研究是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不仅可以作为项目设计的依据,向银行贷款的依据,而且可以作为办理开工手续、项目实施、项目评估的依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在可行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可采用动态投资评价方法结合静态投资评价方法的方式。可行性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投资条件评价。投资条件评价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内外条件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的需要及其利弊得失作出评价,以判断项目生存的可能性和可靠程度。项目的投资条件内涵广泛而繁杂,既包括项目本身的内部条件,又包括与之配套协作的外部条件;既包括可以控制的静态的稳定条件,又包括难以掌握的动态的不确定条件。投资条件评价重点放在对外部的、动态的不确定条件的评价上。

(三)选择合适的设计部门,编制工程概预算文件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需由设计单位编制工程设计概算。设计概算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其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编制,而且编制出的设计概算不允许突破投资估算允许幅度范围。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并且编制相应的施工图预算。

(四)上级部门批准后下达投资计划和年度投资计划设计文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应按照经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和总概算,下达项目投资计划。根据总概算和工期合理地安排分年度投资,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和用款计划。

二、控制阶段

控制阶段主要指投资建设期,即从筹集建设资金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这一时期。控制阶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筹集项目资金,优化资本结构供电企业生产涉及国家安全,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建设资金的取得不可能通过资本市场取得公众资金。因此,在保证了项目资本金的来源之后,其余投资额主要依靠长期负债融资取得。长期借款是供电企业筹集建设资金的一个主要渠道。供电企业经济效益良好,信用等级高,因此在选择银行方面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取得经济合理的银行贷款。

企业在筹集项目资金时,应考虑筹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保证最佳的资本结构。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利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选择资本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降低财务风险,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资本结构最优。

(二)规范招授标活动和合同管理基建项目有了资金保证之后,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开始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是程序性很强的经济活动,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程序开展活动。招投标活动结束后,应签订工程项目合同。供电企业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保证合同主体的资格合法;应当具备合同的一般条款,明确各条款内容,杜绝含糊不清;合同的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必须签订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规范招投标活动,保证合同的有效性,是基建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三)做好建设期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项目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为实现基建目标,参与项目建设的有关各方必须在系统控制理论指导下,围绕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和成本,对项目的实施状态进行周密、全面的监控,把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施工费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和其他费用的控制。

(四)控制施工方案变动引起的工程成本变动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对可能出现的由于施工方案变动而引起的各项费用充分预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开支。

(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估价入账手续供电企业在工程验收之后,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验收和工程移交的书面证明,作为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点,来估价转增固定资产,以正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及时提取折旧,准确核算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财务部门要在各项目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待竣工决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据以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和折旧数额。

三、分析阶段

工程项目竣工、移交资产之后,基建财务管理体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分析阶段。分析阶段也叫项目后评价阶段。

(一)项目后评价的范围项目后评价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目标的后评价。在项目后评价中,项目目标和目的的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照项目可研和评估中关于项目目标的论述,找出变化,分析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成败的原因,同时还应讨论项目目标的确定是否正确合理,是否符合发展的要求。项目目标和目的后评价通过变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项目决策、管理、建设实施信息反馈,以便适时调整政策、修改计划,为续建和新建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可根据分析,为宏观发展方针、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和金融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项目决策阶段的后评价。对项目决策的后评价包括项目决策程序、决策内容和决策方法分析三部分内容。项目决策程序分析主要分析项目立项决策的依据和程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先决策后立项、再评估,违背项目建设客观规律,执行错误的决策程序等。项目决策内容评价分析应对照项目决策批复的意见和要求,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或进展的情况,从投资决策者的角度,分析投入产出关系,评价决策的内容是否正确,能否实现。项目决策方法分析包

括决策方法是否科学、客观,有无主观臆断,是否实事求是。

(3)项目准备阶段的后评价。对项目准备的后评价,包括项目勘察设计、投资融资、采购招投标、开工准备等方面的后评价。项目勘察设计的后评价要对勘察设计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进行分析评价。投资融资项目后评价主要应分析评价项目的投资结构、融资模式、资金选择、项目担保和风险管理等内容,评价的重点是根据项目准备阶段所确定的投融资方案,对照实际实现的融资方案,找出差别和问题,分析利弊。同时还要分析实际融资方案对项目原定的目标和效益指标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融资成本的变化,评价融资与项目的债务的关系和今后的影响。在可能的条件下,后评价还应分析是否项目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经济的投融资方案。此外,项目贷款谈判也是后评价应该关注的方面。对采购招投标工作的后评价,应该包括招投标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评价,后评价应对采购招投标的资格、程序、法规、规范等事项进行评价,同时要分析该项目的采购招投标是否有更加经济合理的方法。对项目开工准备的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项目建设内容、厂址、引进技术方案、融资条件等重大变化可能在此时发生,应注意这些变化及其可能对项目目标、效益、风险的影响。

