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形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微观经济主体 空间行为 模式研究
人的行为模式微观经济主体在环境中的行为的规律性总结,依据环境行为基本模式得到人类行为公式:B=f (P·E),其实际含义是指为了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出于人自身动机作出相应反应;人的行为是在外界环境下作出的刺激性反应,是人与环境共同作用的自然结果。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空间行为模式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问题。
一、 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新古典经济学,这一学说中存在一种著名的假定——经济人假定,即每一个经济活动从事者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活跃于各项活动中,以实现自身最大利益为最主要目的。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主体逐名逐利的心态促使了经济的发展遵从一种内在的规律,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默默地操纵着这一切,使得经济秩序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这种假定在当时陆续得到巩固和发展,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理论假定得到广泛肯定。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和人类思想意识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特征性越来越不明显,大量“异质”的出现向经济人理论发出挑战的信号。分析认为,经济人是一种抽象性质的假定,前提是默认了不同的经济个体在思想意识和兴趣爱好以及判断能力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忽略了每个人的特征性,是一种机械化的框架式思考。以一种整体模式来展现一般性特征,没有将个人的意识和行为纳入,也忽略了人的异质性特征,是一种限制性较强的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经济行为日趋复杂,现实社会中的经济问题花样百出,同质经济人假定基础上形成的各经济理论也会越来越凸显出自身问题,为行为经济学新理论的出场作铺垫。
二、行为经济学对个体行为异质性的研究
以经济个体的异质性为中心,行为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有了很大突破,改进了同质经济人的假定,摆脱了对经济个体的抽象化、理想化假定的束缚,在现实的基础上,融合了心理会计、启发式代表性程序以及有限思考等具有个体性特征的因素。这种建立在同质经济人之上的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假定称为异质经济人假定,肯定了经济人的不同偏好是自身决策的结果,其行为在外在上的体现也有一定的异质性。异质经济人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经济个体的思考和推理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不是完备的。经济人假定中,经济个体可以很好地计算出利益损失而不在乎成本的高低,但行为经济学中阐明,人的决策能力和计算力度受到智力和推理能力的约束,因人而异,同时也受到相关环境的制约,人的经济学行为需要将成本考虑在内。综合以上因素,经济个体的偏好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经济行为的出现,从而应证了行为经济学中的异质性。
2.不同的空间位置和时间点会导致同一个体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换句话说,在某一情况下的选择换做是另一情况下,结果往往不同,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一定的偏差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稳定性不相符合。
3.经济个体之间会相互影响,在物质利益和环境的影响下,对于他人的考虑会对同一经济现象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人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所以相互影响之下的经济行为具有时效性。
4.经济个体对于物质的价值肯定除了物质的固有价值之外,还包括了人们投入到该物品上的精力,即获得该物质的过程。在新古典理论中,相同物品之间可以完全替代,没有考虑到人对于不同物质的作用,价值衡量取向单一,与行为经济学相比,范围狭隘了很多。行为经济学摆脱了外在强加给人的一种统一性的刻画,将人的特征性和个体性融入在内,并通过不同的喜好和思想,体现在不同的经济行为中,从而肯定了人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加速了异质化进程的发展,实现了差异化的经济个体理论发展。
三、微观经济主体空间行为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和人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即使是相同的环境也会由于个体的差异带来行为模式的差异性,微观经济主体空间行为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经济个体对于经济行为产生的差异性影响较大,具体来说,对于20岁-50岁的人来说,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对于社会充满着挑战的勇气和激情,而且愿意承担风险,所以其行为方式属于爆发型、激进型,比如自主创业,向繁华都市迁移等。而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受到时间、身体和思想上的限制,喜欢平静而稳定的生活,冒险意识薄弱,害怕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一般会选择一种稳定而低风险的行为方式。
2.性别差异产生较大影响。同样的情景之下,性别的不同会带来显著的差异。诸如处在恋爱阶段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们,作为男方往往要为房、车等大件考虑,在家庭经济收入上应该占主导地位,而女方在大件的配置上往往不需要投入太多,所以一个新家庭的组成对于男性来说,经济压力更大。出于一定程度的物质条件的考虑,女方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经济条件更好的一方作为自己的伴侣。
3.受教育程度不同。受教育程度是后天培养中,对人的思考辨识能力以及搜索信息能力提升的重要过程。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社会的认识程度以及自身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有所差异,同样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映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差异性。
四、结论
微观经济主体的差异对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行为经济学发展了传统的同质经济人假定,将经济主体的差异性考虑在内,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的空间行为模式,从而应证了行为经济学中的异质性。
参考文献:
随着财政收入体制的深化与改革,我国的财政经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是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过程也是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推动整个国家经济进步的具体体现,本文将以良性循环的基本概念为着手点,针对目前财政经济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出改善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促进财政经济的综合发展。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内在联系
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过程之中,实现了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深化,促进了会计财政制度中的监督体系的完善,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从事业单位自身的经济管理环节中实现对于财政经济政策的相应[1]。
而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是指财政与经济之间能够以一个相对平衡的角度共存,实现协同发展进步的同时,促进财政与经济的融合与统一。
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都是基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上决定的,很多的经济关系仍然存在着不明确的情况,想要将社会经济搞活,事业单位自身的经济管理是整个社会乃至国家财政经济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的有效管理能够为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2],而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也能够反过来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给予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更多的导向和指标。想要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经济与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必须在明确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多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才能够相对较好地实现制度建设。
二、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与会计规范
想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就需要从基本的制度体系方面进行着手,针对目前已有的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结合财政经济政策进行相应的完善与修改。进一步实现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设置专门的控制监督机构,实现绩效考核等经济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收支管理,最大程度上利用经济管理制度以及会计规范去促进事业单位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所以财政部在下发的关于事业单位经济会计管理制度中也强调了关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落实的重要意义,所以完善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与会计规范可以参考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定》[3]等,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具体的经济活动,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在财政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去健全相应的财政法规也是为了去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分配秩序,给予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有力的?O督体系能够实现法治建设,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二)深化经济改革,优化财政职能
