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刚影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年,营业厅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建文明岗位、创一流业绩、展巾帼风采为原则,以一流服务质量、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人才队伍、一流工作业绩为目标,创先争优,拼搏实干,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公司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扩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领导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到位。营业厅真正把创建市级巾帼文明岗工作纳入单位文明建设规划,成立了由同志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做到了创建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落实有制度。在创建工作中,该营业厅及时组织全体员工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工作计划,使员工真正明确了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的要求、意义与目标,增强了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该营业厅制订了具体的岗位创建计划,提出相应的创建措施、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明确创建工作责任分工,形成了由小组成员牵头、营业厅具体落实、集中密切配合的创建工作格局。同时,该营业厅注重从管理体制和民众监督两方面着手,强化创建过程,努力营造出学先进、比奉献、亮成绩的良好创建工作氛围。
二、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创建制度。营业厅结合创建活动,参照行业管理规范,强化了基础管理,规范了内部程序。该营业厅全体员工严格执行公司制订的《员工手册》,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培训,引导员工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将每一项规定落实到职工具体工作中,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服务质量。通过组织开展服务礼仪培训等活动,建立健全了vip服务体系;通过定时召开晨会和月总结会,加强了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建立创建巾帼文明岗守则和创建细则,实现了落实有制度、服务有监督,使文明建设深入持久的健康发展。同时,该营业厅不断完善工作环境,健全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效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
三、提升团队素质,确保服务质量。营业厅以创建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员工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寻找差距,明确目标,对广大员工进一步增强团队素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有力的督促激励作用,真正树立了行业新风,体现了岗位职能。同时,该营业厅专设了客户意见簿,员工在平日工作中认真收集客户的意见建议,增进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及时反馈客户回复意见的同时,不断改进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潜在问题。,公司引进安装了客户服务评价系统,确保使服务质量得到及时反馈,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花瓶墩,有限元法 , 空间受力
Abstract: modelling beautiful vase pier top the structure stress is more complex, "poles-tie system" has not applicabl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bridge engineering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vase pier top space stress state on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an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reinforced consider common,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imilar components.
Keywords: vase pier,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space forc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一方面人们对桥梁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也为此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新型桥梁结构形式日新月异,这不仅体现在上部结构的造型新颖上,而且也反映在下部结构向轻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花瓶式桥墩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在现今现代桥梁特别是市政桥梁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然而花瓶墩受力状态比常见桥墩复杂,若仅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2004)在计算承台时利用的“撑杆—系杆体系”进行设计,就有可能对花瓶墩的应力状态分析不清,从而导致设计失误的发生,这也往往是花瓶墩在使用过程中墩身裂缝较为普遍的原因。如文【1】中所述的某特大桥引桥的花瓶式桥墩,在成桥后发现桥墩顶部出现长190cm、宽0.3mm的竖向裂缝,最后不得不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处理,虽然裂缝不再扩展,但是不仅严重破坏花瓶式桥墩的外形而且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为解决桥墩顶部拉力过大,防止裂缝产生从而影响使用的问题,在花瓶墩设计计算中可以考虑加入预应力,但是预应力的使用导致花瓶墩顶部结构的计算分析更加复杂,“撑杆—系杆体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
