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工作流程管理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作流程管理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作流程管理工作

第1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工作流技术;电力工程管理;实践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但是,电力系统由于一些技术已经相对落后,影响了电力工程管理的效率,阻碍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进度。因此,电力系统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应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各种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管理中,以网络化、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从根本上提高现代电力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以此促进电力行业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电能。

1 工作流技术的概念

工作流最初的概念源自于企业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工作流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技术,尤其是在电力行业中发挥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流的产生之初是将一份工作,根据规则、过程、角色以及任务等方面进行话费,以此实现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升生产水平。工作流技术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将在电力工程管理系统中创建一个整体工作流的平台,该平台不会对各种职能以及层次进行选择,而是能够更加广泛而有效的应用在电力工程管理的各个程序中,通过自身的逻辑控制能力对电力工程管理进行控制。工作流技术在和传统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相比较,其能够对电力工程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并能够实现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优化,从根本上将人力资源与软件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

2 工作流技术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实践

工作流技术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创建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以规格化的业务管理为核心,以工作流技术为依托,以帮助电力工程管理部门快速构建可扩展、柔性、高效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工作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工作流管理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应用进行集成,工作流系统根据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将各种应用进行基层,然后形成一种更高级的业务应用形式,例如互联网审批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显著的降低传输成本;其二,提高系统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工作流系统能够对业务流程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工作流系统的开发人员通过将业务流程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设计,将各种应用模块进行控制和协调,当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能够通过对原来的应用进行调整和修改,重新定义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工作步骤等;其三,降低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成本,通过采用工作流系统之后,有效的缩短了系统开发的周期,开发成本降低65%左右,并且对开发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显著的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工作流系统的整体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系统管理模块、综合查询模块以及综合管理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由若干个子木块构成,因此,工作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管理模块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系统管理模块包括权限管理以及用户管理,主要是针对整个系统的用户字典、权限、角色以及人员等进行管理,通过权限、角色以及用户字典管理后,能够显著的提高电力工程管理的灵活性和是应用,并且便于进行维护。

(2)综合查询模块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综合查询主要指的是对工作流系统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查询,并且能够将查询的结果打印出来,其中包括项目历时情况查询、生产工程计划查询、工程施工单位查询、工程资金查询、工程资料查询以及工程进度查询等。

(3)综合管理模块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综合管理模块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从电力工程的设计、施工、物资、竣工、验收以及财务报销等的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主要针对电力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工程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程物资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设计管理等管理子模块,并且每一个子模块都具有相应的管理流程,例如工程物资管理模块包括工程设备与材料的明细表管理、材料与设备的验收管理、材料与设备的合同管理以及物资的折旧报废管理等。此外,综合管理模块还能够对电力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监控和管理,并不只是针对某一个流程进行管理,例如年度汇总、财务计划、价格信息管理等,通过工程资金管理、物资总额和业务管理、预算综合业务管理、工程实施综合业务管理等。

工作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文章以某电力工程管理的工作流系统为例,该工作流系统的主界面包含了以下几个功能模块,通过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能够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该工作流系统对电力工程管理的步骤表现为:(1)工程建档;(2)工程勘察;(3)工程预算;(4)签订施工协议;(5)签订合同;(6)拟定开工报告;(7)施工进度管理;(8)工程材料和设备供应;(9)工程施工管理;(10)支付工程预付款;(11)工程竣工管理和验收;(12)竣工决算;(13)退料管理;(14)工程结算与归档,根据电力工程管理的每一个流程进行建档和归档,并且当工程建档完成之后才能够进行流转,并且当工程归档完成后该工作流程结束。此外,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工作流系统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工程监理工作,工程监理人员能够实现对工作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实践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促使各个部门的员工进行协同工作,并且工程监理部门能够及时的发现工作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具体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进而保证其能够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实施,显著的提高了电力工程管理的效率,并且实现了电力工程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3 工作流技术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流技术和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更加高效的工作流定义语言,以此提高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以及使用效率,并且公国工作流模型语言,提高工作流管理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的稳定性与正确性。

强化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与工作流重组方面的研究,通过工作流技术以及工作流管理系统在供电企业工程管理中实践应用的经验为依据,更加快速的推进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与工作流的重组,以此提高工作的效率。

强化工作流的系统集成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保证工作流系统能够根据异构系统提供适合的接口,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集成,进而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被研发和应用在各行业各中,工作流技术也随之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在电力工程管理中,能够体现出更多的优点,例如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高,具有良好的界面和交互平台,具备扩展性等方面,工作流技术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了电力工程管理的效率,并提高了电力工程管理部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虹,马晓婵.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J].中国电力教育,2011(3).

[2]熊莉娟,范春燕,朱良肄,徐锋.等.工作流技术与电力工程信息数字化管理[J].河南科技,2013(8).

第2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1、工作流管理系统

为了实施对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需要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撑,这种软件系统可称为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是:“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一般而言,工作流管理系统应包含如图1所示的三个组成部分: ①定义建模;②运行控制;③运行交互。

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作原理如下:相应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对每个新的事例予以实例化,即为每个事例创建一个新的工作流实例。基于相应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作流引擎计算对于该事例应激活哪些活动。 针对每个被激活的活动,将生成一个工作项并放入每个具有相应角色的用户的“工作夹”。 用户从其工作夹中选择工作项,并开始执行相应的活动等。尽管一个工作项可以出现在多个用户的工作夹中,但只有一个用户执行相应的活动。 当一个工作项被选中后,工作流管理系统将启动相关的应用程序并监控相应活动的执行结果。需要指出,用户只能看到在其工作夹中的工作项,并且当选择一个工作项时也只能获知与执行相应活动有关的信息[2~4 ] 。

2、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可以看作是一项任务,有许多过程和活动构成,但与制造业等工业部门不同的是,工程建设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又可以在总体上分为弱结构化和变动性两个方面。正如同大约90%的工程建设信息是非结构化的文档信息,工程建设中绝大多数处理过程属于非结构化或弱结构化的工作过程。 对于这些非结构化或弱结构化过程的支持,根本无法采用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同时,工程建设领域也存在一些诸如设计变更、工程索赔以及招标采购等具备较高结构化程度的管理过程。这些管理过程尽管数量较少,但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有研究指出85 %的建设问题和过程有关而和产品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如何实现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工作流自动化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必须注意到,由于这些管理工作流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动性,严重依赖于固定的事先过程定义的传统工作流管理技术,无法对其提供有效的支持。事实上,许多研究人员都指出:由于缺乏灵活性,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以失败告终。

