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危机管理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危机管理研究

第1篇: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危机;企业形象;现代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4901

1引言

现代企业组织在经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企业组织形象受损、企业美誉度大幅度下降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深刻领会企业危机管理的真谛,掌握危机管理的基本方法、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摆脱公关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就变得尤为重要。

三鹿集团由于奶粉事件而破产,让我们进一步的认识到企业是可能由于公关危机事件而死掉的。长久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组织形象是一种储备,储备的越多企业往往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就可以损失形象而度过难关,知名企业往往不会由于一两件危机事件而被公众抛弃。但是,我认为,越是知名企业,越容易由于企业形象危机而被市场淘汰。

在公共关系学里,经常会用组织形象四象限图来研究组织形象如图1:

图1

我们可以看到在途中企业处于B区域为最佳。此时企业的知名度最高,美誉度也是最高。而当企业处于D区域为最差,此时企业美誉度最差,但是知名度却很高,属于臭名昭著的地步。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当企业处于B区域时,也就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区域,企业如果经营不慎,突发事件导致企业美誉度下降,那么企业的高知名度对于企业就变成了灾难。企业形象直接由B变成了D。比如康师傅的水源危机,由于消费者质疑康师傅的包装上所写的选用优质水源,而康师傅有无法解释优质水源的来历,导致企业的诚信问题被媒体所关注。最终由于企业的高知名度而形成企业的诚信危机。

因此,现代企业一定要重视危机管理,同时越是知名企业越要把危机意识作为经营哲学中重要的一环。

2危机管理相关理论

2.1危机管理的概念

企业公关危机管理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危机管理主要是指当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如何利用企业自身原有的影响力,发挥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动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重新塑造形象。而广义的公关危机管理则是指企业的公共关系人员在危机意识的指导下,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公关危机事件进行有效的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狭义的公关危机管理其实仅仅包括了控制和协调处理两个部分。

2.2危机管理的流程

这样我们发现,危机处理应该遵循着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这个程序。我们把这四个过程分为两个部分:(1)预测、监督(危机发生前);(2)控制、协调(危机发生后)。

但是其实很多做营销的人都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危机事件后进行介入,帮助企业摆脱危机,重塑形象。但是三鹿事件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仅仅是在危机出现后才介入干预的话,往往效果很差,甚至企业也会陷入破产的境地。

3危机管理的方法

3.1案例分析

那么,如何科学的进行危机管理呢?先讲述一个故事。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冠子•世贤第十六》中有“魏文王问扁鹊”的故事:

卓襄王曰:“愿闻其数。”(庞)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卓襄王说:“希望能听听您的教诲。”庞暖说:“大王难道没有听说过魏文侯问扁鹊的事吗?魏文侯曾经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呢?’扁鹊答说:‘我大哥医术最高,二哥排第二,我最差。’魏文侯又问:‘那么能不能说说原因呢(为什么你最出名)?’扁鹊回答说:‘我大哥治病着重于人的神情,在病灶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把病除去了。由于人们不知道他能在事先就铲除病因,因此他的名气仅限于我们家里,无法传出去。我二哥给人治病,在病情初起之时就把人治好了。因此人们以为他只能治治一般轻微的小病,而他的名气也只限于本乡邻里之间。像我扁鹊这样治病,在经脉上穿上针管来放血、用上苦口的汤药、拿草药在皮肤上热敷等,是治病于病情危重的时候,人们都看到起死回生,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万事在于预防。要善于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如果只是在“病情”显露时再“下猛药”、“动手术”,即便治好了也会元气大伤、寿命打折。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危机管理的重点就应该放在预防和监督上,要建立起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

3.2危机预防系统的构建

(1)组建公关危机管理小组。

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成立危机小组是企业对违纪进行科学预测与决策、防止危机最终发生的最有效途径。

小组的成员主要有企业决策人、公共关系主管、生产、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企业法律顾问、企业宣传部门、企业客服人员。

小组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公共关系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快速准确搜集企业内外部各种不利信息;全面、准确筛选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分级别预测;及时报告企业决策层,督导相关企业部门解决问题。

(2)对危机进行预测。

企业同时还应当对危机的发生进行预测。包括预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危机发生的规模;同时还要对危机进行分级。

①轻微级:企业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导致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利益受损。比如地震、火灾或洪水等;

②一般级: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比如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问题导致媒体;

③重大级:由于企业的自身原因导致消费者利益受到巨大损失。比如由于产品或者服务的重大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死亡。

(3)进行模拟危机训练。

模拟危及演练可以帮助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及早做好危机的应对工作、培养危机管理小组应对危机的能力。其主要步骤包括:

①组织专人对近期发生的相关企业危机时间进行搜集,编辑成册、或者在企业的内部刊物上进行刊登;

②聘请公共关系专家对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树立危机意识;

③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危机实战演练,帮助相关人员熟悉危机处理流程。

4结论

在现代的信息社会里,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防止企业出现危机事件,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危机管理,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把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第2篇: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危机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形态因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于一体,已成为师生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方式和平台。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在数量、频次、规模、影响等方面均呈现出了新的趋势。如何利用新媒体提升高校危机管理水平,是高校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传播特征以“两微一端”

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格局和话语权的垄断局面,进而预示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其具有受众不确定、信息传播自由、覆盖面广、交互性强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新媒体对高校危机管理也是一把双刃剑,如运用得当,则能够很好引导社会舆论,帮助高校管理者及时正确地化解危机;但若应对处理不当,则会雪上加霜,以致不可控制。

二、新媒体对高校危机管理带来的影响

1.新媒体削弱了高校对危机管理的掌控能力。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自由性增强,任何人都可以是危机事件的者和传播者,从而大大削弱了高校对控制信息和把关的主导地位。如一旦发生危机事件,而管理者对危机事件处理不够及时有效,便可能造成各种谣言和负面虚假信息,甚至导致态势难以控制,从而给高校管理者带来了难题。

2.新媒体扩大了高校危机事件的传播范围。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可实现跨地域、超时空进行传播,加快了高校危机事件的传播速度,拓展了影响范围。加上信息的复制和传输的快速便捷性,大为缩短高校危机事件处置的反应时间,增加了危机管理的不确定性,给高校管理者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3.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放大高校学生的非理性情绪。新媒体消除了校园与社会的界限,现实与网络结合的信息传播,线上与线下交替的人际交流,更容易激发大学生潜在的非理性情绪,导致学生可能卷入各种社会纠纷中,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时代下提升高校危机管理水平的主要对策

