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1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高校美术教育;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25-01

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时期,过于注重对西方艺术传统的借鉴,对我国传统文化认同和重视程度低。近四十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加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传统的一元化教学方式地位受到严重动摇(因其阻碍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文化广度)。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在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显得十分重要。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家乡艺术的热爱之情,从而将祖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二、高等院校美术传统教育的弊端

我国现行教育趋势已经从过去注重量的提高转变成注重质的飞跃。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凸显的问题颇多。

(一)注重美术课程本身的教育,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化,只讲述美术教育课程,完全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不注重将美术教育与社会及他文化的融合,这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知识面窄,且对学生来说不具有吸引力,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重理论不重实践

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理论学习,而把实践放在边缘化的位置,教学重点仍放在教师的教授上。而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也没能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经验和团体合作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也缺乏对艺术的审美观念。

(三)注重硬件设备的提高而忽视“软件”

由于各个学校经费有限,因此,大部分学校都将经费用来提高硬件设备。然而,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却相当淡薄,在加上各高校教育队伍素质不一,以至于很多院校课程资源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就集中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

(四)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现在很多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迫切需要高校毕业生来继承,但是,西方的传统文化已经充斥了高校毕业生的头脑,他们对本土文化缺乏了解,也缺乏认同感。课堂上很少有机会学习本土文化,自然,学生就失去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学习的兴趣。

(五)许多传统景点都功利化

要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还必须对传统文化景点有充分的了解,可是现在各大传统文化景点已经成为挣钱的工具,不能为美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调件,这实质上传统文化资源的浪费。

三、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优化运用

(一)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研究室

为解决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低这一问题,各大院校需联合师资力量,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研究室,这一研究室的主要职责是整合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美术和艺术作品,形成作品陈列室,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校外和省内外传统文化作品和文化景点,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

(二)编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美术教育教材

对传统文化的运用首先在于教材的编写,一部好的教材能够容纳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能够引导教师的教学,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如何编制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材十分关键。笔者认为,在师资优化的基础上,各地方成立一个教材编制小组,编制具有本地区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是教材,且运用于本地区学校教学中是非常有利的。当然,不需要在地区设置太过编制点,以省为单位编制即可。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地区文化认同感。

(三)构建学生实践学习平台

纸上谈兵是达不到良好学习效果的,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学校可以经常性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并定期给学生观赏和临摹。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跟其他同学分析和介绍艺术品的价值。同时,学校应定期举办民间艺人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真实的民间艺术和记忆,使学生萌发学习热情。最后,还可组织学生进行民间实地考察,使学生亲生感受民间文化底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使高校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判断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值得所有高校加以重视和运用。

第2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当代青年;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继承

一、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在世界范围内被发现传播,这不仅是中国国家实力提升所带来的效应,还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蕴含丰富的价值。但当代青年由于处于“全球化”的特殊背景下,接受着片面的外来思想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需要培养加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当代青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对于世界名著的阅读被重视的同时,四书五经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有被削弱的情况。而像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等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经典,其营养价值是极为丰富的,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会感觉枯燥乏味,只有认识到其精髓才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对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然而大部分青年并未达到认识传统文化精髓的境界。第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大多数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较高,他们认为继承这些宝贵文化是有必要的,只是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深入了解,这就说明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任务之紧迫。

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宝贵财富

遒劲有力的汉字、意境深远的山水画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体现,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任重道远的担当更是传统文化里道义使命感的内涵所在。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形式给予我们深邃恒久的精神财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必然不同于别国学生对中文“太难”这样层面的认识,作为中国发展的绝对动力,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这一宝贵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青年的固有优势。

(二)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的义务和使命

一方面,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基因,存在于每个中国人体内,是当代青年保有民族自信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形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有必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加深自身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新一轮扩张,给我们带来了民族认同的危机,而民族认同感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当代青年应当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擎起国家发展的大旗,促进自身和国家民族共同进步。

三、如何实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培养当代青年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意识是当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中国人所创造,既是前后代中国人文化联系的中介,又是后代人自觉选择、积极创造的结果。这种传承和发展中,自觉创造、选择的主体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当代青年作为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承担者,需要摒弃盲目自在的状态,而应有自觉自为水平。“旧用而不自知”的盲目接受态度不是认同和继承,而是背着传统文化包袱固步自封,当代青年必须树立文化自觉意识,用辩证、批判的思维来认识传统文化,才能达到自觉自为的水平,进而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自身价值体系和道德认知的框架中,并自觉运用到现实问题中,发挥出传统文化真正的教育价值。

