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赵威后问齐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①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②,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③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选自《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注释】①进而问之:进一步问使者。②食(sì):给……吃。③业:成就功业。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不以物喜)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D.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补不足)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这个人(他)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3.概括【甲】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4.【乙】文既体现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又体现了她选拔贤士的标准。请从【甲】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参考译文】齐王派使者来问候赵威后。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成就功业呢?叶(音shè)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安宁,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
二、(2015·铁岭)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5~8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庆历三年,轼①始总角②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注】①轼:苏轼自称。 ②总角:指童年。
5.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B )
A.在洞庭一湖 而不一见其面
B.予观夫巴陵胜状 轼从旁窃观
C.或异二者之为 吾得其为人
D.览物之情 读之至流涕
【解析】A项的“一”,前者是“全,都”;后者是数词。B项的“观”都是动词,“看”的意思。C项的“为”,前者是“心情”;后者是动词,译为“做”。D项的“之”,前者是结构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指范仲淹的碑文。
6.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怪,把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
7.结合甲文内容,概括乙文中“先生”称范仲淹为“人杰”的原因。
范仲淹有着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或:范仲淹有着忧国忧民、无私的精神品质)
8.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仰和终身不得一见的遗憾、悲痛之情。
关键词:瑶族学生;教学民主;树起自信心;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效率;“多层次”的竞争;不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
我县是一个瑶族自治县,地处大石山区,土地贫瘠,农业生产离不开人力耕作,水电路大部分地区还是解放初期的原状,信息闭塞,文化底蕴欠缺。瑶族学生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也差,缺乏自信,本族语音浓厚,普通话水平极低,情绪脆弱,性格孤僻、保守,与其他同学不易合群,适应集体能力不强。但突出的表现是民族自尊心强,勤奋努力,吃苦耐劳。提高瑶族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我县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通过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格素质影响语文教学效率
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说,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
(1)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技巧,构建创造型语文教师的艺术人格和道德境界中的人格,用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从而影响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2)教师要提升文化品位,优化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结构。摆脱“匠人”的呆气,向学生说心里话,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的讲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语文教师不仅是一个专家还应成为一个“杂”家。语文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写好文,不仅要写教学论文,同时杂感,或者诗歌、小说等,尤其是下水作文。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装,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只有更多的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从而影响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二、创设“多层次”的竞争机制,让瑶族学生不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