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之所以缺乏灵活性,其关键原因在于路径是驱动工作流的唯一机制,即工作是基于预先固定的因果关系从一个工作夹流转到另一个工作夹。因此,所导致的过程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和非透明。 针对以上原因,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所谓的事例处理系统(case-handling system),倡导一个根本性的思想转变:工作流的驱动不是通过预先确定的路径,而是应该通过事例。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侧重于在一个工作流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而事例处理技术则侧重于为了取得业务目标“可以做什么”。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流管理方法,事例处理技术为支持灵活的、知识密集的业务过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事实上,事例处理原则的应用已经在荷兰一家名为海杰曼斯的大型建设公司的一些项目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简单而言,事例是工作流过程的一个实例,是工作流参与人员所需处理的对象。 在工程建设领域,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设计变更过程、一个具体的工程索赔过程以及一个具体的招标采购过程等。如果将事例看作是通过执行工作流过程所制造的产品(建设管理过程的产品是信息),则真正驱动工作流过程的是产品的特征。 通过关注产品的特征,可以将传统的面向“推”的路径(从一个工作夹到另一个工作夹) 转变为面向“拉”的机制(以关于一个事例的数据对象为中心) .为了进一步说明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方法,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 提出其相应的对象模型(图2)。

3、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的过程定义

对于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而言,同样需要进行过程定义。 传统的建设过程被认为是彼此分裂,在没有应用信息系统时,信息呈孤立状态,形成了“信息孤岛”;在信息系统应用后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流;但是还需要应用过程管理思想对信息系统的工作流进行集成和优化,即在利用流程再造(BPR)工具进行业务过程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描述工程项目工作流的过程逻辑。过程定义所产生的过程模型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许多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均提供可视化的过程建模工具,使得用户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对实际的业务过程进行建模,而且所建立的过程模型可以直接得到系统的支持。过程建模的方法有活动网络图、有向图、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IDEF3) 以及Petri网等等,其中的Petri网过程建模方法近年来最为学术界所重视[5 ,6 ] .

以下采用简化Petri 网模型对任务管理过程予以建模。 在一般性的任务管理过程中,团队领导首先要求团队的某个成员完成一个任务。该团队成员基于自身能力和各种约束条件检查任务要求,然后发送一个答复给团队领导。如果该团队成员认为无法完成该任务,则团队领导需要物色其他合适的团队成员。如果该团队成员确认有能力完成该任务,则团队领导对任务进行详细描述,并将其发送给该团队成员。当该团队成员对任务的详细描述不理解时,他可以提出询问,直到该任务被理解并被实施。对于团队成员所提交的任务结果,团队领导将其与原来的任务状况说明相比较。如果认可,则提交工作成果。否则,团队领导将任务重新退回给该团队成员(图3)。

4、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通过上节的分析,图4给出了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与工作流管理联盟所提出的参考模型基本一致[7].系统的逻辑设计包括过程定义、用户的角色分配、数据处理设计、表单定义、事例的授权与分配等方面。 工作流执行服务中的工作流引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工作流过程实例的执行、事例活动的状态控制、用户事例列表的维护以及对外部资源的访问等工作。管理监控工具对运行过程中过程实例的状态进行监控与管理。工作流引擎通过,可以访问过程数据、用户信息和文档信息等数据库资源。客户端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一种手段,以处理过程实例运行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的任务。而被调用的应用程序是指工作流执行服务在过程实例的运行过程中所调用并对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外部应用程序(比如文档管理模块) .图中的几个WAPI (workflow applicationpicture interface) 依赖于确定的开发平台。根据该体系结构,可以通过Lotus Domino/ Notes 中的Flow2 Mark 工作流开发平台来予以实施。

5、案例

图5 给出了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界面。 在工作区域的上部窗口是当前正在执行或查看的流程,其中可能包含子流程。下部左边的窗口相应显示当前流程中的活动和子流程。下部右边的窗口则是与当前流程所相关的表单、文档等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当前流程为“某设计方案的变更”,其中包含一个“登记某设计方案的变更要求”的子流程和“修改某设计方案”、“审核新的设计方案”、“归档并分发”三项活动。对于该界面,需要说明的是: ①活动和子流程的状态可以是待办、在办、已办、略过以及重做等等,比如张三(假设为设计方人员)  对于审核新的设计方案不具有执行角色,因而对该活动可以略过; ②所打开的表单应标明哪些是强制数据、哪些是限制数据,比如设计方案审核表单中的“同意与否”应为必须填写的强制数据。

当然,壳- 核结构模型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2 个方面:

(1) 壳- 核结构的定义还不是十分精确,因此需要开发人员精心地去划分系统层次,并在开发过程中摸索,总结经验。这会增加些额外的工作,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

(2) 壳- 核结构模型的目的是为那些与外界联系复杂的信息系统提供简化其系统结构的途径,因而对于那些相对孤立、简单的系统,运用壳- 核结构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无论如何,从系统设计开始就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协作,而不仅仅是功能的可扩展,可以体现真正意上的开放系统。 平台是否一致并不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提供足够技术去实现异构系统的协作。可以想象遵循某种原则来实现系统间协作,以致构成极富弹性的信息系统体系,应比遵循某种技术标准来实现系统的集成要灵活很多。

参考文献:

[ 1 ] Stephen R Schach. Object2oriented and classical software engineer ing[M].5th ed.New York :CITIC Publishing House/ McGrawHill ,2002.

[2 ]戴汝为。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A]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11.DAI Ru2wei.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science[A].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C] . Shanghai :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0. 1 - 11.

[ 3 ]钱学森,于境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A].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 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32 - 643.QIAN Xue2sen ,YU Jing2yuan ,DAI Ru2wei. A new domain of science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s and its methodology [ A ] .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C ] .Shanghai :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0. 632 - 643.

