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教研活动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研活动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研活动建议

第1篇: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本来,社会职业分工、工作职能分工,有助于工作改进和社会进步,然而,就个人发展状况来说,如果长期、甚至终身从事一种职业,从而对别种职业、别种职能,越来越不关注,越来越无知,便成为马克思所谓“职业的痴呆”。本来,专业不同于一般技能性、服务性职业,在于它以专业理论与技术为基础,而一般文化知识与理论又是掌握专业理论的前提。按理,专家不致成为“职业的痴呆”,不过,专业视野狭窄的所谓“专家”,也难免成为“专业的痴呆”。本来,每一门科学,若就一方面进行研究,成就有限,然而,我们喜欢找事做,把教育理论越分越细,使其碎片化。比如研究教育社会学,又细化为课堂社会学、管理社会学等。一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局限的学科,进行专题研究虽有必要,而细化为很多分支,每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即使颇有见识,那种见识,弄不好,便犹如“从门缝中看教育”。

我们现在要突破这种状况已经很难了。为什么很难呢?这样说吧,如果你将来在教育学系或别的什么系工作,我们习惯了各自所谓的专业研究方向,也习惯于不逾越界限,“插手”别的领域。这就造成了狭隘的“专业圈”。大家也知道,我们每个“圈”的师资很有限,缺少相互探讨的文化平台,这就限制了教育研究的深入,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进步。所以我们一再呼吁打破这个藩篱。我们三位教师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同时,老师在各自“圈”内,要突破这个局限也不容易。走熟路是比较容易的,要有所突破,就很难了。可是我们相信,你们是有潜力的,明智的选择可以突破常规。

二、把“研究对象”当做“事情”研究

专业划分虽有必要,然而它毕竟是人为的,而每种“教育活动”是整体。其中所谓“课程”,或“德育”,或“教师教育”,以及其中的举措,事实上都是教师日常工作中在做或应当做的“事情”。与此相关的“概念”,不过是同一种事物内在性质的抽象,各种命题,是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各种“价值观念”,无非是对既成事情作应然状态的判断。问题在于我们这些人,一向是从书本上讨论生活的角色,也就容易忽视理论中涉及的“事情”,从而成为“学究”。现在,我们几位老师开始意识到这种倾向,故希望在我们的研究中,关注一些“事情”。我们关注的一些研究,要打破以往的陈规,不单在“概念”上兜圈子,要研究概念反映的实在的“事情”,研究课程领域中正在做和应当做的一些“事情”,我们关注问题的一个特点,就是研究“事情”,研究课程方面教师做过的“事情”,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教育学、教育研究比较贴近现实。但是,我们又不拘泥于具体的“事情”,我们研究的是相关的基础知识。

三、形成规范地讨论问题的学术风气

我常常和我们的研究生进行切磋,感觉研究生在学习之中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怎么可以深入呢?即使提出一些问题,也是偶然的问题,拍脑袋想出来的,不见得是真问题。如果打算在这个论坛上交流,那就得有问题了,一定要做好准备。到时候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大家就知道你提出的,到底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你所做的资料准备是否充分。这也算是大家将来做论文的一个准备。这比开题报告要实在得多。当然,也不需要做得非常正规,这毕竟是一个业余活动,目的是大家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进行交流。我们的论坛活动应当要形成学术研究的氛围,如果讨论问题不上路,即不靠谱,东一榔头西一棒,这种讨论比不讨论还要糟。讨论要慢慢形成一种学术氛围,大家要对准问题思考。那天黄老师上“学校性质”这堂课,我听到有些同学扯到“xx功”之类问题。与主题没有关系,离题了。所讨论的应是一个问题,否则就成为无谓的争论。确定真问题后,还要思考怎么看这个问题,否则就陷于无谓的空谈。

第2篇: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一、抓领导带头,促全员参与。崇尚节约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节约意识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检验检疫局制定了《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实施办法》,领导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一是在公务接待上从简从严,除上级和外地来人,一律安排在局食堂就餐。二是在车辆使用上,尽量不安排长途。局领导班子成员有3人家住外市地,为了厉行节约,他们坚持半月或一个月回家一次,尽量减少用车次数。三是在通讯工具、公务活动和会务安排等方面,局领导真抓实干,带头节约。去年一季度,由于主管部门没有完成车辆节约指标,局领导带头每人扣罚400元现金。在局领导的影响带动下,全局上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蔚然成风,形成了人人想节约、个个讲节约的良好风气。

二、抓集中采购,促成本降低。为降低购买成本,解决过去人们关注的物资采购价格热点问题,局机关统一修订完善了《物资设备采购维修办法》。通过科室推荐、党组考察,选拔了3名群众口碑好、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了集中采购工作小组,凡价格500元以上的办公用品、试剂药品、车辆仪器维修等物资设备的购买维护,一律实行集中采购,统一安排。2006年,全局共购买专用设备23台、检验检疫器具396件、办公用品35件、试剂药品727批次、办公用品43批次,通过核定申购价格集中统一购买,约计节约资金近20万元。去年6月,在局制冷机定期维修保养中,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通过竞争性谈判,一个老客户降低保养收费,一次就节约资金8000元。