有限元分析方法具有优越性,可以用来分析复杂结构体系。本文将从一个工程实例出发,对预应力花瓶墩顶部结构进行计算分析,以往的有限元计算常常不能考虑普通钢筋作用,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精确的,因为普通钢筋对整体刚度有贡献,并且桥墩顶部钢筋能充当“系杆”作用,忽略普通钢筋显然与实际不符。本文对花瓶墩的设计分析是考虑了普通钢筋作用的。
二、工程概况
某跨线桥上部结构均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180cm,鱼腹式单箱双室截面,桥面布置2×(净-12.25+2×0.5)+2×0.75m,全宽28m。跨径组合为:5-30+(2-30+40+2-30)+5-30m,共三联;下部结构采用“花瓶”式桥墩、柱式桥台,基础为桩基础。墩台及上部构造均按正交设计。
“花瓶”式桥墩墩顶部平面尺寸为6.5m×1.5m,直线段平面尺寸为4.0m×1.5m,顶部直线段厚度为1.0m,变宽段为一圆弧,其曲线半径为4.225m。在墩顶设置两个710mm×710mm矩形板式橡胶支座,支座横桥向间距为5m,见图1。
桥墩顶面共配纵向钢束 钢束4束,预应力钢束布置示意见图3。桥墩纵向受力普通钢筋采用HRB335 28,箍筋采用HRB335 12,钢筋构造图见图2。
图1 花瓶墩一般构造图(单位cm)图2 花瓶墩钢筋构造图
图3 花瓶墩预应力钢束布置示意图
三、空间有限元计算
1.计算方法
支座位于墩身边缘,花瓶墩墩顶受力复杂,初等梁理论已不适用。本文按空间有限元理论,采用Midas FEA有限元程序对桥墩进行空间受力分析。墩身混凝土采用8节点和6节点实体单元模拟,建模时考虑普通钢筋作用。
2.计算参数
根据纵向总体计算结果,最大竖向支反力为9611.4KN/支座,在支座范围按均布力作用在墩顶,均布力为: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力不计入。
纵向预应力采用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 , ,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普通钢筋采用国家标准(GB1499.2-2007),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标准值fsk=335Mpa。
C40混凝土弹性模量 ,泊松比 。
根据以上参数和计算方法,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结构离散图见图4,普通钢筋布置见图5,预应力钢束布置见图6。
图4 结构离散图 图5 普通钢筋布置图 图6 预应力筋布置图
四、计算结果分析
经计算,在支反力和墩身自重作用下墩顶横向正应力云图见图7,悬臂下缘主压应力云图见图8。
图7 花瓶墩顶面正应力图 图8 花瓶墩悬臂下缘主压应力图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2004)第6.3.1条规定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荷载短期效益组合下,拉应力需 Mpa。由图中计算结果可知,花瓶墩顶面横向正应力最大为0.435903Mpa,满足要求。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2004)第7.1.6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荷载标准值和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主压应力需 Mpa。由图中计算结果可知,花瓶墩悬臂下缘主压应力最大为4.07Mpa,满足要求。
五、结语
随着桥梁景观要求的逐步提高,桥梁设计工作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与考验。本文有关花瓶墩设计计算和受力特点的阐述和分析,弥补了常规计算时不考虑普通钢筋作用的不足,可为这种类型的异形桥墩设计和计算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银珠,体外预应力法加固桥墩,桥梁建设[J]
[2]JTG D62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他的电影风格一目了然。”斯科特・方达斯是一本高端影评杂志的作者:“看他的片子,也许只需几秒钟,你就会很清楚地意识到;‘哦,这是迈克尔・贝的电影。’能做到这点的导演并不多。除此之外,贝对现代好莱大制作镜头视效语言的影响力也极深远。”
另一位美国资深影评人皮特・德布鲁格把迈克尔・贝比喻成一个独特的“高音”,在跟他同一时期入行、以商业广告和拍摄音乐MV出身的导演中,贝无疑是表现最抢眼的:“他是个勇先锋,从不畏惧尝试新的镜头表现方式,不管是好是坏。”
已经从事影评行业十余年的贾斯汀・常,从不避讳自己对打打杀杀大爆炸情节的厌恶之情,但即使是他,也不能不承认:“那些堆积如山的火爆动作场面,不管观众喜欢还是厌恶,都是迈克尔・贝最独特的存在方式。在好莱坞,号称会拍大制作‘爆米花’电影的导演少说也有好几万,但迈克尔・贝只此一家。”
贝式动作片中的快速剪辑相比其他导演,比如执导《谍影重重》系列的保罗・格林格拉斯,到底特殊在哪里?连环追车和大爆炸在好莱坞电影中也绝非原创,为什么偏偏就迈克尔・贝如此成功,以至于各大最先进的视效设备厂商都对他趋之若鹜?是什么让如西蒙・韦斯特和托尼・斯科特这样的老牌动作片导演甘心变成他的影迷,宁可亲自排队买票,也要在第一时间看到《变形金刚3》?
金牌制片杰瑞・布鲁克海默说:“迈克尔知道观众最喜欢什么,因为他自己就曾是个影迷。”当年正是布鲁克海默捕捉到了这位年轻人身上的潜质,一手将他带入好莱坞,并担任了五部贝式电影的制作人:“他有种超级强大的直觉,天生就知道需要什么才能做出一部令观众肾上腺奔涌的娱乐电影,并把这些元素以极致的形式呈现出来。当观众胸有成竹地认为自己什么都见识过时,迈克尔还是能让他们大吃一惊。”
皮特・德布鲁格对贝式电影风格的概括是:目不暇给。“他总是在电影中呈现非常多的元素,饱满到让人觉得目不暇给,观众会觉得,这张电影票买值了。我还记得18岁的时候去看《勇闯夺命岛》,如果说我之前对这部动作片十分期待,那看完以后我认为它简直达到了十一分。贝就是这样,他是位‘110%’导演。”
而斯科特・方达斯则认为迈克尔・贝其实是秉承了之前好莱坞电影的传统路数之一――追求尽可能大的场面,尽管有时未必能成为经典:“早期的导演威廉姆・维勒(William Wyler)和塞西尔・B・迪米利(Cecil B. DeMille)就属于这一门派,但观众逐渐对古罗马、甚至圣经上那些史诗题材失去了兴趣,后来改编自漫画的‘超级英雄’电影崛起......再发展下来,迈克尔・贝就成了这个门派的掌门人。”也许把贝同执导经典电影《黄金年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的维勒相提并论会让很多影迷愤恨得掀桌子,但其实想起来,从驾着马车的宾虚王子到一抬脚就上天的超人,再到来自宇宙的庞大变形机器人......他们并非不是全无联系。
如同所有史诗电影一样,贝式电影也必须坐到电影院里看才能得到极致体验,在iPhone或者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看《变形金刚》或《绝世天劫》,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对此皮特・德布鲁格也非常认同,尽管即使在IMAX巨幕上,那些变形机器人也都显得满满当当的,但这不是重点:“独自在家看《变形金刚》的DVD是无法体会全部乐趣的,必须到电影院跟放映厅中的其他人分享。当电影开始后,好像有种无形的气场把所有观众都联系在一起,形成微妙的共鸣。并非看任何电影都能产生这样的气场。”
贝式电影的另外一个特征是让人眼乱缭乱的快速剪辑。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了《变形金刚》系列的监制,他说:“贝是操控组合电影元素的高手,布景、摄影机运动、色彩色调......这些他都得心应手,《变形金刚》中人类与外星生物的战斗更让他可以天马行空,尽情发挥所有疯狂的想法。”
