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讨论法的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成本会计作为中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需要学生在具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相关理论基础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具备一定难度的特点。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巩固知识点成为教师需要悉心研究的问题。然而,由于教师的思维定式、教学设备的限制等,成本会计教学方法较单一,若进行适当的改善,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也能达到适当的提升。
一、成本会计现有教学方法的分析
随着多媒体设备的引进,教师授课过程中习惯以PPT课件演示教学内容配合详细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也就是采用讲授法为主,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教师授课条理清晰,能够较好的将知识点完整、清楚、结构化地呈现给学生。但是,此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倘若学生在上课的45分钟时间内能够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跟上教师的授课思路,有意识的进行识记,那么自身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也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现有教学方法下容易引起的问题
由于中高职学生学习水平较低、自控能力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的特点,使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他们,容易引起以下的一些问题,造成学生对于成本会计学的接受情况不尽理想。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成本会计学属于会计学中的进阶课程,需要具备会计学中一些基础课程的功底,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学习难度。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基础课程没有掌握好,或者对一些基础知识点产生了遗忘,这些情况对于成本会计内容的掌握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学生若在听课过程中没有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对于一些知识点难以理解或听不懂。倘若教师采用较为传统教学方法,整个课堂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者学生由于自己无法良好的掌握内容而产生沮丧、懊恼等的不良情绪,导致对于这门课程产生抵触心理。
(二)忽视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讲授法配合演示法的教学方法下,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授课过程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反馈基本通过上交课后作业的形式完成,却又难以保证作业的质量和真实性,教师无法真实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三)缺乏实践教学
中高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必要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仅仅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成本会计实务的训练,最终导致成本会计理论与技能锻炼脱轨,学生虽然学会了书本知识但是难以将各章节的内容整合后进行实际运用。
为了改变现状,教师可首先从教学方法上做适当的改进与创新,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辅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①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一章节的内容里可设置一定的任务,例如给定一家小企业的资料作为案例,要求学生在学会课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模拟该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核算。在案例的选择方面尽可能选择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例子。比如要素费用分配的模拟核算章节,可以以生产不同品种糖果的糖果厂作为案例,如何将不同品种糖果耗费的共同材料费用进行分配、如何将糖果厂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进行分配、如何将生产糖果过程中不同车间、不同部门耗用的动力费用进行分配等的问题作为前提任务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着进行各种分配方法的运用。对于分配方法的选择不进行限制,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并且说明选择此种方式的缘由。此种教学方法能够保持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能够良好地解决学生学习成本会计兴趣不高的问题。
(二)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②成本会计学中不同的分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这些理论性的内容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下基本上是通过教师的讲述传授给学生的,有些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因此对于部分难以记忆的理论知识点,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法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个人的思考以及小组之间的互动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在讲述“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的章节,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五种,每种分配方法适合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部分的内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配合课堂讨论法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且组内选取代表进行发言阐述,转换教师直接讲述的方式为通过学生之口进行总结,一方面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调动了课堂氛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③ 由于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差,一般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太采用。但是针对成本会计的学科特点,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采用。例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这一章节的内容一般设置在教科书的后半部分章节,也就是需要学生在学习了要素费用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生产耗费在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等章节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的。成本计算方法中的品种法并无新内容需要讲述,而是把前面各章节的内容整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运用,教师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读书指导法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根据品种法章节提供的例题一边进行前面章节的复习回顾。采用读书指导法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给予课堂时间给每一个学生进行自我修补,引导学生针对自身的薄弱项目进行强化学习。
(四)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④ 由于成本会计学是系统化的学科,每一章节的内容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有前后的联系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完成后每一个学生应当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有了系统化的了解,需要配合以一定的实际训练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实习作业法帮助学生进行技能锻炼。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集体模拟成一家企业的财务部门,并且划分小组模拟不同的成本会计岗位,分别设置成本主管(设置账户)、材料核算部门(核算材料、燃料、外购动力耗费)、劳资核算部门(核算人工耗费)、设备核算部门(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费)、税费核算部门(核算利息、税金及其他支出)、车间核算部门(核算辅助生产车间耗费、基本生产车间其他间接耗费、核算废品损失、核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成本分析人员(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进行模拟核算工作,将成本会计教学渗透于实际账务处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技能水平,锻炼岗位业务能力。