(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发展是以继承为主要线索进行连接的,但缺乏了创新的继承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停滞不前,适应不了变化的外界条件,也就无法从新的起点向前发展。历史证明,成功的文化继承是与创新紧密相连的。在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想适应中国现代化进程对接,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优秀的文化成果进行积极的弘扬和改进,使其更优秀,对腐朽的文化要坚决予以抛弃清理,不能让其掺杂在优秀文化中产生不良影响。在正确认识优秀文化和低劣文化的基础上,必须实现超越,让优秀的文化能得到发展突破,从而服务于社会实践,并有利于形成进步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培养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总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若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现代化进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最终造成的损失将无可挽回。而丢失掉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会毁掉民族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土壤,产生严重危害。为了营造尊重传统文化的氛围,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一些有失妥当的做法。比如文理的过早分科,过早分科会使其缺乏文理渗透的底蕴,这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再如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里,可适当加入一点对历史、人文知识的考查。

其次,要明确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对整体精神的培养,培养青年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意识和态度;第二,对诚信意识的培养,培养青年遵守社会道德的品质;第三,对自强精神的培养,培养当代青年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人生信念;第四,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当代青年的敬业精神;第五,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培养青年人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理想的人格境界。另外,要加强对青年人的家庭引导。家长在提高自身辨别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的基础上,要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对孩子的价值观念要密切关注,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孩子进行对传统美德的讨论,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正确的引导督促孩子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和继承,发展成一个大写的“人”。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都要进行对优秀文化的吸收继承,尤其是当代青年,应该在接触外来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领略其丰富的内涵并积极创造更多价值,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 金锐.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1(10).

第3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从语文课堂上教师们的关注点来看,应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语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语文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技能,三是分数。前段时间,笔者听一位教师讲授《岳阳楼记》,总共三课时,大多在解词释义,更让我生气的是课文“思想感悟”变为“抄写练习”,语文变成了纯粹的工具,文化所具有的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功能被消解,导致语文课丧失了灵魂,只剩工具的骨架。于漪老师说:“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底,语言文字只在浅层上漂浮,学生的语言水平难以真正提高”。这就说明语文课堂离开了文化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漠视,无法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一方面关注知识技能等工具性的成分,另一方面关注语文所承载的文化,积极用民族文化建构共同的精神家园,使民族文化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像《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文化层面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情怀。这种胸怀天下、舍身忘我、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该带领学生继承和发扬,使其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发扬的前提是继承,继承的前提是认同,认同的前提是体验。离开了个体的体验,学生是无法认同这些文化精华的。抄文章主旨的做法,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可能有用,但对文化精神的传承没有多少好处,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反感。

从语文承载的文化使命来看,应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待语文教学。文化是民族之根,语文是根之根,语文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语文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它们都是民族的文化密码,是民族精神的一种积淀。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往圣的绝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语文教师来说,把它传承下来责无旁贷。语文教师重要职责就是要让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薪火相传,让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传统薪火相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课标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充分肯定了语文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语文不能缺失传统文化,缺失了传统文化,语文就只剩下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

第4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进行的一项居民生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优越感;但研究结果同时表明,传统文化的日渐流失也深深地撼动了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1、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必定面临精神上的荒芜

本次调查中,71.6%的普通公众对传统文化表示认同,认为中国文化优于别国文化。与认同感和优越感并存的还有对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有高达58.2%的普通公众感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渐渐流失。特别是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娱乐方式的农村,随着西方的现代科技发展辐射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认识到了繁华的城市生活与自己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巨大差别,以前认为漂亮的剪纸、年画与“现代艺术”相比变得寒酸落后,这种一落千丈的心理落差多少影响了农村居民的传统价值观。于是以前贴在门窗上的剪纸画、杨柳青被明星照所取代,以前信口拈来的信天游、龙船调也变成了流行歌曲。在他们否定自我审美习俗而奋起直追现代、时尚概念的同时,传统文化真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

