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

第1篇: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加强文学素养储备,因为,面对的是一群孩子,他们对文章的感知大多在感性的层面。如何引导学生吸收文章的精华,体会人文的影响,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语文驾驭能力。这样才能把较深的道理用浅显的儿童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多元角色。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文学素养越高的人.所具有的生活、情感、经验就越丰富,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就越强.对生活的热爱也就越执着。当今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着诸多困惑:怎么把教材巧用、活用,怎么让学生活学、爱学,“三维”目标如何整合……教师们总苦恼于“学生难教了,不听话了”。特别是高年段的学生,很难见到他们热情洋溢地上语文课。其原因主要在于语文老师没能博得学生的喜爱。学生首先要爱上语文老师,才能爱上语文学科,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而文学素养正是小学语文教师魅力的添加剂。

认识了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储备的重要性.我们就应该切实行动起来.加强阅读储备。提高文学修养。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点子上,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就一定会出口成章,语文课堂也一定会精彩纷呈。

1、广博的文化知识

语文是人文性最强的学科,是“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语文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广泛,上下五千年,纵横百万里,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信息,教语文时都可能遇到。例如在新的人教版教材中增设的。综合性学习”中,“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戏曲大舞台”、“莲文化的魅力”、。追寻起源”等内容的编排,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所以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语文专业知识,还须具备一定的人类文化知识。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在自身的知识结构总体中,语文教师应把历史、地理、社会、美术、音乐、哲学等学科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一种以语文专业知识为中心的辐射式的网络结构。

2、精美流畅的语言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与学生交流是不可原谅的,―个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

许多语文教师说话很随意,想什么就说什么,一句话重复几遍,且时常带着口头语,一听到这样的教师上课,就感到不舒服。还有的教师方言很重,语气平淡无味,在范读课文时,还不如一个学生。这样的语文教师怎么能有语文感染力。相反,―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音质上就技高一筹。―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个非常有修养的语文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如果

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一定能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况且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他们有极强的模仿倾向。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3、专业的知识

对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那么对于教师来说,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讲究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教师也无需具备那么多知识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师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断的江河。”此话完全是教师在自我推卸责任,是对新课程的曲解。的确,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电脑永远也无法替代人脑。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了。所以说,一个教师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的血液,连自己也变得陈旧了。―个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

4、高尚的人格

何谓“人文性”,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回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育好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以身作则,作好人格的表率。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离开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护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具有感染作用,这种感染作用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双方的情感交流逐步加深,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循循善诱,对他们充满期望,使他们充满信心。这种师爱对学生必将产生春风化陌般的作用,温暖而有力,教师情感的涓涓细流一旦被学生的心田所接受,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高尚而优美的人格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人格水准,特别拥有强烈的“爱”才会在教学中自觉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关注人文内涵,语文教师作为人类母语的传播者和继承者首先就要具备人文素养。要求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全面的知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知识,培养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宋丽霞 《新课标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

[2]周爱红《新课程时代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综合天地》,2004年第二期

第2篇: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1.1有利于大学生的图书借阅与思想沟通,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地方高校图书馆员每天面对众多的大学生,其借阅与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而一座图书馆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册的藏书,包含了林林总总各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管理员不仅是图书管理方面的专才,更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借文学素养的内涵力量,在图书馆员与大学生之间,搭起一座相互沟通、彼此信任的桥梁.

1.2有利于语言表达的精采与魅力,从而塑造个人良好的形象

图书馆员每天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的语言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垂青,这与图书馆员的个人文学素养有关.事实证明,一个人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眼界自会开阔、心胸自会豁达,更重要的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极大地提升.近些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露面的宣讲者,无论是讲清史三百年的阎崇年,还是讲两宋风云的郦波、讲百家姓史的钱文忠等等,他们均以精采的讲述,鲜活的语言赢得了千万观众的叫好.这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凡在《百家讲坛》露脸的宣讲者,大多是大学教授或是中学老师,他们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图书馆员在与高校大学生的交际中,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他(她)的语言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会对借阅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注重向图书馆员学习,注重文学素养的自觉提升.可见,高校图书馆员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会使他的人品修养变得高雅,会让他的语言具有张力与吸引力,同时,图书馆员的个人形象也得到了较好的塑造.

1.3有利于及时搜集或购置必要的书籍,从而丰富馆藏与满足学生借阅的需要

图书馆员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他们的知识面比别人宽,自觉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强.因此,在为图书馆增添书籍的时候,他们就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1)社会上有许多本地作家,他们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书籍出版,而这些高校所在地作家的作品,对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与示范作用.图书馆员及时了解本地作家的出书信息,动员他们向学校图书馆捐赠图书,这是作家与图书馆双赢的好事.