三、抓细节节约,促行为养成。为加强日常的检查监督,培养人们良好的节约习惯,局机关专门成立了节约督查办公室,配备了专用钥匙,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的日常巡查。对水、电、气、门窗、电梯等实行一日三次巡查,基本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下班后对空调、微机、打印机未关的,一经检查发现,即通报批评,并按规定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督查办一日三巡查,周查不间断,月查不松懈,使人们绷紧了节约这根弦,养成了自觉节约的良好习惯。有的说,在我们检验检疫局关关电灯,拧拧龙头,已经习以为常,真是举手之劳。

四、抓革新挖潜,促循环利用。为激发大家节约的积极性,局机关发动全局干部职工从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寻找小窍门、小发明,进行革新创造,局里统一收集,分门别类,逐项落实,取得了良好的节约效果。督查办一次在巡查中发现局供暖制冷系统中的冷凝水每天有大约800方的净水流失,主动向局里提出改造。经过技术攻关,一是将冷凝水送至地下自来水箱,再供给16楼盛水箱;二是把冷凝水分装到洗澡水管系统,利用其40-50度余热水洗澡,不仅使冷凝水重新回收利用,每月节约2500多元的自来水,而且还节约了部分蒸汽,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

第3篇: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Abstract: For college students, good etiquette can help them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recruiters,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mployment and creat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job search process.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job search etiquett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their seeking etiquette skills,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P键词: 大学生;求职;礼仪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job search;etiquette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186-02

0 引言

面对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想要寻求一份满意的工作,要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像合作性、个人的亲和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已成为用人单位考察的重点。掌握求职礼仪,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在求职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礼仪运用得当,会给招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求职者恰当的运用恰到好处的体态语、用姿势助说话、用眼神传递真情可以把考官带入与面试十分相称的气氛中,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大学生与招聘者之间才能产生同构效应,发生和谐的共振,为成功应聘助一臂之力,收到优化的求职效果。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设置了“门槛”,不仅要求应届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学历、专业知识及技能,还要求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

1 礼仪在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作用

1.1 引起招聘者的注意 由于今天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一种“粥多僧少”的现状,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用人单位招聘的人数与求职的大学生人数成反比,无法满足正常的就业需求。但如果大学生能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的求职礼仪,让其招聘者对自己印象深刻,这就会为成功应聘增加筹码,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1.2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良好的礼仪修养能够对大学生起到规范和自律的作用,防止在求职过程中因小节而误事。同样,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可能就因为某个细节打动招聘者,最后在众多的优秀者中脱颖而出。正像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所说:“大多数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能干的人”。

1.3 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具备良好礼仪修养的人能够做到真诚友善、敬人律己,善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更有助于建立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即使面试失败,但是你可能与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

2 开展大学生求职礼仪实践活动

2.1 项目主题与思路

具体主题与思路如图1所示。

2.2 项目实施内容

①立体培养模式:项目采用了“实践活动前调访+理论学习+实践演练+经验总结分享”立体式培养模式。实践活动前对学院进行调访和笔试,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员就业意向和就业现状,笔试主要以社交礼仪相关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这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社交礼仪知识储备状况,还可以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实践活动效率。②求职礼仪理论课堂:根据项目模块设计安排了定期求职礼仪理论学习及学生思想觉悟提升课堂。主讲人主要由专业负责就业的指导老师和辅导员担任。课堂围绕项目的三大模块内容,具体如“求职信和简历的写作礼仪”、“求职仪表形象”、“求职仪态举止”、“求职见面礼仪”、“求职面试礼仪”、“沟通技巧”等,通过系列课堂让学员知晓求职基本礼仪知识,学习实用技巧。③专题团辅训练:专题团辅训练以工作坊形式进行,训练内容结合当天理论所学乘热打铁,对课堂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并请求职礼仪辅导员进行点评,以此提高学员实践能力,使学员能从容应对各种求职场合。设立项目交流平台(QQ群、微信、讨论组、微博),促进学生对演练成果进行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改进。④学先进,树榜样:学先进,树榜样,精选求职类节目如“职来职往”、“非你莫属”中精彩的求职片段进行学习,邀请已入职往届学生进行求职经验以及职场礼仪的分享交流,借鉴他人经验,促进学生学习学习先进,积累经验,完善求职礼仪。⑤礼仪知识竞赛:社交礼仪知识竞赛答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现场迭起,不仅巩固了学员对前期求职礼仪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也让现场观众体会到社交礼仪的魅力,提高项目影响力。⑥实践演练:模拟校园招聘会,对校园招聘会现场进行全仿真模拟,学生轮流做招聘方与求职者,体验求职过程中的气氛以及学会换位思考,为实战奠基铺路;在人才招聘市场,校园招聘会中以实战磨砺学生,检验学习成果,并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人和团体辅导,为学生求职把关。⑦成长经验交流:实践活动通过交流会的形式,帮助学生在总结和分享自我成长经验的同时,主动调访学生,征求意见,优化教育实践环节设置。鼓励学员自觉践行求职礼仪,将沟通技巧内化为个人行为习惯,塑造求职形象,进而提高求职效率和质量。

2.3 取得成效

教育实践活动目标明确,过程执行有力,实施效果明显,至今,冶金卓越121班,继续深造8人,就业18人,2人自主创业,2人已考取公务员。受到领导和学员的一致肯定,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求职礼仪及求职技巧训练的热潮。概括起来主要成效有三点:

①思政与就业教育“新平台”。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以学习演练求职礼仪为载体,以学生切实需求为立足点,以提高学员就业率为目标,坚持以求职礼仪改善就业质量的理念,将学生求职礼仪教育与求职技能培训相结合,将学生“真善美”的美德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学生就业过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新平台。②促进辅导员与学员“共成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辅导员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辅导员先后咨询了专门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求职礼仪培训师、求职心理咨询师、优秀毕业生等专家,并加强自身对求职礼仪的学习,走访各大校园招聘会、人才市场,不断强化自身对求职过程的了解。在实践活动中与学员交流分享,促进辅导员与学员共成长。③提升学员“求职礼仪素养”。实践教育活动模块的内容,始终以学员求职礼仪训练为核心,通过求职仪表形象,求职仪态举止,求职见面礼仪,面试交流表达技巧等内容的教学,学员求职礼仪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少了参训前的那一份拘谨和迷惘,多了一份自信和大方,让学员在求职工程中事半功倍,就业效率和就质量的到提高。

2.4 活动特色

①立足当下:求职礼仪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坚持学生求职礼仪与当下迫切需要的求职技能培养相结合,以规范有序的组织引导学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以生动形象的事例感染学生,使同学们在接受求职礼仪技能培养的同时,自觉践行求职技巧,在对学生求职礼仪培养过程中实现提高就业效率和质量的目的。②精心设计:分层引导与模块培训相结合。在为学员们设计“求职前的准备”、“求职材料的写作礼规”、“面试礼仪”、“面应对策略”四大模块的同时,将分层引导与模块培训相结合,培训内容由浅入深,并对培训内容和难度做相应调整,分阶段和层次开展,以提高培训效率。③寓教于乐: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此次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知识竞赛、实战演练、团体辅导等形式的设计,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模拟校园招聘会,对校园招聘会现场进行全仿真模拟,学生轮流做招聘方与求职者,体验求职过程中的气氛以及学会换位思考。在人才招聘市场,校园招聘会中以实战磨砺学生,检验学习成果。这些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形式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和肯定,提升了学员参与项目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活动实施效果。④形式新颖:传统教学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实践活动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团队辅导式的专题训练相结合,通过工作坊、团辅等新的培训手段,始终围绕着学员自身求职的问题开展,给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了学员参与活动的热情,有效强化了培训效果。⑤全面关注:辅导员点评与循环反馈相结合。教育实践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始终将关注点放在学员身上,并采用活动日志、撰写学习体会等形式对活动过程进行了全程记录,通过学员记录分享以及现场辅导员点评,给予每一个学员个性化的指导,通过这种循环反馈的形式保证了指导的持续性。

2.5 改进措施

项目经过半年多的实施效果明显,受到领导和学员一致好评,为进一步开展好本次实践活动,对于活动以下方面对活动进行完善:①深化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更加关注品位品质提升。围绕求职礼仪的学习和演练主题,积极尝试拓展培训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尝试引入更多有助于提升学生品位、品质的课程,更全面的提升学生就业率。②落实因材施教培训理念,提升项目模块组合灵活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特点,通过提升项目模块组合的灵活性,提高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坚持在培训中分层分阶段引导,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项目培训实效性。

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唯有两方面都合格,才能发展自我、立足社会。因此,作为一个求职者,恰到好处的表现自己的智慧和修养才能把握住自己的每一次机会。

参考文献:

[1]于环.高校毕业生求职礼仪指导[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4):83-85.

[2]田丽艳,王培,石晓庆.浅析礼仪修养在大学生求职中的作用[J].人力资源,2011(3):253.

第4篇: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一)课题的由来

随着我县建设“中国礼仪之乡”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公民素质的高低、文明行为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创建的顺利开展。而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备受家长的呵护甚至溺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一种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文明礼仪修养。因此,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要探究出一套符合幼儿园实际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方法,让孩子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增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云阳建设成中国礼仪之乡贡献力量。

(二)本课题现状述评

国内有关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相关课题数不胜数,研究的成果也各有不同,但是没有找到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系统性的课题研究,仅仅有几篇总结性的论文,其介绍的主要途径有榜样示范、家庭和幼儿园沟通、礼仪课堂等几种,与我园相关内容的现状处于同一个水平。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问好、遵守规则和感恩等方面的礼节,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能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l展,使幼儿终身受益,成为讲文明、懂礼仪的人。探索和研究出一套针对性、操作性强,具有生活化、情境化,突出园本化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促使幼儿了解基本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都能做到讲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2.研究探索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我园幼儿现有的文明礼仪程度,明确幼儿不良文明礼仪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如何将幼儿学礼、知礼、懂礼、用礼逐步展开,使幼儿在园内学习礼仪,生活中实践礼仪、展示礼仪以及到公共场所宣传礼仪,做礼仪小标兵。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访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典型个案法、小组研讨法、游戏体验法、情境练习法、榜样示范法等。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抓住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里,一日生活皆课程。从孩子的一只脚踏进幼儿园时,这一天的课程便开始了。比如:从孩子入园开始教起,让学生养成主动向别人打招呼的好习惯,这是一个人讲礼仪获得好感的开始;在集体洗手时,教育幼儿应当先后有序,互相谦让,注意节约用水;用午餐时,要培养学生坐端正、不挑食,残渣放进渣盘里,吃饭喝汤不出声,用餐完毕后自己动手收拾碗筷;午睡时,不说话、不吵闹;起床后,指导幼儿快速按顺序穿好衣服,收拾整理床铺;离园时,教育幼儿主动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二)在运动活动中,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建立合理而必要的运动活动常规,提出适时而恰当的活动要求。