2、正视文化入侵,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

看着韩国人成功将“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少国人扼腕叹息、甚至义愤填膺。但如果我们反省一下自己对待中华传统文明的态度,再看看当下身边很多年轻人对西方“开放、自由”的热烈追捧,恐怕不得不在致敬韩国人尊重传统的同时,为我们许多年轻人受到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感到汗颜。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一位专家在《“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构》一文中提到文化范畴的“生物入侵”,认为与自然界一个物种入侵一个新空间、侵占本地其他生物生存空间相似,“文化入侵”也会造成当地文化生态的失衡局面,可能使当地文化失去生存资源和空间,进而失去自身完整性。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棘手问题。

第5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摘 要: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舞龙运动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也对加强身体建设十分有益,是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变迁过程中,舞龙文化也跟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完善,到现在仍然值得关注。文章首先对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与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发展这一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与对策。

关键词:舞龙 民俗体育文化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63-02

舞龙民俗体育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始终,尤其是在传统节日里这一文化氛围体现得尤为明显。舞龙这一活动除去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之外,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健身运动,理应得到大力弘扬和发展。该文旨在通过对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使舞龙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

1 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与现状

1.1 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

舞龙起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龙图腾的崇拜。在龙文化里,龙被形象化为龙王,掌管人间的风调雨顺,因而对于古代以耕作为主的劳动人民来说,一种崇拜之情便油然而生,而对龙王进行供奉也就是在向龙王祈求保佑得到一个好收成。因而最开始在农耕文明里,舞龙也可看做是一种劳动百姓求雨、祈求丰年的表现。在历史长河的沉淀中,舞龙这一活动在原始意义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许多地方的习俗,并且容纳了不少舞蹈及娱乐方面的因素,舞龙不再是一种非常神圣的求雨活动,而是更倾向于一种娱乐性、锻炼性的活动,既能渲染喜庆的节日氛围,也能加强舞龙者的身体锻炼和体育技艺。由此,就形成了我们国家所特有的舞龙民俗体育文化,不仅在长期的发展中深受人民喜爱,更是将影响扩展到了全世界。

1.2 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

我国的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下,舞龙活动虽然存在于大众的视野中,但这一文化实际却处于一种比较困难的发展境地。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人们的意识发生逆转是根本原因。现代社会发达进步,娱乐项目众多,舞龙对于现代人们来说既不存在求雨祈福的意义,也丧失了作为娱乐活动的吸引力,人们自然而然就不再对舞龙这种传统文化有独特的执着了。加之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力度不够,人们对舞龙民俗体育文化还存在一定误解,更有甚者直接将其忽略掉了。

其次,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够这一方面就直接体现为舞龙活动缺乏资金保障。没有经费保障,舞龙活动就难以举行,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机会越来越少,影响力自然也就逐渐减少。此外,没有专项资金的保障,也少有人愿意投身到对这一文化传承和保护中。

最后,组织管理不当也是造成舞龙民俗体育文化面临困境的一个直接原因。不管是官方部门还是民间组织,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舞龙活动进行良好的组织,尤其是在传承方面更是缺乏一定的安排,一些少数民族具有特色的舞龙文化已经濒临绝境,如若不予以重视并进行良好管理,舞龙文化难免会走上后继无人的道路[1]。

2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2.1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是对中国传统的^承,有助于增强中国魅力。现代社会经济发达,跨国交流异常繁忙,舞龙文化早已跨越最初求雨祈福的内涵,而逐渐演变成外国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因此,大力发展这一民俗体育文化不仅是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中国文化魅力的宣扬,外国人可以在了解舞龙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也同样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舞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的结晶,对舞龙文化的发展和宣扬也就是对我们民族的一种认同。而且舞龙运动是一个团体项目,需要很多人协调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这就启示了人们不管是在具体的舞龙运动中还是民族的发展中都需要每个人融入集体、团结合作,才能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在现在这个开放的年代,中华民族子弟遍布全天下,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有助于加强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2]。