2)图书馆员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对馆藏图书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哪些是热门,哪些是冷门,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在建议学校购置新书籍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地方高校图书馆员文学素养提升的基本途径

2.1熟悉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自身文学素养

谙熟我国传统文化和了解历史知识的丰富与积淀,是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的进程是一面镜子,对今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图书馆员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中,当学生需要借阅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时,由于自身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便可以为学生借阅什么样的书籍,查询哪些方面的资料,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参考意见.同时,还可以就历史的演变与进步,和大学生一块探讨帝王将相的兴衰替变,从中得出以史为镜知兴亡,以人为镜知得失的深刻道理,从而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由是,原本单调的图书管理工作,通过图书馆员文化知识的介入,就使借阅与查询的过程变得生动而有成效.

2.2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加强自身文学修养

阅读学习是个人文学素养和提升的重要源泉.实践证明,大量、广泛的阅读文学作品是图书馆员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如果不善于学习,没有海量阅读文学作品的积累,不了解古今中外文化精髓,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势必将导致自身文学素养缺乏源泉.自身文学素养低下,怎么能够给读者推荐经典文学图书呢?更谈不上指导读者对优秀图书的阅读和利用了.馆员生而有幸在图书馆工作,工作时间同时也是难得的学习时间,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只要沉下心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不但可提高文学素养,同时也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极大补充.当然,从工作角度出发,馆员阅读不能“偏科”,要求无论是中外的文学书籍或古代、现代文学作品以及社会学、科普等方面的知识,馆员在阅读过程中都应有所涉猎.馆员首先应该热爱文学、懂文学,才有可能高效地为读者推荐文学书籍.馆员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才能从心灵深处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2.3熟知著名作家,走近借阅人心灵

在图书馆的书籍中,文学书籍占了相当的份量.因此,图书馆员必须了解和知晓一些著名作家.比如国内的,要知晓中国先秦两汉作家、隋唐五代作家、两宋金元作家、明清及现代作家.国外的,要知晓古希腊、古罗马作家,要知晓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的重要作家.大学里,虽然系目众多,但阅读文学作品是不分文科、理科,不分年老年轻的.而且在具体的借阅活动中,由于个人对不同作家的好恶与偏爱,就会产生名目繁多的借阅需求,比如有的喜欢中国的莫言、有的喜欢路遥,有的喜欢英国的莎士比亚,有的喜欢法国的巴尔扎克,有的喜欢俄国的契诃夫等等.不同大学生喜欢不同的作家,反映到图书馆员那里,就是五花八门的借阅状况.如果图书馆员对中外作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与借阅者就有了相互勾通的可能,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就可以了解借阅者的思想,知道读者的想法、期盼,会与借阅者成为文学阅读上的好朋友.

2.4了解必要的文学知识,适当撰写论文

要知晓一些文学知识.图书馆员除了知晓一些中外文学名家以外,还应该知晓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比如诗经楚辞的丰富内涵,唐诗宋词的格律规矩等等.养成写作习惯,这也是一个合格馆员应该有的素质之一.写作的范围因人而异,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有所侧重,以平时生动鲜活的材料为题进行写作.在写这些东西时,应该尽可能加进一点文学色彩,增加文学性,既可使文章增色,也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写一点文学鉴赏和批评的文章,或是诗歌、散文、有益于个人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有益于人生境界的升华.

2.5多听讲座了解文学知识

第3篇: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误区

1.误区:在教学中不作为或作为不够,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性,合性学习本身就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内容,而不是为中职语文教学作“装饰”用的花瓶,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添头”。综合性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形式上有着其独特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也是有序的、系统的,教材对综合性学习这一块的编写仍然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时不得随意打乱,必须经历准备――项目设计、体验一过程实施与表达交流――成果展示几个阶段,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

思考:中职语文目前正面临边缘化,出现这样的尴尬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对中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过去,我们总是认为中职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现在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中文系学生要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和陶冶情操、塑造人文的教育。就是要把它看成终身的教育,这样认识的话,中职语文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误区:过分依赖于课本,唯教材是从,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堂作业来完成。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中职语文教材作为知识的绝对权威而被绝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奉为“圣经”。在课程改革到来之后,中职语文教材仅仅作为一种资源而存在,但中职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改变,无法用新理念去从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完全依赖教材,甚至把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当作课堂作业来要求学生完成。

思考:真正善于教学的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中职语文教材这个圈子,引导学生从引子找到中职语文学习的钥匙,并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文是例子,它是“成品”;综合性学习材料不是例子,因为它不是“成品”,仅仅是一种资源――可供参阅的项目引子,更不是作业。

3.误区: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阅读课,只做些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之类的工作。我们不能否认中职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是互相联系的。比如,语文第一单元选编了《湖涌浦东》、《继续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而斗争》、《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三篇阅读课文,对学生进行“爱我中华”、“自信独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它还是阅读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思考:我们应十分清醒地看到,综合性学习教学虽然与阅读教学有联系,但又是相对独立的,它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综合性学习并不是完全依附于阅读部分而存在的,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自成体系。有些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一致,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这些与阅读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更不能因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中有通过写作(比如小报告和调研论文)来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这一形式就将综合性学习当作写作课来教,这也是不对的。

