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研究生培养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生培养制度

第1篇: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第二条支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与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有关高等学校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充分利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研究生这一有生创新力量的作用,提升社会相关单位创新竞争力的需要。

第三条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应高度重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积极适应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对人才智力支撑的要求,主动加强与科研力量强、实验设备先进的社会各相关单位的密切联系与通力合作,创建多种形式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实验中心,搭建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引领文化、服务社会的桥梁和平台,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密切结合。

第四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合作双方要制订合作建设的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签署合作建设协议,明确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科领域、合作科研领域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等,进行全方位的对接和合作,切实做到资源共享,师资互聘,学分互认,产学研统筹,实现合作共赢。

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应把解决合作培养单位在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已任,努力为合作培养单位破解技术难题,积极为合作培养单位的职工进修、培训等提供优质服务。在联合培养研究生中,优先聘任合作培养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一定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导师,并纳入本单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

合作培养单位应把联合培养研究生纳入本单位的人才建设与科研攻关的整体工作之中,对研究生、施教导师的学习、教学、科研、论文写作、生产实习及生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资助和服务,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五条省设立由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其职责是:研究决定*省研究生联合创新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加强研究生联合创新培养基地建设的有关政策与措施,审核确定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表彰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推动我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第六条申报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3份:

(一)*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申请书;

(二)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书。

第七条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由有关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与基地所依托的合作培养单位联合申报,全省每年于*月底之前评审确定一批*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发文公布,并为基地授牌。

第2篇: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所谓的高职教育转型,是指高职教育要以市场经济转型发展为依据,遵照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教育目标、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方法等等方面对“市场”做出回应,以实现高职教育“一技之长应用型职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宗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推进,由“数量扩张”之外延建设向“市场导向、人才锻造”之内涵发展的转型升级是当前高职教育转型的核心特征,实现高职教育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拓展无疑是最好的注脚,究其缘由,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教育虽说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当经过多年发展,已然为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然不容置疑的是,在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不容乐观,2009年《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不足。”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一个困扰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然大学生就业难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2020年,我国高素质人才缺口将达到2000万,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缺口极其大,彰显我国高技能型人才的“稀缺”。对此,在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必须遵循“市场导向、工学结合、政产学研联合、校企合作”等等方向,不断推进高职人才培养制度的更新,以实现高职教育的效能。

二、高职教育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度之困”

高职教育转型升级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高职教育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的升级优化又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来显现,但在诸多的制度机制瓶颈之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面临着“制度之困”。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市场导向的“缺位”

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技能人假设”,即每一位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以习得“一技之长”为前提和目标,然如何实现“一技之长”的获取呢?“市场导向、校企合作”应该是不容置疑之模式,但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机制可以发现,尤其是公办性高职院校,其直接的管理单位是省或市人民政府,这与计划经济时代高职教育由国有企业管理大不相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剥离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天然联系,企业也很难参与到高职教育的管理当中来,失去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际上就是市场化不足,本质上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延伸,导致职业院校培养模式演变为“压缩式”本科教学,由于市场导向机制“缺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实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度供给的“失位”

制度供给是指制度供给者在给定的主观偏好、利益结构、理性水平、制度环境、技术条件等的约束下,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渠道进行正式规则创新和设立的过程。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言,需要制度供给,尤其是企业如何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制度安排,以实现其高效运行,并产生“帕累托效应”。然在实际情形中,政府对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甚至可以讲处于“真空状态”,空有鼓励性条文,难有实质性可操作空间,空有口号,难有成效,如《职业教育法》第六条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但在职业院校构建“政、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时,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严重不足,由于缺乏制度供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欠缺动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教体系的“错位”

在国外,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是各成体系的,并且有着强大的合法性支撑,高职学生也不会主观认为就读职业院校会“低人一等”。然在国内却不然,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而且是“末端”,高等教育体系的“错位”划分,极大地弱化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动力。此外,我国还缺乏完整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是中高职衔接甚至高职与普通本科的衔接问题,都未能有效打通。毋庸置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体系“唇齿相依”,职教体系的“错位性”、“不完整性”显然会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性和系统性,对此,给予高职院校一个社会认可度高的“身份确证”显得极为重要。

三、构建与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制度作为一种规则、程序的体现,是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所在。对此,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适应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需要,必须建构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自主办学、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以及教育体系的完善等等,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的优化奠定根基。