2.2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相关对策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关键在于要加大支持力度,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技术指导等方面都还有待加强。加大资金方面的支持有助于招募更多合格的舞龙文化继承者,并且在舞龙相关活动的安排组织方面也能做得更加合理有序。而加大舞龙技术指导方面的支持可以大幅度提高舞龙表演的水准,高质量的舞龙表演才能将舞龙文化的精髓传递给人们,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一民俗体育文化的魅力。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还可以将其引进学校教育,加强文化的宣传和熏陶。舞龙文化之所以逐渐被人们所不重视就在于对这一文化的认识不够以及接触减少,因此,将其引进校园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舞龙作为一种体育运动也对加强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和身体锻炼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关部门加强政策方面的引导也有利于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在被埋没的同时也逐渐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然而仅靠人们自觉和一些民间组织的努力是不够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只有政府加大政策引导才能在大的方向上引导民众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只有在相应政策的支持下,以舞龙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保护和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发展舞龙民俗体育文化也可以加强周边建设,拉动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目前的舞龙文化表现形式还比较单一,大多只是一些常规的舞龙表演,很难成功吸引人们的注意,文化的影响范围自然也就不大。但是将舞龙文化相关的一些周边利用起来,与舞龙相结合就有可能扩大这一文化的影响范围,比如在一些舞龙文化特色浓厚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就能以舞龙文化特色为宣传点,既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又扩大了舞龙文化的影响,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3]。

3 结语

综上所述,舞龙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彩部分,理应得到大力弘扬和宣传。面对现如今这一文化的发展困境,相关部门和组织务必要加强各方面的支持,不断与时俱进,积极引导文化的发展走向,确保舞龙民俗体育文化得到有效继承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响亮代名词。

参考文献

[1] 刘卫华.舞龙运动发展现状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0,7(10):74-75.

第6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现代标志的民族化,就是利用现代标志设计的方法对民族符号进行再加工,使其兼备传统文化的“形”和现念的“神”。说到现代设计民族化的先锋人物当属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靳埭强的设计,是以东方传统思想为创作灵魂,从中国文人绘画、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结合现代手法来表达,呈现为具现代感的民族化设计。他的设计语言是现代的、国际的,核心是中国的。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标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巧妙借用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方胜”为基本框架。

靳埭强通过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审美观的结合使得该标志富有情感和内涵表达的哲理性。而由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采用中国古钱币与“中”字共生的造型,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由于其独特的象征形式,使其具有了较强的民族识别性。实际上,传统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结合的优秀案例在中国并不少见,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标志“中国印?舞动北京”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的艺术形式与奧运精神有机结合;中国联通的标志设计则是借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盘长结”的造型。此外,香港卫视的火凤凰造型、中国人民银行的古代刀币造型、以及北京王府饭店的“方胜盘长”都是标志设计民族化的典范。

这些优秀案例既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为中国标志设计的民族化指引了方向。然而,在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化语境下,很多国内企业为了眼前利益,盲目追求所谓的“时鬆”和“国际化”,在标志设计中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一味追求偏西方化的形式美感。这样的方式既不能在国际市场体现企业的民族个性,也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价值观的认同,更不能在企业外部形成认知的统一,最终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所淘汰。例如中国大陆的饮料品牌在面对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时往往溃不成军,而注重民族内涵的台湾“康师傅”和“统一”品牌则往往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这里面市场运作虽是主因,但是民族认同确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

二、标志设计民族化的意义

1.促进对传统图案造型形式美的再发掘,使其获得良好的时代感。运用现代标志设计的形式美和表现手法对民族传统图案进行加工、改造,在不失去民族风格的前提下融入现代感,既有利于新标志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推广。

2.促进人文精神的再延伸与深化,保证标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民族符号原有内涵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使两者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民族传统文化保证了现代企业内外部价值观认同的统一,反过来民族化的企业形象又通过经营方针和营销策略不自觉地推广了民族传统文化。

3.有助于建立更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形象,体现企业的民族个性。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从宏观角度来看不仅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时对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意义。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作为整个企业VI系统的核心,标志设计的民族化研究并不是单纯地为标志披上一件民族化的外衣,而是作为企业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对于取得企业内外部公众的认同感以及提升企业形象都能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强化了企业在国际环境中的民族特征,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有助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建立,增强企业形象力。民族符号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本民族所在地区具有认知的共性,有较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因此,现代标志设计的民族化有利于整合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统一企业形象,强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形象力。