经济发展和循环是需要一定的引导与改革,政府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财政意识,利用财政职能的优化与经济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去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并且为目前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奠定基础。在深化经济改革的过程之中,需要着眼于宏观层面,利用多种手段,促进市场经济与事业单位的综合发展,同时也需要去进一步形成之处结构的优化,为事业单位形成较好的财务之处体系形成示范作用,促进生产流通中财政补贴的控制程度,进一步提升财政生产建设性支出与比重,促进税费的改革等,从而加强对于财政经济的管理与预算,促进经营领域的扩大化,实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综合带动。这同时也是一九八五年于中关于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所重点提出的长期的财政经济发展方向,急需要促进经济的搞活,又需要促进管理的加强
(三)明确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想要实现经济管理就需要明确单位经济管理目标,这同时也是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实际驱动力,事业单位的目标除了集中于社会公众服务领域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资金的筹措渠道,从而降低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成本,降低国家财政的基本负担[4]。而且明确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前提下,事业单位能够更加具有方向性进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明确事业单位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促进事业单位工作质量提升的同时,为国家以及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降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对于国家财政的依赖性,给予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财政更多发展的空间,增强其发展的灵活程度。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
1.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在我国是指由国家机关组建的,主要以提供社会公益为主的,归属国家直接管理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实施经济管理与其他企业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其一,经济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更好的实现经济目标和经济利益最大效益化。然而,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性并以为社会提供服务为目标的这样一个机构,实施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高的社会价值。其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也逐渐完善,市场机制与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相结合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在新形势改革下具有了较强的两面性,一面坚持提供的产品属于公益性,另一面要充分的考虑到该产品在投入生产时的经济成本能否得到有效补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实施,能够更好的规范市场经济规律,优化企业经济结构,提升成本目标收益,提高经济管理效能。
2.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意义。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主要指通过采取经济管理所期望能够实现的目标,并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社会服务上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国家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是由国家进行下拨,对国家财政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同时,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创新,在这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对事业单位的要求也逐渐升高。加快完成各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其能够扩大经济来源,实现经济来源多元化相结合,减小国家财政的经济压力,更好的为社会群众履行自身职责,提供更优质的义务服务,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目标
1.新形势下的筹资管理目标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的目标规划提升为以社会公共服务为中心,公益性社会职能更加显著,这就使得国家财政负担加大,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受到局限,仅仅只依靠财政拨款已经很难维持。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扩展公益规模,强化经济组织结构体系,加大力度扩展事业单位的资金渠道,使其实现多元化、效率化。充分的开扩市场筹资渠道,如:提倡团体或个人的捐赠,向群众收取某些服务性项目费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收益等多种方法。
2.新形势下的投资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的投资管理目标是指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其主要的资金使用范围有:事业单位购建的办公楼、办公用品及相关办公设备,对人才的引入聘用和专利技术的投入。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可运用资金逐渐增多,余下资金被灵活的运用到投资管理目标当中,即不浪费资金资源,同时也为事业单位带来极其可观的资金收益。
3.新形势下的成本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目标指以最少的成本费用做较多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革新,事业单位也与时俱进,参与其中。采用最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降低成本费用支出。与此同时,社会网络化的普及,事业单位也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方面灵活运用计算机进行办公,降低人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为国家减轻财政负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完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措施
1.制定明确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管理主要是为了,让收入的取得和在人员分配上显得更加具体化、明确化。对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收入进行分配、调整,通过制定明确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规划绩效考核目标,对单位各个部门人员的具体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所得出的结果,参照绩效考核相关制度进行比较、评定。与此同时,制定绩效考核目标还要根据各个事业单位自身情况而定,考核的频率要进行适当调整,考核的制度要合理、明确,手续精简,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充分发挥出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而调动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内部经济管理相通,实施有效管理
事业单位进行采购时应根据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内部采购管理制度,实行政府设立采购经销人、合同审核人和物资验收人之间的相互分离,专人做专事。在事业单位进行采购时,要依法实施编制有效的政府采购预算,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计划执行。采购物品、工程及服务项目应当纳入到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的预算中。控制采购管理,事业单位必须采用公开招标进行采购,采购单位不得徇私,参加投标的供应商应当多于三家以上,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有合法的经营条件。在招标前,事业单位须报经相关财政部门进行审批,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公开采购。
3.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开支实行
加强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开支管理,事业单位用车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执行。凡各单位申请购入或报废更新车辆,严格按审批程序执行,控制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只准使用在职单位的车辆,不可以随便使用其他非任职单位的车辆。对各事业单位人员出国出境进行限制,禁止以公款名义出国旅游和观光,不得私自占用国家财政支出。限制单位的公务执行费,对单位的公务接待费进行控制,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按省、市级别、区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公务接待费限额。
参考文献:
[1]柴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初探[J].时代经贸,2012(08).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快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41-02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教育部指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掌握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因此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培养高质量财经类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普遍存在不足,对此国内相关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我校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方式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教学过程以教师单向传播知识为主,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不足。以往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课堂支配者的角色。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讲台上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提问和参与的机会很少。教学过程普遍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②教学内容以抽象理论分析为主,缺乏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方面,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往往注重抽象理论分析,突出对学生运用公式与图形解析教材习题的应试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普遍不高。③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接受性较差。就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而言,一般采用课堂讲授方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性