贾斯汀・常去年刚刚出版了一本关于电影剪辑的书,采访过很多如斯皮尔伯格这般重量级导演,知道他们都会在后期剪辑中遵循固定的逻辑,尤其是动作电影,就好像拼图游戏,切碎的碎片到最后总是能够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但贝式电影却每每让他困惑不解:“我实在看不明白迈克尔・贝的路数,起码在剪辑上他不按常理出牌,一贯被导演们奉行的剪辑规则、连贯度和关联性这些元素,好像从来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皮特・德布鲁格认为这正是贝式电影另一个独特性:“他能凭直觉表现连续的动作场面,所以他从不循规蹈矩。其实比起保罗・格林格拉斯在《谍影重重》中以大量手持摄像机拍摄动作场面的方式,贝式电影的镜头反而更为传统,但当它们被重新剪辑到一起的时候,那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就彰显无遗了。”
《变形金刚》7月11日登陆中国之前,所有的院线经理心里都悬着,不知道这部影片在暑期档能有怎样表现;如今,望着影院门口汹涌的人流,他们终于可以舒心地笑了。据笔者目力所及,上映头两天北京华星、中影、星美等各大影院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罕见场景,直至午夜时分,影院周边人流仍然熙熙攘攘。仅仅5天之后,《变形金刚》在中国票房轻松破亿,再次创造了一项纪录,真正成为了影院老板的“印钞机”。而那些原本担心暑期档票房前景的院线经理此刻心里盘算着的,则是《变形金刚》能否能够超越《黄金甲》,创造更高的经济奇迹。
如若上述设想可以实现的话,原因无非只有一个:上世纪80年代伴随《变形金刚》动漫、玩具和洋画片长大的年青一代如今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市场绝对消费主体。《变形金刚》在“80后”长大成人的这个时刻登陆世界,与档期的选择全无关系,而更多地是为了操纵一种“想象性的怀旧”,进而为办公室中的白领们提供一份有趣的谈资。不过,在真正的观影过程中,尽管机器躯体的碰撞摩擦带来强大的视觉,还是有一些超出影片本身的“影像”让人如鲠在喉,颇为难受。
这“影像”便是《变形金刚》中无孔不入的广告信息(当然,这还不包括影片开映前强加的超长贴片广告),它打破了我们儿时对变形金刚的单纯理解――电影,如今已经成了金钱操纵下的商品大卖场。影片甫一开始,HP、苹果等知名厂家的标志便“有意无意地”从镜头前滑过,进而汽车人在万里之遥的宇宙间通过“EBAY”购物网察觉到“火种”的所在地,而当剧中人在“第七区”秘密军事基地中煞有介事般地说道“诺基亚手机信号超强”时,影院中不禁弥漫开一阵嘲弄般地耸动。当然最重要的商品秀则在于雪弗兰、悍马等顶极汽车的集中亮相,它们的魅影超越了剧中男女主角苍白无力的爱情线索,而成为视觉的最大来源。
《变形金刚》如此明目张胆地借着影像打广告,手法之“龌龊低级”令人心寒。难怪影片刚在北美试映后,便有评论称影片是“为了推销车、玩具和战争而进行的一次令人作呕的、强势灌输的商业行为”;而《夏洛特观察家》的影评人劳伦斯更表示:“当我离开影院的时候,我确信这是今年夏天最没质量、最好笑的所谓大片。”不过,这些颇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批评并非是对“电影-广告”两者结合简单的质疑,因为几乎无人可以否定,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电影与广告越发地密不可分恰恰是“大片”时代的最重要体现。
所谓“大片”一词,在英语中有一个颇为形象有力的说法“blockbuster(而非big film)”,直译出来,便是“重磅炸弹”。为了与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如电视、网络)抗衡,这便要求电影具备更高的投入、更大的明星、更激动人心的视效。而对于如今动辄上亿美元制作费用的好莱坞大片,仅仅从票房上收回投资是不现实的。因为经过发行方、院线方的分帐,能够回流到制片方手中的票房仅仅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变形金刚》这种投资达到1.47亿美元的作品,全球票房要达到4.5亿美元才能保证不赔本。对于一般题材的作品而言,难度确实太大,这个时候广告等其他媒介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影史上,最早成功的例子便是1975年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它是最早将电影与电视、广告、租赁揉合在一起的超级产品。其成功经验首先就在于“没有广告就没有大片”,电影与电视必须结束对抗的状态,一般在影片上映两个月前集中作地毯式的宣传,轰炸大众感官神经;其次,授权与影片主题相关的服装、玩具的生产许可,如卢卡斯仅3集《星战前传》授权百事饮料便狂收20亿美元;最后,“辅助手段(Ancillary Rights)”需得到充分的挖掘,如电影专业频道、付费电视、网络、租赁业务、DVD发行等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部分的收益便已经超过电影票房,到90年代末,每年收益20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75%以上。
但是,《变形金刚》除了上述常规方法之外,更采用了强加性的“广告植入法”(特写+台词),这也是最让影评人不满的地方。虽然,这可以让《变形金刚》制片方获得数千万美元的收益,但也无形之中损害了整体的叙事线,令观众被迫为无谓的广告埋单。愤怒归愤怒,可在金钱的面前,又有多少制片方能够经得起诱惑呢?或许,面对以后更加变本加厉的“广告电影大片”,《变形金刚》的制片方会颇为不屑地扔出一句郭德纲式的语录:你的样子颇有我当年的神韵!
中央戏剧学院演出艺术中心招生通知
中央戏剧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高等艺术学府,是戏剧影视艺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也是进行戏剧、电影、电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培养了李保田、姜文、巩俐、章子怡等著名演员和其它专业的著名艺术家。演出艺术中心作为学院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现举办各专业强化培训班。
表演考前培训班
1、开课时间:2007年08月21日――2008年01月11日(全日制)
2、课程设置:表演、台词、形体、声乐。
3、指导教师:本院表演系教授和资深教师。
影视戏剧化装造型培训班
1、开课时间:2007年07月30日――2007年12月07日(全日制)
2、课程设置:影视化装、舞台化装、新娘化装、发式造型、服装设计、基础绘画。
3、指导教师:本院霍起弟教授。
报名及上课地点:中央戏剧学院演出艺术中心(中央戏剧学院院内)
招生咨询电话:直拨电话(010)64013958、64012384
学院总机(010)64045648、64013959或64043485转8005、8033
在近年中国电影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以豆瓣为代表的电影社区,通过用户自发描述和评论电影的模式渐渐兴起。另一边以猫眼为首的电影团购网站,也推出“买单+评价”的营销模式引起热潮。
豆瓣和猫眼,各自建立了一套电影评分体系,直观表现各自平台用户对于电影的综合评价。电影评分逐渐深入人心,在电影的票房之外,评分成为了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
展现电影综合评价的分数背后,这两个代表性平台区别在哪里,对消费者会有什么指导意义?