(一)以高职教育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来增强人才培养制度的驱动力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办学权一直为政府“独家经营”,不仅弱化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活力,也为“政、产、学、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带来诸多约束,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市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实现其在招生、就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自主性,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显得势在必行、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高职教育中的角色必须转换,由以往的直接举办转变为监督调控,这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驱动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也只有在职业院校自主办学权增强的前提下,才能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动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并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紧密围绕市场来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以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完善来夯实人才培养制度的保障力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黄炎培认为,办职业学校必须同时与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进行沟通和联络,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同职业界打成一片。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国家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不可能单一存在,其发展壮大需要政府、社会、高职院校、企业等等的形成“合力”,政府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制度供给方面,要避免制度低效的不良局面,更要出台《高职职业教育法》、《校企合作促进法》等等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如税费减免、政府补贴、企业项目立项等等,以增强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夯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制度的保障力。

(三)以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化来提高人才培养制度的认同力

第3篇: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全面发展;德智体美

近几年来,独立学院的发展势头较猛,各省各地相继成立不少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发展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它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它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高中毕业生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独立学院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是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加上办学时间还比较短,一些独立学院教学体系还有其不够成熟和完善的地方。独立学院在保障培养学生质量上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独立学院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健全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首先学校要有明确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

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学院,在学习费用上普遍高于公办学院,学校办学水平受到广大学子、家长以及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高学费势必要满足高质量办学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提高办学质量是每个独立学院不断追求的目标。只有提高办学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独立学院属于非公办性质,在其办学理念上跟公办院校有所不同,学校的办学经验不够,要确保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保障首先要明确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要以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和挖掘潜在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深入学生群体进行了解,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独立学院办学理念要深入人心,只有受到认可的办学理念才是学生学好课程的希望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关乎每个学生培养的方向。学校有一个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办学理念,才能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学校针对办学经验不足的问题,要多多向经验丰富的学校取经,学习先进,有效的办学模式也很重要。明确办学理念后,才能为提高办学水平奠定基础。

二、学校要提高师资力量,引进先进设备

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一直是评定一个学校综合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纵观国内外知名高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师资力量雄厚,设备配备齐全先进。高等教育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关键,师资力量对保障学生培养质量起到核心作用。学校要保障学生培养的质量,从根本来说,要提高学校的综合能力。提高学校的综合能力,第一要有优良的师资力量,第二要配备齐全的设备。没有精心的培育,很难栽培出优良的作物。没有好的导师,很难培养出高端的人才。学校要在师资力量方面加大投入,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才能为学校培养出新一代的人才做好准备。另外,学校在教师专业知识上也要加强培养。比如可以定期派老师出去接受新的理念、知识。老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时俱进,要顺应时代的进步,教师要有符合时展的进步思想才能传授先进的理念、知识等。引进先进设备也是头等大事。要办好学校,要培养一代人才,学校不可缺少的是先进设备。现在科技发展速度迅速,没有好的设备很难与时代接轨,高等教育以专业化办学,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很多专业的实践能力很重要。只有配备先进的设备,才能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只有靠实际的动手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对很多专业的设备要求要先进化,譬如计算机行业更新换代快。没有先进的学习、研究设备,学生就容易与社会脱节,教师的科研,教学研究也无法正常进行。总的来说,学校的“硬件”是根本,师资力量和设备就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硬件。学校要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必须要打好这个基础。

三、要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

21世纪的社会是人才需求型社会,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也在提高,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只掌握专业知识或技能的人,企业需要全面发展型人才,不仅在专业领域上有一定造诣,在德智体等其他方面也要满足基本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才竞争越来越大,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全面发展型人才更受企业的喜爱。学校培养一个好的学生不仅要充实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是要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一个好的学生,不仅仅要给他知识上的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将是学生出去就业或者提高自身品质的关键。在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学校还应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德,学校要培养有道德的学生。德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品德高尚才能算是人才的一个标志。智,丰富学生社团活动,通过知识大赛等活动可培养智慧型人才,还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且调动学校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美,要配合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体育或者舞蹈等方面的兴趣课从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美融入到培养学生质量的要求中。

第4篇: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关键词: 专业阅读 兴趣 志向

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开始不断增多,但由于教师数量有限,且导师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学生专业阅读指导的实施情况受到限制。中国高校存在推荐书目少的现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虽列出新生推荐阅读书目,但均是偏重于人文与大众化的书籍,并没有针对性的专业学科指导和硬性的阅读测评标准,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很难挖掘学生的潜力。而且本科生的学习内容比较广泛,专业课程比较枯燥乏味,没有一定的指导,学生学习钻研的兴趣就不强,导致学习无目的。

所以很有必要对当代学生进行专业阅读指导。所谓专业阅读指导是指教师从专业角度出发指引和指导学生阅读推荐书目、论文、报告,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方向感和兴趣,同时加强其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锻炼。即通过有针对性的、一定量的阅读,使得学生明确专业方向,开阔视野,培养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有更多的机会付诸实践,加强与老师的交流。进行专业阅读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当时的兴趣和思维测评结果推荐辅助书目,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专业阅读指导亦是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专业阅读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大学生初入大学会产生生活、学习和专业前途上的困惑,需要指导。但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专职辅导员因为专业限制不可能完全解决新生的学业困惑,而这些问题如果在低年级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和解决,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将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鉴于此,应注重学生的专业阅读指导。

