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

小公司的财务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公司的财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公司的财务制度

第1篇:小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权;配置;财务体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67-02

1 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与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及协调

企业集团是由若干独立的法人实体构成,但因各个法人实体处在集团公司的整体控制下,它们实际不拥有独立法人的全部财权。要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考查利益相关者。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可把企业集团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内部人与外部人。在企业集团内部,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员工,包括管理层与普通员工;在企业集团外部,有集团母公司的股东、集团子公司的少数股东、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债权人。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目标要从企业集团母公司的股东利益出发,集团子公司财务要服从母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集团利益相关者存在的矛盾:一是企业外部的出资者之间的矛盾,即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矛盾及母公司与子公司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二是企业出资人与企业经理层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可能上升为企业集团的主要矛盾。在亚洲国家前者为主要矛盾,在欧美后者为主要矛盾。这和各国不同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等因素相关。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在制定企业集团的财务战略时必须注意协调以上矛盾,以实现企业集团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值为理财目标。否则,我国企业集团的主要矛盾体现为出资者之间的矛盾,集团母公司侵犯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过度负债侵犯债权人利益的状况尤为普遍。

2 财权的合理配置是企业集团财务体制优势的立足点

从交易费用角度看,独立企业通过股权关系或契约关系结合成企业集团是要通过集团的规模效应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约。企业集团内的边际费用最初低于市场交易费用;随着操作数量的增加、带来交易数量的增加和集团规模的增大,企业集团交易边际费用迅速上升。企业集团财务体制的优势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一是企业集团内部竞争、允许内部收购的政策使企业集团能够建立强大的内部关联公司网络,就其规模和在行业中涉及的广度胜过小型企业。这种管理协同体制的能力使集团成为有效竞争者。二是集团内部的紧密联系对于订立有效的财务契约有利。成员企业可依靠核心金融机构筹集营运资本和长期投资资本。金融机构也能容易监督和约束企业集团管理层。企业集团的劣势也可能使交易费用增加:一是除非所有的成员公司增长速度相当,不然企业集团的内部运行会出现不稳定。其原因是实力雄厚的成员公司可向弱小公司提供补贴。二是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价格一般高于外部竞争者,企业集团内部难以引入市场约束机制。

2.1 合理配置财权有利于协调企业集团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企业集团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管理层与普通员工;在外部有集团母公司的股东、集团子公司的股东、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债权人。协调它们之间矛盾,要通过权利的约束与制衡实现,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合理配置财权。企业集团并不完全是大股东、母公司股东的企业,而是各利益集团多边契约的总和,解决各方利益冲突的办法是财权的优化配置,通过权力的约束与制衡来避免侵犯其他主体利益的发生。

(1)出资者之间的矛盾,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矛盾,因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复杂性,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较为严重,外部债权人的利益一般不能得到较好的保障,企业集团内部存在错综复杂的担保与资产流动,集团外部的债权人,在对集团内某一企业贷款时不能全面了解内部信息,所以有必要在债务契约外赋予外部债权人更多的财权。在我们国家因法律的关系,还不具备一些有利条件,把债权人引入企业集团核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选择。目前,企业集团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矛盾尖锐,主要原因在于中小股东还不具备原始产权主体应有的财权,财权在大、小股东之间的配置还不平衡,股东大会因大股东的超强控制而流于形式,中小股东成了“沉默的羔羊”,所以,要通过制度创新给中小股东配置更多的财权。

(2)出资者与经理层之间的矛盾。一般表现为内部人控制,企业集团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普遍,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削弱子公司法人产权主体的财权,把投资权、融资权等财权收归母公司,或采用董事和会计人员委派制方法。

2.2 合理配置财权对协调集团母子公司之间的矛盾有利

集团公司内部各企业间的矛盾有母子公司的矛盾与子公司之间的矛盾。母子公司间配置财权的方式。一是集权制,财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少部分财权,集团母公司一般下达生产经营任务,并以直接方式控制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子公司像母公司的直属单位或分公司。集权制对于指挥和安排统一的财务政策有利,可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对统调剂集团资金,保证资金投入。它的缺点是子公司经营者没有积极性,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二是分权制。子公司拥有财权,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间接管理。子公司拥有较高的积极性,决策快捷。但指挥和协调较难,子公司由于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司整体利益,不能有效约束经营者,导致子公司内部人控制发生问题。三是集权与分权结合方式。单纯的集权,导致财务体制僵化,子公司的积极性不高;单纯的分权,造成子公司及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侵蚀集团整体利益。而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可充分发挥母公司财务调控的职能,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的风险。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能克服过度分权与集权的缺点,发挥优势,这是多数企业集团财务体制应选择的模式。选择任何方式,应按企业集团具体情况,若企业集团是通过控股关系紧密结合,应该采用集权制,若是通过松散的契约结合,适合采用分权制,若集团结合的方式介于二者之间应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方式。

2.3 合理配置财权有助于协调子公司之间的矛盾

企业集团内实力雄厚的成员公司向弱小公司提供补贴剥夺了前者的部分财权,这要求接受补贴的成员公司能从长远的角度为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服务。企业集团内的金融机构为集团其他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也要分析其他公司的财务状况,不能因是本集团而降低风险控制,所以,应给予集团内部金融机构贷款决策权。企业集团要使竞争者的产品成本更低或质量更好时也只从集团成员中购买物资,不然就难以在企业集团契约中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同时还保持内部协同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

3 构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体制的路径选择

3.1 合理设计企业集团财务制度

完善企业集团财务体制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分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权,母子公司之间的财权及子公司之间的财权。企业集团财务制度是规范财务行为,调整财务关系,明确内部各财务主体、职能部门及相关利益组织和个体责权的主要规则。一般包括集团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的设置,母子公司财务职能部门及财会人员的财权与责任,投融资、收益分配及财务预决算等基本财务制度。企业集团的财务制度,把集团对利益相关者、母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财权配置方式用制度形式予以保障,并通过确定责任的方式进行实施。

3.2 债权人参与集团公司治理

企业集团债权人与中小企业相比,其利益易于遭到侵害:企业集团为维持规模生产和扩张,需要很多的资金支持,这使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都比中小企业高,财务风险也大。债权人给予集团内各个企业贷款时,不能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评估贷款风险,它控制风险的手段,因企业集团内部情况的复杂而作用不大。

企业集团经理层比股东更有动机侵害债权人利益,经理人盲目发展企业的冲动使其大规模举债。在企业集团出现生存危机而无力偿债时,会使银行等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我国商业银行并不具备成为企业股东的条件,而是通过债权人身份参加企业的公司治理,如主要债权人进入董事会,设立债权人董事等。债权人对公司经营活动享有知情权,对可能损害其利益的董事会决议享有表决权,这样可使债权人从“外部人”转为“内部人”,进行主动监督,在与股东、经营者进行沟通和共同决策以保护债权人利益。

3.3 推动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集团母公司通常不直接上市,而是把它的部分资产分拆上市,主要是母公司整体资产大多不够上市条件,母公司承担了不为资本市场接受的企业办社会职能等负担。而分拆上市可使母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母公司以整个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上市公司要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二者目标冲突时,母公司就可能利用其控股股东的身份操纵股东大会,不顾上市公司利益而实现为集团整体利益服务之目的。中小股东因持股数额较少,且分散,不具备保护利益的财权而受到损害。出现了公司资产不完整,产、供、销体系不自主,关联交易严重,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因此,应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参考文献:

[1] 文芳.企业财务决策能力及其层级分析[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3).

[2] 纳鹏杰.企业集团财务体制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4).