96%的人群受电影评分影响
电影评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电影的好感认知以及是否掏钱买票观影。
2016年1月,《消费者报道》对195名消费者进行了电影评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08%的消费者会在观影前参考电影评分,所有被访者中,仅有4.32%的人完全不受电影评分的影响。(如下图)
为比较两个平台的评分差异,本刊记者收集了2014年、2015年两年中电影票房排行各前100名(数据来源于猫眼票房分析网站),共计197部电影在豆瓣和猫眼上的评分及评价人数,进行分析。
豆瓣评分褒贬更分明
以其中票房居前的20部电影为例,评分差距或悬殊或微小,猫眼评分总要高于豆瓣。(如下图)
整体看来,这197部电影在豆瓣的平均评分为6.3,在猫眼电影的平均评分为8.1,相差1.8。豆瓣的评分较为均匀的分布在5―8分的区间内,猫眼的评分则集中分布于7―9分之间。相较而言,豆瓣评分更具区分度,而猫眼电影则集中在7分以上的中高区域。(如下图)
是豆瓣评分的高区分度,还是猫眼的中高得分对推荐电影更具参考意义?
美团CEO王兴曾在2015年的北京电影节公开演讲时提到,相比其它与售票无关的电影平台,猫眼电影上的评分对于电影业更具参考价值。他称:“猫眼电影评分是每个用户真的走进电影院掏钱买了票、看了电影之后的评分,而不是盗版下载看的电影。”
美团公关部的徐女士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说:“猫眼电影成长于中国电影院线普及化的时代,评分主体大都是购票观影用户。”她提到,猫眼不仅涵盖豆瓣上的文艺青年用户,还覆盖了一线至五线城市的人群,90后用户比重尤为突出,这使猫眼评分更全面也更具代表性。
但在豆瓣CEO阿北看来,豆瓣的用户早已平民化。他在文章《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指出,现在每个月都有一亿左右人会用到豆瓣电影,文青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势力,所以豆瓣评分已经可以反映大众的观点。
如何理解豆瓣和猫眼上对于电影评分的落差?自媒体“娱乐资本论”团队告诉记者,不一定非要用“文青”、“非文青”的标签来区分用户群。他们认为,在猫眼等团购电商上购票并顺带进行评价的人群,多是把电影当娱乐消遣。而在观影后专程去豆瓣进行评分的,则很可能是电影的爱好者,他们对电影有着更明显的爱憎,也会因此给出落差更大的分数。
197部电影中,有187部在猫眼的评分要高于豆瓣。本刊按照分差的均值与标准差将这187部电影分为三部分,再将每部电影根据其主要叙事元素分为喜剧、动作、爱情、科幻等9个不同类别,得出以下统计结果: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在差距适中的144部电影中,动作、喜剧、爱情、剧情等类型电影占比相对均匀,但分差小或大的电影类型比例都开始有所倾斜。分差大的电影,集中于喜剧、爱情片和科幻片,占比达到90%;而分差小的电影中,剧情片和动作片是主流。
似乎,猫眼用户更青睐娱乐化的商业电影,而豆瓣用户更注重内涵深刻的剧情片?
网名为 “电影符号学”的影评人解释称,豆瓣是纯粹由兴趣组建起来的平台,而猫眼主打的是票务销售,猫眼用户与豆瓣用户的诉求不同,猫眼以买票为主评论为辅,而豆瓣是评论为主。所以在豆瓣上,内涵深刻的剧情片的口碑会好过一些轻娱乐化的商业电影。
豆瓣电影评分的区分度更大,褒贬性也更强,这点尤其体现在喜剧、爱情和奇幻片上。准备进影院观看这些类型电影的消费者,兴许豆瓣评分可以给你一个靠谱的推荐。
猫眼电影评价人数更符合观影潮流
评分以外,评价人数也是用户观影前参考的重要指标。它显露出票房的气息,能给消费者指示时下大众的观影潮流。
就单部电影评价人数在哪个平台最多这个问题,猫眼电影无出其右。2015年,王兴表示猫眼电影已经占据全国网购电影票70%的市场份额,而且评分人数已经超过主要同行的总和。
从数据来看,197部电影在豆瓣总评价人次为1560万以上,平均每部评价人次在8万左右,其中最高的《星际穿越》为35万。而猫眼电影197部电影总评价人次则是达到4374万以上,平均每部评价人次22万,其中最高的《捉妖记》达到197万,且有8部电影评价人次突破百万。
本刊同时将所有样本电影的猫眼和豆瓣评价人次与票房相匹配,做相关分析如下:
从总体看,猫眼评价人次与电影票房之间的呈现较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8143(相关系数在0到1之间,在统计学意义成立的基础上,相关系数越大,评价人次与票房之间的相关性越大),表现为评价人数越多,则票房高的可能性更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豆瓣评价人次与电影票房之间则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进一步分析发现,猫眼电影评价人数多寡与票房高低的相关性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4年和2015年票房最高的20部电影总票房达到250亿,这20部电影中,国产影片与国外引进电影各占一半。当把这20部电影作为样本进行相关分析,其与猫眼的评价人次则不再有显著相关性。(如下图)
记者分析发现,国产电影在猫眼电影的评价人气普遍高于国外引进电影,纵使《变形金刚4》、《X战警 逆转未来》等国外引进电影在中国票房大热,在猫眼上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评价人数。猫眼用户明显更乐意在《天将雄狮》、《大圣归来》和《唐人街》等国产影片下评论互动。