四、总结
随着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的不断改进优化,学校为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造了条件。根据成本会计学的特点,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可尝试着采用上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掌握知识要点、锻炼技能水平。
第一,综合性。
安全科学既具有自然科学,又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一名合格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化工安全、消防安全、防火防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建筑安全、通风工程、道路安全、灾害学、监测监控技术等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具备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法规等人文科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并能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第二,实践性。
安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运用所具备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去指导工程实践,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因此,安全工程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出能够从事安全技术科学研究、安全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检测与监测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讨论教学法在安全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常用的安全工程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标准化实验法和讨论法等。案例教学法、多媒体体教学法和标准化实验法,能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事故案例,印象深刻,但此三种方法仍旧是由老师单一地向学生讲述,教学过程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注意力很难长久维持,但讨论式教学法能避免这种缺点,并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深厚的兴趣。
2.1讨论教学法概述
讨论教学法是针对课堂中某个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其主要形式有三种。
第一,泛谈式议题。
基于个人预习、初步质疑,由小组内部交流,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后,提出不易解决的问题,由教师归纳整理。
第二,探索式讨论。
这是集体学习的一种形式。对于“提出问题”,学生处于期待情景,老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种学习需要集体凝聚力,在探讨式讨论中,个体在同伴的帮助下,促进其产生有感染力的行为和竞争性的努力。该方法可以集思广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三,辩论式研讨。
教师在学生展开讨论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尖锐、激烈的意见,组织学生辩论,在辩论中开阔视野,发展思维。该方法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更关注讨论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得到发展。
2.2讨论式教学法适用范围
讨论式教学法主要适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对于案例较多的学科更加适用。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案例较多,运用讨论式教学法,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积极去分析、解决问题,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上对安全工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2.3讨论教学法的运用
第一,泛谈式议题。
安全工程专业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比如安全系统工程教学过程,对于安全与危险的关系、安全检查表等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展开泛谈式讨论。通过讨论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根据讨论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再通过讲授方式向同学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二,探索式讨论。
针对安全系统工程关于可靠性问题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章节可以通过探索式讨论,让学生针对现实生活常见的可靠性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引出可靠性、安全性、风险性、可靠度等相关概念,同时引导学生探讨人的可靠性分析。对于故障模式,教师可以提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故障模式分类,引导学生探索故障模式、原因、机理及效应等。
第三,辩论式研讨。
此方法与上述两个方法相比,讨论内容比较深入。对安全系统工程中事故分析和事故件分析,可以用此方法。通过分组让学生激烈讨论事故树的定量分析的计算方法,是运用最大割集,还是运用最小割集计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每个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计算过程。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辩论结果进行总结,然后再举两个不同的例子,让同学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使学生了解到什么情况下哪种方法更简便。
2.4讨论教学法的优点
第一,通过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认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第二,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产生专业课学习的深厚兴趣,培养读“活书”的能力。
第三,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产生不同的学术观点,拓宽专业学习的知识面,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第四,学生通过探索发现知识产生、发展,培训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引导学生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儿科护理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分析讨论,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由具体病例提升为抽象的理论。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均较强的学科,由于病人的特殊性难以在儿科病房进行教学,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案例将学生带入另一种“临床现场”,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极大提高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传统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式大多依据疾病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等程序来进行,而大多数教师以讲授法、讨论法及演示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授课方法单一,很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同时专业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也随之突显。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病例,让学生身临实际案例中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临床护理问题的经验,从而高效、快捷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1.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基本过程