4.误区:把综合性学习当作科学知识课来上,满足于讲课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是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所在。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或是自我陶醉,至于学生I听没听,学没学,似乎与他毫不相干。很多中职语文教师上课的方法,就是呆板的三段论结构法,首先讲大一二三四点,然后讲小一二三四点,最后总结归纳。这样上课的结果是,老师很辛苦地讲了,学生没学到什么东西。殊不知,综合性学习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中职语文课尤其如此,那种上成传统的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习。中职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目的就是心灵沟通,心领神会,产生共鸣,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思考: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语文知识的积累,形成并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以项目为话题的聚会则不同,它仅仅是给教学确定了一个主题,教材为这种聚会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甚至为如何开展这些活动提出了较为合理化的建议,这些是对学习行为和目标起导引作用的课程资源,并不是课文文本,所以综合性学习材料与课文文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应当作课文来讲,

5.误区:过分语文化,缺乏整合特色。语文教学不再只是语言文学的教学,而应是各种文化素养的积淀与升华。语文课堂内知识层面不能单一化,人文、地理、历史、法律、计算机、数学、化学、物理、英语等其他素养是对语文知识的有益的补充,单纯的一种素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

第4篇: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有人说:高考考什么,高三老师就教什么;高考怎样考,高三老师就怎样教;是的,我以前也曾这样想过,也曾这样做过,而且看看当前周边的包括外县市的高三老师的做法,翻翻手头有关高三教学研究的各种资料,便会很容易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在新课程中高三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教呢?如何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高考各学科的鏖战中,经常会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尽管学生知道高考语文分数的比重,但是老有意无意忽略,甚至有些同学抱着“无为而学”的态度。这给语文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语文也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这科目到了高三没有投入时间认真琢磨,是很难在考试中取得突破的。而无数的经验又告诉我们高三一年不少同学能在语文科上提高不少分数,分数差的学生可能会少一些致命的极低分,中等的同学很有希望能考出尖子生的分数,而尖子生生如果不抓紧,失去了语文学习和考试的感觉,成绩青黄不接也是常有的事。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必须首先时时刻刻提醒语文学习这件事。一是确立信心,让所有的人都相信,高三语文是属于冲刺阶段,任何人在这个阶段都很有希望取得突破,语文是最有所为的科目。二是细心维护语文学习的热情,要保持他们对这个学科的良好心态,不喜欢语文的学生往往互动性差,配合主动性弱。成绩提高很难,教师工作也不好做,所以不能让学生开始讨厌这个学科,尤其是到了高三更要维护。时不时找机会表扬一下他某方面的悟性,某次作文的亮点,以及有机会三言两语的鼓励他,激发他的信心,都是很重要的。还要创设具体的语文氛围。我认为高一高二语文教学可以放开些,到了高三就必须把高三的系统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和模块中去。教师必须先自己做到有计划性,上课和作业的节奏适中,课内课外贯穿布置围绕语文的主题内容。每个内容教师必须先做重点强调,再课堂点拨,再适量作业,再加及时反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忽视一部分原因在于觉得语文是无序的,随意的,放弃一些是无所谓的。针对这种心理,高三教学内容必须做到环环相扣,让学生自己的安排可以有章可循,按照考点展开,每天都有要重新审视的语文考点常识。这样就不容易忽略这个科目的内容了。另外,教师统一学科学习的要求后,必须一以贯之,不能松一阵紧一阵,总之是重视战略,认真落实。营造学习语文的氛围,关键还在于教师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方法,在全班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如平时在班上安排一些同学在休息时间抽空讲四大名著,刚开始有些同学听,后来听的人不断增多,也可采取交流的形式,一个熟读《三国》的人开讲,围着甚众。这样我认为一方面是在普及,但是更重要的是把阅读名著的气氛带活了,很多同学听了一些发现自己差距很大,回去赶紧翻书,赶紧抽空看。然后回头看看,又觉得很多同学都在紧张语文啊,这样语文的气氛也就营造出来了。还可利用一些同学问问题来刺激提醒其他同学语文学习。比如一些同学琢磨现代文阅读,会自己做题然后来问老师,在课堂上借着表扬这些同学成绩的进步来告诉同学阅读分数提高在高三应该怎么做。

二、处理好教材和考点的关系

在高三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只是把目光盯在考点上,忽略教本,轻教材,重考点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教材不熟悉,课文内容空白,不能利用教材建立知识体系,对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积累不到位。从而舍本逐末,弃源追流,费时耗人效果差。实际上,教材是本,教材是源,考点命题与教材紧密相连,譬如语音题,考纲明确设此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纠正误读现象,规范现代汉语语音,推广普通话,于是教材相应地在第二册书后增设统读字字音表,四册书后设有容易读错的字附录表,以及每篇课文下对重要词语中关键字的字音注释,这些是考试命题的主要范围。本来此题难度较低,一般的对策也是只识记正确的读音,不考虑错误音,以不变应万变,利用排除法找出答案。但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情愿回归教材,宁可多做题,做对了津津乐道,喜形于色,自以为语音过关;做错了根据答案更正,自以为语音太麻烦,基本识记的欠缺导致复习中只能就题论题,当时会做,过后遗忘,会的依旧会,错的照旧错。效果事倍功半。