2.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充分发挥幼儿之间积极因素的相互影响。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团结合作、自主自控的文明行为习惯。3~6岁的孩子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游戏一般都制订了游戏规则,幼儿可从中得到社会规范意识和伦理道德的最初启蒙。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感知社会角色和社会规则,体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强化社会情感,最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学习活动中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1.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化。每周一的晨间围绕一个文明礼仪主题进行谈话,形成讲文明、学礼仪的良好氛围,每周一次的文明礼仪课程,通过舞蹈、儿歌、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舞蹈《不上你的当》,在欢快的音乐中,幼儿知道了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讲话,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儿歌《弟弟摔倒我扶起》,让孩子学会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不欺负他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开展主题化文明礼仪教育。每月开展一次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如:“主动问候”,让孩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主动与人打招呼。“讲规则、守秩序”,让孩子掌握公共场所礼仪,在购物、乘车、公共场所玩耍时能够遵守规则和秩序。“感恩父母”“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等主题,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等。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还有很多方法。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持之以恒,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其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会卓见成效。

参考文献:

第5篇: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建议一:认真阅读理解图画书的三种“语言”

我们研究发现,汉语儿童的早期阅读经历了从图像到文字的发展过程。因此,最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书面材料是图画书,其中的图画、符号以及文字等都是幼儿前阅读的内容。在图画书阅读中。幼儿可以形成有意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为进入小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做好准备。

正因为图画书是幼儿学匀阅读的最为合适的材料。因此选择高质量的图画书并将其构建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主要资源。是每一位教师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本优秀的儿童图画书应当是三种“语言”,即文学语言、美术语言和教育语言的有效结合,它可以多维度地帮助幼儿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同时可以帮助汉语儿童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整学习中获得对内容和形式的理解以及运用的机会。所以,好的儿童图画书应当是文字与图画的美妙结合,嵌置着许多教育信息。无论是在叙事类图画书中还是在科学知识类图画书中,图画和文字都在共同表达信息。幼儿阅读图画书的过程可以是一个与图画书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一个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图画故事并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但是,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每一次翻页是否都能真正引发他们的想象,产生如电影般的连续性效果,使他们形成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己先读懂、读好图画书,对一本图画书的三种“语言”进行仔细分析,是进行阅读指导的必要前提。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武士与龙”是上海市徐汇区傅坚敏名师工作室提供的案例。围绕着《武士与龙》这本图画书,工作室的教师们共同阅读了多次。每次阅读后的讨论帮助教师们越来越深入地认识了这本图画书的内容。武士与龙是图画书中的两个主角,故事围绕“比武”这个关键词,呈现了一系列具有行动性的情节发展过程:计划比武一准备比武一真实比武一比武失败一合作阅读一成功举办“武士与龙餐厅”。教师们在讨论中理解了《武士与龙》的内容,确定以引导幼儿读懂画面并认识两个故事角色从挑战比武走向和平共处的内容为重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同时,在分析图画书美术语言特点的时候,教师们发现图画书中“准备比武”和“真实比武”两个部分的内容没有太多语言描述,而是由诸多小画面来表现的。这些都成为幼儿阅读理解时的重要观察对象。倘若幼儿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些内容,他们就无法真正串联起故事情节,认识武士与龙“比武一失败一合作一成功”的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深入理解帮助他们确定了阅读指导的重点和要点。

我们要提醒准备进行阅读指导的教师们,在保证提供优质图画书的前提下,要注意做到阅读优先、欣赏优先和理解优先,要分析每一本图画书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教师坚持自己先阅读,就可以从教育者的角度达成对图画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把握图画书阅读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只有在获得深层次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获得有意义阅读的学习机会。我们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让孩子读得懂,教师自己先读好”。

建议二:围绕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进行提问与互动

最近几年,一些涉及幼儿园教师课堂互动质量的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课堂互动质量在情感氛围、活动组织和教育支持三个不同维度评价中,以教育支持的互动质量最值得关注(刘畅,2012)。在教育支持的互动方面,教师的提问质量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当说,我们对教师的提问策略已经相当重视,且已取得不少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但是,为什么这方面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围绕核心经验提问。这就是说,在一定的教育情景中,教师是否清楚需要帮助幼儿形成什么样的学经验,往往决定了教师提问的质量。

如已有的研究所述,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幼儿通过前阅读,可以接触与学习有关的书面语言信息,获得书面语言意识、行为和初步的能力。幼儿的前阅读核心经验由“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等三个方面构成。就“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这一核心经验而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幼儿在3"4岁时“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到5-6岁时“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反映的就是对幼儿“阅读理解”的期望。同时,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逐渐获得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如预期、假设、比较、验证等,这些策略有助于幼儿准确理解图画书的内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帮助幼儿获得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关键意义的阅读经验?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学会感知、理解图画书主角形象、主角行动以及主角心理状态,那么,如何指点幼儿关注那些图画书的关键信息,进而形成对图画书从单个画面到整本图画书情节的理解,最终完成对阅读内容的完整理解呢?这就需要教师围绕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有的放矢地提问。