一、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以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而且应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进行专业阅读。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秀书籍和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2.指导学生如何获取感兴趣的信息。通过推荐的相关书籍,学生相对全面地把握专业知识,在深入和拓展性的学习中将不完善的理论和空想付诸具体实践,明确方向,查询论文,了解在实际运作中所获得的进展。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阅读的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与学生建立较为亲密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加以正确引导,还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专业理想。

二、真正了解专业,树立专业志向。

通过激发学生的专业阅读兴趣和阅读相关专业的发展史及了解现状及存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此方面研究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课题研究,提高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其科研、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专业阅读培养,学生的志趣渐渐明朗,借助实践,学生们逐步清晰自己的兴趣指向。在大三初始,专业课密集开展时,学生通过专业阅读指导社会实践,从而毕业后直接步入相关行业工作。

三、结语。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掌握学习方法,树立专业志向,从而有助于他们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赵岩,李岩.经典阅读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世纪桥,2010,3:194.

[2]方完.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J].图书情报世界,1999,2:37.

[3]林锡强.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提升化学科学素养[J].学科在线,2009,2:128.

[4]圣约翰学院西学书单.复旦大学新生推荐书目,浙江大学新生推荐阅读书目.

第5篇: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自动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企业培训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能和本科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上平分秋色。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这些成绩的获取与我国现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这种优越的培养模式,学生学制三年,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以”准职业人“的身份顶岗实习一年。然而目前我国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还不够深入,存在许多不足,以下将结合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校企合作培养情况,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教学探索。

一、学生在校期间专业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教学专业课程设置是以培养中国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自动化专业课程的设置立足于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结合汽车产业中典型的自动化工作岗位,在企业现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后开发的,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岗位。最终选取了两大方向-PLC控制和单片机控制,这两大方向都是属于控制类,在企业自动生产线中应用非常广泛,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匹配度高,与自动化行业生产应用的主流相吻合。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学条件越来越好,师资强,设备全,基本能够实现预定计划的教学培养。自动化专业所使用的设备为校企联合研发实训设施,其工作过程为典型的企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作流程。能高度模仿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达到“学即会,会即用”的目标,即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实验课程内容,在相应的工作岗位顶岗实习时即能应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国际应用较为广泛的项目式教学法,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性,结合实验把知识组织成十个独立的小项目,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分工完成,项目的考核是由学生参与,教师充当辅导的角色,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经过系统的培训走向工作岗位,得到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的认可。

二、企业顶岗实习现状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基地从事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学生和企业员工一样,从事生产工作,承担工作岗位的责任,参加岗位培训,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学生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后,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验证、综合运用,并最终形成岗位能力,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工作需要。

目前自动化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主要从事设备操作岗位和设备维修岗位。设备操作岗位主要是操作半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活动,设备操作步骤简单,专业知识应用较少,以操作技能的为主,多为重复性劳动。设备维修岗位主要是对负责区域内机械设备进行电气方面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设备先进,类型多,维修量大,需要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维修经验,还要不断学习新设备的知识才能胜任。两种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进入岗位后的培训差异极大。顶岗实习后,学生的工作内容由企业决定,学生在何种岗位工作的随机分配,对于许多上进心较强的学生来说,分到操作岗位是一种打击,许多问题的出现是企业不可推卸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三、企业培养学生态度不积极

在传统观念中,学校担负着育人的职责,企业以追求生产效益为己任,学校和企业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放眼全球,在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企业和学校积极合作,积极参与学生培训,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个人、学校和企业的认可,形成了一个三盈的局面。国内企业“用人而不育人”的观念需要改变,应履行为社会育人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企业不愿意投入对学生的培养,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企业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培养,而由于行业的周期性及学生的择业,会有许多学生不愿留在本企业,对于追逐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来说,亏损大于收益,于是都不积极投入实习学生的培训;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的定位,许多企业都认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是廉价的打工仔,把学生几乎都安排在劳动密集性岗位,从事简单重复的流水线作业,不需要很高技能和知识,没必要投入经费对学生培养。这样对企业来说,得到的是低成本的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符合企业的利益。