三、强化训练现代文阅读

科技文阅读需要做题来熟悉题型和出题者的思维,这一点无庸置疑。而提高文学作品阅读的能力关键不在于做题,而在阅读。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些阅读和写作能力挺强的同学,他现代文阅读的分数却不高。问题不在于他读不懂内容而在于他不懂要答多少,怎么答才是出题者所需要的答案。其实作为阅读题的文学作品,往往有不少的条条款款,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答案唯一性也说明,这其实可以算客观题。所以训练和讲评尤为重要。所以现代文阅读需要训练,但是要精训练,精讲。学生训练也必须选择符合高考要求典型题型,知道题目的基本思路和答题方法。这是一道教师自己必须认真研究琢磨总结方法然后再交给学生的题目。阅读有好几个层次,不一定阅读能力越强就越会做这种阅读。

四、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新课标

第5篇: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一、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

1.不容乐观的教学大背景

因为江苏高考对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仅针对文科考生,高一年级还没有进行文理分科,考试时没有加试部分,所以教师和学生都不会把时间花费在不作考查的名著阅读上。高二年级,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该考试涉及高考加分多,其他学科甚至都要为这些必修科目暂时让位,名著阅读更是顾不上。到了高三,“务实”的理科考生便“理所当然”地舍弃了与分数不相干的名著阅读,而此时文科考生才会无奈地开始进行名著阅读的考前准备,然而他们阅读的名著仅局限于高考必考的那几部,江苏《考试说明》规定《红楼梦》、《边城》、《茶馆》、《老人与海》等十部名著为文科考生加试内容。文科生仅读这十部被列入考试范围的名著,而对其他名著作品置之不理、视而不见。

2.急功近利的教和学

文学名著阅读原本应该是一个长期深入原著、感受艺术魅力、熏陶心灵情操的过程,是一场“正规战”、“持久战”,但“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学”,这是当下中学的教情、学情,高考命题确实对中学教与学起着导向性作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3年(江苏卷)说明》关于名著名篇阅读的考查说明是“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这样的考查不外乎内容概要、作者介绍、人物形象等,学生完全可以不读原作,只要看看名著简写本,甚至只要看看影视作品就完全可以得满分。浅层次的考查消解着名著的经典价值,也诱导着教学双方浅层次的名著阅读教与学。

由于压力大、时间紧,学生平时根本无心去读那厚厚的十部名著,曾经听过一名学生说过这样的话:“高考就一个选择题,才3分。读完十部名著要浪费我多少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对,还不如我多做几道练习题,哪里不能补上这3分呢?”可见,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读书的考试化、功利化倾向非常明显。他们觉得实在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浪费”在这旷日持久的阅读上。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只能匆匆“恶补”,把阅读扭曲成了“突击战”、“闪电战”。

同样为了应付考试中的“十部名著”阅读考查部分, 为了照顾那些没有读名著的学生,不少教师有“高招”,他们把大纲规定的“十部名著”浓缩成一份份讲义稿,分别从主要内容、阅读感受、人物形象与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几个方面阐述,美其名曰“名著导读”,最后谆谆告诫学生,只要背熟“导读”内容,考试就万事大吉。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名著阅读上真正花了精力和时间的学生,一看到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出如此高的“效率”,自然认为“有利可图”,于是放弃了阅读原著,而改读“名著导读”。于是乎,各种《高考名著阅读一本通》、《名著,读这一本就够了》、《名著速读》、《必考名著精华本》等一系列“应试名著”类书籍也应运而生,充斥了市场,迷惑着师生。在应付考试、稳拿分数的功利性目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 此种名著阅读已变质变味,致使高中名著阅读日渐走向了“伪”阅读、“浅”阅读的迷途,名著推荐阅读的本来目的难以实现。

综上所述,以功利为目的的“伪阅读”和“浅阅读”横行当道,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真阅读”、“深阅读”呢?

