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讨论法的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讨论法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讨论法的缺点

第1篇: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一、活动讨论法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九年级思想政治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节内容时,采用活动讨论法进行。由教师通过历史事实设计问题,教师先讲述相关链接资料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澳门驻防部队进驻澳门。后由学生认识课本上面两幅图片及讨论其含义。通过分组讨论,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把学生讨论结果汇总,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出香港特区区徽:洋紫荆是香港的象征,将它放在红底上象征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瓣上的五颗星代表港人热爱祖国,全旗使用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澳门特区区徽: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澳门古称“莲岛”,莲花象征澳门,五星照耀下莲花含苞怒放寓意澳门将兴旺发达,绿底象征和平与安宁,弧形排列的五星象征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莲花、大桥、海水是澳门的自然景观。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香港特区区徽和澳门特区区徽中各种图案象征意义的理解,明确“一国两制”的真正含义及香港和的历史意义。

二、活动讨论法是一种多向式教学模式。它是在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本节里,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学生甲说:“《乡愁》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情感、风俗习惯和心理上相互认同、血肉相连的文化气息。”学生乙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经牢牢地印在我国的民族意识之中,《乡愁》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现代诠释。”学生丙说:“哪里是‘乡愁’,明明是‘国愁’。”学生丁说“诗中强烈反映了长期以来,台湾人民对祖国充满的无限思念之情。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即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三、活动讨论法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具有收集信息并针对问题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活动讨论法教给学生如何获得新知识,教给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并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探讨。这样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推理的技能,这将帮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取得成功。本节通过讨论学习香港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刻历史意义,从而使学生自然联想起,并自觉地通过信息网络等手段查阅有关台湾的丰富知识,在课堂上交流总结:如列举历史原由:①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②1662年,郑成功。③清朝施琅挫败分割台湾的阴谋。④18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⑤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在国际上明确无误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这些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四、活动讨论法给了同学之间更多的接触和合作的机会,而使每个人都有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很有帮助。活动讨论法较之传统教学法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有较大提高,树立了自信心,更珍惜、更能把握和表达自己看法,各抒己见的机会明显增加。如在本节课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7这一问题上,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得出结论:维护祖国统一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反对;宣传“一国两制”政策和《国家法》: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综上所述,活动讨论法在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推理、分析反复运用已学知识而达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目的。活动讨论法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自学技能的获得,这将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满足当今与未来社会的需要。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活动讨论法的局限和缺点。它要求时间要充裕、讨论主题要明确、学生基础知识牢固。因此,如何将活动讨论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2篇: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讨论法 讨论主题 时间节奏 主体参与 点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61-01

旧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独霸课堂,从导入新课、讲授、启发到课后思考,一讲了之,忽视学生实际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了学生“课堂上谈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又是老一套”现象的发生。要接近教材、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要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就要在教法上注重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紧密结合。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讨论式教学法,变教学“独唱”为“合唱”,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所谓活动讨论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可以启发学生学会钻研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可以培养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和口头表达能力。活动讨论法在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导师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推理、分析反复运用已学知识而达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目的。活动讨论法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自学技能的获得,这将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满足当今与未来社会的需要。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活动讨论法的局限和缺点,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都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一、在整个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讨论的主题,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特别是思想品德活动讨论法的实践,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就会变得毫无价值。相反,如果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活动讨论,才能“将学习材料中的有意义的内容与学生的个人的意义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意义学习”,这种具有主体参与性的学习才有可持续性,才能成为生命不竭的源头活水。

学生的参与必须是积极主动的,他们首先必须明白讨论的主题与所学知识点的关系,因此在讨论课之前就必须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认真阅读书本有关知识,并多方面多渠道地收集信息,组织材料,对自己无法弄懂的问题做好笔记,以便在讨论中提出,在讨论中得出结论。

二、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做好引领者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教师是权威,教师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一个被动的倾听者和学习者。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领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教师在活动讨论中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我认为,教师的引领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讨论前,教师应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分好讨论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分工和合作的内容。

2.讨论前,教师要提出讨论的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参考材料,或进行调查访问,认真准备讨论意见。但要注意所选的讨论题目不仅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有话可说。

3.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紧扣主题,避免出现被学生提出的一些与讨论主题无关的问题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并且要引导好一些借机闲聊的同学回到讨论的主题上来。