(4)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后评价。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后评价包括: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工程实施及管理,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分析与评价等。项目实施阶段的后评价应注意两方面的对比,一方面要与开工前的工程计划比,另一方面还应把该阶段的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与项目决策时所预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偏离度,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原因,提出对策,总结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由于对比的时点不同,对比数据的可比性需要统一,这也是项目后评价中各个阶段分析时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二)项目后评价的内容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第一,项目的技术经济后评价。项目的技术后评价主要是对工艺技术流程、技术装备选择的可靠性、适用性、配套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的再分析。项目的财务后评价与前评估中的财务分析在内容上基本是相同的,但评价中采用的数据不能简单地使用实际数,应将实际数中包含的物价指数扣除,并使之与前评估中的各项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和计算效益的范围上都可比。项目的经济后评价内容主要是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分析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所在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提高当地人口就业的影响和推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等。经济评价结果同样要与前评估指标对比。第二,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结果,提出一份单独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般包括5部分内容:项目的污染控制、区域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的利用、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能力。第三,项目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包括社会效益与影响评价和项目与社会两相适应的分析。社会效益与影响是以各项社会政策为基础、针对国家与地方各项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分析评价。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性分析包括项目是否适应国家、地区(省、市)发展;项目的文化与技术的可接受性;项目存在社会风险的程度;受损群众的补偿问题;项目的参与水平;项目承担机构能力的适应性;项目的持续性。

(三)项目后评价的工作程序项目后评价的工作程序为:接受后评价任务、签定工作合同或评价协议;成立后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设计调查方案、聘请有关专家;阅读文件、收集资料;开展调查、了解情况;分析资料、形成报告;提交后评价报告、反馈信息。

四、该体系的优点分析

通过预测、控制、分析阶段,使项目建设程序完成了从事前、事中到事后三个阶段。剖析“预测――控制――分析”新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在项目前期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使投资决策更准确“预测――控制――分析”新体系在项目前期采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科学的预测方法,引入现金流量的概念,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该体系将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不但对某一具体时间和地点、具体投资情况进行静态分析,还要引入时间变数,从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研究投资客体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加强具有预见性的指导,从而使投资方做出更科学合理、准确的投资决策。

第9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范文

1.预算管理实际效果不理想。

和传统物流企业不同,现代物流企业更加重视建设和使用一体化的物流网络,以完成对各项业务流程的准确对接。在此基础上,许多物流企业开始进行产业链整合,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对业务收支、服务成本、现金流等进行统一的财务预算。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预算环节设置过多、企业财务状况缺乏公开透明性、财务预算账务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部分企业出于减少人工成本的考虑,使得实际的财务预算可操作性不强、管理混乱,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和预想的效果相差甚远。

2.会计核算分工不明,情况复杂。

会计核算在物流企业的财务核算中居于核心地位。目前,国内物流企业虽然发展迅速、数量众多,但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有能力垄断定价的大型物流企业较少。这使得现代物流企业在规范及细化会计核算模式时面临不小的障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流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在会计核算中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二是许多物流企业没有针对自身的会计核算业务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对一些舞弊行为较严重的会计业务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核算。三是大部分的物流企业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没有对会计业务进行明确分工,经常一人身兼多职,情况复杂混乱。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物流企业日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3.流动资金管理混乱,利用率低下。

流动资金管理是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保证物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对流动资金的管理还比较混乱,资金闲置和资金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流动资金利用率不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许多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中高层管理人员仅靠基层财务人员编制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流动资金收支现状,对资金具体的使用方向和成效却不甚了解;而且由于财务报表有一定的滞后性,致使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作出决策。二是物流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其分支机构众多且所在地分散,这使得总公司无法准确掌握流动资金在各分公司和各业务环节的分布情况,易造成流动资金预算不准确、分配不均、调配不及时、管理混乱的局面,从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率。

二、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优化策略

1.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当前,很多物流企业已经建立了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企业对这一体系的贯彻执行不够彻底。为此,物流企业要对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具体包括:财务部门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全程参与企业目标和决策的制定,确立自身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分解预算指标,将各项指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及个人,明确指标控制部门的权责及利益;对收益、现金的流入流出及成本费用的预算进行严格控制;及时反馈和评价财务预算的执行效果,如果产生偏差,采取措施及时纠正,确保实现财务预算的目标。

2.构建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要求物流企业在确保资金使用及财务独立自主的权利不发生转移的前提下,实施集中的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全面预算、财务分析、财务人员委派等方案,使企业能对自身的经营和流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控制,有效处理总公司与下属分支机构间的财务管理关系,既能根据实际需要迅速集中财力,又能激发分支机构的生产积极性。

3.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对物流企业实行信息化财务管理,有利于信息顺畅流通,从而使企业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判断,整合自身财务资源,实时在线处理相关业务,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物流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将网络财务逐步纳入整体资源规划系统中,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