二、告别名著伪阅读、浅阅读的对策

面对如此现状,我们难以“四两拨千斤”,只能转变观念,身体力行,谋求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对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坚持经典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语文教师自身便是一张活名片,教师要热爱名著,成为一个读书人,只有当教师有着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厚积薄发,让学生因你的博学多才而欣赏你,进而仿效你广泛地阅读名著,才能引导学生读好名著,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精神“底色”,才有资格有能力引导学生走向真阅读和深阅读之路。

2.激发兴趣,组织交流

兴趣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名著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抽出时间投入到名著的阅读中去,如果是仅用考试的形式去督促学生阅读,终究是低效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为帮助学生熟悉名著的情节,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习惯。可以这样设计题目:《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三十六计中哪些妙计?有哪些大型的战役?诸葛亮一生有几次运用火攻的计策?《欧也妮・葛朗台》中表现葛朗台贪婪和吝啬的故事情节分别有哪些?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也基本上把原著读了一遍。当然,激发兴趣和引导阅读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在课堂阅读名著的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读书竞赛,写读书笔记,开展与名著中人物的对话;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自主阅读的成果,即大家彼此围绕一个目标,质疑讨论,争辩解答,让学生既是提问者,又是答题者,时而当老师,时而是学生,使之充分地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有效地增加他们的活动体验,以此激发阅读热情和兴趣。

3.及早启动,统筹安排

名著容量较大,篇幅较长,篇目较多,所以名著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有长期的计划及实施的保障。高中生刚进校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这时候的学生对高中充满了新奇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正准备大展拳脚,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三年的高中学习是一个整体,阅读训练也应该是一个整体,但这三年的训练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可以阅读《边城》、《女神》等,第二学期可以进行《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三国演义》等作品的阅读。高二规定必须读完《哈姆雷特》、《家》、《红楼梦》,高三上学期规定必须读完《呐喊》、《茶馆》,并且在期中、期末试卷中配以同步的名著题检测,以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名著阅读。

4.营造宽松环境,确保阅读时间

名著阅读全靠课堂上的45分钟时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根据“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特点,需要课外阅读来弥补课堂阅读时间的不足,配合必修课的学习,高一、高二每学期必须完成十部名著中既定计划的阅读。指导学生视各自实际情况,每日争取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有计划地阅读名著。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可以统一安排每周固定的一节自修课为名著自读课。要求学生自带名著来校,在自修课上自读。

家是中学生生活和接受教育的最初场所,家庭阅读环境对中学生的阅读行为的影响最为深远。学校可利用寒暑假期向家长发倡议书,告知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列出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名著阅读的箴言,下发名人如何阅读名著的文章,并附上假期中安排阅读的一两本名著书目,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和摘抄,开学进行交流。使家长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积极与教师协作,每天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

5.教师应适当指导学生阅读

名著阅读是考试的内容,但是阅读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因此,在引导时,教师应当在阅读鉴赏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方法以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是指粗知名著大致的内容。精读的要求在于细琢细磨,让学生进入深层次的阅读,走进人物丰富多彩的世界,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对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和艺术特色等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由于这十部名著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阅读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阅读时遇到的困难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交流,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做一些名著导读,帮助学生理解名著、读懂名著,这样学生的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6.审视阅读文本,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对名著的考查是为了引导和督促学生真正阅读名著,亲近文学大师,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考查侧重于学生对名著反映的时代和人物的命运性格的审美思考以及对生活、生命、历史、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独立思考与感悟。为此,要想改变师生的“伪阅读”、“浅阅读”现状,避免师生猜题、押题,只有改变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但当前的考查仍然侧重于“经典情节、经典细节、经典对话”的复述或者选择判断纯知识的浅层次的考查,这样就造成了有些平时真正阅读了名著的学生却考不过那些没有阅读名著,只是通过死记硬背“名著概要”与名著训练题的考生。这无形中挫伤了一些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也助长了一些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对于教师而言,在当前高考名著试题还没有多大变革的前提下,为了让这一尴尬不再发生,除了要求学生阅读原著之外,教师还应教学生一些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名著,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阅读兴趣得以保护,应试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第6篇: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1.以幼儿为本,充分考虑阅读兴趣

教师应选择那些画面清晰、形象突出、情节简单、内容健康的绘本供幼儿阅读。如果再细分的话,中班上学期,幼儿对有一个重要清洁点的故事,更容易阅读并理解,特别是对情节比较紧张、角色个性鲜明的故事,尤为感兴趣。而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进入中班下学期后,这类绘本逐渐不能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他们开始对一些有着几个情节点的故事产生了兴趣。但是故事中的情节仍应该相对简单易懂些,其中的主要角色也应该相对少些。因为中班幼儿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角色中的关系,过多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另外,要注意克服认为有画无文的浅、有画有文的绘本深的偏见。要知道,凡是著名大师绘就的绘本,一般都具有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突出功能,并且有多层次的内涵,有的甚至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阅读。

2.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

选择绘本要重视绘画的艺术品质,只有高品质的图画,才能培养孩子好的想象力。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有想象力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就越丰富。孩子在幼儿期看到的图画构成了想象力的基础。图画如果是美的,高品质的,丰富的,那么想象力就必然是美的、高品质的、丰富的。培养孩子高品质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也是绘本应有的功能。当然,绘本里的图画不是独立的绘画艺术,它的作用是要在孩子的心中创造一个立体的故事世界,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更重视绘画表达故事的功能。