4.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深入;要善于在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学生推理和分析的能力、表达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5.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要进行辩证地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要允许保留其看法,不能强求学生接

第3篇: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而经济法课程虽然也是一项必修基础课程,但学生往往对于经济法的学习缺乏重视。同时,传统的以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为体系的教学方法,在当代的经济法教学中明显存在不适用的问题,导致了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效果较差,难以实现经济法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时期下,需要对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改正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从而达到提升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水平的核心目的。

一、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教学,从而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应用于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还应用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但其实质上仍然是讲授法。

对于经济法教学而言,由于法律本身就具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并且这些理论知识又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的,因此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通常并非法律出身,其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相对较为薄弱,利用讲授法的方式灌输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即使能够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得讲授法更加生动,但同样难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就导致了经济法教学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脱胎于传统的讲授法,通过引入实例,使实例与讲解的内容相结合,从而讲知识点更直观的体现出来,更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多种学科,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教学体系中,案例分析法依然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其效果有限,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

案例分析法与传统的讲授法融合多媒体技术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讲授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虽然也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出案例,但这些课件或图片主要起到说明作用而非案例作用。而案例分析法则是需要在某一个案例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对案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在经济法中,大量法律条款的消化和理解,都需要实际案例的支持。因此,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相比讲授法具有更高的优越性。

(三)讨论法

讨论法也就是一种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或主题,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多种不同的观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讨论法在国外高校中应用较为频繁,主要体现在经济或法律类课程中。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由于讨论法需要学生全员参与,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法律素养和知识,也就导致了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开展讨论法教学会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讲授法的主要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课程而言,讲授法都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讲授法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法的知识结构与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冲突。对于已经有了一定法律学知识基础的学生而言,讲授法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没有法律学知识基础,因此,在利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经济法中的各种概念和理论,导致了经济法的知识结构与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存在冲突。

其次,开展信息化教学存在一定的限制。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将所讲解的理论知识,利用更直观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消化和理解的水平。但对于经济法而言,经济法的知识通常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主要原因是法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很难通过其他形式体现出来。这也就导致了在经济法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

最后,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注重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通常没有接触过法律学习,对于经济法这种具有高度抽象性并且枯燥的内容缺乏学习興趣,也就导致了采用讲授法教学,学生往往存在着学习积极性偏低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法的主要问题

案例分析法能够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出现过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经济法的理论性,是一种更被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但案例分析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为了给学生理清案例的过程,更易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教师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构建情景,必然会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下降。同时,案例分析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而学生往往缺乏经济法基础,导致了案例分析缺乏理论深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需要大量实际案例的作为载体,而对于经济法尤其是细分到财务管理专业中,往往存在着案例稀缺的问题,同时许多案例的典型性较差,难以起到案例分析法应有的作用。

(三)讨论法的主要问题

讨论法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投入到学习中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与案例分析法相同,讨论法也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制约,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不懂得如何讨论、无话可说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法律而言,法律的规定和案例都不一定只有一种结论,很有可能会产生多种讨论结果。这也就导致了讨论法容易出现意见无法统一的问题。

三、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优化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体系设置

经济法课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而言,财务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教学课时往往较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经济法教师经常加快课程进度,着重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也就导致了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提升经济法的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提高经济法的课时,使其与其他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课时持平,可以为经济法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从而提升经济法教学质量。在获得了更多的课时之后,经济法课程教学可以适当的降低讲授法的比重,提高对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的使用时间,能够优化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的教学教师往往是由财务管理教师兼职的,还有部分是专业的法学教师从事经济学课程的讲解。但这一部分教师往往对于财务管理的了解程度偏低,而既对财务管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又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的教师数量偏低,导致了经济法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因此,高校要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有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邀请业内的专家学者来到高校中,通过论坛或讲座等方式,培养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定期组织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重视讨论法的作用

讨论法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开展讨论法教学。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主要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首先,是教学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讨论法一般会消耗较多的教学时间,如果课时紧张仍然采取讨论法,极有可能产生反作用。因此,讨论法应该主要在课时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其次,是学生开展预习之后进行。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在进行预习之后才会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讨论能力。最后,更加注重探讨案例问题,理论问题则需要有一定规划后再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基础,开展理论问题的探讨会具有较高的难度。而对于案例问题,学生在财务管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潜移默化的收到一定的经济法教育,在案例问题中开展讨论法教学,能够更易于学生接受,因此应该重视开展案例讨论教学,理论讨论教学则需要在课程有一定进展后再进行。

四、结语

从过往的教学经验可知,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会有其优点和缺点,完全摒弃或追捧一种教学方法,不仅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产生混乱的问题。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都是在财经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将其进行结合和优化设置,可以有效的起到提升经济学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晋.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构建——基于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03):47-52. 