(1)构建高校新媒体信息预警机制一是要健全危机管理预案。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平台,及时向全校师生相关决策和信息,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建立健全危机事件处理和预案制度。二是要完善信息监测系统。组织专人对新媒体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并且有效甄别各种信息,对可能在校园内出现的危机事件进行提前预防,做到未雨绸缪;三是要加强多方信息沟通。要积极利用新媒体主要平台,加强高校领导与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师生对高校决策的意见和看法,积极听取广大师生的建议,提高师生对高校的信任度以及归属感,防止由于信息交流不畅,而出现有损师生利益和高校声誉的危机事件。

(2)建立高校新媒体信息共享机制一是完善新媒体信息披露机制。加强高校官方网站信息公开,整合网络资源,合理配置资源,主动公开官方信息,加强师生教育引导,降低虚假信息干扰,争取社会和全体师生支持和理解,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二是培养适应新媒体要求的新闻发言人。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建立官方发言人制度,明确高校处理危机事件和制定危机决策的信息解释者和传播者,通过新媒体平台公布和解释危机事件,避免各种谣言的无序传播,维护高校的权益和声誉。三是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新媒体要起到促进师生与高校领导层交流的桥梁作用,在校内形成良性互动环境,强化高校应对危机的能力。

(3)提高高校管理者的新媒体素质危机管理具有较强的长期性和系统性,高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新媒体时代下,提高高校管理者的新媒体素质,是当前高校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一是要加强学习培训,促使高校管理者掌握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技能,增强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及时妥善应对危机管理,避免事件严重化、扩大化。二是要更新思想观念,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将其打造为收集以及公布信息的关键渠道。三是要发挥示范作用。高校管理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使用广泛的特点,坚持以上率下,传播高校正能量,为师生树立良好榜样。

三、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十分密切,高校危机管理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新媒体作为一种介入社会生活的方式,在高校发生危机时,其影响和社会危害也是多种方面的。高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有效降低和缓解危机事件给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秩序造成的影响和冲击,确保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张成福等.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3篇: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一)体现了高校安全管理中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理念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下,高校在开展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会以对高校存在的危机进行预防和控制,对这一项工作的服务性和工具性进行了强化,从而削弱了其行政管理的特性。这种管理形式能够更为师生所接受,易于达成融洽的管理氛围。另外,这种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在师生中形成安全事件预防机制的构建,从而更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有利于对高校各项安全管理资源进行整合

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采用新的措施,来应对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部门要针对现有的管理资源进行整合,才能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才能缩短现实与需求之间的距离。以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安全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有序的安全管理局面,加强防御危机的各种能力。

(三)有利于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形成互为依存的响应体系

高校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是进行高校危机防控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社会危机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做好自身的危机管理防控体系,可以和社会的安全防控体系进行对接,形成互相依存的响应体系。因此,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同时也是和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相联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高校危机管理模式的构建

以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的高校安全管理模式,其本质就是根据危机管理的核心理论,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从而实现对危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管理模式。

(一)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高校安全管理模式理念及思路基于危机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不仅能够高校中存在的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还要对已经显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通过危机管理理论对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高校危机管理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要求。根据高校潜在都和安全问题和显现的问题,采用危机分析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进行适当评价,然后有针对性的寻求解决的措施。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在危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现有的显性危机和潜在危机进行梳理,找到存在的关联点,从而在防控机制上形成有联系的一个整体。因此,在危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总体的构建目标,就是利用危机管理的理论,对高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形成有序的合力,实现高校的安全稳定。

(二)高校危机管理的重点模式采用危机管理理论和方法,再根据高校的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就可以构建出最为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危机管理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四个变量,即危机的种类、机制、系统和利益关系。模式中的各种关系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彼此相联系的,共同构成了高校的危机要素。

三、高校危机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

(一)构建前瞻性的安全预防体系

高校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前瞻性,要提前建立安全预防体系,这是高校安全体系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是把安全事故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的有效手段。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环节主要包括制定预防方案,培养安全意识,培训安全知识和技能,建设安全设施等多个方面。首先,要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安全应急方案,构建预防危机的管理体系。有效的预防方案是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在结合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应急方案,能够较为全面和有效的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起到预防的效果,为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应用的作用。其次,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面向全体师生进行安全宣教工作。为了是安全预防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对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尤其是在高校新生入学阶段,非常有必要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最后,高校校园内部的安全设施要建设到位,提高安全防控体系的最大效用。安全基础设施属于硬件设施,是发挥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高校要以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加大在安全硬件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对于有些实现科技创新的安保设备,要提前进行应用培训,切实做到在关键时刻发挥效用的目标。

(二)创建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

在高校安全管理中,必须创建高校的组织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力量,共同协作与配合,才能保证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发挥到最佳状态。首先,高校领导要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组织领导能力。高校领导从思想上要正确认识安全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要重视管理模式发挥的实际效果,不能搞形式主义。其次,建立安全管理相关的协调职能部门。对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是协调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安全管理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措施。在目前大多数高校中,实施安全管理的部门普遍是各管一摊,这种管理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在协调调度上由于人为因素制造了一些困难。因此,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中,安保部门必须发挥安全管理的主体作用,其他部门必须协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第4篇: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是指企业人才安全管理中各种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元素在其尚未产生破坏性影响之前预先采取行动,防患于未然,将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人力资源危机管理要求企业预测并及时发现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给员工稳定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指定并实施消除不良影响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从而保证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

二、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一)民营科技企业自身特点的要求

与其他企业相比,民营科技企业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智力、人才密集度高;二是研究开发密集度高;三是创新密度高。民营科技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开发新产品。以上特点虽然决定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预示着它比其他企业面临更多的危机。

(二)应对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需要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民营科技企业不仅要同国内企业展开人才竞争,还要同国外企业展开较量。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力资源危机也会愈演愈烈,这将对其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只有增强危机管理意识,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是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汤姆・彼得斯也曾说过:“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人力资源的存在和有效利用能够充分地激活其他物化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但是,由于人才获取困难,人力资源的短缺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所以,