四、缺少完整的培训体系

企业里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培训计划。学生进入企业后,由车间指定师傅管理和指导,这些师傅一般都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工人。他们对于企业所用的设备从构造到维修都非常精通,但是教育能力有限,缺乏对学生知识水平的了解、知识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再加上个人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尽人意。学生进入一个工作岗位后,企业为了获得稳定的产品质量,往往不允许学生调换岗位。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只能跟随一个师傅学习,而学习的内容由其工作岗位决定。有些学生在操作岗位上,其所用的设备是固定的,所生产的产品是固定的,设备的工作流程是固定,其所面对是重复的、单调的操作,而不能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这种情形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会让学生有被当作机器人的感觉。

五、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探索

从多年来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得到了肯定。而通过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调查来看,企业对学生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以下只探索上文中出现的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提高企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要改变企业从个体利益的眼光对待学生培养的问题。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否服务于实习的企业,只要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高技能和知识都将会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从这个角度出发,生产产品和培养人才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企业培养学生所承担的费用,比如减免税收,提供财政专项补贴等。在学校方面,对于紧缺性专业高技能人才,可优先考虑合作企业用人选人;对企业开放部分学校资源,如礼堂、运动场、实验室等;对于学校需求,同档次同价位产品可优先合作单位的产品中标。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拓展与企业的合作,提升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完善企业培养体系,提升学生价值

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我校创造性的开设了DL(Doing by Learning)课程,让学生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针对企业设备的特殊性,学校的教育没有能力跟踪更新,必需依靠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已经把企业中典型的生产设备开发成实训系统,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设备没有涉及到,学生想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必需依靠企业培训。但是企业人员缺乏教育专业知识,不能够很有效的传授技能知识,这个问题可通过教师和企业培训人员采用优势互补的方法解决。由企业培训人员指定培训内容,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知识构成状况,对培训内容按照内在的逻辑性重新编制,制做成课件,告诉企业培训人员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什么考核方式等。企业还需制定详细学生培训计划,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培训,落实核查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培训,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等,提升学生的价值,把学生培养成能干、会干、巧干的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办学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难题,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总能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实现多盈局面,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辽宁高职学报.2012.02

[2]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3] 朱梅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04

第6篇: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国外教育 借鉴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62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繁荣和昌盛的重要依据。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在国家综合实力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而随着我国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渐呈现出很多弊端。研究生数量逐年增长,据相关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研究生录取数量达到了32.6万人,相比2003年的26万人,增长了22%,其中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率达到了25.4%,是近几年扩招最多的一年,2006年全国录取研究生数量34.4万人,相比2004年增加了1.8万人,2008年录取研究生44.8万人,2010年计划招收研究生总量有53.4万人,2013年研究生录取规模达到了60.8万人,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招增长率为2.28%。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研究生的培养出现了很多问题,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培养模式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亟需改善。

1 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

研究生培养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制度,在高校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研究生培养的方式、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以及研究生培养的评估等,这几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善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是以课堂训练为主,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以学分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这方面,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不合理,研究生学习的学分制总分值偏低,各大高校中,研究生课程主要是以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为主,课程安排不够灵活,整体表现很僵化,大部分高校都强调课程的统一性,对于研究生的自身知识基础,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研究生的工作经验很少考虑,目前很多高校研究生对于很多课程都没有兴趣,上课成为了一种任务,成为了学校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决定自己的课程安排,很多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与学生在本科时期读的课程出现重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不相符合。研究生的教育不仅仅是课程上的理论学习,更是直接接触科研项目、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研究能力的一个过程,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中,衡量一个研究生是否具有学术研究能力主要是以研究生的数量以及的期刊等级作为标准,从而造成了很多研究生盲目发表文章,论文质量普遍不高,最终造成研究生整体科研能力下降。而且目前实行的导师负责制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这很多问题与弊端,很多研究生对导师的学术感到不理想,无法满足自身需求,而很多导师往往忙于自己的科研或者其他事务,过多的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尤其是在学术研究和职业规划中无法给学生明确引导和指导方向。在研究生管理方面,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过于强调培养目标和管理,这种机械化的培养和管理方式,看起来好像有序,但是缺乏了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上的灵活性,不利于研究生全面性的发展。

2 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发展时间较长,制度比较成熟,在研究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科研意识,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制度都要比国内制度完善很多。就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2.1 德国的师徒关系研究生培养模式

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管理其研究生的所有学习。其主要目标是以培养出具有科研能力的学术型研究生为主,是当前阶段最先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是各个国家的高校都在积极引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1]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基本上没有规定研究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课程,学习多长时间,一个学期必须拿到多少个学分,更不是以学习多少学分来判断一个学生时候可以完成学业的,德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中基本没有对学分做出硬性的要求,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就是专业方面的科研能力提升和优秀的、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为主。与国内研究生培养制度不同的是德国高校中基本上没有专门负责管理研究生的学习和其它事情的机构,所有一切均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研究生自我控制和自我发展。