1.互动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转变教师单向知识传播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变单向知识传播为双向的知识交流与互动学习,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自发提问、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实践性。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源于现实世界,课程教学应体现实践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应与现实经济事件的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能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3.可接受性。课程教学方法要保证能够被学生乐于接受,单纯的课堂讲授很难达到良好的接受效果。教学方法要强调对学生心理的研究与把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快乐的情绪,乐于学习,乐于参与,达到“快乐学习”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1.以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启发式教学强调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寻找答案,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与教师交流,以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2.以案例式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案例式教学强调以现实世界的经济事件为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载体,通过对现实经济事件的分析深化课程内容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改善学习的效果。
3.以快乐教学法改善教学方法的可接受性。快乐式教学法强调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在把握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改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综上,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框架(如图1所示)。
四、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基于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1.提问式教学与互动性。提问式教学是指在讲授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时,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得以形成。教师一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主动设定问题、主动学习,遇到困难时再寻求教师的帮助,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动与交流。
2.推论式教学与互动性。推论式教学强调在讲授微观经济学原理时,如果该原理与前面学习的内容存在逻辑关联,教师可以采用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已经学习过的微观经济学相关原理中推导出新的理论或结论。推论式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逐步演绎过程中实现学生与教师良性互动,使学生与教师的逻辑思维在理论推导与证明中相互融合,改善教学效果。
3.参与式教学与互动性。参与式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具体实施过程表现为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布置研究问题,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查找资料、撰写报告、形成研究结论,并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与交流。在“双重互动”的基础上,教学效果能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4.讨论式教学与互动性。讨论式教学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成不同的小组,围绕教学内容,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辩论、质疑,形成研究结论;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互动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五、案例式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案例式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以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重理论分析、轻联系实际的根本缺陷。微观经济学课程实施案例式教学,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案例本土化原则。微观经济学案例的选取要坚持本土化原则,一方面是由于本土案例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近,便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本土案例具有与国外案例不同的体现形态与价值取向,本土案例的采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2.案例来源多样化原则。微观经济学案例的来源要体现多样化原则。案例的确定当然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自主设计,但不能单纯由教师进行设计,而应坚持来源多样化原则。案例可以从历史典籍中选取,也可以从热点时事中选取。对于不同来源的案例,教师应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对案例进行适当改造,以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
3.案例关联性与综合性原则。微观经济学案例式教学要体现关联性与综合性原则。案例关联性原则强调案例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不能仅仅由于提高学生兴趣等原因,忽视案例关联性,盲目引入案例式教学;案例内容要体现综合性,不能因为针对某一知识点,而采取过于简化现实事件的抽象案例,案例要有综合性特征,以更好地与现实世界相吻合。
4.案例创新性原则。微观经济学案例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类似,需要坚持创新性原则。案例创新性原则不仅仅是要求案例本身的新颖性,而且包括分析角度与分析视角的新颖性。微观经济学本质上是分析问题的视角与方法,学习微观经济学从根本上需要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教师更应强调分析方法与分析视角的新颖性,以更好地体现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性的要求。
六、快乐教学法:改善教学方法的可接受性
快乐教学法以对学生的心理把握为实施前提,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过程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由应试学习向兴趣学习转化、由接受知识向探索知识转化。快乐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学方法的可接受性,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实施快乐教学法,要注意从以下环节入手。
1.研究学生心理,把握学生需求。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心理,凝练学生的兴趣点,做到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学生的需求密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2.精心选择教材,认真设计课件。好的教材是成功的课程教学的基础,目前微观经济学教材的版本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教学要求精心选择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建立以影视资料、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为载体的立体课件体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的展示形态,活跃课堂氛围,改善教学效果。
3.创新课堂组织,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快乐学习应与创新性的课堂组织相结合,教师要注意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主动表现,教师应予以鼓励,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
4.优化考核体系,实践素质教育。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考核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学生学习受到考核方式的诱导,过于注重经济学习题的解题能力与技巧。在快乐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微观经济学考核体系应加以优化,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考核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考试试卷的设计与考核方式的设定应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现实经济问题拟定考察内容,采用论文、报告、课程讨论、研究设计、书面考试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
5.交流学习体会,完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学习体会的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与要求,总结课程教学的经验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完善授课方式,探索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在教学过程组织方面,以教师单向传播知识为主,缺乏互动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以抽象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践性;在教学方法方面,以单纯讲授为主,学生接受性差。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以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以案例式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以快乐式教学改善教学方法的可接受性。经济学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组合,综合性改革是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冬霞.基于启发式教学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2007,(10):135-137.
[2]刘施扬.《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2):11-13.
[3]项锐.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新尝试[J].经济师,2012,(1):147+151.
[4]张志娟.《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浅谈[J].当代经济,2012,(4):108-109.