三、结语

标志设计,我们不能仅仅要求全球化而抛弃民族化的特征,更不能因为民族化而舍弃参与全球化的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设计出优秀作品的前提应是民族化与全球化的融合和统一。目前,可以看到中国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在传统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的结合探索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科技进步所产生的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都为标志设计的民族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7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文化自觉”是先生学术反思的结晶,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即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价值选择和构建过程中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是人的自觉、理性的自觉、行为和责任的自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选择和文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作为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授教过程,也是作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和内化过程。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形式,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也保证了文化自觉的实现。在目前多元文化的态势下,以文化自觉的科学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正确认识和评价本民族文化,辩证对待外来文化,提升对信仰的认可性、接受性和自信性,也正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

“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自觉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客观与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血脉,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历史的坐标中,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能被诋毁和贬低的,轻率地否认传统文化,实则意味着莽撞地割裂自身文化血脉,以及文化“无根”现象的产生。当社会出现文化“无根”现象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文化自信的不足、文化凝聚力的消解,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合理继承、勇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整合,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创新发展,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真正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二)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积极回应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需要以文化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是文化产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大创新。当前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并存态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不少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表面化和浅显化地临时解决问题,即使运用传统文化为依托,也停留在“机械融合”或“单纯说教”式的传输层面,没有深入考察传统文化的实质内涵、时代背景、阶级立场等因素,使得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和渗透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淡化了学生民族情感与原有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应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要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最佳机制。

(三)有助于正确把握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质精神

能够在中国传播,就是因为它适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能够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深深扎根,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其生长点和结合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磨合、结合直到整合、融合。可以说,一部中国化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实现理论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国化的就是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在当代中国,正确地认识作为指导思想的和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寻求两者实现融合互动发展的最佳机制,也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核心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的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深入理解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质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将系统的理论教育根植于大学生内在的传统文化精神基因中,把握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

(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厚的资源支撑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固然需要以为指导,但是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资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传递了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尊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修身为本、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克服学生道德观念薄弱、道德实践不足等道德行为问题。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若干重点和热点问题,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宝库中找到价值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一)目标的类同性

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个人与家族、国家、社会的良好组织关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人,即“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本质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两者的指向都是人,两者的核心都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功能的互补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偏重于说教和灌输,主要还是在于它的德育功能特别是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含有人文内容,但是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其意识形态性,使得其人文精神受到遮蔽。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道德内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人去理解自然、社会、思维具有一种清晰的逻辑架构,这种架构具有逻辑层次上的说服力,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一旦将这种逻辑架构运用于课堂,易于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其效果明显不同于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说教。

(三)思想情感上的亲缘性

“传统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合法性’的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培育学生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的教育过程,这种教育需要大家有共同的根。而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民族共识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程度,能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完成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的任务。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理性审视

过去的十余年,一些高校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并且两者结合的程度处于低级的初级阶段,二者之间融合运行的效率较低,运行水平较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都造成了一定的滞后影响。要真正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必须深入探究两者结合的关键点,考量影响二者契合的主要因素,建立两者融合的最佳视野模式。

(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困境和认同危机,这也与我国高校教育整体缺乏人文气息有关。人文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中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上缺少应有的规模和成就,这也是阻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鉴于此,一方面,在把握精髓的前提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熟记古诗美文的层面,而是将传统文化放在新时代新语境下重新阐释,需要把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集中整理,加以分类,以新颖的、更为简洁的内容形式,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资源和理论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在基本理论教育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当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同在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以及社会理想目标上都有贯通之处,可以成为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活的灵魂。”最后,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破解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仅仅持有“拿来主义”的态度来借用或移植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智慧剖析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走出伦理师范、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现实困境,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

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的结果是基于传承。坚持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本质,面对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盲目随从,而是要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对国外文化“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选择,并且进行文化创新,而这个过程正是文化自觉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传承文化。必须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自豪感。其次是创新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仍然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实现转型获得新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再者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借鉴国外文化创新的有益成果,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中西方融合的视域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发展。

(三)坚持先进文化引领,正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价值就在于弘扬和维护主流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和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关系。既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演变成传统文化的普及,也不能仅仅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简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或注脚,而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使命的有机统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也是我们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进文化。只有用先进文化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和价值所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它体现了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定和目标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就在于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精神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和尊重多元文化,正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把认同升华为信仰,把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际行动。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方式