2.2 美国的标准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美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基本就是标准化的培养,所谓标准化的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对研究生的标准化,专业化和严格化的教育,在美国高校中设有专门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机构――研究生院,这和我国基本上相似,研究生培养的所有事情都由研究生院来管理和负责实施。[2]但是美国对于研究生的考察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知识和学习分数上,他们更加注重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包括研究生的基础知识、科研能力、研究能力、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等等,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美国的培养模式更注重对研究生理论知识的教育,研究生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课程以及学校所要求的学分值,这些课程大都是实用性的,与特定的职业有关联的,也就是说应用型比较强。美国研究生培养不仅仅有导师负责制,还有高校的学术委员会管理,实行多方位的培养和管理。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同的是美国的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对研究生整体科研能力的考察,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向合作,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培养了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

2.3 英国精英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英国整体人口较少,所以精英教育成为了英国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点。英国对于研究生的考察相对比较严格,保持这种传统的形式。[3]在其研究生培养制度中主要是导师负责制,由导师负责管理研究生的学习和培养,更加注重研究生的质量,质量要求要远远比数量上的要求重要。英国的精英式培养方式注重于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上体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特点,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学校的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研究生综合实力的加强。英国高校中针对研究生设置了一系列的高级课程安排,这些课程体现了高度的专业化训练与培养,不仅培养了研究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更扩展了研究生的视野和兴趣,使研究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领域知识。

3 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3.1 高校改革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主导,高校的发展方向始终与政府政策、口号相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民主化管理和发展,不利于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改革高校发展制度,由高校自主决定发展方向,尤其是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方面,提高高校内部管理研究生的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管理与发展,这样既有利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也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实现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目标,为我国高校高素质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3.2 高校研究生培养课程改革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首要步骤,但是如果研究生的培养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其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也很有限。[4]所以,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课程中,应积极开发有利于研究生思维发展的课程,鼓励研究生大胆思考,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同时发展跨学科、跨专业、多校联合培养高校研究生,使研究生掌握多领域、多学科知识,拥有更完备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发展人才。

3.3 改革研究生考核标准,实现导师完全负责制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录取仍为统一考试,这种方式不利于那些有专业发展潜力但是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发展,可实行完全的导师自己负责管理和培养研究生。在研究生录取阶段,就由导师负责,由导师通过测试和评价决定是否接收研究生,同时,在研究生培养中,由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负责筹集科研经费,并依据科研经费多少招收多少研究生,实现一对一的培养教学。最后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评纳入到导师考核标准中,实现导师和研究生双向评价和考核。

参考文献:

[1]李小星,王为.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启示[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余勇.浅析国外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6):201-204.

[3]曾志伟,张桂华.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借鉴[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

第7篇: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关键词]导师负责制 研究生培养 改革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60-02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对研究生的培养,大都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该项制度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管理制度,是指导师对在校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思想品德教育、就业以及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并全面负责的管理制度。[1]

一、导师负责制的形成及内涵

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雏形形成于14世纪的英国,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导师制最为著名。它具体由学院为学生指定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品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计划。在这个时期,各国基本都实行的是单一导师制度。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科划分更加精细,掌握单一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单一导师制度亦不能满足一些跨学科、跨研究机构选题的研究生发展的要求,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乃至“导师指导小组制”应运而生。这种“双导师制”或者“多导师制”,有助于研究生扩大学术视野和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同时也使得对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更加客观。[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明确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指导作用。进入90年代,部分高等学校开始尝试在研究生培养中实施导师负责制,全面负责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研、生活等。为了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的权利和责任,进一步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试点并推广实施了“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项目资助制”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导师负责制的内涵,并突出了导师的权力和责任。[3]

二、导师负责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导师负责制制度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充实,特别是2006年以来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使得导师负责制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导师的权利和责任得到强化,在制度上保障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制度改革对导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拓展了导师发挥自身作用的空间。由于认识不足,加上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导师个体在教学、科研中也存在着差异,这使得研究生的培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伴随着改革的深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个别导师过分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权力,而忽视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导师负责制的重要内容就是赋予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分配、研究方向指定、培养计划确定、学位获得等方面具有更加自主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其目的就是通过导师自主行使权力,使得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能够有效“统一”,更加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比如导师可以根据自身科研工作的需求,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录取和招收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就能招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学生,从而更加有利于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但是,在有些高校,个别导师只注重自身导师的权力,却忽视了研究生培养的责任与义务。他们通过行使导师权力,招收到了“合适”的研究生,但是研究生一旦招收进来,限于自身科研条件、经费,或者个人的原因,又对研究生实行“放养”,疏于管理,任由研究生“自学成才”; 确定研究生的研究任务时,也不与研究生充分沟通,这无形中给研究生造成了“科研任务无法完成”的压力;对研究生的实验进展不闻不问,缺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意识。这些都极大地打击了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容易滋生研究生科研惰性和畏难情绪,阻碍了研究生个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研究生人才的成长。