[5]张玲.微观经济学教学探讨[J].商业经济,2012,(6):120-12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措施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性。从某种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是为大众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且资金由政府拨款,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公共服务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尤其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得到稳定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经济管理目标作为发展的基础与保证,推动自身的发展。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1.筹资经济管理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是满足其公益性,在发展中经济资源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筹资渠道发生了十分重要的变化,并形成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行政事业范围的资金来源并不再局限与政府的拨款,还可以接受社会部门的捐助以及科研成果的收入等。另外,还可以向世界银行进行贷款。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因为资金来源不同,并且所使用的时间长短不同,资金的风险程度不同,所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筹资经济管理目标比较差。
2.投资管理经济目标
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投资活动主要是指单位对资金的投放以及实用,包括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购进、长期股权投资等。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设规模得到扩大,且对外投资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诸多科研单位,对外投资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度。与此同时,投资风险也演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新时期积极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本成为了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
3.成本管理经济目标
当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中,经济管理活动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不再局限于资金的预算以及收支管理之上。根据笔者调查,当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采取以绩效为主的经济管理模式,往往需要按照最大化的目标实施成本管理。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核算体系,尤其的行政事业单位改革逐渐深化的发展进程中,成本核算体系需不断完善才能真正满足成本管理的经济目标。
4.分配经济管理目标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分配经济管理目标主要是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趋势而言,是行政职业单位各个部门以及内部成员的收入分配管理。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准确的分配方案,并且要对内部成员进行考核,对收入进行分配,只有真正保证分配管理考核次数的适当性,才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考核成本。因此在新时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管理经济目标需要以降低分配成本为主,需要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内部成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实施的对策
从上文中可以清楚了解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经济管理目标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成为了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与分析:
1.需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目标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管理经济目标的目的是帮助单位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明确化。比如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可以依据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种情况不仅可以将考核的作用以及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出员工的潜力。
2.需实施全面的内部经济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每一项经济活动都需要依靠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并且只有经过规章制度的完善才能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比如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活动中,需要严格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将物品的采购、服务项目等积极纳入到预算管理之中。此外,采购单位不能,要实施公开招标的形式,对于参与招标的供应商需要具备经营规模,要保证利用合法供应商。
3.实现对经费开支的控制
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得到深化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成为了最为主要的内容。除此之外,在新时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的控制以及支出可以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目标,并且还可以实现三公经费的透明性。比如行政事业单位的用车标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且优秀人才出国进修也需要进行限制,避免出现随意出国观光的现象,还要进一步对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招待费用的控制,要将勤俭节约的理念融入其中,实现对经费开支的有效控制。
4.实现资产、预算以及财务的有序结合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提供资金支持,并且还可以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与进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新形势只有将资产、预算以及财务管理进行结合,才能真正对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控制,才能真正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扎下行政事业单位需不断改革,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经济管理目标的指引下提出有效的建议与措施,如此才能让行政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得到创新发展与进步,才能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与保证。
参考文献:
[1]冯海燕.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0:102-103.
[2]罗红辉.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102+104.
[3]周国超.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273.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物流产业;国际贸易;微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10-0045-05
2008年11月全球金融海啸全面爆发,我国物流业增加值、货运周转量大幅度下降,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通常把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而CDP的增长又是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三大要素所驱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口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会引起投资增长率下降0.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下降0.8个百分点,净出口增长率下降1.7个百分点,GDP增长率下降0.6个百分点。伴随着经济增长,人类进入了消费社会,对于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物流也由此伴随着货物流通需求的增加而增长,且不断发展壮大,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分析研究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可以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理论支持和更有效的实施路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一、相关概念的重新界定
1 物流产业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汪鸣先生提出物流产业是“复合产业”的概念,认为物流产业是“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集成”。丁俊发认为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其中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业,即物流服务业。所有产业的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全加,而是一种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现代物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中惟一的服务业。
2 社会物流总额构成
物流需求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特别是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增长的支持更为明显。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物流总额构成主要由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进口货物物流、再生资源物流以及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构成。明确了社会物流总额构成,就可以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到明确的视角,为我国物流产业的振兴寻找到合理路径。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动态