第2篇:小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

对有的企业来说,最恐怖的往往不是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而是加强监管而带来的政策风险。

截至目前,戴尔公司由于未能准时提交2006财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财报,而连续受到纳斯达克的摘牌警告。戴尔此前称,由于股票交易所对公司财报的要求极其苛刻,戴尔很难满足。

对于梦寐以求要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来说,戴尔的抱怨颇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然而,作为全球PC业巨头,戴尔的苦恼一点也不孤单。在它之前,赫兹公司(Hertz)、Redhat Linux、玩具反斗城、Kinder Moran等已纷纷做出了退市的决定。

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从2001年到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总数,已从鼎盛时期的5000家减少为3400家。

尽管如此,当美国最大的医院运营集团HCA宁肯斥巨资210亿美元也要把自己重新拉回成一个私营企业时,还是不禁要让人们震惊:难道上市交易比让自己亏损还要更加恐怖吗?

这真是一群令人难以理解的“疯子”。然而,这恰恰也是问题的矛盾所在。即使在中国,搜狐公司CEO张朝阳也曾经在一个博客聚会上抱怨:“早知今日,真不该去纳斯达克上市!”

张朝阳的苦恼当然不仅仅是费用问题。对于现在的搜狐来说,尽管发现了公司存在弊病和更具“钱”途的领域,但如果进行变革,则意味着要承受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换一个企业可能承受得起,搜狐公司却未必能够。

此时的张朝阳羡慕的企业中,就包括华为这样的没有上市、却很好地解决了股权问题的企业。即使放眼世界,上市也并并非成功的必然选择,家族企业们往往不喜上市,而多种多样的员工股票和期权计划也解决了员工的凝聚力问题,在现代金融制度下,只有在持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行业和企业中,将公司公众化才是必须之选,此外,都可以考虑其他的选择。

逃离纳斯达克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种,那就是――过于严格的政府监管可能会拖垮企业。

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2006年7月15日,当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美国实行后,上市公司们对美国政府过于严格的监管叫苦不迭。2月3日,惠普公司宣布从纳斯达克撤市,该公司对外解释说,撤出纳斯达克是为了降低“两地上市”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和管理负担。而HCA公司则更加直接地说,自己退市只是想生存下去。

如果想更生动地了解这一法案给上市公司带来的痛苦,就听听曾任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Greenberg说的话,“如果真的要严格执行萨班斯法案的话,像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要提交给政府的报告可能得用卡车来装了。”

第3篇:小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

生长于浙江诸暨的黄建烽,有着诸暨人特有的商业头脑和行事作风,为人低调务实,做事果敢高效。出身于贸易世家的黄建烽传承了家族遗留下来的商业基因,而多年的国企领导岗位经历让黄建烽通达各种商业技巧,于2002年独资经营的浙江省诸暨市进出口有限公司,在黄建烽的带领下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迅速地在当地贸易行业中崛起,经过短短5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总资产超亿元的工贸结合的国际贸易企业,专业从事袜子、面料、轻工机械以及电子类为主要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产品远销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300万美元,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600万美元,并且袜子的出口量连年在全国贸易类企业中名列前茅。

20年的国内贸易成长

黄建烽家族世居诸暨,几代从事贸易行业,以诚信好善著称,在诸暨贸易界享有盛名。早在三四十年代,黄建烽的父亲就在老字号里从学徒做起,开始继承祖辈的贸易事业,而黄建烽继承家族事业的时间是1978年,正值高中毕业的黄建烽投入到了贸易行业中,在农机公司做一名普通的职员。

初入职场的黄建烽工作充满着激情,在农机公司样样都干。清货、装卸等体力活锤炼了黄建烽一副好身板,收款和做明细帐的财务工作锻炼了黄建烽了敏感的商业意识。黄建烽在小职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五年,出色的财务知识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肯定。1983年黄建烽作为单位重点培养对象推荐进入绍兴成人大学,参加当时浙江省为培养物资系统人才特别举办的班级学习,三年的学习让黄建烽脱胎换骨,学成后黄建烽拒绝了多个条件优越的单位,毅然回到诸暨当一个新办的农机供应站经理,此时的黄建烽无论在知识积累还是从商经验上都有很大提升,勤奋苦干的他带领十几个人艰苦创业,将农机供应站带成为诸暨物资开发总公司,并帮助一大批诸暨当地的小公司成长壮大。从1987年到1998年,黄建烽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从事国内物资贸易的经历让黄建烽更加精于商道。有人说黄建烽天生就是做贸易的料,但黄建烽自己知道,要做好贸易其实是要付出很多艰辛和汗水。良好的业绩让诸暨市物资开发总公司成为整个物资系统发展最快的公司。黄建烽的十年耕耘树立了物资公司的品牌和声誉,到1990年,黄建烽已经成为诸暨市物资开发总公司的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

但国企改制将黄建烽推到风口浪尖,国营性质的物资公司要改成民营性质,必须有人来接盘,黄建烽作为总经理,本应理所当然地将公司买下,但是为了不抢其他50多位同事的饭碗,他毅然放弃了付出多年青春和情感的公司,重新开始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近10年的国际贸易练达

离开自己一手经营壮大的企业,从以前的国企干部到现在的私营企业主,身份的转变并没有让黄建烽在心理上产生多大落差。此时他专心于企业的经营,他知道重新开始或者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黄建烽首先从长丝等纺织品原材料和纱线厂开始起步,后来又开始自己建厂生产袜子,此时世界袜子生产的中心在诸暨大唐兴起,敏锐的商业眼光让黄建烽意识到进出口的大机遇已经来临,为此他把公司重心转向了进出口贸易行业,并于2002年开始接手浙江省诸暨市进出口有限公司。

黄建烽最喜欢讲的就是:做生意就是交朋友,办企业要考虑社会性。

浙江省诸暨市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发展就是从中小企业进出口开始做起的,诸暨市有很多企业,如源盛、庆枫等,都是从很小的企业起步,浙江省诸暨市进出口有限公司对它们在业务指导、资金融通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帮助。这些工厂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年产值超千万的企业。黄建烽的浙江省诸暨市进出口有限公司犹如“孵化器”一般,为诸暨市的外贸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企业和人才。

多年的进出口生意让黄建烽如鱼得水,而黄建烽对进出口的业务基本理解就是要讲诚信,因为和外国人打交道,价格上是分厘必争,但一旦签定下单合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方一般都能按时付款。长期的合作让黄建烽交了很多朋友,很多外商赞赏黄建烽的胆识和风度,而与沃尔玛的合作让黄建烽规范了企业的管理。黄建烽的进出口公司经过短短5年的发展,在当地的贸易行业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从最初几百万的营业额在三四年间翻了10倍,一年为国家缴纳税金300万元,黄建烽在国内的下一步发展是启动内销,然后开始品牌和直营店的经营,用5年左右的时间做成全国连锁。

全球化的贸易拓展

对于公司现在取得的成就,黄建烽显得很淡然,进出口行业的发展在近几年是黄金期,但大多数公司由于各种资源约束,规模难以进一步的发展,国内的贸易公司又受到配额影响,加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进出口公司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对于这些挑战,黄建烽则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未雨绸缪,站在全球化竞争的高度,主动走出去,将贸易领域深入到了世界各地。

对于产品加工,特别是袜子生产,由于国内人力成本和相关资料的不断上升,产业转移已成为趋势,而其他加工企业大都将产业加工转移到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而黄建烽则是放眼国外,将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在今后几年黄建烽的设想是在越南或者印尼建立加工基地,将袜子生产与当地资源结构配套,同时将纯订单加工的OEM模式转换为品牌经营,并在袜子领域的运动袜这个细分市场中寻求新的增长点,打造自己的袜子品牌成为黄建烽的一个梦想,而在泰国、印尼投资资源行业,开发矿山成为其海外投资的重要举措。泰国只是黄建烽海外拓展的第一站,第二站是在印尼投资渔业,从事远洋捕捞,黄建烽将与可靠的合作伙伴在印尼组建合资公司,将产业触角延伸到渔业。东南亚是黄建烽海外拓展的基础,而黄建烽更远大的投资是远赴非洲,在尼日利亚、刚果和其他非洲国家投资基础性产业。

第4篇:小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

一、非寿险公司所得税税制

非寿险公司所得税通常由中央一级的政府征收,地方政府通常不设所得税(美国、加拿大等国除外)。政府通常像对一般类型的公司那样对非寿险公司征收所得税。各国的所得税税制各有特点,其主要内容如下:

1.纳税人

一般将公司划分为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居民公司要就其来源于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公司只需就其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纳税。当然也有例外,如法国不论是否居民公司,只需就其来源于法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2.计税基数

计税基数为净所得,即收入减去扣减项目后的差额。保费收入、投资收益(包括股息、利息等)和已实现的资本收益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此外还有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劳务收入等。费用(开办费、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并购费用等)、佣金、给付金和准备金(大部分国家允许准备金全额扣除,但也有的只允许按比例扣除,如泰国)是主要的扣减项目。此外还包括已付赔款、已申报但未支付赔款、捐赠支出、损失扣除、折旧,长期资产减值、债券溢价摊销等项目。也有些国家允许把一般意外事故和巨灾准备金作为扣减项目(如德国、日本、荷兰、西班牙、韩国和瑞士)。各国对扣减项目的认定及其内容规定和处理有一定的差异,对收入项目的认定也有一些不同。有些国家对相互保险公司免征所得税。有些国家(如法国、新西兰、西班牙和英国)对相互保险公司或其某些险种给予比其他公司更优惠的待遇。有些国家对小型公司有税收优惠(如英国、美国)。

3.税率

非寿险公司所得税税率与其他公司(包括寿险保险公司)一致,采用单一税率或累进税率,通常在30%—40%。

4.几个典型国家所得税征收情况

(1)美国

美国的公司所得税,可分为联邦公司所得税和州、地方公司所得税。联邦公司所得税就美国公司来自全球的所得按8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各州公司所得税的税率,或实行比例税率,最高12%,最低2.35%;或实行累进税率,最高10.5%,最低1%。地方政府的公司所得税均为比例税率,一般为1%—2%:个别为9.5%。

股份制公司根据承保业务收入(保费收入-保单取得成本-未满期保费的增加额-未付损失的增加额-所有已付赔款)和投资收益(投资收入-投资费用)按一般公司所得税税率纳税。净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下的相互公司享受免税;大型的相互公司,税负将选毛保费(净保费收入-保单持有人红利+投资收益)的1%或仅对投资收益按一般公司纳税这两者中数额较大的一个。

(2)加拿大

在加拿大,不独立核算不能申请为子公司,所以加拿大没有非独立核算的子公司。公司所得税以公司、子公司分别作为独立纳税人。

所得税分为联邦所得税和省级所得税两部分。联邦所得税为38%,但在一个省内取得的所得,税率可降低10%;其控制的私人公司还可享受一个额外扣减(小扣除),即对年应税所得在20万元以下的部分,在征收联邦所得税时税率下降16%。所有省和地方都可以对辖区内的常设机构所分摊的所得征收所得税。省和地方征收的所得税不扣减联邦所得税。税率从9.2%到17.0%不等。

加拿大允许提存巨灾准备金,其中核保险准备金以扣除再保险保费收入和手续费支出后的保费收入余额为基础,按100%的比例提取,地震保险准备金按不含再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余额的75%提取。

(3)英国

外国保险公司在英国的分支机构按与居民公司同样的税率就来源于英国的所得缴纳公司所得税。保险公司税率通常为30%(2000年):对小型公司即年利润不超过30万英镑的保险公司适用20%的税率。如果公司利润在30万~150万英镑之间,则存在一个边际减免,即对最初的30万英镑按20%的税率征税,30万~150万英镑之间按30%的税率征税。如果存在关联企业,上述小公司被理解为小公司自身加上其关联企业。根据英国政府提交议会的新预算法案,从2000年4月1日起,年利润不及1万英镑的,税率为10%。

在英国可以提取巨灾准备金,通常每年提取的额度为净承保保费的某一百分比。如财产保险为3%,损失保险为3%,海上和航空保险为6%,核保险为75%,非比例再保险为11%。提取的巨灾准备金最高可达前五年净承保保费的某一百分比。上述几个险种的最高额度分别为20%,20%,40%,600%,75%。

(4)法国

法国保险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33.33%,相互保险公司可以享有税收优惠,如相互健康友爱社适用24%的税率。

在法国也可以提取巨灾准备金,可提取的额度为保费的某一百分比。如冰雹保险为保费的200%,灾害和航天保险为保费的300%,核保险和第三者污染保险为保费的500%,信用保险为保费的134%等。而且巨灾准备金允许一个附加额度,最大限额为每项业务承保利润的75%。但要求巨灾准备金在10年内必须结转到收入中。

二、寿险公司所得税税制

政府通常对寿险公司的某些净收入征税,征税方式与对一般公司的征税大体相同,但通常有税收倾斜。以往某些国家只以保险的投资收入为计税基数,现在的趋势是把全部收入(即投资收入和保费收入)作为计税基数。由于保费的支付期和索赔的给付期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因而确定保险公司的利润额就比较困难。

纳税所得计税基数通常是投资收入和保费收入的总和,并从该总和中扣除保单准备金的年增加额、收购费用和管理费用、所支付的保单红利、以及所支付的分出保费收入等。政府也可能允许其他扣减,对于亏损结转和国内与国外分支机构的收入都有特殊的规定。

1.美国

人寿保险公司根据1984年赤字削减法案(DE-FRA)缴纳联邦所得税,该法由修订1959年的税法而来。此次修订,使人寿保险公司的联邦所得税与其他行业比较接近,只是在应税收入的上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非寿险公司。此外,该法出于计税目的还规范了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1)纳税人的界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1)人寿保险公司,其业务的一半以上必须来源于人寿保险、年金保险或对人寿保险公司风险的再保险。另外,保险公司的总准备金中必须有50%以上作为人寿保险、未满期保费准备金及未决赔款准备金用于不可撤消的人寿保险、意外或健康保险保单。只有满足了上述条件,才能将其称为税收意义上的人寿保险公司。(2)国内税务署将一些互助团体以及其他相似的福利机构定为免税的保险公司。(3)由一些不满足上述两项规定的保险企业组成的公司,由于税收的原因,仍可称其为保险公司。为了在税收方面得到人寿保险公司的待遇,保险公司不仅要满足国内税务署对人寿保险公司的界定,其经营的产品也必须满足国内税务署对人寿保险产品的界定。比如调整后的两全保单和后逝即付死亡保险保单就不作为税收意义上的寿险产品。

(2)寿险公司应税收入(Life insurance company taxable income,LICT1)的确定

总收入的构成:

保险及年金产品保费(扣除退保保费);

投资收益:包括利息、股利、分红及租金。

资本利得:包括出售股票、债券及不动产投资的所得。

一些特定准备金的减少:包括人寿保单准备金,保证续保及不可解除的意外及健康保险保单,未满期保费及未决赔款,对保单及年金产品的累积分红,团体保险中的某些应急准备金。

其他收入:包括从管理服务中得到的收入,顾问收入与一些非保险营运收入。

总收入包括预收保费,不含延付及未收保费。总收入在下列情况下也应做调整:(a)以现金以外的方式支付保单红利;(b)由于一些原因,发生了保单解约或用于购买补充保险。所有的股份公司及相互公司都可将保单红利从总收入中减去。股份寿险公司,通常只出售较小部分的分红保单,因此对保单红利可无限制扣减:相反,相互寿险公司,其多数人寿产品均为分红保单,因此对保单红利实行有限制的扣减。

扣减项目。包括死亡给付;寿险准备金增加:分出保费;保单红利;非免税利息支出;展业费用;已收红利扣减。

(3)小型保险公司税收减免。美国为了鼓励小的,对于资产少于5亿美元的小型人寿保险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允许在应税收入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扣减。

(4)美国对被视为美国分公司汇回的收入要课税。相互人寿保险公司以及那些产品类似相互人寿保险公司的股份保险公司,或者在加拿大或墨西哥有分公司的股份人寿保险公司,只要其能区分出分公司所得,就允许将其从总公司的所得中扣减。