第3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负责医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规范工作流程,保证质量控制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物品的灭菌合格率,保证医疗质量及控制院内感染,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流程 质量管理

1. 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布局和设施配置

1.1 布局合理 合理的布局是减少感染、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这就要求严格划分区域: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工作区域又分清洁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及无菌物品存放区,几个区域都有缓冲间和物品传递窗口;辅助区域包括更衣室、办公室、卫生间等。

1.2 设施的配置 我院配有自动洗衣机、超声清洗机、烘干机、脉动真空灭菌器、电脑、空调、接物台、打包台、下收下送专用车、储存架、气枪和水枪等。

2. 工作流程

2.1 回收 临床使用过的物品,每天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用专用密闭车到各科室回收,在供应中心进行清点及去污,不能在科室清点,以免造成污染。

2.2 分类 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器械种类进行分类放置。

2.3 清洗 分手工洗和自动清洗,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特殊感染者用过的器械定点,先按照相应消毒处理规范进行处理,清洁剂的浓度应根据使用说明临时配制,清洗的水温小于45度,手术器械应选择中性清洁剂,否则可能会损伤器械。

2.4 消毒 剂放入煮沸槽中,温度大于93度,时间超过3分钟,达到自动上油。

2.5 包装 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必需符合质量标准,器械包重量小于7公斤,敷料包小于5公斤,体积为30*30*50公分,器械包装前需检查物品的性能是否完好、光洁度、有无锈斑、污渍、血渍,所有轴节要打开,并妥善保护好易碎物品及尖锐器的锐刃,包装的折叠应松紧适宜,有利于蒸汽的排放和灭菌剂的穿透,以便达到最佳的灭菌效果。打包完后由消毒员给物品消毒灭菌。

第4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货物装卸要求

安全第一,轻拿轻放,堆码稳固,预留通道,横看成行,竖看成列,标签向外,箭头朝上,大不压小,重不压轻,好不压坏,木不压纸,方不压圆,干湿分开。

第一、装卸人员入职后必须掌握公司仓库区域划分情况,以及各区域的具体功能作用:

第二、仓库货物堆放要求:各个客户的货物间要留有间隙或其他明显标识区分,以防混淆。

第三、操作员、装卸人员(含叉车司机)入职后必须掌握仓库内各类搬运和装卸设备的日常维护、正确使用与管理的方法。

第四、公司的叉车司机必须能进行叉车日常维护和普通故障的排除;

装卸人员必须懂得各类手推车的结构、维护与使用。

第五、叉车作业时,一定要有人员在旁指挥与协助,其他人员不得在旁围观,要特别注意人员与货物的安全,不要损坏被装卸的货物和临近的货物,保证货物堆码与摆放整齐、平稳。

第六、装卸人员在用各类手推车(老虎车)时,在装货物时不得强行将手推车插入货垛底,原则上要有人从旁协助,以保证货垛底层货物包装的完好性;

卸车时不能用抛甩、脚踢的方式使货物快速存放到位。

第七、装卸人员入职后要学会在捆绑货物、防雨篷布时绳子打活结的方法。

第八、对客户送货来的车辆,装卸人员要注意车辆的车厢及篷布状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提醒客户。

第九、装卸人员要根据货物的特性、卸车操作员的特别提示,在货物搬运、卸车过程中做好对易碎、易损、贵重、精密货物的保护:装卸工具上铺垫保护物、轻拿轻放、放置稳固、整齐、货物严禁倒置等。

第十、装卸人员在卸车时要就发现或新发生的货物质量异常(货物、包装变形或破损、泄漏等)立刻报装卸操作员处理

第十一、装卸人员在卸车时将货物按客户进行分类,有批次要求则还要进行货物分批,并将货物放在仓库指定位置,如发现货物数量异常情况要立刻报告经理处理。

第十二、装卸人员在卸车过程中要及时用包装带、胶纸等将包装破损的货物重新包装好。

第十三、装卸人员在进行货物卸车的同时要协助卸车操作员做好货物运号标签的检查、张贴或补贴。

第十四、装卸人员在装卸货物时要小心谨慎,轻拿轻放,货物要沿区域线整齐堆放;

做到货物横看成行,竖看成列,垛形垂直;大不压小,重不压轻、好不压坏;并按包装箱上标识的箭头方向正放,严禁倒置;货运标签朝外,便于查看。

第十五、袋装货物一律成垛堆码,一般情况下,每垛货物的件数相同,要视货物的重量、耐压强度和高度来确定每垛货物的高度(不准超高码放):方便拿取和保证人员、货物的安全。

第十六、箱装货物,一般情况下,每垛高矮要一致且件数相同,垛向相同,排列整齐,不可倾斜,排列后余下的零星货物,须放置在最显眼处。

第十七、圆柱形货物水平放时,货物底部要加放垫板,以防其在装卸时滚动伤人损物。

第十八、杂货零担货要按票数分开,标示朝外且跺码件数一致。

行距0.5米左右,条形货物要里顺集中堆放,圆柱形货物要竖放成形。

第十九、电器类货物一般要按货物包装上堆高提示进行堆码。

第二十、卸车操作员一定要监督装卸人员做好特殊类货物(如贵重、精密、易损、易碎和污染性)的隔离与保护措施,贵重货物不能长时间放在仓库门附近。

第二十一、在客户的货物发生损坏时,原则上每个客户的货物要依其好坏情况分开放置并作相应的识别标识。

第二十二、经理要每班安排相应的值班装卸人员协同操作员巡查仓库:仓库卫生情况、货物质量情况(如:货垛底部货物变形、虫鼠害情况、货物泄漏、雨天防水防潮等)、货物摆放情况(如:货物乱放、货垛倾斜、不整齐等)和货物安全情况,报告检查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十三、装卸人员不得踩踏或坐在货物上,也不得将个人物品、仓库内用的各类工具等放在货物上。

第二十四、装卸人员找不到要装车的货物、发现要装车的货物数量异常(或多或少)时,要立刻报告经理处理,否则造成的后果由装卸直接责任人承担。

第二十五、装卸人员发现要装车的货物(包装)变形或破损、泄漏等质量异常时,要立刻报告经理处理,否则造成的后果由装卸直接责任人承担。

第二十六、装卸人员装车时要将货物摆放平稳、水平方向紧凑(防止货物在行车中的晃动)、重不压轻、按箭头方向正放、易碎易损件在上,整车货物的重心要低、居中略靠前汽车,多层货物装车时视情况每层间要加放层板以形成底层货物的整体抗压性能。

第二十七、单个或几个大件货物装车时要做好相应的紧固措施,在装小件货物时要用纸皮等缓冲物塞满货物间的空隙以保证同层货物水平方向紧凑,防止货物在行车中晃动或倾倒而损坏货物。

第二十八、在货物装车时,贵重或易损货物要靠中、靠车厢里端装车,不能靠门窗以防外物挂坏、磨损。

第二十九、装卸人员在装车时要检查正在装车的货物质量,并要做好货物装车时的保护措施。

第三十、机械叉车作业时,在旁指挥与协助的人员一定要在叉车的插杆承受货物底部托盘全部宽度时才能让司机升降货物,以防止货物在行车过程中因晃动而掉下;在货物(一般是抗压性能较好,且外包装要求低)没有托盘时指挥人员要组织装卸人员在旁协助作业,以保证货物或其包装不受损.