“电影符号学”分析称,国内观众对外国电影的导演、演员、题材的认知度,远比不上宣传到位的国产电影。另一方面,国产电影数量、质量不断提升,这也是国产电影人气高的现实原因。
他说:“《速度与激情7》前脚刚打破我国的票房纪录,后脚《捉妖记》就赶了上来,当你刚从今年的国外大片中回过神的时候,《美人鱼》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创造着国产电影新的票房奇迹。”
大体来看,如果消费者赶时髦,想追观影潮流,猫眼的评价人数更具参考性,尤其对国产电影而言。
新世纪中国商业电影的滥觞始于张艺谋的《英雄》。它唤醒了观者重新归向影院的兴趣,也让新兴阶层对通过影像融资有了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雄》可谓功德无量,但也让我们看到为艺谋者,开始郑重其事,大张旗鼓地为稻粮谋起来。光阴似箭,中国电影走到了2009年,从银幕布到电影产量再到最终实现的票房,也算是一路高歌猛进。综合涨幅居世界第一,年产量也稳居世界第三。其根本原由,还是拜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经济发展大国所赐。中国电影急速冒进的强劲势头,也正是在2009年,暴露出症结和痼疾无数。从表象上看,今年实际赢利的影片不会超过20部,恶性竞争产生的飞蛾扑火之作不在少数。根结上,由于中国商业电影,娱乐元素的长期缺席造成的盲目跟风,以及随之带来的敷衍塞责,使得假李逵遇上真老虎――好莱坞的强片,如《变形金刚2》、《2012》驾临之时,则毫无还手之力。跳票、换档只是权宜之计,目前看来,还能作出骆驼钻进沙漠处,但若飞沙走石,席卷而至,其景观可想而之。
现象:建国六十年的电影群像
2009年,共有12部华语电影过亿,其中,《建国大业》以170余明星的超豪华阵容,顺利闯过4亿大关。除强劲的明星号召力外,《建国大业》所引发的强大政治话题,也是吸引观众走入影院的原因之一。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与商业电影泥沙俱下的状况相比较,在“盛世”六十华诞的宏大背景下,主旋律电影却有了可喜的改观。一是与市场的结合更为紧密,四十部献礼片中,除《建国大业》外,《风声》和《南京,南京》均过亿。(《南京,南京》也为献礼片,实为尴尬。)紧跟《风声》的《秋喜》,虽在整体上不如《风声》那般饱满,但却在影像构成,以及潜伏者心神难宁上下足了功夫。在主旋律影片中呈现出极具突破性的风姿。但商业诉求和个人表达上咬合得过于仓促,是它在票房上不甚理想的原因所在。
但大部分主旋律影片,还是流于说教之嫌,本来颇看好安战军的《万家灯火》,影片一开始还虎虎有生气,但走到后来,太过光明的尾巴,明显就是想当然地自我抚慰。而《袁隆平》、《邓稼轩》、《大河》都是乏善可陈,都一味地输入主流价值观,而无更透彻地关照人情与时代的结合。即使如此,2009年主旋律电影做工细致、制作严谨,尊重电影美学,要比2009年甚嚣尘上的大量不知所云的山寨喜剧、伪浪漫爱情剧,更容易回复到电影本体上来。
关注:第五代固执的尴尬
中国电影,一个更大的病灶是人才的轮替不够及时。实际叱咤电影风云的还是第五代导演群落。而宁浩之辈,虽后勇可嘉,但实在是寥若晨星,不足以照亮整个夜空。今年第五代几位消沉多年的“前辈”纷纷浮出海面,但却分别暴露出他们不同层次的与时代审美趋势的脱节,以及他们对自说自话的艺术品格的顽强坚持。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田壮壮的《狼灾记》,在“文明”未曾弥漫之地,人狼之间的诡异奇情,其间对更广泛的生命的“羞耻感”的奇特注视,注定这又是一部太过超前的影片。而叙事姿态的暧昧不清,也让观者很难进入创作者内心之旷野。无论对《狼灾记》进行怎样的读解,这都是一部表达和表述呈撕裂状的奇作。前文所述的《秋喜》,是第五代另一宿将孙周的新作,两个立场不同的男人互为镜像,并由此引发的“纯洁”之争,颇为突兀的文艺腔,使这部质地极佳的影片无形中增添了太多不必要的阅读障碍。假如说《狼灾记》的中心词是“羞耻”、《秋喜》是“纯洁”,而擅拍西部的何平的《麦田》,显然是“谎言”。这三个词汇,像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好提醒。《麦田》里人们对谎言的迷醉,在不甚流畅的叙事里,何平也不知是该充耳不闻,还是逐个戳穿。
这几位第五代导演固执的表意态度,使他们在这个时时闪现泡沫般短暂的大时代里,显地无所适从,这也使他们的最终表达无法真正地落到实处。通过他们各自深浅不一的尴尬,让我们看到一个影以载道的电影时代正渐行渐远。
表扬:有些瑕疵的胜利
2009年,应该着重一提的是年初的《疯狂的赛车》和年末的《十月围城》。都是票房与口碑齐飞的群戏大作。宁浩胜在毫无包袱,将电影技术玩转得火花四溅。对于商业电影的长久考量来看,可喜的是,我们有了一个宁浩。可悲的是,我们的“宁浩”太少了。但电影绝非技术的产物,它真正动人的,还是人的命运的起伏,以及起伏时,那些更富趣味的“因果”。目前的宁浩,在这方面,一概欠奉。陈可辛团队的《十月围城》,虽然陈可辛本人很清醒,言及这是一部很“傻”的电影,但观众还在这部讲述“炮灰”的影片里兴奋地鼓掌、落泪。但它在整体叙述上的破绽百出,强行鼓捣而出的假“嗨”状态,以及价值观的混乱,都使《十月围城》流于空洞之嫌。《十月围城》之所以好评如潮,只能说明中国电影太多状貌还处在起步中,借粉丝们拼死保驾的孙逸仙的一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来说的话,中国电影还在“过去”进行时的状态下,左顾右盼,继续一路往北,可北在哪里呢?真的要道阻且长,并来日方长吗?