[2]王艳.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6):48-49. 

[3]郑翔,丁琪,李佩.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03):76-78. 

[4]白泉旺.高校经济法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以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法》课程为视角[J].经济师,2008(03):105-106. 

第4篇: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通常来讲,课堂互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设置、设问、分组讨论、引导阅读、热点讨论等。这些方法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的,那就是课堂教学目标。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互动方法,都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决定采用的教学形式,同时还要考虑到所采取内容的形式和特点,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互动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二、运用课堂互动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教材

在进行初中政治课堂互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一般来讲,教材中间都会有阅读和思考这个栏目。利用这个栏目,是最基础的师生互动的方式。要知道,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和理解对于教材的延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这个部分的利用,教学过程之中就会自然地掺杂有互动的理念还有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点,更好地和教师沟通。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小游戏、小互动,但这些内容,一定要立足于实际的教材内容之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从而提高政治成绩。

(二)创设情境进行课堂互动

通过对情境的设置,可以营造更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情境设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预先准备,即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境的设置。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深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知识点的认识。鉴于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进行服务,所以教学情境的设置,绝不能漫无目、随性而为,必须要突出实际的教学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较高的素质,准确地对教学实际进行把握和切入。因为在时间上最好不要超过八分钟,且一节课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情境设置的时间较长,必然会喧宾夺主、得不偿失。所以,进行情境设置的时候,一定要细心慎重。

(三)运用设问法

设问法,就是指教师将根据教学内容而设定的问题抛出,让学生进行回答。在抛出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积极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解答。通过对学生思维走向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样,就可轻松达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目的。作为最传统的教学引导方法,设问法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通过设问,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将变得更加的具体直接和有效,且时间上也会获得很大的节约和自。但是,设问法也存在缺点,那就是比较抽象,形象性并不是很强,不利于学生之间进行有关的合作和交流。不过,设问法还是具有明显优势的。通过设问,可以简单、形象地讲述一些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的问题,而且设问这一方式可以连续使用,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板书等形式,弥补其抽象性特点所带来的问题,这样便可使课堂变得更加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运用讨论法

第5篇: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 指标体系 压力测试 行为锚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in Recruitment Innovation

GUO Yu, ZHOU Shengcheng

(Jiangxi Finance Vocatinonal College, Jiujiang, Jiangxi 332000)

Abstract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has been common used in senior management personnel recruiting work, but becaus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evaluation influence by various, in actual use, it exists many problems. Based on China's human resources in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method about the use of innovation.

Key words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index system; pressure text; behavior anchor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简称LDG)是一种重要的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一组被评价者(一般6-10人)在不指定小组的领导者或主持人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1小时)就给定的问题平等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最终得出一个全体成员一致认可的用于问题解决的决策方案,其在讨论中的语言及行为则作为其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测评依据。近年来,在我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人才招聘和公务员选拔中,LDG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

LDG在招聘工作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其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和讨论过程的真实,使得应聘者难以掩饰自己的特点,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测评方法之一。但是LDG在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题目的质量,招聘考官的个人素质和喜好都非常容易对测评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各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考官,有相当一部分并未经过严格和全面的面试工作培训,即使在招募前期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对LDG的应用也无法完全做到得心应手,甚至依然存在很多盲区和误区。特别是对运用过程中评分尺度,评分标准的拿捏不准,容易影响测评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再加上近年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和特点的一些变化,招聘工作和测评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变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这些变革和创新,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针对非管理岗位招聘,改进考核素质指标体系;针对应届毕业生招聘,引入压力测试环节和针对考评尺度和标准不规范,引入行为锚定技术。