要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实施和加强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三、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大多重视资金和市场,缺乏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观点是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潜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与员工的交流,重视公司文化和凝聚力,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责任和认同感。而目前我国的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对这一观念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务性管理层面,以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人与事的关系为职责,谋求人与事相宜为目标,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强调使用而轻培育,将人视为成本算人头账,而不算人力资本账,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陷

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采用的是家族式的和宗法式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缺乏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许多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设计不合理,和一般员工差不多,而且还存在着任意克扣工资奖金,承诺的奖励不兑现等情况,一旦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劳动和所得不相符时,就会重新选择新的企业,甚至还会出卖企业利益。

(三)人力资源的流失严重

虽然企业人员有合理的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必要的,但当前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流动存在不合理性,员工高比例流动,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秘密,带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又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工作质量和在职员工的稳定性、效忠心,如不加以控制,最终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四、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机制

(一)危机防范

1、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民营科技企业必须向家族制开刀,让不具备管理才能的家属或亲属让位,唯才是用,让人才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要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要转变观念,强化人才意识,注重尊重、爱护培养和激励人才,提高人才的工作满意度,增强人才与工作的相互适应性,实现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2、加强制度创新

民营科技企业要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创新。首先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职工入股制度,鼓励员工以资金或自身的人力资本入股,使人才与企业利益共享。其次,要合理确定人才的薪酬结构,使员工收入和其对企业的贡献结合起来,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要加大奖励力度。再次,注意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最后,奖罚并举,提高人才的责任意识,促使人才释放最大能量。

3、建设企业文化

民营科技企业必须摆脱其家族情节的文化因素在企业中的影响,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通过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潜移默化的增强对员工的号召力和吸引力;通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构建,培养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约束下,自主管理,自觉努力工作,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4、建立人才流失的危机预警管理系统

人才流失的危机预警管理系统是对企业人才安全状况进行识别、分析、判断,并做出警示和调控的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企业日常人才安全方面的问题,从而为改进组织管理职能或实施人才流失危机管理赢得时间和主动。

(二)危机处理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主要负责对外工作,由信息整合部、信息交流部和咨询管理部组成。信息整合部负责收集、整理和评估鉴定信息;信息交流部负责应付公众、媒体、利益团体等公众;咨询管理部负责分析危机的影响,提出改善的建议,并及时向企业高层报告。

决策系统。决策系统由人力资源危机管理者统帅,负责处理危机的全面工作,他必须有足够的权威进行决策,一般由企业的经营决策层担任。

运作系统。运作系统由部门联络部和实战部组成,部门联络部负责公司内部受影响的部门与不受影响的部门,是正常经营地区与受危机影响地区的联络纽带;而实战部则负责将危机管理者的策略计划翻译成实战的反映策略和计划,并通过专业知识来实施这些计划。

(三)危机总结

第5篇: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一)概况及调研基础

山岳型景区是我国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研究也更加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以调研的方式,通过实证研究揭示目前我国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现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笔者根据中国旅游网中的A级景区名单,挑选出了符合本文要求的A级山岳型景区名单,并将这些景区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中原区、东南区、西部区、东北区,并在选取样本时按各个区域的一定比例进行配比。中原区:东南区:西部区:东北区的比例约为3:3:1.5:2.5。同时以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作为判断景区管理成熟度的标准,确认5A、4A级景区是管理成熟的景区,3A、2A、1A级景区列为相对不成熟景区。

(二)调研结果

本文以调查获得的资料为分析样本,将其中的定性资料转变为定量数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研究。统计方法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电话调查表的结果分析如下:

问题一:你认为旅游景区是否存在危机?

在50个被调查的景区中,38个被调查的景区管理者认为景区存在着危机隐患,占总数的76%;12个被调查的景区管理者认为景区内没有危机隐患,约占总数的24%。需要注意的是,有危机意识的景区个数超过了景区管理相对成熟的景区个数30,这说明我国大部分景区的管理者还是有危机意识的。

问题二:是否听说过景区的危机管理?认为危机管理重要程度如何?

在50个调查的景区中,有22个被调查景区管理者听说过景区危机管理,约占总数的46%;28个景区的管理者没有听说过景区的危机管理,约占总数的54%,这说明超过半数的景区对危机管理的概念不清楚。

在对危机管理的重要程度的评价上,42个被调查景区认为景区的危机管理非常重要,约占总数的84%;6个被调查景区认为危机管理重要程度一般,只有2个被调查景区认为景区的危机管理并不重要,这说明大多数景区对危机管理的重要程度有着正确的理解。

问题三:所在景区有无关于危机管理的规定和措施?

96%的被调查景区有着危机管理相关的规定和措施。但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所谓的危机管理规定和措施大部分是针对景区内的安全事故或者突发灾害的预案和措施,这说明景区内还是缺乏系统全面的危机管理规定和措施。

问题四:有没有安排预防和应对危机的高科技手段?

占调查总数54%的景区内有预防和应对危机的高科技手段,46%的被调查景区还处于人工监控的阶段。这说明我国景区用于危机防范和应对的高科技手段还没有普及,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景区的高科技手段也只限于远程监控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是室外的摄像头,更加先进的3S技术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于景区内。

问题五:哪种对景区的危害最大?

对于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对景区的影响程度上,两者相差不大,50%的被调查景区认为是自然灾害,50%的被调查景区认为是安全事故。这说明这两种灾害都对景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于内部和外部危机对景区的影响程度上,两者的影响程度各占一半左右,48%的被调查景区认为是内部危机重要,40%的被调查景区认为是外部危机,还有12%的被调查景区认为两者相差不大。

(三)统计数据及分析

1.景区等级与景区危机管理认知度的交叉关系。根据数据的交叉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景区的危机管理认知度与景区的等级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危机意识方面,可以看出危机意识的普及率与景区的等级有着正相关的关系,景区的危机意识从2A级景区到5A级景区逐渐升高,A级景区的危机意识虽然是100%,但是由于这个等级的样本数偏少,可能使数据产生一定的偏差,但是这个数据也可能是由于新建的景区在管理上发挥后发优势,注重对景区各个方面的管理所导致的。