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学生既是文化的接受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这就要求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凝练出贴近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要的一系列教育主题,主题的选取既要兼顾学生的心理、交往、发展等人格升华,又应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考量。其次,教育者不应仅仅充当知识传输的“中介”,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平等交流,善于和学生探讨解决问题。这也要求教育者不断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涵养,才能更好地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再次,要积极创新两者融合的方式。适当的方式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链接教育主客体的纽带和桥梁。除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积极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外,还要善于运用选修课、社团活动、名师讲座、学术沙龙、网络德育等新方式新载体,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五)回归实践,锻造学生文化创新能力

第8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为重要的载体与对象之一,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当代大学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全国高校中,工科生的比例要多于文科生和理科生,2015年我国工科在校生数量总计约1072万,位居世界第一,无疑工科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工科院校,由于人文学科的处于弱势甚至缺失地位,工科大学生接受的人文课程熏陶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工科大学生长期接受工科教育所形成的重视实用、重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得工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不能正确认识到作为工科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笔者结合工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四个认识误区,解读对他们加强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留住经典,传承爱国基因

认识误区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陈旧落后。在大学生活现象中,所谓过圣诞节、情人节乃至万圣节早已不是时尚,而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传统,外国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备更受大学生追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平淡没落,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一是开放中的中国与世界同步,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已不再是初来乍到式的体验,而是得到了全方位的融入。二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在工科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的工科专业知识体系都来自于西方,易使工科学生产生中国传统文化陈腐落后、非科学和不产生工科科技的印象。三是工业生产的全球化,使处于产业技术领域前沿的工科学生更易于接受国际化的文化。四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工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是以知识点为主的应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后工科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但工科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投入较少甚至缺失,使工科大学生仍然无法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缺失,仅抱持固定的思维而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全球化时代和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衰落是整体社会现象,并非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独有现象。在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极度深化,西方文化话语权与流行度在全球化中占据优势,要避免文化全球化变成文化西化的趋势,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守住根和魂。“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在全球化浪潮下保持文化独立性的根本,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就割断了个体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将直接动摇个体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接受技术知识本身就多于人文艺术知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又相对较少的工科大学生而言,这种危害与影响显然会更为明显。而工科生作为大学生中的最大群体,其精神价值取向对国家民族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首要目的是通过使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化,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陶冶心性,涵养人文情怀

认识误区之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产生实用价值。这一认识误区,主要因工科学生对于知识价值判断的坐标是以“实用”为中心。工科是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其最大特征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以更为高远的工科视野思维来审视人文科学,会肯定人文学科对科学产生与进步的影响,但对于大学阶段的工科学生而言,其思维更多尚停留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就事论事阶段。所以我们往往发现工科学生对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质疑是“有什么用?”,即认为人文科学不产生具体实际可见的效用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主体恰恰是人文知识和精神财富,又多以文言文的形态存在。所以工科大学生往往会产生中国传统文化既读不懂、又没有用的误解。工科学习的内容是工具理性,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代表价值理性,是人自身内心的观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工科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所研究的对象,与所建构的思维均偏于客观,并不能用来调适人类自身的情感理性和人际关系,而这恰是人文科学的价值所在———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心灵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态与情怀始终无可替代的共鸣。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抒释心性陶冶情操,不仅有利于他们涵养人文情怀,砥砺性格气质,其认同感与接受度也会更为贴近。例如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心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小就接受文化典籍的训练,熟悉并受儒道二家的思想薰陶,很多人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即一方面受儒家孔孟思想的影响,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赶,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道家老庄哲学的影响,遇到挫折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的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的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对于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工科大学生而言,如果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类似哲学精神,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指导。又如中国古典诗词等文学遗产,其阅读感受既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基于民族普遍心态的情感共鸣,中国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强调韵味、虚实,无不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的美学观念,学习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以面对枯燥数据与冰冷技术为主的工科大学生,无疑能起到巨大的精神调节作用。