1 针对非管理岗位招聘,改进考核素质指标体系

随着LDG的深入发展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非管理岗位人才选拔,甚至是基层员工的招聘,也开始纷纷尝试使用LDG。传统的LDG考核指标主要包括领导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影响力,灵活性,推理和创新能力等。(如表1)

表1 LDG测试表

表2营销部销售代表LDG测试表

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LDG更适合运用于管理岗位的人才选拔。并且这些考核指标通过长期实践,已经具有了相对比较公认的,固定的权重。而专业技能水平,职业道德,执行力,抗压能力等重要的素质却很难通过传统的LDG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因此,没有任何一份LDG评分表是万能的,而依据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妥善调整评分表的各项指标及其权重,是做好LDG的首要条件。以招募“营销部销售代表”职位为例,通过对该岗位的工作说明书进行分析,语言表达能力、执行力和抗压能力的重要程度远远高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能力。(如表2)

以往,这些岗位的人才招聘都被认为不适合采用LDG,但是随着扁平化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加青睐那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那么针对这些岗位的LDG设计,首先在编制讨论题目时,就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岗位的工作特点,可以更多的运用投射技术(Projective Technique),从更多的角度,让应聘者自由的,自主的表现自己的多方面素质。

2 针对应届毕业生招聘,引入压力测试环节

在传统的LDG测评中,当主考官宣读指导与完毕,正式进入讨论阶段后,考官就不再以任何方式参与讨论,只负责在合适的位置对各考生进行观察和记录,或者对面试现场进行录像,待面试结束后再集中,通过观看录像,进行讨论和评分。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通过松散群体讨论的形式,使各个应聘者充分的进行人际互动,从而不易掩饰自己的特点,使得最终的测评结果更加客观和真实有效。但是缺点是无法测评各应聘者的抗压能力(Ability to resist pressure)。而抗压能力被认为是现代职场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当代越来越多的年轻求职者,特别是大学应届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有非常高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在强大的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和竞争压力之下,他们又显得很脆弱,经不起挫折,甚至不堪一击。这对于今后的工作,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因此在LDG测评中,适当关注和引入压力测试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在规定时间的讨论结束后,主考官可以考虑增加一个新的环节:按顺序依次问所有应聘者两轮问题:

第一轮:请你选出除你自己之外,表现最好的一个人,并说明理由。得票最少的2人将被直接淘汰。

第二轮:请你选出包括自己在内,表现最差的一个人,并说明理由。得票最多的2人将被直接淘汰。

这两轮中,抗压能力不足的应聘者在进行投票和陈述理由时,会显得底气不足,如犹豫再三,支支吾吾,理由牵强,投“平衡票”,甚至闭口不语。那么考官可以仔细观察,详细记录,作为“抗压能力”指标的评分依据。

增加这个类似于结构化面试形式的提问环节,具有以下优点:(1)在讨论环节中成功掩饰和伪装自己特点的应聘者可以在这一轮中被筛选剔除。(2)意志力薄弱,高分低能的应聘者可以在这一轮中被筛选剔除。(3)本轮表现优秀的应聘者一般能更好的承担新工作的责任和更快的融入企业文化的氛围。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以下缺点:(1)不是每个岗位都将抗压能力作为首要的测评素质。(2)可能出现由于应聘者过于紧张,发挥失常失去工作机会。(3)由于考官主观上的好恶直接影响对应聘者回答的评价。