在危机管理重要程度认知方面,景区的等级与危机管理重要程度认知有着一定的正相关的关系,随着景区等级的升高,景区管理者对危机管理重要程度上的认知度也逐渐升高。A级景区的危机管理重要程度的认知为75%,这可能是由于A级景区的样本个数太少,或者是新建的景区可以吸取其他景区管理的优势,建立更加健全的管理制度。

2.景区危机管理的成熟度与景区历史的交叉关系。根据分析可知,景区的成立时间与景区的危机管理的认知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成立时间在15-20年之间的景区对危机管理重要程度的认知度比较高,这一等级的景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立的一批景区,这些景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管理日益成熟,同时,这一批景区的管理者也是不断地吸取外界经验,快速地成长。

在有关危机管理的相关规定上,可以看到,超过90%的被调查景区都有着相关的规定和措施,当然这些规定可能是部分的、不系统的,但至少说明我国景区已经意识到建立相关危机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景区的成立时间与危机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普及成正相关,景区存在的越久,其相关的规定措施也就越健全。

3.景区危机管理与所在地域的交叉关系。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的重要认知度最高,但是这个地区的景区的相关的规定和措施、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最少,分别处于四个地区的最低点。中原地区对于危机管理重要程度的认知,相关规定和措施以及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都是比较高的,这说明这一地区的景区的危机管理相对比较成熟。东南地区的景区对与危机管理重要程度的认知度最低,仅有36.7%,可见这一地区的危机管理需要加强宣传普及。

(四)开放性问题统计及分析

问题六:你所在景区有没有处理危机的好经验?

在对景区管理者进行开放性问题的询问时,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景区都有着各种不同的应急预案和安全预案,而这构成景区危机管理规定的主体。各个景区总结出的危机处理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预防为主的思想。大部分景区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并且把它贯彻到实际的行动中,他们认为“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危机管理的关键。

2.与当地的有关部门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一旦发生突发状况,保证其他部门的迅速协助,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一切。

3.健全的内部制度。健全的内部制度使得景区的危机管理有法可依,使景区在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管理和运作,健全的制度是危机管理的重要保障。

4.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处理突发事件,这个小组在日常的管理中也是正常运作的。

5.定期培训演练。对员工进行安全或者突发事件的培训,定期进行演练,向景区员工宣传有关的危机管理知识,使第一线的员工能够起到很好的危机侦探、应变能力。

6.向游客宣传。景区的很多危机隐患可能是由于游客的疏忽大意,因而积极的向游客进行相关的宣传是降低危机隐患的重要途径。目前景区向游客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带队的导游或者是安全警示等标识牌等。

二、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有效对策及建议

(一)明晰景区危机管理的概念

通过电话调查发现,在50个被调查的景区中,半数以上的景区对危机管理的概念不清楚。在电话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景区的管理者对景区危机管理的概念与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相混淆。因此,景区要把危机管理同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区别开来,争取从管理岗位到基层服务岗位都能广泛地接受和理解景区危机管理这个概念。

(二)健全景区危机管理的相关措施

虽然96%的被调查景区有关于危机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措施,但是这些规定和措施却是不系统,不健全的。大部分景区的危机管理规定仅仅是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规定和措施。因此,景区尤其是3A级以下景区要继续补充完善景区的危机管理规定和措施,确保每一个景区有一个系统健全的危机管理系统。

(三)有效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危机预防

在危机管理中,危机预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危机的发生有一个过程的,虽然它爆发的时间和地点是不确定的,但在危机孕育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预兆,如果能及时地检测到这些预兆,并且积极加以制止,就可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损害。

在调查的50个景区中,54%的景区认为本景区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其实这些景区所谓的高科技手段仅仅是指远程监控,也就是室外摄像头技术,这说明我国景区用于危机处理的高科技手段比较简陋单一,并且应用不普及。

(四)加强危机后的创新工作

景区在遭遇危机,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是一个新的课题,危机管理的一个核心是“化危为机”。景区在发生危机之后,要及时观察市场需求,根据危机后的自身资源特色来寻找新的突破口,使景区能快速从危机的阴影下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景区创新工作的作用就相当重要。而目前景区的创新机制比较陈旧,无法有效地满足危机后的创新需要。

三、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调研小结

第6篇: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社会危机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 主体网络建构 过程两端延伸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危机事件的需要,清晰界定了研究对象,明确了研究重点,正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框架。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导致了部分人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这些不满情绪在一定突发事件的“导火索”作用下,就可能生成破坏性的危机事件。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则充分响应了管理这些危机事件的需要,逐步确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危机管理网络建设为研究核心,以各行业领域危机专项管理为具体研究对象和危机过程管理为研究重点的研究框架。民族地区的危机管理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模式建构既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单靠外援式或政府强制式推进,而应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发挥民族文化多样性优势,发掘和利用民间传统智慧,让民族地区的危机管理成为内源式的危机管理。

当前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机构,包括高校成立的专门研究中心,隶属于政府的专门研究所和社会的一些风险评估和研究机构等中介组织。如清华大学成立的危机管理学术委员会,创立了“清华大学危机管理论坛”。已经成立的政府应急办公室,不仅是危机发生时最高的权威领导和协调应急力量的机构,更肩负着平时研究危机发生机理的框架研究和信息动态采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的艰巨任务。各大企事业单位尤其是金融业、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保险信托机构、国内外投行纷纷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布机构对国内经济和金融运行状况的监控数据和分析看法。市场上专门从事危机公共的企业公关服务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危机公关服务。

第二,实现公共危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应当更加重视国内社会和国际力量的参与,构建以政府为核心的多边合作网络成为共识。

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不仅要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共同参与,还要对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调度,有秩序地处理各项应急事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危机管理主要是政府危机的管理。然而,在近几年我国共公危机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等许多新特点的新形势下,许多学者认为建立在我国政府统一领导下的,有非政府组织、国际社会组织和他国政府参与的多边合作网络是应然也是必然的选择。

有些学者从我国社会力量参与的应急管理不足的情况出发,指出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没有把社会力量作为主体和伙伴,还未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的机制,还把我国社会应急的力量划分为: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外部智囊和社会公众,从各方面探讨了他们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危机中的公众参与同样扮演重要角色,有着“自救”、“共救”和“公救”等不同的层次。“自救”的意义在于公民如何在危机中迅速辨明自己的处境和角色,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共救”的意义在于共处于同一危机状态下的公民,如何通过相互体认和帮助,共度难关;而“公救”则需要全社会对于处于危机环境中的公民的帮助与扶持。