1 国际环境分析
国外各大机构都对金融危机以及其对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寻找应急的方案和发展对策。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2008年世界海运回顾》显示,用来预测全球未来经济活动的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从2008年5月至11月初下降了90%以上,这一下降意味着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同时意味着对运输物流服务需求的大幅下降。世界银行2009年3月30日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显示,预计全球GDP在2009年将会收缩1.7%,这将是记录在案的首度世界产量下跌;预计2009年货物和服务的世界贸易额将会下降6.1%,制造业产品贸易额的下降幅度更大。纽约联储研究并公布了世界经济增长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有些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年化季率分别为-6.3%、-2.0%和-6.3%,下降幅度很大。以上研究表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贸易额的大幅下降,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我国出口下降。
2 国内概况研究
何黎明经过调研和统计,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物流业已经产生的不良影响,认为金融危机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王子先认为,受危机打击最重的先行产业是航空、水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业,物流产业继续处于寒冬时期,造船、集装箱产业受关联影响。刘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运输、仓储等物流相关企业蔓延,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扩散。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物流产业的理念、技术、管理、信息水平、规划、标准都处于萌芽或者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很大;中国抗击全球经济危机的拉动内需、稳定出口和提高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等措施都需要物流产业支撑;放宽政策限制,让我国本土物流企业发展起来,对于搞活4万亿元投资有重要意义。
3 金融危机前有关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需求而产生的,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物质基础。物流与贸易之间相辅相成,定性的分析研究已经很多,但定量研究还较少。
杨长春以北美、日本和欧洲三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研究,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技术对2001-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具有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但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侯方淼从“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的加速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孔原、刘览为了进一步动态分析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研究两者的动态性,利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两者的动态性,认为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形成的物流服务贸易被国外物流企业分割,从而表现为我国国内进出口贸易对国际物流业务拉动效应不显著,甚至由于国际贸易结构升级,物流服务要求内涵提升,对传统物流企业带来冲击,短期形成因企业再造给国际物流业务所带来的负影响。从国际物流的角度看,通过国际物流(HYL)的脉冲响应分析可知,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产业的拉动效应非常微弱。
由以上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我国从2002―2009年上半年的净出口总额与我国外贸货物吞吐量――在金融危机之前,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
平稳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国际贸易的减少,使得物流需求减少;到后危机时代,物流开始带动贸易的发展。
三、后危机时代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分析
金融危机三阶段理论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和危机恢复期。如果2008年8月之前是国际金融危机第一阶段的话,那么,G8峰会和“金砖四国”首脑峰会似乎向世人释放了另一个信息:国际金融危机可能正在告别全球流动性恐慌的第二阶段,现在应尽早考虑“后危机时代”(从现在开始属于走出危机的第三阶段)世界经济该如何跨越失衡发展的模式,走上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在金融危机三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减少,国际贸易额下降,外贸货物吞吐量也急剧下降。2009年底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7亿吨,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一季度明显提高。受外贸矿石、原油以及内贸煤炭、矿建材料等运输拉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逐月回升,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其中内贸吞吐量增速显著高于外贸。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分析,2009年第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及制品吞吐量为6.1亿吨,同比下降6.6%,但降幅比一季度减少6.6个百分点。受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4-6月份煤炭外贸进港吞吐量分别增长2.2倍、2.8倍和4.2倍。完成原油吞吐量1.6亿吨,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8.5个百分点。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国内炼厂开工率的增加,原油外贸进口数量急剧增长,4-6月份的外贸进口吞吐量均超过1 60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完成铁矿石吞吐量5.0亿吨,同比增长14.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进港吞吐量连续4个月出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使铁矿石进口现货价低于长协价,加之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建筑钢材需求快速回暖,上半年的外贸进港量已接近2006年全年水平。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 597万吨,同比下降11.O%,降幅比一季度减少1.3个百分点,在经历2月份的低点后,出现降幅收窄的企稳迹象。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经历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后于5月份重新恢复增长。受外需影响,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延续了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负增长,但降幅呈现波动减小趋势。
从以上数据分析仍然可以得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在金融危机的各个阶段仍具有平稳性特征走势和因果关系,但不同的是,在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贸易额的下降会带动物流需求的下降,但在危机恢复期,物流对贸易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长依赖于净出口、消费和投资,在金融危机后政府出台的产业振兴政策中,物流产业的振兴作为第十个产业出现,由此也说明,振兴物流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后危机时代振兴物流产业的微观路径
通过对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面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金融危机对物流产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在物流业发展整体趋缓的形势下,寻找保证物流产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管理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在这些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提出了振兴物流业的微观路径:
1 构建物流运作系统平台,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
2009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社会物流总额继续增加,预计达1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加值将达到2万亿元。物流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建立物流运作系统平台(如图1所示),以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嵌入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和预警机制,减少风险,促进产业调整;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利用物流主体与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主体运营效率;应对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针对金融危机导致物流产业资金链断裂的现状,物流金融的作用日趋重要;发展逆向物流使物流产业走绿色物流之路,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入物流信用评估系统,以增加企业之间信用,减少物流交易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加快流通速度,并在产业重组的过程中,起到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的作用。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入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可以使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和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更加直接,过滤掉不符合信用标准的物流企业,使风险的防范在最初阶段就得到了加强。