第三十一、用叉车装卸多层货物时,叉车行进一定要平稳,必要时要用皮筋将货物稍加紧固。

第三十二、叉车、手推车在货物搬运过程中,行车速度适中而平稳,不得走飞车,要保证人员与货物的安全。

第三十三、装卸人员在人工徒手作业或用其他方式作业时,不得将货物在地面上拖行,不得远距离抛接货物。

第三十四、装卸人员在货物装完车后要协同装车操作员迅速查看仓库,看所要装车的货物是否已经全部装车,不能有遗漏或错装,要特别注意货物的尾数、零散货物是否装车。

第三十五、装卸人员在装车操作员确认货物已经全部装车后,做好车厢的安全封闭措施。

第三十六、装卸人员在完成每次货物装卸作业后,及时整理作业现场,将装卸工具、卫生工具归放到指定位置整齐摆放,清扫作业现场,保持其干净整洁。

第三十七、装卸人员每天上班前做好装卸工具的检查和日常维护,叉车司机要按车辆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叉车的操作与维护。

装卸安全操作规范

(一)

作业休息注意保护货物的安全,与人身安全:

1、卸货开车门时,要慢慢试着打开车门,以防车门开启过快造成货物突然掉落伤人;

2、叉车作业时,要有人协助指挥的同时,在旁进行装卸作业的人员要时刻注意躲避;

3、装卸工堆码货垛较高时,要注意货垛的稳定性,如需再往其上加码货物则要有协助完成,以防货物掉下来或使货垛倾倒而伤人;

4、装卸工当班期间休息时不要过于靠近码放较高的货垛或存放安全性差的货物旁边。

5、登高作业时,更应谨慎操作,防止高空坠落和货物砸头。

(二)散装货物

1、根据物资的性能、形状、作业环境选择适用的工具和采用正确的装卸工艺;

2、做好机械与机械之间、机械与人力之间的配合工作,安全作业;

3、人力搬运较大的货物应注意有无裂缝,倒塌的危险,对不易搬动的应用撬棍拔动,不得用手拔,脚踏搬动时,应从上到下阶梯式落垛层层搬取,严禁掏挖,防止塌方;

4、作业完毕要做到“大清”。

(三)包装货物

1、根据货物的包装和性质不同而选配合的工具托盘等;

2、装车时要平稳牢固,四方整齐,点数清楚;

3、装车时工人不少于2

人。

(四)、桶装物资

1、采用合适的工索具(铁担钩、桶钩);

2、起吊前,应用手扶住钩子,待完全吃紧松手,稳起稳吊稳落;

3、卸装时要自上而下,不得从底层抽装,桶口视要求确定朝上或卧装;

4、装车不少于2人。

(五)危险品类

1、装运危险品前,应了解所装危险品的特性,按要求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防幅射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开好工前会,制订正确的作业方法;

2、严禁烟火,杜绝各类火种,严禁铁器撞击,穿钉鞋,防止摩擦起火;

3、作业人员与车辆应具有危险品操作证和准运证,做到定人定机定车,并会正确作用消防器材;

4、按规定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作业中的工索具设施应符合危险品作业要求,采用机械装卸时,应按规定负荷降低25%;

5、装车工不少于2

人,视作业情况进行轮换,安全员要根据实际到场监督;

6、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谨慎操作,轻拿轻放,密切注意作业现场周围的动态,防止中毒、失火、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第5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适应体检特点且符合体检要求的体检工作流程,以提高体检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使受检人员轻松满意。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柳州市工人医院20个站点包括体检登记处、医师工作平台、检验科、放射科等功能检查处传入的受检人员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结果实践一年多以来,体检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加快了体检工作流程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体检医生节省时间及减轻负担,较准确地达到了体检预期要求与目的。结论该系统值得在医院体检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案系统计算机化医院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健康普查作为防患于未然的主动预防措施在人们思想中已有很深的认识。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成立了专门的体检科,工作量越来越大,但是管理方式仍然很落后。我院在2003年成立体检中心,年体检量40000人次,当时在检前申请单的准备及检后资料汇总方面均用手工操作,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编号重复,漏号,检查结果收集不全、不及时等。为了提高体检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我医院体检中心于2006年1月开始应用适合我医院体检中心特点的医院体检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managermentsystem,IMS),它是利用计算机对体检工作流程、结果收集、结论汇总、报表统计及资料保存进行运作与管理的系统化方法[1],通过1年的探索与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系统的运作方法及功能

1.1运作方法

IMS共设20个站点,网络体检登记处—医师工作平台—检验、放射等功能检查传出导入系统。先在指定系统中录入受检单位或个人的基本资料,选择检查项目,打印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受检人持指引单到各科室进行体检,各科医技人员检查后将体检结果录入电脑。待全部检查结果输入到位,电脑自动生成体检报告和智能化总检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总检医师浏览修改确认后,护理人员打印体检报告交给受检单位或个人。

1.2系统功能

1.2.1单位信息管理

包括对单位代码、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银行账号及体检时间等信息的录入,并可进行增加、修改和查询。登记人员将体检单位资料输入系统,并由系统自动分配一个6位数代码,即可在查询系统中查询单位基本信息,以便沟通和联系。

1.2.2人员信息管理

主要是对受检人员原始资料的管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所属部门、既往病史、检查项目等信息的录入、增删、修改和查询。系统自动分配的个人代码则保证唯一性,可避免手工编号出现的漏号、重号。

1.2.3医师工作平台

医师工作平台为三种界面(医师检查界面、功能检验界面及总检界面)。医师对各科室各项目的检查情况,系统已进行概括并以关键词的形式列出,供其选用。操作基本可以不需逐字输入,鼠标点击即可。检验项目,由护士采集血标本于贴有条形码的试管内并扫描录入电脑,受检人信息即传出至检验科,次日导入检验结果。