2.加拿大

加拿大对寿险与非寿险公司税制的一般规定大体相同,对人寿保险公司应税收入的税收优惠体现在以下方面:即加拿大的人寿保险公司的应税所得仅限于来源于国内的所得,而对于另外的公司来说,其应税所得应为来源于全球的所得,但其在外国的纳税额可实行抵扣。

(1)公司所得构成

(1)保费收入;(2)全部投资所得;(3)其他所得;(4)资本所得;(5)出售特定的债务所得

(2)可从总所得中扣除的项目

(1)死亡保险金以及另外的保险金和保险费用;(2)特定保险准备金的增加,(3)保单红利;(4)经营损失及资本损失;(5)一定的再保险支付;(6)费用扣除;(7)支付或预付的利息;(8)加拿大债券销售损失及溢价摊消;(9)资本成本抵免;(10)出售特定债务损失;(11)折旧扣除;(12)损失结转。

3.澳大利亚

在旧法规下,人寿保险公司税收十分复杂。寿险业务被划分为四类,分别适用不同的收入费用确认和不同的税率(如伤残保险适用一般公司的税率,年金、健康保险适用较低的税率)。某些类业务既有税收豁免的成分,又有被课以不同税率的成分,应税收入要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根据新规定,人寿保险公司在税收待遇上向其他类似实体靠拢。人寿保险公司和友爱社的税基被扩大了,现在公司的基金管理,直接承保,即付年金及其他人寿业务所赚利润都要纳税。风险业务同财产保险公司一样,以相同的税基纳税。为了与其他年老退休实体的税率保持一致,人寿保险公司开展的年老退休业务活动将被课以15%的所得税税率。人寿保险公司除了享有税收豁免以外的其他收入适用一般公司30%的新税率(2001年起)。对于再保险业务,分入公司只将分入保费的10%列入税基进行征税,因此该部分实际税率只有3%。

三、对完善我国保险公司所得税税制的借鉴意义

从长远来看,保险与税收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保险与税收存在着矛盾。如果国家若为了增加税收,提高税率,就会抑制保险业的发展;反之,如果为了刺激保险需求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可能会降低税率、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但这样会在短期内减少税收收入。我国保险公司所得税税收制度受到保险业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税收制度和政策不足的制约,存在一些问题。借鉴国外的保险税收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

1.合理确定税基。根据现行保险财务制度,我国保险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是通过下述指标和算式而得: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承保利润+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买入返售证券收入+其他收入+汇兑收益-利息支出-卖出回购证券支出-保户利差支出-其他支出

承保利润=保险业务收入-保险业务支出-准备金提转差

但是受现有精算水平的制约,我国保险公司各项准备金的提取并不十分精确,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利润并导致税金计算的不真实。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进一步明确收入项日和扣除项目,从而使所得税税基更合理。

第5篇:小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香港成本结构

一、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先进的制造技术的应用,另一个是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推广和实施。本文所讨论的作业成本法是成本控制方面的又一新领域。许多学者都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Staubus,1971;1987a;1987b;Johnson,1988;Kaplan,1994等)。

技术上的变化使许多公司的生产制造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使用大量机器和由计算机控制的仪器设备,使得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减少了从事直接生产的人工。而许多早期的会计系统主要是为人工成本的计量和报告而设计的,已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会计系统,将过高地估计高产量、低复杂度产品的成本,过低地估计低产量、高复杂度产品的成本,无法准确地知道每一种产品的毛利,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难以立足。此外,随着经营复杂性的增加,产品、服务的多样化也随之增加,要求更为精确地定量资源消耗,产品组合、定价和其他决策也都需要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1987年哈佛商学院的RoberKaplan和RobinCooper两位教授所进行的研究使作业成本法赢得了广泛的重视。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和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竞争力。

文献中所调查的公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先进的国际制造企业;②会计师事务所的顾客;③专业会计软件公司的顾客。选择先进的制造企业是因为该行业里的企业被认为是高度自动化的,具有使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条件,其行业的产值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也最能代表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先进程度。后两者的选择主要从作业成本法的传播渠道入手,从专业的软件公司中购买有关作业成本法软件的顾客,以及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作业成本法服务的客户不但对作业成本法有所需求,并有进一步实施的行动。他们是了解作业成本法实施情况的最好窗口。

2、调查的反馈率、发放对象及调查方法

高的反馈率说明分析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但一个国家的统计分析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国家或其它行业。

调查表的发放对象大多是财务总监、财务主管,或者常务经理(工厂经理、产品经理、材料经理、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市场营销经理)。这些人熟悉公司日常的经营运作和财务制度,又有一定的教育背景,比一般员工更具备了解作业成本法的能力,且具有实施一定决策的权力。

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邮寄问卷调查、面对面采访以及电话采访。当前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方法(fieldstudy),针对有限的研究对象,采用邮寄调查方法可以从研究对象的横截面上提供深入的分析,且收集资料的成本较低。面对面采访或电话采访相对邮寄问卷调查具有更高的反馈率和言语上细致的沟通,更有利于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3、调查的反馈类型

对作业成本法调查的反馈类型有如下几种情况:

通过对反应者具体的分类,一方面可以调查作业成本法作为一项新知识传播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更进一步重点调查作业成本法作为一项管理技术应用的情况,在同样拥有作业成本法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和未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公司在成本结构、现行的会计系统、产品的多样性、竞争环境等特征方面的对比,来分析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和哪些因素有关。

尽管作业成本法在学术界很早就出现,作业成本法的知识也越来越被人熟知,但其实际应用并不广泛。Armitage和Nicholson(1993)比较了加拿大企业和其他国家企业后发现,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比例较小:加拿大为14%(1992),英国为6%(1990),美国在1991年为11%,1993年显著增加到36%。同样的,Teoh和Schoch(1993)发现作业成本法的使用率较低,澳大利亚为17%、马来西亚为13%。Inners和Mitchell(1995a)的最近调查显示被调查的英国公司有20%采用作业成本法。

4、分析数据的方法

在问卷的设计上有几种类型,一种是问题回答型的,例如“您认为哪些因素决定了您的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还有一种是直接列出可能的答案,让被调查者选择,还可能让每个选项带有权重,评价其重要性的大小。问题的内容首先涉及被调查者的信息和被调查者公司的有关情况,接下来是对作业成本法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大多不会直接询问被调查者“您是否了解作业成本法”这样的是非题,而是就作业成本法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询问被调查者,以测试作业成本法真正被了解的程度。至于考察哪些因素影响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主要通过比较实施作业成本法和未实施作业成本法企业的数据(公司的人数、生产线的数量),作相应的统计分析,检验其差异的显著性来判断该因素是否是实施和未实施作业成本法公司的明显区别之一。关于实施者对作业成本法的满意程度,主要通过一套评分办法对比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满意程度来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文献中的主要结论

(1)实施作业成本法和不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原因

在拥有作业成本法知识的反馈者中,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原因主要有:①现存成本信息不准确;②面临相对较激烈的竞争环境,例如与日剧增的自动化生产;③目前缺少制定决策的信息,如非财务信息;④目前面临资源分配的问题。

不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原因主要有:①作业成本法太复杂太耗时;②目前的会计系统还够用;③采用作业成本法的收益不确定;④缺少经验;⑤员工不熟悉或不愿意使用作业成本法;③管理决策或过程中的不便;⑦高昂的实施费用;⑧选择成本动因有困难;⑨目前缺乏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降低开发作业成本法和跟踪作业活动的费用;⑩人力资源的缺乏和过高的培训费用。

(2)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公司的特征

作业成本法的使用和公司的一些因素有关,如公司的成本结构、现行的会计体系、成本的多样性和竞争环境。

A、成本结构

对作业成本法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可以更为精确地将制造及用分配到产品上去,通过增加成本库,更多地基于作业而非产品成本,采用一种使用面更广的成本动因。引进作业成本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最近几年里成本结构上的变化(制造费用的增加,Cooper和Kaplan,1988)。基于这种假设,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公司都具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即制造费用相对价值附加成本(直接人工十制造费用)很高。