1.1 案例的设计与选择。
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过程是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客观选择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以现实为范本,使案例接近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病例内容要得体,切合实际,应依据护理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及不同层次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案例。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案例选用不同,教学效果可大相径庭。教师要领悟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案例,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有针对性地收集病例,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尚未接触临床,没有工作经验,所以要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病情病程合适、紧扣大纲的案例来感染和引导学生。为使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案例具有针对性,富有吸引力,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必须与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相联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一个好的病例设计可使学生充分了解临床护理的整体程序,体会到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以及同一疾病、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情、病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
1.2 运用案例的时机要恰当。
课前要做好周密的准备,整门课中需要的案例要循序渐进,掌握层次性的原则。就一堂课而言,可酌情将案例安排在课始、课中或课尾,出发点放在加深学生对其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最后,可就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失误、易忽略的知识点和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对教案进行改进,并设置相应的问题供讨论,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并及时给予医学伦理的教育。
1.3 进行案例讨论是重要环节。
案例讨论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可采取课堂随机发言或专题讨论的方式。随机发言是教师简要介绍案例,学生有针对性地自由阐述观点,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循循善诱,做好必要的铺垫或交代,使学生“启而有发”“一启即发”。切忌纠缠细节,指导学生以最简捷的思维路径得到正确的结论。
1.4 案例教学实施时注意事项。
病案编写与选择是对已发生的典型病例的真实写照,必须具有高度的客观性。病案描述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的,老师不应加入评论性和分析性的语言。案例教学时老师一定要把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灵活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这一原则。病案教学结束时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总结的重要性。儿科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临床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在接触真正患儿时的临床应用能力。因此,在儿科学的教学中完全有必要实施案例教学。但值得注意的是,病案只是完成教材讲授的辅助手段,是教材内容的补充,离开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指导和支持,案例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只有在教师积极、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其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 案例引入时常用的3种方法及优缺点
2.1 课前设疑法。教师在上新课之前,选择一个按教学大纲要求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自学相关知识,请学生带着疑问查阅相关资料,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为督促每一个学生积极准备,上课时老师可采取随机抽叫的方式,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观点可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总结或详细讲解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让学生自己去评判刚才结果正确与否。此方法优点在于能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增强探究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方面充分暴露。不足之处是中专学生自学能力还不强,老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讨论结束后老师必须做系统讲解。
2.2 案例讨论法。在完成某一课堂目标后,针对具体目标设置案例并提出问题,请学生共同分组讨论,在取得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后,每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在全班发言,小组其他成员可做补充。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讨论结束时,教师对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且通过案例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此方法优点在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上课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比较符合中专学生的实际。不足之处是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
2.3 课前导入法。教师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展示一个病例,直观、形象的进行案例教学。例如在进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教学时,以一个典型的病例导入新课。如:患儿,男,11个月,因哭闹,多汗一个月就诊,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母亲妊娠晚期有肌肉抽搐史。小儿常居在室内,经常腹泻,至今不能扶站。体查:wt 9kg,L70cm发育营养尚可,前囟2 cm×1.5cm,枕秃,未出牙,方颅、肋缘外翻,肝右肋下1cm,脾(-),轻度“O”型腿。病例中播放患儿的临床表现,尤其是骨骼改变引起的几种常见体征(枕秃、方颅、肋缘外翻、“O”形腿等等),结合发病机理及图片进行讲解。采用多媒体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佝偻病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严重患儿出现的后遗症,加深了学生对佝偻病临床表现和护理的认识,并在看完病例后提问:判断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表现?常见病因有哪些?首先,以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心去听课,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其次,教师精讲佝偻病各期的临床特点,讨论出现上述体征的发病机制,然后请学生讨论,并且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最后,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内容包括讨论情况、学生发言和对案例的分析等,并将案例进一步引申,与相关理论相结合,从而归纳出重点内容。
此方法优点在于典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既克服了床边教学学生学习不方便的问题,又克服了书面不能展示的案例图像、音频、视频内容,可以全方位地表现疾病特点。不足之处是典型病例多媒体视频资源缺乏。