(二)部分导师过分重视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研究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关注

导师负责制明确要求导师要对研究生全面负责。这其中不仅要求导师对研究生在培养计划、研究内容、科研方案、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给予指导,还要对研究生的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等方面担负起责任。但部分导师却做不到,表现在:1.有的导师认为导师的任务就是做好研究生专业上的指导,督促学生完成更好的科研成果,而对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一些工作不闻不问。2.有的导师认为,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心智已经成熟,能够自己去处理问题,没必要花费本来就有限的时间来关注专业指导以外的事情。3.部分导师科研应酬多,常年在国内外参加各种科研会议,研究生长时间难得见上导师一面,连最基本的专业上的指导都谈不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导师没有认识到,营造良好的外部科研环境对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时间久了,研究生自然就会感到“被忽略”,得不到关心,甚至认为,自己只是导师请来的“工人”,从而逐渐丧失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完善导师负责制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导师培训工作,将导师负责制的制度内涵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入到导师培训工作中去

导师负责制制度是当前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主体模式,导师只有充分理解了导师负责制制度的内涵,才能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从而规范自己的指导行为,才能有效提高指导研究生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据有关研究调查,许多高校也组织过一些导师培训工作,但是培训的内容没有涉及导师负责制的制度介绍,部分高校即便有,也不是很全面;还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组织过培训,导师对导师责任的理解完全靠个人的想当然。由此可见,对导师负责制制度内涵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二)完善导师遴选、考核体系是保证导师负责制制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新一轮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突出强调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导师的质量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遴选出科研创新能力强、作风正派、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科研生活环境的导师,对提高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1.导师的遴选,过分看重科研能力而忽视了导师个人的品行。2.导师的考核标准过低,工作形式化,使得导师“只进不出”,没有形成有效的退出机制。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科研生活工作的积极性,给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遴选、考核体系,确保处于核心地位的导师经得起检验。首先,遴选体系要全方位进行,在继续重视科研实力的前提下,应将导师个人品行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对于导师个人品行不合格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其次,导师考核工作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不讲人情,不打折扣,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消导师资格。再次,要将具有研究生招生资质与当年实际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区分开来,没有科研项目或者一定科研经费支持的硕士生导师,坚决不能让其招生,同时应探索导师身份由资格认定到岗位认定的机制,形成导师竞争上岗的局面。

(三)建立导师与研究生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导师负责制确立导师的核心地位,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研工作取得进展,使研究生能够成长成才。因此,一方面,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导师不应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应耐心听取研究生的想法,适时给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特别在日常生活中,导师不能以导师的身份要求学生,这样只会让师生之间产生距离,长此以往,隔阂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于性格比较内向、腼腆的研究生,导师要主动与之交流,努力帮其克服交流障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可以由几个专业相近、科研研究对象或者载体一致的导师组成专业指导小组,形成一个结构松散的“团队”,团队内,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研究生相互之间经常在一起活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对于研究生的性格培养、科研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研究生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对于那种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实验室人数较少的研究生来说,导师指导小组能够有效的缓解这种不利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为研究生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积极向上的环境,这对科研工作也大有裨益。

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以导师为核心,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给予导师充分的自力。这充分调动了导师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入实践,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导师负责制的内涵,力争研究生培养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 参 考 文 献 ]

[1] 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241.

第8篇: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一、导师负责制的形成及内涵

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雏形形成于14世纪的英国,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导师制最为著名。它具体由学院为学生指定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品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计划。在这个时期,各国基本都实行的是单一导师制度。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科划分更加精细,掌握单一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单一导师制度亦不能满足一些跨学科、跨研究机构选题的研究生发展的要求,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乃至“导师指导小组制”应运而生。这种“双导师制”或者“多导师制”,有助于研究生扩大学术视野和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同时也使得对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更加客观。[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明确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指导作用。进入90年代,部分高等学校开始尝试在研究生培养中实施导师负责制,全面负责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研、生活等。为了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的权利和责任,进一步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试点并推广实施了“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项目资助制”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导师负责制的内涵,并突出了导师的权力和责任。[3]