B、现行的会计系统

引进新的会计计算方法的价值依靠现行的会计系统。有关作业成本法的文献认为传统的会计计算方法使用的成本库和成本动因有限(详见Cooper,1988b)。而作业成本法增加了成本库(作业)和成本动因。管理层在考虑实施作业成本法时,通常会考虑是将作业成本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还是将该系统和现行的会计系统融合(Cooper,1990,1991)。YvonneP.Shanaban(1997)认为做上述决定时应考虑到两个因素,一个是改变现行的会计系统的有效途径,另一个是开发和现行系统融合的软件成本。

C、产品的多样性

产品的多样性是引起传统会计系统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发生成本信息扭曲的原因之一。产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产量的多样性,规模的多样性,原材料的多样性和安装的多样性(Cooper,1988a)。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公司往往产品多样性程度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公司其定制化的产品多于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公司。原因有可能是,虽然定制化的产品通常意味着产品的多样性、材料的多样性和安装的多样性,但是定制化的产品通常会增加开发新的会计系统的成本,会计成本的重要性通常被定制化的程度所决定。

D、竞争环境

Cooper和Kaplan(1991,pp372)对作业成本法使用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如果现行的会计系统是在测量成本高、竞争弱、产品的多样性低的背景下设计的,那么当测量成本变低、竞争变得激烈、产品的多样性增加时,实施作业成本法是可行且有利的。

由于经济环境越来越动荡,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对于作业成本法而言,传统会计增加了由失误造成的成本,因而改善现行的会计系统显得十分重要。

E、公司的规模

有很多资料表明公司的规模是区别使用作业成本法和非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公司一个重要的特征(Ask和AX,1992;Drury和Tayles,1994;Davies和Sweeting,1993;Innes和Mitchell,1995)。由于大公司拥有更为强大的沟通渠道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且对信息的需求更为强烈,所以他们比小公司对作业成本法更感兴趣。

(3)作业成本法的预期收益和实施中的问题

实施作业成本法可能带来的收益有:提供更为精确的产品成本;为定价策略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加强对成本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坚持改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盈利性;确保可标识的成本动因;产品盈利性的有效分析;改善成本控制;提供准确的业绩指标。

与此同时,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成本动因的标识;成本和成本动因间因果关系准确性的把握;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和现存会计系统的融合;向高层推销作业成本法的思想中遇到的阻力;如何获得低层员工的支持。

(4)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公司对作业成本法的满意程度

全世界有一部分公司已经开始使用作业成本法来改善他们旧的会计系统,究竟作业成本法能否带来预期的效果。1987年Howelletal在由IMA和CAM-I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就实施作业成本法之后公司对产品成本和业绩衡量的满意程度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①所有的被调查人员报告,实施作业成本法至少改善了会计管理系统的一个领域,同时也报道了在业绩衡量系统上的重要突破。

第6篇:小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

   经理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20xx*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考验和磨砺

  财务工作二十余年也写了近二十份年终总结按说我们每个追求进步人免不了会在年终岁首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这也对自己一种鞭策吧

  作为**集团子公司**公司财务部柯莱公司关键部门之一对内财务管理水平要求应不断提升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在这一年里全体财务部员工任劳任怨、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财务部综合工作能力相比20xx年又迈进了一步回顾即将过去这一年在公司领导及部门经理正确领导下我们工作着重于公司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责任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20xx年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今年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方面管理

  规范了库存材料核算管理严格控制材料库存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建立了材料领用制度改变了原来不论否需要、不论那个部门使用、也不论购进数量多少都在购进之日起一次摊销到某一个部门来核算模糊成本

  2. 在原来基础上细划了成本费用管理加强了运输费用项目管理分门别类计算每辆车实际消耗费用项目真实反映每一辆车当期运输成本为运输车辆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 会计基础工作

  (1) 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对财务人员加强财务基础工作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管理等对所有成本费用按部门、项目进行归集分类月底将共同费用进行分摊结转体现部门效益

  (2) 国家财政部门对柯莱公司财务等级评定还第一次我们在无任何前期准备前提下突然接受检查但长宁区财政局还对柯莱公司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给柯莱公司财务等级分数也评定组有史以来评给最高分一家公司

  (3) 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各种类型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在集团公司年中审计、年终预审及财政税务检查中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工作

  三、 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 按公司要求对分公司以及营业点收入、成本进行监督、审核制定相应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们工作提出些指导性意见与各分公司、营业点核算部门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2) 正确计算营业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使用新税收申报软件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沟通与联系取得们支持与指导

  (3) 在紧张工作之余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充分发挥们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部门新形象

  (4) 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一个管理者更一个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工作及业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新一年意味着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20xx年我们将向财务精细化管理进军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确保营运资金流转顺畅”、“确保投资效益”、“优化财务管理手段”等这样就足以对公司财务管理做精做细要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部门每一项具体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成本归集并将财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公司各个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潜在价值虽然精细化财务管理件极为复杂事情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

  经理工作总结

  时间如流水,很快10年也过去了,回顾x年,以下是我在担任销售经理这一年的总结:

  一、销售业绩回顾及分析:

  (一)业绩回顾:

  1、开拓了新合作客户近三十个(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统计)。

  2、8~12月份销售回款超过了之前3~8月的同期回款业绩。(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统计)

  3、市场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市场肌体已逐渐恢复健康,有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的基矗

  (二)业绩分析:

  1、促成业绩的正面因素:

  ①调整营销思路,对市场费用进行承包,降低新客户的合作资金门槛。虽然曾一度被人背后讥笑,但“有效就是硬道理”!我公司的思路是促成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加强了销售人员工作的过程管理,工作实效有所提升。

  ③用提高提成比例和开发新客户给予额外奖励的“经济激励”手法,形成了“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的积极心态,也是促成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对于市场遗留问题的解决,依据“轻重缓急”程序,采用“坚持公司利益原则,以有效依据处理”的指导思路,从而使问题的解决未成触份公司的利益。

  2、存在的负面因素:

  ①销售人员对公司的指示精神理解不够,客户定位不够稳定,没有严格按照终端思路开拓客户,部分客户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失误!

  ②销售人员的心态以及公司存在薪资制度,均存在“急功近利”状况。销售人员更多的只想有钱回到公司帐上,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客户是否适合公司的合作定位以及长久发展。

  ③客户选择公司产品时更多考虑的是折扣低价,所以很多未将铺底铺入终端卖场,甚至根本无终端意识,直接将公司的终端品牌变成毫无优势的流通产品。

  ④大多数商的“等”“靠”“要”观念存在,但公司的产品价格降到底价,已无更多利润支持市常

  ⑤公司的品牌定位终端,但包装缺乏视觉优势,宣传促销赠品不够新颖丰富,对产品的宣传、销售的拉动力不大。

  ⑥暂时缺乏品牌入市的拉动策略,不能促成品牌的热销。

  ⑦销售人员不能切实推行公司指导思路,至今未建立起典范式的品牌样板市常。

  ⑧销售人员缺乏统一的营销培训,观念、思路、方法和工作执行力无统一和协调,往往擅长市场开拓而不擅长市场维护和提升。

  二、费用投入的回顾和分析:

  (一)费用回顾:

  1、营销政策调整后,市场费用得以控制,公司的盈利能力稳定,8~12月相比3~8月同期利润额增加。(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的统计)

  2、人员费用的固定风险降低,基本扼制了人力资源的亏损,8~12月相比3~8月周期人力成本降低,剩余价值提升。(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的统计)

  (二)费用分析:

  1、正面因素:

  ①公司提出市场费用承包政策之后,最大限度防止了费用陷阱,费用超支现象得以控制。

  ②公司调整并制定了销售人员新的待遇方案,公司的固定风险降低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挑战性加强。

  2、负面因素:

  ①营销部没有数据统计的支持,对费用的控制较为盲目。

  ②市场支持费用和人员费用报销等,营销部存在“知情难,无审批”的歧形现象,管理无法加强。

  ③个别人员管理观念陈旧、保守,不能主动遵从层级化管理,因此整个管理缺乏科学的流程。

  ④老板“一笔签”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营销团队的建设回顾及分析:

  (一)团队建设业绩回顾:

  1、销售人员的“放牧式”现员心理压力和工作危机感,从而使得销售人员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居安思危”的心理利于工作能动性和工作实效的提升。

  2、负面因素分析:

  ①公司内部的辅助管理配合不到位,团队管理实效降低。

  ②公司部份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保守,团队管理实效降低。

  ③销售人员长期适应了“放任式”的管理,从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有一定适应期去接受较为实效的管理。

  ④部分人存在“老油条”观念,有一定优越感,因此对于公司加强管理有“和稀泥”的想法存在。

  ⑤部分人心存不轨,希望钻公司管理的漏洞。所以希望公司管理的漏洞一直存在,甚至增加。

  ⑥人性特点的普遍反映:被管理者希望公司管理的能见度、透明度一致较低。因此对能见度逐渐增强的管理有一定抵触心理。

  ⑦公司管理高层调整,久经事故的销售人员见风使舵,左右逢缘,趁机蒙混过关,不遵从公司的管理,重新回到“放任状态”。

  ⑧谁都想做好人,缺乏主动做“恶人”的管理人员,管理原则不能坚持,等于一纸空文。

  四、内部管理运作的回顾及分析:

  (一)运作回顾:

  1、基本解决了不按客户定单发货的现象。

  2、公司制定工衣,并规定着装时间,公司人员有了较统一的形象。

  3、文员工作有了一定分工,工作程序、方法和责任逐步明确。

  4、制定并实施了新的行政管理制度,逐步规范了员工行为,出勤等管理一视同仁,趋于规范化。

  5、客户档案基本建立。

  6、周一和周六有开例会,工作有了积极明确的氛围。

  (二)存在的负面因素分析:

  1、部门协作性不强,都喜欢围着老板转,喜欢把老板推到“工作前线”。一方面不能形成管理层面;另一方面促成了“一笔签”现象,并让老板处于被动境界。停留于小公司的思想、观念、模式和行为,是阻碍公司科学化管理进程的最大障碍。

  2、客户管理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的能力提高和完善。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销售管理无数据:

  一份正规地年度工作总报告,应该用数据来说话,可是……真正的销售管理必须包含两部份内容:一、销售回款的管理;二、销售费用的管理。从而成为真正的经营。管理需要数据支持,就相当于打靶需要有望远镜帮助看靶心一样。每次放枪,都应当检查果,以便于不断调整而尽量达到最高目标准确度。而公司现时的销售管理,就等于闭着

  眼睛瞎放枪,只知道靶子的方向在哪里,至于每一枪的果,只能凭着经验去判断,去调整射击位置。所以目标的命中率可想而知!所以我认为,正确地管理应当是每半个月,财务部门应当向销售部门提供详尽的数据,帮助销售管理的判断和调整,以达到最高管理实效!

  2、管理无层级:

  公司的员工常挂到嘴边的一句“我要请示老板……”。本意没错,老板才是最终决策者!但是我认为老板花钱雇用我们,最少应当有三个目的:一、为公司创造剩余价值;二、为公司解决问题;三、帮老板分解、承担责任。所以应当是员工主动帮老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老板“藏到幕后”。否则的话,做好人做恶人的都是老板!——例如,某客户要申请某项支持,若公司给予了支持,客户会认为“老板不错”!若由于其他原因公司未给支持,客户自然会认为“老板太精了”!正确在做法,我认为是永远让老板是“好人”,时刻维护老板的正面形象。

  身为公司的管理人员,是判断和处理一般问题的责任人,是帮老板做事的。如果大事小事都让老板判断和处理,那就等于是老板在做事!既然老板自己在做事,多请些文员就行了,哪需要那么多经理呀、老总呀!另外老板“一笔签”绝对正确!——正确的前提在于各级管理人员有责任帮助老板判断,确保老板每一笔都签得正确!

  而且,从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公司的管理。《A管理模式》一直强调管理的层级和跨度(事实上,无论任何组织或群体,成功的管理构都是呈“A”形状)。管理的扁

  平化,适合小的组织。当组织不断壮大之后,人的精力和能力很难再直接适应不断膨胀的管理层和面,如果可以的话,各朝帝王都完全没必要设那么多部门,养那么多大臣!就相当于,如果公司大事小事都是老板处理,相信老板一天48个小时都不够用!老板雇用管理人员就等于养着一群光拿钱不做事的“闲人”,——老板不是在做生意做企业,而是在做“慈善事业”!

  我一直的观点,公司的管理应当是一条自动化地生产线,老板就只是掌握开关的自动化操作员。当然,“生产线”要真正实现自动化,对每一个“部件”的品质要求都比较高,我想作为操作员(老板)来讲,最担心的还是“部件”的品质!——因为“部件”品质不稳定,一方面操作员心理压力和警惕性会加大,比较累。第二方面操作员会时常扮演更换“部件”的“机械维修工”;第三方面,生产

  出的“产品”很难达到“预期品质”;第四方面,品质不稳定的如果是“重要部件”,有可能会毁掉整条“生产线”!

  3、管理无流程:

  生产洗发水,需要配料——搅拌——灌装的基本流程。在配料一定的情况下,搅拌的过程决定了洗发水的品质!管理也一样,中间的管理流程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果。倘若省去中间流程,把配料直接装进洗发水瓶,就等于把原料变成垃圾,最多也只能算是半成品洗发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果,或者说果的品质没有达到最佳!

  当然,以上是从果方面来分析。如果从过程来分析,就会出现有些事大家都在做,有些事没有人去做!有些人忙得实效低下,有些人却闲得无所事事!简单地举例,某份文件传真过来,文员不知道该给谁处理或者先给谁处理后给谁处理?唯一的办法,上面注明给谁就交给谁!果,几乎全部是由老板去处理!(直接从配料到灌装环节)

  六、完善管理的建议:

  无论什么样的观点,无论什么样的管理,无论什么样的人来建设和推行管理,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存在的三大现象问题:

  1、执行力太差的问题:

  无论什么样的管理,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不是一纸空文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永远还是原地踏步!

  2、责任不与职权、利益挂钩

  的问题:

  有权有钱却没有责任,谁都可以乱弄!搞出了问题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打工的,谁都可以走,唯独老板走不了,所以最终遗留的问题只能老板自己负责!而且,任何员工要是都不用为自己享有的利益相应的负责任,都抱以“无产阶级思想”,说不定哪天还可以“杀富济贫”呢!

  3、做事有始无终的问题:

  《超级成功学》里有这样一句话: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做事有始无终,如何能成功?

  经理工作总结

  年终总结的写作思路

  1、你都做了哪些事,简明扼要;

  2、这些事情中有哪些需要用你个人的技巧去解决,或需要你个人的脑子去解决,让领导看到你是用心用脑在任务,即使没有问题,你也要写出遇到有难度的问题,然后通过你的努力解决了,没有给公司带来负担或者带来哪些效益;

  3、通过的任务,你对岗位和任务的认识;

  4、今后的任务你还要提高哪些能力或者需要再补充哪方面的知识,并已开始着手去做,去学了;

  5、上司喜欢自动自发的人,而不是推一推动一下的人。所以,没有分派到你的任务但是你分内的任务,你要先有做的准备。

  酒店经理年终总结范文

  ****年已悄然谢幕,****酒店在这一年也发生重大的突破与转变,作为饭店中的普通一员,在平稳中感受变化、在变化中感受创新、在创新中感受发展,在发展中感受压力,这一年对于我和我所在的行政部都有不可磨灭的记忆与不可复制的意义,在日常管制任务、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质量检查、保安及外协等各项任务中收获颇多,其中所经历和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成为今后得以进步的动力,并为XX年的任务奠定良好基础,今天在这里对个人和行政部的任务进行简略总结,并向各位领导和同事汇报一下XX年任务思路,希望各位给予指正。