3. 案例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3.1 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的往往是一个实际事件,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也可能略有差异,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学校和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是个难题。案例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实现在各个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间的切换。所以,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案例教学法将临床护理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它是中职学校乃至高校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案例教学法也只有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其他教学方法和谐运用,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并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郭金达.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3):81~ 82
[2] 熊永红1 孙爱芳2 病案教学法在中专《儿科学》的实践探索[J]中外医疗,2011, R2,15
[3] 杨玉霞.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NO.7
[4] 丁建云1,管勇丽1,孙丰斌2.案例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论坛,R473,2008 年12 月第5 卷 第35 期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教育的四个目标,在课程结构构建、改革教学和考试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要适应媒介技术发展对传播人才的要求不断完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传播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可以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考试方法可以从建立课程题库、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关键词:
创新教育;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1]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四个目标,在教学方式与考试方法方面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应对媒介技术发展优化课程结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由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和新闻传播实务三大类课程构成,其中前两者主要属于理论类课程,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可分为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在课程建构中不能仅强调大众传播类课程,需要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课程根据本科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规划在课程体系当中,课程性质可分为必修和选修。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是媒介融合时代传播学专业课程构成的一个新要素,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学生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应适当提高此类课程在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机会学习和掌握传媒技术,提高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的整体构成变化不大,主要应该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更新和调整,增加一些适应媒介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影响,特别要指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闻传播实践,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锻炼,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
二、根据课程性质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探索主要从理论类课程、业务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入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中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主要包括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史、网络传播、人际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就是理论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较多地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为使基本理论教学深入浅出、简明易懂,教师要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基本理论的内涵。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媒介变化的新形势下对新闻传播理论进行反思和置疑,这就可以适当抛给学生一些当前有争论的观点、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争论的过程中使真理越辩越明,并且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思考,学会理据充分地阐述个人观点。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活跃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置疑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中选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编辑、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等课程属于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这类课程理论与实务联系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基本原理与方法,更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内外实训机会,锻炼他们的新闻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新闻采、写、编、评、舆论调查、公共危机处理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些案例的优缺点,向业界前辈学习实务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采用情境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些虚拟或真实的大众传播现场情境,利用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中获取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新闻报道、舆论调查、危机处理,并鼓励学生超越案例的局限,大胆思考与众不同但又合理有效的报道、调查与处理方式,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更能够超越条框限制,运用新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3.在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在“纸上”谈兵,还必须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计算机软件技术来适应电子媒介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教学需要讲练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是对基本的操作技术进行示范,之后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反复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但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还未达到教学目标,能运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并结合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进行平面、影视、网络媒体的编辑与制作才能达到学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选取优秀的行业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布置阶段性和综合性作业的方式,指导学生在作品鉴赏的基础之上完成自己的、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灵活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1]为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需要改革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进而将创新意识不断内化在自己的人格当中。