(1)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瑶族学生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也差,初中阶段的知识没学会,高中知识更不好学,他们与其它学生公平竞争有很大的困难。要解决瑶族学生的学习困难状况,必须让他们得到比其他学生更多的课外辅导。因此,利用课外辅导,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系统的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查漏补缺,帮助他们预习明天上的新课内容,以达到“笨鸟先飞”的效应。这样,接受新课内容也就容易多了。例如:我在教学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新课时,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平常所见写荷花的诗文或浓丽明艳,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或品高质洁,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本文所写之景却素淡朦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认识。通过老师课外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无不同,而怀抱各异,故笔下之物色都染上了胸中之情意。而后他们可以达到自己对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认识的目标。
(2)抓住瑶族学生一个小小的闪光点,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抓住一点小小的突破,让他们体会到了做人的尊严;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例如在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课外辅导中:让写字好的同学抄写作者所写的具体景物特征的语句,老师有意帮他们找出一两个词语概括景物特点。让会讲瑶话的同学用瑶话描述作者所写的具体景物特征。让爱好绘画的同学用速写方式画出作者所写的具体景物。让爱好手工的同学做手工并把同学的速写画贴上。让会唱瑶族山歌的同学用瑶族山歌方式将具体景物唱出来。还让喜欢讲故事的同学以故事方式描述朱自清笔下的比喻。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都要鼓励,不再让他们产生“生来不如人,学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得到同学们的赞扬,促使他们去争取新的成功。
(3)在布置作业上,凸现进步因素奖励分,即“不公平”形式。给他们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使它们可以与其他学生一样按时完成,例如: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那?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战国策·齐策》
1.解释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使”字的意义。(b、d组完成)(15分)(a、c组完成附加5分)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使①:__________ 使②:__________ 使③:__________ 使④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b、d组完成)(15分)(a、c组完成附加5分)
(1)使者不说 (2)威后曰:“不然” (3)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说:__________ 然:__________ 本:__________ 末:__________
3.“岁亦无恙耶”一句中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b、d组完成)(15分)(a、c组完成附加5分)
a.岁:年成,收成 恙:生病 b.岁:年 恙:灾祸,忧患
c.岁:年成,收成 恙:灾祸,忧患 d.岁:年 恙:生病
4.对下列四句中“而”“于”的用法与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d组完成)(15分)(a、c组完成附加5分)
①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 ②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③赵氏求救于齐 ④甚于妇人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
nbsp;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d组完成)(15分)(a、c组完成附加5分)
a.书未发:发出。 b.使者不说:说话。
c.臣奉使使威后:使者。 d.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以……为先,意动用法。
6.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b、d组完成)(25分)
(说明:a、c组是瑶族学生或学困学生,b、d组是非瑶族学生、非学困学生。)
(4)随着他们的不断进步,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再把他们的作业量逐步恢复到与其它学生同等水平。在评价瑶族学生学习成绩时,如果他进步了,除了得到应有的分数外,还可得到额外奖励的“进步分”——附加分。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同样能获得好成绩,调动瑶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学习。当然让瑶族学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并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瑶族学生在倾斜政策下的高分就消灭了瑶族学生的学习困难。不过用这样的方法对瑶族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5)激活其乐学点,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好学、乐学者,才能不断上进,才会彻底甩掉落后的“帽子”。总之,要想方设法激起瑶族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2]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一、凄婉真挚的情感
作者开篇就叙述自己不幸的少年经历。“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一句话概括出了自己的悲惨遭遇,落笔酸楚,首先让人心中一紧。紧接着,作者把苦情逐步推上了极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襁褓丧父,年仅四岁母亲又改嫁——幼失怙恃,这是一不幸;“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从小疾病缠身,九岁还不会走路——体弱多病,这是二不幸;“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只有老祖母和自己相依为命——无依无靠,这是三不幸。苦涩凄凉的生活中,自己只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样一个苦水之中泡大的孩子谁了解后不生同情之心呢?苦难者总是让人同情的,李密深谙这一点,所以开篇极力渲染自己命途多舛的境况,以一个苦情者的形象出现在晋武帝的面前。再严厉的人,再铁石心肠的人,读到这些谁能不生恻隐之心。这无疑会在情感上给晋武帝以强烈地震撼。
