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中等职业教育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等职业教育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等职业教育报告

第1篇: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关键词: 学生中心论 植物保护 高等教育服务

一、引言

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存在“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种观点。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笔者认为在教育位置上,人们的观点更多地偏向于“学生中心论”。这也符合我国提倡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在高等教育中,大部分教师都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而且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都比之前有很大提高,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应该而且也可以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支持“学生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还体现在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主体。在高等教育消费体系中,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通过缴纳学费从高等教育中获得劳动能力和知识,所以也成了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植保专业学生作为一种消费者,应有一定的消费权利。但在植保人才的培养中虽在学生发展市场需求方面有所改善,但仍没有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作为消费者的需求。笔者主要从“学生中心论”谈谈如何提高植保专业高等教育服务水平。

二、对高等教育中“学生中心论”的认识

对“学生中心论”的解释,笔者认为主要涉及以下两点。

(一)对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认识。

“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为卢梭、杜威等人。“学生中心论”者一般都把学生看做教学过程的一称自变量,看做能够完全决定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主体,主张教师的一切教授活动都应以学生的情况为准。在学生中心论中学生处于中心位置,因此有选择和要求的权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其合理要求给予满足。

据“学生中心论”观点显现“教育需要”,而在高等教育中就体现为高等教育需要。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需要指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对所学习的知识和学校的各种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可以表现在对知识内容与技能锻炼的不同需要和对学校环境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所接受的知识有选择的权利,学校的各种环境也对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作为知识和环境的提供方有义务合理地对需求进行回应。

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以人为本”的口号一直响亮,但在学校的实际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贯彻却有欠缺。没有真正从学生的需要考虑,学生对高等教育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体现的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低下和不到位。学生不能在学校中得到自己需要的教育方式和知识,因此会对学校产生一种反校园文化的心理。这不仅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学校的环境、学生的前途未来,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影响到人们对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制度的看法。所以高校在管理和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时要以学生的高等教育需要为基准,根据需要提供服务,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校园环境的稳定,有利于高校名誉的建立和人们对高等教育制度的崇尚。而且学生的高等教育需要的满足也是一种勉励和管理方式。笔者认为高校在管理和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以“以人文本”为口号,真正做到“学生中心论”,真正考虑学生的需要,从学生对教学和学校环境的需要着手提供植保专业高等教育服务。

(二)对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主体的认识。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体现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并缴纳一定的学费在校进行学习,学生作为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收益是凝结在学生身上的认识、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培养。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手段,大学生通过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水平,也提高了劳动能力。有些人认为高等教育具有公益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被接受者,其实则不然,高等教育并不是无偿的,而最主要的消费来源于学生,高等教育的产品就是教育服务和大学生的劳动能力。而高等教育服务的最直接消费者就是大学生,而大学生为这些产品支付的代价就是学费。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有一定的消费权利,但在我国高等教育消费现实中,学生往往被看做是高等教育的被教育者,往往认为是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中,不拥有选择的权利。而且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没有真正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所以把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摆正植保专业高等教育服务的态度是有必要的。

首先,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不仅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结果,而且有利于加快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人们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解为“高等教育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行业,它不是一种纯消费的福利性事业,具有产业性”。在高等教育产业化进程中,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和经营者,而学生作为购买学校服务产品的消费者。把学生看做是消费者,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参与权,可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化进程和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其次,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的需要,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教育服务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提供服务。再次,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有利于学校与政府管理分开,有利于学校的学术自由,使高校树立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所以高校必须有一定的自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供消费者需要的服务。最后,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维护自己的权益。学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选择高校和专业,因此会对各高校的服务给予刺激。

三、从“学生中心论”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植保专业高等教育服务水平

第2篇: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目前,天津市共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26所,在校生14.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69所,在校生约20万人。天津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年均12万人,今年的供需比为1∶2.3。

职业教育是天津教育的优势和特色,也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利器。2005年天津市建成国内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010年又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首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职业大学去年荣膺全国高校“就业50强”,校长董刚的体会就是“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该校每年有25%左右的学生接受“订单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校负责基础技术课程的教学,由企业派出工程师教授专业课程。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则以真实的生产活动为教学情境,以真实的产品为教学载体,“生产实训一体化教学车间”教学模式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光明日报》

河北省将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工程,帮助其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据了解,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的对象为劳动年龄内具有河北户籍,准备转移到当地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或在当地县域内企业初次就业半年以内的农村劳动力。结合各地实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从全省范围内选定50个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比较重,且县域内二、三产业用人需求量比较大的县(市),作为2012年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县(市)。

根据要求,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期限为每期不少于15天。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授课、现场授课、参观实习等。培训完成后,培训学员须达到掌握拟就业或已上岗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具备上岗独立作业能力。(新华网)

随着我国首个区部共建的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落户广西,为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职业教育,广西在前几年试点开展“3+2”和“2+3”等5年制高职教育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初中后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广西将安排40所自治区所属高职学校招收5年制高职试点班,招收新生人数不少于1.5万人。广西教育厅负责人表示,发展5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改变过去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脱节、断层或重复等现象,进一步畅通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为中职学生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开通了“直通车”,不断完善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中国教育新闻网)

福建省近日规定,凡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均可报名参加该省非全日制教育,并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据介绍,福建所有中职学校均可招收非全日制中职学生,学校制定的非全日制教育专业招生计划,经学校或教学点所在地区市教育局审核确认后即可组织招生。

福建规定,非全日制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起点者,毕业时总学分一般不少于170学分,学习时间原则上为3~6年,最短不少于2年;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力起点者,毕业时总学分一般不少于60学分,学习时间原则上为1~3年。非全日制教育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相应专业全日制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累积达到相应专业全日制教育规定的学分,即可颁发毕业证书。《中国教育报》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华英才网近日的2012年中国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更偏好的行业为政府公共事业类,而且期望薪酬较往年大幅提高。

这份报告显示,在2012年大学生求职偏好行业的调查中,政府公共事业取代金融业,成为大学生求职中最愿意选择的行业,而教育及文化业持续走热,列在第二位,其他大学生求职偏好的行业包括金融业、医疗和保健、电气及能源、计算机等。

在期望薪酬方面,报告显示,薪酬期望相对较低的大学生越来越少,比例从2009年的21%下降到今年的3%,而期望高薪的大学生比例从2008年的9%提高到今年的20%。根据统计,今年28%的大学生的期望薪酬为3000元至3999元,19%的大学生的期望薪酬为4000元至4999元,还有6%的大学生期望获得6000元以上的高薪。(新华网)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并成立了项目办公室。据河南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董学胜介绍,教师企业实践实行“师带徒”模式,企业实践基地为每位实践教师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师傅),采取生产现场考察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小组研讨、技能培训、上岗操作和演练、参与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形式进行,实践项目每期6个月,青年教师须脱产连续进行。参加企业实践的青年教师要按照“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结合企业实践探索改进专业教学方法和途径,撰写不少于4000字的实践报告,完成一项本专业教学改革案例设计。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河南计划选派1500名左右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并以此带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制度化。《中国教育报》