由此,基于各类社会组织自身的特点和长处,如何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给予恰当的角色和功能定位从而建立统一指挥,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危机管理主体多元结构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现在多元主体协同上研究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微观轻宏观,重横向轻纵向,重静态轻动态,尤其对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研究薄弱。

第三,在应对危机的过程当中,从中段对危机事件的及时反应和紧急应对向两端延伸,在前段的风险预警信息管理和后段的危机心理救助方面开创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前些年,我国的公共应急管理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危机事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中段,即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及时反应和紧急应对上。由此,许多学者的笔触更多地集中于对政府和社会组成的应急组织系统,统一指挥、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相互协作、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广泛的应急保障系统和应急管理法规上。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实体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所形成的体统是应急管理中及时反应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来源。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公共危机的频发,事后处理付出的高额成本,使我们意识到必须从总体上转换面前公共危机被动应付的思路。许多危机事件的最终爆发始于某种矛盾的不断积累直至临界点的到达,由此启示在许多危机事件爆发之前留给了我们一定的时间去察觉和感知它。应该把好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关,进行有效地风险管理以降低其发生的频率,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机以降低其发生时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地预警防护以降低其造成的损失。于是风险预警信息管理就成为整个危机管理管理的起点。学者们以风险预警研究和危机管理为分析对象,具体探讨了二者渗透与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途径,包括概念、理论、方法、议题以及研究力量的整合,企望走出一条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相结合的新路。风险管理依赖于有效地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社会风险是来自于外部的、由传统和自然的不变性和固定性,或由人们的生产活动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等原因而导致的社会失序、社会动荡的风险,其主要类型包括制度风险、技术风险和文化风险三种。风险管理与评估的流程主要有五个步骤组成,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控和贯穿全过程的风险沟通组成。公共危机的大规模爆发往往伴随着危机信息的逐级传播与扩散。如果政府信息披露滞后导致权威信源出现真空,传媒管制政策的误区造成主流舆论僵化失语,公众急于知情而缺乏回应,就会引发流言产生与传播,网络舆论“把关人”机制的钝化加剧了危机爆发的强度。在网络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加强舆情监测,力争第一时间信息,切实掌握危机信息传播的话语权;主动设置议题,有效控制危机信息传播的主导权;注重危机沟通协调,重建危机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沟通渠道、工具和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以迅速有效应对危机。

在危机管理过程的后端即重建和恢复阶段,这不仅意味着回复危机中受损的东西,也意味着恢复和重建危机中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对灾后心理危机进行主动的干预、疏导和救治,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顺利度过精神危机是非常重要的。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过程的向两端延伸,实现了从常态向危机状态转换的无缝隙链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公共危机过程理论。也充分体现了要把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力的培养整合进政府常态管理中行政能力的提升当中的构想。而后端的危机心理救助则更加突出了政府管理的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薛澜.危机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7

[2]梁宏志.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力量参与[J].城市与减灾,2007(1)

[3]乔毅.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J]消费导刊,2007,(8)

[4]杨安华.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研究、现状、意义及思路[J].开发研究,2007,(5)

[5]刘智勇,刘文节.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研究述评[J].2012(5)

[6]童星.社会学风险预警研究与行政学危机管理研究的整合[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6)

[7]刘冀广.我国主要社会风险及商业保险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研究[J].上海保险,2007(11)

第7篇: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关于危机事件,罗森塔尔认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从此定义出发,本文认为,关于高校危机管理则是指高校应该建立一定的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处理严重危机高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并可能带来严重威胁后果的潜在的以及突发性的事件。这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基础,即关于危机管理不仅仅是针对突发事件而言,同时也考虑到了一些潜在的暂时未显露出来但是在未来可能演变成危机的事件。高校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特殊性决定了它是各种危机潜存与易发的场所。从高校危机的特性来分析,其特征可以归纳为:(1)突发性和紧急性。危机发生前虽然有征兆或预警可能,但由于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程度不可预见,往往会超过学校人力配置所能控制的范围。高校危机的发生会严重干扰教学秩序,威胁到教职工与学生的价值和目标。(2)高度不确定性。由于所在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人理性的有限性,高校危机往往表现出状态不确定性、影响不确定性和回应不确定性。(3)危机处理非程序性。由于危机的高度不确定性,决策者对于危机的处理时间有限,掌握信息和资源有限,危机情况下的对应策略基于人工判断,缺乏科学推理与思考。(4)具有“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指一个坏的微小的因素,如果不及时地加以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高校属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其危机会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5)具有双重效果性。危机虽然可以产生较大的恶劣影响,但也潜存机遇,控制好了不仅可以转危为安,而且可以借此进行体制上的革新,以促进学校管理的完善。

二、高校危机事件产生的动因分析

1.社会因素。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高校危机的发生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高校人群高度密集、人才大量聚集,往往会成为社会危机蔓延的重点场所,而高校危机的发生反过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又是巨大的,因此,高校危机与社会危机存在着相互密切联系的联动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中的竞争与就业压力也日趋激烈。这些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目标,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间接影响学校危机的管理能力。2.学校内部因素。随着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内部资源和条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校内部关系也呈现复杂多样性,高等学校内部社会转型的问题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困惑交织在一起,使得高校的建设、发展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面对这样的形势,许多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制度却没有跟上,管理疏漏、管理真空的现象也就难以避免。3.学生因素。如学生心理不健全、厌学、课业压力大、自我伤害、人际关系不佳、情感困惑、缺乏正确的性知识、人生观扭曲等都会引发校园暴力及伤害事件,特别是那些来自于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的学生更易发生问题。另外学生的运动伤害、实验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等都是常见因素。4.教师因素。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教师对学生实行体罚或辱骂、教师本身不够敬业、存在心理疾病等都会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事件。另外教师缺乏危机意识以及危机来临时指挥不当也会使学校危机的影响扩大、损失加重。5.自然因素。来自于大环境的改变,如政治与社会的变迁;来自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造成的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来自于政府教育改革以及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学校的传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来自于不法分子的蓄意破坏及外力入侵,如校外不法分子的滋事伤人、绑架等;来自于突发性流行病疫情在校园的蔓延。