1.2.4信息查询系统

包括单位资料查询、预定历史查询、体检状态查询、完成情况查询及体检报告查询。通过选择查询可得知每个人的受检时间,当日受检结果录入有无遗漏,各项结果是否及时导入,总检时间,打印报告日期等。还可查询已预定的体检单位、项目及人数,以便安排充足工作人员,进行宏观调控,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有错即纠。

1.2.5统计报表工作

统计报表包括医生工作量、科室工作量、体检收入、单位体检小结、计划生育查环查孕、单位结算等。为各项工作报表和年终总结提供数据,也为常见病多发病资料收集提供依据。

2效果评估

2.1方便医护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手工作业过程非常繁琐,重复性强,工作量大,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易出错。申请单准备方面:需在7~8张申请单上编号、填姓名、性别、年龄等并盖项目章,准备1000人申请单需要2~3人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现系统1人操作直接导入名单,1h即可完成。资料汇总方面:过去需将各科体检报告一一取回,对照预定项目进行汇总装订,现体检人员只需在系统上导入查收即可自动汇总。总检报告方面:过去将汇总好的报告本交医师手工书写总检和建议,体检量大时,医师常需加班来完成,现系统智能化完全替代,医生只负责查对,点击确认即完成。

2.2避免未检、漏检,及时纠正错误

手工操作时,检查单多、散,易丢失,未检、漏检项目也不易被发现。现体检结果自动汇总,资料管理员负责每日在电脑中检查(未检项目有明显标志),发现未检项目则及时查找。如属漏查、漏录的,与有关人员联系,进行补检、补录。及时纠正了错误,提高了满意度。

2.3字迹清楚易辨,减少查询投诉

手工填写的检查申请单和检查结果,字迹不易辨认,现体检项目不但打印在指引单上且有提示,简单明了地起到了导检作用。体检报告单及总检意见同样清楚易辨,减少了病人对医生书写方面的投诉和询问。

2.4资料永久保存,健康有效管理

过去,体检资料全部交给病人,结果无法保存,且无法对每个单位的体检情况进行小结汇总。现系统不但可以永久保存体检资料,而且可对每个单位的体检情况进行总结!使体检单位对员工的健康状况有了全面宏观的了解,有利于复查和追踪,真正做到有效的健康管理。

2.5动态掌握运作,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运用各项查询功能,动态掌握科内工作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存在问题,真正为受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6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IMS的应用,医护人员自觉加强了计算机基本功的训练,为了解答咨询,她们更是强化了再教育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士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的护理管理督促护理教育的多渠道全方位发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

3讨论

为适应越来越大的体检工作量,我医院体检中心应用了IMS。只有把工作需要的管理内容融入计算机管理中,才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提高管理水平,为我们的工作带来高效率、高质量。在此过程中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理顺了体检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之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目的,也为体检管理人员节省了时间和减轻了负担,使体检工作更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3]。通过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IMS是一项较先进的体检运作及管理方法。但如何保证IMS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只要我们在今后的应用中充分肯定其优点,制定有效措施,消除IMS在应用中的缺陷,增进与医技人员的合作与沟通,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就能较好地为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的人造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静文.预防性健康体检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J].广东卫生防疫,2000,26(1):94-96.

第6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随着国家对现代物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物流业和物流教育都获得快速发展,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现代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某一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来说,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业层次,而是一个就业岗位群。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企业物流就业岗位群,存在着原材料采购、储存保管、包装、分拣、配装、分销计划、运输、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社会物流就业岗位群,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等岗位群。国际物流就业岗位群,有销售,业务、海运操作、空运操作、报关,报检、保税(物流园区)人仓储管理、船务臊作、海运客服、空运客服、单证员等岗位群。为此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如下:物流中心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专业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快递中心、货运公司,从事连锁配送、仓储堆场、运输、计划调度、车辆配载及货运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企业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大型制造企业的进、销、存业务岗位以及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管理岗位,从事企业采购、仓储保管、连锁配送、销售、生产调度、信息服务、现场管理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国际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跨国物流公司、国际贸易公司、进出口公司,从事跟单、单证制作、国际货运、物流信息管理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极强的职业性和科学性,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不单纯是课程问题,其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关系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关系到能否满足物流行业企业的需要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下面以黑龙江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做一阐述。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要坚持以就业导向,遵循物流管理人才成长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发展观,突出物流高职教育特色,突破传统学科化的课程体系,围绕就业导向和物流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和基础知识系统为基础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物流管理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物流管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来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拓展为前提,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黑龙江职业学院在建设国家骨干院校项目中,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的课程体系开发步骤如下:

1.组建课程体系开发小组,了解企业所需物流人员的工作岗位。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组成了由物流行业和典型企业相关主管、毕业生和教师参加的多层次、多单位共同参与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小组。我们先后对龙运物流园区、圆通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凯莱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物流采购联合会等企业和物流行业协会以及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广泛调研,明确了企业所需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群)。

2.总结物流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研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物流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依据行动领域归纳、分析与序化结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领域,从而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以专业学习领域为例,如下表所示),并对应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以物流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学深度融合及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注重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系统设计和开发相关教学资源。结合黑龙江地区的物流产业特点和结构的调整,聘请行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教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评估和论证;对评估意见综合考虑,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第7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1、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

流域水电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分为前期勘测设计和项目核准报批。通常把河流水电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称为前期勘测设计,前期勘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工程建设条件,确定工程建设方案和移民安置方案,其成果都反映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审批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依据,而项目申请报告连同相关支撑性文件是政府对项目评估、工程质量和投资监管的重要依据。项目申请报告及其相关支撑性文件的报批工作即为项目核准报批。

2、前期工作的阶段划分

水电工程前期工作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规划、预可研、可研阶段。理论上讲,水电规划是政府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 业主可在政府部门授权同意下,组织设计单位开展规划工作,水电规划由政府部门根据权限审批后实施。河流水电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初步查明河流开发条件,明确河流开发任务,协调综合利用要求,优选梯级开发方案和推荐近期工程。河流水电规划报告经审批后即成为开发该河流水能资源的重要依据。可以说, 河流的规划是水电站所有前期工作最基础的工作。