上海市宝山区蒋静名师工作室提供的“中班早期阅读活动:长颈鹿好长喔”值得我们分析。围绕《长颈鹿好长喔》这本特别的科学知识类图画书,教师提炼出一个直接导向幼儿阅读理解核心经验的重要问题:“长颈鹿的长,长在哪47”中班幼儿在小组合作阅读中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画书的关键信息,发现了长颈鹿不仅脖子长、腿长,舌头和尾巴与其他动物相比也是比较长的。在回应教师提问的讨论环节中,教师和幼儿利用该图画书可以从下往上翻将画面连接起来的特点,将长颈鹿的“长”展现在黑板上,从而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长颈鹿外形上的“长”具有功能上的作用。这样的活动过程虽然看上去没有教师一问到底的热闹,也没有幼儿不断回答的忙碌,但是围绕着该书最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幼儿需要学习的阅读理解经验,幼儿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我们用第二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让孩子读得深,教师提问要对准”。

要形成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过程,教师一定要仔细琢磨自己的提问,注意几点:一是在明确阅读内容和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教育目标,再根据教育目标提出问题;二是尽量不要一次性提出几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教师一次提出几个问题,幼儿往往只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三是尽量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提出开放性问题。并且所提的问题要能给幼儿清晰的思路,教师的问题越是清楚明了,幼儿思考的空间就越大;四是在幼儿没有完全针对问题进行回答的情况下。教师要给予支持性的互动反馈,比如进一步要求幼儿说说“为什么这样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会怎么样”等。聚焦目标的提问不一定是有答案的提问,有质量的提问更不一定是有标准答案的提问。

建议三:用真正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方式帮助幼儿习得前阅读核心经验

采用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方式组织活动,让幼儿真正快乐阅读、快乐成长,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来看,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一些教师在组织图画书阅读活动的时候,或将图画书阅读与图画书故事复述等同起来,或误认为图画书阅读就是看图说话;也有不少教师仅仅采用“问-答”的方式来指导幼儿阅读,将早期阅读活动机械化。早期阅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帮助幼儿获得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基本能力,为成为真正的终身阅读者做好准备。从这个目的出发,我们必须考虑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因此,我们用第三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让孩子读得久,教育活动要有趣”。

在“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武士与龙”中,教师采用集体阅读、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围绕图画书的内容不断观察、讨论、分享、认识关键信息,从而帮助幼儿初步读懂这本图画书完整的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和幼儿开展了系列的活动。例如,在角色游戏“餐厅”中,幼儿进一步理解这本图画书的人物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在同伴合作游戏中开展“餐厅小报”的前书写活动,更好地认识了这本图画书有关“化干戈为玉帛”的深层含义。在“中班早期阅读活动:长颈鹿好长喔”中,教师借用该图画书自身具有的可拼接画面的特点,或组织幼儿围绕阅读理解核心经验寻找图画书中的关键信息。或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最为奇妙的是,在阅读活动结束之前,在幼儿已经基本理解“长颈鹿长在哪里”之后,让幼儿围绕“长颈鹿到底有多长”的问题,进行共同拼搭长颈鹿的活动,帮助幼儿真正理解这只3.97米的长颈鹿“到底有多长”。

第6篇: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二、本期校本教研主要内容:

1.校本教研四级具体制度建设。

一级———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西部农村中学校际协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教研活动实施。至少开2次以上的研讨活动,以初三复习研讨为重点。

3.规范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要求,着力从6个方面来规范:

①每两周每位教师要求上校本研讨课一次。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听、评课。在学校规定的校本教研活动时间里研讨课、听评课同时进行。(至少2节课时间)

②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要提前通知教导处,并通知学校校级领导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开一次上交检查一次,每次上交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要求规范,填写要完整。研讨课的老师在上课前经集体备课研究后,用专用备课纸备好课。

③教研组、备课组认真梳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避免研究问题的随意性,研究活动必须有针对性,研究必须有连续性,最终将问题上升为课题。校本教研活动围绕问题来展开,集体备课围绕问题备课,授课者带着问题上课,听课者带着问题听课,围绕问题评课。

④研讨课教师就是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发言围绕以下内容来进行。(1.所授课课标解读,并作简单说明。2.对新授课的起点要求是什么?3.近年来在中考中出现的情况4.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作简单说明,留下了什么遗憾。)

⑤校本教研活动过程步骤:

1.带着问题备课、围绕问题上课、围绕问题听课

2上课者反思

3教研组成员评课

4授课者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反思

5教研组总结,下次活动安排。

听课之后要评课。评课要防止只唱赞歌,不提意见和建议的倾向。可坚持(123)原则,即每位听课教师(即评课教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公开课进行评议,“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优点,找出两条突出性问题,提出三条操作性建议”,以帮助上课教师改进其存在的问题。教研组评课望参照评价量表进行。建议从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认真评课。交流要有深度。

⑥教学帮扶活动是教研组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指导教师的帮扶活动最终要体现在帮上,所以每月至少2次的听被指导教师的课。

4.做好《开展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以校为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模式与行为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工作。

5.召开校级课题的阶段总结工作会议,对课题实施情况作出监督。

6.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议筹备工作

电子资料库建设是提高备课组备课水平,教研组研讨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为了作好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设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想法:

1.注意从网上搜集各地的中考题(要可修改)、单元练习题、自命题、月考题,半期、期末考试题。特别是中考题按类型分类整理。

2.根据平时的练习的错题情况,归纳总结学生的易错题。

3.单元专题复习(可修改)复习资料(包括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复习课件)