三、高校危机管理的可持续性改进措施

1.树立危机管理意识。针对学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高校危机管理更要加强危机管理理论的学习,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切实维护和保障大学生的利益,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危机预警意识。不仅要对一些常见的易于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好危机预警与控制,同时也要对潜在性的危机问题做好准备工作。这就要求高校领导与广大师生事前做好有效沟通,增强危机决策能力以及控制能力。一方面,在突发性危机面前能够做到沉着冷静,头脑清醒,果断处理危机;另一方面,对一些潜在性的危机问题,建立危机防范预警系统,未雨绸缪,以便危机发生时不会手足无措。2.将危机教育纳入校园文化体系在目前还无法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的情况下,应该将危机教育的内容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将其主要内容分散至各门相关课程进行讲授。同时,整合多方力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危机教育。从教师来讲,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知识灌输和引导;从管理者来讲,学校危机管理机构、学生管理部门、保卫及后勤部门,学生群团组织等都应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危机教育。3.建立学校危机预警机制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者应对危机的能力,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因素,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案,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学校须做好危机预报,高校的学生宿舍教室等是人员密集场所,应禁止私自使用高功率电器,并定时定点排查校舍、教学器材、体育器材和消防设施等,消除隐患,及时危机事件警报。建立定期的随机心理访问调查;对处于亚健康心理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在危机事故发生的时候,建立危机领导小组,立即展开危机拯救工作,事后建立危机调查报告,分析危机发生原因,做好下一阶段的危机预警防范机制,确保危机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事实证明,许多危机是有规律可循的,如节假日乘车安全,防盗,夏天下河游泳,比赛期间容易发生冲突等。4.增强危机预防及处理能力2003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制定《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认为危机的发展包括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重建期3个阶段。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缓解与预防、针对危机的准备、对危机的反应和危机后的恢复四个环节。笔者建议按这4个阶段制定安全计划:在危机的缓解与预防环节,加强对大学校园的环境和安全设施审查,对校园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和反应;在危机的准备环节,制定危机预案,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物资准备;在第三个环节,成立紧急反应命令中心,其作用是证实并评估危机级别、报告危机、指定控制区域,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公布危机信息;在危机后的恢复环节,将根据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采取合适的善后措施,包括恢复正常的教学工作,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对危机的周期性回顾与评估,修改原有预案等。

作者:刘立霞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国君.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若干思考———基于过程论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08,(07):42-44.

[2]梁润,童蕾蕾.高校危机管理中紧急权的使用: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01):96-100.

第8篇: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台风常在中国大陆沿海、台湾、香港和澳门海峡沿岸登陆,给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是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鉴于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厅、阳江市政府的资助下于2011年7月27~30日在广州和阳江联合主办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聚集了两岸和海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管理科学方面的学者,分别有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加拿大海洋渔业局、台湾大学、台湾“中研院”、台湾海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10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有关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的相关问题,并且商议了两岸的合作研究计划,包括台风预报、台风生态效应、台风灾害评估、台风灾害危机管理等,旨在推动海峡两岸台风灾害相关方面的合作,有助于两岸建立全面完善的台风灾害预警和评估体系。

二、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意义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的强热带气旋,它通常伴随着大风、巨浪和强降雨,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系统。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且台风强度最强的海区,全球约36%的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其中80%发展为台风,而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尤其对海峡两岸影响较大。针对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意义,几位专家与职能部门领导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为主办方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党委书记隋广军教授首先介绍了台风灾害这一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多年来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广东地区,一直饱受台风侵扰,学界关于台风灾害的研究也一直未间断。踏入21世纪以来,学界必须对台风这种古老的灾害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台风等自然灾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另一方面,广东省乃至全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一条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往往分散在不同区域,台风的直接破坏虽然是局部性的,但台风灾害对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破坏,却可能引发整个产业链的瘫痪,如同今年发生在日本的311大地震对广东汽车、电子产业的影响一样。因此,台风已不仅仅与农业生产、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还直接关系到工业产业链的安全、产业竞争力的稳定,值得学界特别关注。

广东省科技厅钟小平副厅长就台风灾害研究对于广东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深刻见解。广东作为沿海省份,在经济上享受着毗邻海洋的便利,同时也承受着台风侵袭所带来的威胁。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台风从广东登陆,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台风登陆的频率在攀升,每年都给广东经济,尤其是第一产业带来严重损失。省科技厅一直高度重视与台风相关的研究,积极引进推广了一大批既先进又实用的新信息化技术,应用卫星云图实时接收技术,全面提升了各级防汛部门的实时监测能力;全面推广了台风路径监视系统,通过GIS技术预测台风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登陆时间,这都为更好地进行抗灾工作、减少人民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做出很大贡献。

阳江市副市长李日芳作为台风多发地区的领导,对于台风灾害研究的现实意义深有体会。阳江是广东台风灾害多发地区,每逢夏秋时节,台风的造访总会打破这里的安宁。市委、市政府一直对台风相关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便更好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目前阳江已经初步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系统,为了能让台风监测工作真正地发挥社会效益,阳江特别重视向社会及时相关信息,建立了电视、电台、报纸天气预报、气象信息专用电话、手机气象短信等各种面向公众的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及时地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使得广大人民和企事业单位能及时地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外,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党组书记郭俊研究员希望两岸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能将台风灾害相关研究成果与现实运用进行对接,更好地帮助政府职能部分进行更科学准确的政策制定。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任小波处长指出:台风预报现阶段仍存在较大难处,希望各个研究团队和研究机构能够提出好的科研计划,通过领先于世界的研究计划来促进台风灾害研究实现跨越性发展。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张兴根主任介绍了两岸的学术交流情况,并表示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将积极支持两岸有关台风灾害的相关研究。