河流规划审批工作完成后, 业主即可向国家或地方发改委部门(视情况而定)申请开展前期工作,即委托设计院开展预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预可研阶段,应制定一个技术上可行的方案(保底方案),应取得的成果包括: 落实开发方式及初选坝址、初步确定正常蓄水位、初拟装机容量、水库运行方式、初拟建设征地范围并提出移民安置初步规划, 并估算工程投资和初步经济评价。预可研勘测设计周期视项目的复杂程度而定,一般为1至3年。

国家主管部门审定通过预可研报告后,即可委托设计院开展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可研阶段主要工作是可研报告的编制。可研报告应在预可研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编制,设计方案要在预可研基础上进行深入比选。可研勘测设计周期视项目的复杂程度为1―5年, 特别重大的水电工程也可适当延长。工程项目重大技术专题及特殊科学试验也应在本阶段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项目在开展可研工作的同时,需要完成征地移民、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专题报告的编制评审。这些专题报告是项目申请核准必需的支撑性文件。

3、流域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的特点

一是水电工程前期工作技术复杂。由于涉及规划、勘测设计、专题研究等内容,这些工作既有联系又各自有不同特点,需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各阶段工作的工作深度要求不同,从而决定了前期工作的技术复杂性。

二是前期工作涉及专业多。前期工作涉及水文、地质、施工、机电、通讯等诸多专业,每个专业都涉及一个领域,这些专业本身随着科技的进步都在不断的发展,且还要与水电工程结合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

三是核准所需专题报告多,审查环节多,核准报批程序复杂。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土地预审、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专题的要求越来越严,这些专题已成为水电工程核准的制约因素。此外,不同的专题报告均需不同资质的单位完成并需不同的部门审核。

四是前期工作勘测设计工作量大,工作周期较长,投入较大。前期工作需进行多方案比较,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工作量较大,同时所需时间较长,(一般完成一个项目的前期工作需一年至五年时间不等)。

4、流域水电工程前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征地移民和环保水保工作难以受控

一是在前期征地移民设计工作中,“封库令”报批、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的报审、土地预审手续办理等很多工作都需要从县级政府上报。受社会稳定要求、地方利益诉求、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缓慢等影响,按程序完成征地移民的手续非常困难;征地移民工作不仅程序繁琐,而且地方提出的很多要求在现行的政策和管理体

制下无法做到,导致有关工作较难以做到可控在控。二是国家环保部加强了水电工程可研报告中环保措施的要求,很多新要求方面的研究还没有突破,使得环境影响评价难以通过。三是由于审查单位受部门利益、所处位置的影响,对环保水保工作提出了更多、更细的审查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企业难以化解的审查“循环套”,严重影响了前期勘测设计工作进度。

4.2设计优化与投资控制难以落实

一是设计优化、投资控制是设计单位自身需要高度重视、精心抓好的工作,但由于目前水电设计系统普遍存在工作任务饱满、优质设计资源配置不足的现象,由此导致设计人员习惯按照规范进行常规设计,留有太多的安全裕度;同时由于设计单位对设计优化、投资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并非完全达到了同深度、多方案的系统比较研究,设计优化往往体现不出效果,导致工程造价难以降低。二是在水电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中,经常会出现“三超”现象,即预可估算投资超过规划匡算投资,可研概算投资超过预可估算投资。这其中固然有近年来物价上涨等客观原因,但也与设计优化管理不到位等主观原因息息相关,这给水电项目核准和投资决策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三是在目前的水电开发管理体制下,设计单位与审查单位本质上同属一家,审查单位对设计优化的审查力度不够,特别是现阶段水电行业设计、监理和施工一体化兼并重组后,设计、施工、监理、审查单位将属于同一电力建设集团,总体上具有共同利益,设计优化和投资控制将难上加难。

5、对流域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勘测设计工作进程。通过实施勘察设计招投标选择实力较强、信誉较好的设计单位。优秀的设计为业主节约的投资可能远远超过节约的设计费。同时,优秀的设计单位能充分发挥在人才、管理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还能协助业主处理一些前期工作中的关系,有利于加快工作进程,节约前期工作时间。设计招标要注重对设计方案的优劣,投资估算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设计进度计划、组织方案、以及主要设计人员素质进行综合评审。

二是充分发挥业主主导作用,确保设计质量。摒弃“勘察设计只是设计单位的事”的思想,从工程前期工作启动开始,就全面介入相关工作,充分发挥业主的主导作用,实现业主对整个勘察设计工作的可控。成立或聘请有丰富水电建设经验的咨询机构,对设计单位的成果进行审查和控制,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变被动为主动。

三是积极鼓励设计优化,降低工程造价。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设计单位优化设计的积极性,提高设计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对设计优化进行奖励。

四是协调处理好与各级主管部门的关系,创造和谐环境。前期工作涉及到的专题均需不同的主管部门审批,且需从县级开始报批。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的支持能加快专题审批,节省核准所需时间。与项目所在地当地居民进行有效沟通,加强与项目所在地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取得他们对项目最大的支持,为项目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是业主应给予项目前期工作最大的资金支持。由于大多项目在开展前期工作时没有注册成立公司,项目前期费用没有来源渠道。但项目前期工作涉及到勘察设计费及管理费等,前期投入较大,没有资金支持工作将很难开展。业主应在项目启动前就充分做好资金保障,确保资金投入。

作者简介:

姓名:李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7年4月 民族:汉

第8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事保险;工作流程

人事保险即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工作,它既是人事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又是各项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人作为一项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人力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新的定位,才能真正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轴心。

一、参与社会保险的原则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保险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框架内,明确定位养老保障体系,迎接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

办理人事保险是依据当地社会保险办理中心的有关政策,只要是已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再结合本单位职工一个月的工资总额,每个月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为其办理增减、申报缴费以及保险享用的综合性业务。以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人事保险工作流程进行分类介绍。凡是与用人单位或者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应按照合同的有效期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参与社会保险的范围

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因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时,给劳动者本人或遗属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大类。

(一)达到法定离退休年龄的人员,与原单位或者企业保留劳动关系,并由原单位或者企业或个人自理社会保险费用的,应与原单位或者企业签订聘任合同以及出具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二)与原用人单位或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并已参保的,要补齐欠缴保险费用后才能转至新用人单位或企业的参保地。

(三)对于已经签订劳动合同,原又未参与社会保险的人员,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参保之日开始办理。

三、每月正常缴费

(一)申报要求

用人单位或企业在获得社会保险费登记的批准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以下就相关规定进行介绍。