因此,在某些特别强调抗压能力的岗位招聘中,可以考虑适当引入此压力测试环节。

3 针对考评尺度和标准不规范,引入行为锚定技术

传统的LDG评分方式,是通过对应聘者行为的简单记录,结合相关测评指标及其权重,最后进行评分。但由于受到题目质量和测评者的能力和主观因素如个人喜好的影响,由于以上因素,特别是测评者的主观因素,使得LDG法运用中的定量评价因素被弱化。其测评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也就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因此,在测评中适当引入行为锚定评分(BARS)技术,为LDG测评的各项素质指标建立一个明确的行为标准,通过设计从最优到最劣,用具体行为描述的锚定说明词,使测评者能更好的明确考评尺度,把握评分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LDG法测评结果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如“组织协调能力”的锚定:在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完毕,正式进入讨论阶段时,由于各个应聘者直接相互并不熟悉,座位位置也是随机抽取,因此破冰阶段的行为能充分体现应聘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如此时大多数应聘者都在自由发表自己观点,场面嘈杂混乱时,应聘者A率先提出:“大家静一静,我们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发言,然后大家按不同观点进行辩论”,那么我们就应将A的该行为进行锚定,如定义为“能率先稳定团队情绪,规划团队讨论流程”,并赋予该项较高的分值。而应聘者B在众人依次发言中,数次打断他人发言,不断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和他人观点的错误,甚至有人向他提出尊重规则,他却依然我行我素。则B的行为可以锚定为“破坏团队组织纪律和流程。与团队格格不入,无法协调。”则应赋予B该项素质最低分值。那么在LDG评分表中,关于组织协调能力的锚定可以表现为表3。

表3组织协调能力锚定表

最后,再将每项测评指标的能力锚定表合并,得出最终的LDG能力锚定测评表。(表4)

表4LDG能力锚定测评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LDG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人员招聘测评方法,但同时也是一种操作非常复杂的方法,除了文中提到的三个变革和创新的思路和方向之外,每一次LDG的运用,从题目选择,题目设计,到面试现场的具体实施;从考官的评分,到测评表的设计,都有大量要素需要不断收集,反馈,修改和完善。使用前的试测和测试结束后的统计分析也都能直接影响到一次LDG招聘的成败。因此,LDG还有更多新的设计原则和使用技巧等待我们探索和发掘。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朱喻.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实操精解[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9.

[3]刘崇林.人力资源管理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

第6篇: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政治 教学方法

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就如何建房购新课改下的政治的教学方法浅谈如下几种:

一、演讲法。

何谓演讲法?演讲法确切来说是一种通过教师主要采取讲述而向学生传达知识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方式。它应该来说是在政治教学过程当中被采取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仅在于政治这门学科,应该来说,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这种方式。有人认为演讲法太过平淡,而且也难提供学生回应的机会。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绝对的最好或不好,认识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演讲法的优势在于:

(1)可以节省教学的时间,在政治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时教学任务繁重在一节课当中,这个时候,“单向式”的演讲法就可以节省时间,能够顺利完成当节教学任务;

(2)可以说明一些原则,可以叙述一些事实,解决政治教学当中某些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概念。通过演讲法,教师可以将政治学科当中难以理解的问题结合时事和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清楚,插入有趣的例子和时事,这样就可以将时效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明白,这门学科对他们而言具有相当的实用性,而又不显得课堂空荡荡。

政治教师在使用演讲法之时,应当配合其它一些可以使学生参与的方法来使用,譬如:讨论式、问题式、游戏式等等,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通过语言的渲染力提高学生上课的情绪,这样既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弥补了演讲法本身的缺陷。教学的重点并不完全在于将一大堆的知识或材料倾倒给学生。学生积极、热切地参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多有运用手及脑的机会是有益处的。

二、辩论法。

辩论是一种强烈地针对问题的正面与反面作讨论。辩论是促进学生们更加熟悉该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们对辩论问题的知识愈丰富就愈能发挥他们的思想。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参合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挥棒,可以解决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枯燥无味”的观念,拓宽对知识的理解。正所谓,内容是一定的,但是形式是多样的,从而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但是在辩论的过程当中学生不免出现言语偏颇、观点尖锐的现象,所以教师应于辩论结束后对正反两个辩论组分别做客观的评估,并提醒学生们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去检讨整个辩论的过程,且避免个人的情绪化表现,从而纠正偏颇的思想倾向,这种方式可以更加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发现学生真实的内在想法和观点,进一步接近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政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

四、复习测验法。

测验通常可用口头与书写两种方式来进行。使用测验法主要是用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和教材的了解程度。因此,测验即是一种考核的作法,通过这种考核达到复习之前所学知识和当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目的。对于政治这门学科来说,在学生先入为主的观念里就是有“难背难记”这种印象,所以在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那么在政治课堂上如何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在课余的时间减轻学生的负担便是一个极为值得探索的问题。那么复习测验试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在政治课堂当中,抽出一定的时间通过提问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离开课本回答问题,方式可以很灵活,可以单独提问,也可以集体提问,通过这些方式,强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尽量让学生在课堂消化当节课所学知识,减轻他们的负担。但是要注意这种教学方法不要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尽量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不然容易造成物极必反的后果。