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的国家开放大学近日正式挂牌成立。根据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规划,今后将着力开展四项探索。一是要探索注册入学、弹性学习、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二要以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生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测评、网络孔子学院为建设重点,实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三要实施学习者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与面授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人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四要以学分银行建设为抓手,实现各种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

第3篇: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适应性

[作者简介]卢曼萍(1980- ),女,江西修水人,江西农业大学高教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职业教育;皮芳辉(1980- ),男,江西新干人,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农业教育、农村教育。(江西 南昌 330045)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0年度一般课题“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0YB286,课题负责人:卢曼萍)和江西省社科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课题编号:11JY41,课题负责人:卢曼萍)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08-03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包括社会对中职教育的期望与需求、中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能力与作用等。基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提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重视,尤其是对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中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从已有研究来看,在分析两者的相关度与适应性时,很多研究者选取经济发展的生产总值与中职教育规模(在校生数)两个较易量化的指标进行初步分析,本文也借鉴了这一分析手段进行研究。

一、中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我们选取江西省中职教育在校生规模与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为分析指标,来判断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我国中职教育学校共有四类: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和中职教育在校生数统计数据见表1,表中的在校生人数指四大类中职教育机构的在校生人数。

根据表1数据,以2008~2012年中职在校生数与生产总值、中职在校生数与人均生产总值为分析指标,进行中职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线性分析(见图1、图2)。

图1、图2显示,中职教育发展规模与省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生产总值都未呈现线性正相关。虽然省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在校生人数却呈波浪型下降态势,2009年为人数最高的一年,2012年为人数最低的一年,但这并不能否认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固有规律,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正相关原因探究

(一)显性原因分析

仅从中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一致趋势来看,两者之间非线性正相关的显性原因是中职教育规模的徘徊及回落,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中职在校生人数增长了6万多人,但随后三年一直呈下降趋势。除去2008年这个异常点之外,其他几年均出现人数下降与经济增长的负向一致情况。2009年是实施免费中职教育的第一年,教育部2008年12月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提出试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启动免费政策试点”。这一政策导向是2009年人数突增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后几年人数的下跌说明这一政策在江西省的实施效力并不强,对生源的吸引力不能持久。从2008~2011年全省高中阶段职教、普教的学校数以及在校生人数比例看,中职学校数基本超过普教数,两者比例为5644,在校生数基本维持在各占50%的水平。可以看出,中职教育发展符合国家职教和普教11的发展要求,排除数据统计不准确的原因,未经职业培训而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初中毕业生增多是导致高中阶段入学人口减少的主要成因。

(二)内隐原因探究

以易于量化的指标为变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一定取决于规模,结构与质量也是重要因素。表2显示了2008~2012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中我们可以探究一些内在原因。

1.毕业生外溢现象严重。各级各类人才的流动性强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中职教育虽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改变不了毕业生为了获取更好的职业发展而选择到经济更为发达的地方就业这一事实。从已就业学生的比例看,2008~2012年,除2011年在本地就业率达到50%外,其他年份的本地就业率均为26%~28%。大批毕业生的外流,导致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大大削弱,很多本应由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的中职毕业生承担的工作岗位由无任何技能的劳动力承担,这必然影响生产效率。

2.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2008~2012年,产业结构没有出现太大波动,而服务于各个行业的人数变动较大,例如2008年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毕业生为12652人、2009年为1359人。中职教育作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理论和实际都要求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而就业人数的大幅度波动说明,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一个稳定的长期总体规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差。学校的专业结构灵活性如此之大,也折射出中职学校办学的无目标性,因为专业的大幅增减会耗损学校的各个方面投入,不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很多毕业生在本地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3.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需求错位。中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是否适应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中职教育与产业结构的适应程度。表2显示了2008~2012年中职毕业生在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表3在表2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中职毕业生在三大产业中的就业比例。

从表3来看,我省中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以第三产业为主,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居中,基本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类型。这说明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4.地域分布结构不合理。我省现有中职院校460多所,根据2014年省教育厅公布的具有招生资格的347所中职院校在全省11个地市的分布情况,统计结果见表4。

从分布情况看,我省的中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南昌和赣州地区,位于南昌的中职学校数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但从人均GDP的排名看,南昌排名第2,赣州排在第11位。我们使用SPSS软件对各地市每万人口所拥有的中职学校数与各地市的人均GDP进行了相关分析,统计选取的人口数为各地市2012年底常住人口,学校数为表4中的中职学校分布数,人均GDP为2013年的统计数(见表5)。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r值等于0.941,P

三、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的对策研究

从以上研究结论出发,本文就我省中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中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相关数据对2007~2012年江西省内人均GDP与全国及中部地区水平做了对比分析(见图3),从分析结果来看,江西省在这几年间的人均GDP水平均低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并且差距未见明显缩小。因此,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有待继续挖掘。李洪平在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1990~2000年、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江西省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后,发现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5%和2.1%,均高于高等教育的0.52%和1.22%的贡献率。①中职教育对实现江西省在中部地区的“发展升级”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应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功能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势力量。

(二)中职教育的结构优化整合是提升两者适应性的关键环节

中职教育的发展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朱新生在中职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进行实证推算后,提出“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可能是不可逾越的过程”②。中职人才培养结构能契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从江西省近几年的产业结构看,三大产业基本是“二三一”的比例结构,占比最大的是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工业领域的优秀产业工人来支撑,但从表3的数据分析,中职毕业生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最多,与产业结构的需求不符。因此,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是促进中职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中职教育质量是提升两者适应性的核心因素

规模、结构与质量是构成事物的三个主体要素,三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促进事物不断发展。就中职教育的规模而言,从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江西省中职教育的规模与数量与普通高中教育持平,部分地市中职学校数量甚至多于普通高中数量。从已有相关研究来看,中职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一个普通且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2011年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适应性仍不强,据抽样调查,近半数的企业认为学校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实际脱节,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学校实践教学与学生实用技能培养亟待改进;农林、土木水利工程、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弱。”③因此,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是导致中职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的主要因素,与岗位密切对应的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师资配备、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提升自身的实力来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对接。

四、结语

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视角来看,江西省中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非线性正相关并不代表中职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差,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对称、中职教育分布的不均衡、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等是影响两者适应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认识中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优化中职教育发展的类型结构、地域分布结构,提升中职教育质量,是促进中职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发展功能的总体方向。

[注释]

①李洪平,黄建.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3(7):6.