针对危机的不确定性和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应急物流体系有四项主要功能:一是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灾区民心;二是快速抢救受灾物资及各类设施设备,减少损失;三是及时补充物资,保障抢险救灾活动顺利进行;四是快速供应物资,帮助灾区重建。把物流金融引入物流基础平台,拓宽了物流服务渠道,提高物流产业的服务水平,使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发展精益物流,适应需求效率性和便捷性的要求。精益物流是指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应该从组织结构、系统资源、信息网、业务系统等全面精益化切入,强调消除浪费,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准时化、自动化生产不断谋求成本节约,谋求物流服务价值增值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现在的客户需求的效率性和便捷性以及日益增高的期望值,传统的物流服务是无法满足的,这样,基于成本和时间的精益物流服务将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力。
2 提升航空物流,满足后危机时代货物贸易的结构变化
中国进出口的下降对物流产业产生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航运、港口和国际货代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航空货运量从2008年2月下滑,到2009年2月才开始反弹,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后危机时代,各行业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了顺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在社会流通过程中,物流必须适应商流、信息流的要求,根据客户的要求把货物快速、安全、准时、优质地运到目的地。所以,在后危机时代,航空物流的提升成为物流产业能否振兴的又一重点产业。要打造顺应时代要求的现代航空物流业,就必须有效整合当前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一体化的服务产业链;调整客货运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降低价格开拓市场需求,从而完善我国航空运输产业结构。调整机队、航线的关系,发展通用航空和支线航空,突破航空运输业中发展的瓶颈,并从东亚、东南亚区域切入,开拓全球业务,打造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航空枢纽。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国的航空物流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3 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使其成为物流产业新亮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农村既是城市工业制造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又是商品的消费市场。所以,农村物流体系具有范围广泛、功能完整的特性。在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时需要既注重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注重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人员培训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瓶颈就是节点设置问题。在广泛的地域环境中,分散的单个农户很难自办物流适应市场变化,抵抗市场风险,因此现代物流需要物流主体与之相适应。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只有创新组织,才能适应物流所要求的规模经济。做好物流节点规划,发挥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的功能,就可以突破农村物流体系的瓶颈。
4 构建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设立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并使物流业务得到拓展。从全国范围看,金融业严重滞后于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物流融资增长速度的滞后是导致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也构成经济发展的瓶颈。故而设立物流金融平台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中小物流企业对金融的渴望更为强烈,在此提出设立物流金融平台的理念。大的物流公司由于其资金的充裕供给,物流金融平台的建立,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又可为物流公司提供更多的业务,同时又可以使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更加顺畅,如图2所示。
5 挖掘科研创新潜力,为物流产业在低碳经济时代寻求新的增长点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信息,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体份额16%,仅次于美国。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而低碳经济的核心概念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节能减排甚至碳吸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实现人民福利的真正增长。
国际气候组织认为,通过信息化发展智能物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减排潜力最大的便是物流产业,我国物流减排还有极大的空间,我国的交通运输工具综合能源利用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低碳经济也需要现代物流支撑。发展物流是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
(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政府计生办,内蒙古 赤峰 024028)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柔性管理的内涵,然后详细分析了在当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价值及策略,以期提高单位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单位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柔性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14-01
收稿日期:2015-02-07
作者简介:张艳君(1974-),女,内蒙古赤峰人,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临床。
革,事业单位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单位经济管理现状,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的提出和应用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产生的。刚性管理是沿用的泰勒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两者代表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刚性管理模式主要是以规章制度为依据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刚性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比较冰冷,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因此,一种柔性管理模式在刚性管理模式极度不适应的情况下营运而生。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相比,主要是以人为本,从人心理和行为表现,采用非强制性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模式在人们思想中具有一种说服力量,能够很大程度上把整个团队的意识变为人们的行为方式。由此可见,这种方式充分体现出了在管理中的一种理性化和人性化。柔性管理模式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人产生的价值更加重视,能够根据人们的心理活动制定出对企业较快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
1.建立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实现单位科学管理,提高单位经济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导。同时,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构建对保证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明确化、规范化、系统化和人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构建中应强化柔性管理,尊重单位员工的自我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单位的团队合作和自我合作之间的协同进步,使单位经济管理形成民主而自主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归宿感,才能实现员工自身与单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另外,为了保证单位经济管理制度有效实施,单位还应该对经济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惩奖制度,以单位内部员工的收入最终归属的价值链,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经济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而且也会提高员工的自身价值。
2.正确处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关系