3.关注幼儿的心灵世界,着眼于幼儿精神成长

真正好的绘本,具有幼儿的视角,会留下来若干扇门让孩子可以自由进入故事的世界,并且能够反映孩子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绘本的出现,正缘于承认孩子的独立人格和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相信孩子具有与大人不同的独特的内在世界。

二、优秀绘本的实施

1.研读绘本,挖掘内涵

引领幼儿阅读绘本首先得教师能理解绘本,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文学基础和较好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文学素养、语言素质和分析能力。要能较好地理解绘本,教师须在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基础上,系统地阅读有关指导幼儿阅读的书籍。

2.解读环衬,升华主题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往往还会起提升主题作用。

3.注重过程,体现重点

绘本阅读方式分为“引导阅读和自主阅读”两种。

首先,引导阅读活动。(1)情境创设策略。绘本大多是由一个故事组成的,如果教师能根据绘本的内容创设适宜的情境,并且教师首先能情绪饱满地投入、情感丰富的投入到情境中,就能感染孩子,不仅把孩子带入了故事情境中,也能帮助孩子阅读、理解故事。(2)有效提问策略。一本绘本大多有许多幅画面组成,那么是否需要所有的画面?画面的选择如何?这些都要基于教师对绘本的了解和选择。教师在解读绘本的时候,需要捕捉绘本中比较关键的核心画面,进行放大,并进行关键问题的预设,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有效的回应,并且注意提问的设计,要多开放性的问题,少封闭式的问题。(3)形式多样策略。在绘本出示的方式上,可以以长画卷、课件、大书、木偶等不同的形式出现,如果是同纬度的画面在呈现方式上可以依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分页出现或同时多幅出现;对故事内容的概括,可以根据主要线索用图片、文字的形式进行梳理,理清思路,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在设计过程时,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整合,当然,这也要依据绘本的内容而定;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画面内容,便于幼儿的理解。

其次,自主阅读活动。自主阅读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翻阅图画书的一种阅读方式,孩子自己看,自己发现兴趣点和问题,即人手一册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能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兴趣,是一种兴趣阅读;也能发展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找疑问,并通过阅读寻求解答的能力,也是一种问题阅读。

第7篇: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关键词: 中专文言文教学 必要性 教学方法

一、中专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本中所占份量很大,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但教师在文言文的教授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由于字词生疏难懂,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中专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文言文离学生生活时代很远,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也不太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来到职业学校就是来学专业课的,语文学习一点现代汉语知识,会说话写字就行了,文言文学习跟他们没关系。所以虽然新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新一轮的实验,但文言文教学始终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成为教学改革中的“死角”。

文言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包括古代诗歌),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特别是所蕴含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中专学生,作为正在接受中等教育的现代人,适量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专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那么,对于连现代汉语都不愿学的中专学生,文言文该怎样去教呢?

(一)中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

中专学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要是再让他们去努力分析文言文的字、词和句式,只会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能让他们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接受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感受传统美德的魅力就可以了。因此,我认为,中专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读懂”上,即通过大量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逐步形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

既然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弄清文意、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那么传统文言教学中,教师奉行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八字真经,似乎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文言文首先是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的共同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等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那就偏离了我们学习的最初目的,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

(三)中专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较之于普通中学文言文传统的教法,中等职业学校文言文教法应该更加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多加尝试。

1.诵读法

任何一种语言的获得,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就能达到的,必须在阅读中逐渐培养起语感,才能最终掌握语意。文言文首先是一种语言,所以也需要遵遁这一规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以诵读作为感知课文的主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篇目大多既是名篇,又较浅易,注释也比较全面,学生在读准了字音、读清了句子、读出了语气后,教师只需作适当的指导和点拨就可。下面以短文《人琴俱亡》为例。全文84字,除少数双音词外,大多是单音词,并且其中绝大部分的词古今完全同义,如病、亡、丧、悲、哭、弹、掷、坐、消息、奔丧、良久等;少数词虽然用法有些变化,但仍可以看出变化的脉络,如“弦既不调”的“调”,本是“配合得均匀合适”的意思,这里用作“协调”讲,学生只要细心揣摩,是不难意会的。可能成为阅读障碍的,实际上只有少数几个词(如“语时了不悲”的“了”字等),但看看注解也都不难解决。在句法方面,除了“何以都不闻消息?”词序有些特别外,其余都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什么两样。并且本文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非常适宜诵读,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更好地体会子猷和子敬的兄弟情深。若教师强要把文章肢解,逐字解析,则美感全无、索然无味,学生怎么还会有兴趣学呢?