第4篇: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素质;培养途径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提高教师信息素质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中职教师信息素质的现状与加强培养的必要性

根据笔者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素质的调查结果来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网络进行师生交流或答疑的仅占31%,除了客观条件不具备之外,有高达63%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交流和答疑。师生交流的方式80%以上采用面对面交流或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其中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比例更大,可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并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性、共享性的特点。经常使用与教学相关的软件或网络资源进行备课的教师占70%,但其中40岁以下的教师占了69.24%,相对于这个数字而言,70%这个比例并不算高。而且调查中发现,偶尔使用或不使用教学软件或网络资源进行备课的大多是40岁以下的中年教师。可见,为数不少的教师没有把信息意识真正转化为行动。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师的素质中,信息素质占有重要的位置。调查显示,95.87%的教师愿意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即使是脱产培训,仍然有43.17%的教师愿意参加,如果加上半脱产培训,则愿意参加的教师人数比例高达77.14%。这表明教师对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渴求十分强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知识的意愿较强。随着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势必在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等方面产生重大变革,教学前沿的教师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必然趋势。

中职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内容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Turkowski)在1974年将信息素质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质总统委员会”提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对信息素质的定义是:“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这个定义是1997年9月30日该理事会在一份有关信息素质的教育报告中提出的。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内容应包括基本信息素质、信息意识与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基本信息素质是指一个教师平时必须具备的关于信息方面的一般观念、意识、知识、技能,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觉醒和感悟,教师的信息意识应包括教育预见能力、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捕捉信息的能力和选择教学媒体的能力。信息意识是信息素质的基础,具有良好信息意识的人,能够快速地在问题和所需信息间建立联系,具有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能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尊重知识,勇于创新,不断寻求自我发展与突破。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使用计算机管理学生信息、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试题等,要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使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制成教学课件、视频、动画、图片加以演示等。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并能将信息技术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使信息技术有效地支持教学。

信息技能教师的信息技能是指教师对信息的判断、选择、处理能力以及对新信息的创造和传递能力,具体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效吸收、存储与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使用多媒体表达信息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能具体表现在: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 2000/XP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和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档及教案,能正确安装和使用打印机等常见设备。此外,还要掌握Internet的基本操作,能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交流或答疑,能用常见的网络搜索引擎查找教学资源,能收发电子邮件,掌握Flash、Photoshop和Authorware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制作一些功能较强的教学课件。

中职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途径

脱产与在职相结合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可让教师全脱产接受有关信息技术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信息量很大,需要教师在集中培训之后,结合具体课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强化,并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校外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校外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是我国教师培训的基本模式。校外培训可充分发挥校外的优秀资源,及时接受先进信息,帮助教师得到系统的培训与提高,并可加强校际交流。而校内培训则省时、省力,便于教师将培训内容应用于教学中,有利于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培训的对象,又是培训的主体,对教学的实际需要有切身的体会。校外与校内培训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增强教师间的联系与相互学习。转贴于

基地培训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教师可先在国家承认的培训基地进行专业理论和教材教法培训,然后到对口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通过现场观摩、上岗操作等方式,既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又能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回到学校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开设专题讲座新的教学理念是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信息、开放思想的重要基础。学校根据情况,可以聘请一些信息技术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的专题讲座,使教师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教育热点,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促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自我研修几次讲座并不能解决所有教师的问题,要真正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还要靠教师自己的努力。自我研修是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进行相关研究的活动,包括研读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书刊、参加有关专业研讨会、利用信息网络资源自学、发表教学成果等,以此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另外,学校要为教师自修提供条件,如建立专门的教师学习室,订购各学科的相关杂志,提供电脑、网络服务等。

建立信息素质资源库各学校可建立信息素质资源库,如Web和FTP站点,教师可通过Web站点(BBS)进行交流、信息和开展网络答疑等,还可将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上传至FTP站点,如自己开发的教学课件、网络课程、优秀教案等,做到资源共享。建立信息素质资源库能让教师走出校门,了解其他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认识到差距,加快教学信息的交流传播速度,为教师随时更新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提供机会,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条件。

提高中职教师信息素质的几点建议

构筑信息化平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深入教育一线,不但要了解学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情况,更要帮助学校解决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困难。要加大学校信息技术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如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各种物质条件上的困难,帮助学校构筑信息化平台。一所学校对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对教育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对本校信息技术的实践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发展,提出设想和要求,并通过落实和制定有关政策调动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多方面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以顺利实现传统教育与信息教育的对接。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而是要用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正如南国农先生所说的,整合不是混合,而是融合,是把两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整合不是盖浇饭或盒饭,而是扬州炒饭或手抓饭。作为一线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中,不仅能使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会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信息交流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认知方式的多元化,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即使用现成的教学软件、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2)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资源获取的工具。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教学资源收集并整理好,做成教学网页供学生学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教学资源库等。(3)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通过信息技术创设虚拟现实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培养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和途径。(4)信息技术作为测评与反馈工具。通过编制或使用操作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及时给以反馈和评价。(5)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研发工具。提供如随机进入式、探索式等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与信息交流,共同提高信息素质教师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特别是信息技能与信息手段的交流。一方面,学院要聘请信息专家、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学,或选送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学术活动,如教育技术学术活动、计算机学术活动等。另一方面,教师之间应开展协作学习,即在校内或兄弟学校之间组成学习互助组,如成立多媒体软件研究室、课件开发小组等。小组成员不断地开展学习交流,遇到问题商议解决,取长补短,人人都是学生,人人都是教师,大家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全旺,刘光然,詹青龙.我国高级技工学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6,(5):30-31.

[2]朱涛,黎仰安.试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6):5-7.