任何管理方式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组织的内部核心竞争力,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同样也是如此。从管理的作用角度分析,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完全可以形成一种互补,并不会出现排斥的情况,在单位经济管理中互相结合、刚柔并济才能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优势。刚性管理能够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是柔性管理实践的基本条件,严格管理程序更加具有全方位性,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一个管理的目标、制度以及必要的管理手段等,保障成员行为的规范性。在单位的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中并不会排斥掉管理中的刚性成分,柔性管理只有建立在刚性管理的前提上,才能把实现柔性管理,若是没有刚性的管理制度,柔性管理必然导致管理的无序性。柔性管理在传统的刚性管理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手段强硬的一种对比,正好弥补了刚性管理存在的不足。若是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实施刚性管理,必然导致经济管理缺乏人性化,使导致单位员工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和激情,难以长期的存在,因此还需要采取柔性管理。刚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并无高下之分,只有充分结合形成互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3.提高单位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时期,随着事业单位体制的深入改革发展,事业单位内能够享受的国家一级地方政府的拨款和补贴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在这种形势下,事业单位必须剔除传统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坏毛病,不断增强单位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以促使单位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获得足够的资金。同时还应该对单位经济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工作,以改善单位内部官僚作风以及官僚思想,使单位管理人员和员工充分认识到领导与员工不是传统的行政奴隶以及奴隶主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关系。另外,单位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仅需要加强业务上的培训,同时还应该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平等意识,赋予员工自主权,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自身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才会使员工具有一定的成就感,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促进单位经济效益提高。
三、总结
柔性管理作为新时期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其在21世纪企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在事业单位体制深入的改革的关键时,我们应不断强化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柔性管理在单位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单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归宿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克华.关于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2(9):50.
关键词 周围神经面瘫 穴位 经皮神经电刺激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针药并用及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已有文献报道,采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应用LH40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并与针刺组30例作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周围性面瘫61例,其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12~77岁;病史最短1天,最长3个月。均为单侧。其中伴糖尿病者3例。随机分为两组:HANS组3 1例,针刺组30例。
治疗方法:61例患者均由神经内科常规输液(抗炎、抗病毒),待耳后无疼痛感觉,丌始治疗。HANS组:采用LH40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该仪器有4对输出,8个电极。
穴位选择:地仓、颊车、下关、翳风、合谷为主穴,根据病情随症配穴,目闭合不全可取阳白、四白、攒竹、丝竹空。鼻唇沟歪斜取水沟等。两穴为一对,合谷可取健侧,与劳宫相对。将穴位的皮肤表面用酒精棉球擦净,在所选4对穴位上贴上8片自黏电极片,分别将其与I II IIIⅣ通道的引线连好。刺激波型:选用调幅2/10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5~30mA范围内,以患者能舒适耐受为宜。
针刺组:穴位同HANS组,去劳宫加太阳,合谷选双侧,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疗程: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评分标准:根据面神经麻痹程度,采用郑方主编疼痛治疗学中的评分方法[3]:分10项,每项评分正常为4分,完全麻痹为0分,①面部整体外形;②额部皱纹运动;③闭眼;④用力闭眼;⑤闭患侧眼;⑥鼻翼运动;⑦鼓颊部;⑧上口唇运动;⑨下口唇运动,⑩吹口哨。疗效判断。①痊愈:35分以上者,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②显效:21~34分者,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③好转:11~20分者,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面肌功能部分恢复正常;④无效:10分以下者症状和体征及面肌功能基本无变化。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P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2疗程治疗的效果比较见表。
痊愈者HANS组和针刺组分别为21例和11例,两组痊愈率经统计学处理X2=5.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典型病例:女,41岁,初诊日期2003年11月18日。主诉:左侧面瘫1周,在神经内科常规输液,每日1次,耳后疼痛症状消失。查:右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闭眼时眼裂 2mm,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下垂并歪向左侧,不能皱眉,耸鼻,鼓颊,露齿,饮食有食物滞留,心肺(-),血压120/83mmHg千帕,脉弦,舌苔薄白,诊断为右侧周围性面瘫,评分为9分。选4对穴位:地仓、颊车、下关、翳风、阳白、四白、合谷、劳宫,穴位皮肤用酒精棉球擦净,贴上自黏电极片,连接LH40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调幅2/100 Hz疏密(Am)波,电流强度在8~20mA范围内,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治疗7次痊愈。
讨 论
韩氏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是在电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针刺止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采用恒流刺激通过皮肤电极刺激穴位,以代替手法捻针,产生与针刺相似或更好的疗效。本病多由风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筋脉纵缓不收而发病[5]。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面神经麻痹。通过低频电脉冲刺激,通经活络之功效。疏密波可刺激眼轮匝肌并带动额肌的收缩,使额部早日恢复。刺激上唇肌、口轮匝肌、提口角肌的收缩,纠正角歪斜[6]。针刺有抗炎和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故本疗法也可减轻面神经水肿,针刺患部产生弱刺激,可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加肌纤维收缩,从而达到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7],经皮电刺激可增强此疗效。
参考文献
1 郭踽.针灸治疗面瘫48例.辽宁中医杂忐,2005(1):66
2 李黄彤,朱秋霞.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中医文献杂志,2005(1):54~56
3 郑方,邓迥封,主编.疼痛治疗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64
4 吴鎏桢,崔彩莲,韩济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75例海洛因戒断者心率的影响.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6,2(2):98~102
5 张友堂.针药并用治疗面神经42例.中医药学报,2000,28(130):50~51
本着方便惠民、操作简捷、高效率的特点,直销银行为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直销银行以其先进的经营方式、全新的服务理念,获得了较多的认可,直销银行为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了诸多的挑战,如何正确看待直销银行的市场定位,如何采取长久发展的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它独特的经营模式与服务理念,都将是商业银行所要思考与关注的新主题。
一、直销银行的认识及发展
1.直销银行的概念和特点
直销银行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银行运作模式,是互联网金融科技(FINTECH)环境下的一种新型金融产物。这一经营模式下,银行没有营业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客户主要通过电脑、电子邮件、手机、电话等远程渠道获取银行产品和服务。
降低运营成本,回馈客户是直销银行的核心价值。直销银行不再依赖于实体网店和增加人员的结构形式,以高端的互联网技术和快捷电子商务模式,所有业务只需较少的员工来维持,从而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这样一来,银行的业务成本得到大大的降低,也让客户享受到了更高性价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直销银行因其组织架构独立,从而使其本身有了更加独特的经营策略,财务核算也从中独立出来,产品体系也随之更为独立,并且有着自己独立的定价策略,这在商业模式中,增添了挑战性与竞争性。
提升服务品质,便捷客户是直销银行的运营基础。直销银行为了更方便快捷地给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巧妙地运用互联网,创新了多种形式,无论是移动通讯网络还是呼叫中心,都是以客户为核心,全方位为客户着想。与此同时,从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出发,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直销银行建立了如同个人密码认证、交易码TAN认证、电子口令等多重安全技术屏障,为客户提供更放心的安全服务。
为了更长期有效地应对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风险,虽然直销银行打破了传统运营模式,但不能没有资本规模的支撑,直销银行仍然保持着经营货币的本质,都由金融集团控股,这也是直销银行的主要特征之一。