2.提问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却并不知道该怎么提出来。当教师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疑惑的表情时,一定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将问题说出来。学生提问的时候,正是思考的时候,也是最感兴趣的时候,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有意去设计一些浅易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引起学生的兴趣。

3.抄读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很多优美的名言警句、重点词句,都可以用抄读法来教授。即在课前或课上把这些句子让学生先划下来,抄在本子上,边抄边读,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刻理解,最后在反复诵读的前提下,背诵下来,积累自己的文言素材。例如在《论语》、《爱莲说》、《岳阳楼记》等文章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出孔子的严谨治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彰显出周敦颐的高洁品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出范仲淹的先人后己、天下为公的胸襟。这些名言警句脍炙人口,有着让人铭心刻骨、念念不忘的力量。多让学生抄读这样的名句,对于学生陶冶性情、感悟生活的哲理有着莫大的益处。

4.多媒体教学法

除此而外,还有讨论法、辩论演说法等诸多方式可以尝试。特别是中专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转移,爱看电视,爱玩电脑,动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动人的情节,深深牵动着他们的心,很多同学为此如痴如醉。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有效途径,努力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把古代人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上来。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通过积极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才能从文言文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益处。

 整理

参考文献:

[1]罗秋红.在文言文教育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

第8篇: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慢艺术

近年来,课外古诗文考查已经成为各市中考的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以完成教学进度为先,而忽略了学生对古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度。这样带来的尴尬局面是,无论是中考古诗文的小试牛刀还是高考古诗文的大刀阔斧,学生均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寻求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现今古诗文教学的速成模式。

教师在常规的古诗文教学中,常常自己备足了课,随后大包大揽地把所有的资料塞进学生脑子里。甚至在碰到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只是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给学生领悟的时间与机会。有时在教师的灌输下,学生成绩表面上有了技巧性的提高,但是对于古诗文的意境、阐发的哲理这些关键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理解。日本教育学者佐滕学说:“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张文质先生在《我为什么倡导“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中再三强调“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该放慢脚步。”当我们被各种教学任务、指标迷惑时,往往会失去正确的教学方向,等醒悟过来很有可能已为时已晚。

中国的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教材中选取的古诗文更是贴近今人的感悟,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重感悟重积累。培养古诗文的语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在诵读和鉴赏方面一定要细水长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感悟力。笔者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多读多赏,对学生的理解领悟力有质的提高。

一、美的品读

朱熹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于提高文章感悟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么读才能使学生沉浸于古典文学中呢?

1.教师的示范

教师优美的诵读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蕴生美的感受。在学生初步品读后,教师应给予学生规范而富有个人情感的示范朗读。要做到完善的示范朗读,教师必须生成自我的文本理解和情感意识。教师应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文本,字字落实、句句斟酌,甚至对诗文的句读、停顿、题目文眼等也都要仔细地推敲。这种自我的读,需要潜心钻研,慢慢品味。在自我的深刻理解后,教师的范读便会声情并茂,并创设出浓郁的课堂氛围。这种身体力行的示范朗读,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迅速调动学生的兴趣,可谓润物无声。

2.学生的迸发

学生的读关键在于读懂,读出意味,这是阅读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积累。而这个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细水长流。因为学生初识古文有个适应过程,对字词的疏通理解也需要逐步认识,难以一蹴而就。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充分理解文本的空间。也许学生一开始句读不通,文理不顺,但充分的朗读思考将使孩子的思维走向全面,走向深刻。当学生反复诵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激发自我的丰富想象。学生需要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读出诗文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比如,诵读陶潜《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感同身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亲近,语调也会潇洒舒缓。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思维的翻腾去理解时代背景,诗歌意境。他们通过慢条斯理的品读,斟酌语意,能更好地激发对古典美的认识,拉近与古人的距离。

所以,古诗文朗读时间的慢,是让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潜心会文,更好地付诸教学实践;朗诵时间的细腻完整,是把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只有我们的古诗文教学真正“慢”下来,才能调整出恰到好处的品读空间。

二、情的鉴赏

古诗文赏析不仅要有好的品读,还需要情感真切的鉴赏。情的鉴赏是古诗文学习登堂入室的法宝,同样需要细细推敲。

1.情理的揣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生平,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从而对作品产生积极的反应。这不仅需要学生查询资料、搜集知识,还需要教师对古诗文教学语境的还原。教师要在作品与学生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让学生直接感受作者的衷肠。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教师可利用学生刚度过中秋节的心情激发引迁思维:你有过一个人过节的经历吗?你有过几年没见亲人的痛苦心情吗?即使没有类似的经历,教师也可以通过对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思考作者阐述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哲理,就能深刻感悟到苏轼祝福全天下人的博怀,学生便自然生成对文本情感的成熟理解。

教材中所选取的古诗文不乏精彩之处,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关键字、词、句。比如,在学习《醉翁亭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几个“乐”,层层深入,最后得出太守之乐——与民同乐为最。在鉴赏品味中,在把握语境的前提下,教师要引领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句的言外之意,分析个中手法,看出作品的与众不同以及内部的情理生发。

2.自我的升华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完文本后,是否意味着古诗文的研读到此结束了?非也。古诗文的品读不能仅限于课堂,必须在文本外产生多元化的解读,进行自我升华。比较阅读就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它能使学生对作品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在具体比较阅读时,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引迁思维,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对文本的解读也会更上一个层次。这种多元化的解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总之,古诗文的教学需要细水长流,从容不迫。教师通过营造舒缓适宜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朗读与思考空间,少一点应试的态度,我们的古诗文课堂才有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红良.初中开展古诗文诵读的几点做法[J].上海教育,2000(03).