五、小组讨论法。

第7篇: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中职法律教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

基础法律课在中职教育中是合署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的,是作为中职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由于其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因此教学难度较大。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老师在法律课授课时,通过引入具体典型的法律案例,组织学生对之进行思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制度理论和提高法律素养。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法,教师不单单只是起到一个传授者的作用,更要在教学中扮演着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题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但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还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导者,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1]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职学生,法律课理论性强,比较枯燥乏味,以传统的教学法难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案例教学法导入法律课程,加入生动、真实的案例,能使法律课更加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加强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2.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于边远农村,文化基础较弱,因为生活的环境,对于法律知识得学习和接触比较少,在法律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意,容易让学生一知半解。若教师通过分析案例,概况和总结的方法,对基本法律知识进行讲授,引导参与教学,对所讲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再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又可以达到“教、学、用”为一体的教学目的。[2]

3.培养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3]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法律课中的应用

1.呈现案例,除了口述案例外,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学生表演、观摩庭审等方式向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形象的案例。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法制现场》、《庭审现场》、《今日说法》等法制电视栏目中的典型案例,根据具体内容和案件的发展,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即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前准备好以最佳的方式呈现案例。

2.确定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方法

2.1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在讲解法律理论时,举例进行阐释。但要注意两点,首先案例要具有典型代表性,不宜过多,也不宜繁杂冗长。其次,教师要紧扣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从典型案例中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2.2讨论法,教师展示案例,并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随着案情的进展进行适时的讨论,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讨论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通过小组互动讨论,理清案件事实,让学生主动探索法律知识,运用正确的法律知识加以分析。除课堂讨论外,课后对课堂讨论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思考。教师将向学生提供案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讨论,等到下节课开课时,教师再请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2.3实践法

联系教学内容,围绕法律这门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邀请警察、检察官或者法官来到校园开展法制讲座;利用班会课、晚自习等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庭审现场》等法制栏目;组织学生参观看管所或进行庭审观摩。通过直接接触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学生会终生难忘,对加强法律学习,提高法制意识,具有很大的帮助。

2.4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对学生讨论得出的观点进行点评,点明优点,指正缺点,并引入法律条款,分析案例,在为学生解答问题时,须做到有理有据,有法支撑。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三、中职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注意点

1.案例的选择,为提升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案例选取时,应符合典型性、可信性、时效性的要求。典型性是指案例应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用真实可信、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件,易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并且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信性是指案例应直观、形象、贴近生活,具有真实的细节,最好选用发生在身边或者同龄人身上的故事,这样才能才能更使学生信服;时效性是指案例应选取近些年发生的案件,我国法律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案例的选取也应适时更新和调整,要与当下的法律制度相结合。

2.教师应发挥引导的作用,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来自于边远农村,文化基础较弱,但这些孩子大多数都非常的质朴,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他们渴望获取更多新鲜的知识,因为生活的环境,对于法律知识的接触和学习比较少,在法律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作为老师,在讲授基础法学知识课程时,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能够更好的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注意课堂时间合理分配,有别于传统教学,案例教学法更强调案例呈现与课堂互动。但是课堂时间比较有限,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切勿因呈现案例而耗去过多时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的时间也应加以控制,最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讲授知识点。[4]

结语

总之,例教学法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最终提高基础法律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应在中职法律课教学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 王玉芬.案例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15):120-121.

[2] 苏兴全.中职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7(23):21-22.

第8篇: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一、讲述法

    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所谓口传心授。没有口传,何来心授,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有的教学能力。恰恰是有些美术教师比较缺乏讲授的能力,只有依靠美术的专业擅长来进行弥补,这无疑是美中不足之处。如果美术教师专业水平高,而且教姿教态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那学生在上课时,不仅能感受到课本中美术的审美愉悦,还感受到教师身上所散发的人格魅力。其实,教师的用语是一门艺术,语言表达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课堂学生的听课质量,出色的讲述可以大大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领略各种美术风格的匠心独具之处,同时,好的讲述方法也可以帮助教师组织教学、推进教学,引领学生走进美术的大千世界里。但是,实际教学中,对美术教师有着更高的讲述要求,特别是技能教学中更要做到“精讲多练”,课堂讲述时间宝贵,须简明扼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二、讨论法