1.建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题库,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可见,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任何创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原型启发”,这些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是诱发学生产生创意的“原型”,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核不仅不能放松,反而需要不断提高考核内容的深度和考核范围的广度,全面、综合考察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此类课程,可以通过建立考试题库的方式,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内容进行全面复习,教师通过勾画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图示指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但在题型设计方面可以多样化,通过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观点述评等方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
2.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需要教师在讲授清楚基本理论之后,根据章节特点适当进行实训。学生的实训作品质量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此类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给学生布置实训作业,采用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作的方式提交课程作业。教师在习题课中,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给予点评、或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在作品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水平,并将课程作业的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中,提高学生对实训作业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独立和协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立分析与处理新闻实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另外,这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也不容忽视,期末考试也是必要的环节,通过综合性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采用应用性的题目来考核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应对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类课程,此类课程不能只以期末考试为主,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适时给学生布置阶段性作业来考察学生对基本软件技术的掌握情况。因此,此类课程适合采用阶段性作业与期末综合性作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阶段性作业重点考察学生对软件技术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期末综合性作品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中大部分软件技术的整体把握与应用情况,并在综合性作业中将学生的创意水平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创新情感体验。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师交叉培训;质量跟踪;评估机制;商贸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5-03
一、文献综述:培训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评估是指为指定培训活动而收集信息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在于评价一个培训项目是否有价值、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评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估的程序和组织实施包括:评估的准备、评估的实施、评估结果的分析处理等。对培训评估的研究,其理论和操作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实践导向的阶段,19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晚期,以Kirkpatrick模型为代表;(2)过程驱动的操作阶段,时间从1980年代晚期到2000年代早期,代表性的研究是关注ROI为潮流的模型如Phillips在2003提出的ROI评估模型;(3)现在是第三个阶段,研究导向的全面研究阶段。这些研究从评估目的、标准、评估信息收集的对象、方法和指标上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论述,形成了丰硕的成果。而在具体实践中,也不断积累和发展出了很多经验可供借鉴。
(一)评估培训的主流模型及优缺点比较
1、理论渊源及评估目的差异
从评估目的出发,项目评估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两类。形成性评估旨在提供促进项目设计和发展,希望缺点,以提出解决办法。其实质是帮助形成和塑造更好完成项目质量,因此,形成性评估应当嵌入在整个系统培训过程中。总结性评估是在培训项目完成后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产生一个总结性的判断或结论,其评估的内容包括短期和长期评估。短期主要关注学习者的反应(学习者在兴趣、注意力和学习目标上的动机)和学到的知识,长期主要关注工作中的行为和企业绩效的变化。从评估的内容和主体角度出发,通常有六种常用的教育评估的方法:以目标为基础的评价、目标自由的评价、反应评价、系统评价、专业视角和半官方的方法。其中目标为基础和系统为基础的方法在评估培训中被运用的最多。由此可见,当前流行的目标为基础的评估实际上是总结性评估,而系统为基础的评估实际上是典型的形成性评估。
各种的评估培训项目的框架模型都是在上述方法的影响下提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框架Kirkpatrick,他的模型(1959)追随了目标基础的评价方法。四个评价层次为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而从系统视角出发,最具影响力的模型包括CIPP模型(情境、投入、过程和结果);培训有效性系统方法(TVS)以及IPO(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模型。
2、评估对象、内容上的差异
在评估对象上,重点包括了受训人员和培训项目两个方面。前者关注培训是否达到提升受训者能力和绩效的目标,如当前最为流行的Kirkpatrick提出的四层次评估模型将培训效果主要集中在受训者的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方面。其后,很多学者如Toplis等(1993),Kaufman(1994),Philips(1996)对该模型进行部分改进。这些模型能较好的评价培训的效果,但是在培训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却无法发现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方法改进培训。基于此,Worthen & Sanders提出了CIPP模型,Bushnell提出了IPO模型,Fitz-Enz提出了TVS模型,这些模型将培训项目本身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关注于评价培训前的目标、计划、资源投入以及培训过程中的组织实施以及培训后的结果等内容,这些模型强调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估内容和目标,从而有助于从培训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评价和发现问题。
3、评估标准和方法上的差异
评估标准的选择和发展是培训评估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Wam,Bird & Rackham(1970)指出,要想使输出评估获得成功,还需在培训项目开始之前明确培训的预期目标,选择或构建好评估的标准。在针对K氏模型的四个层次评价标准: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中,有学者认为,反应好并不意味着能进行很好的学习。因此,往往在评估中有多个标准,它们反映培训的多个目的和组织目标。
有效的评估信息收集取决于科学的评估方法选取。对培训有效性的评估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在总结性评估模型中,结果层是最难评估的。有学者认为,培训结果有效性评估的两种方法:受训者行为的可观察到的变化,一是自我报告的行为检查表,二是诊断测试。或者运用实验控制组的方法进行事前和事后对比,Kirkpatrick则指出,可以通过同事进行评价。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对评估培训参与者对学习的兴趣、注意力和动机等方面的短期结果评估通常运用量表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而长期评估主要关注学习者将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运用到工作中的情况,即学习转移的评价。而在形成性评估方面,重点对过程的评估方法包括意见反馈表、等级打分表以及对现存记录的分析等。