二、导师负责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导师负责制制度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充实,特别是2006年以来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使得导师负责制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导师的权利和责任得到强化,在制度上保障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制度改革对导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拓展了导师发挥自身作用的空间。由于认识不足,加上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导师个体在教学、科研中也存在着差异,这使得研究生的培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伴随着改革的深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个别导师过分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权力,而忽视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导师负责制的重要内容就是赋予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分配、研究方向指定、培养计划确定、学位获得等方面具有更加自主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其目的就是通过导师自主行使权力,使得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能够有效“统一”,更加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比如导师可以根据自身科研工作的需求,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录取和招收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就能招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学生,从而更加有利于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但是,在有些高校,个别导师只注重自身导师的权力,却忽视了研究生培养的责任与义务。他们通过行使导师权力,招收到了“合适”的研究生,但是研究生一旦招收进来,限于自身科研条件、经费,或者个人的原因,又对研究生实行“放养”,疏于管理,任由研究生“自学成才”; 确定研究生的研究任务时,也不与研究生充分沟通,这无形中给研究生造成了“科研任务无法完成”的压力;对研究生的实验进展不闻不问,缺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意识。这些都极大地打击了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容易滋生研究生科研惰性和畏难情绪,阻碍了研究生个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研究生人才的成长。

(二)部分导师过分重视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研究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关注

导师负责制明确要求导师要对研究生全面负责。这其中不仅要求导师对研究生在培养计划、研究内容、科研方案、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给予指导,还要对研究生的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等方面担负起责任。但部分导师却做不到,表现在:1.有的导师认为导师的任务就是做好研究生专业上的指导,督促学生完成更好的科研成果,而对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一些工作不闻不问。2.有的导师认为,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心智已经成熟,能够自己去处理问题,没必要花费本来就有限的时间来关注专业指导以外的事情。3.部分导师科研应酬多,常年在国内外参加各种科研会议,研究生长时间难得见上导师一面,连最基本的专业上的指导都谈不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导师没有认识到,营造良好的外部科研环境对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时间久了,研究生自然就会感到“被忽略”,得不到关心,甚至认为,自己只是导师请来的“工人”,从而逐渐丧失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完善导师负责制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导师培训工作,将导师负责制的制度内涵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入到导师培训工作中去

导师负责制制度是当前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主体模式,导师只有充分理解了导师负责制制度的内涵,才能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从而规范自己的指导行为,才能有效提高指导研究生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据有关研究调查,许多高校也组织过一些导师培训工作,但是培训的内容没有涉及导师负责制的制度介绍,部分高校即便有,也不是很全面;还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组织过培训,导师对导师责任的理解完全靠个人的想当然。由此可见,对导师负责制制度内涵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二)完善导师遴选、考核体系是保证导师负责制制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新一轮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突出强调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导师的质量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遴选出科研创新能力强、作风正派、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科研生活环境的导师,对提高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1.导师的遴选,过分看重科研能力而忽视了导师个人的品行。2.导师的考核标准过低,工作形式化,使得导师“只进不出”,没有形成有效的退出机制。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科研生活工作的积极性,给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带来消极影 响。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遴选、考核体系,确保处于核心地位的导师经得起检验。首先,遴选体系要全方位进行,在继续重视科研实力的前提下,应将导师个人品行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对于导师个人品行不合格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其次,导师考核工作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不讲人情,不打折扣,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消导师资格。再次,要将具有研究生招生资质与当年实际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区分开来,没有科研项目或者一定科研经费支持的硕士生导师,坚决不能让其招生,同时应探索导师身份由资格认定到岗位认定的机制,形成导师竞争上岗的局面。

(三)建立导师与研究生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导师负责制确立导师的核心地位,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研工作取得进展,使研究生能够成长成才。因此,一方面,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导师不应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应耐心听取研究生的想法,适时给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特别在日常生活中,导师不能以导师的身份要求学生,这样只会让师生之间产生距离,长此以往,隔阂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于性格比较内向、腼腆的研究生,导师要主动与之交流,努力帮其克服交流障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可以由几个专业相近、科研研究对象或者[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载体一致的导师组成专业指导小组,形成一个结构松散的“团队”,团队内,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研究生相互之间经常在一起活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对于研究生的性格培养、科研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研究生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对于那种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实验室人数较少的研究生来说,导师指导小组能够有效的缓解这种不利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为研究生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积极向上的环境,这对科研工作也大有裨益。

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以导师为核心,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给予导师充分的自主权力。这充分调动了导师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入实践,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导师负责制的内涵,力争研究生培养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 参 考 文 献 ]

[1] 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241.