    这里我们要介绍的讨论法,并不是单纯的学生之间的讨论,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思想交流活动。这个互动环节在很多初中美术课堂上都被老师们忽视,觉得上课就是应该讲授知识,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讨论的重要性。教师通过讨论法,可以将各种各样的问题抛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在师生间展开的讨论中,教师既能发现学生思想的独特性,还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和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朋友,生活上的知己。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问题设计得巧妙些,所提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刺激性。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是要基于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结构水平上提出的,不能提出过于刁难的问题,这样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语言表达要清晰,要让学生知道你究竟问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进行独立的思路,知识火花的碰撞。学生回答问题时,课堂气氛才能热烈活跃起来,为教师进行下一步的讲授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以往的教学经验当中,讨论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感觉讨论时而已经发生了讨论,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闲聊的方式一样。当然,课堂的讨论是为了推进学习活动,如果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发现讨论的主题偏离学习,就要加以引导,或者及时转移话题。

    三、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同学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启发式谈话法、提问式谈话法和指导式谈话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积极反锁。但谈话法的缺点是意见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运用不好还容易使所传授知识支离破碎。

    四、合作实践法

    这是美术学习最个人化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在新课改下推广最深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研究伙伴,在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教师可以发挥其指导作用。这在教育心理学上用“最近发展区”和“教师时刻”来描述。同时我们能够看到一起合作学习的同学,往往也能够相互启发和点拨,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都起到“教学支架”的作用。合作实践法运用得好,就能有效地促进初中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合作精神。

    五、演示示范法

    演示是为了形象地传达信息,示范是为了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所遵循的法则,这都是美术教学最古老的教学方法,无论何时何地的教师,利用当场示范和演示都是最吸引学生目光的。但是随着新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出现,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把实际操作演示过程事先录制好,然后在课堂上重复播放,这样看起来是万无一失的教学方式,但是却失去了现场教学的感受,学生不能更直观的感觉到绘画或者雕刻等艺术作品的美。所以,美术技能的演示和示范要尽可能地做到教师现场教学。

    六、参观法

    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的一种方法。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即我们常说的户外写生练习。学生一旦走出教室,感觉的丰富、思维的活跃,是任何课内教学活动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是美术教学中强化学生感性认知的独特方法之一。还可以参观书画摄影展览、作业观摩展览、还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动物花卉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第9篇:讨论法的缺点范文

目前国内常用的教学法中,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普遍被应用于Photoshop教学中,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需要根据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恰当选择和使用相应的教学法,做到扬长避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法

园林Photoshop教学虽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理论知识的讲解主要使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法,属于传统教学法,至今仍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1]。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利用较短的时间教授大量的知识内容,并且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但在园林Photoshop教学实践中其缺点也较突出,容易导致“灌输式”教学,学生听课时会较快产生疲劳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使用讲授法时要适时使用谈话法和讨论法。

谈话法是通过师生的交谈传播知识的一种教学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2]。如讲授规则选择工具和套索选择工具时可以使用谈话法,逐步设问,先向学生提问规则工具的特点,再让学生总结两个选择工具的区别,步步为营,事半功倍。讨论法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研讨的一种教学法[3]。但使用此方法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好课堂的秩序和节奏,既要有热烈的讨论场面,又要控制好讨论的时间和主题,避免跑题,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进度。由于园林Photoshop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有限,因此该方法的使用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二、直观演示法

Photoshop是一款偏重实践操作的功能性软件,以语言为主的教学通常会与直观演示法整合使用在理论教学中,以便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之前清晰地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避免学习过程中走弯路。园林Photoshop课程中的演示法是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部分理论知识应用于某个园林具体案例,为学生演示如何操作,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法。如讲解Photoshop软件中路径工具和画笔工具时,以绘制某小区园林总平面分析图为例,逐步演示如何使用钢笔工具、选择工具和画笔工具绘制分析符号,使其直观地获取操作经验,完成后续的图纸绘制。同时,通过这类教法不仅巩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较好的审美标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课程教学在经历了讲授与演示之后,开始进入第三阶段教学即实训、技能教学,这个阶段主要适用的教学法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