第5篇: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21-2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第一位,并指出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总理强调:“只有职业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教育部今年的工作要点也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落实十七大报告、调整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新跨越的战略突破口。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育资源零散,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都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政府投入、教育部门经办、全日制的学历教育,离“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还有很大差距。存在诸如管理体制上统筹乏力、办学体制单一等体制性的障碍,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培训体系。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上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尚没有根本改变。当前,各地的职业教育在条块分割的部门管理(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等)中得不到多方面的帮助,反而受到多方面体制与掣肘,农村职业教育分别要归属教育、农业、劳动、工会、人事等10多个主管部门管理或钳制,致使专业和培训项目重复设置、资源统筹难、设备闲置或老化、有限的资源得不到综合利用,形不成合力和优势。教育部门只管培养,无法与用工单位结合;劳动部门只管考证,实质是为了收钱;其他部门通常是旧体制行政所属关系的延续,主要是为了养活编制内的“人口”,这种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行业企业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很多地方面临着一方面是农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另一方面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断弱化的两相矛盾的局面。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教育资源流失严重,在企业中建立农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也还没有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企业如果不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就不会有大的发展。除此之外,缺乏足够优惠的政策吸引民办资本进入农村职教,也是目前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一大体制。民营资金是否能进入职教,关键看进入的门槛有多高,或者干脆不设门槛。要继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农村职教,政策上要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保证他们有一定利润,增强吸引力。除了民营资本准入方面缺乏吸引力外,农村职业教育分属教育、民政、劳动等部门多头管理,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等,也都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破解的困境。

在当前农民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政府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手段,没有形成一套农民教育和培训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管理体系,使得农民教育和培训不能以一个系统的工程予以落实。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和培训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保证农民教育和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2 整合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方针,政府要制定职业教育长期发展规划,加大主导、统筹力度,逐步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2.1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和向农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制订近、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

整合教育部门、农业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科技部门以及扶贫办等在农村的教育培训资源,改变过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运作方式。尽快出台便于人才流动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尤其是农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和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农村职业教育。在职教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及时增加教师编制并划拨相应的经费,对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给予补助。

2.2 行政管理部门应宏观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组织教育专家、行业专家和相关人员

在深入调查研究全市职业教育需求和资源的基础上,解决全市职业教育存在的体制不顺,多头管理,公办与民办存在不正当竞争的问题,把职业教育统一划转到教育部门。整合职教资源,确定职业学校的布点、数量以及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配比、发展速度等,积极建设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重点专业、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完善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2.3 改善培训管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认真搞好多领域、多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逐步形成以乡镇为主体、以县市区为重点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工作中要采取各部门广泛参与、农民自愿参加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牵头、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的培训工作格局。可通过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专项基金等途径,采取培训券的方式,使农民凭券自主选择培训专业和培训机构,增强培训实效性。

2.4 必须从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出发,构建新形势下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我国国情,当前可以考虑把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这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重点是培养为第二、三产业的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第二种类型: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这类地区产业结构目前仍是第一、二、三产业并重,但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化阶段。这类农村地区的农民职业教育重点是培养服务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人才,适度培养高层次人才。第三种类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这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目前仍是以第一产业为主,重点是培养面向第一产业的专门人才和对农民进行某些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和基础教育。

2.5 改革办学形式,拓展生源渠道,扩大办学规模

继续搞好联合办学;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设置。要集中人、财、物力办好拳头骨干专业,努力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同时要努力形成集团化办学;认真搞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谋求高中阶段的整体发展;积极扶持发展民办农村职业学校。

2.6 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村教育结构

根据农村教育的区域性、分散性和辐射性特点,协同各省(区、市)高等院校,依托现有的分布在各地、市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建立省、地农村教育综合培训中心作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省、地农村教育培训基地示范、辐射和带动县乡村的职业教育中心和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高、中、初等农村教育体系。

2.7 要建立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体系

满足科技进步和产业技术升级对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追求。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和其他非学历教育的沟通机制,积极发展综合初中、综合高中,使农民极其子女,能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教育类别和层次上有多次选择机会。

2.8 多元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各类社会办学机构参与培训,组织动员各类培训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加快农业职教资源改革与调整的力度,以“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形式,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积极统筹相关职业学校,用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科学地进行区域功能定位,将农业教育的功能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保证人才培养和为农村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益。

2.9 依据市场机制构建农民职业教育新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有条件的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产业化

要在农村大力培养中介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各种有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力发展民办职业学校,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又做大做强了职业教育本身,对于当地经济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必将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2.10 充分利用农广校办学形式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服务

农广校办学的优势在于其招生办学的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进行正规的学历教育,又可以进行短期的技术技能培训,而且服务对象具有开放性,因此农广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要克服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重视正规学历教育而忽视技术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的弊端,调整办学思路,树立农广校为提高劳动力素质服务的观念,充分利用农广校灵活办学的优势,根据地方潜在的和现实劳动力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办学,开展形式多样、长短结合、贴近实际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要。

2.11 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同时也探索出一些别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模式

在办学形式上,加强对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进行学历教育,有规划分步骤地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科技的致富领路人。同时,定期吸收农民参加专业进修,为农民开设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大专专科课程,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主动与锦江区三圣乡华新村培训中心接洽,利用城区职业学校的师资和资源优势,开办了该村首届农民工艺插花培训班,花农们均对培训的效果感到满意。四川省什邡县用现有职业中学的资金建立职业中心,使10万农民接受了职业技术培训。

2.12 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本地区城市化进程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拓展农民“绿色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开展旅游、环保、服务以及加工制造等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农转工”、“农转居”和小城镇建设转非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转移,使之就地培训,尽快实现就业,从而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

2.13 结合农村富余转移,探索多种有效的劳动力培训方式方法

(1)政策支持,农民自主参与。主要是由区县、乡镇政府补贴大部分或全部培训费用,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调动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把农民转移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了农民的技术能力和工作能力。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积极举办家政培训班,乡政府承担培训费用,使本乡的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获得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多名学员找到了工作。

(3)发挥企业优势,搞好劳动力的“对接”。许多乡镇把引进企业的用工与农民转移培训结合起来,提高了转移培训的针对性,扩大了农民就业渠道。

(4)发挥乡镇办学机构和重点企业的办学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逐步形成一批农民转移培训的示范基地。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雕塑艺术学校为当地和全国培训了一批石材雕刻和加工人员,进一步提高了石材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石材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李景潮.浅谈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教育周刊,2008-6-4.

[2] 于伟,张力跃,李伯玲.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7-7.

[3] 周兢.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原因及对策[J].理论探索,2008,(4).

第6篇: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陈小保,男,江西丰城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摘 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衔接的前提。我国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生源错位;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衔接;衔接中素质教育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克服有赖于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职业体系的要求紧密,体现职业教育的终身性;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层次衔接;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实现职业人才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衔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快速扩张,特别是近年我国开始大范围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而我国以初中或中专文化水平、初级技能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为主体显然无法适应这一需求。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中级以上技工的供求倍率一般在1.3~1.4,短缺程度严重的地区高达1.6,全国技工的供需缺口在2200万~3300万人[1]。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培训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职业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招生困难与生源错位

我国高职院校的主体生源是来自于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我国适龄学龄人口近些年总体趋于递减,受此影响普通高中的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都有所减少。图一数据表明我国的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自05年到达877.73万人后由明显的增加转而有所下降,毕业生人数也于08年达到836.06万人的高峰后转而趋于下降。从我国人口年龄分布规律来看,自2020年后这一下降趋势将更为明显。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将面临生源数量减少问题。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高招录取序列中排在最后面,因此,生源减少的危机首先影响到的就是高职院校,包括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如2011 年,高考生源大省山东有两个数据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一是全省高考录取率超过90%;二是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180分,仍有4万多个招生计划未能完成[2]。