评审现场
金榕树电影奖评审团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张扬(导演)
芦苇(著名编剧)
田原(演员)
杜笃之(著名录音师)
李玉(导演)
尹丽川(导演、作家)
司马平邦(深圳卫视娱乐头条节目总策划)
程青松(导演,编剧,影评人,就职于中国电影家协会)
魏君子(著名影评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赛人(著名影评人, CCTV6《电影报道》策划)
宋子文(著名影评人,策划人,编剧,导演)
虞晓毅(资深媒体及影评人)
石川(著名影评人、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律(资深媒体及影评人)
木卫二(著名影评人)
王尔冈(网易娱乐频道主编)
云飞扬(著名影评人)
达到厂(资深媒体/影评人)
陶志波 (资深媒体/影评人)
卓别灵(著名影评人)
现场花絮
影评人为嘛都是男的!
电影评选当日只来了一位女评委尹丽川,而且她还颇为疑虑地为自己的身份解释:“我好像不是影评人诶”。搞得我也很是郁闷地询问会议主持蒋老师,怎么与会人士里那些知名影评人都是男的呢?英明的蒋公一句话就揭示了这个千古谜题,他说,其实,干任何一件事,也都是男的多啊。
男的其实也可以很闹腾
由于素日影评人在周刊文字呈现的是内敛与深沉的风格,当我本以为这是一场比气场多过比唇舌的讨论会时,没想到一个男人也是可以堪比五百只鸭子的功效的。以程青松为代表的散漫派和以虞晓毅为代表的规则派就奖项设置、入围名单、人选资格等展开了热烈而友好的探讨,引得蒋老师数度窃喜,即便局面存在失控的危险,他也毫不在乎。
请增设最佳推销奖
值得一提的是影评人程青松,虽然会议是在讨论第一届金榕树电影大奖名单,但他都能在简短的发言里数次提及他正在操办的“金扫帚”大奖进程,这个被他誉为中国金酸梅奖的活动差点喧宾夺主,他的推销功力实在不可小觑。
会议记录
争论一
焦点之战:小成本电影VS独立电影
该奖项原定为“最佳独立电影”,此名目定义在与会评委中掀起最大波澜。另外评委程青松也竭力向与会评委推荐了另一部未获得相应关注的电影《清水的故事》。
程青松:这个称谓稍微有点⋯⋯我们以前说独立电影,指的是体制外的,但现在名单上的电影都是体制内的,这应该叫小成本电影。
尹丽川:但是成本值得被拿出来单独作为电影的衡量标准吗?
赛人:不错,不能以成本来论英雄。
宋子文:而且小成本电影怎么界定?八百万以下?一千万?是不是就三百万左右?
蒋明:那是不是可以用“独立精神”来命名?
宋子文:独立精神似乎只考虑了电影的一个指标,我们是不是该考虑电影的综合指标?
司马平邦:其实“独立”考虑的不是发行环节,而是制作,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精神应该是说关照现实,充满人文关怀。
程青松:从这个意义来说,《夜・店》就不符合了。定为独立精神奖应该是可以规避一些东西的。
程青松:我想推荐一部电影《清水的故事》,我认为是去年最好的一部电影,这个导演的背景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是《人约黄昏》的摄影师,他已经拍了三部电影,都是农村题材的。但电影不是以前农村题材那样的,它写的是现在的,制作费非常低。
争论二
新人标准界定
争夺五强最后一个席位的有三位,李霄峰、陈文彬、陈妍希,尽管评委虞晓毅认为李霄峰以30岁“高龄”演出了一个18岁少年的青涩感实属不易,但大多数评委还是表达了他们对编剧陈文彬的热爱。
蒋明:入选当中有巴特尔,有个担心是他其实只是个客串,以后还会不会演电影呢?他会不会成为职业演员呢?如果以后哪个财经人士也就是客串一把,是不是也能当选?
赛人:我不知道新人的标准怎么定的,因为巴特尔以前也演过电影,叫《蔚蓝色的杭盖》。
宋子文:巴特尔我可以理解,因为他并不是简单地客串,但我没想到他是第二部电影了。
程青松:我还有个疑问,我们选出的新人标准是看他的社会影响力,还是看他的演技。
蒋明:演技肯定是第一位。
程青松:那李宇春根本就没有演技,就是几个打的动作,她一出场观众就笑。
宋子文:陈文彬以前演过戏啊,我至少看过他三部戏了。他是比较喜欢演戏的。
蒋明:但陈文彬今年这么强势,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的话,我觉得是可以把他当成新人的。
争论三
最佳演员:张静初被淘汰
在这一项,又有三名演员争夺五强最后一席,即张静初、谢霆锋和周迅,评委们经过讨论,决定淘汰张静初。
虞晓毅:张静初跟她之前的表演相比,没有什么突破。
程青松:我觉得她的《红河》演得还不错啊,她也是以三十多岁的“高龄“去演一个五岁的孩子诶。另外,黄渤因为三部电影获得提名,这个提法也有点奇怪,应该是按某一部电影来衡量。
蒋明:主要是参照《斗牛》和《疯狂的赛车》。
不仅如此,沃卓斯基姐弟还起用了当年拍摄《黑客帝国》的制作团队。影片由奥斯卡影帝影后汤姆·汉克斯、哈莉·贝瑞领衔主演,演员有吉姆·布劳德本特、雨果·维文、吉姆·斯特吉斯、裴斗娜、本·卫肖以及中国演员周迅、朱珠。由于影片讲述了六个发生在不同年代的故事,又贯穿了原著中关于因果、轮回的东方思维,每个演员都饰演了三个以上的角色,出现在不同的故事里,几乎所有人都体会了一把性别反串,辨认演员也成为欣赏该片的乐趣之一。
然而这样的阵容却在北美遭到冷遇,去年10月26日在北美上映后,《云图》首周票房排名仅列第三,其后最好的成绩不过第二,CinemaScore网站观众评分C+,烂番茄网站好评率只有64%。奥斯卡提名中《云图》仅有一项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观众、媒体和影评人的评价呈明显的两极态势,美国曾获普利策批评奖的著名电影评论家罗杰·艾伯特表示,“观看《云图》是很美妙的时光,每个故事被过度处理得非常狡猾,同时,这也是史上野心最大的电影了”。他还在自己的电影评论网站中写道,“《云图》我已经看过三遍”。然而另一些人对此片评论极差,认为《云图》的叙事方式过于概念性不易解读,尤其是在开场的前半个小时看得很晕,《华尔街日报》则指出“全片只是一支庞大的预告”。到底这部电影是好是坏,恐怕只有观众进电影院后自己评价了。
《云图》到底有多强大
导演:“姐姐”变温和了
《云图》的三位导演可谓大名鼎鼎,汤姆·提克威执导过《罗拉快跑》、《香水》,沃卓斯基姐弟执导并编剧过著名的《黑客帝国》系列,三人可以说是开启了全新的电影时代。此外,《云图》是拉娜·沃卓斯基(原拉里·沃卓斯基)变性后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一位跟随了她多年的工作人员表示,曾经的拉里·沃卓斯基脾气暴躁,在片场经常发火,现在的拉娜·沃卓斯基性情温和了许多。
演员:今天你演的是谁?