苦涩的童年唯一的依靠是祖母刘氏,“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作者虽然没有具体写小时候祖母怎样抚养自己,但艰难不易可以想见:一是李密身体虚弱,生病应是家常便饭;二是家中没有至亲能够给祖母搭个帮手;三是祖母年龄又大,手脚不便(祖孙相差五十二岁)。这样深厚的骨肉之情怎能不让作者心存感激?因而,当祖母病倒之后,“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同样也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李密细心的照料,祖母也难以活到“九十有六”的高龄。情感是从生活中产生的,相濡以沫使祖孙之间的情愫变得更加深厚。亲情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这种朴素而圣洁的情感最能沟通思想。作者不同寻常的孝心,格外令人感动。“令伯(指李密)之表,反复谆笃,出于真诚。至今读之,犹足使人感动,况当时之君乎!”看到李密这些真情表白的晋武帝自然也不会例外。
二、委婉曲折的方式
作者“陈情”的目的是“辞不赴命”,开头却避而不谈,而是从自己的身世写起,叙述自己孤苦无依的童年,叙述祖母久病卧床的情状,叙述自己进退两难的狼狈,最后才表明自己不能赴命的目的。这种叙述方式,是一种迂回“战术”。《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威后刚执政,秦国就急攻赵国,赵国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赵太后不肯答应,于是大臣竭力劝谏,惹得太后暴怒。左师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先问太后饮食住行,接着请托儿子舒祺,继之论及疼爱子女,最后大谈王位继承。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最终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李密的陈情方式和触龙的劝说方式异曲同工。试想,如果李密开头就说“我不想做官”之类的话,晋武帝还能有耐心把他的表看完吗?这种迂回“战术”给自己成功地打动晋武帝腾出了有效的情感空间。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李密不单在战术上迂回,还紧紧地抓住了一个字——孝,“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李密是蜀汉旧臣,如果他不答应武帝的征召,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着心念旧朝,不满新朝——这可是杀头抄家的罪——李密当然清楚,所以他得澄清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意在表明我不出来做官只有一个原因——供养祖母,“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恰恰就是晋武帝所提倡的“孝”。不仅表明了心机,同时也给晋武帝在处理他这件事上有了伸缩的空间。但是这又产生另一个问题:供养祖母是孝,不听从君主诏令,却是不忠。“忠孝不能两全”,是尽忠还是尽孝?李密最终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先尽孝,后尽忠。因为李密今年才四十四岁,而祖母已经九十六岁了,“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这样做,既符合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道德方针,又有尽忠武帝的机会。“忠孝两全”,既成全了李密“愿乞终养”的愿望,又成就了晋武帝“孝”治天下的美名,还会收罗名士为己所用,晋武帝当然不会不满意。
关键词:王力;古代汉语;编校舛误
中图分类号:H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5—0149—03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久负盛誉的高校古代汉语教材,它已经哺育了和仍然在哺育着成千上万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多年来,虽然有不少新的、各具特色的古代汉语教材问世,但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的地位,仍然无法被其他古代汉语教材取代。因此,持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应当成为所有古代汉语教师自觉的责任。
在第一线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在由衷赞美这本《古代汉语》的同时,也发现它在知识讲解、语言叙述及文字校对等方面似乎还存在着些微瑕疵。出于对这部著作的热爱之情,我们不揣浅陋,列举其1999年校订重排本编校中若干有待商榷的问题,以就正于广大同仁。
一、知识讲解不准确或不完备
1 《绪论》:“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段都是从古代文学语言里继承和发展过来的。”
语言的继承性固然不容置疑,但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王力先生曾说:“当三个以上的人或三件以上的事物联结在一起的时候,按照汉语的老办法,是先把它们分为两类或三类,然后把连词插在这两类或三类的中间……五四以后,由于西洋语法的影响,渐渐把连词限定在最后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的中间。”因此,该句子中的“都是”宜改为“大都是”。
2 《官之奇谏假道》:“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醜奔京师。”教材注:“朔,每月的第一天。”
为了讲给学生相对清晰、全面的古代历法知识,此处宜改注为:“朔,夏历每月的第一天。夏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晦’,大月的第十六天、小月的第十五天为‘望’。”
3 《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教材注:“贾(gu)利之,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贾,藏货待卖叫做贾。”
此处此处宜加注:“往来贩卖货物为商。混言则商贾无别。”理由同上。
4 《冯谖客孟尝君》:“於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齐国大概听说了。其,句中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
从上下文看,此处“其”字的作用当是表示推测语气。
5 《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教材注:“这句是说,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三军,古代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诸侯大国有三军。”
据《左传》,春秋时天子有六军,诸侯国有三军二军一军不等,而国力强大的晋国在不同的时期曾有三军六军四军的不同编制。故此处“三军”不宜坐实,当加注“泛指军队”。
6 《论语》:“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教材注:“莒父(jufu),鲁邑名。”
宜加注:“今山东高密。”一则能给学生明确的历史地理知识,二则也与全书类似注释一致。如《齐桓公伐楚》教材注:“穆陵,地名,即今山东临胸县南的穆陵关。无棣,齐国的北境,在今山东无棣县附近。”
7 《文王之囿》:“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教材注:“囿(you),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