(二)职业教育衔接重形式而轻内容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在形式上是相互衔接的,但更多是学历衔接,看重的是文凭的升级和学习时间的长短,而不是学生在中职和高职学校学习时具体学习内容的衔接。从学习内容来看,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还是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合作。主要体现在:文化课脱节,专业理论课重复,有的专业技能课甚至有中、高职倒挂现象,等等[3]。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化。实际研究发现,同一专业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重复率高达60%,区别的是对于同样的课程,一般中职的课时量要大些,高职的课时量少一些[4]。

(三)职业教育衔接中的素质教育缺失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具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具性色彩,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能,注重“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热衷于与企业的实践合作,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二、中高职衔接的前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国家标准

国家教育部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一直处在调整发展中。2011年,中职和高职统一归口教育部职成教司管理,为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在该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也就是说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而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二)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上看似明确,却缺乏实质性的内在规定。首先表现在初、中、高级人才的划分缺乏一个系统而又有效的标准,这增大了职业教育衔接的难度,容易形成各个学校自说自话,这也造成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混乱。其次,对于职业教育的人才素质没有较为具体的认识,更缺乏评价标准,造成职业学院过于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的“高素质”无法有效体系。另外,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没有站在高处去认识,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是一种职业性质的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应该反映个人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价值理念。

三、从培养目标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衔接

(一)确立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知识和技术的快速更新,以及产业技术结构的快速升级变革、生产模式的迅速转换使得劳动者的职业和岗位转换流动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劳动者保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状态,以便适应岗位的轮替。因而,职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仅靠一次教育所能完成的,而是职业生涯中多次学习与工作交替的结果。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级衔接应该是引导和保障人们选择教育――就业――再教育(培训)――更高层次就业的发展路径。

(二)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层次衔接

从全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改革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打造一个完善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分层次确定和制定职业和岗位的对应技能标准和素质要求,既可以满足全社会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的需要,又可以成为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设置,能够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三)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破除“工具性教育”思维

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是指,人们通过职业教育,在知识、技能、态度上均衡发展,实现向职业人的转换;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积累、再学习(培训),获得职业品质提升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实现期望的人生价值。教育应该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职业的自由选择和职业上升通道的通畅。而现有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这加深了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社会观念,显然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因而,在职业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考核评价等方面,塑造中、高职毕业生除了掌握一定的职业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从事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将“全面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衔接和职业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各岗位轮换和职业晋升中不逊色于普通教育培养的人才,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作者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江.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于建坤.招考改革亮点频现渐入深水区[N].中国教育报,2011-12-28.

第7篇: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供给侧;六何分析法;高职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大众化阶段迅速迈入普及化阶段。据教育部2015年8月的2014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327所),同期有普通本专科生25476999人(其中专科生10066346人)[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7.5%[2]。另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至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将达到40%”[3]。而实际上,随着适龄人口减少和招生规模扩大,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并将在2020年达到50%[4]。

诡异的是,在此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的当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侧却屡屡传来不合拍的论调:企业单位招聘难,企业难以招到满足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高素质劳动者供给侧与需求侧出现这看似矛盾的两难,根源还在于供给侧出现学用壁垒。为破除此壁垒,要兼顾利益相关者多主体视角,着眼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和主要环节,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中国条件、中国学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国际经验,以六何分析法为建构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以期为科学高效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一、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必然

综合考察发现,评价与认证是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两大支柱。美国学者奥斯丁(Astin,1991)认为教育评价为认证提供数据支持,是认证工作的基础;教育评价履行教育问责的义务,同时服务于各种不同利益相关群体。有学者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型三类,认为不同的培养规格应该有不同的培养质量标准[5]。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朱铁壁等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在知识发展和学生学习两个角度来探讨人才培养标准的差异性[6]。高等职业教育实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是国际惯例。厦门大学张继明总结了德国成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系统管理经验,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组织、引入行业协会监督、奉行宽进严出原则、实施有效国家干预,认为值得我国借鉴[7]。

国内各界达成共识的观点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将一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过国内学界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要素意见不一。一种观点认为,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过程要素,如专业、课程、教学、师资和管理等,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构成部分。由于我们还没有建立质量标准,应考虑用重点评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保证体系来替代评质量[8]。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些要素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与机制,不是人才培养质量本身[9]。自2010年始,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杨应崧等(2012)对国内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进行剖析,认为政府确立了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马树超等学者(2012)则从实践角度,在国家、省、校三个层级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进行了剖析。

二、我国高职教育现有质量评价模式评析

以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基层高职院校为切入点,通过对江苏、重庆、四川、陕西等四省(市)15所高职院校官方网站调查,各所学校都设立了单独管理机构(机构名以质量管理处或评估与督导办公室居多),或赋予教务处督导职能(教务处下设教学督导室),并有相应专职管理人员从事相关工作。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看,所调查高职院校均将教学质量评价和督导工作放在比较重要位置。进一步调查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首先,评价体系架构呈自上而下树状结构。基本形成由教育部督导办(对外以国务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名义开展工作)为根节点,包含省教育厅(教委)、学校、二级院系为四级子节点,政府、社会、学校多主体逐级延展的树状结构。工作开展过程中,借助相应咨询辅助机构,自上而下逐级实施(如表1所示)。

其次,质量评价活动在高职院校内闭环运行。国家级督导机构有督学、督政、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三大职能,从宏观方面督导检查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重大教育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与国家级督导机构职能相承,省级督导机构职能也重在督政。高等教育质量督导,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高等学校自觉执行(如表2所示)。

第三,质量评价范围小,焦点聚集在课堂教学环节。即便是在高等学校内自发实施的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中,评价维度单一,聚焦点大多在课堂教学环节。狭义理解教学的内涵,将教学范畴缩小理解为课堂教学,单纯地评价某节课的教学效果,甚至只是关心教师的上课质量,而学生的课堂接受程度,课后的学习效果并没有跟踪评价,或者只重视第一课堂,轻视第二课堂,漠视第三课堂,没有覆盖人才培养全环节。