第9篇: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

关键词: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69-02

一、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概念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是与全日制工学硕士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全不同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种的材料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目标是培养掌握材料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于实际的材料工程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并且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材料工程技术人才以及材料工程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在材料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材料工程领域培养出了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对于该领域专业学位的探索和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

二、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培养目标缺乏具体的定位。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与学术型学位硕士处在同等级别的一种研究生类型,作为全日制专业性硕士其培养目标应当侧重于材料工程应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适应行业实际需要的专门人才。但是,对于材料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我国高校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未具体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培养过程缺乏清晰指向,质量评价缺乏相应标准。

2.社会认同度不高。根据相关的调查,对于材料学科专业学位大部分学生是不了解的,有的学生甚至将其定位为非正常学位,是学术性学位的“删减版”和替补。社会上,对于材料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也存在着质疑,研究生以及用人单位普遍看不起专业学位。

3.课程设置不合理。材料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应用型的人才,必然要求其掌握比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更为广阔的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择上都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但是目前材料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都是建立在借鉴材料学科工学硕士的课程基础之上的,有些学校甚至和学术型学位硕士学习同样的教材,在课程设置中也与学术型学位硕士无差异,而学术型学位硕士的课程大都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教学,对于实践经验以及实用知识的介绍是相对欠缺的。因此导致学生对于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偏低。

4.导师遴选革新程度不够。研究生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础,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基本保障。但从目前的关于专业学位要求的双导师制的调查来看,师生对于双导师的重视还不够,很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均没有开展。甚至很多学生还不明白什么是双导师制以及双导师制对于自己的培养有什么样的帮助,学生基本上还是只选择校内的老师作为导师。另一方面,虽然有些高校大力推行了双导师制度,但是由于校外导师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因而学生们在专业实践中能否得到充分的学习是不能够保证的。

5.培养模式未能脱离培养惯性。虽然材料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当采用不同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并且国家大力支持并促进专业学位教育,但是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仍然存在培养单位在不具备相应配套设施的情形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情形,这就出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几乎完全雷同。另外,高校没有专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除了带着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外还带着学术型研究生,并且指导模式也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学术惯性,学术化倾向严重的情形,都是值得深思和改革的问题。

三、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1.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材料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合现实工作需要的专业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等较高层次的专业性人才的教育,因此其培养方案必须要依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在保证培养质量和避免学术型培养的同时,将理论分析与职业技能有机的联系起来。而作为材料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等学校在新形势下则应该在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材料方面专业人才要求的前提下,组织相关的专家结合本校办学的特色以及学科的优势,同时根据相关的专业领域和类别,制定出详细的培养方案。

2.提高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度。虽然材料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是在社会的认同度上仍然很低,很多人认为这种类型的学位层次是低于学术型学位的,并且对其就业问题表示担忧。因此,加大社会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识已经成为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采取的途径如下:①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平台并更新有关专业学位的重要信息,通过网络与社会大众有效地进行沟通,回答社会大众对于该问题的疑惑;②采取视频讲座的方式,普及与材料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了解其所报考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学习方向,从而在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改革课程设置、拓展交叉课程。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应用性和实践性,而为了突显这一特色,对其课程设置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改革。具体方法如下:①增设实践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开设实践性的课程,将工程实践同理论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使同学们在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其工程实践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②灵活设置跨学科课程。材料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性、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因此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外,还应该开设一些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专业实践、深化校企联合。与传统的材料工学硕士培养模式相比,全日制工程硕士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实践性。而实现其这一特性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企业实践,同学们通过在企业进行实地实践,不仅能够锻炼其在具体的工程过程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了解具体的企业运作管理规律也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质量还来自于企业对于该类学生的认可度。因此,加大校企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加大实践时间,注重实践质量,提高企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培养的认可度与积极性。

5.全面积极落实双导师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具备丰富经验的实践指导老师与理论指导老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度,能够在培养学生掌握好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实际的工作能力。而高校真正要做好全面贯彻双导师制度,使其在材料领域全日制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健全导师遴选制度。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而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就要求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制度。首先高校在选拔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时候可以成立专业的评估小组,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导师们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进行严格的考察;其次,高校在综合各位评估人员、学校领导以及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②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建立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要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应完善导师的薪酬福利制度,合理的薪资福利制度能够保障导师队伍健康、稳固的发展,因此高校应从导师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提供其优越的物质条件,保障其做好教育指导以及科研工作;其次,加强导师考核评估制度,完善的考核评估制度能够及时反馈导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导师根据反馈来的信息不断的提升自己从而不断的推动导师队伍的建设。③制定相关的法律,保障双导师制度的贯彻实施。为全面贯彻实施双导师制度,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性文件,将双导师制度明确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强制性制度,明确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度实施的原则和标准,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的特殊性,指出具有专业学位特色的方针政策,从立法的角度,保障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材料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比较新型的一种人才培养类型的教育模式,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公众的认同度、改革课程设置、落实双导师制度等。

参考文献:

[1]陈明飞.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5).

[2]于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1,(6).

[3]茅艳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材料工程硕士的视角[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