4、模型的优缺点分析
目标为基础的模型能帮助操作者考虑评估目标,但是这些模型没有定义实现目标的必要步骤,因此无法在获得结果的情况下采取提升培训的方法。因此系统为基础的模型在考虑整体的情境和现状时更有用,如CIPP和CIRO评估模型具有系统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的显著特点。它们不再把评估活动看成是整个培训过程最后一环真正将评估活动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的每个环节,甚至超前于培训活动。评估过程的评价能通过提供发现和改正缺点和失误的系统从而发挥其最大影响。反馈机制提供了对培训流程的连续控制和精炼。但系统为基础的模型不能表现培训设计和评价之间的动态互动。这些模型也没有提供评价的工具。而且这些模型也没有指出评价的合作的过程,即在评价过程中人们可以充当的不同角色和责任。
(二)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教师培训在指导思想、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如英国教师培训按教师水平及需求的不同安排培训内容,认为培训、经验、资格、工作安排、晋职之间应建立一种更为紧密、更为清晰的联系。澳、新、泰三国的大学教师培训采取读学位跟班听课或自学课程,实践锻炼,参加短期讨论班和科研工作等多种培训方式。美国、日本采取在职培训与学位认可、工资晋升相结合的制度。
在具体针对教师评估的指标方面,英国师资培训咨询委员会提出了评价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9项指标。在加拿大,教师培训的评估指标的前三位排序分别是:设计和培训的质量,发展知识、理解和技能过程的质量,培训者对培训反应的质量。国内有学者指出,针对教师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估项目包括培训目标、培训教师、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内容等。在具体培训实施中,我国中小学教师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评估的指标体系则由环境与硬件准备、计划与组织安排、培训实施与管理、培训效果四部分组成,共包含17项指标、37项次级指标。
在评估主体选择和评估方法上,评估可由培训专家、培训官员、受训人、领导、同事、学生等从不同角度来评估。在操作中,评估的信息和数据获取可以通过形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组织师、生、培训基地负责人访谈;小组讨论法、跟踪研究法,获得主观和客观、定性与定量的数据。
上述关于培训规划、实施以及培训评估主体、对象、内容与指标以及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运用,形成了较全面的开展培训和评估工作的实施框架,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从我们自身培训项目的目的出发,我们的评估主要借鉴形成性的评估模型,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培训项目的独特性,高校教师培养项目的需求分析、开展以及评估和质量跟踪在指标设计,内容选择、资料收集等方面,必须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来分析和制定。具体如表1所示。
二、高职院校涉农教学团队交叉培训实践
为了大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建设,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涉农教学团队近年推出交叉培训。青年教师交叉学习培养计划,旨在利用学院智力条件优势,让青年教师通过跨专业涉农培训,进一步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促进科研和教改研究。
综合叉培训采取全校范围内选课,由各领域专家联合授课的“拼盘式”教学组织、集中授课等形式进行。专业或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农业经济、连锁经营管理、创业创新、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
三、多主体、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跟踪评估体系
(一)全员参与质量跟踪和评估
借鉴360度的培训质量跟踪方法和评估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我们开展的综合叉培训情况,质量跟踪和评估会涉及课题组、学校人事处和各人事科、课程讲授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教师等多主体从不同角度参与评估。评估对象包括接受培训的教师、交叉培训项目过程本身。其中,讲授教师的评估主要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教师,其他主体的评估对象则主要涉及到培训项目的各个方面。而培训质量保障的主体范围则更广,除了学校人事处、课程负责人外,还包括相关主管领导等。
(二)运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全程质量跟踪与评估
我院的综合叉培训的质量跟踪和评估中,针对培训中、后评估,评估内容涉及到被培训对象和培训项目等。其中针对被培训教师主要包括到课率、通过率和对培训的态度、培训后的效果等方面;针对培训项目本身包括培训目标、培训组织管理、培训教师、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内容等。质量跟踪过程则包括了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各个环节。整个质量跟踪和评估主要通过茶话会、座谈会、培训的记录与总结、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与统计等方法实施。培训质量跟踪和评估的方法和内容上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三)多层次培训质量制度保障与提升
1、交叉培训前的责任和协调机制
涉农教学交叉培训计划由人事处总负责,各开课系部领导负责。协调落实各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性涉农交叉课程选课、开课计划,协调授课环节的相关事宜以及研究教师交叉学习的其他相关政策。同时,每门课程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度,负责该课程的具体授课教师安排、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统筹和衔接等事宜。
2、交叉培训中的联系人制度
我们提出课程班联系人制度。联系人负责学员的考勤和日常管理。联系人随同学生一起听课和参与学习讨论,进行事中的质量跟踪和评估。在授课过程中,联系人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学员的意见与建议,使授课教授们能及时调整、补充上课内容,在培训过程中,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交叉培训后的课程总结和反馈交流
(1)通过建立课程负责人、课程联系人、听课学员三位互补的课程总结制度,从不同方面收集资料,获取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书面形式上报给学校;(2)我们还倡导并实行了课程交流制度。即课程结束时举办座谈会、茶话会以及各种形式的总结交流活动等非正式的反馈制度;(3)各课程负责人通过正式的课程调查反馈制度,反馈学员对开设的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教师的评价、意见及建议。
4、新一轮培训的改进、提升
通过培训后的总结和反馈交流,根据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新一轮新开设课程形成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而各课程负责人则在新一轮培训中对原开设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1)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提升,删除部分交叉范围小的内容,增加学员普遍需求的新教学内容,提升反应较好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新颖性;(2)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增加课堂讨论、实地参观或实验等新的方式;(3)结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中的教师组合。
四、“交叉培训”效果分析与建议
通过对高职院校涉农教学团队交叉培训的质量跟踪评估,我们发现:交叉学习实施以来,受到了学院青年教师的热捧,教师们对交叉培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培训教师在访谈、总结和问卷中普遍反应,交叉学习培训,深化了教师交叉学习和科研的意识;有利于丰富知识结构,转变思维方式;有助于塑造学科交流的科研平台、提升交叉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选课目的与开设课程定位不完全一致;“拼盘式”课程组织方式与课程的系统性、衔接性存在矛盾;课程内容和时间上的限制导致全面性和重点性难以兼顾。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关于改进和完善交叉培训的反馈意见:(一)明确培训课程的定位。完善和提升培训课程的层次,进一步明确培训课程的总体定位。鼓励分类开设培训课程,完善与提升交叉课程层次;(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明晰课程内容介绍和要求,加强授课课程教师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促进涉农课程内容资源共享,提供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