  一、****年任务总结

  回顾**年全年任务,可谓得失兼具,做为饭店的股东及监理会成员,我所从事的任务和担负的责任也使自己的责任感与使用感日益增强,在进入酒店开展任务之前,我对这一行业可以说是了解很少,在到酒店后短短半年时间内,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协助下,我自己和部门任务都取得长足进步,当然在这半年时间内也发生了不少问题,但这也正为我的任务和个人成长提供足以依托的经验与资本,对个人与部门任务进行总结与分析,特把XX年任务总结如下:

  1、任务成绩描述

  ⑴在半年中部门任务取得明显进步,在规范化管制和制度化建设上取得重要成绩;

  ⑵外协任务取得重要突破,为酒店打造良好外部经营环境奠定基础;

  ⑶人力资源任务取得进展,从人员选聘、员工培训到人力资源科学管制与调配上取得重要进展;

  ⑷质检任务取得进展,质量检查体系已基本建立;

  ⑸行政部任务为饭店整体任务运营提供基础性支持,与各部门联系紧密,为饭店发展共同努力。

  2、任务失误总结

  ⑴时间短在部门内部管制中还存在有些不规范的地方,使任务整体效果受到一些影响;

  ⑵注重任务质量与效率,强调严格管制,对员工生活关注度不够,今后任务中会再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保证更好地达到任务要求;

  ⑶培训任务缺乏系统性,在XX年注意改进;

  3、个人优势分析

  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具备一定的管制基础,乐于承受任务压力,并能较快地适应任务环境;

  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于实际任务中;

  ⑶具有协调控制能力、擅长沟通,对管制任务把控能力较强;

  ⑷任务细致性较强,善于从细节处开展任务,对任务大有进益;

  4、个人劣势分析

  ⑴因为从事酒店业时间较短,可能在专业性上会有所缺乏;

  ⑵对自身性格所具有缺点的控制与把握应进一步提升,应加任务中加强优势发挥,尽量规避劣势,完善自身任务行为。

  二、****年任务计划

  展望充满挑战的****年,有许多计划正待我们一一去实施实现,所以在09年开端之时,有必要对任务进行一个全面的设计与规划,在此特将部门计划向各位进行通报,以期大家对我的计划进行建议与修正,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得到各位的指导与帮助。

  1、总体任务计划描述

  一个基本原则:以饭店经营发展为基本原则,一切任务围绕这一原则逐步开展。

  两项重要任务:人力资源管制任务的提升与外协任务的有效开展;

  三个核心环节:培训任务与经营管制任务紧密结合、适岗人员的招聘与选拔、安全任务的稳步提升;

  2、****年具体任务计划

  ⑴明确自身职责,树立任务形象,为酒店发展奉献心力。做为酒店股东和监理会成员之一,我对酒店的感情与所担负的责任已不仅仅是做为一个行政部负责人所应尽到的职责,在****年我和我所在部门将严格按照酒店领导要求、将每项任务落实到最细之处,协助总经理开展落实每一项政策措施,在酒店取得良好业绩同时也使自身得到长足进步。

  ⑵人力资源管制任务:****年行政部将把人员的招聘与培养做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制任务之一,从建立人才引进渠道、扩充人员上升空间、形成人员良性竞争,达到良好考核机制几方面开展任务,使人力资源管制任务体系化,最终在酒店内部形成一支具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

  ⑶培训任务:良好的培训任务是酒店经营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年我将建立起完善的培训体系,从员工入职培训、专业培训、日常培训及管制者培训几方面入手,把培训任务形成有层次、结构全面的培训层级,培训体系将涵盖酒店各个区域及各个方面,并把培训任务与质检任务有效结合,以训我所需、训我所将需为主要原则,把培训任务建设成为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培训为酒店经营奠定良好基础。

  ⑷质检任务形成体系,建立严格可行性标准,达到更佳任务效果。在****年质检任务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形成酒店质检和部门质检联动的任务方式,质检任务从原则上要严、不仅严于检查更要严于反馈,不以处罚为目标,而是要把质检结果与员工培训及部门考核紧密结合,形成真实有效的质检任务环,达到更好的任务效果,同时每月形成一份可行性质检反馈分析上报酒店,为酒店改善经营管制任务提供依据。

  ⑸外协任务在原有外联基础上, “开发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与新领导积极沟通,在饭店领导的支持下,利用一切社会关系和资源,及时处理和协调各种情况,使外联效果和外联费用都优于往年,保证了饭店的正常经营秩序。

第7篇:小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

节能服务市场潜力无限

节能,在当前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它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缓解当前能源供应紧张压力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节能早已作为一种产业被开发,而开发的市场主体则是众多的节能服务公司。这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化企业,公司的一切节能服务都以市场化方式来运作。自20世纪70 年代中期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就逐步形成了这种节能服务的市场化机制,俗称“合同能源管理”。其基本运作模式是: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与能源用户签订节能项目合同,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投资、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等专业化、一条龙服务,能源用户利用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效益支付服务费用及设备改造成本。也就是说,原本由能源用户进行的节能改造工程可以外包给节能公司承担,能源用户坐享节能改造和技术进步成果;节能公司把“节能”当作有利可图的投资,靠实施节能项目和开拓节能市场不断发展。双方在节能中分享利润的同时,客观上也提升了全社会的节能降耗水平。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节能服务已经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节能服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过,中国当前正在掀起的声势浩大的节能降耗行动却为节能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2006 年8月23日, 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将“合同能源管理”确定为节能领域重点推广模式,这预示着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化步伐即将加速。今年4 月10 日,国家发改委再次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今后5 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开局,其中规划将“节能和环保”列为重要的一项,要求“十一五”期间年均节能率达到4.4%,同时对能源行业、主要耗能产品和耗能设备的降耗指标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节能目标明确、任务艰巨,意味着许多节能工程都要陆续上马,而这无疑将为节能服务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

中外企业争食节能服务“蛋糕”

面对节能服务这块“大蛋糕”,嗅觉灵敏的国外节能服务公司开始纷纷涌入中国,企图在这一快速发展的市场上分一杯羹。一时间,节能服务市场硝烟滚滚,中外企业开始在这一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最近,ABB 公司在百年庆典上宣布,“未来,在增效节能领域,希望中国成为ABB 最大的市场。”目前,ABB 正在对广东进行增效节能方面的培训,之后,其将与电力、化工、建筑材料、钢铁、纺织、纸浆和造纸这六大行业进行合作,提升这些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

西门子很早也即其合作伙伴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融资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中国政府提出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提供支持。

而在ABB 和西门子之前,较早进入中国节能市场的国外品牌还有美国的英福特、英国的保瓦博士(POWERBOSS)、荷兰的飞利浦等等;随后,美国霍尼韦尔、日本日立等公司也开始强势进入中国的节能市场。

面对外资节能巨头来势汹汹的势头,国内的节能公司毫不示弱,开始与外资企业展开积极的争夺。据中国节能协会统计,我国本土的节能服务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从2002 年的不到10家增长到目前的近200 家。就当前来看,这些企业大多活跃在建筑领域,如贵州的汇通华城、杭州的华电能源等,在工业领域也涌现出了一批颇具竞争力的节能服务公司如北京神雾、东营胜动等。此外,在交通领域和其它相关服务领域,节能服务公司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而在这些节能企业中,主要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事实上,相对于其它行业,国内节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是特别大,这为国内节能民营企业后来居上提供了可能性,也成为国内民营企业频打创新牌的内在动力。然而,民企在节能服务市场这种“一枝独秀”的状况自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20% 的约束性指标之后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国有企业甚至是央字号国企,如中国集装箱集团公司等也开始纷纷跻身节能服务市场,与众多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对此,业内专家已经指出,受国内节能商机的吸引,今后中外节能服务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发展障碍仍在