三、积累智慧,储备管理经验

认识误区之三:工科大学生工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技术,用不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方面同于前文所述是以“实用”为价值坐标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作为在校大学生还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远见。工科大学生就业初始,必然依靠技术为主,终身以工程技术为业者也不在少数。但对于工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而言,更为高远的规划应是由技术层逐步转入管理层,从技术人员走向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技术更新换代剧烈将逐步超出其所学知识范围,另一方面从技术走向管理则能利用懂技术的优点对管理进行优化,是实现个人与单位共赢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管理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既要处理一些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单位成员有效完成目标。管理的知识、经验,有许多内容可从中国传统文化别是诸子思想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借鉴。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工科大学生在掌握工程技术专业之余,如果从大学阶段就有意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积累借鉴智慧,对未来走上管理岗位将是一种极大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工科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会其正确的思想精髓,而非皓首穷经熟悉知识点。一是要善于活用中国传统文化并转化为当代应用。这一古人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无论是正史还是戏曲小说都可从中汲取大量经验,如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本身就是从历史事实中学习治理经验。清代开国与皇太极等人大量运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计谋不无关联,也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典型。[4]二是不能食古不化或歪曲误读。如对于儒家思想,应当借鉴其“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即注重规则和表率、要把握宽严与平衡、用人德才兼备)的管理原则和“致中和”(《礼记•中庸》,即中庸和谐)的管理愿景,却不能去纠结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又如学习老子的“无为之治”,绝非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顺乎事物发展规律去管理。

四、补充专业,联结中西知识

第9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养生功法大学生思想道德

我国是一个传统文化深厚的大国,其文化的发展更是随着中国的历史而经历了上下五千年,健身气功是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更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其技术运动体系,其运动理念和运动哲学无不表现出深刻的民族性和先进性。虽然养生功法不能代表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性,但其在民族传统体育的领域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不仅仅是运动项目本身,还有其蕴藏的雄厚的精神食粮。近年来,传统养身功法逐渐走上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舞台,国家体育总局自2010年开始多次组织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大赛,至今此项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年,影响甚大。

一、传统养生功法中的哲学理论

(一)道家思想

传统养生功法,顾名思义就是注重生命的调养,重视每一种生命,因此,它强调的是一种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强调的是重生、尚医,它强调的是实际存在的生命、物质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为阳,冲气以为和”的发展观,因此,古代道门人为了长生不死,得道成仙,都会习练养生功法、习医自救,同时不忘施善积德,在尊重自身生命的同时不忘尊重他人生命。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三观的重要塑造时期,而传统养生功法中的道家哲学理论对此又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能使得当代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同时,养身功法是一项对身体各方面素质要求较低的运动项目,对于平常身体素质较差、不爱运动、没时间运动、受场地器材限制无法运动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运动项目。道家中老子提出的“顺乎自然”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尊重自然,尊重人与自然发展的规律,尊重自然界,爱惜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体系。

(二)儒家思想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爱其死已有待也,养其生以有为也”的观点,他指出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所作为,养生功法中的儒家思想能端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使其认真学习,端正做人,正确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提升大学生调节压力与逆境的能力,不断使其完善自身,发展自身,融入社会。可见,大学生要有所作为,“修身”是有所作为的根本基础,然后方可在家庭、社会、国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佛家思想

佛教思想中的生命观、道德观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甚大,能引导大学生从善向善,与人为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认识了解佛教思想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很容易形成偏差,部分大学生认为佛教思想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认为佛教是非科学的,因此,只有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佛教文化才能有效减少偏差,养生功法中蕴含了很多佛教文化,相传易筋经是古印度佛家人达摩大师所创,传统养生功法在很多方面都与佛家思想有很深的渊源,大学生在接触传统养生功法时,其佛教思想也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传统养生功法哲学理论影响大学生的因素

(一)传统养生功法自身科学发展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自从出现了很多“伪科学”形式的养生功法后,国家加大了对伪科学的打击力度,同时,政府也不断组织相关人员对传统养生功法理论和技术进行科学的研究,对相关套路和理论进行重新编排和审定,先后出台了很多传统养生功法管理条例和办法,不断提升对健身气功的管理水平,使健身气功得到了科学的发展,不论是其理论还是其运动技术体系,都广受人们喜爱和接受。

(二)大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认知水平的提升

由于传统养生功法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的认知水平也不断提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也不断增加,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看待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不再是过去的全盘否定、避讳的消极态度,致使这一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素质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使其对传统养生功法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

(三)传统养生功法课程的普及

近年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发展,养生功法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很多高校不断开设体育养生功法课,传播养生功法理论与技术,主要原因在于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非常小,对参与人数也没有要求,一人一地便可进行练习。而且,由于其动作强度小、节奏舒缓、有歌诀、口诀,很方便大学生习练。