第7篇: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一、品德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品德课在小学中往往没有像语文、数学课那样受到重视。在校长眼里,它常被视为“小学科”,在教师心中,它常被视为“副课”,即使在教学实际中遇到问题、困难,重视的程度也不够。为了解具体情况,笔者做了一个关于小学品德学科教研状况的调研,调研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喜忧参半:师资队伍的特殊。小学品德学科在每周课表中仅占两课时,因此在师资的配备上,学校往往以语数教师兼课为主。在参与问卷调查的125名品德学科教师中,有124名为兼课教师。从年龄分布来看,教龄在3至10年的有38人,占30.4%,教龄在11至20年的有48人,占38.4%。从学科分布来看,除了品德学科,担任语文教学工作的有106人,占84.8%。可见,品德学科教师队伍是学校一支年轻而重要的生力军。然而,兼课导致的后果是教师对教学兼顾不够,有28.5%的教师反映,由于精力不够,无法深入开展品德学科教学研究。

雾里看花:教学方法的错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感觉最大的困惑是,作为活动型综合类课程,对于其教学方法、学科特点难掌握,而相应的培训与研究却没有及时跟进,在参与问卷的125名教师中,最近一年内仅有44人参加过学科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缺失导致教学方式难以有效跟进。有的教师以语文课的教学方式上品德课,读读、议议、记记,学生索然无味;有的教师以声色俱全的教学媒体占据课堂主体,教学目标、行为指导难以有效体现。

形同虚设:教研组织的无序。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单位,然而在调研所涉及的18所学校中,仅有5所学校反馈有品德学科教研组。在与几位分管校长的交流中获悉,由于任课教师兼教其他科目,因此品德教研组难以建立。在问卷上,有28.5%的教师反映,由于精力不够,没工夫深入开展品德学科教学研究。此外,由于较多学校缺乏骨干教师引领,所以教研组活动难以开展。随着市局要求的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学校在推荐教师参与活动的人员选择上随意性较大,人员不固定,获得的信息比较零散,起不到回校再培训的作用。

高耗低效:教研方法的无效。由于较多学校缺乏骨干教师引领,教研组活动难以开展。另外,受传统教研活动方式的影响,所谓教研活动就是听课、评课,活动主题散漫、随意,活动形式粗放、离散,甚至成了个别教师的作秀。这样的教研活动,效果甚微。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渴望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的引领,希望能观摩到学科带头人的优秀课例,或提供优质教学录像;或以课例为载体,倾听专家对教学问题的多方会诊。不少教师也希望以教研活动的途径开展“同题异构”等教学评比活动,或借助网络的优势,设立相关交流平台,开展及时性的咨询、问答,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反思。

二、提高品德教研的具体策略

根据调研所获得的结果,按照课改的要求,我们根据区域的特点和小学品德教研活动的具体实际,着力于“四三模式”,努力实现品德教研的务实和创新。

1.“三基”让教研成为教师的内需

教研活动应该走进一线教师的内心,使“要我研”变为“我要研”,教研活动应该是教师获得成长、体现自主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为此,我们以“三基”促使教研成为教师的内需。

第一,基于教师成长。品德教研活动要以促进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才能够激发教师参与的兴趣和动机。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以兼职教师居多,他们的初始专业以语文、数学为主,为此,可用“一转三式”引导他们由其他学科意向转向品德学科,把品德教学和教研视为一种必须、一种生活。“一转”就是引导一部分教师把专业意向转向品德课程,或者转为品德专职教师,把教研的兴奋点转移到品德课程上来。“三式”则是对具体对象分类、分层,并加以引导培养的方式。一是“天女散花式”,即面向全体品德教师,围绕小学品德教学的各个方面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二是“锦上添花式”,即面向骨干教师,组织开展以总结、提炼骨干教师经验、教学特色为主的教研活动;三是“雪中送炭式”,面向某些在业务上存在不足的教师,采取缺啥补啥的办法,助推他们成长。

第二,基于主体角色。品德教师是品德教研活动的主角,在教研活动中笔者首先做到维护教师的“三权”,使他们成为主角。一是规则制定权,包括教研活动的组织过程、评价方式等,都充分听取品德教师,尤其是中心组成员的意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二是话题确定权,教研活动的主题和话题都来自一线教师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以调查表的形式充分征集研讨主题;三是话语权,尤其是对课堂教学的点评,充分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与心声,尊重个性化思考与建议。每位教师都有参与交流、表达自我的机会。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再引导教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将对问题的分析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作为教学研究的载体,进行连环跟进的指导与研究。

第三,基于“有我”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研活动组织中,教师的兴趣与意愿是决定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想使教研活动取得实效,问题必须真正来自教师的体验,因此,“有我”应是教研的关键。故在教研活动中应做到“三以”。一是以研究教学生活实现“有我”。以“教学生活”为研究内容,关注学生、解读教材、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等都成为着力研究的内容;二是以行为跟进,从而实现“有我”。在教研活动中引导教师将获得的感受和启发化作行为跟进,使其得到成长;三是以自我表达实现“有我”。引导教师善于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用自己的话语阐述教育现象、规律,形成自己的观点与风格。

2.“三联”让教研更有宽度

“三联”教研是我市品德三级教研方式的有效体现。更重要的是“三联”教研具有民间性质,更真实,更实在。

第一,联校教研。近年来,我

市小学根据地域就近或办学特色相近的原则,每两三所学校结成“友好学校”,轮流承办、定期开展学科业务交流活动。联校教研活动对于以兼职为主的品德学科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交流机会,不仅通过听评课、沙龙等业务活动提高学科教学水平,还能开阔眼界,汲取他校之长,推动学科之间的有效互补,实现共赢。