对于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专家认为,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外知名节能服务公司的大规模进驻,节能服务行业必然面临着洗牌,一部分有实力的公司会越做越强,发展自身品牌,部分小公司则会被国外公司吞掉,甚至被淘汰出局。此外,还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国外的节能服务公司带着巨额资金大规模地进入中国的节能市场,在有关城市及区域的冷热规划和城市的节能降耗方面,尤其是涉及到区域供冷、供热等事关城市、企业能源需求的生命线项目,我们就会过分地依赖国外企业的资金与技术,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个能源战略问题。因此,他们呼吁国家尽快成立能源机构,结束目前能源管理分散的局面,以解决目前在节能降耗方面多头管理的问题。

第8篇:小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

这俨然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行当。

18年前,在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中国节能促进项目》支持下,合同能源管理登陆中国。

18年过去了,在应当成年的时刻,中国的合同能源管理产业依然处在一个蹒跚学步的尴尬年龄。

这与人们原本的预期相去甚远。

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的合同能源管理,目前是全球最为流行的节能减排模式。其模式具体来讲,就是由节能服务公司投入人才、技术、设备免费为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双方分享节能效益。节能服务公司、客户能够在一个绿色环保的目标下实现双赢,是该模式的最大亮点。

理论上,合同能源管理产业与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在对接上不会存在任何“排斥”反应。但现实远非看上去那么美好。

2010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随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各地节能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截至目前,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总数已达到3210家,合同能源管理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

然而这个几乎被所有人看好的“双赢”生意,却没有获得预期的高速成长,大量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步履蹒跚、处境被动,这种局面或许是世界银行当初始料不及的。

“从其模式本身来看,毫无疑问颇具吸引力,合同能源的商机显然已经被意识到,而问题就出在具体的实施层面。”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称。

一个好消息是,国家已决定为合同能源管理产业真正迎来春天而注入强心剂。

7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到“要发展壮大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服务业”。

合同能源管理产业能否抓住此次机遇,真正迎来自己的春天?

诚信危机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风险”。其中诚信风险最为关键。“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诚信风险是困扰节能服务企业的难题,决定着企业甚至行业的生死存亡。”北京首聚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节能项目经理李贺兰分析称。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决定了对于节能服务公司而言,在前期会做大量的投入,只有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才能参与分成,收回投资取得利润。节能项目存在技术种类多、范围广、周期长、节能效果认定分歧等多种因素,节能公司和用能单位容易产生纠纷,导致拖延、克扣甚至拒绝回款等现象发生。

李贺兰所在的公司主要依托绿色照明节能、电机变频节能、余热余压利用三种技术进行节能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最关键的是合同。“每一个项目,我们都是从商务洽谈开始,挖掘客户的需求,获得客户认可以后,免费为客户提供整套节能服务方案,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由节能公司承担技术风险和资金投入风险。但项目运作一段时间,节能效益逐渐显现后,企业发现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不如干脆去买设备,于是风险就出现了,这样的行为需要靠合同规范。”李说。

虽然已经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且所在的公司也还未曾遭遇过诚信问题,但李贺兰每次签订合同前总是忐忑不安,在法律顾问等协助下,仔细分析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些情况不可控,过去没遇到风险不代表未来没有,甚至客户公司出现的人事调整都会是潜在风险。”李说。

李的警惕不无道理。几年前的一桩典型的案例早已成为业内的风险警示样本。2008年6月,广东华拿东方能源有限公司与云南曲靖远东水泥厂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双方约定前者帮助后者远东水泥进行节能设备改造,改造后节省下来的电费双方五五分成。合同为期十年,当年配套安装了节能设备。随后双方共同认定,使用了节能设备后高温风机耗电量比改造前降低了近25%,节能效果明显。但是此后的三年里广东华拿东方能源有限公司只有被喊去维修设备的情况,而无坐下来评分节能蛋糕的时刻,最终双方对簿公堂。

一个更为悲观的例子来自吉林,某节能公司为整条街道进行节能照明改造。改造完成后,节能服务公司在主张节能效益分享时得到的答复是,要钱没有,拆走你们的灯,但是必须恢复街道的原状。最后这家节能企业因此破产倒闭。

对于这样的案例,林柏强有自己的看法:“风险不仅仅存在于节能服务公司,对客户来说同样也具有风险。即使什么钱都不用掏,更换掉现有设备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而如果不行,恢复原状还是成本。这种风险促使其必须找到可靠的节能服务公司,对于小型节能公司同样存在信任危机。”

面对彼此的不信任和不可控的未知风险,不少节能服务公司,开始将业务重心由节能效益分享转为销售节能设备。“卖设备也不完全是坏事,客户一次性付清设备费用,有利于我们资金周转,进行后续项目的运作。另外也不再考虑客户的盈利能力和回款问题。”李贺兰说。

连锁反应

合同能源管理的难题远不仅仅体现在诚信方面。

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决定了节能服务公司需要提前垫付资金。项目运作之初,节能公司需先期提供启动资金、设备及安装调试。绝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都是中小型企业,一旦签约项目增多,公司垫付资金量就会增大,而节能服务的投资收益回报时间通常较长,很容易造成企业现金流的中断。

解决资金就必须考虑融资,而身为中小企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大多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注册资本较小、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在银行贷款审核过程中信用评级较低,且缺少土地、厂房等接受程度高的抵押品,因此无法获得大规模的信贷资金。

“贷款也是一个诚信问题。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回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之一,一旦拖欠或拒付,将给商业银行贷款带来巨大的偿债风险。客观上回款风险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介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最大风险之一。这也决定了合同能源服务企业难以获得贷款。”建设银行研究部蒋清海说。

中小型节能服务公司缺钱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国家发改委三年前就出台财政奖励、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并明确了政策执行的具体细则,但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去年财政部为2339家备案节能服务公司安排财政奖励资金17亿元,但实际进行节能奖励申报的节能公司不足200家,支出财政奖励仅3.12亿,大量资金富余。

一边是嗷嗷待哺的中小节能服务企业,一边是大量富余的奖励基金。业内认为,造成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包括财政、税收政策宣传不够,节能服务公司不清楚优惠政策的存在和具体内容;补贴申报涉及知识面广、程序复杂;项目节能效果可测性差,难以达到补贴标准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2010年与奖励政策一同还出台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这条被业内称为合同能源管理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史无前例地规定了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等三种主要类型的合同能源管理参考合同文本。

国家标准主推“节能效益分享型”,并将其直接与财政补贴政策挂钩。而那些放弃“效益分享型”模式卖设备的节能服务公司已经不再属于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范畴,无法拿到财政部补贴。

难题待解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至今,该如何继续推进?虽然中国有世界最大的节能投资市场,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一再强调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原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王树茂看来,认识、诚信、融资问题阻碍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这位曾经将合同管理机制从美国引入中国的专家表示不能盲目乐观。而他最为关注的是认识问题。“基于能源浪费的‘惯性’,一些企业往往有‘浪费无罪’的误区。国内很多企业高管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同时,政府应该下达具体的指标,通过相关机构对企业节能减排潜力进行分析,企业要向政府承诺节能减排的目标。否则,很多节能项目很难得到实施。”王树茂分析称。

如何解决诚信问题,专家和从业者有不同的看法。“政府如果想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对行业的政策扶持上需要提供担保。如果政府机构出面担保,无论对于节能服务公司还是节能客户,甚至是提供项目贷款的银行,诚信问题马上就会解决,但是政府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林柏强分析称。

而在李贺兰看来,诚信问题并不只是在节能行业存在,在任何行业,小公司的诚信都会受到质疑。中小型节能公司在发展初期不受信任也很正常,随着业务量和经营实力的增加,节能服务公司的诚信不是问题。但他最担心的还是签订合同后,客户的不诚信。

对于节能服务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王树茂和林柏强意见一致。他同样认为,节能服务企业没有财产抵押,银行不会提供贷款。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对节能项目提供融资帮助。同时由政府来提供担保,承担70%以上风险,剩下30%风险银行承担,风险降低银行就会更乐意去为企业提供节能减排项目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