注释只解说了囿的功用,并没有解说其外形特征,宜加注:“建有围墙。”《春秋左传正义·庄公十九年》:“《冢宰职》云:‘园圃毓草木。’郑玄云:‘树果瓜曰圃,园其樊也。’《诗》云‘折柳樊圃’,成十八年‘筑鹿囿’。然则圃以蕃为之,所以树果瓜;囿则筑墙为之,所以养禽兽。”
8 《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其中,“行不言之教”教材注:“施行不用言词说教的教化,实际上是采取放任主义。”
“放任主义”显然不属于“教化”,此注自相矛盾,也与上下文不相吻合。“实际上是采取放任主义”当删。
9 《老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教材注:“人之道,指社会上通常奉行的法则。”
注释的倾向性不明,不利于学生道德的培养。可改为:“人之道,这里指社会上通常奉行的不公平的规则。”
10 《不龟手之药》:“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教材注:“难(nan),乱事,指军事行动。越有难,等於说越入侵。”
“难”不仅仅指军事行动,“难,乱事,指军事行动”宜改为:“难,祸患,此处指军事行动。”《左传·昭公三年》:“余不能治余县,又焉用州?其以徼祸也。君子曰:‘弗知实难。’”杜预注:“患不知祸所起。”《左传·昭公四年》:“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杜预注:“多篡弑之难。”
11 《诗经·硕鼠》:“硕鼠硕鼠,元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教材注:“乐土,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下两章‘乐国’‘乐郊’都是同样的意思。按:这种地方只是诗人的理想,在当时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编者此按似嫌武断。古代交通不便,发现人迹罕至的自由王国并非不可能,也确曾有隐士视之为乐土,与世隔绝。故此按可改为:“这种地方是诗人理想中的自由王国。”
二、语言叙述不甚畅达
1 《蹇叔哭师》:“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教材注:“中寿,约指活到六七十岁。蹇叔大约已七八十岁,过了中寿的年龄。”
此注同时使用副词“约”、“大约”和数词连用两种表示约数的语法手段,是不必要的重复,当改为:“中寿,指活到六七十岁。蹇叔已七八十岁,过了中寿的年龄。”另外,教材对《诗经》的介绍:“《诗经》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六世纪),共约五百多年。”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约”字当删。
2 《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教材注:“息,动词,蕃殖。鳏寡孤独穷困的人得到救济,不至於死亡,就是使民蕃殖。”
“蕃殖”词义特征偏重于增多或增广,指代“救济鳏寡孤独穷困的人,让他们不至於死亡”,似乎不妥,不如改为“生息”。
3 《触簪说赵太后》:“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教材注:“重器,贵重的宝物,指金玉珍宝钟鼎等。”
“珍宝”在语义上可以涵盖“金玉”和“钟鼎”,因此在层次上不宜并列,此注可改为:“重器,贵重的宝物,指金玉钟鼎等珍宝。”
4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教材注:“或,有人,无定代词。”
“或”为代词,“有人”却是动词词组,彼此不相吻合。可改为“有的人”。《寡人之於国也》:“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许行》:“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教材均注“或”:“有人。”
5 《论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教材注:“‘国’是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是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词句语义上有重复,既说统治,便无须烦言“政治”。
6 《寡人之於国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教材注:“以时,按照一定的时候,指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的季节已过。”
“按照一定的时候”的“时候”太泛,当属硬译。其实,“时”即“时令”、“季节”。《说文解字》:“时,四时也。”段注:“本春、秋、冬、夏之称。”因此,此注改为:“以时,按照一定的时令,指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的季节已过。”
7 《舜发於畎亩之中》:“人恒过,然后能改;困於心,衡於虑,而后作;征於色,发於声,而后喻。”教材注:“这几句是说一般人没有预见性,要等到犯了错误然后能改;要等到困难来了才着急,才能奋发有为;显出脸色来,然后才被人们所了解。”
“显出脸色来(征於色),然后才被人们所了解(而后喻)。”不难发现,“发於声”在编者的诠释中并无着落,因此,此句中间当补上“用语言说出来”。
8 《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教材注:“刚强的东西自己导致折断,柔弱的东西自己导致约束。”
“自己导致折断”语义不够显豁,明显是字面上的硬译,因此,此注似可改为:“刚强的东西因自己的刚强被折断,柔弱的东西因自己的柔弱被约束。”
9 《诗经·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教材注:“同仇,你我的仇敌是共同的。”
以“你我的仇敌是共同的”注释“同仇”,那么“同仇”如何再受“与子”的修饰?此注可改为:“同仇,有共同的仇敌。”
1 《常用词》:“孟子万章下:‘帝馆甥于贰室。’”(指副宫。帝:帝尧。馆:使居住。甥:女婿,指帝舜。)
在古代汉语中,“塥”和“婿”是一对异体字。作为编者的语言,此处宜改为现代汉语的规范用字“婿”。
2 《论语》:“底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教材注:“廏(jiu),马棚。”
正文用“廏”字,注的却是“廏”字。二者应统一起来。
3 《常用词》:“【树】(一)动词。种植,裁种。”
“裁”当为“栽”。
4 《常用词》:“【法】(二)制度。贾谊过秦论上:‘内文一度,务耕织。’”
“文”当作“立”。
5 《常用词》:“【益】(一)水漫出来,涨。吕氏春秋察今:‘瀤水暴~,荆人弗知。’注意:在这个意义上,后来都写作‘溢’,但在先秦许多古藉中都作‘益’。引申为多或富裕。”
“藉”当作“籍”。
6 《常用词》:“【完】(一)完整,完善,没有损坏。”
“坏”字之下标示了两个着重号:“”和“”。“”当删。
7 《常用词》:“【错】(二)错杂,交叉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
“交叉”后当有句号。
8 《常用词》:“引申为非分地取得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愿望,如懒惰而能过好日子,做坏事而能免於刑罚。”
“非分地取得”的“得”字下多加了一个着重号“”,当删。
9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有时候,甲字和乙字虽的双声,但是韵部相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