2.直销银行的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由互联网与金融的紧密融合而产生的,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用低成本的方式,凭借大数据等新兴科学技术的优势,将目标客户瞄准在中小企业以及草根消费者,通过最大限度改变我国金融生态模式,使足不出户的客户能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其所需要的相关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很大程度地揭示了商业银行的服务“软肋”,反应出在服务方面,无论是结构、方式还是效率都需要大幅度改进的地方,商业银行面临挑战,不但要快速创新商业模式,更要改变产品形态。从国外成功的直销银行运营例子中,我国商业银行也要汲取经验,为了能够更大幅度地降低运营成本,要充分利用虚拟网络和线下实体网络的优势,通过现代通信及信息技术发展的长处,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给个人客户和中小型企业。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地域不受限制,不受实体网点的束缚,能够快速布局和有效吸纳接收客户及广泛拓展业务范围;直销银行与实体银行相辅相成,开辟了新型经营模式,为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效率,使服务结构更深层次的优化,业务拓展更迅速快捷,成为我国在主要股份制银行、众多区域性银行和民营银行的重要战略选择。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推动了直销银行实现迅速增长并且跨越了历史性,互联网也一定程度催化直销银行的发展,这是国外直销银行的发展与经营的特点。而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直销银行的未来发展市场与前景也呈现出广阔的局面,庞大的网民群体成为了直销银行的客户来源。
各大商业银行也顺应市场潮流,通过提高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开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银行服务项目,通过这些电子银行,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经营的快速转型。随着我国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多年发展下来,客户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给予了高度的认可。由此说明,电子银行业务已经最大程度地成为了商业银行的战略业务,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创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开展互联网业务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技术,加强了业务操作的熟练性,且汲取了大量经验,诸如技术准备、业务经验和高质量的客户等,充分具备了“直销银行”的开设及发展能力。
3.直销银行的发展及意义
(1)有利于发展金融互联网化的能力
为了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互联网金融在创新方面有着更积极的改变,颠覆了传统营业模式,打造了更为独立的营业新模式,积极调整业务结构,使结构更具灵活性,随之改变了客户基础,从而更认真地打造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将之引入并加以完善,这些都更大幅度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也为金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传统金融业务转化到互联网上操作,国际经验表明,直销银行是金融互联网的一种高级业态,可培养商业银行发展金融互联网所必须的能力,尤其是在网络营销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与跨界合作能力等方面。
(2)有利于应对利率市场化
银行的盈利模式在以利差为主的情况下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利率市?龌?步伐加快,以及存贷利率高度自由化且透明化;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即为差异化,要想在差异化定位中求变,就要颠覆传统的同质化经营模式。而直销银行因其自身能够提供比实体银行更加实惠的利率价格,使其在利率定价中具备了更为明显强大的竞争优势。
(3)有利于参与银行业网上圈地
积极探索和尝试普惠金融是直销银行服务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虚拟方式因其简单快捷的特点,以及时展下新兴的通讯应用技术大程度提升,成为公众正逐步习惯和偏好的主要消费形式。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仍有许多空白处,发展直销银行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消费新需求。因此银行应早设立、早参与、早占先。
(4)有利于弥补自身网点不足
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与区域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便进入了瓶颈期。尤其是中小银行,物理网点较少,只有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即充分利用新技术,借助网络与实体网点的结合,摆脱空间、时间的限制,吸引客户开办业务。所以近几年来中小银行的直销银行发展的更快一些,2015年直销银行排名前10的基本都是中小银行。
二、直?N银行的定位及发展建议
1.直销银行的市场定位以及如何精准定位
中端客户阶层,是直销银行的市场定位。直销银行根据其销售渠道的特殊性,将能够熟练操纵各类电子产品、互联网技术、追求高效、对资本配置收益敏感的中等收入人群定为目标客户。
去实体化营销模式。客户从开户到转账、理财等业务均可通过网上直接办理,完全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去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帮助客户从繁杂的传统银行业务中摆脱出来,以种类较为单一的产品,特别是以实惠与热销的产品作为卖点。例如INGDIRECT就将直销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定为:(1)中等收入人群,对价格与收入变动十分敏感;(2)对传统金融服务时间长效率低的服务模式十分不满;(3)有网络消费习惯;(4)介入30-50岁之间。
2.直销银行的发展建议
直销银行是跨界于金融与互联网之间的一种业态,本质上是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因此在独立运作的前提下,组织架构、用人机制、激励策略、商业模式、运营体系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应该有别于传统银行,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获得市场的认可。
(1)定位好组织架构
在国外,直销银行是一种相对于母公司的独立实体,在组织方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且在品牌与文化上有相对的独立性,直销银行与母银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一定的情况下,与母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客户开发模式不同。
在我国,直销银行还存在一定的不完整与漏洞,与母银行相比没有形成单独的银行牌照,对母银行在品牌方面仍具有依赖性,不能形成组织上的完全独立,并受到母银行在文化上的影响,更会与母银行的客户资源、服务渠道、产品形式与种类的重复。直销银行最好作为独立法人或准独立法人进行独立发展,在与母银行的差异发展中,将理清目标客户的群体范围、制定好营销策略与模式、充分发展产品所具备的优势、调整与管理组织的灵活结构等,并将这些发展为突出自己的优势,与母体银行形成竞合关系;建设独立子品牌,开展互联网化的营销活动;遵循专属、特色、标准化、简便、创新原则的产品体系,与母银行产品形成差异化;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则可与母银行进行资源共享。
(2)定位好目标群
直销银行所选择的目标群应尽量避免重复传统网点客户,同时筛选一些明显特性的客户群,提高该渠道客户的同质性,如果客户定位不清,则仅仅成为传统网点的补充则失去设立的意义。
(3)定位好产品体系
不能将直销银行办成传统业务渠道的补充,而是创建独立而特色的产品体系,把产品的优势放大突出,遵循网络营销模式,将定价与体验做好做深。同时积极开拓与证券、保险、基金,尤其是大型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等新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批量引入客户。
(4)重视大数据支撑作用
在国外有许多直销银行的成功案例,他们将集中化战略作为竞争战略,同时实施成本集中化和差异集中化的策略。成本集中化为实现成本优势来节省大批员工的薪水开支,并且节约物理上的网点投入,依靠线上渠道的产品销售;差异集中化则是在创新科技的基础上,突出产品的特色和服务的独特。我国要结合自身的环境特征与情况,对银行的集中化竞争战略进行灵活的调整,适当借鉴国外的实施策略,更好地完善自身。为了发掘出快速、高效又简单便捷的金融产品,我国的直销银行宜合理利用灵活经营的特点,以大数据为支撑立足点。
(5)重视风控和监管
直销银行在经营业务上有较大的融合性,在技术的发展上具有虚拟性,在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直销的同时,也伴随着较强的风险性,风险的扩散速度也极快,因此控制风险的难度也大大加深。不同的国家,直销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也不同,但都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风险监管体系。为了实现我国直销银行业务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建立并完善监管体系才是最好的保障,以安全与高效并行,慎重与宽松适度的原则,进行监管体系设计;为了控制和化解直销银行在监管结构上的风险,需要制度的良好设计、政府的有效监督以及自身的稳定运营。在宏观层面上,完善及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使直销银行的风险得以防范和控制。通过建设各种制度的监督体系,在设计制度上,不管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防范,还是从直销银行的风险层面上控制,都应该为直销银行提供一个更长久健康发展的平台环境。
三、直销银行的具体经营模式
1.单一的自主线上综合平台模式
这种模式在国外的运用比较多,仅仅以网络为基础,不采取分支结构,在网络平台中,通过多种线上渠道加以利用,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快捷的服务。INGDIRECT从加拿大首个直销银行运行开始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通过持续改善、升级,提升后台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过在丛球机构所在地配备当地人员构成的callcenter与客户达成障碍沟通。
2.自主线上综合平台+线下客户自主门店模式
民生银行牵手阿里巴巴,以公司客户需求特点定位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与草根消费者量身定做产品与服务,依托淘宝网站以网络流量与数据分析为优势,实现电子账户系统与支付宝账户系统的互通,打开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银行的共赢模式。
3.自主线上综合平台+线下精简版分行模式
2013年9月,北京银行宣布与荷兰ING集团合作推出直销银行服务模式,就采取了线上线下整合的渠道服务。线上由互联网综合营销平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电子化服务构成;线下采用全新理念建设直销门店,其中布放VTM、ATM、CRS及自助缴费终端等各种自助设备。目前已在北京、西安、济南等地建立了多家直销门店。
在此之外,除了线上服务,还要提供相对辅助功能的线下服务,例如线下咖啡厅服务等。这些辅助为的是与客户保持零距离,增加客户对直销银行的信任与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