《云图》的演员阵容极其强大,汇集了众多明星。主演汤姆·汉克斯和哈莉·贝瑞自不必说,雨果·维文几乎是沃卓斯基的“御用”演员,出演过《黑客帝国》、《V字仇杀队》,为《变形金刚》的威震天配音,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是《指环王》系列中的精灵王。周迅在《云图》中饰演了三个角色,一个最接近本来面孔的克隆人,一个染黄头发、垫高鼻子的白人,和一个让人看了会心一笑的酒店男服务生。哈莉·贝瑞说,不仅是观众,她也曾同样认不出与自己同场表演的演员。“今天你演的是谁”,一度成为了片中几位大牌明星见面打招呼的口头禅。
原著作者:神作来自于神作
对普通观众来说,《云图》小说是通过这部电影出名的。去年8月电影《云图》预告片一出,小说在亚马逊上的销售排名就由2000升至第六。国内各大书店也从那时起纷纷将大卫·米切尔的作品搬上书架。事实上,小说《云图》早已在文学界获得巨大好评。该书曾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入围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重要的布克奖。2007年,大卫·米切尔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BQ在现场导演解答争议
《云图》的评价分歧很大,您怎么看待那些负面评论?
沃卓斯基姐弟:我从未听说过任何关于《云图》的负面评价,而且我们拍的基本都是艺术电影,不能以票房或其他单项指标来评价电影。
中国版《云图》片长135分钟,比原版少了近40分钟,你们参与了删节的工作吗?
沃卓斯基姐弟:我们明白在中国上映的一些限制,但删减绝对不会影响故事主线的发展,观众看起来没有任何障碍。删减的部分,我们相信中国出品方的剪辑水准,相信制片人裘华顺先生对这部电影的了解。
焦点:电影《云图》
《云图》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有智慧的电影。因果与轮回,宏大而又精巧,不同故事共同的人性精神。观念超前必然会挑战成见,我相信这是一部改变电影史的作品。完整版本的《云图》情感更加饱满更激动人心,让我羡慕嫉妒爱!”
导演乌尔善
昨晚看了半小时《云图》,果断删除并关机睡觉。什么玩意儿啊这是?我要和一切故弄玄虚者宣战,不管你是好莱坞大导演还是印度灵性导师。”
媒体人土摩托
宏大的命题用多个桥段串起,故事质量犹如演员变装效果般参差不齐,注定毁誉参半,而化妆效果和演员阵容足以让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亮点不断。”
网友净月春水
早安-晚安-心语: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对不能接受未曾奋斗过的自己。
创铺子:Don’t give uD thethings that belong tO you and keepthose lost things 1n memory,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心语汇:看到别人头上的光环时,会感到羡慕,但是当自己真正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时,却发现“也就那回事,没啥特别的。”生活中很多事都充斥着羡慕与被羡慕,你在羡慕别人的同时,无形中也有很多人在羡慕你。该努力时努力,尝试着看到知足,也许生活会丰富些、简单些,也快乐些!只要你觉得幸福就幸福!
dinno:Strive to make every dayjoyful and meaningful,not forothers,but for myself,要努力使每一天都开心而有意义,不为别人,为自己。
麻辣影评
既然大家都说像,拼起来看看效果。。
看《新还珠格格》,我憋得慌。五阿哥说话,就从来木有看到上排还有牙齿;小燕子说话,就从来木有说清楚过;紫薇从来就木有正常说过话,话中带哭,哭中有话;七集了,金锁就说了一句话,小姐,小姐,别哭啊;班杰明,你以为你是在春晚说相声?这里
同龄声音
馨谛-叶:随着大学录取工作的展开,高校录取通知书也开始发放,但是考生还是要耐心等待三五天。南理工今年不仅在录取当天就给考生发送录取短信,而且更是别出心裁地用上了时下流行的“淘宝体”,―下子拉近了和考生的距离。
包佳媛:南科大的意义只是为中国的新教育打出了第一炮,在以后可能会有更多更广的教育途径。参不参加高考只能说:不同体质各有千秋!
明星三五事
王力宏:这家伙在《变形金刚3》里拿的是伊利舒化奶吗?难道他不知道代言人是……偶?