第二,联片教研。就是以视导片为活动单位组织校际教研,它有效弥补了市级活动参与面受限、校级活动专业引领不够等缺点。联片教研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有新的管理组织与机构,成立了由视导片片长为组长,各校分管校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采取逐级管理,分层落实,促使每一次活动组织有序。从时间上看,由于视导片内各学校地域接近,所以减少了路途的奔波,增加了教学研讨的时间。联片教研,有效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不仅充分挖掘了本片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还通过外请其他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作讲座的形式,有效引进了教师资源。

第三,联区教研。就是将交流学习的视角与范围进一步放大,与其他县市区的学校缔结交流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收益。吴江市与太仓市就缔结为“互学县区”,双方教研员制定了协作交流计划,采用互访的交流方式,组织骨干教师交流团,以课堂教学、讲座的方式开展互访活动。

3.“三微”让教研更有深度

小学品德教师的教研活动应该是以解决教学的具体问题为主,因此,我们以“三微”来引导教师,力求深度研究。

第一,微型课题。就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确立的小课题。“微型课题”的研究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自觉的教育教学研究,它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与提高教师的工作方式,甚至改善教师的专业生活状态,让教师在充实而快乐的实践中提升生命质量。

第二,细微枝节。以往听评课,教师关注的往往是教学环节,记录的都是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而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细节却很少关注。如我们在教研中发现的“30多个‘是不是’的口头禅”,“上课时我总是离不开讲台”等都是被人熟视无睹的细节。而关注有教学意义的细节,却需要一双慧眼。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艺术往往通过一个个的教学细节表现出来,所以组织教研活动就要对其课堂进行仔细分析,将细节放大,细细琢磨、耐心品味,从而领会其中的教学奥秘。

第三,微格研究。课堂观察是一种微格研究,可以使教研活动由粗放化向精致化转变。作为一种新的听评课活动,以其明确的观察目的、细致的观察分工、详尽的观察分析、求实的策略建议,赢得教师的欢迎,从而成为吴江市品德教研的有效方式。课堂观察的过程,是教师积极反思的过程,不仅反思课堂的教训与不足,也反思课堂的经验与成功。课后交流既是听课者的集体反思,更是开课者的个人反思。课堂观察活动改变了教研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研态度。“改进学生的学、改变教师的教、改善教研方式”是课堂观察的独特功能。

4.“三精”让教研更精致

为切实改变小学品德教研中存在的粗放化、随意性问题,我们力求做到“三精”,使教研活动更精致。

第一,组织精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通过教研活动,能使参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要实现双赢,则需要精心组织教研活动。对于活动组织者来说,要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与内容,活动方式也要因教师而异。如我市在组织品德学科核心组教师活动时多以论坛、沙龙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个性化阐述。而对于青年教师则多采用案例式、同课异构等研讨方式。对于参与教师来说,则要进行客观评价与讨论,杜绝人云亦云的现象。

第二,过程精细。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为此,要精心设计活动,引导教师全程参与。首先,在活动前,通知和要求教师提前熟悉听课内容,并根据活动主题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了解这一研究主题目前获得的研究结果、存在不足等。其次,在活动中以分组交流、教师代表交流或每人填写听课评议表的形式,为每位教师评课议课提供机会。最后,在活动后利用QQ、论坛的形式对活动或研讨主题开展后续讨论,弥补了现场研讨时空和参与人数不足的劣势,有效拓展教研空间。

第8篇: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和辅导员老师专业进步为目的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活动的主体是以大队辅导员为主,吸收年级辅导员和中队辅导员参加,定期开展活动设计、课程观摩、教案交流等少先队教研活动。

一、队员参与教研活动,是促进少先队活动有效开展的实际之需

1.少先队员的主体性决定了队员参与教研活动的重要性

少先队活动课的主体是少先队员,队员们是少先队活动课的主人。落实好少先队活动课,需要少先队小干部这一支重要队伍,他们是少先队的有生力量。调动少先队小干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有利于体现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2.挖掘队员活动的自主需求,保障了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少先队活动设计,要从少先队员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科学设计少先队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精选与他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抓住有利教育契机,创造性地设计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时代感强的活动,其内容要真正为少年儿童所喜欢并以至期待、向往。 只有引领队员参与教研活动,才能更精准地挖掘符合少年儿童实际特点的自主需求,开展贴近少先队员特点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评课机制决定了队员参与教研活动的必要性

少先队教研活动中要认真组织队员进行评课,鼓励队员们当“小教研员”、“小评课员”,积极参与评课活动。注重支持性环境,给每一个人展示“我是小主人”的机会,保护小主人意识的萌芽。有了队员们的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少先队活动就更为丰富多彩,富有寓教于乐的特性,更受队员们的喜爱,少先队员的主体性也更为明显,有效促进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落实。

二、队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促进了少先队活动课质量的提升

1.队活动形式丰富化

在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活动中,引导队员积极参与,和队员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探讨队课的设计形式,征求队员的一些活动中的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充实了少先队活动的形式。因为有孩子的参与,更能挖掘属于孩子的最喜欢的、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如演讲汇报、娱乐游戏、社会实践、学习探究、再现情景、操作表演等。这样,有利于在活动中培养队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扩大了少先队员的参与面,使队活动形式更为符合少年儿童需求,队活动形式更为丰富。