[2]李盛泽.古诗文教学应重视诵读[J].基础教育研究,2009(02).

[3]张文质.我为什么倡导“教育是慢的艺术”[J].江苏教育,2009(05).

[4]李继东.语文教学,请放慢脚步[J].江苏教育研究,2010(3B).

注:

第9篇:怎么才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关键词】教学实践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情感体验

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应该说,语文教学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新教材中选录的许多古今中外的精妙佳作,审美内容极为丰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加强对学生审美过程训练,增加审美活动,强调学生对古人的情感体验,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新课程改革实践以来,笔者就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作了一点尝试。

一、走进教材——感受美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文教材,其包含的人文内容,就是一道道独特而瑰丽的风景。儒家学说中的民本思想、仁爱思想、忧患意识;屈原的坚持真理、献身理想;陶渊明的超然物外、淡泊明志;杜甫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博怀;陆游的爱国情怀;鲁迅的爱憎分明。还有许多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怀,如对亲人的思念,对真善美的独到追求,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对事业的矢志执着,都能让学生的灵魂受到深深的震撼。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举行教育,也可以通过对作者和背景的介绍进行点拨,还可以通过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来启发学生思考。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趣,涵养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修养,升华学生的灵魂。

二、诵读教材——体验美

心理学家认为:“诵读”的读书方法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在诵读状态下的人脑的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各部分会趋向活跃,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交换会逐渐趋向有序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言为心声”。优美的朗诵往往能够调动朗读者的视觉、听觉、情感和思维等因素,帮助朗读者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在朗读者头脑里形成立体的思维,多方面感知教材。当然,教师在诵读中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引导,指导学生通过语势的缓急、语调的抑扬、语气的强弱、停顿的长短,适当的诵读技巧等方面的变化,准确充分地表情达意。

曾经在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时,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后,我就让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学生读着读着,我发现学生对第二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朗读处理有问题,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停顿。于是,进行了必要的点拨,指出首句“我想”后应延长声调,因为“想”字总领第二、三、四节,这样处理更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真正走进美丽的“街市”。接着又进一步指出,不少学生在朗读第一节时,其中“明”和“现”、“闪”和“点”这两组词,语气过于平淡,再让学生通过个别品读去体会语气的强弱,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在诗歌内容理解上又稍作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节中诗人抓住了明星和街灯的特点,并且将明星和街灯互喻,从地上写到天上,再从天上写到地上,回环往复。这样比较、鉴赏,学生理解了以重音处理为好。新课程中有许多文字包容量很大、含义很丰富的文章,离开了诵读,学生是很难有真切的体验的。因此,诵读是把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感的培养与思想情感的陶冶有机结合起来的纽带。

三、品味词句——理解美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必须强化对语言的分析和品味。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文中词句进行仔细推敲,甚至咬文嚼字,才能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

我在教学冰心的《小橘灯》时,抓住了课文中描写小姑娘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通过对其中两个“好”字的讲解,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像,使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更加清晰,从而激起同学们对小姑娘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敬佩,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四、想象拓展——创造美

想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机会,诱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浮想联翩。

新教材中所选许多古诗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所以教授古诗文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展开想象,描写出部分或者全诗的优美意境,这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创造于一体的学习方法。学习《皇帝的新装》,不妨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游行大典结束了,皇帝回到了宫内,事情会怎么样呢?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让学生想象续写于勒真的发了财以后,菲利普夫妇会如何对待他?其他又如给学生一些词语,要求学生“妙语连珠”或编故事;根据例句仿写都可成为学生进行想象创造的形式。

有一位教师执教《七颗钻石》,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教师要学生想象,假如这时小姑娘做了一个梦,是怎样一个梦呢?甲生:梦见一条清澈的河流,唱着欢快的歌,万物复苏……乙生:梦见自己遇到一位仙人,仙人告诉她……丙生:梦见历尽艰险找到了水,但是母亲已经渴死了……想象是多么大胆,放飞是多么自由!

当然,在想象创造的过程中,想象美应该受到创造美的对象的制约。美可以诱发人们的想象,但也应该有一定的范围和方向。学生的家庭条件、生活方式、政治文化背景、个性气质、思想感情不同,想象会染上浓重的主观色彩,教师在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依据,调动自己的主观情感,放飞想象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审美对象的特征,避免把哈姆雷特想象成唐吉柯德,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想象进入美的境界。

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是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创造美的渴望,这是语文教学的积极的价值观。新科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多关注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的培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一定会变成生机盎然的“百草园”。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