三、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的研究专题

专题一:台风灾害影响机理与环境效应

台湾“中研院”赵丰教授认为空间测量学未来将在台风灾害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空间测量技术在近些年已经在精密性、准确性、灵敏度以及时空分别率上取得了极大进展。空间观察已经成为气象研究有价值的遥感工具,同时,空间测量技术为理解和评估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信息,因为有些信息难以观察和计算,需要凭借空间测量技术来加以测量。因此空间测量学将为台风灾害相关的气象研究提供有力的信息与数据支持。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唐丹玲研究员、王东晓研究员、杨顶田研究员、潘刚博士、王素芬博士等注重台风灾害的遥感检测及其预警一应急一评估平台构建。该团队对我国沿海台风灾害进行卫星遥感检测、应急、预警、危害评价与预防技术等进行研究,对于快速评价台风灾害,为台风灾害进行预防和重建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该团队的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向:1.台风风雨分布精细预报技术;2.多源遥感数据快速采集、处理技术和低空无人机应急系统;3.台风灾害信息遥感自动提取技术;4.多参数多模块台风灾害数值模拟和趋势预测技术;5.台风灾害预警一评估一应急业务化试运行系统平台构建。

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唐存勇教授、林依依教授等对与大洋上台风观测结果及观测网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该研究团队于2009年布放三组观测海洋一气象测浮标于西北太平洋上,浮球量测表面气象资料和上层海洋的海水温度,每6小时经由铱卫星网络传输资料至地面接收端。观测期间成功测到多个台风通过测站附近。分析结果显示:1.台风通过前,气压先上升后下降,此现象可能与台风的下沉流有关;2.台风通过时海气热交换增加,但并不剧烈;3.在台风开始时海表面温度即缓慢下降,但观测海域上层百米的热含量值,显示在台风通过时先增加,而于台风通过的末期骤减;4.台风引起的惯性波在不同深度可持续数日到二周不等;5.卫星观测与实测资料相比,仍存在差异。此研究证实海气观测浮标既经济且即时于大洋中观测台风,提供台风的即时基本信息,西太平洋国家可能考虑在大洋上共同建立台风观测网,提高台风预报的精准

度,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万齐林研究员、袁金南博士等学者对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个例的风雨分布精细数值模拟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团队选择莫拉菲“Molave”和2009年“巨爵Koppu”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美国新一代非静力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分别对两个台风个例的风雨分布进行了24小时精细数据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模拟的热带气旋路径、最大风速、近地风场、降水分布等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赵栋梁博士认为:台风引起的大风会在海面上掀起大浪,形成大量的海洋飞沫,强烈的铅直混合使海洋混合层加深,海表温度降低,海浪、海洋飞沫和海表温度降低会影响海一气界面动量和热量通量,从而对台风系统(强度和路径)产生影响,台风系统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影响海面风和海上浪,因此,要想准确地预报台风和海浪,必须同时考虑大气、海洋和海浪之间的耦合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亮博士指出一个有趣的研究现象:2007年11月中旬,台风“米娜”(0723)和“海贝思”(0724)几乎同时分别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由于受到双台风效应、环境流场等多重因素影响,“米娜”和“海贝思”在其生命史中均出现了逆时针打转路径。研究表明:强度为category-2的“米娜”受双台风效应影响由西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其对上层海洋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显著区:在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由于“米娜”移动缓慢且强度达到最大,局地产生了一个海洋中尺度冷涡,出现了最大降温三度的冷斑,对应叶绿素浓度增长3倍。而在通过吕宋海峡洋面时,其强度减弱且移动速度加快,当地海表最大降温仅为一度,但是叶绿素浓度增加仍为3倍之多。而强度仅为category-1的“海贝思”由于双台风效应影响则出现停滞和路径的打转,致使其对当地海洋作用时间大大加长,“海贝思”导致局地洋面产生强烈的上升流与垂直混合,并诱发了海洋中尺度冷涡产生、海表发生显著降温以及叶绿素浓度的显著增加。上述研究表明:在研究台风对上层海洋的影响时,要综合考虑台风强度、台风路径、台风对海洋强迫时间和海洋背景场等因素,这对理解台风对海洋物理和海洋生态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专题二:台风灾害危机管理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阳爱民教授提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的思路。该团队尝试建立广东省台风灾害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模型的台风灾害损失预测模型组合,综合评价模型预测结果,以避免单一模型失效所产生误导,提高系统预测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台湾海洋大学廖正信教授等就台风对台湾东北海域灯火渔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伴随着台风的侵袭,调查海域出现了明显的表水温冷却。同时,渔船大量聚集与停留于此一暂时性的冷表水区域,显示其作业渔场有随台风侵袭而产生推移的现象。此外,渔获量与鱼种组成亦有随台风侵袭而产生变动。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台风对台湾沿近海渔业的可能冲击,加强相关危机管理则显得十分必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仕鸿老师提出:台风灾情评估对防台减灾和救灾工作十分重要。陈仕鸿对台风灾情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台风灾害案例历史序列分析,综合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的综合评估模型,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将台风灾情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再设定一极重灾为参考序列,根据台风各评估指标与参考序列的距离,计算出关联系数,将关联系数加权平均和定义为灾度,根据灾度值评定台风的灾级。对1991年至2008年影响广东省的65个台风的灾情评估结果。评估模型,方法简单、计算量小、评估结果合理,简单灵活,值得推广。

台湾景文科技大学陈王琨教授利用近16年的台风气象和灾情数据(其中前10年数据用于训练,后6年数据用于预测验证),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台风灾情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误差约为30%。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神经网络在台风灾情预测中的应用。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所方朝阳博士提出:基于WEBGIS的台风灾害在线预警和损失评估系统是防御台风可行方案。该系统集成台风观测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开发台风灾害在线预警和损失评估的创新技术。系统基于空间分析技术,依据台风预报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完成台风灾害的在线预警和损失评估工作,并将分析结果叠加到网络地图实时表现。该系统成功开发不但可以有助于政府决策支持,也便于公众及时了解有关信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和副教授认为: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台风灾害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综合危害程度日益凸显。有效的政府危机管理方案将极大减少灾害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该研究尝试构建台风灾害的危机管理模型,并以此模型分析了台风灾害危机管理实例,指出在政府防灾减灾工作中,如何提高其危机管理水平对于防台风具有重要意义。妥善的台风灾害危机管理方案不仅包括预警与应急管理措施,还应包括灾后的赈灾补偿措施,而巨灾保险是完善赈灾补偿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此次“海峡两岸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台风灾害研究,有利于提高各地防灾抗灾的能力,同时也加强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