应该说,在我国起始于京师大学堂的高等教育近120年发展历程中,具有以上特点的督导评价体系,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体系完备的纵向组织,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重大教育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一定程度上开展了教育评估、学校评估、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保障了高等教育发展。但总体而言,当前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更甚。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理念尚不完善,缺乏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质量评价。所谓利益相关者,也即高等职业教育参与方及其受影响的个人和组织,又分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两大类。现有理论从不同学校类型或层次分别探讨教育质量问题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对现实中的教育评价体系问题关注较少,“管、评、办”尚未有序分离,学校、政府作为质量评价的主体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学生、企业及其他相关方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却几乎没有话语权,无法表述其中的优劣,他们的感受与评价长期被忽视,遑论作为评价主体去评议职业教育水平高下、引导职业教育发展。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价值取向缺乏具有长远目标的评价体系。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建立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相符,很难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一方面,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过多以量化的思维逻辑来评定教学模式质量层次,很难以量化形式表现学生内在的交际、职业道德、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提高;另一方面,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重视学生即时技能与知识的运用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与终身职业潜能的考量,形成“制器”重于“育人”。具体而微到某一所高职院校,现有体系下的教学质量评价还存在“自生自灭,自导自演,自娱自乐,自作自受”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学评价活动发于高等职业院校,也止于高等职业院校,少系统外部组织(特别是应当对职业教育起支撑作用的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无法定质量标准,无确定评价范式,无固定操作流程”下,自己制定规则,评定自己;教学质量评价主客一体,办评一体,集裁判员与运动员角色于一身;评价系统导致的结果是出现学用壁垒,毕业生质量不高,院校声誉不强,高职发展乏力。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六何分析法对高职院校质量评价的新启迪

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63年首先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并经美国弗里曼等学者将概念内涵界定。罗索夫斯基视大学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内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我国高职教育存在核心利益相关者、优先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弱利益相关者四类群体,他们组成一个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要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必须考虑他们的显性利益和隐性利益。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利益共赢、共同发展[10]。

我国高职教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短期职业大学,大致经历了办学定位探索、办学规模发展和办学内涵深化等三个阶段。在向注重传统学术维度的国内本科院校和向注重职业维度的中职学校学习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基本定型。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等文件中提出,要稳定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扩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尝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11],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种教育类型之意已现。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面临困境之一,是要应对应用型本科和中等职业教育双重挤压,即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从上游对高等职业院校带来巨大压力;中等职业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又从下游对高等职业院校形成冲击。在此双重挤压情势下,构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必然趋势,引入利益相关者评价是全面客观反映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12]。质量保障体系是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监控与评估的系统,它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持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是确保高等职业质量的“零缺陷”。基于院校本身,发挥院校质量保障的主体作用,吸纳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参与。

六何分析法也叫5W1H分析法,理论起始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的“5W分析法”[13],后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IH”模式,也即对象(何事What)、原因(何因Why)、地点(何地Where)、人员(何人Who)、时间(何时When)、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六何分析法是一种创造技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

四、基于六何分析法的高职院校质量评价模式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承担具体人才培养任务的载体,考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从高职院校着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故以高职院校质量评价为切片,讨论基于六何分析法的质量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可以按“以六何分析法建模,引入利益相关者,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分析监测数据,多维度综合评价”步骤进行。建模分析如表3。

(一)Why――原因――评价目的

在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三大基本职能中,科研、服务社会是基于教学之上。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将教学视为重中之重职能,通过教学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进而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学工作又处于中心环节,教学工作的质量就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是高职院校办学环节中必备环节。

(二)What――对象――评价指标及其体系 如何评定高职院校提供毕业生和教学产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校本教材、课件教案等)质量优劣,必须有一套指标。不同类别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面向不同,培养规格不同。但有一点,在其教学产品培育下的毕业生,应受用人单位欢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在具有最基本的教学环节元素前提下,还应吸纳包括政府、用人单位等企业利益相关者诉求在内的指标,形成一个系统。

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完善高职院校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指标,与高职院校原有教学管理系统融通。在前期利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指标数据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精选和补充数据采集项,与学校现有信息化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多维度对省与省之间、省域范围内各类高职院校的状态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形成动态仪表盘及雷达图,客观评价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情况。

(三)Where――场所――评价环节

也就是确定评价教学过程哪个环节?重点评价高等职业院校由实验(基础训练)、实训(仿真锻炼)、实习(实际操练)三者贯穿始终的一个教学学习过程。高职院校实验教学项目类型大多为第一层次的“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以及第二层次的“应用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验证型”实验。必须根据这两个层次的实验教学项目特点。

1.实训教学。根据一个教学任务,或一项技能,设计一个教学单元,主要以学生或学生团队在教师指导下,以动手实操为主完成,主要目的是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模拟场所,理实打通。实训项目,训练内容包括训练基本技能、训练专门职业技能、训练岗位群职业技能。

2.实习教学。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后,在真实工作岗位,综合运用已学习的各种知识,并吸纳从工作熟人那吸纳学习来的经验及技能等,培养包含社会能力在内的综合工作能力。

(五)Who――人员――评价主体和客体

评价主体也就是解决“谁来评”的问题。校内可建立总督学领导下的评价机构,包含总督学(校长或副校长担任)、督导及管理机构、校外督导、校内专任督导、校内兼职督导、二级院系督导。校外可吸纳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代表以适合他们的方式参加[14]。评价客体也就是解决“评什么”的问题。评定客体可以有两大类:由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等四类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的各种教学活动;由教务处、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训中心等教学管理及教学辅助机构以及二级院系等教学机构的教学管理行为。

(六)How――方式――工作流程

在制定评价指标,组织督导队伍后,如何开展教学评价至关重要。可借助系统来记录和处理数据并生成初步结果,结果反馈给被评价者,并进行纵横向对比。对评价结果不良者,既督又导,帮助提升;对评价结果优秀者,予以正面宣传,给予表彰奖励,并将其优秀经验予以推广。并增大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在教师绩效评价中的比重,形成良好导向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跨越一个“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15]。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为我国技术创新提供充沛人才保障。上文所述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思维仅为笔者思考之一,笔者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可从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质量度、教育开放度、教育保障度、教育统筹度、教育贡献度、教育满意度等八个维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条件、质量保障体系、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校园文化建设多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多主体力量,形成“政府引导、学校核心、社会参与”管办评分离质量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EB/OL].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4]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答问[EB/OL].

[5]周泉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J].江苏高教,2004(3):8-10.

[6]朱铁壁,张红霞.高校分类新思考:知识生产与学生学习双重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24-29.

[7]张继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石油教育,2006(5):75-78.

[8]孙莱祥.我国部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调研报告[J].评价与管理,2012(3):1-9

[9]赵伶俐.如何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J].理工教育研究,2009(2):1-7.

[10]薛茂云.办让利益相关者都受益的高职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06-04(11).