蔡康永:Thank you,Harry!哈利,谢谢你从来不告诉我霍格沃茨的地址。
最新一期美国《娱乐周刊》封面!大字标题“Thank you Harry”,是否有点伤感?杂志内50页篇幅高度浓缩回顾十年,八部电影,演员、场景、道具、特效等所有方面,内地有木有得卖啊?有木有?PS:杂志用了十年前的大特写,确实明智之举……
真的难以想象,一个以虚拟的乐高积木人物为主角的电影能一度称霸北美票房,而剧情也不过就是穿越+小人物的咸鱼翻身而已,有影评人表示:这就是一部长达90分钟的乐高玩具广告。
不过,向大银幕的冲击的确让乐高玩具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这个故事证明了,诞生80年来,乐高依然是非常酷的玩具,同时也让电影的发行商华纳兄弟在获利颇丰。
一场经典的营销电影,让乐高这家玩具公司站到了舞台正中。虽说这部电影或许最终无法在中国上映,但这并不能阻止乐高在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发展。除了上海将成为乐高集团全球重要的区域总部,乐高嘉兴的玩具工厂建设也已拉开序幕,预计于2016年投入使用,以满足亚洲市场的需要。
事实上,乐高集团最新的财报显示,2013年乐高实现全年销售额增长11%,乐高中国市场更取得50%以上的强劲增长。而这一切是在全球经济很不景气的背景下实现的。
而如果不拍电影,对乐高的经营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如今乐高每年的增长率可以达到20%到25%,在2013年已经超过了孩之宝成为世界第二大玩具生产商了。
那么,是什么驱动乐高要做一部大电影呢?原因很简单。5到12岁的孩子们是乐高的忠实粉丝,可是一旦孩子们长大,甜蜜期一过,乐高对他们来说就是淘汰的旧玩具,不再酷了。如何能抓住大孩子,甚至是成人们的心,是乐高费尽苦心思考的。
其实,乐高的粉丝自己拍乐高电影已经好多年了,以至于乐高公司在2000年推出了“乐高工作室”系列,比如《侏罗纪公园》系列就是这期间的产品。
既然粉丝已经开始尝鲜了,那么公司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试试电影呢?于是《乐高大电影》就应运而生。
在这部电影里,人们真的很难把乐高玩具和这部电影剥离开,这可能也是乐高的意图所在。难怪有影评人认为,《乐高大电影》真正传递出来的经验是,观众们想要看的不是更多的产品整合。从虽说这部影片就是一段时长90分钟的乐高积木广告,但只要电影公司肯放权,在合适的创意制品人手中,任何点子都能演变成一部真正精彩的电影。“我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在谈话中运用《乐高大电影》中的台词。这一事实非常说明问题……”有影评人说。
而这部由美澳合拍,于2014年2月在美国上映的《乐高大电影》并不是丹麦玩具公司第一次和电影结缘。
乐高和好莱坞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98年,那时候乐高公司还以乐高城堡等场景设置而闻名。当时的卢卡斯电影工作室和乐高达成协议,要根据《星球大战》的内容来创造几组玩具。这对于当时的乐高来说是一个冒险之举。
在整个商业世界都不停地向孩子们做广告的时候,当时不少家长认为乐高是个排除商业因素的庇护所,所以乐高接下《星战》的单子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可是,星战主题的乐高玩具轻而易举地就成为了畅销冠军,因此在2000年,乐高又做了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系列。这组玩具重建了侏罗纪公园里的几个场景。再过不久,大家还可以买到乐高根据《哈利波特》、《夺宝奇兵》、《指环王》或是任何DC和漫威出品的超级英雄们。
如今,这部以乐高世界为背景的旅行类喜剧电影,由曾经执导《美食从天降》的两位导演掌勺,导演动画片出身的二人保证了影片能够得到家庭观众的欢迎,这迎合了乐高最主要消费群的需求。
而且电影里聚集了一堆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包括华纳公司出品的电影中的蝙蝠侠、超人、甘道夫、邓布利多以及忍者神龟、NBA明星奥尼尔和辛普森一家等等,他们都会化身为了乐高小人。这么多的人物对版权授权是噩梦,不过有了乐高的帮助,这一切都得以实现。
就这样,集合品牌营销、电影制造、产品推广等各种目的为一身的《乐高大电影》成功了,这是一部“新模式的电影”。
所以,如果这次《乐高大电影》的成功案例激励好莱坞再接再厉地推出更多与商品相捆绑的电影,那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开拓像乐高公司这样的企业作为电影合作伙伴是有利可图的。因为,乐高不但支付了一部分电影制作费用,并且如果电影能够卖座,那么合作各方都能够从大规模的商品销售中受益。反过来,电影本身对于企业就是最好的营销工具――双赢,那为什么不呢?
虽然,主创人员提到,这部电影并不想做成一部大型的乐高玩具广告,而实际上对玩具的营销效果是非常棒的。而乐高公司也运用了多种营销手段来让电影和玩具双双大卖。
公司在加州的乐高乐园开放了一个全新的展览区,为的就是宣传《乐高大电影》。在商店里,消费者们也可以买到17组全新的组合玩具,都是根据电影的场景制造的,而且还有电影中出现的16个全新的乐高人物。在2月7日,乐高还会同步发行乐高电影的游戏,麦当劳欢乐套餐的纪念杯以及书籍、学具等一系列衍生品。
不仅仅是玩具,乐高公司会在电影的全套衍生品上大赚一笔……
当然,作为出品方的华纳兄弟也没白忙活。除了控制不少乐高电影衍生品的发行之外,华纳兄弟还是研发乐高系列游戏的TTGames公司的东家。目前这个公司已经卖出了8500万个游戏了。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好莱坞似乎对“过气”的传统玩具分外情有独钟。孩之宝公司就是靠变形金刚机器人为派拉蒙和梦工厂在全球范围之内收获了7.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