第9篇:危机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危机管理;政府职能;多元主体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90-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王峥嵘(1981-),男,甘肃酒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发展研究。

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有关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能力问题的研究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从理论上来看,无论是对全球化和风险社会的认知,还是对现代行政和公民社会的理解,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都必须回应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价值和理论走向。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价值取向

1.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共性。公共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对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或紧急状态。从对公共危机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公共危机的管理必须关照到诸如公共安全、公共福利、公平公正等的价值和要求。而从政府存在的本质来看,对公共利益的关照和回应就是其职能、职责和合法性的表现。首先,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首要的任务与职能就是承担政治责任,维护公共安全,发挥其社会管理功能。其次,政府必须以效率、公平、发展为核心进行制度选择与安排,有效规避各种危机。再次,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观念的引领者和资源的配置者,必须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创造性、积极性和社会的整体活力。由此可知,政府作为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性组织,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就是其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主体的合法性保证。

2.公共危机管理的效能性。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政府正在由权力的集中代表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这要求政府不仅要追求行政行为的高效率,更要重视其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对于政府而言,行政效能也是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当追求的核心价值,是政府职能的逻辑起点。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在危机管理中,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行政体系,不断提升政府以及社会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理顺政府各个组织系统之间的关系,形成高效的危机管理行政体系。

3.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化。从理论上,普遍认为政府是危机管理主体中的核心力量,负责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危机全过程。但基于对治理有效性、合法性以及对多元化的考量,必须认识到公共危机单一治理机制的局限性。随着危机问题多样化和复杂化,公共危机难以单纯通过行政组织得以有效解决,必须要建立公共危机多元治理机制来协调各方力量,实现资源整合。由此,在现代行政体系下,有关危机的管理必须适应行政民主化的要求,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公民的民主参与应当被视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恰当且必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民主化与社会化也是提高政府和民众危机意识及危机应对能力的需要。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导向

1.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治理中,政府应当将危机管理与自身职能转变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应对多重社会风险,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利益。首先,从资源配置上来看,政府应当把社会发展、公共安全保障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资源配置和投入,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减少风险因素奠定坚实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其次,从政府发展的科学性来看,政府应当强调职能履行的全面性,政府必须在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职能。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这就既是政府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方向,也是公共危机管理有效性的要求。

2.优化政府管理体制。基于危机管理要求政府要全面提高应对能力,必须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和行动整合,建立健全应对公共危机的管理体制。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体制建设:首先,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协调机构。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危机管理的有效性与是否具有一个权威、高效、协调的中枢指挥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危机管理体系中的诸多行动者结合到一起,通过沟通渠道,动员和加强各方的参与和合作,协调各方的行动。其次,整合人力和组织资源。公共危机的种类繁多、影响巨大,单一的管理机构不可能对所有的危机事件都能做到高效的应对,而一些传统的政府机构如警察局、消防局、预防局等都具有相当的危机应对能力,对这样一些机构进行组织资源整合,将有效地扩展危机治理的功能,而且可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再次,危机的发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等,同样,危机产生的影响也会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危机管理强调社会各个领域互动协调发展,在建立危机管理体制时应立足于社会整体,进行综合管理和协调。

三、公共危机管理工作机制的基本路向

1.建立多元主体的组织体系。在组织结构上,传统的公共危机应急系统多是条块分割的科层组织,不利于主体间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而要实现有效的危机管理,就必须建立和调适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中,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凡参与公共事务处理的主体都可能形成权力中心;无论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还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都形成了一种平等竞争的、合作协商性的互动关系;政府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权力关系,并彼此交换资源、持续协调以实现各自目标,最终形成参与性的危机治理结构。在危机治理中提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并不是否定政府的地位与作用,反而意味着政府承担更大的责任。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仍然是维护公众利益的主要角色,只是将权力与责任适度地分化于包括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和媒体等的其他主体,政府主要负责指挥控制和对各参与主体的博弈进行协调,实现危机治理的合作,以整合社会资源。政府不再是危机的管理者,而是更多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相互合作。在运行中,政府将减少对其他参与主体的管制,增强其规划、引导、协调、服务等的功能。这样,就可以把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看做一个包括政府、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公众和媒体等子系统的整合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与协作,并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广泛利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以多元主体相互间的信任与合作为基础,通过建立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实现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2.设立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机制。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特别是在一个高度复杂、快速变化流动的信息社会环境中,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全面性已经成为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良好的信息采集与处理、及时的共享与沟通是政府危机管理有效性的现实要求。信息的公开和良好的沟通是政府与公众互动对话,是对民众需要诉求的回应,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在处理危机中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为此,政府要确立一种制度和机制安排,让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危机发生、发展、处理的状况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等。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政府行为,以便参与到危机处理中来,这本身也是依靠公众力量救援的重要内容。否则,仅仅通过政府内部机制自下而上的传递信息,往往会造成信息失真,从而导致对客观实际不能准确描述和判断,而无法作出最佳的决策。首先,政府公开公共信息要及时,要避免公众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虚假信息,使政府陷入被动;其次,政府要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危机信息服务,信息要力求准确,这样才能使得公众心中有数;最后,政府要尽快制定公共信息公开的相应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公共信息得以公开,使信息公开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加强危机意识,转变传统观念。任何行为都是在某种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没有危机意识,也就谈不上危机管理。可以说,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也是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前提。而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对一个国家而言,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危机管理的基础,树立危机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政府进行危机管理,不只是危机发生后政府的迅速响应和对局势的全面控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解决社会问题,防止危机爆发的意识。危机意识是这样一种思想或观念,它要求一个组织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和平、发展的时期,就抱着遭遇和应对危机的心态,预先考虑和预测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紧急的和极度困难的形势,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预先制定对抗危机的应急方案。危机意识的确立,能将危机的发生状态和发展规律置于政府管理体系的前瞻性预测和有效防控之中,培养强烈的危机意识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与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为此,可定期开展危机管理专家的讨论、汇总、分析专题会,就危机发生时的情势、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提高行政人员的危机意识。同时,也应该把危机管理意识灌输到全社会,向社会民众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民众树立起危机意识,提高社会的成熟度。

参考文献:

[1]罗伯特・登哈特,珍妮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