1.缴费比例:社会保险费用基数是由用人单位或企业上个月的实际工资总额和职工本人上个月的工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其中若职工的月工资低于本市去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就按照去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缴纳;若超过本市去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就按照去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以一定的比例缴纳。由于每个地方的社会平均工资标准、缴费项目和比例有所不同,用人单位或企业需按照《工资、费用管理暂行办法》来筹划工资。劳动者由用人单位或企业发放工资时按照劳动者实际工资总额以一定的比例代缴。

2.申报、缴费时间:在每月5日以前,用人单位或企业应依法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本单位参与社会保险的人员以及缴纳相关的费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核实和批准后,用人单位或企业于每月10日前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缴纳足额的社会保险费。每月的11日至13日是催缴期,用人单位或企业若逾期没有缴纳或者缴纳为足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除了依法催缴欠费数额外,还应按日收缴从11日起的千分之二的滞纳金。

3.申报材料:参与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或企业如没有人员增减或者在办理完人员增减手续后,应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申报。企业还应提供本月的社会保险费申报表和本月的社会保险费申报盘表,其中社会保险申报表一次三份,以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即时审核。

(二)申报流程

对于用人单位,在成立、变更、消注的情况下,必须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以及注销登记手续。

1.参保登记

对于缴费单位必须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之内,按照注册地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障登记,其分支机构也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缴费单位,根据所属地管理原则单独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缴费单位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时,必须携带工商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及其复印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及其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及其复印件和其他相关证件、资料,如实填写社会保障登记表。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通过对缴费单位填报的社会保障登记表进行审查,建立参保单位登记档案,确定该单位劳动保障正好,核发劳动和社会保障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已通过审核的缴费单位建立社会保险登记档案,确定该单位的参保险种及时间,通过对缴费单位参保职工情况进行核查后,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

2.变更登记

当缴费单位遇到下述变更时情况,必须依法向原社会保障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变更:

(1)单位名称;

(2)住所或地址以及邮政编码;

(3)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身份证和联系电话);

(4)单位类型(包括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事业单位类型);

(5)组织机构统一代码;

(6)主管部门或隶属关系;

(7)开户银行或银行账号;

(8)参加社会保险险种。

缴费单位应当字工商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30日之内,填写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携带营业执照、工商变更登记表和工商执照或有关部门批准或宣布变更证明、社会保险登记证到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办理变更社会保险登记。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对单位填写的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进行审核,更改相应材料,收回原社会保险登记证,并重新打印发放新的社会保险登记证。

3.注销登记

当缴费单位发生解散、破产、撤销、合并时,依法终止社会保险缴费义务时,应向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注销。

缴费单位应在工商行政部门办理注销登记之日起30日内,到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办理社会保险注销登记手续,填写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提供工商局注销证书或行政注销通知书、法院裁定破产单位破产等情况的相关法律文书及其复印件、单位主管部门批准终止的有关文件及其复印件、社会保险登记证和其他相关证明资料和批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核实以上材料后,对符合注销条件的参保单位在办理职工社会保险关系终止手续后,封存单位参保信息,并缴销社会保险登记证。

四、人员增减办事程序

人员增减:依据社会保险关系由劳动关系决定的原则,用人单位在或企业在建立、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时,应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时办理人员增减手续。

(一)人员增加申办材料

1.需办理增员手续时,用人单位或企业需提供与新增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方才办理;

2.劳动者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打印的增员表,复印件一式一份,增员表一式两份;增员办理手续随着每月的申报缴纳一起进行;

3.参与社会保险的人员在两单位或企业之间进行调动,若没有与原单位或企业办理减员手续的,在新单位或企业是不能办理增员手续的;

4.对于异地转入的人员,在办理保险基金转移之前应先办理保险转移手续和转入正常的缴费。

(二)人员减少申报材料

参与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或企业在办理减员手续时,应提供减员表和按减员原因提供被减人员的相关资料。

1.正堂退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人员在办理减员时需提供其本人的身份证原件;

2.提前退休:由于病退、特殊工种退休以及享受伤残体恤金的人员在办理减员手续时,需提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提前退休审批表;

3.其他情况减员:对于与原单位或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人员,应提供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对于死亡人员,应提供医疗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或火化证。

人员增减手续的办理时间应以合同开始或终止时间为准,对于减员要在缴纳本单位或企业当月的足够的社会保险费,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后,在下个月申报前予以减员。

五、缴费方式

参与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或企业的缴费方式可以是支票、信用卡等,征缴部门在确认缴费后给予发票,用人单位或企业凭发票到本单位或企业的财务部门报销。

六、保险享用

根据权利和义务相等的原则,缴纳足额的费用就应该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这就根据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有关规定来执行各项保险的享用。

七、结束语

人事保险工作是一项规范且有必要的工作,它关系到用人单位或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做好人事保险工作,保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企业之间关系呈良性发展,进而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俊玲.社会保障与法制建设[J].中外法学,1999,(1).

[2]王怡.从企业保障制到社会保障制的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0,(11).

[3]张秀川.知识管理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第9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Abstra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cuses on core businesses, grasps the information flow, logistics and capital flow of control industry chain and contributes to reducing operating costs, ensuring production and sales balance, reducing inventory, shortening lead times and meeting customer demand, reducing operating costs and other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technology, the optimization function of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on logistics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pparent. How to improve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 by fourth party log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business concern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fourth party logistic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multi-fun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stud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关键词: 第四方物流;供应链集成管理;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Key words: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management;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025-04

0 引言

产品的竞争力并非由一个企业决定,而是由从原材料到产品完成的整个过程决定,产品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核心企业,全面规划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进行整体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方物流出现后,能够将供应链上所有合作者的资源从物流角度进行大幅度优化整合,把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更加充分利用了企业及供应链内外部资源。具体来讲,第四方物流的出现,使供应链的运营从提供具体合作者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提升到供应链上合作者之间的合力提升层面。

1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4PL)的概念

第四方物流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欧美国家。1996年,埃森哲公司首推4PL这一名称。并对第四方物流作出了定义:“4PL是一个集成商,它整合自己及其他组织机构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构建并实施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埃森哲强调4PL提供商利用各种互补资源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

1.1 第四方物流的优势与功能 第四方物流具有较强的领导力量,通过第四方物流平台,能有效整合优质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管理咨询服务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服务商资源。从而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制定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就供应链管理的优化而言,第四方物流具有以下几点功能:

1.1.1 供应链再造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由于第三方物流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供应链存在明显的间断性和局部性等缺陷。通过供应链再造,第四方物流能使供应链管理达到综合化、集成化、系统最优化。

1.1.2 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功能转化 通过采用新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可以加强并改善各个供应链环节的职能。4PL通过采用领先和高明的技术,加上战略思维、流程再造和卓越的组织变革管理,共同组成最佳方案,实现对供应链活动和流程进行整合和改善。

1.1.3 开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应链管理 第四方物流把将客户与供应商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通过开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应链再造。第四方物流供应商可以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责任,工作范围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的运作,还包括制造,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等。

1.2 第四方物流基本运作模式 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第四方物流的研究分析,目前4PL的基本运作模式有:协同运作模式、方案集成运作模式、行业创新模式和动态联盟组织模式[1]。

以客户为核心将供应链外包的协同运作模式,将4PL中的战略技能、供应链策略、信息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等思想和策略,通过3PL的具体实施来实现。如图1。

4PL作为一个领导者和枢纽,集成多个服务提供商的资源,重点为一个客户服务的方案集成模式。如图2。

行业创新模式以整合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以各个行业的特殊性为依据,领导整个行业供应链创新,给整个行业带来变革和最大利益。如图3。

动态联盟是依靠强大的4PL信息技术平台,将相对独立的服务商,在某个时期内形成耦合的供应链管理战略联盟。它的组成与解散主要取决于市场机会的存在与消失。如图4。

2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下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2.1 第四方物流与供应链集成管理 所谓供应链的集成,其实就是将上、下游的企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将一条链上的所有环节共同进行优化管理,形成同步的网络体系,使企业与上下游之间建立有形和无形的联系,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2]。

第四方物流集合了诸多现代物流技术(如:POS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网络通信技术等),结合企业咨询管理职能,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借助IT技术平台实现对供应链集成管理的优化,整合现代服务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物流专业化分工、资源整合、虚拟经营等物流管理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语义web、高性能计算、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的一种基于第四方物流平台。图5,第四方物流与供应链集成管理关系图。

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最后到消费者手中,大致会经历制造商的采购,分配到分销渠道商的运输,满足零售商销售的末端配送,以及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销售物流等物流过程。第四方物流通过对供应链上产品流通的全过程的集成管理,将每个环节都分配给拥有了解产品专业知识的3PL企业共同完成。这样提高了商品在供应链上的流通效率,同时提高了产品流通的安全性和货物的完整性,降低商品流通环节的物流费用,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

产品流通过程中,伴随着物流的还有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对信息流的把握,对于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尤为重要,把握链上各个企业节点以及各流通环节的信息,对企业制定战略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第四方物流通过其IT平台,将供应链上每个企业的进行信息化,统一企业信息传输端口,可将每个节点的企业的库存、销售、采购等供需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控,为链上各节点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这样,就减少了各节点的库存压力,减少了牛鞭效应的产生。资金流动是供应链上及其重要的一种流,良好的资金流动情况,有利于各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增强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节点的稳定与否,决定着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良好资金流的保证,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性。第四方物流企业拥有雄厚的资产实力,能够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解决个节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的问题,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供应链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保证其稳定性。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各项业务进行集成化,进行全过程的供应链集成管理,是提高稳定性,降低风险的前提。而通过第四方物流对供应链集成管理的优化,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柔性,降低风险。

2.2 集成化的第四方物流供应链优化模型 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面向整个物流系统的、集成化的、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中心,是实现物流高效运作和实现物流服务提供商集成的技术平台。第四方物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源,将众多原材料供应商、3PL服务提供商以及各分销渠道企业、销售终端企业纳入到平台资源中心。以管理咨询公司和决策支持系统作为智力为依托。依靠自身雄厚经济实力和商业银行,为运作提供资金支持和优化保障。第四方物流平台原材料供应商、3PL服务提供商、分销企业等企业的信息接口进行统一规范布局,使得信息在企业间能顺畅传递。面对客户需求,供应链分析中心能快速响应,对需求进行分析,根据智囊团的决策信息支持,对供应链各个节点进行分析,进行供应链的重组,提供出有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大大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每个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形成巨大的供应网络,当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相关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与该条链上的缺口。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柔性,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图6,4PL供应链优化模型。

3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的实践

从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第四物流的概念至今,第四方物流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扩充和完善,并渐渐被越来越多的生产与流通企业所接受和认识到。因此,拥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第四方物流也成为了企业间增强供应链竞争的重要技术手段。第四方物流对供应链集成管理的优化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下面以香港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分析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中的实践。

利丰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跨国商贸集团,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经营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三大核心业务。利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有效率的商品供应,以为每份订单/产品定制一条供应链,并要求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运输都能取得最佳效益[4]。利丰集团的供应链如图7所示。

利丰集团在40个国家和地区中建立了80多家分公司及办事处,聘用员工超过43000名,网络遍布全球。但是,该集团没有一个工厂,被称为在平的世界上竞争——建立一个在无边界世界上的企业——“全球网络整合者”,即在全球性网络体系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4]。

利丰集团的优势在于,不仅了解客户需求,拥有服务于客户的知识技术和庞大的业务网络;而且了解各个生产基地的制造技术、质量、产能及配额和各国的进出口规定,并与有竞争力的供货商和生产商建立了长期而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将各个环节的优势整合在一起以争取订单。接到客户单后,利丰才开始安排原料采购和生产工序,并负责流程监控和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沟通和组织,具体的生产则外包给世界各地的生产商。同时,由于利丰与很多生产商有稳定的业务往来,所以生产商愿意在预定产能快速生产和各种生产细节上配合,并提供最高的生产弹性,使这个由各方组合成的供应链能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合作和信任令订单处理过程更加快捷,通过加快物流和信息流的流通,为这段供应链增值。而通过与利丰的合作,生产商也实现了专门化,在其核心业务的制造能力上专注发展。利丰与众多生产商形成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供应链结构,尽力为每一个订单创造一条有效益的供应链,从而为客户提供最大的弹性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4 结论

无论是何种运作模式,4PL的产生都极大的推动了物流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突破了3PL的“瓶颈”。为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提升有重要意义。通过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有助于供应链服务的创新,以更好地处理供应链上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更有效的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闫国庆编著.第四方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冯耕中,刘伟编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