[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

[12]王运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第8篇: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本刊讯 据自治区教育厅网站消息,我区“探索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广西开放大学”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项目实施后,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将逐步转型为广西开放大学,市级和行业电大转型为开放大学学院,县级和社区电大则转型为学习中心,三级架构组成广西开放大学。建成后的广西开放大学是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区城乡、没有围墙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它将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为载体,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学习者可以在网上的学习资源库里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

2011年我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9.98%

本刊讯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网络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区应届高校毕业生15.8万人,截至9月初,总体就业率达89.98%。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我区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措施和政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交流公共服务活动,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新增11家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就业援助工程。

我区逐步取消4项高考加分项目

本刊讯 我区日前下发了《关于调整我区部分普通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我区将取消4项普通高考加分项目,另有部分项目的加分分值将降低10分。2011年,我区已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从2012年起,还将陆续取消“自治区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2年取消)、“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2012年取消)、“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2014年取消)3个加分项目。

我区农村教师周转房工程初见成效

本刊讯 据自治区教育厅网站消息,2010年8月国家启动的广西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工程,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1年12月,鹿寨、三江、德保、忻城、扶绥5个试点县共建设成一室一厅周转房1442套,建筑面积4.9525万平方米,配套设备2019套,累计已完成投资4802万元,现在房子已经全部竣工投入使用,解决了近2000名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2011年7月启动的岑溪、龙胜、灌阳、浦北、陆川、东兰、钟山7个试点县(市)工程也正在兴建之中,这7个试点县(市)将建设教师周转房1825套,建筑面积6,3835万平方米,购置配套设备1825套,计划投资8000万元,可解决1825名教师的住房问题。预计到2015年,我区周转房将覆盖全区103个县(市、区)7680所学校,惠及农村教师近10万名。

在全国教改创新评比中我区收获颇丰

本刊讯 在2011年11月15日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评比中,自治区教育厅的“职教攻坚”项目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柳州市教育局的“幸福教育”项目获得基础教育阶段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玉林市玉州区教育局“毓秀工程”项目获得教育行政部门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状,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王春秋获得杰出校长奖,桂林市育才小学李白燕获得优秀校长奖。据了解,本次评比共有1500多个创新实践项目报名参评,还设置了公众投票环节,投票总数超过2500万票。经过公众投票和科学评定,共评选出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名、优秀奖30名,还评出了多名杰出校长。

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建立教育督学责任区制度

据南宁市教育局网站消息,南宁市近期出台了教育督学责任区制度,这是广西形成的第一个有关督学责任区的制度。该制度根据南宁市行政区划和学校分布,将全市12个县区、3个经济开发区及直属学校划分为4个教育督学责任区,分别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育科研部门、电化教育部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选聘了近200人,组建成一支熟悉学校管理、精通教学业务、责任心强的市级兼职教育督学队伍,队伍涵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等各个阶段。教育督学将重点对学校依法办学、素质教育改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前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巩固、高中阶段普及率提高、师德建设、教师专业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督查。

我国计划5年内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教育部、财政部近期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该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四部分组成。期间,将计划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遴选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支持各省(区、市)职业院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重点建设300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适应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培养培训体系。以上项目将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倾斜,向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基地倾斜,向培养培训条件相对薄弱的西部和民族地区基地倾斜。

教育部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类检查评比工作

本刊讯 教育部2011年12月7日发出通知,要求部内各司局和直属单位严格控制年终各类检查评比活动,进一步规范针对地方和直属高校的检查评比工作。通知要求,要从严控制检查评比项目,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要以开展冬季“三走”“三查”活动为契机,结合机关政风建设,就检查评比开展一次自查自纠活动,凡是没有法规和政策依据、可搞可不搞的检查评比活动一律取消。通知强调,经核准的检查评比活动在检查评比过程中不得铺张浪费;不得要求基层领导层层陪同;不得要求学校悬挂欢迎标语或组织欢迎队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基层摊派或转嫁经费;不得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或纪念品。

教育部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于2011年12月8日至9日在京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别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社会实践全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学校管理全过程这4大层面之中。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注重科学研究,总结推广典型,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提供有力的保障。

安徽实施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券方案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安徽省日前

制定出台《安徽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电子教育券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途由户籍所在地变动至输入地入学时,由学生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向原就读学校提出转学申请,原就读学校在学籍网络化系统中提交转出申请,并打印转学申请表交给学生,连同相关有效证明材料,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经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并加盖“学籍管理专用章”后;县级教育主管部门需在学籍网络化系统中完成对学生电子学籍的转出审批。输地教育主管部门每学年每学期对转学电子记录情况整理汇总后,于每年的4月底和10月底前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据此向输入地核拨公用经费,所拨经费在输出地下一年度的公用经费中扣除,做到“钱随人走”。

安徽省特别强调,实行这项政策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公办中小学就读,其收费项目和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一律不得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更不能要求捐资助学或摊派其他费用。

江苏5所高校结成区域教学联盟

据江苏教育新闻网消息,由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5所高校联合发起的南京仙林大学城本科高校教学联盟在近期成立。联盟高校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探索形成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机制,实现校际教学资源高效利用,为学生接受多元学科风格、校园文化熏陶和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创造条件。联盟校将探索在相同和相近专业乃至专业大类内联合培养学生,探索建立互聘教师制度,推动教师在学校间进行交流、培训、合作与资源共享,同时还将搭建统一开放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行图书通借、资源共享,全面实现校际教学资源高效利用,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为主干,建立共享网络课程教育平台,共建优秀教学资源库,联盟高校的特色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也将逐步互相开放。

河南规定土地出让收入10%用于教育

据新华网报道,河南省政府近日出台政策,政策要求省内各地要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中,在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的10%作为教育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河南省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河南省将进一步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提高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要实现2012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17%的目标。

英国开始反思青少年教育

据《光明日报》报道,针对伦敦等多个城市自2011年8月以来发生的多起烧街头暴力事件,英国各界现在开始反思青少年教育。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些年来英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乏对年轻人纪律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这是造成骚乱的原因之一。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将对政府现行的所有政策逐一评估,开始社会道德价值体系重建,英国政府各个部门和行政机构要以此为指导原则,从教育、福利、文化、社区和司法系统分别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政策展开重新评估。

韩国课外补习市场规模巨大超过教育财政预算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韩国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该国的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为88.8%,私人课外辅导教育市场的规模为33兆5000亿韩元,相当于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95%,超过了韩国政府2011年的教育财政预算。韩国学者认为,家长选择课外补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学校公共教育的失望,因为韩国的升学率与学校业绩不挂钩,教师有公务员的铁饭碗,导致教学责任心不足,相比之下,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课外辅导班,想尽办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鉴于此,韩国总统李明博决定采取“迂回政策”治理补习热,使老百姓承担的课外辅导费用降下来。

第9篇:中等职业教育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小康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分析

我们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切入点来分析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毛入学率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全口径的在校生占18~22岁人口的比例。从1898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大学堂——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到1992年近百年的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维持在2%这样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报告》我对我国198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统计数据是1.2%,到1990年,经过10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从1.2%变成1.7%,10年间毛入学率仅增长了0.5%。