2.队活动内容精致化

今天的少年儿童天天都在跟各种流行文化元素打交道,而与时俱进正是少先队工作重要的特点。因此,在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活动中,辅导员充分运用时尚元素,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边指导边学习,与队员们一起掌握现代传媒技术、创制儿歌动漫、制作少先队网页、开设学先锋博客、进行关爱微博记录、设计电子贺卡、举办随手拍摄影展活动等,以这些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队活动内容精致化,让少先队活动课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让少先队员在和谐快乐中受锻炼、长才干。

三、转换角色、反思评价,让教研活动绽放智慧和才能的光彩

既然少先队员在教研活动中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那么身为辅导员,我们就应该更好地引导队员们在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智慧和才能。

1.引导队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学会反思评价。

少先队活动中时时都涉及到的对中队集体和队员个人的评价,只有体现了对客观现实的尊重、体现了对队员及中队集体个性差异的尊重,才能促进每个队员的健康发展,才能充分调动队员们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当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指导队员在教研活动中主动审视自己、他人并反思自己及他人参与少先队活动中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各自的行动,对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做出改进目的及方式的评价或建议,充分调动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每个队员的健康发展,引导队员们真正成为辅导员老师的小助手。

2.鼓励队员们当“小教研员”、“小评课员”,积极参与评课活动。

少先队员是接受辅导员教育、指导的对象,又是辅导员的助手,有些队员还是其他队员的榜样。听评课是教研活动的主体之一,我们要鼓励队员们当“小教研员”、“小评课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辅导员一起评,敢于献计献策、发表自己的意见…… 倡导队员们在评课活动中做到“八要”:脑要清――少先队活动课小主人,每次评课要先行。心要诚――诚心诚意提看法,认认真真来点评。耳要灵――多听他人好建议,创新队活动课记心中。眼要明――发现队活动课“闪光点”,不断实践来肯定。嘴要勤――勤学好问长知识,队活动课帮咱学本领。手要动――课上学习有提高,课下实践学先锋。人要争――比比谁的进步快,人人都有好心情。队要精――团队精神发扬好,集体力量展新风。

第9篇:教研活动建议范文

【关键词】教研组;问题;变革与转型

教研组作为学校的中层组织之一,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已成为当代学校变革与转型的重心,并且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教研组存在的问题及其变革与转型与读者做一交流。

1 教研组的作用

教研组是按学科组织的一个教师集体,它具有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筹本学科在全校的一切教学和教研活动的任务。它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它把教学与学生、教师与教学、领导与教师联系到一起,领导可通过教研组了解教师的教学,教师可通过教研组活动吸取新知识、新方法,巩固原有知识,更好为教学服务。总之,教研组是学校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组工作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成功与失败。

2 教研组存在的问题

2.1 教研组的重要性与功能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与发挥:目前一些教研组,主要做一些制定计划、填写表格、学期总结等事务性的工作,研究、讨论、交流等学科教研活动没能真正开展。教研活动存在工作布置多,问题探讨少;讨论“教”的问题多,“学”的问题少;对教学问题现象描述多,实质分析少;教学经验总结多,课题研究成果少等“四多四少”现象。教研活动缺乏“研”的成份,尚未形成合作研究教学课题的兴趣和习惯;活动内容、形式与时俱进不够,导致教研组造血功能不强,大部分教研活动仍停留在教材分析、教法指导和教学观摩上。因此,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应努力由事务型向研究型转变,由统一型向校本型转变,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2.2 教研组长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与发挥:教研组长作为某一学科的教学业务骨干,理应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从专业的角度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决策咨询。但现在有的教研组长只是一个“传声筒”而已,工作缺少创造的成分,他们大多是由学校领导直接任命的,可能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不一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与管理能力,对其业绩的评价也难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有作为”与“无作为”的组长最终是一个样的,没有多少能力与热情的教研组长也很难让他“下岗”。目前,教研组长总体上的角色功能尚处在以执行为主的管理统筹者状态,他们的岗位意识和专业素养,离现实需求中的教学领导角色还有不小的距离,整体状况不尽人意。

2.3 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和发挥:教师在教研组活动时专业知识的提升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和发挥。近几年来,我市农村英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素质也不高。一方面新增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还增加了部分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大专生。这部分老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知识,听力、口语及组织教学能力本身就较差,他们对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平时关注的不够,再加上有部分好教师又逐年调进城区学校,如此等等都给学校教研活动带来了客观上的不利因素。这种学校的教研活动更值得花大力气去搞好,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3 教研组变革转型的设想与建议

针对学校教育发展新形势及教研组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组自身的发展需求,教研组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协调与年级组、备课组的关系,提升教研组长教学领导力,切实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完成自身的变革与转型。

3.1 加强学习是完成教研组变革的基础:在学校的分级管理中,教研组要重视教学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遵循“科研——教研——促进教学实践”的教改发展规律,围绕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而探讨和研究教学。教研组组长应该组织本组教师定时开展活动,进行相互交流,切磋教学体会,探讨重、难点知识的教法、学法,研究《课程标准》、考纲,紧跟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多渠道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可倡议教师通过网络积极收集各种资料,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试卷库、论文库、课件库、教案库等,进一步发挥集体的力量。

3.2 建章立制是教研组规范管理的前提:只有努力把教研组推上制度化管理的轨道,教研组管理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熟。在此,应着重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人的管理。要有教师管理制度和组内教研制度二大块。组长要起到引导、带头、示范和榜样的作用。二是事的管理。主要有教研活动资料管理制度和时间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要和学校保持统筹和一致。三是制度的制订和执行。从教研组管理和发展需要出发制订各方面的制度,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但制度的贯彻和执行是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