从国内来看,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数字,199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3.4%,到2003年上升到17%,10年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能会达到19%,甚至更高。

从国际上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 15%,美国、英国等国分别用了23~30年不等,其平均年限是26年。而我国仅用了10年时间就成功地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了15%(15%是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分水岭)。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是跨越式的。1898~1992年近100年的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属于超精英化阶段。1980-1990年的10年间共增长0.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5个百分点。1993~2003年,共增长13.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1个百分点。1993~200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898~1992年的62.4~35.4倍,是 1980~1990年的26.2倍,相对于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来看,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历史时期,可以称得上是跨越式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在学人数情况

1998年本专科生招生108万人,高职43万人,占 39.73%;高职在校生占本专科生总数的34.44%。 2003年本专科生招生382万人,高职200万人,占 52.24%;高职在校生占本专科生总数的43.24%。这5年高职发展的百分比要比本专科多十几个百分点。 1998~2003年普通本专科生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 28.74%,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26.59%。1998~2003年普通本科生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2.87%,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22.28%。1998~2003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35.99%,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32.47%。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47万人,占总数的 52.5%,本科毕业生占47.5%。

相对于普通本科生招生年均增长速度,高等职业教育要高13.12个百分点;相对于普通本科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高等职业教育要高10.21个百分点。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5年中,不论是从招生数还是在校生数,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了一半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几个问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从规模上看,2003年高职招生占普通本专科生的 52.24%,在校生占43.24%,2004年高职毕业生占普通本专科生的52.5%。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所要求的规模将无法实现。

从结构和类型上看,1998~2003年高等职业学校从432所增加到908所,净增476所,其中民办高职学校164所。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姿多彩,就没有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为重要的结构类型多样化和办学主体多元化。高职发展弥补了原来学科性高等教育结构单一的不足。从高等教育的职能来看,没有高职发展,就不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因此,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就不可能完整、全面地实现,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无从谈起。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是长期的战略性政策,而非临时性的过渡措施。对此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教育外部来看,高失业率已经成为引发恶性社会事件的火药桶。(中国就业白皮书)中提出,我国登记的失业率为4.3%,这其中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就业情况非常严峻。而2004年失业人口中70%是青年人,这意味着18~22岁这一年龄段的失业人员剧增,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以往解决失业人口问题主要依靠经济的快速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解决200万人的就业问题。而从2001年开始,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解决60万人的就业问题。每年的经济增长不足以解决当年失业者的就业问题,长此以往,高失业率就会演变成严峻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要快速发展,就必须重视就业导向。

从教育自身来看,当一个国家发展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就业问题就成为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就业问题是高职院校和其他类别、层次的学校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从高职发展本身来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存在三大瓶颈——办学难、育人难、就业难。高职每年培养数百万学生,如果不以就业为导向,而是以学科为导向,每年就可能给社会提供超过150万到200万青年失业人口,高职教育就会受到社会质疑。因此,就业导向应该是一个长期政策,而非临时的过渡性措施。

(三)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

社会各界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持两种不同观点。有人坚持把技术型人才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人提出把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应该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以下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应是“高级专门人才”或“精英人才”。而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以上时,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近2000万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层次重心下移是必然和合理的。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看待人才问题,人才概念要与时俱进。经济学家提出“稀缺资源”的概念,所谓人才就是社会人群中的稀缺资源。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才,但不可能人人都是人才。

从概念上来分析,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强调应用性,但技术型人才侧重于指导,技能型人才侧重于操作。技术型人才强调对一线工人的指导,技能型人才更强调一线操作。从目前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包括一线的指导人员,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线的组织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进行阶段性调整。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专科阶段,提培养技术型人才并不合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可变成技术型人才。

(四)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应该慎用“体系”这个概念。通常教育体系必须包含4个基本要素: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在规模上,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但从结构上看,其专业结构、类别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远远没有形成。从质量和效益上看,50%的高职院校近5年刚刚建立起来,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质量、效益有待评价,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建立还未完成。

另外,过多强调建立独立的、完备的、闭合的体系并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教育体系本身是开放的,作为它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是开放的。

(五)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问题。 最近提出的高职院校学制改革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学制两年还是三年不是问题的实质,构建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广义)设置需要的学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单纯强调改变学制,不改变课程体系,为达到学制要求就会减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数,这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

(六)高等职业教育中生涯教育与终身教育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阶段性教育,不是全程教育、终极教育,不能赋予其无限的责任。作为阶段性教育,高职教育应侧重技能培养,不能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过高,把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成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压缩饼干。如果把终身教育中其他阶段的培养目标全部加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势必造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

(七)高等职业教育的瓶颈与产学研结合、合作教育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面临三个瓶颈:办学条件难、育人模式尚未形成、就业水平比较低。这三大问题不是临时性的、阶段性的,而是长期问题。办学难是指高职院校办学场地不足,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不足;育人难主要体现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类型、水平、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高水平高职教师匮乏;就业难主要是指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目前高职教育就业问题主要取决于八个字:领导重视和政策倾斜。但这不是长久之策,只能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只有培养技能型人才,才能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产学研结合可以在这个方面提供治本之策,它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训基地的问题,解决产业界、学校合作办学的互动问题。产学研结合在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全面小康与高等职业教育

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概念。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满足10项指标(不包括教育)。

GDP:比2000年1万亿美元翻两番,达到3.8~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7.2%。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到 188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增到8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缩小。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6%(发达国家平均在20%以下)降到35%以下。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2000年的 19平方米增到30平方米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从2000年的36.2%增到56%。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从2000年的4.2%(其中城镇9.7%)增到20%。每千人医生数:从2000年的2人增到3人以上 (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已达到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从2000年的71.6%增到95%以上。

再来看一下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2000年全国15~64岁人口 8.5亿人;2010年达9.7亿人;2020年达9.97亿人。

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情况:全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在2008年达到高峰,达到1.2亿人,从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需要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有一个量的扩张。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国际比较:主要差距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

我国总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201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亿人,2020年15亿人,2030~2035年16亿人。如果不解决适龄青年的就业问题,城镇化将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灾难。

从上面分析不难发现,没有发达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国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政治制度可以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可超越,没有高素质技能型劳动力的支撑,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成功赶上发达国家,英格尔斯领导的涉及6个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但物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都不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调查还进一步认为:人的现代化与教育水平有直接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人的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但其前提条件是这种教育必须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只有现代教育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教育不仅不能培养现代化的人,而且会使传统中的消极成分更加固有……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恰恰是其他国家证明的,也将被我国发展所证明的一种现代教育制度,这种现代教育制度应该引起研究者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